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九年级历史上册 第六单元第21课 沙皇俄国的改革知识点练习 中华书局版

九年级历史上册 第六单元第21课 沙皇俄国的改革知识点练习 中华书局版

九年级历史上册 第六单元第21课 沙皇俄国的改革知识点练习 中华书局版
九年级历史上册 第六单元第21课 沙皇俄国的改革知识点练习 中华书局版

第21课沙皇俄国的改革

【知识管理】

知识点1彼得一世改革

背景:1689年,彼得开始掌握实权。为了学习西方的先进科学技术,改变俄国的落后状况,他于1697年率领一个使团赴西欧考察。

内容:在经济上,大力发展工商业,特别是工场手工业。颁布“一子继承法”,规定贵族死后,他的土地只能传给一个儿子。在政治上,成立参政院,作为国家最高议事机构,其成员全部由沙皇任命;建立12个“院”;将全国划分为若干省,由沙皇指派的总督治理;设立宗教院,把教会置于政府管辖之下。其他改革措施,包括解散旧军队,创建新军,实行义务征兵制,建立俄国第一支海军;建立各类学校;成立俄罗斯科学院,高薪聘请西欧一流的科学家前来工作;强令男子刮掉大胡子,贵族、官吏及其家人改穿西式服装,改行西式礼节。

意义:彼得一世的改革巩固了农奴制度,同时也大大增强了俄国的国力,使俄国从一个封闭的落后国家开始成为一个欧洲强国,为俄国实现近代化创造了条件。

知识点2农奴制度的废除

背景:18世纪下半叶,俄国资本主义开始兴起,到19世纪上半叶,出现了手工劳动逐步被机器生产代替的趋势。农奴制度日益成为资本主义发展的桎梏。19世纪50年代,俄国在克里米亚战争中失败,加深了农奴制的危机。农奴们不堪剥削和压迫,不断发动起义,严重威胁着沙皇专制政权的生存。

开始:沙皇亚历山大在1861年3月宣布了废除农奴制的法令。

内容:法令规定,农奴获得人身自由和支配自身财产的权利。农奴获得解放后,地主必须分给他们一块耕种份地。份地的大小和地段由地主决定。在地主同意的前提下,农民可以赎买这些份地并缴付赎金。在契约签订前,农民必须承担劳役或缴纳代役租。

意义:这次改革是俄国历史上的重大转折点,为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提供了自由劳动力,扩大了资本主义市场。此后,俄国在保留了大量封建残余的情况下,走上了资本主义的发展道路。

【基础过关】

知识点1彼得一世改革

1.彼得一世改革的有利条件是(A)

①正式掌握了俄国统治权

②亲自接触了西方先进文化

③了解了国际形势

④认识到废除农奴制的必要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2.1693年的一天,沙皇彼得一世面对浩瀚的海洋心潮澎湃,立志要使俄国面向西方,成为海上强国。之后他大刀阔斧地进行改革。彼得一世在经济方面的改革措施是(B)

A.推行西欧的文明生活方式

B.大力发展工商业

C.建立各类学校、医院

D.建立12个“院”

3.列宁说,彼得一世改革是“跳出落后圈子的一种独特的尝试”,指的是(C)

A.使用野蛮的手段推行资本主义制度

B.效仿西方政治废除沙皇专制体制

C.引进西方成果摆脱封闭落后的局面

D.废除农奴制度巩固沙皇专制统治

知识点2农奴制度的废除

4.使19世纪中期俄国农奴制度的腐朽性充分暴露的是(C)

A.“十二月党人”起义

B.经济发展的缓慢

C.克里米亚战争的失败

D.农奴生活的困苦

5.亚历山大二世突破了阻碍俄国发展的最大瓶颈,这使19世纪后期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明显加速。这个“最大瓶颈”指的是(B)

A.资金缺乏 B.封建农奴制

C.土地自由买卖 D.劳动力不足

6.1861年,沙皇亚历山大二世签署废除农奴制的法令。法令规定,农奴在法律上是“自由人”,地主再也不许买卖农民……在地主同意下,农民可以赎买这些份地。由此可以分析出1861年改革为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B)

①市场②劳动力③资金④原料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7.下列四国中,哪一国家与其他三国走上资本主义道路的途径不同(D)

A.英国 B.法国

C.美国 D.俄国

8.1861年的俄国农奴制改革成为俄国历史上的一个重大转折点。这个“转折”是指(A)

A.俄国的社会性质发生变化

B.俄国的封建势力被彻底清除

C.俄国的农民免费获得“份地”

D.俄国废除了沙皇专制制度

【能力提升】

9.“给我20年,还你一个奇迹般的俄罗斯。我不生气!决不生气!俄国最需要的是海域。”关于彼得一世生前创造的奇迹的表述不正确

...的是(D)

A.巩固了农奴制度

B.使俄国成为欧洲强国

C.使俄国走上对外扩张的道路

D.使俄国走上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

10.学习了“俄国废除农奴制改革”的内容后,同学们对该改革的评价争论不休。学生甲认为改革促进了资本主义发展,应该以肯定为主。学生乙认为改革是对农奴的一次更大的剥夺,应全盘否定。下列判断正确的是(B)

A.甲、乙两人观点都错 B.甲对,乙错

C.甲、乙两人观点都对 D.甲错,乙对

1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7世纪末,俄国只有21个手工工场,主要使用农奴劳动。中央政务由按沙皇意愿设置的几十个部门负责,职责不清,效率低下,贪赃枉法盛行。地方的“督军”权力广泛,往往成为独霸一方的小沙皇。当时的俄国只有陆军,没有海军。士兵一面当兵,一面还从事手工业和做买卖。文化教育受教会控制,学校数量很少。全城识字率最高的莫斯科,识字的居民也只占总人数的23.6%。

材料二:正如俄罗斯哲学家别尔嘉耶夫所说:“彼得大帝的改革完全是不可避免的,以前的进程为其作了准备,同时,它又是带强制性的上层革命……彼得大帝的改革对人民是如此巨大的痛苦,但没有彼得的强制性改革,俄罗斯就不能完成自己在世界历史中的使命,也不能在世界历史上获得自己的发言权。”

材料三:克里米亚战争(1853-1856年,沙俄同英法进行的战争)的失败对俄罗斯的民族主义者来说

是一个严重打击,因为事先许多人就警告俄罗斯会因其没能跟上近代西方的脚步而将遭到失败……实际上,这场失败的确暴露了旧制度的腐败和落后。

——摘编自《全球通史》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彼得大帝的改革完全是不可避免的”。

答案:17世纪的俄国,无论在政治、经济或文化教育方面,都远远落后于西欧一些国家。

(2)列举一个“彼得的强制性改革”的例子。彼得的强制性改革给俄国带来怎样的影响?

答案:强令男子刮掉大胡子,贵族、官吏及其家人改穿西式服装,改行西式礼节等。彼得一世的改革巩固了农奴制度,同时也大大增强了俄国的国力,使俄国从一个封闭的落后国家开始成为一个欧洲强国,为俄国实现近代化创造了条件。

(3)结合所学知识,写出材料三中的“旧制度”和“西方的脚步”分别指什么。

答案:封建农奴制。资本主义制度。

1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与其等农民自下而上起来解放自己,不如自上而下解放农民。

——亚历山大二世1856年3月的一次谈话

材料二:农民还有权赎买他们所住的房屋。并在获得地主同意后,赎买分配给他们长期使用的土地和其他附属地作为私产。因为赎买了土地,他们就摆脱了对地主的义务,而成为拥有私产的完全自由的农民。

——亚历山大二世签署的废除农奴制度的法令

材料三:农民抱怨,负担的义务过重,特别是在原来利用的附属地面积超过了现有份地的那些地方;他们不肯缴代役金;他们拒绝服役或希望保留原来三天劳役的办法。

——1863年沙皇政府报告书

(1)结合材料一,分析亚历山大二世改革的目的是什么?

答案:为了巩固统治,缓和阶级矛盾,避免人民革命的发生。

(2)据材料二,改革后俄国农民的地位有了怎样的变化?

答案:有了自己的土地和私有财产,成为了自由人。

(3)材料三所反映的现象说明了什么?

答案:改革加重了农民负担,农民十分不满。

(4)对于上述材料中这次改革,有人说是“地主的悲歌”,有人说是“农奴的盛宴”,有人说是“历史的转折”。结合所学知识,你如何评价这次改革?

答案:这是一次沙皇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是俄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为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提供了自由劳动力,扩大了资本主义市场。此后,俄国在保留了大量封建残余的情况下,走上了资本主义的发展道路。

【直击中考】

13.(东营中考)列宁说:“农民获得‘自由’的时候,已经被剥夺得一干二净。”这是由于1861年废除农奴制的法令规定(C)

A.农奴在法律上是“自由人”

B.地主不许买卖农奴

C.农奴的份地必须出钱赎买

D.地主不许干涉农奴的生活

九年级上册历史知识点归纳总结(全册)

九年级上册历史基础知识复习提纲 第四单元步入近代 第10课文艺复兴和新航路的开辟 一、文艺复兴——“人被发现”的时代 1、时间:14—16世纪; 2、进程:14世纪兴起于意大利→15世纪后期扩展到欧洲其他国家→16世纪达到高潮 3、根本原因:意大利最早出现资本主义萌芽。(经济基础) 4、性质(实质):新兴的资产阶级文化运动(欧洲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 5、特点:借古典文化宣传资本主义思想 6、指导思想:人文主义(以人为中心,而不是以神为中心) 7、代表人物及其作品: ①文艺复兴的先驱:但丁(意大利,被誉为旧时代的最后一位诗人,同时又是新时代的最初一位诗人)代表作:长诗《神曲》; ②文艺复兴的艺术家:达·芬奇(意大利),代表作:《蒙娜丽莎》《最后的晚餐》; ③文艺复兴的文学巨匠:戏剧家莎士比亚(英国),代表作:《罗密欧与与朱丽叶》、《哈姆雷特》 8、意义:推动了欧洲文化思想领域的繁荣,为欧洲资本主义社会的产生奠定了思想文化基础。 二、新航路的开辟 1、原因: (1)根本原因:欧洲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 (2)社会原因:西欧国家对东方财富和黄金的渴望; (3)客观原因:商路受阻、造船技术进步、地圆学说流行、指南针得到广泛应用。 2、实质:殖民掠夺、殖民扩张的侵略活动。 3、过程: (1)迪亚士:发现非洲南端的好望角; (2)达伽马:绕过非洲,到达印度; (3)哥伦布:发现美洲新大陆,当地居民称印第安人; (4)麦哲伦:首次实现环球航行。 4、影响: (1)积极影响: ①新航路开辟以后,从欧洲到亚洲、美洲和非洲等地的交通往来日益密切,世界开始连成一个整体; ②欧洲大西洋工商业经济繁荣起来,促进了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欧洲的贸易中心由地中海沿岸转移到大西洋沿岸) (2)消极影响:为西欧国家的殖民掠夺开辟了道路,造成了亚非拉国家和地区的贫穷和落后。 ★★新航路开辟的过程:

部编九年级历史下《俄国的改革》精品教案

第2课俄国的改革 1教学分析 知识与 能力 了解彼得一世改革与 1861年农奴制改革的内容;理解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 间的关系 过程与方法观看《大国崛起》或《世界历史》等纪录片中关于俄国历史的片段,了解彼得一世改革和1861年农奴制改革的背景;搜集彼得一世的资料,了解彼得一世改革的措施;观察地图《15—18世纪俄国疆域的扩张图》,了解彼得一世改革的影响;了解俄国废除农奴制的原因和过程,理解1861年农奴制改革的影响 情感态度 与价值观 改革是强国之路,只有改革创新、与时俱进才能顺应历史发展潮流,才能自 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彼得一世改革的背景、措施和1861年农奴制改革的背景 教学难点:彼得一世改革和1861年农奴制改革的影响 2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你知道右边图片上的人物是谁吗? 2.彼得一世被称为“俄国之父”,他的历史功绩主要有哪些? 3.马克思评价彼得一世“用‘野蛮’制服了俄国的‘野蛮’”,这里的两个“野蛮”分别代表什么意思呢? 提示:第一个“野蛮”指彼得一世改革的强硬手段和坚决态度以及对反对者的残酷无情。第二个“野蛮”指彼得一世改革前俄国在经济、政治、军事、科技、文化方面的相对落后。 二、新课讲授 目标导学一:彼得一世改革的举措 1.彼得一世改革的背景 教师引导学生阅读教材,使学生对俄国历史演变有一个清晰的认知。 提示:

2.彼得一世改革的目的 提示:改变俄国的落后面貌,实现富国强兵。 3.彼得一世改革的举措 教师引导学生阅读教材,分类归纳改革举措,并认识其作用。 4.读教材 说一说:P7“人物扫描”体现了彼得一世怎样的精神品质? 提示:敢想敢为,具有强烈的求知欲与冒险精神;勇于实践的精神;虚心好学的态度等。 目标导学二:彼得一世改革的性质和影响 1.读史料: 材料展示:“鼓励兴办手工工场,准许工场主购买整个村庄的农奴。”到彼得一世去世时,俄国已建起240多个手工工场,俄国生产的铁和麻布已输出到英国市场。不过,工场的劳动力仍然以农奴为主。 设问:材料反映了彼得一世在经济上的改革有何影响?改革是否触及农奴制的基础?讨论归纳彼得一世改革的性质。 提示:彼得一世改革促进了工场手工业的发展,在客观上为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发展创造了条件。但彼得一世的改革不仅没有触动农奴制的基础,反而使农奴制进一步加强。 总结:彼得一世改革是一次自上而下的带有资本主义色彩的封建性质改革。 2.引导学生阅读教材《15—18世纪俄国疆域的扩张图》和《营建新首都圣彼得堡》,说说改革的影响。 提示:通过改革,俄国的经济、军事实力大大增强,为对外扩张准备了条件,俄国一跃成为欧洲军事强国。 3.展示图文材料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知识点汇总

第1课,古代埃及 1、古埃及文明是“尼罗河的赠礼”。★★ 2、太阳历是古埃及天文学的突出成就之一。★★★ 3、古埃及人使用的文字是象形文字。★★★ 4、金字塔是古埃及法老的陵墓。★★★ 5、古埃及文明没能延续。★★ 第2课,古代两河流域 1、“两河流域文明”发源于幼发拉底河与底格里斯河。★★★ 2、“两河流域文明”大体上位于今天的伊拉克首都巴格达周围。★ 3、两河流域的苏美尔人发明的文字是“楔形文字”。★★★ 4、古巴比伦王国的国王汉谟拉比基本统一了两河流域并使古巴比伦王国达到鼎盛。★★★ 5、《汉谟拉比法典》是世界上第一部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 5、古巴比伦分为拥有公民权的自由民、无公民权的自由民和奴隶三个严格的社会等级。★★ 6、《汉谟拉比法典》表明人类社会的法制传统源远流长。★★★ 第3课,古代印度 1、古印度文明最早出现在印度河流域。★★★ 2、古印度文明遗址:哈拉巴遗址和摩亨佐·达罗遗址。★★★ 3、孔雀王朝统治时期是古印度文明鼎盛时期。★★★ 4、雅利安人侵入印度后建立了严格的社会等级制度,史称“种姓制度”。★★★ 5、种姓制度的四个等级的人:婆罗门、刹帝利、吠舍、首陀罗。★ 6、乔达摩·悉达多创立佛教,后世称他为释迦牟尼。★ 7、佛教提倡“众生平等”,反对婆罗门的特权。★★ 7、阿拉伯数字起源于印度。★★★ 第4课,希腊城邦和亚历山大帝国 一、古代希腊城邦 1、古代希腊的地理特点:多山、耕地有限、港湾众多。★ 2、希腊最早的文明是爱琴文明。爱琴文明包括克里特文明和迈锡尼文明。★★ 3、希腊城邦的特点是“小国寡民”。★★ 4、只有成年男性公民才有参与统治的权利(外邦人、奴隶、妇女没有政治权利)。★★★ 二、雅典的民主政治 1、伯里克利执政时期雅典奴隶制民主政治发展到顶峰。★★★ 2、公民大会是雅典最高权力机构。★★★ 3、雅典的民主不是充分的民主。★ 三、亚历山大帝国 1、马其顿国王亚历山大统一希腊,并建立了地跨亚欧非三大洲的亚历山大帝国。★(推荐电影:《亚历山大大帝》) 2、如何评价亚历山大东征:亚历山大东征给东方人民带来了灾难,但东征也促进了东西方文化的交汇。★★★ 第5课,罗马城邦和罗马帝国 一、罗马共和国 1、位置:意大利半岛。★ 2、罗马共和国的权力长期掌握在贵族组成的元老院手里。★★ 3、平民和贵族斗争争取到的政治权利: (1)设立保民官。★★★ (2)罗马颁布了《十二铜表法》,使量刑定罪有了文字依据。★★★★ 4、罗马通过布匿战争战胜了迦太基,控制了西部地中海地区。★★★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历史详细知识点汇总

世界历史九年级上册复习提纲 第2课大河流域——人类文明的摇篮(亚非文明与大河有关) ﹡从五六千年前开始,在亚非的大河流域,相继诞生了灿烂的古代文明。 被称为文明古国的原因:出现了国家,最先进入了奴隶社会。 一、金字塔的国度——古代埃及(尼罗河) ﹡国家的出现、统一及灭亡 ①公元前3500年,尼罗河沿岸出现几十个奴隶制小国;②公元前3000年,初步统一的古代埃及国家建立起来; ③公元前15世纪,成为地跨亚非的大帝国。公元前6世纪,埃及被西亚的波斯灭亡。﹡金字塔(古代埃及国王的陵墓)是古埃及国王权力的象征。胡夫→金子塔。 狮身人面像是古埃及国王尊严的象征。哈佛拉→狮身人面像。 二、新月沃地孕育的古国——古巴比伦(两河流域:幼发拉底河、底格里斯河) ﹡公元前3500年以后,苏美尔人在两河流域南部建立起很多奴隶制小国。 ﹡公元前18世纪,古巴比伦王国国王汉谟拉比统一了两河流域,建立了中央集权的奴隶制国家。 ﹡《汉谟拉比法典》地位:世界上现存的古代第一步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目的:维护奴隶主的利益,宣扬“君权神授”)。名言:“以眼还眼,以牙还牙”。 三、古代印度(印度河流域、恒河流域) ﹡公元前2500年,印度河流域开始出现一些小国。后来,雅利安人入侵古代印度,征服当地居民并把他们变为奴隶,先后在印度河流域和恒河流域建立起奴隶制国家。 ﹡印度的等级制度(种姓制度)嘴(婆罗门),手(刹帝利),腿(吠舍),脚(首陀罗)。 ①统治阶级:婆罗门(祭司、贵族——掌握神权)、刹帝利(国王、武士、官吏——把持国家军事和行政大权)。 ②被统治阶级:吠舍(农民、牧民、手工业者、商人——向国家纳税,向神庙上供,供 养第一、二等级)、首陀罗(被征服者、贫困破产失去土地的人——几乎没有权利,受奴隶主阶级的剥削和奴役,干最低贱的职业)。 ③特点:各个等级之间高低贵贱有别,下一等级的人没资格从事高一等级的职业,不同等级的人不得通婚。 ④影响:种姓制度激化了当时的社会矛盾,并对后来印度社会的发展带来了不良影响。 四、古代中国的分封制:公元前2070年。地点:黄河流域、长江流域。 五、古代文明多发生在大河流域的原因 答:①大河流域气候湿润,光热充足,地势平坦,适合人类生存; ②河水定期泛滥提供了充沛的水源和肥沃的土壤,有利于农业生产的发展,进而促进了手工业、商业的发展。

资本主义的扩张第21课沙皇俄国的改革基础练习中

《沙皇俄国的改革》基础练习 一、选择题 1.彼得一世改革的有利条件是( ) ①正式掌握了俄国统治权 ②亲自接触了西方先进文化 ③了解了国际形势 ④认识到废除农奴制的必要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2.1693年的一天,沙皇彼得一世面对浩瀚的海洋心潮澎湃,立志要使俄国面向西方,成为海上强国。之后他大刀阔斧地进行改革。彼得一世在经济方面的改革措施是( ) A.推行西欧的文明生活方式 B.大力发展工商业 C.建立各类学校、医院 D.建立12个“院” 3.列宁说,彼得一世改革是“跳出落后圈子的一种独特的尝试”,指的是( ) A.使用野蛮的手段推行资本主义制度 B.效仿西方政治废除沙皇专制体制 C.引进西方成果摆脱封闭落后的局面 D.废除农奴制度巩固沙皇专制统治 4.使19世纪中期俄国农奴制度的腐朽性充分暴露的是( ) A.“十二月党人”起义 B.经济发展的缓慢 C.克里米亚战争的失败 D.农奴生活的困苦 5.亚历山大二世突破了阻碍俄国发展的最大瓶颈,这使19世纪后期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明显加速。这个“最大瓶颈”指的是( ) A.资金缺乏 B.封建农奴制 C.土地自由买卖 D.劳动力不足

6.1861年,沙皇亚历山大二世签署废除农奴制的法令。法令规定,农奴在法律上是“自由人”,地主再也不许买卖农民……在地主同意下,农民可以赎买这些份地。由此可以分析出1861年改革为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 ) ①市场②劳动力③资金④原料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7.下列四国中,哪一国家与其他三国走上资本主义道路的途径不同( ) A.英国 B.法国 C.美国 D.俄国 8.1861年的俄国农奴制改革成为俄国历史上的一个重大转折点。这个“转折”是指( ) A.俄国的社会性质发生变化 B.俄国的封建势力被彻底清除 C.俄国的农民免费获得“份地” D.俄国废除了沙皇专制制度 9.“给我20年,还你一个奇迹般的俄罗斯。我不生气!决不生气!俄国最需要的是海域。”关于彼得一世生前创造的奇迹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巩固了农奴制度 B.使俄国成为欧洲强国 C.使俄国走上对外扩张的道路 D.使俄国走上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 10.学习了“俄国废除农奴制改革”的内容后,同学们对该改革的评价争论不休。学生甲认为改革促进了资本主义发展,应该以肯定为主。学生乙认为改革是对农奴的一次更大的剥夺,应全盘否定。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甲、乙两人观点都错 B.甲对,乙错 C.甲、乙两人观点都对 D.甲错,乙对 11. 列宁说:“农民获得‘自由’的时候,已经被剥夺得一干二净。”这是由于1861年废除农奴制的法令规定( ) A.农奴在法律上是“自由人” B.地主不许买卖农奴 C.农奴的份地必须出钱赎买

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2课《俄国的改革》优质教案

俄国的改革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 1.知道莫斯科大公伊凡四世称“沙皇”;掌握彼得一世改革的目的、时间、主要的内容及意义;掌握俄国1861年改革的主要内容、性质和意义。 2.培养学生运用对比的方法观察历史事件的能力,简化、概括史实的能力,用辨证的方法全面分析历史事件的能力。 【教学重点】 彼得一世改革;俄国1861年改革。 【教学难点】 1861年改革对农民的掠夺性和历史进步性两者之间的关系。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教师提问:通过上学期的学习,大家是否还记得从17世纪中期到19世纪中期,世界上有哪些资本主义国家?它们是通过什么途径走上资本主义道路的?(英、美、法等,通过资产阶级革命的方式)。那同学们是否知道,作为当今世界面积最庞大的俄国,它又是如何发展壮大并走上资本主义道路的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俄国的历史。 二、讲授新课: (一)彼得一世改革 (学生看课本,独立思考:改革是在怎样的历史条件下进行的?改革的目的是什么?)1.背景 (1)15世纪晚期,莫斯科公国统一俄国; (2)伊凡四世称沙皇,强化沙皇的专制权力; (3)在沙皇的专制统治下,俄国盛行农奴制,封闭落后。农业和手工业使用农奴劳动,工商业的发展极其缓慢。(阅读课本《相关史事》,了解农奴制下农奴的悲惨命运)

2.时间:18世纪初 3.目的:改变俄国落后面貌,实现富国强兵。 (请同学看课本《人物扫描》,使学生对彼得一世有进一步了解。) 4.改革的内容 (1)改组行政机构,建立了中央集权的行政体制。 (2)创建了一支纪律严明的新式常备军,要求贵族必须到军队或行政机构为国家服务,按功劳和才能提拔人才; (3)鼓励兴办手工工场,准许工场主购买整个村庄的农奴; (4)推行文化教育,派遣留学生,创办科学家,开办学校,创办报纸; (5)提倡人们学习西方的礼节与生活方式。 (明确:彼得一世改革的核心是军事和经济两方面。) 5.彼得一世改革意义 (1)通过改革,俄国一跃成为欧洲军事强国,为地外扩张准备了条件(新首都:圣彼得堡)。开启了俄国近代化的进程。 (2)农奴制进一步强化,后来成为俄国社会发展的障碍。 (二)废除农奴制 (彼得一世死后,国势日衰。到1762年叶卡特琳娜二世统治期间,经济、军事实力增强。19世纪中期,俄国农奴制阻碍资本主义的发展,于是俄国进行了一次重大改革)1.背景 19世纪中期,俄国的农奴制危机严重,仅1858—1860年就发生300多次农民暴动。这不但严重阻碍了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而且还威胁着沙皇和贵族地主的统治。在走投无路的情况下,亚历山大二世被迫签署废奴法令,进行改革。 2.根本原因:农奴制严重制约了俄国的经济发展。 3.目的:挽救统治危机。 (与其等农民自下而上起来解放自己,不如自上而下解放农民。——亚历山大二世)4.内容 (1)农奴获得人身自由,可以改变身份,自由转换职业; (2)农奴在获得解放的同时,可以获得一份土地,但是必须出钱赎买,所出的价钱高出当时的地价。(所以列宁说:“当农民获得自由的时候,已经被剥夺得一干二净了。”)5.意义 (1)1861年农奴制改革是俄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改革废除了农奴制,促使社会

九年级上册世界历史知识点整理

考点考中 九年级(上册)九年级(上册)世界历史知识点整理

考点考中 一.历史人物 1.世界上现存古代第一步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的制订者(汉谟拉比) 2.雅典奴隶主民主政治发展到古代世界的高峰时期的执行者(伯利克里) 3.7世纪中期,推行大化改新的日本天皇(孝德天皇) 4.伊斯兰教的创立者,也是阿拉伯帝国的建立者(穆罕默德)

考点考中 5.8世纪前期,经过他的改革,在西欧封建贵族内部形成了严格的等级制度 (查理?马特) 6.公元前4世纪,他出兵东征,建立起地 跨欧亚非三大洲的大帝国,定都巴比伦(亚历山大) 7.在元朝时来到中国,生活了17年,后来由他口述,其狱友执笔的一本书曾风靡欧洲,该书激起了欧洲人对东方的向往和憧憬,刺激了新航路的开辟(马可?波罗)8.佛教的创始人(乔达摩? 悉达多)

考点考中 9.基督教的创始人 (传说中的耶稣) 10.发现杠杆定律和浮力定律而闻名,还发明了螺旋式水车的科学家(阿基米德) 11.加工整理古希腊著名的英雄史诗《荷马史诗》的是(荷马) 12.古希腊悲剧作家,将古代悲剧艺术推向了成熟,《俄底浦斯王》的作者 (索福克勒斯)

考点考中 13.他是文艺复兴的先驱,被誉为旧时代的 最后一位诗人,又是新时代的最初一位诗人,长诗《神曲》的作者(但丁)14.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的艺术大师,代表作品有《蒙娜丽莎》、《最后的晚餐》(达?芬奇) 15.文艺复兴时期的英国的文学工匠,代表 作有《罗密欧与朱丽叶》、《哈姆雷特》(莎士比亚) 16.最早发现美洲大陆的意大利的航海家(哥伦布)

考点考中 17.他及他的船队从西班牙启程,穿越大西 洋、太平洋和印度洋返回欧洲,完成环球航行(麦哲伦) 18.美国独立战争的领导人,主持修订 1787年宪法,美国第一任总统(华盛顿) 19.建立法兰西第一帝国,对内颁布了《法 典》,对外发动多次战争,既大几了欧洲 封建势力,也损害了被侵略国家人民的利益(拿破仑) 20.工业革命开始的标志—珍妮机的发明者(哈格里夫斯)

九年级历史上册第六单元资本主义的扩张第21课《沙皇俄国的改革》基础练习中华书局版

九年级历史上册第六单元资本主义的扩张第21课《沙皇俄国的改革》基础练习中华书局版 一、选择题 1.彼得一世改革的有利条件是( ) ①正式掌握了俄国统治权 ②亲自接触了西方先进文化 ③了解了国际形势 ④认识到废除农奴制的必要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2.1693年的一天,沙皇彼得一世面对浩瀚的海洋心潮澎湃,立志要使俄国面向西方,成为海上强国。之后他大刀阔斧地进行改革。彼得一世在经济方面的改革措施是( ) A.推行西欧的文明生活方式 B.大力发展工商业 C.建立各类学校、医院 D.建立12个“院” 3.列宁说,彼得一世改革是“跳出落后圈子的一种独特的尝试”,指的是( ) A.使用野蛮的手段推行资本主义制度

B.效仿西方政治废除沙皇专制体制 C.引进西方成果摆脱封闭落后的局面 D.废除农奴制度巩固沙皇专制统治 4.使19世纪中期俄国农奴制度的腐朽性充分暴露的是( ) A.“十二月党人”起义 B.经济发展的缓慢 C.克里米亚战争的失败 D.农奴生活的困苦 5.亚历山大二世突破了阻碍俄国发展的最大瓶颈,这使19世纪后期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明显加速。这个“最大瓶颈”指的是( ) A.资金缺乏 B.封建农奴制 C.土地自由买卖 D.劳动力不足 6.1861年,沙皇亚历山大二世签署废除农奴制的法令。法令规定,农奴在法律上是“自由人”,地主再也不许买卖农民……在地主同意下,农民可以赎买这些份地。由此可以分析出1861年改革为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 ) ①市场②劳动力③资金④原料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7.下列四国中,哪一国家与其他三国走上资本主义道路的途径不同( ) A.英国 B.法国

九年级上册历史复习提纲

九年级上册历史复习提纲 第2课亚非文明古国课程标准:知道古代埃及的金字塔、古巴比伦的《汉谟拉比法典》和古代印度的种姓制度,了解人类早期文明产生的自然地理环境。 一、埃及 1.概况:埃及位于北非尼罗河流域,是人类文明发源地之一。约在公元前3100年,形成了统一的奴隶制国家,都城在孟斐斯。 2.金字塔:是古埃及文明的象征,是古埃及人民劳动和智慧的象征。最大的是胡夫金字塔。 二、古巴比伦王国 1.概况:公元前18世纪,古巴比伦国王汉谟拉比统一两河流域,建立了统一的奴隶制国家,首都是巴比伦。 2.《汉谟拉比法典》:它是一部维护奴隶主阶级利益的法典(性质),也是历史上已知的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地位)。 三、古代印度的种姓制度 1.概况:古印度指整个南亚次大陆。公元前2300年左右,印度河流域出现城邦。后来雅利安人入侵印度,建立了一些奴隶制小国。 2.古印度的种姓制度:婆罗门、刹帝利、吠舍、首陀罗。 四、四大文明古国 ①古代埃及——尼罗河流域;②古代印度——印度河和恒河流域; ③古巴比伦——两河流域;④中国——黄河和长江流域。 第3课欧洲文明的起源课程标准:了解伯里克利时代雅典民主政治的基本情况,知道古希腊是西方文明的发源地;讲述布匿战争的故事,了解罗马共和国的兴衰。 一、爱琴文明 欧洲文明源于古代希腊,希腊早期文明——爱琴文明(公元前2000年左右兴起)历时约800年,先后以克里特岛和迈锡尼为中心。 二、希腊文明的中心雅典 ⒈公元前6世纪末,雅典成为著名的奴隶制城邦。 ⒉伯利克里当政时,雅典的民主政治发展到奴隶制民主政治的最高峰。 ⒊改革措施:①通过抽签,所有公民都可以担任各级官职;②公民大会决定一切国家大事,任何公职人员不能专权;③担任公职和参加城邦政治活动的公民发给工资或补贴,以便贫苦公民广泛参政。 三、罗马共和国的兴衰 ⒈罗马奴隶制共和国的出现:公元前6世纪末,意大利半岛中部。 ⒉布匿战争:公元前3世纪中期,罗马的扩张与西地中海强国迦太基 ...发生冲突,两国在

【提高练习】《沙皇俄国的改革》(中华书局出版社九年级上册)

沙皇俄国的改革》提高练习 一、选择题 1. ( 英)艾瑞克?霍布斯鲍姆在《资本的年代》中谈道: “然而到了19世纪60年代,它(俄国) 的弱点暴露无遗, 内部很不稳定, 对外则比想象中虚弱许多。其关键弱点既是政治的, 又是经济的。”他说的“关键弱点”是指( ) A.殖民压迫 B.黑奴制度 C.幕府统治 D.农奴制度 2. 在俄罗斯首都莫斯科红场旁边有一座宏伟的塑像(见右图), 纪念的是曾经解放了千百万农奴并最终引领俄罗斯抛弃了落后社会制度的改革者。他是( ) A. 伊凡四世 B .彼得一世 C .尼古拉二世 D .亚历山大二世 3. 如何解决土地问题是一些重大革命、改革的核心。1861 年, 沙皇亚历山大二世在改革中解决土地问题的主要措施是( ) A.赎买 B.廉价拍卖 C.出租 D.无偿分配 4.1850 年,罗斯出生于俄国一个农奴家庭。以下是对她30 岁时生活状况的记述。选出你认为最不可能是事实的一项( ) A .罗斯有一个自主婚姻的家庭 B .罗斯已是一个小商店的老板娘 C?罗斯拥有一块份地 D?罗斯由于不听话,被地主卖到另一个农庄 5.1861 年的俄国农奴制改革成为俄国历史上的一个重大转折点。这个“转折”是指( ) A. 俄国的社会性质发生变化 B .俄国封建势力被彻底清除 C.俄国农奴免费获得“份地” D .俄国废除了沙皇专制制度 6. “农奴先笑了, 后来又哭了; 地主先哭了, 后来又笑了。”这句话描述的情景最有可能发生

在下列哪一事件中() A.法国大革命 B.美国南北战争 C.俄国1861年改革 D.日本明治维新 7. 抓住关键词了解和掌握历史知识是历史学习的方法之一。与“19世纪60年代”、“亚历山大二世”、“农奴制”等关键词相吻合的国家是() A.美国 B.俄国 C.日本 D.法国 8. 俄国1861 年改革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主要是因为() A.维护了国家的统一 B.开辟了海外市场 C.提供了自由劳动力 D.摆脱了殖民统治 9. 亚历山大二世在最后审查废除农奴制改革方案时说:“诸位会深信,凡能够维护地主利益 的措施,都一一地做到了。”这就注定这场改革() A.废除沙皇统治 B.没有任何成效 C.保留大量封建残余 D.成为俄国历史的转折点 二、材料题 材料一:与其等农民自下而上起来解放自己,不如自上而下解放农民。 ——亚历山大二世1856 年3 月的一次谈话 材料二:农民还有权赎买他们所住的房屋,并在获得地主同意后,赎买分配给他们长期使用的土地和其他附属地作为私产……因为赎买了土地,他们就摆脱了对地主的义务,而成为拥有私产的完全自由的农民。 ——亚历山大二世签署的废除农奴制度的法令 材料三:农民抱怨……负担的义务过重,特别地在原来利用的附属地面积超过了现有份地的 那些地方;他们不肯缴代役金;他们拒绝服役或希望保留原来三天劳役的办法…… ——1863年沙皇政府报告书 回答: (1 )结合材料一,分析亚历山大二世改革的目的是什么? (2)据材料二,改革后俄国农民的地位有了怎样的变化? (3)据材料三,改革后俄国农民的生活状态如何?说明改革的实质是什么? 4)据上述材料分析俄国1861 年改革的意义。

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知识点

九年级世界历史(上)知识点 第一课:人类的形成 1、人类的出现:猿类——正在形成的人——完全形成的人——人(猿————人)。 现代人类可能是从非洲南方古猿中的一支发展而来,南方古猿属于“正在形成中的人”。 人类在距今约三四百万年前形成。 2、人类的进化:完全形成的人分为四个阶段 早期猿人——坦桑尼亚奥都威峡谷“能人”;晚期猿人——印尼爪哇人、中国元谋人和北京人早期智人——德国尼安德特人、中国丁村人;晚期智人——法国克罗马农人、中国山顶洞人3、人种及分布:白色人种——欧洲、北美洲、澳洲;黄色人种——亚洲; 黑色人种——非洲、南美洲 4、氏族社会:最初是母系氏族社会,随着生产的发展进入父系氏族社会。 母系氏族社会:群婚,子女“只知其母,不知其父”,财产公有,以采集和鱼猎为生。家务劳动为主,妇女在社会中站主导地位。 父系氏族社会:婚姻相对固定,子女“既知其母,又知其父”,男子从事犁耕业和畜牧业占主导,出现商品交换和私有制,部族和首领是男人。 5、原始人群居生活的原因:生产力低下,生产工具原始,物质相当匮乏,只有依靠集体才能生存。 6、比较:父系氏族社会代替母系氏族社会的原因及后果。 相同点:⑴都以血缘关系为纽带;⑵都实行财产、分配公有制。 不同点:⑴母系氏族社会妇女在社会中站主导地位;父系氏族社会男子在社会中占主导地位。 ⑵母系氏族社会子女“只知其母,不知其父”;父系氏族社会子女“既知其母,又知其父”。 ⑶父系氏族社会后期,生产力进一步提高,出现了私有制和奴隶制,原始社会解体。 第二课:大河流域——人类文明的摇篮 1、四大文明古国 古埃及(前约3500年)——尼罗河流域——金字塔、狮身人面像——权力与尊严的象征古巴比伦(前约3500年)——两河流域(“新月沃地”)——汉谟拉比法典、空中花园古印度(前约2500年)——印度河、恒河——种姓制度(婆罗门、刹帝利、吠舍、首陀罗)古中国(前约2070年)——黄河、长江流域——分封制 2、古文明与大河的关系(大河文明的自然条件):气候湿润,地势平坦,日光充足,适合人生 存;大河定期泛滥——提供水源和肥土,利于农业生产。 3、汉谟拉比法典:是世界上现存的古代的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 4、种姓制度:在雅利安人侵入印度的过程中形成。社会分为婆罗门、刹帝利、吠舍、首陀罗 四个等级。下一等级不得从事上一等级的职业,不同的等级不得通婚。影响:激化了当时的社会矛盾,对后来印度社会的发展带来不良的影响。

九年级历史下册 俄国的改革教案与教学反思

第2课俄国的改革 1 教学分析 【玉壶存冰心,朱笔写师魂。——冰心《冰心》 ◆教学目标】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彼得一世改革的背景、措施和1861年农奴制改革的背景教学难点:彼得一世改革和1861年农奴制改革的影响 2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2.彼得一世改革的目的 提示:改变俄国的落后面貌,实现富国强兵。 3.彼得一世改革的举措 教师引导学生阅读教材,分类归纳改革举措,并认识其作用。 提示:

4.读教材 说一说:P7“人物扫描”体现了彼得一世怎样的精神品质? 提示:敢想敢为,具有强烈的求知欲与冒险精神;勇于实践的精神;虚心好学的态度等。 目标导学二:彼得一世改革的性质和影响 1.读史料: 材料展示:“鼓励兴办手工工场,准许工场主购买整个村庄的农奴。”到彼得一世去世时,俄国已建起240多个手工工场,俄国生产的铁和麻布已输出到英国市场。不过,工场的劳动力仍然以农奴为主。 设问:材反映了彼得一世在经济上的改革有何影响?改革是否触及农奴制的基础?讨论归纳彼得一世改革的性质。 提示:彼得一世改革促进了工场手工业的发展,在客观上为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发展创造了条件。但彼得一世的改革不仅没有触动农奴制的基础,反而使农奴制进一步加强。 总结:彼得一世改革是一次自上而下的带有资本主义色彩的封建性质改革。

2.引导学生阅读教材《15—18世纪俄国疆域的扩张图》和《营建新首都圣彼得堡》,说说改革的影响。 提示:通过改革,俄国的经济、军事实力大大增强,为对外扩张准备了条件,俄国一跃成为欧洲事强国。 3.展示图文材料 图一彼得一世倡 导的某一习俗改革图二中国军人强 行给行人剪辫子 材料展示:1698年某天,彼得一世从国外归来,领主们纷纷前来祝贺。不料沙皇接过侍从递给他的一把剪刀,立即亲自剪除领主们的大胡子。不久以后,彼得一世发布敕令:剪胡子是俄国人应尽的义务,除神职人员外,禁止任何人蓄须。 设问:图一情景反映了彼得一世的什么改革措施?图二情景是近代国哪一次革命的产物?它们的共同之处是什么?以此归纳彼得一世改革的影响。 提示:剪胡须。辛亥革命。它们都受西方先进文的影响,改革社会陋习,对改变社会风俗产生了深远影响。 总结:学习西方先进文明(先进技术、社会风俗、生活方式),开启了俄国近代化的进程。 4.教师补充农奴制进一步强化,后来成为俄国社会发展的障碍。 目标导学三:废除农奴制的原因和影响 1.读教材 指导学生阅读教材和8“相关史事”,分析861年废除农奴制的原因。 提示:农奴制严重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提示:实际上是对农奴的一次更大的掠夺。 4.讨论1861年农奴制改革的性质和影响。 提示:性质:1861年农奴制改革是一场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因为这次改革废除了农奴制,为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劳动力、国内市场、资金以及相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历史详细知识点汇总

世界历史九年级上册复习提纲 一、人类的形成 1、起源:人类形成于距今约三四百万年前的非洲,四个阶段。 2、人种产生:人种的形成是长时期自然条件影响的结果。人类学者按肤色、发型、眼型、鼻型等外貌特征,将现代人类划分为黄种人(蒙古利亚人种)、黑种人(尼格罗人种)和白种人(欧罗巴人种)三大人种。 3、氏族社会 (1)母系氏族社会:妇女居于支配地位。 (2)父系氏族社会:男子居于支配地位,财产由父系继承。 第2课大河流域——人类文明的摇篮(亚非文明与大河有关) ﹡从五六千年前开始,在亚非的大河流域,相继诞生了灿烂的古代文明。 被称为文明古国的原因:出现了国家,最先进入了奴隶社会。 一、金字塔的国度——古代埃及(尼罗河) ﹡国家的出现、统一及灭亡 ①公元前3500年,尼罗河沿岸出现几十个奴隶制小国;②公元前3000年,初步统一的古代埃及国家建立起来; ③公元前15世纪,成为地跨亚非的大帝国。公元前6世纪,埃及被西亚的波斯灭亡。﹡金字塔(古代埃及国王的陵墓)是古埃及国王权力的象征。胡夫→金子塔。 狮身人面像是古埃及国王尊严的象征。哈佛拉→狮身人面像。 二、新月沃地孕育的古国——古巴比伦(两河流域:幼发拉底河、底格里斯河) ﹡公元前3500年以后,苏美尔人在两河流域南部建立起很多奴隶制小国。 ﹡公元前18世纪,古巴比伦王国国王汉谟拉比统一了两河流域,建立了中央集权的奴隶 三、古代印度(印度河流域、恒河流域) ﹡公元前2500年,印度河流域开始出现一些小国。后来,雅利安人入侵古代印度,征服 ﹡印度的等级制度嘴(婆罗门),手(刹帝利),腿(吠舍),脚(首陀罗)。持国家军事和行政大权)。 ②被统治阶级:吠舍(农民、牧民、手工业者、商人——向国家纳税,向神庙上供,供 养第一、二等级)、首陀罗(被征服者、贫困破产失去土地的人——几乎没有权利,受奴隶主阶级的剥削和奴役,干最低贱的职业)。 ③特点:各个等级之间高低贵贱有别,下一等级的人没资格从事高一等级的职业,不同等级的人不得通婚。 ④影响:种姓制度激化了当时的社会矛盾,并对后来印度社会的发展带来了不良影响。 四、古代中国的分封制:公元前2070年。地点:黄河流域、长江流域。 五、古代文明多发生在大河流域的原因 答:①大河流域气候湿润,光热充足,地势平坦,适合人类生存; ②河水定期泛滥提供了充沛的水源和肥沃的土壤,有利于农业生产的发展,进而促进了手工业、商业的发展。 第3课西方文明之源——古希腊文明(西方文明与海洋有关) 一、公元前2000年左右,希腊早期文明——爱琴文明(克里特文明和迈锡尼文明,历时约800年)发祥于克里特岛 二、雅典城邦(公元前6世纪成为著名的奴隶制共和国)的繁荣 1、建立:前8世纪。 2、发展:前6世纪,成为著名的奴隶制共和国 3、繁荣鼎盛:前5世纪后半期,伯利克里执政期间。 ﹡公元前5世纪后半期,伯利克里当政期间,雅典达到全盛经济繁荣文化昌盛,奴隶主民主政治发展到古代世界的高峰。

部编版九年级上历史全册知识点

第一单元古代亚非文明 【思维导图】 第1课古代埃及 【课程标准】知道金字塔,初步了解古埃及文明。 1.尼罗河与古埃及文明 (1)兴亡:位于非洲东北角, 尼罗河贯穿埃及南北,古埃及文明被称为“尼罗河的赠礼”。约从公元前3500年开始出现若干小国; 公元前3100 年左右初步实现统一;公元前525年,被波斯帝国吞并。 (2)版图:经历了古、中、新三个王国时代,埃及成为强大的军事帝国,北至叙利亚和小亚细亚交界处,以及幼发拉底河上游,向南扩展到尼罗河“第四瀑布”。(3)文明: 太阳历是古埃及天文学的突出成就之一。象形文字是世界上最早的文字之一。 2.金字塔:古埃及文明的象征,反映了古埃及社会经济发展的较高水平,是古埃及人智慧的结晶。 3.法老的统治 (1)统治: 法老是全国的最高统治者,集军、政、财、神等大权于一身,国王经常用王杖责打大臣。 (2)危机:随着社会矛盾的激化,王权受到挑战, 胡夫金字塔之后越修越小反映了王权的衰落。 第2课古代两河流域 【课程标准】通过《汉谟拉比法典》,初步了解古代两河流域文明。 1.古代两河流域文明 (1)范围:“两河”指西亚的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两河流域又称“美索不达米亚”。

古代印度印度河流域孔雀王朝统治时期种姓制度、佛教 第二单元古代欧洲文明 【思维导图】 第4课希腊城邦和亚历山大帝国 【课程标准】知道希腊城邦和雅典民主,初步了解亚历山大帝国对东西方文化交流的作用。 1.希腊城邦 (1)范围:包括希腊半岛(主体)、爱琴海诸岛等地区。 (2)特点:海岸线曲折,港湾众多,岛屿密布,适宜航海业和海外贸易的发展。 (3)文明:产生于爱琴海地区,爱琴文明包括克里特文明和迈锡尼文明。此后进入荷马时代。 (4)兴起:公元前8世纪,希腊出现了城邦, 斯巴达是最大的城邦。

九年级历史上册第六单元资本主义的扩张第21课沙皇俄国的改革知识点练习

第21课沙皇俄国的改革 【知识管理】 知识点1彼得一世改革 背景:1689年,彼得开始掌握实权。为了学习西方的先进科学技术,改变俄国的落后状况,他于1697年率领一个使团赴西欧考察。 内容:在经济上,大力发展工商业,特别是工场手工业。颁布“一子继承法”,规定贵族死后,他的土地只能传给一个儿子。在政治上,成立参政院,作为国家最高议事机构,其成员全部由沙皇任命;建立12个“院”;将全国划分为若干省,由沙皇指派的总督治理;设立宗教院,把教会置于政府管辖之下。其他改革措施,包括解散旧军队,创建新军,实行义务征兵制,建立俄国第一支海军;建立各类学校;成立俄罗斯科学院,高薪聘请西欧一流的科学家前来工作;强令男子刮掉大胡子,贵族、官吏及其家人改穿西式服装,改行西式礼节。 意义:彼得一世的改革巩固了农奴制度,同时也大大增强了俄国的国力,使俄国从一个封闭的落后国家开始成为一个欧洲强国,为俄国实现近代化创造了条件。 知识点2农奴制度的废除 背景:18世纪下半叶,俄国资本主义开始兴起,到19世纪上半叶,出现了手工劳动逐步被机器生产代替的趋势。农奴制度日益成为资本主义发展的桎梏。19世纪50年代,俄国在克里米亚战争中失败,加深了农奴制的危机。农奴们不堪剥削和压迫,不断发动起义,严重威胁着沙皇专制政权的生存。 开始:沙皇亚历山大在1861年3月宣布了废除农奴制的法令。 内容:法令规定,农奴获得人身自由和支配自身财产的权利。农奴获得解放后,地主必须分给他们一块耕种份地。份地的大小和地段由地主决定。在地主同意的前提下,农民可以赎买这些份地并缴付赎金。在契约签订前,农民必须承担劳役或缴纳代役租。 意义:这次改革是俄国历史上的重大转折点,为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提供了自由劳动力,扩大了资本主义市场。此后,俄国在保留了大量封建残余的情况下,走上了资本主义的发展道路。 【基础过关】 知识点1彼得一世改革 1.彼得一世改革的有利条件是(A) ①正式掌握了俄国统治权 ②亲自接触了西方先进文化 ③了解了国际形势 ④认识到废除农奴制的必要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2.1693年的一天,沙皇彼得一世面对浩瀚的海洋心潮澎湃,立志要使俄国面向西方,成为海上强国。之后他大刀阔斧地进行改革。彼得一世在经济方面的改革措施是(B) A.推行西欧的文明生活方式 B.大力发展工商业 C.建立各类学校、医院 D.建立12个“院” 3.列宁说,彼得一世改革是“跳出落后圈子的一种独特的尝试”,指的是(C) A.使用野蛮的手段推行资本主义制度 B.效仿西方政治废除沙皇专制体制 C.引进西方成果摆脱封闭落后的局面 D.废除农奴制度巩固沙皇专制统治 知识点2农奴制度的废除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历史知识点汇总

2018世界历史九年级上册复习提纲 第一单元人类文明的开端 第2课大河流域——人类文明的摇篮(亚非文明与大河有关) ﹡从五六千年前开始,在亚非的大河流域,相继诞生了灿烂的古代文明。 被称为文明古国的原因:出现了国家,最先进入了奴隶社会。 一、金字塔的国度——古代埃及(尼罗河) ﹡国家的出现、统一及灭亡 ①公元前3500年,尼罗河沿岸出现几十个奴隶制小国;②公元前3000年,初步统一的古代埃及国家建立起来; ③公元前15世纪,成为地跨亚非的大帝国。公元前6世纪,埃及被西亚的波斯灭亡。﹡金字塔(古代埃及国王的陵墓)是古埃及国王权力的象征。胡夫→金子塔。 狮身人面像是古埃及国王尊严的象征。哈佛拉→狮身人面像。 二、新月沃地孕育的古国——古巴比伦(两河流域:幼发拉底河、底格里斯河) ﹡公元前3500年以后,苏美尔人在两河流域南部建立起很多奴隶制小国。 ﹡公元前18世纪,古巴比伦王国国王汉谟拉比统一了两河流域,建立了中央集权的奴隶制国家。 ﹡汉谟拉比法典地位:世界上现存的古代第一步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维护奴隶主的利益,宣扬“君权神授”)。名言:“以眼还眼,以牙还牙”。 三、古代印度(印度河流域、恒河流域) ﹡公元前2500年,印度河流域开始出现一些小国。后来,雅利安人入侵古代印度,征服当地居民并把他们变为奴隶,先后在印度河流域和恒河流域建立起奴隶制国家。﹡印度的等级制度(种姓制度)嘴(婆罗门),手(刹帝利),腿(吠舍),脚(首陀罗)。 ①统治阶级:婆罗门(祭司、贵族——掌握神权)、刹帝利(国王、武士、官吏——把持国家军事和行政大权)。 ②被统治阶级:吠舍(农民、牧民、手工业者、商人——向国家纳税,向神庙上供, 供养第一、二等级)、首陀罗(被征服者、贫困破产失去土地的人— —几乎没有权利,受奴隶主阶级的剥削和奴役,干最低贱的职业)。 ③特点:各个等级之间高低贵贱有别,下一等级的人没资格从事高一等级的职业,不同等级的人不得通婚。 ④影响:种姓制度激化了当时的社会矛盾,并对后来印度社会的发展带来了不良影响。 四、古代中国的分封制:公元前2070年。地点:黄河流域、长江流域。 五、古代文明多发生在大河流域的原因 ①大河流域气候湿润,光热充足,地势平坦,适合人类生存; ②河水定期泛滥提供了充沛的水源和肥沃的土壤,有利于农业生产的发展,进而促进了手工业、商业的发展。

最新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2课《俄国的改革》教案

第2课俄国的改革 1教学分析【教学目标】 知识与 能力 了解彼得一世改革与1861年农奴制改革的内容;理解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 间的关系 过程与方法观看《大国崛起》或《世界历史》等纪录片中关于俄国历史的片段,了解彼得一世改革和1861年农奴制改革的背景;搜集彼得一世的资料,了解彼得一世改革的措施;观察地图《15—18世纪俄国疆域的扩张图》,了解彼得一世改革的影响;了解俄国废除农奴制的原因和过程,理解1861年农奴制改革的影响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改革是强国之路,只有改革创新、与时俱进才能顺应历史发展潮流,才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彼得一世改革的背景、措施和1861年农奴制改革的背景 教学难点:彼得一世改革和1861年农奴制改革的影响 2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你知道右边图片上的人物是谁吗? 2.彼得一世被称为“俄国之父”,他的历史功绩主要有哪些? 3.马克思评价彼得一世“用‘野蛮’制服了俄国的‘野蛮’”,这里的两个“野蛮”分别代表什么意思呢? 提示:第一个“野蛮”指彼得一世改革的强硬手段和坚决态度以及对反对者的残酷无情。第二个“野蛮”指彼得一世改革前俄国在经济、政治、军事、科技、文化方面的相对落后。 二、新课讲授 目标导学一:彼得一世改革的举措

1.彼得一世改革的背景 教师引导学生阅读教材,使学生对俄国历史演变有一个清晰的认知。 提示: 2.彼得一世改革的目的 提示:改变俄国的落后面貌,实现富国强兵。 3.彼得一世改革的举措 教师引导学生阅读教材,分类归纳改革举措,并认识其作用。 提示: 类别措施 作用 (由学生归纳)军事 上 创建了一支纪律严明的新式常备军有利于建立新式军队,增强军事实力类别措施 作用 (由学生归纳) 政治上改组行政机构,建立了中央集权的行 政体制,进一步加强了沙皇的专制权 力。要求贵族必须到军队或行政机构 为国家服务,按功劳和才能提拔人才 加强了中央集权,提高了政府效率,巩 固了沙皇统治 经济上鼓励兴办手工工场,准许工场主购买 整个村庄的农奴 促进了经济发展,扩大了农奴制的基础 文教上推行文化教育,派遣留学生,创办科 学院,开办学校,创办报纸 促进了文化教育发展,提高了科教素质 社会习俗提倡人们学习西方的礼节与生活方 式 改变落后习俗和文明开化 4.读教材 说一说:P7“人物扫描”体现了彼得一世怎样的精神品质?

部编版丨九年级上册历史知识点汇总【最新整理】

第1课古代埃及 目标:知道金字塔,初步了解古埃及文明。 1.尼罗河与古埃及文明 (1)兴亡:位于非洲东北角,尼罗河贯穿埃及南北,古埃及文明被称为“尼罗河的赠礼”。约从公元前3500年开始出现若干小国;公元前3100年左右初步实现统一;公元前525年,被波斯帝国吞并。 (2)版图:经历了古、中、新三个王国时代,埃及成为强大的军事帝国,北至叙利亚和小亚细亚交界处,以及幼发拉底河上游,向南扩展到尼罗河“第四瀑布”。 (3)文明: 太阳历是古埃及天文学的突出成就之一。象形文字是世界上最早的文字之一。 2.金字塔:古埃及文明的象征,反映了古埃及社会经济发展的较高水平,是古埃及人智慧的结晶。 3.法老的统治 (1)统治: 法老是全国的最高统治者,集军、政、财、神等大权于一身,国王经常用王杖责打大臣。 (2)危机:随着社会矛盾的激化,王权受到挑战, 胡夫金字塔之后越修越小反映了王权的衰落。 第2课古代两河流域 目标:通过《汉谟拉比法典》,初步了解古代两河流域文明。 1.古代两河流域文明 (1)范围:“两河”指西亚的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两河流域又称“美索不达米亚”。 (2)建国:约从公元前3500 年起,产生了一些以城市为中心的小国。 (3)统一:约公元前2400年,实现了初步统一。 2.古巴比伦王国

(1)统一:公元前18世纪,第六代国王汉谟拉比完成了整个两河流域中下游地区的统一事业,建立了统一、强大的奴隶制国家。 (2)统治:实行君主专制制度,加强中央集权,制定了一部较为系统和完整的法典。 (3)影响: 汉谟拉比在位时是古巴比伦王国最强盛的时期。 3.《汉谟拉比法典》 (1)地位:是迄今已知世界上第一部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 (2)内容:从法典中可知,古巴比伦分拥有公民权的自由民、无公民权的自由民和奴隶三个严格的社会等级;奴隶制度在古巴比伦相当发达, 战俘是奴隶的主要来源,也有买卖奴隶的现象。家庭奴隶制是其一大特征。 (3)意义:法典内容十分广泛,可以清晰地了解古巴比伦社会。法典中的规定说明商品经济在古巴比伦比较活跃。 (4)评价:《汉谟拉比法典》是古巴比伦王国留给人类宝贵的文化遗产,表明人类社会的法制传统源远流长。 第3课古代印度 目标:通过种姓制度和佛教的创立,初步了解古代的印度社会。 1.古代印度河流域文明 (1)兴起:最早出现于印度河流域。 (2)建国:公元前1500年左右,雅利安人侵入印度,后来出现了许多小国家。 (3)鼎盛: 孔雀王朝统治时期,印度基本上实现了统一,首都华氏城是当时世界上最繁华、人口最多的大城市之一。 2.森严的种姓制度 (1)建立:雅利安人进入印度后,逐渐建立的严格的社会等级制度。 (2)主要内容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