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如何用讲故事的形式写财经新闻

如何用讲故事的形式写财经新闻

如何用讲故事的形式写财经新闻
如何用讲故事的形式写财经新闻

如何用讲故事的形式写财经新闻

长期以来,有些财经新闻因专业性较强,语言较枯燥,文风生硬呆板,常常见事不见人,造成“外行看不懂,内行不屑看”的尴尬局面。如何运用形式新颖、读者喜闻乐见的手法写财经新闻?怎样把财经新闻写得引人入胜,吸引读者的眼球和阅读欲望?笔者认为,可以用讲故事的形式把生硬的财经新闻写活,用形象来表达抽象,用特殊来表现一般,从而易于传播,更收功效。

那么,运用讲故事的形式采写财经新闻,记者需具备哪些基本素质,又该如何把故事讲好,把财经新闻写得鲜活生动,富有吸引力和影响力呢?作为财经类媒体的记者,笔者进行过一些探索。下面以笔者的两篇获奖作品为例谈谈自己的体会,一篇是被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评为“5・12汶川特大地震”恢复重建主题宣传优秀新闻作品的长篇通讯《“汶川”重生》,另一篇是2013年获得第23届中国新闻奖三等奖的消息《先看病后付费医患两相宜》。

一、转变观念,财经领域同样有故事

2011年,为纪念汶川大地震三周年,《中国财经报》特别策划推出了长篇通讯《“汶川”重生》。作品从财经视角,报道了财政在汶川特大地震灾后恢复重建中的巨大作用以及各级财政人为此所做出的贡献。该作品发表后,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这篇通讯影响很大,除了稿件本身题材好外,一个主要原因就是跳出以往采写财经通讯的固有模式,用讲故事的形式来写报道,给人的感觉是平易而引人入胜,易读却发人深思。该作品通过运用大量的事实和具有代表性的场景,真实地记录了灾区“脱胎换骨”般的灾后重建成果和百姓生活“一步跨越20年”的巨大变化。一个个动人的细节,一段段感人的文字,告诉了读者这样一个朴素而又深刻的道理:巨变的背后,是强大的国家力量,是13亿人的守望相助,这其中与我国的社会制度、政治体制密不可分,更充分体现了社会主义“集中财力办大事”的制度优越性。

笔者2013年获得第23届中国新闻奖的消息《先看病后付费医患两相宜》,同样也采用了讲故事的形式。该消息报道的是山东济宁在全国率先推行“先看病后付费”诊疗服务模式,破解了老百姓“看不起病”的难题。这篇报道以小见大,通过多点采访,用事实说话,将这项改革讲述得清清楚楚,不仅告诉读者“发生了什么”,而且回答了“为什么”。

记者采用讲故事的形式写作时,首先应培养对故事化叙事方式的兴趣和意识,要坚信财经领域同样有故事,这是基础。如果没有这种意识和兴趣,采访时记者只是一个被动的听众,即使采访对象讲述了一个生动的故事,他也会错失这个好素材。除了兴趣,培养讲故事的意识也是非常重要的。只有具备讲故事的意识,在报道构思的过程中,记者才会以故事来组织文章;在新闻现场,记者才会主动寻找故事元素;在写作过程中,记者才会将故事元素纳入作品。

二、深入采访,新闻现场“挖”故事

财经新闻故事性报道的写作“七分靠采访,三分靠写作”。记者的采访过程就是还原事实,就是在组织材料、编写完善故事。采访过程,就是组织完善故事的过程。只

有深入采访,才能获得典型的场景和细节,否则只能告诉受众大致的轮廓和一般化的概念。

充满现场感和典型生动故事的报道,需要记者深入采访,到新闻第一线,不仅要身入,更要心入。以《“汶川”重生》的采写为例,为了把这篇通讯采写好,笔者把重点放在基层,在为期一周的时间里,先后来到四川什邡、汶川、北川等重灾县以及汉旺镇、映秀镇等重灾镇,克服山峻路险等重重困难,走村入户,深入百姓,采访了很多位当地的干部群众。由于时间紧,很多时候都是在饭桌上边吃饭边采访。笔者在地震重灾区绵竹市金花镇玄郎村一家“农家乐”吃饭时,不经意间听该镇财政所的同志讲到了老板娘刘晓荣的故事,于是趁吃饭的工夫,专门对刘晓荣进行了采访。地震让刘晓荣失去了丈夫,苦心积累多年刚刚建好的房子也顷刻间化为废墟。然而,生活还要继续。在当地政府的帮助下,她重新建起了一处新房,并在财政的补贴下,开办了一家“农家乐”。因为把重点放在了群众身上,才了解和掌握了许多感人的故事,这些故事深深地打动了笔者,也为笔者讲故事提供了保证。

再看看《先看病后付费医患两相宜》这篇报道的采访。笔者来到山东济宁后,首先在市里详细了解了“先看病后付费”这项改革实施的前前后后,然后又深入到这项改革的首创地兖州市中医院,先后采访了患者、医护人员、院长以及普通群众,而后又走访了首批推广该做法的济宁市第二人民医院。在此基础上,采访了当地卫生、财政、民政等政府相关部门以及山东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的教授,等等。

由于采访深入细致,才使得大量的素材鲜活地显现在笔者的脑海中,并落实到纸面上。可以说,没有深入的采访,就没有这两篇优秀新闻作品的诞生。

三、以“点”切入,小故事引出大政策

深入采访,会获得大量新闻素材,这些素材包括众多人物和事件。但在写财经新闻时,并不能将所有的人物和事件都列入文章内。这些人或事只是一个引子,后面引出的问题或现象才是报道的中心和主题。能否有条理、有逻辑地把素材组织成文,考验着记者的功力,而要还原一个真实的故事,需要把所有人物和事件,所有看到、感受到的内容综合再融合。这就需要一个切入点的问题。

新闻报道的切入点,应选择具有代表性、典型性、戏剧性,能给受众留下深刻印象的人和事。以《先看病后付费医患两相宜》为例,在写作这篇报道的开头时,笔者从一个人物切入,以小见大,引出一个问题,表现一种经济或者社会现象,解读一项政策法规。这篇报道的开头是这样写的:“12月14日上午,家住山东省济宁市市中区唐口镇魏楼村的崔秋宝,突发自发性气胸被家人送到济宁市第二人民医院。分文未交,医院便为他办理了住院手续,并很快做了手术,这让崔秋宝感到很欣慰。”这个人或事只是一个引子,后面引出的问题或现象才是报道的中心和主题:“崔秋宝的‘欣慰’源于济宁在全国率先推行的‘先看病后付费’诊疗模式。”这就是寻找最佳切入点的技巧。

四、多抓细节,运用文字魅力叙述好故事

用讲故事的形式写财经新闻尤其是通讯,唯有大量生动而翔实的细节描写,才能使整篇通讯引人入胜、令人信服。有故事才有可读性,能感动人的不是大而空的道理,而是细节。每一篇新闻报道,记者在传递信息的同时,都是为了表现一个主题,主题是一篇报道的影响力所在,主题靠什么表现?最有效的手段就是细节。新闻前辈穆青曾说,一个好的细节胜过千

言万语。当然,好细节需要记者的“慧眼”,能见人之未见。笔者在《“汶川”重生》中,有这样一段细节描写:

“地震了!快往外跑!快去看看家人!”而绵竹市财政局局长王锐在地震发生的那一刻,却从家里往单位跑,他想到的是大家的安危。他第一时间冲到第一线,冒着余震和楼房随时倒塌的危险投入抗震救灾。父母、妻子、女儿需要照顾,他抽不出时间回家看一眼。当他再次见到妻子时,已是十多天后。望着瘦了一圈、疲惫不堪的丈夫,妻子无言以对。

整篇报道中,像这样的细节描写有很多。细节描写刻画出了人物和事件的特点,丰满了人物的个性,吸引和打动了读者,增强了感染力。

①苗福生:《以新闻的视角写财政:财政新闻写作》,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12年8月版

②沈爱国姚晓玉:《用讲故事方式写活财经新闻――“华尔街日报体”的借鉴意义》,《新闻实践》,2007年第2期

③王俊燕:《经济新闻报道讲故事》,《新闻战线》,2012年第10期

④张聿温:《用讲故事的方式写新闻报道》,《军事记者》,2007年第11期

财经新闻采访与写作

财经新闻采访与报道一.财经报道的基本要求 1.解读 A术语的解读 GDP:国内生产总值 Real GDP:扣除通货膨胀因素的国内生产总值 Sales:销售额 Net sales:扣除折扣的销售额 Hedge funds:对冲基金 Depreciation:生产资料的折旧(硬折旧) Amortization:(知识产权等)年限的缩短等(软折旧) Stork:股票 Treasury stork:库存股票 对术语的解读:有关财经的基础知识(宏观、微观) B原因的解读 要有经济知识、要简明、要条理清楚、要有说服力、要有逻辑C黑幕的解读 要深入调查,而非肤浅采访 要深究原因,而非就事论事 要倾向明显,而非貌似公允 要明确结论,而非不知所云 2.时效 A时间就是金钱(相比其它类新闻更加重要) 路透社的实时财经资讯 二.财经新闻的分类和特点 宏观经济、行业经济、金融证券、国际贸易、财经服务 新闻和实用资讯的结合 新闻和实用资讯的区别 美财经通讯社:道琼斯以提供资讯为主,彭博则以提供新闻为主新华社:财经新闻专线、经济信息专线 三.财经记者的财经知识 财经记者到底需要多少财经知识? 1.记者非经济学家

记者不要以经济学家的语言讲话 要让经济学家用记者的语言讲话 2.记者就是记者 不要自己说话,记者不要当评论家 让专家来解释,要请专家发表言论 3.学院流派和新闻客观 学者越专越偏执 记者要做局外人 4.宏观思考重于微观知识 财经记者需要思考 像领导一样思考 四.财经新闻的写作 1.数字的运用 A少而短 导语中数字一般不要超过3个 1位数和2位数比较好记,整数比较好记 除非特别重要,一般不要超过4位数 如何简化数字:四舍五入或进位 尾数不重要时,可省去“约”、“近”等 B不要把数学题留给读者 要自己做换算:外币、制式换算;增长幅度的计算 C分数比百分数更简单 D标准度量 E平均不是中线:人均收入不是中线收入 F大数法则:数字的变化时间越长越接近平均值 G抽样调查:需要注明误差率,尤其是结果的差别在误差范围内时。如高出5个百分点,误差为正负3% 2.报道角度的选取(一定要有解读) 股票的涨跌,与记者的报道角度有关,与记者对数字解读有关 报道角度来源于对数字的解读,数字解读的关键是数字的相关性 1.销售额、市场份额与赢利变化的关系 2.利润来源和主营业务的关系 3.企业业绩增长和行业整体走势的关系 4.纵向和横向对比的关系 记者要选取最符合事实的报道角度 财经记者的第一要务:通过对事实和数字相关性的深入分析,将企业的真实情况告诉读者。

财经新闻写作总复习

11财经新闻写作总复习 一,新闻写作在语言上的具体要求。 新闻语言的特点,来源于新闻报道时间性强、篇幅有限、读者面广等的特点。一般说来,在新闻写作时,新闻语言要作到准确、具体、简洁、朴实、通俗等。 一、准确的含义。 主要指报道的事实实事求是,一是一,二是二,恰如其分; 措词表达恰当,切合实际地反映新闻事实的本来面貌。 在很多新闻报道里经常出现措词模糊的现象,如大量使用"最"、"很"、"非常"、"一贯"、"长期以来"、"最近"、"许多"、"差不多"等模棱两可的词句。 如何做到语言的准确? 1,少用形容词,多用动词。 2,恰当引用直接引语和概括间接引语 二、如何做到具体? 1,少用概括性、抽象性的语言或套话 2,多观察细节、捕捉到故事,多用描述性的文字 三、文以精练为贵,以烦冗为病。新闻语言应当简洁、洗练,干净利落,切忌拖泥带水。如何做到简洁? 一句话,要作到言简意赅,字少含义多而广。删除重复的、不重要的、不形象的段、词句等。 四、质朴的新闻语言,主要是指那些"略去形容"、不加雕琢的语言,它的主要来源是群众语言,其表现手法主要是白描和对群众语言的借鉴。这类语言读起来平实无华,但在语言的背后,往往潜伏着惊人的表现力。 五、通俗的含义。 就是避免使用专业术语或是行话,让读者看不明白。 1952年新华社在《地方广播工作方案》中提出了这样一个标准:"拿给认识一两千字的工人、农民看,他们能看得懂,并且高兴看;也可以拿来给不识字的工人、农民听,他们能听得懂,并且听得有兴趣。" 国外新闻界的一般要求是,把新闻写得让中学生都能看懂。 二,新闻由头: 也叫新闻根据。就是寻找新闻报道的一个根据。并不是所有的新闻的时效性很明显,一些非事件性的需要寻找恰当的新闻由头,即是可以做为引出主要新闻情节的最新发生的事情,把过去的新闻故事带出来。寻找新闻由头常用的方式有:在时间上找离现在最近最新的事情;在内容上找最新鲜的东西;对于预告性的新闻,也是要寻找一个当下的线索,找到新闻由头再把即将发生的事件报道出去。 三,综合消息: 是一种反映事物或事件发展变化宏观、大局的消息。一般用于报道重大的、广泛发生的、人们普遍关心的事物或事件及社会现象等。 写作注意事项:一是它多用点面结合、对比等的方法,既报道面上的宏观的大局的事情的概括,又有典型事实,属于微观的方面。二是多是以时间为基点在空间上展开。需要精心组织安排材料,用以一当十的具体事实反映整体上的情况。三是在导语部分要善于分析概括面上的事情。站在全局的高度看等局部发生的事实,对事物或事件作深入全面的概括。第四,也忌冗长。

财经新闻写作技巧

当前财经新闻逐渐成为我国各种媒体报道的重点。财经新闻有着抽象性、涉及范围广、有较强提示作用等特点,而从我国当前的财经报道来看,在媒体、记者、读者三方面都存在着不少的问题。 什么是财经新闻呢?在以前,人们对于财经的认识比较狭窄,提到财经,认为它就是财政、金融两个方面的东西,是理论+数字+政策的东西。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对财经范围的认识也越来越广,从内容上看,它不仅仅是财政、金融方面的东西,还包括证券、投资理财、工商贸易等多个方面的内容,有一种泛财经观点认为,凡是与经济有关的内容都可以归到财经里去。当然,随着时代的发展,财经新闻的定义也必将在实践中动态地发展并不断丰富其内涵。不同类型的媒体在处理财经报道的方式上各有不同,本文着重探讨的是报纸类财经新闻的创新写作之道。 财经报道的创新之道 从上面的分析我们可以知道,财经报道来说,读者感不感兴趣,主要取决于新闻内容是不是发生在读者身边,新闻事实和读者有无关联,读者是不是真正关心。而要改变当前财经报道“外行看不懂,内行不屑看”的状况,使财经新闻像社会新闻一样大众化,为不同知识层次的受众所接受,就要使财经报道实现题材创新、角度创新、思维创新和手法创新,具体来说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加强创新意识。 财经新闻的创新首先应在以下几种意识上加强: 1、要有全球意识,引导人们面向世界。做到“全球化视野,中国化思考,区域化报道”。新闻是事意契合的传播符号,不仅仅是告人以事,更要迪人以意。同样是说一件事,要告诉别人什么样的意义,则取决于记者的认知结构、洞察能力和思维高度,一个有使命感的记者,一份有使命感的报纸,应该目光远大,站在时代的高端,胸怀全球,把要报道的新闻同国家前途、世界大势联系起来,因事论理,充分发挥新闻的舆论引导作用,加深报道的思想深度。区域问题要放在全球化和国家民族的背景下思考,每一个新闻的背后都有一些结构要素,媒体必

如何让财经新闻“活起来”

本科生课程论文 论文题目:如何让财经新闻“活起来” 学生姓名杨晓燕 所在专业编辑出版学 所在班级编辑1091 课程财经新闻写作 指导教师

如何让财经新闻“活起来” 班级:编辑1091 姓名:杨晓燕学号:200912121132 摘要:《华尔街日报》的一位总编曾经说过,二流的记者能把事情向专家说清楚,一流的记者则能同时把事情向二个小学生讲明白。归根到底,有社会影响的财经报道才是真正的财经新闻,从社会角度写财经新闻,既要使读者便于感性接受、爱读,又要力求有广度、有深度,这样才能使财经报道独树一帜。资者和消费者的角度,观察并报道市场 关键词:财经新闻写作技巧 正文:随着公众对经济生活关注度和参与度的提高,综合报纸正不断增加财经新闻在新闻板块中的分量。然而,由于财经本身具有的抽象、枯燥的特点,财经新闻有“三难”:难写、难懂、难记,这使得财经新闻报道很难活过来,也就让如何提升财经新闻写作技巧越发重要。 那什么叫财经新闻呢?从狭义方面看,银行、保险、财政、税务、证券等部门发生的新闻是财经新闻;从广义方面看,所有报道经济活动的都是财经新闻。 我国财经新闻在写作方面大体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缺陷:首先,很多财经报道读者定位不明确。如果集中看一段时间,就会发现许多报纸上的财经报道根本没有明确的目标读者意识,一会儿像是写给官员看的,一会儿像是写给业界人士看的,一会儿又像是写给普通百姓看的。诉求对象不明确,便找不准切入点,作为一张报纸的整体财经新闻报道,也就形不成鲜明的风格和力量。其次,财经新闻观点存在片面性,宣传味,引不起读者的阅读兴趣。再次,从写作的语言来看,财经新闻的语言姿态呈现“新闻语言+财经专业语言+数字+图表”的整合系统,语言枯燥、乏味。 要使财经新闻写作成功,便要增加其可读性,首先要做好读者定位问题。内容为谁服务,应该和一张报纸发行区域内的整体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也应当和报纸自身的价值追求相一致,它决定着财经新闻的选材及报道的角度。对于专业的财经类媒体来说,“专业”和“专一”一般情况下并不是问题。而作为综合类报纸尤其是党报来说,它提供的财经新闻,定位应该是注重具有“易读性”的大众化色彩的新闻。读者对报纸的阅读,主要目的无非两个:一个是内容有趣,一个是信息有用,即可读性或实用性。虽然越来越来的读者关注财经关注投资,但在现代经济生活中,真正懂经济的读者还不是很多,懂得投资知识的读者更少。综合报纸的财经新闻有责任和义务为公众提供服务、提供信息,所以它的财经新闻报道应该尽量浅显易懂,用老百姓能够明白的语言来表达,不要把难懂的专业术语扔给受众自行消化。 其次要学会用社会新闻的采写方法“制作”财经新闻,淡化其专业性,则可使新闻可读性得到强化。财经新闻的目的,应该是帮助受众掌握赚钱、理财、融资的信息与渠道,辨清复杂经济环境中的是是非非,吃透国家政策,为自己的投资理财行为作参考。如今,财经报道受众细化,办出一个给所有人看的版面不太可能,但过于专深的财经新闻注定受众只是一小部分,难以产生大众共鸣,从而引导和影响主流读者。其实,财经新闻某种程度上不受欢迎,并不能说明受众不关心经济生活,只能说记者在报道的思想和方法上存在一些问题,如选材狭窄、写法单一、空洞枯燥等。如果将财经新闻化作每个人都能看懂的社会新闻,里面有故事、有感情、有经验,那么即使是宏观经济、国际金融市场的介绍与分析,只要说得好懂又富有知识性,读者一定乐于接受。 财经新闻活起来还要在选题和写作技巧上有所创新。选题要平民化。财经新闻的“平民化视角”就是要从民生谈国计,大题小做,大处着眼小处着手。财经新闻只要注意选取民生视角,就会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就能实现“硬新闻软着陆”。 一般来说,受众对财经信息的需求可归结为三个方面:一是当前国内、国际经济形势如何?二是这些重要的经济动态与我有什么关系?三是在这种情况下我该怎么办?所以,记者平时一定要做一个有心人,不仅要及时了解百姓所需,还要抓住市场,从生产者和经营者都关心的市场中找经济

应用写作形考四答案结合教材,简述经济新闻的含义、特点与构成要素,并阐述经济新闻的写作注意事项

1.结合教材,简述经济新闻的含义、特点与构成要素,并阐述经济新闻的写作注意事项。(20分) 答:经济新闻:是新闻的一种,是指及时、迅速地对经济领域新近发生的具有一定社会意义或社会影响的事实所作的简要报道。 经济新闻的主要特点:新闻有广义和狭义两种,经济新闻是新闻的一种,其特点主要是真、新、精几个方面“真实是新闻的生命。新闻反应新鲜的事实,不能写陈旧的东西;精主要是针对狭义的新闻也就是而言。一般一事一报,篇幅大都比较短、文字精练,有助于信息的传递。 经济新闻的结构和内容:一般由标题、导语、主体、结尾五个部分组成。标题主要有三行标题和双行标题、单行标题三种;导语是新闻的开头部分。主体是新闻的主要组成部分,是在导语之后具体、详尽地表述新闻内容的部分,这一部分紧承导语,或对导语部中所概括的事实作进一步的说明,或回答导语中提出的问题,以使读者对新闻实有比较完整的理解。结尾是新闻的最后一部分,结尾的写法多种多样,常见的有有小结式、启发式、和引语式等几种;背景是指与新闻事实相关的历史条件、现实环境以及其他客观条件的介绍,交代背景,有助于说明事发原因。 经济新闻的写作要求:1)、事实有准确。尊重事实,用准确无误的事实说话,是新闻工作者的所具备的最起古码的职业道德。2)、导向要正确。根本上说,新闻反应的内容有重要的舆论导向作用,导向正确才能发挥积极的社会作用。 3)、报到及时、快写快发,还者新闻就会成为旧的新闻,就会降低价值 2.结合教材,简述产品说明书的含义、作用、特点与写作注意事项。(20分) 答:(一)、产品说明书的含义:产品说明书是一种全面,明确地介绍产品的用途,性能,构造,使用方法等事项的文字材料,是一种比较觉的说明文. (二)、产品说明书的作用:(1).指导消费( 2).传播知识;(3).宣传企业. (三)、产品说明书的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内容的科学性 2)表述的通俗性 3)层次的条理性。 (四)、产品说明书的写作注意事项:(1).要有责任意识;撰写产品说明书要有强烈的责任意识,尤其是对技术含量高或事关人身、财产安危的产品说明,更要做到字斟句酌、周到细致。(2).要有大众意识.产品说明书的读者对象多为普通消费者,撰写产品说明书,必须充分考虑读者对象的大众化特点,

如何用讲故事的形式写财经新闻

如何用讲故事的形式写财经新闻 长期以来,有些财经新闻因专业性较强,语言较枯燥,文风生硬呆板,常常见事不见人,造成“外行看不懂,内行不屑看”的尴尬局面。如何运用形式新颖、读者喜闻乐见的手法写财经新闻?怎样把财经新闻写得引人入胜,吸引读者的眼球和阅读欲望?笔者认为,可以用讲故事的形式把生硬的财经新闻写活,用形象来表达抽象,用特殊来表现一般,从而易于传播,更收功效。 那么,运用讲故事的形式采写财经新闻,记者需具备哪些基本素质,又该如何把故事讲好,把财经新闻写得鲜活生动,富有吸引力和影响力呢?作为财经类媒体的记者,笔者进行过一些探索。下面以笔者的两篇获奖作品为例谈谈自己的体会,一篇是被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评为“5・12汶川特大地震”恢复重建主题宣传优秀新闻作品的长篇通讯《“汶川”重生》,另一篇是2013年获得第23届中国新闻奖三等奖的消息《先看病后付费医患两相宜》。 一、转变观念,财经领域同样有故事 2011年,为纪念汶川大地震三周年,《中国财经报》特别策划推出了长篇通讯《“汶川”重生》。作品从财经视角,报道了财政在汶川特大地震灾后恢复重建中的巨大作用以及各级财政人为此所做出的贡献。该作品发表后,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这篇通讯影响很大,除了稿件本身题材好外,一个主要原因就是跳出以往采写财经通讯的固有模式,用讲故事的形式来写报道,给人的感觉是平易而引人入胜,易读却发人深思。该作品通过运用大量的事实和具有代表性的场景,真实地记录了灾区“脱胎换骨”般的灾后重建成果和百姓生活“一步跨越20年”的巨大变化。一个个动人的细节,一段段感人的文字,告诉了读者这样一个朴素而又深刻的道理:巨变的背后,是强大的国家力量,是13亿人的守望相助,这其中与我国的社会制度、政治体制密不可分,更充分体现了社会主义“集中财力办大事”的制度优越性。 笔者2013年获得第23届中国新闻奖的消息《先看病后付费医患两相宜》,同样也采用了讲故事的形式。该消息报道的是山东济宁在全国率先推行“先看病后付费”诊疗服务模式,破解了老百姓“看不起病”的难题。这篇报道以小见大,通过多点采访,用事实说话,将这项改革讲述得清清楚楚,不仅告诉读者“发生了什么”,而且回答了“为什么”。 记者采用讲故事的形式写作时,首先应培养对故事化叙事方式的兴趣和意识,要坚信财经领域同样有故事,这是基础。如果没有这种意识和兴趣,采访时记者只是一个被动的听众,即使采访对象讲述了一个生动的故事,他也会错失这个好素材。除了兴趣,培养讲故事的意识也是非常重要的。只有具备讲故事的意识,在报道构思的过程中,记者才会以故事来组织文章;在新闻现场,记者才会主动寻找故事元素;在写作过程中,记者才会将故事元素纳入作品。 二、深入采访,新闻现场“挖”故事 财经新闻故事性报道的写作“七分靠采访,三分靠写作”。记者的采访过程就是还原事实,就是在组织材料、编写完善故事。采访过程,就是组织完善故事的过程。只

常用财经新闻术语

为明天的课做准备,上网找资料,竟在一个陌生的博客里发现了我在上一轮教授财经新闻课时写的寄语。现在看来,好像还是有意义的,所以再把它拿出来给大家看看: 2008-10-05 19:23 财经新闻教师关众的寄语 本学期为大家上专业基础课――财经新闻概论,真的有许多话要说。 当今世界,竞争激烈到残酷。在这残酷竞争的社会中,我们必须具有自己独特的比较优势才能取得一席之地。作为财经院校的新闻系,突出财经特色就是我们的比较优势,是未来我们可能战胜部分对手的杀手锏。因此,我要不厌其烦地对大家说:财经新闻真的很重要! 财经新闻重要,就在于它不仅对财经新闻独特的传播规律进行探索,更在于它能够起到整合财经新闻所需要的财经知识的作用。如果我们能够深入了解这方面的知识,就可以对整个经济运行系统有一个全面透彻的认识;可以使我们站在一个新的高度上看待这个社会,清楚地了解发生在我们身边的经济现象的深刻背景;使我们具备财经新闻的敏感性,成为一名出色的财经记者。 即便你不想成为一名财经记者,财经新闻同样非常重要。因为经济学被称作社会科学王冠上最璀璨明珠,不了解基本的经济学知识,很难对社会有一个正确全面的认识,你很难站到一个较高的层次看问题,你从事其他职业也很难做得精彩。比如,你要考公务员,没有基本的经济学知识,不了解经济形势,你能写好申论吗? 世界上许多著名的经济学家、理财大师,他们做研究、搞投资,所依据的资料,就是大量的财经新闻。通过对财经新闻的分析综合,判断经济走势,提出独到的见解,做正确的决策。世界第二大富豪、股神巴菲特办公室里的电视机永远固定在财经新闻的频道上。如果你将来做经济方面的工作,或从事点如炒股等投资理财的活动,不懂财经新闻也是做不好的。 有些同学感到看不懂财经新闻,感到财经新闻课没有意思,这是不奇怪的。因为我们过去对这方面接触很少。但是,我们千万不要以为它有多么神秘,深不可测。事实上,人们都是经济学意义上的经济人,天生就有着对经济本能。我们之所以感到没兴趣,是因为我们对一些经济学术语还不太了解,对经济生活中的热点问题知之甚少。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没有兴趣是学不好一门课的。但也请大家不要忘记,兴趣是可以培养的。俗话说,万事开头难。如果我们能带着探索精神,多看一些财经新闻,多关注一些经济热点问题,并把这些问题和我们身边的生活、和所学过的经济学知识联系起来,一句话,如果我们“熬”过最初的生疏阶段,积累了一些经济学知识和术语,了解了一些热点问题之后,你会发现财经新闻所呈现给你的是一个精彩纷呈的奇妙世界。回顾一下,我们自己的爱好,都是自己所熟悉的,如果你对财经新闻比较熟悉之后,你就会爱上它。 每门课都有自己的特点和规律,我们学习财经新闻概论这门课的任务在于了解财经新闻的特有规律,了解与财经新闻联系最紧密的财经知识和术语,这就决定了我们这门课不可能很热闹、很娱乐,需要教师和同学煞下心来认真钻研,通过对财经新闻的了解和分析发现其中的乐趣。所以,作为老师,我会要求得更严格一些,会让同学有一定的压力,对此,我相信同学们最终会理解老师的良苦用心,在将来回过头来再看时,会理解老师为什么这么做。 那么怎样学好财经新闻概论这门课呢? 首先在思想上要给予充分的重视,要知道这门课在整个专业培养计划中至关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在学习时

财经新闻写作课件

第一节经济与经济新闻 经济的涵义 财经,财政、经济的合称。 财政,国家对资财的收入与支出的管理活动。 经济,在我国古代典籍中,由“经世济民”缩写而成,其意为治理国家,管理人民。 古对联:“文章西汉双司马,经济南阳一卧龙。” 杜甫《上水遣怀》云:“古来经济才,何事独罕有?” 《红楼梦》中贾政、薛宝钗等屡劝贾宝玉关心“仕途经济”的学问,“留意于孔孟之间”、“委身于经济之道”。 古希腊经济学家色诺芬《经济论》中,“经济”是“家庭管理术”的意思。亚里士多德赋予经济“谋生手段”的涵义。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认为,经济是社会生产关系的总和,是上层建筑赖以建立的基础。 恩格斯说:“政治、法律、哲学、宗教、文学、艺术等的发展是以经济发展为基础的。” 经济学研究对象是生产关系以及与此相联系的社会生产全过程。社会生产的全过程,是由生产、分配、交换、消费四个环节组成的统一体。在这四个环节中发生的全部人与人的关系,都是生产关系,即经济关系。经济学就是研究生产关系及其发展规律的科学。 经济新闻,就是报道人类社会最新的经济关系、经济活动和最新的自然经济现象的新闻。 资本主义国家的报纸传媒所报道的经济新闻,主要反映的是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商品交换,是为资本主义的自由竞争服务的。从内容上划分,主要有: 一、广告。 二、金融贸易的报道。如国内外市场行情、证券股票市场动向等等。 三、关于经济萧条、景气的报道。 四、关于社会大众经济生活的报道。 社会主义国家的经济新闻报道,是社会主义制度和社会主义经济的产物,是为社会主

义经济建设服务的。经济报道的宗旨,是为了促进社会主义各种经济成分的发展,搞活社 会主义商品生产,发展生产,方便人民生活。 第二节经济新闻的历史回顾 一、我国早期经济报道的简单回顾 16世纪,意大利威尼斯即有《威尼斯公报》。美国第一份近代报纸是1704年4月24日的《波士顿新闻信札》。 我国早期的近代报纸,大多是外国传教士和外国商人创办的。英国商人肖瑞德·安德鲁1845年在香港创办《德臣报》。1858年中国人伍廷芳(曾任清廷驻美国、秘鲁大使)在香港创办《中外新报》。稍后中国资产阶级创办《新闻报》。 中国共产党在延安时期,《解放日报》大量宣传军民大生产运动、农业互助合作运动、农业劳动模范等等。新中国成立以后,我国报纸、电台大量宣传党的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宣传党的经济政策、经济建设中的新情况、新经验、新人物,对推动全国的经济建设,发挥了重要作用。 二、“左”倾路线影响下我国经济报道中的偏差 从1958---1977年,由于经济建设和政治生活中“左”的思想影响,经济宣传出现偏差,搞浮夸风、片面报道、贴政治标签等等,弊端突出,如: 1、违背实事求是精神,搞浮夸、冒进,助长了经济建设中的浮夸风。宣传“人有多大胆,地有多高产”、“不怕做不到,就怕想不到”的唯心主义观点。1958年8月20日《没有“母鸡”也能生“小鸡”》等等。 2、贴政治标签,宣传政治可以冲击其他,否定经济工作规律和经济宣传的特征,扼杀经济宣传工作。 三、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报道出现的新变化 (一)、经济新闻的传播网络基本形成。各种经济类报纸,以经济活动、经济信息、经济政策、经济问题、经济知识、经济理论为报道内容,为推动我国的四化建设发挥着重要作用。如今互联网的经济新闻更加迅猛发展。 (二)、经济新闻的报道面不断拓宽。多侧面、多角度、多方位、多层次地反映人们的经济生产活动、经济流通领域和消费领域,反映人们的吃、穿、住、用,报道的视角从过去的单一报道先进典型人物,转向报道普通人物、关心普通人的生活,注意普通人的心态,反映普通人的要求。 (三)、经济新闻的报道内容不断深化。 第一,既注意报道热点问题,又注意关注过去一直被人们忽视的冷僻问题。 第二,注意从理性方面进行突破,经济报道的理论色彩增强了。 (四)、经济新闻的报道形式更为活泼多样。除了原有的消息、通讯、调查报告等以外,大量出现对话报道、主体报道、参与式报道、新闻评点等等崭新的报道形式。

财经新闻

世界黄金协会:中国或成第一黄金消费国 经济观察网【2013-08-19 09:03:37】财经新闻 经济观察网记者彭友实习记者宋慧 近日,世界黄金协会远东区董事总经理郑良豪指出:“中国很有可能成为2013年度全球第一黄金消费国。” 郑良豪是在上周一场发布会上提及上述判断的。日前,世界黄金协会发布了2013年第二季度《黄金需求趋势报告》,2013年第二季度,中国市场的消费需求继续大幅攀升,总计276吨,同比上升87%。金饰总需求达152.8吨,同比上升54%;金条与金币投资达123吨,同比上升157%。 在全球范围内,本季度黄金需求总量为856.3吨,降幅达12%,金价下降达400美元/盎司以上。而全球对黄金的消费需求则达到1083吨,同比上升53%。 根据报告,ETF减持是总需求下降的主要原因,不过投资部董事总经理郭博思进一步指出:“第二季度延续了市场再平衡趋势,由ETF出售涌向市场的黄金恰好遇上了新一波对金条、金币以及金饰的需求。” 全球黄金消费者市场主要由印度与中国主导,两国金饰需求共占全球需求的60%左右,金条与金币需求共占全球的一般左右。而且中国黄金消费需求在第一季度刷新季度之后,第二季度继续走高。 据远东区金饰业务总监曹晓锐介绍,黄金对中国的消费者而言不仅有储蓄投资的功能,还有首饰本身的功能。就首饰功能而言,因需与因价格两个因素会促使消费者购买黄金;就投资功能而言,黄金在普通大众消费者心目占较大分量。 价格因素在这次增长中扮演了重要角色。一方面,较低的金价较大地刺激了黄金消费需求;另一方面,消费者普遍看好黄金市场。根据五月份、七月份的中国与印度的消费者调查报告,百分之六十以上的消费者认为黄金价格在未来五年中将会呈现上涨的趋势。 曹晓锐还指出,个人家庭黄金储备还未达到饱和状态,黄金是一种城市或者准城市生活状态的消费品,而中国还有大量尚未进入这种消费心态的人群,他们是进入黄金首饰消费的生力军。 作者:彭友宋慧 “宽带中国”时间表出炉三阶段布局38只概念股 证券日报【2013-08-19 09:41:51】财经新闻

财经新闻写作方法及要求

浅论我国财经新闻的写作要求及方法 当前财经新闻逐渐成为我国各种媒体报道的重点。财经新闻,从内容上看,它不仅仅是财政、金融方面的东西,还包括证券、投资理财、工商贸易等多个方面的内容,随着时代的发展,财经新闻的定义也必将在实践中动态地发展并不断丰富其内涵。而从我国当前的财经报道来看,在媒体、记者、读者三方面都存在着不少的问题。 体现在:首先.我国报刊的财经报道读者定位不明确。文章风格游移不定。其次。财经新闻观点存在片面性,宣传昧、工作味太浓。引不起读者的阅读兴趣。再次.从写作的语言姿态来看,财经新闻的语言存在枯燥、乏味,形式呆板、拘谨等问题。 针对这些现象,下面我主要介绍一下我国财经新闻的写作要求及方法: 一、财经新闻报道应“国际化” 财经新闻报道的“国际化”包括两个层次的含义。一是报道内容的国际化,甚至全球化。即把世界上的重大财经事件、财经现象、财经走势以及影响财经运行的新闻事件作为我国财经新闻报道的内容。二是报道视角的国际化。国际视角就是指在报道时,不仅仅要站在国家和民族的利益和视角来看待和报道国际新闻,同时要把世界看作一个整体,中国只是其中一部分的立场来报道世界和观察世界。 首先,财经新闻报道的国际化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随着中国加入WTO ,中国经济越来越融入世界经济的大循环之中,与世界经济的联系更加密切。经济报道的客体发生这种深刻变化,要求财经新闻报道者要有全球意识,并用这种意识把中国的国情和世界经济发展的现状紧密结合起来。 同时,放眼国际, 也是受众的需要。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的各界人士,特别是经济界人士需要了解世界经济形势的变化,因此,了解世界经济走势成为一部分经济界人士对新闻媒体和新闻报道提出的客观要求。 再次,放眼国际,是新闻媒体竞争的需要。经济全球化发展使财经报道也必然要走向全球化。财经新闻报道的国际视角成为媒体竞争的有力武器,国际内容和国际视角成为衡量财经新闻水平的一个重要标尺。 二、财经报道应“以人为本”,了解经济事件涉及到的人,了解读者的需求和情况。采取最容易被读者接受的方式,将纯财经报道感性化。 在经济报道中,要尽量贴近人的角度去发掘新闻;针对不同的出版物,需要提供不同内容和深度的经济新闻或政策报道。因此,在采访中需要了解不同读者想知道什么内容,最大程度地满足受众的信息需求. 将实用信息及时、有效、规模化地传递给受众。财经新闻不仅要反映物化的力量,更要深入人的心灵。相当一部分人认为经济类新闻大多报道的是“硬新闻”,需要的只是理性的思考。事实上,新兴财经报纸的实践已经告诉我们,财经报道一定要抓住财经活动的主体--人的一切活动,从人的角度来报道财经的新闻,把写人与写企业共同融于财经新闻中,让读者读财经新闻不再单纯读数字,而是感觉在与人对话,在轻松的氛围中接受财经报道传达的财经信息。 财经新闻记者要采取最容易被读者接受的方式。大多数的读者不喜欢长篇大论,对财经事件,可以用故事的形式来报道,用形象来表达抽象,用特殊来表现一般。 三、处理好财经报道“专业化”和“通俗化”的关系。 要实现财经新闻的大众化,就必须做到新闻报道的专业化和通俗化表达,只有两全其美,才能有效地服务于广大受众的经济决策。要正确的处理好财经报道的专业化和通俗化的关系,可以从以下方面着手: 1、记者在写财经报道的时候,要以专业化水准做分析。经济记者(编辑)应具备足够的经济专业知识,能够准确把握经济概念的内涵、经济命题的要义,善于运用现代经济学的观点和思维方式观察、分析、评价经济活动,深刻揭示背后的规律和趋势。

财经新闻期末复习

财经新闻期末复习 一、小知识 1、16世纪中叶,威尼斯手抄“新闻书”的出现便是经济新闻的雏形。 2、中国财经新闻总体划分阶段:⑴建国前——1949年前⑵建国后至文革结束1949——1978 ⑶改革开放以后 3、1857年10月创刊的《香港船头货价报》是中国最早的财经新闻报刊。 4、建国后至文革结束1949——1978:《人民日报》于1956年7月1日改版,经济新闻占主导。 5、改革开放以后:1978——真正意义上的财经新闻报道(客观) 分为三个阶段:1978、1992、1998 第一阶段:1978,传统的经济新闻兴起。代表性报纸有:《经济日报》、《经济参考报》、《人民日报》的经济新闻版等。 央视二套的自制节目主要为《综合经济信息》,1989年12月18日,改版成《经济半小时》第二阶段:自1992年开始,证劵、金融类报纸出现。1993年,《上海证劵报》《中国证劵报》《证劵时报》三大类证劵报纸崛起。 1987年第一张专业性金融报纸——《金融时报》在北京创办。 第三阶段:自1998,媒体财经专政“新财经媒体” 1998年状况:经济由短缺转为过剩,通货膨胀让位于通货紧缩,同时受到亚洲金融风暴的影响。 6、《21世纪经济报道》、《经济观察报》、《财经》具有西方经济观的新财经报道媒体。 《财经》以揭黑调查为主,1998年创刊。胡舒立创刊。 7、历史的变迁展示了人的经济学分类:生产者——消费者——投资者 8、中国“财经新闻”的内涵从受众维度划分:生产新闻——消费新闻——投资新闻 9、PMI指数(Purchasing Manager Inder) PMI指数达到50%以上,反映该行业经济上升或增长;低于50%反映下降或回落。 10、利率是金融市场之母。成熟的债券市场是一个国家金融市场的基石,为金融体系提供流动性,为全社会投资者提供低风险的投资工具。 11、发行货币的机构只能是央行。美国的央行: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本.伯南克为上届主席,艾林.克林斯潘为现任主席。中国人民银行为我国的央行,行长为周小川。 12、中国货币政策的工具体系:中央银行贷款,对金融机构发放贷款;存款准备金;公开市场操作。 13、公开市场操作是中央银行吞吐基础货币、调节市场流动性的主要货币政策工具,通过中央银行与指定交易商进行有价证券交易和外汇交易,实现货币政策调控目标。 14、债券的三个组成部分:面值(Face value)、期限(Maturity)和利息(Interest rate) 15、目前世界最著名、最主要的评级公司包括最老牌的成立于1909年的穆迪(Mood's),成立于1916年的标准普尔(Standard&Poor)以及成立于1917年的惠誉(Fitch-IBCA)公司。16、贸易摩擦:贸易政策是政府直接影响进口或出口物品和劳力的政策。常见的贸易保护形式有关税、内部生产补贴、出口退税、进口配额、用货品安全等。p85 17、世界贸易组织前身是成立于1947年的关贸总协定(GA TT),总部设在瑞士日内瓦。P95 18、外汇是一个国家的通货换算成另一个国家的通货,也就是一个通货可以买卖的价格。人民币(CNY)、美元(USD)、欧元(EUR )、日元(JPY)、英镑(GBP)、港元(HKD)。 19、外汇的标价方法:一是直接标价法(100外币折合多少人民币);二是间接标价法(100人民币折合多少外币)。

财经新闻重点

一:名词解释20分。 GDP:国内生产总值,某一既定时期一个国家内生产的所有最终商品与劳务的市场价值。它是反映国民经济发展变化情况的重要工具。它一是反映经济增长,二是反映经济规模,三是反映人均经济发展水平,四是反映经济结构,包括产业结构、需求结构和地区结构;五是反映价格总水平的变化,即通货膨胀和紧缩情况。 CPI:消费价格指数,是指普通消费者购买物品与劳务总费用的衡量指标。主要用来监测生活费用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发生的变动。 PPI:生产价格指数,是企业购买的一篮子物品与劳务的费用的衡量指标,用以观察工业企业产品出厂价格变动趋势和变动的程度,是反映某一时期生产领域价格变动情况的重要经济指标。 恩格尔系数:是食品支出总额占个人消费支出总额的比重。其主要内容是指一个家庭或个人收入越少,用于购买生存性的食物的支出在家庭或个人收入中所占的比重就越大。对一个国家而言,一个国家越穷,每个国民的平均支出中用来购买食物的费用所占比例就越大。恩格尔系数则由食物支出金额在总支出金额中所占的比重来最后决定。恩格尔系数达59%以上为贫困,50-59%为温饱,40-50%为小康,30-40%为富裕,低于30%为最富裕。可以看出,在总支出金额不变的条件下,恩格尔系数越大,说明用于食物支出的所占金额越多;恩格尔系数越小,说明用于食物支出所占的金额越少,二者成正比。反过来,当食物支出金额不变的条件下,总支出金额与恩格尔系数成反比。因此,恩格尔系数是衡量一个家庭或一个国家富裕程度的主要标准之一。 翘尾因素:用于经济股市或物价上,“翘尾”主要是指上年年末的经济指数上涨因素,对第二年价格指数、经济指数的影响,又称翘尾效应等等。翘尾,其中的“尾”是指年末,“翘”是指上升的曲线。在中国市场每年春节的消费影响,翘尾因素的影响一般在3月份出现。 存款准备金:是指金融机构为保证客户提取存款和资金清算需要而准备的在中央银行的存款,中央银行要求的存款准备金占其存款总额的比例就是存款准备金率。存款准备金的比例通常是由中央银行决定的,被称为存款准备金率。存款准备金通常分为法定存款准备金和超额存款准备金,其中法定存款准备金是按央行的比例存放,超额存款准备金率是金融机构除法定存款准备金以外在央行任意比例存放的资金。 存款准备金已成为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重要工具,是传统的三大货币政策工具之一。 正回购和逆回购:正回购是一方以一定规模债券作抵押融入资金,并承诺在日后再购回所抵押债券的交易行为。也是央行经常使用的公开市场操作手段之一,央行利用正回购操作可以达到从市场回笼资金的效果。逆回购为中国人民银行向一级交易商购买有价证券,并约定在未来特定日期将有价证券卖给一级交易商的交易行为,逆回购为央行向市场上投放流动性的操作,逆回购到期则为央行从市场收回流动性的操作。 黄金占款:是指银行买卖黄金、白银形成的库存所占用的款项。是各国银行资金运用的一个组成部分。 外汇占款:是指受资国中央银行收购外汇资产而相应投放的本国货币。由于人民币是非自由兑换货币,外资引入后需兑换成人民币才能进入流通使用,国家为了外资换汇要投入大量的资金,需要国家用本国货币购买外汇,因此增加了“货币供给”,从而形成了外汇占款。 汇率:亦称“外汇行市”或“汇价”,是一种货币兑换另一种货币的比率,是以一种货币表示另一种货币的价格。由于世界各国(各地区)货币的名称不同,币值不一,所以一种货币对其他国家(或地区)的货币要规定一个兑换率,即汇率。 贴现:银行承兑汇票的持票人在汇票到期日前,为了取得资金,贴付一定利息将票据权利转让给银行的票据。 再贴现:是中央银行通过买进商业银行持有的已贴现但尚未到期的商业汇票,向商业银行提

财经应用文写作心得

财经应用文 写作心得 生活在这个经济发展迅速,信息传播,交流即时的社会,应用文写作对人们的日常生活影响相当重要,又有其是财经应用文,它涉及到我们的工作、学习、生活各方面,它对于我的作用可想而知很重要。作为当今大学生,应用文写作对于我们来说是一门很有用处的学科,而且也是我们当今大学生应主动掌握、学习的一项写作能力。 在学习了一学期的财经应用文写作课程后,我了解到财经应用文写作,主要讲解了经济生活中常用的文书,着重解析了随着经济全球化而出现的经济类文书中的新文种、新内容,具体表现在各类经济活动中所使用的公文、经济文书、专业信函等相关内容所发生的变化。其中,又主要讲了通用公务文书,通用经济文书,经济合同文书,经济法律文书,经济新闻文书等经济领域相关的文种,满足了学习、工作的需要。 通过学习,我了解到财经应用文的一些特点,主要包括实用性、程式性、时效性和专业性的特点。实用性要求我们写作时内容要务实,对象具体,要求明确,讲求实效。程式性体现在问题写作格式上面,如公文由文头、主体、文尾三部分组成,合同由标题、立合同人、主体、署名四部分组成,主体又包括基本条款和一般条款两方面内容。这些点就要求我们再应用文写作时,一定要注意它的规范格式及标准用语方面,如规范的格式,标点符号的规范和用语方面的规范,语言上也要讲求平实、精准、准确、得体,不想文学作品那样语句华丽和任意发挥。财经应用文的时效性就不言而喻了。这要求我们在应用文写作时不仅要写得快、办得快,而且它的实用价值也受到时间的限制,事情办完了,该应用文的使用价值即告结束。同时这也就要求我们平时得多积累材料,努力培养迅速思维和快速写作的能力。它的专业性,主要体现在它是通过一种文种的写作与交流,解决某个领域中的实际问题,具有明显的专业性。文书所反映的是经济领域里的各种现象、各种活动,或是某个专业里要解决的各种实际问题,其专业性十分具体,还会出项各种很陌生的专业名词术语。同时它可能会用到大量的数据、符号、外文、图标来说明问题。所以,了解财经应用文写作的各种特点,结合生活实际多做写作练习,规范学习写作方法,总结写作问题对我们的财经应用文写作会有很大的帮助。 财经应用文写作,使人类社会生活中的各种各样的事物、问题得到处理和解决,从而到达协调关系、发展生产、改善生活,退订社会物资文明和精神呢文明的发展。它的作用又主要表现在指导规范作用,商洽协调作用,交流信息和凭证依据作用。财经应用文写作的学习,要在搞清楚它的作用和特点后,熟悉掌握其分类,起码要能做到在哪种场合,用哪种得当的应用文文体。学习的时候要尽量理论联系实际,综合各学科相关的知识,培养思维能力和语言运用写作能力,熟悉相关文体写作要求要点,多看案例分析,结合老师讲解,深入理解财经应用文写作精髓。 财经应用文写作的实践性和综合性,决定作者写作水平的提高,有赖于个人修养和综合素质的提高。这就要求我们在平时生活中应多做相关能力的联系、锻炼和培养。其中加强社会实践很重要,我们要加强对公文的感性认识和直观感受,进入实际角色能有效提高认识能力,训练实际公文写作能力。当前许多财经应用文作者要完成从“文学型”转向“实用型”、由

财经新闻报道的翻译原则及策略

财经新闻报道的翻译原则及策略 关键词: 财经报道;目的论;及时性;准确性;专业性; 摘要: 结合财经新闻报道的语用特点,从目的论的角度提出财经新闻报道的翻译必须具有三性:及时性、准确性和专业性,指出只有丰富的财经知识配合灵活的翻译策略,才能准确传达信息的新闻文体功能。 中图分类号: H059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0012435(2010)02023704 Financial News Report Translation Principles and Strategies KONG Weisheng, ZHAO Jiangning(School of Foreign Studies, Anhui Normal University, Wuhu Anhui 241003, China) Key words: financial coverage; Skopos theory; timeliness; accuracy; expertness Abstract: Based on the Skopos theory, discuss the principles of financial coverage translation: timeliness, accuracy and expertness and the concrete translation strategies and point out that the accurate information delivery function of the financial news can be attained only by abundant financial knowledge and flexible translation methods.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经济全球化的逐步推进,财经报道在我国受关注的程度超过了以往任何年代;而西方发达国家金融、财税、贸易等财经报道早在媒体中占据了主流地位。特别是2008年以来,由美国的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性经济危机成为人们关心的焦点,财经新闻在数量上猛增,分析深度也不断加强。国内外财经报道成了人们了解经济最新情况,分析经济趋势的主要渠道。因此,财经新闻的翻译成了中国了解世界经济,或向世界传递中国经济现状的必不可少的途径。 一、财经新闻翻译的原则 国内目前关于财经新闻翻译这个细分领域的理论研究极少,只有少数人结合翻译实践进行了一定的探讨。比如有人用交际翻译理论探讨财经新闻翻译的应用,也有人分析了英语财经新闻的词汇构成、句法特点,试图增加财经新闻翻译的文学性表达技巧, 更多的只是做了翻译技巧的介绍和讨论,缺乏核心理论指导和自主观点。 笔者认为,交际翻译理论强调是以阅读者的主观感受为中心,然而财经新闻首先是新闻体裁,反映重大时事,因此财经新闻翻译必须是客观而准确的;与此相类似,在财经新闻翻译的实践中使用过多的文学性修饰手法必将破坏财经新闻的客观性和准确性。财经新闻的翻译首要的任务是考虑其目的性,结合新闻本身的特点,从德国功能派的“目的论”的角度看,财经新闻的翻译必须具有:及时性、准确性和专业性。及时性主要是从新闻本身特点考虑,过于陈旧的财经新闻翻译是没有多少意义的,全球财经时事是日新月异的;财经新闻的特点是数字多、术语多、专业性强,因此在翻译实践中必须做到准确无误,对从业人员的专业知识背景也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二、英文财经报道的语用特点 在新闻领域中,财经新闻属于专业性和技术性较强的新闻报道。如今“财经新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