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教育怎么办?(上)-最新教育资料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教育怎么办?(上)-最新教育资料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教育怎么办?(上)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在阐述“发展主线”时指出,“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适应把握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必须在适度扩大总需求的同时,着力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使供给能力满足广大人民日益增长、不断升级和个性化的物质文化和生态环境需要。”所谓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从提高供给质量出发,用改革的办法推进结构调整,矫正要素配置扭曲,扩大有效供给,提高供给结构对需求变化的适应性和灵活性,提高全要素生产率,更好地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需要,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包括经济和社会两大领域,教育属于社会领域,教育所作所为不仅攸关教育自身发展,也影响经济社会发展大局。面对经济领域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教育要有因应之策;而教育自身作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内容,从注重“需求侧拉动”转向更加注重“供给侧推动”,要有推动之策;教育与经济相互着力,在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还要有协同之策。“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现代化进程,已经来到一个非同寻常的关键时期和历史性的考验关口,仅仅依靠短中期调控的需求管理已经不能适应客观需要,应当及时引入以制度供给为核心,以改革为统领的‘新供给管理方略’”。本文在政策分析基础上,从制度供给的角度,对“因应”、“推动”和“协同”三策进行阐述,供教育政策研究、制

定和实施者参考。

一、因应之策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主要是新供给经济学就“经济持续增

长”开出的药方。经济理论一般认为,投资、消费、出口“三驾马车”属于需求侧;劳动力、土地与自然资源、资本、制度、创新等五要素属于供给侧。“需求侧管理更多解决的是短期问题,在经济处于短期波动的环境下,旨在令实际经济增长率尽量贴近即期的潜在增长率,经济过冷了就刺激需求。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则重在解决长期问题,从根本上促进潜在增长率的提

升。”“十三五”期间,我国着眼长远,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将主要从供给、生产端入手,开展以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五大任务为主要内容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通过提高供给质量和效率,促进经济增长。

一般来说,影响经济增长不外乎两个要素:一个是“人”;另一个是“物”,并且两者相互着力,促进或制约着经济增长。教育的核心是解决“人的素质”问题,但必须以“物”作为基础,否则就成了“空中楼阁”。因此,教育与经济增长具有内在的、必然的关联性。一方面,教育可以作为“三驾马车”的内容之一处于经济“需求侧”。美国经济学家舒尔茨在《人力资本投资――教育和研究的作用》中,把教育投资作为经济增长的重要投资选项。德国历史学派先驱弗里德里希?李斯特在《政治经济学的国民体系》一书中认为,一个国家的最大消费应该用于后一

代的教育,应该用于国家未来生产力的促进。另一方面,教育也可以作为劳动力、人力资本、制度和创新供给的基础处于经济“供给侧”。古典政治经济学的鼻祖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中把工人技能的提高视为经济进步和经济福利增长的基本源泉。以罗默和卢卡斯为代表的新经济增长理论也认为,教育是提升劳动力和创新的基石,是促进内生性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

“把脉当下中国经济,从需求侧看,需求不足的同时需求外溢明显。另一方面,需求升级趋势明显,电信、文化娱乐、养老等消费快速增长,绿色、时尚、品质消费空间巨大。而从供给侧来看,我国既存在低层次产业的产能过剩,也存在着高品质产品和服务有效供给的不足。”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从矛盾的主要方面――供给侧入手,但绝不是无视“需求侧”,恰恰相反,是为了更好满足升级的需求和创造新的需求,促进经济增长。由于教育以不同的方式处于经济的“供给”和“需求”两端,经济领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无论是“从供给侧入手”,还是“满足需求侧要求”,都对教育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教育必须有因应之策。

(一)以人口变化为导向,调节教育供给规模

围绕优化劳动力配置这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主线,中央一是推出了“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的政策,增加劳动力供给,补充人口红利,这在近期需要增加学前教育供给,中期增加义务教育供给,远期增加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供给;二是推出了“户籍制度改革,化解房地产库存”的政策,“去库存”必将提高户

籍人口城镇化率,必然需要增加城镇高中以下教育的供给,而减少农村相应教育的供给;三是推出了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政策,人口转移与工业化发展、城镇化空间布局有机结合,人口导出区和人口导入区越来越明显,教育供给发生“位移”是避免不了的。由此,教育将出现“短缺”和“过剩”并存的结构性矛盾。

要解决这个问题,必须坚持建立起以人口变化为导向的教育规模调节机制,具体包括四个方面:一是省级教育统筹机制,加强省级政府对地市和区县高中以下教育在经费投入、师资调配、设备配置等方面的调控,促进教育城乡一体、区域协调发展。二是城乡全域教育规划机制,基于人口变化的预测,制定具有约束力的城乡校点布局控制性详细规划,并且这个规划要以时间为序,多阶段规划合成,动态调控教育布局空间,而不是“一锤定音”式的僵死规划。三是城乡校地校产调配机制,基于土地确权,将农村闲置校地复耕,其复耕面积配给给城镇新建学校作为用地指标,其土地转让费用用于扶持薄弱学校;将公立空壳学校校产并入农村薄弱学校,防止闲置校舍及财产被非教育“侵占”。四是刚性需求供给保障机制,在新建城区和老城人口新增区域,新建或者改扩建幼儿园和中小学,将所在地有入学需求的农村闲置中小学改建成幼儿园,满足“全面二孩政策”和“去房地产库存”所产生的教育需求,防止在城镇通过增加大规模学校和大额班级来解决适龄儿童入学的“将就之计”。

(二)以产业调整为依据,优化教育供给结构

围绕优化土地、自然资源和资本配置这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主线,中央不但推出了“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京津冀经济圈”等区域发展大战略,还有针对性地推出了“去产能”、“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等改革政策。产业跟着功能走,人口跟着产业走,化解过剩产能和降本增效,努力改善产品和服务供给,必然引起产业结构的深刻变革,部分企业将被淘汰,员工需要下岗再就业;部分企业需转型升级,还有一些新兴企业会涌现和崛起,需要大量新型人才。由此,当下教育的人才供给将会失衡,出现“传统人才数量过剩”和“新型人才短缺”并存局面。要解决这个问题,必须建立起以产业调整为依据的教育转型升级机制,具体包括六个方面的内容:一是产业预测机制,由权威机构组织专家对未来10年、20年,乃至30年产业走向进行研究,每3~5年发布一次预测报告。二是从业报告机制,在深入调查的基础上,每年对各种职业从业情况进行研究,对尚需缺口或过剩情况进行科学研判,向社会发布相应的研究报告,供学校设置专业、学生选择专业,以及就业创业参考。三是区域布局机制,按照经济带、产业带、企业聚集带的分布,布局职业和普通高等院校,让校企合作更加便捷。四是专业课程预警机制。坚持“学有所用”,国家或者省市对高等学校和中职学校专业、课程设置设定“天花板”,每年进行一次“兵棋推演”,一旦在学人数超过就业警戒线,则发出“警报”,要求院校自动调剂专业和招收学生人数。五是转型发展机制,根据

产业发展需要,实施国家和省市两级院校动态调整计划,确保学校类型结构科学合理。当前,尤其要纠正研究型教育规模占比过大、高技能型教育规模占比过小等问题,着力推动普通本科院校向应用技术型院校转型。四是开放办学机制,既要为化解产能过剩分忧,为下岗再就业人员提供学历升造和就业培训的机会,允许他们回到学校“学习再出发”;也要放眼世界,培养更多走向世界就业创业的人才,尤其是为国家实施“一带一路”战略培养国际化人才;还要加强对外教育合作,鼓励更多有实力的院校走出去办学,与中国全球化战略“同步共振”。五是用人导向评估机制,教育转型调整好不好,不能由教育自己说了算,要建立起政府搭建平台、社会用人单位为主体、院校主动配合参与的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确保人才培养符合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

(三)以制度创新为动力,激发教育供给活力

围绕制度、创新这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主线,中央一是加速国企改革,通过兼并重组,发挥好政府“看得见的手”的功能和作用;二是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通过强力反腐、打破垄断、放松管制等措施,保护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三是实施“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中国制造2025”等计划,发挥“互联网+”集众智汇众力的乘数效应,充分释放全社会创业创新潜能;四是更好激发非公有制经济活力,放宽市场准入。这既为教育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又对被认为是“计划经济最后一块堡垒”的教育重构内外关系提出了挑战,“计划监控模式”与“市场调

节模式”的制度冲突将越来越凸显。

要解决这个问题,必须建立起以制度创新为导向的教育改革激活机制。一是创新教育治理模式,以全面贯彻教育方针、激发学校办学活力为出发点,制定《学校法》或类似法规,和目前正在推进的政府、市场和社会关系重构同步,明晰政府宏观调控、学校自主办学和市场积极参与的新型关系,通过政府权利清单、学校责任清单、市场负面清单等划定各方教育权责。二是创新现代学制,建立覆盖各级各类教育的学分制度体系,增设创新创业必修学分,设置创新课程和实践学习课程,推动传承性教育、生长性教育、规制性教育和创造性教育的和谐统一;建立弹性学制,推动院校之间、线上线下之间、专业与专业之间有条件的学分互认,从制度上保障教育灵活多样,尤其是“双创”在教育体系内更好的孕育和发展。三是创新教师管理制度,教师是教育创新的主力军,也是“万众创新”一支特别重要的力量,要不断提高教师待遇,搭建科研、育人平台,从制度上确保教师“愿意创新、能够创新、出好创新成果”。四是创新资源配置机制,要在市场负面清单中明确教育公益性底线,以及市场“非准不入”的领域或者事项,其余则放开,让市场充分参与,提供多层次、多样化、多形态的教育产品。可以预见,在我们这个尊师重教的国度里,一旦被压抑了的教育消费热情被点燃,会有多么巨大的市场,出现多少新的教育消费,又会创造多少教育奇迹。要实现这样的目标,政府一定要解放思想,充分发挥市场在配置资源中的决定作

用。

(本文摘自《教育发展研究》2016年3期)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