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教育学第6章 课程

教育学第6章 课程

教育学第6章 课程
教育学第6章 课程

第六章课程

第一节课程的基本理论

一、课程的一般概念

关于“课程”,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界定。就近代以来的学校教育而言,将课程定义为“课业及其进程的总和”,是比较被人们接受的一种对课程的定义。

从学科课程论的角度而言,课程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的课程是即指学生在校期间所学内容的总和及进程安排。狭义的课程特指某一门学科。在本章,我们研究的学科课程论意义上的是广义上的课程,即各级各类学校为了实现培养目标而规定的学习科目及其进程的总和。它包括以下具体含义:

1.是某级某类学校所要进行的全部教育内容的总和。

2.不仅包括各门学科的课内教学,也包括课外活动、家庭作业和社会实践活动。

3.不仅规定各门学科的目的、内容及要求,而且规定各门学科的安排顺序、课时分配、学年编制和学周的安排。

在我国,课程具体表现为三种形态:即课程计划、课程标准和教科书。

二、制约课程的主要因素

制约课程发展因素有许多,但总体来说,制约课程发展的主要因素有以下几点:

一是社会发展水平,二是科学文化发展水平,三是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也就是说,社会、学科及学生是制约学校课程发展的主要因素。同时,课程的内部因素也制约着课程的发展。

1.一定历史时期社会发展的要求及提供的可能。

特定时代的生产力发展水平、政治、经济状况等是制约学校课程发展的重要因素;也是推动学校课程发生变化的重要动力。也就是说,社会发展的状况及其对教育的需要,是制约特定时代课程发展的重要因素,同时,也为课程的发展提供了可能。例如,在生产力水平相对较低、教育只是个别人的特权的古代,学校较为重视语言、政治、伦理和宗教等学科。至近代,大工业生产的要求,自然科学的迅速发展,使得自然科学、技术、社会科学等学科逐渐在学校课程中占据重要地位。及至现代,课程的综合化、多样化,也反映了社会发展对人的要求。

2.一定时代人类文化及科学技术发展水平。

一定时代人类文化及科学技术的发展水平,既是人类已有社会实践的结晶,也是人类继续从事社会实践的起点,如何使人类的实践成果被年轻一代所掌握,正是学校教育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之一。因此,必须将人类已有文化及科学技术发展的最新发展纳入学校课程。也就是说,特定时代的教学内容的如何,总是与这一时代的人类文化与科学技术发展水平相关的。课程发展的特点,在现代社会尤突出。

3.学生的年龄特征、知识、能力基础及其可接受性。

课程是直接为学生的发展服务的。因此,课程除要符合社会发展及科学技术发展的水平之外,还必须符合学生的特点。学生的年龄特征,知识、能力基础及其可接受性,是制约课程的重要因素之一。也就是说,课程内容的选择、加工及呈现方式,课程内容的深度、广度和逻辑结构,都要符合学生的水平。当然,符合学生水平,要正确处理需要与可能、现实与发展的关系,既不能不能迁就学生的现有水平,也不能大大超越学生的现有水平,从而最大限度地促进学生身心和谐发展。

4.课程本身的发展历史,以及建立在不同教育哲学理论基础上的课程理论,也对课程的发展产生重要影响。

三、近代以来几种有影响的课程理论

在近代教育史上,较有影响的课程理论主要有以下几种:

1.形式教育论和实质教育论对课程发展的影响

形式教育和实质教育,是西方近代关于普通教育阶段学校设置课程设置和编写教材的两种对立的教育理论。二者的根本分歧主要表现在:

(1)偏重知识还是偏重能力。形式教育论者认为,教育的主要任务在于使学生的官能得到训练、能力得到发展;实质教育论者则认为教育的主要任务在于使学生获得有用的知识。

(2)哲学认识论上是唯理论或经验论。形式教育论只相信理智的可靠,而实质教育论者则认为只有感觉经验是实实在在的东西。

(3)心理学理论基础上是官能心理学或联想心理学。形式教育论强调心智的练习及其迁移是发展官能的唯一途径,而实质教育者则认为知识的获得主要是通过经验的积累和联系。

由此,二者在课程上总是形成不同的主张与倾向。形式教育论强调古典语言、文学和古代历史、数学、逻辑学等学科的教学,重视这些学科的形式训练价值。实质教育论正相反,重视自然科学知识的教学,强调课程和教材的实质性内容。二者在知识教学与能力发展两方面各执一端,都有其片面性。

2.学科中心论、儿童中心论

与形式教育和实质教育一样,学科中心论与儿童中心论也各执一端,相互对立,是两种截然相反或者说针锋相对的课程理论。

学科中心论的出发点是学科本身。学科中心论主张学校课程应以各科知识的分类为基础,以学科教学为核心,以掌握各科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为目标。学科中心论关心的是知识的传授,强调知识的系统而忽视儿童的兴趣及儿童的心理发展逻辑。

儿童中心论的出发点是儿童。主张按照儿童的需要、兴趣、能力及经验来设计课程,提倡活动课程、经验课程。儿童中心论课程强调课程的主要目的顺应和满足儿童自然发展的需要,应根据儿童的心理发展特点和心理发展要求来确定课程;强调从儿童的直接经验出发,按个体经验发展的逻辑来组织课程。强调儿童通过活动来获得知识经验。儿童中心论能够满足儿童的需要,却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知识本身的系统性。

20世纪50年代以来,课程理论的发展开始超越以往的二元对立的状况,或者不同理论之间相互融合,或者多样理论并存,出现了多元化的格局。

四、课程的基本类型

随着时代的发展,课程的类型越来越多样和丰富,但学科课程、活动及综合课程是学校课程的基本类型。对这些基本类型的掌握,可以保保从其定义、特点、优缺点、主要代表人物等几方面来认识。

1.学科课程

所谓学科课程就是分别是从各门科学中选择部分内容,组成各种不同的学科,并从课程体系出发,整体安排它们的顺序、授课时间及期限。学科课程由来已久,我国古代的“六艺”,古希腊的“七艺”等,可看作是最早的学科课程。

学科课程的代表人物主要有夸美纽斯、赫尔巴特和斯宾塞。17世纪,夸美纽斯基于“把一切事物教给一切人类”的理念出发,提出设置“百科全书式”的课程;主张开设包括玄学、物理学、机械学、政治学、宗教等众多学科。19世纪,赫尔巴特从心理学出发,主张课程应为培养学生多方面的兴趣服务,因而主张设置能够培养学生经验的、思辨的、审美的、同情的、社会的和宗教的兴趣多样的学科。斯宾塞从教育为完满生活做准备和知识价值论出发,提倡要学习实用科学知识。围绕完满生活的五个方面来组织和安排课程。

学科课程的基本特点:

①分科设置。

②课程内容按学科知识的逻辑结构选择和安排,重视学科内容的内在联系;

③强调教师的系统讲授。

学科课程的优点:

①使相同或相近学科领域的基础知识连贯起来,形成逐步递进、内容连续的逻辑系列,有利于人类文化传递。

②所授知识、技能具有完整性、系统性和严密性;

③便于老师教学和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以上几个优点,使得学科课程至今仍是世界各国学校课程的主体类型。但是,学科课程也有它的局限性,经常受到人们的批评。它的局限性正是由它的优点所带来的。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①课程内容往往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脱离。

②在教学中容易忽视学生兴趣及学生全面发展的价值。

③可能会压抑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2.活动课程

活动课程是从儿童的兴趣需要出发,以儿童的经验为基础,以各种不同形式的一系列的活动组成的课程。

活动课程的基本特点是:强调学生的自主性和主动性,强调通过学生自己的实践活动获得直接经验,强调训练学生的综合能力及个性养成。

活动课程的局限性:课程内容及安排往往没有严格的计划,不易使学生获得系统、全面的科学知识和基本技能。

活动课程作为一种课程类型,形成于20世纪初,其代表人物为美国著名的哲学家和教育学家杜威。杜威反对分科教学,主张课程的内容要适合儿童的需要和接受能力,主张以活动为中心组织教学,从“做中学”。杜威反对把教材视为“固定的和现成的”、“儿童经验之外的东西”;特别强调游戏、活动作业、手工、烹调、缝纫、表演、实验等对儿童发展的意义。杜威的活动课程理论建立在“经验来自行动”和“教育是生活、生长和经验改造的过程”这两个基本原则上。

90年代以来,我国课程计划中增设“活动课”。在新一轮的课程改革中,在基础教育阶段的课程计划中进一步将其明确为“综合实践活动”,具体分为“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社会实践”、“劳动技术教育”等几个部分。这样一种形态的课程与杜威所主张的活动课程既有一定的渊源,也存在较大差别。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施与学科课程并不对立、也不矛盾。作为学校课程的一种类型,它的开设,有助于为学生提供一定的时间和空间,供学生自主发现问题、研究问题,以学生活动为主,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弥补学科课程的不足。

3.综合课程与核心课程

(1)综合课程。综合课程是与分科课程相对应的一类课程,它打破传统的从一门科学中选取特定内容构成课程的做法,根据一定的目的,从相邻相近的几门科学中选取内容并将这些内容相互融合,构成课程。课程的综合范围可大可小,可以是相近学科在基础范围中的综合,也可以是拓展边缘学科的新课程领域。综合课程也被称作广域课程或大范围课程,这种课程的开设既是现代科学发展的需要,也是学生认识和把握科学知识基础的需要。目前,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就是实施综合课程。例如,在小学开设“思品与生活”、“思品与社会”、“艺术”、“科学”等综合课程,在初中开设了“历史与社会”、“科学”、“艺术”等综合课程。

综合课程的益处在于:

①增强学科间的横向联系,避免完整的知识被人为地割裂;

②符合学生认识世界的特点,有利于学生整体把握客观世界。

③有利于学生综合地、整体地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从而形成正确的世界观和价值观。

④有利于解决有限的学习时间与人类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矛盾。通过综合课程,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压缩课时,使学校能够在较短的时间里安排学生学习更多的知识。

当然,综合课程并不是简单地将几门学科拼凑到一起,若不能真正体现综合,就会变成“凑合”,就不能体现综合课程的优势。因此,无论是综合课程的开发还是教学,都要真正体现综合性。

核心课程:是围绕人类基本活动来确定中心学习内容的一种课程。例如:1∽2年级学习周围的环境,包括家庭、学校和所在社区;3∽4年级学习较广的环境,由县、省到国家,……9∽10年级学习社会经济;11∽12年级作参加社会生活的准备。核心课程在兼顾学生发展和社会的需要、在增强学科间的联系方面,在结合学生的兴趣、需要以及认识特点方面,是有积极意义的,但是,如何保障学生获得获得深入、系统的知识,还有待研究。

4.关于“潜在课程”

潜在课程也称隐性课程,是相对于显性课程(学校课程表内列入的有组织的教学活动)而言的。目前国内对潜在课程的概念、特点、表现形式等有不同于本意的理解。就其本意来说,“潜在课程”中的“课程”并非实指,只是借用“课程”一词,来说明学校中还存在着对学生产生影响的、但又无法控制的教育因素。它们是以潜移默化的形式,对学生的知识、价值、行为规范、情感等发生影响的全部信息的总和及其动态传递方式,。它在学校情境中以内隐的方式而存在,其本质在于不可控制。一旦被控制,其性质就由“隐”而“显”了。

关于潜在课程”的萌芽。在杜威所讲的“附带学习(collateral Learning)”、克伯屈的“附学习(concemitant learning)”和“副学习(associate learning)”中就已有所提及,概指学习过程中自发的或自然而然产生的态度、情感、价值等方面的学习。20世纪60年代后,国外一些学者对潜在课程作了一步研究,他们从不同的理论依据和角度出发,运用不同的研究方法,提出了各自的观点,但均主张把正式课程以外的非计划、非预期的学习经验,视作具有教育影响的课程的组成部分。

潜在课程的研究,有其心理学、教育社会学、教育人类学的基础。重视潜在课程的理论研究和实验研究,标志着我国教育工作者对学校领域内存在的教育影响的全面关注。

除以上几种课程类型以外,从管理的角度来看,还可以做进一步划分。

从学生修习的角度看,可分为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必修课程是课程计划中规定所有学生必须修习的课程;选修课程,是否修习,可根据地方、学校或学生的需要来确定,也就是说,课程计划中并不做出硬性规定。

从课程管理角度看,还可分为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所谓国家、地方、校本三级课程,主要是就课程的开发及管理主体而言的。在不同级别的课程中,还可以分为学科课程、活动课程或综合课程等等。

第二节课程计划

课程计划(建国后很长一段时间内,也称做教学计划)是课程的具体表现式之一,是课程的总体设计或总体规划。

一、课程计划的意义和基本内容

课程计划是课程设置的整体规划,它规定了不同课程类型相互结构的方式(如学科课程、活动课程及综合课程在课程计划中的地位及所占比例等等),也规定了不同课程在管理及学习方式的要求,及其所占比例(如必修课与选修课的比例),同时,对学校的教学、生产劳动、课外活动等方面做出全面安排,具体规定了学校应设置的学科、学科开设的顺序及

课时分配,并对学期、学年、假期进行划分。课程计划作为教育主管部门制订的有关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指导性文件,体现了国家对学校的统一要求,是组织学校活动的基本纲领和重要依据。

课程计划的基本内容由以下几部分组成:

1.教学科目的设置。开设哪些学科是课程计划的中心问题。中小学的教学科目设置,基本以科学的分类为依据,并选择其中最一般的、对青少年一代最必需的科学知识构成学科。各门学科既相对独立,又存在必要的联系。

需要明确的是,学校课程中的学科和科学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学科是根据学校的任务、学生年龄特征和发展水平,选择必须掌握的某门科学的基础知识所组成的教学科目,是某门科学中的基础性内容,也是学生发展成长中必须学习的内容,是经过教育学加工以后的产物,具有教育功能。而科学则是反映自然、社会、思维客观规律的分科知识体系,它不仅在叙述范围及性质上与学科不同,在叙述程序上也不一样。科学是从一般理论的结构和原理出发,而学科则多是从具体事物和现象的描述开始,然后转向关系、定义、规律的提示。课程计划中的各门学科由于它们的对象、任务不同,知识范围、性质也不一样,但都是必要的和重要的。

2.学科顺序:课程计划中设置的各门学科不能同时齐头并进,也不宜单科独进,一定要按规定年限、学科内容、各门学科之间的衔接、学生的发展水平,由易到难,由简到繁,合理安排,使先学的学科为以后学习的学科奠定基础,同时学的学科之间能相互沟通,并满足学生多方面发展的需要。

3.课时分配。课时分配包括各学科的总时数,每一门学科各学年(或学期)的授课时数和周学时等。应根据学科的性质、作用、教材的份量和难易程度,恰当地分配各门学科的授课时数。

4.学年编制和学周安排。学年阶段的划分、各个学期的教学周数、学生参加生

产劳动的时间、假期和节日的规定等,这是学校工作正常进行的保证。我国学校一般均为秋季招生与始业,一学年分为两个学期,学期之间有寒假或暑假。

二、课程计划编制的基本原则

1.既要保证教育目的的全面实现,又要适应不同地区和不同学生的发展需要,体现课程结构综合性、均衡性和选择性原则。

2.正确处理课程系统内部的几个基本关系,正确处理学科课程、综合课程及活动课程之间的关系,必修课与选修课之间的关系,以及打好基础与发展特长之间的关系。

3.教学为主,全面安排。

4.统一性、稳定性与灵活性结合。

三、我国中小学课程计划的改革

建国以来,我国一直非常重视课程改革。尤其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课程改革成为我国基础教育阶段教育改革的重心。反映在课程计划中的改革成果,主要有以下几点:一是改革中央集权的课程管理模式,给地方和学校开发和管理课程的权利;二是改变我国长期以来学科课程一统天下的局面,增设综合课程和活动课程;三是改变只有必修课没有选修课的局面,增加选修课的比例,以更好地适应不同地区不同学生的发展需要。

2001年6月,《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的颁布,标志着我国第八次课程改革的开始。课程计划有了较大的变化(以义务教育阶段为例)。

(1)整体设置九年一贯的课程门类和课时比例。1986年《义务教育法》颁布之前,我国的课程计划是小学、中学(初中和高中)分段编写的。1986年之后,高中课程计划单独编写,小学及初中(即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课程则统一安排。

(2)设置了综合课程。小学阶段以综合课程为主,初中阶段设置分科与综合相结合的课

程,积极倡导各地选择综合课程。鼓励学校创造条件开设选修课程。

(3)将综合实践活动作为必修课程。内容主要包括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以及劳动与技术教育。

(4)为地方和学校开发课程留有空间,鼓励地方和学校开发相应的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

第三节课程标准与教科书

一、课程标准的意义与结构

课程标准是课程计划中每门学科以纲要的形式编定的、有关学科教学内容的指导性文件。它规定了学科的教学目的与任务,知识的范围、深度和结构,教学进度以及有关教学法的基本要求。课程标准是课程计划的分学科展开,它体现了国家对每门学科教学的统一要求,是编写教科书和教师进行教学的直接依据,也是衡量各科教学质量的重要标准。课程计划有利于保证教学的计划性和质量。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指出:国家课程标准是教材编写、教学、评估和考试命题的依据,是国家管理和评价课程的基础。应体现国家对不同阶段的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基本要求,规定各门课程的性质、目标、内容框架,提出教学和评价建设……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应适应普及义务教育的要求,让绝大多数学生经过努力都能够达到,体现国家对公民素质的基本要求,着眼于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

课程标准的结构一般由以下几部分组成:

(1) 前言部分:说明本课程(学科)的特点、意义,阐明本课程(学科)的基本理念,以及本课程标准的设计思路。

(2) 课程目标部分:规定课程的总体目标以及各学段(或年级)的具体目标。

(3) 内容标准部分:这是课程标准的中心部分或基本部分。结合具体内容,规定教学所要达到的最低标准,通常会以案例的形式给出教学建议。

(4) 课程实施建议部分:给出教学建议、评价建议、教材编写建议以及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建议等等。

二.教科书的意义,编排及作用‘

教科书又称课本,它是依据课程标准(或教学大纲)编制的、系统反映学科内容的教学用书。教科书是课程标准的具体化。课程计划中规定的各门学科,一般均有相应的教科书。

教科书不同与一般书籍。通常按学年或学期分册,划分单元或章节。它主要目录、课文、习题、实验、图表、注释、附录等部分构成,课文是教科书的主体部分。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教学手段的现代化,教学内容的载体也多样化了。除教科书以外,还有各类指导书和补充读物;工具书、挂图、图表和其他教学辅助用具,教学程序软件包;幻灯片、电影片、音像磁盘等。

教科书的编辑要求妥善处理思想性与科学性、观点与材料、理论与实际、知识和技能的广度与深度、基础知识与当代科学新成就的关系。

2.教科书的编排形式有利于学生学习,符合卫生学、教育学、心理学和美学的要求。教科书的内容阐述,要层次分明;文字表述要简练、精确、生动、流畅;篇幅要详略得当。标题和结论要用不同的字体或符号标出,使之鲜明、醒目。封面、图表、插图等,要力求清晰、美观,字体大小要适宜,装订要坚固,规格大小、厚薄要合适,便于携带。

3.教科书的作用

(1)教科书根据课程标准(教学大纲)对本学科的要求,认真分析本学科的教学目标、内容范围和教学任务,并根据学生的学习特点将教学内容进行组织和呈现,有利于学生和掌

握。

(2)教科书根据本学科在整个学校课程中的地位,研究本学科与其他学科的关系,理论与实践相联系的基本途径和最佳方式,确定本学科科的主要教学活动、课外活动、实验活动或其他社会实践活动,对各教学阶段的课堂和课外活动做出统筹安排。

(3)教科书是学生在学校获得系统知识、进行学习的主要材料,它可以帮助学生掌握教师讲授的内容;同时,也便于学生预习、复习和做作业。教科书是学生进一步扩大知识领域的基础。所以,要教会学生如何有效地使用教科书,发挥教科书最大的作用。

(4)教科书也是教师进行教学的主要依据,它为教师的备课、上课、布置作业、学生学习成绩的检查评定提供了基本材料。熟练地掌握教科书的内容是教师顺利完成教学任务的重要条件。当然,对于教科书,教师要根据课程标准的规定,灵活地和创造性地使用。

三、教科书编写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十分重视中小学的教材建设。1986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颁布以后,国家教委于1986年9月,正式成立了全国中小学教材审定委员会,负责中小学教材的审定工作,1988年颁布了“一纲多本”新的课程政策,加强课程与教材的基础性、多样性和灵活性。2001年6月《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颁布以来,教材多样化有了实质性的进展。在这种情况下,如何根据课程标准编写教科书就是一个更为重要的问题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指出,“教材改革应有利于引导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与经验,主动探索知识的发生与发展,同时也应有利于老师创造地进行教学。教材内容的选择应符合课程标准的要求,体现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反映社会、政治、经济、科技的发展需求;教材内容的组织应多样、生动,有利于学生探究,并提出观察、实验、操作、调查、讨论的建议我。”

具体来说,教科书的编写应遵循以下原则:

1.根据本学科的特点,体现科学性与思想性。在基础教育阶段,科学性主要体现为对确定知识的正确表达,对于那些学术界尚在争论的问题,一般不宜在教材中出现。所谓思想性,就是要结合教学内容,向学生传达正确的价值观和意识形态,使学生形成历史唯物主义的思想观念。

2.强调内容的基础性。基础性是教科书不同于其他任何书籍的基本特点。王策三先生在《教学论稿》中指出,不是任何真理性知识、思想性强的知识、理论和实际结合的完全知识都能进入教科书,只有当它们具有基础性或改造为基础知识和基础技能时,才能被选择和组织进入教科书。王策三先生认为,“所谓基础性,包含两个方面的意义:从一方面讲,它具有普遍性或共同性,无论是事实知识或原理知识,都是客观上大量存在的事物和基本规律的反映,因而适用于广大的空间、较长的时间和众多的事物,成为学生和从事各种职业都用得着的工具。从另一方面具有发生性、起始性。后来学习其它知识,必须以它为准备条件,或者都不过是它的发展,或者是它的扩充,或者是它的加深,或者是改造,或者这几种情况兼而有之。”(王策三:《教学论稿》,第215∽216页,人民教育出版社,1985年版。)当然,在加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同时,还要注意贴近社会生活,加强与学生现实生活的联系,并适应渗透先进的科学思想,为学生今后学习新知识奠定基础。

3.在保证科学性的前提下,教材还要考虑到我国社会发展现实水平和教育现状,必须注意到基本教材对大多数学生和大多数学校的适用性。在达到课程标准基本要求的前提下,应编写多样化的教材,以适应不同地区的教学需要。

4.教科书的编写要同时兼顾学科知识的逻辑顺序和受教育者学习的心理顺序。一般要符合以下两项要求:(1) 以学科逻辑系统为主,力求照顾到学生心理特点。即他们的年龄特点、认识事物的心理顺序、智力和各种心理品质发展顺序。(2) 直线排列和螺旋(圆周)排列相结合。所谓直线排列,即各种知识(事实、原理)只学一次;所谓螺旋即许多知识要反

复学习。一般而言,要将这两种排列方式结合起来,防止绝对化。(参见王策三:《教学论稿》,第216页,人民教育出版社,1985年版)

5.教科书编写要兼顾同一年级各门学科内容之间的关系和同一学科各年级教材之间的衔接。使得教学内容的编排在保证系统性和相对独立的前提下,加强内容之间的整合,保证学生认识的整体和连续性。

第四节国内外课程改革的趋势

一,国外课程改革趋势

面对新科技革命的挑战以及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需求,20世纪50年代末以来,世界各国都进行了课程改革运动,较著名的有:如美国20世纪60年代布鲁纳的“学科结构论”思想和以“新三艺”为中心的课程改革,前苏联赞可夫的“教学与发展”实验,西德根舍因的“范例教学”思想等,都为课程改革提供了思路。

20世纪末,以信息技术的发展及知识经济社会的到来,向课程改革提出了新的课题。如何在信息社会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从而为学生更好地适应社会并获得发展奠定基础成为各国课程改革的重心。综观各国课程改革的状况,如下几点是其基本理念:(此部分内容可请参见钟启泉等编:《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解读》,第30 ∽33页,华东师大出版社,2001年版)。

1.注重基础学力的提高。

为适应学习化社会的需要,提高儿童的基础学力仍然是各国课程改革首要的关注点。读、写、算能力和信息素养等是未来公民所不可或缺的,基础学力是儿童适应未来社会的前提,是开展终身学习、促进自身的完善与发展的基础。因此,使儿童具备基础学力是课程改革首要的目标。例如,德国巴伐利亚州改革指导思想是,向成长着的一代传授广泛的、出色的、综合的基础知识,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和关键素养,包括问题解决能力、迁移能力、灵活性、交际能力、合作能力、创造性能力、自主性和可信性等等。

2.信息素养的养成。

为迎接信息时代的挑战,适应信息化社会,从浩瀚的信息海洋中获取必要的信息,儿童应具备相应的信息素养。因此,信息素养的养成成为各国课程改革的另一热点。例如,在英国,为全面提高学生的信息和交流技术能力,在新的国家课程中,将以前的“信息技术”(information technology)改为“信息和交流技术”(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ehnology 简称ICT)这门学科旨在为学生有能力参与快速变化的世界生活做准备,学生可以运用ICT 工具创造性地发现、探究、分析、交换、提供信息,学会如何使用ICT迅速地从社区、文化中获得思想和经验。同时,还要求在数学、理科、历史以及其他所有学科的教学中也要根据具体内容,加强对学生信息和交流技术的指导。

3.创造性与开放性思维的培养。

全球化社会的发展要求人们具备开放性思维与创新精神,需要与世界各地的人们进行交流。因此,各国课程改革都强调创造性与开放性思维的培养,认为教育应该培养胸襟开阔、能够站在全球化视野考察问题并创造性解决问题的公民。在这方面,外语教学成为课程改革的一大热点。此外,跨文化的理解与世界大同意识也是开放的时代所必需的。随着国际交流的日益发展,对别国文化的尊重、认同和欣赏显得越来越重要。教育应培养儿童对各种文化的理解,课程改革也强调跨文化意识。

4.强调价值观教育和道德教育。

各国课程普遍注重教育的道德文化层面,强调儿童价值观的培养和道德教育。例如,英国在1999年9月9日颁布的课程改革方案中明确提出,学校教育应该反映有利于达成促进

机会均等、形成健康和公正民主、生产经济和可持续发展基本目的的永恒价值,包括自身、家庭及相互关系、学生所属的更广泛的群体、社会的多样性及生存的环境,并肯定了对真理、正义、诚实、信任、责任感等美德的信念。

5.尊重学生经验,发展学生个性。

尊重儿童经验,教育向学生生活世界的回归,发展学生个性,是世界各国课程改革的重要关注点。如,德国北威州的课程纲要规定帮助学生形成成熟的对社会负责的个性包括:第一,形成每个学生独特的能力;第二,树立社会责任感;第三,建立民主社会理想;第四,培养基本价值观;第五,参加文化活动;第六,在职业和劳动界从事活动的责任。

以上这些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反映在课程设计中,便具体体现为以下特点:

1.重视课程的整体功能。现代课程,超越了智力本位的课程观,强调通过课程实现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动技术教育的完整性目标,将促进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和谐发展作为课程实施的宗旨,从而实现知识与智力的统一、认知与情感的统一、主体精神和社会责任感的统一。

2.强调加强基础。围绕提高公民基本素质和基本学习能力,要求加强基础。对学科知识加以精选,使其具有基础性、范例性,并让学生掌握学科的基本结构;要求扩大理论知识的比重,克服传统学科课程间缺乏联系的问题,体现综合性;要求课程中充分体现现代科学的成果,删除陈旧的内容,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

3.重视智力开发、学习能力培养和个性发展。各国都十分重视发展学生的个性,培养学生的才能和创造性。通过课程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自学能力,并尽量让学生观察、动手,手脑并用,掌握学习的科学方法。

4.重视个别差异。各国课程设置都表现出一定的弹性,便于教师充分发挥创造性,便于对学生进行个别指导,适应学生个别差异的需要。

5.加强课程与社会生活、生活实际的联系。

6.重视课程的文化内涵,对民族文化传统的继承与加强国际交流相辅相成。

二、我国课程改革的发展趋势

我国1980年代以来的课程改革大多是对原有的不合理的、单一的课程结构,陈旧的缺乏理论深度的教材内容,以及难以照顾学生的个别差异,难以培养学生积极、主动精神的旧有课程模式的改革。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取向。

1.以学生的全面主动发展作为课程目标的基本价值取向。

未来基础教育的课程应克服要么过分强调个性发展而忽视应承担的社会责任,要么过分强调社会要求而忽视个性发展的片面性,追求人与社会的协调发展,因此,现代基础教育的课程目标定位于未来社会人才的素质结构。强调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的三维目标的统一实现。

基础教育是为人的一生打好基础的重要阶段,应使全体学生在全面发展基础上实

现个性发展,充分发展学生的自主性、自觉能动性和开拓创造性,不仅学会学习、学会生活,而且要学会创造、学会做人,并为接受终身教育奠定坚实的基础。

2.课程结构的综合化、均衡化和选择性。

改变课程类型结构单一的状况,设置多样化的课程类型,除学科课程外,还开设了综合课程与活动课程,同时,给予选修课及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以更大的空间。均衡科目结构,使传统优势学科(语文、数学)的比例适当降低,使得课程中各科目间的比例为均衡,同时,有利于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的开发,增强地方和学校对课程的选择。

3.在课程内容上,改变课程内容的繁、难、偏、旧的状况,既要体现内容的基础性,又要及时反映最新的科技发展成果的关系;既要精简内容,又要增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经验与现实社会生活的联系,等等。

4.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鼓励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自主地探究学习、合作学习等等。改变长期以来将接受学习的方式单一化、绝对化,甚至将其沦落为机械学习、死记硬背的状况,提倡学习方式的多样化。在教学中,教师讲授虽然仍是主要的教学方式,但主张教师能够以多样化的方式进行教学,使学生在教学中能够主动参与、乐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信息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5.改变课程的管理方式,实现国家、地方和学校三级课程管理。改变过去国家集中管理课程的状况,赋予地方和学校合理而充分的课程自主权,调动地方和学校主动开发和建设课程的积极性,增强课程对地方和学校的适应性。

6.改善课程的评价方式,注重过程性的和全面的评价,鼓励在教学中采用多种评价手段,采用多种形式进行评价,使评价成为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有效手段。

教育学原理在线作业

教育学原理在线作业-标准化文件发布号:(9456-EUATWK-MWUB-WUNN-INNUL-DDQTY-KII

教育学原理在线作业 一、单选题: 1、从课程设计的活动阶段来看,包括以下两个基本阶段:1、确定课程目标 2、选择和组织课程内容。确定教学策略、选择和组织课程内容、选择教学媒体、确定评价方法第五章>>第一节学校的课程四、课程的设计、实施与评价(一)课程设计 2、强调内部动机和有意义学习的学习理论是:行为主义、建构主义、认知主义、人本主义第五章>>第二节学校的教学二、主要教学理论流派(二)认知主义教学理论第三,强调内部动机和有意义学习。 3、两种比较有影响的教育定位理论,分别把学生定位在教育活动的边缘和中心位置的是:“教师中心论”和“儿童中心论”是两种比较有影响的教育定位理论,它们分别把学生定位在教育活动的边缘和中心位置,是两种比较极端的定位。这两种定位虽然各自看到了教育的内在价值导向性和学生的能动性,但都忽视了对方所关注的内容,对学生的教育定位需要更加深入的探讨。第六章>>第一节学生二、学生的教育定位(一)两种著名的学生地位理论 4、蔡元培最有价值和最有影响的教育思想是关于大学教育思想。(第二章第二节教育思想遗产一、中国的教育思想遗产(五)) 5、学校的简单要素不包括:技术、组织结构、组织目标、参与者、第四章>>第一节学校的内部结构一、学校的简单要素:组织目标、参与者、技术、 6、一种典型的以学科知识为中心的课程理论是:结构主义结构主义课程理论是一种典型的以学科知识为中心的课程理论,它把结构主义原理和心理学理论引进到课程结构中来第五章>>第一节学校的课程二、主要课程理论流派(三)结构主义课程理论 7、欧洲大陆上最早开展中等教育综合化的国家是:法国、芬兰、英国、德国第三章>>第三节学校类型二、促使中等教育向综合化方向发展的综合性学校类型 二、多选题 1、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时期有哪些类型的学校:修道院学校、人文主义学校、新教学校、天主教学校第一章第一节学校的历史与制度遗产一、古代的学校与制度遗产(二)学校的发展 2、从课程管理和开发主体的角度可以把课程划分为:国家课程、综合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从课程管理和开发主体的角度可以把课程划分为国家课程、地方和校本课程。第五章>>第一节学校的课程三、课程的主要类型(四)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 3、德国综合中学的形式包括:合作式综合中学、探究式综合中学、协作式综合中学、一体化综合中学德国综合中学有两种形式:一种是“合作式综合中学”,另一种是“一体化综合中学”。第三章>>第三节学校类型二、促使中等教育向综合化方向发展的综合性学校类型(三)德国模式 4、课程评价按照评价进行的时间可分为:目标本位评价、形成性评价、目标游离评价、总结性评价1、按照评价进行的时间可分为形成性评价与总结性评价。第五章>>第一节学校的课程 四、课程的设计、实施与评价(三)课程评价 5、一般来说,学生在学习中会出现哪些问题:学习障碍、学习困难、学业不良、学业倦怠第五章>>第三节学生的学习二、影响学习的主要因素与学习问题(三)学习问题一般来说,学生在学习中会出现三类问题:学习障碍、学习困难和学业不良。这三者是完全不同的三类问题。 三、判断题 1、学校的个体价值中的“个体”主要指的是教师,而不是学生。错误第一章>>第二节学校的价值一、学校的个体价值这里的“个体”主要指的是学生,而不是教师。 2、学校体系的形成始于17世纪晚期的产业革命。错误第三章>>第二节学校体系一、学校体系的形成学校体系的形成始于18世纪晚期的产业革命

《教育学原理》作业及答案

《教育学》作业 一、填空题 1. 从广义上说,凡是增进人的知识和技能、影响人们思想品德的活动,都是教育。 2. 学校教育内容具体表现为课程。 3. 教育自身直接具有的功能,或教育自身的职责和能力一般叫教育的本体功能。 4. 在教学中,教师运用实物、模型或形象化语言进行教学,使学生获得生动形象,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思考, 掌握知识本质的教学原则是直观性原则。 5. 课的组成部分和各部分进行的顺序及其时间的分配,一般叫课的结构。 6. 教师遵循教学规律,针对教学对象,灵活运用教法,善于启发诱导,激励学生热情,创造性地组织教学 过程,实现教学任务,从而取得最佳教学效果的一整套教学技巧,一般叫教学艺术。 7. 用系统的科学知识和技能武装学生、发展学生智力的教育就是____智育____。 8. 分别从各门科学中选择部分内容,组成各种不同的学科,彼此独立的安排它们的顺序、学习时数和期限, 这种课程就是______学科课程______。 9. 以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品德、科学文化和身体、心理、操作技能等素质,培养能力、发展个性为目的的基础教育也叫____素质______教育。 10. 教学既要面向全体学生,提出统一要求,又要根据学生的个别差异区别对待,促进每个学生在自己的原有基础上有所进步。这条教学原则是___因材施教_____原则。 11. 在一定的教学思想或教学理论指导下,为实现预定的教学目标而设计或发展起来的相对稳定的教学流程及其方法体系,就是_____教学模式_____。 12. 以教学目标为依据,制定科学的评价标准,运用科学的评价技术和手段,对教学活动过程及其结果进行测定、衡量、分析、比较,并给以价值判断的一种活动,就是___教学评价______。 13. 体育是向学生传授体育、___卫生____知识和技能,发展学生的机体素质,增强学生体质和运动能力,培养良好的体育道德和意志品质的教育。 14. 国家根据一定的教育目的和培养目标制定的有关学校教育和教学工作的指导性文件就是_课程计划______。 15. 以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创新个性等创新素质为目的的教育就是__创新____教育。 16. 按照一定数量将年龄、文化程度相近的学生编成班组,由教师按教学计划规定的课程内容、教学时数和教学进度表(课表),进行分科式集体教学的一种教学形式就是__班级__教学。 17. 师生在教学过程中为了完成教学任务、实现教学目的所采用的一系列具体方式和手段,统称为___教学方法__。 18. 在教育研究中,表示研究方法、资料、结论的可靠程度的指标是__信度____。 二、单项选择题 1. 构成教育活动必不可少的最基本的因素是 ( D ) A.一般因素 B.基本因素 C.组成因素 D.构成要素 2. 狭义的课程一般是指学校根据教育目标选择的教育内容及其 (C ) A.传授方法 B.传授手段 C.传授进程 D.传授技术 3. 中小学为实现教育目标,与课堂教学相配合,在课堂教学以外对学生身心实施多种影响的正规教育活动, 就是 ( C ) A.课堂作业 B.课外作业 C课外活动 D.课外参观

教育学第六章

第六章课程 第一节课程的基本理论 一、课程的概念 课程,简单说是指课业及其进程(我国宋代教育家朱熹说过:“宽著期限,紧著课程。”)。在教育上,指学校的课程,即学校学生所应学习的学科总和及其进程和安排。课程有广义狭义之分,广义指为了实现学校培养目标而规定的所有学科(即教学科目)的总和,狭义上指某一门学科。 历史上对于课程的界定,大概有以下几种: (一)课程即教学科目。从我国古代的课程“六艺”以及西方中世纪的课程“七艺”来看,人们把课程视作教学科目已经有很久的历史了。而最早采用“课程”一词的斯宾塞(著作《什么知识最有价值》),也是从诸学科的角度来探讨问题。 (二)课程即学习经验。这是美国教育家杜威提出的观点。杜威认为手段和目的是同一过程不可分割的部分,课程不是预先决定的目的,而是学生的学习经验。目前,西方的一些人本主义课程论者都趋向于这种观点,开始把课程的重点从教材转向个人。 (三)课程即文化再生产。鲍尔斯和金蒂斯是这一观点的代表人物。他们认为,课程事实上都是某种社会文化的反映,学校的教育职责是要再生产对下一代有用的知识和价值。也就是说,课程是“从一定社会的文化里选择出来的材料”。 (四)课程即社会改造的过程。巴西的弗莱雷是这一主张的代表。该观点认为课程不是要使学生适应或顺从于社会文化,而是要帮助学生摆脱社会制度的束缚。建议课程的重点放在当代社会的主要问题和主要弊端、学生关心的社会现象,以及改造社会和社会活动规划等方面。课程论是研究学校课程设置体系和内容结构的理论。举凡关于课程设置、教材编写和安排的指导思想、原则和方法等均属于课程论研究的范围。 二、历史上课程论评述 1、学科课程论与活动课程论 ①学科课程以学科知识为基础、根据学科逻辑而编排的课程,其特点是结构性、系统性和简约性。学科课程是一种古老的和基本的课程形式。 学科课程的基本特点:A、分科设置;B、课程内容按学科知识的逻辑结构来选择和安排,重视学科内容的内在联系;C、强调教师的系统讲授。学科课程的优点:使相同或相近学科领域的基础知识连贯起来,形成逐步递进、内容连续的逻辑系列,有利于人类文化的传递;所授知识、技能具有完整性、系统性和严密性;便于老师教学和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学科课程的局限性:课程内容往往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脱离;在教学中容易忽视学生的兴趣及学生全面发展的价值。可能会压抑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学科课程论代表人物:孔子、赫尔巴特、斯宾塞、巴比特、卡特斯 ②活动课程又称经验课程或儿童中心课程,指以儿童的兴趣或需要为基础、根据心理逻辑而编排的课程,其特点是生活性、实用性和开放性。活动课程是一种现代课程形式。 活动课程的基本特点:A、重视儿童的兴趣、爱好和需要,强调学生的自主性和主动性;B、强调通过学生自己的实践活动获得直接经验;C、强调训练学生手脑并用的实际操作能力、综合能力及个性的养成。活动课程的优点:重视课程和适合儿童的兴趣、需要和教材的心理组织,重视从活动中进行教育和教学,有利于促进儿童的积极性。活动课程的局限性:夸大了儿童个人的经验,忽视了知识本身的逻辑顺序,课程内容及安排往往没有严格的计划,不易使学生获得系统、全面的科学知识和基本技能。活动课程论代表人物:浪漫自然主义经验

《教育学原理》考试试卷

研究生课程进修班试卷封面 姓名:刘换霞 单位:河南省中牟一高 专业:数学 考试科目:教育学原理 考试分数: 2010年 7 月24日 东北师范大学研究生课程进修班考试试卷评分表

东北师范大学研究生课程进修班《教育学原理》考试试卷 一、名词解释题(每道题4分,共16分) 1、教育 答:教育就是培养人的社会活动,具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教育,凡是有目的地增进人的知识、技能,影响人的思想品德和人的体质的活动都是教育。狭义的教育,即学校教育,就是根据一定社会的要求和个体的身心发展规律,在教育者的积极主导和受教育者的主动参与下,教育者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全面系统影响的社会活动过程。 2、学制 答:学制是学校教育制度的简称,指一个国家各级各类学校的系统,它规定各级各类学校的性质、任务、入学条件、修业年限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3、教育目的 答:教育目的是指教育所要培养的人的质量和规格的总要求,即解决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什么样的人的问题 4、终身教育 答:终身教育是指人们在一生各阶段当中所受各种教育的总和,是人所受不同类型教育的统一综合。 二、简答题(每道题8分,共32分) 1、简述教育经验与教育规律之间的关系。 答:教育经验是指符合教育规律的有效做法。经验既然是一种做法,它便带有工作的程序性、作用的有限性、产生的偶然性。教育经验是对教育实践的较低层次的反映教育规律是在众多教育经验的基础上,通过抽象概括总结出来的反映了事物本质特点的东西。教育规律是对教育实践的深层次和本质联系的反映。它摆脱了教育实践的具体形式、地点、时间、类别的种种限制,而使其概括具有普遍性、客观性、永恒性。 2、简述现代教育的基本特征。 答:(1)受教育者的广泛性和平等性。(2)教育的终身性和全时空性。(3)教育的生产性和社会性。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现代教育的普遍规律。(4)教育的个性性。人的发展既有共性又有个性。(5)教育的多样性。教育的个性性必然要求教育的多样性。(6)教育的变革性。现代社会的一个基本特征就是不断变革。(7)教育的国际性和开放性。(8)教育的科学性。(9)教育对教育科学研究的依赖性。 3、简述全面发展的组成部分及其相互关系。 答:全面发展教育由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技术教育等几个部分组成。各育是教育的有机组成,互相促进,又不可替代。德育是各育的方向、统帅和动力;智育

李秉德《教学论》章节题库-第一章至第六章【圣才出品】

第二部分章节题库 第1章绪论 一、单项选择题 1.课程论从教学论中独立出来的标志是()。 A.博比特1902年出版的《课程论》 B.杜威1918年出版的《儿童与课程》 C.博比特1918年出版的《课程》 D.杜威1902年出版的《儿童与课程》 【答案】C 【解析】美国著名教育学者博比特是科学化课程开发理论的奠基者和开创者,于1918年出版《课程》,以此标志课程作为一个独立研究领域从教育中分离出来。因此答案选C。 2.赫尔巴特及其弟子创立了长期风靡世界的经典()。 A.四段教学法 B.五段教学法 C.三段教学法 D.直观教学法 【答案】A 【解析】赫尔巴特试图根据心理学来阐述教学过程,提出了四段教学法,即明了、联合、系统、方法四个阶段。他的学生席勒和赖因在四段教学法的基础上提出了五段教学法,即预

备、提示、联合、系统、方法。因此答案选A。 3.被认为是“科学化课程开发理论的奠基者和开创者”的教育家是()。 A.泰勒 B.博比特 C.查特斯 D.坦纳 【答案】A 【解析】泰勒是科学化课程开发理论的集大成者,被认为是“科学化课程开发理论的奠基者和开创者”。1934年,他出版了《成绩测验的编制》一书,从而确立了“评价原理”。1949年,他出版了《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由此确立其“课程基本原理”。他的“评价原理”和“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统称为“泰勒原理”。“泰勒原理”是课程开发最完美、最简洁、最清楚的阐述,达到了科学化课程发展的新的历史,因此答案选A。 4.在课程开发与教学设计中,具体体现教育价值的是()。 A.教育目的 B.教育目标 C.课程与教学目标 D.课时目标 【答案】C 【解析】该题考查对教育目的、教育目标、课程与教学目标以及课时目标概念的界定,它们形成了教育目的体系的一个纵向排列。其中课程与教学目标是教育目标的下位概念,它

《教育学原理》课程标准

学前教育专业课程标准 《教育学原理》课程标准 一、标准说明 本课程标准是根据教育部新的课程开设要求并结合本院小学教育专业四年制本科的培养目标和学生的实际情况而制定的。可供小学教育专业四年制本科使用。 二、课程性质与教学目的 (一)课程性质 教育学原理是研究探索教育现象与问题,揭示教育规律的一门理论学科。是我国高师院校小学教育专业必修的专业基础课,也是小学教育专业最重要的主干课程之一。在小学教育专业乃至整个教育科学领域中都占有重要地位。 (二)教学目的 1.通过教学使学生比较系统地了解《教育学原理》这门课程的性质、任务、研究范围、发展轨迹、研究方法及发展趋向;提高学生对教育工作的认识;养成学生热爱教师职业的思想感情;懂得合格教师应具备基本素养。通过教学使学生正确理解教育教学的基本理念,从而树立正确的教育教学观、学生观。 2.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本门课程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方法、基本模式,使学生初步形成运用教育基本理论独立地分析教育问题与解决教育问题的基本技能,并能在具体的教育实践中加以运用,增强学生参与基础教育教学改革的意识,激发学生研究教育的兴趣,为今后进一步学习教育理论知识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教学内容 绪论(8课时) 要求与说明 本章主要帮助学生了解教育学的研究对象;教育学的萌芽、创立和发展各个阶段的代表人物及其教育思想以及每一个发展阶段的特点;当代教育学的特征;学习教育研究主要的方法及其运用。重点掌握教育原理的研究对象;教育学的产生和发展;当代教育学的特征。 第一节教育学的研究对象 第二节教育学的产生和发展

第三节教育学的研究方法 参考书目 1.柳海民主编.现代教育原理 [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 2.王前新著.教育原理 [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年版。 3.王道俊、王汉澜主编:教育学(新编本)[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1989年版。 4.胡德海著:教育学原理[M].兰州:甘肃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第一章认识教育(8课时) 要求与说明 教育的概念,教育的构成要素,教育的形态,教育的起源,教育的历史发展过程,教育的属性,教育的特点。重点掌握教育的定义,教育的构成要素及其内在联系。教育的历史发展过程(农业社会的教育、工业社会的教育、信息社会的教育)。 第一节教育的质的规定性 第二节教育的基本要素 第三节教育的历史发展 参考书目 1.王前新著.教育原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年版。 2.柳海民主编.现代教育原理[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 3.石忠仁主编.教育原理[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 第二章教育与社会的发展(6课时) 要求与说明 生产力对教育发展的制约和影响;政治、经济制度对教育发展的制约和影响;文化对教育发展的制约和影响;人口因素对教育发展的制约和影响;教育功能的结构;教育的本体功能;教育的社会功能。重点掌握生产力、政治、经济制度、文化人口等因素对教育发展的制约和影响。 第一节教育的社会性 第二节教育与生产力 第三节教育与政治制度

教育学复习大纲

教育学复习大纲 第一章教育与教育学 一、什么是教育?(2) 德国,鲁道夫·络赫纳:教育是一种合乎目的的行动 法国,迪尔凯姆:教育是来源于社会的多有影响的总和 美国,杜威:教育是经验的改造或改组 雅斯贝尔斯:教育是人与人之间的一种交流活动 英国,赫伯特·斯宾塞:教育是为人的完美生活做准备 斯普朗格:教育是一种文化过程 广义的教育:泛指影响人们的知识,技能,身心健康,思想品德是形成和发展的各种活动。狭义的教育:主要指学校教育,即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和受教育者的发展需要,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对受教育者施加影响,以培养一定社会(或阶级)所需要的人的活动。二、教育的基本要素?(5) 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目的、教育内容、教育方法、教育途径 三、教育的类型(6) 1.根据目的,职能和形式的不同,可以分为正规教育,非正规教育 2.根据教育活动发生的空间,可分为家庭,学校,社会教育 3.根据教育内容,可分为普通教育,职业教育 4.根据受教育者的年龄阶段,可分为学龄教育,成人教育。 按接受程度划分教育机构,可分为学前教育、初等教育、中等教育、高等教育 四、教育学的研究对象与内容?(9) 研究对象:教育现象、教育问题与教育规律 教育学是一门研究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揭示教育规律的科学 五、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11) (一).教育学的萌芽阶段: 中国:战国后期,儒家思孟学派,《学记》,我国古代最早,成体系的古代教育专著。 西方:苏格拉底:产婆术;柏拉图:《理想国》《法律篇》;亚里士多德:《政治学》《尼各马可伦理学》;昆体良,《雄辩术原理》西方最早在专门论述教育学的著作;西塞罗《论雄辩家》;奥古斯丁《忏悔录》 (二).教育学的创立阶段: 1、.1632年,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大教学论》,建立了比较完整的教育学理论体系,为教育学创立奠定了重要基础。 2、.1806年,德国,哲学家,教育家,赫尔巴特《普通教育学》是教育学作为一门规范学科形成的标志,从而使教育学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三).教育学的发展阶段 1、实验教育学(德,梅伊曼《实验教育学纲要》), 2、实用主义教育学(对我国影响甚大,美国,教育家,杜威《民本主义与教育》), 3、文化教育学(爱德华·斯普朗格;西奥多·李特), 4、结构主义教育学(皮亚杰学说奠定了基础,代表作:布鲁纳《教育过程》), 5、构建主义教育学(格拉塞斯菲尔德)P18(特点了解) 6、终身教育思想(法国,成人教育理论家和活动价,保尔·朗格朗《终身教育引论》)P19(特点了解) 西方教育史上三大里程碑:《理想国》《爱弥儿》《民主主义与教育》 第二章教育与发展

教育学原理-西北师大胡德海知识讲解

教育学原理-西北师大 胡德海

教学模式 美国师范教育家乔伊斯与韦尔《教育模式》一书中提出,是指在一定的教学理论或教学思想指导下,在实践中形成的相对稳定的教学活动的结构和方式。教 教学形式、策略的模式化的教学活动结构。在实际教学中,由于教育目的、教学内容、学生情况、教师教学风格等方面存在多样性,决定了教学模式是多种多样的。 程序教学模式、发现教学模式、掌握学习教学模式、暗示教育模式、范列教学模式. 集体教育——马卡连柯的集体教育模式 也称平行教育影响,旨在让学生成为教育主体。它以集体为教育对象,是通过集体来教育个人。教育者对集体和集体中每一个成员的教育影响是同时的、平行的。其优点是教师在教育学生时,不要使学生总感觉自己是被教育的对象,而产生厌恶感,要让学生体验到自己才是教育的主体,提高他们的自尊心和自信心。 情景教育——明日快乐论——前苏联马卡连柯 马卡连柯在集体教育模式中提出,以任务驱动实现目标。在改造过程中,不应该把注意力集中在过去的错误上,而应引导他们看到美好的未来。即给学生提出一个或几个需要经过一定的努力才能完成的新任务,吸引集体中的每个成员为完成新任务,由近及远、由易到难地开展活动,由简单地原始满足发展到最

高的责任感,从而使整个集体积极向上。(使学生产生一种成就感和满足感,看到希望,看到未来。) 教学设计 相关课程是由一组相互联系和配合的学科组成的课程。编制相关课程要使各学科教学顺序能相互照应、相互联系,穿插进行,即保持原有学科界限,又要确定学科间的联系点。 融合课程亦称合科课程,是由若干相关学科组合成的新学科。融合比关联更进一步,它是把相关学科内容融合为一门的学科。如动物学、植物学、微生物学、遗传学融合为生物学。 广域课程和数门相邻学科内容而形成的综合性课程,如有的国家把地理、历史综合形成“社会研究”课程等。 因此,共同点是:三者都是以学科为中心的综合课程。 不同点在于:三者对学科之间知识的综合程度不同。相关课程把两门或两门以上学科知识综合在一门课程中,但不打破原来的学科界限;融合课程打破了学科界限,把有着内在联系的不同学科知识合并为一门课程。广域课程将各科材料依赖性归到各个领域,再将同一领域的各科材料加以组织和排列,进行系统的教学,与相关课程、综合课程相比,其综合范围更加广泛。

第六章 教学1

第六章教学 教学目标:通过本章的学习,理解和掌握教学的概念、教学过程的本质和规律、教学原则、教学方法、教学工作的基本环节、教学模式等内容,能运用教学过程的规律解释说明有关教学实践的具体问题。 教学重点:教学方法、基本环节、教育过程的规律 教学难点:教学原则、教学模式 教育方法:讲述、讨论、案例分析、练习法、实践锻炼法 授课时间:6课时 教学进程: 学生在某一门学科上学业落后,考不及格,这倒并不可怕,而最可怕的是他那冷漠的态度。 ——苏霍姆林斯基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孔子行动是老子,知识是儿子,创造是孙子。 ——陶行知 第一节教学及教学过程 一、教学概述 (一)教学的概念(instruction) 1、[问]:什么是教学? 三种角度:一是着眼于教师的教(Teach)而对教学(Teaching)概念进行界定,把教学看成是教师给学生传授知识和技能的活动;二是着眼于学生的学(Learn)而对教学(Teaching)进行界定,把教学看成是在教师辅助下学生通过学习获得一定的经验并引起行为变化的过程;三是着眼于教师与学生的相互作用而对教学进行解释,把教学(Instruction)看成是由教师的教(Teaching)与学生的学(Learning)所组成的一种共同的双边活动。其中,第三种观点基本上揭示了教学活动的本质特征。 对应于广义教育和狭义教育,可以对教学做广义和狭义的理解。 广义的教学,泛指人类社会中一切经验的传授和获得的活动。它的特点是能者为师,不拘形式、方法、场合、内容。例如:“父传子”、“师传徒”等。 狭义的教学,则指学校教育中,有目的、有组织、有计划的进行的,由教师教与学生学的统一活动。在这个活动中,学生掌握一定的知识和技能,同时,身心获得一定的发展,形成一定的思想品德。这是我们主要探讨的内容。 2、教学与相关概念的关系 (1)教学与教育 教学与教育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两者是部分与整体的关系。一方面,教育包括教学,教学是学校进行全面教育的一个基本途径;另一方面,教学工作是学校教育工作的一个组成部分,是学校教育的中心工作。他们的关系如图所示。

教育学原理

1.教育学:是一门研究人类教育活动及其内在规律的科学。 2.教育学原理:也称教育基本理论,教育原理等,是一门教授和学习 教育学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包括关于教育的一般原理等的课程。 3.教育学的研究对象:是人的教育活动,其中既包括具体个人的教育 活动,也包括人类社会中的各种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 4.作为一种特殊研究对象的学校教育,因为对他研究的最多,研究 的最细,研究的最专。他有着十分突出的重要特性,有自己的优势和劣势。但是不能够用学校教育的规律代替他教育现象的规律。 其实,教育学要对人类社会的所有教育现象都有所关照。 5.教育学的发展总体上可以分为前学科时期,前科学时期和科学化 时期三个阶段。前学科时期,尚未成为独立学科。在前科学时期,教育学成为独立的学科,但理性思辨和演绎仍然是主要方法,科学研究尚未应用。科学化时期指从科学教育学至今。 6.教育学的发展趋势:科学化仍然是教育学发展的根本趋势。同时出 现以下时代特征:学科交叉,视野拓展,信息化,国际化。 7.教育的起源学说: 第一,生物起源说:生物起源论认为人类教育起源于动物界中各类动物的生存本能活动。但是他否认了人与动物的区别,否认教育社会性质,忽略教育为人类特有的本质属性,不科学。利托尔诺 第二,心理起源说:心理起源说认为教育起源于儿童对成人的无意识模仿。夸大了模仿在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忽视了人是有意识的,根

本上抹杀教育的有意识性,否定了人的社会性,是错误的。孟禄 第三,劳动起源论:劳动起源论认为教育是起源于劳动的人类特有的社会现象。正确 8.教育发展的历史进程: 第一,原始社会的教育: 一,原始社会的教育没有阶级性。 二,原始社会的教育主要为生产劳动服务。 三,原始社会的教育是在整个社会生产和生活中进行的。 四,原始社会的教育手段,是极端原始的。 第二,古代社会(奴隶和封建社会)的教育: 一,出现了专门的教育机构和专职的教育人员。 二,教育对象有了鲜明的阶级性与严格的等级性。 三,教育内容逐渐丰富,且与生产劳动相分离。 四,教学方法逐渐崇尚呆读死记与体罚。 五,官学与私学并行的教育体制。 六,教学组织形式主要是个别施教或集体个别施教。 第三,现代社会的教育: 一,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由理想走向实践。 二,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日趋密切。

635+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

中南民族大学2020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自命题科目考试大纲 (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 科目名称: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 科目代码:635 使用学科(类别)专业(领域):0401教育学…………………………………………………………………………… 一、考试性质 《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是中南民族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自命题科目,属于教育学一级学科(学术性)硕士研究生而设置的具有选拔性质的入学考试科目,其目的是科学、公平、有效地测试考生掌握教育学学科大学本科阶段专业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方法的水平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评价的标准是高等学校教育学学科优秀本科毕业生所能达到的及格(及以上)水平,以利于高等院校择优选拔,确保硕士研究生的招生质量。 二、考查目标 《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考试涵盖普通教育学、普通心理学两门教育学科基础课程,要求考生系统掌握相关学科的基本知识、基础理论和基本方法,并能运用相关理论和方法分析、解决教育实际问题。 三、考试形式和试卷结构 1.试卷满分及考试时间 本试卷满分为300分,考试时间为180分钟。 2.答题方式 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 3.试卷内容结构 各部分内容所占分值为: 普通教育学约150分 普通心理学约150分 4.试卷题型结构 单项选择题: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辨析题:10小题,每小题4分,共40分 简答题:8小题,每小题10分,共80分 分析论述题:7小题,每小题20分,共140分

四、考查内容 第一部分教育学原理 [考查目标] 1、系统掌握教育学原理的基础知识、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现代教育观念。 2、理解教学、德育、管理等教育活动的任务、过程、原则和方法。 3、能运用教育的基本理论和现代教育理念来分析和解决教育的现实问题。 第一章教育学概述 (一)教育学的对象和任务 教育学的研究对象是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教育学的任务是揭示教育规律,探讨教育价值观念和教育艺术,指导教育实践。 (二)教育学的产生和发展 教育学的萌芽、教育学的独立、教育学的发展多样化、教育学的理论深化等阶段有代表性、有影响的教育家、教育著作、教育思想和教育理论。 第二章教育的概念 (一)教育的质的规定性 教育是有目的地培养人的社会活动。有目的地培养人,是教育这一社会现象与其他社会现象的根本区别,是教育的本质特点。 (二)教育的基本要素 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中介系统等要素的涵义、地位和作用。 (三)教育的历史发展 古代教育的特点;现代教育的特点。 (四)教育概念的界定 广义教育;狭义教育。 第三章教育与人的发展 (一)人的发展概述 人的发展涵义;人的发展特点;人的发展的规律性。 (二)影响人的发展的基本因素 遗传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环境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个体的能动性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 (三)教育对人的发展的作用 教育是一种有目的地培养人的社会活动;教育主要通过文化知识的传递来培养人;教育对人的发展的作用越来越大。

教育学原理课程教学大纲

《教育学原理》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与任课教师基本信息 二、课程简介 《教育学原理》是高等师范院校教育学、心理学(本科)专业课程计划中专业基础课程,是所有教师教育专业的公共必修课程。 本门课程以现代教育理论为理论基础,阐明教育、教学、课程、德育的内涵、特点、构成要素,阐明教育在社会和人的发展中的作用,特别是现代教育在现代社会和现代人发展中的作用,分析学制、教育目的的实质与特点等。 本门课程是一门理论性较强的基础课程,对学习其他教育课程具有奠基和指导作用,在教师教育各专业课程体系中是核心课程和基础课程。 三、课程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通过本门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掌握教育学基础理论知识,尤其是对教育理论有一定的认识;理解教育问题与教育现象背后的教育本质与教育规律;了解当前国内外教育发展现状;培养学生对从事教育的热情和理性精神;正确认识与“教育是什么”和“什么是教育”有关的一系列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基本规律等关于教育的基本原理。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本门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对当前基础教育出现的一系列教育问题有深入的了解,并能利用所学知识,对出现的问题进行批判性分析,找出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重视对学生在分析教育问题时所需要能力的培养。使学生掌握一定的教育研究方法,为今后从事教育研究与实践工作打下良好基础。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发展目标:提高对教育工作的认识,培养热爱教师职业的思想感情,增强热爱教育的事业心和责任感;了解主要教育思想和当代教育研究成果,培养教育研究意识和教育改革意识;形成现代教育理念;形成正确的教育观、教师观、学生观、人才观等观念。要求学习者能切实掌握教育基础理论知识,为以后从事教师职业打下教育理论基础。 本课程是一门理论性很强的课程,要求在整个教学过程注重教育理论和教育实践相结合,引导学生运用有关教育理论分析自己身边教育工作的问题,总结教育实践中的经验和教训,使学生掌握教育科学的基本理论。 四、与前后课程的联系 本课程是以《普通心理学》课程为基础,又是《课程与教学论》、《德育与班主任》等课程的理论基础和教育观的指导,《课程与教学论》、《班主任工作》等课程是《教育基本原理》的具体化和实践操作。《教育基本原理》侧重教育基本规律的阐说,而《课程与教学论》、《班主任工作》等课程则侧重教育、教学具体规律的陈述,彼此相辅相成,相得益彰。 五、教材选用与参考书 1、选用教材:全国十二所重点师范大学联合编写:教育学基础,教育科学出版社。 2、推荐参考书: 《教育学原理》,雎文龙主编,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教育原理》,陈桂生著,华东师大出版社1993年版 《教育原理》,孙喜亭著,北京师大出版社 《当代教育学》,袁振国主编,教育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 《现代教育学基础》,[日]筑波大学,上海文化教育出版社 《现代教育学原理》,柳海民主编,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教育学原理》,叶立群主编,福建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教育学文集·教育与教育学》,瞿葆奎主编,人民教育出版社1993年版 《20世纪中国教育学科的发展与反思》,金祥林主编,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20世纪西方教育学科的发展与反思》,王坤庆主编,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教育学基础第六章到第九章

第六章—第九章 第六章课程 第一节课程与课程理论 一、课程的含义 “课程”一词最早出现在英国教育家斯宾塞《什么知识最有价值?》一文中(选择)(一)课程即教学科目 现在课程改革已明确把综合实践课列入课程 (二)课程即学习经验 杜威根据实用主义经验论反对“课程是活动或预先决定的目的”这类观点。在他看来手段与目的是同一过程不可分割的部分。所谓课程,即学生的学习经验。 (三)课程即文化再生产 鲍尔斯和金蒂斯是这一观点的重要代表人物。 (四)课程即社会改造的过程 在这方面,当今最有影响力的代表人物是巴西的佛雷尔。 课程:是对育人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活动方式的规划和设计,是教学计划、教学大纲和教材全部内容及其实施过程的总和。(名词解释) 二、课程理论流派(简述、简答) 1、课程应以儿童的活动为中心:杜威(经验实用主义)认为课程应该以儿童为出发点、为 中心、为目的。 2、课程的组织应该心理学化 (二)学科中心主义课程论 (三)社会改造主义课程论 (四)存在主义课程论 (五)后现代主义课程论:多尔在分析和批判泰勒模式的基础上把他设想的后现代课程标准概括为“4R“,即丰富性、循环性、关联性、严密性(最重要的)。 第二节课程组织 一、课程目标 (一)课程目标的特征:1整体性2阶段性3持续性4层次性5递进性6时间性 (二)确定课程目标的方法:1筛选法2参照法 二、课程内容 (一)课程标准(名词解释、选择) 课程标准是各学科的纲领性指导文件,发挥着教学工作的“组织者”作用,可以确保不同教师有效地、连贯地、目标一致地开展教学工作。编写课程标准是开发课程的重要步骤。(二)教材:主要是由目录、课文、习题、实验、图表、注释和附录等部分构成,课文是教材的主体部分。 三、课程类型 (一)学科课程与活动课程 学科课程又称“分科课程”,它以有组织的学科内容作为课程组织的基础。我国古代的“六艺”、古希腊的“七艺”和“武士七艺”(骑马、游泳、投枪、击剑、打猎、下棋、吟诗)都可以说是最早的学科课程。

北师大网络教育《教育学原理》在线作业及答案

北师大《教育学原理》在线作业及答案 一、单选题 1、从课程设计的活动阶段来看,包括两个基本阶段:确定课程目标和:(B) A、确定教学策略 B、选择和组织课程内容 C、选择教学媒体 D、确定评价方法 2、强调内部动机和有意义学习的学习理论是:(C) A、行为主义 B、建构主义 C、认知主义 D、人本主义 3、两种比较有影响的教育定位理论,分别把学生定位在教育活动的边缘和中心位置的是: B A、“教师中心论”和“学生中心论” B、“教师中心论”和“儿童中心论” C、“家长中心论”和“儿童中心论” D、“学校中心论”和“学生中心论” 4、蔡元培最有价值和最有影响的教育思想是关于:(D) A、小学教育思想 B、初中教育思想 C、高中教育思想 D、大学教育思想 5、学校的简单要素不包括:( A ) A、组织结构 B、组织目标 C、参与者D、技术 6、一种典型的以学科知识为中心的课程理论是:(D) A、人本主义 B、概念重建主义 C、后现代主义 D、结构主义 7、欧洲大陆上最早开展中等教育综合化的国家是:(A) A、法国 B、芬兰 C、英国 D、德国 二、多选题 1、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时期有哪些类型的学校:(B.C.D) A、修道院学校 B、人文主义学校 C、新教学校 D、天主教学校 2、从课程管理和开发主体的角度可以把课程划分为:(A.C.D.) A、国家课程 B、综合课程 C、地方课程 D、校本课程 3、德国综合中学的形式包括:(A.D) A、合作式综合中学 B、探究式综合中学 C、协作式综合中学 D、一体化综合中学 4、课程评价按照评价进行的时间可分为:(B.D) A、目标本位评价 B、形成性评价 C、目标游离评价D、总结性评价 5、一般来说,学生在学习中会出现哪些问题:(A.B.C) A、学习障碍 B、学习困难 C、学业不良 D、学业倦怠 三、判断题 1、学校的个体价值中的“个体”主要指的是教师,而不是学生。(错误) 2、学校体系的形成始于17世纪晚期的产业革命。(错误) 3、西周的学校以礼、乐、射、御、书、数等六艺为基本内容。(正确) 4、契约学校是美国公办民营学校中的又一学校类型,产生于20世纪90年代初。(正确) 5、家庭学校的兴起,就是公众对公立学校不信任而产生的一种学校类型。(正确) 四、简答题 1、一所学校的文化氛围具体体现在哪些方面? 答:文化氛围是指一所学校所追求和实践的学校精神、学校理念以及师生员工对知识价值的认识、态度及表现出来的行为方式的总和。一所学校的文化氛围体现在校长的领导和教师与管理者以及教师与学生之间共同酝酿。 具体体现在:1、校训。校训是指经由学校领导提出的对全校师生的思想道德要求、行为习惯训练和进行人格、品格培养的戒训,是学校为了树立优良的校风、教风和学风而制定的要求全体教职员工共同遵守的行为准则与道德规范,是一个学校以及学生的缩影。它是学校观念文化的最高体现和概括,是对全校师生员工在建设和发展学校过程中形成的群体意识和精神境界的总结、概括与升华,也是学校工作的灵魂和学校发展的根本动力。 2、校风。校风

第六章教育学课程练习题

第六章课程练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 课程的一般结构包括() A.课程计划、课程标准、教科书 B.课程目标、课程计划、课程标准 C.课程体制、课程标准、课程内容 D.课程目标、课程内容、教科书 答案:A.课程计划、课程标准、教科书 编写教科书的直接依据和国家衡量各科教学的主要标准是() A.课程 B.课程标准(教学大纲) C.课程目标 D.课程计划(教学计划) 答案:B.课程标准 我国义务教育阶段的课程计划应该具有三个特征是() A.强制性,基础性,科学性; B.强制性,普遍性,科学性; C.科学性,普遍性,基础性; D.强制性,普遍性,基础性 答案:D.强制性,普遍性,基础性 欧洲中世纪的宗教神学课程和工业革命后的以自然科学为基础的课程属于课程类别中的() A.学科课程 B.活动课程 C.综合课程 D.融合课程 答案:A.学科课程 布鲁纳认为,无论我们选择何种学科,都务必使学生理解该学科的基本结构,依此而建立的课程理论是() A.百科全书式课程理论 B.综合课程理论 C.实用主义课程理论 D.结构主义课程理论 答案:D.结构主义课程理论

新课程改革中提出的课程“三维目标”是() A.知识,智力,能力,基本知识, B.基本技能,基础性学力 C.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 D.知识,智力,情感 答案:C.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 培养学生作为一个公民所必须的读写算的基本能力和公民一般教养的课程是() A.基础型课程 B.发展型课程 C.知识型课程 D.工具型课程 答案:A.基础型课程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指出,基础教育建立新的课程体系,试行() A.国家课程 B.地方课程 C.学校课程 D.三者都是 答案:D.三者都是 最早把评价引入课程编制过程之中的是()。 A.泰勒 B.罗杰斯 C.布卢姆 D.布鲁纳 答案:A.泰勒 将课程分为基础型课程、拓展型课程、研究型课程,这是()。 A.从课程制定者或管理制度角度划分的 B.从课程的功能角度划分的 C.从课程的组织核心角度划分的 D.从课程的任务角度划分的 答案:D.从课程的任务角度划分的 从课程功能的角度,可以把课程分为工具性课程、知识性课程、技能性课程和()。 A.程序性课程B.练习性课程 C.地方性课程D.实践性课程 答案:D.实践性课程

《教育学原理》作业及答案

《教育学原理》作业及答案-标准化文件发布号:(9456-EUATWK-MWUB-WUNN-INNUL-DDQTY-KII

《教育学》作业 一、填空题 1. 从广义上说,凡是增进人的知识和技能、影响人们思想品德的活动,都是教育。 2. 学校教育内容具体表现为课程。 3. 教育自身直接具有的功能,或教育自身的职责和能力一般叫教育的本体功能。 4. 在教学中,教师运用实物、模型或形象化语言进行教学,使学生获得生动形象,并在此基 础上进行思考,掌握知识本质的教学原则是直观性原则。 5. 课的组成部分和各部分进行的顺序及其时间的分配,一般叫课的结构。 6. 教师遵循教学规律,针对教学对象,灵活运用教法,善于启发诱导,激励学生热情,创造 性地组织教学过程,实现教学任务,从而取得最佳教学效果的一整套教学技巧,一般叫教学艺术。 7. 用系统的科学知识和技能武装学生、发展学生智力的教育就是____智育____。 8. 分别从各门科学中选择部分内容,组成各种不同的学科,彼此独立的安排它们的顺序、学 习时数和期限,这种课程就是______学科课程______。 9. 以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品德、科学文化和身体、心理、操作技能等素质,培养能力、发展个性为目的的基础教育也叫____素质______教育。 10. 教学既要面向全体学生,提出统一要求,又要根据学生的个别差异区别对待,促进每个学生在自己的原有基础上有所进步。这条教学原则是___因材施教_____原则。 11. 在一定的教学思想或教学理论指导下,为实现预定的教学目标而设计或发展起来的相对稳定的教学流程及其方法体系,就是_____教学模式_____。 12. 以教学目标为依据,制定科学的评价标准,运用科学的评价技术和手段,对教学活动过程及其结果进行测定、衡量、分析、比较,并给以价值判断的一种活动,就是___教学评价 ______。 13. 体育是向学生传授体育、___卫生____知识和技能,发展学生的机体素质,增强学生体质和运动能力,培养良好的体育道德和意志品质的教育。 14. 国家根据一定的教育目的和培养目标制定的有关学校教育和教学工作的指导性文件就是_课程计划______。 15. 以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创新个性等创新素质为目的的教育就是__创新____教育。 16. 按照一定数量将年龄、文化程度相近的学生编成班组,由教师按教学计划规定的课程内容、教学时数和教学进度表(课表),进行分科式集体教学的一种教学形式就是__班级__教学。 17. 师生在教学过程中为了完成教学任务、实现教学目的所采用的一系列具体方式和手段,统称为___教学方法__。 18. 在教育研究中,表示研究方法、资料、结论的可靠程度的指标是__信度____。 二、单项选择题 1. 构成教育活动必不可少的最基本的因素是 ( D ) A.一般因素 B.基本因素 C.组成因素 D.构成要素 2. 狭义的课程一般是指学校根据教育目标选择的教育内容及其 (C ) A.传授方法 B.传授手段 C.传授进程 D.传授技术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