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320层容积CT全脑灌注成像技术在缺血性脑血管病中的初步应用

320层容积CT全脑灌注成像技术在缺血性脑血管病中的初步应用

320层容积CT全脑灌注成像技术在缺血性脑血管病中的初步应用
320层容积CT全脑灌注成像技术在缺血性脑血管病中的初步应用

320层容积CT全脑灌注成像技术在缺血性脑血管病中的初步应用

孙 钢,李 理,李胜辉,李国英,丁 娟,朱仕芳,林长领,李 敏,邹晓凤

(济南军区总医院医学影像科 山东 济南 250031)

【摘 要】 目的:初步探讨320层容积CT全脑灌注对于评估缺血性脑血管病的价值。方法:对8例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在症状出现至常规CT平扫与全脑灌注成像检查时间在4h~1个月。间隔2~3天后复查的CT和/或MRI影像学资料综合分析。比较CT平扫与脑灌注图像发现缺血灶的敏感性,对比评价4层灌注及全脑灌注,并统计辐射剂量。结果:根据8例患者复查的影像学资料综合分析,共发现22处脑缺血灶;8例患者首次常规CT平扫仅发现9处低密度区,脑灌注图像中发现11处异常灌注区;11处异常灌注区中表现为C BF与C BV均下降,并MTT延长4处,C BF下降,C BV增高,并MTT 延长7处。全脑灌注显示病灶范围优于4层灌注。辐射剂量总剂量为4.6mSv。结论:320层容积CT灌注成像可以通过一次对比剂注射,获得常规CT扫描、全脑灌注、CT A的数据,可以实现对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全面评估。

【关键词】 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CT灌注;CT血管造影术;脑缺血;评价研究

中图分类号:R814.42;R74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9011(2009)07-0789-04

I nitial experience of whole2brain perfusion CT with3202detector row CT system in p atients with ischemic stroke

SUN Gang,LI Li,LI Sheng2hui,LI Guo2ying,DING Juan,ZHU Shi2fang,LIN Chang2ling,LI Min,ZOU Xiao2feng

Department o f Medical Imaging,Jinan Military G eneral Hospital,Jinan250031,P.R.China

【Abstract】 Objective:T o investigate the value of whole2brain per fusion CT with3202Detector row CT system in patients su ffering from ischemic stroke.Methods:E ight patients with ischemic stroke underwent conventional CT scan and whole2brain per fusion CT with3202 Detector row CT system between4h~9days after the onset of sym ptoms.F ollow2up CT and/or MRI were per formed2~3days after the first CT examination.The sensitivity of the plain CT scan and whole2brain per fusion CT for the ischemic foci were com pared,and the quality of whole2brain per fusion and four2section per fusion images were als o evaluted.Radiation dose was recorded strictly.R esults:There were22ischemic foci in follow2up CT and/or MRI.9ischemic foci were found in plain CT scan,while,11ischemic areas were found in whole2brain per fusion CT.Reduced cerebral blood flow(C BF),cerebral blood v olume(C BV),and prolonged mean transit time(MTT) were shown in4ischemic areas,while,reduced C BF,increased C BV,and prolonged MTT were shown in the rest7ischemic regions.

Observed range and edge of ischemic foci were better for whole2brain per fusion those that of four2section per fusion images.Radiation dose of whole2brain per fusion images was4.6mSv.Conclusion:By whole2brain per fusion CT with3202Detector row CT system with adminis2 tration of one contrast medium bolus,full evaluation of ischemic stroke can be achieved.

【K ey w ords】 CT per fusion images;CT angiography;Cerebral ischemia;Evaluation studies

脑灌注成像技术有助于确定缺血半暗带的范围以及可能发生梗死的低灌注区域,对于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的治疗计划制定具有重要意义[1,2]。磁共振成像以及核医学检查,如单光子发射计算机体层摄影(SPECT)均可应用于脑梗死及缺血半暗带的评价[3~5],但该两项技术操作复杂、费时,对于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的检查受到限制。CT灌注成像研究以其操作简单,扫描时间短的优点成为关注热点[6~8]。传统CT灌注成像的主要限度在于其覆盖范围相对较小,以64层螺旋CT灌注成像的覆盖范

作者简介:孙钢(1959-),男,山东省蓬莱市人,主任医师,博士,主要从事影像诊断与介入治疗工作围为例,最大仅为4cm[9]。

320层容积CT(VCT)覆盖范围明显增大,16cm 范围的全脑各向同性容积数据可以一次获得,从而进行全脑灌注的评价。本研究的目的在于初步探讨VCT全脑灌注成像对缺血性脑血管病评价的可行性及其潜在的诊断价值。

1 材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8例,男4例,女4例,年龄18~84岁,平均年龄为51.3岁。8例均为我院收治的患者,分别患有不同程度的单侧肢体运动障碍,肌力减退,言语不利,反应迟钝,步态不稳或意识障碍。症状出现至

987

表1 患者临床资料与影像学表现

病例编号/年龄/性别发病与检查

间隔时间CT平扫病变部位CT灌注成像缺血部位MRI复查缺血部位

1/46/M6h左侧颞叶右侧基底节与左侧颞叶与灌注相同

2/39/F9d右侧小脑半球右侧小脑半球与灌注相同

3/54/F2d左侧小脑半球左侧小脑半球与灌注相同

4/73/M12h右侧颞叶右侧颞叶与灌注相同

5/18/F4h无明显异常脑干与双侧小脑半球与灌注相同

6/84/M3d左侧基底节左侧大脑半球左侧大脑半球多发缺血灶7/31/F3d右侧基底节右侧大脑半球右侧大脑半球多发缺血灶8/65/M1M右侧枕叶与左侧基底节右侧大脑半球右侧大脑半球多发缺血灶

常规CT平扫与脑灌注成像检查时间在4h~1个月, CT检查后第2~3天复查CT或MRI。8例病例中1例为烟雾病(表1)。

1.2 扫描方法

使用T oshiba Aquilion one320层容积CT,320层912通道,16cm的覆盖范围,单圈旋转时间0.35s,脑灌注成像检查单圈旋转时间0.75s。使用非螺旋扫描方式,扫描层厚0.5cm,视野240mm。扫描管电压80kV,管电流150~310mA。扫描时间间隔:动脉期2s,静脉期4~6s,扫描总时间为50~60s。使用Em2 power9900P型双筒高压注射器注射非离子型对比剂50ml,速率为4~5ml/s,随后以4~5ml/s的速率注射生理盐水20ml。

1.3 图像处理

将容积数据导入T oshiba公司的4D2Perfusion专门软件包进行后处理。以单点取样方式分别在大脑中动脉与上矢状窦选择动静脉,并由分析软件自动生成局部脑血流量(regional cerebral flow,rC BF),局部血容量(regional cerebral v olum,rC BV),平均通过时间(mean transit time,MTT)等灌注参数,并生成相应的全脑灌注C BF,C BV,MTT三维图像。在灌注数据分析中,矩阵大小为512×512,使用了强平滑化的处理。图像均以彩色显示,以增加病变区域的对比度。

将所有容积数据导入T oshiba公司的三维CT血管图像(CT A)专门软件包自动进行血管减影成像。

图像层厚为0.5cm,每个容积数据包括320幅图像,每次检查共获得6080幅图像。每个容积数据重建时间为0.5min,总时间为9.5min。

1.4 脑灌注图像的敏感性

对8例病例首次CT平扫、全脑灌注图像、间隔2~3天随访复查的CT或MRI影像学资料进行综合分析,观察缺血灶发现的数量、部位。1.5 4层灌注图像与全脑灌注图像的差异

所有的8例病例均进行了脑基底环水平4层灌注图像与全脑灌注的轴位、冠状、矢状图像的对比。3位资深神经影像学医师在无相关临床资料情况下,分别对图像进行分析及灌注异常区域的辨认。关注主要脑动脉及其分支供应区的血流量降低情况以及远离梗死区域的血流量减低情况,对血流量减低区域边缘及范围进行评价。

1.6 辐射剂量

通过多重加权CT剂量指数计算出范围为16cm 的D LP值。有效辐射剂量通过多重D LP值及系数(颅脑为0.0023)获得。CT灌注成像与64层螺旋CT 进行了有效剂量的对比。

2 结果

2.1 脑灌注图像的敏感性

根据8例患者首次常规CT平扫、CT全脑灌注以及间隔2~3天随访复查的CT和/或MRI影像学资料综合分析,共发现22处脑缺血灶。8例患者首次常规CT平扫仅发现9处低密度区,脑灌注图像中发现11处异常灌注区,其中1例CT平扫未见异常,脑灌注图像发现3处异常灌注区。脑灌注图像发现异常灌注区与CT或MRI检查显示缺血灶数目的差异在于:脑灌注图像显示的单一异常灌注区包含CT 与MRI所显示的同一解剖供血区的多个缺血灶。11处异常灌注区中表现为C BF与C BV均下降,并MTT 延长4处,C BF下降,C BV增高,并MTT延长7处(图1~4)。

2.2 4层灌注图像与全脑灌注图像的差异

全脑灌注图像对于缺血灶的定位优势明显。在缺血灶局限于小脑或脑干的3例病例中,结合冠状及矢状位图像,缺血区域定位比单纯轴位图像更加

097

精确,三维灌注图像重建使得脑表面的异常灌注更加直观(图5)。对比评价4层灌注及全脑灌注发现,全脑灌注观察血流量减低区域边缘及范围均优于4层灌注。2.3 全脑灌注图像与血管成像每个期相的减影CT 血管图像依次产生,并生成动态CT A ,使得脑血管以电影方式动态显示。本组有5例显示动脉病变(图6,7)。其中1例(例8),首次CT 检查显示右侧基底节区与枕叶腔隙性梗塞,全脑灌注图像显示右侧大脑半球C BF 下降,C BV 升高,MTT 明显延长,DWI 显示右侧大脑半球多发性性缺

血灶,CT A 表现为颈内动脉虹吸段闭塞,大脑前

、中

动脉未见显示,脑底穿支动脉形成异常血管网,提示烟雾病。2.4 辐射剂量

扫描管电压:80kV ,管电流150~310mA ,单圈旋转时间0.75s 。颅脑常规非增强扫描的剂量为113mSv ,19次扫描的最大剂量为3.3mSv ,总剂量为416mSv 。根据同等扫描管电压、管电流条件,单圈旋

转时间1s 。计算64层螺旋CT 进行颅脑常规非增强扫描的剂量为70mG y ,脑灌注为368mG y ,三维CT A 为53.2mG y ,假设覆盖范围为16cm ,计算T oshiba Aquilion 64层螺旋CT 的三项总剂量为5.6mSv 。

图1 女,18岁,突发性意识障碍4h ,图1A ,图1B ,图1C 分别为轴位、冠状位、矢状位CT 平扫未见明显异常。全脑灌注图像(A1,A2,A3分别为轴位C BV ,C BF ,MTT ,B1,B2,B3分别为冠状位C BV ,C BF ,MTT ,C1,C2,C3分别为矢状位C BV ,C BF ,MTT )示脑干及双侧小脑半球C BV 与

C BF 均下降,MTT 延长(↑) 图2A ,2B 图1同一患者第2天MRI 复查,T 2WI 与DWI 示脑干及双侧小脑半球缺血灶 图3 女,84岁,右侧肢体无力3天。图3A ,图3B ,图3C 分别为轴位、冠状位、矢状位CT 平扫示左侧放线冠区小缺血灶(↑

)。全脑灌注图像(A1,A2,A3分别为轴位C BV ,C BF ,MTT ,B1,B2,B3分别为冠状位C BV ,C BF ,MTT ,C1,C2,C3分别为矢状位C BV ,C BF ,MTT )示左侧大脑半球C BV 轻度升高,

C BF 下降,MTT 明显延长 图4A ~4C 图3同一患者第2天MRI 复查,DWI 示左侧大脑半球多发性缺血灶 图5 C BF 三维灌注图像更直观示左侧颞叶脑表面的低灌注范围 图6 图1同一患者CT 血管减影图像示基底动脉栓塞(↑) 图7 图3同一患者CT 血管减影图像示

左侧颈内动脉完全闭塞,同侧脑血供尚可,但较对侧稀疏

3 讨论

CT 平扫能够除外脑出血,是诊断急性脑缺血疾病的首选检查手段,然而,对于发病3~6h 之内的超急性脑缺血病灶,敏感性较低,约61%~73%[10~12]。另外,CT 平扫无助于缺血半暗带及类似缺血性脑血管病症状的疾病(例如,癫痫、感染、体位性眩晕、低血钠、脑炎、脱髓鞘病变等)的发现与鉴别[13]。VCT 具有320层0.5mm 探测器,一圈扫描覆盖范围为16cm ,平扫后即可实施全脑灌注成像,不需搬动患者,同时通过VR ,轴位,冠状,矢状层面进

行综合评价,定位准确,可以克服以往多层CT 由于扫描范围有限导致的漏诊。常规CT 图像,结合局部灌注值的变化与CT A 图像,有助于通过一站式检查方式而鉴别上述病理状况,通过此方式,本组诊断烟雾病1例。

侧枝循环的建立对于脑缺血病变的发生及预后具有重要临床意义,决定了脑缺血后组织损伤的严重程度。VCT 所获得的以时间为序的CT A 图像可以观察血流情况,并具有无移动错层的优点。Ca 2marg o 等[14]报道,对于早期发现不可修复性缺血灶,CT A 图像较非增强CT 图像更加敏感。一次检查同

1

97

时获得CT A图像及灌注图像,有助于通过一站式检查方式鉴别坏死区和半暗带,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C BF与C BV均下降,并MTT延长者,提示侧枝循环建立不佳,无半暗带存在,治疗效果不佳;若C BF降低,C BV增高,并MTT延长者,则提示半暗带存在,应积极治疗预防半暗带演化为梗死。通过分析CT A 图像与灌注图像的C BV、C BF与MTT,有利于对缺血区域的确定以及了解侧枝循环建立的情况。如本组例5患者,突发性意识障碍4h,CT平扫未见明显异常,全脑灌注图像显示脑干与双侧小脑半球C BV与C BF均明显下降,MTT延长,CT A显示基底动脉栓塞,提示病灶区侧枝循环建立较差,患者预后不佳。复查MRI证实脑灌注诊断,说明脑灌注图像发现急性缺血灶的敏感性高于常规CT。再如本组例6患者,短暂性右侧肢体运动障碍,全脑灌注图像显示左侧大脑半球弥漫性C BF下降,C BV升高,MTT明显延长,提示病灶区侧枝循环建立良好,患者预后较佳,CT A表现为左侧颈内动脉完全闭塞,患侧脑血供尚可,但较对侧稀疏,复查的DWI仅显示左侧大脑半球多发性较小缺血灶,也证实了这一点。

在诊断脑缺血疾病中,传统螺旋CT脑灌注成像较SPECT成像,局限性在于覆盖面积局限,常常导致假阴性[9]。VCT单圈旋转完成全脑扫描,获得全脑灌注数据,克服了此缺点。VCT的灌注图像应用了平滑化技术(矩阵11×11),虽然空间分辨率矩阵自0.5mm降至3mm,但相对比而言,SPECT平面空间分辨率为9.7mm,或者更大。因此,CT灌注成像较SPECT有更高的空间分辨率,减少了部分容积效应,评估灌注异常更为精确,结合冠状及矢状图像分析灌注情况较单纯轴位图像更为容易。对于缺血灶局限于顶叶与小脑的病例,4层灌注则无法精确评估其范围。在VCT灌注成像中,冠状及矢状图像选择层厚为5mm,减少了部分容积效应有利于小面积的梗塞在多平面图像的显示,并可评估远离缺血区脑组织灌注的情况。

以往CT灌注成像中,同一部位反复扫描,辐射剂量增大。但笔者使用扫描方案的有效剂量少于目前的常规CT灌注、CT A以及平扫的总剂量。同时, VCT使用对比剂的剂量较少,一次注射对比剂,即可获得动脉期、平衡期及静脉的血管CT A,对于儿童、老年人以及肾功能不全的患者尤为适宜。

本研究的局限性在于病例较少,仅8例患者。同时,测量的灌注数值未与标准的灌注测量方法(如SPECT)的数值相对照。另外,CT A未能与显示脑动脉血管树的金标准DS A相对照。

总之,VCT可以通过一次对比剂注射,一站式检查完成常规CT成像、全脑灌注成像以及CT A,对于脑血管狭窄、血栓、栓塞等疾病具有重要临床意义。参考文献:

[1] Murphy BD,F ox A J,Lee DH,et al.Identification of penumbra and

in farct in acute ischem ic stroke using com puted tom ography perfusion2 derived blood flow and blood v olume measurements[J].S troke,2006, 37:1771-1777.

[2] Schaefer PW,R occatagliata L,Ledezma C,et al.First2pass quantita2

tive CT perfusion identifies thresholds for salvageable penumbra in a2 cute stroke patients treated with intra2arterial therapy[J].A JNR, 2006,27:20-55.

[3] Iida H,Itoh H,Nakazawa M,etal.Quantitative mapping of regional

cerebral blood flow using iodine21232I MP and SPECT[J].J Nucl M ed,1994,35:2019-2030.

[4] Y amauchi H,fukuyama H,Nagahama Y,et al.S ignificance of in2

creased oxygen extraction fraction in52year prognosis of major cerebral arterial occlusive diseses[J].J Nucl M ed,1999,40:1992-1998. [5] Fiehler J,K nab R,Reichenbach JR,et al.Apparent diffusion coeffi2

cient decreases and magnetic res onance imaging perfusion parameters are ass ociated in ischem ic tissue of acute stroke patients[J].J Cereb Blood Flow M etab,2001,21:577-584.

[6] M ayer TE,Hamann G F,Baranczyk J,et al.Dynam ic CT perfusion

imaging of acute stroke[J].A JNR,2000,21:1441-1449.

[7] 卢洁,李坤成,杜祥颖.CT脑灌注成像在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

初步研究[J].中华放射学杂志,2002,36:330-333.

[8] 高培毅,林燕.脑梗死前期脑局部低灌注的CT灌注成像表现及

分期[J].中华放射学杂志,2003,37:883-886.

[9] Rther J,Jonetz2M entzel L,Fiala A,et al.Hem odynam ic assessment

of acute stroke using dynam ic single2slice com puted tom ographic perfu2 sion imaging[J].Arch Neurol,2000,57:1161-1166.

[10] Saur D,K ucinski T,G rzyska U,et al.Sensitivity and interrated agree2

ment of CT and diffusion2weighted MR imaging in hyperacute stoke

[J].A JNR,2003,24:878-885.

[11] Albers G W,Clark W M,M adden K P,et al.Atlantis trial:results for

patients treated within3hours of stroke onset.Alteplase thrombolysis

for acute noninterventional therapy in ischem ic stroke[J].S troke,

2002,33:493-495.

[12] H ossmaan K A.Viability thresholds and the pnumbra of focal ischem ia

[J].Ann Neurol,1994,39:183-238.

[13] The National Institute of Neurological Dis orders and strock rt2PA

S trock S tudy G roup.T issue plasm inogen activitor for acute ischem ic

stroke[J].N Engl J M ed,1995,333:1581-1587.

[14] Camarg o EC,Furie K L,S inghal AB,et al.Acute brain in farct:de2

tection and delineation with CT angiographic s ource images versus

nonenhanced CT scans[J].Radiology,2007,244:541-548.

(收稿日期:2009-06-01 修回日期:2009-06-10)

(本文编辑:时季成)

297

中国缺血性脑血管病血管内介入诊疗指南

中国缺血性脑血管病血管内介入诊疗指南 在我国,脑血管病目前已成为城乡居民的首位死亡原因。其中,颅内、外大血管狭窄导致的缺血性脑血管病所占比重最大。近年来,随着血管内介入技术的不断发展,这一起源于外周血管的诊疗技术越来越多地被用于缺血性脑血管病的防治。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脑血管病学组于2011年发布了首版《中国缺血性脑血管病血管内介入诊疗指南》[1],对规范我国缺血性脑血管病的血管内介入诊疗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4年间血管内诊疗技术出现了一些新理论、新技术及新研究证据,为适应学科发展,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脑血管病学组和神经血管介入协作组对2011版指南进行了更新和修订,以期进一步提高我国缺血性脑血管病介入诊疗的水平。本指南在制定过程中,参考了国际相关指南的部分内容,回顾了最新的循证医学证据。鉴于《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早期血管内介入诊疗指南》已于前期发表[2],因此在本版指南中,相应内容不再重复。 脑血管造影术 近年来,随着血管多普勒超声、CT血管成像(CT angiography, CTA)及磁共振血管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angiography, MRA)等技术的进步,通过无创检查能够获得完整的颈动脉和脑血管图像,甚至部分先进的无创成像技术已经能够对2级以上的侧支循环进行半定量及定量评估[3]。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 DSA)有一定程度的创伤性和风险,其应用范围较前缩小[4]。但在某些情况下,需要详细了解脑血管病变的部位、程度以及侧支循环情况,从而更好地开展脑血

管病的对因治疗(如对颈动脉狭窄是否采取外科治疗或血管内治疗等)。这时,DSA仍然是其他检查手段所无法替代的重要方法。 一、DSA的适应证和禁忌证 由于DSA是一种有创的检查方法,存在一定的并发症风险,因此必须严格掌握适应证和禁忌证。原则上,脑血管病患者首先应进行颈部血管B超、经颅多普勒超声(transcranial Doppler, TCD)、MRA、CTA等无创检查。如果这些检查存在禁忌或有相互冲突的结果,不能明确疾病原因和性质时,可考虑DSA检查。另外,在一些紧急情况下,如怀疑有急性脑梗死或蛛网膜下腔出血,也可考虑急诊行全脑DSA,以便及时明确病因并开展救治。考虑到并发症,有些患者可能不适合行DSA,对这些患者应尽量采用其他方法进行检查[5]。需要明确的是,DSA的适应证和禁忌证都是一般性原则,对于具体患者,临床和介入医生必须根据其全身状况和所患疾病进行综合评估,慎重考虑每项检查的利弊得失,然后制定合理的个体化检查和治疗方案[6]。 DSA适应证:(1)怀疑血管本身病变或寻找脑血管病病因;(2)怀疑脑静脉病变;(3)脑内或蛛网膜下腔出血病因检查;(4)头面部富血性肿瘤术前检查;(5)了解颅内占位病变的血供与邻近血管的关系及某些肿瘤的定型;(6)实施血管介入或手术治疗前明确血管病变和周围解剖关系;(7)急性脑血管病需动脉溶栓或其他血管内处理的患者;(8)头面部及颅内血管性疾病的治疗后复查。 DSA禁忌证:(1)碘过敏或造影剂过敏;(2)金属和造影器材过敏;(3)有严重出血倾向或出血性疾病,血小板计数≤50×103/L;(4)严重心、肝、

脑血管病介入规范

脑血管病介入规范

————————————————————————————————作者: ————————————————————————————————日期:

脑血管疾病介入诊疗技术管理规范 为规范脑血管疾病介入诊疗技术临床应用,保证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制定本规范。本规范为医疗机构及其医师开展脑血管疾病介入诊疗技术的基本要求。 本规范所称脑血管疾病介入诊疗技术是指经血管穿刺径路进入颈动脉或椎动脉及以上的颅内外血管内实施诊断或者治疗的技术(主要为治疗技术),包括以抢救为目的的脑血栓的急诊溶栓和颅底血管大出血的急诊血管闭塞术。 一、医疗机构基本要求 (一)医疗机构开展脑血管疾病介入诊疗技术应当与其功能、任务相适应。 (二)此技术限定在三级医院进行,并有卫生行政部门核准登记的神经外科、神经内科和放射科的诊疗科目,有血管造影导管室和重症监护室。 (三)神经外科 开展脑血管疾病临床诊疗工作5年以上,床位不少于40张,其技术水平达到三级医院神经外科专业重点科室技术标准。 (四)神经内科

开展脑血管疾病临床诊疗工作5年以上,床位不少于40张,其技术水平达到三级医院神经内科脑血管病专业重点科室技术标准。 (五)放射科 具有较高的神经放射学诊断水平、配备磁共振成像(MRI)、计算机X线断层摄影(CT),并能进行清楚的无创脑血管成像检查。 血管造影导管室是进行脑血管疾病介入诊疗的必须条件,要求如下: 1.符合放射防护及无菌操作条件。 2.配备800mA,120KV以上的血管造影机,具有电动操作功能、数字减影功能和“路途”功能和测量功能,具有术中手推造影功能。影像质量和放射防护条件良好;具备医学影像图像管理系统。配备能够熟练操作血管造影机的放射技师和熟悉导管室工作及抢救程序的导管室护士。 3.具有高压注射器。 4.能够进行心、肺、脑抢救复苏,有氧气通道、除颤器、吸引器等必要的急救设备和药品。 5.有存放导管、导丝、造影剂、微导管、微导丝、弹簧圈、

脑血管病的血管内介入治疗

脑血管病的血管内介入治疗 近年来,随着神经影像学、导管技术和材料、计算机等科学的迅速发展,血管内介入技 术在治疗脑血管病方面日臻成熟,以其微创、安全、有效等特点受到医生与患者的肯定, 目前已成为脑血管病的重要治疗方法之一。以下几个领域尤其受到临床医生的关注。 1 颅内动脉瘤的介入治疗 颅内动脉瘤介入治疗始于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初。早期,介入治疗仅适用于动脉瘤形态 和部位不适合手术夹闭或临床状态较差的患者。随着导管技术和栓塞材料的不断改进,介 入技术逐渐成熟,现已成为治疗颅内动脉瘤的重要方法。近期一项多中心随机临床试验——国际蛛网膜下腔出血动脉瘤试验(International Subarachnoid Aneurysm Trial,ISAT) 对血管内弹簧圈栓塞和神经外科夹闭两种方法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前者能够提高患者术 后1年独立生活的机会。对于未破裂动脉瘤的治疗与否目前国际上仍然存在较多争议,需 要综合评估干预治疗的风险和效益,根据患者的个体差异制订处理方案。国外文献提示, 介入治疗能够降低未破裂动脉瘤自然病程中的破裂风险,确切结论有待进一步研究证实。 介入治疗安全性、有效性的提高无疑有赖于新技术和新材料的发展。近年来,在GDC 电解可脱弹簧圈的基础上,又出现了多种用于颅内动脉瘤栓塞的新型材料,如三维弹簧圈、生物涂层弹簧圈、水膨胀弹簧圈、液体栓塞剂,以及与弹簧圈固位技术(Coil-retention Technique,CRT)配合使用的颅内专用支架、封堵球囊等辅助材料。所谓CRT,是指利 用三维弹簧圈的“成篮性”或球囊、支架、双微导管等辅助措施,重建动脉瘤瘤颈,使弹簧 圈稳妥地停留于瘤腔内,目的是在保留载瘤动脉的前提下将动脉瘤隔绝于血循环之外。该

脑血管病介入规范标准[详]

脑血管疾病介入诊疗技术管理规 为规脑血管疾病介入诊疗技术临床应用,保证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制定本规。本规为医疗机构及其医师开展脑血管疾病介入诊疗技术的基本要求。 本规所称脑血管疾病介入诊疗技术是指经血管穿刺径路进入颈动脉或椎动脉及以上的颅外血管实施诊断或者治疗的技术(主要为治疗技术),包括以抢救为目的的脑血栓的急诊溶栓和颅底血管大出血的急诊血管闭塞术。 一、医疗机构基本要求 (一)医疗机构开展脑血管疾病介入诊疗技术应当与其功能、任务相适应。 (二)此技术限定在三级医院进行,并有卫生行政部门核准登记的神经外科、神经科和放射科的诊疗科目,有血管造影导管室和重症监护室。 (三)神经外科 开展脑血管疾病临床诊疗工作5年以上,床位不少于40,其技术水平达到三级医院神经外科专业重点科室技术标准。 (四)神经科

开展脑血管疾病临床诊疗工作5年以上,床位不少于40,其技术水平达到三级医院神经科脑血管病专业重点科室技术标准。 (五)放射科 具有较高的神经放射学诊断水平、配备磁共振成像(MRI)、计算机X线断层摄影(CT),并能进行清楚的无创脑血管成像检查。 血管造影导管室是进行脑血管疾病介入诊疗的必须条件,要求如下: 1.符合放射防护及无菌操作条件。 2.配备800mA,120KV以上的血管造影机,具有电动操作功能、数字减影功能和“路途”功能和测量功能,具有术中手推造影功能。影像质量和放射防护条件良好;具备医学影像图像管理系统。配备能够熟练操作血管造影机的放射技师和熟悉导管室工作及抢救程序的导管室护士。 3.具有高压注射器。 4.能够进行心、肺、脑抢救复,有氧气通道、除颤器、吸引器等必要的急救设备和药品。 5.有存放导管、导丝、造影剂、微导管、微导丝、弹簧圈、

脑血管疾病介入诊疗技术地风险与对策

脑血管疾病介入诊疗技术的风险与对策 邓志宽帅杰黄华第三军医大学桥医院神经内科(400037) 脑卒中和脑血管疾病发病率在国内有逐年增高的趋势,是中老年人死亡的第三大原因及致残的主要原因。脑卒中大多由缺血引起,而缺血的重要原因之一是颅内外动脉粥样硬化。产生症状的脑血管狭窄的预后取决于动脉粥样硬化狭窄的数量、部位、形态和程度。尽管目前非侵入性诊断神经影像学取得不少进展,如CTA、MRA等,但诊断性颈部及颅内血管造影仍然是评估和治疗脑血管疾病的基石和“金标准”。目前对颅内外血管动脉粥样硬化的主要治疗方法是控制血管危险因子,如高血压病、糖尿病、高血脂、戒烟、减肥等,二级预防为抗血小板治疗,虽然对近期发作的卒中或TIA患者可降低其血管事件,但相当一部分动脉粥样硬化患者仍反复出现TIA发作或脑梗塞,因而需要进行介入治疗,包括对颈脑血管动脉粥样硬化血管成形术及支架术、卒中的介入治疗等。但是,无论是诊断性脑血管造影还是介入治疗,在脑血管内的任何操作均可能诱发严重并发症,充分认识脑血管介入诊疗技术的风险,并进行预防和确当的干预,对于减少患者介入的危险性和维护患者健康,进一步推广介入诊疗技术的临床应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 诊断性颈脑血管造影术

卒中是介入操作最常见的并发症,也是导致成人致残最重要的原因。操作过程可能导致卒中是不少医师不推荐及患者或其家属不愿意接受造影检查的主要原因。据报道,诊断性脑血管造影引起卒中导致持续性神经功能缺损的发生率在0.3%~5.7%;短暂性神经功能缺损的发生率为0.3~6.8%,平均值是持续性神经功能缺损的2~3倍。患动脉粥样硬化性脑血管疾病并出现神经系统症状(同侧TIA或脑卒中)的患者,脑血管造影时发生持续性脑卒中的危险为0.5~5.7%,为无症状的患者2~3倍(0.1~1.2%)。在一项1000例诊断性脑血管造影的研究显示,其脑卒中总发生率为1%,但是在有神经系统并发症的10例患者中,有9例曾有脑卒中或TIA 发作史,1例表现为无症状性血管杂音,说明术前均存在明显的脑血管粥样硬化性改变。 操作者危险因素是产生缺血性并发症(短暂或持续性卒中)的重要原因,手术及显相时间长、导管使用多及行主动脉弓造影均可使脑卒中发生率增高。不熟练的操作者常常行主动脉弓造影,该过程可产生大量栓子,可引起术中并发症发生率增高。研究表明,熟练的操作者进行脑血管造影,神经系统并发症的发生率仅 0.5%~0.6%。实际上,脑血管造影发生的临床表现明显的脑卒中可能只占其并发症的很小一部分,“沉默性”脑栓塞可能更多。血栓栓塞性脑梗死可以毫无症状,但代表着严重的脑组织病理性损害。最近有报道在血管造影后进行MRI 弥散加权脉冲连续扫描,发现新的无临床表现的腔隙性梗死发生率达25%,MRI检测到的

2015中国缺血性脑血管病血管内介入诊疗指南

2015中国缺血性脑血管病血管内介入诊疗指南 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 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脑血管病学组 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神经血管介入协作组 在我国,脑血管病目前已成为城乡居民的首位死亡原因。其中,颅内、外大血管狭窄导致的缺血性脑血管病所占比重最大。近年来,随着血管内介入技术的不断发展,这一起源于外周血管的诊疗技术越来越多地被用于缺血性脑血管病的防治。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脑血管病学组于2011年发布了首版《中国缺血性脑血管病血管内介入诊疗指南》,对规范我国缺血性脑血管病的血管内介入诊疗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4年间血管内诊疗技术出现了一些新理论、新技术及新研究证据,为适应学科发展,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脑血管病学组和神经血管介入协作组对2011版指南进行了更新和修订,以期进一步提高我国缺血性脑血管病介入诊疗的水平。本指南在制定过程中,参考了国际相关指南的部分内容,回顾了最新的循证医学证据。鉴于《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早期血管内介入诊疗指南》已于前期发表,因此在本版指南中,相应内容不再重复。

脑血管造影术 近年来,随着血管多普勒超声、CT血管成像(CTA)及磁共振血管成像(MRA)等技术的进步,通过无创检查能够获得完整的颈动脉和脑血管图像,甚至部分先进的无创成像技术已经能够对2级以上的侧支循环进行半定量及定量评估。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有一定程度的创伤性和风险,其应用范围较前缩小。但在某些情况下,需要详细了解脑血管病变的部位、程度以及侧支循环情况,从而更好地开展脑血管病的对因治疗(如对颈动脉狭窄是否采取外科治疗或血管内治疗等)。这时,DSA仍然是其他检查手段所无法替代的重要方法。 DSA的适应证和禁忌证 由于DSA是一种有创的检查方法,存在一定的并发症风险,因此必须严格掌握适应证和禁忌证,原则上,脑血管病患者首先应进行颈部血管B超、经颅多普勒超声(TCD)、MRA、CTA等无创检查。如果这些检查存在禁忌或有相互冲突的结果,不能明确疾病原因和性质时,可考虑DSA检查。另外,在一些紧急情况下,如怀疑有急性脑梗死或蛛网膜下腔出血,也可考虑急诊行全脑DSA,以便及时明确病因并开展救治。 考虑到并发症,有些患者可能不适合行DSA,对这些患者应尽量采用其他方法进行检查。需要明确的是,DSA的适应证

脑血管疾病患者脑血管造影诊断及介入治疗分析 李蕾

脑血管疾病患者脑血管造影诊断及介入治疗分析李蕾 发表时间:2016-08-07T11:42:37.733Z 来源:《健康世界》2016年第12期作者:李蕾 [导读] 在脑血管疾病患者中使用脑血管造影诊断和介入治疗可以有效促进患者病情的好转。 大庆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163000 摘要:目的:研究分析脑血管疾病患者的脑血管造影(DSA)诊断及介入治疗情况。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2009年6月-2013年6月接诊的50例脑血管疾病患者的DSA诊断及治疗情况。结果:50例患者中,出血性和出血前脑血管疾病27例,缺血性脑血管疾病19例,其他脑血管疾病4例。实施介入治疗的11例患者中,实施动脉瘤介入栓堵治疗5例,实施颈动脉狭窄支架置入术3例,实施骨下动脉支架置入术2例,实施海绵窦动静脉瘘介入栓堵术1例。结论:在脑血管疾病患者中使用脑血管造影诊断和介入治疗可以有效促进患者病情的好转。 关键词:脑血管疾病;脑血管造影术;神经介入 脑血管疾病(cerebrovascular disease,CVD)是脑部血液供应障碍引起的脑部疾病的总称。在临床中,缺血性脑血管疾病较为常见,主要是由于脑血管突然破裂或者突然关闭而导致脑血管支配区域脑组织的功能障碍[1]。主要的临床表现有中风不语、半身不遂等,或称之为脑卒中或脑中风。病情较轻的患者常常要经过3~6个月的治疗方可逐渐恢复,实现生活自理;病情较重的往往导致患者昏迷、死亡或产生严重后遗症[2]。目前,脑血管疾病在我国人口因致残或死亡原因中占据首位,脑血管疾病患者超过700万,而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以及人口老龄化现象的加剧,脑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3]。本文对脑血管疾病患者脑血管造影(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DSA)诊断及介入治疗进行了分析总结,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笔者所在医院2009年6月-2013年6月接诊的经DSA诊断和介入治疗的50例脑血管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男29例,女21例,年龄21~78岁,平均(49.8±1.6)岁。主要脑血管疾病:蛛网膜下腔出血5例,动眼神经麻痹11例,脑室出血8例,缺血性卒中9例,颅内静脉窦血栓8例,海绵窦动静脉瘘9例。所有患者均符合2005年修订的《中国脑血管病防治指南》和第四届全国脑血管会议制定的诊断标准[4]。 1.2 脑血管造影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 (1)术前均向患者及其家属明确告知手术目的、术中及术后注意事项,可能产生的手术风险、手术并发症及预防措施,双方签署医患知情同意书;(2)脑血管造影纳入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蛛网膜下腔出血、颅内外血管出血性和缺血性病变、自发性脑内血肿、CT或者MRI诊断为缺血性脑血管病变;(3)脑血管造影排除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碘过敏、心、肝或肾功能不全或衰竭、脑疝晚期、脑干功能衰竭。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3.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比较采用字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DSA诊断,50例患者中,出血性和出血前脑血管疾病27例,缺血性脑血管疾病19例,其他脑血管疾病4例。实施介入治疗的11例患者中,实施动脉瘤介入栓堵治疗5例,实施颈动脉狭窄支架置入术3例,实施骨下动脉支架置入术2例,实施海绵窦动静脉瘘介入栓堵术的1例。 3 讨论 缺血性脑血管病是脑血管疾病中常见的一类,主要是由于一系列的病变使得管腔变窄、血栓闭塞,进而导致脑局部缺氧缺血和软化坏死[5]。该疾病对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有着严重的威胁,因此要积极加强对脑血管相关疾病的诊断和治疗[6-8]。目前,血管内的干预治疗因其具有传统药物治疗不可替代的优势而逐渐在临床中获得广泛的应用[9]。缺血性脑血管病是脑血管疾病中常见的一类,主要是由于一系列的病变使得管腔变窄、血栓闭塞,进而导致脑局部缺氧缺血和软化坏死[10]。作为诊断脑血管疾病的最佳标准,脑血管造影是各种介入治疗的基础。然而脑血管造影容易带来其他的并发症,因此要加强对相关并发症的预防,主要可以从造影的步骤、完整性、操作过程的注意事项以及造影时使用生理盐水持续灌注动脉鞘等方面出发来避免并发症的出现[11-12]。近年来,我国脑血管患者数量逐渐增多,对中年以上人群带来了极大的威胁。本研究中采用DSA诊断,50例患者中,出血性和出血前脑血管疾病27例,缺血性脑血管疾病19例,其他脑血管疾病4例。在对缺血性脑血管病治疗中,血管内介入技术也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目前,关于这一疾病的治疗尚未找到一个非常好的治疗方法,介入治疗必将为缺血性血管疾病的患者带来福音。本研究对缺血性血管疾病患者实施血管内介入技术均获成功。 综上所述,脑血管造影诊断及介入治疗对脑血管疾病患者的诊断和治疗有着重要的意义,只要严格刷选合适的病症,对其适应病例、材料和方法进行充分的术前评估,结合严谨而成熟的操作技术,对术后并发症及预后妥善处理和观察随访,脑血管造影诊断及介入治疗一定会对神经系统疾病的诊治带来质的飞跃。这不仅可以促进患者病情的好转,而且可以提高医院的声誉,进而使医院获得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周志明,周广怡,卢婷媳,等.后循环缺血患者数字减影脑血管造影评价[J].中国动脉硬化杂志,2011,12(6):986-988. [2]喻茂杰,刘晓华,刘甲辰,等.血小板聚集试验预测心脑血管疾病的危险性与临床研究[J].中国医学创新,2013,10(3):92-93. [3]刘武,罗伟良,陈伟奇.48例脑梗死患者全脑血管造影分析[J].邯郸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2,18(5):456-457. [4]王鹏,陈波,陆陪松.脑血管造影DSA术常见并发症及防治对策[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12,5(12):1947-1948. [5]宋涛,龙丽华,李辉萍,等.40例脑血管病患者颈部血管超声及脑血管造影的比较[J].中国医学创新,2013,10(5):104-105. [6]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脑血管病学组缺血性脑卒中二级预防指南撰写组.中国缺血性脑卒中和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二级预防指南[J].中华神经科杂志,2010,43(2):154-160.

脑血管病介入试题1

缺血试题 (5) 主动脉弓的Casserly分型 Allen试验 WASID研究 锁骨下动脉盗血 Moyamoya病和Moyamoya现象 (10)不同检查方法(颈动脉超声、CTA、MRA)在颈动脉狭窄局部病变评估中的临床应用 (10)简述脑血管灌注检查的相关参数及其临床意义 (10)评估脑血管储备能力的临床检查方法 (10)血管成形术后高灌注综合征的临床表现和发病机制 (10)颈动脉狭窄常用的测量方法及其优缺点 (10)颅内动脉狭窄血管成形术的主要方法 (10)简述颅内血管狭窄成形术中球囊扩张支架和自膨式支架在手术准备和术中操作中的不同 (10)Simon导管成袢的部位与方法 (10)慢性颅内外闭塞性病变行血管再通术中,如何判断导丝是否进入闭塞段以远的血管真腔内部 (10)经桡动脉造影的术前准备、穿刺注意事项、导管选择及简要操作方法 (10)颅内血管狭窄及闭塞性病变常见的代偿途径 (10)颈动脉支架术中因近段血管迂曲导致导引导管到位困难的主要原因及其相应处理方法(20)颅内外血管狭窄病变常用的工作角度 (20)颈动脉血管成形术常用的保护装置的分类及其代表产品,各种产品的优缺点 (20)颈动脉支架的分类及其常用的代表产品,不同产品的特性 (20)颈动脉支架术中术后常见并发症及其处理 (20)颅外血管狭窄及闭塞性病变常见的代偿途径 (20)颅内血管狭窄血管成形术常见的并发症及其处理 chuxue (5) 简述全脑血管造成常见的胚胎及原始动脉颈内动脉颈段偶见原始舌下动脉,前寰椎节间动脉,岩段偶见原始三叉动脉,原始听动脉 Heubner回返动脉ACA最大及最长的穿支,起源于A2段(34%~50%)、A1段,(17%~45%)、ACoA(5%~20%)。RAH自其起点即返折向后成一锐角。内侧豆纹动脉及Heubner返动脉,供血尾状核头部、内囊前肢及部分基底节。 丛点.丛点脉络膜前动脉在脚间池和鞍上池内向后内方走行,在经脉络膜裂进入

脑血管病的血管内介入治疗

脑血管病得血管内介入治疗 近年来,随着神经影像学、导管技术与材料、计算机等科学得迅速发展,血管内介入技术在治疗脑血管病方面日臻成熟,以其微创、安全、有效等特点受到医生与患者得肯定,目前已成为脑血管病得重要治疗方法之一。以下几个领域尤其受到临床医生得关注。?1颅内动脉瘤得介入治疗 颅内动脉瘤介入治疗始于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初。早期,介入治疗仅适用于动脉瘤形态与部位不适合手术夹闭或临床状态较差得患者。随着导管技术与栓塞材料得不断改进,介入技术逐渐成熟,现已成为治疗颅内动脉瘤得重要方法。近期一项多中心随机临床试验——国际蛛网膜下腔出血动脉瘤试验(International Subarachnoid Aneurysm Trial,ISAT)对血管内弹簧圈栓塞与神经外科夹闭两种方法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前者能够提高患者术后1年独立生活得机会。对于未破裂动脉瘤得治疗与否目前国际上仍然存在较多争议,需要综合评估干预治疗得风险与效益,根据患者得个体差异制订处理方案。国外文献提示,介入治疗能够降低未破裂动脉瘤自然病程中得破裂风险,确切结论有待进一步研究证实。?介入治疗安全性、有效性得提高无疑有赖于新技术与新材料得发展、近年来,在GDC电解可脱弹簧圈得基础上,又出现了多种用于颅内动脉瘤栓塞得新型材料,如三维弹簧圈、生物涂层弹簧圈、水膨胀弹簧圈、液体栓塞剂,以及与弹簧圈固位技术(Coil-retentionTech nique,CRT)配合使用得颅内专用支架、封堵球囊等辅助材料。所谓CRT,就是指利用三维弹簧圈得“成篮性”或球囊、支架、双微导管等辅助措施,重建动脉瘤瘤颈,使弹簧圈稳妥地停留于瘤腔内,目得就是在保留载瘤动脉得前提下将动脉瘤隔绝于血循环之外、该技术主要

脑血管病介入规范

脑血管疾病介入诊疗技术管理规范 为规范脑血管疾病介入诊疗技术临床使用,保证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制定本规范。本规范为医疗机构及其医师开展脑血管疾病介入诊疗技术的基本要求。 本规范所称脑血管疾病介入诊疗技术是指经血管穿刺径路进入颈动脉或椎动脉及以上的颅内外血管内实施诊断或者治疗的技术(主要为治疗技术),包括以抢救为目的的脑血栓的急诊溶栓和颅底血管大出血的急诊血管闭塞术。 一、医疗机构基本要求 (一)医疗机构开展脑血管疾病介入诊疗技术应当和其功能、任务相适应。 (二)此技术限定在三级医院进行,并有卫生行政部门核准登记的神经外科、神经内科和放射科的诊疗科目,有血管造影导管室和重症监护室。 (三)神经外科 开展脑血管疾病临床诊疗工作5年以上,床位不少于40张,其技术水平达到三级医院神经外科专业重点科室技术标准。 (四)神经内科 开展脑血管疾病临床诊疗工作5年以上,床位不少于40张,

其技术水平达到三级医院神经内科脑血管病专业重点科室技术标准。 (五)放射科 具有较高的神经放射学诊断水平、配备磁共振成像(MRI)、计算机X线断层摄影(CT),并能进行清楚的无创脑血管成像检查。 血管造影导管室是进行脑血管疾病介入诊疗的必须条件,要求如下: 1.符合放射防护及无菌操作条件。 2.配备800mA,120KV以上的血管造影机,具有电动操作功能、数字减影功能和“路途”功能和测量功能,具有术中手推造影功能。影像质量和放射防护条件良好;具备医学影像图像管理系统。配备能够熟练操作血管造影机的放射技师和熟悉导管室工作及抢救程序的导管室护士。 3.具有高压注射器。 4.能够进行心、肺、脑抢救复苏,有氧气通道、除颤器、吸引器等必要的急救设备和药品。 5.有存放导管、导丝、造影剂、微导管、微导丝、弹簧圈、胶等栓塞剂以及其他物品、药品的存放柜,有专人负责登记保

脑血管病的血管内介入治疗【最新版】

脑血管病的血管内介入治疗 近年来随着神经影像学、导管技术和材料、计算机等科学的迅速发展血管内介入技术在治疗脑血管病方面日臻成熟以其微创、安全、有效等特点受到医生与患者的肯定目前已成为脑血管病的重要治疗方法之一。以下几个领域尤其受到临床医生的关注。 1、颅内动脉瘤的介入治疗 颅内动脉瘤介入治疗始于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初。早期介入治疗仅适用于动脉瘤形态和部位不适合手术夹闭或临床状态较差的患者。随着导管技术和栓塞材料的不断改进介入技术逐渐成熟现已成为治疗颅内动脉瘤的重要方法。近期一项多中心随机临床试验国际蛛网膜下腔出血动脉瘤试验(InternationalSubarachnoidAneurysmTrialISAT)对血管内弹簧圈栓塞和神经外科夹闭两种方法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前者能够提高患者术后1年独立生活的机会。对于未破裂动脉瘤的治疗与否目前国际上仍然存在较多争议需要综合评估干预治疗的风险和效益根据患者的个体差异制订处理方案。国外文献提示介入治疗能够降低未破裂动脉瘤自然病程中的破裂风险确切结论有待进一步研究证实。 介入治疗安全性、有效性的提高无疑有赖于新技术和新材料的发

展。近年来在GDC电解可脱弹簧圈的基础上又出现了多种用于颅内动脉瘤栓塞的新型材料如三维弹簧圈、生物涂层弹簧圈、水膨胀弹簧圈、液体栓塞剂以及与弹簧圈固位技术(Coil-retentionTechniqueCRT)配合使用的颅内专用支架、封堵球囊等辅助材料。所谓CRT是指利用三维弹簧圈的“成篮性”或球囊、支架、双微导管等辅助措施重建动脉瘤瘤颈使弹簧圈稳妥地停留于瘤腔内目的是在保留载瘤动脉的前提下将动脉瘤隔绝于血循环之外。该技术主要适用于颅内宽颈或梭形动脉瘤。多种栓塞技术、材料的联合应用拓宽了颅内动脉瘤介入治疗的适应症并进一步提高了治疗效果。相信随着材料学、方法学的进步以及临床经验的积累介入治疗有望成为颅内动脉瘤的首选治疗。 2、脑动静脉畸形的介入治疗 氰丙烯酸正丁酯(N-butyl-2-cyanoacrylateNBCA)做为粘附性液体栓塞材料的代表用于介入治疗脑动静脉畸形已有十多年时间。神经介入医生在这方面积累了大量经验使脑动静脉畸形经栓塞后流量降低继而适于手术切除或放射治疗还可使部分病变通过单纯栓塞即达到治愈。非粘附性液体栓塞材料Onyx的出现改变了NBCA在脑动静脉畸形介入治疗方面一统天下的现状甚至可以说Onyx的应用是神经外科介入材料发展史上继GDC可脱弹簧圈问世后的又一里程碑式的进步。Onyx包括次乙烯醇异分子聚合物(Ethylene-vinylAlcoholCopolymerEVOH)、二甲基亚砜溶剂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