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SEI 3视图方法

SEI 3视图方法

SEI 3视图方法
SEI 3视图方法

SEI 的3视图

SEI 的专家认为架构设计的工作应包含如(图-1)所示的3类视图:

1、 模块视图。此处的元素是模块,它们是实现单元。模块表示一种考虑系统的基于代码的方法。模块被分配功能职责区域。这不怎么强调所开发出来的软件如何在运行时表现自己。模块结构能够回答诸如此类的问题:分配给每个模块的主要功能职责是什么?允许模块使用的其他软件元素是什么?它实际使用的其他软件是什么?什么模块通过泛化或特化(也就是继承)关系与其他模块相关?

2、 组件-连接器视图。此处的元素为运行时组件(它们是计算的主要单元)和连接器(它们是组件间通信的工具)。组件-连接器结构回答了诸如此类的问题:什么是主要的执行组件?它们如何交互?什么是主要的共享数据存储?复制系统的哪些部分?数据在系统中经过了哪些地方?系统的哪些部分可以并行运行。在系统执行时,其结构可能会发生怎样的变化?

3、 分配视图。分配结构展示了软件元素和创建并执行软件的一个或多个外部环境中的元素之间的关系。它们回答了诸如此类的问题:每个软件元素在什么处理器上执行?在开发、测试和系统构建期间,每个元素都存储在什么文件中。分配给开发小组的软件元素是什么?

Module

Layered

Component-and-Connector Concurrency Allocation Implementation

图-1 SEI 3视图访求(来源《软件架构实践(第2版)》)

三视图还原技巧

三视图还原解读 解决三视图问题,尤其是一些比较复杂的三视图还原问题,需要极强的空间想象能力.这给好多同学(包括一些空间想象能力挺强的同学)造成了一定的压力,如果在高考中碰到一个稍有些不常规的三视图,绝对会给在高考中以数学成绩为倚傍的同学设置了一道拦路虎,要是稍微一心慌,那我们与这一道5分题就失之交臂了,也会给后面的答题造成心理影响.比如2014年全国1卷第12题,当时就将相当大一部分同学斩于马下.本文就三视图还原总结为“三线交汇得顶点”现从这道高考题入手. 2014年高考全国I 卷理科第12题:如图,网格纸上小正方形 的边长为4,粗实线画出的是某多面体的三视图,则该多面体的各 条棱中,最长的棱的长度是() A.B.6 C.D.4 正确答案是B. 解:由三视图可知,原几何体的长、宽、高均为4,所以我们可用一个正 方体作为载体对三视图进行还原.先画出一个正方体,如图(1): 第一步,根据正视图,在正方体中画出正视图上的四个顶点的原象所在 的线段,这里我们用红线表示.如图(2),即正视图的四个顶点必定是由图 中红线上的点投影而成的. 第二步,侧视图有三个顶点,画出它们的原象所在的线段, 用蓝线表示,如图(3). 第三步,俯视图有三个顶点,画出它们的原象所在的线段, 用绿线表示,如图(4). 最后一步,三种颜色线的公共点(只有两种颜色线的交点不 行)即为原几何体的顶点,连接各顶点即为原几何体,如图(5).至 此,易知哪条棱是最长棱,求出即可 大家是不是体会到了用这种方法还原三视图的妙处呢?这种方法的核心其实就是七个字:“三线交汇得顶点”.这样是不是比我们以前那种天马行空的遐想接地气一些呢?由此,我们在三视图还原上就可以七字真言扫天下了. 此方法更适用于解决三棱锥的问题,画直观图后需要验证一下是否符合。 由三视图画直观图的方法 由立体图形的三视图想象直观图一向是诸多考试的必考项目,而这也 恰好是很多空间想象能力不足的同学的噩梦.其实利用三视图的原理可以 很有效的帮助直观图的建立,下面结合一例说明这一方法, 三视图选自2015年北京市东城区高三一模理科数学选择第7小题.

4+1视图方法的3大特点——4+1视图剖析系列

4+1视图方法的3大特点——4+1视图剖析系列 1995年,Philippe Kruchten在《IEEE Software》上发表了题为《The 4+1 View Model of Architecture》的论文,引起了业界的极大关注。 后来,Philippe Kruchten加入Rational,他的4+1视图方法演变为著名的、为许多架构师所熟知的“RUP 4+1视图方法”(如下图所示)。 概括而言: ?逻辑视图(Logical View),设计的对象模型。 ?进程视图(Process View),捕捉设计的并发和同步特征。 ?部署视图(Deployment View),描述了软件到硬件的映射,反映了分布式特性。 ?实现视图(Implementation View),描述了在开发环境中软件的静态组织结构。 ?用例视图(Use-Case View),该视图是其他视图的冗余(因此"+1")。 其实,就算不专门对比业界不同的多视图方法(本系列文章后续将谈及“业界种类繁多的多视图方法”),有经验的软件从业者也会感觉到4+1视图方法的3大特点扑面而来。 特点一,倚重OO 80年代到90年代OO技术是大有作为,例如许多人都知道C++是1985年横空出世的。4+1视图方法根植于Philippe Kruchten的一线架构设计实践,所以4+1视图方法倚重OO并不令人奇怪。 另一方面,几个问题很有价值: ?4+1视图方法,是OO方法的分支吗? ?OO高手,就想当然的是架构师了吗? ?难道大量采用C语言编程的嵌入式领域不需要多视图? ?……

于是,在每个人的心里留下了一个大大的问号:OO方法与多视图的架构设计方法到底什么关系? 特点二,倚重用例 耐人寻味的“+1”。 Philippe Kruchten 4+1视图最初的“+1”,指场景视图(如下图)。RUP 4+1视图的“+1”,指用例视图(参考上图)。 用例技术不会和场景技术划等号吧? 4+1视图前后的“变迁”,为什么呢?(小沈阳味儿) “逻辑视图”也叫“逻辑架构视图”也简称“逻辑架构”,但“用例架构”怎么这么别扭呢? 逻辑视图架构师负责设计,用例视图呢? 颇有影响的“用例驱动架构设计”的说法,如何评价? 一个个颇有价值的大问号不断出现,请朋友们先自己分析分析。分析时别忘了三把有用的钥匙: ?需求 = 功能 + 质量 + 约束 ?用例是功能需求实际上的标准 ?用例涉及、但不涵盖非功能需求 特点三,倚重建模 建模,很有用的能力。 但是,建模在架构设计中,到底占什么地位?凡事都需建模? 总结与展望

7表达方法

7 机件常用的表达方法 7.1 视图 1)教学目的掌握各种视图的画法 2)教学重点视图的表达 3)难点局部视图的画法 4)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讲解法,采用挂图和在黑板上作图。 7.1.1 基本视图 教学时间20分 机件向基本投影面投射所得到的视图称为基本视图。 为了清晰地表达出机件的上、下、左、右、前、后方向的不同形状,在原有三个投影面的基础上,再增加三个投影面,使六个投影面构成一个正六面体。这六个投影面就是国家标准规定的基本投影面。将机件放置在正六面体中,分别向六个基本投影面投射所得到的视图就是基本视图。新增加的三个视图有: 右视图——从右向左投射得到的视图; 仰视图——从下向上投射得到的视图; 后视图——从后向前投射得到的视图; 正、高平齐、宽相等”的投影规律。除后视图外,各视图靠近主视图里侧,均反应机件

的后面,而远离主视图的外侧,均反应机件的前面。 六个视图的位置若按图7.2配置时,一律不标注视图的名称。 实际绘图时,并不是每一个机件都要画六个基本视图,而是根据机件的复杂程度,选用适当的基本视图。 7.1.2 向视图 教学时间20分 向视图是可以自由配置的视图。如果视图不能按图7.2配置时,应在视图的上方标注出视图的名称,并在相应的视图附近用箭头指明投射方向,标注上相同的字母,如图7.3所示A 、B 、C 等。 7.1.3 斜视图 教学时间20分 机件向不平行于任何基本投影面的平面投射所得到的视图,称为斜视图。 在图7.4(a )所示的机件中,其右边倾斜部份的上下表面均是正垂面,由于它对其余几个投影面都是倾斜的,因此其投影都不反映实形。现设置一个与倾斜部分平行的投影面P ,再将倾斜部分向这个投影面进行投射,所得到的视图就反映了该部分的实形,如图7.4(b )中的“A ”所示的视图。这种当机件上有倾斜于基本投影面的结构时,为了表达倾斜部分的真实外形,设置一个与倾斜部分平行的投影面,将倾斜结构向该投影面投射,这样得到的视图就是斜视图。 斜视图通常只用于表达机件倾斜部分的实形,其余部分不必全部画出,而用波浪线断开。画斜视图时,必须在视图的上方标注出视图的名称,在相应的视图附近用箭头指明投射方向,并注上相同的字母,字母一律水平方向书写。 斜视图一般按投影关系配置,如图7.4(b )所示,必要时也可配置在其它适当的位置。为了便于画图,允许将斜视图旋转摆正画出,此时在图形上方应标注出旋转符号,如图7.4(C )所示。旋转符号为半圆形,其半径为字体高,线宽为字高的1/10 或

三视图还原大招秒杀技巧

大招一:三视图还原之两大核心方法 方法一:“三线交汇得定点”(三线法) 如图:网格纸上小正方形的边长为4,粗实线画出的是某多面体的三视图,则该多面体的各条棱中,最长的棱的长度是() 【答案】B 【解析】由三视图可知,原几何体的长、宽、高均为4,所以我们可以用一个正方体作为载体对三视图进行还原,先画出一个正方体,如图(1) 图(1) 第一步,根据正视图,在正方体中画出正视图上的四个顶点的原像所在的线段,如图(2)。 图(2)

第二步:侧视图有三个顶点,画出他们的原像所在的线段,如图(3) 图(3) 第三步:俯视图有三个顶点,画出他们的原像所在的线段,如图(4) 图(4) 最后一步,如图5,至此,易知哪条棱是最长的棱,求出即可。 图(5)

方法二 通过三视图在长方体中排除不符合的点(排点法) 已知一个三棱锥的三视图如图所示,他们都是直角三角形,则在该三棱锥的四个面中,直角三角形的个数为( )个。 【答案】4 【解析】第一步:画出一个长方体(或正方体)。 其中是否是为正方形或长方形,根据三视图中的各边长度来决定。 第二步:把俯视图画在底面。 (1) 底面是一个三角形,其中有三个点,分别为B,C,D 三个点,标 出这三个点。 (2) 对应的标出,B D ,,,C ,三个点,即这六个点是我们的研究对象。 正视图、俯视图出现的交点也是研究对象。 第三步:研究正视图和侧视图

(1)把正视图放在矩形中发现,B,,, C即为无关 C两点空缺,B,,,点,则把这两点画掉。 正视图 (2) 正视图中左上点其实代表正方体中的,,D A线,这条线只有,D点 是我们的研究对象,即,D点为有关点,则留下,D点。 (3)正视图中的左下点其实代表正方体中的A-D这条线,这条线只有D点事我们的研究对象,即D为有关点,则留下D点。 (4)同理,正视图中右下角这个点代表正方体中的B-C这条线,B,C 两点都可能存在,即为可能点,则分析B,C两点。 侧视图 同理:观察侧视图,注意侧视图的方位,“左里右外”方法和观察正视图的方法一样。 四个点逐个分析,最后留下有关点,该题有关点为,D,B,C,D四个点。第四步:分别连接相邻的点(原先俯视图画出的点及提高到上面的点),原俯视图上的点B,C,D及提高点,D,按顺序连接得到下图:

UML的十种视图

静态图捕获逻辑结构类图 class系统静态结构对象图 object活跃对象 包图 packet系统的分解 行为图捕获现实行为交互 图 顺序 sequence消息发送时序 合作 collaboration 动态协作关系 状态图 statechart对象的动态行为 活动图 activity 描述系统为完成某项功能而执行的操 作序列,包含控制流和信息流 控制流:某操作完成后对其后续操作的 触发 信息流:刻画操作之间的信息交换 实现图捕获执行环境构件图 component软件实现系统中各组分以及依赖关系部署图 deployment运行环境的硬件及网络物理体系结构 UML可视化建模: 三、UML的十种视图 1.用例图(use case diagram) 从系统的外部用户的观点看系统应具有的功能。它只说明系统实现什么功能,而不必说明如何实现。用例图主要用于对系统,子系统或类的行为进行建模。

2.类图(class diagram) 描述系统的静态结构,类图的节点表示系统中的类及其属性和操作,边表示类之间的联系(包括继承(泛化)、关联、聚集)。 3.对象图(object diagram) 类图的一种变形,所使用的符号与类图基本相同。在对象名下面要加下划线。 (图略) 4.包图(packet diagram) 包是基于模型元素的含义或作用将模型元素分组的一种机制。通过分组,可提高模型的维持性。包之间的关系包括继承、构成与依赖。

5.顺序(时序)图(sequence diagram) 交互图之一。描述了在时间上对象交互的安排,展现了多个交互对象以及信息交流的序列。时序图包含对象、对象的生命线、按顺序对象间的信息交流、控制焦点(可选的)。 6.合作(协作)图(collaboration diagram) 交互图之二,强调发送和接收消息的对象间的结构组织,它与顺序图是等价的。在图形上,协作图是顶点和弧的结合。协作图包含对象、链、消息。(图片来自《软件工程(第二版)》齐治昌、谭庆平、宁洪)

(完整版)三视图还原技巧

核心内容: 三视图的长度特征——“长对齐,宽相等,高平齐”,即正视图和左视图一样高,正视图和俯视图一样长,左视图和俯视图一样宽。 还原三步骤: (1)先画正方体或长方体,在正方体或长方体地面上截取出俯视图形状;(2)依据正视图和左视图有无垂直关系和节点,确定并画出刚刚截取出的俯视图中各节点处垂直拉升的线条(剔除其中无需垂直拉升的节点,不能确定的先垂直拉升),由高平齐确定其长短; (3)将垂直拉升线段的端点和正视图、左视图的节点及俯视图各个节点连线,隐去所有的辅助线条便可得到还原的几何体。 方法展示 (1)将如图所示的三视图还原成几何体。 还原步骤: ①依据俯视图,在长方体地面初绘ABCDE如图; ②依据正视图和左视图中显示的垂直关系,判断出在节点A、B、C、D处不可能有垂直拉升的线条,而在E处必有垂直拉升的线条ES,由正视图和侧视图中高度,确定点S的位置;如图

③将点S与点ABCD分别连接,隐去所有的辅助线条,便可得到还原的几何体S-ABCD如图所示: 经典题型: 例题1:若某几何体的三视图,如图所示,则此几何体的体积等于()cm3。 解答:(24) 例题2:一个多面体的三视图如图所示,则该多面体的表面积为()

答案:21+3 计算过程: 步骤如下: 第一步:在正方体底面初绘制ABCDEFMN 如图; 第二步:依据正视图和左视图中显示的垂直关系,判断出节点E 、F 、M 、N 处不可能有垂直拉升的线条,而在点A 、B 、C 、D 处皆有垂直拉升的线条,由正视图和左视图中高度及节点确定点''''',,,,,F E D B G G 地位置如图; 第三步:由三视图中线条的虚实,将点G 与点E 、F 分别连接,将'G 与点'E 、'F 分别连接,隐去所有的辅助线便可得到还原的几何体,如图所示。

三视图还原万能方法

三视图还原 ——七字真言闯天下 一、首先要掌握简单几何体的三视图。 正方体、长方体、三棱柱、四棱柱、三棱锥、四棱锥、圆柱、圆锥、圆台和球的三视图分别是什么要熟悉掌握。 二、掌握简单组合体的组合形式。 简单组合体主要有拼接和挖去两种形式。 三、三视图之间的关系。 几何体的长:正视图、俯视图的长; 几何体的宽:俯视图的高、侧视图的长; 几何体的高:正视图、侧视图的高。 (口诀:主俯定长,俯左定宽,主左定高)(下面) 左视左侧(后面)正视左侧 (左面)正视右侧 (右面)左视右侧(前面) (下面) 四、清楚三视图各个线段说表示几何体位置,如上图所表示。 五、由三视图画出直观图的步骤和思考方法。 1、组合类题型,往往很简单,基本可以通过简单想象直接还原; 2、有两个视角为三角形,为椎体特征。选择底面还原(求体积可不用还原); 3、凡是想不出来的,可用七字真言还原。(不到万不得已,不用此法) 前面 俯视左侧 (左面)

【类型一】:(三线交汇得顶点,四顶相连无悬念)

例2: 练习1练习2 类型二】: (三线交汇得顶点,各顶必在其中选、多顶可能用不完,个中取舍是关键。)例3:

连接这五个点的四棱锥,不满足俯视图。 而顶点又必须在这五点交点中, 所以当点数超过4个,可能不需要全部连接, 则这些点有所取舍。 第一取舍法:俯视图看到的面不可以为上面四个点构成的整个四边形,而是中间有一条折痕,故只能说左半边三角形乡下折。即舍弃前面左上方的点。 故得, 第二取舍法:正视图看,已标记下面的点必不可少; 从俯视图看,上面有3个点必不可少; 又不能全部连接,故只能舍弃前面左上方的点。 第三取舍法:口诀:实线两端的点保留,虚线两端的点待定。 从俯视图一看,便知道答案了。 第四取舍法:见下文。 【类型三】:(八点齐飞,直观图不唯一) 例4 此题八点齐飞,通过类型二中的第三取舍法,我们很容易就能还原出来。 答案见下一页,先试试再翻页吧

机件形状的表达方法视图

机件形状的表达方法视图 视图:机件向投影面投影所得的图形(一般只有可见部分,必要时才画视图不可见部分)视图主要用来表达机件的外部结构形状。 视图分为:1.基本视图; 2.辅助视图(局部视图、斜视图、旋转视图)。 一、基本视图 1.基本视图:机件向基本投影面投影所得的视图,称为基本视图。 当机件的外部形状比较复杂并在上下、左右、前后各个方向形状都不同时,用三个 图5—1 六个基本视图的展开方法 视图往往不能完整、清晰地把它们表达出来。因此《机械制图》GB/T14689-93规定,采用正六面体的六个面作为基本投影面,将物体放在其中,分别向六个投影面投影(如图5—1、图5—2)。得到六个基本视图:主视图、俯视图、左视图、右视图、仰视图、后视图,这六个视图称为基本视图。 展开方法:均按第一角投影法见5-1(正立面不动)。 2.其视图应按投影展开位置配置,此时不必标注视图的名称(图5—2)。 3.若不能按规定位置配置视图,则应在该视图上方标注视图名称“×向”(×——是大字拉丁字母的代号),并在相应视图的附近用箭头标明投影方向,同时注上同样字母。(图5—3)。 注:主视图、俯视图、左视图必须按规定位置配置。 4.六个基本视图的关系:主、俯、仰、后长对正;主、左、右、后高平齐;俯、左、仰、右宽相等。

图5—2六个基本视图的配置 图5—3向视图 5.虽然有六个基本视图,但在绘图时应根据零件的复杂程度和结构特点选用必要的几个基本视图。一般而言,在六个基本视图中,应首先选用主视图,然后是俯视图或左视图,再视具体情况选择其它三个视图中的一个或一个以上的视图。 6.辅助视图:除基本视图外,局部视图、斜视图、旋转视图称为辅助视图。下节分别介绍各辅助视图。 二、局部视图 局部视图:将机件的某一部分向基本投影外面投影的视图,称为局部视图。 局部视图是不完整的基本视图,利用它可减少基本视图的数量,补充基本视图尚未表达清楚的部分。如图5-4中的‘A向’‘B向’。即为局部视图。

(经典)高考数学三视图还原方法归纳

高考数学三视图还原方法归纳 方法一:还原三步曲 核心内容: 三视图的长度特征——“长对齐,宽相等,高平齐”,即正视图和左视图一样高,正视图和俯视图一样长,左视图和俯视图一样宽。 还原三步骤: (1)先画正方体或长方体,在正方体或长方体地面上截取出俯视图形状; (2)依据正视图和左视图有无垂直关系和节点,确定并画出刚刚截取出的俯视图中各节点处垂直拉升的线条(剔除其中无需垂直拉升的节点,不能确定的先垂直拉升),由高平齐确定其长短; (3)将垂直拉升线段的端点和正视图、左视图的节点及俯视图各个节点连线,隐去所有的辅助线条便可得到还原的几何体。 方法展示 (1)将如图所示的三视图还原成几何体。 还原步骤: ①依据俯视图,在长方体地面初绘ABCDE如图; ②依据正视图和左视图中显示的垂直关系,判断出在节点A、B、C、D处不可能有垂直拉升的线条,而在E处必有垂直拉升的线条ES,由正视图和侧视图中高度,确定点S的位置;如图 ③将点S与点ABCD分别连接,隐去所有的辅助线条,便可得到还原的几何体S-ABCD如图所示:

经典题型: 例题1:若某几何体的三视图,如图所示,则此几何体的体积等于()cm3。 解答:(24) 例题2:一个多面体的三视图如图所示,则该多面体的表面积为() 答案:21+3计算过程:

步骤如下: 第一步:在正方体底面初绘制ABCDEFMN 如图; 第二步:依据正视图和左视图中显示的垂直关系,判断出节点E 、F 、M 、N 处不可能有垂直拉升的线条,而在点A 、B 、C 、D 处皆有垂直拉升的线条,由正视图和左视图中高度及节点确定点''''',,,,,F E D B G G 地位置如图; 第三步:由三视图中线条的虚实,将点G 与点E 、F 分别连接,将'G 与点'E 、'F 分别连接,隐去所有的辅助线便可得到还原的几何体,如图所示。 例题3:如图所示,网格纸上小正方形的边长为4,粗实线画出的是某多面体的三视图,则该多面体的各条棱中,最长的棱的长度是( )

视图与SQL习题(一)

第五章查询、视图与SQL习题(一) 一、单选题 1、查询和视图的共同点是。 A)有相应的SQL语句B)是一个单独的文件C)可以存放在数据库中D)可以更新 2、如果要将与表中的某个关键字内容的记录在输出结果中合并成一条记录,则应选用视图 设计器的选项卡。 A)排序依据B)更新条件C)分组依据D)视图参数 3、现有SQL语句视图的命令是。 A)CREATE VIEW B)MODIFY VIEW C)CREATE SQL VIEW D)MODIEY SQL VIEW 4、如果要在查询结果中列出在最前面的5个记录,要在select-sql命令中添加参数。 A) next 5 B) record 5 C) first 5 D) top 5 5、如果要将视图中的修改传送到基表的原始记录中,则应当选用视图设计器的选项卡。 A)传送条件B)更新条件C)修改条件D)视图参数 6、有关查询与视图,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查询不可以更新源表数据,而视图可以更新源表数据 B)查询和视图都可以更新源表数据 C)视图具有许多数据库表的属性,利用视图可以创建查询和视图 D)视图可以更新源表中的数据,存储于数据库中 7、“查询”文件的扩展名是。 A) PRG B) FPX C) OPR D) OPX 8、查询文件中保存的是。 A)查询的命令 B)查询的结果C)与查询有关的基表D)查询的条件 9、如果Combox对象的RowSourceType属性设置为“3-SQL语句”,为了在表单运行时不 出现查询的浏览窗口,则RowSource属性中写入的SELECT语句中必须包含子句。 A) GROUP BY B) ORDER BY C) DISANCT D) INTO 10、可以作为查询与视图的数据源是。 A)自由表 B)数据库表C)查询D)视图 11、不可以作为查询和视图的输出类型是。 A)自由表 B)表单C)临时表D)数组 12、视图与基表的关系是。 A)视图随基表的打开而打开B)基表随视图的关闭而关闭 C)基表随视图的打开而打开D)视图随基表的关闭而关闭 13、下列关于查询和视图的叙述中,查询和视图都。 A)保存在数据库中B)可以用USE命令打开 C)可以更新基表D)可以作为列表框对象的数据源 14、如果查询和视图的基表数据发生变化,要刷新查询和视图中的结果,正确的方法是。 A)查询需要重新运行,视图可以用REOUERY()函数B)需要重新创建查询和视图

体系结构的视图 4+1视图法分别用什么方法来实施

体系结构的视图 4+1视图法分别用什么方法来实施话题:软件体系结构建模中,4+1视图模型(逻辑视图、开发视... 问:软件体系结构建模中,4+1视图模型(逻辑视图、开发视图、进程视图、物理视... 推荐回答:1、场景视图:静态方面用用例图表现,动态方面用活动图、状态图、交互图表现。2、逻辑视图:包含了类、接口、协作,静态方面用类图和对象图表现,动态方面用活动图、状态图、交互图表现。3、开发视图:(development view),描述了在开发... 话题:什么叫“4+1”视图模型? 推荐回答:逻辑视图(logical view),设计的对象模型(使用面向对象的设计方法时)。过程视图(process view),捕捉设计的并发和同步特征。物理视图(physical view),描述了软件到硬件的映射,反映了分布式特性。开发视图(development view),描... 话题:编写软件架构文档说明,第1 部分: 什么是软件架构...

推荐回答:引言软件架构是一门学科,开始于20 世纪70 年代。面对不断增加的复杂性和开发复杂实时系统的压力,作为主流系统工程和软件开发的基本构造,软件架构应运而生。与任何其他久经考验的学科一样,软件架构在诞生之初也面临许多挑战。软件架构表... 话题:rup中4+1视图的1与4的关系 推荐回答:1是usecase模型,描述需求,是系统体系结构的核心和基础;4分别是逻辑视图、进程视图、组件视图和部署视图。话题:建立一个系统的soa模型,如果用4+1视图的的方式建... 推荐回答:逻辑视图(logical view)可以用erd,数据流图等等。过程视图(process view)可以用时序图,流程图。物理视图(physical view)基本跟uml没关系。开发视图(development view)里可以用模块图之类的静态图表示。第五个视图用用例图。 话题:《装备管理信息视图研究》论文怎么写? 推荐回答:个国民经济的水平和现代化程度,数控技术及装备是

南邮-软件体系结构 实验二《 用“4+1”视图描述体系结构》

南京邮电大学 《软件体系结构》实验报告实验题目“4+1”视图描述体系结构

实验 2 用“4+1”视图描述体系结构 一、实验目的: 理解“4+1 视图”建模思想,熟悉体系结构生命周期模型,掌握基于软件体系结构建模方法。 二、实验要求: 实验课前完成实验报告的实验目的、实验环境、实验内容、实验操作过程等内容; 实验课中独立/团队操作完成实验报告的实验操作、实验结果及结论等内容;每人一台PC 机,所需软件Win2003/XP、UML工具(EclipseUML/ Rose/Visio/StartUML/)、Eclipse/MyEclipse、JDK6.0 等。 实验课后完成实验报告的心得体会内容,并及时提交实验报告。 三、实验内容及操作步骤: (一)实验内容 根据“4+1”视图对KWIC(关键词索引系统)系统建模,完成KWIC 系统的逻辑视图、过程视图、物理视图、开发视图和场景视图。 (二)操作步骤 基于“4+1”视图,对KWIC(关键词索引系统)系统进行视图建模: 1.建立KWIC 的逻辑视图 采用面向对象的设计方法时,逻辑视图即是对象模型。 逻辑视图( Logical view)是为了便于理解系统设计的结构与组织,在“分析设计”工作流程中使用了名为逻钭视图的构架视图。可以用对象模型米代表逻辑视图,用类图来描述逻辑视图。系统只有一个逻辑视图,该视图以图形方式说明关键的用例实现、子系统、包和类,它们包含了在构架方面具有币要意义的行为。逻辑视图在每次迭代过程中都会加以改进。 KWIC的逻辑视图如下所示: 2.建立KWIC 的过程视图 描述系统的并发和同步方面的设计。 过程视图process view)侧重于系统的运动特性,主要关注一些非功能性的需求,例如系统的性能和可用性。过程视图强调并发性、分布性、系统集成性和容错能力,以及从逻辑视图中的主要抽象如何适合进程结构。它也定义了逻辑视图中的各个类的操作具体是在哪一个线程中被执行的。

三视图还原几何体的方法

三视图还原——xyz 定位法 一、首先要掌握简单几何体的三视图。 正方体、长方体、三棱柱、四棱柱、三棱锥、四棱锥、圆柱、圆锥、圆台和球的三视图分别是什么要熟悉掌握。 二、掌握简单组合体的组合形式。 简单组合体主要有拼接和挖去两种形式。 三、三视图之间的关系。 几何体的长:正视图、俯视图的长; 几何体的宽:俯视图的高、侧视图的长; 几何体的高:正视图、侧视图的高。 (口诀:主俯定长,俯左定宽,主左定高)(下面) 左视左侧(后面)正视左侧 (左面)正视右侧 (右面)左视右侧(前面) (下面) 四、清楚三视图各个线段说表示几何体位置,如上图所表示。 五、由三视图画出直观图的步骤和思考方法。 1、组合类题型,往往很简单,基本可以通过简单想象直接还原; 2、有两个视角为三角形,为椎体特征。选择底面还原(求体积可不用还原); 3、凡是想不出来的,可用xyz 坐标定位法还原。 前面 俯视左侧 (左面)

【类型一】:(三线交汇) 例2:

【类型二】: 例3: 连接这五个点的四棱锥,不满足俯视图。 而顶点又必须在这五点交点中, 所以当点数超过4个,可能不需要全部连接, 则这些点有所取舍。 第一法:俯视图看到的面不可以为上面四个点构成的整个四边形,而是中间有一条折痕,故只能说左半边三角形乡下折。即舍弃前面左上方的点。 故得, 第二:唯一法:正视图看,已标记下面的点必不可少;从俯视图看,上面有3个点必不可少;故只能舍弃前面左上方的点。 第三:口诀:实线两端的点保留,虚线两端的点待定。从俯视图一看,便知道答案了。取舍关键:墙角点是取舍的备选。 练习

【类型三】:(八点齐飞,直观图不唯一) 例4 此题八点齐飞,通过类型二中的第三取舍法,我们很容易就能还原出来。 答案: 然而,我们发现这个三视图也可以看成,是上图中的三棱锥与另外一个三棱锥组合而成。如下图所示:M为顶点的三棱锥(四种)与上图的组合。 同理,还有其他两种形式,此处就不一一画图了。 由此得出,上题中的三视图至少有5种不同的直观图。 【三视图题目几点技巧】 1,部分椎体求体积,直接用公式(可以不还原) 2,斜二测画法与原图面积比例为定值(可以不还原) 3,三视图中,和视线垂直的线段,长度不变。 【反思】 对棱相等的四面体求体积,最简单的方法,就是放回长方体中。

三视图技巧

高中数学 | 三视图还原——七字真言闯天下 2016-01-20 07:29 解决三视图问题,尤其是一些比较复杂的三视图还原问题,需要极强的空间想象能力.这给好多同学(包括一些空间想象能力挺强的同学)造成了一定的压力,如果在高考中碰到一个稍有些不常规的三视图,绝对会给在高考中以数学成绩为倚傍的同学设置了一道拦路虎,要是稍微一心慌,那我们与这一道分题就失之交臂了,也会给后面的答题造成心理影响.比如2014年全国1卷第12题,当时就将相当大一部分同学斩于马下.今天小编就带领大家为曾经在类似这样的三视图还原问题上折戟沉沙的同学报仇雪恨.我们的口号是“七字真言扫天下,不破胡虏誓不归.”就从这道高考题入手吧. 2014年高考全国 I 卷理科第12题(选择压轴题): 如图,网格纸上小正方形的边长为,粗实线画出的是某多面体的三视图,则该多面体的各条棱中,最长的棱的长度是() A. B. C. D. 正确答案是 B. 解由三视图可知,原几何体的长、宽、高均为,所以我们可用一个正方体作为载体对三视图进行还原. 先画出一个正方体,如图(1): 第一步,根据正视图,在正方体中画出正视图上的四个顶点的原象所在的线段,这里我们用红线表示.如图(2),即正视图的四个顶点必定是由图中红线上的点投影而成的.

第二步,左视图有三个顶点,画出它们的原象所在的线段,用蓝线表示,如图(3). 第三步,俯视图有三个顶点,画出它们的原象所在的线段,用绿线表示,如图(4). 最后一步,三种颜色线的公共点(只有两种颜色线的交点不行)即为原几何体的顶点,连接各顶点即为原几何体,如图(5).至此,易知哪条棱是最长棱,求出即可. 大家是不是体会到了用这种方法还原三视图的妙处呢?这种方法的核心其实就是七个字:“三线交汇得顶点”.这样是不是比我们以前那种天马行空的遐想接地气一些呢?由此,我们在三视图还原上就可以七字真言扫天下了. 注一此方法更适用于解决三棱锥的问题,画直观图后需要验证一下是否符合.注二参考文章: 下面给出一道练习. 如图,网格纸上的小正方形的边长为,粗实线画出的是某多面体的三视图,则该多面体的各条棱中,最长的棱的长度为______. 答案是. 提示如图.

三视图还原几何体的方法

三视图还原为几何体的基础知识 一、 首先要掌握简单几何体的三视图。 正方体、长方体、三棱柱、四棱柱、三棱锥、四棱锥、圆柱、圆锥、圆台和球的三视图分别是什么要熟悉掌握。 二、 掌握简单组合体的组合形式。 简单组合体主要有拼接和挖去两种形式。 三、 三视图之间的关系。 正视图的高是几何体的高,长是几何体的长;俯视图的长是几何体的长,宽是几何体的宽;侧视图的高是几何体的高,宽是几何体的宽。 四、清楚三视图各个线段说表示几何体位置,如上图所表示。 五、由三视图画出直观图的步骤和思考方法。

1、首先看俯视图,根据俯视图画出几何体地面的直观图 2、观察正视图和侧视图找到几何体前、后、左、右的高度。 3、画出整体,让后再根据三视图进行调整。 三视图还原为几何体的方法要点 1.熟悉正方体、长方体、三棱柱、四棱柱、三棱锥、四棱锥、圆柱、圆锥、圆 台和球的三视图和还原图的转换。 2.要熟悉立体图当中底面形状为三角形、正方形、梯形、多边形、圆形的画法, 立体图的底面按照俯视图的外框用虚线画,一般后方都要向右偏,如正方形画成平行四边形、圆形画成椭圆形等 3.不能将后面的线重叠,画的时候不要把前后的2点画在一个L形直角上 4.俯视图中间是虚线说明立体图上面打下面小。 三视图还原为几何体的方法 1.首先根据俯视图确定立体图底面图形,用虚线画好; 2.根据正视图确定上顶点在左边还是右边 3.根据左视图确定上顶点在立体图的里面还是外面 4.连接顶点和底面的各点,有多个顶点时的原则是先连接各 顶点同一侧的底面点,再参考正视图中间连线情况连接顶点与另一侧的底面点; 5.根据三视图验证立体图,将立体图中能看到部分虚线画实 五、举例说明: 例如1(2011年天津高考试题)

CAD中视图的表达方式

CAD中物体的形状表达方法 (视图、剖视图、断面图、局部放大图) 一、视图:基本视图、向视图、局部视图等 1、基本视图:六个基本视图,最重要的是三视图 2、向视图:它是可以自由配置的视图,特指从某个方向向物体看过去所形成的物体轮廓。 它的画法有两种方法:①在向视图的上方用大写的拉丁字母标注“X”,在相应视图的附近用箭头指明投射方向并标注相同的字母。②在视图上方或下方标注图名:如正立面图、右侧立面图等。 3、局部视图:交午休的某一部分向基本投影面投射所得的视图称为局部视图,指从一个 方向作投影图时,只作出部分突出的结构,其它部分忽略不画,并且它与其它部分的断裂边界以波浪线表示] 二、剖视图(轴类或管内视图):为了清楚地表达物体的内部结构形状,假想用部切面部割物 体,将处在观察者和割切面之间的部分移去,而将其余部分而投影而投射所得的图形,称为剖视图。剖切机件的假想平面或曲面称为剖切面。剖切面与物体的接触部分称为剖面区域。 1 、剖视图的画法 ①剖切平面应平行于投影面且通过孔、槽的对称平面或轴线 ②在剖视图的剖面区域中画上剖面符号,也就是填充线。 ③剖切面后面的可见轮廓线必须全部画出来,不能漏掉。 ④剖视图中一般不在画虚线,因为剖视图就是为了表达物体的内部结构。 ⑤剖视图一般在剖视图上方用字母标注出剖视图的名称“X——X”,在相应的视图上用 剖切线和剖切符号表示剖切位置,剖切处作粗实线,再画上箭头表示投射方向,并注上同样的字母。 ⑥当剖视图按投影关系配置,中间又没有其它图形隔开时,可省略箭头不画。 2、剖视图的种类: ①全部视图:用剖切平面完全地剖开物体所得的视图,称为全剖视图。当物体的外形 简单或外形在其它视图中已表达清楚时,常用全剖视图来表示物体的内部结构。 ②半剖视图:当物体具有对称结构时,将物体剖开一半画成剖视图,另一半不剖,还是 画成普通视图,这种组合的图形称为半剖视图。(画半剖视图时:半个剖视图与半个视图之间的分界线是点画线,不是粗实线。) ③局部剖视图:用剖切面局部地剖开物体所得的剖视图。该视图的外形部分与剖视图部 分以波浪线(样条曲线)为界。 它的用途: A、当表达需要保留外形又要表示内形的不对称物体时用局剖; B、当物体中仅有部分内部结构需要表示,而又不必或不宜采用全剖视图时。 4、剖切方法: ①阶梯剖:用几个相互平行的剖切平面将物体剖开后作出的剖视图,阶梯剖在剖切 外及转折处要画上剖切符号,并标上相同字母。 ②旋转剖:用几个相交的剖切面剖开物体的方法 三、断面图 假想用剖切面将物体的某一处切断,仅画出该剖切面与物体的接触部分的形状,称为断面图。一般用于轴的结构表示,它有两种类型: 1、移出断面图:画在视图之外的断面图 2、重合断面图:画在视图之内的断面图,重合断面的轮廓线用细线绘出。

三视图还原

每日一题[280] 三视图还原——七字真言闯天下2015年10月26日 大雨瓢泼 数海拾贝 解决三视图问题,尤其是一些比较复杂的三视图还原问题,需要极强的空间想象能力.这给好多同学(包括一些空间想象能力挺强的同学)造成了一定的压力,如果在高考中碰到一个稍有些不常规的三视图,绝对会给在高考中以数学成绩为倚傍的同学设置了一道拦路虎,要是稍微一心慌,那我们与这一道分题就失之交臂了,也会给后面的答题造成心理影响.比如2014年全国1卷第12题,当时就将相当大一部分同学斩于马下.今天小编就带领大家为曾经在类似这样的三视图还原问题上折戟沉沙的同学报仇雪恨.我们的口号是“七字真言扫天下,不破胡虏誓不归.”就从这道高考题入手吧. 2014年高考全国 I 卷理科第12题(选择压轴题): 如图,网格纸上小正方形的边长为,粗实线画出的是某多面体的三视图,则该多面体的各条棱中,最长的棱的长度是( ) A . B . C . D .正确答案是 B. 5162 √6 42 √4

解 由三视图可知,原几何体的长、宽、高均为,所以我们可用一个正方体作为载体对三视图进行还原. 先画出一个正方体,如图(1): 第一步,根据正视图,在正方体中画出正视图上的四个顶点的原象所在的线段,这里我们用红线表示.如图(2),即正视图的四个顶点必 定是由图中红线上的点投影而成的. 第二步,左视图有三个顶点,画出它们的原象所在的线段,用蓝线表 示,如图(3). 第三步,俯视图有三个顶点,画出它们的原象所在的线段,用绿线表 示,如图(4). 最后一步,三种颜色线的公共点(只有两种颜色线的交点不行)即为原几何体的顶点,连接各顶点即为原几何体,如图(5).至此,易知哪条棱是最长棱,求出即可. 4

几何体的三视图还原几何体的方法

1.三视图的关键 一、三视图之间的关系 正视图的高是几何体的高,长是几何体的长; 俯视图的长是几何体的长,宽是几何体的宽; 侧视图的高是几何体的高,宽是几何体的宽。

2.草稿纸 D1 A1A1 1 C C B 1 A1 1 A C C 1 A1 1 A C C

3.构造法 还原步骤 1.先俯视图:根据俯视图画出几何体地面的直观图 2.再正视图:长和高 3.后左视图:宽和高 4. 画整体,再调整。 5. 难点在于实线和虚线例: 解: 1 A A D 1 1 C C C 1 A A 1 A 1 C C C 正视图 左视图 俯视图

4.逐点法(分类讨论) 还原步骤 1. 在每个图上标序号,1,2,3,4,… 2. 通过构造法,每个点的投影逐一讨论 3. 如果 A 点和 B 点的投影相同的,请分类讨论:有 A 无 B 、有 B 无 A 、有 A 有 B 4. 如果 A 点和 B 点的投影不同的,那么该投影的产生必定有 A 和 B 分别作用改进了“构造法”对于“异型”的高难度想象 第一步:我们处理俯视图的序号 4,2,用铅笔,在长方体描粗的点 D 点投影为序号 4, B 点投影为序号 2 D → 4 B → 2 1 A D → 4 或 者 1 B → 2 1 A D , D → 4 或 者 1 B → 2 1 A C C C 结合正视图,序号 1,3 是有 A ,C 的投影,因此

A 1 1 1 A A 情况一的正视图不满足,舍去 情况二、情况三的正视图满足,保留 D 1 1 情况二的俯视图有虚线,保留,情况三的俯视图没虚线,舍去 1 1 所以情况二正确。

三视图还原法

三视图是高中立体几何的基本内容,是培养高中生空间观念的主要内容。纵观近几年的高考,有关三视图的考察逐年稳定,几乎成为各个卷型的必考题之一。这种题型的本质即为由三视图还原直观图,考察知识单一,目标明确,属于基础题目。但从得分情况来看,并不乐观。王坤通过调查发现:学生在由三视图还原直观图时,没有认真分析三个图形的特征,即开始还原;还原时,不根据图形特征考虑还原方法;不清楚三视图是怎么形成的;进行检验时,不画出还原后的几何体的三视图对照原三视图,只画一个或两个视图。要解决这些问题,就必须明确的给出由三视图还原直观图的方法,让学生有迹可循,有规可依。下面就以2012—2016年高考题为例,从不同角度进行分析, 一、割补法 1、(2014高考安徽卷文第8题)一个多面体的三视图如图所示,则多面体的体积是( ) A.233 B.476 C. 6 D. 7 分析:在三视图问题中,如果其中有正方形出现,我们就可以考虑采取用切割正方体的办法。具体做法: 如图,我们先画出正方体,然后将三视图中出现的线画在正方体上,注意点的位置,以及实线画在前面的面,虚线画在后面的面上,最后按照所画的线进行切割,就可以得到我们所需要的几何体的形状,并且由于该几何体边长均有正方体有关,所以很容易求出体积. 解析:如图1第一步先做出正方体并画出正视图中实线与虚线(实线画在前面的面,虚线画在后面的面上),同理做出其它面上的线可得图2,最后我们切割可得所求几何体. 由三视图可得,该多面体的的直观图是一个正方体1111ABCD A B C D -挖去左下角三棱锥EFG A -和右 上角三棱锥''''G F E C -,如下图,则多面体的体积3 2311121312222=?????-??=V ,故选A. 2、(2015高考新课标2理6)一个正方体被一个平面截去一部分后,剩余部分的三视图如右图,则截去

(完整word)MS01三视图还原之俯视图拔高法

三视图还原之俯视图拔高法 鳖臑:没有鳖臑就制作不出一桌满汉全席似的.下面看它的俯视图拔高法画出直观图; 画弧+连线 拔高 阳马:90 年代全国卷考过一道试题:四棱锥的四个侧面最多有几个直角三角形?嘿嘿,这就是考阳马那! 阳马就是底面为矩形而四个侧面都是直角三角形的四棱锥。 壍堵:正方体(长方体)沿着其对角面"一分为二"就得到两个壍堵. 例1:(2018?浙江)某几何体的三视图如图所示(单位:)cm ,则该几何体的体积(单位:3)cm 是( ) A .2 B .4 C .6 D .8 A .1 B .2 C .3 D .4 秒杀秘籍:盖房子模型——俯视图拔高 一个例题模型的三视图核心——俯视图,代表着地基,三视图可以从俯视图开始,采用画弧、连线、拔高。 画弧:这个是根据工程制图的重要定理,就是俯视图和左视图可以通过90°弧线连接,找到相对应点; 连线:这就是确定各个位置,即主视图和俯视图的重垂线连接,主视图与左视图的水平线连接定位; 拔高:各点定位找好后,在俯视图上能拔高的直接立起来,俯视图转化成斜二测图形,并形成直观图。 画弧 连线 拔高 墙角体的俯视图拔高法:先画弧将俯视图与左视图连接,并将俯视图的三点用数字标记出来;接着将主视图和俯视图连接,发现数字1和2所在的这条重垂线可以拔高,在不知道确切能拔高的点之前,标记上问好,而数字3所在的中垂线看主视图,明显没有高度,不能拔高,标记上Χ;最后判别1和2,通过弧线可知2和3这条线可以拔高,故在2位置标记上〇,而1所在的弧线是不能拔高,故标记上Χ。最后画出直观的墙角体。

例3:(2015?安徽)一个四面体的三视图如图所示,则该四面体的表面积是() 去底座拔高法:主视图和左视图都有的矩形部分叫做底座,故可以在三视图还原时不予考虑,最后加上去这个底座,也就是一个长方体部分,需要注意的是矩形必须为实线。 例5:(2017?新课标Ⅰ)某多面体的三视图如图所示,其中正视图和左视图都由正方形和等腰直角三角形组成,正方形的边长为2,俯视图为等腰直角三角形,该多面体的各个面中有若干个是梯形,这些梯形的面积之和为( ) A. 1 B. 1 C. 1 D.1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