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我与学生一同成长]教师要与学生一同成长

[我与学生一同成长]教师要与学生一同成长

[我与学生一同成长]教师要与学生一同成长
[我与学生一同成长]教师要与学生一同成长

[我与学生一同成长]教师要与学生一同成长

在我们每一个人的脑海深处,总有某些微妙而清晰的记忆,挥之不去、历久弥新。这些记忆或许是一件很不起眼的小事,或许是一句话、一个动作、一个眼神……这些微妙的记忆带着最初的欣慰与感动、惭愧与阵痛,时时鼓励着我们、鞭策着我们,给我们以力量和警醒,影响着我们的一生!

冯巩和吕丽萍演过一个小品,二人演一对即将做父母的夫妻,热烈地谈论着孩子生下来会长什么样。冯巩说,孩子长得漂不漂亮,生下来后第一眼看到谁最重要。这当然是搞笑,但是,在自然界尤其是鸟类世界,“第一眼”却是非常重要的,这就是“印随行为”。鸟类或一些哺乳动物出生后第一眼看到谁就把谁当做自己的母亲,并紧紧跟随它,再不会改变。

这种现象在向我们说明着一个非常简单而朴实的道理:一个幼小的生命,其学习能力和模仿能力是非常强大的。人类也是一样,幼年时期,我们用一双天真而纯洁的眼睛看着周围的世界,学习和模仿着一切生存与生活的本领和技能。这个时候,周围的环境对我们来说就显得尤为重要。身边成年人的世界对我们的影响将是非常强大的,而我们接触最多的人父母和老师,对我们的影响更是深远的、终生的。

小学时代,老师在我们的心中是神圣不可侵犯的。在父母面前我们可以撒娇,可以淘气,可以不听话,可以耍小性子,但是

在老师面前我们总是那么恭恭敬敬、小心翼翼,生怕做错了什么事被老师批评,得到老师的一句表扬就能高兴好半天。老师的一言一行都在学生细致入微的观察和模仿之中,因此,老师的个人修养及举止行为都在深深地影响着小学生的行为习惯。要做好一名小学教师,做一名优秀的小学教师,必须严格要求自己,加强自我修养,对自己的一言一行慎之又慎!

“长大后,我就成了你!”

而今,我自己也成为一名乡村的小学教师,转眼已执教个年头。在这年的风风雨雨、欢笑和泪水中,对这一点又有了深刻的认识和体会。

参加工作那年,我九岁。刚刚走出师范的校门,自己还稚气未脱,一身孩子气。曾经天真地以为,教小学跟教幼儿园差不多。小学那点基础知识多简单啊,不就是带孩子嘛,七八岁的孩子多可爱啊,天天跟他们一块儿玩儿,让他们开开心心地学好知识、完成作业就行了!慢慢地,我发现自己错了。小学的知识虽然简单,但是要想把孩子教好,让他们学好那点知识并不简单。而要让他们懂得约束自己的行为,讲文明、讲礼貌、讲卫生,严格遵守课堂秩序、遵守学校纪律、尊重他人,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那更是难上加难!

六到多岁的小学生,大多数都活泼好动、贪玩爱热闹,看什么都新鲜,玩什么都没够。胆子稍大点儿的已经不把老师的批评当回事儿。上课迟到、开小差,甚至说话、打闹都是经常的事

儿。你板着脸批评他一回,他能平静一会儿;两回,稍收敛一点儿;三回、四回,就开始给你嘻皮笑脸地唱反调捣乱了。个别女生性格内向的,还批评不得,一说就哭,真是让人一点脾气都没有!

我所在的是一所农村小学,教师少,一名教师带一个班,从学前班一直带到小学毕业,担任全部的课程,一天要上八节课,批改所有的作业。工作时间长,工作量也大。慢慢地,我失去了刚参加工作时的热情,开始变得不耐烦,经常发脾气。但越是这样学生越不听话,越是跟你捣乱,经常把我气到哭鼻子!

后来,一件小事给了我醍醐灌顶般的启示,让我似乎在一瞬间长大、成熟,找到了原因之所在,抓住了问题的关键。

参加工作第二年,我二岁,自己还有些玩心未改。教室的门后是一个垃圾筐,是给学生打扫卫生时倒垃圾用的。我经常要求学生平常用过的废纸不要随地乱扔,要收起来出门时丢进垃圾筐,可是没人听,他们依旧随便往地上扔,时间久了我也就不管了。虽然我自己平时很注意,但是也有一个不好的习惯。由于垃圾筐离讲台近,我往往将讲课时用过的粉笔头很随意地一甩手就扔了进去。有时候我站在讲台的另一端,为了省事,就直接瞄准垃圾筐往里扔。也许是扔得多了,很少有失误,往往引起学生一片惊讶羡慕的眼神,我自己也觉得很好玩,还有些小小的得意。

有一次上自习课,我从教室外面进来,一推门,刚好看到右面第三排一名男生举起手来把一团废纸丢过来。他肯定也没想到

老师会这么巧进来,纸团已经脱手,不偏不倚一下子丢在了我的脸上。全班学生哄堂大笑,我顿时恼羞成怒,盯着他说:“捡起来,罚你值日一周!”那名男生赶紧跑过来把纸团捡起来放进垃圾筐,对我做了个鬼脸说:“不好意思,老师,没您投得准,我以后还得多练习啊。”

那一瞬间,我感到了一种羞耻,同时也感到了一种为人师的庄重:是啊,我是一名教师,这么多学生看着我、学着我呢!我天天要求他们这样、要求他们那样,可我自己做到了吗?

怔了片刻,我走上讲台,向学生问:“同学们,×××这样做对吗?”大家异口同声地回答:“不对!”“可是,他为什么会这样做呢?”我接着问。一名女生说:“因为他懒!”我很严肃地回答:“不是,是因为老师做得不好。正是因为老师平常有这样不好的习惯,才让同学们也跟着学起来。我刚才说罚×××值日一周是我说错了,应该罚老师自己值日一周,我说到做到!”

从那天起,我从一个师范刚毕业的女孩子真正地成长为一名女教师。我改了一个成熟的发型,换上一身职业装,严格要求自己,每天都提前到学校,站在教室门口等着学生进教室;在讲桌上放一个纸盒专门盛放用过的粉笔头,下课时倒进垃圾筐;对学生说话时和颜悦色、面带微笑,不再乱发脾气、随便批评学生,上课时谁说话、开小差就让他坐到最前面来听课,迟到的就坐在

教室门口听课……慢慢地,课堂秩序好了,没有人迟到了,学生注意卫生了,不再随地扔垃圾了,讲话也文明了……

对于如何教育孩子,英国教育家洛克早就给我们指出:“在各种教导儿童以及培养他们的礼貌的方法中,其最简明、最容易而又最有效的办法,是把他们应该做的或者是应该避免的事情的榜样,放在他们眼前。一旦你把他们熟知的人的榜样给他们看了,同时说明他们为什么漂亮或丑陋,那种吸引或阻止他们去模仿的力量,是比任何能够给予他们的说教都大的。”[1]孔子说: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

对于刚刚懂事的小学生,如何教他们养成一个良好的行为习惯?也许我们说得太多,做得太少。

做一个与学生一起成长的老师

做人民满意教师的演讲稿—— 做一个与学生一起成长的人 有人说,教师是辛勤的园丁,培育美丽的花朵;也有人说,教师是春蚕,劳作到死吐丝方尽;还有人说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塑造着学生的精神世界;更有人说,教师是蜡烛,燃烧自己去照亮别人。 我觉得,教师与学生是一对互相依赖的生命,是一对共同成长的伙伴。教师的幸福不仅仅是学生的进步与成长,同时还应该包括自己的充实与成长。吾生有涯,而知无涯。教师的职业特点决定了我们只有通过读书,不断地给自己“充电”,才能拥有源源不断的“活水”,给自己和学生的双重成长以坚实的保证。 记得刚踏上工作岗位时,学校为了让我们尽快地熟悉业务、完成角色转换,对我们青年教师进行了一系列的培训。初出茅庐的我觉得这种培训没什么意义,尤其是没有必要讲那些教育教学方面的理论,只要多提供几堂精彩的示范课,让我们模仿就可以了。因为初登讲台,不懂得什么教学方法,面对教材总是感到束手无策,不知道课堂上该讲什么、讲多少,所以特别希望老教师给一个明确的、具体的、能“立竿见影”的做法或模式让我们参照,甚至照搬,否则心里就没有底。这样做果然省劲,一切都不必费心,教材的处理、教学环节的设计、课后练习的安排,等等,一切都照老教师的去做,无从下手的困扰没有了,每天上完课回到办公室,感觉是那样的轻松,那时的我以为教学就这样简单、容易呢。可是,渐渐地我发现我的课堂缺乏活力、了无趣味,除了少数几个学生在比较认真地听讲之外,其他学生表现出很淡漠的样子,有的在下面偷偷地聊天,看课外书,做小动作,甚至有的学生干脆趴在课桌上打起了瞌睡。每当我提问题的时候,下面几

乎都是一片沉默。这样的教学效果当然不好,我十分沮丧却束手无策。再去听老教师的课,看到人家课堂上那热烈的气氛,活跃的场面,我感到不解:一样的知识,一样的讲解,为什么效果却差这么多?教师和教师不同,学生和学生也不一样,不同班级的学生,有不同的学习特点,再者,教学是一个互动的过程,需要教师根据具体情况加以变通和取舍。别人的教案和课例,只能作为一个参考,教学还是得有自己的东西啊。 一席话说得我茅塞顿开。我仔细地比较了一下与老教师的差异:老教师们熟悉教材,了解学生,他们的授课计划总是以学生为中心,对学生学习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具有预见性,并能准备好一套或几套解决方案;他们善于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课堂语言生动,讲解详略得当;他们注重新旧知识的联系,使学生始终在前一知识的基础上学习新的知识,这样,学起来轻松,掌握起来也不感到困难。而我总是搞不清楚一节课到底能进行多少内容,惟恐完不成教学任务,所以总像是被人追赶似的赶进度;每节课我的第一句话通常是:“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新课。”完全顾及不到新旧知识的关联;课堂上我虽然也想上出点新意,可就是不知道有什么新方法、新手段、新角度。通过对比,我终于明白,干工作只凭热情是不行的,教育教学工作时刻需要心灵的介入。仅靠简单模仿不可能掌握教学规律,它需要的是长期的学习与积累。不学习,心灵之泉就会枯竭,工作也就无“心”可用。要给学生一杯水,你就得找到永不枯竭的水源。这个水源就是学习和实践。 带着这样的认识,我开始如饥似渴地投入到学习中去。我首先通读了初中三年英语专业的全部教材,我要了解自己所教的这一部分在

(完整版)和学生一起成长

和学生一起成长 “和学生平等地坐下交流,才知道他们并不是小孩子。其实,他们有好多想法,甚至不乏真知灼见。”-----我们的学生是有思想的灵动主体。 “当一个孩子感受到来自成年人世界充分尊重的时候,也就是他的自我教育,自我完善开始的时候,也就是一个人的心智自觉开启的时候。这样的成长才是真正意义上的人的成长。”------走进学生心田的教育才是有效教育的开始。 上面两段话是来自于李希贵老师的《为了自由呼吸的教育》一书中的摘选。我想,从我国古代圣人孔子,到近代教育家陶行知,再到当代的教育家李希贵他们都提出了教育的本源问题,“当代学生美好人性的塑造并不需要什么高超的教育手法,融洽的氛围、和谐的人际关系、成年人的善良,民主、宽容、仁爱,这一切,就是美好人性生长的最适宜的土壤。失去了它们,任何教育都将是徒劳的。”所以对于我们今天的教育我们只要遵循这些教育规律,真正落实我们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让老师的心和学生的心走在一起,真正做到走进学生的内心深处,和学生同呼吸,共成长,我们的教育就会离成功不远。在现实教育过程中我们的教学过程中问题的关键是找准正确方法教育学生的同时也应该学会自我更新,向专业化发展。和学生一起成长是做好我们今天的德育管理和教学工作值得探索的一条有效之路。 一、教学上我们应当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和研究能力,深入课堂,研究教法和学生,走出一条适应学生发展的教研之路。 “最好的教育应当是着眼于孩子一生发展的教育,应当是关注孩子心灵的教育,让师生情感的火花燃烧起来,研究使我们的学生以什么样的精神状态和情感方式投入学 —1—

习比教授他们学习什么更重要,我们的教育应当使师生感受到自由、幸福和快乐-----李希贵” 当今社会赋予未来我们教师更多的责任和权利,提出更高要求和期望,然而很多学生在要求和期望中感到非常的吃力。其实,我们学生的很大压力是来自于我们的课堂教学,有时候课堂效率的低下夹生,导致我们老师和学生共同加班加点弥补,这无形之中造成了学生课业负担过重。因此,在今后我们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我们教师要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在有效的课堂时间内教给我们学生不仅是知识,更重要的应该传授给他们方法和思想,点燃他们学习的激情,与学生一起共同研究着教和学。因为,“教学艺术的本质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正所谓“授之以渔”而不是“授之以鱼”,要教给学生学习方法,让他们学会自主学习。比如某一个知识点是问还是讲?如果讲出来学生也听过去了,但一问他们神经就绷紧了,会睁大眼睛思考。此外,提什么问题固然重要,找谁回答也同样重要,找的学生要回答得出来,这样无形中也提高了效率。每一位老师都应该在课堂上的这些细节方面针对学生的学习特点和不同的基础深入钻研,在结合自己专业知识和能力的基础上使教学真正深入到学生的心田,逐渐地让知识融为能力。走进学生,才能让我们的教育教学融入学生的成长,这样的教育和教学才是有效的,有意义的。 二、情感上,我们应该赏识自己的学生,欣赏信任才能走近他们内心的深处。 “不要用成年人的是非观念来判断学生,不要轻易使用道德的标尺来衡量学生。在教师的心目中,不应该有坏学生,应该信任你的学生!-----李希贵” 常言道:“欲晓之以理,须先动人以情”这句话道出了情感与教学的关系。班—2—

我与学校一同成长(校长征文)

与学校一起成长 西和县实验小学方向上 教育是一种服务。作为小学教育,最高境界的服务是立足儿童发展的、满足儿童需求的、符合儿童天性的。爱生学校的创建,是一个国际教育理念与实践的实施,其目标是促进儿童、学生在身体、心理、情感、社会性、人格等方面和谐的发展。爱生学校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学生享有生存权、保护权、发展权、尊重权、参与权以及改善自己全部活动条件,得到好的发展的各种权利。我校创办以来就确定为爱生项目学校,这对一所新建校高起点的发展,无疑奠定了先进的理念基础。三年来,我们不断创新着学校的变革之路,探索着、发展着、成长着…… 从儿童的发展出发寻求办学思想 一所学校的办学之道体现校长的价值追求。在三年的学校管理实践中,我始终将“学生至上”作为自己的追求定位,并坚信“学生发展”是校长办学的“硬道理”。 实验小学是为了解决城区小学班额严重过大的而于2007年创办的,同年9月,作为首任校长,我刚上任就深受“刺激”:首次招生只有28名学生,全是周边学校“淘汰”的,而且部分学生未接受过学前教育,一句话,对新建校不信任,家长宁可将孩子送入较远的学校进入90多人的大班“挤读”,也不来实验小学上学。这件事给我的震动太大了,至今仍时常出现在脑海中引起我对学校管理的思考,

对办学目标的思考,对办学质量的思考。我们提供一种什么样的服务才能赢得社区的认可?我们创办一种什么样的教育才能促进学校的快速发展?教育的根本问题首先是教育思想的问题,只有在正确的符合学校实际的教育思想指导下,才会有正确的教育实践。因此,如何形成和提炼学校的办学思想便是学校所有工作的重要基础和前提,我们学校如何把握正确的办学方向,确定自己的办学思想,这是关系到学校存亡并能否真正走上优质教育发展轨道的大事。要把握正确的办学方向,就需要提高全体教职工对教育本质的认识,明确基础教育的任务,要清楚我们究竟要给孩子一种什么样的教育。经过全校上下反复的研讨与提升,我们明确了要给孩子一种奠基一生的教育,而不是眼前的高分数,兴趣的激发比分数重要,习惯的养成比分数重要,方法的习得比分数重要,能力的形成比分数重要,个性的张扬比分数重要,培养具有责任心、创造性、自尊自爱和个性特征鲜明的人才是我们的追求。针对学校的地域特点以及西和教育改革的形势,我提出了三句话,作为学校建校之初的办学指导思想和行动目标:第一、实验小学的命运是由位置决定的,地处城区中心,周边强校如林,不进则亡。第二、实验小学的特点决定了必须创办优质教育,宁当“凤尾”不当“鸡头”。第三、教学生六年,想学生六十年,学生没有成绩,过不了今天,只有成绩,过不了明天,明天的发展后劲比今天的分数更重要。办学的基本认识明确后,接下来的工作就是形成和提炼学校的办学目标,实验小学地处县城中心,后有西山皇城依靠,前有白水河滋养,办学如山,坚定办学追求,从不左顾右盼,培养像山一样的

我与学生们共同成长的故事

我与学生们共同成长的故事 航运物流学院辅导员江金柯 金秋十月,丹桂飘香,当我携同所带11级新学生,共同感悟08报关5考上全日制专升本学生曹莹写至学校“最忆是母校”这篇文章时,不禁弹拨起我感慨作为一名辅导员与学生们共同成长故事的和弦。 担任辅导员工作六年了,这六年,是我与学生们共同成长的六年;这六年,让我深深地对这份职业产生了浓烈的热爱、全身心地去投入、相守与珍惜;这六年,我感受着学生们一天天的成长、成熟以及家长们的信任与肯定;这六年,我也感受着立达学院对一名年轻辅导员成长的关爱、鞭策与激励,让我懂得了如何身体力行,以身作则,善待学生,修身立德;懂得了学生利益高于一切,为了全体学生的整体利益,我必须将爱藏留心中,把心交给学生。 学生们的茁壮成长,更时刻牵引着作为辅导员的我,不管生活再苦再难,我都须以顽强的生命力鞭策自己:沉稳向前,而没有任何资格在任何困难面前退缩放弃。我必须首先以高校辅导员工作职责为己任,勿容滞留、责无旁贷地带领全体学生义无反顾地努力向前,我的心早已化作对全体学生的一片爱。 记得2008年9月,刚接手08报关4、5、港口三个班级时,除了全面铺展班级常规管理外,我努力实践并坚持“立德树人”为主要任务,对全体学生提出整体要求,希望班级的每一位学生牢固明确:作为当代大学生即“立达学子”的身份是什么;什么是集体;什么是团队;【比如让全体学生记住:我是上海立达职业技术学院航运物流系 08报关4班级的学生我的学号是完整的7位数即……我的专业是报关与国际货运我们班级有多少人多少名男生多少名女生我们的校训是……我们的班训是……我们是一个和谐的家,旨在提升班级整体凝聚力】同时,让学生们懂得:什么时间应做什么样的事;言行一致、表里如一、是非立场须坚定;在校园,严防杜绝所带学生中直呼老师其名。 对于班团干部的职责要求中,我严格学生干部组织纪律、工作作风管理,并提出班级干部工作总体原则即“忠、正、勤、和”;杜绝学生干部在口头上出现“无所谓、不知道、不关我的事、随便、烦”等消极怠慢、不负责任的言辞;旨在凝聚“懂尊重,守纪律,敢担当,明责任,知感恩”的“团结、和谐、向上”的班集体情怀与勇于为集体服务的高度责任意识与热忱;潜意识培养、塑造所带全体学生在经过立达有限的两年半大学学习生活后,永远怀揣铭刻“立达学子”感恩情怀与感恩精神的秉承发扬。 起初,一些学生对于我这样的班级管理很是不解,说我对他们的管理太严格、太来真,甚至“联名”要求把我更换掉,后来,在系陈老师对我工作的悉心指导中,让我渐渐懂得了应该如何处理突发事件,懂得了应该如何用冷静、理智的办法包容持不同观点的学生。同时,要找准合适时机,用合适的方法接近与融合这样的个别学生,倾听学生们内心的声音;渐渐地,学生们心中所有的不惑也就释怀了。 大一第一学期快结束时,那时的我便已颇有感受地触到了学生们“渐进成长的苗头”,当时我在批阅学生“0801学期个人小结”中有一名极具个性特征的女学生这样写道:“回顾一个学期以来的大学生活,在这里我不得不提到我的辅导员江老师,辅导员江老师谈吐风趣,也许你第一眼见到她会把她错当成学生;也许

感恩教育,促进学生与教师的共同成长

感恩教育,促进学生与教师的共同成长 摘要:近年来,在学校教育中感恩意识的缺乏、感恩教育实施的时效性都不高。我们应该充分发挥家庭教育的作用,强化学校教育的主导作用,全方位营造社会感恩教育的浓厚氛围,正确引导学生践行感恩理念,使其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中坚力量。 关键词:学生;感恩意识;培育 感恩教育是教育者运用一定的教育方法与手段、通过一定的感恩教育内容对受教育者实施的识恩、知恩、感恩、报恩和施恩的人文教育学。但在经济社会高速发展的今天,伴随着物质财富的不断增长,人们自身的感恩意识却越来越薄弱,这种现象在当代学生群体身上表现得尤为明显。现代学生存在性格敏感、容易冲动、贪图享乐、以自我为中心、意志力较差等弱点。他们在为人处事时更多考虑的是自己的感受,不太在乎他人的想法。对于很多社会活动,他们通常漠不关心,参与积极性不足。他们缺乏必要的团队合作意识,没有较强的责任意识和感恩意识。 1感恩意识培育的意义 感恩意识培育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基本道德素养,促使其养成知恩图报等良好品德。任何的理论研究,最终都要具有能够应用到实践中去的现实价值,这也就是说,在当今社会中,想获得成功,除了要掌握扎实的文化知识以外,更重要的则是个人思想道德境界的高低。因此,加强对学生感恩意识的培育,则是刻不容缓的课题,这在客观上也可以弥补高校感恩教育的

缺失。 2当前我国青少年感恩教育缺失的表现及原因 2.1学校感恩教育的缺失 应试教育制度,导致教育目标偏离教育本质,呈现出功利化的一面,只注重科学文化知识方面的“智育”,缺乏对学生的人文教育、道德品质教育等方面的“德育”,导致部分学生人格不健全。加之学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与当前的实际严重脱节,形式主义严重。为考试,一味进行填鸭式理论灌输,学生无法提起学习兴趣。 2.2家庭教育的缺位 现在的家长在家庭教育方面存在着许多误区,很多人认为家庭教育就是开发孩子的智力,于是乎在孩子两三岁时就背唐诗,数数,四五岁时学英语,上学后要请家教,上辅导班,成绩一定要名列前茅,将来一定要考上名牌大学,似乎只有这样父母的教育才算是成功的。平时在家里娇生惯养,事事以孩子为中心,孩子说一不二,要啥给啥,养成了孩子以自我为中心的个性,目无尊长,不分老幼尊卑,觉得家里人为他所做的一切都是应该的,没有感恩之心,不会体谅他人;在学校见到自己的老师就像陌生人一样,连个招呼都不打,犯了错误,老师批评教育,家长就开始不满意了,觉得孩子受了委屈,个别家长甚至还和老师吵起来,袒护自己的孩子有多么优秀,质疑老师的教育。或许在家长的眼中,孩子成绩优秀就是最好的孩子,其他方面都不重要,在思想上、素质上有点错误也是正常现象,不必在意,老师敢于指出孩子的缺点,就是让孩子难堪,伤了孩子的“自尊”,所以一定要找到老师为孩子找回“面子”。

我和学生一起成长

我与学生一起成长 有人说,教师是辛勤的园丁,培育美丽的花朵;也有人说,教师是春蚕,劳作到死吐丝方尽;还有人说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塑造着学生的精神世界;更有人说,教师是蜡烛,燃烧了自己去照亮别人。 我说,教师就是教师,是一个永远与学生一起学习一起成长的人。 荀子有云:“学不可以已。”对于教师来说,学习是一辈子的事情。只有不断学习,才能担负起培育人才的重任。陶行知先生说得好:“要想学生学的好,必须先生先好学。”所以我认为,教师与学生是一对互相依赖的生命,是一对共同成长的伙伴。 记得初登讲台时,不懂得什么教学方法,面对教材总是感到束手无策,不知道课堂上该讲什么、讲多少,所以特别希望谁能给我一个明确的、具体的、能“立竿见影”的做法或模式让我参照,甚至照搬。于是,我一切都死搬教参,照本宣科,感觉教学也就是这么一件简单、容易的事。可是,渐渐地我发现我的课堂缺乏活力、了无趣味,每当我提问问题的时候,下面几乎是一片沉默。这样的教学效果当然不好,我十分沮丧却也束手无策。再去听老教师的课,看到人家课堂上那热烈的气氛,活跃的场面,我感到不解...终于,在学校领导和帮带师傅的引导指点下,我明白了,教学是一个互动的过程,需要教师根据具体情况加以变通和取舍,仅靠简单模仿不可能掌握教学规律,它需要的是长期的学习与积累。要给学生一杯水,你就得找到永不枯竭的水源。这个水源就是学习和实践。 带着这样的认识,我开始如饥似渴地投入到读书学习中去。我首先通读了九年制五-九年级语文的全部教材,我要了解自己所教的这一部分在整个体系中所处的位置,及其与前后知识的关联;同时我到处搜寻名家著作,观摩名家课例,与名师为友,让我这个教育新兵,可以站在巨人的肩上眺望语文教学的前沿风光。我还经常与同行切磋,借鉴别人的经验和方法,但我的借鉴决不是照单全收,更不是亦步亦趋、机械模仿。我的借鉴是在别人的基础上,加以创新和改造,形成自己的东西,让我自己少走弯路,更快进步。我发现,随着不断地学习,在我的眼前好象打开了一扇大门,我不敢说我已经迈进了语文教学的门槛,但我真实地领略到了语文之美,感觉备课变得容易了,课讲得生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变得浓厚了。我不断告诫自己要用心地对待工作:上课前要用心,——用心钻研,用心备课;上课时更要用心,——用心讲解,用心观察学生的掌握情况;课后也要

教师征文 我与学生共成长

我与学生共成长 小纪镇第二小学孙翠 有人说,教师是红烛,燃烧了自己,照亮了他人。也有人说,教师是落红,化作了春泥,呵护了红花。还有人说,教师是春蚕,耗尽了生命,吐出了希望。这些都是赞美老师的句子。但我觉得这些赞美声应该分一半给我们可爱的孩子们。因为孩子的成长离不开教师,教师的成长也离不开孩子们,教师和孩子们是共同成长的。 一、与学生共成长是师生关系的一种改善 刚走出校门的我,带着五彩斑斓的梦,走进这圣洁的港湾。看着孩子们一双双天真无邪的眼睛,听着老教师们一声声温暖亲切的教导,很快的,我便全身心地融入到他们中间。 任教一年级,每天上课不是丢课本的就是打打闹闹、捣乱,不好好听,怪喊怪叫的。要不就下位,玩东西。我口干舌燥,声嘶力竭,上课效果还不好。校领导找我谈话,委婉地说要多学习组织教学,多提高自己的教学艺术。那时候,我觉得自己真是笨哪,怎么连这些小屁孩都镇不住。我记得当初我的领导告诉我,要沉下心来,向身边的同事学习,多去听一下老教师的常态课,向成功的前辈学习,用心揣摩,用心发现。 刚开始,我以为是自己的性格太柔和,不够威严。所以,我决定施展一下自己的魄力,要用严厉的态度树立威信。我

开始板着脸,学生稍有过失就训斥批评,课堂有了小声音我脸一沉,立刻指着学生狠批一番。学生带了小零食、小玩具,我毫不客气地全部没收,一节课没有上好,我罚学生全班留校。这样一番重拳出击,课堂安静了,我自鸣得意。可是,学生却把我当作母老虎,避之唯恐不及。 在第一次公开课领导听完课后问我:“小孙,你是不是平时对他们太严厉,批评太多了。低年级的孩子都很活泼好动,怎么课堂上孩子们死气沉沉,毫无生气,一点都不像这个阶段的孩子呢?”他的这番提醒让我回顾起学生确实都躲着我,完全没有师生之间的亲昵与信任感。完了,我沮丧地想:失败了,自己从一个极端又走到另一个极端了。 我翻开桌上已盖灰尘的《第56号教室的奇迹》这本书。这本书讲述了“在洛衫机市中心一间会漏水的小教室里,一位名叫雷夫的小学老师用了将近四分之一世纪的时间,创造了一间充满奇迹的第56号教室。创造这一奇迹的雷夫先生到底有何魔力?关键就是一个字:爱!在书中,雷夫先生对学生和对教育的那份热爱随处可找。他用心地将爱付诸于行动中,他的爱,只为一个目的,那就是让学生变得爱学习,会学习。是他的爱,使孩子们自愿早到学校和老师一起读书学习,是他的爱,使孩子们爱上了学习、爱上了阅读,是他的爱创造了这间教室的奇迹!回顾我的语文课堂,孩子们在我的语文课堂上是不是没有顾虑和恐惧?学语文对于孩子

我与学生一起成长

我与学生一起成长 转眼间,做教师已经几年了,看着一批批学生长大了、毕业了,心里不由感慨万千。在这些年里,其实我又何尝不是在成长。是学生让我不断感悟到教育的真谛,是学生让我知道了爱心与耐心的重要性,是学生教会了我如何善待孩子、善待生命,也是学生让我深深体会到工作中自己的多重角色,既是学生的严师,又是学生的益友。 其实每个学生都是一首歌,歌里有天真,有欢乐,有忧愁,也有自己淡淡的悲伤。他们有着自己对人生的浅显的纯真的感受,有时他们甚至会有我们不曾经历的痛苦和无奈,这让我们在教育他们的同时,还要多一份理解,多一份关爱。 身教胜过言教,当你以积极地姿态站在那里,你的学生决不会懈怠;当你主动将一切承担起来,你的学生不会无动于衷;当你勇敢地承认错误,面对失败,他们一定会更加爱你!你就是学生面前的一面镜子,他们随时都在面对你、关注你、模仿你。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学生也是一样,就看你怎样引导他们扬长避短,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相处中,学生就让我学会了幽默机智。当学习、生活遇到挫折时,当人际关系出现僵局时,幽默能缓解紧张、减轻焦虑、摆脱困境。在幽默中,我们共同快乐着,共同成长着。

在我和我的学生相处过程中,我不断学习着、吸取着、分析着、聪明着、适应着、快乐着、幸福着。课堂上,一起和学生们徜徉在知识的海洋中,看见学生期许的目光,求知的眼神,我知道我为他们打开了另一片天空,我会觉得很幸福;课间时,一起回忆过去、畅谈现在、展望将来,校园里,迎面走来的学生会大声说:“老师好!”,即使他们已经不做我学生了,即使他们已经长得很高很高了,还是会对我纯真地笑,我会觉得很幸福;毕业了,当我和学生一起留下合影的时候,我会觉得很幸福;他们走入社会了,有所作为了,成家立业了,我会觉得很幸福。我知道,我浅薄的知识因为有了学生而碰撞激荡,我渺小的身影因为有了学生而忙碌活跃,我平凡的人生因为有了学生而丰富动人。所以,我是幸福的,因为我和我的学生一起成长。

教师和学生一起成长

教师和学生一起成长 新课程的开发,还教育以本来的面目:自由、开放、活泼、创新。教育已摆脱了戴着脚镣跳舞的束缚,现在是要求广大教师不拘一格教人才。所以,教师的角色必须转变。必须与时俱进、学习课程、深入生活、专业科研、及时反思、认识差异、开拓创新、继承发展,也就是要努力求索,适应时代的呼唤,课改的潮流,真正成为育人的教师。 现在的教师,挑战与压力并存。一方面,课程改革需要重新学习、重新定位。另一方面,科技的发展,使学生获取知识的途径越来越丰富,师不如生的情况也时有发生。所以教师必须不断学习,通过各种途径学习,包括向学生学习、和学生学习,体验学习的过程,促进自身的成长。 一、让学生和自己一起备课 备课,从来都是教师的事,一篇教材在手,找资料、翻教参、写教案,把教材琢磨透了再教给学生,教师就像觅食的老鹰,学生只要张嘴就行了。长此以往,教师累,学生厌,教师辛勤的劳动却剥夺了学生自己寻找知识、解决问题的快乐,剥夺了他们自己思考、求证、体验的过程,违背了新课程自主、探究的精神。因此,我在教学中尝试让学生参与老师的备课,请学生来帮助自己备课,搜集资料,提出想法。如《但愿人长久》,我就布置学生回去查找相关资料。学生八仙过海,各显其能,找到苏轼的故事、描写月亮的诗歌、中秋的传说,有摘抄的,有打印的,有从网上下载的,还有软盘,形形色色,简直可以举办一个中秋专集了。我经过精心选择,引导学生读诗、品诗,又延伸迁移,学生们在诗的意境中畅游,和苏轼同感“人有悲欢离合”,知道李白“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欣赏到“海上升明月,天涯共此时”的美景。教师因为放手而轻松,学生因为动手而兴奋,何乐不为呢? 二、和学生一起探究学习 韩愈说:“师不必贤于弟子,弟子不必不如师。”今天,学生学得知识已不全依赖教师。所以,教学中要善于和学生一起探究,不要怕丢面子。在学《动物园的晚上》时,有学生问我猫是怎样睡觉的,我还真不知道,于是我叫他查找资料,请教家里养猫的同学,我也去找——我不能留给学生一个“?”。后来他果然找到了,欢天喜地地告诉我,我就仍然装做不知,看着学生好为我师的样子,我体会到教学相长的乐趣。 三、和学生一起合作作文 对于作文,学生向来头疼,我讲尽技巧,他们总说我逼他们做无米之炊,我说作文很容易,学生说我是老师,不知咬笔杆之苦。于是我和他们一起写作文:我写开头,讲开头的方法,学生练开头;我写结尾,讲结尾的技巧,他们就练结尾;我写好开头、结尾,让学生补出故事情节;或者我写短文,要他们补充,另

教师与学生共同成长

教师与学生共同成长 ——学习《学生能为教师成长提供营养》有感 2013.12 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们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会给学生造成很深的影响。用一颗“爱心”去塑造那小小的心灵,用一双“大手”去紧握那稚嫩的小手,那么,这个世界将充满浓浓的师生情。 学生有三分之一的时间是在学校里度过的,教师成了他们生活中的重要人物。他们希望教师能够像父母那样关心、爱护、体贴和帮助自己。如果教师关心爱护学生,把爱奉献给每一个学生,有利于教育教学工作的顺利进行,也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增强学生的信心,使学生健康成长。师爱将成为学生成长的动力。 教学中,学生帮我积累了许多的教学经验,他们一次次的做错题,让我知道了教学的难点,引起我的重视,令我设法来突破,在一些问题上有独到见解,令我也令其他同学耳目一新,让我积累素材。他们给我带来了快乐,他们给了我教育教学的自信,他们给了我成就感,他们给了我幸福,是学生造就了我,是学生帮我在成长,学生也是我的老师。长期以来,我与学生朝夕相处,荣辱与共,我教他们学,相互交流,相互尊重,形成一个和谐的不可分割的集体。我是老师,与他们分享知识;我也可以做学生,分享他们的快乐。教学过程中,相互促进,相互提高。 学生的心灵最需要的是呵护,学生的个性最需要的是宽容与矫治。教育事业是一曲赞歌,是需要付出心血的。对学生的教育往往不

会如此顺利,因为小学生年龄小,智力还未开发,就像是一块未进行雕磨的玉。老师作为学生思想上重要的启蒙人,如果用爱心去关心他们,用爱心去帮助他们,他们一定会成为一块名副其实的美玉。俗话说:“攻城为下,攻心为上”,要让学生心悦诚服地接受教育,必须下番功夫。 我认为课堂就该属于学生,是学生自由发挥、展示自我的空间。所以,课上我不苛求学生去做什么,必须怎么做,而是给他们选择的空间。我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培养他们的观察、比较、分析、综合、想象、概括、动手等能力。 我们应该清晰地看到我们的学生有许多独特的想法,他们的思维是活跃的、积极的、是不受拘束的,因此,我在教学中注重扩展学生的思维空间,让学生多去接触多元化的艺术熏陶。我与学生共成长,这既是对师生关系的一种改善,同时也是教师自我发展的一种行之有效的途径。社会对学生的关注远远高于对教师的关注,时代在进步,社会在发展,我们教师也要与时俱进,在教学方法上追求创新,在与学生的沟通上要做他们心灵的导师。我们要维护教师的尊严,同时也要与学生做真正的交流,师生共进是如今校园的潮流,也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体会到为人师的幸福所在。 作为教师,我们同样要不断探究,不仅要探究知识,我们还要探究每一个学生,了解他们的心理。去挖掘他们各个方面的个性潜能,引导学生发挥自己的个性。在提高学生多方面能力的同时,提高自我能力,用知识来武装自己,在教与学的路上与学生共成长!

我与学生共成长

我与学生共成长 综合组陈唯 踏上这三尺讲台,我始终以饱满的热情全身心地投入到教育教学工作中,我为从事太阳底下最光辉的事业而感到自豪。 特别是从事新课程《综合实践“研究性”学习》和《校本—人防》两门课程的教学工作以来,在不断地学习新的教育理论,完善教育观念中,在提高教育教学艺术的同时,特别在与十四个教学班的学习交互教学活动中,自己的新业务水平与知识水平与学生的认知水平和综合素质能力在共同进步,我与学生共成长。 有言:“智高方能为师,身正方能为范”,我想这就是“我与学生共成长”的座右铭。 要说师者的教学高智,我可以告诉你就是教学的“四个会”和教育中的“三种眼光”。 先谈教学的“四个会”。特指:一个会微笑、二个会倾听、三个会应变、四个会反思。 1、“一个微笑”的作用。有时候,教师不经意间的一个微笑会让温暖学生那幼小的心,因为它能将老师的关爱、理解、宽容传递给学生,缩短师生间的距离,是学生产生好亲近的感觉。“一个微笑”在低年级阶段,会忽悠到孩子们喊你“妈妈”来。因为世界上妈妈的微笑最美,最让他们觉得亲切、自然。而对于中高年级学生而言“一

个微笑”能产生亢奋的情绪,能使他们在宽松、愉悦的环境中学习成长。 2、“一个倾听”的重要性。有人说,教育是一个不断消除误解的过程。教育需要倾听,需要教师蹲下身子去倾听学生的世界。倾听是一种接纳,是一种等待,更是一种欣赏。一个会倾听的老师,他没有话语霸权,他不会粗暴地去侵占属于学生自己的言语空间,他在时刻用自己的言行诠释着教育的平等和尊重。 3、“一个应变”的机智。在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它是动态生成的,很多课堂上发生的细节是我们无法预见的。面对课堂上的这些意外,一个优秀的老师会“四两拨千斤”,用巧变引领学生在交流和对话中激迸出智慧的火花,放飞学生的思维。这样的“应变”将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化解教师教学中的尴guai,使学生的学习活动不在教师的预设教学轨道之中停留,从而激发学生们的潜能,培养学生们“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这就是教师必须具备的一种教育技能--会应变。 4、“一个反思”的效应。“埋头拉磨”是传统的应试教育中教书匠式教学的“标杆”形象的写照。这种只顾“拉磨”,不管“抬头看路”的教学就像“驴拉磨”在“原地转”。最终导致教学水平的停滞不前和教学效率的低下,所培养出来的学生缺乏探究精神和创新能力。“一个反思”能使教学达到最优化,能将“教书匠”向“研究型”教师的转变。完善自我,在教学中总结和提高,使之不断成长

我和学生共同成长——班主任工作总结

我和学生共同成长——班主任工作总结 fontsize="6"> 本站原创34 又一学期过去了。在忙忙碌碌中,我每天都期待孩子们有新的变化,每天都期望他们在成长,我要和我的学生一起 努力,互相影响、互相促进共同成长。 一、爱的教育 有人说:“一切最好的教育方法,一切最好的教育艺术,都产生于教育对学生无比热爱的炽热心灵中”。因此,作为 一名教师、一名班主任要爱自己的学生。对全班学生,无论 他是出生于干部权贵之家或平民百姓人家,无论他是品学兼 优的好学生或是令人头疼的后进生,都应该一视同仁,爱得 公正,爱得让学生信服。 “爱的力量是无穷”。学生在师爱的沐浴下轻松快乐地 学习、生活。即使他们违反了纪律,老师严厉批评时,也要 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更要让他明白:老师是关心你、爱护 你的,是为你着想才如此严格要求。这样,在“严师”面前 他就不会产生逆反心理或分歧视情绪,而理解了老师的苦 心。正是老师的爱才使得这“良药”不苦口,“忠言”不逆耳。 我班的王吉建一同学是个贪玩自控能力差的孩子,其实

他很聪明,我已教了他两年。 这学期一开学,就发现孩子特别懒,对学习提不起兴趣,什么都不愿意做,作业经常是完不成,为他不写作业放学后 也留过多次,也曾经为他和同学打闹损坏了东西,和家长联 系进行赔尝,在课上因不钻心听讲而影响别的同学也没少挨 任课老师的批评,多少次他爸爸、妈妈为他的任性和“不成 材”也失望过。这样的学生是令老师头疼的,是做老师所不 喜欢的,但是作为老师又不可能抛弃他而置之不理。我也狠 狠批评过他,也好言相劝过,我也抓住他想参加校体育训练 队这一契机鼓励过他,确实也起到过一个阶段的作用。可是 好景不长,他的懒堕、对学习没兴趣又一一暴露出来。虽然 我也好几次想放弃他随便他去,只要不影响班级其他同学的 学习生活就行了,但我并没有这样做,还是抓住他身上的闪 光点进行鼓励,经常和他交流:请相信父母、老师都是爱你 的,只是起的表达方式不一样,但是我们都有一个共同的愿 望,都希望看到健康成长积极向上的你。精诚所至,金石为 开。 虽然目前的孩子的进步是微乎其微的,还不是太明显, 但孩子肯和我交流说自己的想法,这就是一大进步,我相信 春天播下师爱的种子,秋天必定结出尊师的硕果。更重要的 是,“师爱”如无声的春雨在不知不觉中滋润着孩子们的心 灵,实现了爱的迁移,教给了孩子们如何爱别人。

与教师一起成长

作各位老师大家好,很高兴大家来到上海,我也希望我们的老师能有这样的机会,也能听到这样的讲课,真的不错。 大家的问题还很多,比如公立、私立的问题,关于政治改革的问题。面对所有的问题,我们非常自信的。在幼儿园里没有一件小事小到不值得我们挥汗,也没有一件大不了的事我们不能解决的。我是这样想的,一个人面前有一百扇门,你去敲吧, 总有一扇门会为你打开。,每个人总会有点与众不同的想法,可能你刚开始做的时候是不理解,大家都排斥你,但是只要坚持自己的特色,你会成功。特色,我理解为是独特的,人家有的我要精,人家没有的我要有,人家精的我要变。这样的话,公众对会非常有信心。在东方幼儿园参与了方案教学,在全世界教改当中是十佳,是非常优秀的。这是我们在文化大革命的时候就开始教改。我到意大利去过,看过意大利的方案教学,感到文化不一样。所以我们怎么做都要想想适合我们了没有。 名词并不重要,教改并不只是一个名词。方案教学是由四部分组成:学生、教师、环境、教材。这四个方面互动的时候才产生课程,方案教学就是课程的共分。每个人在讲到自己课程的时候就讲得好的不得了,不管孩子接受的了还是接受不了,就是好。其实没有那么迷信。不是说课都不上了就搞这个,其实这对孩子也是不好的。任何课程大家都不要去迷信,任何课程都是有利有弊的。特别是这类课程适合孩子创造性的发展。该上的还是要上。一个人即使活到一百岁,也是有许多没有的经验。因为中国有几千年的文明历史,有好多经验的积累,如果孩子什么都要感受的话,是来不及的。这里我要讲一个故事,朱家雄老师说过,为什么要搞方案教学?其实这也是一个教学活动,我们要跟在孩子的后面。 一个中国的家长和一个美国的家长,领着孩子来一个旅馆,因为旅馆的门是有各种各样的开法,中国的家长就会告诉孩子,这个门是这样的开法,然后孩子一开,就会了,孩子很开心,美国的家长说给你钥匙,你自己去研究研究,自己去打开。结果,美国的孩子自己打开了也很开心。再想一想价值差不多。有的地方需要我们去教 ,有的地方就需要让孩子自己去探索。教学机制比一切都重要。讲方案教学之前我先讲一个故事。方案教学不像其他东西能看到成果,它不能。比如我做衣服,一月以后可以开一个服装展览,让别人都看到。但是孩子的东西,你在幼儿园是看不到的。甚至在小学也看不到,等到大了的时候有成就的时候才能看到。甚至有的人到了五十岁的时候才说,我很有成就。 一个故事说的好,有两座山,每座山上都有一座庙,庙里有一个老和尚 ,但是他们要翻过一座山去挑水,很累。a庙说,徒儿们,我们上午去挑水,然后傍晚再去挑水,这样用水就会很开心,他们每天也是这样做的。b庙的和尚这样说,徒儿们,我们上午去挑水,但是我们要节约用水,因为水不多,下午我们要上山去采毛竹 ,铺水管,在以后的一年里,a庙就嘲笑b庙,没用的东西,我们用水用的舒服而且更实用,是实用主义者。可是一年以后就发生了变化,实用主义者继续挑水,而排水管的,尽管一年里不怎么舒服,可是他们再也不用挑水了。方案教学其实就是这样的 ,当时是看不见成果的。是很随意的,是没办法模仿、包装的东西。可能你们看的是没什么,但是,对孩子们来说是很好的, 他们学会了一种学习的方法、自信。一个人要有自信,在这方面可能会对孩子很有帮助。接下来我们就开始讲第一个,每阶段,我们是确定主题,确定网络图。交流,记录,合理利用空间。 说实话,一开始我们也很盲目,1999年,华东师大刚开始这个方案教学的时候,说你们的教学活动跟国外的方案教学很相似,所以就借了套书给我看,作为一个园长,你这时候就应该想,你是教学的第一责任人。教授在引导,我们在做,那么教学也是这样,我们把所有的书认真看一遍,内容很多,那么就把重要的部分打印出来,发给每个老师,每个星期有两个小时,就是晚上,我们大家一起来研究。然后小中大,实验班。最后我们发现,方案教学它非常适合的是大班,大班的孩子他们的经验很丰富,而且合作性强。小班的孩子建议大家不要搞。那么现在上海有些学校都在搞方案教学的主题活动。但是小班的孩子没有一定的经验,它所有的东西都是在一个背景下,一个逻辑思维的,小班的孩子在这个方面有点问题。如果你们看到小班的孩

教师应和学生一起成长

一、教师的主导作用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关键要在“导”字上下功夫。教师要面向全体学生,设计的问题一定要有层次,要针对班级中学生的总体水平和每一个学生的具体情况,提出不同的要求。对一些浅显的问题,可让一些基础较差的学生回答,答对了及时予以肯定和表扬,答错了不能随意批评斥责,应予以鼓励引导。对一些层次较深、难度较大的题目,可先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在考虑问题的思路上加以诱导,启发学生思维,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教师再作扼要的分析归纳,给出正确完整的答案。教师在这一过程中要充分保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设法让每一位学生积极投入到教学活动中来,要循循善诱,启发他们积极思考问题。另外,对一些学术上有争论的问题,也要适当介绍给学生,倡导他们去研究;对一些重要的定义和定理,应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允许他们得出与教材中不同的证明过程。这样做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性能力。 教师的行为对激发学生学习动力起着十分重要的主导作用。热爱学生是教师职业道德的核心,教师对学生的关心和爱护也可以成为学生学习的原动力。热爱学生就是把自己的爱全部倾注到每一个学生身上,并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教师的主导作用能在备课中更明显地体现出来。教学是十分复杂的艺术工作,一节课的成功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的备课。因此,教师在上课前要反复认真地钻研教材,明确教材的教学目标和要求,在备课时,不仅要把握教学内容的重点、难点,还要准备如何导入课文。 教师进行严密的备课之后,进入课堂向学生讲解课程内容,传授各种知识,但不能只是把自己备课的材料以自己为主体一股脑儿地灌输给学生,应运用启发、引领、指导的方式进行拓展式、启发式的教学。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从实践中掌握知识。教师充分发挥了主导作用,有效促进了学生认知水平的提高与深化。 二、学生的主体性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地位具有两个方面。第一,他们是在教师的启发引导下进行认识活动的,处于受教育者的地位,是教育的客体,不能决定教学过程的进程和方向。第二,学生是学习认识活动的主人,是学习的主体。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无论是知识经验的获得,还是智力、能力的发展,教师都既无法代替学生读书,也无法代替学生分析思考,既不能把知识生硬地灌输到学生的头脑里,也不能把思想观点移植到学生的头脑中。 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要靠教师来调动和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要靠教师来设法启发和发散。在组织教学时,教师一定要充分考虑学生的主体地位,彻底改变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法,使学生在教学过程中五官并用,积极主动地学习,使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创造性能力得到锻炼和提高。 父母与子女一同成长 家庭教育是一门艺术,谁都不是天生的教育高手,也都不是天生就会做家长,家长教育孩子的过程,其实也是父母与孩子相互尊重、共同教育、共同成长的过程。父母是孩子的榜样,能够成为优秀孩子的背后通常都是由一个和谐的家庭;家长教育孩子并不仅仅是一个管教的过程,其实也是家长们自我成长的一个过程,当孩子形成不健全的人格时,也可从家中找到矛盾和冲突的因素。因此,家长应该和孩子一起成长,学习。 没有谁生来就是优秀的教育者,和孩子一起学习是十分重要的,经过后天的学习和磨合,这样才能成为孩子崇拜和学习的对象。因此,家长应积极参加培训,通过看书学习来了解青少年的教育规律和心理发育特点,与孩子一起成长,建立民主、和谐的家庭关系。 学习型家庭中孩子与父母是共同成长,相互影响的。他们往往通过亲子通信、亲子共读等一些成功的影响方式,为孩子创造了良好的家庭氛围。父母的成长和孩子一样,是永无止境的过程。父母的不断学习、不断进步、不断学习,其影响是无形而深刻的。家长应对孩子感兴趣的事物都感兴趣,想方设法的与孩子展开讨论,不仅使自己与孩子有了共同的兴趣,还激励孩于不断地进取、探索;当孩子犯了错误的时候,与孩子一起反省,并及时地改正自己不恰当的教育方式。 虽然孩子要听从家长的教导,但家长不是高高在上而不用去继续学习和思考。相反,家长也需要和孩子一起共同学习和成长,相互之间建立一种和谐的学习氛围。为孩子今后的学习道路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教师和学生一起成长

我与学生一同成长

我与学生一同成长 光阴荏苒,时间转瞬即逝。我从去年开始已经担任一年班主任工作,作为一个年轻的班主任,我工作踏实认真,得到学生和校领导的一致好评。班主任工作是艰巨而又重要的,从我当上班主任时间起,我一直尽心尽力地为当一名优秀的班主任而努力工作。我早来晚走,品尝了作为班主任的酸甜苦辣。但是让我再次选择,我还会毫不犹豫地选择班主任工作。因为我在与孩子们交往的过程中真切地感受到了孩子们的热情与爱。在我经历着痛苦和失败的同时,也在迅速地成熟。我付出了自己辛勤的汗水,收获的是学会生们可喜的成绩;我燃烧了自己火样的青春,收获的是学生们丰厚的感情。回想着点点滴滴,我真的无怨无悔! 一、呵护童心,倾注师爱 苏霍姆林斯说:“教师要向对待荷叶上的露珠一样,小心翼翼地保护孩子的心灵,晶莹透亮的露珠是美丽可爱的,却又是十分脆弱的,一不小心露珠滚落,就会破碎,不复存在,”这种呵护就是无微不至的爱。 作为班主任,关心学生就该像关心自己的子女一样,既要关心他们的生活,又要关心他们的健康,还要关心他们是否懂得学习的方法,更重要的是关心他们是否懂得怎样做人,这正是班主任的职责所在。爱是具体的,更具有浓厚的感情色彩。例如每天早上巡视教室,先看看学生有没有到齐,遇到天冷的时候照料同学们衣服穿得是否合适,

生病了带他去看病等。我班有一名学生何东虎,在刚开始表现好挺好的,只是比较内向,不太爱说话。但是有一段时间,突然作业也不按时完成了,上课还老是走神,成绩一落千丈。对于他家里的情况我还是有一定的了解,他的妈妈在他一岁的时候突发癫痫病,生活不能自理,且要长时间吃药控制;爸爸在外打工,又患有肝炎,也需要长期吃药,这样不仅不能为家里补贴家用,反而还要在家里拿钱买药。他主要是靠年迈的外公、外婆抚养,而且也都有病。于是我把他找来谈话,问他这段时间是怎么搞的—是身体不舒服还是家里出了什么事?他的回答是没有是没有什么事情,这就奇怪了!后来我还是把他的家长请到学校询问情况,由于家里人走不开,来的还是他的大婆。经过询问才知道,原来由于家里没有钱给他妈妈买药,停了一段时间的药,病有严重了。这次又要花几万元钱,本来生活都很困难,又遇上这样的事,真是雪上加霜啊!听到这里我眼眶不由地湿润了。后来我又把他叫来,让他不要有负担,事情己经那样了,他也帮不上什么忙,现在最重要的还是要好好学习,将来父母还全靠他,从他红红的眼睛可以看出他真的懂了。后来我买了一下营养品给他,让他补充一下营养,真的是太瘦了。慢慢的他的成绩又跟上来了。 二、信任学生,尊重学生 班主任对学生表现出来的信任感,是激发他们上进的精神力量,特别是过去表现欠佳而又屡遭批评的学生,班主任的信任更是激励他们自觉克服缺点,争取进步的最佳措施。我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无论学生有何过失,均不计前嫌,报以信任,相信人人都有一颗上进的心,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