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传染病学复习重点

传染病学复习重点

传染病学复习重点
传染病学复习重点

第一章总论

1、传染病

2、Prion传染性蛋白粒子

传染性海绵状脑病

?朊病毒朊毒体朊毒朊粒

3、感染infection

4、机会性感染opportunistic infection

5、感染过程的表现(感染谱):①病原体被清除

②隐性感染/亚临床感染仅有免疫应答

(甲肝、乙脑、结核)

③显性感染/临床感染组织损害、病理改变

(流行性出血热、麻疹、水痘、流行性腮腺炎)

④病原携带状态乙肝、伤寒

⑤潜伏性感染不排出病原体

(单纯疱疹、带状疱疹、疟疾、结核)

6、致病力pathogenicity

①侵袭力invasiveness 侵入、生长、繁殖

②毒力virulence

exotoxin 白喉杆菌、破伤风杆菌、霍乱弧菌

endotoxin 伤寒杆菌、志贺菌

③数量quantity

④变异性variability——致病力变化:卡介苗、肺鼠疫

7、感染过程中的免疫应答

①变态反应——特异性

结核菌素实验(PPD)

②保护性免疫

非特异免疫:屏障、吞噬作用、体液因子

特异免疫:体液——细菌

细胞——病毒、真菌

8、传染病的发生与发展:入侵门户、机体内定位、排出途径

9、组织损伤的发生机制

①直接侵犯——溶组织阿米巴、脊灰

②毒素作用

内毒素:LPS

外毒素:破伤风、肉毒杆菌、霍乱

③免疫机制

免疫抑制:麻疹等病毒

免疫破坏:HIV

变态反应:III-肾综合征出血热、IV-TB

10、病理生理反应

①发热——内源性致热原:IL-1、TNF、IL-6、IFN→PGE2→体温中枢

②代谢变化(分解代谢↑)——胰岛素、胰高血糖素

11、自然疫源性传染病/人兽共患病(zoonosis)鼠疫、钩体病、布鲁病

12、流行过程的基本条件:

①传染源3+1:患者、隐性感染者、病原携带者、受感染动物

②传播途径:呼吸道传播、消化道传播、接触传播、

虫媒传播:疟疾、流行性斑疹伤寒、地方性斑疹伤寒、黑热病、恙虫病

血液体液传播

水平传播——垂直传播(宫内10-20%、分娩、哺乳)

③人群易感性

13、传染病的特征:病原体(pathogen)

传染性(commucability)

流行病学特征(epidemiologic feature)

感染后免疫(postinfection immunity

14、病程发展的阶段

①潜伏期:检疫工作的依据

②前驱期:非特异性甚至缺失

③症状明显期:存在顿挫型

④恢复期:可残余病理、生化改变及传染性

15、发热的处理

①<38.5℃不退热

②≥38.5℃药物:中医+NSAIDS+糖皮质激素

物理:冰袋、酒精

乙醇→乙醛→乙酸

双硫仑样反应↑

头孢霉素,甲硝唑

③≥39℃血培养

16、管理传染源

病人——及时上报(6/12)

甲类(强制管理):鼠疫plague,霍乱

乙类(严格管理):SARS、肺炭疽、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

丙类(监测管理)

接触者——检疫、密切观察、药物预防/预防接种

病原携带者——治疗、教育、调整岗位、随访观察

切断传播途径

保护易感人群

病毒性肝炎

1、病原体

HAV-HEV √

CMV、EBV、HSV ×

肝损伤为主、2大指标肝功异常→黄疸、3大症状疲乏、食欲减退、厌油

2、HAV/HEV

急性感染(显性感染)

消化道传播→季节性→暴发流行

3、HBV/HCV/HDV

血液传播→散发性/家庭聚集性

慢性经过(隐性感染)

重型肝炎/肝硬化/肝细胞癌

4、流行病学:传播途径

(甲型肝炎和戊型肝炎)

粪口传播为主

日常生活接触

甲型肝炎:水生贝类如毛蚶等

戊型肝炎:饮用水污染

甲型肝炎输血传播:偶见

(乙型肝炎/丁型肝炎和丙型肝炎)

血液体液传播——HCV

生活上的密切接触

母婴传播(垂直传播)——HBV家族聚集

性接触(唾液、精液和阴道分泌物):为血液体液传播的特殊形式

吸血昆虫:缺乏充足的证据

5、易感性与免疫力

普遍易感

甲型肝炎:≤6个月婴儿不易感

不同HCV病毒株之间不存在交叉免疫

抗-HCV、抗-HD IgG并非保护性抗体

6、流行特征

散发性发病:乙型肝炎、丙型肝炎

暴发流行:甲型肝炎和戊型肝炎

季节分布——甲型肝炎:秋、冬季

戊型肝炎:雨季或洪水后

乙、丙、丁型肝炎:季节分布不明显

7、急性肝炎

临床表现:急性甲型肝炎

黄疸前期(5~7日)

起病急

发热乏力象感冒

消化症状更突出

纳差、厌油、恶心、呕吐、上腹痛、肝区痛、腹泻、尿色加深

黄疸期(持续2~6周)

热退黄疸现,症状有所减、肝大有压痛

恢复期

黄疸消退,症状消减,肝脾回缩,肝功能恢复正常

持续2周至4个月

总病程约2~4个月

有症状的急性乙型肝炎

亚临床型乙型肝炎

8、慢性肝炎

轻度:病情较轻,症状不明显,生化指标仅1~2项轻度异常

中度:症状、体征、实验室检查居于轻度和重度之间

重度:有明显/持续肝炎症状,伴肝病面容、肝掌、蜘蛛痣或肝脾肿大,无门脉高压,白蛋

白≤32g/L、胆红素≥85.5μm o l/L、P T A40%~60%(三项之一)

9、重型肝炎(肝衰竭)

分期:根据临床表现的严重程度,亚急性肝衰竭和慢加急性(亚急性)肝衰竭分为早期、中期和晚期

早期:

①极度乏力,明显厌食、腹胀等严重消化道症状;

②黄疸进行性加深(TB≥171μmol/L或每日上升≥17.1μmol/L);

③有出血倾向,30%<PTA≤40%;

④未出现肝性脑病或明显腹水。

中期:肝衰竭早期表现基础上,病情进一步发展,出现以下两条之一者:

①出现Ⅱ度以下肝性脑病和/或明显腹水;

②出血倾向明显(出血点或瘀斑),且20%<PTA≤30%。

10、淤胆型肝炎(毛细胆管炎型肝炎)

急性淤胆型肝炎起病似急性黄疸肝炎,但症状轻

慢性淤胆型肝炎在慢性肝炎或肝硬化基础上发生

黄疸深,消化道症状轻;皮肤瘙痒,大便色浅。

TBIL↑↑,DBIL↑;ALT及AST升高不明显,PTA>60%,γ-GT/GGT,ALP/AKP,TBA,CHO↑↑

11、肝炎肝硬化

根据肝脏炎症情况分为两型

活动性肝硬化:有慢性肝炎活动的表现,常有转氨酶升高、白蛋白下降。

静止性肝硬化:无肝脏炎症活动的表现,症状轻或无特异性。

12、临床表现:各型肝炎特点

乙型肝炎/丙型肝炎:起病缓,常无发热

丙型肝炎:黄疸发生率及ALT升高程度较乙肝低,但慢性化达50-80%,常见肝外表现

甲型肝炎/戊型肝炎:发热常见

戊型肝炎:淤胆症状及病情较甲型肝炎重,尤其是妊娠后期

丁型肝炎—c o i n f e c t i o n:少见,与H B V同时感染,病情轻,5%转为慢性

s u p e r i n f e c t i o n:在H B V感染基础上感染H D V,病情重,70%转为慢性

13、小儿肝炎

急性肝炎:黄疸常见,甲型肝炎为主

隐性感染多见:易成为无症状HBsAg携带者

重型肝炎中急性重型肝炎相对常见

14、老年肝炎

急性肝炎以戊型肝炎较多见

黄疸常见,黄疸深,时间长

淤胆多见

重型肝炎比例高,病死率高

15、妊娠期肝炎

妊娠期肝负担加重,故症状较重,特别是妊娠后期

消化道症状较明显,产后大出血多见

16、并发症:肝性脑病

I——精神症状性格、定向力、计算力↓、睡眠倒错

Ⅱ——神经症状扑翼样震颤、腱反射↑、肌张力↑

Ⅲ——昏睡呼之能应

Ⅳ——昏迷腱反射×

17、治疗原则——尚缺乏特效治疗

充分休息、合理营养为主、药物治疗为辅

避免饮酒、过劳及使用损肝药物

用药宜简不宜繁

18、对症支持治疗:降酶药物

?甘草酸类以组织学改善和ALT/AST稳定双降为特点

?联苯双酯以ALT降低为特点,而对组织学改善和AST降低不明显,且ALT反弹率高?双环醇以ALT/AST稳定双降为特点

?水飞蓟素类的抗炎保肝作用以解毒为主,兼ALT /AST稳定双降

非特异性护肝药:维生素、还原型谷胱甘肽、肝泰乐等

退黄药:茵栀黄、苦黄、腺苷蛋氨酸、门冬氨酸钾镁等

急性肝炎

A H A A H

B A H E:对症及支持治疗。

孕妇和老年人A H E:按较重肝炎处理

A H C:尽早抗病毒治疗

慢性肝炎

一般治疗:合理休息、饮食、心理平衡

对症治疗:保肝、降酶、退黄

抗病毒治疗:α干扰素、利巴韦林、核苷类似物

免疫调节治疗:胸腺肽、香菇多糖等

抗肝纤维化治疗:丹参冬虫夏草

19、抗病毒治疗的目的

抑制病毒复制,降低传染性

减少肝细胞变性坏死,改善肝功能,提供生活质量

最大限度的抑制肝纤维化,减少或延缓肝硬化、肝衰竭和H C C的发生。

20、C H B抗病毒治疗的目标

终极目标:HBsAg血清学转换

阶段目标:HBeAg血清学转换

初级目标:HBVDNA阴转(低于70-1000copies/ml)

21、CHB抗病毒治疗的适应证

HBV DNA≥105 拷贝/ml

(HBeAg阴性者为≥104 拷贝/ml)

ALT ≥2×ULN - 如用干扰素治疗,ALT应≤10×ULN

- 血总胆红素水平应<2×ULN

ALT <2 ×ULN

-肝组织学:Knodell HAI ≥4,≥G2, ≥S2

22、CHC抗病毒治疗的适应证

只有确诊为血清HCV RNA阳性的丙型肝炎患者才需要抗病毒治疗(HCV RNA≥103)ALT正常或轻度升高患者,只要HCV RNA阳性也可治疗

23、抗病毒治疗疗效影响因素

肝炎活动(A L T异常)>肝炎静息者

H B V D N A低水平>高水平者

基因型:IFN疗效A>B>C>D;非1b>1b

病程:病程短者>病程长者;无肝硬化者>肝硬化者

性别:女性>男性

年龄:成年期感染>幼儿期感染

24、α干扰素抗病毒治疗禁忌证

血清胆红素升高>2ULN

失代偿性肝硬化

自身免疫性疾病

有重要脏器病变

25、α干扰素抗病毒治疗不良反应

?类流感综合征,通常在注射后2~4h发生;

?骨髓抑制,表现为粒细胞及血小板计数减少;

?失眠、轻度皮疹、脱发

?神经精神症状如焦虑、抑郁、兴奋、易怒、精神病

?少见的不良反应如癫痫、肾病综合征、间质性肺炎和心律失常等时,应停药观察;?诱发自身免疫性疾病如甲状腺炎、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溶血性贫血、风湿性关节炎、Ⅰ型糖尿病等。

26、核苷(酸)类似物仅用于乙型肝炎的抗病毒治疗

核苷类似物:

拉米夫定LAM、恩替卡韦ETV、恩曲他滨FTC、替比夫定LdT、克拉夫定LFMAU等;

核苷酸类似物:

包括阿德福韦酯ADV、替诺福韦TDF等。

27、CHB的随访检查项目

随访时间:3-6月

青年患者/H B V D N A阴性者—肝功、H B V M、H B V D N A

中老年患者/H B V D N A阳性者—肝功、H B V M、H B V D N A、血常规、肝脏超声、A F P

重型肝炎

①一般支持疗法

大便通畅:乳果糖(杜密克)

高营养、高热量、低蛋白饮食

10%G S,维生素B、C及K。

白蛋白或新鲜血浆交替

注意维持水和电解质平衡

②保肝治疗—门冬氨酸钾镁、还原型谷胱甘肽、前列腺素E1(PGE1)

③促进肝细胞再生—胰高血糖素-胰岛素(G-I)疗法、肝细胞生长因子(HGF)

④改善微循环:PGE1,丹参

⑤病因疗法

抗病毒药物:NUCs—用于HBV复制活跃者疗效满意

免疫调节剂:胸腺肽α1或胸腺五肽

急性重型肝炎早期可用激素

⑥腹水—排钾利尿药和保钾利尿药合用(螺内酯加速尿)

血浆或白蛋白加特利加压素配合可提高利尿效果

⑦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

大多为大肠埃希菌感染

选用碳青霉烯类、第四代头孢菌素或第三代头孢菌素加酶抑制剂

冷沉淀(含纤维连接素)可促进吞噬细胞功能,增强机体抗感染能力

⑧防治消化道大出血

PPI

维生素K1/凝血酶原复合物/新鲜血浆

冰去甲肾上腺素盐水

生长抑素

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者需三腔管气囊压迫止血

⑨防治肝肾综合征

禁用肾毒性药物

严格限制入水量

大剂量速尿

小剂量多巴胺+速尿静滴

特利加压素加白蛋白

N-乙酰半胱氨酸(NAC)

血液净化疗法(CBP):CRRT

⑩防治脑病

口服乳果糖或拉克替醇

精氨酸解氨的能力有限,但可纠正碱中毒

富含支链氨基酸制剂: 早期应用疗效较佳

防治脑水肿

- 限制水的输入量

- 用20%甘露醇

28、治疗:淤胆型肝炎

腺苷蛋氨酸(思美泰):通过转甲基改善肝细胞膜流动性而促进胆汁分泌熊去氧胆酸(UDCA)

激素治疗可用于难治性患者

思考题

肝炎病毒标志的意义

急黄肝和重型肝炎的早期诊断

慢性乙型肝炎与慢性丙型肝炎的抗病毒治疗

重型肝炎的救治原则

肾综合征出血热

1、肾综合征出血热/流行性出血热/出血热

自然疫源性疾病

由汉坦病毒属病毒引起,鼠为主要传染源

全身小血管和毛细血管广泛损害、发热/休克、出血/肾损害为特征

2、传播途径

动物源性(主要)

- 接触传播:动物体液或排泄物污染皮肤或黏膜

-呼吸道传播:排泄物污染尘埃后吸入

-消化道传播:排泄物污染物或水源

虫、螨传播——革螨和恙螨通过吸血传播(尚有不同意见)

垂直传播——母→胎儿

3、人群易感性——普遍易感,但多见于青壮年,感染后终身免疫

4、流行特征

地区性主要见于欧亚大陆,我国大部分地区可见,有相对固定的疫区

农村多,常见村庄或城镇边缘地带,尤其见于野外作业者(如看渔塘、看田、看鸭等)季节性——野鼠型多在秋冬季(11-1,5-7),家鼠型则在春夏之间(3-5)

5、临床表现

①潜伏期:4~46日(一般7~12日),平均2周

三大症状:发热、出血、肾损害

五期经过:发热期、低血压期、少尿期、多尿期、恢复期

②发热期

共5~6日

畏寒,发热呈弛张或稽留,全身中毒症状(恶心、呕吐、腹痛、腹泻、嗜睡,谵妄

三痛(头痛、腰痛、眼眶痛),部分有腹痛

三红(面红、颈红、上胸红)即酒醉貌,结合膜、软腭充血,球结膜水肿

出血倾向(球结膜、软腭、腋下),重者见瘀斑

部分出现肾损害(蛋白尿、血尿、管型尿)

早期临床表现总结:发热面红酒醉貌

头痛腹痛眼眶痛

皮肤黏膜出血点

恶心呕吐蛋白尿

③低血压期

第4~6日出现

持续1~3日

热退后病情加重

血压↓、休克、尿少

④少尿期

第5~7日出现

少尿倾向(24h<100ml)

尿少(24h<400ml)

尿闭(24h<50ml)

尿毒症:口渴、呃逆、呕吐、舌炎、腹痛、谵妄、昏迷等、酸中毒、高钾血症、高血容量、心衰、肺水肿

出血症状(咯血、呕血、经血等)

⑤多尿期:低钾血症、代碱

⑥恢复期

6、实验室检查

蛋白尿、血尿、管型尿、尿中膜状物(凝血块、蛋质及坏死脱落上皮细胞)

7、并发症

腔道大出血、颅内出血、心功能不全、肺水肿、ARDS、肝损害、继发感染等

8、诊断

流行病学资料野外作业及留宿史,与鼠类接触史流行季节

临床表现—发热后症状加重;三症状、三痛、三红(酒醉貌);出血;肾脏损害;五期经过实验室检查血WBC↑,异淋↑,血小板↓,蛋白尿,尿中膜状物等

9、治疗原则—三早一就:早诊断、早休息、早治疗、就近治疗

发热期治疗:抗病毒和免疫治疗

低血压休克期治疗:液体疗法是最重要的治疗措施

原则:“缺多少、补多少、缺什么、补什么”,“不同病期,区别对待”

思考题

出血热的发病机制、病变和临床表现的关系

出血热的发热期、低血压期、少尿期的临床特点

出血热的早期治疗(重点是液体疗法)

出血热的实验室检查变化

流行性乙型脑炎Epidemic Encephalitis B

1、概述

传染源:幼猪是主要传染源

传播途径:通过蚊虫叮咬传播

易感性:普遍易感,好发于10岁以下儿童,尤其是2~6岁儿童

隐性感染率高

高度散发性,集中暴发少,家庭成员中少有同时多人发病

地区性:亚洲东部的热带、亚热带及温带地区

季节性:集中在7、8、9三个月

2、典型临床表现

①初期:起病急、体温在1~2日内高达39~40C、头痛恶心和呕吐、嗜睡或精神倦怠、可有

颈强直及抽搐、持续1~3日

②极期:高热:体温常高达40℃以上,热度、热程与病情相关

意识障碍:嗜睡、谵妄、昏迷等,程度、持续时间与病情相关

抽搐:频率、严重性与病情相关

呼吸衰竭:延脑呼吸中枢病变、脑水肿、脑疝、颅内高压和低血钠脑病等所致(高热、抽搐和呼吸衰竭相互影响)

神经系统症状和体征:深浅反射,病理反射,脑膜刺激征,肢体强直性瘫痪或肌张

力增高,去大脑强直,听觉障碍,视力障碍,感觉障碍

③恢复期:体温逐渐下降、精神神经症状逐日好转

④后遗症期

3、治疗

尚无特效的抗病毒药物

护理极重要:定时翻身、侧卧,拍背、吸痰、口腔清洁、防止褥疮、防止舌咬伤、鼻饲等把好“三关”:高热、抽搐、呼吸衰竭

重型、极重型预防性地应用抗菌药物

①高热

物理降温为主,药物降温为辅

体温控制在38℃为宜

物理降温:控制室温、冰帽、冰袋、酒精浴、冷盐水灌肠等

药物降温:阿斯匹林、消炎痛、安乃近(滴鼻)、亚冬眠等

②抽搐

去除病因

脑水肿所致者以脱水为主

因呼吸道分泌物堵塞致脑细胞缺氧者,以吸痰、给氧为主

因高热所致者以降温为主

因脑实质病变引起者,使用镇静剂

③呼吸衰竭

依引起的原因给予及时治疗

呼吸道分泌物梗阻所致者,吸痰、翻身引流、雾化吸入

脑水肿所致者用脱水剂治疗

中枢性呼吸衰竭者使用呼吸兴奋剂

血管扩张剂

气管插管、气管切开

④恢复期及后遗症处理——功能训练、理疗、针灸、按摩、高压氧治疗

思考题

中枢神经系统感染鉴别诊断的意义是什么?

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的常见入侵途径有哪些?

细菌性、结核性、病毒性、真菌性脑膜炎的鉴别诊断。暴发型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的发生机理及治疗原则是什么?

流行性乙型脑炎的治疗措施有哪些?

常见化脓性脑膜炎的抗生素选择。

艾滋病

1、由HIV所致性慢性传染病

?通过性接触、血液或母婴垂直传播感染

?病毒主要侵犯和破坏CD4+细胞,导致机体细胞免疫缺陷,继发各种机会性感染或肿瘤?“鸡尾酒疗法”:高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highly active antiretroviral therapy, HAART),是最有效的治疗手段

2、切断传播途径是控制HIV感染流行的最佳方法

3、传染源:患者和无症状HIV感染者

4、传播途径

性接触传染:

血液传染:药瘾者共用针头,输注含HIV的血制品

母婴传播:胎盘、产程中及哺乳

高危人群:男同性恋者、性乱交者、静脉药瘾者、反复接受血制品者

5、不会传播HIV的途径

HIV不能通过空气、一般的社交接触或公共设施传播

与艾滋病患者及HIV感染者的日常生活和工作接触不会感染HIV

一般接触如握手、拥抱、共同进餐、共用工具、办公用具等不会感染艾滋病

HIV不会经马桶圈、电话机、餐炊具、卧具、游泳池或公共浴池等而传播

蚊虫叮咬不传播艾滋病

6、急性期

?75%~80%的HIV感染者有发热

?60%的感染者可出现皮疹,伴随乏力、恶心、纳差、头痛、肌痛、关节痛等非特异性症状

?全身广泛淋巴结的轻度肿大,较固定、有触痛,可活动

?皮疹可以是斑疹、丘疹、或痤疮样等,特别是出现在上胸背部,一般没有疼痛和瘙痒?口腔和生殖器的皮损较为常见

?少数患者表现为淋巴结炎

?血液中可见非典型的单核细胞,提示急性病毒活动期

?病变轻微,持续3~14日,无需特异性治疗可自行缓解

7、无症状期

从HIV急性感染期延伸而来,或是急性感染期缺如直接进入本期

一般情况较好,无临床症状

对感染没有过度的易感性,也能从普通的或季节性感染中很快恢复

8、艾滋病期

●艾滋病相关综合征期:开始出现与艾滋病有关的症状和

●体征,直至发展成典型艾滋病的一段时期

具备艾滋病的最基本特点:细胞免疫缺陷

?持续1月以上的发热、盗汗、腹泻、乏力

?体重减轻10%以上

?头痛、性格改变、记忆力减退、表情淡漠、乃至痴呆的神经精神症状

?全身广泛的持续淋巴结肿大,直径大于1cm,无压痛、不粘连;两个或两个以上部位淋巴结肿大(腹股沟除外);淋巴结肿大持续3个月以上

机会性感染和肿瘤:随着CD4+ T淋巴细胞的下降和病毒载量的增高,机会性感染逐渐常见,即在正常机体很少致病的有机物所引发的感染,这些发生在于免疫缺陷

患者时,往往是潜在性的致瘤性的感染

10、实验室检查

一般检查:WBC、RBC、Hb以及PLT都有不同程度的降低,常出现尿蛋白和肝功能或肾功能的异常

免疫学检查: CD4+T细胞减少,CD4/ CD8﹤1.0

病毒及特异性抗原抗体检测——抗体检测

急性HIV感染的检测

艾滋病机会性感染的相关检查

11、诊断

●必须是HIV抗体确认试验阳性

●HIV RNA 和P24抗原阳性有助于诊断

●<18月龄幼儿的早期诊断

首选:HIV cDNA (PCR)

次选:HIV RNA(RT-PCR)2次

12、治疗

以高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HAART)为主的综合治疗

机会性感染治疗

免疫调节治疗

对症治疗、支持治疗

13、HAART

提出时间:1996年10th国际艾滋病年会

美籍华人何大一提出

理论基础:突破3个或以上的基因屏障的突变对HIV常常是致死的

14、HAART主要药物

①核苷类反转录酶抑制剂(N R T I):加入延长中的病毒DNA末端,使反转录酶不能识别。

AZT:骨髓抑制,严重贫血;逆转HIV痴呆

d4T:高脂血症;胰腺炎;脂肪萎缩及重新分布

3TC:副作用轻微

阿巴卡韦ABC、替诺福韦TDF、恩曲他滨FTC

双汰芝(3TC+AZT)特努瓦达(TDF+FTC)

三协唯(3TC+AZT+ABC)

②非核苷类反转录酶抑制剂(N N R T I):诱导反转录酶构象改变而失活

奈韦拉平N V P:皮疹,可致命;肝损害;导入期

依非韦伦E F V:CNS;皮疹;肝损害

③蛋白酶抑制剂(P I):抑制蛋白酶活性,使前体蛋白不能被剪切修饰为结构蛋白和酶类,

而使病毒不能组装完整的病毒颗粒

利托那韦R T V:胃肠道反应重而不能耐受,作为其他PI的激动剂

克力芝(洛匹那韦/利托那韦LPV/r):糖脂尿酸代谢紊乱

④融合抑制剂:阻止g p41构象改变

⑤整合酶抑制剂:阻止病毒D N A整合入宿主细胞D N A

⑥辅助受体抑制剂:C C R5

14、HAART标准方案

2N R T I+1N N R T I/P I

2N R T I:T D F+F T C→A Z T/d4T/A B C+3T C

N N R T I::E F V→N V P

P I:L P V/r

思考题

简要阐述HIV感染分期及其各期的主要临床表现

HAART的定义是什么?它的组成原则是什么?

试述我国HIV/AIDS患者抗反转录病毒治疗时机?

试述阻断HIV母婴垂直传播的方式和可能采取的措施

简要阐述HIV职业暴露后的治疗原则和救治流程

伤寒

1、基本病理:全身MPS的增生性反应,重在回肠下段

2、临床特征:持续发热,相对缓脉

全身中毒症状+ 肠道症状

玫瑰疹、肝脾大

WBC 酸性细胞降低or消失

3、潜伏期:10-14 d (7-23)

4、分型:五型

普通型(典型):四期4-5周

初期第1周缓起发热非特异全身症状

极期第2-3周典型表现-/+ 并发症全身消化神经心血管肝脾皮肤

缓解期第3-4周症征缓解-/+ 并发症

恢复期第5周

5、并发症治疗

肠出血: 禁食抗菌止血;手术

肠穿孔: 手术禁食抗菌胃肠减压

中毒性心肌炎: 抗菌小量激素

1.伤寒与一般G-菌败血症有何异同?

2.肥达反应阴性可排除伤寒?Why?

3.伤寒治疗中应注意些什么?

霍乱(cholera)

1、流行环节

传染源: 病人,带菌者,

传播途径: 粪-口,生活接触,苍蝇。

易感人群:普遍易感。

流行特征:地方性;季节性,周期性。

2、临床表现

潜伏期: 1-7d,典型分三期

泻吐期: 泻吐剧, 米泔样大便,量多.持续1~2h。

脱水虚脱期: 泻吐→失水电解质,循环衰,烦躁,眼窝陷,声嘶,舟状腹,皮肤皱,代酸,肾衰,肌痉挛,低钾,2-3d.

反应恢复期: 脱水纠正,症状消,T↑,1-3d自退。

临床类型:轻型、中型、重型。

3、并发症

●急性肾功能衰竭

●肺水肿

●电解质紊乱,低血钾

4、治疗:补液疗法、口服补液、抗菌治疗、对症治疗

细菌性痢疾(Bacillary dysentery)

1、概述

志贺菌属引起的肠道传染病,为常见的消化道传染病。

病理改变:结肠的化脓性炎症。

普通型特征:畏寒、发热、腹痛、腹泻,粘液脓血便,里急后重

中毒型特征:高热、惊厥,呼吸或循环衰竭。

2、传染源:急、慢性病人,带菌者。

3、传播途径:粪―口途径,食物、饮水,手、蟑螂(媒介)

4、易感人群:普遍易感。

5、流行特征:夏秋季、儿童发病高。

6、临床表现

潜伏期:1-2天(数小时-7天)

临床类型:两期六型

急性期——普通型典型)

轻型

重型

中毒型:休克型、脑型、混合型

慢性期——慢性迁延型

慢性隐匿型

急性发作型

①普通型表现

全身症状:畏寒,发热,头痛;

肠道症状:腹痛,腹泻,里急后重;

大便情况:粘液脓血便(桃花脓),量少,次数多;

体征:左下腹压痛。

②轻型表现

全身症状:轻

肠道症状:轻,里急后重感缺乏;

大便情况:不典型,或仅带粘液;

体征:不典型。

●△注:该型常为传染源,易演变为慢性!!

③中毒型表现

症状:

体征:不同型别体征不同。

休克型:为感染性休克表现,面色苍白,四肢冷,P↑,BP↓,严重者全身紫绀。

脑型:脑缺氧,脑水肿,甚至脑疝;烦躁,呕吐,惊厥,P↑,R↑,不规则,瞳孔不等大。中毒性菌痢的治疗

●病原治疗:强效、速效、联合、足量

●对症治疗:降温,镇静;

抗休克:扩容,纠酸,抗炎,解毒;

降颅压:脱水,防呼衰(甘露醇等)。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Epidemic Cerebrospinal Meningitis

1、脑膜炎奈瑟菌(脑膜炎球菌)

2、传染源:带菌者和流脑病人

3、传播途径:呼吸道直接传播,密切接触(对2岁以下婴幼儿)

4、易感性:普遍易感,6月~2岁婴幼儿童发病率高

5、免疫性:感染后对本群病原菌产生持久免疫力,群间有交叉免疫,但不持久

6、流行季节:明显季节性,多发于冬春季

7、周期性:一般每3~5年小流行,7~10年大流行

8、症状和体征

①普通型

前驱期——多数病人无此期表现

上呼吸道感染症状

持续1~2日

败血症期——起病急;高热寒战,体温39~40℃;毒血症症状;皮肤黏膜瘀点或瘀斑持续1~2日后进入脑膜炎期

脑膜炎期——症状多与败血症期症状同时出现

高热及毒血症症状

中枢神经系统症状

经治疗后2~5日进入恢复期

恢复期——体温逐渐下降至正常

皮肤瘀点瘀斑消失

症状逐渐好转,神经系统检查正常

②爆发型——起病急骤,病势凶险

?休克型:循环衰竭表现突出,脑膜刺激征大多缺如,脑脊液检查大多澄清,细胞数正常或轻度增加

?脑膜脑炎型:脑实质损害表现,意识障碍深,迅速进入昏迷,脑水肿甚至脑疝

?混合型:两型临床表现同时或先后出现,病死率极高

③轻型

多见于流脑流行后期

病变轻微,临床表现为上呼吸道感染症状

皮肤黏膜可有少数细小出血点

脑脊液多无明显变化

咽试子培养可有病原菌

④慢牲败血症型

极少见

多发生于成人

间歇性发热,皮肤瘀点或皮疹,关节痛

持续数周至数月

一般情况良好

反复多次血培养或瘀点涂片检查可检出病原菌

9、治疗(普通型)

早期诊断,早期就地治疗

对症治疗:降温、镇静、脱水等

病原治疗:对病原菌敏感且能透过血脑屏障的抗菌药物

休克型

-尽早应用有效抗菌药物

-迅速纠正休克:扩容、纠酸、血管活性药物

-肾上腺皮质激素:短期应用

-抗DIC治疗:肝素、新鲜血、血浆及凝血酶原复合物、维生素K

-必要时强心剂

菌苗预防注射

药物预防:复方新诺明、利福平

钩端螺旋体病Leptospirosis

1、流行病学

●传染源:鼠类、猪、犬、牛、羊、猫。

●传染途径:间接接触传播。

皮肤及黏膜,

其他接触(涉水、游泳等)

●人群易感性:普遍易感,尤其青年农民及新迁入疫区者,病后获同型免疫力。

2、临床分期:4期、整个过程约2W。

潜伏期10(2~21)天

败血症期3天±

器官损伤期6天±

恢复期4天

3、临床表现

潜伏期

早期:起病后3日内-三症, 三征

中期:器官损伤期(病后3 ~10日),肺、肝、肾、脑膜、肌肉等。

恢复期:起病7 ~10天后,多数痊愈,少数在热退后几日-半年出现迟发变态反应。

4、诊断

●流行病学资料:流行季节,疫水接触史。

●临床表现:早期三症三征

突出表现:淋巴结肿大,腓肠肌压痛

并发:肺出血,黄疸血,肾脏损害,脑膜脑炎,或出现“赫氏反应”。

●辅助诊断:肝、肾功、三大常规、PT、凝溶试验

疟疾malaria

1、概述

疟原虫引起的急性传染病

传染源为患者/带虫者,由蚊传播

临床表现间歇发作的寒战、高热、盛汗及贫血和脾大

氯喹加伯喹治疗有效

2、病原学

间日疟原虫、卵形疟原虫、三日疟原虫、恶性疟原虫

3、流行病学

传染源为患者和带虫者

自然媒介传播为按蚊

人群普遍易感

感染后可获一定免疫力,但维持时间不长,可重复感染

我国疟区为黄淮江汉平原、广东及福建

夏秋季发病较多

4、临床表现

?间日疟短潜伏期者13~15日,长潜伏期者≥6个月

?寒战期:突起畏寒、寒战(10min~2h)

?高热期:寒战后,体温迅速上升,≥40℃(2~6h)

?大汗期:大汗后体温骤降,但仍感疲乏(1~2h)

?间歇期:在两次典型发作之间有缓解间歇期

?三日疟为三日发作一次

?卵形疟与间日疟相似,多较轻

?恶性疟热型多不规则,常见弛张热或稽留热,重者可致脑型疟疾

?疟疾的其他症状与体征有脾肝肿大及贫血

?间日疟与卵形疟有复发三日疟与恶性疟无复发(为什么?)

诊断

典型间歇性定时寒战、高热和大汗,伴脾肿大与贫血

传染病学重点知识点

传染病学重点知识点 一. 感染过程的表现: 1.清除病原体: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 2.隐性感染(covert infection):又称亚临床感染。是指病原体侵入人体后,仅诱导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应答,而不引起或只引起轻微的组织损伤,因而在临床上不显出任何症状、体征,甚至生化改变,只能通过免疫学检查才能发现。大多数病原体感染都以隐性感染为主。结局:大多数获特异性免疫,病原体被清除;少数人转变为无症状携带者,病原体持续存在于体内。 3.显性感染(overt infection):又称临床感染。是指病原体侵入人体后,不但诱导机体发生免疫应答,而且通过病原体本身的作用或机体的变态反应,而导致组织损伤,引起病理改变和临床表现。结局:病原体被清除,感染者获较为稳固的免疫力;免疫力不牢固,再受感染而发病;小部分成为慢性病原携带者。 4.病原携带状态(carrier state):无明显临床症状而携带病原体。 按病原体种类分:带病毒者,带菌者,带虫者 按发生和持续时间长短分:潜伏期携带者,恢复期携带者,慢性携带者 按携带持续时间分:急性携带者(<3months),慢性携带者(>3months) 5.潜伏性感染(latent infection)病原体感染人体后寄生于某些部位,由于机体免疫功能足以将病原体局限化而不引起显性感染,但又不足以将病原体清除时,病原体便可以长期潜伏起来,待机体免疫功能下降时,则可引起显性感染。在此期间,病原体一般不排出体外(系非感染源,不同于病原携带状态)。注意:1)隐性感染最常见,病原携带状态次之,显性感染所占比重最低 2)上述五种表现形式在一定条件下可相互转变。 二. 流行过程的基本条件: 1.传染源(source of infection):是指病原体已在体内生长、繁殖并能将其排出体外的人和动物。 (1)患者(2)隐性感染者(3)病原携带者(4)受感染的动物 2.传播途径(route of transmission):病原体离开传染源到达另一个易感者的途径。 (1)呼吸道传播(2) 消化道传播(3)接触传播(4)虫媒传播(5)血液、体液传播 3.人群易感性:对某种传染病缺乏特异性免疫力的人称为易感者(susceptible person),他们对病原体都具有易感性(susceptibility)。当易感者在某一特定人群中的比例达到一定水平,若又有传染源和合适的传播途径时,则很容易发生该传染病流行。 传染病的周期性(periodicity):某些病后免疫力很巩固的传染病,经过一次流行之后,需待几年当易感者比例再次上升到一定水平时,才会发生另一次流行的现象。 三.传染病的治疗 (一).治疗原则:坚持综合治疗的原则即治疗、护理、隔离与消毒并重,一般治疗、对症治疗与病原治疗并重的原则 (二). 治疗方法:1.一般治疗及支持治疗2.病原治疗3.对症治疗4.康复治疗5.中医中药治疗 四. 我国法定传染病包括几类几种?按甲类传染病预防,管理的包括哪几种? 法定传染病分为3类38种(甲类2种、乙类25种、丙类11种)。 甲类 (1.鼠疫、2.霍乱)强制管理的传染病,城镇要求发现后2h内,农村不超过6h上报。 乙类 (3.传染性非典型肺炎、4.艾滋病、5.病毒性肝炎、6.脊髓灰质炎、7.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8.麻疹、9.流行性出血热、10.狂犬病、11.流行性乙型脑炎、12.登革热、13.炭疽、14.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15.肺结核、16.伤寒和副伤寒、17.流行性脑脊髓膜炎、18.百日咳、19.白喉、20.新生儿破伤风、21.猩红热、22.布鲁氏菌病、23.淋病、24.梅毒、25.钩端螺旋体病、26.血吸虫病、27.疟疾 ) 为严格管理的传染病,城镇要求发现后6h内,农村不超过12h上报,其中,对乙类传染病中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炭疽中的肺炭疽和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采取甲类传染病的预防、控制措施。 丙类(28.流行性感冒、29.流行性腮腺炎、30.风疹、31.急性出血性结膜炎、32.麻风病、33.流行性和地方性斑疹伤寒、34.黑热病、35.包虫病、36.丝虫病,37.除霍乱、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伤寒和副伤寒以外的感染性腹泻病 38.手足口病)为监测管理传染病。

流行病学复习要点

(绪论) 1、流行病学的定义:是研究人群中疾病与健康状况的分布及其影响因素,并研究如何防治疾病及促进健康的策略和措施的科学。 2、流行病学按研究设计类型分类,可分为:描述性研究;分析性研究;试验性研究;理论性研究。 3、流行病学认识疾病的途径是:从群体水平认识疾病。 (病因与疾病的分布) 1、病因:与疾病发生和流行有关因素的总和。一般认为,那些能使人群的发病概率升高的一切因素都是病因。 2、疾病发生的三要素(病因三要素):致病因子、宿主、环境。 3、共变法的理论基础是:因果效应的剂量反应关系。例如:甲肝的发病率与生食毛蚶的量有相同的变化趋势。 4、流行病学探索病因的一般程序是:从统计学关联(相关)到因果关联。(相关不等于因果,因果也不一定相关)。 5、衡量疾病危险度的指标是:发病率。 发病率=某时期内某人群中某病新发病例/ 同期暴露人口× K 一般为1年内某人群中发生某病新病例的频率. 6、较短时间内疾病流行强度的指标是:罹患率。 罹患率=观察期内某人群中某病新发病例数/ 同期暴露人口× K 7、适用于病程较长的慢性病的流行病学研究的指标是:患病率(又称现患率)。患病率=某时间内某人群中某病现(新+旧)患病例数/ 同期平均人口× K 8、续发率又称“二代发病率”。 续发率=接触者中二代病例数/ 接触原发病例的易感者人数× K 9、满足患病率=发病率×病程的条件是: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发病率和病程都相当稳定。 10、疾病的三间分布包括:人群、地区、时间分布。 人群分布(年龄、性别、职业、种族、家庭)、地区分布(国家间、国内、城乡、局部地区)、时间分布(流行、爆发、季节性、周期性、长期变异) 11、横断面分析(属描述性研究)是指:对同一时期不同年龄者的发病率或死亡率的分析。 12、易感人口增加,导致麻疹流行:宿主因素发生变化,宿主比重增加。 13、流感病毒发生变异引起流感流行:环境因素不变,病因比重增加。 14、夏季气温高、雨量多、蚊媒密度增加,引起乙脑流行:环境因素发生变化,导致病因比重加重。 15、战争年代因饥荒、贫穷、流离失所、生活条件恶劣,引起传染病流行:环境因素发生变化,导致宿主比重加重。 16、自然疫源性疾病:一些疾病的病原体不依靠人,而是依靠自然界的野生动物绵延繁殖,人只在偶然的情况下才感染该疾病。如:钩端螺旋体病、流行性出血热、森林脑炎、狂犬病、鼠疫、莱姆病等。 (描述流行病学研究方法) 1、对病因不明疾病,描述性研究的主要任务是:寻找病因线索。主要用途是:提出病因假说。 2、进行爆发调查时的首要工作是:核实诊断。 3、某病的流行曲线只有一个高峰,所有病例都集中在该病的常见潜伏期内,据

复旦大学传染病学总结复习宝典.docx

精品文档 传染病学历年题详解 名词解释(☆为未考过但建议记忆的题目) ★Dane 颗粒:完整的HBV颗粒也叫Dane颗粒,直径 42mm,分外膜和核心两个部分,外膜内 含表面抗原 HBsAg,糖蛋白和脂质成分。核心部分含有环状双股 DNA、DNA聚合酶和核心看远HbcAg,是病毒复制的主体。 ★b acteremia 菌血症:细菌、真菌等病原微生物所致的血液感染,血培养可获阳性结果,病 原微生物在血中常呈一过性,毒血症表现多不明显。 ★e pidemic encephalitis B :流行性乙型脑炎。是乙型脑炎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国外一般 称为日本脑炎。流行于夏秋季,临床以高热、惊厥、意识障碍、呼吸衰竭和脑膜刺激征为特征。 重症者可留有神经系统后遗症。 ☆沟回疝:流行性乙型脑炎病人颅内压升高时可发生脑疝,沟回疝即小脑幕切迹疝较为多见, 表现为昏迷突然加深,呼吸节律异常,病侧瞳孔散大,上睑下垂,对侧肢体瘫痪和锥体束征 阳性。 ☆枕骨大孔疝:流行性乙型脑炎病人颅内压增高时刻可出现枕骨大孔疝,表现为极度烦躁, 面色苍白,眼球固定,双侧瞳孔散大或对光反应消失,呼吸节律异常或血压下降,呼吸、心 跳停止。 ☆中型乙脑:普通型流行性乙型脑炎,体温多在39~40℃,持续 4~5d,头痛、呕吐并伴有昏 迷,偶有惊厥。腹壁反射、提睾反射等浅反射消失。脑膜刺激征、病理反射征不明显。多在 1~2 周后恢复,无后遗症。 ★Koplik spots麻疹粘膜斑:典型麻疹病人起病后2-3 天在第二磨牙对面的颊粘膜上出现 麻疹粘膜斑,直径0.1~1mm的细小灰白色小点,周围有红晕,可逐渐增多或部分融合,延及 口唇内侧,为早期诊断麻疹的依据。 ☆Warthin-Finkeldey华-弗巨细胞:在麻疹感染过程中,由于细胞免疫反应逐渐形成,致 敏的淋巴细胞释放淋巴因子,引起炎症反应,使受染的细胞增大融合,即形成华- 弗多核巨 细胞。细胞核有数个到数十个,细胞质和核内有嗜酸性包涵体,是麻疹的特征性病理变化。 该细胞广泛存在于全身网状内皮组织,常从上皮细胞脱落,可从呼吸道分泌物中找到,有利 于麻疹的早期诊断。 ☆SSPE, subacute sclerosing panencephalitis亚急性硬化性全脑炎:是麻疹2~10 年的 远期并发症,很罕见。大多发生于儿童中,在 2 岁前患过麻疹,发生率十万分之一,少数有 接种麻疹活疫苗史,发生率为百万分之一。起病隐匿,发病初期行为异常和智力减退,以后 出现共济失调、肌痉挛、语言不清、失明。最终因昏迷、去大脑强直而死亡。 ☆三脚架体征:脊髓灰质炎前期由于背、颈、四肢疼痛,年长儿起坐时以上肢向后支撑躯干, 呈特殊的三脚架体征。 ★cholerasicca/dry cholera干性霍乱:即爆发型霍乱,以休克为首发症状,而吐泻不显 著或缺如,病情急骤发展迅猛,多死于循环衰竭。 ★Waterhouse-Friderichsen syndrome 华 - 弗综合征:重型休克型流行性脑脊髓膜炎也称华 弗综合征,多见于儿童。表现以高热、寒战、头痛、呕吐开始,中毒症状严重,短期内出现

传染病学总结重点笔记复习资料

概述: 传染病(Communicable diseases )是指由病原微生物和寄生虫感染人体后产生的有传染性、在一定条件下可以造成流行的疾病。 感染性疾病(infectious diseases )是指由病原体感染所致的疾病,包 括传染病和非传染性感染性疾病。 传染病学是一门研究各种传染病在人体中发生、发展、传播、诊断、治疗 和预防规律的学科。 感染与免疫 一.感染(infection )是病原体与人体之间相互作用的过程。 机会性感染(opportunistic infection )当某些因素导致宿主的免疫功 能受损或机械损伤使寄生物离开固有的寄生位置而到达不习惯的寄生部位,平衡不复存在而引起宿主的损害则产生机会性感染。 首发感染(primary infection )人体初次被某种病原体感染。 重复感染(reinfection )人体在被某种病原体感染的基础上再次被同一种病原体感染。 混合感染(coinfection )人体同时被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病原体感染。 重叠感染(superinfection )人体于某种病原体感染的基础上再被别的病原体感染。 继发性感染(sec on daryi nfection )在重叠感染中,发生于原发感染后的 其他病原体感染。 二.感染过程的表现: 1. 病原体被清除: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 2. 隐性感染(covert infection ):又称亚临床感染。是指病原体侵入人体后,仅诱导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应答,而不引起或只引起轻微的组织损伤, 因而在临床上不显出任何症状、体征,甚至生化改变,只能通过免疫学检查才能发现。大多数病原体感染都以隐性感染为主。结局:大多数获特异性免疫,病原体被清除;少数人转变为无症状携带者,病原体持续存在于体内。 3. 显性感染(overt infection ):又称临床感染。是指病原体侵入人体后,不但诱导机体

流行病学复习资料教学内容

第二十二章糖尿病 糖尿病的预防策略:以健康促进为手段的社区综合防治: 1.制定长远的糖尿病防治国家计划; 2.加强与WHO、国际糖尿病联盟(IDF)等国际组织和其他国家的交流,积极开展国内多地区的协作,进行流行病学、发病机制和危险因素干预的研究。 3.建立糖尿病三级防治和疾病监测网,使糖尿病治疗和管理科学化、制度化; 4.开展社区综合防治; 5.对一般人群、高危人群和糖尿病患者采取有针对性的防治措施,提倡在开展一级预防的同时,强调二级预防和三级预防。 6.有计划地第糖尿病专科医生、护士、营养师、各级卫生行政管理人员和糖尿病教育工作者等专业人员开展教育和培训; 7.研究和评价糖尿病社区综合防治管理机制,提供公平、可及、有效的糖尿病防治。 预防措施: 一级预防:1.通过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手段,提高全社会对糖尿病危害的认识;2.提倡健康的生活方式,加强体育锻炼和体力活动;3.提倡膳食平衡,注意蛋白质、脂肪和碳水化合物摄入的比例,多吃蔬菜和水果,戒烟限酒,限盐,防止能量的过度摄入;4.预防和控制肥胖。二级预防: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1.筛检试验:包括空腹血浆葡萄糖(FPG)检验和75g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 2.积极的治疗,控制血糖,预防并发症的发生。包括心理治疗、饮食治疗、运动治疗、药物治疗以及对患者的健康教育。 三级预防:通过健康教育提高患者对糖尿病的认识,采取合理的治疗手段,进行血糖的自我监测,通过规范的药物治疗、饮食治疗和体育锻炼,控制血糖稳定,预防并发症的发生,提高生命质量。 第二十三章流行性感冒 流感病毒的基本结构:流感病毒在分类上属正黏病毒科,是多形性有包膜病毒,多为球形,直径80~120nm。 其病毒颗粒结构由外至内分为三层,最外层有两种表面抗原,即血凝素(HA)抗原和神经氨酸酶(NA)抗原。中间层为类脂膜下面的基质蛋白(M1)形成的厚的球形蛋白壳,具有维持病毒外形及保护核衣壳的作用。最内层为核衣壳,由病毒基因组与核蛋白组成。 流感病毒的分类:根据流感病毒NP和M1抗原特异性及其基因特性的不同,分为甲(A)、乙(B)、丙(C)三型。甲型流感抗原变异性最强,可引起季节性流行和世界性大流行;乙型流感变异性较弱,可引起中、小型流行或局部暴发;丙型流感的抗原性比较稳定,多引起婴幼儿和成人散发病例。 根据甲型流感病毒HA和NA抗原结构及基因特性不同可将其分为若干亚型,HA有16个亚型(H1~H16),NA有9个亚型(N1~N9)。 甲型流感病毒的命名规则如下:型别/宿主/分离地点/毒株编号/分离年代(血凝素抗原亚型和神经氨酸酶抗原亚型),宿主如果是人可以不写。乙、丙型无需注明亚型。 抗原变异:流感病毒可引起季节性流行和流感大流行,主要是其HA和NA的抗原性容易发生变异所致,抗原变异幅度的大小直接影响流感流行的规模。 变异种类:1.抗原漂移(antigenic drift)是指流感病毒亚型内部经常发生的小幅度的变异,属于量变。漂移的结果往往引起流感的季节性流行。 2.抗原转换(antigenic shift)是指流感病毒抗原变异幅度大,形成的新亚型,属于质变。转换的结果常引起流感的世界性大流行。

传染病学知识点总结

传染病学知识点总结 一、总论 1、感染过程出现的表现:清除病原体、隐性感染(最常见)、显性感染(又称临床感染)、病原携带状态(重要传染源)、潜伏性感染。(即五种表现) 隐性感染---又称为临床感染、指病原体侵入人体后,仅诱导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应答,而不引起或只引起轻微的组织损伤的感染,其表现约超过显性感染的10倍以上。 2、感染过程中病原体的作用:侵袭力、毒力、数量、变异性 毒力---包括毒素和毒力因子。毒素包括外毒素和内毒素。 外毒素内毒素 代表菌群白喉杆菌、破伤风杆菌和霍乱弧菌伤寒杆菌、痢疾杆菌 作用机制通过与靶细胞受体结合,进入细胞内而起作用激活单核-吞噬细胞,释放细胞因子而起作用 3、传染病的流行过程:包括传染源、传染途径、人群易感性(即三个条件) 传染源---指病原体已经在体内生长、繁殖,并能将其排出体外的人和动物。包括患者、隐性感染者、病原携带者、受感染动物。 易感者---指对某种传染病缺乏特异性免疫力的人,他们对该病原体具有易感性。当易感者在某一特定人群中比例达到一定水平,而又有传染源和传染途径时,则容易发生该传染病的流行。 4、传染病的基本特征:病原体、传染性、流行病学特征、感染后免疫。(即四个特点) 5、再燃与复发 再燃---传染病患者的临床症状和体征逐渐减轻,但体温尚未完全恢复正常的缓解阶段,由于血液或组织中的病原体再度繁殖,使体温再次升高,初发病的症状与体征再度出现。 复发---指当患者进入恢复期后,已稳定退热一段时间,由于体内残存的病原体再度繁殖而使临床表现再度出现的情形。 6、传染病的预防:包括管理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将法定传染病分为甲类、乙类和丙类。 甲类包括:鼠疫和霍乱。要求城镇发现后2小时内上报,农村不少过6小时。 小结:传染病过程包括三个条件、四个特点、五种表现 二、病毒性肝炎 1、乙肝的抗原抗体系统: A.HbsAg(表面抗原)和抗HBs:表面抗原是HBV感染后首先出现的抗原,该抗原只有免疫性,无传染性。抗HBs是一种保护性抗体,在其抗原转阴一段时间后开始出现,其阳性表示对HBV有免疫力,见于乙肝恢复期、过去感染及疫苗接种后。 B、HBcAg(核心抗原)和抗HBc:核心抗原因存在于Dane颗粒中,在肝脏,主要存在于受感染的肝细胞核内,出现较晚于HBcAg,其存在表示病毒复制活跃且有较强传染性。抗HBcIgM较早出现,其阳性提示急性期或者慢性肝炎急性发作,抗HBcIgG出现较迟,可保

传染病学复习重点(人卫版)

总论 概述: 传染病:是指由病原微生物和寄生虫感染人体后产生的有传染性、在一定条件下可以造成流行的疾病。 感染性疾病:是指由病原体感染所致的疾病,包括传染病和非传染性感染性疾病。 传染病学是一门研究各种传染病在人体中发生、发展、传播、诊断、治疗和预防规律的学科。 传染病基本特征: 1.有病原体 2.有传染性这是传染病与其他感染性疾病的主要区别。 3.有流行病学特征 (1)散发性发病:某传染病在某地区近几年来发病的一般水平。 (2)流行:当某传染病在某地的发病率显著高于近年来的一般水平时称为流行。 (3)大流行:若某传染病的流行范围甚广,超出国界或洲界时称为大流行。 (4)暴发流行:传染病病例发病时间的分布高度集中于一个短时间之内者。 4.有感染后免疫:免疫功能正常的人体经显性或隐性感染某种病原体后,都能产生针对该病原体及其产物(如毒素)的特异性免疫。 传染病临床特点: 1.病程发展的阶段性: (1) 潜伏期:从病原体侵入人体起,至开始出现临床症状为止的时期,相当于病原体在体内繁殖、转移、定位、引起组织损伤和功能改变导致临床症状出现之前的整个过程。 (2)前驱期:从起病至临床症状明显开始的时期,通常是非特异性的。 (3)症状明显期:在此期间该传染病所特有的症状和体征都通常获得充分表现。 (4)恢复期:当机体的免疫力增长至一定程度,体内的病理生理过程基本终止,患者的症状体征基本消失。在此期间体内可能还有残余的病理改变或生化改变。 ①再燃:当传染病患者的临床症状和体征逐渐减轻,但体温尚未完全恢复正常的缓解阶段,由于潜伏于血液或组织中的病原体再度繁殖,使体温再次升高,初发病的症状与体征再度出现的情形。 ②复发:指当患者进入恢复期后,已稳定退热一段时间,由于体内残存的病原体再度繁殖而使临床表现再度出现的情形。 ③后遗症:指某些传染病的患者在恢复期结束后,某些器官功能长期都未能恢复正常的情形。多见于以中枢神经系统病变为主的传染病。 2.常见的症状和体征: (1)发热:(三个阶段:体温上升期、极期、体温下降期);(五种热型:稽留热、弛张热、减息热、回归热、不规则热) (2)发疹:许多传染病在发热的同时伴有发疹,称为发疹性传染病。 皮疹分为外疹和内疹即粘膜疹(疹子出现的时间和先后次序:水痘风疹第1天,猩红麻疹次第连(2、3日),斑疹伤寒第5日,伤寒再接第6天)。形态包括斑丘疹、出血疹、疱疹、荨麻疹 (3)毒血症状:病原体的各种代谢产物,包括细菌毒素在内,可引起除发热以外的多种症状。 (4)单核-吞噬细胞系统反应:充血、增生,肝脾淋巴结肿大 3.临床类型:急性、亚急性、慢性型、轻型、典型(中型、普通型)、重型、暴发型

动物传染病学

1. 巴氏杆菌、支原体、沙门氏菌等引起的感染往往是内源感染。正确 2. 混合感染专指细菌和病毒的共同感染。错误 3. 隐性感染动物在机体抵抗力降低时也能转化为显性感染。正确 4. 化脓性葡萄球菌、链球菌等引起的化脓创属于局部感染,不属于传染病。错误 5. 脑组织中已经分离到狂犬病病毒,这种感染属于局部感染,不属于全身感染。错误 6. 怀孕母畜的胎儿中分离到布鲁氏杆菌,这种感染属于局部感染,不属于全身感染。错误7口蹄疫引起牛群的死亡率通常不高于2%,因此称为良性传染病。正确 8.猪气喘病、鼻疽、结核病、布鲁菌病通常表现出慢性病程。正确 9.猪呼吸与繁殖综合症病猪耐过后,体内查出特异抗体,同时又分离到PRRSV,这种感染称为持续感染。正确 10. 绵羊痒病、疯牛病(牛海绵状脑病)、传染性水貂脑病等的病原属于朊病毒(prion),都可引起中枢神经退化性病灶,属于慢性病毒感染。正确 11传播方式是指病原体由传染源排出后经一定方式再侵入其他易感动物所经历的路径错误12.鸡感染禽霍乱后,数小时或一天内即死亡,属于最急性型病程,症状和病变通常不显著,肉眼看不出来。正确 13. 口蹄疫只有一个血清型,防制较容易。错误 14. 猪是猪瘟惟一的自然宿主。正确 15. 兔病毒性出血症简称兔瘟,是细菌引起的高度接触性传染病。错误 16. 鼠疫的病原为鼠疫耶尔辛氏菌。正确 17. 仔猪黄痢的病原为魏氏梭菌,主要引起一周龄仔猪发病。错误 18. 鸡马立克氏病的血清学诊断可以用羽髓抗原做琼扩实验。正确 19. HA-HI试验可以用来诊断禽流感。正确 20.牛海绵状脑病、痒病的病原均为朊病毒,朊病毒的遗传物质为核酸。错误 21. 炭疽常呈地方性流行,主要通过采食污染的饲料、饲草和饮水经消化道感染正确 22. 狂犬病是一种自然疫源性疾病。正确 23. 一过型感染是指开始时症状较轻,特征症状未见出现即行恢复者的感染。正确 24. 疫病的防制就是采取各种措施将疫病排除于一个未受感染的动物群体之外。错误 25. 现场诊断包括流行病学诊断、临诊诊断和病理组织学诊断。错误 26. 葡萄球菌为革兰氏阳性球菌,无鞭毛,不形成芽孢和荚膜,常呈葡萄串状排列。正确 27. 感染是指病原微生物入侵动物机体的过程。对28. 被病原体污染的饲料和水源也是重要的传染源,在进行传染病防制时要引起重视。错误 28顿挫型感染是指开始时症状表现较重但特征性症状尚未出现即迅速消退恢复健康者正确 29.禽霍乱是由鸡霍乱沙门氏杆菌引起的。错误 30. 腐败梭菌是恶水肿和羊快疫的病原体。错误

动物传染病学复习资料整理(全)讲课教案

动物传染病学复习资料整理(全)

传染病:由病原微生物引起,具有一定的潜伏期和临诊表现,并具有传染性的疾病。 人兽共患传染病:人和脊椎动物都能感染,并且能互相传播的疾病。 病原携带者:外表无症状但携带并排出病原的微生物。 传染:病原微生物进入机体后,并在一定部位生长繁殖,从而引起机体一系列病理反应的过程。 传染源:是指某种病原体在其中寄居、生长、繁殖,并能排出体外的活的动物机体,也即传染源就是受感染的动物,包括患病动物和病原携带者。 传播途径:病原由传染源排除后,经一定方式再侵入其他易感动物的途径。 易感性:动物对某种病原体缺乏免疫力而容易感染的特性叫做易感性。有易感性的动物叫易感动物。 內源感染:条件致病性微生物,在机体正常时不表现为致病性,当受不良因素影响而使机体抵抗力降低时导致病原微生物活化、毒力增强并大量繁殖,最后引起发病。 隐性感染:在感染后无任何临诊症状而呈隐蔽经过的感染。 慢病毒感染:潜伏期长,发病呈进行性最后常以死亡为转归的病毒感染。 垂直传播:即从亲代到子代的纵向传播方式。包括:经胎盘传、播经卵传播、经产道传播。 水平传播:是指传染病在群体之间或个体之间以水平形式横向平行传播。包括直接接触传播和间接接触传播。 直接接触传播:病原体通过被感染的动物(传染源)与易感动物直接接触(交配、舐咬等),不需要任何外界条件因素的参与而引起的传播方式。 间接接触传播:病原体通过传播媒介使易感动物发生传染的方式,称为间接接触传播。 传播媒介:从传染源将病原体传播给易感动物的各种外界环境因素称为传播媒介。 胎盘传播:受感染的怀孕动物经血流传播病原微生物感染胎儿。 疫源地:有传染源及其病原体排出存在的地区。 自然疫源地:存在自然疫源性疾病的地方称为自然疫源地,即某些可引起人和动物传染病的病原体在自然界的野生动物中长期存在和循环的地区。 自然疫源性疾病:没有人类或动物的参与,通过传播媒介感染宿主造成流行并能长期在自然界循环延续的一类疾病。 潜伏期:病原侵入机体繁殖时起,直到疾病的最初症状开始出现为止。 前驱期:从最初症状开始到传染病特征症状出现为止的这段时间。 明显期:前驱期之后一直到传染病的特征性症状逐步明显、充分变现出来的这段时间叫做明显期,是疾病发展到高峰的阶段。 检疫:是指用各种诊断和检测方法对动物及动物产品进行疫病、病原体或抗体检查。 隔离:将不同健康状态的动物严格分离、隔开,完全彻底切断其间的来往接触,以防疫病的传播、蔓延。 封锁:当暴发某些重要传染病时,除严格隔离病畜之外,还应采取划区封锁的措

(整理)广东年自考动物流行病学考试大纲

广东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动物流行病学课程(课程代码:04797)考试大纲 目录 一、课程性质与设置目的 二、课程内容和考核目标(考核知识点、考核要求) 第一章绪论 ㈠学习目的和要求 ㈡课程内容 ㈢考核知识点 ㈣考核要求 第二章疾病分布 ㈠学习目的和要求 ㈡课程内容 ㈢考核知识点 ㈣考核要求 第三章疾病的自然史 ㈠学习目的和要求 ㈡课程内容 ㈢考核知识点 ㈣考核要求 第四章病因推断 ㈠学习目的和要求 ㈡课程内容 ㈢考核知识点 ㈣考核要求 第五章动物流行病学资料 ㈠学习目的和要求 ㈡课程内容 ㈢考核知识点 ㈣考核要求 第六章动物疾病的防制及其经济评价 ㈠学习目的和要求 ㈡课程内容 ㈢考核知识点 ㈣考核要求 第七章描述流行病学 ㈠学习目的和要求 ㈡课程内容 ㈢考核知识点 ㈣考核要求 第八章分析流行病学 ㈠学习目的和要求 ㈡课程内容

㈢考核知识点 ㈣考核要求 第九章实验流行病学 ㈠学习目的和要求 ㈡课程内容 ㈢考核知识点 ㈣考核要求 第十章理论流行病学 ㈠学习目的和要求 ㈡课程内容 ㈢考核知识点 ㈣考核要求 第十一章血清流行病学 ㈠学习目的和要求 ㈡课程内容 ㈢考核知识点 ㈣考核要求 第十二章比较流行病学 ㈠学习目的和要求 ㈡课程内容 ㈢考核知识点 ㈣考核要求 第十三章分子流行病学 ㈠学习目的和要求 ㈡课程内容 ㈢考核知识点 ㈣考核要求 第十四章疾病多因素分析 ㈠学习目的和要求 ㈡课程内容 ㈢考核知识点 ㈣考核要求 三、关于大纲的说明与考核实施要求 (一)自学考试大纲的目的和作用 (二)课程自学考试大纲与教材的关系 (三)关于自学教材 (四)关于自学要求和自学方法的指导 (五)对社会助学的要求 (六)对考核内容和考核目标的说明 (七)关于考试命题的若干规定 附录题型举例

传染病学复习重点

1.传染过程三因素:病原体、人体、它们所处的外环境。起决定作用的是人体。 2.机体和病原体相互作用的五种不同程度的表现: 病原体被清除、隐形感染、显性感染、病原携带状态、潜伏性感染 3.病原体侵入人体能否发病,取决于病原体的致病能力和机体的免疫功能。 4.病原体的致病能力相关因素:侵袭力、毒力、数量(一般与致病能力成正比)、变异性 5.流行过程的基本环节:传染源、传播途径、人群易感性 6.影响流行过程的因素:自然因素、社会因素。 7.传染病的基本特征:有病原体、有传染性、有流行病学特征、有感染后免疫 临床特征:(1)病程发展的阶段性:潜伏期(确定检疫期的重要依据)、前驱期、症状明显期、恢复期、复发与再燃、后遗症 (2常见的症状和体征:发热、发疹、毒血症状、单核-吞噬细胞系统反应 8. 传染病预防:管理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三管一灭:管饮食、水源、粪便、消灭苍蝇)、保护易感人群(预防接种) 9.病毒性肝病原学 HA V:有一个抗原系统:抗HA V-IgM与抗HAV-IgG 传播:急性患者、隐性感染者。粪口途径 潜伏:2-6周,平均30天 病原学检查:抗-HA VIgM是近期感染的标志,有早期诊断价值 HBV:Dane颗粒,4个抗原系统:HBsAg、Pre-S1、HBeAg、HBcAg 传播:输血、注射、手术、针刺、血透、母婴、性接触 潜伏:6-24周,平均70天 病原学检查:HBeAg、抗HBcIgM、HBV-DNA是病毒活跃标志;抗HBcIgG为感染(既往和现症)标志。 HDV:病原学:缺陷病毒,抗原系统是HDAg。传播:输血、注射、手术、针刺、血透、母婴、性接触 HEV:病原:一个抗原系统:抗HEV-IgM与抗HEV-IgG。传播:急性患者、隐性感染者。粪口途径。潜伏:10-70天,平均40天。病原学检查:抗HEVIgM是HEV近期感染的标志,有早期诊断价值 9 流行性出血热EHF:由流行性出血热病毒(EHFV)引起的一种自然疫源性疾病,又称为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为RNA病毒,自然情况下,仅对人引起疾病,在宿主动物仅表现为隐形持续感染。 传染源黑线姬鼠-野鼠型褐家鼠-城市/家鼠型大林姬鼠-林区型 患者不是主要传染源 潜伏期人群普遍易感,感染后多为显性感染,有持久免疫。 4-46天,均1-2周 临床表现 发热、出血、肾损害三大表现及 发热期(三痛症:头、腰、眼眶;三红征:颜面、颈、上胸;黏膜三红征:球结膜、咽部、舌质充血鲜红或出血)、低血压休克期、少尿期、多尿期、恢复期五期经过 三早一就:早发现、早休息、早治疗及就近治疗。把握好休克、出血、肾衰和继发感染四关。 10. 艾滋病AIDS 病原学:HIV人免疫缺陷病毒,既有嗜淋巴细胞性又有嗜神经性,主要感染CD4+T淋巴细胞。HIV易变异,对热敏感,对0.1%福尔马林、紫外线和λ射线不敏感 流行病学:患者、无症状病毒携带者是传染源,主要经性接触、注射、母婴、医源性等方传

流行病学重点总结

《流行病学》期末考试总复习 第一章绪论 1、流行病学:研究疾病与健康状态在人群中得分布及影响因素,借以制订与评价预防、控制与消灭疾病及促进健康得策略与措施得科学。 2、流行病定义得内涵: ①、研究对象:人群 ②、研究内容:疾病(包括伤害)与健康状态 ③、重点:研究疾病与健康状态得分布及其影响因素 ④、目得:为控制与消灭疾病及促进健康提供科学得决策依据。 3、根据就是否由研究者控制研究得条件,或者说就是否有人为得干预,流行病学研究方法可以分为两大类,即:观察性研究或观察流行病学与实验性研究或实验流行病学。 4、流行病学研究得重要观点:

①群体得观点;②比较得观点;③概率论得观点;④社会医学得观点;⑤多病因论得观点。 第二章 疾病得分布 率与比得概念:率表示发生得频率或强度,可以取任何值,反应动态过程得一个参数。 比就是一个值。 构成比就是指事物各部分所占比重,一般使用圆饼图,取值在0~1之间。 如果把构成比当做率使用,将会得出错误得结论。 k ?= 数 可能发生该现象的总例某现象实际发生的例数 率 %100?= 量(个体数之和) 同一事物内部的整体数数量(个体数) 某事物内部某一部分的构成比 发病指标 发病率:在一定期间内、特定人群中某病新病例出现得频率。 k ?= 同期暴露人口数 生某病的新病例数 一定时期内某人群中发发病率 罹患率:指在某一局限范围,短时间内得发病率。观察时间月、周、日或一个流行期为时间单位。 k ?= 同期暴露人口数 观察期间某病新病例数 罹患率 患病率:指在特定时间内,一定人群中某病新旧病例数所占得比例。 k ?= 同期观察人口数 病新旧病例数 特定时间内某人群中某患病率 影响患病率升高与降低得因素: ?? ?期间患病率 时点患病率按观察时间

最新兽医传染病学复习资料

兽医传染病学复习资 料

绵羊痘(variola ovina ; sheep pox)是各种家畜痘病中危害最为严重的一种热性接触性传染病。由山羊痘病毒属的绵羊痘病毒引起,其特征是皮肤和黏膜上发生特异的痘疹,可见到典型的斑疹、丘疹、水疱、脓疱和结痂等病理过程。本病主要经呼吸道感染,也可通过损伤的皮肤或黏膜感染。饲养管理人员、护理用具、皮毛、饲料、垫草和外寄生虫等都可成为传播媒介。不同品种、性别、年龄的绵羊都有易感性,以细毛羊最为易感,羔羊比成年羊易感,病死率亦高。可引起妊娠母羊流产,因此在产羔前流行羊痘,可导致很大损失。本病多发生于冬末春初、气候严寒季节,饲草缺乏和饲养管理不良等因素都可促使发病和加重病情。 山羊痘(variola caprina ; goat pox)是由山羊痘病毒引起的急性接触性传染病,在皮肤上发生丘疹-脓疱性痘疹。 口蹄疫(aphthae epizooticae ; foot and mouth disease , FMD)是由口蹄疫病毒的人兽共患的一种急性、热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其临诊特征是在口腔黏膜、四肢下端及乳房等处皮肤形成水疱和烂斑。该病传播迅速,流行面广,成年动物多取良性经过,幼龄动物多因心肌受损而死亡率较高。 禽流感(avian influenza , AI)是禽流感病毒(AIV)感染家禽后的各种综合征,从无临诊症状感染到呼吸道疾病和产蛋下降,到死亡率接近100%的严重全身性疾病不等。最后一种病型称为高致病性禽流感(HPAI),而其他各型统称为中、低致病性禽流感(MPAI)。我国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对“禽流感”的概念不清,反映在很多教科书和专著中,甚至在国家的法规条例中,将“禽流感”或“A

流行病学考研必背重点

1、流行病学:就是研究人群中疾病与健康状况得分布及其影响因素,并研究防治疾病及促进健康得策略与措施得科学。 2、流行病学研究内容得三个层次:疾病、伤害、健康。 3、流行病学任务得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揭示现象,即揭示流行(主要就是传染病)或分布(其她疾病、伤害与健康)得现象,可通过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来实现。第二阶段:找出原因,即从分析现象入手找出流行与分布得规律与原因,可以借助分析性流行病学方法来检验或验证所提出得病因假说。第三阶段:提供措施,即合理利用前两阶段结果,找出预防或控制得策略与措施,可用实验流行病学方法实现。 4、流行病学研究得三种基本方法:观察法、实验法、数理法。 5、现代流行病学中得基本原理:①疾病与健康在人群中得分布,其中包括疾病得流行现象;②疾病得发病过程,其中涵盖了机体得感染过程与传染病得流行过程;③人与环境得关系,即疾病得生态学;④病因论,特别就是多因论;④病因推断得原则;⑤疾病防治得原则与策略,其中包括疾病得三级预防;⑥疾病发展得数学模型等。 6、流行病学得实际应用:①疾病预防与健康促进,流行病学得根本任务之一就是预防疾病;②疾病得监测,疾病得监测就是贯彻预防为主方针得一项很好得措施;③疾病病因与危险因素得研究,这就是为了达到预防疾病得目得而必须进行得工作;④疾病得自然史,该应用时通过流行病学方法研究人类疾病与健康得发展规律,以进一步应用于疾病预防与健康促进;⑤疾病防治效果评价,这涉及防治疾病效果得最终判断。 7、流行病学研究按设计类型分为:描述流行病学、分析流行病学、

实验流行病学与理论流行病学。 8、流行病学特征:①群体得特征,流行病学就是研究人群中得疾病现象与健康状态,即从人群得各种分布现象入手,而不仅就是考虑个人得患病与治疗问题,目光始终着眼于人群中得问题。 ②对比得特征,在流行病学中自始至终贯穿着对比得思想,对比就是流行病学研究方法得核心。 ③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学得特征,流行病学极少用绝对数表示各种分布情况,多使用频率指标,因为绝对数不能显示人群中发病得强度或死亡得危险度。 ④社会心理得特征,疾病得发生不仅仅同人体得内环境有关,还必然受到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得影响与制约。在研究疾病病因与流行因素时,我们应该全面考察研究对象得生物、心理与社会生活状况。 ⑤预防为主得特征,作为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得一门分支学科,流行病学始终坚持预防为主得方针并以此作为学科得研究内容之一。 ⑥发展得特征,针对不同时期得主要卫生问题,流行病学得定义、任务就是不断发展得。 9、疾病分布:就是指疾病在不同人群、不同时间、不同地区得存在状态及其发生、发展规律,主要描述疾病发病、患病与死亡得群体现象。 10、发病频率测量指标:发病率、罹患率、续发率。 11、发病率:就是指一定期间内,一定范围人群中某病新发生病例出现得频率。 12、计算发病率需考虑得因素:(1)新发病例数;(2)暴露人口

传染病学复习要点――六院版

仅为参考,以最终考卷为准~ 题型: 选择:单选2*30 xx:若干 问答:10*2~3 l木有名词解释; l中译英就是十种病的英文全称(艾滋病这样的需要写:acquired immunodeficiencysyndrome,不可以写AIDS……); l问答题一道英文,非英语回答仅得80%分数,难度不大,据老师说看懂就能答出来,不要紧张; l大题无案例分析; *鉴于那本《感染科学》编的过于蛋疼,所以哥就按照疾病分开整理了,大家轻拍……疟疾: 1、病因 2、分类 3、发病机制 4、典型发作症状 5、脑型疟 6、治疗 伤寒: 1、病理特征 2、极期六大症状

3、并发症 4、诊断方法 5、治疗药物 6、预防 出血热: 1、传染源 2、临床表现 3、临床分期 4、发病机制看一下就可以了 5、诊断:流行病学、症状、体征、辅助检查 6、死亡原因 病毒性肝炎: 1、临床分型(非病原学分类) 2、传播途径 3、急性重症肝炎临床表现 4、乙肝标记物及其意义 5、治疗看一下 6、肝性脑病诱因 霍乱: 1、病原体 2、病原学分类

3、发病机制看一下,一道选择而已…… 4、诊断 菌痢: 1、发病机制 2、临床分型 3、诊断:流行病学、临床表现、辅助检查 4、治疗要非常非常非常非常非常非常非常非常非常非常非常非常仔细地看! 乙脑: 1、流行病学 2、临床分期 3、死亡原因 4、诊断方法 5、治疗:高热、抽搐、呼衰处理 流脑: 1、病原学 2、传染源和易感人群 3、临床分型 4、治疗药物 5、爆发性流脑治疗原则 艾滋病:

1、传播途径 2、发病机制 3、临床分期 4、知道HAART疗法就行 阿米巴: 1、感染:成熟包囊 2、致病:大滋养体 3、治疗首选甲硝锉 以上未强调者均属于看看就行…… 仔细看看的部分: 老师没有明确的说,再仔细问下去他就不说了,所以不准不要怪我。但是看老师语气嘛:中毒性菌痢治疗必考,乙脑、流脑中貌似有一题诊断治疗,伤寒、出血热可能有一道,肝炎貌似不出大题…… 有些东西书上没有的大家看老师的PPT,里面应该有。如果也没有就找五年制的同学借一本传染病学来看好了……

动物传染病学复习资料

动物传染病学复习资料 一、名词解释 传染(infection):病原微生物侵入动物机体,并在一定部位定居,生长繁殖,从而引起机体一系列病理反应的过程 传染病(Infectious disease):由病原微生物引起,具有一定的潜伏期和临诊症状,并具有传染性的疾病 持续性感染(persistent infection):指动物长期持续的感染状态 慢病毒感染(chronic infection):又称长程感染,是指潜伏期长,发病呈进行性且最后常以死亡为转归的病毒感染。 潜伏期:病原侵入机体繁殖时起,直到疾病的最初症状开始出现为止。 前驱期:从最初症状开始到传染病特征症状出现为止的这段时间。 明显期:前驱期之后一直到传染病的特征性症状逐步明显、充分变现出来的这段时间叫做明显期,是疾病发展到高峰的阶段。 疫源地:有传染源及其排出的病原体存在的地区。 传染源(Source of infection):只有某种病原体在其中寄居、生长、繁殖,并能排除体外的活的动物机体。 內源感染:条件致病性微生物,在机体正常时不表现为致病性,当受不良因素影响而使机体抵抗力降低时导致病原微生物活化、毒力增强并大量繁殖,最后引起发病。 隐性感染:在感染后无任何临诊症状而呈隐蔽经过的感染。 水平传播(horizontal transmission):传染病在群体之间或个体之间以水平形式横向平行传播。 垂直传播(vertical transmission):从亲代到其子代之间的纵向传播方式。 检疫:是指利用各种诊断和检测方法对动物及其相关产品和物品进行疫病、病原体或抗体检查。 消毒:利用物理、化学、生物的方法杀灭或消除环境中的病原体,从而切断其传播,防止疫病的流行。 预防性消毒:结合平时的饲养管理对畜舍、场地、用具和饮水等进行定期消毒,已达到预防传染病的目的。 临时消毒:在发生传染病时,为了及时消灭刚从传染源排出的病原体而采取的消毒措施。

传染病学知识点总结

传染病学知识点总结 传染病学知识点总结 传染病学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总论 1.传染病是指由病原微生物,如朊粒、病毒、衣原体、立克次体、支原体、细菌、真菌、螺旋体和寄生虫,如原虫、蠕虫、医学昆虫感染人体后产生的有传染性、在一定条件下可造成流行的疾病。 2.感染性疾病是指由病原体感染所致的疾病,包括传染病和非传染性感染性疾病。 3.感染是病原体和人体之间相互作用、相互斗争的过程。 4.当某些因素导致宿主的免疫功能受损,或大量应用抗菌药物引起的菌群失调症,或机械损伤使寄生物离开其固有的寄生部位而到达其他寄生部位,平衡不复存在而引起宿主损伤,这种情况称为机会性感染。 5.感染过程的表现:清除病原体、隐性感染、显性感染、病原携带状态、潜伏性感染。 6.感染过程中病原体的作用:侵袭力(侵袭力是指病原体侵入机体并在机体内生长、繁殖的能力)、毒力、数量、变异性。 7.流行过程的基本条件:传染源、传播途径、人群易感者。 8.对某种传染病缺乏特异性免疫力的人称为易感者。 9.传染病的基本特征:病原体、传染性、流行病学特征、感染后免疫。 10.传染病的发展阶段:潜伏期(从病原体侵入人体起,至开始出现临

床症状为止的时期,称为潜伏期)、前驱期(从起病至症状明显开始为止的时期称为前驱期)、症状明显期、恢复期。 11.再燃是指当传染病患者的临床症状和体征逐渐减轻,但体温尚未完全恢复正常的缓解阶段,由于潜伏于血液或组织中的病原体再度繁殖,使体温再次升高,初发病的症状与体征再度出现的情形。 12.复发是指当患者进入恢复期后,已稳定退热一段时间,由于体内残存的病原体再度繁殖而使临床表现再度出现的情形。 第二章病毒性传染病 1.病毒性肝炎是由多种肝炎病毒引起的,以肝脏损害为主的一组全身性传染病。 2.病毒性肝炎按病原学分类:甲型、乙型、丙型、丁型、戊型五型肝炎病毒。 3.急性黄疸型肝炎分期:黄疸前期、黄疸期、恢复期。(体力、消化道、黄染) 4.HBV DNA是病毒复制和传染性的直接标志。定量方法对于判断病毒复制程度,传染性大小、抗病毒药物疗效等有重要意义。前C区变异可能与重型肝炎发生有关。我国主要基因型为B和C型,基因分型对预后判断及抗病毒药物疗效等有一定意义,而基因耐药变异位点检测对核苷酸类似物抗病毒治疗有重要意义。 5.重症肝炎的主要临床表现:极度乏力,严重消化道症状,神经、精神症状(嗜睡、性格改变、烦躁不安、昏迷等),有明显出血现象,凝血酶原时间显著延长及凝血酶原活动度(PTA)<40%。黄疸进行性加深,胆红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