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2016部编版)文言文专题复习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2016部编版)文言文专题复习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2016部编版)文言文专题复习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2016部编版)文言文专题复习

七下语文文言文专题复习

班级:姓名:

《孙权劝学》

【作家作品】

司马光,字,(朝代)史学家。本文选自《》,是我国一部重要的体通史。

【主题探究】

本文描写 (人名)在孙权劝说下“乃始就学”,其才略很快就有惊人长进的故事,说明学习的重要性。

【重点字词】

1.初.,权谓.吕蒙曰()()

2.卿今当涂掌事

....()()3.蒙辞.以军中多务() 4.肃遂.拜蒙母()

5.孤岂欲卿治经

..为博士邪

...:()()()

6.但当涉猎

..() 7.见.往事

..耳()()

8.卿言多务,孰若

..孤() 9.蒙乃.始就学()

10.及.鲁肃过.寻阳()()11.卿今者才略

..()

12.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

.....()()

13.大兄

..何见事

..之晚乎()()【句子翻译】

1.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

2.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略,见往事耳。

3.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4.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

5.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问题探究】

1.写出出自本文的两个成语并解释。

(1):。(2):。2.文中共出现了三个人物:孙权、吕蒙、鲁肃,他们分别有什么性格特征?

3.“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是侧面描写,作用是:

4.孙权告诉吕蒙的学习方法和学习目标是:、。(用原文词语填空)

5.孙权是怎么劝勉吕蒙学习的?

6.学了本文给你什么启示?

《木兰诗》

【文学常识】

《木兰诗》选自(朝代)(人名)编的《乐府诗集》,这是南北朝时期方的一首民歌,与,合称为“乐府双壁”。全诗通过叙述花木兰代父从军的故事,塑造了一个英勇善战,勤劳能干,不慕名利、忠孝两全的女英雄形象。

【通假字】:对镜帖花黄:通,。

【古今异义】

1.卷卷有爷名爷:古义:今义:

2.双兔傍地走走:古义:今义:

3.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但:古义:今义:

4.出郭相扶将郭:古义:今义:

5.木兰当户织户:古义:今义:

【一词多义】

1.市:愿为市鞍马:()东市买骏马:()

2.愿:愿为市鞍马:()愿驰千里足:()

【词语活用】

1.策勋十二转策:()

2.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骑:()

【重要实词】

1.木兰当户织当:()

2.问女何所忆忆:()

3.昨夜见军帖帖:()

4.唯闻女叹息唯:()

5.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但:()

6.旦辞爷娘去旦:()

7.朔气传金柝朔:()

8.策勋十二转策勋:()

9.赏赐百千强强:() 10.出郭相扶将扶将:()12.著我旧时裳著:() 13.当窗理云鬓云鬓:()

14.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扑朔:()迷离:()【特殊句式】

1.省略句:愿为市鞍马。愿为(此)市鞍马(此”指代父从军这件事。)翻译:

2.倒装句:问女何所思(“何所思”是“思所何”的倒装。宾语前置。)

翻译:

3.互文现象:

所谓“互文”,即上下句的意思是互相交错、互相补充的,结合起来表示一个完整意思,是古诗文中常用的一种修辞手法。

①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

翻译:

②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翻译:

③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

翻译:

④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

翻译:

【成语】写出出自本文的一个成语并解释。

【内容理解】

1.写木兰出征前紧张准备的句子:

2.侧面表现木兰谨慎、机智的句子:

3.通过议论赞美木兰的才智和勇武精神:

《卖油翁》

【作家作品】

欧阳修,号,晚年又号,时期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唐宋八大家是:。【重点字词】

1.自矜:()

2.释担:()

3.睨:()

4.发矢:()

5.但微颔之:()()

6.但手熟尔:()

7.忿然:()

8.尔安敢轻吾射:()()9.以我酌油知之:()10.乃取一葫芦置于地:()()

11.以钱覆其口:()()

12.徐以杓酌油沥之:()()()

13.因曰:() 14.康肃笑而遣之:()

【通假字】

但手熟尔:同,。

【一词多义】

但微颔之.()

以我酌油知之.()

以杓酌油沥之.()

笑而遣之.()

以我酌油知之.()

释担而.立()

自钱孔入,而.钱不湿()

康肃笑而.遣之()

【古今异义】

但.手熟尔古义:今义:

尔安.敢轻吾射古义:今义:

【句子翻译】

1.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2.无他,但手熟尔。

3.以我酌油知之。

4.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

【文章主旨】

本文通过与卖油翁间的问答小故事,告诉人们“”的道理,告诫人们“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即使有长处也没有骄傲自满的必要。

【内容理解】

1.描述陈尧咨射箭和卖油翁酌油这两段文字,哪一段写得比较详细,哪一段写得比较简略,这是为什么?

2.“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将句中“睨”换成“看”“望”“观”等词可以吗?为什么?

3.概括出陈尧咨和卖油翁的性格特点:

4.这篇短文说明了什么道理?

《陋室铭》

【作家作品】

刘禹锡,字,(朝代)文学家。有“”之称。与柳宗元并称“刘柳”,并与白居易合称“刘白”,有《陋室铭》《竹枝词》《杨柳枝词》《乌衣巷》等名篇。

【文章主旨】

作者通过描写自己的“陋室”表明自己的节操和的情趣。

【重点字词】

1.有仙则名名:()

2.有龙则灵灵:()

3.斯是陋室斯:()

4.惟吾德馨惟:()馨:()

5.苔痕上阶绿上:()

6.草色入帘青入:()

8.谈笑有鸿儒鸿儒:()9.往来无白丁白丁:()

10.可以调素琴调:()素琴:()

11.无丝竹之乱耳丝竹:()乱:()

12.无案牍之劳形劳:()形:()

案牍:()之:()

13.何陋之有?之:()

14.陋室铭铭:()【句子翻译】

1.孔子云:“何陋之有?”

2.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3.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4.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内容理解】

1.文章前四句用了怎样的手法?这样写的目的何在?

2.作者是从哪些方面来表现“陋室不陋”的?

3.通过对陋室的描写,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4.“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一句运用了怎样的写作手法?为什么要这样写?

5.文章以孔子的话结尾,用意何在?

《爱莲说》

【作家作品】

周敦颐,字,(朝代)哲学家。著有《太极图说》《通书》等。

【重点字词】

1.蕃:()

2.独:()

3.濯:()

4.清涟:()

5.妖:()

6.亭亭:()

7.植:()

8.亵:()

9.谓:() 10.鲜:() 11.宜:()12.蔓:() 13.枝:()14.益:()

15.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之:()而:()

16.水陆草木之花之:()

【句子翻译】

1.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2.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

3.莲,花之君子者也。

4.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内容理解】

1.本文主要写“莲之爱”,为什么还要写“菊之爱”、“牡丹之爱”呢?

2.文中“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是千古流传的名句,请从其象征意义入手谈谈你的认识。

3.课文主要运用了什么写作手法?表达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河中石兽》

【文学常识】

纪昀,字,(朝代)文学家,生性诙谐风趣,任《四库全书》总纂官。《四库全书》按内容分为、、、集四档,总名为“四库全书”。

本文选自《》一书,是以笔记形式写成的志怪小说。全书以记述狐鬼故事、奇特见闻为主。

【字词解释】

1.临:()

2.河干:()

3.圮:()

4.并:()

5.阅:()

6.募:()

7.求:()

8.竟:()

9.棹:()10.以为:() 11.曳:()12.闻:()13.尔辈:()14.究:()15.是:()16.木杮:()17.物理:()18.岂:()19.为:()20.去:()21乃:() 22.湮:() 23.耳:()24.沿:() 25.颠:()26.服:()27.确论:()28.闻:() 29.凡:()30.失石:()31.当:() 32.盖:()

33.啮:()34.坎穴:() 35.至:()

36.倒掷:() 37如是:()38.不已:()

39.遂:() 40.溯流:()41.固:()

42.如其言:()43.然则:()

44.但:()45.臆断:()48.欤:()【一词多义】闻之.笑曰:沿河求之.:

一老河兵闻之.:当求之.于上流: 其反激之.力: 求之.下流求之.地中: 【古今异义】

1.干:古义,今义。

2.阅:古义,今义。

3.物理:古义,今义。

4.是:古义,今义。

5.已:古义,今义。

6.但:古义,今义。

【句子翻译】

1.以为顺流下矣,棹数小舟,曳铁钯,寻十余里无迹。

2.一讲学家设帐寺中,闻之笑曰:“尔辈不能究物理。是非木杮,岂能为暴涨携之去?

3.乃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湮于沙上,渐沉渐深耳。

4.“沿河求之,不亦颠乎?”众服为确论。

5.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

【内容理解】

1.在寻找石兽的问题上,寺僧和讲学家犯了什么错误?为什么只有老河兵是正确的?

2.本文告诉我们一个怎样的道理?

3.课文阐述的道理对我们平时的生活、学习有什么启示?

参考答案

《孙权劝学》

【作家作品】

司马光,字君实,北宋史学家。本文选自《资治通鉴》,是我国一部重要的编年体通史。

【主题探究】

本文描写吕蒙在孙权劝说下“乃始就学”,其才略很快就有惊人长进的故事,说明学习的重要性。

【重点字词】

2.初.,权谓.吕蒙曰:当初;对 2.卿今当涂掌事

....:当权;管理

4.蒙辞.以军中多务:推脱 4.肃遂.拜蒙母:于是

5.孤岂欲卿治经

..为博士邪

...:研究儒家经典;专掌经学传授的学官;邪通“耶”

6.但当涉猎

..:粗略地阅读 7.见往事耳

...:了解;指历史

8.卿言多务,孰若

..孤:谁;比得上9.蒙乃.始就学:于是,就

10.及.鲁肃过.寻阳:到……的时候;到 11.卿今者才略

..:才干和谋略

12.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

.....:重新;另眼相看,用新的眼光看待

13.大兄

..何见事

..之晚乎:长兄,对同辈年长者的尊称;认清事物

【句子翻译】

1.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

你现在当权管事了,不可以不学习!吕蒙用军中事务繁忙推辞。

2.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略,见往事耳。

我难道想要你研究儒家经典成为专管经学传授的学官吗!只应粗略地阅读,了解历史罢了。

3.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你说事务多,谁能比我事务多呢?我经常读书,自以为大有益处。

4.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

以你现在的才干和谋略来看,你不再是原来那个吴下阿蒙了!

5.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士人分别几天,就要重新另眼看待,长兄知道这件事太晚了啊!鲁肃于是拜见了吕蒙的母亲,与吕蒙结成朋友然后分别了。

【问题探究】

5.文章出了两个成语。

(1)刮目相待:用新的眼光看待。(2)吴下阿蒙:指学识浅薄的人。

6.文中共出现了三个人物:孙权、吕蒙、鲁肃,他们分别有什么性格特征?

孙权:善劝,关心属下;吕蒙:善于听取意见、好学;鲁肃:敬才爱才。

7.“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是侧面描写,作用是:体现吕蒙的惊人长进,

说明学习的必要性。

8.孙权告诉吕蒙的学习方法和学习目标是:涉猎、见往事。(用原文词语填空)

9.学了本文给你什么启示?

孙权劝告吕蒙读书,吕蒙读书后大有长进告诉我们学无止境,开卷有益的

道理。同时我们也明白了不要以一成不变的态度看待他人,要以开放的眼光看待。

另外,吕蒙折节读书也让我们明白只要肯学,挤出时间去学习,就会学有所

成。

6.孙权是怎么劝勉吕蒙学习的?

孙权先一语破的,向吕蒙指出“学”的必要性,即因“当涂掌事”的重要身份而“不可不学”;继而现身说法,指出“学”的可能性。孙权劝学语重

心长,循循善诱,使吕蒙无可推辞,“乃始就学”。

《木兰诗》

【文学常识】

《木兰诗》选自宋朝郭茂倩编的《乐府诗集》,这是南北朝时期北方的一首民歌,与《孔雀东南飞》,合称为“乐府双壁”。全诗通过叙述花木兰代父从军的故事,塑造了一个英勇善战,勤劳能干,不慕名利、忠孝两全的女英雄形象。

【通假字】:对镜帖花黄:“帖”通“贴”,贴,粘贴。

【古今异义】

1.卷卷有爷名爷:古义:父亲今义:即父亲的父亲

2.双兔傍地走走:古义:跑今义:行走

3.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但:古义:只,副词今义:常用作转折连词。

4.出郭相扶将郭:古义:外城今义:仅用作姓氏。

5.木兰当户织户:古义:门今义:人家、门第。

6.军书十二卷赏赐百千强壮士十年归

十二、百千、十年:古义:泛言其多,并非确数今义:数词

【一词多义】

1.市:愿为市鞍马:购买东市买骏马:集市

2.愿:愿为市鞍马:愿意愿驰千里足:希望

【词语活用】

1.策勋十二转策:记录(名词作动词)

2.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骑:战马(动词作名词)

【重要实词】

2.木兰当户织当:对着 2.问女何所忆忆:思念

4.昨夜见军帖帖:文书 4.唯闻女叹息唯:只

5.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但:只

6.旦辞爷娘去旦:早晨

7.朔气传金柝朔:北方 8.策勋十二转策勋:记功劳

9.赏赐百千强强:有余 10.木兰不用尚书郎用:为,做

11.出郭相扶将扶将:扶持 12.著我旧时裳著:穿

13.当窗理云鬓云鬓:如云那样的鬓发

14.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扑朔:跳跃的样子迷离:不明的样子

【特殊句式】

4.省略句:愿为市鞍马。愿为(此)市鞍马(此”指代父从军这件事。)

翻译:愿意为此去买鞍马。

5.倒装句:问女何所思(“何所思”是“思所何”的倒装。宾语前置。)

6.互文现象:

所谓“互文”,即上下句的意思是互相交错、互相补充的,结合起来表示一个完整意思,是古诗文中常用的一种修辞手法。

①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

去东边的集市买来骏马,到西边的集市买来马鞍和马鞍下的垫子,去南边的集市买来马嚼子和缰绳,到北边的集市买来长长的马鞭。

意思:到各处的街市备办鞍马等战具,不是一个地方买一样东西。

②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将军身经百战生存无几,壮士(木兰)戎马十年胜利归来。

意思:征战多年,经历很多战争,许多将士战死沙场,木兰等幸存者胜利归来。

③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

推开我东阁的门,坐在我西阁的床上。

意思:每间房子都要进去看看。不是开了东阁的门而不进去,然后转到西阁的床上去坐着。

④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

对着窗户梳理如云的鬓发,对着镜子贴上好看的花黄。

意思是:对着窗户,对着镜子,先理云鬓,后贴上花黄。

【成语】扑朔迷离

原指难辨兔的雄雌,比喻辨认不清是男是女。现指形容事情错综复杂,难于辨别。

【内容理解】

1.木兰从军的原因: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

面对可汗点兵,木兰作出的决定是: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愿为市鞍马,

从此替爷征。

2.木兰出征前紧张准备: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

3.侧面表现木兰谨慎、机智:出门看伙伴,伙伴皆惊惶。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

是女郎。

7.通过议论赞美木兰的才智和勇武精神: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

安能辨我是雄雌!

《卖油翁》

【作家作品】

欧阳修,号醉翁,晚年又号六一居士,北宋时期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唐宋八大家是:韩愈、柳宗元、苏洵、苏轼、苏辙、欧阳修、王安石、曾巩。

【重点字词】

1.自矜:自夸。矜,夸耀。

2.释担:放下担子。释,放下。

3.睨:斜着眼睛看。

4.发矢:放箭。矢,箭。

5.但微颔之:只是微微地点点头。但,只是。颔,点头。

6.但手熟尔:不过手法熟练罢了。尔,罢了。

7.忿然:恼怒的样子。

8.尔安敢轻吾射:你怎么敢轻视我的射技?尔,你。轻,轻视。

9.以我酌油知之:凭我倒油(的经验)懂得这个道理。

10.乃取一葫芦置于地:就取来一个葫芦放在地上。乃,就,于是。置,放。

11.以钱覆其口:用一枚铜钱盖住葫芦的口。以,用。覆,盖。

12.徐以杓酌油沥之:慢慢地用勺子倒油(通过铜钱方孔)注到葫芦里。徐,慢

慢地。杓,现在写作“勺”。沥,注入。

14.因:接着。 14.康肃笑而遣之:陈尧咨笑着将他(卖油翁)打发走了。

【通假字】

但手熟尔:同“耳”,罢了。

【一词多义】

但微颔之.(代词,指陈尧咨射箭十中八九这一情况)

以我酌油知之.(代词,指射箭凭手熟的道理)

以杓酌油沥之.(代词,指葫芦)

笑而遣之.(代词,指卖油翁)

以我酌油知之.(介词,凭)

释担而.立(连词,表顺承)

自钱孔入,而.钱不湿(连词,表转折,但是)

康肃笑而.遣之(连词,表修饰)

【古今异义】

但.手熟尔(古义:只,不过;今义:表示转折的连词)

尔安.敢轻吾射(古义:怎么;今义:平安,安全)

【句子翻译】

5.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老翁见到他射出的箭十支能中八九支,只是微微地点点头。

6.无他,但手熟尔。

没有什么别的奥妙,只不过是手法熟练罢了。

7.以我酌油知之。

凭我倒油(的经验)知道这个道理。

8.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

慢慢地用勺子倒油(通过铜钱方孔)注到葫芦里,油从铜钱的孔中注进去,却没有沾湿铜钱。

【文章主旨】

本文通过陈尧咨与卖油翁间的问答小故事,告诉人们“熟能生巧”的道理,告诫人们“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即使有长处也没有骄傲自满的必要。

【内容理解】

3.描述陈尧咨射箭和卖油翁酌油这两段文字,哪一段写得比较详细,哪一段写得

比较简略,这是为什么?

写卖油翁沥油一段详细,为突出他以理服暴,以“酌油”技艺制服对方的形象;略写陈尧咨的射技,只用“十中八九”略写,对他恃技骄横则较详,便于突出各自性格,突出文章中心。

4.“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将句中“睨”换成“看”“望”“观”

等词可以吗?为什么?

不行。“睨”表示斜眼看,不以为然的意思,表现出卖油翁对陈尧咨的射艺并不在意。其他词,表达不出这种含义。

3.概括出陈尧咨和卖油翁的性格特点:

陈尧咨因善射而自以为是,骄傲自大,不可一世。

卖油翁身怀绝技,但含而不露,而又谦虚谨慎。

4.这篇短文说明了什么道理?

本文通过康肃公“善射”和卖油翁“酌油”两件小事,说明熟能生巧,精益求精的道理。

《陋室铭》

【作家作品】

刘禹锡,字梦得,唐代文学家。有“诗豪”之称。与柳宗元并称“刘柳”,并与白居易合称“刘白”,有《陋室铭》《竹枝词》《杨柳枝词》《乌衣巷》等名篇。【文章主旨】

作者通过描写自己的“陋室”表明自己高洁傲岸的节操和安贫乐道的情趣。

【重点字词】

1.山不在高在:动词,在于

2.有仙则名名:动词,闻名,著名

3.有龙则灵灵:神异不凡。

4.斯是陋室斯:指示代词,这

5.唯吾德馨唯:因为馨:本指散发得很远的香气,这里指品德高尚。

6.苔痕上阶绿上:动词,长到,漫到

7.草色入帘青入:映入。

8.鸿儒:大儒,学识渊博的人;鸿,同“洪”大。儒,有学问的人。

9.往来无白丁白丁:无官职的平民,这里指没文化素养低的人。

10.可以调素琴调:弹奏,调弄素琴:不加装饰的琴

11.无丝竹之乱耳丝竹:泛指乐器,这里指奏乐的声音。乱:使……扰乱

12.无案牍之劳形劳形:使身体劳累。形:形体,身体。案牍:指官府的文书、

公文之:主谓之间,不译。

13.何陋之有?之,宾语前置的标志。

14.铭: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或称述功德的文字,后来成为一种文体。

【句子翻译】

5.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山不在于高,有了仙人就成了名山。

6.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这是简陋的屋子,只是我(住屋的人)的品德好(就不觉得简陋了)。

7.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说说笑的都是博学的人,来来往往的没有无学问的人。

8.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没有嘈杂的音乐声扰乱耳朵,没有官府的公文使身体劳累。

【内容理解】

1.文章前四句用了怎样的手法?这样写的目的何在?

类比的写法;引出“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4.文章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表达了作者高洁傲岸的节操和安贫乐道的情趣。

5.通过对陋室的描写,表达了室主人怎样的节操和情趣?

表达了室主人高洁傲岸的节操和安贫乐道的情趣。

4.“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一句运用了怎样的写作手法?为什么要这样写?

运用类比的手法。用古名贤之室类比自己“陋室”,表明作者以古名贤自况,表明自己也有古名贤的志趣和抱负。

5.文章以孔子的话结尾,用意何在?

这是全文的画龙点睛这笔,引用孔子的论证“有德者居之,则陋室不陋”,

突出了“惟吾德馨”这一主题。

6.作者既说“可以调素琴,阅金经”又说“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这

是否矛盾,为什么?

不矛盾。前者是指生活情趣高雅,后者是说没有俗务缠身。

《爱莲说》

【作家作品】

周敦颐,字茂叔,道州营道人,北宋哲学家。著有《太极图说》《通书》等。

【重点字词】

2.蕃:多。 2.独:仅,只。

3.濯:洗涤。

5.清涟:水清而有微波的样子,指清水。 5.妖:美丽而不庄重。

7.亭亭:挺立的样子 7.植:竖立 8.亵:亲近而不庄重

10.谓:认为 10.鲜:少 11.宜:当然

12.蔓:长枝蔓,指牵牵连连的 13.枝:长枝丫,指枝枝节节的14.益:更加

15.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之:主谓之间,不译。而:表转折,却,但是。

16.水陆草木之花之:结构助词,的。

【句子翻译】

5.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我唯独喜欢莲花,它从淤泥中生长出来,却不受淤泥的沾染。

6.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

莲花不生枝蔓,不长枝节。香气传播得越远越清幽,它笔直洁净地立在那里。7.莲,花之君子者也。

莲花,是花中的君子。

8.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对于牡丹的喜爱,人该是很多了。

【内容理解】

1.本文主要写“莲之爱”,为什么还要写“菊之爱”、“牡丹之爱”呢?

以“菊之爱”、“牡丹之爱”衬托“莲之爱”,突出莲的高洁质朴,赋予莲花美好的品质,同时表达作者洁身自好,不慕名利,正直伟岸的高尚情操。

3.文中“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是千古流传的名句,请从其象征意义入

手谈谈你的认识。

象征身处污浊环境而不同流合污,庄重、质朴,不哗众取宠的品质,在当今社会,学习这一品质尤其重要。

3.说说作者心中的君子具有怎样的品质?

围绕“不同流合污”、“不慕名利”、“特立独行”、“洁身自好”、“庄重”、“质朴”、“正直”作答,要写出两点以上。

4.《爱莲说》的结构,可以概括为:一条线索,即从爱莲为线索,两个陪衬,即

以水陆草木之花为莲的总陪衬,以菊和牡丹作为莲的旁衬和反衬;三种类型,

即以写三种花来写三种人:隐逸者、富贵者、君子。

《河中石兽》

【文学常识】

纪昀,字晓岚,清代文学家,生性诙谐风趣,任《四库全书》总纂官。《四库全书》按内容分为经、史、子、集四档,总名为“四库全书”。

本文选自《阅微草堂笔记》一书,是以笔记形式写成的志怪小说。全书以记述狐鬼故事、奇特见闻为主。

【字词解释】

2.临:靠近。 2.河干:河边。

3.圮:倒塌。

4.并:一起。

6.阅:经过,过了。 6.募:募集。

7.求:寻找。

8.竟:终于,到底。

10.棹:划船。 10.以为:认为。 11.曳:拖。 12.闻:听说。

13.尔辈:你们。 14.究:推究。15.是:这。 16.木杮:削下的木片。17.物理:事物的道理、规律。18.岂:怎么。19.为:被。20.去:离开。

21乃:是。 22.湮:埋没。 23.耳:语气词,表示“罢了”。

25.沿:顺着。 25.颠:通“癫”,疯狂。 26.服:信服。

28.确论:精当确切的言论。 28.闻:听说。29.凡:大凡,凡是。

31.失:丢失。31.当:应当。 32.盖:原来是。33.坚重:又硬又重。34.啮:这里是侵蚀、冲刷的意思。35.坎穴:坑洞。 36.至:到。

37.倒掷:栽倒。38.如是:像这样。39.不已:不停止。40遂:于是。41.溯流:逆流。42.固:固然、当然。43.如其言:依照他的话(去做)。

44.得:找到。45.然则:既然这样,那么。 46.但:只。

47.臆断:主观地判断。48.欤:句末语气词,吗,呢。

【一词多义】

闻之.笑曰:代词,代顺流而下寻找石兽这件事沿河求之.:代词,代石兽。

一老河兵闻之.:代词,代讲学家的话当求之.于上流:代词,代石兽。

其反激之.力:的至石之.半:的求之.下流求之.地中:代词,代石兽

然则天下之.事:的

【古今异义】

2.干:古义是岸,今义是不潮湿。 2.阅:古义是经过,今义是看。

5.物理:古义是事物的道理、规律。今义是一门学科。

6.是:古义是这。今义是表示判断的动词。 5.已:古义是停止。今义是已经。

7.但:古义是只。今义是表示但是。

【句子翻译】

1.以为顺流下矣,棹数小舟,曳铁钯,寻十余里无迹。

人们认为(石兽)顺流而下了,于是划着几只小船,拖着铁耙,向下游寻找了十多里,没有石兽的踪迹。

2.一讲学家设帐寺中,闻之笑曰:“尔辈不能究物理。是非木杮,岂能为暴涨携

之去?

一位教书的在寺庙里讲学,听到这件事便嘲笑说:“你们这些人不能推究事物的道理。不是木片,怎么能被洪水带走呢?

3.乃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湮于沙上,渐沉渐深耳。

石头的性质坚硬沉重,泥沙的性质松软浮动,石兽埋没于沙里,越沉越深罢了。

4.沿河求之,不亦颠乎?”众服确论。

顺流而下寻找(石兽),不也是疯狂了吗?大家信服地认为(这话)是精当确切的言论。

6.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

既然这样,那么天下的事情,只了解其一、不了解其二的情况太多了,怎么可以根据某个道理主观地判断呢?

【内容理解】

2.在寻找石兽的问题上,寺僧和讲学家犯了什么错误?为什么只有老河兵是正确

的?

寺僧高估了水流的推力,忽视了“石性沉重,沙性松浮”;讲学家只注意了“石性沉重,沙性松浮”,却忽视了水流的运动规律;老河兵经验丰富,将石性、沙性、水流的因素全面综合考虑,所以才能做出正确的判断。

2.本课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找出文中说明这个道理的句子。

做任何事情不可主观臆断,要注意理论联系实际。

3.课文阐述的道理对我们平时的生活、学习有什么启示?

为我们指明了认识事物的方法和途径:不能片面地理解,而要全面深入地调查探究事物的特性;更不能主观臆断,而应当遵循客观事物的规律。同时也告诉我们在生活学习中要注意理论联系实际,不可做空头理论家的哲理。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文言文复习资料

孙权劝学 一、课文提示: 《孙权劝学》记事简练。全文只写了孙权劝学和鲁肃“与蒙论议”(鲁肃赞学)两个片断,即先交代事情的起因,紧接着就写出结果,而不写出吕蒙如何好学,他的才略是如何长进的。写事情的结果,也不是直接写吕蒙如何学而有成,而是通过鲁肃与吕蒙的对话生动地表现出来。写孙权劝学,着重以孙权的劝说之言来表现他的善劝,而略去吕蒙的对答,仅以“蒙辞以军中多务”一句写吕蒙的反应,并仅以“蒙乃始就学”一句写吕蒙接受了劝说;写鲁肃“与蒙论议”,着重以二人富有风趣的一问一答,来表现吕蒙才略的惊人长进,而略去二人“论议”的内容,并仅以“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一句作结。 二、重点字词详解 初:当初,最初。 谓:告诉,对……说,常与“曰”连用。 今:现在。当涂:当道,当权。涂,通“途”。 掌事:掌管政事。辞:推托。以:用。 务:事务。孤:古时王侯的自称。 岂:难道。卿:古代君对臣的爱称。朋友、夫妇间也以“卿”为爱称。 治经:研究儒家经典。经,指《易》《书》《诗》《礼》《春秋》等书。 为:成为。博士:专掌经学传授的学官。 邪:语气词,后写作“耶”。但:只,只是。 当:应当。涉猎:粗略地阅读。 见:了解。往事:指历史。 耳:表示限止语气,可译为“罢了”。 孰:谁。若:比得上。以为:认为。 益:好处。乃:于是,就。 始:开始。就:从事。 及:到,等到。过:经过。论议:讨论,评议。 惊:惊奇。才略:才干和谋略。 非复:不再是。复,再。士:有抱负的人。三:泛指多天。 更:重新。刮目:擦拭眼睛。 相待:看待。何:为什么。 见事:知晓事情。遂:于是,就。 拜:拜访,拜见。别:告别。 三、重点句子翻译 1.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你现在当权掌管政事了,不可以不学习! 2.卿言多务,孰若孤?——你说(你)事务繁忙,谁比得上我(的事务多)呢? 3.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你现在的才干和谋略,不再是当年吴县的那个阿蒙了!4.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我难道想要你研究儒家经典成为专掌经学传授的学官吗?5.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只是应当粗略地阅读(或:浏览群书),了解历史罢了。6.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有抱负的人分别多日,就要重新用新的眼光看待。7.大兄何见事之晚乎!——长兄为什么知晓事情这么晚啊! 8.蒙辞以军中多务。——吕蒙用军中事务繁多来推托。 四、揣摩重点语言 1.“不可不学!”表现了孙权怎样的心理?表现了孙权对吕蒙要求严格和关心厚爱。2.“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表达了孙权怎样的心态?

七年级下册古诗词复习

七年级下册古诗文复习试题 一、古诗文默写。(24分) (1)晴川历历汉阳树,。 (2),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3)足蒸暑土气,。 (4),非是藉秋风。 (5)《爱莲说》中从生长环境写出莲的高洁、庄重的句子是:, 。 (6)《木兰诗》中写出了木兰征战生活艰苦及战场气氛悲凉的语句是, 。 (7)征蓬出汉塞,。(8)乱入池中看不见,。 (9)江山如此多娇,。(10)无情有恨无人觉,。 (11)日暮乡关何处是,。(12)多谢浣溪人不折,。(13),赢得生前身后名。(14),但惜夏日长。 (15),关山度若飞。(16)待到山花烂漫时,。 (17)雨昏青草湖边过,。 (18).俱往矣,,。 (19).妇姑荷箪食,。 (20).,。沙场秋点兵。 二.名言警句积累。(6分) 1。根据下面内容,各写一句名言警句。(4分) 珍惜时间:

勤奋学习: 勤劳俭朴: 诊视友谊: 2.①请写出你所喜欢的两句有关面对困难的名言、警句或格言。(1分) ②写出一句你最喜欢的关于道德修养方面的名言警句。(1分) 三、阅读《黔之驴》一文,完成下列各题() 黔无驴,有好事者船载以入。至则无可用,放之山下。虎见之,庞然大物也,以为神。蔽林间窥之,稍出近之,慭慭然,莫相知。 他日,驴一鸣,虎大骇,远遁,以为且噬己也,甚恐。然往来视之,觉无异能者。益习其声,又近出前后,终不敢搏。稍近,益狎,荡倚冲冒,驴不胜怒,蹄之。虎因喜,计之曰:“技止此耳!”因跳踉大,断其喉,尽其肉,乃去。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字的意思。(3分) (1)蔽林间窥.之()(2)稍.出近之()(3)蹄.之( ) (4)技止.此耳( )(5)以为且噬.己也()(6)益.习其声() 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2分) 虎因喜,计之曰:“技止此耳!” 3请补出“益习其声,又近出前后,终不敢搏。”句中省略的词语。(3分) 4、请用原文语句在下面空格上写出老虎逐渐接近驴的过程。(4分) 虎见之———————— 5、成语“黔驴之技、黔驴技穷、庞然大物”均是由这则故事中演化出来的成语,请运用三个成语,简洁地概括本文的故事内容。(2分) 6、举出课文中描写老虎心理活动及动作的词句,说说它们对刻画考虎形象有什么作用。(3分) 7、这则寓言的寓意是什么?你是如何评价虎与驴的?(本文用“黔之驴”为题目,有什么含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各章节知识点总结

七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归纳 第五章相交线与平行线 5.1相交线 一、相交线两条直线相交,形成4个角。 1、两条直线相交所成的四个角中,相邻的两个角叫做邻补角,特点是两个角共用一条边,另一条边互为反向延长线,性质是邻补角互补;相对的两个角叫做对顶角,特点是它们的两条边互为反向延长线。性质是对顶角相等。 ①邻补角:两个角有一条公共边,它们的另一条边互为反向延长线。具有这种关系的两个角,互为邻补角。如:∠1、∠2。 ②对顶角:两个角有一个公共顶点,并且一个角的两条边,分别是另一个角的两条边的反向延长线,具有这种关系的两个角,互为对顶角。如:∠1、∠3。 ③对顶角相等。 二、垂线 1.垂直:如果两条直线相交成直角,那么这两条直线互相垂直。 2.垂线:垂直是相交的一种特殊情形,两条直线垂直,其中一条直线叫 做另一条直线的垂线。 3.垂足:两条垂线的交点叫垂足。 4.垂线特点: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 5.点到直线的距离: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的垂线段的长度,叫点到直 线的距离。连接直线外一点与直线上各点的所有线段中,垂线段最短。 三、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 线所截形成8个角。 1.同位角:(在两条直线的同一旁,第三条直线的同一侧)在两条直线的上方,又 在直线EF的同侧,具有这种位置关系的两个角叫同位角。如:∠1和∠5。 2.内错角:(在两条直线内部,位于第三条直线两侧)在两条直线之间,又在直线 EF的两侧,具有这种位置关系的两个角叫内错角。如:∠3和∠5。 3.同旁内角:(在两条直线内部,位于第三条直线同侧)在两条直线之间,又在直 线EF的同侧,具有这种位置关系的两个角叫同旁内角。如:∠3和∠6。 5.2平行线及其判定 (一)平行线 1.平行:两条直线不相交。互相平行的两条直线,互为平行线。a∥b(在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做平行线。) 2.平行公理:经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这条直线平行。 3.平行公理推论:平行于同一直线的两条直线互相平行。如果b//a,c//a,那么b//c (二)平行线的判定: 1.两条平行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如果同位角相等,那么这两条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2.两条平行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如果内错角相等,那么这两条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3.两条平行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如果同旁内角互补,那么这两条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 推论:在同一平面内,如果两条直线都垂直于同一条直线,那么这两条直线平行。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归纳完整版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数学课本知识点归纳 第五章相交线与平行线 一、相交线两条直线相交,形成4个角。 1.邻补角:两个角有一条公共边,它们的另一条边互为反向延长线。具有这种关系的两个角,互为邻补角。如:∠1、∠2。 2.对顶角:两个角有一个公共顶点,并且一个角的两条 边,分别是另一个角的两条边的反向延长线,具有这种 关系的两个角,互为对顶角。如:∠1、∠3。 3.对顶角相等。 二、垂线 1.垂直:如果两条直线相交成直角,那么这两条直线互相垂直。2.垂线:垂直是相交的一种特殊情形,两条直线垂直,其中一条直线叫做另一条直线的垂线。 3.垂足:两条垂线的交点叫垂足。 4.垂线特点: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 5.点到直线的距离: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的垂线段的长度,叫点到直线的距离。连接直线外一点与直线上各点的所有线段中,垂线段最短。 三、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形成8个角。

1.同位角:在两条直线的上方,又在直线EF的同侧,具有这种位置关系的两个角叫同位角。如:∠1和∠5。 2.内错角:在在两条直线之间,又在直线EF的两侧,具有这种位置关系的两个角叫内错角。如:∠3和∠5。 3.同旁内角:在在两条直线之间,又在直线EF的同侧, 具有这种位置关系的两个角叫同旁内角。如:∠3和∠6。 四、平行线 (一)平行线 1.平行:两条直线不相交。互相平行的两条直线,互为平行线。a∥b (在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做平行线。) 2.平行公理:经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这条直线平行。 3.平行公理推论:①平行于同一直线的两条直线互相平行。 ②在同一平面内,垂直于同一直线的两条直线互相平行。 (二)平行线的判定: 1.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2.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3.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 (三)平行线的性质 1.两条平行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同位角相等。 2.两条平行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内错角相等。 3.两条平行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同旁内角互补。 4.两条平行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外错角相等。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历史知识点总结

2、589 年,隋朝灭掉陈朝统一南北。 3、隋炀帝从 605 年起,开通了一条纵贯南北的大运河。 4、隋朝大运河以洛阳为中心,北达涿郡,南至余杭全长两千多 公里,是古代世界最长的运河。 5、隋朝大运河分为四段永济渠、通济渠、邗沟、江南河和五大 河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 6、618 年,隋炀帝在江都被部将杀死,隋朝灭亡。 7、618 年,李渊在太原起兵反隋进入长安建立唐朝。 8、我国历女皇帝是武则天,她晚年称帝,改国号为周。 9、唐太宗重视发展生产,减轻农民的赋税劳役;注重作用贤才 和虚心纳谏。 他任命富于谋略的房玄龄和善断大事的杜如晦做宰相,人称房谋 杜断。 重用敢于直言的魏征为的谏臣 10、唐太宗统治时期,政治比较 清明,经济发展较快,国力逐步加强。 历称当时的统治为贞观之治。 11、唐朝出现了世界上第一部茶叶专著《茶经》,作者陆羽被后 人称为茶神。 12、由武则天提拔,被唐玄宗任命为宰相的名臣是姚崇。 13、陶瓷业在唐朝有重要发展,越窑青瓷、邢窑白瓷和唐三彩最 为有名。 唐三彩是世界工艺的珍品。

14、唐朝时期,全国的大都市有长安、洛阳、扬州、和成都。 15、长安城内分为坊和市,访是居民宅区,市为繁荣的商业区。 16、长安既是当时各民族交往的中心,又是一座国际性的大都市。 17、唐玄宗统治时期进入全盛时期,历称为开元盛世。 18、用分科考试的方法来选拔官员,始于隋文帝时。 隋炀帝时正式设置进士科,按考试成绩选拔人才。 19、唐朝科举制度常设的考试科目很多,以进士和明经两最为重 要。 20、唐朝时期完善科举制度人物是唐太宗、唐玄宗和武则天。 21、科举制度在我国封建社会延续了一千三百多年,直到清朝末 年才被废除。 22、唐朝时唐太宗和武则天,政府在今疆地区先后设立了管辖西 域的行政和军事机构。 23、7 世纪前期,吐蕃杰出的松赞干布统一青藏高原,定都逻些。 24、唐朝时唐太宗把文成公主嫁给松赞干布,密切了唐蕃经济文 化交流,增进了汉藏之间的友好关系。 25、8 世纪唐朝又把金城公主嫁到吐蕃。 至此,吐蕃和唐朝已经成为和同为一家了。 26、8 世纪中前唐玄宗封回纥首领为怀仁可汗,唐玄宗封南诏首 领为云南王。 27、隋唐对外交往比较活跃,与亚洲以至非洲、欧洲的一些国家, 都有往来。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文言文复习知识汇总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文言文知识汇总复习 《孙权劝学》 《孙权劝学》记事简练。全文只写了孙权劝学和鲁肃“与蒙论议”两个片断,即先交代事情的起因,紧接着就写出结果,而不写出吕蒙如何好学,他的才略是如何长进的。写事情的结果,也不是直接写吕蒙如何学而有成,而是通过鲁肃与吕蒙的对话生动地表现出来。写孙权劝学,着重以孙权的劝说之言,来表现他的善劝,而略去吕蒙的对答,仅以“蒙辞以军中多务”一句写吕蒙的反应,并仅以“蒙乃始就学”一句写吕蒙接受了劝说;写鲁肃“与蒙论议”,着重以二人富有风趣的一问一答,来表现吕蒙才略的惊人长进,而略去二人“论议”的内容,并仅以“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一句作结。 (一)课文字词详解 ①初,权②谓吕蒙曰:“卿③今④当涂⑤掌事,不可不学!”蒙⑥辞⑦以军中多⑧务。 权曰:“①孤②岂欲③卿④治经⑤为⑥博士⑦邪!⑧但⑨当⑩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 孤常读书,自①以为大有所②益。”蒙③乃④始⑤就学。 ①及鲁肃②过寻阳,与蒙③论议,大④惊曰:“卿今者⑤才略,⑥非复吴下阿蒙!” 蒙曰:“①士别三日,②即③更④刮目⑤相待,大兄⑥何⑦见事之晚⑧乎!”肃⑨遂⑩拜蒙母,结友而?别。 (二)重点句子翻译 1.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 2.卿言多务,孰若孤?

7.注意下列句子中加点词所表示的语气。 (1)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2)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3)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8.本文告诉我们的道理有哪些? 9.本文虽短,但通过人物的对话描写,刻画了鲜明的人物性格。请概括他们的性格特点。孙权: 吕蒙: 鲁肃: 10.找出鲁肃赞扬吕蒙的语句,并指出这里是什么描写。其作用是什么? 11.孙权的哪些主张和行动值得我们重视和效仿? 12.鲁肃为什么与吕蒙“结友”?

七年级下册古诗文复习试题

七年级下册古诗文复习试题 杜建录 一、古诗文默写。(24分) (1)晴川历历汉阳树,。 (2),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3)足蒸暑土气,。 (4),非是藉秋风。 (5)《爱莲说》中从生长环境写出莲的高洁、庄重的句子是:, 。 (6)《木兰诗》中写出了木兰征战生活艰苦及战场气氛悲凉的语句是, 。 (7)征蓬出汉塞,。(8)乱入池中看不见,。(9)江山如此多娇,。(10)无情有恨无人觉,。(11)日暮乡关何处是,。(12)多谢浣溪人不折,。(13),赢得生前身后名。(14),但惜夏日长。(15),关山度若飞。(16)待到山花烂漫时,。(17)雨昏青草湖边过,。 (18).俱往矣,,。 (19).妇姑荷箪食,。 (20). ,。沙场秋点兵。 二.名言警句积累。(6分) 1。根据下面内容,各写一句名言警句。(4分) 珍惜时间: 勤奋学习: 勤劳俭朴: 诊视友谊:

2.①请写出你所喜欢的两句有关面对困难的名言、警句或格言。(1分) ②写出一句你最喜欢的关于道德修养方面的名言警句。(1分) 三、阅读《黔之驴》一文,完成下列各题() 黔无驴,有好事者船载以入。至则无可用,放之山下。虎见之,庞然大物也,以为神。 蔽林间窥之,稍出近之,慭慭然,莫相知。 他日,驴一鸣,虎大骇,远遁,以为且噬己也,甚恐。然往来视之,觉无异能者。益习 其声,又近出前后,终不敢搏。稍近,益狎,荡倚冲冒,驴不胜怒,蹄之。虎因喜,计之曰: “技止此耳!”因跳踉大,断其喉,尽其肉,乃去。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字的意思。(3分) (1)蔽林间窥.之()(2)稍.出近之()(3)蹄.之( ) (4)技止.此耳( )(5)以为且噬.己也()(6)益.习其声() 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2分) 虎因喜,计之曰:“技止此耳!” 3请补出“益习其声,又近出前后,终不敢搏。”句中省略的词语。(3分) 4、请用原文语句在下面空格上写出老虎逐渐接近驴的过程。(4分) 虎见之———————— 5、成语“黔驴之技、黔驴技穷、庞然大物”均是由这则故事中演化出来的成语,请运用三 个成语,简洁地概括本文的故事内容。(2分) 6、举出课文中描写老虎心理活动及动作的词句,说说它们对刻画考虎形象有什么作用。(3分) 7、这则寓言的寓意是什么?你是如何评价虎与驴的?(本文用“黔之驴”为题目,有什么含义和寓意?) 8、找出三个形象勾画出老虎既好奇又害怕的神态的词。 四,阅读短文,回答下列问题。(分)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 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 亵玩焉。

(完整版)新人教版七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整理

最新版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 第五章 相交线与平行线 一、知识网络结构 二、知识要点 1、在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有 两 种: 相交 和 平行 , 垂直 是相交的一种特殊情况。 2、在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 平行线 。如果两条直线只有 一个 公共点,称这两条直线相交;如果两条直线 没有 公共点,称这两条直线平行。 3、两条直线相交所构成的四个角中,有 公共顶点 且有 一条公共边 的两个角是邻补角。邻补角的性质: 邻补角互补 。如图1所示, 与 互为邻补角, 与 互为邻补角。 + = 180°; + = 180° ; + = 180°; + = 180°。 4、两条直线相交所构成的四个角中,一个角的两边分别是另一个角的两边的 反向延长线 ,这样的两个角互为 对顶角 。对顶角的性质:对顶角相等。如图1 ?????????????????????????????????????????????????????????????平移 命题、定理的两直线平行:平行于同一条直线性质角互补 :两直线平行,同旁内性质相等:两直线平行,内错角性质相等:两直线平行,同位角性质平行线的性质的两直线平行 :平行于同一条直线判定直线平行 :同旁内角互补,两判定线平行 :内错角相等,两直判定线平行 :同位角相等,两直判定定义平行线的判定平行线,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平行线:在同一平面内平行线及其判定内角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垂线 相交线相交线相交线与平行线 4321 432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图1 1 3 4 2

所示, 与 互为对顶角。 = ; = 。 5、两条直线相交所成的角中,如果有一个是 直角或90°时,称这两条直线互相垂直, 其中一条叫做另一条的垂线。如图2所示,当 = 90°时, 垂线的性质: 性质1: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 性质2:连接直线外一点与直线上各点的所有线段中,垂线段最短。 性质3:如图2所示,当 a ⊥ b 时, = = = = 90°。 点到直线的距离: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的垂线段的长度叫点到直线的距离。6、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基本特征: ①在两条直线(被截线)的 同一方 ,都在第三条直线(截线)的两个角叫 同位角 。图3中,共有 对同位角: 与 是同位角; 与 是同位角; 与 是同位角; 与 是同位角。 ②在两条直线(被截线) 之间 ,并且在第三条直线(截线)的 两侧 ,这样的两个角叫 内错角 。图3中,共有 对内错角: 与 是内错角; 与 是内错角。 ③在两条直线(被截线)的 之间 ,都在第三条直线(截线)的 同一旁 ,这样的两个角叫 同旁内角 。图3中,共有 对同旁内角: 与 是同旁内角; 与 是同旁内角。 7、平行公理:经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平行。 平行公理的推论:如果两条直线都与第三条直线平行,那么这两条直线也互相平行。 平行线的性质: 性质1: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如图4所示,如果a ∥b , 则 = ; = ; = ; = 。 图3 图4 a 5 7 8 6 1 3 4 2 b c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数学试卷全集

2005年春季期七年级数学第九章复习测试题 一、填空题(每空2分,共28分) 1、不等式的负整数解是 2、若_______ ;不等式解集是,则取值范围是 3、一次普法知识竞赛共有30道题,规定答对一道题得4分,答错或不答,一道题得-1分,在这次竞赛中,小明获得优秀(90或90分以上),则小明至少答对了道题。 4、不等式组的解集是。 5、如图数轴上表示的是一不等式组的解集,这个不等式组的整数解是 6、若代数式1-x-22 的值不大于1+3x3 的值,那么x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若不等式组无解,则m的取值范围是. 8、已知三角形三边长分别为3、(1-2a)、8,则a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__。 9、若,则点在第象限。 10、已知点M(1-a,a+2)在第二象限,则a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_____。 11、在方程组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__________ 12、某书城开展学生优惠售书活动,凡一次性购书不超过200元的一律九折优惠,超过200元的,其中200元按九折算,超过200元的部分按八折算。某学生第一次去购书付款72元,第二次又去购书享受了八折优惠,他查看了所买书的定价,发现两次共节省了34元钱。则该学生第二次购书实际付款元。 12、阳阳从家到学校的路程为2400米,他早晨8点离开家,要在8点30分到8点40分之间到学校,如果用x表示他的速度(单位:米/分),则x的取值范围为。 二、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若∣-a∣=-a则有 (A) a≥0 (B) a≤0 (C) a≥-1 (D) -1≤a≤0 2、不等式组的最小整数解是() A.-1 B.0 C.2 D.3 3、不等式组的解集在数轴上的表示正确的是() A B C D 4、在ABC中,AB=14,BC=2x,AC=3x,则x的取值范围是() A、x>2.8 B、2.8<x<14 C、x<14 D、7<x<14 5、下列不等式组中,无解的是() (B) (C) (D) 6、如果0

最新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文言文复习整理

最新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文言文复习整理 《孙权劝学》复习清单 一、重点字词 1、当涂:当道,当权。 2、辞:推托 3、治经:研究儒家经典。"经”指,《易》《诗》《书》《礼》《春秋》等书。 4、博士:专掌经学传授的学官。 5、邪:通“耶”,语气词。 6、但:只,只是 7、见往事:了解历史。见,见解,见识;往事,指历史。 8、及:到,等到。 9、今者:如今,现在 10、才略:才干和谋略。 11、更:重新。 12、刮目相待:拭目相看,用新的眼光看待。刮:擦拭。 13、见事:知晓事情。 二、重点句子翻译。 吕蒙用军中事务繁多的理由来推托。 我难道是想要你研究儒家经典成为传授经书的学官吗只是应当粗略地阅读,了解历史罢了。 和人分开一段时间后,就要用新的眼光来看待,长兄你知晓事情怎么这么晚啊! 三、问题探究。 1、本文给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影响,请你谈谈学习的体会。 例:①吕蒙原本是一介武夫,通过孙权的劝学,他勤奋学习,最后成了一名儒将。所表现出的才能令人刮目相待。我们如果能像吕蒙一样,抓紧时间,发奋学习,将来也一定会成为建设祖国的栋梁之才,到时候老师可要对同学们刮目相看,我们的同学也不会是吴下阿蒙。 ②吕蒙知不足而后弥补,最终大有长进。这说明:“学习,无论从什么时候开始都不晚。” ③孙权是个善用人才的明君。 ④读书能使人增长知识,开拓视野。 2、课文怎样表现吕蒙的学习效果的?吕蒙的变化对你有什么启示? 通过吕蒙与鲁肃的论议来表现的。吕蒙原本是一介武夫,通过孙权的

劝学,他勤奋学习,最后成了一名儒将。所表现出的才能令人刮目相待。我们如果能像吕蒙一样,抓紧时间,发奋学习,将来也一定会成为建设祖国的栋梁之才,到时候老师可要对同学们刮目相看,我们的同学也不会是吴下阿蒙。 3、孙权如何劝吕蒙学习的? ⑴交代吕蒙的身份“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说明学习的必要性 ⑵用限止语气“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来 克服吕蒙畏难的心理 ⑶现身说法“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书,自以为大有所益”指 出其可行性。 《木兰诗》复习清单 一、重点字词 1.当户织:对着门织布。 4唯:只。 军帖:军中的文告。 9.军书十二卷:征兵的名册很多卷。军书,征兵的名册。十二,表示多数,不是确指。下文的“十年”“十二年”,用法与此相同。 10.爷:和下文的“阿爷”同,都指父亲。 11.愿为市鞍马:愿意为此去买鞍马。为,为了。市,买。 18.万里赴戎机:远行万里,投身战事。戎机,战事。 19.关山度若飞:像飞一样地越过一道道的关塞山岭。度,越过。 24.策勋十二转:级最大的功。策勋,记功。转,勋级每升一级叫一转,十二转为最高的勋级。 25.赏赐千百强:赏赐很多的财物。强,有余。 27.不用:不愿做。28.愿驰千里足:希望驰骋千里马。31.红妆:指女子的艳丽装束。 35.帖花黄:帖,通“贴”。花黄,古代妇女的一种面部装饰物。 37.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据说,提着兔子的耳朵悬在半空时,雄兔两只前脚时时动弹,雌兔两只眼睛时常眯着,所以容易辨认。扑朔,动弹。迷离,眯着眼。 38.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雄雌两兔贴近地面跑,怎能辨别哪只是雄兔,哪只是雌兔呢?傍,靠近、临近。走,跑。 二、重点句子翻译。 A、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花木兰)不远万里奔赴战场,像飞一样跨过一道道关,越过一座座山。B、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

新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期末复习(古诗文专题)

新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复习资料—古诗文专项

七年级语文下册期末复习(古诗文) 5.《伤仲永》 第一部分:知识点梳理 一、词语积累。 (一)通假字。 日扳仲永环谒于众人。() (二)一词多义。 自:1.并自为其名() 2.自是指物作诗立就() 闻:1.余闻之也久() 2.不能称前时之闻() 其:1.其诗以养父母() 2.稍稍宾客其父() 然:1.父利其然也() 2.泯然众人矣() 宾客:1.稍稍宾客其父() 2.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 (三)重点字词解释。 ①世隶耕()②未尝识书具()③并自为其名() ④指物作诗立就()⑤稍稍宾客其父()⑥或以钱币求之() ⑦环谒于邑人()⑧不能称前时之闻()⑨泯然众人矣() ⑩受之于天()⑾贤于材人远矣()⑿得为众人而已耶() (四)词类活用。 1.邑人奇之: 2.宾客其父: 3.利其然: 4.父异焉: 二、重点句子翻译。 1.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 2.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 3.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4.其受之天也,贤于材人远矣。 5.今夫不受之天,固众人,又不受之人,得为众人而已耶? 6.卒之为众人,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 三、问题探究。 1..对“世隶耕”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世隶耕”的意思是“世代以种田为业”。 B.“世隶耕”铺垫“未尝识书具”,衬托方仲永天资非凡。 C.“世隶耕”暗示了方仲永的父亲由于未受教育而眼界狭小,同时为下文的“不使学”埋下伏笔。D.“世隶耕”暗示了方仲永由于出身低微而将“泯然众人”的可悲结局。 E.“世隶耕”:三字交代了方仲永的身份、家庭环境,既衬托了非凡天资,又暗示了造成他命运的家庭背景。 2.为什么祥写方仲永才能初现时的情形? 3.方仲永由神童沦为平庸之辈的原因是什么?作者怎样看待? 4.“余闻之也久”在本文叙事中有何作用? 5.本文用“伤”字点出作者的写作意图。“伤”是的意思,表达了作者对方仲永这样的人才,”泯然众人”的之情。 第二部分:比较阅读 比较一 【甲】《伤仲永》 【乙】司马光,宋哲宗时宰相,尝主编《资治通鉴》,为一时之名臣。其幼时患①记忆不若人,众兄弟既成诵而游息矣,独闭门不出,俟②能讽诵③乃已。自言:“用力多者收功远,乃终身不忘也。”及长,遍览古籍,博闻强志④,曰:“书不可不成诵。或马上,或中夜不寝时,咏其文,思其义,所得多矣。”[注]①患:担心②俟sì:等待。③讽诵:出声诵读,抑扬顿挫地诵读。④博闻强志:形容见闻广博,知识丰富,记忆力强。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字的意思。

2017年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总结

2014年最新版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 第五章 相交线与平行线 一、知识网络结构 二、知识要点 1、在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有 两 种: 相交 和 平行 , 垂直 是相交的一种特殊情况。 2、在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 平行线 。如果两条直线只有 一个 公共点,称这两条直线相交;如果两条直线 没有 公共点,称这两条直线平行。 3、两条直线相交所构成的四个角中,有 公共顶点 且有 一条公共边 的两个角是 邻补角。邻补角的性质: 邻补角互补 。如图1所示,∠1与∠2互为邻补角,∠2 与 ∠3互为邻补角,∠3 与 ∠4互为邻补角,∠4与∠1互为邻补角。∠1+∠2= 180°;∠2+ ∠3= 180°;∠3+∠4 = 180°;∠4+∠1 = 180°。 4、两条直线相交所构成的四个角中,一个角的两边分别是另一个角的两边的 反向延长线 ,这样的两个角互为 对顶角 。对顶角的性质:对顶角相等。如图1所示,∠1与 ???????????????????????????????????????????????????????????平移 命题、定理 的两直线平行:平行于同一条直线性质角互补:两直线平行,同旁内性质相等:两直线平行,内错角性质相等:两直线平行,同位角性质平行线的性质的两直线平行 :平行于同一条直线判定直线平行 :同旁内角互补,两判定线平行 :内错角相等,两直判定线平行 :同位角相等,两直判定定义平行线的判定平行线,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平行线:在同一平面内平行线及其判定内角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垂线相交线相交线相交线与平行线 4321 432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图1 1 3 4 2 a

新版七年级下册课内文言文练习题及答案

新版七年级下册课内文言文练习题及答案 TTA standardization office【TTA 5AB- TTAK 08- TTA 2C】

课内文言文复习 《孙权劝学》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1.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①卿今当涂掌事②但当涉猎 B.①蒙辞以军中多务②自以为大有所益 C.①见往事耳②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2.对“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的正确翻译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在课文中找出古今异义的词语,请再写一个古今义现象的词语。 “博士” 古义:当时专掌经学传授的官今义:学位的最高一级 词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今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翻译下列各句。 ①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有友人与之书而不能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下列对文章内容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孙权劝学,既指出了吕蒙学习的必要性,又使用了现身说法,指出“学”的可能性,从而使吕蒙无可推辞。 B.鲁肃与吕蒙的对话,既从正面烘托出了孙权劝学的显着成效,也进一步告诉人们读书,学习的重要性。 C.鲁肃与吕蒙的对话,一唱一和,互相打趣,显示了二人的真实性情与融洽关系。D.鲁肃与吕蒙“结友而去”,从侧面表现了孙权劝学的结果以及吕蒙才略的惊人增长。6.本文与《伤仲永》一文都是谈学习的重要性的,你从中得到了怎样的启示?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C(A 动词,掌握/能源动词,应当;B介词,用/动词,认为;C动词,了解、认清。) 2.我经常读书,自认为有很大的益处(或“好处”)。 3.文中的“往事”在这里是“历史”,而在现代汉语中是“过去的事情”的意思;文中的“但”在这里是“只”,而在现代汉语中是表示转折关系的连词。 4.(1)只应当粗略地阅读,了解历史罢了。(2分)

初一语文下册重点古诗文知识总复习

初一语文下册重点古诗文知识总复习(部编本) 《孙权劝学》 一、重点字词 1、当涂:当道,当权。 2、辞:推托 3、治经:研究儒家经典。'经”指,《易》《诗》《书》《礼》《春秋》等书。 4、博士:专掌经学传授的学官。 5、邪:通“耶”,语气词。 6、但:只,只是 7、见往事:了解历史。见,见解,见识;往事,指历史。 8、及:到,等到。 9、今者:如今,现在 10、才略:才干和谋略。 11、更:重新。 12、刮目相待:拭目相看,用新的眼光看待。刮:擦拭。 13、见事:知晓事情。 二、问题探究 1、本文给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影响,请你谈谈学习的体会。 例:①吕蒙原本是一介武夫,通过孙权的劝学,他勤奋学习,最后成了一名儒将。所表现出的才能令人刮目相待。我们如果能像吕蒙一样,抓紧时间,发奋学习,将来也一定会成为建设祖国的栋梁之才,到时候老师可要对同学们刮目相看,我们的同学也不会是吴下阿蒙。 ②吕蒙知不足而后弥补,最终大有长进。这说明:“学习,无论从什么时候开始都不晚。” ③孙权是个善用人才的明君。

④读书能使人增长知识,开拓视野。 2、课文怎样表现吕蒙的学习效果的?吕蒙的变化对你有什么启示? 通过吕蒙与鲁肃的论议来表现的。吕蒙原本是一介武夫,通过孙权的劝学,他勤奋学习,最后成了一名儒将。所表现出的才能令人刮目相待。我们如果能像吕蒙一样,抓紧时间,发奋学习,将来也一定会成为建设祖国的栋梁之才,到时候老师可要对同学们刮目相看,我们的同学也不会是吴下阿蒙。 3、孙权如何劝吕蒙学习的? ⑴交代吕蒙的身份“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说明学习的必要性。 ⑵用限止语气“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来克服吕蒙畏难的心理。 ⑶现身说法“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书,自以为大有所益”指出其可行性。 《木兰诗》 一、重点字词 1.当户织:对着门织布。 2.唯:只。 军帖:军中的文告。 3.军书十二卷:征兵的名册很多卷。军书,征兵的名册。十二,表示多数,不是确指。下文的“十年”“十二年”,用法与此相同。 4.爷:和下文的“阿爷”同,都指父亲。 5.愿为市鞍马:愿意为此去买鞍马。为,为了。市,买。 6.万里赴戎机:远行万里,投身战事。戎机,战事。 7.关山度若飞:像飞一样地越过一道道的关塞山岭。度,越过。 8.策勋十二转:级最大的功。策勋,记功。转,勋级每升一级叫一转,十二转为最高的勋级。 9.赏赐千百强:赏赐很多的财物。强,有余。 10.不用:不愿做。28.愿驰千里足:希望驰骋千里马。31.红妆:指女子的艳丽装束。

人教版初一数学上下册知识点全版

初一(七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一元一次方程 1.一元一次方程:只含有一个未知数,并且未知数的次数是1,并且含未知数项的系数不是零的整式方程是一元一次方程。 2.一元一次方程的标准形式:ax+b=0(x是未知数,a、b是已知数,且a≠0)。 3.条件:一元一次方程必须同时满足4个条件: (1)它是等式; (2)分母中不含有未知数; (3)未知数最高次项为1; (4)含未知数的项的系数不为0. 4.等式的性质: 等式的性质一:等式两边同时加一个数或减去同一个数或同一个整式,等式仍然成立。 等式的性质二:等式两边同时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0除外),等式仍然成立。 等式的性质三:等式两边同时乘方(或开方),等式仍然成立。 解方程都是依据等式的这三个性质等式的性质一:等式两边同时加一个数或减同一个数,等式仍然成立。 5.合并同类项 (1)依据:乘法分配律 (2)把未知数相同且其次数也相同的相合并成一项;常数计算后合并成一项 (3)合并时次数不变,只是系数相加减。 6.移项 (1)含有未知数的项变号后都移到方程左边,把不含未知数的项移到右边。 (2)依据:等式的性质 (3)把方程一边某项移到另一边时,一定要变号。 7.一元一次方程解法的一般步骤: 使方程左右两边相等的未知数的值叫做方程的解。 一般解法: (1)去分母:在方程两边都乘以各分母的最小公倍数; (2)去括号:先去小括号,再去中括号,最后去大括号;(记住如括号外有减号的话一定要变号) (3)移项:把含有未知数的项都移到方程的一边,其他项都移到方程的另一边;移项要变号 (4)合并同类项:把方程化成ax=b(a≠0)的形式; (5)系数化成1:在方程两边都除以未知数的系数a,得到方程的解x=b/a. 8.同解方程 如果两个方程的解相同,那么这两个方程叫做同解方程。 9.方程的同解原理: (1)方程的两边都加或减同一个数或同一个等式所得的方程与原方程是同解方程。 (2)方程的两边同乘或同除同一个不为0的数所得的方程与原方程是同解方程。 10.列一元一次方程解应用题:

2017最新人教版(完整版)七年级下册数学课本知识点归纳

最新人教版七年级下册数学课本知识点归纳 第五章相交线与平行线 一、相交线两条直线相交,形成4个角。 1.邻补角:两个角有一条公共边,它们的另一条边互为反向延长线。具有这种关系的两个角,互为邻补角。如:∠1、∠2。 2.对顶角:两个角有一个公共顶点,并且一个角的两条 边,分别是另一个角的两条边的反向延长线,具有这种 关系的两个角,互为对顶角。如:∠1、∠3。 3.对顶角相等。 二、垂线 1.垂直:如果两条直线相交成直角,那么这两条直线互相垂直。2.垂线:垂直是相交的一种特殊情形,两条直线垂直,其中一条直线叫做另一条直线的垂线。 3.垂足:两条垂线的交点叫垂足。 4.垂线特点: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 5.点到直线的距离: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的垂线段的长度,叫点到直线的距离。连接直线外一点与直线上各点的所有线段中,垂线段最短。 三、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形成8个角。

1.同位角:在两条直线的上方,又在直线EF的同侧,具有这种位置关系的两个角叫同位角。如:∠1和∠5。 2.内错角:在在两条直线之间,又在直线EF的两侧,具有这种位置关系的两个角叫内错角。如:∠3和∠5。 3.同旁内角:在在两条直线之间,又在直线EF的同侧, 具有这种位置关系的两个角叫同旁内角。如:∠3和∠6。 四、平行线 (一)平行线 1.平行:两条直线不相交。互相平行的两条直线,互为平行线。a∥b (在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做平行线。) 2.平行公理:经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这条直线平行。 3.平行公理推论:①平行于同一直线的两条直线互相平行。 ②在同一平面内,垂直于同一直线的两条直线互相平行。 (二)平行线的判定: 1.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2.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3.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 (三)平行线的性质 1.两条平行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同位角相等。 2.两条平行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内错角相等。 3.两条平行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同旁内角互补。 4.两条平行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外错角相等。

七年级下册文言文总复习题及答案

七年级(下)文言文总复习练习 第一单元《伤仲永》 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余闻之也久。明道中,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又七年,还自扬州,复到舅家问焉。曰:“泯然众人矣。” 王子曰:仲永之通悟,受之天也。其受之天也,贤于材人远矣。卒之为众人,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彼其受之天也,如此其贤也,不受之人,且为众人;今夫不受之天,固众人,又不受之人,得为众人而已耶? 1.本文选自《临川先生文集》,作者,字,晚号;是北宋家、家和家,被列为“唐宋八大家”之一。 2.解释下列句子中的词语。 ①父异.焉,借旁近与之( ) ②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 ) ③邑人奇之,稍稍宾客 ..还家( ) ..其父( ) ④明道中,从先人 3.翻译下列句子。 ①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 ②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 ③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④其受之天也,贤于材人远矣。卒之为众人,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 4.下列句中加点的词意思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A.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其.真不知马也 B.自是指物作诗立就.蒙乃始就.学 C.卒.之为众人,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D.得.为众人而已耶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 5.下列句中停顿有误的一项是() A.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B.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 C.父/利其然也D.余闻之也/久 6.下列句子中,属于正面描写的有( ),属于侧面描写的有( )。 A.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B.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 C.自是指物作诗立就。D.其文理皆有可观者。 E.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F.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

七年级下古诗文总复习题及答案

专题一古诗文默写 一、默写吴均的《山中杂诗》 山际见来烟,竹中窥落日。鸟向檐上飞,云从窗里出。 1.诗中反映山中屋宇地势高峻的两句是鸟向檐上飞 ,云从窗里出。 2.诗中富有情趣的两句是鸟向檐上飞 ,云从窗里出。 3.诗中表明诗人家住于山峰环绕、竹木茂盛的山中的两句是山际见来烟 ,竹中窥落日 二、默写王维的《竹里馆》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1.诗中写诗人的活动的两句是独坐幽篁里, 弹琴复长啸 2.诗中写夜静人寂、明月相伴情景的两句是深林人不知 ,明月来相照 三、默写李白的《峨眉山月歌》 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 1.诗中点明远游时令,叙写青山吐月的优美意境的一句是峨嵋山月半轮秋;明写月映清江美景,暗点秋夜行船之事的一句是影入平羌江水流。 2.诗中点明远游路线,抒发依依惜别情思的两句是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 四、默写李白的《春夜洛城闻笛》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1.诗中形容笛声悠扬、深远、飘忽不定情状的两句是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2.诗中表达诗人对家乡的依恋和思念之情的两句是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五、默写岑参的《逢入京使》 故国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 1.诗中表达诗人对家乡的依恋和思念之情的两句是故国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 2.诗中表达诗人对家乡、亲人无限眷念的深情的两句是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 六、默写韦应物的《滁州西涧》 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1.诗中表达诗人恬淡胸襟的两句是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 2.诗中蕴含诗人因多病无所作为的忧伤情怀的两句是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七、默写杜甫《江南逢李龟年》 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1、诗中追忆往昔与李龟年的接触,表达对“开元全盛日”的无限眷念的两句是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 2.诗中隐写“风景不殊,江河有异”的乱世时难的景况,表达出“同是天涯沦落人”的感慨的句子是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3.诗中常被用来表达久别重逢,幸会难得的心情的两句是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