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5-第11章 回归分析 练习题 统计学

5-第11章 回归分析 练习题 统计学

5-第11章 回归分析 练习题 统计学
5-第11章 回归分析 练习题 统计学

第11章一元线性回归

练习题

一、填空题

1、拟合简单回归直线最常用的方法是,其基本要求是使达到最小。

2、在简单回归分析中,因变量y的总离差可以分解为和。

3、设SSR=36,SSE=4,n=18,判定系数2R=。

4、在判定现象相关关系密切程度时,主要用进行一般性判断,用

进行数量上的说明。

5、在线性回归方程 2.87X

48.53

Y?+

=中,截距项系数48.53的含义是,斜率项系数2.87的含义是。

6、如果从图形上看,两变量之间的关系近似地表现为直线形式,则称这两变量之间存在关系。

7、回归模型中,对参数β进行显著性检验时,原假设0H是,备择假设

1

H是。

8、判定系数的取值范围是。

9、按某产品产量(千件)与生产费用(万元)之间的相关关系,求得回归方程满足:产量每增加1千件,生产费用将增加2.5万元,当产量为8千件时,生产费用将为26万元。则直线回归方程为。

10、反映y的总变差中由x和y的线性关系解释的部分的平方和是。

二、判断题(共10题,每题1分,共计10分)

1、

222

i i i i

??

(y y)(y y)(y y)

-=-+-

∑∑∑,反映了因变量y的总变异可以分解为

两部分,一个好的回归应使等式右端的两部分都小。 ( ) 2、用一元线性回归模型中,随机误差项反映的是除了自变量X以外其他所有因素对因变量Y的影响。 ( ) 3、在一元线性回归模型中对回归系数显著性检验的t统计量和对因变量与自变量相关系数检验的t统计量没有关系。 ( )

4、相关系数与回归系数的正负方向是一致的。 ( )

5、根据航班正点率(%)与旅客投诉率(次/万名)建立的回归方程为

? 6.020.07

y x

=-,其中回归系数-0.07,表示航班正点率与旅客投诉率之间是低度

相关。 ( ) 6、相关系数有正负、有大小,因而它反映的是两现象之间具体的数量变动关系。 ( ) 7、当相关系数0r =时,表明现象之间完全无关。 ( )

8、总离差平方和越大,回归模型的拟合程度越好。 ( )

9、在回归模型中,可以使用1SSE

n -作为2

σ的无偏估计。 ( )

10、回归直线使得尽可能多的数据点),(i i y x 分布在该条直线外。 ( ) 三、单项选择题(共10题,每题1分,共计10分) 1、相关系数r 的取值范围( ) A 、 (,)-∞+∞ B 、 []

1,1-+

C 、 (1,1)-+

D 、 [

]

0,1+

2、回归系数和相关系数的符号是一致的,其符号均可用来判断现象( ) A 、线性相关还是非线性相关 B 、正相关还是负相关 C 、完全相关还是不完全相关 D 、单相关还是复相关

3、对于简单线性回归方程的回归系数1?

β,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1?β的绝对值介于0~1之间 B 、 1?β是回归直线的斜率 C 、 1?

β接近0表明自变量对因变量的影响不大 D 、 1?

β与r 有相同的符号 4、 在回归估计中,给定自变量的取值x 0,求得的置信区间与预测区间相比

( )

A 、两者的区间宽度是一样的

B 、置信区间比预测区间窄

C 、置信区间比预测区间宽

D 、置信区间有时比预测区间宽,有时比预测区间窄 5、在回归分析中,F 统计量主要是用来检验( ) A 、相关系数的显著性 B 、回归系数的显著性 C 、线性关系的显著 D 、参数估计值的显著性 6、关于回归分析中可决系数R 2,错误的说法是( )。

A 、R 2的值反映了在因变量的变动中由自变量变动所解释的百分比

B 、在一元线性回归中,可决系数等于因变量与自变量样本相关系数的平方

C 、取值区间为0≤R 2≤1

D 、只要R 2足够大,回归方程就通过检验

7、下面关于相关系数的计算公式,正确的是( )

A 、2

2

()()()()x x y y x x y y ----∑∑

∑ B

n xy x y

-C

、、

()()

x y

x x y y n σσ--∑

8、具有相关关系的两个变量的特点是( ) A 、一个变量的取值不能由另一个变量唯一确定 B 、一个变量的取值由另一个变量唯一确定

C 、一个变量的取值增大时另一个变量的取值也一定增大

D 、一个变量的取值增大时另一个变量的取值肯定变小 9、在回归模型01y x ββε=++中,ε反映的是( ) A 、由于x 的变化引起的y 的线性变化部分 B 、由于y 的变化引起的x 的线性变化部分 C 、除x 和y 的线性关系之外的随机因素对y 的影响 D 、由于x 和y 的线性关系对y 的影响

10、相关分析中,用来判断两个变量之间相互关系类型的图型是( ) A 、直方图 B 、累计频率曲线图 C 、次数多边分布图 D 、散点图

四、计算题(共6题,每题10分,共计60分)

要求写出公式和计算过程,否则不给分,计算结果保留小数点后2位小数。 1、在7块并排、形状大小相同的试验田上进行施化肥量对水稻产量影响的试验中得到的一组数据(单位:kg).见下表:

i i i i i i 试求:

(1)水稻产量和施肥量的线性回归方程; (2)对施肥量为28 kg 时的水稻产量进行估计。

2、为了解物理成绩y 与数学成绩x 之间的关系,现随机抽取10名学生两科成绩

)10~,2,1)(,(=i y x i i ,并计算出

75810

1

=∑=i i

x

5873210

1

2=∑=i i

x

77410

1

=∑=i i

y

5968610

1

=∑=i i

i y

x ,试求:

(1)物理成绩y 与数学成绩x 的线性回归方程; (2)当数学成绩为92分时,物理成绩y 的线性回归估计值。

3

茶比较合理?

4、某种商品的需求量y (斤) 和商品价格 x (元) 有关,现取得10对观测数据经计算得如下数据:

∑=60x ,∑∑∑∑====4500

,67450,390,80022

xy y x

y

要求:(1)计算相关系数;(2)求y 对x 的线性回归方程(3)解释b 的意义。

5、某厂全年利润y 与年初计划全年广告投入x 有着直接关系,过去6年 的数据如下:单位:百万元 ∑

列表求y 对x 的线性回归方程bx

a y +=?;

6、随机抽取10家航空公司,对其最近一年的航班正点率(%)和顾客投诉次数(次)进行了调查,根据所得数据,用航班正点率(X )作自变量,顾客投诉次数(Y )作因变量,建立了一个一元线性回归模型。采用EXCEL 对相关数据进行回归分析得到如下结果:

SUMMARY OUTPUT

回归统计

Multiple R ( ) R Square 0.755 Adjusted R Square 0.724 标准误差 ( ) 观测值 10

方差分析

df SS MS 回归分析 1 ( ) 8772.584 残差 8 2853.816 ( ) 总计 9 11626.4

Coefficients 标准误差 t Stat Intercept

430.189 72.155 5.962 航班正点率(%)

( ) 0.948 -4.959

(1)请计算并填写表中空格中所缺数值。

(2)根据EXCEL 回归分析的输出结果写出拟合的线性回归方程。 (3)在显著性水平α=0.05下,检验回归系数的显著性。

统计学第八章练习题

第八章 相关与回归分析 一、填空题 8.1.1 客观现象之间的数量联系可以归纳为两种不同的类型,一种是 ,另一种是 。 8.1.2 回归分析中对相互联系的两个或多个变量区分为 和 。 8.1.3 是指变量之间存在的严格确定的依存关系。 8.1.4 变量之间客观存在的非严格确定的依存关系,称为 。 8.1.5 按 的多少不同,相关关系可分为单相关、复相关和偏相关。 8.1.6 两个现象的相关,即一个变量对另一个变量的相关关系,称为 。 8.1.7 在某一现象与多个现象相关的场合,当假定其他变量不变时,其中两个变量的相关关系称为 。 8.1.8 按变量之间相关关系的 不同,可分为完全相关、不完全相关和不相关。 8.1.9 按相关关系的 不同可分为线性相关和非线性相关。 8.1.10 线性相关中按 可分为正相关和负相关。 8.1.11 研究一个变量与另一个变量或另一组变量之间相关方向和相关密切程度的统计分析方法,称为 。 8.1.12 当一个现象的数量由小变大,另一个现象的数量也相应由小变大,这种相关称为 。 8.1.13 当一个现象的数量由小变大,而另一个现象的数量相反地由大变小,这种相关称为 。 8.1.14 当两种现象之间的相关只是表面存在,实质上并没有内在的联系时,称之为 。 8.1.15根据相关关系的具体形态,选择一个合适的数学模型来近似地表达变量间平均变化关系的统计分析方法,称为 。 8.1.16 反映变量之间相关关系及关系密切程度的统计分析指标是 。 8.1.17 就是寻找参数01ββ和的估计值 01 ββ和,使因变量实际值与估计值的残差平方和达到最小。 8.1.18 正如标准差可以说明平均数代表性大小一样, 则可以说明回归线代表性的大小。 8.1.19 回归分析中的显著性检验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对 的显著性检验;二是对 的显著性检验。 8.1.20 对各回归系数的显著性检验,通常采用 ;对整个回归方程的显著性检验,通常采用 。 8.1.21 当相关系数0≈r 时,只能认为变量之间不存在 关系。 8.1.22 的显著性检验就是要检验自变量x 对因变量y 的影响程度是否显著。

统计学(贾俊平,第四版)第五章习题答案

《统计原理》第五章练习题答案 5.1 (1)平均分数是范围在0-100之间的连续变量,Ω=[0,100] (2)已经遇到的绿灯次数是从0开始的任意自然数,Ω=N (3)之前生产的产品中可能无次品也可能有任意多个次品,Ω=[10,11,12,13…….] 5.2 设订日报的集合为A ,订晚报的集合为B ,至少订一种报的集合为A ∪B ,同时订两种报的集合为A ∩B 。 P(A ∩B)=P(A)+ P(B)-P(A ∪B)=0.5+0.65-0.85=0.3 5.3 P(A ∪B)=1/3,P(A ∩B )=1/9, P(B)= P(A ∪B)- P(A ∩B )=2/9 5.4 P(AB)= P(B)P(A ∣B)=1/3*1/6=1/18 P(A ∪B )=P(B A )=1- P(AB)=17/18 P(B )=1- P(B)=2/3 P(A B )=P(A )+ P(B )- P(A ∪B )=7/18 P(A ∣B )= P(B A )/P(B )=7/12 5.5 设甲发芽为事件A ,乙发芽为事件B 。 (1)由于是两批种子,所以两个事件相互独立,所以有:P(AB)= P(B)P(B)=0.56 (2)P(A ∪B)=P(A)+P(B)-P(A ∩B)=0.94 (3)P(A B )+ P(B A )= P(A)P(B )+P(B)P(A )=0.38 5.6 设合格为事件A ,合格品中一级品为事件B P(AB)= P(A)P(B ∣A)=0.96*0.75=0.72 5.7 设前5000小时未坏为事件A ,后5000小时未坏为事件B 。 P(A)=1/3,P(AB)=1/2, P(B ∣A)= P(AB)/ P(A)=2/3 5.8 设职工文化程度小学为事件A ,职工文化程度初中为事件B ,职工文化程度高中为事件C ,职工年龄25岁以下为事件D 。 P(A)=0.1 P(B)=0.5, P(C)=0.4 P(D ∣A)=0.2, P(D ∣B)=0.5, P(D ∣C)=0.7 P(A ∣D)=2/55)C P(C)P(D )B P(B)P(D )A P(A)P(D ) A P(A)P(D =++ 同理P(B ∣D)=5/11, P(C ∣D)=28/55 5.9 设次品为D ,由贝叶斯公式有: P(A ∣D)=)C P(C)P(D )B P(B)P(D )A P(A)P(D ) A P(A)P(D ++=0.249 同理P(B ∣D)=0.112 5.10 由二项式分布可得:P (x=0)=0.25, P (x=1)=0.5, P (x=2)=0.25 5.11 (1) P (x=100)=0.001, P (x=10)=0.01, P (x=1)=0.2, P (x=0)=0.789

统计学第五章课后题及答案解析

第五章 一、单项选择题 1.抽样推断的目的在于() A.对样本进行全面调查 B.了解样本的基本情况 C.了解总体的基本情况 D.推断总体指标 2.在重复抽样条件下纯随机抽样的平均误差取决于() A.样本单位数 B.总体方差 C.抽样比例 D.样本单位数和总体方差 3.根据重复抽样的资料,一年级优秀生比重为10%,二年级为20%,若抽样人数相等时,优秀生比重的抽样误差() A.一年级较大 B.二年级较大 C.误差相同 D.无法判断 4.用重复抽样的抽样平均误差公式计算不重复抽样的抽样平均误差结果将()A.高估误差 B.低估误差 C.恰好相等 D.高估或低估 5.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如果允许误差缩小为原来的1/2,则样本容量()A.扩大到原来的2倍 B.扩大到原来的4倍 C.缩小到原来的1/4 D.缩小到原来的1/2 6.当总体单位不很多且差异较小时宜采用() A.整群抽样 B.纯随机抽样 C.分层抽样 D.等距抽样 7.在分层抽样中影响抽样平均误差的方差是() A.层间方差 B.层内方差 C.总方差 D.允许误差 二、多项选择题 1.抽样推断的特点有() A.建立在随机抽样原则基础上 B.深入研究复杂的专门问题 C.用样本指标来推断总体指标 D.抽样误差可以事先计算 E.抽样误差可以事先控制 2.影响抽样误差的因素有() A.样本容量的大小 B.是有限总体还是无限总体 C.总体单位的标志变动度 D.抽样方法 E.抽样组织方式 3.抽样方法根据取样的方式不同分为() A.重复抽样 B.等距抽样 C.整群抽样 D.分层抽样 E.不重复抽样 4.抽样推断的优良标准是() A.无偏性 B.同质性 C.一致性 D.随机性 E.有效性 5.影响必要样本容量的主要因素有() A.总体方差的大小 B.抽样方法

统计学(回归分析)演示教学

统计学论文(回归分析)

◆统计小论文11财一金一凡 11060513 指数回归分析 ●摘要:指数,根据某些采样股票或债券的价格所设计并计算出来的统计数 据,用来衡量股票市场或债券市场的价格波动情形。 ●经济学概念:从指数的定义上看,广义地讲,任何两个数值对 指数函数图像 比形成的相对数都可以称为指数;狭义地讲,指数是用于测定多个项目在不同场合下综合变动的一种特殊相对数。 指数的应用和理论不断发展,逐步扩展到工业生产、进出口贸易、铁路运输、工资、成本、生活费用、股票证券等各个方面。其中,有些指数,如零售商品价格指数、生活消费价格指数,同人们的日常生活休戚相关;有些指数,如生产资料价格指数、股票价格指数等,则直接影响人们的投资活动,成为社会经济的晴雨表。至今,指数不仅是分析社会经济的景气预测的

重要工具,而且被应用于经济效益、生活质量、综合国力和社会发展水平的综合评价研究。 引言:在这个市场经济发达的年代,企业的发展尤为突出,针对年度销售额进行的指数回归分析,能够有效的对企业进行监管和提高发展水平。通过对标准误差、残差、观测值等的回归分析,减少决策失误,使企业更好的发展。销售额是企业的命脉,也是企业在经营过程中的最重要的参考指标,针对年度销售额的指数回归分析,切实保障了企业在当今竞争中的地位与经济形势。 一、一元线性回归模型的基本理论 首先是对线性回归模型基本指数介绍:随机变量y与一般变量x的理一元线性回归模型表示如下: yt = b0 + b1 xt +ut(1)上式表示变量yt 和xt之间的真实关系。其中yt 称作被解释变量(或相依变量、因变量),xt称作解释变量(或独立变量、自变量),ut称作随机误差项,b0称作常数项(截距项),b1称作回归系数。 在模型 (1) 中,xt是影响yt变化的重要解释变量。b0和b1也称作回归参数。这两个量通常是未知的,需要估计。t表示序数。当t表示时间序数时,xt和yt称为时间序列数据。当t表示非时间序数时,xt和yt称为截面数据。ut则包括了除xt以外的影响yt变化的众多微小因素。ut的变化是不可控的。上述模型可以分为两部分。(1)b0 +b1 xt是非随机部分;(2)ut是随机部分。 二、回归模型初步建立与检验

统计学课后习题答案第五章 指数

第五章指数 一﹑单项选择题 1.广义的指数是指反映 A.价格变动的相对数 B.物量变动的相对数 C.总体数量变动的相对数 D.各种动态相对数 2.狭义的指数是反映哪一总体数量综合变动的相对数? A.有限总体 B.无限总体 C.简单总体 D.复杂总体 3.指数按其反映对象范围不同,可以分为 A.个体指数和总指数 B.数量指标指数和质量指标指数 C.定基指数和环比指数 D.平均指数和平均指标指数 4.指数按其所表明的经济指标性质不同可以分为 A.个体指数和总指数 B.数量指标指数和质量指标指数 C.定基指数和环比指数 D.平均指数和平均指标指数 5.按指数对比基期不同,指数可分为 A.个体指数和总指数 B.定基指数和环比指数 C.简单指数和加权指数 D.动态指数和静态指数 6.下列指数中属于数量指标指数的是 A.商品价格指数 B.单位成本指数 C.劳动生产率指数 D.职工人数指数 7.下列指数中属于质量指标指数的是 A.产量指数 B.销售额指数 C.职工人数指数 D.劳动生产率指数 8.由两个总量指标对比所形成的指数是 A.个体指数 B.综合指数 C.总指数 D.平均指数 9.综合指数包括 A.个体指数和总指数 B.数量指标指数和质量指标指数 C.定基指数和环比指数 D.平均指数和平均指标指数 10.总指数编制的两种基本形式是 A.个体指数和综合指数 B.综合指数和平均指数 C.数量指标指数和质量指标指数 D.固定构成指数和结构影响指数 11.数量指标指数和质量指标指数的划分依据是 A.指数化指标性质不同 B.所反映的对象范围不同 C.所比较的现象特征不同 D.指数编制的方法不同 12.编制综合指数最关键的问题是确定 A.指数化指标的性质 B.同度量因素及其时期 C.指数体系 D.个体指数和权数 13.编制数量指标指数的一般原则是采用下列哪一指标作为 同度量因素 A.基期的质量指标 B.报告期的质量指标 C.报告期的数量指标 D.基期的数量指标 14.编制质量指标指数的一般原则是采用下列哪一指标作为

统计学第11章-习题

一、 单项选择题: 1、下列各项中属于指数的是: (A )人均粮食产量 (B )平均价格 (C )发展速度 (D )人口数 2、指数按其所表明的经济指标性质不同,分为: (A )个体指数和总指数 (B )数量指标指数和质量指标指数 (C )定基指数和环比指数 (D )平均指数和总指数 3、指数按对象范围不同,可分为: (A )个体指数和总指数 (B )数量指标指数和质量指标指数 (C )定基指数和环比指数 (D )平均指数和综合指数 4、以某一固定时期作分母而计算出来的指数是: (A )环比指数 (B )定基指数 (C )数量指标指数 (D )质量指标指数 5、某百货公司今年与去年相比,所有商品的价格平均提高了10%,销售量平均下降了10%,则商品销售额( ) A 、上升 B 、下降 C 、保持不变 D 、可能上升也可能下降 6、某企业销售额增长了5%,销售价格下降了3%,则销售量: (A )增长8% (B )增长1.94% (C )增长8.25% (D )增长1.85% 7、在编制综合指数时,要求指数中分子和分母的权数必须是( ) A 、同一时期的 B 、不同时期的 C 、基期的 D 、报告期的 8、编制单位成本指数时,同度量因素一般应采用: (A )报告期销售量(B )基期销售量 (C )基期销售价格 (D )报告期销售价格 9、 ∑∑-00 1 p q p q 表示: (A ) 由于价格变动引起的产值增减数 (B ) 由于价格变动引起的产量增减数 (C ) 由于产量变动引起的价格增减数 (D ) 由于产量变动引起的产值增减数

10、按照个体指数和报告期销售额计算的价格指数是( ) A 、综合指数 B 、加权调和平均指数 C 、总平均数指数 D 、加权算术平均指数 11、最常用的加权调和平均数是: (A ) ∑∑= 00 0q p q p k k q q (B ) ∑∑= 0001q p k q p k q p (C ) ∑∑= 00 01q p k q p k p p (D ) ∑∑= 1 11 11q p k q p k p p 12、在指数体系中,总量指数与各因素指数之间的数量关系是( ) A 、总量指数等于各因素指数之和 B 、总量指数等于各因素指数之差 C 、总量指数等于各因素指数之积 D 、总量指数等于各因素指数之商 13、消费价格指数反映了( ) A 、城乡商品零售价格的变动趋势和程度 B 、城乡居民购买生活消费品价格的变动趋势和程度 C 、城乡居民购买服务项目价格的变动趋势和程度 D 、城乡居民购买生活消费品和服务项目价格的变动趋势和程度 二、计算题 1、某百货商场报告年的商品零售额为420万元,报告年比基年增加了30万元,零售物价上涨 4.5%,试计算该商场商品零售额变动中由于零售价格和零售量变动的影响程度和影响的绝对额。 2、某超市对A 、B 、C 三地开通了购物直通车,超市每天都会记录乘坐直通车的顾客的

统计学基础_第五章_动态数列分析

统计学基础第五章动态数列分析 【教学目的】 1.区分不同种类的动态数列 2.熟练掌握计算平均发展水平的各种方法 3.掌握发展速度、增长速度的种类,运用它们之间的数量关系进行动态指标的相互推算 4.理解趋势的意义,运用长期趋势测定方法对长期趋势进行测定 5.计算季节比率,并且深刻理解季节比率的经济含义 【教学重点】 1.总量指标动态数列的种类和特点 2.动态比较指标和动态平均指标的计算 3.动态数列的分析方法 【教学难点】 1.绝对数时间数列中的时点数列平均指标的计算 2.相对数、平均数时间数列动态平均指标的计算 3.动态数列分析方法中的季节变动分析方法 【教学时数】 教学学时为12课时 【教学容参考】 第一节动态数列的意义和种类 一、动态数列的概念 将某一个统计指标在不同时间上的各个数值,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就形成了一个动态数列,也叫做时间数列。动态数列一般由两个基本要素构成:一是被研究现象所属的时间;二是反映该现象的统计指标数值。 通过编制和分析动态数列,首先可以从现象的量变过程中反映其发展变化的方向、程度和趋势,研究其质量变化的规律性。 其次,通过对动态数列资料的研究,可以对某些社会经济现象进行预测。 第三,利用动态数列,可以在不同地区或国家之间进行对比分析。 编制和分析动态数列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这种方法已成为对社会经济现象进行统计分析的一种重要方法。 【案例】 下面图表列举了我国2004~2007年若干经济指标的动态数列。 表5-1 我国2004-2007年若干经济指标 二、动态数列的种类 按照构成动态数列的基本要素———统计指标的表现形式不同,动态数列可分为绝对数动态数列、相对数动态数列和平均数动态数列三种类型。其中绝对数动态数列是基本的数列,相对数和平均数动态数列是派生数列。

统计学第五章

第五章 概率与概率分布 §1 随机事件及其概率 一、随机事件的几个基本概念 确定现象:在一定条件下必然出现某种结果。 随机现象:在一定条件下,可能出现的结果不止一种,且不能事 先断定会出现那种结果。 随机试验:对客观随机现象的观察,满足三个条件: (1) 相同条件下可重复; (2) 所有可能的结果已知,且不止一种结果; (3) 试验前,不能断定哪种结果出现。 基本事件:随机试验的每一种可能的结果。 样本空间:所有基本事件构成的集合,记为Ω. 事件: Ω的子集。由若干基本事件构成的集合,记为A,B,C,…. 不可能事件:Φ 必然事件: Ω 注意不可能事件和概率为0的事件的区别,必然事件和概率为1的事件的区别。 事件可以运算,且运算律与集合相同。 对立事件:如果Ω?A ,则A A \Ω=称为A 的对立事件。 不相容事件:如果Φ=?B A ,则称A 与B 互为不相容事件。 二、事件的概率 概率是对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的一种测度,记为)(A P . 古典定义: 事件的个数 样本空间所包含的基本数 所包含的基本事件的个事件A A P = )( 该定义对随机试验有两个基本假定: (1) 样本空间有限;

(2) 基本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完全相同。 如抛掷均匀的骰子,均匀的硬币等。 统计定义(试验概率) 在可进行重复试验的条件下,用试验中各种结果出现的频率来估计对应事件的概率。如,产品合格率。 主观概率 人们利用知识或经验对一个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的判断。如对第二天股市大盘走势的判断。个股的涨跌等。 概率的数学定义:设E 是随机试验,Ω是它的样本空间。对于E 的每一事件,赋予一个实数,记为)(A P 。如果集合函数)(?P 满足下列条件: 1) 对每一事件A ,有0)(≥A P ; 2) 1)(=ΩP ; 3) 设 ,,21A A 两两互不相容,则有 ++=?)()()(2121A P A P A A P , 则称)(A P 为事件A 的概率。 三、关于概率计算的几个例子 例5.1 某钢铁公司所属三个厂的职工人数如下表:

贾俊平第四版统计学-第十一章一元线性回归练习答案

第十一章一元线性回归练习题答案 二.填空题 1. 不能;因为该相关系数为样本计算出的相关系数,它的大小受样本数据波动的影响,它是否显著尚需 检验;t 检验; 2. 图1;不能;因为图1反映的是线性相关关系,图2反映的是非线性性相关关系,相关系数只能反映 线性相关变量间的相关性的强弱,不能反映非线性相关性的强弱。 三.计算题 1.(1) SSR 的自由度是1,SSE 的自由度是18。 (2)2418 /6080220/1/==-= SSE SSR F (3)判定系数%14.57140 802 === SST SSR R 在y 的总变差中,由57.14%的变差是由于x 的变动说引起的。 (4)7559.05714.02-=-=-=R r 相关系数为-0.7559。 (5)线性关系显著和:线性关系不显著 和y x y x H 10H : 因为414.424=>=αF F ,所以拒绝原假设,x 与y 之间的线性关系显著。 2.(1) 方差分析表 df SS MS F Significance F 回归分析 1 425 425 85 0.017 残差 15 75 5 - - 总计 16 500 - - - (2)判定系数%8585.0500 425 2 ==== SST SSR R 表明在维护费用的变差中,有85%的变差可由使用年限来解释。 (3)9220.085.02===R r 二者相关系数为0.9220,属于高度相关 (4) x y 248.1388.6?+= 分布;显著。 的自由度为t n r n r t 2);12 ||2 ---=

回归系数为1.248,表示每增加一个单位的产量,该行业的生产费用将平均增长1.248个单位。 (5)线性关系显著性检验: 线性关系显著 :生产费用和产量之间性关系不显著生产费用和产量之间线10:H H 因为Significance F=0.017<05.0=α,所以线性关系显著。 (6) 348.3120248.1388.6248.1388.6?==?++=x y 当产量为10时,生产费用为31.348万元。

统计学第五章 练习

第五章 一、填空题: 1、时间序列的构成要素包括 和 。 2、绝对数时间序列可以分为 和 两种,序列中不同时间数值相加有实际的意义的是 。 3、设i=1,2,…n , i a 为第i 期发展水平,则1a 称为 ,n a 称为 ,/i a 1 i a 是 , /i a 1a 是 。 4、计算间断时点序列平均发展水平,一般有两个假设条件:假设上期末水平 本期初水平,其二是假设现象在间断期内数量 变化。 5、时间序列的波动可以分解为 、 、循环变动和不规则变动。 6、报告期粮食总产量增加12%,粮食播种面积增加9%,则粮食每亩产量提高 。 二、单项选择题 1、时间序列与变量数列( )。 A 、都是根据时间顺序排列的 B 、都是根据变量值大小排列的 C 、前者根据时间顺序排列的,后者根据变量值大小排列的 D 、前者根据变量值大小排列的,后者根据时间顺序排列的 2、时间序列中,数值大小与时间长短有直接关系的是( )。 A 、时点序列 B 、时期序列 C 、平均数时间序列 D 、相对数序列 3.对时间数列进行动态比较分析和动态平均分析的基础指标是( )。 A 、发展水平 B 、发展速度 C 、平均发展水平 D 、平均发展速度 4、发展速度属于( )。 A 、比例相对数 B 、动态相对数 C 、比较相对数 D 、强度相对数 5、一个动态数列的多个环比增长速度分别为4%、6%、9%,该数列的定基增长速度为( )。 A 、4%×6%×9% B 、 104%×106%×109% C 、(4%×6%×9%)-1 D 、(104%×106%×109%)-1 6、 若各年环比增长速度保持不变,则各年的增长量( )。 A 、逐年增加 B 、逐年减少 C 、保持不变 D 、无法判断

管理统计学第五章答案

假定一个地区地汽油价格服从正态分布,你所收集到地这些数据能够提供拒绝这一想法地足够证据吗?令α. 解:由于只有个样本,所以属于小样本抽样,且总体服从正态分布,对于该题采用单样本检验,利用表格进行分析: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 根据单样本检验地决策规则,,α,根据双侧检验理论,≥α,所以可以接受原假设,所以这个数值和该地区地石油价格是基本相等地,没有明显差异.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 .根据对全国交通状况地一份调查,对于那些乘车上下班地人来说,平均通勤时间为分钟,其人数总量为万万.假定一个研究者居住在一个人口为万地城市里,想要验证通勤时间是否增加了,他随机选取了名通勤者作为样本,收集地数据如下所示,令α,并假定通勤时间服从了正态分布,他能得到什么结论?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 解:由于只有个样本,所以属于小样本抽样,且总体服从正态分布,对于该题采用单样本检验,利用表格进行分析: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 假设平均通勤时间没有增加.

根据单样本检验地决策规则,,α,根据双侧检验理论,≥α,所以可以接受原假设,所以该地区地通勤时间和平均时间是基本相等地,没有明显差异.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 .美国独立保险代理处对参加保险地客户进行了一次调查,发现其中地人会重读他们地保单,地会有时重读一下,地会很少重读,地从来不重读.假定一家大型保险公司投入大量地时间和金钱对保单条款进行修改,以使他们地保单更具有吸引力、更便于阅读和理解.新保单使用一年后,公司经理想要确定一下保单地修改对那些常要中毒保单地投保人比例是否产生了很大地影响,他们与位参与本公司保险地顾客联系,问他们是否经常重读自己地保单,这位都是过去一年中参加地保险,其中个回答“是”,令α.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 解:建立假设::π,:π≠ 已知,因为>,检验统计量: 当α时,查表得α,因为> α,所以落在不拒绝区域,接受原假设,所以他们对保单地修改对那些常要重读保单地投保人比例没有产生影响.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 .一家公司地审计员认为年,公司地出差津贴补助上涨很大,为验证这种想法,这个审计员从公司年和年地记录中分别选出次、次工作出差剂量作为样本,数据如下: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 年年 试利用这些数据进行验证:年平均出差津贴补助是否上涨很大,假定第一类错误发生地概率为.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 解:两者地抽样个数不等,不能使用配对样本均值之间地检验,选择使用独立抽取地两个样本对两个总体均值只差地检验,利用进行计算: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 假设年年地平均出差补助没有显著上涨.

统计学第一章课后习题及答案

第一章 练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 1.统计的含义有三种,其中的基础是() A.统计学B.统计方法 C.统计工作D.统计资料 2.对30名职工的工资收入进行调查,则总体单位是() A.30名职工B.30名职工的工资总额 C.每一名职工D.每一名职工的工资 3.下列属于品质标志的是() A.某人的年龄B.某人的性别 C.某人的体重D.某人的收入 4.商业企业的职工人数,商品销售额是() A.连续变量B.离散变量 C.前者是连续变量,后者是离散变量D.前者是离散变量,后者是连续变量5.了解某地区工业企业职工的情况,下列哪个是统计指标() A.该地区每名职工的工资额B.该地区职工的文化程度 C.该地区职工的工资总额D.该地区职工从事的工种 二、多项选择题 1.社会经济统计的特点,可概括为() A.数量性B.同质性 C.总体性D.具体性 E.社会性 2.统计学的研究方法是() A.大量观察法B.归纳推断法 C.统计模型法D.综合分析法 E.直接观察法 3.下列标志哪些属于品质标志() A.学生年龄B教师职称C企业规模D企业产值 4.下列哪些属于离散型变量 A年龄B机器台数C人口数D学生成绩 5.总体,总体单位,标志,指标这几个概念间的相互关系表现为() A.没有总体单位就没有总体,总体单位也离不开总体而独立存在 B.总体单位是标志的承担者 C.统计指标的数值来源于标志 D.指标是说明统计总体特征的,标志是说明总体单位特征的 E.指标和标志都能用数值表现 6.指标和标志之间存在着变换关系,是指() A.在同一研究目的下,指标和标志可以对调 B.在研究目的发生变化时,指标有可能成为标志

统计学习题答案 第5章 参数估计

第5章 参数估计 ●1. 从一个标准差为5的总体中抽出一个容量为40的样本,样本均值为25。 (1) 样本均值的抽样标准差x σ等于多少? (2) 在95%的置信水平下,允许误差是多少? 解:已知总体标准差σ=5,样本容量n =40,为大样本,样本均值x =25, (1)样本均值的抽样标准差 x σ=0.7906 (2)已知置信水平1-α=95%,得 α/2Z =1.96, 于是,允许误差是E = α/2 Z 6×0.7906=1.5496。 ●2.某快餐店想要估计每位顾客午餐的平均花费金额,在为期3周的时间里选取49名顾客组成了一个简单随机样本。 (3) 假定总体标准差为15元,求样本均值的抽样标准误差; (4) 在95%的置信水平下,求允许误差; (5) 如果样本均值为120元,求总体均值95%的置信区间。 解:(1)已假定总体标准差为σ=15元, 则样本均值的抽样标准误差为 x σ15=2.1429 (2)已知置信水平1-α=95%,得 α/2Z =1.96, 于是,允许误差是E = α/2 Z 6×2.1429=4.2000。 (3)已知样本均值为x =120元,置信水平1-α=95%,得 α/2Z =1.96, 这时总体均值的置信区间为 α/2 x Z 0±4.2=124.2115.8 可知,如果样本均值为120元,总体均值95%的置信区间为(115.8,124.2)元。 ●3.某大学为了解学生每天上网的时间,在全校7500名学生中采取不重复抽样方法随机抽取36人,调查他们每天上网的时间,得到下面的数据(单位:小时): 3.3 3.1 6.2 5.8 2.3 4.1 5.4 4.5 3.2 4.4 2.0 5.4 2.6 6.4 1.8 3.5 5.7 2.3 2.1 1.9 1.2 5.1 4.3 4.2 3.6 0.8 1.5 4.7 1.4 1.2 2.9 3.5 2.4 0.5 3.6 2.5

统计学各章习题及答案

统计学习题目录 第一章绪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二章数据的收集与整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第三章统计表与统计图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第四章数据的描述性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第五章参数估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第六章假设检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第七章方差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第八章非参数检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第九章相关与回归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6第十章多元统计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0第十一章时间序列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4第十二章指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7第十三章统计决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1第十四章统计质量管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4

统计学第五章测试题

第五章测试题 一、简答题 1、简述抽样调查的概念和特点 抽样调查的定义:抽样调查时实际中应用最广泛的一种调查方式和方法,它是从调查对象的总体中随机抽取一部分单位作为样本进行调查,并根据样本调查结果来推断总体数量特征的一种非全面调查。 抽样调查的特点:经济性、时效性、适应性、准确性 2、什么是随机原则?在抽样法中为什么要遵守随机原则? 在抽选样本时排除主观上有意识的抽选调查单位 使总体每个单位都有相同的机会被抽中。 3、什么是抽样误差?影响抽样误差的因素有哪些? 由于抽样的随机性而造成样本指标和总体指标之间的误差,这种误差是抽样调查所固有的、不可避免的,也叫随机误差。 样本容量、抽样方法、抽样组织形式、总体指标变动度 4、简单随机抽样中,必要样本单位数的影响因素是什么? 二、单选题 1.在抽样推断中,必须遵循(B)原则抽取样本。 A.随意原则B.随机原则C.可比原则D.对等原则 2.抽样平均误差反映了样本指标与总体指标之间的(B)。 A.可能误差范围 B.平均误差程度 C.实际误差 D.实际误差的绝对值 3.样本指标和总体指标(B)。 A.前者是确定值,后者是随机变量 B.前者是随机变量,后者是确定值 C.两者均是确定值 D.两者均是随机变量 4.抽样调查的目的主要在于(C)。 A.计算和控制误差B.了解个体情况 C.从数量上用样本来推断总体D.对调查单位做深入研究 5.如果样本单位数减少到原来的一半,在简单随机抽样条件下,抽样平均误差(σ/根号n)将会(D)。 A.减少一半B.扩大1倍C.扩大2倍D 6.从纯理论出发,在直观上最符合随机原则的抽样方式是(A)。 A.简单随机抽样 B.类型抽样 C.等距抽样 D.整群抽样

统计学基础

一、单项选择题(共10道小题,共100.0分) 1.在下列调查中.调查单位与填报单位一致的是( )。 A. 公司设备调查 B. 农村耕地调查 C. 学生学习情况调查 D. 汽车养护情况调查 2. 3.在统计调查中,调查标志的承担者是( )。 A. 调查对象 B. 调查单位 C. 填报单位 D. 调查表 4. 5.填报单位( )。 A. 是调查标志的承担者 B. 是负责向上报告调查内容的单位 C. 是构成调查对象的每一单位 D. 即是总体单位 6. 7.变量数列中各组频率之和是( )。 A. 不等于l B. 大于1 C. 小于1 D. 等于l

8. 9. 统计表的结构,从其外形看,是由( )。 A. 标题和数字资料两部分构成 B. 标题、横行、纵栏标目三部分构成 C. 横行和纵栏数字资料构成 D. 标题、横纵、纵栏、数字资料等部分构成 10. 11.有20个工人看管机器台数资料如下:2、5、4、4、3、4、3、4、4、2、2、 4、3、4、6、3、4、 5、2、4,按以上资料编制分配数列,应采用( )。 A. 单项式分组 B. 等距分组 C. 不等距分组 D. 以上几种分组均可 12. 13.某厂劳动生产率计划在去年的基础上提高8%,执行结果仅比去年提高4%, 则劳动生产率的计划完成相对数算式为( )。 A. 4%÷8% B. 8%÷4% C. (100%+4%)÷(100%+8%) D. (1+8%÷1+4%) 14. 15. (错误) 下面属于结构相对指标的是( )。

A. 招生录取率 B. 人均钢产量 C. 轻重工业比例 D. 人均国民收入 16.对全市科技人员进行调查,每位科技人员是总体单位,科技人员的职称是 ( )。 A. 品质标志 B. 变量 C. 变量值 D. 标志值 17. 18.某学生某门课成绩为80分,则该成绩是( )。 A. 品质标志 B. 数量标志 C. 变量 D. 指标 1.设2000~2004年各年的环比增长速度为6%、7%、8%、9%和10%,则平均增长速度为 ( )。 A. B. C.

统计学第五章课后题及答案解析

第五章 练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 1.抽样推断的目的在于() A.对样本进行全面调查 B.了解样本的基本情况 C.了解总体的基本情况 D.推断总体指标 2.在重复抽样条件下纯随机抽样的平均误差取决于() A.样本单位数 B.总体方差 C.抽样比例 D.样本单位数和总体方差 3.根据重复抽样的资料,一年级优秀生比重为10%,二年级为20%,若抽样人数相等时,优秀生比重的抽样误差() A.一年级较大 B.二年级较大 C.误差相同 D.无法判断 4.用重复抽样的抽样平均误差公式计算不重复抽样的抽样平均误差结果将()A.高估误差 B.低估误差 C.恰好相等 D.高估或低估 5.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如果允许误差缩小为原来的1/2,则样本容量()A.扩大到原来的2倍 B.扩大到原来的4倍 C.缩小到原来的1/4 D.缩小到原来的1/2 6.当总体单位不很多且差异较小时宜采用() A.整群抽样 B.纯随机抽样 C.分层抽样 D.等距抽样 7.在分层抽样中影响抽样平均误差的方差是() A.层间方差 B.层内方差 C.总方差 D.允许误差 二、多项选择题 1.抽样推断的特点有() A.建立在随机抽样原则基础上 B.深入研究复杂的专门问题 C.用样本指标来推断总体指标 D.抽样误差可以事先计算 E.抽样误差可以事先控制 2.影响抽样误差的因素有() A.样本容量的大小 B.是有限总体还是无限总体 C.总体单位的标志变动度 D.抽样方法 E.抽样组织方式 3.抽样方法根据取样的方式不同分为() A.重复抽样 B.等距抽样 C.整群抽样 D.分层抽样 E.不重复抽样 4.抽样推断的优良标准是() A.无偏性 B.同质性 C.一致性 D.随机性 E.有效性 5.影响必要样本容量的主要因素有() A.总体方差的大小 B.抽样方法

统计学第11章习题

单项选择题: 1、下列各项中属于指数的是: (A) 人均粮食产量 (B )平均价格 (C )发展速度 (D )人口数 2、指数按其所表明的经济指标性质不同,分为: (A) 个体指数和总指数 (B )数量指标指数和质量指标指 数 (C )定基指数和环比指数 (D )平均指数和总指数 4、以某一固定时期作分母而计算出来的指数是: (A )环比指数 (B )定基指数 (C) 数量指标指数 (D )质量指标指数 5、某百货公司今年与去年相比,所有商品的价格平均提高了 10%,销售量平均下降了 10%,则商品销售额( ) A 、上升 B 、下降 C 、保持不变 D 、可能上升也可能下降 6、某企业销售额增长了 5%,销售价格下降了 3%,则销售量: (A )增长8% ( B )增长% (C )增长% (D )增长% 7、在编制综合指数时,要求指数中分子和分母的权数必须是( ) A 、同一时期的 B 、不同时期的 C 、基期的 D 、报告期的 8、编制单位成本指数 时,同度量因素一般应采用: (A )报告期销售量(B )基期销售量 (C )基期销售价格 (D )报告期销售价格 9、 q 1p 0 q 0 p 0 表示: (A) 由于价格变动引起的产值增减数 (B) 由于价格变动引起的产量增减数 (C) 由于产量变动引起的价格增减数 (D) 由于产量变动引起的产值增减数 3、指数按对象范围不同,可分为: (A )个体指数和总指数 (C )定基指数和环比指数 (B) 数量指标指数和质量指标指数 (D )平均指数和综合指数

10、按照个体指数和报告期销售额计算的价格指数是( 11、最常用的加权调和平均数是: k P (B ) P o q o (A ) kq k q P o q o P o q o 1 P o q o k q (C k p P o q o P0 1 P o q o k p k P (D ) P 1 P4 k P 12、在指数体系中,总量指数与各因素指数之间的数量关系是( ) A 、总量指数等于各因素指数之和 B 、总量指数等于各因素指数之差 C 、总量指数等于各因素指数之积 D 、总量指数等于各因素指数之商 13、消费价格指数反映了( ) A 、 城乡商品零售价格的变动趋势和程度 B 、 城乡居民购买生活消费品价格的变动趋势和程度 C 、 城乡居民购买服务项目价格的变动趋势和程度 D 、 城乡居民购买生活消费品和服务项目价格的变动趋势和程度 、计算题 1、某百货商场报告年的商品零售额为 420万元,报告年比基年增加了 30万元, 零 售物价上涨%,试计算该商场商品零售额变动中由于零售价格和零售量变动 的影响程度和影响的绝对额。 A 、综合指数 C 、总平均数指数 B 、加权调和平均指数 D 、加权算术平均指数

统计学原理第五章

第五章综合指标 学习要点:了解各种指标的概念及作用,掌握相对指标、平均指标的特点及计算方法,变异指标的计算方法。 §1、总量指标 §2、相对指标 §3、平均指标 §4、变异指标 学习知识点: 前言: 1、总量指标是反映社会经济现象发展的总规模、总水平的综合指标。将总体单位数相加或总体单位标志值相加,就可以得到说明在一定时间、空间条件下某种现象总体的总规模、总水平的指标,即总量指标。 如:2010年年年末为1339724852亿,反映是我国人口的总规模。 总量指标的作用: 第一、总量指标可以用来反映一个国家的基本国情国力,反映一个地区、一个部门或一个单位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是人们对客观事物认识的起点。 第二、总量指标可以用来作为制定政策、制定计划和实行科学管理的基本依据,也是检查政策、计划执行情况,反映社会经济活动绝对效果的重要指标。 第三、总量指标可以用来研究客观现象的数量表现及其发展的变化趋势。 第四、总量指标是计算相对指标和平均指标的基础。 一、总量指标的种类: 1、按其反映现象总体内容的不同: ? 总体单位总量(简称单位总量):指总体内所有单位的总数, 表示总体本身规模的大小。对于一个确定的统计总体,其总体 单位总量是唯一确定的。 ? 总体标志总量(简称标志总量):指总体中各单位标志值总 和。对于确定的统计总体,标志总量不是唯一的,而是随着标 志的不同可计算不同的标志。 ? 例:我们研究某市三级医院的基本情况,则全市三级医院的总 数量是总体单位总量,而全部三级医院职工总人数、全部三级 医院职工工资总额等就是总体指标总量。

2、按反映时间状况的不同,可分为时期指标和时点指标。 ? 时期指标指反映某社会经济现象在一段时间活动结果的总量指 标,它反映的是一段时间连续发生变化过程。如产品总量、货 物运输量、商品销售量、国内生产总量等。 ? 时点指标是反映社会经济现象在某一时间(瞬间)状况上的总 量指标。如人口数、职工数、设备台数等。 二、总量指标的计量单位 1. 实物单位 是根据事物的自然属性和特点采用的计量单位。 ? 实物单位的分类: ①自然单位:它是按照研究现象的自然状况来计量其数量的一种计量单位。如人口以“人”为单位,汽车以“辆”为单位等。 ②度量衡单位:它是按照度量衡制度的统一规定来确定的计量单位。如粮食、钢铁、原煤等以“千克”或“吨”为单位。 ③标准实物单位:按照统一折算的标准来度量被研究现象数量的一种计量单位。如各种不同发热量的能源折合为7000大卡/千克的标准煤计算等。 注:实物单位说明事物直观、具体,但用不同的实物单位表示的实物单位表示的实物数量不能相加,即其综合性较差。 实物指标指将实物单位计量的指标,其特点: ①能直接反映产品的使用价值或现象的具体内容,因而能够具体地表明事物的规模和水平。 ②实物指标还是计算价值指标的基础。 ③实物单位有局限性,它缺乏对不同类产品或商品的综合性能。 2、价值单位 是货币来衡量社会或劳动成果的一种计量单位,又叫货币单位。例如,国民生产总值、国民收人、工资总额等。 使用货币单位可以把不能直接相加的不同物品的数量变为可以加总,用以综合说明具有使用的总量。价值指标具有广泛的综合性和概括性。 3、劳动量单位 是用劳动时间表示的计量单位。如工时、工日等。劳动量单位一般用来计算计算劳动总消耗,也可以计量劳动的总成果。 4、双重单位和复合单位:是指在需要同时采用两个或两个以上单位来计量事物时采用的单位。 如货物周转量以“吨/公里”,发电量以“千瓦/时”为计量单位。

统计学第三章习题

第三章数据分布特征的描述 一、单选题 1. 如果所掌握到的只是各单位的标志值(变量值),这时计算算术平均数()。 A 应用简单算术平均数B应用加权算术平均数 C用哪一种方法无法判断D这种资料不能计算算术平均数 2. 加权算术平均数受什么因素的影响()。 A 只受各组变量值大小的影响B只受各组次数多少的影响 C同时受以上两种因素的影响D无法做出判断 3. 权数本身对加权算术平均数的影响决定于()。 A 权数所在组标志值的大小B权数绝对数值的大小 C各组单位数占总体单位数比重的大小D总体单位数的多少 4. 标志值的次数多少,对于算术平均数的影响有权衡轻重的作用。若把标志值的次数都缩小为原来的十分之一,则算术平均数的值为()。 A 也缩小为原来的十分之一B保持不变C扩大为原来的十倍D无法判断 5. 如果被平均的每一个标志值都增加5个单位,则算术平均数的数值()。 A 也增加5个单位B只有简单算术平均数是增加5个单位 C减少5个单位D保持不变 6. 设某企业在基期老职工占60%,而在报告期准备招收一批青年工人,估计新职工所占的比重将比原来增加20%。假定老职工和新职工的工资水平不变,则全厂职工的总平均工资将如何变化()。 A 提高B降低C不变D无法判断 7. 设有8个工人生产某种产品,他们的日产量(件)按顺序排列是:4、6、6、8、9、12、14、15,则日产量的中位数是()。 A 4.5B8和9 C8.5 D没有中位数 8. 在下列哪种情况下, 算术平均数、众数和中位数三者相等()。 A 只有钟形分布B只有U形分布 C钟形分布或U形分布D只有对称的钟形分布 9. 当变量右偏分布时,有()。 A MoMe>X C Mo≤Me≤X D Mo≥Me≥X 10. A 各组工资水平的变动B各组人数的增加C各组人数结构的变动D职工收入的下降 11. 总体的离散程度越大,说明()。 A 平均数的数值越大B平均数的代表性越大C平均数的数值越小D平均数的代表性越小 12. 平均差的基本含义可表述为()。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