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中国传统文化与古代文物研究

中国传统文化与古代文物研究

中国传统文化与古代文物研究
中国传统文化与古代文物研究

中国传统文化与古代文物研究

张辛

张辛,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副教授。1982年于北京大学获历史学学士,1985年获历史学硕士,1990年获历史学博士。学术专长

为:商周考古、古代物质文化研究、文物研究与鉴定、书画理论与

鉴定。代表论著有:《中原地区东周陶器墓研究》(科学出版社,

2002),《礼与礼器:古代礼器研究札记之一》(《考古学研究》…五?,

科学出版社,2002),《说“左史”、“右史”》(《文献》第20辑,1984

年)。

今天的教室显然有点“浪费”(笑),但我还是习惯于听众少而精的讲座,因为我们考古系的学生本来就很少,而今天的人数已经超出了考古系的人数。然而从另一个方面考虑,如果今天我与法学家、经济学家一块来,情况恐怕就不同了。我也有幸与一些经济学家、法学家一起做讲座。经济学家现在是主角,他们主要是讲如何操纵钱,讲资本运作。那我讲什么呢?我讲如何操纵人,操纵人的思想,当然这不准确,准确地说,我主要讲文化,讲人文,讲如何提高人的素质问题。

人类社会发展到今天,应该有所反思。经济这个庞然大物的无情运作,本身就是对人性的扼杀,这是必然的。所以当今世界上出现一个普遍性思想潮流,就是回归传统。有识之士都在呼唤传统。比方说,美国国会前年通过一个法律,把《圣经》正式列入中小学生的教科书。在科技高度发达的今天,为什么还这样做?这是在宣扬虚幻、迷信吗?不是。它实际上是在宣扬善,(宗教本身就是善的,道德的)在强调人文,强调传统。若干年来,世界范围内兴起的对中国文化,对儒家,尤其对道家思想的关注,也是同一性质的问题。

现在经济界的有识之士,在强调公平与法律原则的同时,特别注重道德秩序的建设,也是一样。因为现代社会的科技发展和资本运行。对人性的泯灭或摧残是有目共睹的,而且日益严重。上述的一些现象实际是一种历史的反思,一种有必要、有价值的反思。回归传统,实质上就是呼唤人性,呼唤人文,呼唤道德。

那么什么是传统?一言以蔽之,即古来之道,就是我们的祖先带领我们走过来的道路。此道由何而来,途径何处?虽然已被时间磨灭,但却是本然之存在。故古人说:“虚而无形谓之道”。于是便产生多种说法,儒家、《易经》说“形而上者识之道”、“一阴一阳谓之道”,道家直接说道是宇宙之本原,“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于是“道”在后来便抽象、升华为规律、法则之谓。所以先哲无时无刻不在关注和探讨此“道”。其原因很简单,道是人类社会之由来。传统是社会发展之基础。孔子说“述而不作”正是由此引发,正是孔子历史反思的结果。今天重温孔子这句话,当有其非常重要的特殊意义。

“述而不作”,意义很简明,述者,阐述,引述;作者,创作,发明。古来一无歧义,但这里的关键是述什么?孔子思想也明确和一贯,即述古,所谓古,在孔夫子这里,就是先王之礼,先王之制,先王之器。此古难道不伟大,不高明?只有令人景之仰之,无可再造,不可复为。可以试想,《易》、《书》、《诗》等古代圣典,后人能作吗?仰韶彩陶、龙山黑陶、三代玉器、青铜器,后人能作吗?又谁敢放言,他写字超过钟、张、二王,他做诗超过李白、杜甫?谁如此发言,那他不是疯子便是傻子。而谁要硬作,那只能如荀子所讲:“人为之为伪”,只能是赝品。要知,特定的时代产生特定的产物,这是一条不争的历史规律。可见孔子所言,意义深刻,绝不是什么保守,这里彰显的只是对传统的重视。因此,对于传统,对于古文化、古文物我们只能去关照、理解、研究,去发掘信息,吸取营养,继往开来,发扬光大,而来不得半点历史虚无主义和狂妄自大。我们只有识古述古,融会贯通,才能真正有所作为,有所发明创造。没有述就不会有作,述是基础,述而后作才行,有了述,作才有本有源,作才顺理成章,才能真正经得起历史考验,也才能完

中国传统文化与古代文物研究/3

成我们的历史使命。

现在有的人过于强调创新,这实际上与我们传统的教育思想是背离的,我们北大的传统在一定意义上说正是“述而不作”,我们现在缺乏的并不是创新意识,而恰恰是“述”。起码人文学科是这样。如果我们一味强调创新,那结果必是为创新而创新,势必遗害无穷。

我本人也搞点艺术,有人说我是诗人,说我是“学者型书法家”。诗文书画是中国典型的艺术,都很强调传统。我经常对人讲:如果你写诗、作字与古人一样,那难不难呢?的确非常之难。但如果与古人不一样,那岂不太容易了吗!在座的诸位如果从未拿过毛笔,那写出字来,肯定与王羲之不一样。难道这是创新吗?(笑)。

因此,述的作用实际非常重要。对于从事人文学科研究的则更重要。现在素质教育越来越被强调,为什么呢?这与长期以来西式教育的引进有关,这就是学科越分越细,什么东西都专业化。这对于理科、对于社会科学是可以的,但对人文科学都是弊大于利。我们知道,北大历史上有许多名教授,都是大师、大家,无一不是高素质的,如严复、蔡元培,再如冯友兰、朱光潜、王力,甚至经济学家陈岱孙,自然科学家丁文江、翁文灏,乃至王竹溪等都能写一笔好字,写一手漂亮的诗文。总之,素质是为人、为学的基础。因为一个人不是孤立的,而是社会的,所以他的知识就应该是综合的、联系的。现代教育把它们硬性割开,而且越割越细,越分越专,于是素质必然越来越差。就势必造成一个现象:作家、专家越来越多,文化越来越少,离大师越来越远。我们北大这样的以文史哲为重心、为优势的最高学府也难能例外。因此我们今天讲素质,就是要首先提供和重视“述”,就是要重积累。对于我们在座的新生来说,就是要耐住性子多读书,没有十年的硬工夫是不能开口、不能为文的。我们要对自己负责,对历史负责。不能急于求成,不能急功近利,不能躐等取巧。

那么我们究竟应该如何提高素质,如何述呢?也就是说如何来认识传统?来体悟“道”呢?我以为主要有两条途径。一个是务虚,一个是务实。所谓务虚,就是形上考察,就是从理论上来认识和考察中国文化。关于这一点我们将在下面进一步阐述。所谓务实,则

是具象考察,也就是考察“器”,器物的器。《易·系辞》讲:“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道与器实际又是密切关联的,形下之器必是形上之道的产物,形上之道呢?又必然通过形下之器反映或体现出来。明确地讲,这里的器就是古代文物。古代文物不用说必是中国文化的特有产品,因此必然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载体。进一步讲,古代文物是传统的写照,是祖先人文智慧的结晶。因此了解和认识古代文物对于认识传统,认识和了解中国文化是非常重要的,古人讲“格物致知”,实际就是这个道理,而这一点正是我们今天讨论的主题。

好,言归正传,下面我们从形上到形下讲以下几个问题。

第一,中国文化是天人合一的礼乐文化;

第二,中国古人典型的生活方式——礼乐生活;

第三,中国古代文物的基本特色——器以藏礼;

第四,礼器是古代文物的最主要或核心构成;

最后,我们将简单谈谈文物鉴定和收藏。

《老子》说:“大象无形”。中国文化如此悠久,如此博大精深,要认识和把握简直无从下手。怎么办?我以为只有抓根本,找核心。关于中国文化的核心,从上个世纪之初,先哲们就开始了探讨,这当然是由国门打开、西方文化流入而引发的。如梁启超、蔡元培、李大钊等。梁启超认为中国文化是“精神文化”;薛福成认为中国文化是“道的文化”;李大钊认为是“静的文化”;北大讲师梁漱溟认为是“伦理本位文化”;蔡元培认为是“尚中庸”的文化;陈独秀也认为是“伦理(家族本位)文化”。钱穆则认为是“孝的文化”,后来又说中国文化以“一天人,合内外”六字概括之;后又还有人认为是形上文化、德性文化等等,无疑都是中肯的。

我以为这里不管是静,是道,是形而上,实际可以概括为中庸,中国文化就是一种以中庸观念为核心的天人合一的礼乐文化。

中庸之道从五四以来,特别是“文革”中被批得体无完肤,那是政治家的行为。其实中庸是一种很高深的理论概念,可以视为中国传统最高和核心的道德观念,具有很高的文化价值。《礼记·中庸篇》讲:“极高明而道中庸”。孔子说:“中庸之谓德矣,甚至矣乎!

中国传统文化与古代文物研究/5

民鲜久矣!”准确地说,中庸是孔子的重大理论发现,是对中国传统文化中由来已久的核心内容和特质的理论的总结。

中庸包括两个涵义:一是中,一是庸。中是最适宜之谓,也就是冯友兰先生讲的三个恰当:恰当的限度、恰当的地位、恰当的时间。庸呢?规律也,常也,常然之理,不易之则。如二程说庸是“天下之定理”。此常是代代相传。亘古不变的,谁如果不这样,那就是一个词:失常。所以中庸被先哲视为上天宇宙和社会运行的大定律。又由此成为人们处理天人关系、人人关系的基本准则。

先哲认为,中庸的最高典范。或者说最高明而中庸的只有两个:一是大自然,一是祖先圣人。这千真万确,你看宇宙大自然,一切都是那么协调:日月星辰井然有序,万物生生不息,何其玄妙,何其高明,古人称之为“太和”。因此中国人对大自然持一种亲和态度,中国艺术的最高境界是法自然,师造化。

我们祖先多么神圣、英明,他们为我们选择了最适宜的生存环境——中国;最适宜的生产方式——农业;最适应的生活方式——心灵化的生活。我们的人种也是最适宜、最理想的——黄种人。不是吗?西方流传着一个很古老的传说,上帝当年造人,用泥巴捏出第一个人,放进炉子里烧,结果烧生了,拿出来,白人。捏第二个,放进去烧糊了,拿出来,黑人。第三个火候恰到好处,黄种人。(笑)因此中国人最重伦理,最讲孝道。中国艺术也最重传统、重师承。

那么中庸的基本状态,或者说最高表现形态是什么呢?没有别的,就是秩序与和谐。上天和人类社会都一样。宗白华说:“宇宙是严整的秩序,圆满的和谐”。秩序与和谐是宇宙运行的基本准则和标准形态。

印度诗哲泰戈尔说:“世界上还有什么事情比中国文化的美丽精神更值得宝贵的?中国文化使人民喜爱现实世界……,他们本能地找到了事物的旋律的秘密,不是科学权力的秘密,而是表现方法的秘密。这是极其伟大的一种天赋,因为只有上帝知道这种秘密。我实在妒忌他们有此天赋,并愿我们的同胞亦能共享此秘密。”

这里的美丽精神、事物旋律的秘密就是秩序与和谐。而秩序就是礼的精神,和谐就是乐的精神。朱光潜讲:一个理想的人,或是

一个理想的社会,必须具备乐的精神和礼的精神。宗白华讲:礼和乐是中国社会的两大柱石,礼构成社会的秩序条理,乐涵润着群体内心的和谐和团结力。然而礼和乐的最后根据,则在于形而上的天地境界。这就是《乐记》所说的“乐者天地之和也;礼者,天地之序也”。天体之序已如上述。社会秩序是什么呢?就是五伦定位,就是古代所谓五常,父子、夫妇、君臣、上下、朋友,诸如此类。人们只有各安其位,各司其职,社会才有条不紊。否则,社会就乱了套,就是动乱,就是“文革”,就是战争。天体如果不合,那必然是星球大战,那还了得。人如果身心不和,那就是阴阳失衡,那就是疾病。

罗素说,人类的冲突有三种,即人与自然的冲突、人与人的冲突和人自身的冲突。由此产生三种不同的文化:重物的文化、重神的文化和重人的文化。我们中国文化就是重人的文化,就是讲秩序,讲和谐,与天和,与人和,身心相和的礼乐文化。

以上谈的是中国文化。我们大家都知道,文物是古代物质生活或精神生活的用具,因此了解和认识我们祖先的生活方式非常重要。钱穆先生说,各地文化精神的不同,穷其根源是生存环境的不同,影响了它的生活方式,再由生活方式影响到文化精神。

这句话大体不错,但似乎忽略了生产方式。人类的生活方式是由生产方式决定的。我们的祖先基于中国特有的自然环境,选择了农业这一生产方式。正如钱先生所说,农业文明是自给的内足文明,不假外求。确实,农业生产所需要的土壤、气候、水分等均由大自然安排好了,靠天吃饭嘛。当然,这些条件未必是最好的,但非常合适。自然条件太好的话,人类也就不可能诞生,类人猿会永远生活在树上,永远不会跳到地上来。自然条件太好,文明也不会出现,一个民族也不会有很强的生命力。中华民族生息于一个最适应的地方——北温带,正是恶劣与优越的连结地带,黑格尔说是“广阔的胸膛”。

在温暖的胸膛里生活,当然是安定的,保守的,和平的,静的,身心合一的。与海洋文明,游牧文明的很强的流动性、进取心、征服欲、工具感迥然不同。因此中国古人由来亲和大自然,与大自然

中国传统文化与古代文物研究/7

交朋友是有内在根据的。

农业需要定居,农业必须与自然规律相和,春种、夏长、秋收、冬茂,不能违背四时,日出而作,日入而息,由此形成特有的耐性,形成规律化、有序的生活。这就是古人所谓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

于是,“中国古代哲人以一种默而识之的观照态度,去体验宇宙间生生不已的节奏,由此使自己生活在一种音乐的节奏中,过着心灵化的生活,从容不迫地感到生活内容有意义、有价值、充实而美。……以和平的音乐的心境爱护现实,美化现实。”(宗白华语)。循天道,尚人文,创造社会的秩序与和谐,使自己生活在礼乐之中。孔子“智者乐水,仁者乐山”正是其典型写照。物我一体,内外相和,忧乐圆融,身心合一。比上不足,比下有余。知足常乐,适可而止。并不刻意追求物质和满足,而是追求心灵和愉悦、精神的满足。这就是中国传统的典型的生活方式——礼乐生活。

我最近写了两篇论文,一是《礼与礼器》,一是《由大一、浑沌说礼》。礼是什么?礼就是秩序,就是关系定位。而首先是天人关系的定位。而天人关系定位的基础则是天人相分,只有天人相分,才有人应对天持什么态度问题的提出,于是才有了中国人特有的天人合一观念。于是中国文化才成为天人合一的礼乐文化。天人合一思想并不是原始的、朴素的,而是抽象、升华的自觉观念,有些西方思想贬低天人合一,实际是不懂天人合一。

钱穆先生在他96岁时写了一篇所谓“千字大文章”,题目是《中国文化对人类未来可有的贡献》,坚持认为“天人合一观是整个中国传统文化思想之归宿处”,“天人合一是对世界人类未来求生存之贡献”。是非常深刻的。

其次是关于人人关系的定位,上面已讲到。人伦定位的基础当然是人人相分,也就是与他性分、与他人分和与群体分。最基础的是男女之分,最关键的则是父子之分。“有父子,然后有君臣,有君臣然后有上下,有上下然后礼义有所措”。也因此才能告别蒙昧,实现三代文明。因此我们讲礼生于分别,成之文明,礼是中国文明产生的重要标志。

下面,我们谈第三个问题,中国古代文物的基本特色。

中国古人的典型的生活方式既然是礼乐化生活,古代文物既为古代生活的用具,那么文物便不可能不打上礼乐文化的深刻烙印。这就是古人所谓“器以藏礼”。我认为“器以藏礼”就是中国古代文物最基本的特色。也就是说,古代文物无不体现出一种礼的精神和乐的精神。

那么如何理解呢?我认为还得从根本处着眼,从古代文物所赖以产生的中国传统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和审美情趣入手。

文物作为古代的生活实用品,其首先要求的必然是适用,适其所用,这也是中国传统的核心观念中庸思想基本要求。这里绝不首先求美求奇,求最好、最豪华,而只能是适宜、适中,也就是善。在适宜的基础上,才尽可能有最佳的造型,才追求美,才最终达到文质相得,内外相合,真善相融,内在美和形式美的统一。比如中国传统建筑,无论庑殿顶、歇山顶,都由斗拱托出一个很大的屋檐,干什么用呢?其主要是或首先是为了保护墙体,因为中国建筑的特点是土木建筑。在此基础上才求美观、气派等,于是又把屋檐卷起来,这样既能保护墙体,又能美观,又保证了采光。其实中国古代许多文化产品都具有这种特点。最根本和最后的原因还是在于中国传统的特有的思维方式。

中国传统的思维方式是什么呢?我同意这样的观点,那就是统贯天人的整体性或综合性思维,而不是西方的那种分析性突出的思维。这种综合性思维把天人联系起来做整体考察,她不仅回答世界怎么样或是什么,而且更重要的是回答世界应该怎样。“怎么样”属于事实认识,“应该怎么样”就属于价值判断,很明显中国传统的思维方式更重视价值判断。也就是说她主要考虑的不是真不真,而是善不善,也就是适宜不适宜。因此我们说中国文化确属于一种德性文化,而与西方的科学性文化大异其趣。西方认识世界,把世界大卸八块,分解成104部分或元素,而且把每种元素再分解为质子、量子、电子、原子核等等,太累了不是?中国人不这样干,中国人是以礼相待,合理取予,不是一味地向大自然索取,而是亲和、理解、调适。首先考虑对我们是否有用,适宜不适宜。也就是善与不

中国传统文化敬业精神研究

中国传统文化敬业精神研究 摘要:中国的传统文化强调人自身道德品质的完美、完善。传统文化对调动员工在职场中的积极性、保持较为持久的兴趣具有重要的作用,它有利于培养员工立足现实、从基础做起的意识它有利于培养员工刻苦勤奋、忘我奉献的态度;它有利于培养员工开拓进取、勇于创新的精神。 关键词:中国传统文化敬业精神 一、中国传统文化中敬业精神内涵 中国传统文化有着多方面的丰富内涵,它的精华更多的体现在了中国人的性格及对待事物坚韧不屈的精神上,也是先人为我们留下的宝贵精神财富,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刚健有为、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中国传统文化里一直贯穿着刚柔、动静、有为与无为等一系列相互对立又相辅相成,有着深邃辩证精神的主线。中国文化的主流精神是刚健有为、自强不息。这种文化精神可以追溯到中国文化最早的代表《尚书》和《诗经》中,如《尧典》里对先王“克明峻德以亲九族”、“历象日月星辰敬授人时”功业的颂扬,《无逸》中对成王尽忠尽职的谆谆告诫。《公刘》、《生民》中描写的周部落诞生之初的创业艰难等。中国文化历来关注现实人生,孔子说:“未知生,焉知死”,并说:“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

息”。正是这种入世的人生哲学,培育了中华民族敢于向一切自然与社会的危害和不平进行顽强抗争的精神,并一直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导精神激励着中华民族,成为中华民族奋发向上、蓬勃发展的动力。 爱国主义精神。爱国主义,就是于百年来巩固起来的对自己祖国的一种最深厚的感情,爱国主义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古人云:“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今天,一个国家只有走上现代化,国家才会繁荣富强,而实现现代化,全靠全国人民团结一致、共同奋斗。 “天人合一”与“天人和谐”精神。中国古代各个学派都从不同的方面探讨人和自然的关系,即所谓的“天人”关系。天人合一的思想强调人与自然的统一、人与自然的和谐,体现了传统中国人试图辩证地认识人自身与其所在的宇宙自然即主体与客体的关系,努力寻求对自我命运的主动掌握从而实现人生价值的独特而深刻的文化思考与探索。天人合一思想认为自然的发展与人类的发展是互相影响、互相作用的,人们应该根据自然的变化来调整并规范自己的言行。 由于农业耕种的需要,中国很早就有天文历算的发明,由此引发人与自然的学说。“天人和谐”精神即所谓“自然”精神,主要来源于道家学派。道家经典《老子》提出要“道法自然”,即如实地去认识自然,不要附加人为的主观想象,因为天、地、宇宙来源于“道”,而“道”是自然的。道家学派

文物保护的调研报告

文物保护的调研报告 文物,是我们人类历史遗存中的瑰宝。加强文物保护,对于研究历史,发掘深厚的文化底蕴,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保护文物不仅仅是把文物保护起来,更重要的是体现文物的价值,使之产生较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使文物“曾经辉煌,再现璀璨”。 但对于文物保护,我们做得还很不够,还有相当多的问题。以xx为例,在文物保护方面既有不足,在文物的开发利用上又有很大的潜力有待发掘。 加强文物保护重在开发利用 一、xx文物的基本情况 xx是河北省境内最早的都城,距今已有3500年的历史,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目前,xx市共有文物保护单位489处,共中国保单位2处,省保单位51处,市县级保护单位436处(数量在全省排名第6,但对外开放不足10处,参观人数和门票收入均为全省倒数第一)。多年来全市文物工作者通过考古发掘和征集、群众捐献等方式积存了近两万件文物藏品,其中国宝级4件,国家一级品50余件、二级品200余件、三级品500余件。文物的数量和质量基本处于全省第四名的位置。 二、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 1、保管不善,不能发挥文物的作用。设施齐全,管理科学的文物仓库,对保护文物将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由于xx没有象样的文物仓库,一些高档次的文物只有暂存于省博物馆和省文研所;由于没有文物仓库,现存的部分文物腐蚀严重,甚至比文物埋藏于地下腐蚀得更快。没有一座博物馆,大量的文物不能展出,既不利于文物保护,更不利于开发利用。 2、投入较少,古建筑年久失修。按照《文物法》规定:国保单位主要由国家财政投资维修和保护;省保单位主要由省财政投资维修和保护;市县级保护单位主要由本级财政投资维修和保护。由于河北省是经济欠发达地区,xx市的财政收入也相对较少,这些年几乎没有投入,造成了多数古建筑年久失修。 3、开发不够,没有发挥文物的效益。相对于旅游发达地区,xx的文物旅游资源的开发还远远不够,造成了大量的资源浪费。目前,全市仅有不到10处文物旅游景点对外开放,旅游参观人数也少得可怜,门票收入难以维持正常的支出。 4、破坏严重,文物保护意识有待于加强。文物资源为非再生资源,一旦遭到破坏就难以恢复。多年来,文物资源经历了多次劫难,特别是“文化大革命”,破坏了xx地上文物的一半以上。现在仍有对文物的盗掘盗卖现

浅谈文物保护与经济发展

浅谈文物发掘保护与经济发展 众所周知,文物作为一种人类社会活动中遗留下来的不可再生 的文化资源,它承载着国家和民族的记忆,体现了整个国家的历史 优势与文化水平,而且从不同的侧面反映了各个历史时期人类的社 会活动、社会关系、意识形态以及当时生态环境的状况,具有较高 的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对于人们认识自己的历史,揭示人类社 会发展的客观规律,认识并促进当代和未来社会的发展,彰显华夏 文明、建设具有历史文化特色的国际化大都市等方面,都具有重要 的意义。 一切文物都具有其客观价值。其价值的表现具有有形价值和无 形价值双重特性。有形价值指具体凝结在文物本身的历史、艺术和 科学价值;无形价值则是文物对社会所能起到的积极作用,比如教育、借鉴和社会的影响等作用。但我们在看见文物的价值的同时也 要了解到文物的发掘与保护和现代化建设经济发展的关系。有相互 促进的方面,也有相互矛盾的方面。 全国殷墟是在安钢和小屯村被发现,前后经历了78年发掘, 绝大多数时候是配合基建进行的抢救性发掘,这应该是可喜可贺的。但安钢扩建留下的现实是,诸多殷墟遗址不复存在。而与安钢不同 的是,小屯村在殷墟发掘过程中完全被动。这个因甲骨闻名却被殷 墟遗址逐年蚕食了2/3土地的村庄,在外界的名气和它的经济实力 形成了巨大落差。企业拆了,养殖业停了,土地没了,1/3的村民 还搬家了。说起殷墟申遗对小屯村的影响,小屯村党支部书记何永 献称上面4句话就是最好概括,也是小屯村的现状。“当然,申遗成功也会带来一些发展机会,但这样的机会并不掌握在村民手中。”更加现实的是村里的土地越来越少,未来村民肯定还要面临搬迁。 申报世界文化遗产肯定是好事,发掘殷墟也是,毕竟殷墟是历史文 化的一个符号,但殷墟的考古发掘正在一点点“蚕食”百姓的村庄。 一方面是具有极其重要历史意义的文物、遗址,另一方面却是 普通百姓居住的房屋以及赖以生存的土地。“保护历史根源,留住 共同回忆。”与现实出现了矛盾。当出现这类情况,我们就需要当 地政府部门开展好各项工作,不管是经济上还是居民后期的生活问题,都要准确到位,我们必须遵守:“以人为本”的理念,和谐的 开展发掘工作。

浅谈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及意义

浅谈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及意义 令狐采学 中国有着五千年的文明历史,在几千年的文化传承中,,中国人创造出了灿烂的文化,她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感染力,以致她延绵不绝,不断地影响一代又一代的中华儿女,使他们无论身在何地,哪怕是天涯海角,也有强烈的民族意识和民族归属感,这就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力量所在。 然而近代以来,中国传统文化不断遭到国人的质疑,甚至向她发出挑战。如新文化运动,它“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这实质就是对传统文化的否定,还大胆地提出打到孔家店,以宣传民主科学的新思想。这是国人不敢正视传统文化的表现,在西洋文化强势侵略的面前,国人想把传统文化全面抛弃,达到弃旧布新的效果,但是一个民族把自己的根给去掉,是没有任何生命力的,历史事实也证明了这一点。新中国之后,共产党想把共产主义文化全面取代中国传统文化,达到思想统一,社会和谐的目的,但是这极大地压制了我们民族的个性,中国传统文化有着断层的危险。这就是传统文化在发展过程中与其他文化的搏杀与斗争,在厮杀中,似乎传统文化没有被消灭,但对国人的影响大大减弱,特别是在改革开放以来,在市场经济和西方资本主义观念的冲击下,产生了拜金主义,效率就是生命,时间就是金钱等

等观念,而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精髓,四书五经中所提倡的仁义礼智信较之于金钱都变为了其次,导致现阶段中国人信仰缺失,社会上坑蒙拐骗盛行,在追求自己过上美好生活的前提下,似乎所有东西都可以成为代价,就算是接受过良好教育的大学生,他们也被利欲充斥着头脑,完全没有了古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抱负,这些恰恰是社会的悲哀,我们正是生活在这个文化冲击激烈,文化大动荡的时代,很容易迷失自我,我们怎样认识传统文化,用它为我们现在社会服务,是走出文化动荡怪圈的关键所在。 中国传统文化的主体是儒家文化,在封建社会中,它是主流文化,统治者用它来教化民众,为其统治服务,所以儒家文化也会随着朝代地更替而发生变化,这也变化其实是儒学的新发展,在原来基础在继承创新。探究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和意义,必须从儒学开始。 儒学具有强大的包容性,在多元文化激荡中,它能包容兼收,它的强大,也具有很大的感染性,让其他文明为之折服。这两点正是中国传统文化几千年延绵不绝的主要原因。鲜卑族在北魏孝文帝汉化改革中完全接受汉族文化,导致他们迅速地融入汉族,年代变迁,鲜卑族人已经把他们的祖先给忘记了,完全承认汉文化,导致了整个民族的消失。这是传统文化的强大之处,我们在快马弯刀面前失败了,但是在游牧民族入主中原之后,他们为了巩固政权,必须又要转向我们学习,最后的

中国传统文化课题研究示范课导学稿

中国传统文化课题研究示范课导学稿 对联文化 一、课前预习导学 【对联的起源及历史发展】对联起源于桃符。相传在东海度朔山上有一棵大桃树,树干弯曲伸展三千里,叉枝一直伸向东北方的鬼门,鬼门下山洞里住的鬼怪每天都由此门进出。树下有两位神将:神荼(读作申舒)、郁垒(读作郁律)把守。这两位神将只要发现害人的恶鬼,就用芒苇编成的网子去捆住他们,并丢去喂一只老虎。周朝起,每逢年节,百姓就用两块长六寸、宽三寸的桃木板,画上两位神将的图像或题上他们的名字,悬挂在大门或卧房门的两侧,以镇邪驱鬼、祈福纳祥,这就是桃符。 发展:到了唐以后,开始把桃符上的门神神荼和郁垒换成了秦琼(秦叔宝)和尉迟恭(尉迟敬德)。 盛行:明太祖朱元璋建都南京,为庆贺开国立业,在除夕时传旨,公卿士庶门上须贴春联一幅。这种把“题桃符”变成张贴春联的习俗,一夜之间,由宫廷豪门推广到了百姓门户。第二天清早(大年初一),朱元璋微服出行,漫步大街小巷,鉴赏春联。当他发现有一屠户人家因没钱买纸所以没贴春联时,他便命人取来纸墨,当下挥毫,为屠户题下一联: 双手劈开生死路,一刀斩断是非根。 现在:我们说的对联,又叫对子、楹联、 楹帖、联语,是我国特有的一种体制短小、文 字精练、历史悠久、雅俗共赏的传统文学形式。 常见的有春联(含节日联)、门联(含行业联)、 喜联、挽联、堂联、名胜古迹联、文艺作品联、 杂类等。 【对联的特点】它可长可短,但不管长短,上 下联的字数必须相等,断句必须一致;上下联 相同的位置词性相同、内容相关;上下联相同 位置的语法结构也应该相同;上下联平仄相 谐,仄起平落。即以每一联的最后一个字为准, 上联末字为“仄声”,即“三、四声”,下联末 字为“一、二声”;上下联尽量避免出现重复 的字(“之、乎、也、者”之类虚词除外)。 1. 诵读经典,感受中国对联文化的渗透。 【经典一】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渡荆门送别》李白

中华传统文化研究开题报告

基于项目的作业设计:我爱中国传统文化 开题报告 郑东新区永平路小学四年级课题组 一、课题的提出: (一)课题提出的背景 2001年7月,教育部出台了《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并在“总目标”里指出:“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在分学段要求里强调:第一学段“诵读儿歌、童谣和浅近的古诗,展开想象,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第二学段“诵读优秀诗文,注意在诵读过程中体验情感,领悟内容。背诵优秀诗文50篇(段)。”第三学段“诵读优秀诗文,注意通过诗文的声调、节奏等体味作品的内容和情感。背诵优秀诗文60篇(段)。”这相比以往的教学大纲有了很大提高,明确了目标。同时,也体现了语文综合性学习的课程改革理念,体现了学生的自主性和活动性。目前,有关小学生中华传统文化的探究,尽管引起了各方面的关注,但还处于探索阶段,所以有必要在课改实验中加强研究。 (二)国内外对本课题研究的现状 近些年来有关中华古诗文诵读、背诵的研究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许多中华海外人士也很关心传统文化的发展,甚至在海外的炎黄子孙出于对祖先文化的情感,大力提倡继承和发扬中华传统文化的美德,开展诵经活动。在国内,教育部出台的《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的重要性,并且在分学段要求里,强调了各个年段的目标,规定了基本的诵读儿歌、童谣和浅近古诗的量。这相比以往的教学大纲有了很大提高。同时,也体现了语文综合性学习的课程改革理念。目前,有关小学生中华传统文化的探究,在全国各地的许多学校早已自发形成了校本特色,甚至编写出了校本教材。尽管这方面的研究引起了各方面的

论文物保护科学研究内容及原则

论文物保护科学研究的内容及原则 摘要:文物保护科学属于文理科相互交织的一门技术科学,主要内容包括对文物保存环境进行的研究、对文物材料性质进行的研究以及对文物修复技术进行的研究。本文对文物保护科学的研究方法进行重点分析和论述,也就是对文物保存环境和文物材料性质首先要进行研究,这样才可以掌握文物“病变”的原因与过程,才可能做到“对症下药”,才可以针对实际情况提出合理的整治方法。同时对环境研究的重要性以及文物保存环境主要包括的内容也进 行讨论。文物保护原则主要是对文物保护进行具体的理论实践指导。本文在对文物原状不进行改变的前提下,对文物保护工作开展了深入的探讨,并且对考古现场文物保护和选择文物保护材料的原则进行论述。最后提出了文物保护应该遵循的基本原则,希望可以给考古工作者提供经验借鉴。 abstract: the protection science of cultural relics belongs to a technical science interlacing the liberal arts and science, and its main contents include the research on cultural relic preservation environment, the material properties of cultural relics and restoration technology for cultural relics. this paper focuses on analysis and discussion on research methods for cultural relic conservation science, namely firstly studying the cultural relic preservation environment and material properties of

从文物资源的社会经济价值看文物保护与利用问题

摘要文物,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很高的价值。本文以其社会经济价值为切入点,以山西省为例,深入探讨了文物的保护与利用问题。 关键词文物文化社会经济价值保护利用 中图分类号:d920.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87/https://www.wendangku.net/doc/8716659108.html,ki.1009-0592.2016.06.186 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当今世界,文化与经济和政治相互交融,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我们党高度重视文化的力量和文化的作用。”文物,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五千多年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强大精神力量,也是全国人民在未来岁月继往开来、发展和富强的丰富资源。文物不仅具有很高的历史、艺术、科学价值,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文物的经济价值也日显突出。因此,正确理解文物资源在现代社会中的经济价值将有助于我们深刻认识到文物保护对第三产业发展甚至城乡建设的重要性,文物保护事业的健康发展得以保障,使宝贵的文物资源在建设文化强省、实现转型跨越发展的进程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一、以文物资源为依托,大力发展旅游事业,加大经济增长潜力 山西省是中华古老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是名扬中外的文物大省。早在180万年前,我们的祖先就在这方古老的土地上耕作渔猎,繁衍生息。尤其是古文献记载中的尧、舜、禹,在晋南开疆拓土,创业建都,开启了华夏文明的曙光。源远流长的历史长河中,勤劳的人们创造历史,在这片古老的土地上孕育出灿烂辉煌的华夏文明,为后代留下了无数的历史遗产。全省世界文化遗产3处,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5座,国家级历史文化名镇(村)13个。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不断提升对文物概念的认知,文物保护的内涵和外延得到深化和扩展,工业遗产、乡土建筑、近现代建筑、老字号、历史文化街区、文化景观等新型文化遗产也纳入文物保护的范畴。山西省文物不仅数量多、种类全,而且价值大、品位高,具有自己鲜明的文化特色与魅力,成为我省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 近年来,在省各级领导的大力支持和指导下,在科学发展文物的前提下,全省各地以自己丰厚的文物资源为依托,借机大力发展旅游事业,促进了地方经济发展潜力攀升。作为一个文物大省,目前山西全省的主要旅游景区景点都是以文物资源为依托的,著名的云冈石窟、五台山、平遥古城、乔家大院等既是文物保护单位,又是知名的旅游品牌。 由此可见,文物资源的经济价值最突出地表现在旅游产业的发展上,秦始皇陵兵马俑的发掘带动了当地经济的发展,乔家大院的开发引发了晋商文化之旅,因此,文物资源的潜在经济价值是难以估量的。文物景区的发展不仅激活了当地的餐饮、商贸、交通多种行业的发展,带动了经济消费,拉动了经济增长,而且扩大了就业,增加了税收,有力地促进了当地经济和社会的协调发展。 近年来,我省旅游市场发展迅猛,文物的经济效益亦相当可观。太原最著名的晋祠、天龙山、双塔景区也是以圣母殿、宋塑侍女、鱼沼飞梁、献殿、天龙山石窟、双塔等文物古迹为主要景观的旅游区。如果没有这些文物为依托,旅游景区不仅缺少文化内涵,而且难以吸引更多的游客,持续发展下去。当然,文物景区的发展也要遵循文物保护的基本原则,过度地开展、利用文物资源,不合理地乱建附属物,不仅破坏了文物资源的原生态环境,而且使整个景区不相谐调,大大降低了整个景区的文化品位,违反了“保护为主,合理利用”的文物保护原则,其结果只能适得其反。 二、正确引导文物市场的健康发展,创造具有市场竞争力的文化产业 作为文物资源大省之一,山西省的文物事业发展有利于促进全省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所以其文物市场成文激发经济发展的新市场,业内人士普遍认为古玩市场已经和房地产市场一样是极具经济利润的行业。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画文物保护法实施条例》第三十八条明确规定了除文物收藏单位以外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可以依法收藏文物,其依法收藏的文

学习中国传统文化的目的意义

学习中国传统文化的目的意义 (一)学习中国传统文化可以增强民族自豪感和爱国情怀。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遗产,其内容博大精深。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里,它一直处于世界领先的地位,为人类文明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学习中国传统文化,可以使我们真切地感受到,中华民族是优秀、高尚的民族,中国是光荣伟大的国家。从而由衷地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化解存在于一些人的民族自卑心理,使爱国主义精神发扬光大。 (二)学习中国传统文化有助于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现在,我们走进了一个崭新的历史时代,变革与创新,不仅是我国社会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潮流。深化改革开放和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体制,也是我国走向世界的大势所趋。历史转折,不仅改变着社会的物质关系,也改变着社会的精神关系。新的时代要求新的文化相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绝不是单一的纯经济发展,而必然是经济文化一体发展的过程。因此,学习传统文化是发展先进文化,是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必然要求。 (三)学习中国传统文化有助于祖国统一,中华振兴。学习中国传统文化,光大和繁荣中华文化,就是抓住了民族之魂,就可以大大加强祖国大陆同胞、台湾同胞、港澳同胞、海外侨胞以及一切中华儿女的民族感情和爱国精神,对推动祖国统一,促进中华振兴,将发挥重要的作用。 (四)学习中国传统文化有助于加深对祖国历史的理解。中国传统文化犹如波澜壮阔的长江大河,滋润了中国人民的心田,陶铸了中华民族的性格。又如宏大的历史画卷,具体生动地反映了我们民族的荣辱兴衰,蕴涵着丰富的历史经验和教训。因此,学习中国传统文化,可以察古鉴今,彰往而知来。今天的历史是昨天历史的发展,其间,有内在的连续性和一贯性。从这个意义上说,中国传统文化是一笔巨大的财富。只要善于寻求,一定能给予我们多方面的启发。 (五)学习中国传统文化可以提高个人的文化素养和思想品位。中国传统文化底蕴厚重,格调高雅,哲理深邃,意境高远,具有强烈的感染力。不要说其全部的思想和著作,既使是一家一派,一人一事,乃至一篇一章,一则格言,一首诗歌,一幅绘画,一段乐曲,一帧书法……,往往都给人以巨大的艺术享受或深刻启迪,从而产生了强烈的共鸣,甚至回味无穷,终生难忘。在不知不觉当中,达到陶冶情操,砥砺道德,摆脱庸俗,提高境界的功效。一个人的传统文化修养,往往与精神气质、言谈举止、仪表风度等密切相关,作为一个中国人,尤其是大学生,如果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知之甚少,那不仅是莫大遗憾,还有可能被人看作是浅薄的表现。因此,仅从提高个人的文化素养和思想品位来说,也应该注意学习和研究中国传统文化。

中国画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

中国画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 传统文化”是指中华民族共有的、以儒家思想文化为基线的、涵括其他各种不同思想文化内容的有机构成体系,而中国画是经过漫长的历史和文化演进而逐渐形成的,有其几千年的文明脉络和人文认知,其所蕴藏的文化内涵已成为中国人文化基因的一个组成部分,并深入到每个中国人的内心。 国画(宣画)是用颜料在宣纸、宣绢上的绘画,是东方艺术的主要形式,它在内容和艺术创作上反映了中华民族的民族意识和审美情趣,体现了古人对自然、社会及与之相关联的政治、哲学、宗教、道德、文艺等方面的认识。国画强调“外师造化,中得心源”,融化物我,创制意境,要求“意存笔先,画尽意在”,达到以形写神,形神兼备,气韵生动。由于书画同源,两者在达意抒情上都强调骨法用笔、因此绘画同书法、篆刻相互影响。 中国画有着完整审美体系并具独特的审美内涵,它的艺术特征除了有“视觉艺术”的共性外,还蕴藏着丰富的文化品格。只有坚持这种认识并指导艺术实践,我们的中国画创作才有可能提升到一个更高的艺术境界,文化精神是中国画的支柱,中国文化中有一条未形成理论文字的精神文脉,蕴含于大量存在的远古艺术,民间艺术等作品中, 中国画的墨,包涵着中国文化的特殊精神,体现了儒、释道、三家的哲学理念,以墨色为易象达到静境,这是儒、释、道皆倡导的境界。道家提倡恬淡的修养,由彩色的绚烂之极归于墨色的平淡,是一种精神境界的升华。儒家的阴阳交替为宇宙的根本规律,黑为阴,白为阳,墨色的两极正合自然之性。中国画由汉唐发展至宋元,文人画的形成使得笔墨达到极高之境界。文人画之高妙正在于此,笔墨的高妙全在善用画中之虚白处,画面空灵境界的营造,又全在于精湛的笔墨运用。 中国画是意象艺术,是用不是写实也不是抽象的“似与不似”、“不似之似”高度的内涵和丰富的笔墨结构塑造出来的。过去,对中国画笔墨传统的认识主要是从笔墨形态要服从表现对象的刻画,笔法用于体现对象的形廓、质感、定向感或笔墨的形态具有审美价值,而对强烈反映主体审美意识的笔墨结构缺乏深入的认识。中国传统绘画中的“意境”和“气韵”是主体审美意识的高级形态,它们的形成和创造有赖于笔墨结构和形态的运用和创造。唐代王昌龄首先提出“意境”的概念。其后“意境”成了中国艺术审美特征的高度概括,成了中国美学最重要的概念之一。 就人文精神而言,历史积淀形成的中国传统的人文精神,其根源在于“天人合一”的宇宙观。无论孔子、孟子、老子、庄子都强调人与自然,人与社会,情于理,心与物,超越与内在的和谐统一,因而中国文化的核心理念是“敬天爱人”教育人们具有“悲悯之怀”,讲究“天时、地利、人和”。而“天”又是“理”,是“道德”,是“心性”。所以崇尚“和谐”,“中庸”之道。 中国画在视觉艺术上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而传统文化又是中国得以长存的精神支柱。

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文档编制序号:[KKIDT-LLE0828-LLETD298-POI08]

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的理论与实践研究一、课题的界定 本课题中的“传统文化”,特指“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它是中华民族在特定的地理环境、经济形式、政治结构、意识形态的作用下世代形成、积淀,并为大多数人所认同而流传下来的中国古代文化,至今仍在影响着我们的当代文化。 本课题把“优秀传统文化”定位在:根据小学生个性特长、兴趣,学习优秀传统文化的知识和技能(如德育中的传统美德教育;智育中的经典诵读等;美育中的民乐、书法、国画、剪纸、优秀传统艺术欣赏等;体育中的棋艺、武术等),了解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精华所在,了解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所蕴含的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热爱、亲近优秀传统文化,受到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渐染,对自身道德规范、行为习惯产生积极影响,并能够这些优秀的传统文化引进校园,让学校的每一个人内化为个人素养。 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的理论与实践研究,立足于“学校”,着眼于“优秀传统文化素养”,定位在“实践与探究”,寻求切实可行的实施途径和解决方法,以期达成提高小学生优秀传统文化素养的目的。 二、目前国内外研究现状 世界各国对于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保护、发扬、教育都不遗余力。主要做法有:一是思想重视。很多国家,在面临“古文化保护”与“现代化建设”如何协调统一的问题时,都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全面接受现代文明的同时,在文化层面上,则完整地保存了本民族的精神文化传统”的道路,比如日

本、韩国、意大利等,二是营造浓郁的优秀传统文化氛围。例如,日本的小学里面都有一个雕像——孩子背着一捆柴,手里拿着中国的《大学》。三是开设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课程。比如,日本的茶道、花艺等优秀传统文化,是女孩子的必修课。四是各学科优秀传统文化的渗透。这些国家的成功实践,为本课题的研究提供了很好的经验借鉴。但是,别国的成功经验并不一定完全适合我们中国的国情,特别是中国农村的实际,寻找一条适合中国农村实际的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实践之路,将是本课题研究的重点。 在中国近年来,对学生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呼声与热情一浪高过一浪。一是很多学校、纷纷通过开设诵读班、兴趣班、国学经典诵读、优秀传统文化进课堂的形式,进行普及优秀传统文化的有益尝试,在社会上引起了不小的反响。二是各学科优秀传统文化的渗透。但是,总体而言,形式较为单一,范围较为狭小,内容相对狭窄,似乎更多集中在文学、德育方面,对于传统艺术的教育普及涉及较少。同时,优秀传统文化素养教育校本教材的开发也略显滞后。 三、课题研究的意义 1.学生传统文化素养不尽如人意。 受应试教育惯性的作用,对于学生的优秀传统文化素养仍然重视不够,普及不够,导致学生优秀传统文化素养一定程度上弱化。如果这种状况得不到有效的扭转,也许若干年后,我们的民族文化将会淹没在一片外来文化之中。所以,很多有识之士大声疾呼:中国传统文化已经到了濒临拯救的边缘。

中国传统文化研究报告

中国传统文化调查报告 (一)研究目的 1、熟悉调查的过程,掌握学习方法,了解独有的中国传统文化(最具文化内涵、传统魅力和凝聚力的春节),有利于提高自身的文化素质好爱国主义精神。 2、将成果广而告之,一次强调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悠久,并做好宣传,动员全民弘扬民族文化。 (二)调查方法 主要采用上网调查、个别采访。 (三)调查报告 中国传统的春节给了人们一份浓的难以化开的情,一种经年酿造的醇厚的味。这就是生养我们的“文化之意境、文化的象征,并担负起一种文化功能: 一、辞旧迎新,打上一个人生的结,分开过去和未来;二、祭祀,缅怀祖宗之德,继承先人之志,融通天地万物,祈盼人生幸福;三、宗亲礼仪往来,安排人生秩序,联络世代亲情,找到个人定位,担负社会职责;四、民间娱乐,扩大社会交往,播撒传统文化,宣泄情感之波,体味人生之乐。 春节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载体,代代相传,蕴藏厚重的含金矿藏。宋代王安石曾作《元日》诗云: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家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传统文化的积淀是历千年而不变的,春节固定的风俗习惯,有许多还相传至今。 *腊月开始办年货: 据中国传统,踏入腊月,已适宜办年货,除了买腊味、糖果外,生果亦少不了,其中苹果大吉代表平安大吉,橘子代表团聚。

*年二十四谢灶: 在灶头放齐贡品后,便焚香敬拜,心中祈求来年衣食丰足暨身体健康,之后烧衣及撒酒,最好碑的金漆字上,效果会更佳。 *年二十八洗邋遢: 年二十八是清理家居的好时机,中国传统来说,这天一家人都要大扫除,祈求将往年的霉运及不如意通通扫走,而自身亦要洁净,据说这样做便可以消灾祛病。 *年三十晚上送年: 年三十晚是。晚上一家聚首一堂吃团圆饭,都有鸡,有鱼,有菜,吃的丰富是年夜饭的特色。吃菜时,要由头吃到尾,代表长长久久,吃鱼则要故意吃剩一些,代表年年有余。吃过年夜饭之后,长辈要发压岁钱,根据古时的民间习俗,用红线穿好的一百个铜钱,具有长命百岁的意思,而现在就用货币代替(钱一定是偶数,以求大吉大利)。除夕夜人们大多守岁到天亮,为的是祈求双亲长寿。到子夜十二点整,开始放爆竹,庆祝新一年的来临。 *正月初一宜祭祖: 年初一祭祖是很重要的习俗。在祖先排位上放一些糖冬瓜、花生糖及生果等。跟着一家人烧香诚心祭拜及烧衣。祭祖完毕后,晚辈向长辈拜年,拱手互相恭贺。 此外,年初一不可扫地倒垃圾,相传这样会送走财气,一些不吉利的话亦不能说,否则这年会不好运,亦尽量不要打碎碗 *初二妇女返娘家拜年: 初二是出嫁女回娘家的日子,相传年初一回娘家,会令娘家变穷,所以要初二才返回。此外,返娘你家拜年不能空手,必须准备一些贺礼,如糖果或生果等。 *年初三赤口:

论文物保护与旅游开发利用之间的关系

论文物保护与旅游开发利用之间的关系 作者:陆建松 近年来,一些地方为了发展旅游业,促进地方经济的发展,擅自改变文物单位的管理体制,将原本由政府实施保护与管理的文物单位转移到旅游企业开发经营。有的以“合署办公”的形式将文物单位纳入旅游企业,有的直接将文物单位并入旅游公司,有的将文物单位的门票划入旅游企业,有的干脆将文物单位作为资产对国内外进行招标和租赁经营,有的甚至欲将文物单位作为普通资产上市。尽管表现形式不一,但实质都是一样的,即以所谓“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的名义,将文物资源作为普通资产纳入到企业进行市场化经营。 一石激起千层浪!这一现象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议论。尤其在文博界、社科界、建设部门、环保部门和旅游、国资部门中, 引发了一场激烈的争论,两派观点针锋相对: 以地方政府和旅游部门为代表的一派普遍称好。他们认为,只有将文物单位纳入旅游企业,将文物的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运用市场经济手段对文物资源进行市场化经营,才能促使文物资源优势向旅游产品优势转化,才能实现文物事业和旅游产业的共同繁荣。只要规划合理,合同规范严格,不会影响文物保护,只会给文物保护带来更大益处。 以社科、文化和文博界为代表的一派则持坚决反对态度。他们认为,以所谓“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的名义,将文物单位的文物管理权部分或全部转移给旅游企业,甚至将文物作为一般实物资产租赁、承包和上市,是严重违反文物保护法的行为,是违背文物工作规律的行为,将对文物事业造成难以估量的破坏性结果。因为一旦文物单位被纳入旅游企业,就会把文物的所有权、管理权、处置权与经济利益挂钩,就会因不当开发或过度使用对文物及其环境氛围造成破坏。因此,绝不能急功近利,以损害或牺牲文物为代价,换取地方 经济局部的、暂时的发展。 自1997年以来,这场争论一直在继续。2001年7月,文化部和国家文物局向各省、直辖市、自治区文化(文物)行政部门下达了《关于禁止擅自改变文物保护单位管理体制的通知》。2001年10月,由国家计委牵头,国家文物局、旅游局、建设部、环保局和林业局等八大部委组成的联合调查组专赴陕西就此问题进行调研,各方未达成统一意见。2001年12月,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中国委员会、建设部和国家文物局主办,中国社会科学院环境与发展研究中心承办的“改进中国自然文化遗产管理”国际会议也对文化遗产的旅游开发、保护与管理问题进行了初步探讨,也未能形成共识。但另一方面,在实践中,受经济利益的驱动,在地方政府的主导下,文物单位被纳入到旅游企业的现象却大有愈演愈烈之势。2001年四川宜宾兴文石海景区、福建金湖风景区、湖南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凤凰城、安徽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屯溪老街等一批重点文物点被纷纷出让和租赁,时间长的达50年之久。有识之士忧虑地感叹:文物保护陷入了越来越被动的局面!如何处理文物保护与旅游开发利用的关系已成为我国经济文化发展中迫切需要解决的一个问题。 两派观点之所以差距大且始终不能达成基本共识,其根本的原因在于各自考虑问题的角度和利益取向不同,未能顾及事物的全面性和合理性。对地方政府和旅游企业而言,着眼点是经济利益,为了谋求地方利益和经济利益,自然倾向于对文物资源进行市场化开发经营。毕竟一个兵马俑博物馆一年一个亿的门票收入远远超过若干个中等企业的收入,且投入少见效快。对文物管理部门和文物单位而言,着眼点是文物的保护,其基本职责是有效地保护好文物,而且“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的做法直接冲击着整个文物事业的基础,如文物单位的公益和非赢利性质、文物工作的宗旨、文物工作的基本方针和原则、文物工作的管理体制以及文物的所有权、管理权和处置权等。 因此,要克服目前这种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的无休止争论局面,首先必须确立一个合理、公正的评判标准。只有在具备这样一个标准的前提下,才能评判事物的是非曲直,才能探求文物保护和旅游开发利用如何良性互动和有效合作机制。这个评判标准应该包括 法律、可持续发展理论和国际文化遗产保护和利用的原则。 一、依法处理文物保护和旅游开发利用的关系

中国传统文化国画作文

中国传统文化国画作文 下面就和一起来看看中国传统文化国画作文,欢迎阅读!!!中国传统文化国画作文篇一中国传统文化历史悠久、渊源流长,有剪纸、刺绣、戏剧、陶瓷、皮影戏、国画等等,其中我最喜欢的就是国画了。 今天我来为大家介绍介绍国画。 国画就是用颜料在宣纸或是宣绢上绘画,是东方艺术的主要形式。 国画又称为“中国画,古时称为“丹青,我国传统绘画主要是指以毛笔、墨、国画颜料等画在绢、宣纸、帛上并加以装裱的卷轴画。 题材可分为人物、山水花鸟等,技法可分工笔和写意,它的精神内核是“笔墨。 国画强调“外师造化,中得心源,要求“意存笔先,画尽意在。 中国的国画大师的作品中我最欣赏齐白石画的虾、徐悲鸿画的马。 我的画画老师张老师在二年级暑期开始教我学国画,张老师说:“国画,是我们中国的国宝,你要努力学习国画,把国画这种传统文化传承下去。 我暗下决心,一定要把国画练好!中国传统文化国画作文篇二画国画是我的爱好之一,我没事时就会画国画。 我画的国画有葡萄、白菜、萝卜、梅花、荷花……可多了!我最初画的就是葡萄。 我画的葡萄有:篮子里的葡萄、树上的葡萄、掉在地上的葡萄等等。

下面我就说说我是怎样画葡萄的吧!我先从中国画颜料里拿出藤黄、曙红等颜料,再拿出一根中号的毛笔,然后把毛笔放在装满水的杯子里,再把藤黄花菜三青调匀,就像画括号一样,两笔画一个葡萄,……你们一定会想:这么简单,谁都会。 不过,在画国画的时候,你们就会知道:哎呀,太难了!国画就是这样,看着简单,画着难,比如用墨的时候,要注意干湿,浓淡的变化……那是因为别人画国画,已经达到了相当的水平,就会觉得很简单。 你刚刚学,当然会觉得难。 国画是我国的传统艺术,历史悠久。 它不仅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艺术中璀璨的瑰宝、灿烂的明珠,而且在世界艺术领域中形成独特的体系而为世人瞩目。 我以后要多观察生活中的细节,多了解生活中的事物,多画国画,画好国画,长大了当一个有名的国画家。 在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给我们留下一座巨大的宝库,宝库里有着许多的“宝藏。 有精美的民间工艺,如剪纸、陶瓷等;有古老的民间艺术,如戏剧、国画等;有独特的风俗习惯,如元宵节闹花灯等……但是,我对民族艺术国画情有独钟。 《清明上河图》是一幅水墨画,也是一幅名扬中外的国画,是北宋时期画家张择端画的。

传统文化研究学习报告

一、问题的提出 中学生也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并且开始理性地思考社会和人生,对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越来越多。但学生对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知之甚少,为此,我们对这一课题进行研究。 2.为什么要提出研究性学习 为了使学生更多的了解中华民族的历史文化,珍惜中华文化的价值,提高自身的文化理解和鉴别能力,从而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民族责任感,培养爱国主义精神。 3.设置研究性学习的目的 1)知识与技能 知识目标: 识记: ①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主要见证是文字和史学典籍②文字的作用、意义③史学典籍④中华文化的包容性 理解:①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发展过程,是世界上唯一没有中断的文明②汉字与史学典籍是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和见证③如何再创中华文化新的辉煌 分析:联系实际说明中华文化源远流长,是当今世界上唯一没有中断的文明 技能目标:通过学生课外探究、信息资源的收集整合,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实践能力,激发学生的生活智慧与学习智慧、时代创新精神与团队合作精神。培养同学们综合思维能力,全面、辩证、历史地分析中华文化的基本特征。培养同学们辩证分析能力,辨析中华文化的区域特征,说明中华文化是中国各族人民共同创造的;展现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延续和发展的重要标识。 (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本课的学习,理解中华文化的基本特征: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人类文明史上古老文明。不同区域的文化和各个民族的独特文化都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彰显着中华民族的文化标识。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自尊心和自信心,增强爱国主义情感,为将来投射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奠定良好的文化思想。二、研究性学习的特点 本部分内容主要通过分析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基本特征,说明中华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铸在中华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共分三个层次:第一层,以历史事实说明一些世界古老文明相继衰落、中断或湮灭,而中华文化具有独具特色的辉煌历程;第二层,以汉字和史学典籍为见证,说明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并进一步分析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得益于中华文化独有的包容性;第三层,以近代中华文化衰微的史实,说明再创中华文化辉煌的紧迫性和根本要求。逻辑严密,层层递进,丝丝入扣。 三、研究性学习的成果 独具特色的语言文字,浩如烟海的文化典籍,名扬世界的科技工艺,异彩纷呈的文学艺术,充满智慧的中国哲学,完备而深刻的道德伦理等,共同组成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 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中华民族的祖先用劳动和智慧创造了光辉灿烂的文化。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延续不绝,一直影响到今天的生活。继承和弘扬中华传统文化,是凝聚中华民族力量的客观要求,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现实需要。全面、系统地挖掘、整理和介绍中华传童文化,则是中国学者义不容辞的光荣任务。有鉴于此,几十位对于传统文化素有研究的学者通力协作,编纂了这部《中华传统文化大观》,奉献给各位读者。

论文物保护与利用的关系

从考古遗址公园的建设试论文物保护与利用的关系 ——以四川三星堆考古遗址公园为例 闫桂林吉林大学文学院博物馆学系 摘要:本文以四川三星堆考古遗址公园的建设为例,从大遗址保护与考古遗址公园建立的角度进行分析,探讨文物保护和利用的关系,得出文物保护和利用辩证统一相辅相成和谐促进的相关结论,用以指导文物保护的实践工作。 关键词:文物保护与利用,大遗址保护,考古遗址公园,四川三星堆考古遗址公园 引言 文物是人类历史遗留下来的宝贵的文化遗产。文物所具有的历史价值、科学价值、艺术价值以及文物的史料作用、借鉴作用、教育作用是其他材料所无法相提并论的。丰富的古代文物遗存更是成为人们接受审美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历史唯物主义教育最直观、最生动、最形象的不可多得的珍贵资料。 进入21世纪以来,人们的精神生活大大改善,人们越来越深刻地意识到文物的作用;与此同时,关于文物的保护与利用不可避免的成为了全社会讨论的课题。基于此,本文通过论述考古遗址公园存在的合理性、考古遗址公园的建立并总结文物保护与利用的关系对此课题进行初步研究和讨论。

第2页 一、文物保护和利用并重的一种有效模式:考古遗址公园存在的合理性 文物的保护并不排斥对其进行有效的利用。李克强总理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强调要“加强文化遗产保护利用”,说明保护与利用并重,是文物发挥其价值的两个必要方面,两者缺一不可。这两个方面是相互统一、相互促进的关系。文物保护的模式多种多样,如建立博物馆、建立保护区、纳入文物保护单位。在众多保护模式中,建立考古遗址公园是文物利用保护的一个行之有效的模式[3]。 考古遗址公园在我国是一个新概念,是指以重要考古遗址及其背景环境为主体,具有科研、教育、游憩等功能,在考古遗址保护和展示方面具有全国性示范意义的特定公共空间[1]。 通过建立考古遗址公园,既对遗址以及遗址出土文物,遗址周边自然生态环境形成了有效保护,又充分发挥了遗址及文物的作用,通过科研、教育、参观欣赏的方式手段得以实现文物的价值。考古遗址公园的建立,坚持贯彻论证先行、科学规划、保护为主、合理利用、稳步推进、持续发展的方针,本着有利于遗址保护、有利于城乡建设、有利于经济社会发展、有利于人民生活改善的的原则,使遗址与文物保护走上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是新时期遗址保护的新模式,是保护人类文化遗产及宝贵精神财富的重要举措[2]。 从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的角度来看,任何事物的存在都有其合理性,存在的事物符合世界的发展规律。考古遗址公园的合理性就在于其在文物保护与利用方面所起到的重要作用,这使得考古遗址公园在遗址保护中得到广泛利用,并将成为未来保护模式发展的重要趋势。 二、考古遗址公园建设的实例:四川三星堆考古遗址公园的建立 三星堆考古遗址公园位于四川省广汉市,是一处以城址为中心,包括墓葬、居住址、中小型遗址在内的青铜时代遗址。城址面积约4万平方公里,是规模最大、延续时间最长的蜀文化遗址,是中国夏商周时代西南地区最大的都城遗址。三星堆遗址的发掘始于1929年农民偶然发现的玉石器坑。20世纪30年代、50 年代、90年代又进行了不同规模的发掘[4]。 三星堆遗址的核心部分是城址。现存的三星堆城址包括东、西、南三面城墙以及三星堆,月亮湾内城墙。在城址的内外,散落着大量农居,有大片的农田和旷野分布。由于此处有居民世代生活,人类活动不可避免地对城址遗迹造成了破坏。在三星堆城址之上,到处可以看到现代人的活动迹象。农村电网直接建在城墙之上,当地居民直接在城墙部位取土、倾倒生活垃圾、生活污水随意排放,不仅影响了遗址的环境风貌,更对遗迹本体造成了破坏。广木公路穿越遗址重点保护区,将遗址区域拦腰截断,严重破坏了遗址的整体性[6]。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