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历史研究与科学方法(笔谈)

历史研究与科学方法(笔谈)

历史研究与科学方法(笔谈)
历史研究与科学方法(笔谈)

历史研究与科学方法(笔谈)

2008-07-27方志远王春瑜葛金芳唐宋史研究点击: 443

历史研究与科学方法(笔谈)

历史研究与科学方法(笔谈)

——历史研究方法论二题

——治史方法漫谈

——经济史研究方法论示要

方志远/王春瑜/葛金芳

江西社会科学20076

【主持人语】历史学是一门古老的学问,几乎可以说,人类社会的历史有多悠久,历史学就有多古老,只是形式和内容古今异势而已。历史学又是一门新兴的学科,因为人类一直在创造自己的历史,历史学也必然随着这一过程不断更新自己。人类在认识自然、认识社会、认识自身过程中的每一项成果,都应该是历史学研究或关注的对象。因而,获取这些成果的部分科学理论和方法,也有可能为历史学所采用乃至被改造成为历史学的理论和方法。对这些理论和方法的采用和改造,以及被这些理论和方法所改造或收编,正是历史学不断发展的重要因素和必然过程。客观地说,这个过程也体现在每一个历史研究者的具体研究之中,无论他们自身是否意识到。本期笔谈的三篇文章,都是作者在“历史研究与科学方法”探索过程中的一家之言,当然也不排除可能成为某些共识。

历史研究方法论二题

方志远

方志远(1950—),男,江西师范大学、江西广播电视大学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明代政治及制度史、文学史、明清区域社会经济史。(江西

南昌330022)

历史研究不仅不应排斥而且必须接纳和改造所有积极而有效的理论和方法以为己用,这是历史学不断得以发展的重要原因,“史无定法”正是历史研究这种包容性和创新性的体现。但是,历史研究又有学科性质所决定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即“史有定法”,中国历史研究更有自己的“家法”,它决定了历史学在多学科的相互渗透和影响中的独立性和稳定性。“史有定论”和“史无定论”均指历史学家对历史问题进行研究所得出的认识和看法,而不是指历史本身。一方面,历史是客观存在的,任何人都无法改变;另一方面,历史学家研究的“定论”却有被修正、被颠覆的可能。“史有定论”只是相对的,它代表着认识的阶段性成果,是一切研究的基础和前提;“史无定论”才是绝对的,它代表着认识的无限过程,是推动历史研究不断有所发现、有所前进的导向和动力。

[关键词]史有定法/史无定法/史有定论/史无定论

[中图分类号]K0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码]1004—518X(2007 )06—0007—06

必须承认胡适“少谈些主义,多研究些问题”①对我的重要影响。虽然这句话曾经受到严厉的批评,但我认为恰恰代表当时的一些学者对空谈理论的不满。我上大学和读研究生的年代,恰恰又是“理论”遭受普遍质疑的时代。或许是这些原因,使得我比较少关注“理论”而更多注重“实践”,虽然也关注方法却极少谈论方法。其实,当前关于理论和方法问题的研究成果已经十分丰富,各种学术流派并存的局面也正在形成,本文不拟再置赘言,这里仅对历史研究中经常遇到的两对方法论命题略加讨论。

一、“史有定法”与“史无定法”

“史有定法”本来是个无须讨论的问题。每个学科都有本学科在产生、发展过程中形成的赖以生存的研究方法或“本门功夫”。哲学离不开思辨,文学离不开描述,社会学离不开调查,考古学离不开发掘,历史学离不开考证。虽然历史研究同样需要思辨、需要描述,也需要实地调查和实物佐证,但毫无疑问的是,搜集和考证史料即史料学乃是中国历史研究最基本的方法或“本门功夫”。如果不以史料学为基础,却试图以思辨、以描述解决问题,恐怕出来的成果很难说是历史学的主流成果,或许叫哲学或历史哲学、叫文学或者历史文学更为恰当。而且,历史研究以史料学为基本方法,并非是刻意的选择,而是学科性质所导致的自然和必然的选择,因为只有通过对史料的搜集、整理、考证,才能对历史问题作出令人信服的解释。所谓“言必有据”,

此之谓也。傅斯年“史学便是史料学”的主张虽遭非议,但从方法论说,治史必须从治史料始。不治史料而奢谈历史者,非史家也。

史有定法还可以从另一个角度来解释,即每个学者都有自己的学术个性和学术定位,都有自己在工作中积累的经验和养成的习惯,都有受世界观影响而形成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这些,既决定了学者展开研究的“程序”、对史料的认定和取舍,也容易形成表述思想、阐明主张的模式和风格。所谓“文如其人”,此之谓也。

但是,任何研究方法乃至表述方法都不断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受到其他方法的挑战,都需要不断融入新的因素、接纳新的方法,并在这个过程中不断发展和完善。特别是近百年来,社会科学各学科的相互渗透,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相互影响,西方历史学、海外中国学的各种流派及其理论和方法也通过各种途径对中国内地学术界产生强势冲击,不管人们承不承认,历史研究已经进入各种学说并存的时代,“史无定法”成为共识也就十分自然了。

英国学者艾·哈登在《人类学史》的导论中说:

人类学科学范围之广以及它们与其他科学的分界线的模糊,使得对它们进行定义和分类成了一件特别困难的事情。但研究工作是没有也不顾及界限的。那些对此产生忧虑的,不应该是研究者,而应该是图书管理员和目录学者,因为他们经常搞不清楚应该把卡片放到哪个目录箱里,或者把书放在哪个书架上。[1](P3)不仅仅是哈登所说的人类学,历史学又何尝不是如此。

以“技术”为例。历史研究和其他社会学科的研究一样,都需要技术。但历史研究采用的技术往往并不由历史学家发明,而是“借用”其他学科的技术或成果。孟森先生在广泛考辨史料的同时,借用了医学知识,根据顺治帝死前的种种记载,认定顺治帝其实是得“天花”而死,从而排除了“出家”说[2]。

美国学者施坚雅将苏州城1229年的石刻全图与1945年的航拍图对照,发现“城市形式异常稳定”[3](P17)。中国历史学界长期以来都是采用“抄卡片”的方式来收集和积累资料,但当计算机技术和各种数据库、系统软件开发出来以后,恐怕没有任何有条件的学者会坚持拒绝使用。运用数据库也正在取代“抄卡片”成为历史学的“本门功夫”之一。而现代考古学之区别于古物学和金石学,就是因为它受到自然科学如地质学、脊椎动物学等的影响并直接采用了这些学科的成果和技术。美国化学家利比

所发明的放射性碳测定即碳14测定技术,更成了考古学家进行绝对年代测定的基本手段,成为考古学的“定法”和“本门功夫”。

就“理论”来说。在中国,历史学是一门古老的学问。但是,近百年的中国历史学已经被或正在被海外的理论和方法改造或收编多次。第一次开始于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被来自日本和西欧的“资产阶级历史学”改造和收编,于是有了王国维、梁启超、陈寅恪等人的新史学。第二次开始于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被来自德国和俄国的“马克思主义历史学”改造或收编,于是有了郭沫若、范文澜、翦伯赞等人的新史学。而目前,正面临着第三次被改造或收编,这就是以美国为中心的挟带着人类学、社会学、民族学及诸多自然科学成果等利器的海外中国历史学。事实上,已经有不少大陆学者主动接受了改造和收编,并做出了重要的成果。这种状况的发生,不能不说是历史悠久的中国历史学的悲哀②。但从另一个角度说,又是中国历史学的幸事。因为在每一次被改造和被收编、反改造和反收编的过程中,都给中国历史学注入了新的科学因素乃至产生了革命性的进步。

可见,“史无定法”几乎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但也应该仅此而已,否则,将走向它的反面。马克思的一句话曾令历史学者自豪不已:“我们仅仅知道一门唯一的科学,即历史科学。”[4](P21)

但是,某些以马克思主义历史学家自居的人却表达了一个令历史学者困惑的认识:在马克思主义历史学之前,历史学称不上是科学。黄宗智《华北的小农经济与社会变迁》更是煞有介事地宣告:施坚雅关于中国农村社会“基层市场共同体”的结论,“原意不过是要矫正人类学家只着眼于小社团的倾向,但结果几乎完全消灭了他的对手。”

[5](P22—23) 应该说,这种说法令人困惑不已,它并没有把握马克思主义历史学的精髓。

其实,所谓“科学”方法相对地说更是一个时代范畴。每个时代都有属于这个时代的科学观和研究方法。谁能说司马迁“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方法在两千年前不是科学的方法?如果我们不承认“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是在探求社会变更、历史发展的规律,如果我们动辄质疑前人的成果和研究方法的科学性,谁敢保证我们的后人不来质疑我们今天称之为科学的东西的科学性?同样,施坚雅对于近世中国农村社会的研究固然具有重要的意义,但恐怕他自己也不会认为“几乎完全消灭了他的对手”。可以说,没有任何一个学术流派、没有任何一种“科学方法”是可以包治百病的,也没有任何一种曾经被证明行之有效的方法会“彻底退出”的。所有曾经产生过

影响并真正够得上是“科学”的方法,它们之间都有关联性,都有继承性和被继承性,而不存在后人的理论和方法对前人的理论和方法的“消灭”。

就研究主体来说,一个学者如果真正能够恪守“祖宗家法”或“本门功夫”,坚持论从史出、勤于爬梳并细致考辨史料、娴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论,同时关注当前的学术前沿动态,同样可以做出重要的成果。关键是学者运用方法的能力和所付出的劳动,以及是否具备学术悟性。

以“技术”而言,虽然碳14已是测定绝对年代的基本手段,但碳14又最忌讳污染,包括自然的和人为的污染,这就仍然需要用传统方法或本门功夫进行分析和判断。同样,计算机的使用和数据库的开发,给历史学研究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但是,如果以为“全文检索”可以解决一切问题,却又是大错而特错。任何一个历史现象都是复杂的,都有其存在的种种理由,或许这些因素缺少一个,事情就不可能发生。因此,对于历史研究来说,全文检索的种种软件,只是将历史学家从史料“爬梳”中“部分”地解放出来,却不能代替历史学家对更大范围的资料的全面掌握(清代学者章学诚提倡“六经皆史”,其义当谓一切文字和实物均可视为史料,而不仅限于史籍),更取代不了运用一定的理论和方法对史料的分析和考辨。

因此,史有定法和史无定法又应该是统一的,历史研究既要恪守本门功夫又要博采众长。当需要进行数据统计时,就必须用计量学或统计学的方法;当需要进行实地考察时,就必须用人类学或考古学的方法。“史无定法”强调的是历史研究不排斥任何学科的有效方法,根据研究的需要,可以采用一切有效的方法,并不断地将其改造为历史研究的方法。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的辩证唯物论和历史唯物主义早已成为中国内地学者研究历史的“本门功夫”或“定法”,应该说是成功的例证。相对而言,“史无定法”表现的是历史研究在方法论上的包容性和创新性,“史有定法”强调的则是历史研究在方法论上的独立性和稳定性。

可以毫无疑问地说,在当今世界,确实已经没有什么“精纯”的“本门功夫”了。但这丝毫不能说明历史学科不再存在“本门功夫”、不再存在本学科的基本理论和方法。事实上,无论西方学术思潮曾经如何来势凶猛,如何“收编”或“改造”中国历史学,乃至唯物史观成为“本门功夫”之后,中国历史研究的最基本方法仍然是史料学(当然,史料学本身也是不断发展的)。一些学者尽管已经能够比较娴熟地运用海外中国学的理论和方法,但其基本方法也仍然是史料学、仍然是唯物史观和辩证法。

而一些看上去比较熟悉西方人类学或海外中国学的概念和公式、却无史料学根基并缺乏唯物史观和辩证法训练的学者,其成果的千疮百孔也就不足为怪了。

可见,史还是有“定法”的,而中国历史学更有自己的“家法”。

二、“史有定论”与“史无定论”

在讨论这一问题之前,必须说明一个前提,即所谓“史有定论”和“史无定论”均指历史学家对历史问题进行研究所得出的认识和看法,而不是指历史本身。因为历史本身是客观存在,早已成为既成事实,因而也就不存在是否“定论”的问题。

一方面,历史是客观存在,是任何人都无法改变的。而另一方面,历史学家研究的“定论”却存在被修正、被推翻的可能。排除主观的故意,这就是客观存在和主观认识之间的差距。而这种差距只有缩小的可能,却无消除的可能。

一般来说,历史研究包括以下层面:一,具体的人和事、社会生活和社会生产的基本状况、特定时期人类的生存环境,可以说是物质层面的研究;二,社会群体、社会阶层、社会阶级、国家制度、经济秩序等及其相互关系,可以说是社会结构层面的研究;三,思想意识、宗教信仰、价值观念等及其相互关系,可以说是意识形态层面的研究;四,人类发展的总体进程及一般性规律的研究。越是底层的研究,越带有客观性,比较容易通过史料记载和考古发现来解决,因而也容易形成“定论”,这些又是进行其他层面研究的前提和基础。越是顶层的研究,就越是需要通过各种理论来阐述,其“定论”也越容易引起争论。

首先,除了第一层次所说的一些具体的人和事、生活和生产的一些基本状况之外,历史研究永远只是在接近历史的真相,却永远不可能复原历史的真相。历史是一个复杂的社会发展过程,历史学家所研究的只能是这个过程的某些环节;历史是由一个个活生生的人、一个个构成复杂的社会阶层、社会阶级所创造,历史学家所研究的也只是其中极少部分的人,只是一些阶层、阶级的某些层面或片断。因此,即使是对那些被纳入研究视野的人和阶层阶级,也无法宣称我们的研究就完全符合历史的真相。因为我们并没有做到而且也是无法做到的。

其次,马克思主义所揭示的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这个规律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作了简要而全面的概括[6](P82—83)。但是,正如马克思、

恩格斯和列宁一再强调的那样,马克思主义只是“研究历史的指南”,却并不是“现成的公式”[7](P471—472)。考夫曼特别强调了马克思的一个观点:“每个历史时期都有它自己的规律。一旦生活经过了一定的发展时期,由一定阶段进入另一阶段时,它就开始受另外的规律支配。”③

马克思主义为我们提供了研究历史的科学方法,却并不包办各个国家、各个民族的具体历史,更不可能包办每个地域、每个城镇或乡村的具体历史。

其三,时间的推移、新的理论和方法的出现、新的文献被发现、新的遗迹被发掘、历史研究者自身认识的变化,都将对历史研究产生影响,都可能推动历史学家发现过去没有发现或没有重视的问题,都有可能改变或推翻前人或自己的结论。所以,任何已有的“定论”都有可能被修正乃至被颠覆。

除去以上所说的种种客观因素,仅就研究者自身来说,任何人思考问题、研究问题都不可避免地带有主观性和局限性,更何况其中还夹带着学者自己对研究对象的感情。要求历史学家像化学家在显微镜下观察细菌、像物理学家在仪器前观察电流那样平静、那样完全意义上的客观,也几乎是不可能的。陈寅恪先生的“入流论”曾被大陆史家视为“至论”,其说云:

一时代之学术,必有其新材料与新问题。采用此材料,以研求问题,则为此时代学术之新潮流。治学之士,得预于此潮流者,谓之预流(借用佛教初果之名)。其未得预者,谓之未入流。此古今学术史之通义,非彼闭门造车之徒,所能同喻者也。敦煌学者,今日世界学术之新潮流也。自发见以来,二十余年间,东起日本,西迄法英,诸国学人,各就其治学范围,先后咸有所贡献。[8](P236)

一个时代的学术,必须要有新的材料和新的问题,由此而构成这一时代的学术潮流。此论精辟。但将敦煌学视为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的“世界学术之新潮流”,却不免加入了自己的喜好和感情。因为在全世界范围内,当时及此后的学术潮流并不是“敦煌学”,而是马克思主义。且不说马克思主义历史学先在前苏联、后又在中国因为得到政府的支持而“独尊”,即使在西方,它也是最具影响力的学术流派之一。即以非马克思主义的西方学术流派来说,就在陈寅恪先生发表这个预言的前一年,吕西安·费弗尔和马克·布洛赫创刊《经济和社会史年鉴》,年鉴派由此创立并成为影响至今的世界范围内最重要学术流派之一。而在中国,陈寅恪先生的学生们,汤象龙、吴晗、谷霁光、夏鼐等人在1934年组成“史学研究会”。他们顺应历史唯物主义的潮流而

不是“敦煌学”的潮流,在前“中央研究院”社会研究所创建了中国第一个研究经济史和社会史的《中国社会经济史集刊》,又在天津《益世报》和南京《“中央”日报》办起了“史学”副刊,相互激发、遥相呼应,人人都闯下了极大的名头。

事实证明,尽管陈寅恪先生学贯东西,但他对当时中国和世界史学发展趋势的分析并非“定论”。至于王国维先生关于周初三监所在位置的“定论”、吴晗先生关于《金瓶梅》成书不可能在万历十年之前的“定论”,也早就一一被推翻。这种例证不胜枚举。

严格地说,“史有定论”其实只是相对的,“史无定论”才是绝对的。真理的绝对性与相对性也在这里得到体现。虽然我们绝不能因此而否定在特定时空范围内的“定论”,而且,如果没有阶段性的“定论”,更合理、更接近历史真相的结论也就不可能产生。但与只有坚持“史无定法”才能不断推动研究方法的革命和进步一样,只有明白“史无定论”,才可能激发我们继续探索历史真相的热情,给予我们不断有所发现、有所前进的动力。

关注并尊重前人成果,但永远也不要相信问题已经被解决。史有定论是研究的前提,史无定论是批判的精神。我尊重现有的一切有价值的成果,但我并不赞成一些学者动辄宣称:某问题已经由某某人的某某著作解决。如此云云,至少是不利于学术的发展和研究的深入。在学术研究的道路上,我认为更应取梁启超的态度:“以今日之我攻昨日之我。”

但是,历史学界一个个“定论”的被颠覆,哪怕是重大历史理论如社会形态、社会转型等“定论”的遭受挑战(我指的是学术范围内),也远没有自然科学的一些“定论”的被颠覆令人震惊。原因在于,历史科学和其他一些社会科学一样,许多“定论”其实只是在特定时期内的诸多结论中因相对合理而为更多的人特别是主流社会、主流学界所接受的一种。以在中国历史学界盛行的“战国”封建说为例,与其先后出现的还有“西周”封建说、“秦汉”封建说、“魏晋”封建说等;而中国的“资本主义萌芽”,虽然“明中期说”居主导地位,但同时还有远自“战国说”、近至“清代说”等观点。世界范围内历史研究的情况也多类于此。

因此,绝对没有必要为一些已经或者正在被颠覆的“定论”惋惜。第一,这些定论已经发挥了它应该发挥的作用,其中的合理性也必然被吸收到新的定论中去,从这

个意义上来说,它并没有真正消失,而是更换了一种存在方式;其二,既然旧的定论被颠覆,说明已经有了更加符合历史真实的新的定论,说明人类在认识历史、解决历史问题的道路上又迈进了一步。在这个过程中,辩证唯物主义所揭示的“否定之否定规律”和黑格尔“存在的即合理的”命题,无疑提供了方法论上的依据。

在行将结束本文时,仍然想回到本文开始的话题:少谈些主义,多研究些问题。历史学家应该有“纵览天下”的视野,却不必也不可能承担起“包打天下”的责任。历史科学的新方法、新理论,在很大程度上不是历史学家“设计”出来的,而是历史学家通过具体的、称得上“范例”的研究成果“展示”出来的,是根据研究范例“归纳”和“总结”出来的。“年鉴学派”之所以风靡一时并至今产生影响,是因为有布罗代尔《菲利普二世时代的地中海和地中海世界》、《15至18世纪的物质文明、经济和资本主义》等巨著为范例。马克思主义历史学的持续生命力,更是因为有不朽的《资本论》及中国内地知识界所熟知的《德意志意识形态》、《法兰西内战》、《家庭、私有制与国家的起源》、《路易·波拿巴的雾月十八日》、《国家与革命》、《中国革命与中国共产党》等范例,而且,还有影响极大的西方马克思主义历史学家的著作,如莫里斯·多布的《资本主义发展研究》、克里斯托夫·希尔的《革命前英格兰的社会和清教》等。邓小平说:“发展才是硬道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马克思主义历史学的持续发展,固然需要继续挖掘并丰富其内涵,但更需要大批有分量的“范例”式成果来显示。这才是真正的硬道理。

注释:

胡适在1918年7月20日出版的《每周评论》第31号发表了题为《多研究些问题,少谈些“主义”》的文章。对自己的这一观点进行了解释:“我并不是劝人不研究一切学说和一切‘主义’。学理是我们研究问题的一种工具。没有学理做工具,就如同王阳明对着竹子痴坐,妄想‘格物’,那是做不到的事。种种学说和主义,我们都应该研究。有了许多学理做材料,见了具体问题,方才能寻出一个解决的方法。但是我希望中国的舆论家,把一切‘主义’摆在脑背后,做参考资料,不要挂在嘴上做招牌,不要叫一知半解的人拾了这些半生不熟的主义,去做口头禅。‘主义’的大危险,就是能使人心满意足,自以为寻着包医百病的‘根本解决’,从此用不着费心力去研究这个那个具体问题的解决法子了。”笔者在这里不厌其烦地抄录这段话,是因为认为它在学术浮躁的今天仍然具有重要意义。

我们才刚刚抛弃那种将马克思和恩格斯的语录当标签和公式使用的老“八股”,

却又出现了将柯文、施坚雅的理论当标签和公式的新“八股”,一些在中国历史学界早已是尽人皆知的常识,却被当作海外学者的新论进行宣扬。甚无谓也。

③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一卷第二版跋》(《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217

页)中引用了考夫曼对自己学说的评价(按:考夫曼的评价发表在俄国资产阶级自由派的历史政治和文学月刊《欧洲通报》1872年第3卷《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批判的观点》一文中)。

[参考文献]

[1] (英)A·C·哈登.人类学史[M].廖泗友译.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88.

[2] 孟森.世祖出家事考实[A].明清史论著集刊续编[C].北京:中华书局,1986.

[3] (美)施坚雅.中华帝国晚期的城市[M].叶光庭等译.北京:中华书局,2000.

[4]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5] 黄宗智.华北的小农经济与社会变迁[M].北京:中华书局,2000.

[6]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7]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8] 陈寅恪.陈垣敦煌劫余录序[A].金明馆丛稿二编[C].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

【责任编辑:俞晖】

自考教育科学研究方法预测试题及答案

自考教育科学研究方法预测试题及答案(5) 来源:考试大 2009/10/8 【考试大:中国教育考试第一门户】模拟考场视频课程字号:T T 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教育科学研究方法标准预测试卷(五) (考试时间150分钟) 第一部分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倡导以数学为基础的唯理论的演绎法的是( ) A.亚里士多德B.弗兰西斯·培根 C.笛卡尔 D.康德 2.以探索和创新知识、扩展和完善理论为主要目的的研究是( ) A.基础研究 B.应用研究来源:考试大 C.发展性研究 D.预测研究 3.教育科学研究中选题的作用不包括( ) A.决定研究发展的方向和目标 B.决定研究的内容 C.规定应采取的方法和途径 D.提供科学的论证依据 4.★为揭示教育现象与过程发展规律,选取的研究对象必须是( ) A.最大数量的 B.有典型代表意义的 C.不可控制的 D.不同性质的www.Ehttps://www.wendangku.net/doc/8b12824095.html,考试就到考试大 5.历史研究的核心是( ) A.搜集史料 B.分析、鉴别史料 C.揭示历史发展的规律 D.运用史学理论和方法 6.★有严密的计划,有详细的观察指标体系,对观察情境有较严格的要求,这种教育观察研究的类型是( ) A.自然情境中的观察 B.实验室中的观察采集者退散 C.参与性观察 D.结构式观察 7.全结构式教育观察记录表的编制要依据( ) A.观察内容的结构

B. 观察的场地和时间 C.观察的目的 D.观察的对象 8.按调查的目的来划分,除现状调查和相关调查外,还有( ) A.发展调查和预测调查 B.发展调查和测量调查 C.预测调查和测量调查本文来源:考试大网 D.预测调查和访谈调查 9.测验对应试者的辨别能力,指的是测量工具的( ) A.效度 B.信度 C.难度来源:考试大的美女编辑们 D.区分度 10.从一般教育活动的本身分化发展而形成的教育实验,相关的教育家除裴斯泰洛齐、福禄倍尔外,还有( ) A.梅伊曼和拉伊 B.桑代克和蒙台梭利考试大论坛 C.蒙台梭利和拉伊 D.蒙台梭利和杜威 11.较简单的单因素实验设计中,固定组比较设计的基本模式是( ) A.XO B.O1X02 12.其内涵需要明确的概念,是定义的( ) A.被定义项 B.定义项来源:考试大 C.定义联项 D.定义的规则 13.先假说,后求证,是从一般到个别,推论和判断个别事例的认识方法,这是逻辑思维方法中的( ) A.分析 B.综合 C.归纳来源:考试大 D.演绎 14.★结论比较可靠,但由于个别事实繁杂,难以——考察,这是归纳法哪一具体方式的特点?( ) A.完全归纳法 B.简单枚举法 C.科学归纳法来源:考试大的美女编辑们 D.因果联系归纳法 15.仅表示研究对象属性的顺序的是( ) A.计数数据资料 B.等级数据资料 C,等距数据资料

2016秋福师《教育科学研究方法》在线作业(最全题库)

《教育科学研究方法》在线作业二 一、单选题(共15 道试题,共30 分。) 1. (A)是指在教育研究中,研究者凭借一定的手段和方式(如访谈、问卷等),对某种或某几种教育现象或事实进行考察,通过对搜集到的各种事实资料的分析处理,进而得出结论的一种研究方法。 A. 调查法 B. 实验法 C. 观察法 D. 经验总结法 2. (B )是指从具体的行为、特征、指标上对变量的操作进行描述,是将概念和事实联系起来的桥梁。 A. 描述性定义 B. 操作性定义 C. 条件性定义 D. 循环定义 3. 根据__A__可将访谈调查分为定向型访谈和非定向型访谈。 A. 提问方式 B. 访谈时间或次数 C. 参加访谈的人数 D. 访谈对象 4. 研究者选定的研究课题要量力而行,要有完成的可能性即要遵循选题的_B___。A. 具体性原则 B. 量力性原则 C. 新颖性原则 D. 价值性原则 5. 教育文献研究是一种(A )。 A. 独立的教育研究方法 B. 思辨研究方法 C. 历史研究方法 D. 质性研究方法 6. 根据_B___可以讲经验总结法划分为群体经验总结和个体经验总结。 A. 经验包含的内容 B. 经验创造者 C. 经验反应的时间 D. 经验包含的空间 7. 把教育科学研究分为个案研究和成组研究的依据是( D )。 A. 研究目的的不同 B. 研究方法的不同 C. 研究问题的性质 D. 研究对象的数量 8. 教育科研_C___是一种由小见大,以点及面的研究方法。 A. 经验总结法 B. 调查法 C. 个案研究法 D. 实验法 9. 根据__D__,可把教育实验分为探索性实验、验证性实验和改造性实验。 A. 实验的控制程度 B. 实验环境 C. 实验因子多少 D. 前人是否作过研究 10. 捷克教育家(B)在17世纪完成的名著《大教学论》,就是在把教育现象与自然现象作类比的基础上,根据自然规律提出了一系列教学原则。 A. 杜威 B. 夸美纽斯 C. 福禄贝 D. 赞可夫 11. 行动研究法的实施步骤中的__A__就是形成旨在改进现状的行动蓝图。 A. 计划 B. 行动 C. 观察 D. 反思 12. __A__按其自身素质可分为机体变量和环境变量。 A. 无关变量 B. 自变量 C. 因变量 D. 变量 13. 在分析材料阶段,研究者首先应选择(A )项目将材料进行分类处理。 A. 一级 B. 二级 C. 三级 D. 四级 14. 问卷中那些属于个人基本情况的项目和估计被调查者能够直接回答的项目应采用的提问方式是_C___。 A. 间接提问 B. 假设性提问 C. 直接提问 D. 针对性提问 15. (C )是人类认识事物使用最早的一种古老的方法。 A. 调查法 B. 实验法 C. 观察法 D. 经验总结法 二、多选题(共35 道试题,共70 分。) 1. 论文写作时关于数字规范用法包括_ABCD___。 A. 公历、世纪、年代用汉字,年、月、日用阿拉伯数字 B. 年份不能缩写 C. 计数和计量,一律用阿拉伯数字 D. 用阿拉伯数字写的多位数,不能移行 2. 遵循选题的新颖性原则选题应注意_ABC___。 A. 选题具有时代感 B. 内容新

《科学素养与科研方法》试题及标准答案

《科学素养与科研方法》试题及答案 科学素养与科研方法考试附答案 (一) 单选题 1. 作为一种理解性的阅读,它不仅要求深入地、正确地理解文献的精华部分,掌握作者的真实意图,而且还要求研究人员能够恰如其分地对文献予以评价,这是指()。(C) 精读 2. 追溯查找法也称()。(B) 参考文献查找法 3. 创立了形式逻辑体系的人是()。(C) 培根 4. 以科学方法为研究对象的学科被称为()。(D) 科学方法论 5. 进行科研课题选题的时候要根据自己的特长选题,这里所谓特长,是指()。(B) 在科研方面所具有的优点 6. 下列哪项不属于文献的组成要素?(D) 历史发展的各个时期相同 7. 《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颁布实施的第一年是指()年。(D) 2006 8. “This report contains ...,first, ... second, ...; finally,”是属于国际学术会议的哪一项常用语? (B) 导言语句 9. 生物与其生存环境之间相互作用的变化所导致的部分或整个生物群体遗传物质的一系列不可逆转的改变,这是指()。(B) 生物进化 10. 研究清代两大代表性传奇《长生殿》与《桃花扇》的异曲同工,即是一种()。(D)横向比较 11. 查阅建国后的报刊资料,可以利用()。(D) 《新华日报》 12. 科研的客观条件中,哪一项是最重要的条件?(D) 资料 13. 通过授予有限时间内的专有地位是指()。(A) 专利 14. 人从本质上讲,是()。(A) 经济动物 15. 人的认识、意志、信念、自信、向往和理想、目标、气质、性格等个性心理特征的总称是指()。 (D) 心理素质 16. 作为调整人与人之间、个人与集体和社会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的总和,是指()。(A)

教育科学研究方法试题 参考答案

教育科学研究方法试题(一)参考答案 教育科学研究方法试题(一)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教育(科学)研究的本质特征是_________。教育科学研究的目的在于 _________,解决重要的教育理论和实际问题。 2.亚里士多德在_________之上建立了科学方法论,并以巴巴拉式_________为科学解释中演绎推理的范例,强调通过演绎建立科学解释,对以后的教育研究产生了深刻影响。 3.教育辞书和百科全书都属于_________性工具书。我国第一部教育百科全书是1985年出版的《_________》。 4.理论构思所含的基本概念,特别是_________,应满足以下要求:一有严格规定的含义,二有好的_________,三有好的清晰度。 5.从观察的系统性来看,观察法可分_________和_________。 6.教育观察资料的整理和分析主要包括_________、_________、初步整理资料和进行描述统计等步骤。 7.根据访谈过程是否有严格设计的访谈提纲,可把访谈调查分为_________访谈调查和_________访谈调查。 8. _________,即变化的措施、条件。无关变量,也叫_________。 9.归纳法的具体方式有_________、完全归纳法和_________三种,前者又称不完全归纳法,后者又称因果关系归纳法。 10.根据一个判断与客观事物之间的直接关系程度和是否加入评价性要素,可以把命题分为_________和_________两大类。 二、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题干的括号内。每小题2分,共20分) 1.在教育科学研究的基本要素及其活动过程中,形成( )是教育研究的核心问题。 A.科学结论 B.科学理论 C.科学思想 D.科学观念 2.回答"将会怎么样"的问题,主要目的在于分析事物未来发展的前景与趋势的研究是( ) A.基础研究 B.描述研究 C.发展性研究 D.预测研究 3.历史研究法的运用,特别强调研究者应具有( ) A.历史感与正义感 B.历史感与责任感 C.责任感与现实感 D.历史感与现实感 4.我国著名的幼儿教育家陈鹤琴以自己的孩子为观察对象研究儿童的一般发展,主要采用的观察记录方法是( ) A.描述记录法 B.日记描述法 C.轶事记录法 D.连续记录法 5.用百分制的办法对学生进行学科学习成绩测评属于( ) A.定名测量 B.定序测量 C.定距测量 D.比率测量

教育科学研究常用方法

教育科学研究方法 研究教育现象及其规律所采用的方法。中国教育科学研究方法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采取多种方法,以探求教育内部各要素之间和其他事物之间的关系,以及教育的质与量之间的变化和规律。 古代的中国和西方,都有总结教育经验的记载,所用方法有的是有关事实的记录,也有初步的经验概括,但都没有形成一套科学的研究方法。随着资本主义生产的发展,教育事业的兴起,社会科学研究的调查法、文献法、历史研究法,以及自然科学研究的归纳法、实验法、统计法等,都先后进入教育科学研究领域。特别是K.马克思、F.恩格斯创立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教育科学研究奠定了科学的方法论基础,使教育科学研究方法的使用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教育科学研究常用的方法如下: 观察法。教育科学研究广泛使用的一种方法。研究者按照一定的目的和计划,在自然条件下,对研究对象进行系统的连续的观察,并作出准确、具体和详尽的记录,以便全面而正确地掌握所要研究的情况。观察法不限于肉眼观察、耳听手记,还可以利用视听工具,如录音机、录像机、电影机等作为手段。观察法的步骤是:①事先做好充分的准备,制订观察计划。先对观察的现象作一般的了解,然后根据研究的任务和研究对象的特点,确定观察的目的、内容和重点。如果情况复杂或内容多,可采取小组分工观察。最后制定整个观察计划,确定进行观察全过程所需的次数、时间、记录用纸、表格,以及所采用的仪器等;并考虑如何保持被观察对象的常态等等。②按计划进行实际观察。在进行过程中,既要严格按照计划进行,必要时也可随机应变。要选择最适宜的观察位置,集中注意力,记下重点,不为无关现象扰乱,观察时可借助仪器及时作记录,不要事后回忆。③及时整理材料,对大量分散材料利用统计技术进行汇总加工,删去一切错误材料,然后对典型材料进行分析。如有遗漏,及时纠正,对反映特殊情况的材料另作处理。 文献法。通过阅读有关图书、资料和文件来全面地正确地掌握所要研究的情况。查阅的文件最好是第一手材料。如果是第二手材料,必须鉴别其真伪后才可选用。文献法的步骤是:①搜集与研究问题有关的文献,如图书、资料、文件和原始记录等。然后从中选择重要的和确实可用的材料分别按照适当顺序阅读。②详细阅读有关文献,边读、边摘录、边立大纲。 ③根据大纲,将所摘录材料分条组织进去。④分析研究材料写成报告。使用这一方法须注意:查阅文献之前,要有与研究问题有关的知识准备,否则难于从材料的分析中作出正确的结论。调查法研究者有计划地通过亲身接触和广泛了解(包括口头或书面的,直接或间接的),比较充分地掌握有关教育实际的历史、现状和发展趋势,并在大量掌握第一手材料的基础上,进行分析综合,找出科学的结论,以指导以后的教育实践活动。 调查法。一般的是在自然的过程中进行的,通过访问、发问卷、开调查会、测验等方式去搜集反映研究现象的材料。在调查的过程中,经常利用观察法作为调查和核对材料的手段。调查法必要时可同历史研究法、实验法等配合使用。调查法的步骤是:①准备。选定调查对象,确定调查范围,了解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研究有关理论和资料,拟定调查计划、表格、问卷、谈话提纲等,规划调查的程序和方法,以及各种必要的安排。②按计划进行调查活动,通过各种手段搜集材料。必要时可根据实际情况的变化,对计划作相应的调整,以保证调查工作的正常开展。③整理材料。包括分类、统计、分析、综合,写出调查研究报告。 统计法。通过观察、测验、调查、实验,把得到的大量数据材料进行统计分类,以求得对研究的教育现象作出数量分析的结果。这是数理统计方法在教育方面的应用。统计法可用于对教育行政效率的检验,对教育经费的合理分配,对课程分量规定的测定,对学生的成绩的科学比较等等。在教育实际工作中,经常使用描述统计研究情况,如整理实验或调查来的

科研方法与论文写作答案

专业技术人员科研方法与论文写作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科研的( )阶段是科学研究中具有战略意义的阶段? 确立科研课题获取科技事实 提出假说设计理论技术检验 2.( )是对某一专题或某一论题具有独到学术观点的著作,它有学术论著、学位论著之分。学术著作学术论著专题论著论文著作 3.( )是人类所拥有的一种智能,是一种高级的形象思维活动。 判断思维推理思维想象思维直觉思维 4.在自然科学研究领域,应用研究包括技术研究和产品研制两个方面,其核心是( ) 技术开发技术创新产品开发产品创新 5.下列学术报告中,( )是指被学术会议接收并安排再制定地点进行口头演讲的内容。 特邀报告口头报告张贴报告视频报告 6.知识产权的( )特点是科学技术将成为生产力的第一要素,创新是知识经济的灵魂,经济发展主要取决于之力资源的占有和配置。 劳力经济阶段资源经济阶段智能经济阶段知识经济阶段 7.科学发展和技术进步是( )形成的基础,而新的科研方法的发现和创立,又使科研工作得以有效的进行,从而从今科学和技术的新飞跃。 科学方法科学器材科学探索科学创新 8.根据实验结果性格的不同分类,可分为( ) 探索实验验证实验模型试验等 化学实验物理实验生物实验等 地面试验空间实验地下实验等 定性实验定量实验结构实验分析实验等 9.( )标志着课题申请通过了有关专家的评审,被科技主管部门正式确认并给予资助。 课题规划课题申报课题立项课题方案设计 10.科研论文是以( )形式对最新科研成果的记录,它是科研成果的一种直接体现,也是学术交流的重要形式之一。 文字报告图表记录 11.( )是通过对学术期刊整体水平的评价,来界定刊载在该期刊上的学术论文水平和质量的评价方法。 指标评价法期刊评价法专家评价法综合评价法 12.下列中,不属于科技论文评价的原则的是( ) 创新性原则准定量原则可比性原则平等性原则 13.科研中,信息方法的作用不包括( ) 功能抽象学预测科学决策结构探析 14.利用书目文献数据库、全文数据库对课题相关知识点、事实和文献进行检索,属于论文检索的哪种方法( ) 工具法引文法借鉴法探讨法 15.( )是指针对某一研究领域中的一些重点问题,召集一些相关的学术代表而举行的学术会议。此类会议规模相对较大,内容丰富,参会人数较多,影响面广。 代表会议专题会议研讨会团体定期会 16.( )是发表在国内外正式出版的学术期刊上的文章、通讯或报道,一般包括综述、文章、简讯(简报)等。

科学方法论(科学理论)

自然辩证法(科学技术哲学)第二篇科学方法论第四章 第五章科学理论及其合理性 科学理论是经过实践检验的系统化的科学知识体系,它是由科学概念、科学原理以及对这些概念、原理的理论论证所组成的体系。 第一节科学理论的结构和基本特征 一.科学理论的结构 1.组成科学理论的基本要素 科学理论是由3个基本知识单元自成的:基本概念;联系这些基本概念的判断即基本原理或定律;由这些概念与原理推演出来的逻辑结论,即各种具体的规律和预见。 基本概念是思维的基本单位,是反映自然事物的本质属性的思维形式。任何学科都有自己的专有的一些科学概念。例如,几何学中的点、线、面等;力学中的力、质点、速度、加速度、质量、功、能等;化学中的元素、原子、分子、化合、分解、价、健等。科学概念是构成科学理论的基石,一个新理论的建立,需要若干新的概念作为它的先导或逻辑出发点,藉以在逻辑上召开它的理论体系。否则,科学理论就会失去它独立存在的支撑点。 基本原理是科学对所研究对象的基本关系的反映,是科学理论赖以建立的基础。它在语言、结构上表现为判断的形式,一般用全称判断来表达。牛顿力学中的3个基本定律,爱因斯坦狭义相对论中的相对性原理和光速不变原理等等都是如此。 科学推理是科学理论中的由基本原理演绎推导出现的结论。它执行着理论解释和预见的功能。例如,狭义相对论中引伸出现的钟慢、尺缩效应,质能关系式等。 在由基本概念、基本原理或定律、科学推断所构成的科学理论中,各元素不是按照任意的外在的次序排列的,而是有一个严密的、前后一贯的逻辑结构。 2.两类理论——构造性理论和原理性理论 爱因斯坦曾把物理学中的理论区分为两类:构造性理论和原理性理论。 构造性理论是“从比较简单的形式体系出发,并以此为材料,对比较复杂的现象构造出一幅图象”。1气体分子运动论就是如此。 原理性理论“使用的是分析方法,而不是综合的方法。形成它们的基础和出发点的元素,不是用假说构造出来的,而是在经验中发现到的,它们是自然过程的普遍特征,即原理。这些原理给出了各个过程或者它们的理论表述所必须满足的数学形式的判决”。2热力学和相对论就是如此。 爱因斯坦的这种区分虽然是针对物理学的,但对各门基础学科都有普遍意义。这两类理论的构造方法当然是不同的,但是在结构形式中却有共同性,即从若干基本概念(可以作描述性说明而无需定义)出发,通过揭示概念的关系而形成基本原理(可以来自假说也可以从经验中得到),再运用基本原理而推导出(或证明)各种定律,这些定律常常包括由基本概念经过定义而形成的派生概念。比较成熟的理论一般都具有这种结构。例如,经典力学、经典热力学、相对论、量子力学等都是如此。这显然是一种演绎结构。当然,在许多科学理论中,除了演绎结构之外,还可以看到归纳概括的成分,有些事实材料乃至经验定律并没有完全纳入演绎结构之中,而是作为理论的补充或例外。但是,随着理论的发展,这些归纳成分 1《爱因斯坦文集》第1卷,商务印书馆1976年,109页 2《爱因斯坦文集》第1卷,商务印书馆1976年,110页。

《教育科学研究方法》题库及答案

《教育科学研究方法》题库及答案 一、名词解释 1. 科学 2. 变量 3. 研究假设 4. 测量 5. 区分度 6. 结构性观察 7. 科学研究 8. 观察变量 9. 单纯随机抽样法 10. 追踪研究法 11. 实验变量 12. 主动变量 13. 应用研究 14. 等距抽样 15. 信度 16. 典型调查 17. 分类抽样法 18. 效度 19. 抽样调查 二、填空题 1. 按材料的整理分类,可以把教育研究分为和。 2. 常用的抽样方法有:、等距抽样、、多级抽样、整群抽样和有意抽样。 3. 测量有四种类型的量尺:类别量尺、、、比率量尺。 4. 根据研究目的分类,教育科学研究可分为和两大类。 5. 测量有三个要素:事物及其属性、、。 6. 效度的类型有:、和结构效度。 7. 科学研究的三个显著特征是:系统性、、。 8. 选题的原则有需要性原则、、、可能性原则。 9. 访问有两种形式:一是,二是。 10. 科学研究的一般步骤是:选择问题、提出假设、、、分析资料和作出结论。 11. 信度的类型有:、、分半信度和库李信度。 三、简答题 1. 简述科学研究的一般步骤 2. 简述标准化考试的特征 3. 调查前的准备工作包括那几个方面 4. 简述开放式问卷的优点 5. 简述内容分析设计的五种常用模式 6. 简述研究假设的基本特征

7. 在内容分析中,确定类目时应注意那几个问题 8. 简述影响内在效度的因素 9. 简述测量的作用 10. 简述同一资料来源而不同时间的内容分析模式的操作程序 四、论述题 1. 试述问卷设计的程序 2. 试述观察研究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3. 试述选题的原则 4. 试述调查研究的一般步骤 5. 试述选题的程序 6. 试述实验控制的方法 7. 试述教育科学研究方法的发展趋势 8. 试述教育评价的原则 《教育科学研究方法》作业参考答案 一、名词解释 1. 科学:科学是一种特殊的社会历史现象,是人类对自然、社会和思维等现象规律性的认识,它以系统的有组织的知识形态反映出来。 2. 变量:变量是研究者操纵、控制或观察的条件或特征。或者说,变量是有多种取值的概念。 3. 研究假设:研究假设,就是根据一定的科学事实和科学理论,对研究中的问题所提出的假定性的看法和说明。 4. 测量:测量就是根据某种规则把所观察的对象的属性予以数量化的过程。 5. 区分度:区分度是指题目对不同水平考生加以区分的能力。区分度高的试题,对被试有较高的鉴别力,使优生得高分,差生得低分。 6. 结构性观察:结构性观察是指有详细的观察计划、明确的观察指标体系以及有系统的一种可控制性观察。 7. 科学研究:科学研究是运用严密的科学方法,从事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的认识客观世界,探索客观真理的过程。 8. 观察变量:观察变量是指经过人的感官而能知觉其质或量的变量。 9. 单纯随机抽样法:单纯随机抽样法是指,全凭机遇来抽样。每个抽样单位在抽样过程中有着同等的被抽

00456教育科学研究方法(二)复习资料

教育科学研究方法复习要点之一 第一章:教育科学研究的一般原理 一、选择题复习要点: 1、英国的弗兰西斯.培根反对中世纪的教条主义,认为亚里斯多德的三段论不能胜任从实验到公理的科学发现任务,必须 以归纳法取而代之。这种方法突出了经验的积累和分析,强调科学方法的经验性质。p7 2、教育研究的本质特征在于教育理论与实践的创新,主要表现在对未知的探索,对原有理论体系、思维方式及研究方法有 所突破。P3 3、比较研究按照一定的标准对彼此有关系的事物甲乙对照分析,以发现它们之间的共同点和差异点,共同规律和特殊本质, 从而得出符合客观实际的结论。P19 4、著名的教育家杜威(1859-1952)强调必须从教育实验中建构理论并亲自主持了长达8年之久的芝加哥实验学校的教育实 验。P11 5、通过问卷、调查、访谈、观察以及测验等手段收集资料以验证假设或回答有关现实的教育问题,这种研究方法是描述研 究。P 19 6、实验研究指研究者根据一定的理论假设,在教育活动中创设验证假设的环境和条件,主动地控制研究对象,排除无关因 素的干扰,从而探索教育活动相关要素之间的因果关系。P 19 7、某教授在长沙市的一些中小学进行了提高英语成绩的研究,取得了良好的成效,其它城市甚至一些乡村的中小也想开展 这一研究,该教授决定选择一些乡村小学继续开展研究。后面的这一研究属于迁移推广水平的研究。P 23 8、根据研究的目的或目标不同,可以将教育科学研究分为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开发研究. P 17 二、填空题复习知识点 1.教育科学研究指的是运用一定的科学方法,遵循一定的科学研究程序,通过对教育现象的解释、预测和控制,探索教育规律的一种认识活动。P 2 6.现代教育科学研究方法发展的主要特点有哪些?P 13-14 2.依据教育研究的目的,教育研究可以分为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发展性研究、比较与评价研究、预测研究。P 18 3.一次文献包括专著、论文、调查报告、档案材料等以作者本人的实践为依据而创作的原始文献,具有创造性。P 49 三、名词解释 1.文献是把人类的知识用文字、图形符号、音像等手段记录下来的有价值的典籍,包括各种手稿、书籍、报刊、文物、影片、录音录像、磁带、幻灯片、缩微胶片、信息自动化系统等。P47 第二章:教育科学研究的构思与设计 一、选择题复习要点: 1.依据学习成绩把全校400名学生分为优秀、良好、一般、较差四个等级各100人,并编写号码(从1到100),然后从每一个等级群体中随机抽取20人进行问卷调查,这种抽样叫做分层随机取样。P 77 2.以课题研究的时间作为检索的起点,按照从现在到过去(如由2009到2005年)的时间顺序去查询教育文献的检索方法,我们称之为逆查法。 P54 3.在全省范围内,随机抽取20所小学进行调查研究,这种取样方法称之为整群随机取样。P 77 4.描述研究、调查研究的样本容量一般不少于100,要求占总体的10%。P 76 5.以课题研究的时间作为检索的始点,由近及远、由新到旧的顺序查找的方法是逆查法P 54 6.以下有关文献研究的描述中不正确的是具有个人研究的局限性 P 47 7.以下不属于课题选择原则的是教育性原则P 35 A.教育性原则B.创新性原则C.可行性原则D.需要性原则 二、填空题复习知识点 1.选题指经过选择来确定所要研究的问题,包括提出问题和确定问题。P33 2. 以课题研究的时间作为检索的起点,由现在到过去(如由2009到2005年)查询教育文献的检索方法,我们称之为逆查 法。P54 3. 选定教育研究课题的基本要求之一是研究的问题要有可行性,可行性包括客观条件、主观条件和时机问题。P36 三、问答题: 1.研究课题的产生有哪些途径?P39 2、确定研究课题的基本要求有哪些?P34-35 第三章:教育科学的历史研究 一、选择题: 1.根据观察的情景条件来划分观察的类型可以分为自然情景观察和实验室观察. P 101-102 2.有的老师在参与教育研究的活动中,特别注意观察在课堂教学中发生的趣事,尽管不是天天都有时间来记录,也不只是针对某一个学生,但是这些趣事对于他们以后撰写论文提供了有价值事实资料。这些老师的观察记录方法可以称为轶事 记录法。P 115 3.在一次20分钟的语文抄写字词的学习活动中,观察者分别在1-5分钟、5-9分钟、10-15分钟、16-18分钟、19-20分钟记录学生的学习活动情况,包括认真书写的人数、作小动作的人数、说话的人数、完成作业的人数。这种记录方法称为 时间取样法。P 116 4.教育科学的历史研究法通过收集某种教育现象发生、发展和演变的历史事实,对其加以系统客观的分析研究,从而揭示其发展规律的研究方法。P 83 二、填空题复习知识点

教育科学研究方法试题及答案

教育科学研究方法预测试题及答案汇集 教育科学研究方法标准预测试卷(一)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教育研究方法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是在( )A.直觉观察时期之前考试大自考站,你的自考专家! B.直觉观察时期C.以分析为主的发展时期D.系统综合发展时期 2.★教育研究的最高水平是( )A.直觉观察水平B.探究研究水平C.迁移推广水平D.理论研究水平 3.进行教育研究的起始环节是( )A.教育研究设计B.文献检索C.理论构思D.选题 4.在取样的基本方法中,又叫类型抽样的是( ) A.简单随机取样B.系统随机取样C.分层随机取样D.整群随机取样 5.教育研究中最基本、最常用的一种研究方法是( )A历史研究B.观察研究C.调查研究D.实验研究 6.对某一调查对象在一个较长的时间内的特征变化进行调查,目的是了解研究对象前后的变化和差异情况,这是教育调查研究中的( ) A.现状调查来源:考试大B.相关调查C.发展调查D.预测调查 7.一个测验要能实际测出其所要测量的特性或功能的程度,这是对测量工具要求中的( ) A.效度要求B.信度要求C.难度要求D.区分度要求 8.首次提出“实验科学”概念的是( )A罗吉尔·培根B弗朗西斯·培根C.达·芬奇D.伽利略 9.进行教育实验设计所用的符号中,表示一次测试或观察的是( )A.X B.CC.0 D.R 10.从理性的抽象上升到理性的具体,目的是取同舍异,将具体概括为一般,这是基本思维逻辑方法中的( )A分析B综合C 归纳D演绎 11.由余果推余因,其结论具有或然性,是归纳分析主要方法中哪一方法的特点?( )A.求同法B.求异法C.共变法D.剩余法 12.计算未分组数据标准差的公式是( ) 13.在方差分析中,可处理多个自变量与多个因变量相互关联的数据资料的统计技术是( ) A.单因素方差分析B.三因素方差分析C.协方差分析考试大论坛D.多元方差分析 14.教育研究报告中,列举参考的期刊所表述的主要项目和顺序是( ) A.作者姓名、文章标题、期刊刊名和期号B.文章标题、作者姓名、期刊刊名和期号来源:考试大 C.期刊刊名、文章标题、期号和作者姓名D.文章标题、期刊刊名、期号和作者姓名 15.同一层次各指标只能是并列关系,这就要求在编制教育科研成果评价指标体系时要遵循( ) A.一致性B.独立性C.可测性D.可行性 二、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 16.★教育科学研究方法17.样本18.无关变量19.定性分析采集者退散20.次数分布表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6分,共24分) 21.★简述教育科学研究过程的几个主要环节。22.★确立研究课题的基本要求是什么? 23.简述历史研究法的主要作用。24.简述教育科学研究成果表述的基本要求。 四、论述题(每小题13分,共26分)25.★试述现代教育科学研究方法发展的四个基本特征。 26.★什么是理论构思?试述其包含的内容及好的教育科学研究理论构思的主要标准。 教育科学研究方法标准预测试卷(一)答案详解 一、单项选择题 1.D【解析】此题主要考查教育科学研究方法的历史发展。在系统综合发展时期,教育研究方法从哲学方法中分化出来,成为一个独立的专门研究领域,教育研究方法本身为研究对象,它意味着人们认识的深化。采集者退散

教育科学研究方法

教育科学研究方法 第一章绪论 教育科学研究是人们采用科学而系统的方法,遵循一定的研究 程序来研究教育问题,以期获得有关教育行为的法则性知识的 理性认识活动。 (一)不同的教育教学研究对象观 1.教育科学研究的对象是教育现象或教育事实 2.教育科学研究的对象是教育事实或教育情境 3.教育科学研究的对象是教育存在 鉴于上述几种对象都有些不足,我们赞同把教育科学研究的对象确定为“教育问题”。首先,因为科学是从问题开始的,其次,60年代以来国际社会教育科学研究发现了这样一种趋势,即在教育科学研究目标的确定上,以价值导向作为根本依据,强调教育科学研究的应用价值。具体地说,就是当代的教育科学研究把重点放在通过各种研究方法来解决教育上的问题。第三,由于我们这本教材的对象是直接从事教育实际工作的中小学教师,因而当我们把教育科学研究对象确定为“教育问题”时,更易于为有志于进行教育研究的中小学教师所把握,更能将教育科学研究直接地指向现实的教育改革,定位在教育改革中出现的各种教育现象和提出的问题上。 (二)教育问题及其性质和分类 1.教育问题 教育问题就是人们实际教育活动结果与在教育活动开始之前期

望的结果之间的矛盾。简单地说,教育问题就是实际事态与期望事态之间的差距与矛盾。 2.教育问题的性质 A、教育问题的永恒性B教育问题的复杂向C教育问题的层次 性D教育问题的潜在性 E教育问题的人为性 3、教育问题的分类 根据命题的性质将问题划分为事实的问题、价值的问题、规范的问题、技术的问题。 教育科学研究的任务 一方面是认识的任务,它旨在通过研究教育问题,探索教育规律,促进教育科学的发展;另一方面是实践的任务,它旨在通过教育研究,促进教育改革,改进教育工作,解决实际的教育问题,提高教育质量。 改进教育工作。最根本的途径就是要提高教育工作者的素质,具体地说就是通过教育科学研究,提高教师解决教育问题的能力,达到对教师自身工作的改进。 二、教育科学研究的一般过程,一般来说,教育科学研究遵循着一种相似的过程模式,即选择课题、分析问题、进行研究设计、收集和分析资料及研究成果的讨论与提出。我国对教育科学研究的一般分类方案基本上有三种:按适用范围和概括成度,可划分为适用于某一科学研究领域的具体的科学方法,适用于各门科学的一般研究方法以及适用于一切科学的哲学方法论三个层次。其次,按研究目的功能作

12 科学研究及其科研方法试卷

科学研究及其科研方法试卷 一.单选题 1.根据本课程,科研方法注重的是研究方法的指导意义和学术价 值。 (分数:10分) 标准答案:B 学员答案:B A.正确 B.错误 2.诺贝尔奖 (Nobel Prize) 创立于()。 (分数:10分) 标准答案:A 学员答案:A A.1901年 B.1905年 C.1910年 D.1912年 3.两大科研方法中的假设演绎法以()为代表。 (分数:10分) 标准答案:B 学员答案:B A.达尔文的《进化论》 B.笛卡尔的《论方法》 C.马克思的《资本论》 D.弗兰西斯·培根的《新工具》 4.西方的“方法”一词来源于英文。 (分数:10分)

标准答案:B 学员答案:B A.正确 B.错误 5.根据()的不同,实验可以分为定性实验、定量实验、结构分析实验。 (分数:10分) 标准答案:C 学员答案:C A.实验方式 B.实验在科研中所起作用 C.实验结果性质 D.实验场所 6.()又称发展研究,是把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应用于生产实践的研究,是科学转化为生产力的中心环节。 (分数:10分)标准答案:C 学员答案:C A.基础研究 B.应用研究 C.开发研究 D.综合研究 7.科学观察可以分为直接观察和间接观察。 (分数:10分) 标准答案:A 学员答案:A A.正确

B.错误 8.以下不属于社会科学的是()。 (分数:10分) 标准答案:C 学员答案:C A.政治学 B.经济学 C.医药学 D.法学 二.多选题 1.根据本课程,科研激励的主要形式是?() (分数:10分) 标准答案:ABCD 学员答案:ABCD A.目标激励 B.管理激励 C.协作激励 D.竞争激励 E.市场激励 2.根据本课程,科研的基本程序包括()。 (分数:10分) 标准答案:ABCDE 学员答案:ABCDE A.需求分析 B.立项审查

10月教育科学研究方法二试题和答案

C.准实验 D.真实验 20XX 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教育科学研究方法(二)试题 (课程代码00456) 、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 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 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纸”的相应代码涂黑。错涂、多涂或未涂均无分。 1教育科学研究的两种基本形式是 A. 归纳和演绎 C.分析和综合 2 .以课题研究的发生时间为检索始点,按事件发生发展时序,由远及近、由旧到新进行查找。这种文献 检索的方法是 将散见于其它书籍中的有关内容搜集编排,以反映遗失典籍梗概的方法是 适用于作中位数、百分位数、等级相关系数等统计的测量是 教育调查研究得出的结论,一般是揭示事物的 10.直接以原教学班作为实验组或对照组的实验称之为 A 前实验 B.比较和分类 D.结构和系统 A. 跟踪法 B. 回溯法 C. 顺查法 D. 逆查法 3. 抽样调查中的抽签取样属于 A. 简单随机取样 B. 系统随机取样 C. 机械取样 D. 分层取样 4. A. 辑佚 B.校勘 C. 训诂 D.考证 5. 教育科学历史研究的核心是对历史事件与历史发展过程 A. 本身的描述 B.价值的评价 C. 规律的揭示 D.意义的借鉴 6. A. 定名测量 B. 定序测量 C. 定距测量 D. 比率测量 7. 全结构式教育观察要求实施的情境是 A. 日常教育教学 B. 课外校外活动 C. 自然状态 D. 实验室 A. 因果关系 B. 相关关系 C. 结构关系 D. 主从关系 9. 教育问卷调查的问卷设计中,研究者应持有的态度是 A. 明确立场 B.个人见解 C. 社会认可 D.价值中立 B.后实验

教育科学研究方法总结

1、四个水平:直觉观察水平探究原因水平迁移推广水平理论研究水平2目前教育科学研究选题存在的问题:理论研究与应用研究;一般与重点;借鉴与创新关系 确定研究课题基本要求标准问有价有理和事实依据具体明确独创性可行性(主客时机)4、选题的含义:经选择未确定所要研究的问题,包括提出问题和确定问题。 5、选题的过程:逻辑过程。理论本身,理论与实际之间,理论与社会发展需要之间的种种矛盾分析中,发展和形成一个有意义,有创建的课题。 6、选题的途径与方法(A课题产生途径:社会发展;学科建设;教育实践;日常观察;国内外信息分析;国家领导机构指南、B分解、C提法、D进行课题论证避免选题盲目性) 7、文献检索基本方法:顺查法、逆查法、引文查找法、综合查找法 8、检索文献遵循要求:检阅要全面全面性;准确性;勤于积累;善于思索 9、文献综述报告主要内容:问题提出、研究方法、正文部分、主要文献目录(专著和论文) 10、理论构思:指以一定的科学理论为指导,在已有的客观事实材料和理论研究成果基础上运用科学的思维方式对所要研究问题的现象过程本质或原因的一种理论解释。 11、理论构思的基本内容:准确表述研究问题;界定研究课题的核心概念;形成初步研思路 12、理论构思在教育研究中作用:方向明确主体思想目标;提高研究者科学水平;评界 少年儿童主体发展:一是阐明研究目标和具体问题;下定义界定核心概念;提出理论观点(实践是人特有的存在方式、学生主体性发展水平存在明显的个性差异、教育改革关键是教师) 13、好的理论构思主要标准:历史和现实材料全面充分客观;具指实践现实性可行性;着眼点正确性;具体新的研究思路、视角和方法;概念和理论体系结构合理性 14、建立和检验理论构思的基本方法:理论探讨;建立指标(理论引导方法、统计学方法)理论构思具体化得到初步论证;调查、实验方法获得事实依据;借鉴国内外已有成果,吸合 15、教育研究设计:确定研究方法、选择研究对象 16、选样本基本要求:明确规定总体、取样的随机性、代表性、合理的样本容量

科研方法与论文写作考试题目及答案

一、单选题(每题1分,共15题) 15 1、现代物理学的开创者和奠基人是: A、爱因斯坦 B、牛顿 C、诺贝尔 答案:A 2、衡量国家科技领先的标志之一是: A、获诺贝尔奖的人数 B、国民经济总产值 C、人口数量 答案:A 3、衡量一个人的技术水平的高低之一是: A、论文 B、家产 C、经历 答案:A 4、理论要不要经过实验验证: A、一切理论都要 B、有些理论不一定要 答案:B 5、检验理论正确的实验是必须能够重演的: A、是 B、不一定 C、不是 答案:A 6、称赞你的论文的人都是: A、坚持真理的人 B、认同你的观点的人 C、奉承你的人 答案:B 7、一篇论文其关键词可以选择几个: A、两个 B、3~8个 C、9个以上 答案:B 8、论文引言就是: A、前言 B、绪论 C、引论 答案:C 9、参考文献的编号一律用什么括号括起: A、大括号 B、中括号 C、小括号

答案:B 10、参考文献号一律用: A、阿拉伯数字 B、汉字 C、英文 答案:A 11、论文中对重要的公式: A、应编号 B、不应编号 答案:A 12、论文中使用别人公开发表的结论,并注明出处的属于: A、引用 B、抄袭 C、剽窃 答案:A 13、论文是如何写出的: A、研究后写出的 B、编写出的 C、从书上抄来的 答案:A 14、博士学位论文至少应有: A、创新点 B、新理论 答案:A 15、论文中对表的题目要求为: A、表的题目在表上部 B、表的题目在表下部 C、随便什么位置 答案:B 二、案例分析题(每题5分,共5题) 25.01 16、 在一篇题目为《目标运动分析新论》论文中,论文摘要是: “在我的《TMA理论》那本书中,介绍了TMA的经典方法,在本论文里,主要叙述目标运动分析的几种新的方法,它们是:1)识别-滤波-控制原理;2)交互多模型方法;3)多站信息融合的方法。” (1)、上述摘要犯了那几方面的毛病? A、使用“我的”第一人称 B、使用了缩略语TMA C、前两句是过去研究信息,应删掉 D、没有交代成果与结论 E、以上全部是 答案:E

教育科学研究方法试题及答案

教育科学研究方法试题及答案(选择题) ? ? 问题:从一般教育活动的本身分化反战而形成的教育试验,相关的教育家除佩斯泰洛奇。福禄贝尔外,还有 A:梅伊曼和拉伊 B:桑代克和蒙台梭利? C:蒙台梭利和拉伊 D:蒙台梭利和杜威? 正确答案 D ? ?? 问题:测验对应试者的辨别能力,指的是测量工具的? A:效度 B:信度? C:难度 D:区分度? 正确答案 D ? ?? 问题:案调查的目的来划分,除现状调查和相关调查外,还有? A:发展调查和预测调查 B:发展调查和测量调查? C:预测调查和测量调查 D:预测调查和访谈调查? 正确答案 A ? ?? 问题:全结构式教育观察记录表的编制依据? A:观察内容的结构 B:观察的场地和时间? C:观察的目的 D:观察的对象? 正确答案 C ? ?? 问题:有严密的计划,有详细的观察指标体系,对观察情境有严格的要求,这种教育观察研究的类型是? A:自然情境中的观察 B:实验室中的观察? C:参与性观察 D:结构式观察? 正确答案 B ? ?? 问题:历史研究的核心是? A:搜集史料 B:分析,鉴别史料? C:揭示历史发展的规律 D:运用是史学理论和方法? 正确答案 C ? ?? 问题:为揭示教育现象与过程发展规律,选取的研究对象必须是? A:最大数量的 B:有典型代表意义的? C:不可控制的 D:不同性质的? 正确答案 B ? ?? 问题:教育科学研究中选题的作用不包括? A:决定研究发展的方向和目标 B:决定研究的内容? C:规定应采取的方法和途径 D:提供科学的论证依据? 正确答案 D ? ?? 问题:以探索和创新知识,扩展和完善理论为主要目的的研究是? A:基础研究 B:应用研究? C:发展性研究 D:预测研究? 正确答案 A ? ?? 问题:倡导以数学为基础的唯理论的演绎法的是? A:亚里士多德 B:弗兰西斯。培根? C:笛卡尔 D:康德?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