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第16课《桥》五年级下册_教案

第16课《桥》五年级下册_教案

第16课《桥》五年级下册_教案
第16课《桥》五年级下册_教案

五年级下册第16课《桥》

教学目标

1、认识6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能正确读写“咆哮、狞笑、拥戴、放肆、呻吟、搀扶、祭奠、势不可挡、跌跌撞撞”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会抓故事的主要内容概括课文,并梳理课文。

3、通过研读课文中描写洪水肆虐的危急险情,感受洪水的可怕以及人们的紧张,体会短句子的作用。

教师精心设计教学预案,制作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趣导入

有一个村庄,曾经有过一座窄窄的木桥,(板书课题:桥)桥虽窄,却是村子通往外面世界的一条重要的通道。就这样过了许多年,可是有一天黎明,它和村子里的一百多号人一起经历了一场可怕的灾难,这究竟是场怎样的灾难呢?

请同学们打开课文,齐读课题。

二、预习定标

1、阅读提示、幻灯片出示

2、检查阅读

(1)请学生分段朗读课文,检查朗读。

(2)读了课文你知道作者主要讲了件什么事?

(抓住故事的主要内容引导学生归纳:黎明时,雨突然下大了,村庄里发起了洪水,有一个老汉指挥村民排在前面,所有的党员排在后面。最后,他为了全部村民的安全,牺牲自己和儿子。)

3、根据故事发生、发展、高潮、结局梳理课文内容:

突遇山洪1-6;疏导撤离7-13;桥塌殉职14-23;祭奠英灵24-27。

三、合作达标

1、了解了文章的主要内容,现在让我们走进那个特殊的黎明,课件播放,老师激情叙述:洪水如猛兽般席卷了整个村庄,农田被淹没了,房舍被冲毁了,死亡正向人们一步步地逼近。可在田间地头劳动了一天的人们还睡得正香呢。突然一声惊叫,大家翻身起床,却一脚踩在了水里,感受突遇山洪时可怕的一幕。找出文中描写洪水(或雨水)可怕的句子,用心体会。

2、汇报交流谈体会,感情朗读促感悟:

(1)黎明的时候,雨突然大了。像泼。像倒。

①抓住“像泼”、“像倒”谈感受。

②结合平时写雨大的句子谈谈课文独立成句的好处。

③小结:凝重的笔调。两字却字字千钧,脑海里可以是一幅活的声势兼备的画面。更突

出了雨非同寻常的大。致使洪水泛滥成灾。

(2)山洪咆哮着,像一群受惊的野马,从山谷里狂奔而来,势不可当。

①理解“咆哮”是什么意思?山洪是怎么咆哮的?

②比较“山洪咆哮着,从山谷里狂奔而来,势不可当。”哪一句写得好?为什么?

③指导读出洪水的凶猛。

(3)近一米高的洪水已经在路面上跳舞了。

①“跳舞”在这里表示什么意思?

②当时的情形是(无比紧张的,令人恐惧的)就是这样一种状况,作者怎么竟然用了“跳舞”这个词语?是不是太不合时宜啦?

(4)同学们,你们发现了吗?其实,这与下文的哪个词语是呼应的?

①死亡在洪水的狞笑中逼近。——“狞笑”——读着句子,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②指导朗读:洪水在跳舞,死亡在狞笑,此时你什么感觉?把你看到的就像魔鬼一样露着狰狞面目的洪水读出来。

四、互动展示

感受人们的紧张:

(一)此时此刻,面对这恶魔一般的洪水,人们作出了怎样的反映?读一读相关句子你从中感受到了什么?从哪儿感受到的?并说说感受。

村庄惊醒了。人们翻身下床,却一脚踩进水里。是谁惊慌地喊了一嗓子,一百多号人你拥我挤地往南跑。近一米高的洪水已经在路面上跳舞了。人们又疯了似的折回来。东面、西面没有路。只有北面有座窄窄的木桥。人们跌跌撞撞地向那木桥拥去。

(1)当时的人们是怎样的反应?抓关键词。

(师出示词:你拥我挤跌跌撞撞疯了似的乱哄哄)读一读

(2)你能想象出男女老少惊慌失措的样子吗?

(引导学生想像体验情势危急。)

(3)如果你是其中一员,你是什么感受?

(二)洪水如猛兽般袭来,死亡正一步步逼近,北面那座窄窄的木桥就是全村一百多号人的生命桥。当他们跌跌撞撞地向唯一可以逃生的木桥拥去时,有一位老汉早已站在了木桥前。请同学们自由读第二、三大段,想想老汉在你的心目中树立了怎样的形象?你是从哪儿感受到的?找出相关的句子或者词语,细细体味一番。

播放课件

(1)他不说话,盯着乱哄哄的人们。他像一座山

(像一座靠山,一座坚定的山。)

①从这句话中,你读懂了什么?(老汉的“屹立如山、责任如山”)。

哪个动作,让你感觉到此刻的老汉像一座山?(站!)

②老汉怎样的站着?如果让你们在“站着”前面加一个词,你会加什么词?(怎样地站着)是啊,老汉像一座大山稳稳地、镇定地站在木桥前,挡住了肆虐的洪水,挡住了乱哄哄的村民。谁能站起来,像老汉一样稳稳地站着,读这两段话。

(2)老汉沙哑地喊话:“桥窄!排成一队,不要挤!党员排在后边!”

在这个危难时刻,老汉会如何下这道命令呢?哪一个标点引起了你们的注意?(感叹号!连续出现三次!)

思考,为什么要强调桥窄,一定要排成一队?

(是在警告人们,桥窄不要挤,挤的话桥会毁,人会死啊)

老汉的喊话虽然是沙哑的,但是三个感叹号传出来的声音就像大山一样坚定!就像大山一样铿锵有力!让咱们铿锵有力地读读这段话!

(说话简短有力,以严格的先人后己的党纪控制了局面,组织大家有序地撤离。短短的一句话里,连用三个感叹号,足以看出老汉话语的威严。)

③好一句“党员排在后边”,谁排前面?老汉始终把群众的安危放在第一位。作为村支书他想到了什么?(指挥大家让老百姓先过,党员在后。)急着逃生的人们有没有听从他的指挥?从文中找出依据。

④引导质疑:为什么急着逃生的人们见到老汉会停住了脚步,听从老汉的指挥?启发想象受“拥戴”的老汉曾为他们做过什么?适时引导理解“拥戴”。

(3)老汉冷冷地说:“可以退党,到我这里报名。”

(对于想抢先逃离危险的党员,老人是冷冷的态度。这样才能更好地维持秩序。冷冷的是老汉的话,不会冷却的是一颗为人民群众的心。)

(4)老汉突然冲上前,从队伍里揪出一个小伙子,吼道:“你还算是个党员吗?快排到后面去!”老汉凶得像只豹子。

①读着老汉的言行哪几个字印入了你的眼帘?

②指导朗读,读出老汉的气、急、凶。

这一“揪”,揪出了什么?

过渡:这一揪,把生的希望留给村民,把死的危险了留给了小伙子,留给了共产党员。

五、小结强化

在灾难面前,一座窄窄的木桥引渡人们走过危险,走向安全。后来,这一座木桥倒塌了,可是另一座高大雄伟的桥却在人们的心中树起来,那就是──老支书,全村人都拥戴的老支书,在人民群众生死攸关的危难关头无私无畏、不徇私情、英勇献身的一位老共产党员!

六、当堂练习

1、看拼音写汉字

pao xiao feng ning tang si

( ) ( ) 狂 ( ) 笑流( ) 放( )

Jiu bao deng shen tang chan

( )出 ( )子 ( )眼 ( )吟胸( ) ( ) 扶Ji dian

( )

2、根据课文内容搭配词语

受惊的()白茫茫的()窄窄的()清瘦的()放肆地()痛苦地()

3、老汉突然冲上前,从队伍里揪出一个小伙子,吼道:“你还算是个党员吗?快排到后面去!”老汉凶得像只豹子。

说说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板书设计】

16、桥

突遇山洪→疏导撤离→桥塌殉职→祭奠英灵

舍己为人

无私无畏

小学五年级16《桥》教学设计

16《桥》教学设计 五年级语文教案 16《桥》教学设计(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悟老支书在危难面前所表现出来的品质和人格魅力。 2、积累课文特色语言,了解课文布局谋篇、人物刻画、环境描写等方面的表达特点。 3、认识6个生字,学会本课新词、生字词,了解课文内容。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课题: 同学们都见过桥。谁来说说你见过的桥?(板书:桥)刚才同学们介绍的这些桥都是架在水上或空中便于通行的建筑物。我们的汉字常是一词多义,这个“桥”除了指我们常见的这些便于通行的建筑物外,还有什么意思呢?(形状如桥梁的) 对,我们曾学过的《跨越海峡两岸的生命桥》中的“桥”就是指比喻能起沟通作用的人或事物。今天我们来学习《桥》这篇课文,看看那这里的“桥”又是指什么呢? ●二、学习目标

1、认识6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能正确读写“咆哮、狂奔、狞笑、拥戴、清瘦、沙哑、放肆、豹子、呻吟、搀扶、祭奠、乱哄哄、势不可挡、跌跌撞撞”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归纳文章主要内容。 4、在了解课文大意的基础上初步认识老汉是个什么样的人。 ●三、自学提示: 1、读课文大家要先标出自然段的序号,画出文中生字组成的词,多读几遍。 2、画出容易读错的地方提醒一下大家。 3、想一想:课文写了怎么样一件事?尝试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4,再读课文,说一说那儿让你感动? ●四、自学、交流: 1、交流容易读错的地方。如多音字的读法。 2、课文写了怎么样一件事?尝试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3说一说那儿让你感动。 ●五、精讲点拨: 1、请同学来读一读课文,大家来评评他读得怎么样?(相机正音、学习词语)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16课 《桥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16课《桥 16《桥》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通过研读课文词句,结合洪水肆虐的危急情境,逐步深刻感受老汉在危急时刻把生的 希望让给别人,把死的危险自己扛起来的人格与精神。 2、有感情朗读课文, 3、体会《桥》的深刻涵义。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研读课文,感悟老支书沉着镇定、先人后己、大公无私的高尚品质。 难点:体会《桥》的涵义及文章结尾布局的巧妙。 三、课时安排:第二课时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题 1.同学们回忆一下我们都学过哪些有关“桥”的文章,记得我们学过的《赵州桥》介绍 的是赵州桥的雄伟、坚固、美观;《跨越海峡两岸的生命桥》写的是海峡两岸人民用爱心 共同救助一位大陆白血病患者的感人故事。这篇课文仅用一个字“桥”做题目,作者会 写些什么呢,这又是一座什么样的桥呢, 这节课我们继续来学习第16课《桥》板书课题————桥

2.首先我们来回顾下上节课的一些内容,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什么事,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二)朗读课文,深入体会 1.快速读课文,找出描写洪水凶猛的句子,画出来。 1)山洪咆哮着,像一群受惊的野马,从山谷里狂奔而来,势不可挡。(比喻) ( (2)近一米高的洪水已经在路面上跳舞了。 (拟人) (3)死亡在洪水的狞笑声中逼近。(拟人) (4)水渐渐窜上来,放肆的舔着人们的腰。(拟人) (5)水,爬上了老汉的胸膛。(拟人) 从这些句子中你感受到了怎样的洪水? (凶猛可怕……) 2(面对汹涌的洪水,面对死亡的威胁,乡亲们是怎样的, (惊慌你拥我挤疯了跌跌撞撞) 3(过渡:那他们还有路可走吗, 哪里,什么样的路, 这是一座什么样的桥? 面对唯一 可以逃生而又随时可能崩塌的桥,如果乡亲们还是你拥我挤疯了似的跑,会有什么后果, 那乡亲们安然过桥了吗, 是谁在中间起了决定性的作用, 是的,是老支书。 (三)品悟老汉的言行,体会人物品质 1、孩子们,现在请你们拿出一支笔,静下心来,读7—23自然段,从中找出最能表现老 汉神态、语言、动作的句子用“———”划出,反复读读,试着说说自己的体会。 2、出示句子 (1)老汉清瘦的脸上淌着雨水。他不说话,盯着乱哄哄的人们。他像一座山。 这是对老汉什么的描写,(外貌神态)

16.《桥》教学设计

16.《桥》教学设计

生命桥人性美 16.《桥》教学设计(第二课时) 广东省东莞松山湖实验小学张新元 设计理念: 《桥》这篇课文,处处充满着人性的美。课文讲的是一位老汉(村党支部书记),又是父亲。面对滔滔的洪水,人们惊慌失措,而老汉却稳如一座山,慌而不乱,将生死置之度外,心中只有群众——人性美。当他发出了“是党员的留下”的时候,他想到了自己是党员,就应该吃苦在前,享乐在后——人性美。当在人群中发现自己的儿子,一把揪住他,把生的希望留给了群众,把儿子留在最后——人性美。如何让人性美在学生心中扎根、升华呢?首先,通过入情入境,导入课题,引领学生迅速进入课文,引出主要人物,为后文垫下基调;接着通过入情入境地读、细品词句,设身处地地想,让学生自读、自悟,感受情势危急;继续再读再悟,以巧妙的过渡语将学生的目光聚焦到老汉的身上,引导学生用心灵与文本对话,感受老汉的高大形象,让学生的心间溢满对老汉的敬仰之情,并体会人物形象:迂回曲折,回到课题,探究课题深意,让学生用自己的话赞美老汉,抒发自己敬仰之情,将“老汉”的形象将永远定格在学生的心中;而临近课束之时,启发想象,读写迁移,顺势而导,情感渲染,笔触情发,总结升华,引起共鸣。 本课的教学设计,教者在深研文本的基础上,创设情景——以情激情;以读为本,以悟为根——入情入境,细品词句;启发想象与联系实际相结合——读写迁移,笔触情发,突出了人文性与工具性统一的思想,在整个教学中坚持在朗读教学中激发阅读兴趣,点亮心中明灯;在自读自悟过程中又能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引领学生我能说、我会说、我想说;亦坚持读写结合,提高表达能力,有效、高效的课堂教学质量亦显得淋漓尽致!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联系上文理解“咆哮,狞笑”等词语的意思。 能力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感受人物崇高的人格魅力。 3.领悟课文在表达上的特点。 情感目标:体会课文中的老汉在生死关头,舍己为人的高尚品质。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抓住课文中令人感动的地方,体会课文中的老汉高尚的精神品质。 教学难点:体会课文在表达上的特点,理解题目所蕴含的深意。

五年级美术下册第6课《喜怒哀乐》教案新人教版

课题:第六课喜怒哀乐 课时:2课时 课堂类型:造型·表现 一、教材分析: 本课是九年义务教育五年制小学美术教科书第十册第六课《喜怒哀乐》。属于“造型·表现”学习领域。教学对象是小学五年级学生。本节课是采用“情境观察”的教学模式,以人物表情表现为主线、以创设情境为契入点、以多媒体演示为手段、以“自主、合作、探究”为主要学习方式、以创设的栏目内容链接各教学环节,使学生在愉悦的氛围中,感受到浓浓的友情,在愉快合作的气氛中,表现人物表情变化的形象,体验造型活动的乐趣。 对于本课的设计,我是由以下几个方面来想的: “两个改变”既:一改变传统的“教教材”为“用教材”,成为课程教材的建设者、开发者、创造者。二改变传统表情教学,只是“就表情”“画表情”为由心情体验到表情感受,更强调心理的重要作用,从而挖掘更深层次的情感内涵。 “三个唤醒”既:一唤醒学生的色彩情感性元体验。儿童用色彩对喜怒哀乐的独特的理解和运用表现是最本真、最天才、最富有个性的,教师要诊视和保护并唤醒。二唤醒学生对表情的认识由无意的感受到有意的观察再到富有创意的表现创作。三唤醒学生只是对造型的技术关注到对人文精神的追求。在本课的学习中除了学习表情的刻画还要延伸到对万千世界喜怒哀乐的关注懂得和谐共存人文关怀的重要性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1.使学生学习观察现实生活中的人物和变化了的人物形象。 2.能简单的画出人物形象。 (2)过程与方法目标

1.使学生能主动参与学习活动,善于与他人交流,从多个角度观察体会人物的相貌特征,提高观察能力和感知力。 2.通过感受教师创设的说话过程,提高口语表达能力。 3.通过小组交流,形成与同伴合作的能力,增强合作意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激发学生学习热情,使其在体验中感受美术学科的乐趣。 2.体验人物绘画、造型活动带来的欢乐。 3.感受音乐的温馨,培养同学之间友爱的良好品质。 三、教学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学习绘画人物的心情、喜、怒、哀、乐。 2.教学难点:运用已有的知识结合喜、怒、哀、乐表情特征进行大胆想象表现。 四、教学方法: 1、游戏教学法 教学是科学,更是艺术,罗丹说过“艺术就是感情”,创设情景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所以在新课开始我通过让两名学生喝醋和盐水,通过他俩的表情,即让学生猜他们喝了什么水,这能让学生充满兴趣的动脑并主动地学。 2、示范指导法 本科以画为主,儿童的心理特征之一就是擅于模仿,因此教师不但要在语言、品行上成为学生的楷模,而且在传授知识过程中也应予以示范,在画表情时,提醒学生构图及用线的相关知识。 3、引导欣赏法

部编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 16.桥(课堂实录)【新版】

16.《桥》课堂实录 一、板书课题,导入新课。 1.板书课题。 2.直接揭示课题。 师:今天我们学习第16课《桥》,请同学们齐读课题。同学们,你们见到过哪些桥?(汉江大桥、铁路桥、独木桥……)还有一种桥是看不见的,可能感受到的,你知道还有哪些桥?(书籍是通往知识的桥,北京奥运会是中国走向世界的桥,书信是沟通的桥梁,还有友谊桥、相思桥……)那么,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桥”是怎样的一座桥?下面我们就来共同的学习这篇课文。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自由轻声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遇到不理解的词语想办法解决它,思考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师:请同学们自由轻声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遇到不理解的词语想办法解决它,想一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2.检查读书情况。 ①了解文章大意。 师:读完了吗?谁来说说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②出示生字词,检查字词。自由读、抽生读、齐读。 师:这是课文中的一些词语,请同学们先自己读读…….谁愿意读一读……大家一起来读读吧! 咆哮、狂奔、势不可挡、跳舞、狞笑、放肆、窄窄、呻吟、拥戴、

清瘦、沙哑、揪、吼、豹子、搀扶、祭奠 ③抽生分自然段读,检查朗读情况。 师:我们把这些词语放进课文中,相信同学们也一定能读得准确流利,是这样吗?课文一共有多少个自然段?27个自然段。哪些同学愿意读给大家听听? 三、巩固识字,指导书写。 重点指导书写“豹”、“奠”。 第二课时 一、回顾课文,导入课题。 1.直接揭示课题,板书课题。 师:孩子们,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第16课《桥》。 2.出示词语,复习字词。 咆哮狂奔狞笑放肆势不可当 清瘦拥戴沙哑胸膛揪吼 豹子呻吟搀扶祭奠 师:我们先来回顾上节课的生字词。咱们来开火车吧!火车头在你这儿,横着开! 生开火车读词,一生“搀扶”不会读。 师:谁来帮帮他?请大家把“搀扶”齐读两遍。 师:第一行是描写什么的?(洪水)请大家在第一行词语前加上“洪水”两字,齐读第一行词语,每个词语读两遍,要读的短促、有节奏。第二行词语是描写什么的?(老汉)请齐读第二行词语。请齐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语文《桥》教学设计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五年级下册 16 《桥》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感受老汉舍己救人、无私无畏、不徇私情的精神。 3、体会课文在表达上的特色。 教学重点: 通过感情朗读,体会老汉无私无畏、不徇私情和舍己为人的精神。 教具: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营造洪水肆虐的危急情境: 1.出示课件(带声音的洪水肆虐的情景)说说你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或想到了什么? 2.今班我们就来学习一篇抗洪救灾的课文,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检查预习情况 1、指名朗读课文,其他同学思考: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2、学生评价,并指名回答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三、自主探究,学习课文 (一)感受洪水的疯狂肆虐。 1、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划出文中描写洪水的句子,并选择其中感受最深的一句做出标记。 2、出示课件(课文1—6自然段),指名读第一自然段,这段告诉了我们什么?“像泼。像倒。”为什么独立成句?指导朗读。 3、指名说说自己感受最深的描写洪水的句子。师相机指导朗读。 4、出示描写洪水的句子,学生齐读。再次感受洪水的疯狂、肆虐。 过渡:面对这样的洪水,你心情怎样?那课文又是怎样描写人们的? (二)感受人们的惊慌、恐惧。 1、指名朗读描写人们反应的句子,师相机出示课件。 2、读了这些句子,你感受到了什么?把你的恐惧不安放进句子中去。 3、面对狂奔而来的洪水,人们几乎疯狂崩溃,失去了理智。这时,人们发现了什么? 4、这是一座怎样的桥?师相机出示描写桥的句子。 过渡:这样又窄又不结实的木桥,怎么能承受得了人们疯狂的拥挤踩踏。这时的人们急需什么? (三)细读课文,探究人物 出示学习菜单:“自由朗读7—23自然段,一边读一边思考,他是一个怎样的老汉?用几个词概括你对老汉的评价,并在最打动你心灵的地方写上自己的感受。” 1、指名回答,老汉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2、让学生到黑板上写出老汉的特点。 3、引导学生理解课文是通过哪些句子来表现老汉的。 4、师相机出示课件,指导朗读,体会人物特点。

第十六课《桥》教学设计

第十六课《桥》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基础知识积累】认识6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能正确 呻吟、搀扶、祭奠、舌L哄哄、势不可挡、跌跌撞撞”等词语。 【方法与能力】领悟课文在表达上的特点。 【情感与思想】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 【拓展与延伸】读一读《跨越海峡两岸的生命桥》,然后以 《桥》为题写一篇关于师生情谊的作文或小诗。 【重、难点突破】理解题目的含义;领悟课文在表达上的特点。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上次我们学习了《金色的鱼钩》这节课,知道了课文用“金色的鱼钩”做课题,意义深刻。“鱼钩”记录着老班长的英雄历程,闪耀着老班长金子般的思想光辉,象征着老班长崇高的革命精神永垂不朽。 那么,我们今天要学习的《桥》这篇课文的题目又有关怎样的含义呢?在写法上,是不是同《金色的鱼钩》有着相似之处呢? F面我们大家就一起来学习这篇课文。

板书:桥 、学习课文 1、初读课文,体会文章写了一件什么事?学生交流。 提示:本文作者满怀深情地塑造了一位普通的老共产党员的光辉形象,面对狂奔而来的洪水,他以自己的威信和沉稳、高风亮节、果决的指挥,将村民们送上跨越死亡的生命桥。 2、再读课文,体会这是一座什么样的“桥”? 提示:可以结合具体的语句回答,也可以自己总结概括。如果学生能够回答出“这是一座生命的桥”这类意思,则引导学生分析在这座生命之桥前,人们的不同表现,重点感受 “老书记”形象的咼大与精神的崇咼。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要求:你能够运用学习《金色的鱼 钩》时的方法,分析一下“桥”与“人”的关系,并从中体 会人物的精神品质吗? 提示:要求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在洪水的可怕、形势的危急、 人们的惊慌同老书记的对比中体会老书记形象的高大与精神的崇高。 ①老汉清瘦的脸上淌着雨水。他不说话,盯着乱哄哄的人们。 他像一座山。 这里把老汉比喻成“一座山”,既表现了老汉的威严、冷静,与人们在山洪暴发时“惊慌”“疯了似的”“跌跌撞撞” “乱哄哄”的表现形成鲜明对比,又写出了老汉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这座“山”是人们获得生的希望的“靠山”。 ②木桥开始发抖,开始痛苦地呻吟。 这里作者运用拟人的修辞方法,不仅形象地写出了木桥在洪水的冲击中、在人们的重压下即将断裂的危急情景,也为下文写木桥的轰塌埋下了伏笔。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美术下册喜怒哀乐说课稿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美术下册喜怒哀乐说课稿人教版小学五年级美术下册第六课喜怒哀乐说课稿 一、说教材 1、教材分析 《喜怒哀乐》一课是小学美术第十册第六课,是一节造型表现课,本科主要教学内容是通过欣赏、观察、体验等环节来学习表现人物喜怒哀乐不同表情,它侧重于培养学生敏锐的观察力,体验表情的作用及乐趣,并试着拿起笔用富有感情的线条来表现喜怒哀乐。 线条是一种神奇的符号,它随着儿童涂鸦开始,便陪伴着他们成长,成了许多孩子表达内心的手段,五年级的学生属小学高年级,心里上已渐渐成熟,他们的语言能力较强,对生活细节感受较深刻,对绘画则更显谨慎,常常感想而不敢画,而一课恰好接近他们的生活与他们的情感,教师要鼓励学生大胆与夸张的用线。 2、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了解心情与表情的关系,以及喜怒哀乐不同表情的特征和表现手法。 技能目标:掌握基本任务头像造型手法与用线方法。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生活的热爱,提高观察力、表现力、创造力。 3、教学重点:学会描绘喜怒哀乐的表情特征 4、教学难点:运用已学知识结合表情特真,大胆夸张,创作出独具个性的肖像画。 二、说教法 依据本科的性质及学生的特点,根据以上教材分析,为了更好的达到教学目标,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我准备采用下列教学方法:

1、情景教学法 教学是科学,更是艺术,罗丹说过“艺术就是感情”,创设情景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所以在新课开始我便出示自己的头像表情,让学生猜可能发生了什么,即让学生猜“情景”,这能让学生充满兴趣的动脑并主动地学。 2、示范指导法 儿童的心理特征之一就是擅于模仿,因此教师不但要在语言、品行上成为学生的楷模,而且在传授知识过程中也应予以示范,在画表情时,提醒学生构图及用线的相关知识。 3、引导欣赏法 美术史上很多大师作品值得借鉴,也值得学生去欣赏,我例举了《蒙娜丽莎》、《伏尔加河上的纤夫》两幅典型的名画,对人物表情分析,感受名画背后的故事,让学生形成审美意识。 三、说学法 1、问题讨论法 所谓“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让学生带着难题相互讨论,不但意义深刻,也颇有成效,我组织学生讨论多种表情的特点,为他们画表情奠定基础。 2、自主学习法 本校现提倡“先学后教”,让学生先学,产生疑问,如书中的技法点击部分,我会先让学生先看书自学,然后再带着疑问看教师示范,这样才能逐个解除学生心中的疑惑。 四、说教学过程 1、亲近学生,激趣导入

五年级语文下册第16课《桥》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课题16桥 教学内容教材78页——81页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悟老支书在危难面前所表现出来的无私无畏、舍己救人的高尚品质和人格魅力。 2.积累课文特色语言,了解课文布局谋篇、人物刻画、环境描写等方面的表达特点。 3.认识6个生字,学会本课新词、生字词,了解课文内容。教学重点学习课文的表达方法,体会和学习老支书忠于职守、舍己为人的崇高品质。 教学难点理解题目所云含的深意。 预习要求学习字词。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想想课文中的老汉是个怎样的人? 学法指导通过读、画、议和感情朗读,让学生在阅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获得思想的启迪。 教学方法自读、质疑。 教具准备搜集有关桥的文章、图片、资料。 教学课时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以“桥”引入,初步感知 1.谈话引入课题。 我们在四年级学习过一篇课文《跨越海峡的生命桥》,今天

我们要学习的课文是《桥》,也是一座生命桥。出示课题──《桥》。 2.自学课文,要求: (1)自由读课文,学习生字新词。 (2)想一想:课文写了怎么样一件事?尝试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深夜,当洪水袭来时,老村支书记冒着生命危险,不存私念地指挥一百多号人有秩序地过桥,最后自己和儿子却被洪水卷走了。 二、再读课文,感受“感动” 1.自由读课文,在课文中找出描写洪水的凶猛的句子? 2.交流: (1)出示句子进行对比: ①黎明的时候,雨突然大了。像泼。像倒。 黎明的时候,雨突然大了。 ②山洪咆哮着,像一群受惊的野马,从山谷里狂奔而来,势不可挡。 山洪咆哮着,从山谷里狂奔而来,势不可挡。 哪句话写得好?为什么? (2)理解:“咆哮”是什么意思?山洪是怎么咆哮的?理解“势不可挡” (3)知道学生读出洪水的凶猛。

五年级下册16桥教案

《桥》是人教版第十册第四组的一片课文,这篇课文作者满怀深情地塑造了一位普通的老共产党员的光辉形象,面对狂奔而来的洪水,他以自己的威信和沉稳、高风亮节、果决的指挥,将村民们送上跨越死亡的生命桥。他把生的希望让给别人,把死的危险留给自己,用自己的血肉之躯筑起了一座不朽的桥梁。这座桥梁是我们党以老支书为代表的优秀共产党员密切联系群众的“桥”,这正是课文以“桥”作题目的深刻内含。 这篇课文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语言简练生动,极富韵味。选择这篇课文的目的,一是引导学生在感人的故事中受到情感的熏陶和感染,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二是帮助学生在读书思考中领悟作者的表达方法。 教学目标: 1、认识6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能正确读写“咆哮、狂奔、狞笑、拥戴、清瘦、沙哑、放肆、豹子、呻吟、胸膛、搀扶、祭奠、乱哄哄、势不可当、跌跌撞撞”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 4、领悟课文在表达上的特点。 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引导学生抓住课文中令人感动的地方,感受老共产党员无私无畏、不徇私情、英勇献身的崇高精神。 2、教学难点:理解“桥”的深刻含义。 课文重点:7---23自然段 朗读训练点:描写洪水和老汉的句子。 读写结合点:我们的生活中有哪些这样的桥? 教学准备:课件、预习提纲 教学时间:3课时 预习提纲: 导入:我们学过雄伟、坚固、美观的《赵州桥》,读过海峡两岸同胞

血脉亲情的无形之桥《跨越海峡的生命桥》的故事,今天我们再去学习一篇桥的文章,看看这又是一座什么样的桥? 1、按常规预习提纲预习课文。 2、正确认读下列词语,抄写词语。 咆哮狂奔狞笑拥戴清瘦沙哑放肆豹子 呻吟胸膛搀扶乱哄哄势不可当跌跌撞撞 3、在横条上,正确抄写本课生字 4、结合上下文理解下列词语,整理在课本上。 咆哮狞笑祭奠势不可当 5、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6、读课文,思考下列问题 (1)读课文的第1自然段,我体会到。我是从这几个词中体会到的。 (2)文章第2自然段是一个句,文中还有类似的句子,用“-”标出,运用比喻、拟人的写法,写出了。(3)在山洪来临时,用------画出人们的表现,用~~~画出老汉的表现,我可以用词和词来分别概括他们的表现。(4)用不同的符号画出描写老汉神态、动作、语言的句子。通过这些句子的描写,让我们知道了老汉是一个的人。 (5)文中把老汉比作。找出文中能体现他是一座山的句子。(6)通过读课文,我知道文中的桥是一座的桥,也体会到这是一座的桥。 7、质疑,至少提出三个问题。 教学过程: 一、直接导入新课,读课题

五年级下册《桥》

16 《桥》 一、主要内容: 《桥》的作者满怀深情地塑造了一位普通的老共产党员的光辉形象。面对狂奔而来的洪水,他以自己的威信、沉稳,高风亮节和果断的指挥,将村民们送上跨越死亡的生命桥。他把生的希望让给群众,把死的危险留给自己,用自己的血肉之躯筑起了一座不朽的桥梁。 二、三维目标: 1、知识与技能 了解课文人物刻画、环境描写等方面的表达特点,积累课文特色语言,理解题目“桥”的深刻含义。 2、过程与方法 品读、感悟、交流。 3、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研读课文词句,结合洪水肆虐的危急情境,逐步深刻感受老汉在危急时刻把生的希望让给别人,把死的危险自己扛起来的人格与精神。 三、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结合飞速上涨的洪水,感受情况的危急,领悟老汉的每一次举动的内涵与精神。 2、难点:理解题目《桥》的深刻含义 四、教学课时:一课时 五、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感受洪水的肆虐 1、出示图片(宁静的山村,一条缓缓流淌的小河上有一座木桥):你看到了什么?这是一座怎样的桥?(用自己积累的词语描述桥。)

从这幅图片中你感受到了什么?在这平静的背后记录了一个不平静的夜晚,在这座小桥的背后隐藏着一座用心才能感受的到的桥,今天这堂课就让我们通过这座小木桥走进那个村庄、走进那个特殊的黎明,寻找那段感人肺腑的故事。 二)、走近洪水,感悟洪水的可怕,体会表达方法 1、快速浏览全文,可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文。要求:读通句子,不通的地方多读两遍,用波浪线画出描写洪水的句子。 2、交流,汇报。 3、对比句子的不同,了解环境描写的表达特点。 这些句子分别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此时的洪水给我们的感觉更像是什么?(魔鬼、死神)带着这种感受一起来读读课文的1-4自然段。 三)、感受桥的重要性 这样凶猛的洪水来了,人们的反应是怎样的?(惊慌失措)要想逃命有出路吗?此时,那是一座怎样的桥?(感受桥的重要)。 过渡:如果上不了桥,对于当时的人们来说只有一个字(死),如果就这样跌跌撞撞的冲上桥,对于人们来说也意味着一个字(死)。洪水在狞笑,死亡在逼近,在这万分危急时刻,一个重要的人物出现了,他是谁? 四)、积累课文特色语言,并进行深层情感体会: 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这位老汉在生死攸关之际作出怎样的人生抉择。 默读课文,分组合作: 1、找出描写老汉和小伙子动作、语言的句子,画下来。 2、组内交流让你感动的地方。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桥》教学设计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桥》教学设计 邹平县开发区第三小学韩玉珍 一、教学目标 (一)通过抓故事情节理解课文内容,并试着画出人物情节结构图,学习小说的阅读策略。 (二)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抓住重点语句和段落体会老汉舍己为人,不徇私情、英勇献身的崇高精神。 (三)领悟环境描写以及设置悬念的结尾对烘托人物形象的重要作用,进一步体会小小说的表达特点。 二、教学重点 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体会老汉舍己为人,不徇私情、英勇献身的崇高精神。 三、教学难点 领悟环境描写以及设置悬念的结尾对烘托人物形象的重要作用,进一步体会小小说的表达特点。 四、教学过程 (一)猜想导入 1.同学们猜猜看,《桥》这是一篇什么体裁的文章呢?(学生交流)小说,散文……能说说你是如何判断的?说说理由。 2.小结:可以告诉大家这是一篇小说,还被评为“全国优秀短篇小说”,是短篇小说的典型之作。那小说都有哪些特点,我们该如何阅读一篇小说那?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小小说《桥》。(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猜想文章的体裁,一下指向小说阅读教学,了解学生对小说特点的把握情况,为下面阅读教学指明方向。 (二)抓人物情节理解课文内容 1.课前已经预习了课文,谁来说一说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2.你能把故事说清楚,讲明白,不错。(抽取话语中的关键词,画出“人物情节”结构图。)村里发生洪水,老汉指挥村民从一座木桥上安全逃生了,可是他和儿子却牺牲了。洪水退去,老太太和村民们来祭奠他的儿子。 3.谁能根据结构图,再来说一说文章的主要内容?(学生交流) 4.小结:同学们看,我们抓主要人物和主要情节,就能一下子把故事拎出来。以后自己在读小说的时候,也要记得抓主要人物和主要情节,这可是快速读懂小说的好方法。 (三)感受人物形象,把握小小说特点 学贵有疑,请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看看你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吗?(学生自学) 下面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讨论出一个你们觉得最有价值的问题,我们共同解决。 1.预设:体会老汉的形象 (1)老汉清瘦的脸上淌着雨水。他不说话,盯着乱哄哄的人们,他像一座山。(学生交流) (2)是谁惊慌地喊了一嗓子,一百多号人你拥我挤地往南跑。 人们又疯了似地折回来。

16桥教学设计

16.《桥》教案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通过研读课文中的重点词句,感悟洪水肆虐的危机情境,体会老汉的大山形象。课前准备:读通课文,标出自然段序号。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来继续学习《桥》这篇课文,上节课我们已经初步了解了课文,谁来说说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指名回答)(黎明的时候,当洪水袭击时,老支书冒着生民危险,不存私念地指挥一百多号人有秩序地过桥,最后自己和儿子却被洪水卷走了。) 二、以“桥”为切入口,一读文本,初步积淀情感 1、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想,文中的“桥”是一座怎样的桥? 2、交流,可以初步说说文中依据,随机层层点拨:(窄窄的木桥、不结实的木桥、又窄又不结实的木桥) 引导:又窄又不结实的木桥,平日里或许只是山村里极不起眼的,可在洪水来临时却成了——生死桥逃命桥生命桥救命桥希望桥 三、走进文本感受洪水之大 1、就是这样一座又窄又不够结实的桥,成了洪水突然袭击时的唯一的逃命桥。那么它是否真的能那么轻易地救老百姓的性命呢?当时的情况又是怎样的呢?这究竟是一场怎样可怕的洪水呢?让我们回到课文中,请同学们分小组认真读课文,找出描写洪水的句子,并写下你的感受,然后在小组内交流。 课件出示: ◆黎明的时候,雨突然大了。像泼。像倒。(从这句话中,你感受到了什么?(洪水大而猛)再读这句话,你还有什么发现?(短短的四个字构成两句话)为什么独立成句呢?(更突出了雨非同寻常地大,来势凶猛。)指名读,评价,小组读。 ◆山洪咆哮着,像一群受惊的野马,从山谷里狂奔而来,势不可当。(从这句话中你又感受到了什么?(洪水非常凶猛)理解“咆哮”(形容洪水奔腾轰鸣)“狂奔”(迅猛地奔跑)“势不可当”(来势凶猛,不可阻挡)从这句中你发现了什么?(是一个比喻句)把山洪比作野马,突出了洪水的迅猛。指导读出洪水的凶猛。读后评价。) ◆近一米高的洪水已经在路面上跳舞了。(从这句话中你感受到了什么?(此时,洪水还在不断地上涨,灾情在不断地加重。)你觉得是人在跳舞吗?(是死神在跳舞)当时的情形怎样?(无比紧张,令人恐惧))

五年级下册美术全册教案人教版版新课标

五年级下册美术集体备课教案 第一课形的魅力 课时:1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教学活动,让学生了解形状是构成美术作品的基本元素之一。掌握形状的概念和形式,并学会应用各种形状来组成艺术画面。 2.通过学习活动,学生初步在学习中体会造型元素--形的魅力,尝试自己动手,运用构成原理创造各种画面。并从中体会到乐趣。 教学重点: 认识形状的概念和形式 教学难点: 学会运用各种造型组成画面 教学过程: 一.导入阶段: 1.欣赏各种平面形状 师问:看了这些形状,你们能给他们归类吗?为什么? 生答:略 2.导入课题:《形的魅力》 二.发展阶段: 1.《形的魅力》的特点(学生讨论找规律) 展示各种形状。 师问:请找一找它们有什么规律(学生讨论) 生答:略 师小结:形是构成美术作品的基本元素之一。(点、线、形状、色彩等)2.形的分类(知识窗内容) 几何形(三角形、正方形、矩形、椭圆形、多边形等)自由形(随手画的形状)

3.形的特点(外形和骨式的变化): 有规则-- 无规则— 三.拓展阶段: 1.怎样运用各种形状组成画面(小组讨论)。 师小结:首先要创造出各种形状(剪出形状) 2.制作步骤(教师示范) 四.学生作业: 1.作业要求:设计、制作一幅画。 2.学生练习, 3.教师巡回辅导。 五.作品展示: 1.小组单位展示、评述学生自己的作品。 2.学生代表向全班同 3.学展示并评述自己的作品。 六.收拾和整理: 收拾并整理好自己的桌面。 七.教学延伸与拓展: 思考:用各种形状还可以创造什么作品或运用装饰像框等方面。 第二课形体的组合 课时:1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教学活动,让学生了形体是具有三维空间的立体实物。掌握形体的基本知识,并学会应用各种形体来组成艺术作品。 2.通过学习活动,学生初步在学习中体会形体的魅力,尝试自己动手,进

五年级下册16.桥

16课《桥》 教学目标: 1、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描写的故事,体会课文中的老汉在生死关头,舍己为人的高尚品质。 2、理解描写老汉在关键时刻的动作、神态、语言的句子,感受一个老共产党员的光辉形象。 3、认识本课6个生字,了解和领悟课文在表达上的特点。 第一课时 一、以“桥”引入,初步感知 1、谈话引入课题。 我们在四年级学习过一篇课文《跨越海峡的生命桥》,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是《桥》,也是一座生命桥。出示课题——《桥》。2、自学课文,要求: (1)自由读课文,学习生字新词。 (2)想一想:课文写了怎么样一件事?尝试用自己的话说一说。深夜,当洪水袭来时,老村支书记冒着生命危险,不存私念地指挥一百多号人有秩序地过桥,最后自己和儿子却被洪水卷走了。 二、再读课文,感受“感动” 1、自由读课文,在课文中找出描写洪水的凶猛的句子? 2、交流: (1)出示句子进行对比: ◇黎明的时候,雨突然大了。像泼。像倒。山洪咆哮着,像一群受惊

的野马,从山谷里狂奔而来,势不可挡。 ◇黎明的时候,雨突然大了。山洪咆哮着,从山谷里狂奔而来,势不可挡。 哪句话写得好?为什么? (2)理解:“咆哮”是什么意思?山洪是怎么咆哮的?理解“势不可挡” (3)知道学生读出洪水的凶猛。 (4)还有哪些句子写出了洪水的凶猛?找出来说一说,读一读。(随机理解词语:跳舞、狞笑) 3、过渡:当洪水袭来时,村庄惊醒了。人们翻身下床,却一脚踏在水里。惊慌失措的人们你拥我挤地逃跑,寻找生路?他们找到了吗?(找到了,北面那座窄窄的木桥。)这是一座普通的桥吗?不,这不是一座普通的桥,因为它窄窄的身躯上将承载一百多号人的生命,整个村庄的生命啊!于是,急于求生的人们跌跌撞撞地向那木桥拥去…… 4、讨论:如果,大家就这样乱七八糟、毫无秩序地拥向窄窄的木桥,会是怎么的结果?(学生自由猜测可能发生的结果,感受形势的紧张) 5、是的,在危急关头,年迈的村支书没有因为惊慌而失去理智。他是怎么做?怎么说的呢?请再读课文,找出让你感动的地方,读一读,说一说。 (1)先村民到木桥前,便于指挥。 (2)号召党员同志排后,体现党员同志的先进性。

最新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桥优秀教学设计(精品)

16《桥》教学设计 一、教学内容:人教新课标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第16课 二、教学目标: 1、通过研读课文词句,结合洪水肆虐的危急情境,逐步深刻感受老汉在危急 时刻把生的希望让给别人,把死的危险自己扛起来的人格与精神。 2、有感情朗读课文, 3、通过比较,了解作者结尾布局之妙。 4、体会《桥》的深刻涵义。 三、教学重难点: 重点:研读课文,感悟老支书沉着镇定、先人后己、大公无私的高尚品质。 难点:体会《桥》的涵义及文章结尾布局的巧妙。 四、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五、课时安排:第二课时 六、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题 1.记得我们学过的《赵州桥》介绍的是赵州桥的雄伟、坚固、美观;《跨越海峡 两岸的生命桥》写的是海峡两岸人民用爱心共同救助一位大陆白血病患者的感人故事。这篇课文仅用一个字“桥”做题目,作者会写些什么呢?这又是一座什么样的桥呢?这节课我们继续来学习第16课《桥》 板书课题————桥

2.首先我们来回顾下上节课的一些内容,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什么事?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二)朗读课文,深入体会 1.快速读课文,找出描写洪水凶猛的句子,画出来。 (1)山洪咆哮着,像一群受惊的野马,从山谷里狂奔而来,势不可挡。(比喻)(2)近一米高的洪水已经在路面上跳舞了。(拟人) (3)死亡在洪水的狞笑声中逼近。(拟人) (4)水渐渐窜上来,放肆的舔着人们的腰。(拟人) (5)水,爬上了老汉的胸膛。(拟人) 从这些句子中你感受到了怎样的洪水? (凶猛可怕……) 2.面对汹涌的洪水,面对死亡的威胁,乡亲们是怎样的? (惊慌你拥我挤疯了跌跌撞撞) 3.过渡:那他们还有路可走吗?哪里?什么样的路? 这是一座什么样的桥? 面对唯一可以逃生而又随时可能崩塌的桥,如果乡亲们还是你拥我挤疯了似的跑,会有什么后果?那乡亲们安然过桥了吗? 是谁在中间起了决定性的作用?是的,是老支书。 (三)品悟老汉的言行,体会人物品质 1、孩子们,现在请你们拿出一支笔,静下心来,读7— 23自然段,从中找出最能表现老汉神态、语言、动作的句子用“——— ”划出,反复读读,试着说说自己的体会。 2、出示句子

16、《桥》教学设计

16、《桥》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章得思想感情; 3、领悟文章在表达上得特点。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抓住课文中令人感动得地方,感受老共产党员无私无畏、不徇私情、英勇献身得崇高精神,体会文章在表达上得特点。 教学难点:理解题目所蕴含得深意。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板书课题,齐读课题。我们曾学习过不少跟桥有关得课文。有雄伟、坚固、美观得赵州桥,有感人至深得《跨越海峡得生命桥》,而这一课又给我们写了一座怎样得桥呢? 2、快速浏览课文,把描写桥得语句画一画。 出示:只有北面有座窄窄得木桥。木桥开始发抖,开始痛苦地呻吟。 这就是一座怎样得桥?板书:又窄又不结实得木 3、可就就是这座又窄又不结实得木桥,在怎样得情境下却成了人们逃生得唯一通道?(洪水来得时候) 二、通过群众与老汉得对比,感受老汉得临危不惧 (一)情况得危急 1、请同学们默读课文1-8自然段,画出描写大雨与洪水得句子。 出示: 黎明得时候,雨突然大了。像泼。像倒。山洪咆哮着,像一群受惊得野马,从山谷里狂奔而来,势不可当。近一米高得洪水在路面上跳舞了。死亡在洪水得狞笑声中逼近。 2、这雨就是怎样得雨?(瓢泼、倾盆大雨)您就是从哪读到雨势之大得?(像泼。像倒。)您能通过您得朗读让我们感受到雨势得凶猛吗?齐读。 两个短句,只有四个字,却字字千钧,短促、有力,让我们感到雨势之大。用简短得句段渲染了紧张得气氛就是这篇文章语言一大特色。 3、这洪水来势如何?(来势汹汹)作者用了怎样得手法来表现?读罢这几句,您瞧到洪水

怎样得一个形象?把您得感受融入您得朗读,指名读。 采用了比喻与拟人得修辞手法,真切形象地让我们感受到洪水得肆无忌惮,把洪水这魔鬼猛兽得形象表现得淋漓尽致。我们平常在写作得时候,不管就是环境描写还就是对其她事物得描写我们都可以通过这样得方式来将它写活。 4、配乐,出示洪水图片。师生合作读。 (二)老汉得表现 1、就在如此迫在眉睫得时刻,老汉有着怎样得表现。在1-8段中,找出对老汉得描写。 2、生汇报。出示: 木桥前,没腿深得水里,站着她们得党支部书记,那个全村人都拥戴得老汉。 老汉清瘦得脸上淌着雨水。她不说话,盯着乱哄哄得人们。她像一座山。 3、指名读,从这些描写中您感觉到这就是一位怎样得老汉?(镇定自若、临危不惧)板书:临危不惧 就是啊,她像一座山,一座稳重得山,一座给人以足够信心得山。让我们带上对老汉得崇敬再读句子。所以,老汉备受全村人得——拥戴。(理解“拥戴”,拆字法——拥护爱戴。) 4、引导朗读。大雨倾盆而下,老汉就是那么得冷静,读——;面对着狂奔而来,势不可当得洪水,老汉就是如此得镇定,读——;在洪水得狞笑声中,老汉没有丝毫得畏惧,读——出示:木桥前,没腿深得水里,站着她们得党支部书记,那个全村人都拥戴得老汉。 老汉清瘦得脸上淌着雨水。她不说话,盯着乱哄哄得人们。她像一座山。 (二)群众得表现 1、同样就是在山洪面前,村民们又就是怎样得表现? 出示:人们翻身下床,却一脚踩进水里。就是谁惊慌地喊了一嗓子,一百多号人您拥我挤地往南跑。 人们又疯了似得折回来。人们跌跌撞撞地向那木桥拥去。乱哄哄得人们。 您会用个怎样得词语来形容村民们?(惊慌失措)从哪些字眼里感受到?抓住重点词语朗读。 村民们就是您拥我挤,而老汉就是镇定自若。村民们心里满就是恐惧,而老汉就是临危不惧。这就是什么写法?这就就是群众与典型得对比。

最新最新人教版五年级美术下册全册教案

新人教版小学五年级美术下册教案目录 第1课形的魅力 (2) 第2课形体的组合 (4) 第3课抽象的雕塑 (6) 第4课学构图 (8) 第5课静物写生 (10) 第6课喜怒哀乐 (12) 第7课夸张的脸 (14) 第8课神奇的肥皂粉 (16) 第9课写意蔬果 (19) 第10课写意动物 (21) 第11课学画松树 (23) 第12课十二生肖 (25) 第13课风筝的魅力 (27) 第14课微观世界 (29) 第15课会亮的玩具 (31) 第16课小布偶 (33) 第17课电脑美术——对称图形 (35) 第18课旅游节 (37) 第19课舞台上的布景 (39) 第20课珍爱国宝--古代的青铜艺术 (41)

第1课形的魅力 教学目标: 1、通过教学活动,让学生了解形状是构成美术作品的基本元素之一。掌握形状的概念和形式,并学会应用各种形状来组成艺术画面。 2、通过学习活动,学生初步在学习中体会造型元素--形的魅力,尝试自己动手,运用构成原理创造各种画面。并从中体会到乐趣。教学重难点: 1、认识形状的概念和形式。 2、学会运用各种造型组成画面。 教具学具:彩纸、挂历纸、剪刀、胶水 教学过程: 一、导入阶段: 1、欣赏各种平面形状 师问:看了这些形状,你们能给它们归类吗?为什么? 2、导入课题:《形的魅力》 二、发展阶段: 1、《形的魅力》的特点(学生讨论找规律) 展示各种形状。 师问:请找一找它们有什么规律(学生讨论) 师小结:形是构成美术作品的基本元素之一。(点、线、形状、色彩等) 2、形的分类(知识窗内容) 几何形(三角形、正方形、矩形、椭圆形、多边形等)自由形(随手画的形状) 3、形的特点(外形和骨式的变化): 有规则:几何形、几何直线形、几何曲线形、 无规则:不规则形、自由直线形、自由曲线形

语文五年级下册16桥教案

人教版课标实验语文教科书五年级下册 教材分析: 《桥》是人教版第十册第四组的一片课文,这篇课文作者满怀深情地塑造了一位普通的老共产党员的光辉形象,面对狂奔而来的洪水,他以自己的威信和沉稳、高风亮节、果决的指挥,将村民们送上跨越死亡的生命桥。他把生的希望让给别人,把死的危险留给自己,用自己的血肉之躯筑起了一座不朽的桥梁。这座桥梁是我们党以老支书为代表的优秀共产党员密切联系群众的“桥”,这正是课文以“桥”作题目的深刻内含。 这篇课文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语言简练生动,极富韵味。选择这篇课文的目的,一是引导学生在感人的故事中受到情感的熏陶和感染,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二是帮助学生在读书思考中领悟作者的表达方法。 教学目标: 1、认识6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能正确读写“咆哮、狂奔、狞笑、拥戴、清瘦、沙哑、放肆、豹子、呻吟、胸膛、搀扶、祭奠、乱哄哄、势不可当、跌跌撞撞”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 4、领悟课文在表达上的特点。 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引导学生抓住课文中令人感动的地方,感受老共产党员无私无畏、不徇私情、英勇献身的崇高精神。 2、教学难点:理解“桥”的深刻含义。 课文重点:7---23自然段 朗读训练点:描写洪水和老汉的句子。 读写结合点:我们的生活中有哪些这样的桥? 教学准备:课件、预习提纲 教学时间:3课时

预习提纲: 导入:我们学过雄伟、坚固、美观的《赵州桥》,读过海峡两岸同胞血脉亲情的无形之桥《跨越海峡的生命桥》的故事,今天我们再去学习一篇桥的文章,看看这又是一座什么样的桥? 1、按常规预习提纲预习课文。 2、正确认读下列词语,抄写词语。 咆哮狂奔狞笑拥戴清瘦沙哑放肆豹子 呻吟胸膛搀扶乱哄哄势不可当跌跌撞撞 3、在横条上,正确抄写本课生字 4、结合上下文理解下列词语,整理在课本上。 咆哮狞笑祭奠势不可当 5、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6、读课文,思考下列问题 (1)读课文的第1自然段,我体会到。我是从这几个词中体会到的。 (2)文章第2自然段是一个句,文中还有类似的句子,用“-”标出,运用比喻、拟人的写法,写出了。(3)在山洪来临时,用------画出人们的表现,用~~~画出老汉的表现,我可以用词和词来分别概括他们的表现。(4)用不同的符号画出描写老汉神态、动作、语言的句子。通过这些句子的描写,让我们知道了老汉是一个的人。 (5)文中把老汉比作。找出文中能体现他是一座山的句子。(6)通过读课文,我知道文中的桥是一座的桥,也体会到这是一座的桥。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