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浙教版八年级下册科学知识要点

浙教版八年级下册科学知识要点

浙教版八年级下册科学知识要点
浙教版八年级下册科学知识要点

浙教版八年级下册科学知识点归纳

第一章电与磁

一、磁现象:

1、磁性:能够吸引铁、钴、镍等物质的性质

2、磁体:具有磁性的物质(磁铁:铁质的磁体)

3、磁极:定义:磁体上磁性最强的部分叫磁极,任何磁体都有两个磁极。

种类:如果磁体能自由转动,指南的磁极叫南极(S),指北的磁极叫北极(N)

相互作用规律:同名磁极相互排斥,异名磁极相互吸引。

4、磁化:①定义:使原来没有磁性的物体得到磁性的过程。

磁铁吸引铁钉的原因是因为铁钉被磁化后,铁钉与磁铁的接触部分间形成异名磁极,异名磁极相互吸引的结果。

②钢和软铁的磁化:软铁被磁化后,磁性容易消失,称为软磁材料。钢被磁化后,磁性能长期保持,

称为硬磁性材料。所以制造永磁体使用钢,制造电磁铁的铁芯使用软铁。

二、磁场:

1、定义:磁体周围存在着的物质,它是一种看不见、摸不着的特殊物质。

磁场看不见、摸不着我们可以根据它所产生的作用来认识它。这里使用的是转换法。

2、基本性质:磁场对放入其中的磁体产生力的作用,磁极间的相互作用是通过磁场而发生的。

3、方向规定:小磁针静止时北极所指的方向就是该点磁场的方向。

4、磁感线:在磁场中一些带箭头的曲线。

①方向:磁体周围的磁感线都是从磁体的北极出来,回到磁体的南极。

②说明:A、磁感线是为了直观、形象地描述磁场而引入的曲线,不是客观存在的。

B、用磁感线描述磁场的方法叫模型法。

C、磁感线是封闭的曲线。

D、磁感线立体的分布在磁体周围,而不是平面的。

E、磁感线不相交。

F、磁感线的疏密程度表示磁场的强弱。

③熟练掌握条形磁铁磁感线的画法。

三、地磁场:

①定义:在地球产生的磁场,磁针指南北是因为受到地磁场的作用。

②磁极:地磁北极在地理南极附近,地磁南极在地理北极附近。

③磁偏角:首先由我国宋代的沈括发现,地磁南北极与地理南北极不重合。

四、电生磁:

1.奥斯特实验:通电导线的周围存在磁场,称为电流的磁效应。直线电流周围的磁感线是环绕导线的同

心圆,距离直线电流越近,磁场越强。

2.通电螺线管的磁场:通电螺线管的磁场和条形磁铁的磁场很相似。其两端的极性跟电流方向有关。

安培定则:右手握螺线管,四指弯向螺线管的电流方向,大拇指所指的一端就是螺线管的北极。

影响通电螺线管磁性强弱的因素:电流大小、线圈匝数、有无铁芯。

3、电磁铁

A、定义:带铁芯的通电螺线管。

B、优点:磁性有无由通断电来控制,磁性强弱由电流大小来调节,磁场方向由电流方向来控制,

C、影响电磁铁磁性强弱的因素:通过线圈的电流越大,磁性越强;线圈匝数越多,磁性越强。

电磁继电器:由电磁铁控制的开关。用低电压弱电流控制高电压强电流,进行远距离操作和自动控制。

分为控制电路和工作电路。

电话:话筒把声音信号转化成强弱变化的电流(发电机),电流沿着导线流入对方听筒,听筒又把变化的电流通过电磁铁转化成声音信号(电动机)。

五、磁场对电流的作用:

1、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到力的作用,力的方向跟电流方向和磁场方向有关。

如果改变其中一个量,则受力方向将改变;如果两个量同时改变,则受力方向将不变。

2、应用——直流电动机

①构造:线圈(转子)、磁铁(定子)、换向器、电刷;

②工作原理:通电线圈在磁场中受力转动;

③能量转换:电能转化为机械能

④平衡位置:线圈处于平衡位置(线圈面与磁感线垂直)时受平衡力作用。

⑤换向器作用:当线圈转过平衡位置时,通过换向器改变电流方向,从而改变线圈的受力方向,保

证线圈持续转动。

六、电磁感应(磁生电):

1、物理学史:该现象1831年被英国物理学家法拉第发现。

2、定义:闭合电路

........时,导体中就会产生电流,这种现象叫做.....在磁场中做切割磁感线的运动

....的.一部分导体

电磁感应现象。

3、感应电流的方向跟导体运动方向和磁场方向有关。如果改变其中一个量,则电流方向将改变;如果两个量同时改变,则电流方向不变。

4、感应电压:无论电路是否闭合,做切割磁感线的导体两端都会产生感应电压。

5、应用——交流发电机

①构造:线圈(转子)、磁铁(定子)、铜环、电刷

②工作原理:电磁感应

③能量转换:机械能转化为电能

6、交流发电机和直流发电机在线圈中产生的都是交流电。交流发电机通过铜环向外输出交流电。直流发电机通过换向器向外输出直流电。

大型交流发电机一般采用线圈不动,磁极旋转的的方式来发电。

7、交流电和直流电:

①交流电:电流方向周期性变化的电流。我国交流电的周期是 0.02秒、频率是 50赫、电流方向1秒

改变 100 次。

②直流电:电流方向不变的电流。

七、家庭电路和用电安全

1、家庭电路的组成:进户线、电能表、断路器、用电器与开关、插座。

开关一定要接在火线上。

2、测电笔使用:

手接触笔尾金属体,火线接触笔尖金属体

3、熔断器(保险丝)

①作用:当电流过大时,对电路起保护作用。电流过大的原因:短路或同时接入过多的用电器。

②材料:电阻率大、熔点低

③连接方法:串联在火线上

④选用原则:保险丝的额定电流等于或稍大于电路中正常工作时的电流。切勿用铜丝或铁丝代替保

险丝。

4、断路器(空气开关)

比保险丝更方便

5、三孔插座(左零右火上接地)和三脚插头(两脚接用电器的用电部分,一脚接用电器外壳)

6、安全用电

①一般情况下,36V以下的电压才是安全的。

②金属外壳的用电器一定要接地线。

③不接触低压带电体,不靠近高压带电体。

7、低压触电的方式

①单线触电:火线—人体—大地

②双线触电:火线—人体—零线

8、高压触电有高压电弧触电和跨步电压触电。

9、抢救措施:先切断电源,再用干燥的木棒拨开,人工呼吸

第二章粒子的模型与符号

一、模型、符号的建立与作用

说明:①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②中子数与质子数不一定相等

③不是所有原子都有中子

4、元素: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

注:元素只讲种类,不讲个数(宏观)原子既讲种类,又讲个数(微观)

同位素:原子核内质子数相同、中子数不相同的同类原子的互称。

5、离子:带电的原子或原子团。

失去电子——阳离子得到电子——阴离子

四、组成物质的元素

1、单质: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2、化合物: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3、元素分为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包括稀有元素)。

4、元素的分布

①在地壳中:氧、硅、铝、铁

②在人体中:氧、碳、氢

③海水中:氧、氢、氯、钠

五、表示元素的符号

1、按顺序记住前20号元素

氢氦锂铍硼,碳氮氧氟氖,钠镁铝硅磷,硫氯氩钾钙。

2、请说一说H和Cu两种元素符号所表示的意义,并加以整理。

3、元素周期表

(1)元素周期表是俄国化学家门捷列夫发现的

(2)同一周期,从左到右按金属元素、非金属元素、稀有元素排列。在同一族内,各元素的化学性质都很相似。

六、表示物质的符号

1、单质化学式的写法

①由原子直接构成的物质,用元素符号表示该物质,如Fe、He、P

②由分子构成的单质,在元素符号的右下角写出一个分子中原子的个数,如H2、Cl2、O3

七、元素符号表示的量

1、相对原子质量:一个原子的质量与一个碳-12原子质量的十二分之一的比值,无单位。

相对原子质量 == 质子数 + 中子数

2、相对分子质量:一个分子中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的总和

3、计算元素质量比和元素质量分数时,请注意用正确的书写格式。

第三章空气与生命

1.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

(1)用红磷燃烧,是因为生成物是固体,反应结束后集气瓶内气压减小。

(2)等反应结束后,打开导管上的夹子,出现的现象是水倒吸入集气瓶,集气瓶内水位最终约上升总容积的1/5 。

(3)此实验说明: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1/5。

实验时,气体减少体积少于1/5有可能(1)红磷量不足(2)装置漏气(3)未冷却到室温就打开止水夹

2.拉瓦锡得出了空气是由氮气和氧气组成的。

3.按体积计算:空气中氮气约占78%;氧气约占21%。

4.氧气是一种无色,无味,不易溶于水的气体,支持燃烧,密度比空气略大,通常用排水法和向上排空气法方法来收集。作用:①提供呼吸②助燃

5、氮气是一种无色无味、性质较不活泼的气体。作用:①填充灯泡,延长寿命②食品包装防腐保鲜③制作化肥和火药 4作冷冻剂(汽化吸收大量热量)

6、稀有气体化学性质不活泼,也称惰性气体。作用:①保护气②通电时发出不同颜色的光,作电光源③激光技术。

7、物质在氧气中燃烧

燃烧物现象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碳燃烧更旺,发出白光;放出热量;生成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

体二氧化碳

C + O2点燃 CO2

硫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在空气中发出微弱的淡蓝色火焰);放出热

量;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S+ O2点燃SO2

磷产生大量白烟;放出热量;4P + 5 O2点燃 2P2O5铁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大量热;生成黑色固体四氧化三铁3Fe+2O2点燃 Fe3O4

与铁反应:做此实验之前在瓶底铺一层细砂或装少量水的原因是防止高温熔融物溅落使集气瓶破裂。铁丝一端系在火柴上,火柴将要烧完时,伸入集气瓶,火柴的作用是引燃。

8.实验室里制取氧气的方法有:分解 H2O2和加热分解 KMnO4或 KCl O3,化学方程式为:

(1)2H2O2MnO2 2H2O + O2 ↑

(2)2KMnO4 K2MnO4 + MnO2 + O2↑

(3)2KClO3MnO2 2KCl + 3O2↑

工业上用分离空气制取氧气。——物理变化

9.在过氧化氢和氯酸钾制取氧气的反应中,用二氧化锰作为催化剂,它的作用是改变反应速度,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在反应前后都不变。

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操作顺序:第一步:检查装置的气密性(手握法+水压法)。第二步:将药品装入试管中,用一团棉花放在靠近试管口的地方,试管口略向下倾斜固定在铁架台上。第三步:用酒精灯外焰给试管加热,先预热。第四步:等气泡连续均匀再用排水法收集氧气。第五步:先撤导管,再灭酒精灯。

氧气的验满方法:将一根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若木条复燃,就证明已经收满。

10.(1)物质和氧发生的反应叫做氧化反应,

(2)把发光、发热的剧烈的氧化反应叫燃烧,

(3)燃烧以极快的速率在有限的空间里发生,就会引起爆炸。

(4)自燃是缓慢氧化引起的。

(5)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生成一种物质的化学反应叫做化合反应。 (6)有一种物质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的化学反应叫分解反应。 11.可燃物燃烧的2个条件是温度达到的着火点,有充足的助燃剂(氧气)。

12.质量守恒定律就是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 质量总和 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 质量总和。就是反应前后 原子种类 、原子个数没有改变。所以可知在化学反应中最小的微粒是原子,而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微粒是分子 。化学反应的本质就是反应物原子重新组合成生成新物质的过程

13.C + O 2点燃

CO 2 方程式所表示的含义:

(1)这个化学反应中参加反应的物质是 碳(C ) 和 氧气(O 2) ,生成物是二氧化碳; (2)条件是 点燃 ;

(3)参加反应的氧气分子和碳原子的个数比为 1 :1 ; (4)氧气,碳和二氧化碳的质量比为 8 :3 :11 。 14.CO 2的性质: (1)CO 2的物理性质有:常温下无色 无味 气 态;★密度比空气 大,故可采用 向上排空气法 收集; 能 溶于水,故不宜用 排水法收集。 (2)CO 2的化学性质有:

①它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所以可以用来 灭火。

②与水反生反应:H 2O+ CO 2 === H 2CO 3 ,其生成物能使紫色石蕊变红的碳酸, 碳酸不稳定,受热易发生分解反应H 2CO 3

H 2O+ CO 2↑;现象:有气泡生成,红色又变回到紫色

③与澄清石灰水反生反应:Ca (OH )2

+ CO 2 =CaCO 3 ↓+H 2O ,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常利用这个反应来检验CO 2气体的存在。

实验室中常用盐酸和碳酸钙 来制取CO 2; CaCO 3+2HCL=CaCl 2+ H 2O +CO 2↑ 实验装置要求在反应时长颈漏应下端插入液面以下是为了防止 气体逃逸; 二氧化碳作用:①固态(干冰)可作制冷剂 ②工业和食品原料 ③灭火

15.人体的呼吸系统包括呼吸道和肺 ,呼吸道包括 鼻、咽、喉、气管、支气管 ,肺是气体交换的器官 。

16.人体的呼吸运动包括吸气和呼气2个过程,是靠 膈肌 和 肋间肌 的活动而产生的。在膈肌收缩,横膈膜变扁平同时,肋间外肌收缩,肋间内肌舒张,肋骨向上、向外移升,此时,胸腔面积增大,内压力减少,人就吸气了。

17、呼吸作用:实质是生物通过呼吸作用分解有机物,从而释放 能量 提供给生物生命活动所需要。呼吸作用的文字表达式 葡萄糖+氧气 酶 二氧化碳+水+能量

18.(1)光合作用就是绿色植物在 光的作用下,利用 二氧化碳(CO 2)和 水(H 2O )等物质制造有机物,并释放氧气(O 2)的过程,其发生的场所是 叶绿体 。

??

???→→+??

?→?++化学能有机物;光能机物物质和能量的变化:无氧气有机物(淀粉)水反应式:二氧化碳氧气的过程质制造有机物,并放出利用二氧化碳和水等物植物在阳光的作用下,概念:光合作用是绿色

叶绿体

(2).光合作用的实质:合成有机物,储存能量.

(3).光合作用的意义??

?

??供氧气光合作用为一切生物提供能量光合作用为一切生物提供食物光合作用为一切生物提

(4).在鉴定光合作用的产物之一是淀粉的实验中,检验淀粉的物质是 碘液 ,遇到淀粉会变蓝色 。 (5).影响光合作用的因素:①温度 ②光照强度 ③CO 2浓度 ⑩ 水分 ⑤叶绿体

联系:光合作用为呼吸作用提供物质(有机物和氧气),呼吸作用为光合作用提供生命活动所需的能量,两者互相依存和对立。 19

(1).自然界中氧的循环?

??燃烧消耗:生物呼吸和物质产生:植物的光合作用

(2).自然界中碳的循环??

?消耗:植物的光合作用

和物质的燃烧产生:生物的呼吸作用

20.(1)引起空气污染的因素?

??地震等自然因素:火山喷发、的排放烟尘的排放;车辆尾气人为因素:工业废气和

(2).空气污染的种类?????

??酸雨

臭氧层破坏可吸入颗粒物(烟尘)

等合物、碳烟和二氧化硫分为一氧化碳、氮氧化汽车尾气:主要有害成

(3).酸雨

??

?

??损害林木和人体健康;腐蚀建筑物和文物;危害:危害水体和渔业酸,遇水后形成硫酸和硝、氮氧化合物含量过高成因:空气中二氧化硫的酸性降水

值小于定义:6.5pH (4).温室效应??

?

??、海平面上升等会导致全球性气候变暖坏处:过度的温室效应存定,有利于动植物的生能保证地球上气温的稳好处:适度的温室效应用室气体对地球的保温作含义:是二氧化碳等温

(5).臭氧层的作用:阻挡和削弱来自太阳光的过强的紫外线,对生物起保护作用。臭氧分子式为O 3 , 3 O 紫外线2 O 3。

臭氧层位于大气平流层,集中了地球上大约90%的臭氧。

?

?

?雾剂等化学物质的制冷剂、发泡剂、喷止生产和使用含氯氟烃臭氧层的保护措施:禁层的破坏的作用:氯氟烃等物质对臭氧引起臭氧层破坏的原因

(6).保护空气的措施?????

??植树造林

防加强空气质量检测和预

控制污染源

使用清洁能源

第四章 植物与土壤

1.土壤是植物生长的摇篮,土壤由水、空气、矿物质颗粒和腐殖质组成。构成土壤的物质有固体、气体和液体三类。土壤固体部分主要由矿物质颗粒和有机物组成,其中矿物质颗粒占固体部分的95%左右。土壤中的有机物主要来源于死亡的生物体和生物的排泄物。

2.土壤生物包括生活在土壤中的动物、植物、微生物。

3. 矿物质颗粒有粗有细,一般分为砂粒、黏粒和粉砂粒。根据它们比例不同,可将土壤分为壤土类土壤、

5. 植物吸水的主要器官是根,主要部位是根尖的根毛区。

6. 根尖由根冠、分生区、伸长区、根毛区组成。根冠具有保护作用,分生区细胞能不断分裂,伸长区细胞能较快伸长,根毛区是植物吸水的主要部位。

7. 当细胞液浓度大于环境(土壤)溶液的浓度时,细胞吸水;反之,细胞失水。 8. 植物生长需要无机盐,其中含N 、P 、K 元素的无机盐最重要。 氮——叶——植株矮小、叶色发黄 磷——花、果实——植株暗绿带红

钾——根、茎——植株矮小,叶片上带褐斑 9. 茎的类型:直立茎、攀缘茎、匍匐茎、缠绕茎

10. 双子叶植物的茎由树皮、形成层、木质部、髓组成。 11. 双子叶植物的茎能逐年增粗,是因为茎中具有形成层,细胞能不断分裂,产生的细胞向内形成木质部,向外形成韧皮部。单子叶植物的茎中没有形成层,所以它的茎不能增粗。

12. 导管位于茎的木质部之中,具有输导水和无机盐的功能,筛管位于茎的韧皮部之中,具有输导有机物的功能。

13. 叶的结构:分为表皮(上有由保卫细胞组成的气孔)、叶肉、叶脉。 14. 根吸收的水约有 99%是通过蒸腾作用的方式散发出去的。

15. 蒸腾作用的意义:①降低叶片的温度 ②是根吸水的主要动力 ③利于植物对水和无机盐的吸收和运输。

16. 影响蒸腾作用的环境因素有温度 、湿度、气流速度等。

17. 气孔的张开和闭合可调节植物的蒸腾作用的强弱,当植物体水分较多时,气孔张开,蒸腾作用增强;当植物体缺水时,气孔闭合,蒸腾作用减弱。一般情况下,叶片下表皮的气孔多于上表皮。 18. 土壤资源的最大威胁来自土壤污染和过度开发。

19. 影响土壤资源开发和利用的因素有耕地被蚕食、水土流失、土地沙漠化、土地盐碱化。

20. 造成土壤化学污染的主要原因有废水和固体废物的任意排放,造成土壤生物污染的主要原因有农药、化肥的大量使用。

科学知识点归纳

第一单元 1.水滴里的生物有鼓藻、草履虫、水藻、钓钟虫、轮虫等 2.显微镜的结构有:目镜、镜筒、物镜、镜臂、载物台、镜座、通光孔、反光镜等 3.荷兰人列文虎克发现了微生物 4.微生物分布在空气中、水中、泥土里、动植物的体内和体表 5.微生物的种类:细菌、霉、病毒 6.常见的微生物:变形虫、酵母菌、大肠杆菌、病毒、硅藻 7.在适宜的温度下,乳酸菌会使牛奶发酵成酸奶 8.细菌的特点:细菌体积微小,有三种基本形态:杆菌、球菌、螺旋菌 细菌有的自己制造食物,有的从动植物身上吸收养料细菌繁殖速度很快 9.细菌的功与过:①生产腐殖质②生产新的食物③生产药品和生物塑料④有的细菌会致病 10.哪些方法可以减少致病细菌的传播? ①捂住鼻子打喷嚏②用热水冲洗筷子③勤用肥皂洗手 11.馒头在温暖潮湿的条件下容易发霉,在寒冷干燥的条件下不容易发霉 12.防止物品发霉的方法真空包装放干燥剂低温保存太阳暴晒 13.酶的功与过 ①人类利用霉菌制酱、做腐乳以及生产农药、发酵饲料等 ②霉菌也会造成食物和其他物品的变质。有的霉菌还会危害人的健康,引起动植物的病变 ③英国弗莱明发现青霉菌分泌的青霉素能杀死一些细菌。青霉素属于抗生素 14.英国人胡克发现了细胞生物体基本上都是由细胞构成的,细胞是构成生物体的基本单位。生物体的生长发育过程就是细胞的生长发育过程;生物体的衰老、死亡也是由细胞的衰老、死亡造成的。 15.伤口化脓是怎么回事?当人体遇到病菌入侵时,白细胞便会与细菌展开激战。在消灭这些入侵者时,这些细胞也会有很大的伤亡。“脓”就是死亡的白细胞和病菌的尸体。 第二单元 1.我国东汉天文学家张衡认为:浑天如鸡卵,地如卵黄…… 古希腊学者亚里士多德根据月食景象分析认为:地球是球体或近似球体 2.1519年9月-1522年,葡萄牙航海家麦哲伦进行了人类的第一次环球航行,证明了——地球是球形的!

科学理念与科学精神

科学理念与科学精神 一、科学理念的基本内涵 科学理念是人们特别是从事科学研究的人对科学本质特征的看法和观念,它们体现和渗透在科学活动之中,不仅决定着研究者的价值取向,而且通过创新和科技日益广泛的应用影响到整个社会的价值体系。科学理念随科学发展而变迁,其中最具影响的是科学的真理性和客观性——认为科学具有真理性和客观性。 认为科学具有真理性是一种传统的科学理念,可以追溯到古希腊哲学对所谓可感知的世界背后的本质世界的寻求。科学曾经是哲学的一部分,因此被视为追求理论知识与真理的事业。苏格拉底认为“德性就是知识”,并以此强调知行合一、真善一体;柏拉图认为爱善、爱美与爱智慧是同一活动,主张真善美统一。直到今天,一些科学家依然认为,纯粹的科学旨在对世界进行终极的理论描述,获得关于世界的绝对真理。在他们看来,追求终极真理的科学具有最高的认知、伦理乃至审美价值(这种价值不一定与实际应用相关),因而主张知识至上、为科学而科学。 现代科学理念的基本内涵从科学的真理性转向了科学的客观性。哥白尼、伽利略和牛顿推动的科学革命用机械论的世界图景取代了形而上学目的论的世界图景,科学逐渐从追寻形而上学意义上的真理转向寻求具有客观性的自然规律,并以此实现对自然和人工物的控制。科学革命特别是20世纪的科学革命对经典物理学等传统科学的冲击使人们意识到,人们无法获得关于世界的终极真理,科学理论本质上都是假说,科学的基本框架是可错的,不能将科学简单地等同为绝对的终极真理,因而最基本的科学理念从强调科学知识的真理性转向强调科学方法的客观性。因此,坚持客观性成为科学的首要方法论原则,也成为科学共同体在科学研究中所必须遵守的基本行为准则。很多科学家和工程师相信自然规律的客观存在,将科学视为一项追求客观知识的事业。 客观性原则要求科学研究建立在客观的经验证据和具有普遍性的逻辑推理之上,并尽可能地克服研究中的偏见乃至权威的不当干预,以获得具有普遍性的结论。在近现代科学发展的过程中,对客观性、无偏见性和普遍主义的寻求,为科学摆脱神权和王权而自治提供了伦理价值上的正当性,也为人类发现主体性、坚持理性、争取自由和追求精神上的尊严提供了价值依据。 从科学具有客观性出发,科学家和工程师对科学的性质获得了共识,形成了一套为科学共同体所坚持的科学理念。在科学的世界观方面,普遍认为,世界可以被认知,科学的观念不断变化,科学知识虽然并非绝对真理但具有一定的连续性和稳定性,科学不能为所有问题提供完整答案。在科学探索层面,普遍认为,科学建立在证据之上,是经验事实、逻辑推理和理论想像相融合的产物,科学具有解释和预见功能,科学家要通过鉴别克服偏见,科学不应仰仗权威。在对科学事业的理解上,普遍认为,科学是一项复杂的社会活动,科学分为不同的学科又不断生长和相互交融,在政府、产业、基金会等支持下由大学、研究所等机构具体执行研究,科学研究中具有普遍接受的道德规范,在参与公共事务时他们既是科学家也是公民。[1]在科技时代,科学家和工程师还应承担环境责任等相应的伦理责任,各种科研资源应该得到合理配置和有效使用,在进行有潜在风险的科技活动中引入公众参与和对话机制。 中国的现代科学是在过去一个多世纪的现代化进程中发展起来的。通过几代科学家的努

新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下知识点总结[免费专享]

浙教版科学八下 八年级下第一章 电和磁 1、任何磁体都有南、北两极,当磁体被分割几段后,每段磁体上仍然都有N、S极;而且两磁极的磁性最强; 磁极间相互作用规律为同名磁极相互排斥,异名磁极相互吸引。 2、使原来没有磁性的物体得到磁性的过程叫做磁化。 3、每一磁体周围都存在着磁场。磁场中某一点的磁场方向就是在该点小磁针才N极所指的方向。磁体周围磁 场的磁感线从磁体的N极出发回到S极。 4、地球也是一个磁体,因此存在地磁场。地磁南极在地理北极附近。 5、为了形象地描述磁场,英国物理学家法拉第引入了磁感线这一模型。 6、丹麦物理学家奥斯特在1820年发现电能生磁。 7、通电导体周围也存在磁场,磁场的方向与电流的方向有关,直线电流磁场的分布为以导线上的各点为圆心 的同心圆,磁场分布的面与导线垂直。 8、通电螺线管周围的磁场与条形磁铁的磁场很相似,通电螺线管的磁场的极性方向与电流方向有关,关系可 用右手螺旋定则来判断。 9、影响通电螺线管磁性强弱的因素有:是否带铁芯、线圈匝数、电流大小。 10、电磁铁的磁性主要可以通过控制电流来控制,主要应用如电铃、电磁选矿机、电磁起重机、电磁继电器等。 11 磁继电器是由电磁铁控制的自动开关,可用低电压和弱电流来控制高电压和强电流。 12、通电线圈在磁场中会受到力的作用,力的方向与电流方向、磁感线方向有关;通电线圈在磁场中会发生转 动,但转到平衡位置就不动了。 13、直流电动机的原理:通电线圈在磁场中转动;换向器是直流电动机的一个关键、重要的部件,它使直流电 动机的线圈能不停的转动。 14、电动机是将电能转化为机械能的重要动力设备。 15、英国物理学家法拉第于1831年发现了磁生电的条件和规律,从而开辟了电气化的新纪元。

最新教科版三年级下册科学知识要点

第一单元知识要点 第1课时运动和位置 1.判断一个物体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通常需要与周围的物体比校,看位置是否发生变化。 2.要准确描述同学的位置,需要从方向和距离两个方面描述。判断方向需要用到方向盘,测量距离需要用到软尺。 第2课时各种各样的运动 1.要准确判断一个物体的运动形式,需要在这个物体上贴上圆点。 2.生活中各种物体的运动形式有平动和转动。 3.很多时候,一个物体的运动形式是多种多样的,既有上下运动,又有旋转运动。 4.在溜溜球的中心点和旁边贴上小圆点,观察到溜溜球中心的圆点在做上下运动,溜溜球旁边的圆点在做旋转运动。 第3课时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 1.根据物体运动路线的不同,物体的运动可以分为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两种形式。 2.把蓝色球摆放在桌子中央,用手推出去,发现如果推的力大些,蓝色球先在桌面上做直线运动,然后再做曲线运动落到地上;如果轻轻地推动小球,蓝色球在掉落过程中,运动路线几乎接近直线。 3.生活中的物体运动路线属于曲线运动的有空中飞车、老鹰飞翔等;属于直线运动的有直升的电梯、斜升的电梯、苹果落地、击中的台球等 第4课时物体在斜面上运动 1.不同形状的物体在斜面上的运动情况可以分为滑动和滚动两种形式。 2.物体的形状与运动情况是有密切关系的。在斜面上,球形物体的运动情况是滚动,平面物体的运动情况是滑动。 3.同一个物体,放在坡度大小不同的斜面上,斜面坡度越大时运动越快;斜而坡度越小时运动越慢。 4.一个物体在斜面上的运动情况像坐滑梯那样的称为滑动。 5.像这样将同一个物体放在坡度大小不同的斜面上进行实验,在科学上称为对比实验。 第5课时比较相同距离内运动的快慢 1.在相同距离内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主要看物体从起点到终点运动所需要的时间长短。 2.在测量不同小球在同一条轨道上运动所需时间时,如果测量3次获得的数据不同,应该取中间的数据作为结果。 3.要能准确地知道不同小球在同一轨道上运动的快慢,需要借助秒表。 4.在实验操作中,为了准确测得小球运动所需要的时间,大家要合作分工,学生可分别担任操作员、计时员、发令员、记录员等角色。 5.在同一条轨道上,小球运动时间短,表示运动快;小球运动时间长,表示运动慢 第6课时比较相同时间内运动的快慢 1.在相同时间内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主要看距离长短。 2.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即速度的大小,需要测量出物体运动的时间和距离。 3.两位同学沿着直线行走,但出发地点和出发时间都不相同,要比较他们运动的快慢,比较精准的方法是走相同的时间,测量走的距离。 4.不同物体运动的时间相同时,运动的距离长,表示运动快;运动的距离短,表示运动慢。 第7课时我们的“过山车” 1.在设计“过山车”时,需要先知道设计的具体要求。

浙教版八年级下科学答案

浙教版八年级下科学答案 LELE was finally revised on the morning of December 16, 2020

八年级科学(下)试卷 满分:100分时间:90分 本卷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N-14 C-12 O-16 Na-23 H-1 一、选择题(本题有20小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题2分,共40分) 1. 下列选项属于符号的是() 2. 生活中常接触到“加铁酱油”、“高钙牛奶”等用品,铁、钙指的是() A.元素 B.分子 C.原子 D.单质 3.世界首个铟金属交易中心已在我国成立并开业。铟原子核外电子数为49,相对 原子质量为115,则铟原子的质子数为( ) A.49 B.18 C.66 D.115 4. 三聚磷酸钠(Na 5 P 3 O 10 )过去常用作洗衣粉的辅助剂,我国部分省市为防止水体 富营养化已禁止销售和使用含磷洗衣粉。在Na 5 P 3 O 10 中磷元素的化合价为() A.+3 B.+4 C.+5 D.+6 5.下图是表示气体分子的示意图,图中“○”“●”分别表示两种不同的原子,其中表示混合物的是() A B C D 6.过氧化氢(H 2 O 2 )是隐形眼镜的洗涤成分,关于过氧化氢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它由氢气和氧气组成 B.它由一个氢分子和一个氧分子构成 C.它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 D.它由两个氢元素和一个氧元素组成 7.有一条酸河,经分析发现是由于河水中含有的物质R在氧气的作用下发生反应所 致,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R+2 H 2 O +7O 2 =2 FeSO 4 +2 H 2 SO 4 据则R的化学式为() A. FeS B. Fe 2 S 3 C. FeO D. FeS 2 8.下面有关分子的正确说法是() ①分子由原子构成;②分子是由一种原子构成的;③分子是由不同的原子构成的;④分子构成了所有物质;⑤分子是构成物质的微粒之一。 A.①②⑤ B.③④ C.①②④ D.①⑤ 9.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汤姆生建立的“汤姆生模型”认为原子核像太阳,电子像行星绕原子核运行 B.卢瑟福建立的“卢瑟福模型”认为电子像云雾一样出现在原子核周围 C.波尔建立的“分层模型”认为电子在原子核周围分层运动 D.现代科学家认为电子像西瓜籽似地嵌在原子中 10.下列试剂瓶标签上的化学式书写错误的是() 11.如图是元素周期表中硫元素的信息示意图,对图中信息理解错误的是( ) A.A为原子序数 B.B为元素名称 C.C为元素符号 D.D为中子数 B.危险标 志 C.细胞结构 图 D.甲烷分子 A.眼球结 构

浅谈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

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融合 学院:通信工程学号:1501120064 姓名:谢会琳授课教师:张爱萍 摘要: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是人类两种不同的内在精神,是人类认识世界不同的方法和角度。它们具有相互独立的一面,同时又相互融合,内在统一。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关系,或者说谋求科学与人文的协调发展,是现代化进程中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本文主要阐述了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内涵,分析了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探讨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融合的意义。 关键字:科学精神;人文精神;全面发展;融合 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虽然不能完全等同于科学和人文,但两者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随着社会与科技的发展,正确认识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内涵,处理好两者之间的关系是世界性的重要问题,在近几年也一直是学术界讨论和研究的热点之一,如何使这两种价值体系作为精神指引更有效的指导人类社会的发展,是我们所关心的问题。 一、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内涵 想要了解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之间的关系,使两者更好的融合,首先要了解它们的内涵,了解它们相互独立的一面和融合的一面。 1、科学精神的主要内涵 科学精神是人们在科学活动中形成的,体现于科学知识、科学思想、科学方法中的一种观念、意识和态度。科学精神得以形成的文化渊源, 一是理性思维的不断发展, 二是重视经验与自然的哲学传统。对自然的理解直接决定了人们以什么样的态度对待自然, 以什么样的方式去探究自然。 从科学精神的本质看,有学者认为:“科学精神”中的“科学”一词应指自然科学,科学精神是在人认识并改造自然界的背景下提出来的。它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尊重事实,尊重客观规律;二是大胆探索,追求并坚持真理[1]。也有学者认为:科学精神若用一句话来概括,就是实证精神。美国的著名社 会科学家默顿在《科学的规范结构》中提出,科学精神应该包括普遍性、公用性、共享性、理性的怀疑主义。英国科学家及文学家布鲁诺夫斯基从价值角度论述科学精神,他在《科学和人的价值》一书中提出科学精神应具备求真精神、自由精神、创新精神及宽容精神。 科学精神不同于科学方法,方法可以学习和模仿,但精神就不容易传授了,科学精神是永远不能改变的。科学精神的内涵丰富,表现形式也是多种多样,但其基本特征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下册

【教学方案】第1节模型、符号的建立与作用 一、教学目标 1.了解用符号和模型来表示复杂的事物或过程的科学方法。 2.举例说明学习和生活中所见过的符号和模型。 3.学会用模型解释简单的科学现象和过程。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了解用符号和模型来表示复杂事物或过程这一科学方法。 2.了解模型的各种不同类型及作用。 3.能用物质粒子模型解释水的状态变化,体验建立模型的思想。 三、教学准备 1.随身听、饮料罐。 2.地球仪图片、细胞模式图图片、眼球模型图片、水分子模型图片等。 四、教学方法 1.演示法 2.谈话法 课时安排:一课时 五、教学过程 (一)课程引入 1.观察与思考。(展示一部随身听给学生看) 师:请大家看一下这部随身听,你能告诉老师如何使用它吗?假如你要在巴黎都市购买一套住房,你会去销售大厅看什么?

生:学生思考并回答。 师:这部随身听上并没有汉字,而且你也没有看过说明书,你是怎么知道它的使用方法呢? 生:学生思考并回答。(根据机身上的符号,特别是按键上的符号)。师:我们的生活包括衣食住行,那么假如你要在巴黎都市购买一套住房,你会去销售大厅看什么? 生:回答问题(楼房沙盘)。 2.讲述。 师:在生活中,我们经常会用到一些类似的符号来表示事物,有时我们也会用到模型来表示事物。这是一种非常有用的科学方法。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模型、符号的建立与作用》。 二、模型 1.列举。 师:在生活中,我们曾听说过“模型”这个词。例如我们常见的地球仪、动物细胞模式图等。请你说说什么是模型,并列举几个模型的例子。 生:(学生回答:航模、船模、宇宙飞船模型、建筑模型等)。 2.提问。 师:在我们以前的学习中,我们都用过哪些模型呢?(地球仪、细胞模型、眼球模型、皮肤模型、水分子模型等。(注:老师可以下载这些模型的图片并播放。) 师:我们为什么要用地球仪和植物细胞模式图呢? 生:学生思考并回答。

三年级科学知识点总结

2018年12月28日星期五科学每日一背 1.我们的感觉器官有眼睛、耳朵、鼻子、舌头、手,其中眼睛从周围世界中接受的信息最多。 2.观察一个物体,我们可以用眼睛看,用手摸,用耳朵听,用鼻子闻,还可以用尺子来测量。 3.分类是科学研究的重要方法。分类时,首先要确定一定的标准,如给文具分类,可以以用途为标准分,也可以以大小为标准分。标准不同,分类的结果就不同。 4.物体的冷热程度叫温度。要精确地知道物体的冷热程度要用温度计,我们常用的温度计是摄氏温度计,它的单位是摄氏度,用oC表示。 5.温度计主要由玻璃管、刻度、玻璃泡三部分组成。 6.一杯热水的温度变化规律是先快后慢。 7.专门测量液体多少的工具叫做量筒。一般用毫升做单位ml表示 8.在观察量筒的刻度时视线要与液面的最低处持平。 9.不倒翁不倒的原因是:上轻下重,底部半球形。 10.我们研究不倒翁的过程在科学上被称为解暗箱,它是进行科学研究的重要方法之一。 2018年12月29日星期六科学每日一背 1.通过研究不倒翁我们知道了物体上轻下重是不容易倒。(√) 2.1升等于1000毫升。(√) 3.只有统计图才能反映出热水降温的过程。(×)统计表格也可以反映。 4.温度相同的两杯热水,少的一杯降温一定降的慢。(×)少的降温快。 5.在测量液体的温度时,必须放在液体中一段时间,当液柱静止后才能拿出来读数。(×)不能拿出来读数。 6.不能用体温计测量热水的温度。(√) 7.分类是科学研究的重要方法。(√) 8.用手可以摸出袋子中的物品,所以说在我们所有的感觉器官中,手从周围的世界中接受的信息最多。(×)正确答案:眼睛 9.观察小动物时,要注意安全,不在有危险的地方活动。( √ ) 10.科学是神秘而不可捉模的。( × )正确说法:科学就在我们身边 11.我们经常作的观察活动看起来和科学家的研究很相似,但是我们这样的研究和科学探究没有关系。(×)观察是科学研究的一种方法 12.所有动物都是“日出而做,日落而归”的。( × )猫头鹰老鼠都不是 13.不同植物的种子的形状、大小、颜色等各不相同。(√)不相同 14.充足气的皮球比没有充足气的皮球抛得高。(√ ) 15.所有的植物都开花。( × .) 不开花的植物有很多 16.小汽车的外型很光滑,是为了减少前进时空气的阻力。(√ ) 2018年12月30日星期日科学每日一背 1.你知道热水的温度是怎样变化的? 答:热水的变化规律是先快后慢的。起初降温很快,而后速度逐渐慢下来,越接近室温,降得越慢,最后降到与室温相同的温度。 2.说明一件你知道的仪器或设备,是延伸了人体的哪个器官,能起到什么作用? 答:听诊器是听觉的延伸,能听到更小的声音,显微镜是视觉的延伸,能观

浙教版八年级下科学复习提纲

浙教版八年级下科学复习提纲 第一章电和磁 1、简单的磁现象:磁铁能吸引铁、钴、镍等物质的性质叫磁性,具有磁性的物质叫磁体。磁体上磁性最强的部分叫磁极,任何磁体只有两个磁极即:南极S 、北极N 。磁极间存在相互作用,同名磁极相互排斥,异名磁极相互吸引。使原来没有磁性的物体,获得磁性的过程叫磁化。 2、磁场:磁体周围空间存在磁场。磁场的基本性质是它对放入其中的磁体产生磁力的作用,磁 体间的相互作用都是通过磁场而发生的。在磁场中某一点,小磁针静止时 N 极所指的方向就是该点的磁场方向。物理学家用磁感线来形象地描述空间磁场分布的情况。磁体周围磁感线都是从磁体的 N 极出来,回到磁体 S 极。 3、地磁场:地球的周围空间存在着磁场,叫地磁场。磁针指南北就是因为受到地磁场的作用。地磁场与条形磁铁的磁场相拟,地磁的N极在地理南极附近。地理的南北极与地磁的南北极之间的夹角叫磁偏角。 4、电流的磁场:奥斯特实验说明通电导线和磁体一样周围也存在磁场,即电流的磁场;电流的磁场方向跟电流方向有关。通电螺线管外部的磁场和条形磁铁的磁场相似,通电螺线管的磁极方向跟电流方向的关系可用安培定则来判断:用右手握住螺线管,让四指弯向螺线管中电流方向,则大拇指所指的那端就是螺线管的北极。影响通电螺线管磁性强弱的因素是:电流大小、线圈匝数、有无铁芯。 5、电磁铁:内部带有铁芯的通电螺线管叫电磁铁。电磁铁的优点是:(1)磁性的有无可由通断电来控制;(2)磁性的强弱可由电流的大小来控制;(3)磁的极性可由电流的方向来控制。电磁继电器实质上是一个由电磁铁控制的开关。应用:电铃、电磁起重机、电磁选矿、电磁继电器、电话等. 6、磁场对电流的作用:通电导体在磁场中要受到力的作用;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力方向跟电流方 向和磁场方向有关。 电动机就是利用通电线圈在磁场中受到力的作用的原理制成的,它把电能转化成为机械能。直流电动机中换向器的作用:当线圈转到平衡位置时,自动改变线圈中电流的方向,从而使线圈沿原方向继续转动,改变直流电动机转向的方法:改变电流方向。直流电动机模型通电后不能转动的原因可能是:_在平衡位置(还有很多可能)_____. 7、电磁感应:闭合电路里的一部分导体在磁场中做切割磁感线运动时导体中就产生电流,这种现象叫电磁感应现象,产生的电流叫感应电流。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1、闭合电路、2、一部分导体、3、切割磁感线运动。若电路不闭合,则无感应电流,但有感应电压。这种现象由英国物理学家法拉第通过实验发现。导体中感应电流的方向跟切割磁感线方向和磁场方向方向有关。在电磁感应现象中,机械能转化成电能。发电机就是利用电磁感应现象制成的,发电机线圈中产生的电流是交流电。我国交流电周期0.02秒,频率:50赫兹一个周期内电流方向改变两次,1秒内电流方向改变100次。大型发电机包括转子和定子两部分。一般采用线圈不动,磁极转动的方式。 8、家庭电路:火线与零线间的电压是 220 , V,分辨火线、零线的工具是测电笔 电能表的作用:测一定时间内消耗的电能“220V 10(20)A ”的意 义:。

什么是科学精神

什么是科学精神 科学精神,是近来学术界和国家领导人经常谈论的词,随着科普的深入,越来越多的学者认为,科学精神应该是科普的重要内容。但是,科学精神到底是什么?科学精神的内涵到底是什么? 2001年1月12日,中国科普研究所和科学时报社共同主办了关于科学精神的高层次学术研讨会。研讨会的目的是响应江泽民总书记关于弘扬科学精神的号召,对科学精神进行定义并阐述科学精神的内涵,以便更能够被广大公众所理解和接受,自觉地用科学精神规范自己的言行,使科学精神逐步渗透入中国的文化,提高中国公众的科学素养,提高中国的综合竞争力。参加这次高层研讨会的著名学者有于光远教授、王大珩院士、冼鼎昌院士、席泽宗院士、张开逊教授、董光璧教授、李醒民教授等30多人。 与会学者们认为,在中国提倡科学精神不仅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也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在中国这样一个科技技术尚不很发达,封建历史长的国度内,提倡科学精神对于提高国民的科学文化素养是十分重要的。 一、科学精神研究的历史 学者们从历史的角度探讨了科学精神研究的历史。中科院樊洪业研究员叙述了科学精神在中国历史上的研究过程。1916年,当时的中国科学社的社长任鸿在《科学》1916年的第二卷第一期上就发表了《科学精神论》。他认为,“科学精神者何,求真理是已”。1917年,一个美国科学家、奥柏林大学教授M·M·梅加夫给中国留学生做了“科学与近代文明”的学术报告。他认为,社会的发展取决于两种力量的张力,一个是传统主义,维护社会稳定;另一种就是属于推动改变这个现实的比较激进的力量,就是科学精神(Scientific Spirit)。科学精神就是服从真理的精神。中国之急务“莫如科学精神之普及”。1922年,科学社在南通开会的时候,梁启超到会发表了“科学精神与东西文化”的讲话。他认为科学精神有三层意思,第一是求真知识;第二是求有系统的真知识;第三是求可以教人的真知识。也就是能够提供给公众的知识,可以教育公众的知识。1935年,竺可桢在他的文章《利害与是非》中讲到我们以为在洋务运动中学到科学知识就能解决中国的实际问题。只看重西方科学带来的物质文明,却没有培养供科学生长的科学精神。但是实际上学习了科学知识并没有解决实际问题。国外的人认为中国人仅学习了科学知识,但是没有科学的空气。他在讲话中强调,要培养科学的空气。科学的空气是什么?就是科学精神。而科学精神是什么呢?科学精神就是只问是非,不计利害。竺可桢列举了科学史上的大量事实,认为从事科学的事业不要屈服于各种压力,为了获得真理要不屈不挠。1939年,竺可桢先生给浙江大学写了校训,就是“求是”两个字。“求是”这两个字就是他吸收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求是精神。哈佛大学的校训就是“Truth”,意思是真理,或者说就是追求真理。事实上也就是求是的意思。所以,竺先生是吸收了中国传统的文化和西方的文化,综合起来就是尊重事实的精神(faith of truth)。1941年,在竺可桢先生的《科学之方法与精神》中谈到近代科学的目标就是探求真理,就是科学的精神。 到1994年,我国重提科普,在中共中央和国务院共同发表的《关于进一步搞好科普工作的若干建议》中提到普及科学知识、科学方法和科学思想。在1996年的全国科普大会上,周光召同志和张玉台同志的报告中都讲到了科学精神。在1999年8月20日江泽民同志视察中科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发表讲话时提到要普及科学知识和科学精神。在给中国科技馆题词中就明确地提出“弘扬科学精神,普及科学知识,传播科学思想科学方法”。 二、国外对于科学精神的看法 国外的学者关于科学精神的论述虽然与我国学者所谈的科学精神的概念并不一定完全

浙教版八年级下册 科学知识点归纳

浙教版八年级下册科学知识点归纳第一章电与磁 一、磁现象:铁、钴、镍等物质的性质 1、磁性:能够吸引、磁体:具有磁性的物质(磁铁:铁质的磁体)2、磁极:定义:磁体上磁性最强的部分叫磁极,任何磁体都有两个磁极。3 种类:如果磁体能自由转动,指南的磁极叫南极(S),指北的磁极叫北极(N) 相互作用规律:同名磁极相互排斥,异名磁极相互吸引。 4、磁化:①定义:使原来没有磁性的物体得到磁性的过程。 磁铁吸引铁钉的原因是因为铁钉被磁化后,铁钉与磁铁的接触部分间形成异名磁极,异名磁极相互吸引的结果。 ②钢和软铁的磁化:软铁被磁化后,磁性容易消失,称为软磁材料。钢被磁化后,磁性能长期保持,称为硬磁性材料。所以制造永磁体使用钢,制造电磁铁的铁芯使用软铁。 二、磁场: 1、定义:磁体周围存在着的物质,它是一种看不见、摸不着的特殊物质。 磁场看不见、摸不着我们可以根据它所产生的作用来认识它。这里使用的是转换法。 2、基本性质:磁场对放入其中的磁体产生力的作用,磁极间的相互作用是通过磁场而发生的。 3、方向规定:小磁针静止时北极所指的方向就是该点磁场的方向。 4、磁感线:在磁场中一些带箭头的曲线。 ①方向:磁体周围的磁感线都是从磁体的北极出来,回到磁体的南极。 ②说明:A、磁感线是为了直观、形象地描述磁场而引入的曲线,不是客观存在的。 B、用磁感线描述磁场的方法叫模型法。 C、磁感线是封闭的曲线。 D、磁感线立体的分布在磁体周围,而不是平面的。 E、磁感线不相交。 F、磁感线的疏密程度表示磁场的强弱。 ③熟练掌握条形磁铁磁感线的画法。

三、地磁场: ①定义:在地球产生的磁场,磁针指南北是因为受到地磁场的作用。 ②磁极:地磁北极在地理南极附近,地磁南极在地理北极附近。 ③磁偏角:首先由我国宋代的沈括发现,地磁南北极与地理南北极不重合。 四、电生磁: 1.奥斯特实验:通电导线的周围存在磁场,称为电流的磁效应。直线电流周围的磁感线是环绕导线的同心圆,距离直线电流越近,磁场越强。 2.通电螺线管的磁场:通电螺线管的磁场和条形磁铁的磁场很相似。其两端的极性跟电流方向有关。 安培定则:右手握螺线管,四指弯向螺线管的电流方向,大拇指所指的一端就是螺线管的北极。.影响通电螺线管磁性强弱的因素:电流大小、线圈匝数、有无铁芯。 3、电磁铁 A、定义:带铁芯的通电螺线管。 B、优点:磁性有无由通断电来控制,磁性强弱由电流大小来调节,磁场方向由电流方向来控制, C、影响电磁铁磁性强弱的因素:通过线圈的电流越大,磁性越强;线圈匝数越多,磁性越强。 电磁继电器:由电磁铁控制的开关。用低电压弱电流控制高电压强电流,进行远距离操作和自动控制。分为控制电路和工作电路。 电话:话筒把声音信号转化成强弱变化的电流(发电机),电流沿着导线流入对方听筒,听筒又把变化的电流通过电磁铁转化成声音信号(电动机)。 五、磁场对电流的作用: 1、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到力的作用,力的方向跟电流方向和磁场方向有关。 如果改变其中一个量,则受力方向将改变;如果两个量同时改变,则受力方向将不变。 2、应用——直流电动机 ①构造:线圈(转子)、磁铁(定子)、换向器、电刷; ②工作原理:通电线圈在磁场中受力转动; ③能量转换:电能转化为机械能 ④平衡位置:线圈处于平衡位置(线圈面与磁感线垂直)时受平衡力作用。 ⑤换向器作用:当线圈转过平衡位置时,通过换向器改变电流方向,从而改变线圈的受力方向,保证线圈持续转动。 六、电磁感应(磁生电): 1、物理学史:该现象1831年被英国物理学家法拉第发现。

科学知识点

科学知识点

1.小车的运动 1.推和拉都会产生,推力和拉力都会使物体。推力和拉力也有和。 2.说一说穿着旱冰鞋的小孩用手推墙,为什么会使他后退呢? 用手推墙,由于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墙也会对小孩产生推力,使小孩后退。 3.小车在斜坡上为什么会自己向下跑? 因为重力的缘故,使小车在重力的作用下向下跑。 4.小车的运动和拉力和推力大小的关系的实验。 器材:小车、细线、钩码、秒表等。 操作步骤 1.在操作台上从边缘到中央量取1米得距离。 2.用细线拴住小车,放到操作台的1米得标志处,细线的另一端垂到操作台下面,打个小圆环。勾上2个钩码。 3.小车放到1米标志处,在放小车的同时掐表;在1米结尾处按停小车同时掐表,记录时间。重复3次,取平均值。 4.勾上3个钩码,四个钩码,重复2.3.步。 5.分析数据得出结论: 拉力越大,小车越快。

程度的实验? 1)器材:木块,钩码,木板,弹簧秤,毛巾,细线等 2)步骤:A.将木块放到玻璃板上,用细线拴上木块,弹簧秤勾住细线,使木块匀速移动,读取弹簧秤的读数,并记录。反复3次取平均值。 B.将木块放到木板上,重复A.的步骤。 C.在木板上铺一层毛巾,重复A.步骤。 D.得出结论:摩擦力的大小与正压力和接触面的光滑程度有关系。 3.跷跷板 1.天平是人们根据平衡原理制成的。主要结构包括、、、以及和等附属部件。 2.使用天平前,要先调节天平,使天平()。 A.左右两端平衡 B.先把砝码放在天平托盘上 C.偏向一端 3.使用天平时,取砝码必须用()。A.镊子 B.手 C.磁铁 4.请分别在正方形和圆形纸板上找到一点,使它们能在直立的铅笔尖上保持平衡。 正方形的应该是在对角线的交点上。圆形的应该是圆心。 4.弹簧里的学问

精神力量科学的精神力量

精神力量-科学的精神力量 在这个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知识大爆炸的时代,人们对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的功能日益重视,对科学的物质力量青睐有加,然而,却对科学技术的精神力量重视不够。笔者认为,科学既是一种物质力、生产力,又是一种思想力、认知力,是一种璀璨耀眼的精神力量。精神力量在人类文明的百花园中,作为文化范畴的科学,包含着科学思想、科学道德、科学思维、科学方法等丰富内容,它是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基石,蕴含着人的创造力的智慧光芒,具有重要作用与价值。 科学的精神光芒烛照世界。科学作

为人类对未知世界的精神探险活动,作为体现人的创造力的一种特殊认识活动,在带给我们科学思想、科学理念、科学知识的同时,还给我们带来了科学精神,其基本要求是求真务实、开拓创新、质疑批判、追求真理,也带来了科学的思维、态度与方法,例如理性思维、严谨求实、注重逻辑、自由探索等。翻开科学史册,伽利略、牛顿、爱因斯坦等,他们开启的科学思维、精神与方法,犹如黑暗里的灯塔,照亮了世界。在科学光芒的烛照下,人们不断擦亮认知的双眸,观照自身与世界的面貌,调整实践的尺度与范围,反思科学与人性的平衡和边界,逐渐积淀与萃取出科学的世界观。 科学的精神光芒点亮未来。科学的发展塑造了一个有序和谐新奇美好的新世界,使人类对未来充满憧憬。信息科学和数据科学的发展,带给我们崭新的思维方式。精神力量比如,在大数据背景下,人类的许多行为都是可以被预测

的。从这个角度看,人类的行为并不是互不相关的独立事件,而是相互关联的数据网络中的一个片段。在这张数据大网之中,许多事件的相关性与其发展的规律变得有迹可寻。再比如,日常生活中,我们只能感知和意识到三维世界,而超弦理论,却把我们带进一个十维的宇宙世界,带来新的科学思维与方法,开拓出一个新颖刺激而富有美感的精神新领域。 科学所蕴含的理性思维、质疑批判、永恒的好奇心和执着探索等精神,将映照并引领人类面向未来,奋力攀登,不断创造出新的精神高峰。 《光明日报》

教科版三年级下册科学知识要点总汇

三年级下册科学知识要点 第一章植物的生长变化 一、概念 1、植物在它们的生命过程中都要经历出生、成长、繁殖、衰老直至死亡的过程。 2、有些植物可以用根、茎、叶繁殖后代但我们熟悉绿色开花植物几乎都是从种子开始它们新的生命的。 3、不同植物的种子它们的形状、大小、颜色等各不相同。 4、种子萌发先长根再长茎和叶植物的根向下生长根的生长速度较快。 5、植物的根能够吸收土壤中的水分和矿物质满足植物生长的需要还能将植物固定在土壤中。 6、凤仙花的叶子都是平展的而且在植株上交叉生长是为了吸收更多的阳光。 7、植物的茎具有支撑植物及运输水分和养料的作用。植物的茎能从下向上将根吸收的水分和矿物质运输到植物体的各个部分从上到下将绿叶制造的养料运输到植物体的各个部分。 8凤仙花的主要生长过程种子→发芽→生长→出现花蕾→开花→果实成熟这几个阶段。 9、植物的生长需要阳光、土壤、适宜的水分和温度等。 10、凤仙花等植物的茎是垂直地面向上生长叫直立茎牵牛花的茎缠绕在其它物体上向上生长这样的茎叫缠绕茎葡萄的

茎攀缘在其他物体上向上生长这样的茎叫攀缘茎红薯的茎平卧在地面蔓延生长这样的茎叫匍匐茎。 二、简答; 1、根向什么方向生长与种子放臵的方向有关系吗 答根向下生长与种子放臵的方向没有关系。不同方向放臵的种子萌发出的根总是向下生长。 3、什么是光合作用 答植物中的叶绿体能够利用光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养料并释放出氧气。这就是植物的光合作用。 4、植物的根有什么作用 答根能够从土壤中吸收水分和矿物质满足植物生长的需要还能将植物固定在土壤中。 5、植物的叶子的作用。 答:绿叶是植物的“食品加工厂”叶子能为植物提供“食物”——养料。植物的养料能满足植物的生长需要。这些养料是由植物绿色的叶依靠阳光提供的能量利用二氧化碳和水制成的。1771年英国科学家普里斯特利发现了绿色植物可以更新空气后来实验证明这是植物光合作用释放氧气的结果。 第二章动物的生命周期 一、概念 1、自然界中的动物有很多种它们的身体的外形、结构以及生

最新浙教版八年级下册科学知识点归纳

最新浙教版八年级下册科学知识点归纳 第一章电与磁 一、磁现象: 1、磁性:能够吸引铁、钴、镍等物质的性质 2、磁体:具有磁性的物质(磁铁:铁质的磁体) 3、磁极:定义:磁体上磁性最强的部分叫磁极,任何磁体都有两个磁极。 种类:如果磁体能自由转动,指南的磁极叫南极(S),指北的磁极叫北极(N) 相互作用规律:同名磁极相互排斥,异名磁极相互吸引。 4、磁化:①定义:使原来没有磁性的物体得到磁性的过程。 磁铁吸引铁钉的原因是因为铁钉被磁化后,铁钉与磁铁的接触部分间形成异名磁极,异名磁极相互吸引的结果。 ②钢和软铁的磁化:软铁被磁化后,磁性容易消失,称为软磁材料。钢被磁化后,磁性能 长期保持,称为硬磁性材料。所以制造永磁体使用钢,制造电磁铁的铁芯使用软铁。 二、磁场: 1、定义:磁体周围存在着的物质,它是一种看不见、摸不着的特殊物质。 磁场看不见、摸不着我们可以根据它所产生的作用来认识它。这里使用的是转换法。 2、基本性质:磁场对放入其中的磁体产生力的作用,磁极间的相互作用是通过磁场而发生的。 3、方向规定:小磁针静止时北极所指的方向就是该点磁场的方向。 4、磁感线:在磁场中一些带箭头的曲线。 ①方向:磁体周围的磁感线都是从磁体的北极出来,回到磁体的南极。 ②说明:A、磁感线是为了直观、形象地描述磁场而引入的曲线,不是客观存在的。 B、用磁感线描述磁场的方法叫模型法。 C、磁感线是封闭的曲线。 D、磁感线立体的分布在磁体周围,而不是平面的。 E、磁感线不相交。 F、磁感线的疏密程度表示磁场的强弱。 ③熟练掌握条形磁铁磁感线的画法。 三、地磁场: ①定义:在地球产生的磁场,磁针指南北是因为受到地磁场的作用。 ②磁极:地磁北极在地理南极附近,地磁南极在地理北极附近。 ③磁偏角:首先由我国宋代的沈括发现,地磁南北极与地理南北极不重合。 四、电生磁:1.奥斯特实验:通电导线的周围存在磁场,称为电流的磁效应。直线电流周围的磁感线是环 绕导线的同心圆,距离直线电流越近,磁场越强。 2.通电螺线管的磁场:通电螺线管的磁场和条形磁铁的磁场很相似。其两端的极性跟电流方 向有关。 安培定则:右手握螺线管,四指弯向螺线管的电流方向,大拇指所指的一端就是螺线管的北极。 影响通电螺线管磁性强弱的因素:电流大小、线圈匝数、有无铁芯。 3、电磁铁 A、定义:带铁芯的通电螺线管。 B、优点:磁性有无由通断电来控制,磁性强弱由电流大小来调节,磁场方向由电流方向 来控制, C、影响电磁铁磁性强弱的因素:通过线圈的电流越大,磁性越强;线圈匝数越多,磁 性越强。 电磁继电器:由电磁铁控制的开关。用低电压弱电流控制高电压强电流,进行远距离操作和自动控制。分为控制电路和工作电路。 电话:话筒把声音信号转化成强弱变化的电流(发电机),电流沿着导线流入对方听筒,听筒又把变化的电流通过电磁铁转化成声音信号(电动机)。 五、磁场对电流的作用: 1、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到力的作用,力的方向跟电流方向和磁场方向有关。 如果改变其中一个量,则受力方向将改变;如果两个量同时改变,则受力方向将不变。 2、应用——直流电动机 ①构造:线圈(转子)、磁铁(定子)、换向器、电刷; ②工作原理:通电线圈在磁场中受力转动; ③能量转换:电能转化为机械能 ④平衡位置:线圈处于平衡位置(线圈面与磁感线垂直)时受平衡力作用。 ⑤换向器作用:当线圈转过平衡位置时,通过换向器改变电流方向,从而改变线圈的受 力方向,保证线圈持续转动。 六、电磁感应(磁生电): 1、物理学史:该现象1831年被英国物理学家法拉第发现。 2、定义:闭合电路 ....的.一部分导体 .....在磁场中做切割磁感线的运动 ........时,导体中就会产生电流,这种现象叫做电磁感应现象。 3、感应电流的方向跟导体运动方向和磁场方向有关。如果改变其中一个量,则电流方向将改变;如果两个量同时改变,则电流方向不变。 4、感应电压:无论电路是否闭合,做切割磁感线的导体两端都会产生感应电压。 5、应用——交流发电机 ①构造:线圈(转子)、磁铁(定子)、铜环、电刷 ②工作原理:电磁感应 ③能量转换:机械能转化为电能 6、交流发电机和直流发电机在线圈中产生的都是交流电。交流发电机通过铜环向外输出交流电。直流发电机通过换向器向外输出直流电。 大型交流发电机一般采用线圈不动,磁极旋转的的方式来发电。 7、交流电和直流电: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浅谈科学知识与科学精神

浅谈科学知识与科学精神 科学是人类最重要的活动之一,是现代社会的力量之源。胡锦涛总书记在关于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坚持“八荣八耻”的重要论述中提出以崇尚科学为荣,以愚昧无知为耻。这里的科学可以理解为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科学知识,二是科学精神[1]。 科学知识是具有普遍有效性和客观有效性的经验事实,是人类对于客观规律的认识和总结,并遵循着这样一个规范:一个陈述只有原则上可以为科学家们互相理解和检验,才能成为科学知识;陈述的事实只有对任何合格的观察者来说都能在标准条件下重复出现,才是真实可靠的[2]。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认为:“古往今来人们开始哲理探索,都应起于对自然万物的惊异;他们先是惊异于种种迷惑的现象,逐渐积累一点一滴的解释,对一些较重大的问题,例如日月与星的运行以及宇宙之创生,作成说明。”英国生物学家达尔文也曾经说过:“科学就是整理事实,以便从中得出普遍的规律或结论。”从某种意义上讲,科学知识源于经验而又高于经验,因为其具有普遍有效性和客观有效性的双重特征,它是人们在长期的实践活动过程中吸取各种经验教训后运用科学的思维方式对客观事物的正确认识与反映,能够指导人们开展实践,从而促进人类社会的变革与进步。 如果将科学知识比喻为构成科学的形体,那么科学精神就是科学的灵魂和光芒所在。科学精神是人们在科学活动中所具备的意识和态度,是科学工作者所应有的信念、意志、气质、品质、责任感和使命感的总和[3]。《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一文中引用了华罗庚先生对于科学精神的理解:科学的灵感,决不是坐等可以等来的。如果说,科学上的发现有什么偶然的机遇的话,那么这种“偶然的机遇”只能给那些学有素养的人,给那些善于独立思考的人,给那些具有锲而不舍的精神的人,而不会给懒汉。欧洲近代的科学精神有两个方面的表现,一是其工具理性的表现:注重逻辑、数学和实验;二是其客观价值的表现:如近代科学先驱哥白尼、布鲁诺、伽利略等为科学而献身的精神。我国学者蔡德诚先生归纳了科学精神的六要素,即客观的依据、理性的怀疑、多元的思考、平权的争论、实践的检验和宽容的激励[4]。从历史的角度来看,每一次科技革命的发生和发展都伴随着科学精神的发扬光大,科学精神又为科技进步和创新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简而言之,科学精神的核心就是求真务实与开拓创新。如俄国著名科学家巴甫洛夫就曾经谆谆告诫青年要研究事实,对比事实,积累事实。 科学知识与科学精神不是科学两个孤立的层面,而是相互融合的。科学精神建立在科学知识的基础之上,并且在探索科学知识的过程中逐步凝聚而成,而科学知识的获取同样离不开科学精神的支撑。现代学者兼教育家马寅初就曾指出:学习和钻研,要注意两个不连良,一个是“营养不良”,没有一定的文史基础,没有科学理论上的准备,没有第一手资料的收集,搞出来的东西,不是面黄肌瘦,就是畸形发展;二是“消化不良”,对于书本知识,无论古人今人或某个权威的学说,要深入钻研,过细咀嚼,独立思考,切忌囫囵吞枣,人云亦云,随波逐流,粗枝大叶,浅尝辄止。贝弗里奇坚信:青年的敏感和独创精神,一经与成熟科学家丰富的知识和经验相结合,就能相得益彰。 然而,有科学知识的人并不一定具有追求真理、实事求是、崇尚理性等的科学精神。晚年的牛顿是最具代表的实例之一。众所周知,牛顿是人类历史上最伟大、最有影响的科学家,他发现了万有引力并提出了三大运动定律,但晚年醉心于炼金术和神学,否定哲学的指导作用,虔诚地相信上帝,埋头于以神学为题材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