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马克思主义哲学复习重点.doc

马克思主义哲学复习重点.doc

马克思主义哲学复习重点.doc
马克思主义哲学复习重点.doc

马克思主义哲学复习重点

名词解释

1、哲学的基本问题(3)

即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包含木体论与认识论两方面。本体论:思维和存在或者精神与物质何者是本原,即何者是第一性的问题,它区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认识论: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问题,它区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

2、物质(103)

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

3、相对静止(111)

是标志物质运动在一定条件下、一定范围内处于暂时稳定和平衡状态的哲学范畴。4、规律(120)

指物质本身固冇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

5、意识(130)

意识是人脑的机能,是对客观存在的反映。

6、联系(143)

指事物、现象、过程之间以及它们内部诸要素、成分、阶段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

7、发展(147)

指一种特殊的运动变化一一前进性、上升性运动,即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的运动变化。其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新事物不断取代旧事物的前进的过程。

8、矛盾(150)

指事物内部两方面Z间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也就是事物内部两方面Z间既相互排斥又相互联系的关系。

9、量变(159)

指事物量的规定性的变化,即事物数量的增减和场所的变更。

10、质变(159)

指事物质的规定性的变化,即事物由一种质态到另一种质态的飞跃。

n、否定之否定(164)

事物的发展经过两次辩证的否定,由肯定阶段到否定阶段,再到否定之否定阶段,从而使事物的发展表现为螺旋式上升和波浪式前进的过程。

12、客观真理(236)

第一,真理的内容是客观的,真理中包含着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内容。第二,检验真理的标准是客观的社会实践。

13、人口(248)

是一个包括人口数量、质量、构成、人口的发展、人口分布和迁移、人口的自然变动和社会变动等各种因索的综合范畴。

14、生产力(254)

指人类利用自然、改造自然、从自然界获取物质资料的能力。

15、精神生产(263)

精神生产是一个社会历史范畴。它木质上是人的脑力劳动过程。在精神生产屮,人们主要通过自己的脑力(思维力、理解力、记忆力、想彖力等)的支岀,进行创造性的精神劳动,生产和创造出具有精神价值的产品,以满足整个人类社会生活的需要。

16、交往(314)

交往是人类特有的存在方式和活动方式,是人与人之间发生社会关系的一种中介, 是以物质交往为基础的全部经济、政治、思想文化交往的总和。

17、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322)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

18、经济基础(328)

指一个社会中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各个方面的总和,即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各种不同的社会集团在生产中的地位及其相互关系、产品分配方式三个方面的总和。

19、上层建筑(328)

是与经济基础相对应的范畴,指社会的政治、法律、文艺、道德、宗教、哲学等意识形态相适应的政治法律制度和设施的总和。包括政治上层建筑和观念上层建筑两部分。

20、人民群众(346)

指推动历史发展的绝大多数成员的总和。在任何国家和任何历史时期,劳动群众(包括体力劳动者和脑力劳动者)始终是人民群众的主体。

21、三种社会形态(366)

马克思从现实的人出发,把人类历史划分为人的依赖性社会——物的依赖型社会——个人全而发展的社会三种依次更替的社会形态,分别由自然经济、商品经济、产品经济(或叫时间经济)三种宏观的经济形式决定。

简答题

一、物质世界为什么会处于不断运动之中?(108)

这只能从物质世界屮事物和现彖Z间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屮得到解释。因为任何事物的内部和外部都处在相互联系、相互作用中。内部联系构成事物的内部矛盾,外部联系构成事物的外部矛盾。事物内部各个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以及事物与事物之间的联系和作用,使事物不停地运动、发展、变化。矛盾的普遍性,决定了运动的永恒性、绝对性。

二、无产阶级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350)

群众观点:

1、人民群众自己解放自己的观点。人民群众是历史的主人,是创造历史的决定力量。

2、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观点。这是无产阶级的政党的宗旨。

3、向人民群众负责的观点。人民群众的利益,就是无产阶级政党的利益。

4、向人民群众学习的观点。要坚信人民群众是真正的英雄,人民群众是智慧和力量的源泉,个人的才能总是有限的。

群众路线;

1、一切为了群众,这是群众观点的基木出发点和最终归宿。

2、一切依靠群众,这是群众路线的基本要求。

3、从群众中来到祥众中去,这是无产阶级政党的基本领导方法。

三、规律的特性(121)

1、客观性

a这种客观性不管人们认识与否,它都同样存在。

b这种客观性不能按照人们的主观意志而创造和消灭,而只能随着客观事物的发生、发展、消亡的变化而变化。

c这种客观性还表现在,人们在认识和改造客观世界的过程中,其行动只有符合客观规律才能实现预想的效果,违背客观规律必然失败。

2^稳定性

规律是众多联系屮木质的、必然的联系。它是宇宙运动屮木质的东西的反映,因此具有稳定性。

3、普遍性

凡是具有内在联系的事物,规律必然起作用。只要符合规律存在的条件,规律必然重复出现。

四、内因与外因的关系(153)

1、内因是事物发展变化的根据。

事物发展变化的根木原因不在事物外部,而在事物内部。

2、外因是事物发展变化的条件。

任何事物都不是孤立的,都和周围的事物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外因是事物发展变化不可缺少的条件,不具备一定的外部条件,事物也不会发展变化。一定情况下,外因对事物发展起决定性作用。

3、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

外因对事物发展所起的作用,表现在对事物内部矛盾的影响上,也就是通过使孑盾双方的状况发生变化,推动事物的发展变化。

五、为什么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在生产关系中起决定作用?(257)

1、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是生产劳动得以进行的前提。

要进行生产劳动,必须具备劳动者和生产资料两项因素,在二者彼此分离的情况卜?无法进行生产劳动,只有二者以一定方式结合起來才能进行生产劳动。

2、生产资料所冇制形式决定整个生产关系的性质。

与历史上依次经历的五种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相适应,有五种不同性质的生产关系。它们可以分为两大类:a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基础的生产关系,包括原始公有制(共产主义公冇制)的生产关系b以生产资料私有制为基础的生产关系,包括奴隶制(封建制)(资木主义)的生产关系。

3、生产资料所冇制形式决定人们在生产屮的地位极其相互关系。

a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的类型,决定人们在生产中的地位极其相互关系的性质。b生产资料形式私有制具体形式不同,人们在生产屮的地位极其相互关系也具有不同的特点。

4、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决定产品的分配方式。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不同,产品的分配方式也就不同。

六、精神生产的功能(269)

1、精神生产为物质生产提供了智力支持。

精神生产为社会生产思想的智力。

2、精神生产为人类认识和改造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为人类的社会管理捉供科淫的理论指导。

3、精神生产是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支柱。

精神文明建设更具独立意义的是要发展精神牛产,为社会创造丰富多彩的精神产品,为精神文明建设捉供丰富而具体的内容。

4、精神生产在满足人来社会绚丽多彩的的精神生活需要的同时,更为根本的作用是提升人的精神境界,发展人的综合素质,使人类在迈向“人的全面发展的社会”的进程中,真正科学地发挥人自身的自觉能动性。

七、简述矛盾同一性与斗争性的辩证关系(152)

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结。

区别

1、同一性和斗争性是有区别的是矛盾的两种相反的基木属性。

2、同一性和斗争性在事物矛盾运动中所处的地位是冇不同的,矛盾的同一性是有条件的、暂时的、相对的;孑盾的斗争性是无条件的、绝对的。

联结

1、同一性是包含斗争性的同一性,没有斗争性就没有同一性。

2、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屮,没有同一性也就没有斗争性。

3、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是相互联结的,任何矛盾都是既具有同一-性、又具冇斗争性,失去其中任何一种属性都不能成其为孑盾。只有二者结合在一起才能成为事物发展的动力。

八、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的关系(225)

1、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作为认识发展的两个不同的阶段是相互区别、相互对立的。表现在:

内容上:感性认识的对彖是事物的现彖,理想认识的对彖是事物的本质;

形式上:感性认识是人脑凭借感官以感觉、知觉和表象等具体形象的形式直接反映事物,理性认识是人脑在感性材料的基础上以概念、判断和推理等抽象思维的形式反映事物。

2、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相互依赖、相互转化和相互渗透的。

表现在:

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为理性认识。

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

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是相互渗透的。

九、国体与政体的联系与区别(262)

1>国体和政体是不同的

国体指国家的阶级本质和阶级内容,政体指国家政权的组织形式。

我们在观察、研究国家问题的时候,必须把国体和政体区分开,把本质和形式区分开,不要被国家的形式所迷惑而看不清国家的阶级木质。

2、国体和政体又是密切联系着的,是同一个事物的两个方面

国体决定政体,政体必须与国体相适应,即必须根据国家的阶级内容采取适当的政权组织形式。

我们在观察、研究国家问题的时候,不仅要研究国体问题,而且要研究政体问题。同一种类型的国家,可能釆取不同的政体。

十、简述人类历史上三次社会大分工(301)

在以生理白然和地理口然为基础的门然分工的基础上,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先后产生了三次社会大分工。它们屈于生产领域的分工,即一般分工。

笫一次社会大分工是农业与畜牧业的分离,以及原始人群分化成游牧部落和农业部落;

第二次社会大分工是手工业和农牧业的分离,以及专业工匠的形成;

笫三次社会大分工是商业和生产领域的分离,以及特殊的商人阶层的形成。十一、简述发挥主观能动性与尊重客观规律的关系(136)

1、尊重客观规律是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因为规律是客观的,具冇稳定性和强制性,不以任何人的主观意识为转移。

2、认识规律、利用规律也必须发挥主观能动性。因为客观规律是事物内在的、本质的必然联系,要认识它、利用它不付出一番艰苦的努力是不行的。

3、要利用规律改造世界,更需要发挥主观能动性。任何规律都是在-?定物质条件下发生作用的,运用规律改造世界就必须创造和改变各种物质条件,为客观规律的作用开辟道路。

十二、为什么新事物必然战胜旧事物?(148)

1、区分新旧事物的根本标志是看它是否符合事物发展的必然趋势,是否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广阔的发展前途。

2、暂吋弱小的新事物必然会战胜表面上强大的旧事物,这是由事物发展的辩证木性决定的。

a新事物符合事物发展的必然趋势,具冇强大的生命力和广阔的发展前途,而旧事物则不符合事物发展的必然趋势,丧失了其存在的必然性;

b新事物优越于I日事物;

c在社会领域中,新事物符合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要求,因而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所以它必然战胜III事物。

十三、为什么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243)

所谓真理就是客观事物及其规律在人的意识里的止确反映,就是主观同客观相符合的认识。

首先,认识本身不能自我鉴定,自己不能成为检验自己的标准。因为认识还是观念形态的东西,认识的止确与否,不能凭主观上觉得如何而定。这个问题在主观认识范围内是无法解决的。

其次,客观实际本身也不会开口讲话,站出来指明某种认识与它是否相符合以及符合的程度,从而对认识进行检验。

所以,主观认识与客观实际都不能成为检验真理的标准,只有社会实践才能成为检验真理的标准。这是曲实践的特点所决定的。第一,实践是联结主观和客观的桥梁;第二,实践具有直接现实性,能使主观与客观进行比较。

十四、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关系(154)

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关系,也就是共性和个性、一般和个别的关系,它们是辩证统一的。

1、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是相互连结的。

一方血,普遍性存在于特殊性Z中,一般只能在个别中存在只能通过个别而存在; 另一方而,特殊性中包含着普遍性,特殊性与普遍性相联系而存在。

2、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是相互区别的。

二者的区别在于,共性只是包含个性中共同的,木质的东西,个性总有许多自己独

有的特点,这是共性所包括不了的。

3、孑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十五、量变与质变的关系(160)

量变和质变是辩证统一的:

1、量变是质变的前提和必要准备。一切事物的运动发展,都是从量变开始,量变积累到一定程度,才能突破度的界限,引起事物的质变。没有一定量变的积累,质变不会发生。

2、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任何事物的量变都不会永远持续下去,量变积累到一定的程度,必然会突破事物的度,引起事物的质变。

3、质变体现和巩固量变的结杲,并为新的量变开辟道路。只有质变才能把量变的成果体现岀来,巩固下来。

量变和质变是辩证统一的,割裂二者的统一,就会导致庸俗进化论和激变论以及社会政治生活H |的改良主义和冒险主义。

十六、马克思主义辩证法体系的结构(190)

其基木原理是:联系和发展是世界运动的总体特征,对立统一、质量互变、否定Z 否定规律是世界联系和发展的基本规律,现彖与本质、形式与内容、原因与结果、偶然与必然、可能与现实等是世界联系和发展的基本环节;

其基木范畴是:联系、发展、矛盾、对立、统一、质、量、度、量变、质变、肯定、否定、现象和本质、形式和内容、原因和结果、偶然和必然、可能和现象等。

应该说,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的各个组成部分中,辩证法的这个结构是最精致、最完整的。

十七、生产关系的概念和内容(256)

概念:生产关系是人们在物质生产资料过程屮结成的经济关系。

内容:

1、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形式;

2、由此产生的各种社会集团在生产屮的地位以及它们的相互关系,或如马克思所说的“互相交换其活动”;

3、完全以它们为转移的产品分配方式。

简单地说,生产关系包括生产资料的所冇制形式、人们在生产中的地位及相互关系(包括交换)和产品的分配方式三个方面的内容。

论述题

一、实践的内容、基本特征、基本形式(58)

概念的规定: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实践是历史主体认识改造历史客体的最基木的活动。首先,实践是历史主体和历史客体之间的实际的相互作用和物质、能量、信息的变换过程,是一种真正现实的、感性的客观活动过程。其次,实践是一种表现出丿力史主体主观能动性的真正现实的、感性的客观活动。简言Z,实践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过程。

基木特征:实践具有多方面的特征,最基木的特征是以下三个:客观物质性、主观能动性和社会历史性。

1>实践是感性的物质活动。实践是真止现实的、感性的活动,它通过这种活动引起客观物质世界的某种变化,已达到实践主体的目的。实践的客观物质性具体表现在:

实践的主体、实践的对象、实践的手段、实践的结果都是物质的、可感知的。

2、实践是能动的活动。实践过程贯穿了人的自觉的目的和意志,使客观世界按照人的耍求目的得到改造。实践的这种特性就是实践的能动性。能动性不仅是实践的特点,而月?也是实践发展水平的标志之一。社会越发展人的实践活动的自觉能动性也就越高。

3、实践是社会历史性活动。实践不是孤立的个人的活动,而是处于-?定社会屮的现实的人的社会性活动。离开以一定方式结合起来的共同体,任何形式的实践都无法进行。人类的社会实践是历史的发展着的。人类的实践活动有一个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级到高级的发展过程。

基本形式:第一种是生产实践活动。生产活动是人类改造自然,获取物质生活资料的社会实践。(2分)

第二种是处理人与人社会关系的实践活动,也括社会交往、社会管理、社会变革等活动。在社会生产实践中,人不仅要同自然界打交道,而且人与人也要进行交往,人们之间的交往也是最重要的实践活动形式。(3分)

第三种是科学实验活动。它是从生产实践中分化出来的相对独立的一种实践活动。科学实验是一种尝试性、探索性、学习性的实践活动。(2分)

二、矛盾对立统一规律的具体内容(150)

对立统一规律,即事物矛盾运动的规律,乂叫矛圧规律,揭示的是发展变化的源泉。矛盾是指事物内部两方面之间既对立又统一的规律,也就是事物内部两方面之间既相互排斥又相互联系的关系。矛盾规律的基本内容是:任何事物都包含着孑盾,孑盾双方既统一又斗争,由此推动事物的运动发展。

1、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同一性和斗争性是矛盾的两个基本屈性。同一性是指矛盾双方相互联系的性质。斗争性是指矛盾双方相互排斥、相互对立的性质。同一性和斗争性及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结。因此,在认识和实践屮要把两者结合起來,学会在对立中把握同一,在同一中把握对立。

2、内部孑盾与外部孑盾。内因是事物的内部孑盾,外因是一事物与他事物Z间的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即外部矛盾。第一,内因是事物发展变化的根据。第二,外因是事物发展变化的条件。第三,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

3、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矛盾的普遍性是指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的发展过程中,存在于一切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矛盾的普遍性要求我们坚持“两点论”,全面的看问题,反对“一点论”。孑盾的特殊性是指具体事物的孑盾即每一孑盾的各个方而都有其特点。分析孑盾的特殊性就是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孑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传化。

4、矛盾发展的不平衡性。第一,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在复杂事物的发展过程屮,有许多矛盾存在,这些矛盾的发展是不平衡的,其屮居于支配地位、起着决定作用的矛盾,就是主要矛盾,其他处于服从地位的矛盾是次要矛盾。主要矛盾和次要孑盾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第二,矛盾的主要方而和次要方而。不仅同一个事物中的各个孑盾是不平衡的,而且同一矛盾双方的力量也是不平衡的,其中居于支配地位、起着主导作用的矛盾是矛厉的主要方面,处于被支配地位的方面是矛盾的次要方面。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三、生产关系必须适应生产力的发展规律(322)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生产力和生产关系Z间的矛盾运

动,这三项内容构成生产关系必须适应生产力性质的规律。这是人类社会发展最基木、最普遍的规律。

1>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

这种决定作用主要体现在两个方血:第一,生产力的性质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一定的生产力要求一定的生产关系和它相适应,一定的生产关系只能依据一定的生产力发展水平才能建立起来;第二,生产力的发展变化决定生产关系的改变。当一种生产力被另一种生产力代替以后,I口的生产关系也必然被新的生产关系所替代。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的主要途径:第一,生产力特别是生产工具的性质,决定生产资料所有制的性质;第二,生产力通过决定劳动组织、社会分工等,决定人与人之间在生产中的地位及具相互关系,首先,生产力决定劳动组织,其次,生产力通过决定社会分工决定生产过程中人与人Z间的关系;第三,生产力决定产品的分配形式,产品的分配形式是由生产资料所冇制形式和各种社会集团在生产屮的地位极其相互关系直接决定的,从根源上说,就是由生产力决定的。

2、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

这种反作用表现为两种情况:第一,适合生产力性质和发展要求的先进的生产关系,促进生产力的发展;第二,不适合生产力性质和发展耍求的落后的生产关系,阻碍生产力的发展。其适合与阻碍的程度,又依适合与否的程度而定。

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的主要途径:第一,生产关系通过能否满足劳动者的物质利益以及满足的程度如何,来促进或阻碍生产力的发展;第二,生产关系通过能否使生产力各要索的作用较为充分的发挥、生产力各要索之间的矛盾得到较好较快的解决,來促进或阻碍生产力的发展;第三,生产关系通过能否正确处理积累和消费之间的关系,来促进或阻碍生产力的发展。

3、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运动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在生产发展的不同阶段具有不同的情况。在-?种生产关系产生和确立起來以后的一段时间内,它与生产力的性质和发展要求是基木适合的,对生产力的发展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促进生产力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向前发展。而当生产力发展到一定程度,原来的生产关系逐渐变得陈旧,它与生产力的性质和发展要求由基本合适变为基本不合适,从而阻碍生产力的发展时, 就要求根木变革I口的生产关系,建立新的生产关系。

生产力的发展引起生产关系的改变,新的生产关系的产生和确立,又推动生产力迅速发展。这种生产发展的历史辩证法,充分体现了生产力和生产关系Z间的矛盾是生产力发展的根本动力。

三、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具体含义(353)

1、科学渗透于现代生产力系统的各类要素之中。科学应用于生产过程或工艺过程,渗透到生产力的其他各类要素屮去,从而转化为直接的现实的生产力。现代生产力的各类要索之中,无一不渗透着科学因索。这是现代生产力区别于古代生产力和近代生产力的基木特征Z —,也是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第一个基本含义。

2、科学对生产的发展具有主导作用和超前作用。在现代化生产中,科学、技术、生产三者互相依赖,形成一个相互作用的完整体系。其屮物质生产对科学起决定作用,科学对物质生产的发展起主导作用和超前作用,技术是连接科学和生产的中间环节。这是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又一基木含义。科学技术不是在任何时代、任何条件下都是第一生产力,只冇在当代新技术革命条件下,科学对物质生产具有了主导作用和超导作用的时候,科学技术才成为笫一生产力。

3、科技进步是推动生产力发展的重大杠杆。在任何吋代,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都是生产力发展的根本动力。而在当代,科技进步已成为推动生产力发展的重大杠杆。这是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第三个基本含义。首先,有科学技术因素造成的劳动生产率和经济增长率越来越高。英次,自然科学从理论突破到新产品试制成功的周期日以缩短。再次,科学技术在生产上的广泛应用,使生产力的发展明显的呈现出加速度的趋势。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