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最新高考数学必背公式与知识点检测(精华版)

最新高考数学必背公式与知识点检测(精华版)

最新高考数学必背公式与知识点检测(精华版)
最新高考数学必背公式与知识点检测(精华版)

高考数学必背公式与知识点过关检测

姓名班级

第一部分:集合与常用逻辑用语

1.子集个数:含n 个元素的集合有个子集,有个真子集,有个非空子集,有个非空真子集

2.常见数集:自然数集:

实数集:

正整数集:或整数集:有理数集:3.空集:是任何集合的,是任何非空集合的.

4.元素特点:5.集合的的运算:、

集运算、

、确定性

集运算、集运算

,则

6.四种命题:原命题:若p ,则q ;逆命题:若;否命题:若,则;

逆否命题:若,则;原命题与逆命题,否命题与逆否命题互

;原命题与逆否命题、否命题与逆命题互为;原命题与否

。互

命题、逆命题与逆否命题互

为逆否的命题

7.充要条件的判断:p q ,p 是q 的条件;p q ,q 是p 的条件;p q ,p, q 互为条件;若命题p 对应集合 A ,命题q 对应集合B ,则p q 等价于,p q 等价于

注意区分:“甲是乙的充分条件(甲乙)”与“甲的充分条件是乙(乙甲)”;8.逻辑联结词:或命题:p q ,p, q 有一为真即为,p, q 均为假时才为;

且命题:p q ,p, q均为真时才

为,p, q 有一为假即为;非命题:p 和p 为

一真一假两个互为对立的命题

9. 全称量词与存在量词:⑴全称量词------- “所有的”、“任意一个”等,用表示;

全称命题p:x M , p( x) ;全称命题p 的否定p:;

⑵存在量词-------- “存在一个”、“至少有一个”等,用表示;

特称命题p:M , p( x) ;特称命题p 的否定p:;

x

第二部分:函数与导数及其应用

1.函数的定义域:分母0;偶次被开方数0

且;0 次幂的底数

1

0;对数函数

的真数0;指数与对数函数的底数0

2.分段函数:值域(最值)、单调性、图象等问题,先分段解决,再下结论;分段函数是一个函数,其定义域是各段定义域的、值域是各段值域的

▲y

3.函数的单调性: 设 x 1 , x 2

,那么:

[ a,b] ,且

1/2

=| c os 2 x +1/2 图象▲ f ( x 1 ) x f (x 2 )

x y

(1)

在 a,b 上是

函数;

f ( x) x

y= cos |x|

图象

1 2 f ( x 1 ) x 1 f ( x 2 )

x 2

(2) ( x 1 上是

函数;

x 2 ) f ( x 1 ) f ( x 2 )

f (x)在 0

a, b (3)如果 f ( x) 0 ,则 f (x) 为 函数; f ( x) 0 ,则 f (x) 为

函数;

(4)复合函数的单调性: 根据“同

”来判断原函数在其定义域内的单调性 . 4.函数的奇偶性 : ⑴函数的定义域关于 对称是函数具有奇偶性的 前.提.条.件.

⑵ f ( x) 是

函数

f ( x)

f ( x) ; f (x) 是 函数 f ( x) f ( x) .

⑶奇函数 f ( x) 在 0 处有定义,则

⑷在关于原点对称的单调区间内:奇函数有 的单调性,偶函数有 的

单调性

⑸偶函数图象关于 轴对称、奇函数图象关于坐标 对称

5.函数的周期性:

周期有关的结论: ( 约定 a > 0) (1) f ( x)

f ( x a) ,则 f (x) 的周期 T=

1 f (x)

1 f ( x)

(2) f ( x a)

f (x) ,或 ( f (x ) 0) ,或 ( f (x) 0),

f (x a)

f (x a)

则 f (x) 的周期 T= (3) f ( x a)

f ( x a) 或 f ( x 2a)

f ( x)( a 0)

f (x) 的周期为

6.函数的对称性:

① y f ( x) 的图象关于直线 对称 f (a x) f (a x) f (2 a x) f (x) ;

f (a x) f (b x) ② y

f ( x) 的图象关于直线

对称

f (a b x) f (x) ;

7.对数运算规律:

(1)对数式与指数式的互化: b

(2)对数恒等式: log a 1 , log a , log a a

. lg 2+lg5

a

(3)对数的运算性质: M N

①加法: log a log a ②减法:

M N

log a

n

(n log

a N

③数乘:

④恒等式: log R )

M a

a

log m N n

⑤ log b ⑥换底公式: log a N

m

a

log a

m 8.二次函数:

ax 2 c (a ≠0)的图象的对称轴方程是 二次函数 y bx ,顶点

b

2

坐标是

判别式 4ac ;

0 时,图像与 x 轴有

个交点;

0 时,图像与 韦达定理:

x 轴有

个交点;

0 时,图像与 x 轴没有交点;

9. 2

ax 若 x 1, x 2 是一元二次方程 0) 的两个根,则:x 1+x 2= ,x 1 x 2= 0( a . bx c 10.零点定理:若 y=f(x) 在[ a, b] 上满足 一个零点 11. 常见函数的导数公式: , 则 y=f(x) 在(a, b) 内至少有 ① (C)'

;② ( x n )'

; (n x )'

③ (sin x )' ④ (cos x )'

; ; ⑤ (e x )'

x ' ( a )

; ⑥ ;

⑦ (ln x )'

12. 导数运算法则:

' ;

⑧(logx .

( 1) ; f x g x

f g x

x

(2)

13.曲线的切线方程: 函数 y

f (x) 在点 x 0 处的导数是曲线 f ( x) 在 P( x 0 , f ( x 0 )) 处的切线

y

的斜率为 f (x 0 ) ,相应的切线方程是 .

14.微积分基本定理:

如果 f x 是 a, b 上的连续函数,并且有 F x

f x ,则

第三部分:三角函数、三角恒等变换与解三角形

1.角度制与弧度制互化: 360°=

rad

,180° =

rad

,1°=

rad

,1rad=

为弧度制

,弧长为 l ,周长为 =

C ,面积为 S ,则

r 2.若扇形 的圆心角为 ,半径为 , S=

l

, C

3. 三角函数定义式: 角 终边上任一点(非原点) P (x, y) , 设 | OP | r 则 sin

cos , tan

4.同角三角函数的基本关系:

1 平方关系:2商数关系:tan = .5. 函数的诱导公式:口诀:.

1 sin 2k sin ,,

.(k∈Z)

tan tan (2),,.

,tan tan

(3) ,.

tan tan

(4) ,, .

5 sin cos

2,.

cos sin

2

(6)

6.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

,.

α

0°30°45°60°90°120°135 °150 °180°270°角α的

弧度数

Sin α

Cosα

tan α

7.三角函数的图像与性质:

定义域

值域

周期

奇偶性

单调性

对称性

8.几个常见三角函数的周期:

① sin x

与 的周期为

.

y cos x y

② ) 或 y cos( x ) (

0 )的周期为

.

y sin( x x tan

2

③ 的周期为

.

y

cos x 的周期为

y ④

9. 两角和与差的正弦、余弦和正切公式: (1)c o s ; (2)cos ; ; (4)sin ;

(3)sin ;

.

(5)tan

(6)tan

10. 二倍角的正弦、余弦和正切公式: cos2 = =

2

2

降次公式: , sin

, sin cos cos

11.引入辅助角公式: asin

bcos

. (

其中, 辅助角

b a 所在象限由点 (a, b) 所在的象限决定 , tan ).

12. 正弦定理:

.

(R

ABC 外接圆直径)

注 : ① a : b : c sin A: sin B : sin C ; ② a 2 R sin A,b 2R sin B, c 2 R sin C

a

sin A b

sin B c

sin C a b sin B c

sin A sin C

13. 余弦定理:

.

(变式)

(以 A 角和其对边来表示)

14. 三角形面积公式: =

=

S ABC (用边与角的正弦值来表示) 三角形面积导出公式:

( r 为 r =

ABC 内切圆半径) =

( R 外接圆半径) S ABC

2R =

15. 三角形内切圆半径 外接圆直径 =

=

第四部分:平面向量、数列与不等式

r 1. 平面向量的基本运算: 设 a r

(x 1, y 1 ) , b r ( x 2 , y 2 ) ;(

b r 0 ) r ; a r

b =

▲=

1/2

=| c os 2 +1/2 图象r

r (定义公式) =

(

坐标公式 ) .

a b

r a r

在 b 方向上的投影为 =

( 坐标公式 ) . r b r a (一般表示) (坐标表示) . r r a ∥ b

(一般表示)

(坐标表示).

夹角公式: cos

=

(

坐标公式 ).

r

0 ;

2. 若

G 为 ABC 的重心,则 =

且 G 点坐标为 ( , P ,A ,B 三点共线 )

→ → → 3. 三点共线的充要条件: =1

OP =xOA +yOB

且 4. 三角形的四心 重心:三角形三条 外心:三角形三边 内心:三角形三 垂心:三角形三边上

交点.

相交于一点 . 相交于一点 .

的相交于一点 .

5. 数列 { a n } 中 a n 与 S n 的关系 a n

6. 等差数列与等比数列对比小结:

等差数列 等比数列

定义

1. a n

1. a n 公式

2. S n

2. S n

1. a, b, c 成等差数列

1. a, b, c 成等比数列

b 为 a 与

c 的等差中项 称

b 为 a 与

c 的等比中项 性质

2.若 m 7. 常见数列的和:

n p q , 2.若 m n p q , 则

① 1+2+3+

+n=

2 2 2

2 ② 1 +2 +

3 +

+n = +n =

3 3 3

3 ③ 1 +2 +3 +

8. 一元二次不等式解的讨论 .

二次函数 ( a

0 )的图象

一元二次方程

a 0 ,

b 0 ,则 9. 10. 均值不等式: 重要不等式:

11.极值定理: 已知 x, y 都是正数,则有:

(1) 如果积 xy 是定值 p ,那么当 x y 时和 x y 有最小值 ;

(2) 如果和 x y 是定值 s ,那么当 x y 时积 xy 有最大

.

12. 两个着名不等式: (1)平均不等式: 如果 a , b 都是正数,那么

(当仅当 a =b 时取等号)即:平方平均≥算术平均≥几何平均≥调和平均(

a 、

b 为正数)

2 2 2 2 a ( b ) a b a ( b )

a b 2

a =

b 时, 特别地, (当 ab )

2 2 ab 2 2 2 1 ( a 2

1

2 2

2 n

)

2

幂平均不等式: a a

... a

a ... a 1 2 n n

ad=bc 时取等号)

(2)柯西不等式:

.

(当且仅当 第五部分:立体几何与解析几何

1. 三视图与直观图:

原图形与直观图面积之比为 常见几何体表面积公式: 2. 圆柱的表面积 圆台的表面积 S= S=

圆锥的表面积 S= 球的表面积 S=

3.常见几何体体积公式:

柱体的体积 台体的体积 V= V= 锥体的体积 球体的体积 V= V= 4. 常见空间几何体的有关结论:

⑴棱锥的平行截面的性质:如果棱锥被平行于底面的平面所截,那么所得的截面与底 面 ,截面面积与底面面积的比等于顶点到截面距离与棱锥高的 ;相应

小棱锥与小棱锥的侧面积的比等于顶点到截面距离与棱锥高的 . a ,b ,c ,则体对角线长为 ,体积 V= ⑵长方体从一个顶点出发的三条棱长分别为 全面积为 ,

a ,则体对角线长为

⑶正方体的棱长为

,

全面积为

,体积 V= 长.

正方体的棱切球的

⑷球与长方体的组合体 球与正方体的组合体 : 长方体的外接球的直径=长方体的 : 正方体的内切球的直径 =正方体的

,

直径 =正方体的 长, 正方体的外接球的直径 =正方体的体 长. ⑸正四面体的性质:设棱长为 a ,则正四面体的: ① 高: ;②对棱间距离: ;③内切球半径: ;④外接球半径: 5. 空间向量中的夹角和距离公式: (1)空间中两点 A ( x 1 , y 1, z 1 ) , B ( x 2 , y 2 , z 2 ) 的距离 d= r r

a,b ) ] cos θ= (2)异面直线夹角: (0, (两直线方向向量为 2

r r

(3)线面角: [0, ] ,且 (

l , n 为直线的方向向量与 sin θ=

2

平面的法向量) r r

] ,且 cos θ=

(4)二面角:

[0, (两平面的法向量分别为 n 1 和

n 2 ) r

n ,平面 (5)点到面的距离: d=

6.直线的斜率: k =

( 为直线的倾斜角, 平面 的法向量为 内任一点为 N ,点 M 到平面 的距离

=

A(x 1, y 1 ) 、 B( x 2 , y 2 ) 为直线上的两点) 7. 直线方程的五种形式: 直线的点斜式方程: ( 直线 l 过点 P 1(x 1, y 1) ,且斜率为 k ) . 直线的斜截式方程: ( b 为直线 l 在 y 轴上的截距 ).

直线的两点式方程: ( P 1 ( x 1 , y 1 ) 、 P 2 (x 2 , y 2 ) x 1

x 2 , y 1

y 2 ).

直线的截距式方程:

( a 、 b 分别为直线在 x 轴、 y 轴上的截距,

a 0,

b 0 ). 直线的一般式方程:

8.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

(

其中 A 、B 不同时为 0).

(1)若 l 1 : y b 1 , l 2 : y b 2 , 则: k 1 x k 2 x ① l 1 ∥ l 2

0 , ;

B 2 y . (2)若 l 1 : A 1x ① l 1 ∥ l 2 9.距离公式:

0 , 则:

;②. B 1 y C 1 l 2 : A 2 x 且 C 2

.

l 1

l 2

(1)点 P 1 (x 1, y 1 ) , P 2 ( x 2 , y 2 ) 之间的距离: (2)点 P(x 0, y 0 ) 到直线 0 的距离:

Ax By C (3)平行线间的距离: Ax By C 1 0 与 Ax By C 2 0 的距离:

10. 圆的方程: ( 1)圆的标准方程:

( 2)圆的一般方程:

( D 2

d 与半径 R 的大小关

2

E

4 F

0)

11.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 判断圆心到直线的距离

(1)当 (2)当 (3)当

时,直线和圆 时,直线和圆 时,直线和圆 (有两个交点); (有且仅有一个交点) ; (无交点);

12. 圆与圆的位置关系: 判断圆心距 d 与两圆半径和 R 1 R 2 ,半径差 R 1 R 2 ( R 1 R 2 )的大

小关系: (1)当 (2)当 (3)当 (4)当 (5)当

时,两圆 时,两圆 时,两圆

时,两圆

时,两圆 ,有 ,有 ,有 ,有 4 条公切线; 3 条公切线;

2 条公切线; 1 条公切线; ,没有公切线;

( d 为直线的距离 r 13. 直线与圆相交所得弦长 |AB|=

为半径 ) 14.椭圆的定义:

(1)第一定义:平面内与两个定点 F 1、 F 2 的距离和等于常数 的点的轨迹 2

. ( a 2

b 2

c ) 叫椭圆 . 这两个定点叫椭圆的焦点,两焦点间的距离叫焦距 (2)标准方程:焦点在 x 轴上: ;焦点在 y 轴上: .

15.双曲线的定义:(1)第一定义: 平面内与两个定点 F 1、 F 2 的距离之差的绝对值等于常数:

. ( c

2

.

2

b

2

a )

的点的轨迹叫双曲线 . 这两个定点叫双曲线的焦点,两焦点间的距离叫焦距 ( 2)标准方程:焦点在 16.抛物线的定义:

(1)平面内与一个定点 x 轴上: ;焦点在 y 轴上: F 和一条定直线 l (点 不在

l 上)的距离的 F 的点的轨迹叫 做双曲线 . 这个定点是抛物线的焦点,定直线是抛物线的准线 . (2)标准方程:焦点在 x 轴上: (椭圆的离心率 ) ;焦点在 y 轴上:

,双曲线的离心率 .

e=

17.离心率: 线的离心率

,抛物

2 2

2 2

x

a

y x a

y b

18.双曲线的渐近线:

1( a 0 ,b 0 )的渐近线方程为

,且与

1

2

2

2

2

b

2

2

x y 具有相同渐近线的双曲线方程可设为 .

a

2 b

2

19.过抛物线焦点的直线: 2

y

倾斜角为

的直线过抛物线 2 p x 的焦点 F 且与抛物线交于 A(x , y ) 、 B( x , y ) 两点

1 1

2 2 ( y 1 |AF|= 0 ): |BF|= |AB|= =

1

|AF| 1 + |BF|

x 1x 2=

y

1y 2

=

= 20.焦点三角形的面积: (1)椭圆: S= ;( 2)双曲线: S=

( F 1 PF 2

21.几何距离:

(1)椭圆双曲线特有距离:①长轴(实轴) : ; ②短轴(虚轴): ;

③两焦点间距离: .

(2)焦准距:①椭圆、双曲线: (3)通径长:①椭圆、双曲线: 22.直线被曲线所截得的弦长公式: ; ; ②抛物线: ②抛物线:

. .

若弦端点为 A ( x 1 , y 1 ), B ( x 2 , y 2 ) , 则 |AB| =

=

=

椭圆: k AB k OP =

双曲线: k AB k OP =

23. 中点弦问题: 第六部分:统计与概率

1. 总体特征数的估计:

x= ⑴样本平均数 = ; 2

S= ⑵样本方差; =

S= ⑶样本标准差 2.概率公式:

P(A+B)=

⑴互斥事件(有一个发生)概率公式: ⑵古典概型:基本事件的总数数为 N ,随机事件 A 包含的基本事件个数为 M ,则事件 P(A)=

A 发生的概率为:

构成事件 A 的区域长度(面积或

体 积等) ⑶几何概型: P( A) 试验的全部结果构成的 区域长度(面积或体积 等)

3.离散型随机变量:

⑴随机变量的分布列:

①随机变量分布列的性质: ②离散型随机变量:

p i ≥ , i=1,2,3

, ; p 1+p 2+ = X P

x 1 P 1

X 2 P 2

X P

n n

均值(又称期望):

EX = 方差: DX =

b ) a 2 DX 注: E (aX b ) aEX b ; D (aX ;

EX = DX =

③二项分布(独立重复试验) :若 X ~B (n , p ), 则 ,

k

k

n k

注: P( X

k) C n p (1 p)

P (B|A )= 1

⑵条件概率: 注: 0 P (B|A ) P (AB )

= ⑶独立事件同时发生的概率: 第七部分:复数与计数原理

1. 复数的基本概念: z a bi (

a ,

b R ) 2

; 虚数单位: i =

(1)实部: (2)模: | z |= ;虚部: =

(3)共轭复数: -z =

(4)在复平面内对应的点为

a+bi=c+di (a ,b ,c ,d ∈R ) (5)复数相等: 2. 复数的基本运算:

(1)加减法:(a+bi )+( c+di )=

(2)乘法:(a+bi )×(

c+di )= (3)除法:(a+bi )÷( c+di )= (a+bi )-( c+di )=

4n 1

i , i

4n 2

4n 3

4n

注: 对虚数单位 i , 有 i

1, i , 1 .

i

i

3.分类计数原理(加法原理)与分步计数原理(乘法原理) :. (1)完成一件事有 n 类不同方案, 在第 1类方案中有

m 1 种不同的方法, 在第 2 类方案中有 m 2

种不同的方法, ,在第 n 类方案中有 m n 种不同的方法.那么完成这件事共有 N=

种不同的方法.

(2)完成一件事情,需要分成 n 个步骤,做第 1步

有 m 1 种不同的方法,做第 2 步有 m 2 种不

同的方法 做第 n 步有 种不同的方法 .那么完成这件事共有 N=

种不同

m n 的方法 .

4.排列数公式: (m ≤ n, m 、 n ∈N*) = = ;

=

规定 0! 1

n , m 5.组合数公式: = N , 且 m n );

6. 组合数性质:

n

7.二项式定理:( a+b ) = r

( C n

叫做二项式系数)

T r+1 =

(r=0,1,2 , n )

8.二项展开式的通项公式: 第八部分:坐标系与参数方程

2

2

x

y

x y

cos sin

1. 极坐标→直角坐标

直角坐标→极坐标

y x

tan

( x 0)

2. 圆的极坐标方程:

①以极点为圆心, a 为半径的圆的极坐标方程是

; ②以 (a,0) (a 0 ) 为圆心, a 为半径的圆的极坐标方程是

③以 (a , ) 2 ④以 a,

0) 为圆心, a 为半径的圆的极坐标方程是

; ( a (a 0) 为圆心, a 为半径的圆的极坐标方程是

;

3

a, 2

⑤以 0) 为圆心, a 为半径的圆的极坐标方程是

( a 3. 常见曲线的参数方程:

普通方程

参数方程

过点 ( x 0 , y 0 ) 倾斜角为

( t 为参

直线 或者 数)

x x 0

( 为参

圆 常见曲线

的普通方 程与参数 方程

数)

x 2

y 2

( 为参

椭圆

1 (a >b >0)

2 2 数)

a b

x 2 2 a

0)

y

2

y 2

2

b

1(a

>0,b > ( 为参

双曲线

数)

( t 为参

抛物线

2 px (p >0)

数)

初中数学重要公式总结

乘法公式(反过来就是因式分解的公式):①(a+b)(a-b)=a2-b2.②(a±b)2=a2±2ab+b2.③(a+b)(a2-ab+b2)=a3+b3.④(a-b)(a2+ab+b2)=a3-b3;a2+b2=(a+b)2-2ab,(a-b)2=(a+b)2-4ab.一、公式:设有n个数x1,x2,…,x n,那么: ①平均数为: 12 ...... n x x x x n; ②极差: 用一组数据的最大值减去最小值所得的差来反映这组数据的变化围,用这种方法得到的差称为极差,即:极差=最大值-最小值; ③方差: 数据1x、2x……, n x的方差为2s,则 2 s= 222 12 1 ..... n x x x x x x n 标准差:方差的算术平方根. 数据1x、2x……, n x的标准差s,则 s= 222 ..... x x x x x x 一组数据的方差越大,这组数据的波动越大,越不稳定。 设∠A是Rt△ABC的任一锐角,则∠A的正弦:sinA=,∠A的余弦:cosA =,∠A的正切:tanA=.并且sin2A+cos2A=1. 0<sinA<1,0<cosA<1,tanA>0.∠A越大,∠A的正弦和正切值越大,余弦值反而越小 余角公式:sin(90o-A)=cosA,cos(90o-A)=sinA. 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sin30o=cos60o=,sin45o=cos45o=,

sin60o=cos30o=, tan30o=,tan45o=1,tan60o=. ④斜坡的坡度:i =铅垂高度 水平宽度=.设坡角为α,则i =tan α= 二次函数的有关知识: 1.定义:一般地,如果 c b a c bx ax y ,,(2 ++=是常数,)0≠a ,那么y 叫做x 的二次函数. 2.抛物线的三要素:开口方向、对称轴、顶点. ①a 的符号决定抛物线的开口方向:当0>a 时,开口向上;当0

最新高考数学必背公式与知识点过关检测(精华版)

高考数学必背公式与知识点过关检测 姓名 班级 第一部分:集合与常用逻辑用语 1.子集个数:含n 个元素的集合有 个子集,有 个真子集,有 个非空子集,有 个非空真子集 2.常见数集:自然数集: 正整数集: 或 整数集: 有理数集: 实数集: 3.空集:φ是任何集合的 ,是任何非空集合的 . 4.元素特点: 、 、 确定性 5.集合的的运算: 集运算、 集运算、 集运算 6.四种命题:原命题:若p ,则q ;逆命题:若 ,则 ;否命题:若 ,则 ;逆否命题:若 ,则 ; 原命题与逆命题,否命题与逆否命题互 ;原命题与否命题、逆命题与逆否命题互 ;原命题与逆否命题、否命题与逆命题互为 。互为逆否的命题 7.充要条件的判断:p q ?,p 是q 的 条件;p q ?,q 是p 的 条件;p q ?,,p q 互为 条件;若命题p 对应集合A ,命题q 对应集合B ,则 p q ?等价于 ,p q ?等价于 注意区分:“甲是乙的充分条件(甲?乙)”与“甲的充分条件是乙(乙?甲)”; 8.逻辑联结词:或命题:p q ∨,,p q 有一为真即为 ,,p q 均为假时才为 ;且命题:p q ∧,,p q 均为真时才为 ,,p q 有一为假即为 ;非命题:p ?和p 为一真一假两个互为对立的命题 9.全称量词与存在量词:⑴全称量词-------“所有的”、“任意一个”等,用?表示; 全称命题p :)(,x p M x ∈?;全称命题p 的否定?p : ; ⑵存在量词--------“存在一个”、“至少有一个”等,用?表示; 特称命题p :)(,x p M x ∈?;特称命题p 的否定?p : ; 第二部分:函数与导数及其应用 1.函数的定义域:分母 0;偶次被开方数 0;0次幂的底数 0 ;对数函数的真数 0;指数与对数函数的底数 0且 1 2.分段函数:值域(最值)、单调性、图象等问题,先分段解决,再下结论; 分段函数是一个函数,其定义域是各段定义域的 、值域是各段值域的 3.函数的单调性:设1x ,2[,]x a b ∈ (1 ? []1212 ()() 0(),f x f x f x a b x x ->?-在上是 函数;

2017年中考数学必背公式大全

2017年中考数学必背公式大全

中考数学必背公式大全 1 同角或等角的补角相等 2 同角或等角的余角相等 3 过两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 4 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5 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和已知直线垂直 6 直线外一点与直线上各点连接的所有线段中,垂线段最短 7 平行公理经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这条直线平行 8 如果两条直线都和第三条直线平行,这两条直线也互相平行 9 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10 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11 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 12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13 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14 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

15 定理三角形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 16 推论三角形两边的差小于第三边 17 三角形内角和定理三角形三个内角的和等于180° 18 推论1 直角三角形的两个锐角互余 19 推论2 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和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 20 推论3 三角形的一个外角大于任何一个和它不相邻的内角 21 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对应角相等 22 边角边公理(SAS)有两边和它们的夹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23 角边角公理(ASA)有两角和它们的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24 推论(AAS)有两角和其中一角的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25 边边边公理(SSS)有三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26 斜边、直角边公理(HL)有斜边和一条直角边对应相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

27 定理1 在角的平分线上的点到这个角的两边的距离相等28 定理2 到一个角的两边的距离相同的点,在这个角的平分线上 29 角的平分线是到角的两边距离相等的所有点的集合 30 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定理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即等边对等角) 31 推论1 等腰三角形顶角的平分线平分底边并且垂直于底边 32 等腰三角形的顶角平分线、底边上的中线和底边上的高互相重合 33 推论3 等边三角形的各角都相等,并且每一个角都等于60° 34 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定理如果一个三角形有两个角相等,那么这两个角所对的边也相等(等角对等边) 35 推论1 三个角都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 36 推论2 有一个角等于60°的等腰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

高三数学必背公式总结

高三数学必背公式总结 高三数学必背公式总结汇总 一、对数函数 log.a(MN)=logaM+logN loga(M/N)=logaM-logaN logaM^n=nlogaM(n=R) logbN=logaN/logab(a>0,b>0,N>0 a、b均不等于1) 二、简单几何体的面积与体积 S直棱柱侧=c*h(底面周长乘以高) S正棱椎侧=1/2*c*h′(底面的周长和斜高的一半) 设正棱台上、下底面的周长分别为c′,c,斜高为h′,S=1/2*(c+c′)*h S圆柱侧=c*l S圆台侧=1/2*(c+c′)*l=兀*(r+r′)*l S圆锥侧=1/2*c*l=兀*r*l S球=4*兀*R^3 V柱体=S*h V锥体=(1/3)*S*h V球=(4/3)*兀*R^3 三、两直线的位置关系及距离公式 (1)数轴上两点间的距离公式|AB|=|x2-x1| (2) 平面上两点A(x1,y1),(x2,y2)间的距离公式 |AB|=sqr[(x2-x1)^2+(y2-y1)^2] (3) 点P(x0,y0)到直线l:Ax+By+C=0的距离公式 d=|Ax0+By0+C|/sqr (A^2+B^2) (4) 两平行直线l1:=Ax+By+C=0,l2=Ax+By+C2=0之间的距离d=|C1- C2|/sqr(A^2+B^2) 同角三角函数的基本关系及诱导公式 sin(2*k*兀+a)=sin(a)

tan(2*兀+a)=tana sin(-a)=-sina,cos(-a)=cosa,tan(-a)=-tana sin(2*兀-a)=-sina,cos(2*兀-a)=cosa,tan(2*兀-a)=-tana sin(兀+a)=-sina sin(兀-a)=sina cos(兀+a)=-cosa cos(兀-a)=-cosa tan(兀+a)=tana 四、二倍角公式及其变形使用 1、二倍角公式 sin2a=2*sina*cosa cos2a=(cosa)^2-(sina)^2=2*(cosa)^2-1=1-2*(sina)^2 tan2a=(2*tana)/[1-(tana)^2] 2、二倍角公式的变形 (cosa)^2=(1+cos2a)/2 (sina)^2=(1-cos2a)/2 tan(a/2)=sina/(1+cosa)=(1-cosa)/sina 五、正弦定理和余弦定理 正弦定理: a/sinA=b/sinB=c/sinC 余弦定理: a^2=b^2+c^2-2bccosA b^2=a^2+c^2-2accosB c^2=a^2+b^2-2abcosC cosA=(b^2+c^2-a^2)/2bc cosB=(a^2+c^2-b^2)/2ac cosC=(a^2+b^2-c^2)/2ab tan(兀-a)=-tana sin(兀/2+a)=cosa sin(兀/2-a)=cosa

高考数学高考必备知识点总结

高考数学高考必备知识点 总结 Jenny was compiled in January 2021

高考前重点知识回顾 第一章-集合 (一)、集合:集合元素的特征:确定性、互异性、无序性. 1、集合的性质:①任何一个集合是它本身的子集,记为A A ?; ②空集是任何集合的子集,记为A ?φ ; ③空集是任何非空集合的真子集; ①n 个元素的子集有2n 个. n 个元素的真子集有2n -1个. n 个元素的非空真子集有2n -2个. [注]①一个命题的否命题为真,它的逆命题一定为真.否命题?逆命题. ②一个命题为真,则它的逆否命题一定为真. 原命题?逆否命题. 2、集合运算:交、并、补. {|,}{|} {,} A B x x A x B A B x x A x B A x U x A ?∈∈?∈∈?∈?U 交:且并:或补:且C (三)简易逻辑 构成复合命题的形式:p 或q(记作“p ∨q ” );p 且q(记作“p ∧q ” );非p(记作“┑q ” ) 。 1、“或”、 “且”、 “非”的真假判断 4、四种命题的形式及相互关系: 原命题:若P 则q ; 逆命题:若q 则p ; 否命题:若┑P 则┑q ;逆否命题:若┑q 则┑p 。 ①、原命题为真,它的逆命题不一定为真。 ②、原命题为真,它的否命题不一定为真。 ③、原命题为真,它的逆否命题一定为真。 6、如果已知p ?q 那么我们说,p 是q 的充分条件,q 是p 的必要条件。

若p ?q 且q ?p,则称p 是q 的充要条件,记为pq. 第二章-函数 一、函数的性质 (1)定义域: (2)值域: (3)奇偶性:(在整个定义域内考虑) ①定义:偶函数: )()(x f x f =-,奇函数:)()(x f x f -=- ②判断方法步骤:a.求出定义域;b.判断定义域是否关于原点对称;c.求 )(x f -;d.比较)()(x f x f 与-或)()(x f x f --与的关系。 定义:对于函数f(x)的定义域I 内某个区间上的任意两个自变量的值x 1,x 2, ⑴若当x 1f(x 2),则说f(x) 在这个区间上是减函数. 二、指数函数与对数函数 x 且对数函数y=log a x (a>0且a ≠1)的图象和性质:

中考数学必背公式大全

中考数学必背公式大全文档编制序号:[KK8UY-LL9IO69-TTO6M3-MTOL89-FTT688]

中考数学必背公式大全 1 同角或等角的补角相等 2 同角或等角的余角相等 3 过两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 4 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5 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和已知直线垂直 6 直线外一点与直线上各点连接的所有线段中,垂线段最短 7 平行公理经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这条直线平行 8 如果两条直线都和第三条直线平行,这两条直线也互相平行 9 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10 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11 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 12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13 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14 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 15 定理三角形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 16 推论三角形两边的差小于第三边 17 三角形内角和定理三角形三个内角的和等于180°

18 推论1 直角三角形的两个锐角互余 19 推论2 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和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 20 推论3 三角形的一个外角大于任何一个和它不相邻的内角 21 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对应角相等 22 边角边公理(SAS)有两边和它们的夹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23 角边角公理( ASA)有两角和它们的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24 推论(AAS)有两角和其中一角的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25 边边边公理(SSS)有三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26 斜边、直角边公理(HL)有斜边和一条直角边对应相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 27 定理1 在角的平分线上的点到这个角的两边的距离相等28 定理2 到一个角的两边的距离相同的点,在这个角的平分线上 29 角的平分线是到角的两边距离相等的所有点的集合 30 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定理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即等边对等角) 31 推论1 等腰三角形顶角的平分线平分底边并且垂直于底边 32 等腰三角形的顶角平分线、底边上的中线和底边上的高互相重合

高考数学必背公式总结

高考公式大总结 根式 当n 为奇数时,a a n n =; 当n 为偶数时,???<-≥==0,0,a a a a a a n n . 正数的正(负)分数指数幂: 1.n m n m a a =1,,0(*>∈>n N n m a ,且) 2.n m n m a a 1 = -1,,0(*>∈>n N n m a ,且). 整数指数幂的运算性质: (1)();,,0Q s r a a a a s r s r ∈>=+ (2)() ()Q s r a a a rs s r ∈>=,,0; (3)()()Q r b a b a ab r r r ∈>>=,0,0. (4)();,,0Q s r a a a a s r s r ∈>=÷- 对数 (1)对数的性质: ① N a N a =log ; ② N a N a =log ; ③ a N N b b a log log log = (换底公式); (2)对数的运算法则: ① ();log log log N M MN a a a += ② ;log log log N M N M a a a -= ③ M n M a n a log log =; 错误! M m n M a n a m log log = ① 常用对数:以10为底的对数叫做常用对 数,并把log 10N 记作_lg 10; ② 自然对数:以_e_为底的对数称为自然对 数,并把loge N 记作ln N . 1.同角三角函数的基本关系 1cos sin 22=+αα αααtan cos sin =(Z k k ∈+≠,2 ππ α) 2.诱导公式的规律: 三角函数的诱导公式可概括为:奇变偶不变,符号看 象限.其中“奇变偶不变”中的奇、偶分别是指π 2 的 奇数倍和偶数倍,变与不变是指函数名称的变化.若是奇数倍,则正、余弦互变;若是偶数倍,则函数名称不变.“符号看象限”是把α当锐角时,原三角函数式中的2πα?? + ??? 所在象限的原三角函数值的符号. 二倍角公式: αααcos sin 22sin =; ααα22sin cos 2cos -==1cos 22-α =α2sin 21-; α α α2 tan 1tan 22tan -= 三角恒等变换 ()βαβαβαsin cos cos sin sin ±=±; ()βαβαβαsin sin cos cos cos =±; ()β αβ αβαtan tan 1tan tan tan ±= ±; 解三角形 1.正弦定理: R C c B b A a 2sin sin sin === 正弦定理的三种变式:

高三年级数学必背知识点

高三年级数学必背知识点 【篇一】 一个推导 利用错位相减法推导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 Sn=a1+a1q+a1q2+…+a1qn-1, 同乘q得:qSn=a1q+a1q2+a1q3+…+a1qn, 两式相减得(1-q)Sn=a1-a1qn,∴Sn=(q≠1). 两个防范 (1)由an+1=qan,q≠0并不能立即断言{an}为等比数列,还要验证a1≠0. (2)在运用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公式时,必须注意对q=1与q≠1分类讨论,防止因忽略q=1这一特殊情形导致解题失误. 三种方法 等比数列的判断方法有: (1)定义法:若an+1/an=q(q为非零常数)或an/an-1=q(q为非零常数且n≥2且n∈N*),则{an}是等比数列. (2)中项公式法:在数列{an}中,an≠0且a=an·an+2(n∈N*),则数列{an}是等比数列. (3)通项公式法:若数列通项公式可写成an=c·qn(c,q均是不为0的常数,n∈N*),则{an}是等比数列. 注:前两种方法也可用来证明一个数列为等比数列. 【篇二】 1.课程内容: 必修课程由5个模块组成:

必修1:集合、函数概念与基本初等函数(指、对、幂函数) 必修2:立体几何初步、平面解析几何初步。 必修3:算法初步、统计、概率。 必修4:基本初等函数(三角函数)、平面向量、三角恒等变换。 必修5:解三角形、数列、不等式。 以上是每一个高中学生所必须学习的。 上述内容覆盖了高中阶段传统的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主要部分,其中包括集合、函数、数列、不等式、解三角形、立体几何初步、平面解析几何初步等。不同的是在保证打好基础的同时,进一步强调了这些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和实际应用,而不在技巧与难度上做过高的要求。 此外,基础内容还增加了向量、算法、概率、统计等内容。 2.重难点及考点: 重点:函数,数列,三角函数,平面向量,圆锥曲线,立体几何,导数 难点:函数、圆锥曲线 高考相关考点: ⑴集合与简易逻辑:集合的概念与运算、简易逻辑、充要条件 ⑵函数:映射与函数、函数解析式与定义域、值域与最值、反函数、三大性质、函数图象、指数与指数函数、对数与对数函数、函数的应用 ⑶数列:数列的有关概念、等差数列、等比数列、数列求和、数列的应用 ⑷三角函数:有关概念、同角关系与诱导公式、和、差、倍、半公式、求值、化简、证明、三角函数的图象与性质、三角函数的应用 ⑸平面向量:有关概念与初等运算、坐标运算、数量积及其应用 ⑹不等式:概念与性质、均值不等式、不等式的证明、不等式的解法、绝对值不等式、不等式的应用

文科高考数学必背公式

文科高考数学必背公式

文科高考数学必背公式 高中数学诱导公式全集: 常用的诱导公式有以下几组: 公式一: 设α为任意角,终边相同的角的同一三角函数的值相等: sin(2kπ+α)=sinα (k∈Z) cos(2kπ+α)=cosα (k∈Z) tan(2kπ+α)=tanα (k∈Z) cot(2kπ+α)=cotα (k∈Z) 公式二: 设α为任意角,π+α的三角函数值与α的三角函数值之间的关系:sin(π+α)=-sinα cos(π+α)=-cosα tan(π+α)=tanα cot(π+α)=cotα 公式三:

任意角α与 -α的三角函数值之间的关系: sin(-α)=-sinα cos(-α)=cosα tan(-α)=-tanα cot(-α)=-cotα 公式四: 利用公式二和公式三可以得到π-α与α的三角函数值之间的关系:sin(π-α)=sinα cos(π-α)=-cosα tan(π-α)=-tanα cot(π-α)=-cotα 公式五: 利用公式一和公式三可以得到2π-α与α的三角函数值之间的关系:sin(2π-α)=-sinα cos(2π-α)=cosα tan(2π-α)=-tanα cot(2π-α)=-cotα

公式六: π/2±α及3π/2±α与α的三角函数值之间的关系:sin(π/2+α)=cosα cos(π/2+α)=-sinα tan(π/2+α)=-cotα cot(π/2+α)=-tanα sin(π/2-α)=cosα cos(π/2-α)=sinα tan(π/2-α)=cotα cot(π/2-α)=tanα sin(3π/2+α)=-cosα cos(3π/2+α)=sinα tan(3π/2+α)=-cotα cot(3π/2+α)=-tanα sin(3π/2-α)=-cosα cos(3π/2-α)=-sinα tan(3π/2-α)=cotα

初中数学定理公式总结(附带背诵口诀)

初中数学定理公式总结(附带背诵口诀) 1、一元二次方程根的情况 △=b2-4ac(前提必须化成一般形式ax2+bx+c=0) 当△>0时,一元二次方程有2个不相等的实数根; 当△=0时,一元二次方程有2个相等的实数根; 当△<0时,一元二次方程没有实数根 2、平行四边形的性质: ①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叫做平行四边形。 ②平行四边形不相邻的两个顶点连成的线段叫它的对角线。 ③平行四边形的对边相等并且平行,对角相等,邻角互补。 ④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互相平分。 菱形:①一组邻边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 ②领形的四条边相等,对边平行,两条对角线互相垂直平分,每一组对角线平分一组对角。 ③判定条件:定义、对角线互相垂直的平行四边形、四条边都相等的四边形。 矩形与正方形: ①有一个内角是直角的平行四边形叫做矩形。 ②矩形的对角线相等且平分,四个角都是直角。 ③对角线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矩形。 ④正方形具有平行四边形,矩形,菱形的所有性质。 ⑤一组邻边相等的矩形是正方形,有一个角是直角的菱形是正方形。 多边形: ①n边形的内角和等于(n-2)180° ②多边形内角的一边与另一边的反向延长线所组成的角叫做这个多边形的外角,在每个顶点处取这个多边形的一个外角,他们的和叫做这个多边形的外角和 多边形的外角和都等于360度

平均数:对于n 个数x 1,x 2 … x n ,我们把(x 1+x 2+…+x n )/n 叫做这个n 个数的算术平均数,记为12n x x x x n ++???+= 加权平均数:一组数据里各个数据的重要程度未必相同,因而,在计算这组数据的平均数 时往往给每个数据加一个权,这就是加权平均数。 方差公式:2222121()()()n s x x x x x x n ??= -+-+???+-? ?其中x 是n 个数x 1,x 2 … x n 的平均数 二、基本定理 1、过两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 2、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3、同角或等角的补角相等 4、同角或等角的余角相等 5、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 6、直线外一点与直线上各点连接的所有线段中,垂线段最短 7、平行公理 经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这条直线平行 8、如果两条直线都和第三条直线平行,那么这两条直线也互相平行 9、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10、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11、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 12、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13、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14、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 15、定理 三角形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 16、推论 三角形两边的差小于第三边 17、三角形内角和定理 三角形三个内角的和等于180° 18、推论1 直角三角形的两个锐角互余 19、推论2 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和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 20、推论3 三角形的一个外角大于任何一个和它不相邻的内角 21、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对应角相等

高考数学必备知识点总结

2019年高考数学必备知识点总结 1、混淆命题的否定与否命题 命题的“否定”与命题的“否命题”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命题p 的否定是否定命题所作的判断,而“否命题”是对“若p,则q”形式的命题而言,既要否定条件也要否定结论。 2、忽视集合元素的三性致误 集合中的元素具有确定性、无序性、互异性,集合元素的三性中互异性对解题的影响最大,特别是带有字母参数的集合,实际上就隐含着对字母参数的一些要求。 3、判断函数奇偶性忽略定义域致误 判断函数的奇偶性,首先要考虑函数的定义域,一个函数具备奇偶性的必要条件是这个函数的定义域关于原点对称,如果不具备这个条件,函数一定是非奇非偶函数。 4、函数零点定理使用不当致误 如果函数y=f(x)在区间[a,b]上的图像是一条连续的曲线,并且有f(a)f(b)0,那么,函数y=f(x)在区间(a,b)内有零点,但f(a)f(b)0时,不能否定函数y=f(x)在(a,b)内有零点。函数的零点有“变号零点”和“不变号零点”,对于“不变号零点”函数的零点定理是“无能为力”的,在解决函数的零点问题时要注意这个问题。 5、函数的单调区间理解不准致误 在研究函数问题时要时时刻刻想到“函数的图像”,学会从函

数图像上去分析问题、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对于函数的几个不同的单调递增(减)区间,切忌使用并集,只要指明这几个区间是该函数的单调递增(减)区间即可。 6、三角函数的单调性判断致误 对于函数y=Asin(ωx+φ)的单调性,当ω0时,由于内层函数u=ωx+φ是单调递增的,所以该函数的单调性和y=sin x 的单调性相同,故可完全按照函数y=sin x的单调区间解决;但当ω0时,内层函数u=ωx+φ是单调递减的,此时该函数的单调性和函数y=sinx的单调性相反,就不能再按照函数 y=sinx的单调性解决,一般是根据三角函数的奇偶性将内层函数的系数变为正数后再加以解决。对于带有绝对值的三角函数应该根据图像,从直观上进行判断。 7、向量夹角范围不清致误 解题时要全面考虑问题。数学试题中往往隐含着一些容易被考生所忽视的因素,能不能在解题时把这些因素考虑到,是解题成功的关键,如当a·b0时,a与b的夹角不一定为钝角,要注意θ=π的情况。 8、忽视零向量致误 零向量是向量中最特殊的向量,规定零向量的长度为0,其方向是任意的,零向量与任意向量都共线。它在向量中的位置正如实数中0的位置一样,但有了它容易引起一些混淆,稍微考虑不到就会出错,考生应给予足够的重视。

高考数学必背公式大全

高考数学必背公式大全 由于高中数学公式很多,同学们复习的时候不方便查阅,下面是我给大家带来的高考必背数学公式,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高考必背数学公式1 两角和公式 sin(a+b)=sinacosb+cosasinbsin(a-b)=sinacosb-sinbcosa cos(a+b)=cosacosb-sinasinbcos(a-b)=cosacosb+sinasinb tan(a+b)=(tana+tanb)/(1-tanatanb)tan(a-b)=(tana-tanb)/(1+tanatanb ) ctg(a+b)=(ctgactgb-1)/(ctgb+ctga)ctg(a-b)=(ctgactgb+1)/(ctgb-ctga ) 倍角公式 tan2a=2tana/(1-tan2a)ctg2a=(ctg2a-1)/2ctga cos2a=cos2a-sin2a=2cos2a-1=1-2sin2a 半角公式 sin(a/2)=√((1-cosa)/2)sin(a/2)=-√((1-cosa)/2) cos(a/2)=√((1+cosa)/2)cos(a/2)=-√((1+cosa)/2) tan(a/2)=√((1-cosa)/((1+cosa))tan(a/2)=-√((1-cosa)/((1+cosa)) ctg(a/2)=√((1+cosa)/((1-cosa))ctg(a/2)=-√((1+cosa)/((1-cosa)) 高考必背数学公式2 和差化积

1、2sinacosb=sin(a+b)+sin(a-b)2cosasinb=sin(a+b)-sin(a-b) 2、2cosacosb=cos(a+b)-sin(a-b)-2sinasinb=cos(a+b)-cos(a-b) 3、sina+sinb=2sin((a+b)/2)cos((a-b)/2cosa+cosb=2cos((a+b)/2)sin((a-b)/2) 4、tana+tanb=sin(a+b)/cosacosbtana-tanb=sin(a-b)/cosacosb 5、ctga+ctgbsin(a+b)/sinasinb-ctga+ctgbsin(a+b)/sinasinb 等差数列 1、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为: an=a1+(n-1)d(1) 2、前n项和公式为: Sn=na1+n(n-1)d/2或Sn=n(a1+an)/2(2) 从(1)式可以看出,an是n的一次数函(d≠0)或常数函数(d=0),(n,an)排在一条直线上,由(2)式知,Sn是n的二次函数(d≠0)或一次函数(d=0,a1≠0),且常数项为0. 在等差数列中,等差中项:一般设为Ar,Am+An=2Ar,所以Ar为Am,An的等差中项. , 且任意两项am,an的关系为: an=am+(n-m)d 它可以看作等差数列广义的通项公式. 3、从等差数列的定义、通项公式,前n项和公式还可推出: a1+an=a2+an-1=a3+an-2=…=ak+an-k+1,k∈{1,2,…,n}

初中数学必背公式归纳整理

初中数学必背公式归纳整理 很多初中同学想要初中的公式,所以整理了一些,希望大家多多理解并进行记忆,以便考个好的数学成绩。 初中数学必背公式归纳乘法与因式分a2-b2=(a+b)(a-b) a3+b3=(a+b)(a2-ab+b2) a3-b3=(a-b(a2+ab+b2) 三角不等式|a+b|≤|a|+|b| |a-b|≤|a|+|b| |a|≤b-b≤a≤b |a-b|≥|a|-|b| -|a|≤a≤|a| 一元二次方程的解-b+√(b2-4ac)/2a -b-√(b2-4ac)/2a 根与系数的关系X1+X2=-b/a X1*X2=c/a 注:韦达定理 判别式 b2-4ac=0 注:方程有两个相等的实根 b2-4ac>0 注:方程有两个不等的实根 b2-4ac0 抛物线标准方程y2=2px y2=-2px x2=2py x2=-2py 直棱柱侧面积S=c*h 斜棱柱侧面积S=c'*h 正棱锥侧面积S=1/2c*h' 正棱台侧面积S=1/2(c+c')h' 圆台侧面积S=1/2(c+c')l=pi(R+r)l 球的表面积S=4pi*r2

圆柱侧面积S=c*h=2pi*h 圆锥侧面积S=1/2*c*l=pi*r*l 弧长公式l=a*r a是圆心角的弧度数r >0 扇形面积公式s=1/2*l*r 锥体体积公式V=1/3*S*H 圆锥体体积公式V=1/3*pi*r2h 斜棱柱体积V=S'L 注:其中,S'是直截面面积, L是侧棱长 柱体体积公式V=s*h 圆柱体V=pi*r2h 常见的初中数学公式 1.过两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 2.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3.同角或等角的补角相等 4.同角或等角的余角相等 5.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和已知直线垂直 6.直线外一点与直线上各点连接的所有线段中,垂线段最短 7.平行公理经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这条直线平行 8.如果两条直线都和第三条直线平行,这两条直线也互相平行 9.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10.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11.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 12.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13.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14.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

(完整版)高考数学高考必备知识点总结精华版

高考前重点知识回顾 第一章-集合 (一)、集合:集合元素的特征:确定性、互异性、无序性. 1、集合的性质:①任何一个集合是它本身的子集,记为A A ?; ②空集是任何集合的子集,记为A ?φ; ③空集是任何非空集合的真子集; ①n 个元素的子集有2n 个. n 个元素的真子集有2n -1个. n 个元素的非空真子集有2n -2个. [注]①一个命题的否命题为真,它的逆命题一定为真.否命题?逆命题. ②一个命题为真,则它的逆否命题一定为真. 原命题?逆否命题. 2、集合运算:交、并、补.{|,} {|}{,} A B x x A x B A B x x A x B A x U x A ?∈∈?∈∈?∈?I U U 交:且并:或补:且C (三)简易逻辑 构成复合命题的形式:p 或q(记作“p ∨q ” );p 且q(记作“p ∧q ” );非p(记作“┑q ” ) 。 1、“或”、 “且”、 “非”的真假判断 4、四种命题的形式及相互关系: 原命题:若P 则q ; 逆命题:若q 则p ; 否命题:若┑P 则┑q ;逆否命题:若┑q 则┑p 。 ①、原命题为真,它的逆命题不一定为真。 ②、原命题为真,它的否命题不一定为真。

③、原命题为真,它的逆否命题一定为真。 6、如果已知p ?q 那么我们说,p 是q 的充分条件,q 是p 的必要条件。 若p ?q 且q ?p,则称p 是q 的充要条件,记为p ?q. 第二章-函数 一、函数的性质 (1)定义域: (2)值域: (3)奇偶性:(在整个定义域内考虑) ①定义:①偶函数:)()(x f x f =-,②奇函数:)()(x f x f -=- ②判断方法步骤:a.求出定义域;b.判断定义域是否关于原点对称;c.求)(x f -;d.比较)()(x f x f 与-或)()(x f x f --与的关系。 (4)函数的单调性 定义:对于函数f(x)的定义域I 内某个区间上的任意两个自变量的值x 1,x 2, ⑴若当x 1f(x 2),则说f(x) 在这个区间上是减函数. 二、指数函数与对数函数 指数函数)10(≠>=a a a y x 且的图象和性质

初中数学必背公式及定理

初中数学必背公式及定理 1 过两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 2 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3 同角或等角的补角相等 4 同角或等角的余角相等 5 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和已知直线垂直 6 直线外一点与直线上各点连接的所有线段中,垂线段最短 7 平行公理经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这条直线平行 8 如果两条直线都和第三条直线平行,这两条直线也互相平行 9 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10 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11 同旁角互补,两直线平行 12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13 两直线平行,错角相等 14 两直线平行,同旁角互补 15 定理三角形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 16 推论三角形两边的差小于第三边 17 三角形角和定理三角形三个角的和等于180° 18 推论1 直角三角形的两个锐角互余 19 推论2 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和它不相邻的两个角的和 20 推论3 三角形的一个外角大于任何一个和它不相邻的角 21 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对应角相等 22边角边公理(SAS) 有两边和它们的夹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23 角边角公理( ASA)有两角和它们的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24 推论(AAS) 有两角和其中一角的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25 边边边公理(SSS) 有三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26 斜边、直角边公理(HL) 有斜边和一条直角边对应相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

27 定理1 在角的平分线上的点到这个角的两边的距离相等 28 定理2 到一个角的两边的距离相同的点,在这个角的平分线上 29 角的平分线是到角的两边距离相等的所有点的集合 30 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定理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 (即等边对等角) 31 推论1 等腰三角形顶角的平分线平分底边并且垂直于底边 32 等腰三角形的顶角平分线、底边上的中线和底边上的高互相重合 33 推论3 等边三角形的各角都相等,并且每一个角都等于60° 34 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定理如果一个三角形有两个角相等,那么这两个角所对的边也相等(等角对等边) 35 推论1 三个角都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 36 推论 2 有一个角等于60°的等腰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 37 在直角三角形中,如果一个锐角等于30°那么它所对的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 38 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上的一半 39 定理线段垂直平分线上的点和这条线段两个端点的距离相等 40 逆定理和一条线段两个端点距离相等的点,在这条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上 41 线段的垂直平分线可看作和线段两端点距离相等的所有点的集合 42 定理1 关于某条直线对称的两个图形是全等形 43 定理 2 如果两个图形关于某直线对称,那么对称轴是对应点连线的垂直平分线 44定理3 两个图形关于某直线对称,如果它们的对应线段或延长线相交,那么交点在对称轴上 45逆定理如果两个图形的对应点连线被同一条直线垂直平分,那么这两个图形关于这条直线对称 46勾股定理直角三角形两直角边a、b的平方和、等于斜边c的平方,即a^2+b^2=c^2 47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如果三角形的三边长a、b、c有关系a^2+b^2=c^2 ,那么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高考数学必背公式80以及易错点总结

高考必背数学公式结论大全 1. ,. 2.. 3. 4.集合的子集个数共有个;真子集有个;非空子集有 个;非空的真子集有个. 5.二次函数的解析式的三种形式 (1)一般式; (2)顶点式;当已知抛物线的顶点坐标时,设为此式 (3)零点式;当已知抛物线与轴的交点坐标为 时,设为此式 4切线式:。当已知抛物线与直线相切且切点的横坐标为时,设为此式 6.解连不等式常有以下转化形式 .

7.方程在内有且只有一个实根,等价于 或。 8.闭区间上的二次函数的最值 二次函数在闭区间上的最值只能在 处及区间的两端点处取得,具体如下: (1)当a>0时,若,则; ,,. (2)当a<0时,若,则, 若,则,. 9.定区间上含参数的不等式恒成立(或有解)的条件依据 (1)在给定区间的子区间形如,,不同上含参数的不等式(为参数)恒成立的充要条件是。 (2)在给定区间的子区间上含参数的不等式(为参数)恒成立的充要条件是。 (3) 在给定区间的子区间上含参数的不等式(为参数)的有 解充要条件是。

(4) 在给定区间的子区间上含参数的不等式(为参数)有解的充要条件是。 对于参数及函数.若恒成立,则;若 恒成立,则;若有解,则;若有解,则 ;若有解,则.若函数无最大值或最小值的情况,可以仿此推出相应结论 10.如果函数和都是减函数,则在公共定义域内,和函数也 是减函数; 如果函数和都是增函数,则在公共定义域内,和函数 也是增函数; 如果函数和在其对应的定义域上都是 减函数,则复合函数是增函数;如果函数和在其对 应的定义域上都是增函数,则复合函数是增函数;如果函数 和在其对应的定义域上一个是减函数而另一个是增函数,则复合函数 是减函数. 11.常见函数的图像: 12.若,则函数的图象关于点对称; 若,则函数为周期为的周期函数.

高考数学必备知识点总结

高考重点知识回顾 第一章-集合 (一)、集合:集合元素的特征:确定性、互异性、无序性. 1、集合的性质:①任何一个集合是它本身的子集,记为A A ?; ②空集是任何集合的子集,记为A ?φ ; ③空集是任何非空集合的真子集; ①n 个元素的子集有2n 个. n 个元素的真子集有2n -1个. n 个元素的非空真子集有2n -2个. [注]①一个命题的否命题为真,它的逆命题一定为真.否命题?逆命题. ②一个命题为真,则它的逆否命题一定为真. 原命题?逆否命题. 2、集合运算:交、并、补. {|,}{|} {,} A B x x A x B A B x x A x B A x U x A ?∈∈?∈∈?∈?U 交:且并:或补:且C (三)简易逻辑 构成复合命题的形式:p 或q(记作“p ∨q ” );p 且q(记作“p ∧q ” );非p(记作“┑q ” ) 。 1、“或”、 “且”、 “非”的真假判断 4、四种命题的形式及相互关系: 原命题:若P 则q ; 逆命题:若q 则p ; 否命题:若┑P 则┑q ;逆否命题:若┑q 则┑p 。 ①、原命题为真,它的逆命题不一定为真。 ②、原命题为真,它的否命题不一定为真。 ③、原命题为真,它的逆否命题一定为真。

6、如果已知p ?q 那么我们说,p 是q 的充分条件,q 是p 的必要条件。 若p ?q 且q ?p,则称p 是q 的充要条件,记为p ?q. 第二章-函数 一、函数的性质 (1)定义域: (2)值域: (3)奇偶性:(在整个定义域内考虑) ①定义:①偶函数:)()(x f x f =-,②奇函数:)()(x f x f -=- ②判断方法步骤:a.求出定义域;b.判断定义域是否关于原点对称;c.求 )(x f -;d.比较)()(x f x f 与-或)()(x f x f --与的关系。 (4)函数的单调性 定义:对于函数f(x)的定义域I 内某个区间上的任意两个自变量的值x 1,x 2, ⑴若当x 1f(x 2),则说f(x) 在这个区间上是减函数. 二、指数函数与对数函数 指数函数)10(≠>=a a a y x 且的图象和性质

高考数学备考常用公式大全

高考数学备考:常用公式大全 141. 面积射影定理 ' cos S S θ=. (平面多边形及其射影的面积分别是S 、'S ,它们所在平面所成锐二面角的为θ). 142. 斜棱柱的直截面 已知斜棱柱的侧棱长是l ,侧面积和体积分别是 S 斜棱柱侧和V 斜棱柱,它的直截面的周长和面积分别是 1c 和1S ,则 ① 1S c l =斜棱柱侧. ②1V S l =斜棱柱. 143.作截面的依据 三个平面两两相交,有三条交线,则这三条交线交于一点或互相平行. 144.棱锥的平行截面的性质 如果棱锥被平行于底面的平面所截,那么所得的截面与底面相似,截面面积与底面面积的比等于顶点到截面距离与棱锥高的平方比(对应角相等,对应边对应成比例的多边形是相似多边形,相似多边形面积的比等于对应边的比的平方);相应小棱锥与小棱锥的侧面积的比等于顶点到截面距离与棱锥高的平方比. 145.欧拉定理(欧拉公式) 2V F E +-=(简单多面体的顶点数V 、棱数E 和面数F). (1)E =各面多边形边数和的一半.特别地,若每个面的边数为n 的多边形,则面数F 与棱数E 的关系: 12E nF = ;

(2)若每个顶点引出的棱数为m ,则顶点数V 与棱数E 的关系: 12E mV =. 146.球的半径是R ,则 其体积3 43V R π=, 其表面积2 4S R π=. 147.球的组合体 (1)球与长方体的组合体: 长方体的外接球的直径是长方体的体对角线长. (2)球与正方体的组合体: 正方体的内切球的直径是正方体的棱长, 正方体的棱切球的直径是正方体的面对角线长, 正方体的外接球的直径是正方体的体对角线长. (3) 球与正四面体的组合体: 棱长为a 的正四面体的内切球的半径为, 外接球的半径为. 148.柱体、锥体的体积 13V Sh =柱体(S 是柱体的底面积、h 是柱体的高). 13V Sh =锥体(S 是锥体的底面积、h 是锥体的高). 149.分类计数原理(加法原理) 12n N m m m =+++. 150.分步计数原理(乘法原理) 12n N m m m =???.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