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红楼梦中的佛教隐喻

红楼梦中的佛教隐喻

红楼梦中的佛教隐喻
红楼梦中的佛教隐喻

红楼梦中的佛教隐喻

济宁学院09级汉语言文学王文

当老师布置这学期的结课作业时,我暗自窃喜,因为早在几年前我就粗略的读过了曹雪芹的《红楼梦》,这学期又零散的看完了李少红拍的电视剧新版红楼梦,怎么说也是比较熟悉了,再加上这学期课上听了不少佛学的知识,老师也穿插的讲了些红楼梦中的佛学隐喻,心想这个作业还是比较好做的。在整理了上课笔记,梳理了红楼梦的人物关系后我决定下笔写了,可是事实上这个作业一点也不好写,毕竟我知道的还是太少了啊。但是交作业的截止期限在即,我还是有什么写什么吧。

佛教对于人生过程的划分方法不止一种,佛教经典论述较多的是“十二因缘”说。“十二因缘”说把整个人生过程划分为无明、行、识、名色、六入、触、受、爱、取、有、生、老死等十二个前后相续、周流不停的部分。于我看来,十二因缘强调的就是因果报应。四圣谛有:1.苦谛:说明世间是苦果。我们要知道苦有如病,应该遍知,这是世间的苦果,也是生死的流转。我们要知道所有的病,才能医治它。苦有八苦:即是生苦、老苦、病苦、死苦、怨憎会苦、爱别离苦、求不得苦及五取蕴苦。2.集谛:说明业与烦恼是苦的根源。我们要知道病苦的原因,将之断除。这是世间的因果,也是生死的流转,但是它指出我们生死流转的原因。

3.灭谛:说明解脱与证果。众生无时无刻不在病苦中,我们要知道没病苦的快乐是怎样的?要认识怎样的人是没有病苦的?要证知怎样才是没有病?这是指出世间的果,就是解脱、清净的境界--涅盘。

4.道谛:说明离苦的道路。我们要知道修道的方法有如良药,应该修学。这是指出世间的因,我们应该学习、掌握一些修道的方法,努力不懈地修行,最后就可解脱生死。下面就根据我读《红楼梦》后所理解的其中的佛教隐喻进行简述:

首先,关于贾宝玉的出家原因有很多说法,而这其实也贯穿在整部《红楼梦》中。里面关于佛学的隐喻大抵有如下方面。

1.求不得苦。全书所叙述几类事件大多是求功名、攒钱才、贪爱欲、迷亲情

等,而正是这些促使他们走向幻灭一途。甄老爷因太真而惹祸,贾政因想当清官而办不了事,这说明功名是不可信赖的东西。贾家两代袭官,贾赦“交通外官,伊势凌弱”,贾政外放江西不得不纵容家人敛财,记得警幻仙子在第五回说将相只是虚名,贾宝玉也极力斥责读书求取功名的人为利欲熏心。那么最后贾宝玉在众人喧呶劝取功名声中逃离尘世也不算什么不正常的事了。

2.爱别离苦。或许初读《红楼梦》者大部分会认为宝玉出家的原因是他用生命追求的知己黛玉死去,他万念俱灰才出家的,这也不是没有根据的。宝玉对自己喜欢的人都希望恒常拥有,尤其是林黛玉死时,他不禁放声大哭,倒在床上,似乎是梦中追寻黛玉魂魄而去,然而却遇得一人说“那阴司说有边有,说无便无”,且黛玉无魂无魄,是寻不得的。这就将一切又推入了虚幻中,仿佛一切都是虚无缥缈的梦境景象,归来后宝玉几度欲求死,但都未得逞,不过黛玉一死,宝玉的癫狂之症竟也好了,后来又发现甄宝玉并非自己的知己,自己终究还是孤独一人,然后和尚应时而出现,宝玉重游太虚幻境后似乎“大彻大悟”,把玉交给了和尚,他说自己已有了心,不需要玉了,或许这时候宝玉是真的最终看破了红尘。和尚说“世上情缘,都是那些魔障”,通过修行可以达到”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诸法空相的境地,这也是贾宝玉要“示范”看破红尘出家当和尚的原因所在吧。

3.集圣谛是苦的生因,他能集生死苦,故称为集圣谛。宝玉最终出家,无疑也与他前世(神瑛侍者)造下的“业”(对黛玉前世“绛珠仙草”无微不至的照顾)有关。原文曾这样说:“厚地高天,堪叹古今情不尽,痴男怨女,可怜风月债难偿。”纵观整部《红楼梦》,最后的结局无疑是个悲剧,家族败落,尤其是有情人未能终成眷属,究其原因,我想应该是佛教强调的“无明缘行,是过去惑业的因。”前世造下的“业”,必须得通过今世来偿还。于是开篇就有“谁知此石自经锻炼之后,灵性已通,因见众石具得补天,独自己无才不堪入选,遂自怨自叹,日夜悲号惭愧。”其实宝玉经锻炼获得了灵性,这灵性正是他烦恼的肇因。和尚道人跟他说凡间也有不好,可他早已听不进去劝,再三央求,最终去了凡间,一切孽缘也就由此开始。

其次,佛说我们有八万四千烦恼,然而这个八万四千是表示多数,它说明众生有很多烦恼,我们不可能全部认识,只要认识主要的烦恼即可,六根本烦恼又称为十惑,它们即是:贪、嗔、痴、慢、疑、身见、边见、邪见、见取见、戒禁取见。这六个根本烦恼妨碍我们解脱生死,其中严重的三大烦恼是贪、嗔、痴,称为三毒;在这三毒中最严重的是贪爱。

比如,宝玉的奶娘李嬷嬷,总以为宝玉是吃自己的奶长大,就认为自己地位很高,常常做出一些令众人感到极度愤怒的事,这即是六根烦恼中的“慢”;贾赦要纳鸳鸯为妾而遭抵拒,贾瑞见王熙凤起淫心而得猝死报应,贾琏常跟下人妻偷情而不禁闹出人命,此即为“贪”。

最后,作者在写道自己的创作意图时,从空空道人和石头的对话中我们可得出《红楼梦》一书整体就是一部警世之作,没有具体年代,宝玉在有一回里一直念叨“赤条条来去无牵挂”,就是向我们昭示万物都是虚空的道理,这正是如金刚经里面的一句话:”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论《红楼梦》的语言艺术

论《红楼梦》的语言艺术 内容摘要: 《红楼梦》是一部融合雅俗文化的艺术精品。《红楼梦》用简洁准确的白话文描写了众多富有个性特征的人物,以凡人俗人,日常生活,爱情婚恋,人情百态,赢得了千万读者的喜爱。作者在描写贾府这个诗书礼家、百年望族的日常生活画面时,以其非凡的才能做到小说的“文备众体”,并使这些韵文从属于人物形象的塑造和故事情节描述的需要,成为小说不可缺的组成部分。在这部小说中,可以欣赏封建贵族士大夫的儒雅风流的生活,观瞻至情至性又不失瑕疵的大观园女儿 ,了解到中国封建社会的传统文化风俗。《红楼梦》在诗性的高雅和小说的“俗性”的融合与升华中,永远焕发着璀璨夺目的光芒。 关键词: 诗词曲赋诗情通俗文雅 正文: “开谈不说《红楼梦》,读尽诗书也枉然”。在中国传统文学的百花园中,《红楼梦》无疑是开的最为绚丽的鲜花之一,是融合雅俗语言文化的艺术精品。 一、通俗易懂的《红楼梦》 《红楼梦》语言方面有意使之通俗化,形成“文不甚深,语不甚俗”风格。纯熟的白话,简洁、准确、文雅、优美,“即村妇顽童从旁听之,亦有点头会意处”说起《红楼梦》的通俗,读者只要有初中文化程度,就能基本上读明白故事,弄清主要人物关系,也就能够读读红学著作了。 1、人物形象描写,有血有肉,活灵活现。 据统计《红楼梦》共写了480个人物作者如实描写,从无讳饰,因而每个人物形象都是活生生、有血有肉,没有十全个美的人,也没有彻头彻尾的坏蛋。诚如薛宝钗语:“这些人物都是百个里挑出一个来”,妙在各人有各人的妙处,因此“家家喜闻,处处争购”。

贾宝玉对女儿有特别的偏爱,高举“女儿是水做的骨肉,男子是泥做的骨肉”两种思想旗帜,对女奴的人格十分尊重,对她们的命运十分关心。鼓励晴雯“撕扇子作千金一笑”,忘了自己被雨淋而提醒画“蔷”的龄官赶紧避雨,为保芳官和五儿瞒赃,祭金钏,吊晴雯;但一会儿贾宝玉又会因开门迟了一点而踢袭人;为跌扇子骂晴雯 ; 为碗枫露茶逐茜雪;甚至在金钏被打的严峻时刻。“一溜烟跑了”,自个儿到大观园里遛达:又与薛蟠鬼混,做贾芸的干老子…… 薛宝钗的礼仪端庄、贤淑能干,在大观园女儿中数第一,但她却嫁祸于黛玉。为逼死金钏的王夫人出谋划策,对哥哥卑劣行径的颠倒是非。特别当黛玉死后,众人都瞒着宝玉,宝钗却毅然决然说破,使宝玉放声大哭而昏死过去。 最令人津津乐道的要数刘姥姥这个老村妇,满眼里珠围翠绕似画,新奇巴物念佛,倚老甘当女清客惹笑,满口萝卜、蒜头、倭瓜、毛毛虫。如“一两银子,也没听见声响就没了”——土话俚语,机智诙谐,似被众人笑,实质耍了大家,活脱脱是一个生活经验丰富,从事劳动而精通世情的农村妇女。 小跟班焙茗是个货真价实的“俗人”,打起架来,满口粗话,一口一个茗大爷,随着宝玉找祠堂、寻袭人、祭金钏,上学堂,成日价跟着宝玉跑腿打杂,做保镖,其所做所言,在别人眼里都是″没规距”,然而正因为把焙茗的俗语、俗情写活了,显示出一种净化人物心灵的“滑稽美”①。 2、叙事性语言,纡徐从容,款款道来。 写黛玉初进贾府,因尝听母亲说外祖母家与别家不同”,她步步留心,时时在意,不肯轻易多说一句话,多行一步路,惟恐被人耻笑了他去。此后便以黛玉为中心。写贾府各层人物。写贾母“一把搂入怀中,心肝儿肉叫着大哭起来”,写探春等姐妹相见,再写与王熙凤的相见,未见其人。先闻其声,浓墨重彩地渲染贾府这个实权人物。 例如第七回“焦大醉骂”,全部叙述不到一千字,但焦大这个人物,凡是读过《红楼梦》的人,就不会忘记他。特别是他那句“红刀子进去,白刀子出来”的“醉汉嘴里混唚”,就成为焦大的名句。光凭这一句话就能让人想到嘴里被塞满了马粪,捆翻在地的焦大的形象和这句惊天动地的话的声音。 再如第二十四回写醉金刚倪二和贾芸的事,自“贾芸出了荣国府回来”起,直至“一面说,一面趔趄着脚儿去了”,一共一千八百字左右,却写了四个人:贾芸的舅舅卜世人,贾芸的舅妈,醉金刚倪二和贾芸。前面三人虽然都只是寥寥数笔,但俱各传神,卜世人夫妇的鄙吝和市井游侠倪二的仗义,皆历历如绘,雪芹之笔,真可谓勾魂摄魄。

论曹雪芹_红楼梦_妙玉形象塑造及其意义

2012年6月刊 56曹雪芹在《红楼梦》中塑造了不同的女性形象,其中有关于 妙玉的笔墨很少,就前八十回而言,全书中正侧面描写共六处, 仅仅数千言,可是她在金陵十二钗正册中却排名第六,可见她在 曹雪芹眼中的特殊地位。就目前来说,人们对于此人物形象的研 究相对较少,对妙玉这一人物形象的理解就全面性和准确性来说 还稍显不足,本文以曹雪芹《红楼梦》中对妙玉的描写原貌为出 发点,试分析妙玉这一人物形象,从整体与部分的视角分析妙玉 这一人物对于《红楼梦》主题的深化作用。 曹雪芹用侧面描写的手法介绍了妙玉的祖籍、家世、年龄以 及出家和到长安的原因。可知妙玉出身显贵,生于“读书仕宦之 家”,因自幼多病才带发修行,书中还强调妙玉是贾府下贴“请” 来,可见来历不凡,区别于普通的尼姑、道姑。 曹雪芹对妙玉的第一次正面描写是在第四十一回:贾母等人 在大观园宴乐,酒足饭饱之后来到栊翠庵,妙玉对贾母的招待可 谓恭敬有加,但也仅仅是礼节性招待。刘姥姥在这期间吃茶用的 一只成窑茶杯,妙玉嫌脏不要了;与之相对比鲜明的是妙玉招待 贾母后,将宝钗、黛玉拉入自己的耳房内吃体己茶,宝玉尾随, 妙玉给宝玉用的杯是自己日常吃茶用的绿玉斗,这与妙玉对待刘 姥姥的举动形成了明显对比。本章回可隐约体味出妙玉视宝玉为 深察己意的知己。 第五十回宝玉在“芦雪庵争联即景诗”中落第,被罚去栊翠 庵乞梅,侧面叙述了宝玉与妙玉的交接。作者没有具体描写乞梅 的过程,而对乞来的红梅作了细致的描写:或如蟠螭,或如僵蚓, 或孤削如笔,或密聚如林,花吐胭脂,香欺兰蕙,各各称赏。有 学者这样评价 “(妙玉)象这枝奇美的红梅一样要表现自己的存 在,要让人惊羡她的美,她的幽香。这正是妙玉的不安分,正是 妙玉自我意识的初步觉醒。”作者又写了宝玉乞梅归来的情形: 宝玉笑欣欣地擎了一枝红梅进来,笑道:“你们如今赏罢,也不 知费了我多少精神呢。”再者,宝玉《访妙玉乞红梅》诗中将栊 翠庵比作“蓬莱”,将妙玉比作“大士”,“嫦娥”,宝玉正面 的“乞梅”,妙玉侧面的“赠梅”,读者从中可从中体味二人惺 惺相惜的情谊。 第六十三回“寿怡红群芳开夜宴”,宝玉生日,妙玉粉笺祝 寿“槛外人妙玉恭肃遥叩芳辰”,宝玉收到生辰贺帖后,如获至宝, 绞尽脑汁,写下“槛内人宝玉熏沐谨拜”的回帖,亲自送往栊翠庵。 可见,妙玉与宝玉之间虽不及宝、黛青梅竹马来往密切,却也是 互为知己,礼敬有加。 第七十六回“凹晶馆联诗悲寂寞”。中秋之夜,黛玉、湘云 在凹晶馆“联诗悲寂寞”。妙玉一挥而就“空帐悬文风,闲屏掩彩鸳。 芳情只自遣,雅趣向谁言”。诗句中抒发着一个满腹锦绣又春心 灿然的遁入空门的女儿的幽怨,表明了妙玉与同龄人共有世俗的 女儿情长,她以“槛外人”的身份注视着“槛内”的一切,可见“身 在佛门,心系红尘”的苦楚。“歧熟焉忘径,泉知不问源。犹步 萦迂沼,还登寂历原。”由此可知,妙玉又迥然不同于那些在世俗生活中的红楼女儿,于冷漠的现实还保存着几分清醒,不曾有更多的希冀。一个“气质美如兰,才华阜比仙”的妙玉跃然纸上,也让读者品味到了“闺阁面目”的妙玉。朱光潜先生言:尽管“《红楼梦》对于妙玉着笔墨最少,而她那一副既冷僻而又不忘情的心理却令我们一见不忘。寥寥几笔,把一个性格,一种情景,写得活灵活现”。曹雪芹虽对妙玉惜墨如金,但妙玉无疑是曹雪芹笔下人物个性复杂又具悲剧性的重要人物之一。在《红楼梦》书中,曹雪芹通过侧面描写来评价她。邢岫烟说她 “僧不僧,俗不俗,男不男,女不女”,李纨说她:“可厌妙玉为人,我不理他。”可见《红楼梦》中的人物对其评价不甚高,妙玉他们的眼中是不合时宜的。妙玉孤高自傲,自称为“槛外人”“畸人”。妙玉与宝玉赤诚相见,脾气相投。宝玉眼中的妙玉“超然如野鹤闲云”,说妙玉为“世人意外之人”,“二玉”的关系是惺惺相惜的,他们都是封建礼教的叛逆者,没有把对方看作不齿相交的另类。曹雪芹在十二钗判词和《红楼梦曲》中对妙玉作了总体评价。判词前画着一块美玉,落在泥垢之中。其断语云:欲洁何曾洁,云空未必空。可怜金玉质,终陷淖泥中。表明了曹雪芹对妙玉同情又否定的态度。“欲洁何曾洁,云空未必空”谈的就是妙玉而对着的社会现实,不是遁入空门就可以改变的。作者不同意妙玉超于世人之上的孤芳自赏;另外,作者也认为个人自诩的“洁”、“空”是虚幻的,自欺的,这就是“何曾洁”“未必空’的含义。在《红楼梦曲》中,作者虽称赞妙玉“气质美如兰,才华馥比仙”,但对于她“视绮罗俗厌”的矫情言行,也指出会到遭到“人皆罕”、“世同嫌”的非议。 妙玉蔑视权贵,又不得不依附于权贵;本不是个‘四大皆空’的遁世者,又不得不羁留于佛门;内心深处对爱情生活有强烈的向往,想以禅悦思想解脱自己的苦恼,又无法遏止自己不能插足于现实的悲哀,妙玉的悲剧就在于此。关于妙玉结局,一直是红学界争论的重点,按照曹雪芹对妙玉的性情刻画来说,依妙玉强烈的叛逆精神,定当不堪为肮脏的世俗污染,妙玉命运的悲剧性收尾,也是必然的。周汝昌先生《红楼梦新证》中说:“可见她到底逃脱不了那个浊恶社会环境给她安排的悲惨命运,故而批者发出哀哉之叹。”妙玉与《红楼梦》中的其他悲剧人物一起,从不同的角度和在不同的程度上,丰富和深化了《红楼梦》的悲剧主题。曹雪芹通过对妙玉这一人物形象的描写,深刻的揭示了身处封建社会末期的豪门贵族,在大厦将倾、悲雾漫天的情势下,无论个体生命如何挣扎,都不可能从悲剧的命运中解脱出来。因此,我们应该怀着感叹、赞赏又同情批判的态度,来理解妙玉这个人物形象。 妙玉在《红楼梦》中有重要地位和典型性,就整部作品而言,起烘云托月和加深作品批判意义的作用。妙玉的独特、才情、矛盾、挣扎以及她存在的意义在《红楼梦》中是不容忽视的。论曹雪芹《红楼梦》妙玉形象塑造及其意义 赵 可 西南大学历史文化民族学院 摘 要:妙玉与《红楼梦》中的其他悲剧人物一起,从不同的角度和在不同的程度上,丰富和深化了《红楼梦》的悲剧主题。本文以曹雪芹《红楼梦》中对妙玉的描写原貌为出发点,试分析妙玉这一人物形象,并对其作相关理论研究,从整体与部分的视角分析妙玉这一人物对于《红楼梦》主题的深化作用。 关键词:曹雪芹 红楼梦 妙玉 形象

(完整版)浅析《红楼梦》的细节描写

浅析《红楼梦》的细节描写 细节描写的成功与否,决定着一部作品的生命。作为中国古典小说艺术的集大成之作,《红楼梦》的艺术成就是极为深广的,然而,它却不是不以惊心动魄的传奇情节和宏大场面引人,不以情节的曲折紧张取胜,而以细节描写的丰富、细腻、生动、深刻见长。而是通过出色的细节描写,塑造出活生生的人物形象,再现了典型的社会环境,表现了重大的主题思想,产生了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红楼梦》描写的大都是日常生活细节。这些生活细节,组成了一幅春华秋月、结社吟诗、饱食起居、儿女痴情、婚嫁丧葬、家政经营等生活图景,是那样逼真,未见藻饰,妙若天成,充满着诗情画意,使其成为我国古典小说细节描写的典范。 一、通过人物形象的细节刻画,来表现人物性格 细节描写可以单独分支,但一旦与人物描写相结合,就能最大限度地表现人物性格,更加鲜明有力地揭示作品的主题。可以由细节描写,来展现人物性格形象。 (一)、人物语言的细节描写 在众人眼里,刘姥姥是个“女清客”,是给贾母说笑解闷的对象。殊不知外表村朴粗俗的刘姥姥其实深谙人情世故,能说会道,且别说此中人所不熟悉的乡野风味,她往往能有用极简单的几句话,就把大家的兴趣转移到自己身上来。果然她的每次言谈都哄得贾府里老少主子开怀大笑,舒畅之至。她的故事大概是小说中场面最热闹、气氛最轻松的地方。不过,从小说艺术的角度看这几回,其作用绝不只是制造欢乐场面,而是要从一些细节的地方,刻画贾府,例如从食物、食具上写出贾府的奢侈无度——“一两银子一个”的鸽子蛋,经过繁复精巧工艺制作的“茄鲞”,以及“雕镂奇绝”的黄杨木套杯,“四楞象牙镶金”和“乌木镶银”筷子,无不显示出贾府在“烈火烹油、鲜花著锦”之际的气象,同时也下正是这种气象,预示了贾府日后的命运——以如此奢侈方式生活,不但在经济上是巨大负担,更必然造成家人子弟的不通事世务、一味享乐,与社会以、世人的完全隔膜。可以说,贾府主子们在尽情享受人间锦衣美食的同时,也就在不知不觉中把自己变成了荣华富贵的牺牲品,贾府的衰落在一定程度上正是由这种种富贵荣华促成的。 在细节描写中,有时候单是一个词的运用,就能收到奇妙的艺术效果。如第四十回,写刘姥姥二进荣国府,由许多人陪同,先在潇湘馆黛玉的卧房里坐了一会儿,后来贾母说:“这屋里窄,再往别处逛去。”刘姥姥接着贾母“这屋里窄”的话茬,说:“人人都说大家子住大房。昨儿见了老太太正房,配上大箱、大柜、大桌子、大床,果然威武。…”“威武”一词极普通,人人都熟悉,人人都会用的,可极少有人用来形容房子和家具,但刘姥姥用在这里却是用得再好不过,不但准确,而且传神,包含着非常丰富的社会内容。刘姥姥的这番话,特别是用上“威武”这个词,是从贾母的一个“窄”字引出来的。刘姥姥作为一个从偏远农村来的贫苦人家的老妇人,她对贾府里房屋家具的感受当然同贾母完全不一样,可以说是两种身份,两种眼光,两种感受。“威武”一词用在这里,至少包含两方面的深刻含义:其一,刘姥姥是一个从农村来的没见过大世面的妇女,从来没有见过像贾府这样气派的房子和家具,因此在这些大家面前,自然地产生一种威压感。“威武”这个词,就最真实、最生动地表达了刘姥姥在此情景之下的独特

红楼梦与佛教

《红楼梦》与佛教
出处:中国佛教文化网 录入: 管理员 上传时间:2010-11-11 点击次数: 2220
说《红楼梦》一书含有大量的佛教思想,这恐怕不会有人反对。别的不说,主 人公贾宝玉身上便蕴含得有大乘佛教所倡导的六度**精神,而且随着情节的发展, 世运的衰落,无常苦空的现实生活使宝玉遁空破界的色彩越来越浓,几近到了色空 不二,觉所觉空的层次。作品中妙玉、惜春等人物身上更是对佛法的感悟、认知和 理解有着更多具体而细致的描写。 如果我们把曹雪芹当作一个佛教徒来认识就不难 发现,《红楼梦》的作者更象是在写他的“本生经”。他将此书称之为《情僧录》, 这情僧又岂止是从那空空道人而来,这情僧分明就是曹雪芹自己。从整部作品中也 不难看出,他的佛教思想往往还杂揉着大量的道家思想,甚至是以道家的面貌来阐 释佛家精神的。 一、曹雪芹是“情僧”? 无才可去补苍天,枉入红尘若许年; 此系身前身后事,倩谁记去作传奇? 这是《红楼梦》第一回中的一个偈子,此偈表明:对尘世间的人来说,《红楼 梦》是一部社会问题小说,而对作者本人来说,他更注重的是通过写作《红楼梦》 而了却一段挂碍,扫除一抹心尘,其宿命思想也是很明显的。《红楼梦》这部旷世 奇书的创作过程就是作者完成从文字般若到智慧般若, 从小乘佛法到大乘佛法的过 度。写出《红楼梦》,他那仅有的一把辛泪也没有了。荒唐也好,痴情也好,读者 自可因其根基而从中体悟。 谁解其中味?自然是了空者解, 遁世者解。 其中是何味? 其中是般若味,般若味重重。 佛教告诉人们:有形世间的一切都是短暂虚幻的,唯有空不空处才是清净真实 的,永恒绝对的。所以作品中甄士隐说:“太虚幻境,即是真如福地。”(一百二十 回) 从全书所写的内容来看, 其顺序也是从真 (甄) 到假 (贾) , 最后又回到真 (甄) , 演绎了它“成、住、坏、空”的全过程。“假作真时真亦假”,读《红楼梦》也是一样 的道理,当你把贾(假)府的一切读出真情实感,读出眼泪来的时候,也就是你痴 迷于虚幻最甚的时候。 作品中有四个人物很重要,即僧、道、甄士隐、贾雨村。前二者身处真界,可 谓如去如来大自在,一佛一道相对应,而且此二人常常在关键的时候出场对读者破 妄指迷,说一点“疯疯癫癫”的话,其目的是看你悟与不悟。作者视其为“双真”。根 据佛经中的记载,释迦牟尼在出家修道前,天帝曾三度幻化为老、病、死之人在城 外故意让他遇见。太子悟性很高,每次看见天帝所幻化的假象之后都能悟出人生苦 短的道理来。 他十分明白虚假无常的世间声色不仅不能常驻, 相反还是求道的障碍, 因此最后决定出家修道。 在《红楼梦》当中,这一僧一道也几度幻化为癞和尚和跛足道人。他们的出现 对贾宝玉也具有同样的作用。那僧第一次幻化为癞和尚时是在黛玉三岁的时候,他

红楼梦诗词小集

红楼梦诗词小集 红楼梦诗词小集 一.散作 二.咏白海棠 三.菊花诗 四.咏柳 五.大观园题咏六.即事诗七.食螃蟹咏八.联诗九.金陵二钗判词 .红楼梦二支曲 二.黛玉独吟一把辛酸泪浸透了满纸的荒唐言,曹雪芹手中握了一卷一梦千古的红楼,眉宇间隐约一丝很远古的悲凉。红楼的宿命牵着前生后事的传说,黛玉亏欠宝玉的甘露,便要换一世的眼泪,纵然是情深意长,终究还是扯不断心事终虚化的无可奈何,泪尽而归的结果,也不过是为了偿还前世的风月情债。 一.散作 1. 1.女娲石上偈语无材可去补苍天,枉入红尘若许年。 此系身前身后事,倩谁记去作奇传? 2. 题《金陵二钗》一绝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 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 3.太虚幻境石牌坊联语假作真时真亦假,无为有处有还无。 4. 癞头僧甄士隐惯养娇生笑你痴,菱花空对雪澌澌。

好防佳节元宵后,便是烟消火灭时。 5. 贾雨村对月口占五言律未卜三生愿,频添一段愁。 闷来时敛额,行去几回头。 自顾风前影,谁堪月下俦。 蟾光如有意,先上玉人楼。 6.贾雨村口吟联语玉在椟中求善价,钗于奁内待时飞。 7. 贾雨村对月寓怀口号一绝时逢三五便团圆,满把晴光护玉栏。 天上一轮才捧出,人间万姓仰头看。 8.跛足道人念的《好了歌》世人都晓神仙好,惟有功名忘不了;古今将相在何方?荒冢一堆草没了。 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金银忘不了;终朝只恨聚无多,及到多时眼闭了。 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娇妻忘不了;君生日日说恩情,君死又随人去了。 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儿孙忘不了;痴心父母古来多,孝顺儿孙谁见了? 9.甄士隐的《好了歌》解注陋室空堂,当年笏满床;衰草枯杨,曾为歌舞场。 蛛丝儿结满雕梁,绿纱今又糊在蓬窗上。 说什么脂正浓.粉正香,如何两鬓又成霜? 昨日黄土垅头送白骨,今宵红绡帐底卧鸳鸯。

红楼梦研究综述只是分享

红楼梦研究综述

红楼梦研究综述 红楼梦是中国清代伟大的著作。从清代到现在,对红楼梦的研究就从未停止,甚至出现了“红学”。其研究涉及《红楼梦》主题、版本、作者等以及其中的衣食住行、人物形象、诗词歌赋等各个方面。现将其部分整理如下: 一.研究热点综述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红楼梦学术研究总的有以下新热点: 1.红楼梦的作者是谁?红楼梦问世以来一直未署明作者之名。四川联合大学中文系张放教授发表了一个标新立异的论断:《红楼梦》作者不是曹雪芹,而是墨香,即脂砚斋。近几十年来报刊上发表的文章对《红楼梦》原始作者的探讨更加具体化,有说是曹颊的,有说是“竹村”的,有说是脂砚斋的,有说是曹渊的;也有人认为《红楼梦》的原始作者应是曹雪芹的二伯父曹硕。根据胡适的研究,明确了以下观点:第一、《红楼梦》的著者是曹雪芹;第二、曹雪芹是正白旗人,曹寅的孙子,生于富贵之家,身经繁华之所,会作诗也能作画;第三、曹寅死于康熙五十一年,曹雪芹生于此时;第四、曹家极盛时办过四次接驾;第五、《红楼梦》一书是曹雪芹破产倾家之后,在贫困中作出的,著书大概在乾隆初年到乾隆三十年左右,书未完而曹雪芹死了。胡适的考证意见代表了主流红学的意见,《红楼梦》第一页有一句话“曹雪芹披阅十载、增删五次”,这句话是胡适认为曹是《红楼梦》作者的主要依据。但是“披阅十载,增删五次”似乎是编辑工作,并非原创。曹雪芹在曹家遭查检破败时仅十二岁,要理解曹家错综复杂的人际关系是不可能的,可能有一个红楼梦的原创稿,而这原创可能就是曹家的人,后来经曹雪芹“披阅十载,增删五次”,进行编辑整理成为了这部宏著。

2.关于《红楼梦》作者曹雪芹的生辰,有多种说法:1715、1724、1716、1718、1719、1720、1 723。各种说法各持论据,争执不清。但主要争论的有两种,其一为康熙五十四年说。确认曹雪芹是曹颇遗腹子,就确定了他的生年。康熙五十四年三月初七日曹颗上代母陈情折说:“奴才之嫂马氏,因现怀妊孕已及七月。”三个月后生子即雪芹,他的生年便解决了,他是康熙五十四年(1715)六月降生的。其二是雍正二年说,周汝昌在《红楼梦新证》第五章《雪芹生卒》中,根据自己曹雪芹卒于癸未年的观点,又据敦诚《挽曹雪芹》.‘四十年华付杳冥”的诗句,上推四十年,得出曹雪芹生于雍正二年(1724)。另外,吴新雷曾提出康熙五十年说。他在《<朴村集>所反映的曹家事迹——兼考曹雪芹的生年和生父》(1981年《红楼梦研究集刊》第6辑)中认为,据张云章《闻曹荔轩银台得孙却寄兼送人都》,其“‘得孙诗’中的孙子就是曹雪芹,他于康熙五十年十一月初在北京出生,康熙五十一年春随曹寅到南京,至雍正五年十二月家破时已17岁。”1991年第4辑 《红楼梦学刊》发表李春祥《(红楼梦)的作者是曹雪芹——兼评“自传说”》,也论证了“雪芹生于康熙五十年”,最后享寿52岁。 3.通州墓石是不是曹雪芹的墓碑:北京市通州区张家湾于一九九三年出土曹雪芹“墓石”,碑上写着“曹公讳霭墓壬午”。2005年5月8日,《解放日报》发表一篇冯其庸、曹可凡的文章,“坚信不疑”认为农民李景柱前一年发现的曹雪芹墓石是真的,“确凿无疑”地证明了曹雪芹死于“壬午除夕”(1883年2月12日)。但是中国姓曹名霭的人有几万人,况且也没有文献或其他资料说明曹雪芹到过张家湾,所以墓石并不一定真正是曹雪芹之墓碑。

红楼梦对佛教的民俗化

民俗是具有世代相习的传承性事象,文学作品中的表现的这种民俗事象既可以真实地展现出时代风貌,又可以挖掘出民族独特的生活方式,鲜明地创造出人物所生活的具体环境和背景。比如沈从文的《端午节》中就有大量描写了那个地方的风土人情,从那篇文章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出湘西的人文景观、民族特色。著名文化学者泰纳曾说过:“一个作家只有表达整个民族和整个时代的生存方式,才能在自己的周围招致整个时代和整个民族的共同感情。”⑵民俗正是形成作品的民族特色的重要因素之一。在《红楼梦》中直接描写了社火、抓周、端午、蒲艾簪门、放风筝、中秋焚香斗草、岁末换门神、除夕祭宗祠、巫婆跳大神、魇魔发等大量民俗事象。更为可贵的是对于佛教“色空观念”和“因果报应观念”,加以民俗化改造,酿造自己的独特的“色空观念”和“因果报应观念”,并以此观察人生、评判人生,构建小说的情节,作者将中国民俗中的人生如梦、红颜易老、盛宴必散、乐极生悲、月满则亏、水满则溢等民俗意象“化”入佛门哲学。所体现的深刻、强烈的哲理、人生感受,既不是宗教观念的简单体现,也不是个人单纯的“末世”感受,而是包容了传统的民俗文化基因积淀的有着更加普遍意义的社会人生观念和集体情感类型。其社会人生观念和情感内容远比某种宗教观念和个人心理经验丰富的多、强烈的多。 《红楼梦》开篇第一回,曹雪芹就通过一个“疯狂落拓,麻鞋鹑衣的跛足道人”之口,吟唱了一首《好了歌》,诗人从道教哲学的角度,对世人的“功名”“钱财”“娇妻”“子孙”四种人生欲望和人生终结进行了审视,指出世人没有必要过分贪心,没有必要为了“理想”而奔命争斗,心胸应豁达,看开事理,“为而不争”“应追求”“不求其不朽”的淡泊。同时用佛教哲学的规范来启悟世人的心灵:世人应轻欲念,跳出凡尘,全心向佛,信诚修炼。指出人世间的一切,都归于空无的大荒山。“好即是了,了即是好”。诗人用道家“忘私”的思想和释家“轻利”的主张糅合到一起,奉劝世人要豁达超脱,寻求人格上的超拔与精神上的解脱。这种空无理论和出世思想,一有劝民济世之效,二有暗示当时封建地主王朝政治斗争的厌倦和对平和无争理想社会的渴望。 “纵欲享乐”是佛家之大忌。孔子主张“君子谋道不谋食”,孟子也指出“养心莫过于寡欲”。而道教却主张“享乐”,珍惜今世的生命,不追求来世的幸福。“在道教的境界中,人不仅能够超越生理的判约,而羽化登仙长生不老,而且还超越伦理的限制而满足个性的生活欲望。”⑶道教的主张为世人提供了情爱自由的土壤和条件,认为“男女合气艺术”是修炼长生的法门之一。为两性的自由接触打开方便之门。曹雪芹没有直接宣扬这种主张,而是借助警幻仙姑在太虚幻境中对贾宝玉谈情说淫,醉以灵酒,沁以仙茗,引入迷津,使贾宝玉走上了“灭天理,存人欲”的道路,以此与儒家的礼教“男女授受不亲”,反对男欢女爱进行了接触和大胆的批判。

浅析《红楼梦》中林黛玉的诗歌

浅析《红楼梦》中林黛玉的诗歌 【摘要】《红楼梦》中的诗词与书中情节的发展、人物的性格命运都有着密切的联系。林黛玉作为书中最重要人物之一,其名下所作诗歌更是不可忽略的重要部分。本文主要分析了林黛玉的诗歌及其特点,着重赏析了她的部分诗歌作品。 【关键词】《红楼梦》;林黛玉;诗歌 《红楼梦》是一部充满诗意的小说,它以诗化的语言为读者展开一个优美的文学世界,成为一个相对独立的系统,这个情节主线之外的诗歌系统,周汝昌先生称之为“诗格局”。而这个世界得以营造形成,又赖于书中大量诗词的极大表现力。《红楼梦》中的每一首诗词,都出于作者的苦心经营,一方面,它们与书中情节线索互为连缀,紧密相关,是故事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另一方面,古典诗词所特有的美学品质对文学形象的塑造起到了相当重要的作用,使书中人物形象的内在精神气质得以完善和表现。这一点,在林黛玉所作的那些诗词,对林黛玉这个人物形象塑造所起到的作用上,表现得尤其典型。 一、林黛玉诗歌的分类与赏析 (一)林黛玉诗歌的分类 全书有关林黛玉写的完整诗词共二十二首,酒令三首及一些联句,占《红楼梦》诗词总数约十分之一。根据这些诗词的内容,可以将它们归纳为四类:一是自谶诗。如《葬花吟》、《题帕三绝句》、《代别离·秋窗风雨夕》、《桃花行》等,这一类诗词是林黛玉悲剧命运的自我写照,它们预示了主人公的悲惨结局;二是咏物诗。如《咏白海棠》、《咏菊》三首、《螃蟹咏》、《灯谜诗》、《五美吟》五首等,诗人通过对人或物的吟咏描摹,或臧否历史人物,或发表议论,或针砭时事,或借物自况;三是应酬诗。如《世外仙源》、《杏帘在望》、《题宝玉续庄子文后》等,这些应酬之作,意义不大;四是游戏诗。如《牙牌令》、《芦雪庵即景联句》、《酒令》等,这类游戏之作,意义更微。 (二)林黛玉诗歌的赏析 一是林黛玉的自谶诗最为重要。它们记录了诗人一生悲酸的心路历程,揭示了主人公压抑悲愤的内心世界,并预示了主人公悲剧性的命运结局。这以《葬花吟》最具有典型意义。诗人以暮春落花自况,从多个视角谴责境遇,表露心迹,宣泄愤恨:其中有惋惜,如“花谢花飞花满天,红销香断有谁怜?”;有谴责,如“柳丝榆荚自芳菲,不管桃飘与李飞”,“三月香巢已垒成,梁间燕子太无情”,“一年三百六十日,风刀霜剑严相逼”;有伤感,如“独把花锄泪暗洒,洒上空枝见血痕”,“怪奴底事倍伤神,半为怜春半恼春,’;有憧憬,如“愿奴胁下生双翼,随花飞到天尽头”;有疑虑,“天尽头,何处有香丘?”;有自诩,“质本洁来还洁去,强于污淖陷渠沟”;有绝望,如“尔今死去侬收葬,未卜侬身何日丧?侬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侬知是谁?试看春残花渐落,便是红颜老去时。一朝春尽红颜老,

红楼梦妙玉人物形象分析

红楼梦妙玉人物形象分析 常有人评价妙玉是清高善良的世外高人,据我看却不是如此。今天我单从刘姥姥到访栊翠庵这一章节对妙玉作一定评价。刘姥姥乃一介乡野村妪,大字不识一个的她从乡间来到了大观园。她跨越了层层社会阶级,迈入了大方之家贾府的门槛。现在我们大致回顾一下曹公描述的情节。第四十一回栊翠庵茶品梅花雪中,讲到刘姥姥贪杯喝多了酒,贾母因要带着刘姥姥散闷。当下走至栊翠庵,我们看这妙玉如何应对。妙玉忙接了进去。素日众人皆知妙玉性情极冷,且不善于迎宾送客、应酬他人。今日难得这贾府最高权利中心齐聚他栊翠庵,出于客气,妙玉理应迎接,但依据他素日的脾气禀性,这忙忙地接了进去,想来又不符合妙玉的性情。这看来似乎矛盾。接下来,贾母等人要吃茶,妙玉竟揣摩贾母的喜好。贾母不吃茶味较为浓烈的六安茶,妙玉清楚贾母吃茶的习惯,清香淡雅的老君眉是最符合贾母的要求。从这一部分来看,妙玉是如此惠质兰心,清楚明白掌权者的喜好,竟不像一个出家人的淡泊静心。另一边,伺候了贾母等人吃茶。妙玉将宝钗黛玉二人单独悄带至耳房,宝玉也随后跟了过来。妙玉为他三人另沏了一壶“梯己茶”,并用了上好的茶具。用现在的话来说,这相当于给他三人开小灶,算是他这一六根清净之人对宝黛二人及宝玉的另眼相

看。想来那时的妙玉,也不过是一个长期修行的普通人,只是眼界与品位略比旁人高一筹罢了。《红楼梦》中,宝黛二人着实算当世的奇女子,文采非凡,气质独特。而宝玉更是“富贵闲人”“多情公子”,且他“女子是水做的,见了女子便觉浑身清爽”的言论,自然思想境界又比旁人高出一截。由此看来,妙玉对这三人的欣赏也表达出妙玉清高孤傲的思想境界。如果拿出妙玉请宝黛等三人吃茶这一部分的细节来讲,又着实有趣。这里妙玉总共拿出四只茶具,两件是宝钗黛玉手中的“古玩珍器”,一件是妙玉常用的绿玉斗,另一件是一只九曲十环一百二十节蟠虬整雕竹根的大海,除此之外,即使是“金玉珠宝”来作茶具他并不稀罕。单单是这四样,便可看出妙玉平日的品味不凡,他也是出身名家书香门第,对于审美与收藏这方面有自己独特的爱好和标准。我们再看他煮茶的水,不是旧年的雨水,就是珍藏几年的梅上雪。中国人自古尊崇茶道,以茶敬人,茶比人生。懂茶道、重清修的人不光对茶叶茶具有很高的要求,对煮茶的水也有着严格的标准。妙玉用来煮茶的水都出自自然纯净之地,洁净之水更加养身修性。连黛玉这一贵族小姐尚且尝不出这类雪水的独特,可见这梅上雪水的来之不易,更突显出妙玉的生活品位之高。要全面地评价一个人,仅仅讲他的优点那就叫奉承了。妙玉对刘姥姥的态度可就不能让人敬服了。妙玉作为一名修道之人,应该更加懂得众生平等的道

论《红楼梦》政治主题思想 文档

论《红楼梦》政治主题思想 西南大学:谢远锋 摘要: 毛泽东主席说:“《红楼梦》是一部政治历史小说,深刻揭露了《红楼梦》的主题思想。” “红”是一部具有鲜明政治倾向的小说,以贾宝玉、林黛玉的爱情悲剧为中心,而宝、黛爱情是建立在共同反对封建主义人生道路的基础上,带有更其鲜明的叛逆性质,揭露了封建统治阶级的腐朽和丑恶…… 随着阅历的增加,经过反复阅读之后,总觉得《红楼梦》的主题根本不是那么一回事!可能有不少红学研究者要站出来指责,我却管不了那么多,《红楼梦》应该是一个开放的学术空间,不应该是那几个人说了算才对。“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嘛。当然,《红楼梦》有多个层面:政治的、历史的、社会的、文学的、哲学的、道德的……我就其中一点来谈谈自己粗浅的看法。 作者自云:“因曾历过一番梦幻之后,故将真事隐去……当日所有之女子……觉其行止见识皆出于我之上……亦可使闺阁昭传……”这个“闺阁昭传”很重要呀!这就说明该书的主题是为众女子鸣冤叫屈的。书中的众女子“无一不冤”,可以说各有各的冤屈! 就拿全书第一个出场的女子——甄英莲来说吧,她是甄士隐的独生女,“生得粉妆玉琢,乖觉可喜”,父母爱如掌上明珠,但被人贩子拐走卖与他人作奴作妾,最后惨死,“平生遭际实堪伤”,甄英莲真的是“真应怜”,命运最为悲惨。大家说冤不冤? 林黛玉、薛宝钗空有“停机德”和“咏絮才”,最终的结局是那么的冷落与凄苦……难道她们不冤? 元春的判词是:“二十年来辨是非,榴花深处照宫闱,三春争及初春景,虎兕相逢大梦归。”元春“辨”了二十年,以没辨明“是”与“非”,虽贵为妃子,却死于非命,这就是元春大小姐的悲剧,真死得冤! “金闺花柳质”的迎春,却嫁了忘恩负义的凶恶丈夫孙绍祖,一年就被折磨而死,冤否? “才自精明志自高”的探春,却因“庶出”而遭歧视,后远嫁海隅,“清明啼泣江边望,千里东风一梦遥”,只能在梦中见到亲人。探春犹如断线的风筝,一去不返,冤!

王国维《红楼梦评论》的佛家底蕴

王国维《红楼梦评论》的佛家底蕴——钟明奇 1904年,王国维发表了他一生中唯一的一篇研究古典小说的论文——《红楼梦评论》。这是中国近代学术史上有深远影响的跨文化研究个案。王国维之写作《红楼梦评论》诚有多方面因素,但与他究心佛学,留恋佛境,由此探索人生真义有密切之关系。至今对《红楼梦评论》尚未有专文从佛教的角度加以阐释,本文对此聊陈管见,敬祈方家教正。 一、王国维早年的人生困惑与佛教情结 王国维并没有专门研究佛教的论文,但这并不说明他对佛教与宗教没有研究。真正的学术大师多不喜自炫博学,率尔操觚。王国维亦然。钱钟书尝赞王国维“博极群书”,“深藏若虚”。 ①这可以说是对王国维学术风格的经典概括。王国维之佛教与宗教修养,也宜作如是观。 王国维对佛教与宗教的论述散见于他的有关论著中,如1905年发表的《论近年之学术界》中云:“佛教之东,适值吾国思想凋敝之后,当此之时,学者见之,如饥者之得食,渴者之得饮,担簦访道者,接武于葱岭之道,翻经译论者,云集于南北之都,自六朝至于唐室,而佛陀之教极千古之盛矣。此为吾国思想受动之时代。然当是时,吾国同有之思想与印度之思想互相并行而不相化合,至宋儒出而一调和之,此又由受动之时代而稍带出能动之性质者也。自宋以后以至本朝,思想之停滞略同于两汉,至今日而第二之佛教又见告矣,西洋之思想是也。”②如此高屋建瓴纵论佛教与中国古代思想嬗变轨迹,既简要,又甚为精当,信是大家风采。特别是他把西洋思想看成“第二之佛教”,更是别具会心,非全局在胸,目光巨大,会通佛教与中西思想,决不能下此断语。值得注意的是,王国维将西洋思想看成“第二之佛

教”,实说明他对东来之佛教的特别青睐。王国维同主张学无中西,然于佛教则实不无偏嗜。 王国维在总体上对包括佛教在内的宗教也有着自己独到的看法。1906年,王国维作《去毒篇》,论述“宗教之所以不可废”,这主要是因为宗教能够“偿现世之失望以来世之希望,慰此岸之苦痛以彼岸之快乐”,而此实即佛教之精义。王国维并非不知“今日之佛教已达腐败之极点”,基督教亦然,但它们能带给国民“希望”与“慰藉”,故宗教不宜废。在该文中他还阐述宗教与美术的关系。他说:“美术者,上流社会之宗教也”,“宗教之慰藉,理想的,而美术之慰藉,现实的也。而美术之慰籍中,尤以文学为大”。王围维早年对宗教的认识,是与人生、与美术如文学等联系在一起来认识的。王国维并不信宗教,他之看重宗教与美术如文学,是因为它们有“慰藉”的功用。在王国维那里,美术如文学,就有宗教化或者说佛教化的倾向。 ①钱钟书:《谈艺录》。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第26页。 ②王国维:《论近年之学术界》,《王国维文集》第3卷,姚金铭、王燕编,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1997年,第36—37页。本文所引王国维诗、文均出自该版本,下不簧注。早年王国维是个多思多虑、深于忧患的人。这除了他所处的生活环境之外,与他的天性及身体的健康状况颇有关系。他在《静庵文集》之《自序(一)》中,回顾辛丑(1901年)后从日本回来以后的治学经历时说:“自是以后,遂为独学之时代矣。体素赢弱,性复忧郁,人生之问题,日往复于吾前,自是始决从事于哲学。”而其《欲觅》诗则云:“欲觅吾心已自难,更从何处把心安。诗缘病辍弥无赖,忧与生来讵有端?”王国维有一段时间醉心于西方哲学,其根本的目的乃在于解决“人生之问题”。他在《静庵文集自序》中就说自己“自癸卯之夏,以

红楼梦中的礼仪

红楼梦中的礼仪 红楼梦中的礼仪 以前读着从没注意过,问一个安原来这么麻烦。贾宝玉先代贾母问了贾赦,然后才自己请安,贾赦需要先站起来,回贾母的话。到了邢夫人处也是一样,邢夫人要先向贾母请安,然后贾宝玉再向邢夫人请安。想想看那个请安的场景,贾母其时并不在场,只是委托贾宝玉来向贾赦问候一下,贾赦以及邢夫人都要在贾宝玉面前给并未到来的贾母请安,然后才能接受贾宝玉对他们请安。这个场面对于礼仪的执行真的是很严格,在今天看来还颇有几分怪异 但是仔细推敲一下也能理解。俗话说:“满洲人规矩大。”满族十分注重礼节。 满族常见的礼节是请安、打千。过去小辈对长辈,三天一请安,五天得打千。请安为小礼,垂手站立,鞠躬唱喏:“请某某安。”打千为大礼,其形式男女有别。男人见到长辈,先哈腰,左腿前伸并弯屈,右腿曳后;左手扶膝,右手下垂,与此同时唱喏:“请某某安。”女的头微低,双手贴腹相交,膝下蹲,同时唱喏:“请某某安”。《红楼梦》第八回有描写家人见宝玉时请安、打千的情景,它这样写道:“一见了宝玉,赶来都垂手站立。独有一个卖办名唤钱华,因他多日未见宝玉,忙上来打千请安。”满族请安有“定省”,即少辈对高龄长辈固定每天“请早安”、“请晚安”,这又称

“晨昏定省”。 抱腰接面礼是满族表示最亲密的大礼,一般用于至亲相见。其形式是,右手抱腰,左手抚背,交颈贴面。此俗自后金时就兴,“亲旧相见者,必抱腰接面,虽男妇间亦然”。至亲相见也有行“顶头礼”的,这一般常见于老两口之间,老头出远门回来,老太太迎上前,用脑袋顶着老头胸脯,老头轻轻地抚摸一下老太太的脖子,或拍拍后脑勺就行了。 满族“俗尚齿,不序贵贱”。平日见到长辈,不分贫富尊卑,皆尊称“马法”(满语,意为爷爷)。路途上遇见长辈,“必鞠躬垂手”而问“赛音”(满语,意为“好”),待长辈走过去后,少辈才可行动。少辈到长辈家,“虽宾必隅坐”。长者到少辈家,少者必打千请安。妇女席炕做活见到长者进屋,则“跪膝而坐,以右手指加于眉端”,连续三下;如果是平辈不跪,则只抚眉端三下,表示敬意。 叩头礼常见于下级对上级、少辈对长辈。表示恭敬、侍奉、恳求之意,或春节拜年,均行叩头礼。行礼时,先脱帽,跪左膝,后跪右膝,马蹄袖一弹,双手着地,连叩三下头。此俗自建州女真时就有,《建州闻见录》云:“将胡(指女真人为官者)之见奴酋(努尔哈赤),脱笠叩头,卒胡之于将胡亦然。”祭祀时也叩头。 满族生活中有许多忌讳,犯忌则被视为无礼貌。满族不兴戴狗皮帽、吃狗肉,最忌讳别族人戴狗皮帽进家来。传说,当年汗王遭难时,狗有救驾之恩,满族视之为恩祖而加以保护和珍爱。西炕不许随便坐人。院中有锁龙杆,不许拴牲口。 还有尊卑、等级关系上的忌讳和规矩。新媳妇不能同公公、

目的论视角下浅析《红楼梦》诗词意象翻译研究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wendangku.net/doc/881201940.html, 目的论视角下浅析《红楼梦》诗词意象翻译研究 作者:乔丹 来源:《学习与科普》2019年第13期 摘要:中国古典诗词最突出的特点便是富含意象。伟大的诗人总能凭借意象的各种组合带给读者无尽的想象。本文选取“意象”这一极富中国传统文化内涵的概念作为研究《红楼梦》诗词英译的切入点,以功能学派目的论为分析框架,对两个英译本意象转换的得失进行了分析和研究,从而探索了《红楼梦》诗词英译研究的另一蹊径。 关键词:目的论、《红楼梦》、诗词意象、翻译 引言 众所周知,《红楼梦》在中国古典文学史上可谓是一朵绚丽的奇葩,在书中,作者曹雪芹透过薛王贾史四家的兴衰描绘了没落王朝各个阶层的人生百态,后人常常将其奉为纵观中国封建社会的百科全书。不管是对于专家学者还是普通读者,《红楼梦》都有着无法忽视的深远影响,它独特而恒久的艺术魅力吸引着一批又一批研究者,随着《红楼梦》研究课题的蓬勃发展,“红学”也应运而生。二十世纪七十年代,英国汉学家大卫·霍克斯开始着手翻译《红楼 梦》前八十回,后四十回的翻译工作由他的女婿约翰·阂福德完成。这部名为The Story of the Stone的译本由企鹅出版集团发行。同年代末期,翻译家杨宪益和妻子戴乃迭也完成了整个巨著的翻译工作。这本名为A Dream of Red Mansions的译作由外文出版社发行。诗词是《红楼梦》的一大特色。尽管穿插诗词是我国古典章回小说创作的一大传统,但其他作品中常常用于开头和结尾,起总领或是总结作用,或是作者用以感慨评价。《红楼梦》诗词一部分具有相似的功能,另一部分则作为小说的有机组成部分,因“按头制帽,诗即其人”的特色为其他章回小说诗词所不具有。在霍克思之前,从未有译者能完整译出《红楼梦》的诗词。 针对《红楼梦》诗词翻译这一问题己有许多学者的相关研究在前,赵雨柔以《石头记》诗词意象翻译为中心,通过分析霍克思针对不同语境下意象的翻译方法,探究中西方文化差异及其翻译方法的文化起源,她从霍克思译本《红楼梦》诗词意象和翻译方法出发,将诗词意象和翻译方法按直译、转换、增译和减译四种翻译方法分类,并选取代表性的意象分别在中西两个文化语境下对其进行文化溯源。她指出评价一部译作,应结合具体的历史语境、文本语境、译者个人动机、目标受众群体等因素评价一部译作的真正价值。武华慧以目的论作为理论框架,对《红楼梦》两个英译本中诗词翻译进行了研究,并认为从目的论的角度来看,霍克斯版《红楼梦》力求将原作带给他的快乐传达给西方读者,因此他更多地采取了归化的策略。这种做法在一定程度上并不利于跨文化交际,但是从目的论的角度来看,却实现了作者最初的翻译目的;而杨宪益的版本主要采取了异化的翻译策略,他的翻译目的就是尽可能地保留中国传统元素,将中国文化内涵忠实地传达给西方读者。张蕾讨论了“红诗”译作的意境美和情趣美,认为

浅析《红楼梦》中妙玉与黛玉的微妙关系

浅析《红楼梦》中妙玉与黛玉的微妙关系 《红楼梦》是一部描写细腻的人情小说,以贾府的家庭琐事,闺阁闲情为脉络,刻画了以贾宝玉和金陵十二钗为中心的正邪两赋有情人的人性美和悲剧美。在《红楼梦》中,黛玉与妙玉具有相似的人物设定,这份相似使她们既惺惺相惜,又暗存芥蒂,直接导致了她们相惜、相异、相较的微妙关系。 标签:《红楼梦》妙玉黛玉关系 一、相惜 妙玉最早出现是在《红楼梦》第十七回“大观园试才题匾额”中,林之孝家的报与王夫人:“本是苏州人氏,祖上也是读书仕宦之家,因自幼多病,买了许多替身,皆不中用。”妙玉本是仕宦人家的大小姐,自小多病,经高人指点后出家,先后在蟠香寺、长安都中西门外牟尼院辗转。在师父圆寂后,妙玉本想回乡,却因师父遗言留京静待,为进入贾府创造了条件,不久后得王夫人赏识被邀入大观园。进贾府前,妙玉随师父修行,与父母难通音讯,正值芳龄却枯守青灯古佛;进贾府后,非主非仆,难以立足,虽有众钗作伴,然自己本是修行之人,与富家千金自有一层隔阂,却更添一份烦恼。而相比于妙玉,黛玉虽为贾母最疼爱的小女儿贾敏之女,怎奈贾敏已去,黛玉与贾母虽有血缘但从未谋面,难论亲情,兼之贾府众钗争奇斗艳,不争不抢的黛玉在贾母面前分量其实不多,所靠的无非是贾母对贾敏的那一丝眷恋罢了。 同无父母可依,同是寄人篱下,这些共同点让黛玉与妙玉之间自然多出一份同病相怜的情谊。《红楼梦》第四十一回“栊翠庵茶品梅花雪”中,撇开贾母和刘姥姥,“那妙玉便把宝钗黛玉的衣襟一拉,二人随他出去”,三人独自在耳房内品茶,“宝钗便坐在榻上,黛玉便坐在妙玉的蒲团上”,此处妙玉让黛玉坐在她自己使用的蒲团上,可见妙玉对黛玉更加亲近。而接下来分杯斟茶也体现了黛玉在妙玉眼中的与众不同,妙玉将“那一只形似钵而小,也有三个垂珠篆字,镌着‘点犀’,”的杯子给了黛玉,“点犀”二字即喻心有灵犀,这就更加说明妙玉把黛玉视为知己。 二、相异 妙玉身为出家之人,自有一分不食人间烟火的傲世之姿。她的傲体现在两方面,一是日常生活中的洁癖,如第四十一回“怡红院劫遇母蝗虫”中,刘姥姥用了妙玉的成窑五彩小盖钟喝茶,在道婆将茶盏收回时“妙玉忙命:‘将那成窑的茶杯别收了,搁在外头去罢。’宝玉会意,知为刘姥姥吃了,他嫌腌舎不要了。”;二是精神上的洁癖,这点主要体现在对交往之人的选择上,整个贾府,乃至世上,可入妙玉法眼者恐怕屈指可数,就连与妙玉同作十年邻居,有着“贫贱之交,半师之分”的邢岫烟,也自知与妙玉难称一个“友”字,在宝玉提起她与妙玉的交情时笑言:“她也未必真心重我”。这样的性格难免遭人诟病,《红楼梦》里也有不少人物正面表示了对她的厌恶,如贾环曾说:“妙玉这个东西是最讨人嫌的。”

浅论《红楼梦》的主题思想

浅论《红楼梦》的主题思想 少读《红楼梦》,脑海里总是回荡着专家、学者对《红楼梦》主题思想的定义:《红》是一部具有鲜明政治倾向的小说,以贾宝玉、林黛玉的爱情悲剧为中心,而宝、黛爱情是建立在共同反对封建主义人生道路的基础上,带有更其鲜明的叛逆性质,揭露了封建统治阶级的腐朽和丑恶…… 随着阅历的增加,经过反复阅读之后,总觉得《红楼梦》的主题根本不是那么一回事!可能有不少红学研究者要站出来指责,我却管不了那么多,《红楼梦》应该是一个开放的学术空间,不应该是那几个人说了算才对。“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嘛。当然,《红楼梦》有多个层面:政治的、历史的、社会的、文学的、哲学的、道德的……我就其中一点来谈谈自己粗浅的看法。 作者自云:“因曾历过一番梦幻之后,故将真事隐去……当日所有之女子……觉其行止见识皆出于我之上……亦可使闺阁昭传……”这个“闺阁昭传”很重要呀!这就说明该书的主题是为众女子鸣冤叫屈的。书中的众女子“无一不冤”,可以说各有各的冤屈! 就拿全书第一个出场的女子——甄英莲来说吧,她是甄士隐的独生女,“生得粉妆玉琢,乖觉可喜”,父母爱如掌上明珠,但被人贩子拐走卖与他人作奴作妾,最后惨死,“平生遭际实堪伤”,甄英莲真的是“真应怜”,命运最为悲惨。大家说冤不冤? 林黛玉、薛宝钗空有“停机德”和“咏絮才”,最终的结局是那么的冷落与凄苦……难道她们不冤? 元春的判词是:“二十年来辨是非,榴花深处照宫闱,三春争及初春景,虎兕相逢大梦归。”元春“辨”了二十年,以没辨明“是”与“非”,虽贵为妃子,却死于非命,这就是元春大小姐的悲剧,真死得冤! “金闺花柳质”的迎春,却嫁了忘恩负义的凶恶丈夫孙绍祖,一年就被折磨而死,冤否? “才自精明志自高”的探春,却因“庶出”而遭歧视,后远嫁海隅,“清明啼泣江边望,千里东风一梦遥”,只能在梦中见到亲人。探春犹如断线的风筝,一去不返,冤! 惜春似无冤,而却迫于家势,缁衣出世。“绣户侯门”之女,据脂批得知,惜春为尼后过着“缁衣乞食”的生活,亦是一冤! 凤姐枉费了“意悬悬半世心”,拿了公众的“月例”钱去放贷生息,勤俭持家,独支大厦,做到“生前心已碎”。但“大厦”将倾,独木难支!她毕竟无力挽回败局,因犯过而被休,最终“诸罪所归”,成为众矢之的。“终有个家亡人散各奔腾”,枉费了半世苦心!这“报应”公平吗?凤姐不冤吗? 湘云虽“英豪阔大量”,但“襁褓之中,父母叹双亡”。从小失去父母,“纵居那绮罗丛,谁知娇养”?人生之大不幸矣!虽“厮配得才貌仙郎”,但好景不长,只落得“云散高唐,水涸湘江”。巧姐流落于烟花巷;“气质美如兰,才华阜比仙”的妙玉,为世人“愈妒”、“同嫌”,“到头来依旧是‘风尘肮脏’违心愿”,沦为妓女,何其冤?! 秦可卿是从养生堂出来的“弃婴”。虽出身“微贱”,但理家却是一把好手。生得袅娜纤巧,性格好,行事温柔和平。为宁、荣二府众人称道。但结果却“画梁春尽落香尘”,悬梁自缢而亡,冤否? 李纨一生三从四德,青春丧偶,一肚子的“冤”向谁诉说?成为封建礼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