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管理心理学》试题库打印版

《管理心理学》试题库打印版

《管理心理学》试题库打印版
《管理心理学》试题库打印版

管理心理学

单选题(每题1分,共120题)

1、下面所列举的职能中,哪一项不属于管理者的特殊职能( D )

A计划 B组织 C领导 D执行

2、心理学上常说的人格决定因素不包括下面的哪一项( D )

A遗传 B环境 C情境 D年龄

3、下面所列举的环节中,哪一项不属于知觉的过程之一( E )

A注意 B组织 C解释 D判断 E记忆

4、下面所列举的因素当中,哪一项不属于凯利“三因素归因模型”的成分( D )

A一致性 B一贯性 C特殊性 D间断性

5、心理学家在考虑交叉文化情境下的管理价值观时,关注对权力分布和地位差异的接受还

是拒绝的程度,这也就是我们常说的( B )

A个体与群体取向 B权力距离 C不确定性规避 D男性化与女性化

6、赫茨伯格提出的双因素理论认为( A )不能直接起到激励的作用,但能防止人们产生

不满情绪。

A保健因素 B激励因素 C成就因素 D需要因素

7、需求层次理论是由( C )提出的。

A道格拉斯·麦格雷戈 B佛雷得里克·赫兹博格

C马斯洛 D亚当斯

8、下面所列举的几项中,哪一项不属于压力应对的有效策略( D )

A积极锻炼 B放松训练 C行为自我控制 D情绪自我压抑

9、由于群体中从众压力的影响,严重抑制了那些不同寻常的、有少数派提出的或不受欢迎

的观点,与群体规范有关,这样一种情境是指( D )

A社会惰化 B群体偏移 C群体思维 D群体惰化

10、非正式群体的名称最早是由心理学家( B )提出来的。

A阿希 B梅奥 C费斯廷格 D卡伦11、下列哪一项不属于组织管理中沟通的功能?( D )

A控制和激励 B情感表达 C信息流通 D维持个体的人际关系12、一个部门里,员工由于对同一个项目方案有不同的看法而发生冲突,这种冲突属于(C )

A人内冲突 B人际冲突 C群体内冲突 D群体间冲突

13、俄亥俄州立大学的领导行为研究发现的两类相对独立的领导行为维度是( B )

A员工导向行为和服务导向行为 B体贴精神和主动结构

C领导支持和工作促进 D目标重点和互相促进

14、下面哪一种不属于常见的组织设计结构( B )

A简单结构 B复杂结构 C矩阵结构 D官僚结构

15、下面哪一项不是组织文化主要特征( C )

A创新与冒险 B进取心 C物质环境 D团队取向

16、下面所列举的四项基本技能当中,哪一项不是组织管理者所要求的基本技能( D )

A人际技能 B概念技能 C技术技能 D书面表达技能

17、下面哪一项不属于A型性格的主要特点( C )

A生活节奏通常很快 B对很多事情的速度感到不耐烦C充分放松而不感内疚 D总是试图同时做两件以上的事情

18、个体难以容忍模糊性,并寻求理性;他们有效率而且有逻辑,由于对效率的关注,导

致他们会在最低信息量时做出决策,并且没有更多的备选方案可以评估。这一类个体的决策风格属于( A )

A指示性 B分析型 C概念型 D行为型

19、罗克奇将价值观区分为工具价值观和终极价值观两部分,下面哪一项不属于工具价值

观的范畴( C )

A独立 B顺从 C幸福 D负责

20、下列哪一项不属于群体方面工作压力的可能来源( D )

A缺乏群体凝聚力 B缺乏社会支持 C群体内的冲突 D高难度的工作任务21、当人们认为自己的报酬与劳动之比,与他人的报酬与劳动之比是相等的,这时就会有

较大的激励作用,这种理论称为( D )

A双因素理论 B公平理论 C效用理论 D强化理论

22、群体进一步发展了密切的群内关系,同时也表现出了凝聚力,此时成员已经有一种强

烈的群体认同感和志同道合感,此时是属于( C )

A震荡阶段 B执行阶段 C规范阶段 D解体阶段

23、有的管理者在沟通中注意上下级关系,较少开放式地表达自己的意见,更多依赖下级

的反馈,往往在管理沟通过程中无法有效运用信息。这种沟通风格属于( B )

A专制型风格 B顺从型风格 C维持型风格 D成功型风格

24、下列哪种冲突通常是功能失调的冲突( B )

A任务冲突 B关系冲突 C过程冲突 D人际冲突

25、路径—目标理论是由( B )提出来的

A费德勒 B豪斯 C布莱克 D耶顿

26、以下列举的因素当中,哪一项不是设计组织结构时需要考虑的( D )

A工作专门化 B部门化 C正规化 D简单化

27、下面哪一项是组织文化中制度文化层面的内容( A )

A生产理念 B组织标识 C厂容厂貌 D组织哲学

28、影响组织学习能力的因素有组织学习促进因素和( A )

A组织学习途径因素 B组织学习环境因素

C组织学习社会因素 D组织学习员工因素

29、下面哪一项不属于组织创新活动( B )

A引进新产品 B管理岗位上的长期任职

C开拓新市场 D引进新技术与新的生产方式

30、下面哪一项不属于行为塑造的常用方法( D )

A强化 B惩罚 C忽视 D监督

31、著名的霍桑实验证实了下面的哪一项假设( B )

A“经济人”假设 B“社会人”假设 C“物理人”假设

32、下面哪一项不属于自我效能感在个体学习当中发挥的重要作用( B )

A影响个体为自己选择的活动和目标

B 提升个体的学习能力

C影响个体在某项复杂任务上的持久性

D影响个体对工作的努力程度

33、在人际知觉过程当中,有时候会因为知觉对象某一方面的特征非常突出而掩盖了知觉

者对其它特征的知觉,这一类知觉偏误成为( C )

A首因效应 B近因效应 C晕轮效应 D刻板印象

34、下列不属于最具代表性的内容型激励理论是( D )

A需要层次理论 B成就需要理论 C双因素理论 D期望理论

35、下列哪一项不属于Sely提出的“一般适应综合症(GAS)”三阶段之一( D )

A警觉阶段 B抗拒阶段 C衰竭阶段 D恢复阶段

36、由于其成员拥有某些共同特点而形成和发展的群体称为( D )

A命令型群体 B任务型群体 C正式群体 D友谊型群体

37、上级主管了解基层状况的主要沟通方式是( D )

A平行沟通 B书面沟通 C上行沟通 D下行沟通

38、20世纪40年代末到70年代中叶,在冲突理论中占统治地位的是( D )

A勒温的冲突类型理论 B传统观点 C相互作用的观点 D人际关系的观点

39、魅力型领导理论除了包括建立愿景和支持进取两个成分,还包括( A )

A鼓动精神 B领袖魅力 C感染力 D智慧刺激

40、下面哪一种不属于常见的组织设计结构( B )

A简单结构 B复杂结构 C矩阵结构 D官僚结构

41、具有很强的影响力,能够影响组织成员行为的文化是( D )

A主导文化 B分支文化 C弱势文化 D强势文化

42、在组织中,重要的变革推动者是( A )

A管理者 B环境 C员工 D压力

43、以下哪一种不是组织变革的个体阻力( D )

A习惯 B安全感 C经济因素 D对专业知识的威胁

44、群体中成员应该与谁共进午餐、工作内外的交友情况等,这些是指( C )

A绩效规范 B形象规范 C社交约定规范 D资源分配规范

45、强调领导者与其下属之间动态关系的重要性,以及这种动态关系对于工作绩效和态度

的影响的领导理论是( C )

A领导特质理论 B领导行为理论

C领导—成员交换理论 D领导行为的权变理论

46、一般来讲,在组织管理实践中管理者较少扮演下面哪一种角色( C )

A人际角色 B决策角色 C操作员角色 D信息传递者角色

47、下面哪一项不属于B型性格的主要特点( D )

A从来不曾有时间上的紧迫感以及其他类似的不耐烦

B认为没有必要表现或讨论自己的成就和业绩,除非环境要求如此

C充分享受娱乐和休闲,而不是不惜一切大家实现自己的最佳水平

D无法打发休闲时光

48、上司对下属的不良工作绩效进行归因分析的时候,更多把下属的不良工作绩效归因于

下属的内部原因,如能力不够或努力不足等,而不是外部环境方面的原因,如资源不够等;这一现象反应的是( C )

A自我服务的偏差 B首因效应 C基本归因偏误 D近因效应

49、下面哪一项不属于态度的三成分之一( D )

A认知成分 B行为成分 C情感成分 D决策成分

50、中国企业引入奖金机制的目的是发挥奖金的激励作用,但到目前,许多企业的奖金已

成为工资的一部分,奖金变成了保健因素,这说明( B )

A双因素理论在中国不怎么适用

B保健和激励因素的具体内容在不同的国家是不一样的

C防止激励因素向保健因素转化是管理者的重要作用

D将奖金设计成为激励因素本身就是错误的

51、下面所列举的几项中,哪一项不属于压力应对的有效策略( D )

A积极锻炼 B放松训练 C行为自我控制 D情绪自我压抑

52、非正式群体的名称最早是由心理学家( B )提出来的。

A阿希 B梅奥 C费斯廷格 D卡伦

53、沟通圈里的所有人之间都可以进行信息交换的情况发生在哪种沟通网络中( B)

A链状沟通 B全通道型沟通 C轮型沟通 D环形沟通

54、20世纪40年代末到70年代中叶,在冲突理论中占统治地位的是(D)。

A勒温的冲突类型理论 B传统观点 C相互作用的观点 D人际关系的观点

55、导师的职能除了包括指导和咨询,还包括( D )

A管理 B领导 C组织 D资助

56、以下列举的因素当中,哪一项不是设计组织结构时需要考虑的( D )

A工作专门化 B部门化 C正规化 D简单化

57、下面哪一项不是组织文化可能带来的障碍( D )

A变革的障碍 B多样化的障碍 C兼并和收购的障碍 D甄选

58、具有高度复杂性和不确定性的变革方式是以下哪一种( C )

A适应性变革 B创新性变革 C激进性变革 D发展性变革

59、群体中成员应该与谁共进午餐、工作内外的交友情况等,这些是指( C )

A绩效规范 B形象规范 C社交约定规范 D资源分配规范

60、强调领导者与其下属之间动态关系的重要性,以及这种动态关系对于工作绩效和态度

的影响的领导理论是( C )

A领导特质理论 B领导行为理论

C领导—成员交换理论 D领导行为的权变理论

61、下面所列出来的四位心理学家哪一位被誉为“科学管理之父”( A )

A泰勒 B韦伯 C梅奥 D赫茨伯格

62、下面哪一项不属于A型性格的主要特点( C )

A生活节奏通常很快 B对很多事情的速度感到不耐烦

C充分放松而不感内疚 D总是试图同时做两件以上的事情

63、下面所列举的因素当中,哪一项不属于凯利“三因素归因模型”的成分( D )

A一致性 B一贯性 C特殊性 D间断性

64、赫茨伯格提出的双因素理论认为( A )不能直接起到激励的作用,但能防止人们产生

不满情绪。

A保健因素 B激励因素 C成就因素 D需要因素

65、需求层次理论是由( C )提出的。

A道格拉斯·麦格雷戈 B佛雷得里克·赫兹博格

C马斯洛 D亚当斯

66、下面所列举的几项中,哪一项不属于压力应对的有效策略( D )

A积极锻炼 B放松训练 C行为自我控制 D情绪自我压抑

67、由于群体中从众压力的影响,严重抑制了那些不同寻常的、有少数派提出的或不受欢

迎的观点,与群体规范有关,这样一种情境是指( D )

A社会惰化 B群体偏移 C群体思维 D群体惰化

68、随着全球化的加剧,( A )越来越成为管理沟通中的重要问题

A跨文化因素 B异性之间的沟通障碍

C沟通的信息内容 D电子沟通

69、下面所列的冲突风格中,哪种属于“问题解决”的思路(A)

A整合风格 B协调风格 C支配风格 D妥协风格

70、俄亥俄州立大学的领导行为研究发现的两类相对独立的领导行为维度是( B )

A员工导向行为和服务导向行为 B体贴精神和主动结构

C领导支持和工作促进 D目标重点和互相促进

71、以下列举的因素当中,哪一项不是设计组织结构时需要考虑的( D )

A工作专门化 B部门化 C正规化 D简单化

72、在维系组织文化的过程中,起重要作用的三个因素是:甄选、最高管理层和( A )

A社会化 B仪式 C故事 D语言

73、根据组织创新的含义,下面哪一项不属于组织创新活动( B )

A引进新产品 B管理岗位上的长期任职

C开拓新市场 D引进新技术与新的生产方式

74、罗克奇将价值观区分为工具价值观和终极价值观两部分,下面哪一项不属于工具价值

观的范畴( C )

A独立B顺从C幸福D负责

75、下面哪一项是组织文化中制度文化层面的内容( A )

A生产理念 B组织标识 C厂容厂貌 D组织哲学

76、下面所列出来的四位心理学家哪一位被誉为“科学管理之父”( A )

A泰勒 B韦伯 C梅奥 D赫茨伯格

77、下面哪一项不属于自我效能感在个体学习当中发挥的重要作用( B )

A影响个体为自己选择的活动和目标

B 提升个体的学习能力

C影响个体在某项复杂任务上的持久性

D影响个体对工作的努力程度

78、在人际知觉过程当中,有时候会因为知觉对象某一方面的特征非常突出而掩盖了知觉

者对其它特征的知觉,这一类知觉偏误成为( C )

A首因效应 B近因效应 C晕轮效应 D刻板印象

79、下列哪一项不属于Sely提出的“一般适应综合症(GAS)”三阶段之一( D )

A警觉阶段 B抗拒阶段 C衰竭阶段 D恢复阶段

80、由于群体中从众压力的影响,严重抑制了那些不同寻常的、有少数派提出的或不受欢

迎的观点,与群体规范有关,这样一种情境是指( D )

A社会惰化 B群体偏移 C群体思维 D群体惰化

81、群体冲突管理中,哪个因素涉及成员间在信息交流时所体现出来的互相尊重,相互支持( B )

A目标合作因素 B成员支持因素 C团队承诺因素 D人际影响因素

82、魅力型领导理论除了包括建立愿景和支持进取两个成分,还包括( A )

A鼓动精神 B领袖魅力 C感染力 D智慧刺激

83、下面哪一种不属于常见的组织设计结构( B )

A简单结构 B复杂结构 C矩阵结构 D官僚结构

84、下面哪一项不是组织文化主要特征( C )

A创新与冒险 B进取心 C物质环境 D团队取向

85、影响组织学习能力的因素有组织学习促进因素和( A )

A组织学习途径因素 B组织学习环境因素

C组织学习社会因素 D组织学习员工因素

86、以下列举的因素当中,哪一项不是设计组织结构时需要考虑的( D )

A工作专门化 B部门化 C正规化 D简单化

87、非正式群体的名称最早是由心理学家( B )提出来的

A阿希 B梅奥 C费斯廷格 D卡伦

88、在维系组织文化的过程中,起重要作用的三个因素是:甄选、最高管理层和( A )

A社会化 B仪式 C故事 D语言

89、罗克奇将价值观区分为工具价值观和终极价值观两部分,下面哪一项不属于工具价值

观的范畴( C )

A独立 B顺从 C幸福 D负责

90、上司对下属的不良工作绩效进行归因分析的时候,更多把下属的不良工作绩效归因于

下属的内部原因,如能力不够或努力不足等,而不是外部环境方面的原因,如资源不够等;这一现象反应的是( C )

A自我服务的偏差 B首因效应 C基本归因偏误 D近因效应

91、著名的霍桑实验证实了下面的哪一项假设( B )

A“经济人”假设 B“社会人”假设 C“物理人”假设

92、下面所列举的环节中,哪一项不属于知觉的过程之一( E )

A注意 B组织 C解释 D判断 E记忆

93、下面所列举的因素当中,哪一项不属于凯利“三因素归因模型”的成分( D )

A一致性 B一贯性 C特殊性 D间断性

94、下列哪一项不属于Sely提出的“一般适应综合症(GAS)”三阶段之一( D )

A警觉阶段 B抗拒阶段 C衰竭阶段 D恢复阶段

95、心理学家在考虑交叉文化情境下的管理价值观时,关注对权力分布和地位差异的接受

还是拒绝的程度,这也就是我们常说的( B )

A个体与群体取向 B权力距离 C不确定性规避 D男性化与女性化96、沟通圈里的所有人之间都可以进行信息交换的情况发生在哪种沟通网络中?( B )

A链状沟通 B全通道型沟通 C轮型沟通 D环形沟通

97、具有很强的影响力,能够影响组织成员行为的文化是( D )

A主导文化 B分支文化 C弱势文化 D强势文化

98、下面哪一种不属于常见的组织设计结构( B )

A简单结构 B复杂结构 C矩阵结构 D官僚结构

99、下列下哪一种不是组织变革的个体阻力( D )

A习惯 B安全感 C经济因素 D对专业知识的威胁

100、影响组织学习能力的因素有组织学习促进因素和( A )

A组织学习途径因素 B组织学习环境因素

C组织学习社会因素 D组织学习员工因素

101、通常所认为的组织承诺的三成分结构不包括下面的哪一项( D)

A情感承诺 B规范承诺 C持续承诺 D公正承诺

102、非正式群体的名称最早是由心理学家(B )提出来的

A阿希 B梅奥 C费斯廷格 D卡伦

103、群体中成员应该与谁共进午餐、工作内外的交友情况等,这些是指( D )A绩效规范 B形象规范 C社交约定规范 D资源分配规范104、罗克奇将价值观区分为工具价值观和终极价值观两部分,下面哪一项不属于工具价值观的范畴( C )

A独立 B顺从 C幸福 D负责

105、下面所列的冲突风格中,哪种属于“问题解决”的思路(A)

A整合风格 B协调风格 C支配风格 D妥协风格

106、下面所列出来的四位心理学家哪一位被誉为“科学管理之父”( A )A泰勒 B韦伯 C梅奥 D赫茨伯格

107、下面哪一项不属于A型性格的主要特点( C )

A生活节奏通常很快 B对很多事情的速度感到不耐烦

C充分放松而不感内疚 D总是试图同时做两件以上的事情

108、该类风格的个体倾向于使用来自多种渠道的数据,并会考虑很多备选方案。他们关注的焦点是长期效益,并且,他们擅长找到创造性的问题解决方案。这一类个体的决策风格属于( C ):

A指示性 B分析型 C概念型 D行为型

109、在人际知觉过程当中,有时候会因为知觉对象某一方面的特征非常突出而掩盖了知觉者对其它特征的知觉,这一类知觉偏误成为( C )

A首因效应 B近因效应 C晕轮效应 D刻板印象

110、赫茨伯格提出的双因素理论认为( A )不能直接起到激励的作用,但能防止人们产生不满情绪。

A保健因素 B激励因素 C成就因素 D需要因素

111、当人们认为自己的报酬与劳动之比,与他人的报酬与劳动之比是相等的,这时就会有较大的激励作用,这种理论称为( B )

A双因素理论 B公平理论

C效用理论 D强化理论

112、下面所列举的几项中,哪一项不属于压力应对的有效策略( D )

A积极锻炼 B放松训练 C行为自我控制 D情绪自我压抑

113、沟通圈里的所有人之间都可以进行信息交换的情况发生在哪种沟通网络中( B )A链状沟通 B全通道型沟通 C轮型沟通 D环形沟通

114、一个部门里,员工由于对同一个项目方案有不同的看法而发生冲突,这种冲突属于(C )A人内冲突 B人际冲突 C群体内冲突 D群体间冲突

115、强调领导者与其下属之间动态关系的重要性,以及这种动态关系对于工作绩效和态度的影响的领导理论是( C )

A领导特质理论 B领导行为理论

C领导—成员交换理论 D领导行为的权变理论

116、以下列举的因素当中,哪一项不是设计组织结构时需要考虑的( D )A工作专门化 B部门化 C正规化 D简单化

117、非正式群体的名称最早是由心理学家( B )提出来的

A阿希 B梅奥 C费斯廷格 D卡伦

118、下面哪一项是组织文化中制度文化层面的内容( A )

A生产理念 B组织标识 C厂容厂貌 D组织哲学

119、罗克奇将价值观区分为工具价值观和终极价值观两部分,下面哪一项不属于工具价值观的范畴( C )

A独立 B顺从 C幸福 D负责

120、具有高度复杂性和不确定性的变革方式是以下哪一种( C )

A适应性变革 B创新性变革 C激进性变革 D发展性变革

多选题(每题2分,共40题)

1、在组织管理实践中管理者常常扮演下面哪些角色( ABD )

A人际角色 B决策角色 C操作员角色 D信息传递者角色

2、下面哪几项属于A型性格的主要特点( ABC )

A生活节奏通常很快 B对很多事情的速度感到不耐烦C总是试图同时做两件以上的事情 D充分放松而不感内疚

3、人们常说的社会知觉过程中的可能偏误有( ABCD )

A第一印象 B晕轮效应 C近因效应 D刻板印象

4、常说的态度的三成分是指( ABC )

A认知成分 B行为成分 C情感成分 D决策成分

5、需求层次理论将人的需求分为以下层面( ABCDF )

A生理需求 B自我实现需要 C尊重需要 D安全需要

E社交需要 F爱和归属需要

6、下面所列举的职能中,哪些属于管理者的特殊职能( ABC )

A计划 B组织 C领导 D执行

7、大量近期研究表明,将智力划分为几亚成分可以更好地理解它,即( ABCD )

A认知智力 B社会智力 C情绪智力 D文化智力

8、美国心理学家凯利提出了著名的三因素归因模型,认为人的行为包括三方面的因素,即

( ABC )

A一致性 B一贯性 C特殊性 D间断性

9、期望理论主要认为激励力量和( AC )有关。

A效价 B责任感 C期望 D报酬 E目标

10、从个体层面来理解工作压力的潜在来源,可能有以下哪些方面的原因( ABCD )

A角色模糊 B角色冲突 C工作超负荷 D生活与职业中的突发事件

11、下面所列举的四项基本技能当中,哪些是组织管理者所要求的( ABC )

A人际技能 B概念技能 C技术技能 D书面表达技能

12、研究表明,如果管理层在培训下属时关注一些过程将可以显著提高培训成功的可能性,

这些过程具体包括( ABCD )

A注意过程 B保持过程 C强化过程 D动力复制过程

13、下面所列举的四项管理实践当中,哪些是社会知觉可以发挥重要作用的方面( ABC )A人员招聘 B绩效考评 C企业形象塑造 D员工的努力程度和忠诚度评价14、双因素理论将以下哪些内容看作激励因素( AE )

A责任感 B人际关系 C工作条件 D报酬 E晋升

15、组织变革的阻力源有哪几个方面( BC )

A环境阻力 B个体阻力 C组织阻力 D社会阻力

16、行为塑造的常用方法有( ABC )

A强化 B惩罚 C忽视 D监督

17、在管理实践中,可以将管理者的决策风格归纳为以下哪几类( ABCD )

A指示型 B分析型 C概念型 D行为型

18、通常所认为的组织承诺的三成分结构不包括( ABC )

A情感承诺 B规范承诺 C持续承诺 D公正承诺

19、从群体层面来理解工作压力的潜在来源,可能有以下哪些方面的原因( ABC )

A缺乏群体凝聚力 B缺乏社会支持

C群体内的冲突 D高难度的工作任务

20、组织变革的阻力源有哪几个方面( BC )

A环境阻力 B个体阻力 C组织阻力 D社会阻力

21、可以通过尝试下面哪些方法来有效提升员工的组织承诺( ABCD )

A通过招聘甄选合适的员工

B创造良好的发展空间,提高理想承诺

C培养和谐的人际环境,提高感情承诺

D建设企业文化,提高规范承诺

22、组织文化的表现形式有哪些( ABCD )

A典礼 B神话 C传奇 D故事

23、当前大多数组织战略的框架都集中于下面哪三种战略维度( ABC )

A创新战略 B成本最小化战略 C模仿战略 D竞争战略

24、人们常说的社会知觉过程中的可能偏误有( ABCD )

A第一印象 B晕轮效应 C近因效应 D刻板印象

25、一个群体可能达到的绩效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群体中每个人给群体带来的资源,那么这种资源包括( ABD )

A知识 B技能 C智力 D能力

26、当前大多数组织战略的框架都集中于下面哪三种战略维度( ABC )

A创新战略 B成本最小化战略 C模仿战略 D竞争战略

27、组织文化的本质包括( ABCD )

A人际取向 B团队取向 C注意细节 D结果取向

28、群体决策的缺点是指( ABC )

A浪费了时间 B群体内部存在从众压力

C群体决策受到责任不明的影响 D给决策过程带来异质性

29、美国心理学家凯利提出了著名的三因素归因模型,认为人的行为包括以下三方面的因素( ABC )

A一致性 B一贯性 C特殊性 D间断性

30、研究表明,如果管理层在培训下属时关注一些过程将可以显著提高培训成功的可能性,

这些过程具体包括( ABCD )

A注意过程 B保持过程 C强化过程 D动力复制过程

31、大量近期研究表明,将智力划分为几个亚成分可以更好地理解它,即( ABCD )

A认知智力 B社会智力 C情绪智力 D文化智力

32、组织文化社会化包括哪几个阶段( ABC )

A原有状态 B碰撞阶段 C调整阶段 D物质环境

33、推动组织变革的组织发展技术有( ABCD )

A敏感性训练 B调查反馈 C过程咨询 D团队建设

34、双因素理论将以下哪些内容看作激励因素(AE )。

A责任感 B人际关系 C工作条件 D报酬

E晋升

35、按照沟通方向可将沟通分为以下哪几类?( CD )

A平行沟通 B书面沟通 C下行沟通 D上行沟通

36、大量近期研究表明,将智力划分为几个亚成分可以更好地理解它,即( ABCD )

A认知智力 B社会智力 C情绪智力 D文化智力

37、组织文化社会化包括哪几个阶段( ABC )

A原有状态 B碰撞阶段 C调整阶段 D物质环境

38、推动组织变革的组织发展技术有( ABCD )

A敏感性训练 B调查反馈 C过程咨询 D团队建设

39、双因素理论将以下哪些内容看作激励因素(AE )。

A责任感 B人际关系 C工作条件 D报酬

E晋升

40、按照沟通方向可将沟通分为以下哪几类?( CD )

A平行沟通 B书面沟通 C下行沟通 D上行沟通

名词解释参考答案:

1、“社会人”假说:企业中的工人不是单纯追求金钱收入的,他们还有社会方面、心理方面的需求,折旧是追求人与人之间的友情、安全感、归属感和受人尊重等。因此,不能单纯从技术和物质条件着眼,还必须首先从社会心理方面来鼓励工人提高生产率。

2、控制点:指的是个体对于自己命运根源的认知,一些人认为自己是命运的主人;另一些人认为自己受命运的操纵,认为生活中所发生的一切均是运气和机遇的作用。前者认为自己可以控制命运,称其为内控型;后者认为自己被外界的力量所左右,称其为外控型。

3、权力距离:指不同文化情境下人们对权力分布和地位差异的接受还是拒绝的程度。

4、一般适应综合症(GAS):一般适应综合症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即警觉阶段、抗拒阶段和衰竭阶段。在警觉阶段,引起压力的外在因素会使人体内产生一系列生理和化学反应。如果这种因素持续起作用,则进入第二阶段,即抗拒阶段。这是,人体会动员相应的器官或系统去应付这种因素。由于人体内某些器官或系统被动员起来应付引起应激的因素,体内的其他一些器官或系统对某些疾病的抵抗力会下降,产生破坏性的后果。最后,当这种引起压力的因素长期不断地持续下去,人体会进入衰竭阶段,此时,第二阶段出现的某些器官或系统的适应机制所产生的能量已经消耗殆尽。

5、A型性格:指的是这样一种性格类型,“总是不断地驱动自己要在最短的时间里干最多的事,并对阻碍自己工作的其他人或事进行攻击(如果这样做是允许的)”。A型性格的人表现为:①运动、走路和吃饭时通常节奏很快;②对很多事情的进展速度感到不耐烦;

③总是试图同时做两件以上的事情;④无法打发休闲时光;⑤着迷于数字,他们的成功总是以每件事中自己获益多少来衡量的。

6、刻板印象:指人们头脑中事先存在的关于某一类人或某一群体所固有的印象、看法,通常具有片面性。如,年轻人总是认为老人是墨守成规、缺乏上进心的等。刻板印象的形成是很多因素的结果,平时应该尽量避免让已有的刻板印象影响自己的知觉判断。

7、不确定性规避:指不同文化情境下人们对模糊情境与意外事件容忍还是回避的程度。

8、激励:组织通过设计适当的外部奖酬形式和工作环境,以一定的行为规范和惩罚性措施,借助信息沟通,来激发、引导、保持和归化组织成员的行为,以有效的实现组织及其成员个人目标的系统活动。

9、强化:指当期待的行为出现后给予奖励,以增加相似的行为再次出现的可能性。

10、自我服务偏差:指的是相比起对他人归因更多关注内部原因不同,在对自己的不良工作绩效进行归因的时候,人们倾向于大大高估外部环境因素的作用;也即倾向于否认

自己对不良工作绩效的个人责任,而把工作成功归因于自身的原因。

11、工具价值观:指个体更喜欢的行为模式或实现终极价值观的手段,如独立、顺从、负责等。

12、组织文化:指组织成员共有的一套意义共享体系,它使组织独具特色,区别于其

组织。

13、操作性条件反射:是由哈佛大学心理学教授斯金纳(B. F. Skinner)提出的一个重要概念;认为通过学习,个体获得他们想要的东西而逃避他们不想要的东西。操作性行为指的是主动的或习得的行为,而不是反射性或先天的行为。该行为结果是否得到强化影响着这一行为重复的可能性。也就是说,强化可以巩固行为并增加其再次发生的可能性。

14、概念型决策风格:该类风格的个体倾向于使用来自多种渠道的数据,并会考虑很多备选方案。他们关注的焦点是长期效益,并且,他们擅长找到创造性的问题解决方案。

15、社会促进效应:指的是在别人面前,个体绩效水平的提高或降低的倾向。当别人在场时,个体从事简单的、常规性的任务会更快,也更精确。但是如果个体从事是需要高度集中注意力的复杂工作,别人在场可能会对绩效水平造成消极影响。

16、主导文化:是指某一组织大多数成员共同具有的核心价值观,它体现出该组织独特的个性。

17、最优化决策模型:是指在具体大限定条件下做出稳定的、价值最大化的选择。这些选择的做出遵循理性决策模型的六个步骤,即1)界定问题所在;2)确定决策标准;3)给标准分配权重;4)开发被选方案;5)评估被选方案;6)选择最佳方案。

18、非正式沟通网络:所谓非正式网络,就是小道消息、传言。它产生自人的亲和需要,能满足人的社会需要。

19、虚拟组织:是一种小型核心组织,主要的企业职能通过外包而来;从结构角度来讲,虚拟组织是高度集权化的,其部门化程度很低,甚至根本没有。

20、组织文化的社会化:组织帮助新员工适应组织文化的过程,一般包括三个过程,即原有状态、碰撞阶段和调整阶段

21、控制点:指的是个体对于自己命运根源的认知,一些人认为自己是命运的主人;另一些人认为自己受命运的操纵,认为生活中所发生的一切均是运气和机遇的作用。前者认为自己可以控制命运,称其为内控型;后者认为自己被外界的力量所左右,称其为外控型。

22、组织承诺:指成员对特定组织及其目标的认同,并且希望维持组织成员身份的一种心理状态或思维定势。

23、正式沟通网络:组织中职权层次与规范的规定,形成了一定的正式沟通网络,从而使上级下达指令,下级汇报工作。一般指组织系统中,依据组织明文规定的原则进行信息的传递和沟通。

24、学习型组织:是一个不断发展其适应与变革能力的组织。与大多数组织进行单环学习(当发现错误时,改正过程依赖于过去的常规程序和当前的政策)相比,学习型组织运用的是双环学习,当发现错误时,其改正方法还包括对于组织目标、组织政策和常规程序的修改。

25、刻板印象:指人们头脑中事先存在的关于某一类人或某一群体所固有的印象、看法,通常具有片面性。如,年轻人总是认为老人是墨守成规、缺乏上进心的等。刻板印象的形成是很多因素的结果,平时应该尽量避免让已有的刻板印象影响自己的知觉判断。

26、领导-成员交换:指的是领导者和下属之间是相互影响的,如果下属被给与更大的职责、自主性和信任,即高LMX,作为回报,下属将体现出对团队目标更高的认同,对团队领导更加忠诚以及更强调组织承诺感;如果领导者未能和下属之间建立成熟的关系,即低LMX,那么领导者对下属的影响则仅来源于其正式权威的影响。

27、官僚结构:由工作专门化而得到十分规范的操作任务,非常正规的规章制度,将任务根据职能部门进行组合,集中权威,控制跨度窄,通过命令链进行决策。

28、组织文化的社会化:组织帮助新员工适应组织文化的过程,一般包括三个过程,即原有状态、碰撞阶段和调整阶段。

29、“社会人”假说:企业中的工人不是单纯追求金钱收入的,他们还有社会方面、心理方面的需求,折旧是追求人与人之间的友情、安全感、归属感和受人尊重等。因此,不能单纯从技术和物质条件着眼,还必须首先从社会心理方面来鼓励工人提高生产率。

30、自我服务偏差:指的是相比起对他人归因更多关注内部原因不同,在对自己的不

良工作绩效进行归因的时候,人们倾向于大大高估外部环境因素的作用;也即倾向于否认自己对不良工作绩效的个人责任,而把工作成功归因于自身的原因。

31、非正式沟通网络:所谓非正式沟通网络,就是小道消息、传言。它产生自人的亲和需要,能满足人的社会需要。

32、学习型组织:是一个不断发展其适应与变革能力的组织。与大多数组织进行单环学习(当发现错误时,改正过程依赖于过去的常规程序和当前的政策)相比,学习型组织运用的是双环学习,当发现错误时,其改正方法还包括对于组织目标、组织政策和常规程序的修改。

简答题参考答案:

1、简述自己对“大五”人格模型的理解

大五模型是目前人格领域使用非常多的人格理论。大量颇具影响力的研究证实,这五项人格维度构成了所有人格因素的基础,并包括了人格当中的大多数明显变异。这五个因素是:

①外向性(extroversion):这一维度描述的是个体对关系的舒适感程度。外向者倾向于喜欢群居、善于社交和自我决断;内向者倾向于封闭内向、胆小、害羞和安静少话;

②随和性(agreeableness):这一维度描述的是个体服从别人的倾向。高随和性的人是合作的、热情的和信赖他人的;低随和性的人是冷淡的、敌对的和不受欢迎的;

③尽责性(conscientiousness):这一维度是对信誉的测量。高尽责性的人是负责的、有条不紊的、值得信赖的、持之以恒的;低尽责性者很容易精力分散、缺乏规划性,不值得信赖;

④情绪稳定性(emotional stability):这一维度刻画的是个体承受压力的能力。积极的情绪稳定性者倾向于是平和的、自信和安全的;消极的情绪稳定性者倾向于是紧张的、焦虑的、失望的和缺乏安全感的;

⑤开放性(openness):这一维度描述的是个体在新奇方面的兴趣和热衷程度。开放性高的人富有创造性、凡事好奇、具有艺术的敏感性;开放性低的人很保守、对熟悉的事物感到舒适和满足。

2、简述不同文化情境下的管理价值观可能存在的差异

管理价值观的内容具有很明显的文化差异性。Hofstede(1980)的一项大型调查结果表明,国家文化特征对于工作态度和行为来说,是比个体特征和组织因素等更为重要的决定因素,从而总结出了交叉文化情境下管理价值观的五个关键维度:

①个体与群体取向:强调自身及家庭成员是否关心群体利益的程度;

②权力距离接受程度:对权力分布和地位差异的接受还是拒绝的程度;

③不确定性规避:对模糊情境与意外事件容忍还是回避的程度;

④男性化与女性化:倾向于独立支配物质金钱还是互依移情、关怀关系的程度;

⑤短期与长期取向:注重传统当前还是革新未来的程度。

3、简述韦纳的成败归因理论及其对后续行为的影响

韦纳认为,人们获得成功或者遭遇失败时,总是从以下几个方面找原因,即努力、能力、任务难度和机遇(运气)。这四种因素又可以按照内外因、稳定性和可控性三个维度进行划分。努力和能力属于内部原因,任务难度和机遇属于外部原因;努力和机遇比较容易改变,时不稳定的,而一个人的能力和任务难度则是稳定、不易改变的;努力可以由个体控制、而任务难度和机遇则不行。

对成败的归因情况对个人以后的行为表现有很重要的影响。例如,把成功归于内部原因会使人感到满意和自信,把失败归于内部原因则容易使人产生内疚和自责感;把成功归于稳定性因素会提高以后工作的积极性,把失败归于稳定性因素则会降低以后工作的积极性。

4、简单说明自己对认知失调理论的理解

认为人们的认知结构是由若干知识、观念、观点信念等组成,在有关联的各认知因素之间有的是协调的,有的不协调的。

认知失调的主要来源有两个:一是来自决策行为,即当需要在多个有价值相似的方案

做出选择时;二是来自与自己态度相矛盾的行为。

认知一旦出现失调,就会使人的心理上产生不愉快甚至痛苦。这种感觉会形成一种动力,从而会给个体造成紧张状态,迫使人们想方设法去减轻或消除不协调状态。个体减少认知失调的愿望或者动力由以下三个因素决定:造成认知失调的要素的重要程度;个体相信自己受到这些要素控制的程度;个体在失调状态下的受益程度。

当个体意识到必须采取行动缓解或者消除这种失调状态的时候(例如,我们关注某种环保态度的培养,员工虽然都同意回收商品包装箱对于环境和经济都有好处,但是却很少有人送回商品包装箱,这种不一致会产生认知失调体验),会用到以下三种不同的途径:

①改变某种认知元素或态度,使元素间的关系趋于协调。员工决定持不同的态度,即认为回收商品包装箱对于环保和经济根本没有好处。

②改变将来的行为,消除认知失调。即员工开始及时送回商品包装箱。

③对不一致做出新的解释或合理化分析,以新的认知元素环节认知失调状态。员工们既保留回收商品包装箱对于环境和经济都有好处的态度,又提出回收程序不够规范或成本太高等解释(也可以说是“借口”)。

5、简述并比较交易型领导与变革型领导

1)交易型领导

这种领导通过澄清工作角色与任务要求,来指导并激励下属向着既定目标的方向前进。其主要特点有:

①权变式奖励——努力与奖励的相互交换原则。承诺对良好绩效给予奖励,认可成就;

②例外管理(主动的)——观察并寻找那些不符合规则和标准的事件,并予以纠正;

③例外管理(被动的)——只有当不附和标准时才实施干预;

④放任型——放弃责任,回避做出决策。

2)变革型领导的主要特点表现在:

①领袖魅力——提供愿景规划和组织使命,灌输荣誉感,赢得尊重和信任;

②感染力——传达高期望,使用各种方式强调努力,通过简单明了的方式来表达重要目标;

③智慧刺激——激发智力、理性和深入细致的问题解决活动;

④个性化关怀——关注个体,不同员工不同对待,有针对性地给予指导和建议。

3)两者的比较

交易型领导和变革型领导并不是两种截然对立的类型,变革型领导是在交易型领导的基础上形成的。相较于交易型领导,变革型领导可以使下属产生更高的努力水平和绩效水平;此外,变革型领导也更具领袖魅力。相当多的研究支持变革型领导显著优于交易型领导,总的来说,变革型领导与低离职率、高生产率和高员工满意感的关系更强。

6、简述科特·卢因的组织变革三步模型

科特·卢因(Kurt Lewin)认为,成功的组织变革应遵循以下三个步骤:即解冻现状、移动到新状态、重新冻结新变革使之持久。

现状可以被视为一种平衡状态,要打破这种平衡状态,必须先进行“解冻”。可以通过以下三种方式实现:推动力,即增加脱离现状的直接行为;抑制力,即减少维持现有平衡的活动,以达到阻碍作用以及上述两种方法的结合。如果阻力非常大,则成功解冻可以同时借助两种方法:即减小阻力和增加变革方案的吸引力。

一旦变革付诸实施,要想成功,还需要重新冻结新形势,使它长久保持下来。对目标重新冻结就是通过对推动力和抑制力二者进行平衡使新状况更加稳定。

7、简单说明对组织生命周期的理解

答:组织的生命周期一般包含有以下五个阶段:

①创业阶段(entrepreneurial stage),组织的创业阶段相似于产品的形成阶段。这时,组织目标还比较模糊,规模往往不大,但创造性强,组织着力于获取和保持稳定的资源。

②集合阶段(collectivity stage),在集合阶段继续第一阶段的创新活动,组织使命与目标日益明确。这时候,组织内的沟通渠道与体制相对处于尝试期,员工努力、投入、逐步对组织目标形成承诺感。

③正规化-控制阶段(formalization-control stage),组织在经历集合阶段之后,

组织结构与体制日趋稳定,正式规章制度与程序逐步确定,管理决策更加程序化,组织不再像初期那样强调创新,而更加注重效益和稳定性。

④结构精细化阶段(structure elaboration stage),在此一阶段,组织开始重视产品或服务的多样化,并寻求新的产品、市场和发展机会。组织结构日趋复杂和精细化,管理决策呈分散化倾向。

⑤高原、衰减或新发展阶段(转型阶段)(decline stage),由于组织面临的竞争日益激烈,在组织经历结构精细化阶段以后,可能进入停滞、波动的“高原期”,或开始出现衰退现象,离职率增加,或者,由于抓住了机遇,使组织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后劲增强。正因为这样,在结构精细化阶段后期,组织战略的调整和决策对于组织在第五阶段的兴衰和发展方向,将有着十分关键的作用。

8、简述工作压力可能带来的后果

虽然适当的压力水平有助于提升工作绩效,但是大多数情况下,工作压力的结果都是负面的,因为通常情况下的压力程度都超出了适当的水平。这个时候,往往会使工作绩效大幅度下降,同时还会影响个人的生理、心理和行为表现。

①压力对生理状况的影响:大多数有关压力的最早关注是指向其生理症状的。很多研究表明,压力能使患者新陈代谢出现紊乱,心率、呼吸频率加快、血压升高,头痛,易患心脏病等。

②压力对心理的影响:强烈的压力可能伴随有焦虑、压抑、神经质、易激动、紧张、厌烦等情绪状态出现。压力对个体心理最主要的影响是焦虑的增长。

③压力对行为的影响:强烈的压力会在人的行为上有明显的表现。在压力状态下表现出来的直接行为包括食欲减退、失眠、过量吸烟、饮酒以及滥用药物等。从工作的角度来看,压力于工作绩效、缺勤率、离职率以及决策失误等有着密切相关。

9、试从信息加工的角度简述知觉的主要过程

答:从信息加工的角度可以将知觉过程区分为以下几个环节:

①注意阶段:面对管理情境中的各种信息,人们在注意阶段决定需要加工那些信息,应该忽视什么信息。在此一阶段,容易出现以下偏差和问题,包括知觉不够准确;信息的代表性低以及忽视非期望的信息。

②组织阶段:人们在知觉的组织阶段把多种琐碎的信息加以组织,使之成为较高水平的、较为抽象的概念。“图式(schema)”是用以组织琐碎信息的“认知结构”。

③解释阶段:在知觉的解释阶段,人们给经过组织的抽象概念加以解释,赋予完整的意义。

④判断阶段:在知觉的判断阶段,知觉者对所解释的信息给与“加权”和综合,从而做出整体判断。

10、简述勒温的冲突类型理论

勒温按照冲突中相互接近与回避等两种倾向的不同组合,划分出“人内冲突”的各种类型。即:

①接近-接近型冲突:指个体同时要达到两个相反的目标,由于目标背道而驰,难以同时达到,从而引起内心冲突;

②回避-回避型冲突:指当一个人面临需要同时回避的目标时所产生的冲突;

③接近-回避型冲突:此时,人们既要接近某个目标,而同时又想回避这一目标;

④双重接近-回避型冲突:上述两种接近-回避型冲突有时可能交织在一起,形成一种复杂的模式。

11、简述个体面临工作压力情境时可以用到的应对策略?

答:在降低工作压力方面,员工个人可以采取下面这些可行的措施:

①积极锻炼:散步、游泳、打球等体育运动有助于增强人的体质,体质的增强可以为应对压力奠定基础。虽然目前还没有确定证据表明体育锻炼会直接消除或减轻压力,但体质的增强能帮助人们更有效地应对压力,则是合乎逻辑的。

②放松训练:放松也是克服压力的有效方法。一般的放松,如静坐可以是肌肉松弛和头脑平静。放松也可以采取特殊的技术,如中国的气功和印度的瑜珈等都是使人放松的特殊方法,他们有利于克服压力。

③行为自我控制(behavior self-control):为了避免过度的压力,个体要学会控制自己的行为。人们除应该控制自己的行为外,还应控制引起应激的情境,而不是让情境控制自己。生物反馈法是一种特殊的行为控制技术,即一种把原来个体意识不到的生物功能引入意识状态的技术。

④合理管理自己的时间:常用的时间管理原则有,列出每天要完成的事情;根据重要程度和紧急程度对这些事情进行排序;根据优先顺序安排日程;了解自己一天的周期情况,在最清醒和最有效的时间段内完成工作中最重要的部分。

⑤建立支持性的社会关系网络:社会心理学的很多研究表明,人们需要社会支持。应该把社会支持作为一种重要的帮助缓解工作压力的资源。虽然支持性的关系网络与减轻压力之间的关系很复杂,还有待于进一步的研究,但已经有研究表明,建立这种网络关系有助于人们更好地克服压力状态,这种对策对于管理者尤其有效。

12、简述群体发展的五阶段模型

1)形成阶段:以群体在目的、结构、领导方面存在着大量不确定性为特点。这一阶段结束时,群体成员已经开始把自己视为群体的一份子考虑;

2)震荡阶段:这是一个凸现内部冲突的阶段,此时群体成员虽然接受了群体的存在,但却抵制着群体对个体所施加的控制;进一步,在由谁控制群体的问题上发生冲突。这一阶段结束时,群体内部出现了比较明朗的管理层,群体成员在发展方向上也达成了共识;

3)规范阶段:群体进一步发展了密切的群内关系,同时也表现出了凝聚力,此时成员已经有一种强烈的群体认同感和志同道合感。这一阶段结束时,群体结构已经比较稳固、群体成员也对那些正确的成员行为达成共识;

4)执行阶段:此时群体的结构发挥着最大作用,并得到广泛认同;群体的主要精力从相互认识和了解进入到完成当前的工作任务上。对长期工作群体来说,执行阶段是其发展历程的最后一个阶段;

5)解体阶段:此时,群体为解散做好准备;高工作业绩不再是群体关注的头等大事,人们开始关注如何做好善后工作。

13、简述韦纳的成败归因理论及其对后续行为的影响

韦纳认为,人们获得成功或者遭遇失败时,总是从以下几个方面找原因,即努力、能力、任务难度和机遇(运气)。这四种因素又可以按照内外因、稳定性和可控性三个维度进行划分。努力和能力属于内部原因,任务难度和机遇属于外部原因;努力和机遇比较容易改变,时不稳定的,而一个人的能力和任务难度则是稳定、不易改变的;努力可以由个体控制、而任务难度和机遇则不行。

对成败的归因情况对个人以后的行为表现有很重要的影响。例如,把成功归于内部原因会使人感到满意和自信,把失败归于内部原因则容易使人产生内疚和自责感;把成功归于稳定性因素会提高以后工作的积极性,把失败归于稳定性因素则会降低以后工作的积极性。

14、领导行为的研究大致经历了哪些阶段?各有何特点

领导行为的研究大致经历了四个阶段:

1)家长式领导体制:企业领导体制的最初阶段是家长式行政领导体制的形成。老板既是企业财产的所有者,同时也是企业的经营者,这种企业领导体制持续了很长一段时期。

2)专业型经理领导体制:19世纪中叶,许多公司对领导体制进行了大胆改革,建立了各级责任制,选拔有管理才能的技术专家担任领导,而老板只拿红利,不干涉具体的经营业务。也就是说由全部拿工薪的经理,通过正式管理机构管理企业。这种领导体制有两个主要特点:一是企业财产所有权与经营管理权分离;二是企业经营者从精通生产过程的技术专家中选拔。

3)职业经理领导体制:随着现代化大生产和高新技术的发展,经营管理的作用日益扩大,任务日趋繁杂,因此,只是精通某一专业的技术型领导难以适应。在此背景下,以经营管理为专长的职业经理体制应运而生,代替了专业型领导者。

4)专家群体领导体制:进二十年来,随着现代化生产与科学技术的高度分化与综合制造,只靠少数职业型领导者已经不能胜任,许多企业出现了集体领导的趋势,并用集体领导体制代替过去由董事长、总经理一两个人负责决策经营的传统体制。重大决策都要经过共同讨论后才能决定。与此同时,“智囊团”和“思想库”等人群日益活跃,给领导机构提

供大量信息和资料,起着重要的“顾问团”作用。

15、简述群体发展的五阶段模型

1)形成阶段:以群体在目的、结构、领导方面存在着大量不确定性为特点。这一阶段结束时,群体成员已经开始把自己视为群体的一份子考虑;

2)震荡阶段:这是一个凸现内部冲突的阶段,此时群体成员虽然接受了群体的存在,但却抵制着群体对个体所施加的控制;进一步,在由谁控制群体的问题上发生冲突。这一阶段结束时,群体内部出现了比较明朗的管理层,群体成员在发展方向上也达成了共识;

3)规范阶段:群体进一步发展了密切的群内关系,同时也表现出了凝聚力,此时成员已经有一种强烈的群体认同感和志同道合感。这一阶段结束时,群体结构已经比较稳固、群体成员也对那些正确的成员行为达成共识;

4)执行阶段:此时群体的结构发挥着最大作用,并得到广泛认同;群体的主要精力从相互认识和了解进入到完成当前的工作任务上。对长期工作群体来说,执行阶段是其发展历程的最后一个阶段;

5)解体阶段:此时,群体为解散做好准备;高工作业绩不再是群体关注的头等大事,人们开始关注如何做好善后工作。

16、简单说明组织文化的重要功能

文化在组织当中具有多种功能:

1)它起着划清界限的作用,即它使得一个组织与其他组织区别开来;

2)它代表了组织成员对组织的一种认同感;

3)它促使组织成员不仅关心自我利益,还支持更大范围内的一些东西;

4)它强调了社会系统的稳定性,文化是一种粘合剂,它通过为组织成员提供言行举止的恰当标准,而把整个组织聚合起来;

5)文化还是一种意识形态和控制机制,能够引导和塑造员工的态度与行为。论述题(每题15分,共8题)论述题答案要点:

1、试阐述霍桑实验之于管理心理学理论发展的重要贡献?

1)简单介绍一下霍桑实验的相关情况(什么时候、谁主持的、有什么重要结论等)2)说明霍桑实验的重要贡献,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说明:

①得出了不同于已有理论的重要结论,即生产率的提高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管理方式和群体关系及规范而引起员工态度的变化。

②给后来的研究提供了重要启示,霍桑实验表明,员工的士气和积极性主要决定于群体规范、群体奖励和工作支持等社会因素,开辟了一个新的广阔的研究领域。

③给注重效益和个体的科学管理和行政管理提出了挑战,并推动了“人群关系”理论的发展,把管理的焦点场区那股单纯改进效益转移到增强员工成长、团队关系和满意感方面。

④霍桑实验还有许多重要的发现,提出了一些管理心理学理论中非常重要的概念,如“社会”人、亚群体等。

2、谈谈激励研究对管理实践的意义

①认清个体差异

②运用目标和反馈

③让员工参与影响他们的决策

④奖励与绩效挂钩

⑤核查体制是否公平

补充:能够运用学过的相关激励理论加以说明更佳。

3、请联系自己的管理实践谈谈你对以下沟通原理的认识:

1)如何选择合适的沟通方式?

2)沟通中有哪些常见的非言语沟通线索?

3)沟通中有哪些常见的障碍,你认为应如何使沟通更有效?

1)各种沟通方式在信息传递的能力上有差异。一些方式比较丰富,它们能同一时间

处理多种线索、有利于快速反馈、非常个性化。另一些方式则比较贫乏,并在上述三方面的得分也很低。面对面交谈的丰富性得分最高,因为它同时提供了大量的信息线索、即时反馈以及个人接触;而非私人化的书面媒体,如通报和一般性报告,丰富性程度最低。

对员工进行说服管理,最好采用面对面的双向沟通的方式,这不仅利于传递情感、态度,而且可以利用非言语辅助手段来增强宣传的效果。对通道的选择还取决于信息的常规性。管理者可以采用丰富性程度低的通道对常规信息进行有效沟通,而对非常规信息来说,丰富性程度低的方式往往达不到沟通效果,要选用高丰富性的通道。

2)常见的非言语线索:伴生言语、目光、肢体语言、空间距离、个人身体特征、时间。可结合管理实践分别举出例子。

3)常见的沟通障碍:信息过滤、选择性知觉、情绪影响、语言障碍、背景因素。注意从克服这些沟通障碍方面来谈有效沟通。

4、试阐述社会知觉在管理实践中的具体应用及其重要意义?

4、在通常的组织管理情境中,对人的知觉对于组织的管理工作、工作绩效等等方面都有重要的影响。从管理工作的角度来看,可以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①人员招聘——面试是组织员工招聘当中的重要一环,然而主考官对面试者的知觉判断往往是不准确的,不同的考官对同一个面试者做出的知觉判断通常也是不一样的。很多情况都是因为受知觉偏误的影响,尤其是第一印象、晕轮效应等。因此很多组织都努力通过各种方式来减少知觉偏误对考官的影响(如,印象整饰)。

②绩效评价——管理者的知觉在对下属的绩效评价过程中也有重要的影响。如对员工关系绩效的考评很大程度上就是依据管理者的主观知觉。

③员工的努力程度和对组织的忠诚——这两项都是员工对组织态度的重要体现,但是管理者在衡量员工努力程度和对组织是否忠诚的时候,通常并没有科学、合理的客观指标,而是凭管理者的主观印象决定。

④企业形象塑造——社会知觉过程也发生在企业组织之间。许多组织有意识地增强自身的形象,这不但会影响人们的求职兴趣,而且有利于优化组织文化、改善市场形象。5、谈谈自己对学习型组织的理解

1)学习型组织是一个不断发展其适应与变革能力的组织。与大多数组织进行单环学习(当发现错误时,改正过程依赖于过去的常规程序和当前的政策)相比,学习型组织运用的是双环学习,当发现错误时,其改正方法还包括对于组织目标、组织政策和常规程序的修改。

2)学习型组织的主要特点

①有一个大家认同的共同愿景;

②在解决问题和从事工作时,摒弃旧有思维方式和常规程序;

③成员对组织的整个过程、活动、功能以及与环境的相互作用进行思考;

④人们之间坦率的相互沟通,不必担心受到批评或惩罚;

⑤人们摒弃部门利益和个人利益,为实现组织的共同远景一起工作。

3)影响组织学习能力的因素:组织学习促进因素和组织学习途径因素。

6、试讨论组织文化的形成与维持

1)组织文化形成有三种途径

①创始人仅仅聘用和留住那些与自己的想法和感受一致的人员;

②创始人对于员工的思维方式和感受方式进行灌输和社会化;

③创始人把自己的行为作为角色榜样,鼓励员工认同这些信念、价值观和假设,并进一步内化为自己的想法和感受。

2)维系组织文化的三个重要因素

①甄选:组织的甄选有着明确的目标——识别并雇佣那些有知识、技能和能力的人,从而成功地完成组织中的工作。甄选过程是一种双向的选择过程,当雇主和求职者相互不匹配时,它允许其中一方中止他们之间的联姻。通过这种方式,甄选过程筛选掉了那些可能对组织的核心价值观构成攻击或威胁的人,从而维系着组织的文化。

②最高管理层:最高管理层的活动对组织文化的维系有着重要的影响。高层管理者通过自己的举止言行建立起规范,并将其渗透到组织当中。

③社会化:不管组织在人员甄选和选拔录用方面工作做得多好,新员工都不可能完全适应组织文化的要求。可能最重要的是,由于新员工对组织文化尚且不熟悉,所以他们可能会干扰组织中已有的观念和习惯。组织帮助新员工适应组织文化的过程就叫做“社会化”。

案例分析题答案要点:

思考题:1、你对钻井工人会接受这种方案感到吃惊吗?(本题5分)

2、越洋公司的首席执行官支持这一方案,并说“我可以称为任何我想成为的颜色”。

你是否赞同他的说法?请说出你的理由。(本题15分)

1、1)、我会对钻井工人接受这种方案感到吃惊。虽然,这对于不同人格特点的员工之间进行交流与合作有帮助,但我认为其做法把员工的人格特点直接暴露出来是不道德的,侵犯了员工的隐私,而且也不利于员工对于人格特点上的缺陷进行弥补。

2)、我不赞同他的说法。

越洋公司首席执行官的话意思是说,个人的人格特点是可以依据需要随时变化的。

这种说法只看到了人格特点的可变性,而忽略了人格特点的稳定性。人格特点的可变性指的是人格特点随着社会实践条件、人的知识水平、家庭和个人生理心理等因素的变化而发生的变化。但这不是根据需要而随时变化,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形成的,而是受到内外因素的影响逐步形成的,并且形成以后比较稳定少变,总以重复性、持续性、必然性而存在的。因此,题目当中所述观点是不全面的、不正确的。

思考题:

1、描述一下GM的“老”文化。(本题5分)

2、有哪些具体力量塑造了这个新文化?(本题5分)

3、描述鲁茨试图塑造的这种新文化。(本题10分)

2、1)、GM的“老”文化是:

①注意细节,如公司具有深思熟虑的决策,等级清晰的管理层次;缺乏创新和冒险,如公司不关注新型产品的设计;

②缺乏人际取向,如公司鼓励高层与其他员工仅仅只进行工作方面的交往,并且在公司决策中员工对管理者的决策只能点点头表示同意等。

2)、帮助塑造这一新文化的力量有:1)瓦格纳给了鲁茨很大的自由空间让他去做任何需要做的事情,以改变GM的传统;2)鲁茨的个人文化特点,即具有变革性;3)组织的传统因素。

3)、鲁茨选取了渐进的战略来塑造这一新文化,这种新文化的特点是:

①信任:例如,鲁茨没有大力裁减高层人员,而是依赖原来的设计者和工程师队伍。鲁茨对员工的信任,也会反过来增加员工对他的信任,相互的信任成为了企业的一种文化特征。

②专权:例如,鲁茨对设计师和市场人员施加了更大的影响力,并完全重组了工程与设计事业部,使员工只向他一个人报告。

③开放:例如,鲁茨鼓励员工向过去的活动提出质疑,说出问题所在,挑战公司的教条;

④竞争:例如,现在GM的高层更多的时间是开竞争对手的车而不是自己的车,但鲁茨要求他们指出这些车优于GM的地方。

思考题:

试分析百事可乐公司员工工作压力的来源主要有哪些?

3、从案例中,可以看出导致员工产生压力的来源主要有:

1)工作负担:这里主要是工作超载和时间压力的问题。如果员工被要求在不足够的时间内完成过多的任务量,就会导致压力产生;

2)角色冲突:买你对不合理的工作要求,很多员工即使施展浑身解数也无法使得上司满意,这就会产生角色冲突。不合的工作要求会使员工心灰意冷、毫无斗志、得过且过或者另谋高就;

3)角色模糊:没有明确地向员工提出工作要求,员工就不能对自己的工作和责任有一个清晰的了解,这会使得员工在工作上带有一定的被动性,不利于员工的积极性发挥,也会使员工产生不安和困惑;

4)人际关系:公司内部的勾心斗角于恶性竞争会导致关系疏离、误会产生,甚至会产

生恶性的冲突,不但不利于个体的发展,对于整个组织的发展也是有害的。

思考题:

1、罗宁建立的体系有没有优势?如果有的话,是什么优势?

2、为什么他的体系有效果?这一体系的潜在问题是什么?

3、你认为哪类员工适于在罗宁的体系中工作?

4、1)罗宁建立的体系具有机械模型的特点,在特定的条件下其是有优势的:

(1)通过建立权力层级制和具体的规章程序,此体系对大量人员的有序性和阻止权力的滥用提供了一个有效的方式;

(2)次体系提供了一种系统而合理的方法去阻止和管理企业,避免因太复杂而不能使高层正确理解和处理的工作,这样就大大地提高了大型组织的效率和有效性。

2)、罗宁建立的体系有效果,主要是与该企业的规模相适应,并且组织的目标可以通过雇用受过高度培训的人员得以更好的实现。

这一体系的潜在问题在于:1)在这个体系中,规定没有变通的余地,即使事实与规定不符,也要遵守规定,这样会导致对事情的错误处理;2)这种体系规则和控制程度大,很难提高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3)扭曲个性结构,使职工变成阴郁、灰暗、屈从于规章制度的“组织人”。

3)、传统型的员工会更适合于在罗宁的体系中工作。传统型员工的特点是:顺从、高效、实际、缺乏想象力、缺乏灵活性、偏好规范、有序、清楚明确的活动。这与罗宁对规则和控制热衷的体系是匹配的。

思考题:

1、影响苏·雷诺兹成功地成为领导者的关键因素是什么?

2、你认为苏·雷诺兹能够选择领导风格?如果可以,请为她描述一个你认为最有效的风

格。如果不可以,请说明原因。

3、帮助苏·雷诺兹赢得或控制丽莲·兰兹,你有何建议?

5、1)影响苏·雷诺兹成功地成为领导者的关键因素是能否得到下属的支持。主要从领导的概念来分析。

2)认为苏·雷诺兹能选择领导的风格,可以根据领导行为理论加以分析。

3)建议:

①首先苏·雷诺兹应该主动地找她谈心,听听她的想法;

②其次苏·雷诺兹应该谦虚地说说自己的打算,并争求她的意见。

6、思考题:有一个大家都熟悉的商务趣闻:甲、乙两家鞋业公司各派了一位市场调查员去某岛调查,发现岛上的居民从来不穿鞋。结果甲公司的调查员向公司报告称自己发现了一个新市场,进而开拓了市场;而乙公司的调查员则向公司报告说该岛没有市场,于是没有进行市场开拓,从而丧失了获利的机会。正如不同调查员会得出不同的结论一样,不同的人从这则趣闻中也会有不同的启示,对此,你有什么看法?

6、对同一现象,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看法,这是由于只觉这自身的特点决定的,如经验、知识、个性特征以及兴趣爱好等。因此,为了能够得到更好的结果,应该鼓励团队工作方式,发挥个人之所长。

在本例中,开发市场需要很强的创新精神,并不是所有的人都适合此项工作。所以,风险与收益同在,要想获利,就要敢于冒风险,承担风险。风险型决策和非确定性决策中,对决策准则的事先选择,无疑会影响到决策过程所最终选定的方案。但即便是在确定性决策中,决策准则也并不是没有争论的。现实决策中,管理者并不完全遵照最大限度的实现既定决策目标的最优化准则来行事,有时从快捷、经济界的角度来考虑,满意度准则会更经常的在经营管理决策中采用。这是因为,为了要找到质量最高的能实现利润最大化目标的方案,有可能导致决策过程花费巨大的代价(如收集大量的资料、进行方案的细致探索和彻底的论证等),并且拖延决策做出的时间。从决策效果总和考虑,决策的合理性只能是相对而言的。实现了满意利润的方案,未必就是质量不高、不合理的。决策大师西蒙提出的“满意决策准则”证实了现实中满意化决策行为的合理性。

思考题:

白泰铭为什么要从中日合资公司辞职而去,到另一家公司去谋高就呢?

7、这个案例介绍了白泰铭对工资的态度发生的变化。刚开始他对固定工资很满意,后来取得了销售成绩后,就不满了,建议采用佣金制,遭到经理拒绝,就辞职而去。分析这

个案例要应用组织行为学讲的文化传统对管理风格的影响,用激励理论、公平理论、强化理论来进行分析。

组织行为学中讲到企业文化传统对企业的管理风格有很大秉承日本企业重视企业精神,以人为本的文化特色,所以强调采用固定工资制。这种工资制和佣金制各有利弊,要适应于不同的文化背景与企业的不同发展阶段。根据激励理论,一个人的成就需要激励,成就需要具有挑战性,能引发人的快感和奋斗精神,对一个人的行为起主要的影响作用。从案例中可以看出小白是属于高成就需要动机的人,他取得了成绩后外方老板没有在工资、奖金、精神上满足小白的更多需求,他自然就要辞职了。

再从公平理论来分析。公平不能激励人,只有不公平才能激励人,人们是否得到激励,不会由他所得到什么报酬来定,更重要的是他们比别人所得的报酬与自己所得的报酬是否公平来决定。从这个案例看,小白听说另二家外资公司都在搞销售竞争和有奖活动,其中一家的经理还请最佳销售员吃饭,通过内部刊物进行表彰。而小白所在的中日合资公司,没有看到,小白刚参加工作时的需求和掌握推销技术后的需求有所不同,来积极强化小白这种需求,而是拒绝这种需求,小白辞去工作职务是理所当然的。

答案要点:能运用学过的激励理论、公平理论等理论对案例进行初步的分析,言之成理即可。

思考题:

1、GE“群策群力”沟通方式有哪些成功之处?与常见的正式沟通形式有何不同?

2、GE利用电子沟通进行自上而下的沟通,这与传统的沟通方式相比,有哪些优缺

点?应如何加以利用?

8、1)

①先指出“群策群力”的特点:在专家的引导下形成提议,且有宽松的氛围,能充分发挥集体的智慧。解决问题效率高,避免了官僚主义。这样形成的决议员工会比较拥护、

②列出常见的五种沟通网络的特点(参考四.2答案)

③从沟通方向、参与程度、解决问题效率、对员工的激励程度等比较“群策群力”与以往沟通网络的不同。注意其与全通道网络的相似之处。

2)

①从提供信息的丰富性程度、是否属常规性沟通、沟通效果等方面进行比较。注意该案例中的CEO注重进行适宜的自我揭示。

②便捷的电子沟通拉进了沟通距离,这在现代沟通中有巨大作用。

《伤寒论》期末测试试题及答案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1分,共10分) 1.中风:伤于风的意思,与突然歪倒,口眼歪斜之中风病不同。 2.热色:即红色。 3.纯阴结:没有兼夹证的阴结。《辨脉法第一》:问曰:脉有阳结、阴结者,何以别之?答曰:……其脉沉而迟,不能食,身体重,大便反硬,名曰阴结也。 4.四逆辈:辈,类也。指四逆、理中汤一类的方剂。《医宗金鉴·订正仲景全书》注:“指四逆、理中、附子等汤而言也”。 5.蛔厥:因蛔虫窜扰而致的手足厥冷。 6.追虚逐实:损伤不足的正气,增加有余的病邪。 7.口不仁:言语不利,食不知味。 8.往来寒热:恶寒与发热交替出现。 9.合病:初起两经或两经以上同时发病的,称为“合病”。 10.面垢:面部如蒙油垢。 二、 1.太阳病,发热,汗出,恶风,脉缓者,名为中风。(2) 2.太阳病,头痛发热,身疼腰痛,骨节疼痛,恶风,无汗而喘者,麻黄汤主之。(35)3.伤寒,医下之,续得下利清谷不止,身疼痛者,急当救里;后身疼痛,清便自调者,急当救表。救里宜四逆汤,救表宜桂枝汤。(91) 4.太阳病,过经十余日,反二三下之,后四五日,柴胡证仍在者,先与小柴胡,呕不止,心下急,郁郁微烦者,为未解也,与大柴胡汤下之则愈。(103) 5.伤寒六七日,发热,微恶寒,支节烦疼,微呕,心下支结,外证未去者,柴胡桂枝汤主之。 6.问曰:阳明病外证云何?答曰:身热,汗自出,不恶寒,反恶热也。(182) 7.太阴之为病,腹满而吐,食不下,自利益甚,时腹自痛。若下之,必胸下结硬。(273)8.少阴病,下利清谷,里寒外热,手足厥逆,脉微欲绝,身反不恶寒,其人面色赤。或腹痛,或干呕,或咽痛,或利止脉不出者,通脉四逆汤主之。(317) 9.凡厥者,阴阳气不相顺接,便为厥。厥者,手足逆冷者是也。(337) 10.霍乱,头痛发热,身疼痛,热多欲饮水者,五苓散主之;寒多不用水者,理中丸主之。 三、单项选择题 1.太阳伤寒与中风的鉴别要点D.汗出与否 2.呕吐肠鸣下利,心下痞满不痛,最适宜用的方剂是。A.半夏泻心汤 3.太阳伤寒表实证见“未发热”的原因,风寒较重,卫阳郁闭,未能及时达表抗邪 4.下列证候,附子汤的主证?背恶寒,手足寒身体痛,骨节痛口中和脉沉 5.太阳中风汗出的的机理是。B.风寒外袭,卫阳不固,营不内守 6.下列三承气汤比较:三承气汤中都有大黄大承气汤厚朴用量最重大承气汤枳实用量最多三承气汤中大黄用量都一样 7.以下哪一方要求“顿服之”?C.调胃承气汤 8.通脉四逆汤的加减法,A.面色赤者加葱白九茎B.腹中痛者去葱加芍药二两C.呕者加生姜二两D.咽痛者去芍药加桔梗一两 9.黄连阿胶汤的药物组成是。 D.黄连、阿胶、白芍、黄芩、鸡子黄 10“本太阳病,医反下之,因尔腹满时痛者”,其“腹满时痛”是病属。A.太阴 1.太阳蓄水与蓄血证的鉴别要点是。B.小便利与不利D.有无神志症状

管理心理学考试复习题(有答案)

《管理心理学》总复习题(库) 一、填空题 1、客观地对现实发生的管理心理现象进行记录、观察的方法称为观察法。 2.梅奥是行为管理学派的代表学者。 3.请写出智商测验的公式IQ(智商)=MA(智力年龄)÷CA(实足年龄)×100。 4.心理学中的个性也可称为__人格__,是指一个人的基本精神面貌。 5、人的心理活动过程一般包括认识过程、情感过程和意志过程。6.个体在群体的压力下,在行为上趋向与其他人保持一致,这一现象称为从众。 7.人的典型的气质类型一般有多血质、胆汁质、粘液质和抑郁质四种。 8.成就需要(动机)理论的代表人物是麦克里兰。 9.在人性假设理论中,认为良好人际关系对于调动人的生产积极性是决定性因素的理论是社会人。 10、人的性格特征按机能划分一般可分为情绪特征、理智特征和意志特征。 11.当代提出的几种领导类型主要包括(领袖魅力型领导)、(变革型领导)、(交换型领导)和诚信型领导四种。 12.按照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人的需要从低级到高级可分为生理需要、(归属和爱)需要、(安全)需要、(自我实现)需要、(尊重)需要。

13.双因素理论所指的两类因素是(保健)因素与(激励)因素。 14.激励就是激发人的(动机),诱导人的行为,使其发挥内在潜力,为实现所追求的目标而努力的过程。 15.能力测验一般包括(智力测验)、(特殊能力测验)、(创造能力测验)三种。 16.人格测验一般包括(量表测验法)、(情境测验法)、(投射测验法)三种。 17.影响期望形成的主要条件包括(目标,目标价值(外在因素))和实现目标的可能性的估计。 18. 四分图模型把描述领导行为的维度归为两个:一个是员工取向,一个是生产取向。 19.管理心理学的理论架构一般分为个体、群体、组织与领导三个层次。 二、判断题 1.企业或组织中的人-物关系主要是劳动心理学与工程心理学的对象,而人-人关系才是组织管理心理学的对象。(对) 2.霍桑实验表明,人不是“经济人”,而是“复杂人”。(错) 3.两个能力相当的员工,其工作的效果也一定是相同的。(错) 4.团体的异质性是因为团体任务的完成需要各种知识、技能。(错) 5.密西根模型把描述领导行为的维度归为两个:一个是员工取向,一个是生产取向。(对)

最新管理心理学考试试题A及答案

《管理心理学》试卷A答题时间100分钟 班级: _________ 姓名: ____________ 班级序号:____________ 成绩:____________ 一、选择题(2*9=18) 1、管理的核心是() A财的管理B物的管理C人的管理D时间的管理 2、在人的认识、情感、言语、行动中,心理活动发生时力量的强弱、变化 的快慢和均衡程度等稳定的动力特征是() A性格B气质C能力D意志 3、“X理论”是对()假设作了概括? A经济人”B社会人”C自我实现的人”D “复杂人” 4、重效率而不重效能是()的典型特征 A视时间为主宰B视时间为敌人C视时间为神秘物D视时间为奴隶。 5、在科学管理理论中,提出五大管理职能和14条管理原则的是() A.韦伯 B.法约尔 C.泰罗 D.古利克 6、个人从事有目的的活动时,由于遇到障碍和干扰,需要不能得到满足时 的一种消极的情绪状态称为() A.挫折 B.公平 C.期望 D.强化 7、下列哪一种不属于过程激励型理论() A弗鲁姆的期望理论B豪斯的路径---目标理论 C亚当斯的公平理论D海德的归因理论. &通过惩罚他人的不合心意的行为来影响他人行为的能力称为()A强制权力B奖赏权力C合法权力D参照权力 9、下列哪一项不属于组织设计的趋势() A组织结构扁平化B组织结构柔性化C组织界限明晰化D组织运营信息化 二、简答题(5 *7=35) 1、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认为人的需要包括哪五个层次 2、什么是组织结构,其维度有哪些

3、如何才能制订出理想的目标. 4、什么是领导者的素质,领导者的素质应包括哪些方面. 5、简述流程再造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策略。 6、简述群体与团队的关系。 7、什么是组织文化,员工是怎样学习组织文化的? 三、论述题(20 分) 1、试述如何对人力资本进行激励与约束(20分) 四、案例题(27 分)案例一(2 *6=1 2 ) 三个20 世纪60 年代名牌大学的大学生,毕业后各奔前程,少有来往,某天在党校学习时不期而遇,想不到由于工作的需要,他们都被推上了领导岗位,分别在三个局担任局长工作。B 约A、C 两位老同学星期回到家一叙。老同学聚会,自然而然地谈起了各自走马上任后的情况。 A 说,他上任后做的第一件事是,分头召集机关处室负责人的座谈会,通过这种座谈形式,让大家了解自己,也使自己熟悉各处室负责人,从而对局内的整个情况有个大概了解。B与A的情况不同,他选择的第一件事是, 与局领导班子的其他成员逐个谈心,向他们了解局里的情况,同时也谈了自己新上任的一些想法,借以沟通思想,使彼此有所了解,为今后顺利开展工作打下了基础。 C 走马上任后的第一件事是,通过多种渠道,采取各种形式,广泛地开展调查研究,在较短的时间内,基本上掌握了该局的历史、现状,以及当前面临的问题,同时与上下左右沟通了思想,建立了感情,密切了相互之间的联系。A 与B 两人对C 的做法很感兴趣,C 接着说,他上任后的第二件事是,要求全局各处室,群策群力,拿出“两制一规范” 的方案。所谓“两制”,就是岗位责任制、奖惩制;所谓“一规范” ,就是职位分类规范。C 亲自挂帅抓这项工作,他与各处室领导密切配合,分工合作,出主意,想办法,制定了岗位责任制,奖惩制,职位分类规范。使大家明确,局机关是为基层服务的,通过“两制一规范” 的制定,使局机关全体成员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减少了扯皮现象,克服了官僚主义,提高了工作效率,做到优胜劣汰,奖罚分明。这样,逐步建立起一支素质好,技术过硬,清正廉洁,效率高,有实绩的干部队伍。C 上任后的第三件事是,提议创办一张(快讯)小报,他与大家一起讨论办报方针和信息输入、信息输出渠道等事宜,通过讨论使小报编辑人员明确,这是一张信息快报,要求编辑人员把从国外书报杂志中看到的有关新技术、新知识、新书目及时传递,其中,涉及到经济、科技、规划、管理等新动向的信息,要及时反映给局领导。 C 谈完后,三个老同学展开了热烈的讨论。 请根据上述情况,回答下列问题。 1.A、B、C三位局长上任后,A、B两人通过接触领导,C通过各种形式广泛调查研究开始各自上任后的第一件事,你认为哪种方式最好?()

北京中医药大学 《伤寒论》试卷

《 伤 寒 论 》 本 科 试 卷 及 参 考 答 案 北京中医药大学 《伤寒论》试卷 姓名_________学号_______专业_____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试时间 题 一二三四五六七总分 号 得 分 签 字 一、选择题(共50分,每题1分)。得分:___________ A型题:每题都有ABCDE五个备选答案,只许从中选取一个最佳答案,并在答案卷上将相应题号的相应字母涂黑,以示正确答案。 1.白虎汤证“脉浮滑者”其病机是: A.燥热结聚胃腑

B.邪热充斥内外 C.表热过盛 D.外有表证,内有燥实 E.外有微寒,内有燥热 2.“伤寒下后,——,栀子厚朴汤主之”。请填入: A.心烦腹满 B.昼日烦躁不得眠 C.身热不去 D.心烦腹满,卧起不安 E.卧起不安 3.“霍乱”头痛发热,身疼痛,热多欲饮水者“热多”是指: A.内热偏盛 B.湿热较盛 C.阴虚较盛 D.热与水结较盛 E.邪在阳,表不解 4.中风发热六七日不解而烦,有表里证,渴欲饮水,水入则吐者,选用何方:A.桂枝汤 B.大青龙汤 C.小青龙汤 D.苓桂术甘汤 E.五苓散 5.大黄黄连泻心汤中大黄的用法哪项是正确的: A.先煮 B.后下 C.用麻沸汤渍之 D.与它药同煮 E.以上均不是 6.桂枝加桂汤证的病机是: A.心阳虚,下焦水饮欲动 B.心阳虚,下焦寒气上冲 C.心阳虚,冲脉之气上逆 D.心阳虚,肝胃之气上逆 E.以上都不是 7.“心下痞”一症可见于下列除哪项之外的证候? A.五苓散证 B.甘草泻心汤证 C.桂枝人参汤证 D.赤石脂禹余粮汤证 E.旋复代赭汤证 8.“太阳病,三日,发汗不解,蒸蒸发热者,属胃也,________主之” A.小承气汤 B.大承气汤 C.调胃承气汤

学校管理心理学试题及答案

学校管理心理学A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 1.学校管理心理可分为个体心理、__________、领导心理和组织心理。 2.自我认知的成分包括认知、情感和________。 3.期望理论认为激励水平主要受效价和___________的影响。 4.教师的三种工作态度有工作满意度、工作参与和____________。 5.学校管理者经常面对的三个群体是学生群体、_______________和领导班子。 6.人际交往的两个特点是相互性和___________。 7.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内容有:学习指导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青春期教育。8.领导者的品德、才能属于____________影响力。 9.勒温的组织变革步骤是__________、变革、冻结。 二、选择题(每空1分,共10分) 1、最新管理理论阶段也被称为()。 A、人际关系阶段 B、行为科学形成时期 C、“管理科学”阶段 D、综合的现代管理学派 2、独立型和顺从型是下列哪位心理学家提出的?() A、阿德勒 B、荣格 C、威特金 D、卡特尔 3、阿Q被人打了以后说是儿子打了老子,这属于下列哪种防卫方式?() A、反向行为 B、压抑 C、合理化 D、升华 4、挫折后嚎啕大哭、撕衣咬手……属于下列哪种反应?()。 A、攻击 B、冷漠 C、退化 D、幻想 5、血压高、心脏病是压力的()。 A、生理反应 B、心理反应 C、行为反应 D、情绪反应 7、“先入为主”说的是对人知觉的()。

A、晕轮效应 B、首因效应 C、投射效应 D、近因效应 8、适应和()是确定心理健康标准的基本立足点。 A、交往 B、发展 C、生存 D、学习 9、根据卡曼提出的生命周期理论,当职工比较成熟时,应采取()。 A、命令式 B、说服时 C、参与式 D、授权式 10、管理心理学中的校园组织文化的含义是()。 A、学校中的文娱活动是否多 B、学校中教师学历达到高标准 C、以价值观为核心的独特管理方式 D、学校具有悠久的历史 三、判断并改错(将√或×填在题后括号内,每小题2分.共20分) 1.胡萝卜加大棒的管理方式属社会人性假设。( ) 2.性格不具有社会性,没有好坏之分。( ) 3.奖金既是“激励因素”,又可变成“保健因素”。( ) 4.当认知和情感不一致的时候,一般是认知决定人的行为。( ) 5.根据认知不协调理论,要改变人的态度,先要使其产生认知不协调。( ) 6.从众心理往往不会影响组织成员的创造精神。( ) 7.课堂组织不紧凑本身就会诱发学生的纪律问题。( ) 8.当员工比较成熟的时候应采用命令式的管理方式。( ) 9.管理方格模式中的1.9属于乡村俱乐部型的领导。( ) 10.对学校教师应实行严密的管理。( ) 四、论述题 1.结合实际谈谈如何应用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 2.结合实际谈谈影响教师工作满意度的因素。 五、案例分析(20分) 基本要求: 1.根据所给的案例材料,运用本课程所学理论进行分析论证。 2.要说明自己的观点和认识,理论运用要恰当,逻辑阐述要清楚、观点陈述要明确。3.字数要符合答题要求,一般不少于300字。 甲、乙、丙、丁四人分别去听音乐会,但是都迟到了。甲对检票员不让进剧场的做法非常气愤并和检票员争吵了起来硬要往里边闯;乙对检票员的做法很理解,但随后又找到一个没有检票员的人口悄悄地进去听音乐;丙碰到检票员不让进场很理解,自我安慰,不着急,先到小卖部休息一下,等中场休息再进去I丁对自己迟到的行为很后悔,认为这个音乐会不该来,运气不好,于是扭身回家。请分析以上四个人分属哪种气质类型,为什么?

管理心理学题库

管理心理学题库 一、单项选择题 1、人类一切心理活动的起点和前提是( A )。 A、动机 B、认知 C、行为 D、情绪 2、最基本的心里过程是( B )。 A、动机 B、认知 C、行为 D、情绪 3、领导者的选拔与培养属于( C )。 A、组织管理 B、动机管理 C、行为管理 D、认知管理 4、思维与决策属于( D )。 A、冬季管理 B、情绪管理 C、组织管理 D、认知管理 5、正式提出管理心理学这一术语的是( A )。 A、利维特 B、闵斯特伯格 C、梅奥 D、泰勒 6、管理心理学研究常用的一种方法是( B )。 A、实验法 B、问卷法 C、测验法 D、访谈法 7、在管理心理学研究中,常常作为人员测评的一种工具的是( C )。 A、实验法 B、问卷法 C、测验法 D、访谈法 8、现代管理心理学形成于20世纪( C )。 A、30年代 B、40年代 C、50年代 D、60年代 9、管理心理学真正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分支而被人们广泛接受是在20世纪( D )。 A、30年代 B、40年代 C、50年代 D、60年代 10、被称为“工业心理学之父”的是( B )。 A、利维特 B、闵斯特伯格 C、梅奥 D、泰勒 12、领导行为研究最有代表性的领导理论是 A、通路-目标理论 B、领导-参与模式 C、生命周期理论 D、认知资源利用理论 13、精神分析学派的创始人是( C )。 A、荣格 B、阿德勒 C、费洛伊德 D、霍妮 14、认知平衡理论是心理学家海德在( B )提出的。 A、1945年 B、1946年 C、1947年 D、1948年 15、动机的归因理论的主要提出者是( A )。 A、韦纳 B、班杜拉 C、费斯廷格 D、赛里格曼 16、人的需要最高级的层次是( D )。 A、安全需要 B、社交需要 C、尊重需要 D、自我实现需要 17、双因素理论的提出者是( A )。 A、郝茨伯格 B、马斯洛 C、贝雷尔森 D、斯坦尼尔 18、工作价值观的概念最早是由( C )提出的。 A、罗基奇 B、宁维卫 C、赛普尔 D、谢恩 19、组织承诺最早是由( B )提出的。 A、艾利泽 B、贝壳 C、卢梭 D、赫里欧 20、下列不属于领导的功能表现的是( D )。 A、组织功能 B、激励功能 C、角色功能 D、决策功能 21、胜任特征是由( A )明确提出的。 A、麦克兰来 B、斯本塞 C、道尔顿 D、杜博斯 22、建立胜任特征模型的最常用的方法为( B )。

《管理心理学》期末试题A参考答案

绝密★启用前 座位号 2013—201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考试 《管理心理学》试卷A 参考答案 本试题共6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总 分 题 号 一 二 三 四 五 核分人 题 分 复查人 得 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 1. 通过特定的组织机构与组织形式、组织管理原 则和方法,完成组织活动任务过程的管理职能是(B )1-1-40 A .计划职能 B .组织职能 C .指挥职能 D .控制职能 2.从情绪活动发生的强弱程度和持续时间来看,可划分为三种形态:激情、应激和(A )1-1-43 A .心境 B .心情 C .心态 D .心智 3.不要主观臆测和单凭内省的方法来研究人的心理,而应当尊重客观事实,按照事物本来的面目认识事物,实事求是地透过现象看本质,认识环境并找出人行为结果的真正心理原因是管理心理学研究应坚持的(C )1-1-58 A .联系性原则 B .发展性原则 C 客观性原则 D .具体性原则 4.在古典管理理论中,提出了“理想的行政组织体系的理论”,被后人称为“组织理论之父”的是(C )1-2-69 A .泰勒 B .法约尔 C .韦伯 D .古利克 5.在西方管理心理学中的人性假设与管理理论发展过程中,经济人假设的代表人物 得 分 评卷人 复查人 系:____________ 专业: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 考号: 考室:_______ ---------------------------------------------------------------------------------------------------------------------------------------------------------------------------------------------------------- 密 封 线 内 不 得 答 题 ----------------------------------------------------------------------------------------------------------------------------------------------------------------------------------------------------------

传说中伤寒论的题库~

传说中伤寒论的题库~ (仅供参考~ 作者:占卜先生) 简答题 1.简述六经病各自的治法及代表方剂: 太阳病解肌发汗,用麻黄汤或桂枝汤;阳明病清热泻下,用白虎汤或承气汤;少阳病和解少阳,用小柴胡汤;太阴病温中散寒,用理中丸;少阴病回阳救逆,用四逆汤;厥阴病清上温下,用乌梅丸。 2.如何理解太阳病提纲证: 太阳病提纲即原文第一条“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外邪袭表,正气抗邪,正邪相争与表,气血浮胜于外,故脉浮;太阳受邪,经气运行不利,故头项强痛;风寒束表,卫阳被遏,不能温分肉,故恶寒。以上脉证反映了外邪袭表,营卫失和,正邪相争于表的病理机转,为太阳病的主要脉证,也是表证共有的症状。 3太阳中风证和太阳伤寒证的辨别要点是什么?简述病机: 鉴别要点在于汗出和无汗,脉浮紧和浮缓。二者虽均为风寒袭表所致,但太阳中风证的病机为卫阳不固,营不内守,故见汗出,汗出后营阴内弱,故脉搏宽缓而呈浮缓之象;太阳伤寒证的病机为卫阳被遏,营阴郁滞,故见无汗与脉浮紧。 4桂枝汤正本有汗出,为何还用发汗之法?: 桂枝汤证出现的“汗出”是营卫不和的表现,为病汗;而服桂枝汤后的汗出属于药汗。因桂枝汤不仅可解肌祛风,而且还可以调和营卫,滋阴和阳,用其发汗可使营卫相和,病汗自止,故桂枝汤证虽见汗出,仍宜用桂枝汤微发其汗,通过发汗达到止汗的目的。 5“荣弱卫强”的涵义是什么?: 即营弱卫强,是对太阳中风证病机的反复说明。所谓卫强,并非生理情况下的卫气强盛,而是指风寒袭表,卫气浮胜于外,与邪交争而成发热的亢奋现象;所谓营弱,也不是营阴真的虚弱,而是由于卫气失其正常的固外开合之职,营阴不能内守而汗出,与卫强相比,呈现相对不足的状态。 6“太阳病,初服桂枝汤,反烦不解”的机制是什么?

管理心理学试题及答案

管理心理学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目标理论认为对目标的合适程度可以从三个角度加以分析,即目标的具体性、目标的难易度和( ) A.目标的可接受性 B.目标的实践性 C.目标的合理性 D.目标的科学性 2.谈话法和问卷法属于管理心理学研究方法中的( ) A.观察法 B.实验法 C.调查法 D.测验法 3.对某一个体、某一团体或组织在较长的时间里连续进行观察、调查、了解,是管理心理学研究方法中的( ) A.观察法 B.个案法 C.调查法 D.实验法 4.法约尔的管理理论在古典管理理论中属于( ) A.早期管理理论 B.传统管理理论 C.科学管理理论 D.行为科学理论 5.在行为科学理论中侧重研究人的需要、动机和激励问题的理论是( ) A.人性管理理论 B.群体行为理论 C. 人类需要理论 D.领导行为理论 6.在现代管理理论中,主张管理要根据企业所处的内外条件随机应变的管理理论是( ) A.系统管理理论 B.经验主义理论 C.权变理论 D.决策理论 7.情绪、情操是心理过程中的( ) A.认识过程 B.意志过程 C.情感过程 D.反映过程 8.强调环境对个人行为和性格起决定作用的个性理论是( ) A.特质论 B.社会学习论 C.心理分析法 D.个性类型论 9.行为特征表现为直率热情,精力旺盛,情绪易冲动等的气质类型是( ) A.多血质 B.粘液质 C.胆汁质 D.抑郁质 10.“早熟”与“晚熟”是( ) A.能力的类型差异 B.能力的水平差异 C.能力发展的早晚差异 D.能力的质的差异 11.他人行为涉及归因者而导致归因的偏差是( ) A.观察者与行为者的归因偏差 B.涉及个人利益的归因偏差 C.涉及社会地位的归因偏差 D.对自然现象拟人化的归因偏差 12.在态度改变的各种类型中,不改变原有态度的方向,仅改变原有态度的强度被称为( ) A.一致性改变 B.不一致性改变 C.同化改变 D.异化改变 13.影响态度改变的团体因素包括信仰、目标、规范和( ) A.组织形式 B.领导方式 C.领导作风 D.组织效能 14.麦克利兰的成就需要理论认为人的需要可以分为对成就的需要、对社交的需要和( ) A.对发展的需要 B.对享受的需要 C.对精神的需要 D.对权力的需要 15.强化可以分为积极强化、消极强化、惩罚和( ) A.奖励 B.倒退 C.消退 D.激励 16.实际上并不存在,只是为了研究或统计的需要,划分出来的群体称为( ) A.假设群体 B.实际群体 C.实属群体 D.参照群体 17.个人之间能面对面地接触和联系的群体是( ) A.小型群体 B.大型群体 C.实属群体 D.参照群体 18.在以下诸因素中,能增强群体凝聚力的因素是( ) A.群体与外界比较隔离 B.群体成员沟通较少 C.群体的规模较大 D.群体规范是消极的 19.下列情形中,能最大提高生产效率的是( ) A.群体目标与组织目标一致,但群体凝聚力较弱 B.群体目标与组织目标一致,但群体凝聚力较强

管理心理学试题及答案

管理心理学试题及答案1.目标理论认为对目标的合适程度可以从三个角度加以分析,即目标的具体性、目标的难易度和( A ) A.目标的可接受性 B.目标的实 践性 C.目标的合理性 D.目标的 科学性 2.谈话法和问卷法属于管理心理学研究方法中的( C ) A.观察法B.实验法 C.调查法 D.测验法 3.对某一个体、某一团体或组织在较长的时间里连续进行观察、调查、了解,是管理心理学研究方法中的( B ) A.观察法B.个案法 C.调查法D.实验法 4.法约尔的管理理论在古典管理理论中属于( C )A.早期管理理论B.传统管理理论 C.科学管理理论 D.行为科学理论 5.在行为科学理论中侧重研究人的需要、动机和激励问题的理论是( C ) A.人性管理理论 B.群体行为理论 C. 人类需要理论 D.领导行为理论 6.在现代管理理论中,主张管理要根据企业所处的内外条件随机应变的管理理论是( C ) A.系统管理理论 B.经验主义理论 C.权变理论 D.决

7.情绪、情操是心理过程中的( C ) A.认识过程B.意志过程 C.情感过程D.反映过程 8.强调环境对个人行为和性格起决定作用的个性理论是( B ) A.特质论B.社会学习论 C.心理分析法D.个性类型论 9.行为特征表现为直率热情,精力旺盛,情绪易冲动等的气质类型是( C ) A.多血质 B.粘液质 C.胆汁质 D.抑郁质 10.“早熟”与“晚熟”是( C ) A.能力的类型差异B.能力的水平差异 C.能力发展的早晚差异 D.能力的质的差异 11.他人行为涉及归因者而导致归因的偏差是( B ) A.观察者与行为者的归因偏差B.涉及个人利益的归因偏差 C.涉及社会地位的归因偏差D.对自然现象拟人化的归因偏差 12.在态度改变的各种类型中,不改变原有态度的方向,仅改变原有态度的强度被称为( A ) A.一致性改变 B.不一致性改变 C.同化改变D.异化改变 13.影响态度改变的团体因素包括信仰、目标、规范和( A ) A.组织形式 B.领导方式 C.领导作风 D.组织效能 14.麦克利兰的成就需要理论认为人的需要可以分为对成就的需要、对社交的需要和( D ) A.对发展的需要B.对享受的需要 C.对精神的需要D.对权力的需要 15.强化可以分为积极强化、消极强化、惩罚和( C)A.奖励 B.倒退 C.消退

《管理心理学》课程考试试题及答案

成人高等教育201 年第学期 《管理心理学》课程考试试题 姓名年级层次专业学号 一、单项选择题(在 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 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 将其号码填在题干的括号内。每小题2分,共20分) 1、管理心理学的研究内容包括( )、群体心理与组织心理三个方面。 A.组织文化 B.领导心理 C.激励心理 D.个体心理 2、1927年到1932年,以哈佛大学心理学家梅奥为首的一批学者,在美国西方电器公司下属的霍桑工厂所进行的一系列实验总称为( )。 A.电器实验 B.梅奥实验 C.霍桑实验 D.系列实验 3、按古希腊医生希波克拉特的气质类型理论,最不适宜做会计的是()类型人。 A多血质B胆汁质C粘液质D抑郁质 4、人类行为目标的激励作用主要体现在()方面。 A动机 B 活动目的 C 目的与动机的区别D目标选拔的标准 5、按照沟通的方法不同,可以分为()。 A正式沟通和非正式沟通B单向沟通和双向沟通C口头沟通和书面沟通D言语沟通和非言语沟通 6、人际关系的类型比较复杂,根据(),可把人际关系划分为合作型、竞争型和分离型。 A交往关系大小B人际交往需要不同 C 交往双方的相互关系状况D交往动机 7、领导者的任职素质是指领导者应具备的基本品质和条件,总的来说就是对某个领导岗位的德才要求,下列不属于才的方面的是()。 A政治思想作风品质B基本的知识素养C良好的人际关系D身体素质 8、考察领导干部的方法很多,()是指那些对组织目标产生重大积极或消极影响的行为。 A 情境模拟法 B 360度测评法 C 关键事件法 D 目标考核法 9、关于团体对个人的影响中,()是指个人在大众面前由于心理不自在,其行为表现拘谨,反应效果下降的现象。 A从众行为倾向B社会标准化倾向C社会顾虑倾向D社会助长作用 10、()的心理特点是“喜欢支配别人,自信而精力旺盛,有冒险精神”。 A社交型B传统型C企业型D艺术型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 1 及标志着管理心理学的正式诞生。 2 管理心理学是一门研究过程中的科学。 3 双因素理论是心理学家______提出的,这两个因素是_______和_______。 4 提出了“经济人”的假设及理论,被誉为。 三、判断题(请在各题中作出正确与错误的判断,若正确请在题后的括号内打上“√”,若错误则打上“×”。每小题1分,共15分) 1、管理心理学是自然性和社会性交叉以自然性为主的一门带理论性的应用心理学。() 2、知觉的恒常性消失,人对事物的认识就会失去确定性。() 3、对角色行为标准的不同认知会影响一个人在社会上采取不同的角色行为。() 4、能力和知识技能只有区别而不会有联系。() 5、气质是以活动目的和内容为转移的心理活动的典型的、稳定的动力特征。() 6、在一般情况下,态度的三种成分是协调一致的。()

伤寒论试题

17.附子汤证中身体痛、骨节痛的机理是:[ ] A 阳虚阴盛,水寒不化,凝滞筋骨 B 寒邪外束,营阴郁滞,气血不通 C 素有久寒,气血不足,筋骨失养 D 阳虚阴盛,寒水泛滥,水渍四肢 E 风寒内侵,阳虚不温,四肢失养 18.黄连阿胶汤的作用是:[ ] A 辛凉清热 B 清宣郁热 C 育阴清热 D 清热生津 E 和解泄热 19.厥阴病提纲的病机是:[ ] A 正伤邪陷,寒热错杂 B 上热下寒,寒热错杂 C 阴阳胜复,寒热错杂 D 正伤邪陷,表邪未解,上热下寒 E 上热下寒,寒热格拒 20.干姜芩连人参汤证的“寒格”是指:[ ] A 脾胃虚寒而吐利 B 寒水内停而吐利 C 上热与下寒相拒而吐利 D 肝寒气逆而吐利 E 脾肾虚寒 而吐利 21.下列何方证,不属于寒热错杂?[ ] A 麻黄升麻汤证 B 乌梅丸证 C 黄连汤证 D 小青龙汤证 E 大青龙汤证 22.以下除哪一汤证以外,均属水饮为患?[ ] A 竹叶石膏汤证 B 牡蛎泽泻散证 C 小青龙汤证 D 茯苓甘草汤证 E 茯苓桂枝白术甘草汤证23.下列何方证不属上热下寒证:[ ] A 附子泻心汤证 B 乌梅丸证 C 麻黄升麻汤证 D 栀子干姜汤证 E 干姜芩连人参汤证 24.《伤寒杂病论》的成书年代大约是:[ ] A 春秋时期 B 西汉末年 C 战国时期 D 东汉末年 E 晋代 25.关于《伤寒论》一书内容的论述,下面哪项较为确当:[ ] A 全面地阐述了寒邪所致疾病 B 全面地阐述了外感疾病和杂病 C 全面地阐述了外感风寒,未论及外感温热和杂病 D 较为全面地阐述了外感热病,兼述杂病 E 全面地阐述了外感风寒,兼述外感温热,未论及杂病 26.太阳病的头痛特点是:[ ] A 头顶胀痛 B 头项强痛 C 前额刺痛 D 两侧头痛 E 头痛如裹 27.病人主诉“气喘”,可辨为小青龙汤证的依据是:[ ] A 发热,恶寒,小便不利 B 发热,无汗,头痛,恶寒,烦躁 C 发热,恶寒,汗出,头痛 D 汗出而喘,无大热,脉数 E 发热,头痛,无汗,恶寒,咳嗽,呕逆 28.“太阳病,外证未除,而数下之,遂协热而利,利下不止,心下痞硬,表里不解者”,治宜:[ ] A 桂枝人参汤 B 桂枝加芍药汤 C 葛根汤D 葛根黄芩黄连汤E 生姜泻心汤 29.关于太阳蓄水证与蓄血证的症状鉴别要点,下列答案正确的是哪一项?[ ] A 一在气分,一在血分 B 一在膀胱,一在少腹 C 一无热邪,一有热邪 D 小便利与不利,神志正常与否 E 是否有“下血”症状 30.以下哪一项不是大、小结胸证的鉴别要点:[ ] A 前者为水热互结;后者为痰热互结 B 前者疼痛按之石硬;后者按之疼痛,未至石硬 C 前者舌苔黄滑;后者舌苔白滑 D 前者病位从心下至少腹;后者正在心下 E 前者脉沉紧;后者脉浮滑 B型题(5分):每题只有一个最佳答案。每个备选答案可用一次或几次或一次也不用。 A 表邪内迫,大肠传导失职 B 表邪化热入里,内迫肠道 C 风寒束表,水饮内停下渗大肠 D 营卫不和,脾虚水停 E 脾阳虚弱,寒湿内阻 31.葛根黄芩黄连汤证的病机是:[ ] 32.葛根汤证的病机是:[ ] 33.理中丸证的病机是:[ ] A 温通心阳 B 温通心阳,镇惊安神 C 温通心阳,化气行水 D 温通心阳,平冲降逆 E 温通心阳,潜镇安神

管理心理学题库汇总

第一章联系与思考 一、概念解释 管理心理学、工业心理学、行为科学、管理的技术系统、管理的社会心理系统、企业文化、管理的职能、管理的对象 二、填充题 1.管理的职能有。 2.管理过程的两个主要系统是。 3.工业心理学包括。 4.管理心理学的目的与任务是。 5.管理心理学的内容包括。 三、是非判断题 下列各题中,你认为正确的则在括号内写“是”,错误则写“否”(后面各章是非题均按此要求解答)。1.社会心理系统属于管理心理学的对象。() 2.技术系统属于工程心理学的对象。() 3.个体、团体、组织属于内环境系统。() 4.技术环境(工作性质、技术水平、产品数量、质量等)属外环境系统。() 5.工业社会心理学的发展就形成了管理心理学。() 6.从狭义而言,行为科学即指管理心理学。() 7.现代管理越来越重视科学技术的作用,人的因素作用下降了。() 四、选择题 下列题目中,每题请选择一个正确的答案(后面各章的选择题均按此要求解答)。 1.管理心理学研究的对象突出的是: A.以任务为中心的管理 B.以结构为中心的管理 C.以技术为中心的管理 D.以人为中心的管理 2管理心理学是一门带理论性和应用性的哪类学科? A.自然 B.社会 C.中间 D.人文 3.管理心理学的两重性主要指: A.生物人与社会人 B.积极与消极 C.共性与个性 D.自然性与社会性 4.下列哪种不是20世纪30年代前的工业心理学的范畴?

A.消费心理学 B.工程心理学 C.组织管理学 D.人事心理学 5.下列哪种选项不是内环境系统的社会心理系统? A.团体环境 B.个人环境 C.组织环境 D.技术环境 6.工业社会心理学主要指的是: A.人事心理学 B.工程心理学 C.人际关系学 D.工商心理学 7.根据行为科学的观点,团体行为管理的核心问题是: A.激励 B.人际关系 C.结构 D.影响力 五、问答题 1.管理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与内容是什么? 2.管理心理学的研究任务与意义是什么? 3.管理心理学与邻近科学(管理学、社会心理学、工业心理学、行为科学等)的关系如何? 4.管理心理学的研究方法主要有哪几种? 第二章练习与思考题 一、概念解释 泰勒制、例外管理、七职能论(POSDCORB)、法约尔的组织职能与管理职能、韦伯的官僚模式、霍桑实验与霍桑效应、管理科学学派、古典管理理论、行为科学学派、中国古代人性观、韩非的“法、术、势” 二.填充题 1.泰勒等的科学管理理论体系由以下三部分组成。 2.法约尔认为管理活动的五种要素是。 3.霍桑实验的四个阶段是。 4.安德鲁·尤尔(Andrew Ure)是国,夏尔·迪潘(Charles Dupin)是国。 5.泰勒的代表著作是,发表于年。 6.法约尔的代表著作是,发表于年。 7.孙武论将帅必须具备的条件是。 8.孙膑认为合军聚众,克敌制胜应采用以下激励方式。 9.人际关系理论的创始人是,他从年至年,主持了长达五年之久的。

管理心理学模拟题参考答案

一, 1、试述人性假设中自我实现人假设理论的管理思想及策略。(25分) 自我实现人假设是指人们力求最大限度地将自己的潜能充分地发挥出来,只有在工作中将自己的才能充分表现出来,才会感到最大的满足感。 基本观点: ?当人们的最基本需要得到满足时,他们就会转而致力于较高层次需要的满足,即自我实现。 ?个人总是追求在工作中变得成熟起来。 ?人主要还是由自己来激励和控制自己的。 ?如果能给予适当的机会,职工们是会自愿地把他们的个人目标和组织的目标结合为一体的。 管理策略: ?管理者要较多考虑怎样才能使工作本身变得具有内在意义和更高的挑战性 ?管理者应是一位起催化作用的媒介者,是创造与提供方便的人。 ?应该强调内在的奖励,使人们在工作中能获得知识、增长才干,因完成了任务与发挥了个人潜能后得到了最大的满足感。 ?管理制度与方式应能保证职工充分地表露自己的才能,达到自己所希望的成就。 联系实际加以阐述。 2、如何正确认识和对待组织中的非正式群体。 非正式群体是自然形成的一种无形组织,它是一种非正式的联合体。非正式群体具有以下特征:以某种共同利益、观点和爱好为基础,以感情为纽带,有较强的内聚力和行为一致性。 非正式群体的存在是一种客观现象,它有一定的作用,但这种作用受某些条件的制约。当非正式群体的组织结构与正式群体组织相一致时,它能促进正式群体,使之能更好地发挥预定的劳动生产功能。但是,当非正式群体的组织结构和正式群体不相一致时,尤其是当正式群体的领导人失去在非正式群体成员中的威信时,容易引起两种群体之间的冲突,甚至阻碍正式群体的正常工作。 管理者必须重视非正式组织的作用,力争创造条件,使之与正式群体配合。如果处理得当,就可使非正式群体起到正式组织机构的作用,处理不当就会产生对立情绪,造成对抗局面。 联系实际加以阐述。 3、试述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的基本内容及其对组织管理的启示。(25分) 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提出人的需要可以分为五个层次,这五种需要分别为: 1、生理需要: 2、安全需要: 3、社交需要: 4、尊重需要: 5、自我实现需要。

管理心理学试卷A及答案

管理心理学基础A卷 、单向选择(每小题2分,共30分)请将答案填在下面表格中 1、目标理论认为对目标的合适程度可以从三个角度加以分析,即目标的具体性、目标的难易度和 A、目标的可接受性 B、目标的实践性 C、目标的合理性 D、目标的科学性 2. 谈话法和问卷法属于管理心理学研究方法中的 A、观察法 B 、实验法 C 、调查法 D 、测验法 3. 对某一个体、某一团体或组织在较长的时间里连续进行观察、调查、了解,是管理心理学研究方法中的 A、观察法 B 、个案法 C 、调查法 D 、实验法 4. 法约尔的管理理论在古典管理理论中属 A、早期管理理论 B 、传统管理理论 C、科学管理理论 D、行为科学理论 5. 在行为科学理论中侧重研究人的需要、动机和激励问题的理论是 A、人性管理理论 B 、群体行为理论 C、人类需要理论 D、领导行为理论 6. 以感情来维系成员之间关系的群体是 A、参照群体 B、实属群众 C、非正式群体 D、正式群体 7. 个体在群体的压力下,在行为上趋向与其他人保持一致,这一现象称为 A、暗示 B 、服从 C 、模仿 D 、从众 8有明确的组织结构和任务分工的团体叫 A、非正式群体 B、正式团体 C、指挥团体 D、利益团体 9、一般来说,一个群体的规模越大,凝聚力往往 A、适中 B 、越大 C 、越小 D 、两者没有关系 10、“酸葡萄理论”属于下列哪种自我防卫方式 A、合理化 B 、压抑 C 、升华 D 、替代 11、人为设定条件,控制某些心理现象的发生并加以研究的方法称为 A、访谈法 B、冋卷法 C、实验法 D、测试法 12、有人勤奋有人懒惰,这是性格的 A、意志特征 B、情绪特征 C、态度特征 D、理智特征

CCAA《管理心理学》考试题及答案(2020年九月整理).doc

CCAA《管理心理学》本章节合格分数:3分 1. 管理心理学的研究内容包括()(1分)[多选题] 1. 个体心理 2. 群体心理 3. 领导心理 4. 组织心理 2. 管理是协调工作活动的过程,以便能够有效率和有效果的同别人一起或通过别人实现组织的目标。()(1分)[判断题] 1. 正确 2. 错误 3. 研究人员用标准化的量表或精密仪器来测量被试者的智力、性格、态度以及其他个性特征的方法,指的是()(1分)[单选题] 1. 测验法 2. 谈话法 3. 实验法 4. 案例法 4. 问卷法是研究者根据预先拟好的问题向被调查者提出,以一问一答的方式进行调查。()(1分)[判断题] 1. 正确 2. 错误

本章节合格分数:3分 1. 人类大脑包含着一连串永不停歇的“反馈回路”,这些回路共同形成了一台驱动思想和行为的引擎,分为四个阶段是()(1分)[单选题] 1. 联系—结果—行动—事实 2. 事实—联系—结果—行动 3. 行动—事实—联系—结果 4. 事实—联系—行动—结果 2. 记忆的遗忘过程是不均匀的,不是每天忘掉平均数量的内容,而是在记忆完毕且停止复习的时候开始遗忘,其遗忘特点是()(1分)[单选题] 1. 先慢后快 2. 越来越快 3. 先快后慢 4. 越来越慢 3. 影响审核人员沟通效果的要素主要有()(1分)[多选题] 1. 审核认证人员 2. 审核认证内容 3. 沟通渠道 4. 审核对象

4. 反射脑是人类独有的身份标志,它运转的速度很慢,需要持续地投入注意力。()(1分)[判断题] 正确 2. 错误 5. “二八”法则是指20%的活动创造80%的价值。()(1分)[判断题] 1. 正确 2. 错误 6. 相比于机械记忆,有意义的内容可以更快速被记住。()(1分)[判断题] 1. 正确 2. 错误 本章节合格分数:2分 1. 领导力是一种影响力,它能使人们超出常规标准、常规质量的去完成任务,并且乐意这么做。()(1分)[判断题] 1. 正确 2. 错误 2. 管理是一种特殊的领导,其范围要小于领导的范围,同时领导者的人数要多于管理者。()(1分)[判断题] 1. 正确 2. 错误

管理心理学试题

模拟试题 一、选择题(20×2=40) 1.()研究者有目的的控制和改变某些条件,引出所要研究的某些现象,以此得到关于这一现象发生所起作用规律的研究方法是。 A.实验法;B.访谈法;C.个案法;D.观察法。 2.()主持霍桑实验的人是。 A.亚当斯;B.梅奥和罗利斯伯格;C.艾宾浩斯;D.费斯汀格。 3.()“滥竽充数”行为产生的最根本原因是。 A.齐宣王的喜好; B.南郭先生的道德品质; C.齐宣王的制度不合理; D.南郭先生没有制度意识; 4.()每个人特定人群总有一种共同的、较为一致且固定的看法,并以此作为判断其人格的依据,这种现象被称为。 A.光环作用; B.假定相似作用; C.首因效应; D.社会刻板效应; 5.()在组织行为学中,把一个人对于自己在某种环境中应该有什么样的行为反应的认识称为。 A、角色定式; B、角色冲突; C、角色期待; D、角色知觉。 6.()由于缺乏或期待某种结果而产生的心理状态被称为,人们从事某种活动,为某一目标付出努力的意愿被称为,通过满足员工的需要而使其努力工作,从而实现组织目标的过程被称为。 A.需要;动机;激励; B.需要;激励;动机; C.动机;需要;激励; D.动机;激励;需要。 7. ()赫茨伯格双因素理论中的双因素是指。 A.物理因素、社会因素; B.环境因素、主体因素; C.保健因素、激励因素; D.内在因素、外在因素。 8.()在公平理论中,如果一个人与另外一个人相比感到吃亏了,会采取。 A.减少投入; B.增加投入; C.要求增加他人的收入; D.要求减少他人的工作量; 9. ()在管理心理学中,把一个人在群体中工作不如单独一个人工作时更努力的倾向称为。 A.群体促进效应;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