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浅析《舌尖上的中国》的人文内涵

浅析《舌尖上的中国》的人文内涵

浅析《舌尖上的中国》的人文内涵
浅析《舌尖上的中国》的人文内涵

编号

学士学位论文

浅析《舌尖上的中国》

的文化内涵

学生姓名:杨雨薇

学号:20111006051

系部:人文系

专业:广播电视新闻

年级:11-6班

指导教师:赖丹

完成日期:2015 年 4 月16 日

中文摘要

2012年5月14日开始,CCTV-1晚间10:30的《魅力·纪录》栏目推出了大型美食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该片从食材、主食、转化、储藏、烹饪、调和、生态7个方面入手,讲述了中华饮食及其背后的普通劳动者的故事,也蕴含了悠久的历史文化传统和人们对生活的热爱。2014年4月18日央视又推出了续集《舌尖上的中国2》,依次为《脚步》《心传》《时节》《家常》《相逢》《秘境》和《三餐》,它也侧重于探讨中国人、中国文化与食物的关系。

本文通过独特的视角选择、故事化的表现手法、主题的巧妙涵化等方面来分析研究《舌尖上的中国》的文化内涵,有利于展现《舌尖》浓郁的人文关怀和乡土情结,为中国纪录片和中华文化走出去探索出许多珍贵的经验和启示。本文不仅着眼于食物采集、制作的过程,更注重的是食物背后展现的人文关怀、民族精神、民族情感、存在意义,并对其进行探究。

关键词: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人文内涵;

Analysis of cultural connotation

about" A Bite of China”

Beginning in May 14, 2012, CCTV-1's 10:30 "charm" record column launched a large-scale Food documentary "on the tip of the tongue" China. The film from the ingredients, food, storage, conversion, cooking, harmonious, ecological 7 aspects, tells the story of Chinese food and the story of ordinary workers, but also contains a long historical and cultural tradition and people's love of life. However, the April 18, 2014 CCTV launched a sequel to "2" on the tip of the tongue China, followed by "footsteps" "heart" "" "" home "season" and "meet" fam "meals", it also focused on Chinese, Chinese culture and food, the food back after the humanistic care.

In this paper, through a unique view selection, stories, themes, the technique of expression of clever acculturation was studied to analyze the cultural connotation of China on the tip of the tongue, is conducive to show "the tip of the tongue" rich humanistic care and agrestic complex, for Chinese documentary and go out and explore the Chinese culture a lot of precious experience and enlightenment. This paper not only focuses on food acquisition, production process, pay more attention to the food show behind the humanistic care, the national spirit, national emotion and sense, and carries on the inquiry.

Keywords:Documentary;A Bite of China;Humanities connotation;

一、独特的视角选择——浓郁的中国风 (1)

(一)亘古不变的“民以食为天” (1)

(二)源远流长的古韵文化 (2)

(三)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3)

(四)“分享与包容”意识的传承 (3)

二、故事化的表现手法 (3)

(一)叙事结构 (3)

1、时间结构 (3)

2、空间结构 (4)

(二)拍摄画面 (4)

(三)剪辑 (5)

(四)声音 (6)

1、音乐的选择 (6)

2、音响的运用 (6)

(五)解说词 (7)

三、主题的巧妙涵化 (7)

四、结论 (8)

2012年5月14日开始,CCTV-1晚间10:30的《魅力·纪录》栏目陆续播出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该片自2011年3月起,历经一年多的时间开始大规模拍摄,央视纪录频道二三十人的团队走南闯北,包括港澳台在内,踏遍千山万水,选取了60多个拍摄点,拍下了一道道美味佳肴,记录了一个个触动人心的故事。

《舌尖上的中国》是我国第一次使用高清设备进行策划拍摄的大型美食类纪录片。作为一档美食类的纪录片,不仅介绍了中国各地美食生态,每种食材的获取过程以及烹饪过程,最重要的是美食背后的情感文化与内在内涵。它深入到中国博大精深的饮食文化中,进入到市井阡陌山川江河中,寻觅中华大地上关于饮食的文化韵味和精神气息。片子从美食背后的制作工艺和生产过程出发,以普通百姓的感受和视野为视角,展现了浓厚的草根气息和生活气息,深深的引起了观众的共鸣。

《舌尖上的中国》用它独特的方式去诠释着别具一格的风采。本文将着眼于以下几个方面对《舌尖上的中国》的文化内涵做进一步解读分析。

一、独特的视角选择——浓郁的中国风

《舌尖上的中国》是一部现实类的电视纪录片,也是中国第一部美食系列的大型纪录片,与其他饮食类节目最大的不同就是,它力求返璞归真,将普通百姓生活中的人物、故事、食物完美融合在一起,传达民族的自豪,彰显美食背后蕴藏的几千年来中华民族薪火相传的精神特质与传统韵致的文化精髓,具有浓郁的中国风采。

(一)亘古不变的“民以食为天”

自古《汉书·郦食其传》中就言:“民以食为天”,任何人都要一日三餐按时就餐,而中国人吃饭是一种“道”,一种自我存在的体验过程,中国人从古至今非常讲究吃,也非常重视吃。因此,当今关于美食的纪录片数量也不断增多。

然而,现如今,名厨名菜美食类节目太过泛滥,往往只有烹饪过程,却根本让人无法去了解原料本身的真实面目。与之不同的是,《舌尖上的中国》做到了真正的“民以食为天”。

特别是在《主食的故事》中,讲述了五谷的变化过程。片中讲述了南北饮食差异性的原因,北方人爱吃面食,而南方人则喜欢吃米,这也要归因于一千年前形成的两大农业布局,一个是黄河流域以麦和黍为主的旱作农业,而另一个则是长江流域的稻作农业。因此出现了中国独特的“南米北面”主食格局。[1]大约两千年前,五谷为稻、黍、稷、麦、菽。而今天,中国粮食产量最主要的是稻谷、小麦和玉米,广袤的国土,从南到北,自然地理的多样变化,让生活在不同地域的中国人,享受到截然不同的丰富主食,这就仿佛追溯到了上千、上万年以前的

饮食文化历史,让每位中国人更加热爱这片生我们养我们的华夏大地。

《舌尖上的中国》不仅寻求了食物的根本来源,更突出的是食物的重要性和人物、自然之间的情感,通过展示各色美食、各地风味小吃,以及讲述美食背后的人和事,笑和泪,受到了广大观众的欢迎和青睐,更好地诠释了“民以食为天”的理念。可以说片中的美食不仅抓住了每位观众的胃,还牵动着每位身在他乡却思念家乡的游子的心。美食不仅在于填饱肚子,更重要的,它是亲情、友情之间情感的维系。

(二)源远流长的古韵文化

首先,从海报宣传中,《舌尖上的中国》展现了源远流长的古韵文化。自古以来,中国流传笔墨纸砚,悠久的中国画也风靡海内外。因此在展现了50秒的片头时,《舌尖》运用典型的中国风格表现手法—泼墨,将主题展现的惟妙惟肖:墨水在屏幕中韵染开来,好比一幅山水画,最终定格成了纪录片的海报,即两根竹筷夹着一片腊肉,让人馋涎欲滴;层峦起伏的山峰变成了腊肉的瘦肉部分,平静无波的水面则是肥肉部分。这种把食物与中国山水画结合起来的巧妙手法,展现出的是中华美食背后深厚的文化底蕴,彰显的是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其次,从内容表达上,《舌尖上的中国》不像其他纪录片,例如《美食美客·三人餐桌》那样,只是主持嘉宾现场对食材进行烹饪,讲述每一道菜系制作的过程;不像《发现中国·美食之旅》纪录片全程以两位华裔走访游玩中国,探索中国各地饮食文化。而是将食物与中国历史古韵文化相结合。①

具体来分析,同样是中国的纪录片,《发现中国·美食之旅》与《舌尖》在内容上有略微不同,《发现中国》主要是介绍一些比较简单而基础的中国传统美食,如面条、饺子等等。它的宗旨是让更多的英国人甚至西方人更多地了解中国饮食文化,是以西方人的视角、凭着对中国饮食和厨艺的熟稔,带给了大家一场中国美食与烹饪的精彩之旅。而《舌尖上的中国》不是单纯的美食之旅,而是通过食物讲述中华流传已久的饮食文化,这种追溯食物本源的描述更贴近了每位中国人的心,与古韵文化的结合也正是它与其他纪录片的不同之处。

例如,第二季《心传》里,讲到了苏式糕点的独特魅力。它作为中国汉族糕点的重要点心,与古典园林一样是苏州的标志。片子讲述了苏式糕点的历史来源和制作过程,它追崇的是中国古文化的“象形”原理,糕点师不仅将点心塑造成各种汉字,还塑造成各种惟妙惟肖的动植物造型,食材再与苏州当地氛围相结合,更显一种浓厚的古韵文化气息。这种别具一格的糕点已经不是单纯的食物,而是更高层次的、对生活情趣的审美。这不仅是对从古至今源远流长的中华传统糕点文化的传承,更是对生活更高境界的追求。

(三)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老子在《道德经》里说道:“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人类只有把握和遵循自然规律,才能更好地存在于自然中,与万物和谐共生。为显中国特色,《舌尖上的中国》从多个方面、多个层次将中国各地饮食文化特色表现得淋漓尽致,每一种制作工艺和烹饪手段,都描绘了人和食物之间动人的故事,蕴含了无比丰富的文化信息,全片都洋溢着和谐的气息;每一种食材与每一个食材寻找者和使用者,都展示了中国土地上人与人之间、人与大自然之间和谐美好的关系,彰显了中国作为东方文明古国的传统历史。

《舌尖》第一季的第一集《自然的馈赠》就展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在美丽的香格里拉,凌晨3点,丹珍卓玛和妈妈就坐着爸爸开的摩托车出发,穿过村庄,步行走进30公里之外的原始森林,只为一个目的,就是采摘松茸。雨水让各种野生菌快速生长,而每一个藏民都有一双识别松茸的慧眼。松茸出土后,卓玛立刻采摘,然后再用地上的松针把菌坑掩盖好,以便菌丝不被破坏,来年继续采摘。藏民们小心翼翼地遵守着山林的规矩,他们明白,只有尊重自然,保护自然,来年才能继续得到自然的馈赠。

(四)“分享与包容”意识的传承

自古以来,“仁爱”、“兼容”对中国人潜移默化,对中国传统文化也有着深远影响。《舌尖上的中国》通过记录故事中不同的人对不同食材的搭配,以及烹饪过程中对不同味道的调和,传达出了中国人对分享与包容文化的理解,并赞誉了中国人高尚品格。[2]

例如,在《五味的调和》一集中,陈皮鸭的制作过程便很好的体现了“分享与包容”的品质。故事主人公阿伦的陈皮鸭经过了工序繁复的调味和高温蒸煮之后,主味“陈皮”已消失踪迹,但属于陈皮的香气却浸透在鸭肉里。陈皮的“苦”回转为“甘”,这正体现出中国人历来所追求的“苦尽甘来”的人生境界。先苦后甜、苦后回甘的味道,也体现了人生奋斗的辩证哲理。

总之,《舌尖上的中国》传达出的分享与包容、调和与平衡,把中国文化的包容与宏大传递出来。

二、故事化的表现手法

(一)叙事结构

1、时间结构

中国,地理环境和气候变化多样。人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春种、夏耘、

秋收、冬藏。四季轮回中隐藏着一套严密的历法,历经千年而不衰。相比农耕时代,现代的人们与自然的距离越来越远。然而,沿袭祖先的生活智慧,并以此安排自己的饮食,已内化为中国人特有的基因和习惯。这是关于时间的故事,也是中国人与自然相处的秘密。

《舌尖上的中国》第三集《时节》中则是按照时间顺序,从春耕、夏耘、秋收、冬藏来描绘食物的变化以及耕种人从耕种到收获的喜悦之情,通过时间顺序的表现手法,让纪录片的结构更加清晰可见。春播种,夏耕耘,等到秋天,颗粒归仓、儿孙满堂,这是中国人收获的季节,时间的描绘让普通百姓的一年辛劳没有白费,表现了食物的生机与活力,更表达了故事中人物对生活的热情和追求。

2、空间结构

在微观空间上,《舌尖上的中国》在叙事空间的结构方面下了很大的功夫。每一个家庭分散在中国的乡野闾里,山南水北,大多是茅檐低小的一族,大多是在打拼中谋生的一族。如第一季,从云南香格里拉采拾松茸的单珍卓玛及其父母,到湖北嘉鱼挖藕的圣武、茂荣兄弟;从陕北小城制作、贩卖黄馍馍的老黄夫妻,到宁波和祖母一起做年糕的宁宁,再到黑龙江绥化呼兰河边腌制泡菜的金顺姬母女。在这些家庭中,每个人都有名有姓,但绝非高名大姓,与诸多纪录片中出现的重大历史事件的见证者不同,他们是中国的普通民众,是草根阶层的主要构成单元。[3]而在宏观空间上,则建立的是汇聚东西南北的空间构架。对于统一多民族的中国,不同民族的饮食特色共同构成了丰富多样的食谱,《舌尖上的中国》把中国作为了讲述故事的限定空间,在宏大的叙事空间里,表现了多民族的丰富性。从香格里拉到贵州米粉、兰州拉面、呼兰河畔泡菜、湖南苗族的腌鱼和腊肉等等,不仅介绍了这些民族地区出产的食材、加工工艺,而且还不遗余力的将当地的民族文化呈现给了观众,完成了对中国民族饮食文化宏观空间意义上的集成建构。②(二)拍摄画面

画面是影视艺术作品最为基本的构成单位,是影视语言表达的基本视觉元素。《舌尖上的中国》使用高清摄像机索尼 F3 、FS100 摄像机,佳能 5D2单反相机和高品质的尼康镜头来拍摄。在拍摄过程中采用了 16:9 的高清画幅比,1920×1080 全高清分辨率。整部影片画面唯美、精致,光线柔和温婉,影调层次细腻。它精致的视觉效果呈现直触观众的味蕾,让观众置身其中,回味无穷。

片子首先出现的镜头就是在群山环绕之中的香格里拉城,然后配合着旁白对当地气候的解说,很快闪过几处云烟缭绕的壮阔大山,最后画面定格在了一处景色唯美的小桥上,一个叫柴旦卓玛的藏族姑娘和她的母亲开始走入镜头……如果仔细将这些镜头逐个进行定格,观众会发现,其中每一次镜头都极为讲究,定格

下来完全不输于任何一副名家画卷的画面布局。

《舌尖上的中国》选择的环境几乎涵盖了中国典型的地理特征,从云南的香格里拉到塞外的内蒙古草原,从广西的京族三岛到吉林的查干湖,从霞浦渔村到江南水乡,从徽州古村落到黄土高原的窑洞,从神秘的青藏高原到贵州的美丽梯田……影像努力抓住自然形象中富有诗意的特征,融情入景,以景传情,使这些自然形象具有强烈的主观感情色彩,使观众能够从有限的艺术形象中领悟到无限的艺术意蕴。在第七集《我们的田野》中,描绘贵州糯稻种植的段落中,画面线条舒张优美、造型简约、色彩淡雅,梯田景色仿若水墨画一样,悠远淡逸,充满了古典诗词的意蕴,在自然和谐中追求气韵,在平淡雅致中营造生机。还有大量的延时摄影拍摄的富于动感和力量的自然风光,犹如一幅全景式中国自然风光的大写意作品。光影变幻的画面一面展现多样的地理风貌,营造一种特殊视觉的时空跨越转换,呈现绚丽神秘的自然画卷;另一方面,具有代表性的地理环境为人物活动提供了一个富于视觉形式感和情感意蕴的典型环境,质朴的黄土高原、灵动的江南水乡、宁静的山乡古村等都成为人物活动展开的背景,营造了一种人与自然高度和谐的场景。[4]

《舌尖上的中国》画面镜头灵活,运用大量的浅景深镜头,以从微观的角度全方位展示包容、质朴、安然的中国原味,赋予画面深刻的含义,激发受众的联想。镜头里一张张充满岁月沧桑的脸,一双双粗糙饱满的手,还有桌上一盘盘热气升腾、喷香扑鼻的美食,道出了来自大江南北的生活温情,让人们看到美食背后强大的人文力量。而在片中经常出现的意蕴深邃的结构性段落,也寄寓着创作者的独特发现与个性。如《时间的味道》中,一位“虾酱奶奶”对着桌上的一张旧照片,她哭了。那是她已逝的老伴,他俩在一起做了一辈子的虾酱。柔缓舒畅的背景音乐渐渐响起,老奶奶坐在靠椅上、遥望着窗外,镜头同时定格在她老伴的照片上,老伴的照片与老奶奶的遥望相思在同一镜头中相互交替,画面唯美。就这样,“时间的味道”在顷刻间征服了受众的心,人们在心底赞叹和祝福“虾酱奶奶”与老伴之间的深厚感情。[5]

(三)剪辑

纪录片虽是摄影机对现实影像的一种纪录,但是纪录片的本质并不仅仅停留在此,剪辑才是凸现和落实纪录片创作最重要的方式。③

与以往纪录片拘泥于一时一地的剪辑手法不同,《舌尖上的中国》在广泛取材的基础上,根据每集故事的主线采取了碎片式的剪辑方式,将天南地北的同一种食材,进行了不同地域之间的组合和嫁接。但由于总体拍摄的大量镜头,使得每场都有多个角度的画面可供选择。[6]故而在剪辑风格上,全片的剪辑率非常之

高,叙事节奏非常之快,如在第二集《主食的故事》中,时而细如发丝的兰州拉面,时而芳香四溢的岐山臊子面,时而黏稠可口的宁波年糕,时而热气腾腾的北京饺子,如此挥洒自如,气势磅礴,让观众应接不暇。如此快节奏和高频率的剪辑风格,在国内纪录片中十分少见。该片多处剪辑点也是随着音乐、音响声的强弱变化而确定的,快速的剪辑使观众应接不暇,随着剪辑的风格而欢悦、欣喜。(四)声音

1、音乐的选择

《舌尖上的中国》在背景音乐的选用上很有特色,特别是片头那首灵动、活泼的中国风乐曲是音乐家阿鲲为本片量身定做的,与片头的画面转换配合无间。值得分析的是,这首曲子《劳作的春夏秋》,用三个段落再现了劳动耕作中的三个重要季节,音乐的第一段落用快速急进的弦乐与高低跳跃的木管乐器,营造出万物亟待复苏的勃勃生机;第二段双簧管甜美的音色如同一股清凉之风将时间带到了夏季,低音部持续跃动的弦乐继续进行着欣欣向荣的接力,仿佛也为田间的辛苦劳作送去抚慰;第三段到了收获的季节,音乐的旋律变得奔放、喜悦、热闹。这一主题音乐同时衍生出全片其他的配乐,既做到了全片风格的统一又保证了必要的创新,音乐和画面、叙事节奏的配合相当默契,让人在欣赏这部人文纪录片美食的同时又享受了一顿视听的盛宴。[7]

除此之外,《舌尖上的中国》的背景音乐还引用了其他版权音乐,如《彩蝶舞夏》(作曲:何真真)、《初夏雨后》(作曲:谢明祥)和原声《Tambour Battant (》专辑:Le Peuple Migrateur 《鸟的迁徙》原声、作曲:Bruno Coulais ) 《 L óri 》(专辑:Kurr、作曲:Amiina)、《Heart of GLICO 》(专辑:Swallowtail Butterfly 燕尾蝶原声、作曲:小林武史)等非常具有特色的音乐。

《舌尖上的中国》运用音乐将所述故事中的人物状态和生活感悟这些非言语所能表达的情感和情绪恰到好处地传达出来,对表达故事情感具有渲染与烘托的作用,使得本片在叙事抒情的同时增添了艺术感染力。[2]

2、音响的运用

《舌尖上的中国》在音响运用上也是独具魅力的,最大的惊叹除了画面展现出来的唯美之外,还在于音响运用的真实性。在片中切割食材、煎煮食材时所传达出来的那种令人产生身临其境的清脆声音;片中细笋柔嫩的肢体与下锅后爆出的清脆油炸声之间的强烈对比;厨师用山盐在火腿上摩挲时发出的沙沙声均能最大程度的体现食材和美食本身的质感;用狗娘泡水之后倒出来模拟泡好的黄豆倒出来发出的声音;影片中听起来就很诱人的铲米饭的声音是用一块抹布沾水弄出来的黏黏的声音;那些表现黏稠液体沸腾后的声音,是用几个吸管往酸奶里吹气

制造出来的……这些逼真的“高仿真”的声音,能够让观众产生一种现场同步感,眼中看着那些高清的画面,耳里听着食物发出的诱人声音,在视觉和听觉两个感官上都能让观众得到满足。

除音乐之外的音响运用,作为一种独特的有声语言,在纪录片的创作中也有着不可替代的地位,它是纪录片更加真实、更加与生活接近,更加受老百姓喜爱。

(五)解说词

《舌尖上的中国》的解说词,主要写的是食材的生长环境和制作食物的“人”以及这些人背后的故事,关于食物描写的文字其实并不多。如第一集《自然的馈赠》中的第一句就是“中国拥有世界上最富戏剧性的自然景观。”一部讲美食的纪录片却以“自然”开头,一开始就让观众感受到这并不是一部简单介绍饮食的影片;这部影片中出现的每一个人都是在生活中真正的食物制作者,而且每一个人的名字都出现在了文案中,如每一集当中都有像“卓玛寻找着一种精灵般的食物松茸。”、“圣武和茂荣是兄弟俩,每年9月,他们都会来到湖北的嘉鱼县,来采挖一种自然的美味。”这样的文字,没有刻意的介绍,很自然的就把他们的名字带了出来,好像大家早已经认识了他们,缩小了与观众的距离感。与其他注重科普的纪录片中严谨的说明文字又不同,《舌尖上的中国》的文案在文字上很有生活气息,还运用了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这样的文案经过配音与画面一起被观众感知,能够引导观众在观看美食画面的同时去思考美食背后的文化内涵,为编码与解码的统一服务。[7]

解说词着眼于透过现实生活的表象,揭示内涵的哲理,使解说词更加意味深远。每一集解说词的最后总是会从中国人“吃”的传承与变化当中升华到国人的情怀。通过解说词的介绍,引导受众去理解人物和食材之间的关系,进而领悟该片的传播主旨。

《舌尖上的中国》的解说人是中国传媒大学影视艺术学院导演表演系副教授李宏,李宏的声音浑厚深沉,又干脆而不拖沓,听起来有一种智者风范,让观众可以一边欣赏食物的制作过程一边有一种受教益的感觉。李宏的声音沉稳有力、富有感情,随着画面的切换语气语调都会随之改变,这能让影片传达出来的感情更快更准确地到达受众那里。无论是从专业性还是从声音与影片的配型上看,李宏的配音都为《舌尖上的中国》良好的传播效果加分不少。④

三、主题的巧妙涵化

《舌尖上的中国》的片名,是该片的编导悉心琢磨许久,经过反复商定最终决定了文化审美韵味的生存价值观,表达了人如其食的理念。该片第一季共7集,从《自然的馈赠》到《主食的故事》,从《转化的灵感》到《时间的味道》,从

《厨房的秘密》到《五味的调和》再到《我们的田野》,并没有正面去宣扬中国美食文化的博大精神,而是将中国美食文化巧妙地涵化在美食独特的制作过程上,涵化在美食背后的生产过程中,涵化在普通平常百姓的日常饮食上,涵化在每一个不同的主题中。[8]

每一个素材的选取都是精心设置安排的,每一个主题都表现了一个个关于人与食物、人与自然和人与人之间动人的故事。

例如,《主食的故事》讲述的是餐桌上的主要食材,是人们每天所需能量的主要食物。从远古时代,赖以充饥的自然谷物到如今人们餐桌上丰盛的、让人垂涎欲滴的美食,描绘了不同地域、不同民族、不同风貌的有关主食的故事,展现了人们对主食的样貌、口感的追求,处理和加工主食的智慧,以及中国人对主食的深厚情感。又如,《转化的灵感》中腐乳、豆豉、黄酒、泡菜,都有一个共同点,都是经过发酵的转化而来,都具有一种芳香浓郁的特殊风味。这种味道是人与微生物携手贡献的成果。中国人的老祖宗,用一些坛坛罐罐,加上敏锐的直觉,打造了一个食物的新境界。要达到让食物转化成美食的境界,这其中要逾越障碍,要营造条件,要把握机缘,要经历挫败,从而由“吃”激发出最大的智慧。

每一集的食材无论是酸甜还是苦辣,无论在北方亦或在南方,都赋予了它所依附的主题满满的味道,这是家乡的味道,更是家的味道。

四、结论

《舌尖上的中国》作为一部美食类纪录片,与其他美食类节目不同的是,它包含了很深的文化内涵。这也是它成功的最关键的因素。

《舌尖上的中国》通过精致绝妙的影像画面,讲述了一个个中国人为了食物顺应自然、改造自然的故事,向观众展示的是普通生活中普通人的饮食流变,展现的是中国千差万别的饮食习惯和独特的味觉审美体验:通过中国人选取食材、制作食材生存智慧的展现,将中国的地域文化、风土人情、民族精神等等一一呈现出来,展现了中国人勤劳、智慧、奉献、乐观、豁达的精神品质。[9]

《舌尖上的中国》将食物与人文情感相融合,拨动了人们心底那根思乡的弦,引起无数受众心灵的彻底释放和精神的强烈共鸣,它以独特的魅力让受众得到了精神上的满足,为观众认识和理解传统和变化着的中国开辟了一个新的通道,让观众从中体会到了中华饮食文化的精致、悠久和绵长。《舌尖上的中国》的成功,也为今后的纪录片发展奠定了基础,值得学习和借鉴。

参考文献

一、学术著作

①[英]大卫·麦克奎恩:《理解电视》,华夏出版社,2003年,第116页。

②任学安:《用纪录片的语法重现历史———影视史学在〈大国崛起〉、〈复兴之路〉中的实践》,《电视研究》,2008年第8期。

③陶涛.电视纪录片创作.[M].中国电影出版社.2004.第 244 页.

④汪流:《电影编剧学》,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9年5月,第6页。

二、学位论文

[1]《舌尖上的中国》[J].信息产业

[2]万雪.《舌尖上的中国》的传播特色研究[J].河北大学,2013-5-1

[3]胡毅斌.《舌尖上的中国》叙事空间结构分析[J].电视研究,2012-8-5

[4]张成军.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影像风格.[J]现代试听,2014-11-11

[5]胡祥礼.《舌尖上的中国》解读.[J]华中师范大学,2013-5-1

[6]万雪.电视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的传播特色研究[J].河北大学,2013-5-1

[7]吕娟.从“编码-解码”角度分析《舌尖上的中国》的走红[J].河北大学,2013-5-1

[8]马志强.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的叙事分析[J].兰州大学,2013-5-1

[9]时天骑卢晓云.《纪录片创作的人文关怀与历史理性》[J],现代试听,2013:10

致谢

感谢所有授我以业的老师,没有这些年知识的积淀,我没有这么大的动力和信心完成这篇论文。感恩之余,诚恳地请各位老师对我的论文多加批评指正,使我及时完善论文的不足之处。

谨以此致谢最后,我要向百忙之中抽时间对本文进行审阅的各位老师表示衷

心的感谢。

舌尖上的中国媒介营销案例分析

一、《舌尖上的中国》简介: 《舌尖上的中国》为中国中央电视台播出的美食类纪录片,主要内容为中国各地美食生态。通过中华美食的多个侧面,来展现食物给中国人生活带来的仪式、伦理等方面的文化;见识中国特色食材以及与食物相关、构成中国美食特有气质的一系列元素;了解中华饮食文化的精致和源远流长。本片制作精良,7集内容制作耗时13个月,2012年5月在央视首播后,在网络引起了广泛的关注。第二季已确定于2014年4月18日播出。 二、《舌尖上的中国》的主要媒介营销方式 营销一:微博营销 ?微博的大力风行,在舌尖之处,每开播一集都有一个专题专门为舌尖造势,而在开播中,更加有几十万粉丝的微博账户为其大力宣传,而在一传十,十传百的精彩传播之下,无处不在吃,无处不在谈,微博的魅力,让舌尖的造势突围成功,而关于各种精彩的回访,以及内容的直接宣传,造就们现在这种效应,各种舌尖,都出现了,在节目的播出期间,网友们吃的豆腐,叫做舌尖上的豆腐,竹笋叫做舌尖上的竹笋,苹果叫做舌尖上的苹果,而且发布在各自的微博中也在为舌尖营造宣传的氛围。 营销二、淘宝营销 ?淘宝的接力促销,各种舌尖上的美食在淘宝上热力大卖,舌尖上的鸭脖,舌尖上的奶茶在淘宝上誉名不断,而在淘宝中也为舌尖上营造了一部专题,名为舌尖上的淘宝,从而用淘宝上的庞大流量为舌尖这个词营造了最美好的影子,越来越多的人知道舌尖,从而带来庞大的销售数据。 ?“为了满足各地的“吃货”,淘宝网于5月24日零点顺势推出美食专辑“舌尖上的淘宝”,将纪录片中出现的几十种美食特产“一网打尽”。该专辑一上线就成为全国各地“吃货”们的大本营,短短24小时内超过31万人关注,浏览量高达1千万次,成交7万多件。在此活动的带动下,食品相关类目支付宝成交额环比增长了%,直接成交额达到了2195万元,购买人数增加了%。 营销三、央视宣传 该片在央视一套开播,央视一套足够的媒介影响力促进了其传播力度。 ?每一个看电视的人都知道,这部片子在哪里播出的,那就是“央视一套”,央视一套从今年四月份开始就把黄金时段的电视剧档撤掉,而是转向播放记录片,这也就

人文精神与人文知识

张能立2010-11-22 一、辞海中有关“人文”词条的定义 辞海中有关“人文”词条的定义如下【1】: “人文”:“1、旧指诗书礼乐。<易.贲>:'文明以止,人文也。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今指人类社会的各种现象。2、指人事。《后汉书.公孙瓒论》:…舍诸天运,征乎人文?”。 “人文科学”:源出拉丁文humanitas,意即人性、教养。欧洲15、16世纪时开始使用这一名词。原指同人类利益有关的学问,以别于在中世纪占统治地位的神学。后含义几经演变。狭义指拉丁文、希腊文、古典文学的研究;广义一般指对社会现象和文化艺术的研究,包括哲学、经济学、政治学、史学、法学、文艺学、伦理学、语言学等。 “人文主义”:欧洲文艺复兴时期代表新兴资产阶级文化的主要思潮。有两个方面的涵义:(1)指与中世纪神学不同的、以人与自然为对象的世俗文化的研究。(2)贯穿于资产阶级文化中的一种基本的价值理念和哲学观念,即资产阶级的人性论和人道主义。它强调以人为“主体”和“中心”,要求尊重人的本质、人的利益,人的需要、人的多种创造和发展的可能性。人文主义作为一种思潮,其主流是市民阶级反封建、反中世纪神学的禁欲主义的新文化运动。 “人文主义教育”:亦称“人道主义教育”。欧洲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者首先提出。代表人物有维多里诺、伊拉斯谟等。从人道主义出发,反对中世纪封建的、经院主义教育,主张以“人”为中心,把人的思想情感从神学的束缚下解放出来;反对强迫纪律,残酷体罚和死记硬背,强调尊重儿童个性;主张扩大学科范围,在课程上要求着重学习古典语言(希腊文、拉丁文),重视体育和道德,也学习一些自然科学。近代以来,其涵义发生了变化,或者追求个性发展的教育思想,或者相对于科学主义教育的人文主义教育思潮。 二、人文精神、人文知识及其相互关系 通过对辞海有关人文词条及有关哲学、历史书籍的学习,笔者认为“人文”的内涵应该包含两个方面:1、人文精神;2、人文知识。人文知识,泛指一切人文学科的知识,其中包括哲学、政治学、经济学、史学、法学、文艺学、伦理学和语言学等。人文精神,泛指对自然(宇宙)和人的观点或看法。因为人有民族和地域属性,故对人的看法包括对本地与外地、本民族与外民族、本国与外国的看法。经过几千年人类文明的发展和沉淀,现代人文精神应该包括3个方面:求真;求美;求善。 1、求真 求真,就是相信自然(宇宙)存在客观规律,对于这些客观规律,人类通过理性和良知,可以发现它们。换句话说,人类认识客观规律,不需要上帝等超自然力量的指导。 2、求美

《舌尖上的中国》镜头语言分析

浅析《舌尖上的中国.自然的馈赠》镜头语言的魅力 《舌尖上的中国》是2012年中央电视台播出的中国美食类纪录片,分为7集,分别从食物的来源,食物的选材、食物的转换、食物的制作等几个方面,来展示中华民族的饮食文化与传统,人与食物之间的深厚的情感。该记录片一经播出便广受关注,备受好评,它的成功不仅有益于首次使用的高清的摄录设备,精良的制作团队,优美如画的风景,垂涎欲滴的诱人食物,更是离不开后期剪辑中严谨的叙事结构,精致的画面编辑辑。 《自然的馈赠》,是该系列纪录片的第一集,本集叙述了香格里拉采松茸的单珍卓玛与母亲,浙江的挖笋的老包与福建制作酸笋的阿亮夫妻,制作诺邓火腿的老黄父子,湖北嘉鱼县湖面上挖藕的圣武兄弟俩,查干湖捕鱼的石把头,海南远洋捕捞队的林红旗,一个个鲜活的人物故事将人与自然、人与食物巧妙的结合起来,体现出本集的主题“自然的馈赠”。通过对本集《自然的馈赠》中镜头语言的分析,让我们进一步赏析这部优秀的纪录片。 一、丰富的镜头语言 本片借助航拍、水下摄影、高速摄影、延时摄影等手段,呈现出一部用光讲究、机位多变、录音到位的美食纪录片。本片中大量的延时摄影、空镜头与特写镜头的运用,成为本片的艺术特色之一,体现了美食类纪录片的特性。 1、全景延时摄影镜头大量运用 在以往的纪录片中,常用全景用以交代环境,但长时间的固定全景镜头略显枯燥,在本片中全景与延时镜头的结合运用是一大亮点,不仅能够交代环境,同时,将景物缓慢变化的过程被压缩到一个较短的时间内,呈现出平时用肉眼无法察觉的奇异精彩的景象,能够将时间的飞速流逝,万物的悄然变幻灵动的表现出来,画面看起来也更具观赏性。 从本片的开场,用全景延时摄影镜头,白云飘过的高原、光影变幻的山林、平静如水的湖泊、和浪花拍打的海岸线,这一组全景镜头,对应了解说词中的中国的地貌特点丰富多样,明确了本集中自然的馈赠地理背景,时间的变幻也都尽在其中。 在单珍卓玛采集松茸的段落,第一个镜头是固定的全景,巍峨的山上白云流

浅谈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

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融合 学院:通信工程学号:1501120064 姓名:谢会琳授课教师:张爱萍 摘要: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是人类两种不同的内在精神,是人类认识世界不同的方法和角度。它们具有相互独立的一面,同时又相互融合,内在统一。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关系,或者说谋求科学与人文的协调发展,是现代化进程中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本文主要阐述了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内涵,分析了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探讨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融合的意义。 关键字:科学精神;人文精神;全面发展;融合 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虽然不能完全等同于科学和人文,但两者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随着社会与科技的发展,正确认识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内涵,处理好两者之间的关系是世界性的重要问题,在近几年也一直是学术界讨论和研究的热点之一,如何使这两种价值体系作为精神指引更有效的指导人类社会的发展,是我们所关心的问题。 一、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内涵 想要了解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之间的关系,使两者更好的融合,首先要了解它们的内涵,了解它们相互独立的一面和融合的一面。 1、科学精神的主要内涵 科学精神是人们在科学活动中形成的,体现于科学知识、科学思想、科学方法中的一种观念、意识和态度。科学精神得以形成的文化渊源, 一是理性思维的不断发展, 二是重视经验与自然的哲学传统。对自然的理解直接决定了人们以什么样的态度对待自然, 以什么样的方式去探究自然。 从科学精神的本质看,有学者认为:“科学精神”中的“科学”一词应指自然科学,科学精神是在人认识并改造自然界的背景下提出来的。它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尊重事实,尊重客观规律;二是大胆探索,追求并坚持真理[1]。也有学者认为:科学精神若用一句话来概括,就是实证精神。美国的著名社 会科学家默顿在《科学的规范结构》中提出,科学精神应该包括普遍性、公用性、共享性、理性的怀疑主义。英国科学家及文学家布鲁诺夫斯基从价值角度论述科学精神,他在《科学和人的价值》一书中提出科学精神应具备求真精神、自由精神、创新精神及宽容精神。 科学精神不同于科学方法,方法可以学习和模仿,但精神就不容易传授了,科学精神是永远不能改变的。科学精神的内涵丰富,表现形式也是多种多样,但其基本特征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西方人文主义的起源及其发展

第二章单元总结 一、主要线索:西方人文主义思想的起源及其发展 二.方法点拨 1.复习本讲注意纵向把握历史事件的整体发展过程,明确各发展阶段的不同特征。如人文主义的演变历程及其特征:(1)随着意大利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文艺复兴首先在意大利兴起,其核心是人文主义。(2)受文艺复兴的影响,德意志掀起宗教改革运动,诞生了脱离天主教的新教派组织。(3)随着资产阶级力量的壮大和自然科学的进一步发展,启蒙运动在法国掀起高潮,其核心是理性。 2.要注意横向把握归纳同一历史阶段各方面的社会变化。17、18世纪启蒙运动时期,科技方面,英国掀起工业革命,进一步提高了社会生产力。政治方面,欧美爆发资产阶级革命或改革。同时期的中国涌现进步思想家。 3.应注意全面认识同一历史时期的许多历史事件的特征,理解彼此的相互关系。对14—18世纪人文主义历史阶段特征的概括及其理解是本讲的重点和难点。 第1课西方人文主义思想的起源 【课标考点1】 了解西方人文主义的起源,重点了解古代希腊智者学派和苏格拉底等人对人的价值的阐述,理解人文精神的内涵。 【解析考点1】 简述泰勒斯、智者学派、苏格拉底、亚里士多德的主要观点及评价。 (1)泰勒斯: 观点:认为万物皆由水生成,创立了朴素的唯物主义世界观。 评价:被誉为西方“哲学之父”。希腊早期的哲学是自然哲学,即对自然界本身的探讨和解释,与人生没有关系。自然哲学家用自己的头脑去探索自然的奥秘,而不是依赖传统宗教解释,这是古希腊人开始具有自主意识的体现,标志着古代西方人的精神觉醒。 (2)智者学派: 公元前5世纪出现在希腊,代表人物是普罗塔哥拉。 思想主张 ①特别强调人的价值。智者学派的代表人物普罗泰格拉提出“人是万物的尺度”,认为人的感觉是判定一切的准绳,否定神的意志是衡量一切的尺度,树立了人的尊严和权威。他的思想概括了智者学派的主要思想,体现了古希腊文化人文主义的本质。 ②反对迷信,强调自由,认为一切制度、法律和道德都是人为的产物,因此约束力是相对的,其兴废都要以人为尺度。 ③在社会道德上,每个人都应该有自己的判断标准,不应强求一律。 评价: ①积极:对雅典民众的思想启蒙和解放起了积极作用;某些思想是西方人文主义精神的最初体现,推动了雅典民主政治的发展。 ②消极:过分强调个人主观的感受,否定制度、法律和道德对人行为的约束力,给主观随意性和极端个人主义打开了方便之门,不利于建立正常的社会秩序和社会公德。 (3)苏格拉底: 观点:①他的哲学追求主要集中在认识人自己这一命题上。 ②苏格拉底强调知识的作用,认为人必须具有知识,才能达到善;无知是一切罪恶的首要根源。 (2)评价:苏格拉底开创了希腊哲学的新方向,使哲学真正成为一门研究“人”的学问。苏格拉底更重视人的伦理道德,追求人生真谛。这些思想对后来欧洲文艺复兴运动的产生有着重要的影响。 亚里士多德: 观点:“吾爱吾师,吾尤爱真理”,表明在他看来真理高于一切。

舌尖上的中国的民俗元素分析

摘要】中国是一个具有悠久民俗文化的国家,在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人民群众创造出了各类民俗文化并传承下来。《舌尖上的中国》大获成功的原因之一,就是其不仅关注食物本身,更发掘出了美食背后的文化底蕴。通过对中华美食群像式的介绍,将传统的民俗文化与美食之间微妙的联系以影像的形式展现出来,承担了重要的文化功能与教育责任,也使各地域的民俗文化得到了多重展现。 【关键词】民俗文化;物质生活民俗;社会生活民俗;精神生活民俗; 2012年《舌尖上的中国》在人们的生活中激起了千层浪,这部红透大江南北的美食类纪录片大获成功的原因之一,就是其不仅关注食物本身,更发掘出了美食背后的文化底蕴,使各地域的民俗文化得到了多重展现。它唤起了人们对美食的记忆,将传统文化以一种简练、通俗、温和的手法进行阐释。 在我们对《舌尖上的中国》中民俗文化进行分析之前,有必要先对民俗有一个整体的认识和把握。 一、民俗的概念 民俗学家钟敬文说:“民俗,即民间风俗,指一个国家或民族中广大民众所创造、享用和传承的生活文化。”[1]1 春节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也是全年最重要的一个节日。春节前的小年,家家户户祭灶爷、吃灶糖,保佑全家来年幸福平安。腊月三十,人

们贴春联、贴窗花、放鞭炮、敲锣打鼓,延续着老一辈传下来的喜庆气氛。除夕夜一家团聚,吃饺子,有“更岁交子”之意。而守岁的习俗,既饱含对逝去岁月的留恋之情,又有对来临的新年寄予美好希望之意。正月初一,开门大吉,先放鞭炮,碎红满地,可谓“满堂红”的好寓意。以上种种,都是民间风俗最直观的体现。 二、民俗的特征 民俗特征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不同地域、不同民族乃至不同国家都有其各自的民俗特征。同时,民俗作为人类文化的重要表现形式,又具有全人类、全世界共通的法则,我们在这里所说的,便是指各类民俗共有的特征。 (一)集体性。民俗的集体性,是指民俗在产生和流传的过程中所体现出来的基本特征,也是民俗的本质特征。[1]11人的根本属性是社会性,每一个个体都不能脱离其所属的群体单独生存,在人类的各种群体活动中,民俗文化应运而生。 春节吃饺子的习俗在明清时就已经盛行,吃饺子取“更岁交子”之意。白波一家人在北京过年的故事,使无数中国人产生了心灵共鸣。贵州省的下尧村,每年十月都会迎接一个专为稻谷丰收而设置的节日——新米节。而村民享受盛宴的方式也很特别,十里长街,百十张桌子排在一起,所有的村民沿街而坐,这就是能够体现出群体协作和分享的“长街宴”。由此可见,民俗文化是一种群体智慧的结晶。人类社会中绚丽多彩的人

大学生如何培养人文精神

试论培养大学生人文精神的若干方法和途径 一、人文精神的内涵 “人文”一词,《大不列颠百科全书》给出了这样的定义:“人文,是指人的价值具有首要的意义。” 人文精神是一种普遍的人类自我关怀,表现为对人的尊严、价值、命运的维护、追求和关切,对人类遗留下来的各种精神文化现象的高度珍视,对一种全面发展的理想人格的肯定和塑造。 人文精神的基本内涵确定为三个层次:一,人性,对人的幸福和尊严的追求,是广义的人道主义精神;二,理性,对真理的追求,是广义的科学精神;三,超越性,对生活意义的追求。简单地说,就是关心人,尤其是关心人的精神生活;尊重人的价值,尤其是尊重人作为精神存在的价值。人文精神的基本涵义就是:尊重人的价值,尊重精神的价值。 二、我国高校培养大学生人文精神的历史与现实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在我国高等教育中加强人文素养教育以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养,培养大学生人文精神的教育思想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如早在1995年,原国家教委就开始倡导加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并将之视为进一步深化高校教学改革、提高教育质量的一项重要举措。1995年12月28日,原国家教委高教司在北京大学召开的“关于加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报告会”上,时任原国家教委副主任的周远清大声疾呼:应努力提高大学生的文化素质,并认为“加强学生的文化素质教育,更应当成为我们面向21世纪改革高等教育的一个重要的思考问题。”1998年,教育部又推出了加强高校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新举措,即在北京成立了“高等学校文化素质教育指导委员会”,随后,又在一些普通高校设立了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同时,一些著名的专家学者如季羡林教授、杨叔子教授、周之良教授等也都积极地呼吁加强大学生的人文素养。可见,无论是教育管理部门,还是社会舆论,都为高校文化素质教育的开展创造了良好的发展条件。 三、关于培养大学生人文精神的一些想法 1、学校首先要确保教师的人文素养过关 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首先要确保教师人文素养能够过关,只有教师的人文素养达到一定的水准,才能够起到教育的作用。正所谓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教师的精神面貌会在潜移默化中对学生产生深刻的影响。现代教师的人文精神应该包括下

关于希腊古典人文主义的内涵与特质

关于希腊古典人文主义的内涵与特质 一提起人文主义,人们总会想到文艺复兴,认为人文主义是始于文艺复兴时期的一种文化思潮,甚至认为两者具有同一性。它的主旨是对人的本性的认识、分析和探究,对人给予理性的教化和培养,对人们如何更好地生活给予精神指导。对古代希腊人来说,人是城邦的动物。城邦个体公民的福祉取决于城邦的兴衰,城邦的兴衰取决于道德的兴衰,道德的兴衰取决于城邦公民灵魂之善恶。因此,希腊人文主义者全部激情的焦点在于对灵魂的塑造、对心灵的关切以及培养人的理性的高贵,以实现理性基础上的个人与自身、个人与城邦、个人与社会之间的和谐状态。古典人文主义的初衷是解决雅典城邦危机,但在这一过程中,在对人性的深刻认识基础上,它确立了人之为人的普遍性原则,创立了一种理性精神的美。这种普遍性原则使希腊人文精神不仅属于希腊民族,而且成为了世界性的文化遗产,对后世的影响深远而持续。 (一)希腊人文主义是在对人性的探究与思索中逐渐形成的,其对人性的基本理解是身与心、灵与肉、感性与理性的统一,其对人的基本理想和总的追求是塑造身心俱美的人,既是世俗的,又是神圣的。 诗人荷马无疑是希腊人文主义之父。令诗人永垂不朽的两部史诗《伊利亚特》和《奥德赛》,在古代希腊被看成是智慧的宝库。荷马是当时许多游弋在希腊各地的行吟诗人之一,之所以至今依然不朽,在于他把各种各样的传说、神话,通过自己富有诗意的想象用文字记录了下来。荷马笔下的希腊人生命纯朴、热烈、奔放而自由,在自然的天性中尽情享受生命的愉悦。荷马对躯体的健美、相貌的俊俏、欢宴的场景、感官的享乐真是不惜笔墨不加掩饰,史诗充分展示了人的自然本性的无拘无束。荷马不愧为是人性美的讴歌者、颂扬者和倡导者。 荷马的人文主义集中体现在神人关系上。荷马的诸神既有神的特性,又与人同形同性,有人间的喜怒哀乐,有时很难区分到底是奥林匹斯山上的神还是希腊凡间的人。也许这正是诗人的理想,要按照神的样子塑造人:既有人性的丰满与热烈,又具有神的力量与克制。荷马史诗中所包含的人文主义元素是希腊人不竭的泉源,但荷马的人文主义更关心的是人的自然本性,在这一时期,人类理性刚刚走出襁褓,只显露出微弱之光,非得借助神力才能唤醒。作为深刻影响欧洲文明传统的希腊古典人文主义,不是仅由希腊的神话、诗歌、悲剧来完成的,荣誉的花冠更应属于希腊古典时代的哲学。 (二)希腊历史进入古典时代的标志是希波战争的胜利。任何战争的胜利本身都是值得欢庆的。希波战争的胜利对于希腊的伟大意义除了在于其结果决定希腊人是做奴隶还是做主人的问题之外,更重要的是在于其影响——成功抵制了东方专制政体向西方推进。此后希腊,特别是雅典,进入了最辉煌的时期。植根于西方文明的希腊人文主义的理性智慧诞生在雅典城邦民主政制的鼎盛时期,完成于雅典城邦由强盛转为危机时期。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是古典人文主义的发明者、完成者、完善者。 众所周知,希腊文化一转而至于哲学便开出了异常绚丽的花朵。荷马以来的希腊文化到了苏格拉底时代发生了转向。荷马为希腊人发明了一个神的世系,要在神性中发现人的理性,这种理性往往表现为“神异奇迹”。任何文明的起源首先是宗教,希腊也不例外。苏格拉底之所以受到特别的尊敬。正如西塞罗所说,是因为他把哲学从天上带到了地上。由于专注于人事,苏格拉底不但实现了由神界向人界的转向,更进一步地完成了对人的本身的转向,即关注点由人的外在的感性对象转为内在性的灵魂。苏格拉底确立了一个原则,灵魂的善对于人来说是更为根本的问题。 苏格拉底为了雅典人能过上有德行的幸福生活(灵魂的善才是幸福)耗尽了一生的激情和智慧。就在对他执行死刑的时候,他还在教诲人们不要只专注于尽力获取金钱、名声和荣

西方人文主义精神的起源与发展

西方人文主义精神的起源与发展 人文主义的精神内涵:强调人的价值及其决定作用,提倡怀疑精神,反对迷信。起源于古希腊,发展于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和启蒙运动,形成了历史上三次思想解放运动。 一、西方人文主义思想的起源 1、智者学派 (1)原因 ①政治:古希腊城邦民主政治发展到顶峰;(教材p22页历史纵横) ②经济:古希腊经济的繁荣——奴隶制工商业(根本原因); ③思想:公元前6世纪的自然哲学家们排除了神造世界的迷信,机器了人们探索世界本源的兴趣; A、代表:泰勒斯 B、观点:万物都是由水形成的; C、评价:观点虽然是错误的,但从破了宗教神话对世界的解释,表明人们开始更加关注周围的世界; ④其它: A、雅典成为希腊文化和政治中心; B、伴随着人们越来越多的参与政治生活,人在社会中的地位日益突出; (2)概况 ①时间:公元前5世纪; ②代表人物:普罗泰格拉; ③观点: A、以人和人类社会为研究主题,研究人类,反思人类自己。以人的眼光去考察和认识社会、政治和法律问题,关注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社会组织、风俗习惯和伦理规范等。 B、强调人的价值(学思之窗p23页) ——观点:(人是万物的尺度)。人的感觉是判定一切的准绳,否定神的意志是衡量一切的尺度,树立了人的尊严和权威 ——意义: 积极:否定神,肯定人,树立人的权威,概括了智者学派的主要思想,体现了希腊文化人文主义的本质。 消极:过于强调个人的主观感受,忽视人们认识的共性,容易导致主观随意性和极端个人主义; 否定了制度、道德、法律对人的约束力,不利于建立正常的社会秩序和社会公德; C、反对迷信,强调自由。一切制度、法律和道德都是人为的产物,因此约束力也都是相对的,其兴废要以人为尺度。 D、在社会道德方面,每个人都应该有自己的判断标准,不应强求一律。 (3)特点: ①专业性:知识渊博、才能出众的专业教师; ②狡辩性:常用各式各样的狡辩语言和方法,学费较高,名声不好;(诡辩学派) ③进步性:思想启蒙和解放起了积极的作用。 (4)影响: ①积极影响:

论人文主义的成立及其内涵——以牟宗三、唐君毅、徐复观为中心的基础性理解

论人文主义的成立及其内涵——以牟宗三、唐君毅、徐复观为中心的基础性理解 论人文主义的成立及其内涵(上) ——以牟宗三、唐君毅、徐复观为中心的基础性理解 注:本论文原为一篇,提交给第七届国际新儒学会议(2005年9月10-12日在武汉大学举行)。《重庆社会科学》发表时嫌太长,分上下两部分分别发表在2005年第8、9期上。 内容提要:本文分上下两篇。上篇主要以现代新儒家的探讨为基点,通过人文主义在西方的限制与不足的分疏进而指出:打开道德的主体之门为成立人文主义的唯一进路,而中国文化正可以成就这一进路,它可以使人文主义成为一个综摄的系统,领导文化生命前进的最高原则。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了人文主义与幸福的问题,以说明人文主义应如何关照人的物 质性存在。 关键词:现代新儒家人文主义道德主体幸福 一九五○年,徐复观翻译了日人三木清氏的《西洋人文主义的发展》一文,发表于《理想与文化》第九期。在该文中,三木清氏梳理了西方人文主义的发展历程,并指出了其限制与不足,同时对人文主义之成立及其本有意涵作了理论上的概括。(1)该文的是非得失在此不论,但它却引发了港台现代新儒家对人文主义的普遍反省与探讨。牟宗三由此写了《人文主义的基本精神》、《人文主义的完成》和《人文主义与宗教》诸文;唐君毅由此写了《世界人文主义与中国人文主义》、《人文主义的名义》诸文;徐复观由此写了《中国古代人文精神之成长》、《一个中国人文主义者所了解的当前宗教(基督教)问题》,他更在此基础上,写成《中国人性论史·先秦篇》一书,来阐发中国文化中的人文精神的发展与落实。本文之上篇将在牟宗三、唐君毅、徐复观的探讨的基础上,进一步来论述人文主义之所以成立的基点,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人文主义与幸福的问题,以说明人文主义应如何关照人的物质性存在。而 这,只能在中国文化中才能被很好地解决。 一、人文主义在西方文化中的发展与不足 “人文”二字虽为中国文化所固有(《易传》:“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但人文主义却是西方文化中Humanism一词的译语,也有人把它译成人本主义。所谓“人本”在西方文化中是相对于“物本”和“神本”而言的。然西方文化占强势地位的是“物本”和“神本”,前者成就科学和形而上学(哲学);后者成就宗教信仰。人文主义只是在“物体”和“神本”之间作一些补漏救弊的工作。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唐君毅才说:“西方之‘人文主义’,差不多均是由于欲对治或反抗某种文化上的偏蔽而兴起。”(2)也正因为如此,牟宗三才说:“在西方学术思想传统里,人文主义不是主流。而且它也是潜伏在那里,时隐时显,因此它始终没有彰显出来,完成其自身之系统,以为领导其文化生命前进之骨干。”(3)这就是说,人文主义虽然是西方文化中提出的概念,但因“人”这个“本”被“物本”和“神本”给闷住了,故从人文主义在西方文化的发展来看,并不能尽人文主义的全蕴。那么,在现代新儒家看来,人文主义在西方文化的发展中到底有哪些限制与不足呢? 人文主义在西方文化中的发展,若就其粗线索勾勒,可分为西塞罗时代的人文主义、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和十八世纪德国的人文主义。这三个阶段的人文主义其具体内容或容有差异,然就它们的基本性格而言,皆不能担当领导西方文化生命的使命,则系其共性。因为它们有其不可克服的限制与不足。关于西方人文主义的限制与不足,牟宗三在其《人文主义的完成》一文中有详细的分疏与指陈。首先,看西塞罗时期的人文主义:人文主义一概念,在希腊并未成立,其成立在西塞罗时期的罗马,故西塞罗是西方文化史上第一个意识到人文主义内容及其价值的人。他之所以有这种自觉的意识,牟宗三认为:“是由于罗马原是一野蛮民族”,故西塞罗的人文主义自觉“正表示野蛮无文的民族开始自觉到自己之野蛮,自己之纯为赤裸裸的原始生命之不足,反省到自己之寒伧,而想要过一种有文化的生活。……西塞罗的人文主义,正尽了这个责任。”但因这个责任只落实在“现实生活之重自由、尊理性、富

人文主义概述

人文主义概括 摘要:本文简单综述了人文主义的产生背景,介绍了人文主义中西方发展历程,人文主义的历史影响,结合我国的社会背景介绍人文主义,最后阐述了人文主义的深层次矛盾和未来方向。 关键字:人文主义;发展历程;社会背景;未来方向 1.人文主义产生背景 人文主义与宗教改革是西方近代文化的开端,两者目的虽相差很大,但矛头都指向腐败虚伪的罗马教会,罗马教会极力抵制宗教改革,不惜发动战争,而没有抵制人文主义思潮的发展。西方人文主义产生于城邦奴隶制民主政治的发展,奴隶制经济的繁荣以及人在社会中地位日益突出,人们不满足于长期受迫于落后的教会,开始寻求自由、平等以及两性间的关系,人文主义思潮开始发展,随着文艺复兴的到来,人文主义在西方进入蓬勃发展期。 中国的人文主义思想萌芽出现在晚明时期,专制主义的强权政策,使人们反抗的人文主义显露,但是究其根源还是商品经济的发展,使人们开始追求自己的生活。红楼梦中突出了封建“礼乐”的残忍,贾宝玉和林黛玉的爱情则是对封建礼教婚姻的一种抵制。人们追求自由的思潮开始显现。 2.人文主义的中西方发展历程 2.1西方发展历程 可分为西塞罗时代的人文主义、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和十八世纪德国的人文主义。西塞罗时代此时的人文主义既有其成就,亦有其限制。其成就在:这种人文主义能极成有教养、合规范的社会政治生活;其限制在:这种有教养、合规范的社会政治生活,只是外在的重秩序、尚和谐,实不能凝聚收摄于人的生命中而得以最后的贞定。因此,可以说,此时的人文主义所成就只是外在的、形式的、美的人间境观,而这种美的人间境观是外在的、形式的,因而是松散的、虚脱的,随时可以滑坠堕落。这是因为,人文主义若只落实在现实的生活情调之上,即是松散的、无“本”的,而无“本”,则自身并不能挺立得住。 文艺复兴时期,在这个时期人文主义之得到世界的意义。这个时期的人文主义,依然承继了人文主义在西方文化中的发展传统——对中世纪基督教神学桎梏的对峙和超脱。此时的人文主义还是停留在外在比照之后的补救,而不是人自身的自觉自立。文艺复兴时的人文主义虽表示人性的觉醒,个性自我的觉醒,然其所谓人性仍只是对自神本落下来而说,而落下来自其自身而观之,又只是一个浑沦的泛说,而个性自我亦只是一个浑沦的整全,因此亦只偏于就才情气而说。 十八世纪德国,这个时期的人文主义是对启蒙思想的“抽象的知性”的反抗而成立。启蒙思想则是对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的反省而作的凝敛、收缩与沉着。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因执着于生命个性的欢欣而成就了伟大的科学和艺术,但这种成就是基于个体生命对大自然的爱好与追逐,它并没有收缩回来在主体内作超越的反省与分解。 2.2中国发展历程

舌尖上的中国图片分析

《舌尖上的中国》节选图片分析 图片一、 ◎在图片中,此景属于中景(人体膝部以上),图中人物的动作和情绪交流非常深刻。利用中景中的人物更好的突出了主题。 图片二、 ◎在图片中,此景属于特写(人体肩部以上),看着鼻子上的光线,明显是顶着烈日的,没有拍摄到图中女人的肩膀,正是拍摄者对于女

人脸部特写的表达,恰到好处的表现了人物的形象,及光线的方向。图片三、 ◎在图片中,此景属于全景(人体的全部和周围背景),交代了画面中劳动妇女们和在田野中的关系,相对于远景来说,全景更能展示出人物的行为动作。 图片四、 ◎在图片中,此景属于山背中景,拍摄者以对角线构图来重点表示,

相互连接,可以贯穿画面的对角,更具稳定性。 图片五、 ◎在图片中,此景属于特写,拍摄者于重点突出表现面碗中被老爷爷吃面的中的样子。自然光线从头顶上打下来。把面和老爷爷的脸部坐成特写,重点突出主题,主题明确构图清晰。 图片六、 ◎在图片中,此景属于全景(人体的全部和周围环境),拍摄者在墙

面中由下至上的进行拍摄,光线温和,自然光有上打下来,墙壁中的小草奋力生长,翠绿的颜色,镜头的方向,表现了小草的生命力。图片七、 ◎在图片中,此景属于全景(人体全部及周围环境),拍摄者的构图合理,给人一种极好的延伸感,这种拍摄手法有种独特的作用。 图片八、

拍,更能清楚地交代了猫咪和周围环境之间的关系。阐述了猫咪与周围环境的密切关系。 图片九、 ◎在图片中,此景属于远景(被摄物体说出在的环境),在远景的画面中,不注重表现细节,也不用刻画人物,拍摄者表现了是梯田的规模、气氛、气势之外,还表现了一定的意境。 图片十、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与发展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与发展 摘要:从古代希腊到现今,几千年的历史,西方的人文精神随着古希腊的思想革命、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启蒙运动等历史发展进程经历了产生、发展、不断丰富和完善的过程。 关键字:西方人文精神,起源与发展,古希腊,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启蒙运动 人文精神一词源自西方。在西文中,“人文精神”一词应该是humanism,通常译作人文主义、人本主义、人道主义。狭义上是指文艺复兴时期的一种社会思潮,其核心思想为:一、关心人,以人为本,重视人的价值,反对神学对人性的压抑;二、张扬人的理性,反对神学对理性的贬低;三、主张灵肉和谐、立足于尘世生活的超越性精神追求,反对神学的灵肉对立、用天国生活否定尘世生活。 广义上则指欧洲始于古希腊的一种文化传统。它是西方哲学思想在两千多年探索一些不可解问题的过程中培育起来的一种精神。周国平教授曾把人文精神的基本内涵确定为三个层次:一、人性,对人的幸福和尊严的追求,是广义的人道主义精神;二、理性,对真理的追求,是广义的科学精神;三、超越性,对生活意义的追求。简单地说,就是关心人,尤其是关心人的精神生活;尊重人的价值,尤其是尊重人作为精神存在的价值。 西方的人文精神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着不同的具体含义,但其

核心是与上述内容相一致的。需要注意的是,人文精神是不同与人文主义的意识形态范畴。 人文主义一词,无论在古希腊罗马时代还是在文艺复兴时期,都没有出现。英国学者布洛克认为,这一词汇迟至1808年才由一个叫做F.J>尼特哈麦的德国教育家在一次有关古代经典在中等教育中的地位的辩论中用德文“humanismus”杜撰出来,后来在乔治〃伏伊格特写的一部著作中首先用于文艺复兴,书名是《古代经典的复活》,又名《人文主义第一个世纪》(于1859年出版)。 布克哈特在其1860年出版的名作《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化》一书中大量使用“人文主义”、“人文主义者”等概念,并做了深入的探讨。 英语“humanism”是从德文“humanismus”转译过来的。这样,“人文主义”作为指称文艺复兴中产生的一种新观念的词汇,才在西方世界流行开来。所以,在我看来人文主义是人文精神的一种具体体现,特别是文艺复兴时期的一种社会思潮。 一、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古希腊的人文精神 在古代希腊,有些学者把对神的关注转向人间,试图从实际出 发探究宇宙万物的实际面目,了解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无论是 智者学派,还是苏格拉底或帕拉图、亚里士多德,他们的思想 都蕴含着西方人文精神的萌芽。英国当代著名学者阿伦布洛克 曾说:“古希腊思想最吸引人的地方之一是,它是以人为中心,而不是以上帝为中心的。”

人文主义的发展历程

?人文主义的发展历程 ?古希腊先哲以人为本,强调人的价值和作用,他们的思想是西方人文主义的起源。 ?中世纪,基督教会垄断西欧的文化教育近千年,人文主义几近湮没。 ?文艺复兴:以复兴古希腊,古罗马文化为名,以人文主义为旗帜,形成了人文主义的社会思想,提倡人性,反对神性,倡导个性解放,反对盲从盲信的愚昧思想。 ?某改革:提出了因信称义和先定论,使人获得了精神上的自由和灵魂得救的自主权,以人文主义某观挑战教皇的权威,促使人类不断的认识自己。 ?启蒙运动:启蒙思想家倡导理性,把反封建反某神学的斗争推进到反对封建专制制度,建立资产阶级理性王国,按照资产阶级利益构建政治制度的高度,人文主义得到丰富和发展第11课希腊先哲的精神觉醒 如何评价智者学派的思想 (1)积极方面: 强调人作为客观事物的主体意义,否定了神或命运等超自然的力量对社会人生的作用,树立了人的尊严。 (2)消极方面: 智者学派过分强调个人的主观感受,忽视了人们认识的共同性,认为没有是非之别,这样的思想方法给主观随意性和极端个人主义打开了方便之门,被称为“诡辩学派”。 第12课文艺复兴巨匠的人文风采 兴起的背景: ①根本原因: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

②阶级基础:新兴资产阶级形成与逐渐成长,在思想领域要求冲破基督教会的束缚,追求现世物质享受和精神享受。 ③文化基础:意大利是古罗马文化的发祥地,其文化遗产和人才结构是文艺复兴的重要条件。 ④文化条件:造纸术和印刷术的和传入,极大地便利了欧洲文化的发展。 ⑤现实原因:资产阶级还没有成熟的思想体系,只得借助于古希腊、罗马文化来表达反封建的思想。 ⑥直接原因:黑死病在意大利的蔓延促使人们反省。 分期: ?1、早期:14世纪,意大利,前三杰 ?2、全盛:15世纪,意大利,艺术三杰 ?3、扩展:16世纪,西欧,莎士比亚 实质: 早期资产阶级在思想文化领域内的反封建斗争和思想解放运动 核心: 人文主义:提倡人性、反对神性;追求现世享乐,反对禁欲;提倡自然个性,反对迷信盲从。 特点: 借古代文化之名宣传资产阶级思想。 代表人物及其贡献 影响: ①文艺复兴是西方近代第一次思想解放,它摧毁了教会的精神独裁,把人性从基督教神学桎梏下解放出来,发扬了为创造现世幸福而奋斗的乐观进取精神; ②创造出大批精湛的艺术品和文学杰作,成为人类艺术宝库中的无价瑰宝; ③适应了资本主义发展需要,推动了某改革运动。

[中国,舌尖,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成功因素分析及对中国纪录片的启示

舌尖上的中国成功因素分析及对中国纪录片的启示 1《舌尖上的中国》成功的背景:中国纪录片的历史转型 无疑,《舌尖上的中国》在全国范围内着实火了一把,或者可以说从来没有一部中国自主拍摄制作的纪录片能够像《舌尖上的中国》那样深入人心,甚至成为人们茶余饭后津津乐道的谈资。因此《舌尖上的中国》开拓性的历史意义是不容忽视的,这也是本文将其作为研究对象的重要原因。要考察《舌尖上的中国》的走红,不能够就事论事,而是应该充分考虑新世纪的社会文化语境的变迁和大众审美趣味的变化对纪录片发展的影响,特别是进入新世纪以来中国记录片发展的现状和当代特征,这种特征集中体现在新世纪以来中国纪录片发展的时代转型上,我们将从社会场域、文化语境、大众审美机制三个方面的转型对《舌尖上的中国》的走红进行背景分析。 社会场域转型纪录片是一个民族的珍贵记忆,回望历史,中国纪录片用颇具特色的表达和创作方式记录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各族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进行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历程的许多片段。从更广泛的角度而言,纪录片更是世界范围内的文化宝藏,在经济、政治、文化全球化的大背景下,任何一种民族文化形式下的纪录片都必须适应时代和社会的发展节奏与步伐。纪录片的发展需要与时俱进,特别是在社会历史转型的时期,更应当时刻把握历史和时代的脉搏,及时调整并适应新的社会和时代,只有这样才能既真实反映社会历史的面貌,又对其未来发展起到警示或导向的作用。纪录片作为一种表现现实社会事物的文艺形式是不能够靠一些获奖作品的口碑和影响力和纪录片工作者的辛勤劳作而取得发展空间的,如果不进行有效的改革和创新,纪录片自身是无法在一个信息空前多元、资讯空前丰富的新媒体时代与娱乐化、大众化的文化产品展开竞争的。 为了在激烈的竞争中求得生存和发展的新机遇,中国纪录片不得不顺应时代和社会历史要求,走上转型重构之路。中央电视台作为国家媒体、主流媒体,在中国电视行业中始终保持着高度的自觉,在社会历史转型的社会场域内,自觉将如何让中国纪录片保持其主流文化地位和社会影响力作为一个必须深入思考的问题,应当看到,央视纪录片率先告别倚重作品传播的时代,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从而使中国的纪录片在新世纪开启了自我调整以适应新的社会场域的全新发展阶段。 2《舌尖上的中国》成功因素分析 由央视纪录频道制作的7集高清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A Bite of China)自2012年5月在央视首播后,引起社会广泛关注,其收视率甚至超过了同时段热播的影视剧,成为中外业界和广大受众关注的焦点。2012年,央视纪录频道完成自制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的首秀,该片首轮播出的平均收视率达到0. 5%,第4集《时间的味道》收视最高,达到0. 55%,这个成绩己经和BBC纪录片所能达到的收视率差不多,并超过了所有同时段的电视剧收视率。虽然没有超过《故宫》播出时的0. 6%,考虑到国内电视媒体竞争的激烈程度和收视群体的不断分流,由舌尖引起的市场连锁效应己足以令人侧目。在2012年第49届法国春季戛纳电视节期间,法国纪录片公司的卡特琳娜女士看完《舌尖上的中国》的片花后表示:片子精彩,质量很高,具备世界水平,她有意购买。该片有望实现央视纪录片海外销售市场的历史性突破,海外单集销价也很可能打破《故宫》保持的单集5到6万美元中国纪录片交易纪录。有网友在一篇博客中这样讲到自己的观后感受:七集看下来,感触最深的并不是某个地区某道

2021新高考全国卷语文作文“舌尖上的中国”素材解析

2021新高考全国卷语文作文“舌尖上的中国”素材解析 素材分析 1.台词:人们懂得用五味杂陈形容人生,因为懂得味道是每个人心中固守的乡愁。 适用主题:适用主题:关于家的味道、记忆中的故乡、老家、传统文化、对逃离北上广的看法、简单生活、爱国精神等作文立意,如2016年北京卷《“老腔”何以令人震撼》,2008年浙江卷《感受乡村》。示例:人们懂得用五味杂陈形容人生,因为懂得味道是每个人心中固守的乡愁。家是摇篮、是温床,血肉相连、情深悠长。若说挫折是为了成长,离家便是为了思乡。思念家乡的山,家乡的水,家乡的人,更是思念那家乡的味儿…… 2.传承中国文化的不仅仅是唐诗宋词京剧昆曲,它包含着与我们生活相关的每一个细节。 适用主题:适用主题:任何关于文化的传承、中国传统习俗、弘扬社会正能量等作文立意,如2014年北京卷《老规矩》,2016年北京卷《“老腔”何以令人震撼》。示例:老规矩其实是人对文化的坚持,老规矩虽老,可那是家族的修养之道。正如舌尖上的中国节目所说,“传承中国文化的不仅仅是唐诗宋词京剧昆曲,它包含着与我们生活相关的每一个细节。”也许某一个被你忽略的细节,正是经过数代祖辈的经验积累才得出来的结论。 3.历史对于旁观者是一段故事。对于亲历者,却是切身的喜悦和感伤。 适用主题:来自粉丝「亭有枇杷树.」的应用内投稿。适用于勿忘国耻,灾难对人的心理影响等主题。示例:历史对于旁观者是一段故事,对亲历者却是切身的感伤。比如,在纪录片《二十二》中,观众看的是故事,亲历者忆的是血泪史。该片导演郭柯用镜头记录了抗日战争中中国幸存的“慰安妇”的现状,片中展现“慰安妇”的故事是悲惨的,但对亲历者而言,虽然时间让苦难结了疤,但旧患总会时常侵蚀她们的快乐。时间带走了仇恨,但历史却应被铭记。

人文精神范文

人文精神范文 试论培养大学生人文精神的若干方法和途径 一、人文精神的内涵 “人文”一词,《大不列颠百科全书》给出了这样的定义:“人文,是指人的价值具有首要的意义。” 人文精神是一种普遍的人类自我关怀,表现为对人的尊严、价值、命运的维护、追求和关切,对人类遗留下来的各种精神文化现象的高度珍视,对一种全面发展的理想人格的肯定和塑造。 人文精神的基本内涵确定为三个层次:一,人性,对人的幸福和尊严的追求,是广义的人道主义精神;二,理性,对真理的追求,是广义的科学精神;三,超越性,对生活意义的追求。简单地说,就是关心人,尤其是关心人的精神生活;尊重人的价值,尤其是尊重人作为精神存在的价值。人文精神的基本涵义就是:尊重人的价值,尊重精神的价值。 二、我国高校培养大学生人文精神的历史与现实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在我国高等教育中加强人文素养教育以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养,培养大学生人文精神的教育思想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如早在1995年,原国家教委就开始倡导加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并将之视为进一步深化高校教学改革、提高教育质量的一项重要举措。1995年12月28日,原国家教委高教司在北京大学召开的“关于加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报告会”上,时任原国家教委副主任的周远清大声疾呼:应努力提高大学生的文化素质,并认为“加强学生的文化素质教育,更应当成为我们面向21世纪改革高等教育的一个重要的思考问题。”1998年, __又推出了加强高校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新举措,即在北京成立了“高等文化素质指导委员会”,随后,又在一些普通高校设立了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同时,一些著名的专家学者如 __教授、杨叔子教授、周之良教授等也都积极地呼吁加强大学生的人文素养。可见,无论是教育管理部门,还是社会舆论,都为高校文化素质教育的开展创造了良好的发展条件。 三、关于培养大学生人文精神的一些想法 1、学校首先要确保教师的人文素养过关 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首先要确保教师人文素养能够过关,只有教师的人文素养达到一定的水准,才能够起到教育的作用。正所谓学高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