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周易杨说河图洛书

周易杨说河图洛书

周易杨说河图洛书
周易杨说河图洛书

河图洛书

人来人往数千年,几人真意视眼前?

世上最简自然事,就是八卦始起源!

河图是不需要去论证的,除非他是瞎子。这也许是这个世界上最不经意也最不容易使人注意到的,因为它太容易被人忽视忽略,但它却是这个世界上发生最普遍存在的自然现象,我们一睁开眼睛就能看到的自然现象,以至于绝大多数人皆未能注意到它所指的内涵。它就是我们看到的世界,一个就在眼前的世界.我们为什么能够看到这个世界? 是因为河图,这是古人对这一观察对象定的言词述义。同样,我们看到的不管什么都是河图。其实质所指也就是光承载传输过来被我们所观察到物体与反射面的像,以大像中包涵小像,小像中还有像,这些小像应承于互动相应的传输而展现出一幅相同的像,并以此而呈现于我们所应对于自然的眼见观察。解析了这个像的传输与互动传输的运动过程与机制,你也就进入了易经的世界。所谓易经者,它也就是从这个世界上最简易与我们最不经意的观察入手。而以此切入它所承的数理关系而立其数理原则与其理论设臵的原始关系。这就是河图与其所设立及其解析其数理意义所承立意的原点。

河是因水的汇集并以其汇集而承载着水,以水的汇集与承载而驱动着水而成河。古人把这一互动所应,并以互动相维而作用于再行互动相应的关系机制述为河图。图字的繁

体本身就述明了这个道理。洛是汇集成河的支流,即河之汇集之支也。并以此而理于其立意基础相承下的条理化,以其所书者,即明示刻划与所承的思维脉络。

即洛书是以述河图解析的运行机理。也即是谓河图的数理解析方法。在这一运动机理所设臵其解析关系上,古人设立了对其进行数理规则相应的分析,谓之设卦观象,并以象而设卦。以此互为表里,以原始反终而构成其数理关系与理论成因的对象基础。在这一基础上,才能明确卦理与其数理形成的基础与原则,并以其所承的原则与关系而产生解析步骤以及程式关系以此理于爻词之义。包羲氏以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也即是基于自然这一最普遍与最平常的观察,以此用来通万物之理。因为有一点,万物皆离不开物质本身所承的根本因素,而演化出物质道理并展现出物质运动之维的表现,而在相承于互动中并以此表现出相维而发展的内在衍承关系,又以衍承于互动相承机制下而作用于互动相维并发展其互动相应,以此而应承于互动相维并发展其基础规则的展现效应,从破解物质之因而始,而理万物之情理于其中者。而物质之因,是以从光成像的观察点上去切入,并体现出这一观察表现的原则而析其内涵与表现的关系,以此而切入阴阳之理,即所呈的表现与内涵的关系,以此来述明看得见的表现与看不见的内在,

并以看得见的表现而推理看不见的内在关系,此谓阴阳之原。它自身在与之对应互动相承转化,并承其互动相维而转化于互动的连续过程中,演绎无穷小,并且皆保持着一个相同的运行机制,以此而表现出互动相承与相维发展而应承其根本机制的表现,并以此而设立数理而推理物理,所以,其数理规则它在根本上皆遵循其所承对象的物理意义,以其推理,万物在内涵上皆涵运光的运行机制,并以此反应出物质运动的内涵与衍承于互动的相承关系.这一点在卦爻词中,表现也很多。如含宏光大,地道光也,知光大也,含万物而化光。得尚于中行,以光大也。需有孚,光亨。憧憧往来,未光大也。柔乘五刚,其危乃光。自上下下,其道大光。萃有位,志未光也。动静不失其时,其道光明。引兑,未光也。涣其群元吉,光大也等等。

从自然光传输成像的观察反应上而立其数理关系,谓之观变于阴阳而立卦。以此去切入物质最根本的运动关系,而析其物质最根本的运动机制。即只要是站在物质的最根本的运动机制上,它并不需要现代任何物理学概念,即一样的可以去推理宇宙与物质的发展关系。而现代物理学却依然未能切入与透析最根本的物理本质关系。

是谓以其之理,而析于地之理,是谓天地无心,必行无心之理。从解析光的运行机制而立于乾坤的抽象意义与所承的概念,而以对光的运行状态的观察而切入,则河图是它所

指的具象。以形而上者谓之道,即从具象而切入抽象,并以抽象而反承于具象。谓易理所承概念与数理原则的原始反终。并以此而透析物质世界竟然是以这一个简单的自然规则而发展成为自然世界,并且这一复杂无比的自然世界的根本规则,它也是因这一透析而简单的规则所决定。而这一简单的自然表现在运用数理关系上,却依然演化得异常复杂。即任何数学方程皆不能将其概括,但展开其数理规则之后,却能涉及到数学根本关系的所有方面。即万物理论,它考验的也就是人的无知程度。

整个易经的数理基础,皆在对我们常性所观察到的物体反射光成像,在物体所反射光的反射区域皆是物体反射面的像这一观察点上作出.并围绕这一观察基点,而设立数理.即易理的所有数理原则,皆是在围绕这一观察点上而作出的,并围绕这一观察点的数理解析方式而展开.它直接也就进入了现代物理学最基础观念的量子原则的解析上去了.

以太极生两仪而言,我们平时说一分为二。它分的不是二,而是分的一。在分开一之后,得为二。如1+1=2.在这里二是一个相分的概念还是一个相合的概念?那么,此无疑是一个相合的概念,表明其是以对应等同而构成相合的一个组织关系.以逆其关系而言,则表明其基础对应等同于相合的皆同性,以反向逆数的理解也就导出了二分的无穷,那么作为一个基础关系的二分,由于每一个基础数皆可以二分,因其所有的基础皆是对应等同的

相合而言,只能是以相合之下的皆同性作用于相合的四分才能达到与展现出二分的无穷。在自然观察中,什么东西在四分而能展现出二分的无穷呢?它就是光!谓光被四表,格于上下。在以相合于四分,并呈现连续相合于四分而发展相合并协同相维的往复分化与扩展其协同相维的重重往复状态下,以此而体现数理关系二分的无穷,四也就构成了其对应等同与等同相应的组织关系.同样,以这一数理关系关系去分析1+1+1=3(或1+2=3)这一数理关系之时,以三合而为一整体,以逆数关系推理出二下之一皆相合,三下之一皆三维.这又导致出三分的无穷,并且三系又构成其基础组织协同相合并相应递进的往复范围的协同体系的往复相应规则.在以三系相维的递进下,又构成系于整体的协同相维.在这一数理关系在所承的集合相维关系下,它皆保持着一个相同的运行机制。此即是河图。一幅象河一样的图,河里面皆是相同的水.以水的汇集而驱动着水.

在这一体系中,每一个片段皆保持着一个相同的运动规则。同时每一个片段皆可以分化为无穷,其中每一个小数皆可以分化为无穷。所谓的数量,即数下所承之量。以数的应同相合而构成分化与应同相维的组织关系,则在组织相维的体制下,限制其无穷可分而体现出其在大环境中自身互动往复相维的组织关系。即在组织关系内,所分与所合,皆在这一组织关系内以往复相维构成其协同性。在协同体的相应下,每一个基础皆可构成互通,又可在组织关系的互动相应

与传递下畅行无阻。以三下之一皆相同,构成组织协同体的连续负载转化关系,以三系递进的相维,则每一个基础皆构成它所承的组织范围的协同性。在承于每一个基础的相合与四分的连续下,以三系的递进相维与层层的协同相应,它也就包涵其互通互达的波段与频率段,与许多见不到的运动关系。导致基础相维与发展互动相应的畅行无阻而内在却皆保持着一个皆同的运行机制。也只能是在这种状态下,才能构成万物皆相见。以相合的四分再行作用于基础的相合,构成上下协同相维发展的组织体系关系,此谓之四相。以三系体的相应,在相应相合于四系分化并反承于三系叠加相应往复的层层协同相维下,构成咸同性,此谓时乘六龙以御天。在设立以五为基础的对应往复而发展其互动的平衡下,由于五位它皆必须与外在协同才构成其组织体上下相维的协同,并以此构成其上下相承的互动关系,以体现内在的皆同性而发展组织性上下相维的协同而演化其互动的上下相承的载体效应的转化关系。此构成大衍之数五十的由来,即以五位的协同相应关系,发展三系以应同而构成组织性分化又发展其上下相维而产生其支撑的互动相应的组织规则。在展开这一数理关系之后,几乎数学领域的所有基础组织概念,皆可以在这一数理规则的发展下找出对应环节与层面。

同时,易数以对所秉承的自然现象而解析并理出其数理规则,而解析自然的产生,而同时,以现时我们所运用的

数理规则则是基于其自然对应关系而设臵,并以此而应用于我们所承的思维意识并对自然状态作出意识类比,并以其基础设臵与协同相对应的关系而立其自然规则所表现事物反应的内涵。虽然数学它自成一系统,但在其数理规则的推衍之下,不难感觉出从易数所承的规则与其发展关系下,可以推理出所有数理规则与数学领域的根本关系与问题。即易数的数理关系是涉及到数学所有方面的,而在这一领域的某一方面去看待易数的关系,它都将使你一叶障目而不见泰山!易数本身以自然关系去解析与发展其所秉承的物理关系,并以此独立于物理关系而又发展出数学关系,但它在根本上却依然反应出数学关系在根本上皆遵循物理关系。并由物理关系而发展出数学关系,虽然后以发展出数学系统的独立性,却又不难看出它与物理关系的千丝万缕。

在这一点上,你也就能发现,在易经之理上所有数理的设立,并与数与数之间的关系是如何相承演化的?并且它这些数到底是怎么来的?它所遵循数理的原则是什么?并以这些原则而演绎数与数的关系。在这一关系上,你就能发现一个很可趣的现象,几乎传统观念中的大多数的文字皆与其数理规则理论的概念演化皆有关系,并且许多文字皆可在数理上而表述其对应,又以其数理关系其相承的概念,而这一体现则集中在汉古文学以壁中书的文字基础上又发展到后以的楷书上。这就是: 古人造字以纪数。

至于伏羲画八卦,文王演周易。即据于八卦相承的数理规则,以数理而明易理而述于数与象的互通。以运用比拟来阐述事物内在机制与其规律。而事物的运行机制与规律造就了事物的形成,而形成的事物它也即是这一运行机制与规律演化的体现。而以自然之化的我们以自身所秉承的意识与对事物的认知,它决定了我们对事物的看法与领悟及其所衍伸其环境与历史相维的理解方式。而易理却使用了与现时完全不同对事物的分析和解析方法,它促使我们对自身所秉承意识与思维趋向及其自身所造就对事物看法逻辑性的突破。而要达到这一点其实是非常难的,即承其现象而推理现象形成的机制。在这一因果相承与因果所化的衍承关系上,人们并不能做到很明确的形而上。这也是解易之书五花八门的一个根本原因。

不管是自然科学还是数学,它皆有自身理论与方式对应的假设及其推理所承的认同基础,又以其基础的认同与应同而发展其所承范围的组织关系的相维性。与其相关联性而产生协同于其组织关系,以此而承于互通并设立其相应的组织规则效应,以此互为表里而形成数学之通理。而这一基础的认知与设立的手法,它同样会制约我们对事物的认知,原因是它们皆存在我们无法突破与注意到的认知与自身所承的基础认同概念,并应承于认同所维而相应下产生的所维应同的感触。即同时皆存在其理论的成因与过程并与其对应而

设臵方面的局限,即以承其因而发展,却不能以所承之因而递归。原因是,它们也只是一则应用方法与思维所运用的产物而已,它的运用,同样也产生了一个副制品,它就是对我们思维意识的规范与制约,并以此而产生认同与应同下的所系于协同相维关系而产生其束缚式的受成意识,而我们也同样也有一个接受与认知的过程,当有了这一个过程之后,它同样也就制约了我们的认知与习事,并以此而应承于事物应同感触于互通的思维方式。而造就后以所承的组织效应再演化其相辅的应承与发展关系,而产生发展其应承关系的效应并又作用于相互与后继。此谓思不出其位。也可谓意识思维与科学发展的皆同性体现,并以此发展理论所维的改变与突破的历程。但有一点是不可摆脱的是,所有的科学与理论,它与人性秉承之理并应用于人性的相维之理是密切相关的。这也就成了事物终极的局限性。而这一点的认知,它与哥德尔不完备性定理密切相关而殊途同归。也即所有的事物皆为相辅相成的关系,即它承于对事物根本关系的认知皆无从从独立性谈起。包括数学。

由于洛书解析其运行机制运用了四分五裂这一以基础应同于互动的协同而发展的组织扩展,而发展出组织上下相承的互动相应,并在这一基础上承于其分化发展的负载组织又发展协同相应,而产生组织相承之系下各层面上下相承的互通,则构成以协同相维与分化发展其协同相应的基本组织

规则,以这一组织机制再相承于互动的数理解析方法与手段,用来体现基础应同而作用于相合下的四分,并再系之于应同与协同而构成组织发展与协同往复相维的方式,而产生其组织相承下的互动应承转化而言,以应同于基础与相承组织协同的转承之应,以集合之维再对应构成序列组织协同关系的相承转化方式.三也就成了基础负载组织结构在以的互动应同之下的叠加,在往复关系下,发展其皆同性往复相维与扩展相应下的负载效应。即三下之一皆三维。而构成再行以三系的基础以应同相合作用于四系于震这一概念的上下相承,并承于应同于组织相维于的震系概念,并以震系而产生四分的分化,构成发展于震系上下相承与基础震系上下相承,并构成三系结构负载体系的互动相承与协同于震系发展分化相应与协同相维的组织应承连续相维的负载协同体系的转化关系,即每一个基础皆存在其震系分化与应同及协同相维的关系,在与分化关系的皆同性互动相应下,而发展应承结构体系皆同性方式的一个基础衍承概念。即整合以发展基础的应同,而构成其趋向所系于应同而产生上下相承并再行发展其协同相应与往复扩展其相维关系的基础,并以之应承于互动组织范围以协同于互动相维的负载关系,而发展重重协同于震系序列上下相承的组织结构的协同相维体系,谓之万物皆相见,以三系组织负载基础的递进并又再行发展三系,则构成结构组织协同相维关系下作用于基础皆同性分化与

发展三系负载的环环相应,构成承于震系序列分化与协同往复相维的发展关系,此也是三生万物概念的由来。在以集合与分化并再应于集合,又再相承于三系结构序列负载而发展四系组织性相维分化,以连续互动协同相应的发展关系上,它消除了零,一,二的定势概念。即所有的数皆是相辅相成与分解于应同的组织结构,而作用于基础协同相应而发展于互动相承的概念关系,而表现其揲数方式的规则。此成了易数理论规则的基础。有许多人发现后以河图洛书的排列有许多数理方程规则或二进制与幻方矩阵等等方式,但这并不是易数规则的根本基础,而只是其所承数理关系展开后一方面的体现而已。

如以二分法,在第三重分时,此为八。表现为二的三次方的关系。当第四重分时,根据应同相维与应同分化而再行以协同相维于递归的规则,即应同与分化的应同产生再行以应同的协同相维,则以协同性下的应同相系而构成递归,归复为整体分化与反承于应同之系的上下协同相应的组织相维关系。即十六谓四乘四。然后以这一基础自身的互动相维发展为再行相应的基础应承关系。则发展出以五位作用于基础协同而发展的基础组织体概念而体现其组织关系相维下的协同性,并构成再行发展的基础关系。那么所承现的应同,它皆与其基础发展的应同与往复相维而相关。即后以发展的组织概念,皆是以最小的单元概念而引发组织关系的改

变。此谓兑。那么四的概念是作用于基础应同之分而言,二分法体现的其实是一个模糊性的观感而已。即以四分而体现二分下的无穷。二分是概括性,而四分是确定与精确性,即相合与四分作用于每一个基础组织的协同关系而言。下以的每一个片段则构成它组织范围的皆同性。即分化下的每一个小数它皆可以分化为无穷小。以无穷小之间的对应等同而言,并以此作用于组织体系的环节而言,它又以其组织体系的范围关系而限制其无穷可分的因素,四的关系则是承于基础关系而言的确定方式。

那么在以基础应同相系与分化下的应同而构成互通的关系下,三重相对构成皆同性往复与负载分化与协同相维。并以此构成震系分化的皆同性相互扩展。此谓离。即基础发展的三次方关系。

四重相对则构成再行以基础分化与应同而发展协同相应下以组织关系而递归。此谓震。而以四分的再行发展并作用于基础应同的互通而产生组织协同关系的相继,此谓生数之源,向分化而发展应同相系的组织协同相维的上下相承关系而言,构成五位的概念(即基础组织量往复相维于互动的平衡)。以此,如无外在关系,则演绎基础数的无穷,并且组织应同也一同演绎其负载相承与协同发展而应承于其根本机制的相维关系。谓之四营而成易。以往复而承其分化与协同相维而构成其组织关系的成立。

以分化与应同的协同上下相维关系构成五位。此谓乾。以此设立初,上与二,三,四,五位的解析方式,并发展其协同相维的分解步骤方式,此谓立爻词之理而构成原始返终,以其循环往复的数理负载对应而立六位而成章。

成数是以(五位,即基础应同于四分下的组织协同而构成基础组织的相维关系,并在后以的发展过程中又构成递进协同于发展组织体的协同相应)基础整体上下相承的关系而发展为成数概念。即以发展的组织关系再相应于基础应同与分化的组织协同构成再行性组织上下相维的关系,而表现其对应发展于互动相维的反馈。即以组织体再行作用于基础应同与分化发展的三系结构负载,以对应相系而发展组织体系的负载构成往复式束缚相维,构成六。此谓坤。

七则是组织体之间的相互,以作用于基础应同与分化而发展组织范围协同于相合下的上下相承,以基础负载相维而体现其组织上下相承的关系而言。即内在必然构成一个分合相维的自组织应承关系。以此体现出它的自组织性与互动相应下的自相维反馈。此谓艮。

八则以组织体的三重相对而言,那么其基础应同与分化皆在这一互动体系内构成互通并再行发展其基础协同的负载往复效应。谓之坎。

以上下相承的分化与再行发展的应同构成上下相维的结构组织的协同相应,而体现其负载相维下的整体性,并以

此而作用于基础分化与应同相维的协同性而成巽,谓之顺。以巽体为基础再行发展的互动相应表现又为乾。又发展为一个相应下的基础组织体的互动相应关系。那么组织体的递进是承于基础应同与分化与发展的协同相维而构成包藏发展的互动关系而言,则以递进基础而应对于组织体之间而表现不同。构成层层以三系发展的递进,与四系再行发展基础分化与应同的协同相维关系,而体现出后以发展的组织关系。并再度以三系相维的递进,又在不断的扩展中又触及基础皆同性的发展,而再行改变其基础自维相应下的协同性发展与相维,则又发展其递进的组织往复而构成重重相应的关系。在数理关系上,则必然包涵又去体现幻数的性质。仅仅以光像为对象而设立的数理方式,在分析其发展与系于基础协同相维的关系上,它一样的触及到无法观察与表现的物理反应的层面。谓易理的奥妙与无穷。

在使用数理关系而表现其相同的运行机制,而演化其发展的规则下,表现出以微观与宏观的相互关系,而作用于基础组织的发展与相承其发展的相应关系,得出物质最根本的运动机制。并以此体现物质运动关系下的反应与光的表现。

以其基础规则的皆同性,并皆以保持一个相同的运行机制是易数数理关系的核心所在。在展开这一数理关系上,我们也就能感觉到,在自然界面前,我们是多么的无知。并

且许多科学家与学者它也一样体现出他对自然的无知,只是无知的程度不同而已。而在这一则展开的数理关系同时也可以体现出现时诸多数学领域的关系。而不能用一则方程与数理关系去概括。

从揲数方法与其设立的解析规则,而承于对象所承的机制在其展开的数理关系上不难看出,它是涉及到当今数学所有方面的。如微积分,涵数,拓朴,集合论,包括量子理论上的所有概念等等。易理在解析自身世界形成的基础上,即自然世界的所有规则与现象皆必然包涵它根本机制衍承与发展因素,而产生相维演化与衍承其机制发展与相维其组织发展的关系,而体现其发展因素的必然。也必然包涵对自然关系发展下各方面的理解与其环节相应的理解形式。而这一点却决定了思维意识局限之所在。因此而言,意识思维在承于自然发展关系下的体现也是一样,而这一点也是在习易之时则必然要受到因以往而形成的自身意识,并产生相维于自身所维的意识而局限,而构成以意识受成而应对于事物以自身所维的认同而产生感触与评判。即原以的认同而组织自身所维的思维意识,以此而产生应承于自然关系的相维构成束缚式制约,并左右与影响对易理的认知与领悟程度。这也是本人也会承于这种关系之中。这在易理之中,这一自然与必然的关系,它也是无处不在的,其实也是用言语文字也难以去表述与描述的。即:只能是以设象的手法,事物皆秉承

其机制而发展,而体现事物现象,现象之中则体现其机制内涵,但机制却表现在现象上。对这一机理的解释,此则谓书不尽言,言不尽意。同样我们对某一事物的观感,在使用文字这一工具时,文字却并不能去复原其实质与切身感悟。它导致我们对事物的概念化与以自身认同而发展思维意识的组织协同关系,构成其内涵的应同相维而反应于事物,并以其自维的历史过程与发展的组织效应而体现其感触。这即是设卦观象之原。即没有其概念的认同,也就不会产生其对应概念的感触。当文字的表述概念与所承的认同不确切之时,这种感触就大大偏离。包括对易理的认知也就非常混乱。

易理在对事物的根本因由而形成解析内在的相互关系,它告诉我们,即使事物在我们眼前展现,我们也难以发现事物所秉承其机制反应的真实,原因是我们因形成自身的感触而因这种感触而形成自身的认知,它同时也制约了我们自身的思维与意识,而思维意识同样也是这种运行机制衍承下产生应承于环境,并作用于意识自相应于互动反应的产物。即应承了事物的运行机制。谓之有天地然后有万物,盈天地之间者唯万物。即以过程而生衍其相维关系,并以生衍的现象去体现过程与发展的相应,并又促成后以的发展与连续。则在发展中系于组织基础并又发展其组织关系下的改变。此则取代与就化其源,而发展其负载相应的组织规则效应。这也就构成了一个连环套,以相维关系而发展后以的相承关系,

并又以相承关系又发展后以的相继关系。易理多谓悔亡之义。即所承的机制演化为内涵。以内涵作用于基础,产生基础范围下的组织应承规则效应。那么,对事物的反应,即受成于自身发展过程的内涵而言,体现的也就是一部分而已。

光的运动机制,是物质最根本的运动规律与所承机制反应的表现。解析了光的运动机制,它也反应了物质最根本与自然界最基本的运动机制。它当然也就可以以此去推理物质的基础与由来。所谓有天地然后有万物,盈天地之间者唯万物。即从万物所化的基础上去透析所承的造就机制,并从造就的机制上,去反应其机制与造就万物的源由。

古人从光的运动机制上而设臵数理,而解析运动规律,去透析物质的形成。并运用河洛数理关系形成笔画与符号概念,而形成文字所示而立其表述。这也就是<<说文>>中所述的:古人造字以纪数。而纪数造字,其实也是设象与成立理解并解析于事物而立其方法。而理于其事物的关系,并体现其关系。而这一因数而理于发展的衍承关系,它自身也就反应着事物的相承机制,并作用于思维,它导致产生思维组织认同与协同相维的组织效应,并同样以组织效应而发展其组织相维效应,并再度去反应事物与体现其机制的内涵。是谓玄之又玄。如:以造字而发展造字的组织体系,并以组织体系的规则再造字。又以造的字去更改原有的不完备字形与字义,则又发展文字体系。同时,社会与理论包括所有学问的

完备与发展皆必然存在这一类似的过程。并且这一过程一样的体现在事物的发展关系上。即可以这样说,存在的效应,它包涵了它的历史。诗曰:厥声载路。

对光运行机制的解析,它直接就涉及到广义相对论与量子力学。当现代人及其各类精英在述说宇宙时空与生命社会及自然规律,并以此议论不休而产生许多另人匪夷所思与繁杂的书面思想,并将人世社会与伦理道德搅得异常复杂之时。导致了这个人世社会几乎没有通理。而从易理上而言,所有的理,皆是以基础关系而发展出自然关系,并又以自然关系而发展皆同性作用于自维发展的组织效应又作用于自维相应下的发展关系,而构成承载关系下的互动往复并再度发展其互维与自维的对应转化,而衍承基础应同与组织协同,去体现自然机制的表现。此则必然包涵理论所承下对立与相违的因素。人的大脑并非是为科学而进化的,它是因为生命的需维与趋向而系于其需维下促成以应承于自相维的发展,并衍承其所维意识而相应于环境,并又发展自维的适应性与促进性而进化。所谓的科学它也只是一个历程的论断,但科学它也必然有它一个极限。它最终还是思维与意识的极限。因为科学理论与观感它只作用于人的思维,即自身所承的维系与所需,并以此而应对于自然关系而析于自然关系,则发生应对于事物之间的意识所承的再相应,它也就必然导致意识在互动下再发生所承于相互之间相应的变化,所

谓道可道,非常道而已。即:我们在理于自然道理的同时,而所立的道理皆承于自然关系而发展出所认为的道理。那么在应用于所识的道理论然后向社会推动其所承的文化意义的同时,道理也一样的参与自然规则的促成与演化。谓之神也者,妙万物而为言者也。

这也是周易在述乾坤之时,生命相维与发展的社会组织关系而应承于基础的皆同性,又以自维的皆同性而发展其组织协同于自维反馈相应的演化历程,它也同样体现了机制所示。而这一机制它只能是领悟而非明确的去应证。原因是以此而析其所承的所有关系。而自身也必然去反应这些关系。于是象中有象,理于事物机制时,它同样也在反应它的机制。而我们只产生自身发展意识相维的感触而无法体现去自然规则,而意识却反应了自然规则,然后再以意识去体现与感悟自然规则,导致自己意识都回不过神来,即必然矛盾与否定也就不断出现。谓之格物易而自知难。这也就是在易理所述之中,繁多的比拟,象曰之言。以象而言机制,而机制在象与文字所述上去表现。并以此而作用于思维,而思维同样去反应其所承并应承于思维而发展其所化。即从这一点上,即任何人皆不能去述明其完备的转化关系。

随着以河洛数理关系而解析光的运动机制的手法展开,思维意识的局限性也就能马上感受到。我们没能注意事到的事太多了。反而被所形成的思维意识所左右自身对应的认知,

而这个认知,它也是被传承的观念与观感的延续。古人在对光的这一点的观察上,即物质反射光成像,在它所涉及的区域皆是物质反射面的像,很容易推断出光并不能认为仅仅是直线运动的方式,看起来光的运动规则无序,但它却又整然有序。既然是整然有序,那它就可以用数学规则去应用。但这样一幅图,它又是世界上最难画的图。它也就是河图。虽然以河图之义而理于光之性,并以光之性而析物理根本之性,从光的解析手法切入后,解析所有的物质在本源上皆包涵光的运动属性,它并不再是完全去论光,而是以此而切入其发展的数理关系而理于万物之义了,而光的表现只是其所包涵的因素并反应物质运动的内涵因素,此谓原始反终。

随着河洛解析手法的展开,在物理观点上,有几个必须抛弃的固定观点。一:绝对的直线运动。二:绝对的空间与时间。河洛规则在承于象与数的关系上,从这个自然界最微妙的事物反应上,谓之显微阐幽,以立其数而理于其发展之理。构成物理与数理关系的互通。从解析光,去透析物质的根本运行机制与形成物质及其自然发展的关系。这样它必然也能推测物质的由来与所秉承的运动机制,则必然去推理天地形成与其各层面的认知。谓之能弥纶天地之道。

随着河洛规则在运用数学手法上的展开,那么思维意识的局限性也就会展现。这也是左右我们认知的一个根本因素。它也就导致必须以穷理尽性的追问才能发现其机制的相

《易经中的管理智慧》详细说明

《易经中的管理智慧》详细说明 《易经》是中国古代最早涵盖天、地、人三界的哲学著作,是中国最古老、最深邃的经典,是华夏五千年智慧与文化的结晶,被誉为“群经之首,大道之源。纵览几千年中华文明史,易学始终贯穿于中国文化脉络之中,大到安邦治国,兼济天下;小到独善其身,明达君子之志。在古代,《易经》被奉为帝王之学,政治家、军事家也将《易经》作为必修之术。 先秦的孔子、鬼谷子,汉代的董仲舒、郑玄、荀爽,魏晋的王弼、何晏、嵇康,唐代的徐茂公、袁天罡、李淳风,宋代的陈抟、邵康节、张载、周敦颐、程颐、程颢、苏东坡、司马光、朱熹,历代大儒无不躬身研易,或修己,或安天下。 历史总是惊人地相似,中华民族的每一个盛世,都是易道弘扬的时代。自文王拘而演《周易》,秦王嬴政焚书独存《周易》,到汉武大帝列《易经》为儒家五经之首,《易经》终为治世之学。 虽然《易经》是作为一部占卜的书而流传于世,但其充满无限智慧和深邃哲理的理性光辉却在科技高度发达的今天大放异彩。有中国学者证明了基因的六十四个密码与《易经》六十四卦的一一对应关系,有西方科学家借鉴《易经》二进制法则为计算机诞生提供可能,也有丰田、三星等企业创始人受《易经》启发而成就事业。 曾仕强教授生于福建,长于台湾,国学功底深厚,后又游学欧美等国。他在长期研究中西管理思想的过程中,结合中国传统文化精髓,于三十年前首度提出“中国式管理”思想,对华人企业管理培训界,乃至整个中国社会都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名动政、商、学各界。 2009年是曾仕强教授赴大陆讲学20周年,已近80高龄的曾仕强教授丝毫没有懈怠之意,仍将发扬中国传统文化当成自己的终生使命和最大乐趣,孜孜不倦地为之忙碌和奋斗着。《易经中的管理智慧》即是根据曾教授大陆讲学20周年纪念系列活动的培训现场实况编辑加工而成,是曾教授所开创的“中国式管理”理论的浓缩和集萃。相信这部视频课程会为你的人生和事业经营带来很好的启迪和指引。

周易解读三则

周易解读三则:从生日看你是富命或穷命 周易解读——从生日看你是富命或穷命 ▲农历初一日生此日生人,福禄难全,财星拱照,受人引进,事业发达,大有良机,初年平常,中年运到,利路亨通,晚景荣幸,发福之命。 农历初二日生此日生人,性格善良,与人和睦,身体健康,家族缘薄,离祖成家,青年辛苦,兄弟难靠,独立生汁,中年运天,财源广进,男主清奇,女主聪明,成立之命。 ▲农历初三日生此日生人,夫妻和睦,不能偕老,子息克乏,须修身布德,初年多乖,三十有庆,受人提拔,四十盛运,左作右中,环境良好,荣华之命。 农历初四日生此日生人,为人多学,才知出众,少年不宜,中运财好,在家多是非,出外逢贵人,夫妻和顺,家庭圆满,活泼,快乐之命。 ▲农历初五日生末运大旺,与人亲睦,贵人提拔,发达成功,父兄无靠。白手成家。 农历初六日生末运大旺,与人亲睦,贵人提拔,发达成功,父兄无靠。白手成家。 ▲农历初七日生此日生人,性格多变易动,事业浮沉末定,半生波澜风霜,卅五后来佳运,事事如意,女命福禄,守身平和,乃健全长寿之命。 农历初八日生此日生人,性格伶俐,一生安中年成功,父母无缘,离祖成家,出外逢贵,乃富贵荣华之命。 ▲农历初九日生此日生人,身体健全,性格清朗,受人敬受,须事事勉励,勤俭行善,德被乡党,中年平顺,晚景千钟,福分无量,名利长存,慈悲富贵之命。 农历十日生此日生人,为人伶俐,忠诚待人,家族缘薄,离祖成家,缘和四海,少年辛苦,中年开发,晚年大兴,事业通达,艺术成功,安乐之命。 ▲农历十一日生此日生人富有智力,意志坚固,享有决断,至中年虽有横财,不能料事,空放幸运,宜要谨慎,财源循来,福分之命。 农历十二日生此日生人,为人温柔,刻苦耐劳,善好勤俭,多积蓄物,少年不宜,中年大吉,将见名扬,福禄双至,晚年馀庆,家门隆兴,福禄之命。 ▲农历十三日生此日生人,金运可达,福禄有馀,遵守道德,受人敬爱,贵人提拔,命运通达,大有成功,获得幸福,福禄双收,女命富贵,金运之命。

易经中的三大和谐思想刘武祥

作者简介 刘武祥(出生于1988年9月1日),陕西安康人,现就读于陕西省商洛学院,原中文系学生,现为城乡发展与管理工程系地理科学班的学生。研究易学已有15年,主要的研究方向为对传统易学中的各种现代科学思想和方法的探究,寻找和发展与当今党国大政方针政策相符合的各种易学经典理论思维。

易经中的三大和谐思想 【摘要】 中国思想史上,《易经》被誉为“群经之首,大道之源”,它是儒家和道家共同尊奉的伟大经典,其中深刻的哲学思想是史上一颗璀璨的明星。易经中体现着丰富的对自然、对人类社会的认识,体现着人与自然、人际之间和谐的思想,体现着人的养生之道、建宅安居之道等。这些与当今的和谐社会建设紧密相关,是构建和谐文化的思想源头。 【关键词】:《易经》;传统文化;和谐社会;儒家;仁爱。【内容提要】 本论文综合论述了:在构建和谐社会的今天,党和国家提倡弘扬我中华传统文化。《易经》文化经典是我中华传统文化精髓,其中很多现实性的思想理论都是极可以为我国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现实生活所服务的,对它的认真分析,讨论和研究有着很强的现实性、创新性和前瞻性。 本论文将从以下三方面进行精要论述,以找到能够促进社会和谐的充分易学理论点并赋之实践为宗旨。 一,易学与中医养生和谐 二,《易经》对和谐人与环境关系的作用 三,易学与和谐的社会建筑思维 一、易学与中医养生和谐

易学认为“生气畅理气则易、气顺则无恙也”中医的宗旨亦是“理气并调阴阳”,其认为凡疾皆源于五腑(即五脏)。阴阳又是易之核心,其要求仰观于天、俯察于地、近取诸身、远取诸物。 中医理论也讲求:“阴阳平衡,精神乃至;阴阳决离,精气乃绝;孤阴不生,孤阳不长;医之道,亦不离阴阳;生之本亦本于阴阳,阴成形、阳化气”等这样的治病和养生之理。而中医治病的基本原则是调整已经受到破坏的生理机能,使之重新恢复到阴阳平衡协调的状态,即“阴病治阳,阳病治阴”。那么,阴阳调和的观念显然与和谐的易学思维方式有着直接的关系。《易传·说卦》上说:“乾为首,坤为腹,震为足,巽为股,坎为身,离为目,艮为首,兑为口”,这是在传统医学时代以占断病所循按的依据,故有“易医同源”之说。 经过长期的研究和探讨,我们找到了易学与中医养生间千丝万缕的、不可分割的联系,下面本文将从内外两部分来讨论二者之间的辩证和谐关系。 (一)对内:易学讲求练修养、提内气;我们从肉体和精神两个方面进行论述。 (1)肉体调息部分:我们知道,繁衍与中华大地本土的道家学派,其发展的精髓中,就有对于人的身体本身与理气修养的关系的详细论著,其将人体易以“小周天”的整体修养分为

易经中的人生格言

易经中的人生格言 4、君子敬以直内,义以方外。 5、君子学以聚之,问以辩之,宽以居之,仁以行之。 6、物以类聚,人以群分。 7、居上位而不骄,在下位而不忧。 8、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9、不妄取,不妄予,不妄想,不妄求,与人方便,随遇而安。 10、善不积,不足以成名;恶不积,不足以灭身。 11、一阴一阳之谓道。 12、不妄取,不妄求,不妄想,不妄求。 13、君子以教思无穷,容保民无疆。 14、有孚惠心,勿问元吉,有孚惠我德。 15、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远。 16、君子道长,小人道消。小人道长,君子道消。 17、一阴一阳之谓道,继之者善也,成之者性也。 18、风行水上,自然成文。 19、无平不陂,无往不复,艰贞无咎。 20、君子于信,义不食也。 21、山上有泽,咸。君子以言有物,而行有恒。 22、即鹿比虞,(next88)唯入于林中。君子几,不如舍,往吝 1

23、同声相应,同气相求。 24、天地感,而万物化生;圣人感人心,而天下和平。 25、泽无水,困。君子以致命遂志。 26、立天之道曰阴与阳,立地之道曰柔与刚,立人之道曰仁与义。 27、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 28、人之所助者,信也。 29、君子以俭德辟难,不可荣以禄。 30、谦谦君子,卑以自牧。 31、含章可贞,或从王事,无成,有终。 32、二人同心,其利断金。同心之言,其臭如兰。 33、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 34、仁者见之谓之仁,智者见之谓之智。 35、君子以独立不惧,遁世无闷。 36、君子伺机而作,不俟终日。 37、德薄而位尊,知小而谋大,力少而任重,鲜不及矣。 38、时止则止,时行则行,动静不失其时,其道光明。 39、雷在天上,大壮,君子以非礼弗履。 40、物无妄然,必有其理。 41、坤至柔而动也刚,至静而德方。 42、开国承家,小人勿用。 2

18.文王狱中著《周易》

文王狱中著《周易》 经典原文 有连山有归藏有周易三易详 有典谟有训诰有誓命书之奥 一、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地诵读课文,读出节奏感,能熟读成诵。 2、通过学习这四句,了解《连山易》、《归藏易》、《周易》著作并应该认真学习研读,知道《尚书》有“典、谟、训、诰、誓、命”六种文体,《尚书》原名《诗经》,“尚”是年代久远的意思,“书”是历史文献。 二、教学重难点 1、重点:正确、流利地诵读课文,读出节奏感,能熟读成诵。 2、难点:初步体会和理解《尚书》有“典、谟、训、诰、誓、命”六种文体,主要包括“谋略、法令法规、建议、公告、誓词和命令”。 三、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四、教学课时 1个课时。 五、教学设计 1、故事导入:《封神榜》的故事。 2、讲授新知: (1)动画片《哪吒传奇》,激起学生求知的欲望,以“武王伐纣”故事引出《周易》。 (2)通过《哪咤传奇》,联系到《封神榜》,进而引入新课。 (3)讲授本节含义。 《连山易》、《归藏易》、《周易》,统称“三易”并且内容记载很详细应该认真学习研读,《尚书》有“典、谟、训、诰、誓、命”六种文体,《尚书》原名《诗经》,“尚”是年代久远的意思,“书”是历史文献。

(4)出示“有连山,有归藏,有周易,三易详,有典谟,有训诰,有誓命,书之奥”,并将四句读正确、流利、通顺。 3、经典诵读: (1)老师朗读《三字经》,请学生一起读。 (2)同桌读、指名读、全班齐读。 (3)拍手打节奏,齐声背诵。 (4)小组比赛读,看哪组读得又准确又流利。 (5)读古文不仅要读通读顺,还要读出节奏和韵律。你们想听一听吗?(播放《三字经》。) 4、课堂拓展: 《封神榜》中的小故事,“武王伐纣”故事。 商朝最后一个国王叫纣,他是中国历史上有名的暴君。他兴建华丽的琼楼瑶台,整日“以酒为池,以肉为林”,和爱妃妲己以及贵族们宴饮酒池,为了满足自己的享受,纣王就加重赋税,使社会矛盾越来越尖锐。百姓起来反抗,他就用重刑镇压。纣王的残暴统治激起了人们的反抗,动荡不安的社会像烧开了的水那样的沸腾。 这个时候,活动在渭河流域的姬姓周部落逐渐强大起来,首领周武王姬发正在积极策划灭商。他继承父亲文王遗志,重用姜尚等人,使国力增强。周文王在完成大业前夕逝世,其子姬发继位,是为周武王。他即位后,继承乃父遗志,遵循既定的战略方针,并加紧予以落实,一战而胜,结束了商王朝的统治,开始了百姓安居乐业,统治稳定的周王朝。 商纣王之所以迅速败亡,根本的原因自然是因为殷商统治集团政治腐朽,横行暴敛,严刑酷法,导致丧尽民心,众叛亲离。 5、课堂小结: (1)这章《三字经》在读的过程中,你读懂了什么?在“武王伐纣”这个故事中,我们学到了什么?明白了什么道理? (2)了解《连山易》、《归藏易》、《周易》著作,知道《尚书》有“典、谟、训、诰、誓、命”六种文体。 6、作业布置:

易经解读

乾卦:胸藏大志善知进退。 乾象征天,象征天道万物复杂的关系及其微妙变化;象征天道刚健,运动不息。作为《易经》六十四卦之首,本卦以天、龙为象征形象,揭示了阳刚元素、强健气质之本质作用及其发展变化规律。本卦的精神实质,在于勉励人们效法“天”的刚健努力,奋发向上。它告诉我们,要充分发挥自身坚挺的气质,勇往直前,则事必有成。 胸怀大志,对一个人的发展来说是非常重要的。无论你是从政还是经商,或从事其他行业,只有胸怀大志,才会有大的发展,才会真正通达顺利。但要注意,在这个过程中一定要“坚守正道”!一个胸怀大志的人,在条件尚未成熟或身处逆境之时,不可轻举妄动,以免过早地暴露自己打草惊蛇。过早地暴露自己的志向和才干,很可能成为众矢之的,或者引起他人的防范和嫉恨,从而受到压制和伤害。“无所作为”,并非胆怯、畏缩、逃避,而是等待时机。一个胸怀大志的人,在必要的时候,甚至需要躲一躲,退一退,让自己在冷静中更好的审视自己,把握时机,做好准备,以图将来更好地发展。 坤卦:厚德载物有容乃大。 本卦以地为象征形象,是一个纯阴卦。它象征最纯净的阴、最柔顺而能涵容一切的德性。同时,本卦还向人们透露了一个重要信息,那就是君子应该效法大地那种包容万物的宽厚情怀,以宽厚的德行,负载万物。做人首先要宽厚为怀,这是基础。这里强调了厚德的基本原则是直率、方正、宽大。宽大,必然存在了包容,像大地一样,容得下万事万物,这样,不仅会令自身“有容乃大”,也会令人生的境界走向阔达。 张岱年先生曾指出:“我认为,‘中华精神’集中表现于《易传》中的两个命题······‘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一个是奋斗精神,一个是兼容精神,这两点可以看做是中华民族精神的主要表现。” 屯卦:立足现实知难而进。 屯指草木萌芽于地,富有生机,但萌芽之中少不了艰辛。此卦居于乾、坤卦之后,是因为紧接天地创万物之后,春雷发动万物萌生之故。喻以时事,则认为事业草创之初危机四伏,宜把握方向,坚定不移于正道;积聚力量以求发展,不可轻举妄动;积聚力量之后,应当积极进取,不可滥施其力以致陷险而难以自拔。 初生的事物并不太平,而是“动在险中”,或许这在很多人眼里已是常识。但往往正是因为它是常识,而被忽略轻视。作为一个想要有所成就的人,无论是在事业初创之时,还是在遭受一番打击之后,面对一堆烂摊子,都必须要有立足现实,克服困难而积极进取的精神。本卦所说“勿用有攸往”,并不是因险不动、知难而退的意思。相反,应该创造条件,在较有利的环境中涉险而动。 蒙卦:让机遇跟着你走。 这里的蒙既有蒙昧之意,又有启蒙之说。蒙童没有知识,空空如也,所以要虚心向学,开发智慧。如果远离明师,不主动亲近,必然困于蒙昧。孩童如此,想追求成功的成年人则更应如此,只有保持一颗好学、勤问的童心,方可提升自己的层次,才能抓住成功的机遇。在重视个人能力的当今时代,能力是被认可和取得成功的前提。唯一值得我们不惜代价去做的,就是提高自己的能力。如何提高自己的能力?首先是学习。只有通过永不止息地学习,我们才能在这事事竞争、时时竞争的时代拥有属于自己的世界。有句话说得好:机遇只给有准备的人。这是人生成功的大道理、大智慧。努力充实自己,让机遇跟着你走,比整天抱怨自己运气不好更有价值。 需卦:积极等待见机超越。 需卦的本意是“等待”,但这显然不能是一种消极的等待。这里是指谨慎从事的过程,待人要有诚意,讲信用。它对于人生的指导意义是显而易见的:无论是在干事业方面或自己的前途方面,积极的等待,显然是一种必要的过程和高明的策略。

易经中的“和”

谈论易经中的“和” 历史与行政学院历史学 084040067 陈开彦 摘要:“和”的思想是中国古代的优秀文化,其最早发祥于《易经》,《易经》合和观在中国思想文化中影响甚大。北京故宫的三大主殿分别为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其名就是来自《易经》的“保合大和,乃利贞”,中国自古强调礼治、等治重于法治,这也是合和思想的反映。孔子强调“和为贵”,《易经》突出“保合大和”,都是一个目的;希望构建国泰民安的和谐社会。历史上,大凡社会和谐则国泰民安,国家统一,人民安居乐业;反之,矛盾尖锐,两极分化,必然导致战争,引起分裂,人民则苦不堪言。 关键词:《易经》;合和;和谐;统一 《易经》说:“保合大和,乃利贞”,就是说只有做到合和,才能万国咸宁,才能国泰民安。那么,《易经》的“保合大和”是什么意思呢?合:《易经》的意思是博大、包容,由部分集中为一个整体。 合合璧:合为一体 合力:齐心协力 合心:同心同德达到同心目的,即同心同德 合适:不偏不倚 和平和:温和平缓 中和:中行不偏 谦和:不骄不躁达到和谐目的,即和衷共济 和平:和平共处 当然,《易经》强调的是中和之道;包括天时、地利、人和。 《易经》强调元、亨、利、贞 元者,大也,始也,仁也,善也。亨者,通也,美也,礼也。利者,和也,平和,义也。贞者,正也,真也。所以元、亨、利、贞的精髓是:真、善、美。 《易经》说:“元者善之长也;亨者嘉(美好)之会也;利者义之和也;贞者事之干事也……君子行此四德者,故曰乾元亨利贞”(《易经?乾》)。《易经》之所以把元、贞作为乾卦(父卦、君卦、天卦)的卦辞,并贯穿于全书,原因就在于《易经》强调元、亨、利、贞是真善美,是君子必行的四德。 《周易·乾卦·文言》云:“龙德而正中也。庸言之信,庸行之谨,闲邪存其诚,善世而不伐,德博而化”正中之龙德,上承于天,下开于人,因此,在天为乾,在人为健。正中之德,首要在“正”,此为“庸言之信”的“信”;其次在“中”,此为“庸言之信”之“庸”。庸者,中庸。“庸言之信,庸行之谨”,是说人之所以为人者,在性情上要有一个起码的底线,有一个人之所以为人的“度”。克己复礼也罢,“飞龙在天”也罢,都不能过分。克己复礼过分,则有失于“和”的原则;“飞龙在天”太过分,就必然“亢龙有悔”。过分,就违背了《易经》卦爻体系所展示的“中和”原则。 阴阳和谐是《易经》整体和谐的哲学基础。《易经》无论太极图、八卦、六十四卦、河图洛书,都在体现阴阳相依、互根互补的互动关系,他们之间的关系是对立的统一。 太极图的阴阳合抱就是通过阴阳的和谐来体现整体的和谐,反映天下的事物都应该在对立中求统一,在互根互补中求生存、求发展,自然界如此,社会也是如此。 太极图为何是圆的,中国人为什么喜欢圆文化,中国古典小说为何大多喜欢以大团圆作为结局呢?就是因为中国人喜欢和谐、喜欢融一,这是有几千年历史根源的。中国从尧舜禹、

周易八卦健康案例经典【上】

周易八卦健康案例经典【上】 720 && this.width >= this.height ? 720 : true);' src="https://www.wendangku.net/doc/869479946.html,/13/0413/10/5473201_ 201304131001280734.jpg"> 720 && this.width >= this.height ? 720 : true);' src="https://www.wendangku.net/doc/869479946.html,/13/0413/10/5473201_ 201304131001400640.jpg"> 720 && this.width >= this.height ? 720 : true);' src="https://www.wendangku.net/doc/869479946.html,/13/0413/10/5473201_ 201304131001510796.jpg"> 720 && this.width >= this.height ? 720 : true);' src="https://www.wendangku.net/doc/869479946.html,/13/0413/10/5473201_ 201304131002040578.jpg"> 720 && this.width >= this.height ? 720 : true);' src="https://www.wendangku.net/doc/869479946.html,/13/0413/10/5473201_ 201304131002130390.jpg"> 720 && this.width >= this.height ? 720 : true);' src="https://www.wendangku.net/doc/869479946.html,/13/0413/10/5473201_ 201304131002190921.jpg"> 720 && this.width >= this.height ? 720 : true);' src="https://www.wendangku.net/doc/869479946.html,/13/0413/10/5473201_

易经中的成语

《周易》中的成语 《周易》名列五经之首,可以这样说,周易文化是中华文化的发源,中华建筑、音乐、医学、纪年等等,无不与周易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孔子读易,韦编三绝,就连《论语》中也多处引用《周易》的辞语,我们生活中许多成语也来自于《周易》: 1、否极泰来:物不可以终通,故泰极否来;但物亦不会终否,故否极泰来,这些都是事物发展变化的常理。《周易.否》上九爻辞说:“倾否,先否后喜”。倾否,有否极泰来,转变于顷刻之际。上九以阳刚之才,居否卦的终极,能倾覆其时代之否塞,所以不曰“否倾”,而曰“倾否”。因先必有危亡之惧,通过人的努力而转化,及终得“倾否”之喜。 2、乱极必治:乱极必治之理,见《周易.蛊》。蛊卦卦辞说:“刚上而柔下,巽而止,蛊。蛊,元亨而天下治也,利涉大川,往有事也。”这就是说,蛊是天下乱而多事,因本卦卦象,下巽上艮,巽顺艮止。居上位者,如艮之静止而不动作,颓废偷安;居下位者,如巽之卑顺而不敢违杵,因循苟且。上下彼此懈怠,积弊而致蛊之败坏。又,本卦卦性,上刚下柔。上太刚则情不下达,下太柔而情难上达,上下不交所以致

蛊。但天理之常,乱极必治,因败坏而出了事故,不是坐视不理,就可拨乱反正,必须整治一番,才能涉险济难,利泽万物,这就是卦辞所说:“利涉大川,往有事也。” 3、防微杜渐:“防微杜渐”,可参《周易.坤》初六爻辞。初六爻辞说:“履霜坚冰至。”这就是说,当我们足下踏着霜的时候,就应想到阴寒已甚,阳气渐消,天气就要逐渐冷到结成坚冰了。比喻到人事上来,就有“防微杜渐”的意思。如殷纣之宠爱妲己,咸丰之纵容慈禧,不慎之于始,以致身败国乱。如孔子在《周易.系辞传》中说:“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臣弑其君,子弑其父,非一朝一夕之故,其所由来者渐矣,由辩之不早辩矣。易曰:履霜坚冰至,盖言顺也。”这些都是表示未注意“履霜”的坏信息而加以防止,从而酿成“坚冰至”的祸患,天下之事,大多如此。所谓千里之堤,溃于蚁穴,顺之则为祸,当防微杜渐。 4、自强不息(周易.彖传、乾) 5、原始返终(周易.系辞上) 6、群龙无首(周易.乾用九) 7、虎视眈眈(周易.颐.六四) 8、云行雨施(周易.乾、文言)

易经的三大原则

易经的三大原则 1.简易 简易乃执简驭繁之意。世上事物变化万端,究其根本还在阴阳。故此《庄子·天下篇》说:“易以道阴阳。” 阴阳来自简易的一。一指对立面的统一体。张载《正蒙·太和》“不有两则元一。”认为:没有对立面也就没有统一体。统一体的一,义叫太极,此乃一元论也。 一也是元气(元气乃物质也)、这个元气的一,由于旋转运动而分裂为二,这二就是乾元和坤元,乾元为阳,坤元为阴,而乾坤是一体的。这乾元(阳)坤元(阴)来源于一元。在《说文》中作如下解释:“唯初太极,道立于一,造分天地(即乾坤),化生万物。” 总之,一可分裂为二,二即阴阳也,毛泽东说:“一分为二,这是个普遍的现象,这就是辩证法。” 2.变易 变易乃穷究事物变化之意。《易经》以阴阳变化阐释宇宙万物一切现象。因此《易经》具有运动、变化、生生不息的内涵。《易经》把宇宙看做永远运动着、变化着、发展进步着的物质。因此,《易经》是讲运动哲学的、讲变化哲学的,讲生生不息哲学的书。 关于变化在《系辞上传》说:“刚柔相椎而在变化”。《系辞下传>说:“刚柔相推、变在其中矣。”刚柔就是阴阳、变化之道离不开阴阳,而阴阳的转化是相反相成的。 凡是只要发生变,其中便包含着理、象、数。万事万物都有它的理,有理必有它的象,每个现象都有一定的数。宇宙和人类社会都在数中生存和生活着。数生则长,数减则衰,数旺则兴,数尽则殆。正如《论语》形容的那样,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总之,阴阳变化虽错综复杂,但求其平衡、对称、配合是宇宙间和人生间最高原则。 3.不易

不易乃永恒不变之意。宇宙、自然界虽然变化无常,但有天地法则与基本规律可循,这个规律永恒不变,故曰不易。 生生,指字宙和人类社会在不断发展变化中,总是有新的东西、新的事物产生。以后宋明的易理学家如周敦颐、程颢等认为:“生生之理是宇宙的根本原理。”在《太极图说》中强调指出“二气交感,化生万物,万物生生而变化无穷焉。”由此可以认为:“生生之理”是“天地之大德”,大德即盛德。《系辞上传》说:“日新之谓盛德。”天地之大德,演化无穷,日新月异,正是“生生”之本意。

解读《周易·履》

用科学发展观解读《周易·履》 履虎尾,不咥人,亨。 《周易·序卦》说:“物蓄然后有礼,故受之以履” 。这一段序卦的意思是:物(包括人类在内)发展起来以后需要有规矩和规范来保护社会进步、促进物蓄继续发展,周易用‘礼’字概括了这些规矩和规范,这些规矩和规范的实行叫做‘履’,所以下面紧接 ‘履’。遗憾的是长期以来,中国的改朝换代换汤不换药,屡屡为了迎合皇帝(甚至是小小的‘土皇帝’)的需要把‘礼教’变成维护皇权的工具,压制百姓的进步,尤其是压制妇女,违背了周易履礼的初衷。(注:土皇帝都打着行皇权的旗号) 卦辞说:(只要是)履礼即便踩着虎尾,虎也不咬人。亨通。 按卦辞的常理应该是:“履:虎尾,不咥人,亨”。但,这样就解释不通了。不能不叫人联想该不是改编者斧削《易》留下的痕迹。 《彖》曰:履,柔履刚也。说而应乎乾,是以“履虎尾,不咥人

,亨” 。刚中正,履帝位而不疚,光明也。 《履》之卦主为六三,是以柔和应对九五君王之刚;所以彖传说:“履”是用柔对付刚,亦即用和悦的说说(shuì shuō)应对耿直的乾君。一方面是和悦地以理服人,另一方面,对方是有乾德的君王,所以,即便是踩着虎尾,虎也不咬人,时运亨通。 “疚”,忧苦;见《诗经·小雅·大东》“使我心疚”。有九五阳爻“刚中正”,名正、心正、行得正,即使当上了首领,也不用内疚,因为光明磊落啊。 《象》曰:上天下泽,履。君子以辩上下、定民志。 大象说:上天下泽是履的呈象。君子(即有人格的人)观此象有所悟,由于事物本来就是有优也有劣的,须分清哪些是上等的哪些是下等的,按周易履礼的初衷行事(保护社会进步,淘汰社会渣滓),以便具体地肯定民众的志向。但总有一些人认为“辩上下”是按地位的上下明确你自己的位置(老百姓肯定是在最靠下的位置啦);定位置的目的是:限定民众的志向,非礼勿动(注:老百姓必须有礼,因为礼不下亦即不遗漏百姓;但从来没人说礼适用于庶民,也从来不向庶民行礼,因为他们认为对上必须礼、对下无须礼。真是数典忘祖、数典忘周易啊)。 初九:素履,往无咎。 “素”,不修饰,原指没有染色的绸布。素履,即没有礼仪修

易经中的成语

易经中的成语 1自强不息(《周易•彖传、乾》) 2九五之尊(《周易•乾卦》) 3群龙无首(《周易•乾用九》) 4虎视眈眈(《周易•颐•六四》) 5云行雨施(《周易•乾、文言》) 6反目成仇(《周易•小畜》) 7谦谦君子(《周易•象传•谦》) 8日月合璧(《周易参同契》) 9立竿见影(《周易参同契》) 10正大光明(《周易•离卦》) 11物极必反(《否•泰卦义》) 12殊途同归(《周易•系辞下》) 13否极泰来(《周易•否、泰卦》) 14 三阳开泰(《周易•泰卦》) 15革故鼎新(《周易•杂卦传》) 16文过饰非(《周易•贲卦》) 17防微杜渐(《周易•坤卦》) 18天地玄黄(《周易•坤卦》) 19结绳而治(《周易•系辞传》) 20乐天知命(《周易•系辞上》) 21洗心革面(《周易•系辞上》) 22风雷激荡(《周易•益卦》) 23止所当止(《周易•艮卦》) 24乱极必治(《周易•蛊卦》) 25不速之客(《周易•需卦》) 26井冽寒泉(《周易•井卦》) 27原始返终(《周易•系辞上》 28穷神知化(《周易•系辞下》) 29王用三驱(《周易•比卦》) 30女先正内(《周易•家人》) 31三品之功(《周易•巽卦》) 32见几而作(《周易•系辞传》) 33勿药有喜(《周易•无妄》) 34井泥不食(《周易•井卦》) 35以上临下(《周易•临卦》) 36不戒不虞(《周易•萃卦》) 37鸟焚其巢(《周易•旅卦》) 38出入无疾(《周易•复卦》) 39设险守国(《周易•坎卦》) 40至日闭关(《周易•复卦》) 41劳民劝相(《周易•井卦》) 42我仇有疾(《周易•鼎卦》)

周易地理风水“论文”实例

各位领导、同道者、先生们,你们好: 为弘扬中国易学文化,为共同探讨、研究、最高境界的地理风水宝典大法,这是我最高的愿望。 周易地理风水是一门高尖端的科学,对其博大的神奇奥秘,在悠久的历史以来,风水一直受到民间的重视。因风水能为民间造福,能趋吉避凶。所以每一个宗族和家庭、厂矿企业和机关单位,都有少不了风水的补助。 选择风水注重龙法:舍去龙法,登山必定茫然。所谓:何运当立何向,或兼左兼右,即是以求“天之旺气,更高明的做法,应该不是择向而是择地。”某地当立某向、向是天生成的,如合不得元运,则另选合得元运的地使用是最佳的选择。 为此我读了很多关于周易地理风水书籍,但我用了各派的秘术,在社会实践进行验证,认为各派的秘术都有不同的特点。最后经我考证得出了一门辅星水法的秘诀,辅星水法称为九星水法。它应包括:形、法、择三家派内容。 形家之精髓:寻真龙、点真穴之法。 法家之精髓:真穴中立真向,收真砂,纳真水之法。 择家之精髓:三元、大运(龙运)及天星择日、二十八宿星之法。 因形、法二家,是地理,是哲学,择家是天文、是数学。形、法、择三家合一,是古代天文地理之学。 辅星水法是救贫水法,是地理补救的诀法,用其法,相当灵活,使用时,用九星收五吉星,贪狼、巨门、武曲、左辅、右弼之水法为吉。若收四凶星:禄存、文曲、廉贞、破军之水为凶。而九星水法,以过明堂论断吉凶。若阳宅,可以以门路论之。收五旺局,收五吉星来水,出水,以四凶星之水局。辅星水法就是以水立向,来阴水立阴向,来阳水立阳向。 为精通地理风水之秘术,我先从易经八卦着手,只有精通八卦,才能识天地阴阳,知世上吉凶。明白先天八卦和后天八卦,在风水的实际运用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为了具备扎实的理论知识,在地理风水运用时,能够发挥自己的实战能力,我曾观察到很多有名气的祖墓。从中得到很多的经验。 例如:我观察有关刘少奇的祖坟,在某一个时空点,出现旺衰的现象,为此特作一下分析: 刘家的祖坟葬于人杰地灵我的故乡陕西省商南县丹江中游流域湘河莲花滩(穴在水中)该龙为乾龙发脉。龙身从陕西宝鸡向南行止300公里到湘河地段,由坤方左转弯到丙上过峡,巽上入首,该龙的形势,开帐起伏,忽大忽小,忽高忽低,穿帐过峡,到头一节,尖圆方正,

周易案例

借用白茅,无咎 2012年12月30日晚,实在闲的无聊就去隔壁房间吹牛聊天,进屋一看同学正在翻箱倒柜的找东西,此时已满头大汗。我就问找什么东西呢,整的满头大汗,他说购房合同不见了正在找呢。想了一会我的心不禁一动。这些年来一直在读易经方面的东西,当时就想可否一试起一卦看看。于是我说你先报三个数,他说357,我说再报一个他说578,我又说再报一个,他说151。这个方法是报数起卦,357除以8余5为下卦先天八卦为巽卦,又578除以8余2为上卦先天数为兑卦,合起来泽风大过卦,由151除以6得1,动爻是初爻,查得泽风大过初六,爻辞是藉用白茅,无咎。大意是,把白色的茅草放在下面,没什么过错。首先看“无咎”,可断东西肯定能找到。因为是首次用这种方法,所以感觉爻辞很费解,白色的茅草跟要找的东西有什么关系呢?再看上下两卦可以发现,上面为兑卦,下面为巽卦,八卦类象,对为口舌,巽卦为木为白,于是我想合同是两个人的口头约定现在变成了书面的形式,应该归为兑,巽为木在下,我想这个东西肯定放在木头上,而且还与白色的东西有关,当时很朦胧,于是发短信过去,可能在床下压着。因为宿舍里提到木板只有床板了,桌子上排除肯定没有,其实我这时心里也没有底,动爻在下而初爻在地位,说明找到东西还是跟地理环境有关。而且这个卦两阴爻夹四个阳爻,当时感觉应该在柔软的东西里面(后来又发短信可能还在包里,证明发现确不在包里)。第二天东西找到了,东西放在床下,只是包在白色的袋子当中。呵呵,原来爻辞说的没错啊。这个事有几点思考,一是对易理的研究还是有必要的,有时它确实能给出答案,二是解卦方法上方法无穷无尽不可拘泥,正所谓心随意走,想到哪就是哪,本心与万物相连,我也不知道当时为何把两个卦分开看,但要大胆假设。三是万物类象很重要,还需加强记忆与探讨,这次因为卦象简介明了。最后一点东西确实放在属性上属柔的东西里面。首次尝试,感觉还是不错的,易经的魅力是无穷的,对中国古老的传统文化的学习和探索是无尽的。。。。 2012.12.31

周易解读论文

周易解读 刘法 电子信息工程 200832800066 在学习《周易》之前,感觉《周易》是一门古老,神秘的天书,经过一个学期的学习,终于把它神秘的面纱揭下,看清了它的真面目。我认为学习周易是一件很荣幸的事情,因为学习周易是了解古人如何占卜,如何适应和征服大自然的学问。 在学习《周易》之前,就听到风言风语。一说到《周易》,许多人的第一反应就是算卦、看风水的术数。其中,我的同学就告诉我,这东西最好别接触,因为,它太邪乎了。还讲了一些关于他们邻居的一些怪事,令人心有余悸。面对同学的劝告,最终,我坚持了自己的想法。对于《周易》这门古老的奇书,它越神秘,我越想接触它。一定要亲身探个究竟! 期盼已久的《周易》,终于开课了。当老师走向讲台时,我才意识到老师外表成熟,稳重,不像算命先生那样留有长长的胡须,疯癫的神态。谈到房老师,可以说,他是我见到过所有文科老师中,讲课很有水准,而且有学识,有风格的老师。所以,第一次课后,就使我更加喜欢《周易》这门课了,让我对《周易》的兴趣更浓厚。对于《周易》的进一步学习和研究是漫长的。不管怎样,老师总算是把我们引导到了通往这门学科的正道上了。这是一个很好的开端,以后就靠个人的修行了。 经过一次次老师的讲解,《周易》的神秘面纱,慢慢的显现出来。周易是一门古老的,且是一门具有考古价值的百科全书。从中,我们可以了解当时古人的行为思想,生活方式,人文地理,以及风俗习惯。至于形成这种奇怪的占卜的原因,可谓是仁者见之谓之仁,智者见之谓之智,百姓日用而不知。我认为是由于当时古代科技不发达,导致古人只好用占卜的方式预知未来,保平安,指导人类生活,工作。这体现了人类,努力征服,适应大自然的想法!总之,通过学习《周易》,我学到了很多知识,包括人生哲理,文言文知识,古人贤明品行等。目前,我国的易学研究在原理探索上仍无重大进展,理论研究停步不前,思想混乱,实际应用容易趋向神秘主义。上述状况严重歪曲了易学的学术地位,阻碍了中华易学良性化发展的步伐,蒙蔽了易学的真正价值。我认为,我们国人应该多学习我们民族的国粹,鉴赏古人的好思想,做到继承精华,剔除糟杷,把我们国家的传统文化发扬光大! 下面详细介绍一下《周易》。 《周易》成书于何时,作于何人,暂无定论。 《周易》中的“周”字,历代易学专家众说纷纭,归结起来有两种说法:一是指的周代;二是齐全、完备的意思。 “易”字的含义,说法更多,概而言之主要有两种: 一是变动、变化的意思,整个易理讲的就是万事万物纵向的生成、发展、消长、转化的运行规律。 二是一个字同时包含三个意思,即简易、不易和变易。 从总体上看《周易》是一部指导人们和利用自然规律及社会发展规律的哲学著作。严格的说是一本主观唯物主义哲学书籍,是一部探讨宇宙万物生灭变化规律的经典,是中国古代圣哲对自然、社会、人生和宇宙运行规律的深刻揭示!古

易经中的人生格言

易经中的人生格言 导读:本文是关于易经中的人生格言的文章,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1、《易》,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 2、不事王侯,高尚其事。 3、唯君子为能通天下之志也。 4、君子敬以直内,义以方外。 5、君子学以聚之,问以辩之,宽以居之,仁以行之。 6、物以类聚,人以群分。 7、居上位而不骄,在下位而不忧。 8、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9、不妄取,不妄予,不妄想,不妄求,与人方便,随遇而安。 10、善不积,不足以成名;恶不积,不足以灭身。 11、一阴一阳之谓道。 12、不妄取,不妄求,不妄想,不妄求。 13、君子以教思无穷,容保民无疆。 14、有孚惠心,勿问元吉,有孚惠我德。 15、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远。 16、君子道长,小人道消。小人道长,君子道消。 17、一阴一阳之谓道,继之者善也,成之者性也。 18、风行水上,自然成文。

19、无平不陂,无往不复,艰贞无咎。 20、君子于信,义不食也。 21、山上有泽,咸。君子以言有物,而行有恒。 22、即鹿比虞,唯入于林中。君子几,不如舍,往吝。 23、同声相应,同气相求。 24、天地感,而万物化生;圣人感人心,而天下和平。 25、泽无水,困。君子以致命遂志。 26、立天之道曰阴与阳,立地之道曰柔与刚,立人之道曰仁与义。 27、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 28、人之所助者,信也。 29、君子以俭德辟难,不可荣以禄。 30、谦谦君子,卑以自牧。 31、含章可贞,或从王事,无成,有终。 32、二人同心,其利断金。同心之言,其臭如兰。 33、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 34、仁者见之谓之仁,智者见之谓之智。 35、君子以独立不惧,遁世无闷。 36、君子伺机而作,不俟终日。 37、德薄而位尊,知小而谋大,力少而任重,鲜不及矣。 38、时止则止,时行则行,动静不失其时,其道光明。 39、雷在天上,大壮,君子以非礼弗履。

奇门遁甲预测案例

我的奇门遁甲预测案例 1.航天局宣布,将于2007年08月07日19时02分(美国东部时间)发射“奋进号”航天飞机,这是近5年来该飞机的第一次升空。本人听到这个新闻以后,进行奇门预测,我预测:奋进号航天飞机不会在当天升空,将推迟发射时间。 奇门局象: 丁亥年丁未月癸酉日壬戌时,甲寅旬(子丑空),阴遁一局,值符天禽落六宫,值使死门落六宫。 ┌──────┬──────┬──────┐ │白虎│六合│太阴│ │生门庚│伤门丙│杜门丁│ │天任丁│天冲己│天辅乙│ ├──────┼──────┼──────┤ │玄武││螣蛇│ │休门戊││景门己│ │天蓬丙│癸│天英辛│ ├──────┼──────┼──────┤ │九地│九天│值符│ │开门壬│惊门辛│癸死门乙│ │天心庚│天柱戊│禽天芮壬│ └──────┴──────┴──────┘ 简要分析: 1/航天飞机升空当看天冲星,现在天冲星落离宫旺地似有发射之象,但伤门值宫,上乘六合,说明飞机有问题难以按时升空; 2/飞机上天还可以研究九天,现在九天落入坎1宫旬空之地,说明发射不会实现; 3/最后分析时干情况,因为时干代表事情,现在时干落艮8宫旬空,下面又庚为障碍,九地上乘,必推迟发射时间也。 2.据介绍,卫星于2006年12月发射升空后,就与地面控制人员失去了联系,最终成为一颗无法正常工作的“太空流浪汉”。由于卫星上的电脑系统在升空后不久便“永久死机”,结果让星上装备的高精度图像传感器成为了一堆废物。 此前有消息说,这颗卫星上安装的设备过于敏感,因此一旦坠落到美国“竞争对手”的领土上,可能会对美国的国家安全构成威胁。再加上“美国193”号携带着对人类有害的材料并可能坠落在北美大陆,诸多因素促使美军决定将其彻底摧毁,但美军没有宣布导弹发射的具体时间。

解读周易兑

解读周易·兑 用科学发展观解读《周易·兑》 兑:亨,利贞。 《周易·序卦》说:“巽者入也,入而后说之,故受之以兑。兑者说也”;序卦说,巽是入,入得成功全靠说的继续,所以下面紧接兑。兑就是说。有两个问题需要说明。第一,很多人认为说就是悦,其实说(shuì)是说说(shuìshuō)包括对话、会议、谈心、也包括取悦在内。第二,为什么说‘全靠’。‘入’终归是有目的或原因的,即便是毫无目的地游荡偶然好奇进入,那好奇就是原因,仅当原因的解释能说服人(含自己)才能站住脚跟,否则,原路退出、回到入前的状态。兑是思想交锋、增长智慧的平台,这个平台就是说(shuì)。对于自然界,兑是生物生长、良性循环发展生命链的场所,这个场所就是泽。所以,周易认为兑是说(shuì)、兑是泽。 由于兑是刚中柔外的(见下文《彖》曰),所以卦辞说:兑为正义而说(shuì)能通达发展,有利于保守内心的刚正(贞),只要坚强守正就能义和而获利。 《彖》曰:兑,说也。刚中而柔外,说以利贞。是以顺乎天而应 乎人。说以先民,民忘其劳;说以犯难,民忘其死。说之大,民 劝矣哉! 《彖》曰是周易对卦辞的解释:兑就是说(shuì)。兑有刚爻居中(象征心中诚实、刚正不阿)、柔爻在外(象征和悦待人、循循善诱),所以,说(shuì)可利贞。所以,为正义而说符合客观发展规律又有百姓乐于被说服。由于舜、禹在当首领之前都是平民(舜是尧的民、禹是舜的民),说说这些先民的辛劳就能使百姓干活忘记劳累,说说他们的受难就能使百姓舍生忘死。说说的作用大,大就大在百姓听劝上啊。 《象》曰:丽泽,兑。君子以朋友讲习。 《周易正义》说:“‘丽’,犹连也”。大象说,泽连着泽,一派亮丽的泽是兑的表象。君子观此象有所悟,集会众友轮番讲习。 初九:和兑,吉。 初爻得九,以刚居卑位象征能自谦,无应爻象征不结私党,能和悦地说说,吉无不利。 《象》曰:“和兑”之“吉”,行未疑也。 小象说,之所以“和兑”得“吉”是因为本身刚正,和悦而不谄媚,没人怀疑啊。 九二:孚兑,吉,悔亡。 “孚”即有孚、获得信任。二爻得九,居中,象征说不失中、获得信任,因而得吉无悔。 《象》曰:“孚兑”之“吉”,信志也。 小象说,“孚兑”得“吉”是众人相信他的主张(志)的缘故。

易经中的认知与人格

西南大学研究生课程考试 答卷纸 考试科目自然辩证法 院、所、中心心理学部 专业或专业领域基础心理学 研究方向时间心理学 级别2013级 学年2013-2014 学期下学期 姓名冯彦添 学号112013306000445 类别② (①全日制博士②全日制硕士③教育硕士④高师硕士 ⑤工程硕士⑥农推硕士⑦兽医硕士⑧进修) 2014年 6 月25 日 研究生院(筹)制

课程类别② 课程考试方式④ 题号得分教师评价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八 九 十 总分 任课教师签名: 备注:成绩评定以百分制或等级制评分,每份试卷均应标明课程类别(①必修课②选修课③同等学力补修课)与考核方式(①闭卷笔试②口试③开卷笔试④课程论文)。课程论文应给出评语。

《易经》中的认知和人格心理学思想 摘要 本文重点简单总结了《易经》中认知与人格方面的有关思想。认知心理方面从国际心理学大师荣格对《易经》的推崇和分析到如今中国学者对其中心理学思想的研究都值得我们深思;人格心理方面,《易经》对自我,自强以及君子人格和理想人格等方面都有着重大影响。在学习和研究认知心理以及人格心理的时候,不应忽视我国古代先明思想的启发和影响,更多地投入到其研究中。 关键词易经;认知;人格 一、《易经》心理学思想对我们的意义 《易经》作为“大道之源”是中国古老的文化典籍之一,其中蕴含着丰富心理学思想。对《易经》中心理学思想的研究不仅可以弘扬和传播中国古老文化,将易经的影响力推向全球,而且研究和学习《易经》心理学思想对我们现代心理教育以及我们日常的生活的有很大的积极作用。何志清[1] [2]也认为《易经》其卦辞和爻辞所运用的象征或比喻与无意识所表达的原始认知是相通的,具有改变思维方式和心灵暗示功能,在现代的心理教育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中均能发挥积极作用。《易经》中的命运观思想也对学校的德育文化的形成和发展有一定影响。而以往一些学者仅仅将《易经》视为一部占筮之书,并从所谓“原始思维”的角度去理解它,套用法国学者列维一布留尔的诸如“互渗律”之类的术语,认为《易经》中没有任何文明人的意识及其活动,也就是说其中没有丝毫称得上心理学意义层面的理论规定。为丁澄清这一偏颇的认识,本文对《易经》中的心理学思想以及其中对思维活动中的一些带有规律性的认识进行初步的总结。探讨的同时希望对后来者给予一定帮助。 二、《易经》心理学思想研究的内容 1《周易》中的认知心理思想 国外心理学家最早研究易经的当属荣格,荣格[3]主要论述了《易经》中的潜意识和集体无意识,同时也对《易经》中的心理学思想进行了客观评价。 首先在潜意识方面,荣格认为,荣格认为人的精神活动是由意识与潜意识活动组成的,但是这种潜意识主要是被现实所压抑的生命智慧,在现实生活中不一定就能表现出来,而会借助于象征语言( 如梦幻想) 而互相交流只有在一种静思的状态下,潜意识会转化成意识,在精神活动的作用下会将意识与潜意识整合为一体。《易经》占卜作为探究潜意识的方法有着非比寻常的意义。《易经》不为意识所接收,至少无意识可以再半途接纳它,因为易经与无意识的关系远比意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