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部编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 厘米的认识与测量(优质教案)

部编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 厘米的认识与测量(优质教案)

部编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 厘米的认识与测量(优质教案)
部编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 厘米的认识与测量(优质教案)

《长度单位》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结合实际问题,经历用不同方式测量物体长度的过程,在测量活动中体会建立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形成相应的长度观念。

2.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初步建立1厘米的实际长度表象。

3.初步学会用“厘米”作单位测量物体的长度(限整厘米)。初步尝试估测物体的长度,培养学生估量物体长度的意识和能力。

4.在活动中,进一步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好奇心,增强与他人合作交流的意愿,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目标解析:

创设测量情境,让学生体会到建立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在测量中通过观察、比划、比较、测量等丰富多彩的活动,帮助学生建立1厘米的长度表象,为进行估测和实测打好基础,并让学生在观察尺子和用尺子测量时体会到物体的长度实质上是由几个相同长度单位组成的。

教学重点:掌握1厘米的实际长度及初步会用尺子测量物体长度的方法。

教学难点:建立1厘米的长度观念。

教学准备:课件、尺子、小棒等。

教学过程

一、活动中体会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

(一)介绍“1拃”的长度。

1.课件出示一个大人和一个小孩用1拃测量课桌宽的图,这样测量出的长度一致吗?

2.教师示范1拃(从大拇指到中指的长度叫做“1拃”),学生亲自动手体会“1拃”。

(二)学生测量。

学生动手测量课桌长有几拃?指生汇报。

(三)汇报交流。

1.学生汇报测量结果。并说说你有什么发现?

2.讨论:

(1)量的都是课桌的长,为什么测量结果不一样呢?(因为有的同学手大,有的同学手小,所以导致测量的结果不一样。)

(2)当测量相同的物体出现测量结果不一致,那该怎么办呢?

(四)统一长度单位。

1.学生汇报小组讨论的结果。

2.归纳总结:在测量物体长度时应该选用相同的长度单位,也就是要统一长度单位(板书:统一长度单位)。

(五)了解古代人测量物体的方法。

课件播放教材第2页上的三种古人测量物体长度的方法。看了上面的三幅图,我们知道了古代的人们就是选用自己身体的一部分作为标准,用这个标准作为测量长度的单位去测量物体的长度。

【设计意图:结合生活中实例,通过动手实践制作认知冲突,让学生亲身体会到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同时通过介绍古代的人们测量物体的方法,使学生了解古代人的聪明才智。】

二、实践中认识厘米

(一)认识尺子。

平时我们测量物体长度时要使用什么工具啊?课件出示尺子图,同时请同学们拿出直尺,仔细观察,你能在直尺上发现什么?结合课件进行说明。

1.刻度线。

尺子上的这些竖线是厘米尺的刻度线,刻度线很整齐,排列得很均匀。

2.数字。

(1)尺子上的数字中,这里的“0”在尺子上表示什么?(起点)

(2)结合课件加以说明,测量时,一般以“0”作为起点开始测量。其他的数字是尺子的刻度,几就表示从0到这个数之间有多少个长度单位。

3.长度单位的表示符号。

厘米尺上的文字“厘米”表示尺子上一个大格的长度是1厘米,“厘米”是一个长度单位,这个单位在国际上通用,用英文字母表示为“cm”。(板书:厘米cm)

(二)认识厘米。

1.揭示课题,板书课题:认识厘米。

2.认识1厘米。

(1)你知道1厘米是多长吗?请你在直尺上找出1厘米。

(2)学生汇报找法。(0~1之间、2~3之间、3~4之间……的长度。)学生回答时结合课件进行。

(3)教师归纳:每相邻两个数字之间的距离都是1厘米。

3.感知1厘米的实际长度。

(1)同桌互相比划1厘米。

(2)闭上眼睛想一想1厘米的长度。

(3)比一比哪个手指的宽大约是1厘米,用1厘米比较田字格的宽和图钉的长。

(4)举例说一说还有哪些物体的长度大约是1厘米。

【设计意图:通过观察、比较、比划等丰富多彩的活动,帮助学生建立1厘米的长度表象,为进行估测和实际测量打好基础。值得注意的是不要用课件放大1厘米的长度作为标准,一定要用自己手中的尺子,让学生在大脑中形成以实际1厘米的长度作标准。】

(三)测量较短物体的长度

1.测量纸条的长度。

(1)学生讨论交流测量纸条长度的方法。

(2)学生分组测量纸条的长度,教师巡视,纠正不正确的测量方法。

(3)指生说一说是怎样测量的?测量时要注意什么?

2.课件演示:用尺子测量物体长度的方法。

边演示边解释:把刻度尺的“0”刻度对准纸条的左端,再看纸条的右端对着几,纸条就长几厘米,也就是几个1厘米。

3.动手测量小棒的长度,然后指生汇报测量的方法和测量的结果。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讨论交流,让学生在亲身经历测量物体长度的过程中掌握测量物体的方法。】

三、练习中巩固新知

(一)读物体的长度。(课件播放教材第4页“做一做”,适当补充)

1.读铅笔的长度。(0~8厘米)问:铅笔的长度有几个1厘米?

2.读橡皮的长度。(0~4厘米)问:橡皮的长度有几个1厘米?

3.读小刀的长度。(0~5厘米)问:小刀的长度有几个1厘米?

4.读小棒的长度。(3~12厘米)问:小棒的长度有几个1厘米?

(二)估测。(课件出示教材第8页第1题)

先让学生估计物体的长度,再进行测量物体的长度。

(三)量一量。(课件出示教材第8页第2题)

测量前先让学生估一估各物体的长度,再测量,看估得准不准。

【设计意图:通过读、估、量的活动,让学生进一步巩固测量物体的方法,同时培养学生估、量物体长度的意识和能力,值得注意的是当物体的左端不是对准0刻度时应该怎样求物体的长度。】

四、小结中谈收获

今天这节课我们在活动中学了什么?你有什么收获?

小结:这节课我们通过各种方法认识了长度单位——厘米和用厘米测量,还运用刚学会的知识去解决一些生活中的问题。希望同学们在日常生活中,多发现问题,多思考问题,并用学过的知识去解决问题,这样你们就会变得更聪明、更能干。

五、教学板书

第1课时认识厘米和用厘米量

认识厘米用厘米尺量

刻度尺用厘米尺量的方法

每1大格都是1厘米

几大格长度就是几厘米

六、教学反思

1.学生已经知道1厘米的实际长度,基本掌握了用刻度尺量物体长度的方法。

2.在认识厘米时,教师可以让学生拿出尺子,帮助学生认识尺子上的刻度及

实际长度。然后通过多种活动帮助学生建立1厘米的长度观念。

3.认识1厘米的时候,教师介绍0→1是1厘米,这里学生的学习很顺利,进而转入1→2是几厘米的学习。这时学生的认识还停留在以0为起点的认识水平,因此当教师问1→2是几厘米的时候,学生很自然说是2厘米。这时教师应该强化起点,引导学生看清楚1→2的起点是1,而不是0,这样学生就会顺利说出1→2也是1厘米,从而不会出现误解。

七、课程资源

没有0刻度怎么办

数学课上,山羊老师让同学们用直尺量一量身边的物体。小兔拿出尺子一看,傻眼了!原来他的尺断了。这可怎么办呢?小兔急得直掉眼泪。同桌小熊见了,对小兔说:“不要急,我有办法!”只见他拿起笔,把小兔尺子上的3改为0,4 改为1,5改为2……。这被后桌的小猴全看在眼里,他眨了眨眼后说:别改了,看我的,说着拿出一把小刀,先把小刀的左端对准刻度“3”,右端正好对着刻度“6”。小兔看了,立刻说:“这把小刀是6厘米。”小猴摇了摇头说:“你再仔细看看!”

小兔伸出手指数了数,恍然大悟:“应该是3厘米!”

小猴说:“这就对了!当不以‘0’刻度为起点测量时,要用物体末端对准的刻度减去起始端对准的刻度,即6-3=3(厘米)。”

二年级数学测量教案

北师大二年级下册数学测量教案 五测量 铅笔有多长 教学目标 1.通过测量铅笔长度的活动,知道1分米和1毫米有多长,发展空间观念和动手操作能力。 2.通过实际测量,学习米、分米、厘米和毫米之间的关系。 3.通过“估一估”、“量一量”等活动,发展学生的估算能力。 教学重点 实际感受1分米、1分硬铅笔 铅笔有多长 教学目标 1.通过测量铅笔长度的活动,直到1分米和1毫米有多长,发咱空间观念和动手操作能力。 2.通过实际测量,学习米、分米、厘米和毫米之间的关系。 3.同过“估一估”、“量一量”的活动,发展学生的估测能力。 教学准备 教具:米尺、1分硬币、钱币若干(按小组分)。 学具:学生用尺、长约1分米、1毫米的物品。 切入举偶 谜语引入。

身穿花衣裳, 个子细又长。 写出漂亮字, 需要他帮忙。 同学们开动小脑瓜,快快猜一猜,它是谁呢?(铅笔) 对了,这节课我们一起量一量铅笔有多长。(板书课题) 对话平台 玩中学 一、认识分米。 1.估一估。 先利用已有经验估一估,发展学生的估测能力。 a)课前老师在每个学习小组的书桌里悄悄地放了一支铅笔,赶快把它找出来,放在桌面上,请同学们睁大眼睛,结合已有的测量经验估测一下,这支铅笔有多长,填在书中表格中。 b)交流、汇报。说说你是怎么估出来的。 2.量一量。 在估一估的基础上进行实际测量,验证估测结果。 (1)看来同学们估的长度都不一样,要想知道这支铅笔到底有多长,你能想出有根据的好办法吗?(用尺子量) (2)动手实践。亲自用尺测量铅笔的长度,并把结果填在书中的表格里。 (3)汇报结果。验证于估测的差距。 3.说一说。

通过交流,熟练掌握1分米的实际长度以及分米与米、厘米之间的关系。 (1)你们知道10厘米是多长吗?用手表示出长度来。 板书:10厘米就是1分米。 (2)介绍分米。 分米是比厘米大一些的长度单位,在国际上可以用符号表示出来,谁给大家讲一讲。(指名介绍) 分米、厘米之间的关系你们会用符号表示出来吗?指名上前写,其他同学在笔记本上完成。 全班齐读公式。 (3)活动。 a.让我们用分米为单位量一量教室里哪些物体的长度大约是1分米? b.再拿出格尺,快速找一找从哪儿到哪儿之间的距离也是1分米? c.指名汇报。 (4)观察直尺,然后讨论出米、分米、厘米之间的关系。 汇报、板书、齐读。 二.认识毫米。 1.量一量。 引导操作,设下疑问。 每个人的书桌上都有橡皮,请你用直尺量一量橡皮的长度是多少? 用厘米做单位量出物体的长度,有时不是整厘米数,因而得不到准确的结果。 要想比较准确地量出物体的长度,你们有什么办法? 那么谁知道比厘米还小的xx单位是多少?

小学数学二年级测量教学设计

小学数学二年级测量教学设计二年级数学下册第五周教学设计使用教师:周萍第四单元测量教学内容:测量单元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借助具体的测量活动,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和动手操作能力2.通过测量活动,让学生实际感受1分米、1毫米、1千米有多长,并知道千米、米、分米、厘米、毫米之间的关系;能根据具体情境选择合适的长度单位3.使学生能估计一些物体的长度,进一步发展估测意识过程与方法:1.通过测量铅笔长度的活动,知道1分米和1毫米有多长2.在实际的测量活动中通过小组讨论,发现米、分米、厘米和毫米之间的关系3.在估—估、量一量等活动中发展学生的估测能力4.通过走一走、估一估、想一想等活动,让学生体验1千米有多长情感态度价值观:让学生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教学重难点:1、体验1dm的长度2、长度单位间的进率教学课时:4课时铅笔有多长1课时1千米有多长1课时整理与复习1课时练习课1课时板书设计:铅笔有多长1分米=10厘米1dm=10cm1米=10分米1m=10dm1厘米=10毫米1cm=10mm课后反思:设计说明教材分析本节教材结合前面所学的内容,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设计了测量长度的活动通过让学生选用合适的工具测量,加深对厘米和米的认识,进一步建立长度观念同时,使学生通过对自己身体各部分长度的测量,感受成长的快乐学生分析学生通过对第一单元的学

习,已经认识了长度单位米、分米、厘米,并会用各种尺子进行长度的测量,所以对本单元的实践活动,应该是比较感兴趣的教学目标知识和技能:通过让学生参加实践活动,进一步加深对长度单位“厘米”和“米”的认识过程和方法:通过对自己身体各部分长度的测量,使学生感受自己正在成长的快乐在实际测量与交流中,掌握测量方法的多样性,切实体会数学与自己生活的联系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在测量中培养学生的分工合作意识,在与他人交流的过程中,获得良好的情感体验教学重点:会使用各种工具进行测量教学难点:正确使用各种工具进行测量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每组1个皮尺,1个卷尺,一根木条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1.启发谈话:前面我们已经认识了一些长度单位,请同学们回忆一下,我们已经认识了哪些长度单位?2.估测:1米等于多少厘米?1米大约有多长?3.强调测量时应该注意的问题:那谁来说一说,测量时我们需要注意什么?从0刻度开始量起尺子不能打弯对准末尾刻度做记号)二、活动体验,寓教于乐选在木条上测量出一条1米长的一段1.各组拿出木条和卷尺,小组合作在木条上量出1米长的一段,并作好记号2.学生测量,老师指导3.老师验证各组测量情况4.评价、奖励测量自己的鞋子、一柞的长度、身高、一步的长度等1.启发谈话,引导学生自主进行测量我们通过测量知道了课桌的长度、宽度、高度,你还想测量什么?2.小组

西师大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教案测量长度_教案3

用米作单位量长度 【教学目标】 1.让学生通过观察与操作,建立1米的实际长度概念,知道米与厘米之间的进率。 2.掌握用米作单位测量物体长度的方法,能正确测量生活中较长物体的长度。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操作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进一步体会测量长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难点】 建立1米的实际长度概念,知道米与厘米之间的进率。 【教学准备】 每组1把米尺。 【教学过程】 一、问题引入 教师:前面我们学习了长度单位“厘米”和“分米”,还会测量物体的长度。你能量出我们的黑板的长度来吗?教师:哪两位同学愿意来量一量?(请两位同学用学生尺量黑板长度。)经过刚才的测量,有什么感觉? 学生:黑板很长,用学生尺量要很多次才能量完,很不方便。 教师:怎样才能解决这个问题呢? 学生:可以用长一些的尺子来量,用大一点的单位来量…… 教师拿出米尺,给同学们介绍1米的长度,认识米尺。 [板书课题:用米(m)作单位量长度] [点评:利用学生已有的心理准备和知识基础,学生联系已有知识去进行测量,让学生感受到用厘米作单位量较长的物体的不便,从而产生认知冲突,激发出学生学习新知识的愿望。] 二、探索新知 1.认识米尺,建立1米的概念 教师:每组有1把米尺,请同学们认真观察米尺,看一看,比一比,你有哪些发现?学生分小组活动,教师引导学生把自己的发现在小组内交流,再在全班交流。 学生1:我发现1米比1厘米长多了。

学生2:我发现了1米里面有100厘米。(板书:1米=100厘米) 学生3:我还发现米尺上每10厘米处的数字都要大一些。 学生4:我发现1米大约有我两个手臂伸平那么长。 (请小组内同学每人都把手臂伸平,用米尺量一量,感受1米有多长。)…… 教师:同学们通过刚才的活动,都初步感受到1米的实际长度。请同学们想一想,生活中有哪些物体的长度大约是1米? 学生1:教室门的宽大约是1米。 学生2:我的身高比1米多一点。 学生3:我睡的床大约1米宽。…… 教师:同学们都知道了1米有多长(举起米尺),那么,量哪些物体的长度可以用“米”作单位呢? 学生:量黑板的长、教室的长、人的身高,量门、窗的长、宽,量树木的高、楼房的高……都可以用米作单位。 教师:对,量这些比较长(高)的物体或距离,我们通常用米作单位。 [点评:教师组织学生通过看一看、比一比等活动,自主发现与米有关的知识。同时,通过让学生找出生活中长度为1米的物体,使学生对米有了直观的认识,感受到“米”这一单位的作用,较好地建立起米的表象。] 2.教学例题 教师:前面我们学习了用厘米作单位量长度,现在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用米尺去测量出黑板的长和宽,并且把测得的结果记录在书上的表格里,待会儿我们再交流。 学生测量,记录。 教师:请各小组说一说你们是怎样测量的,测得的结果是多少。 各小组交流测得的黑板的长和宽的米数及测量的方法: (1)米尺的0刻度与黑板的一端对齐。 (2)用米尺紧靠黑板边,量一次作上一个记号,下一次从这个记号量起。 (3)测完后把每次测的米数加起来就分别得到黑板的长和宽。 学生:黑板的长约3米,宽约1米。 三、巩固练习 1.课堂活动1 教师:下面我们仍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测量,请大家用米尺或卷尺互相量一量身高,并将量的结果填在书上的表中。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测量长度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测量长度 测量长度 在实践活动中,领会千米的含义,知道毫米 回进行简略的单位换算 会得当选择长度单位 结合生活实际,估计一些物体的长度,并进行测量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教材76页1-2 教学目标:1`、在活动中,领会千米的含义 ⑵会选择得当的单位 教学过程:一、联络生活实际,引出新知 请几位同学写出自己记录的里程记录 重庆——合川 88km 重庆——成都340公里……………… 看了同学门的展示,你想知道什么? 学生发问习题 根据学生提的问习题,引入新课 二、探究新知 学习例1,理解1千米=1000米 回顾小组测量的一段距离 几个这样长的距离是1000米 学生报告 老师小结:1000米就是1千米、1千米有时候也说为1公里 估计1千米有多长 回顾自己生活环境中哪两处是1千米 学生报告 小结 1千米(公里)=1000米字母表示1000m=1km 学习例2 学生设计体验1千米有多长的方案 老师整理活动方案 400米的跑道,走两圈半,1千米走()分钟 400米的跑道。跑两圈半,1千米跑()分钟 用皮尺量100米,记录:我走100米用( 0分钟,估计1000米用()分钟我跑100米,用()分钟,估计1000米用()分钟 学生选择活动方法 学生实践体验1千米 学生报告 课后记:第2课时 教学内容:教材例3,课堂活动1-4,练习十二1-4 教学目标:⑴会进行简略的换算

⑵会得当的选择长度单位 ⑶会比较大小 教学过程:一、复习 一千米有多长?生活中有那些距离是千米? 走1千米大约要多少时间?跑了? 千米和米之间的关系是什么? 二、新课 教学例3 问:大家知道三峡吗?我们的三峡大坝呀,全长2300米,他长吗? 我们北碚有一条高速公路叫什么?谁知道? 其中有一条隧道,长6公里 你门说,大坝和隧道谁长? 学生思考,答复 小组讨论后报告自己的想法 一可以把千米换成米,还可以把米换成千米 练习 对口令,选择适宜的单位 教室长8()公路长800()飞机飞行高度8000()火车每小时开60()说说大约几千米 引导学估计 1675千米大约是多少千米那4850米呢? 学生看图提出数学问习题并解答 三、作业 练习十二1-4 2习题,学生看标题要求和图,理解了标题的意思后在做 学生独立作业 四、课后记 第3课时 教学内容:教材79页例4 ,80页课堂活动,81-82页练习十二5-9 教学目标:⑴让学生领会毫米的实际长度 ⑵会简略的单位换算 ⑶会选择正确的单位 教学过程:一、复习 1千米有多长,生活中的1千米呢? 千米和米有什么关系? 3657米大约是多少千米? 4567米呢? 二、新课 教学例4 学生拿出直尺,请观察,直尺上长度单位都有哪些? 学生逐步观察得出许多小格,这每一个小格是1毫米,也可以说是1mm,学生读这些小格把1厘米分成了几份? 学生观察数 得出分成了10份,那么一厘米就是多少毫米呢?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最新测量教案

课题:教室有多长 集体备课吸收内化、求同存异理论依据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经历用不同方式测量教室长度的过程,体会测量 方式、测量工具的多样性。 过程与方法:积累测量活动经验,发展度量意识和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测量活动中体验合作、交流、成功的乐 趣。 教学重点:掌握用不同的测量工具测量物体长度的方法。 教学难点:能够用一定的方式表达和交流测量结果。 教学方法: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教学手段: 教学流程: 凝心进境(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我们上学时每天都在教室里学习,你知道我 们的教室有多长吗?我们应该怎样测量我们教室的长度呢? 学生可能会说: 看一看有几把尺子长。 看看有几本书长。 看看有多少个脚印长。 师:同学们想到的方法可真多呀! 群心互动(合作探究,学习新知); 1、小组合作,选择一种测量工具,量一量,填一填。完成教材49页表格。 学生分组活动,教师巡视了解情况。 组织学生交流一下各小组测量过程及结果。只要学生说出的方法正确、切实可行就给予肯定。 2、测量的过程中要注意什么?体验学习过程,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

师:你觉得测量过程中我们要注意什么?如何才能使测量的结 果比较准确呢? 师生总结 智心荟萃(总结提炼,感受成功) 师:通过今天的学习你知道了什么呢?到底是不是只有 使用相同的测量工具,测量的结果才有可能相同呢?下节课我 们将继续研究。 匠心独运(作业布置,课外拓展) 测量自己卧室的长度。 板书设计: 教室有多长 测量工具数量 教 后 反 思 一审意见:合适组长签字:王定丽时间:2016.8.26 二审意见:同意组长签字:魏怀升、贺立进时间:2016.8.26 三审意见:组长签字:时间:

二年级数学《小小测量员》教学设计

二年级数学《小小测量员》教学设计 二年级数学《小小测量员》教学设计 活动内容:用mdmcm量长度。 活动对象:小学二年级学生。 活动目的: 1.在实践活动中巩固测量的方法,同时能灵活运用测量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通过求大树的高度,引导学生探索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方法,通过“测一测”、“问一问”等活动,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社会活动能力。 3.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精神,鼓励学生观察和认识周围事物中所包含的数学知识,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关系,从而认识数学知识的价值,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活动准备:卷尺 活动地点:学校操场。 活动过程: 教师组织活动 学生活动 一、提出活动总要求 今天我们在学校操场上一节数学实践活动课,要求同学们运用测量的有关知识来完成下面活动。

l.用步子测出操场的长度。 2.用步子篮球场的一周长度。 3.估计旗杆的高度、测量乒乓台的长和宽等。 二、分组要求 全班学生按学习小组分成八个小组,分别依次完成上述三项活动。 三、教师引导点拨 (一)用步子测出操场的长度。 1.提出要求:你们能想办法测出操场的'长度吗?让学生各抒已见。 2.组织讨论:让学生排除一些复杂或不够现实的设想,选择较方便又实际的方法。 (二)用步子篮球场的一周长度 1.提出要求:你们能想办法测出操场的长度吗?让学生各抒已见。 2.组织讨论:让学生排除一些复杂或不够现实的设想,选择较方便又实际的方法。 3.实际操作。 (三)估计旗杆的高度、测量乒乓台的长和宽等。 1.介绍情况:学校操场设施,那些可以进行测量。 2.提出要求:你们能测量这些物体的长和宽吗? 3.指导实践。 四、小结评价 1.检查成果:让学生小组间交流所用的方法和测得的结果。

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量一量,比一比》教案

量一量,比一比 一课时 教学内容 量一量,比一比。(教材第88、第89页)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经历用学生尺、米尺和卷尺测量不同物体长度的过程,体验合理选用测量工具的必要性,加深对米和厘米这两个长度单位的认识。 2.让学生探索并掌握一些测量物体的策略,并能灵活地运用于现实生活中,增强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空间观念、探索新知意识和合作意识。 重点难点 重点:用不同工具测量物体。 难点:选择不同的标准描述物体的长度。 教具学具 课件,每组一把米尺,一个皮尺,2张练习纸和一台身高仪,学生尺 教学过程 一温故知新,揭示课题 师:我们已经学习了用厘米或米作单位测量物体的长度,那么今天上新课前,老师想请同学们做一件事情。每组选两名代表,用学生尺(20厘米)量一量教室的长有多少厘米。 (学生累得气喘吁吁,结果也不一样) 师:为什么会这样呢? 生1:因为学生尺太短了,而教室太长了。 生2:用学生尺来测量教室的长度太麻烦了,而且量的结果也不一样。 师:同学们讲得真好。厘米是用来测量比较短的物体的长度的,而要测量教室的长或者比较长的距离,那就需要长度单位家庭里的另一个成员来帮忙,它就是——米。(板书:米) 师:测量不同的物体长度一定要选择合适的测量工具及测量单位。 【设计意图:“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在低年级教学中,一要激发学生兴趣,二要在实践操作中发现数学问题,用好的方法解决问题。在本节课教学中,教师首先请学生用已经学过的知识来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当学生通过亲自操作以后,发现学过的数学知识不能解决现在的问题时,就产生了非常强烈的求知欲,教师紧接着利用学生的求知欲望,揭示新课】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五。测量长度 实践活动:小小测量员 西师大版(2014年秋)

实践活动:小小测量员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62—63页综合与实践:小小测量员 活动目标: 1.在实践活动中巩固测量的方法,同时能灵活运用测量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通过求大树的高度,探索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方法,通过“测一测”、“问一问”等活动,培养实际操作能力和社会活动能力。 3.在活动中培养团结协作精神,鼓励观察和认识周围事物中所包含的数学知识,感受到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关系,从而认识数学知识的价值,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活动重点: 在实践活动中巩固测量的方法。 活动难点: 能灵活运用测量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活动准备: 三角板、直尺、绳子、米尺、软尺等 板书设计: 小小测量员 测量工具:直尺,卷尺,绳子,拃长,步长 教学流程: 一、活动引入 揭示活动目的:今天我们要运用测量的有关知识来完成下面的一些测量活动。 二、活动过程 1. 量学具 (1)提问:量自己的学具用什么作单位?用什么工具来测量比较好? (2)提问:测量时要注意什么? (3)学生独立测量,并作好记录(如铅笔、水彩笔、书、笔盒等) (4)抽生汇报,全班交流。 2. 围树干

(1)思考:怎样测量树干的一周的长度? 方法一:用绳子绕树一圈,做上记号,再用米尺量出这段绳子的长度。 方法二:直接用卷尺测量树干一周的长度。 方法三:张开双臂去围树干,再估测树干的周长。 …… (2)学生分组测量。 (3)分组汇报,全班交流。 3. 测拃长,量身高 (1)指导学生理解要求:测拃长是将一只手的拇指与中指张开,以两指尖在直尺上卡出的一段长,就是自己的拃长。 (2)学生分组测量,作好记录。 (3)分组汇报,全班交流。 比一比:谁的1拃长最长?谁最高? (4)计算:大约多少拃长是1米?多少步长是1米? 4. 估长度 (1)提问:如果没有这些测量工具,可以以什么作单位测篮球场一圈的长?乒乓台周边的长度呢?怎样测量? (2)提问:测量时要注意什么?(如调整自己的步长为1米左右) (3)实际测量。 (4)根据测量结果,估一估。 ()步约为1米,我沿篮球场走一圈,走了()步,约()米…… (5)抽生汇报,全班交流。 三、活动小结 今天的活动你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建议?(总结测量方法和测量过程中的经历教训) 教学反思:

二年级数学测量专题训练讲课教案

二年级数学专题训练 【测量专题】 ★1米=10分米=100厘米1分米=10厘米1厘米=10毫米1 千米=1000米 一、认识厘米 1.我会填 (1)我的大拇指的宽度大约是()厘米。 (2)我的橡皮厚度大约是()厘米。 (3)我的数学书长大约是()厘米。 (4)课桌的宽大约是()个数学书的长度。 1.2认识米 基础练习 1. 我会填 (1)米可以用字母()表示,厘米可以用字母()表示。 (2)测量跳绳的长度、门的高度,可以用()作单位,测量开关盒的宽度、铅笔盒的长度可以用()作单位。 (3)1米=100厘米,可以写成()。 2.填上合适的单位 (1)我的小床长2()(2)学校旗杆高16() (3)我的身高大约是130()(4)跳绳的长度大约是2() 3.我会换 1米=()厘米3米=()厘米9米=()厘米 800厘米=()米100厘米=()米5米=()厘米 3. 谁量的对,说一说理由

拓展练习 爸爸拿一根4米长的竹竿测量鱼塘的深度,露出水面的竹竿长1米,鱼塘水深几米? 1.3认识分米 基础练习 1.填一填 (1)我们学过的长度单位有()、()、(),用字母表示分别是()、()、()。 (2)手掌的长度大约是()分米。 (3)电灯开关盒边的长度大约是()分米。 (4)儿童乘坐火车时,身高达到()厘米时需要买票。 2.按照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 1米30厘米6分米70厘米4分米 4. 算一算 30cm + 20cm =()cm 18cm + 30cm =()cm 5m -40dm =()m 3m + 20dm =()m

二年级数学下册测量测试题 一、填空题。 1、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单位名称。 小华身高14()树高4()跳绳长3() 一栋楼高约25()一根筷子长约2()学校旗杆高18()课桌长约6()我国南北相距约5500()自行车每分钟行80() 2 、单位换算。 1cm=( )mm 1m=( )dm 1km=( )m 4km=( )m 2000m=( )km 9dm=( )cm 500cm=( )m 30mm=( )cm 7cm=( )mm 1008km=()km()m 1元=()角1时=()分3、在()里填上>、<或=。 14cm()20mm 100mm()10cm 8毫米()7厘米1m()8dm 2千米()2100米1厘米()10毫米1dm()100mm 8m()800cm+20cm 8000mm()8m 4、我会计算。 15米+9米=()46厘米—26厘米=() 48千米+32千米=()1米—20厘米=() 3千米—2千米=()5分米—50厘米=() 5、排列(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 (1)8000m 7km 103km 1300m 3100cm 1030m (2)60km 610m 7000m 9000cm 6500dm 8000mm

二年级数学上册 量一量 比一比教案 新人教版

量一量比一比 教学内容:二年级上册教科书88页和89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 1结合生活实际,经历实际测量物体长度的过程,认识身边事物的长度。 2在实践活动中,能够用比较合适的方式描述物体的长度,在比较修正测量结果的过程中,体会测量的本质,培养估测的能力,建立初步的长度观念。 3感受数学在日让生活中的应用,体验数学活动带来的乐趣。 教具准备:米尺软尺卷尺皮尺纸尺测量的记录单。 教学重点:对量的实际意义的理解,发展长度观念。 教学难点:对量的实际意义的理解,发展长度观念。 教学过程 一、游戏情境激趣导入 同学们,老师请大家做一个猜一猜的游戏,请看大屏幕上有一个古体字,你知道它是什么字吗? 学生汇报,教师及时引导。 出示:尺这个字教师给予肯定。 原来是个尺字,谁来说说:“尺是用来干什么的?” 学生汇报:尺是用来度量的尺是用来量东西的 总结:尺是用来度量物体长度的一种工具,那么今天我们就来用尺量一量比一比。 教师板书课题:量一量比一比 二、创设情境探究新知 1认识身上的尺 想想古人为什么把尺字的字形写成这样呢? 学生汇报 同学们都说这个字形像一个人在量东西,说的好,聪明的古人没有尺,但是他们用身体的一部分作为尺来测量。想想身上哪些地方也可以当成尺呢? 小组讨论推荐汇报(在汇报的同时,学生要演示怎样用身体的测量物体的长度)教师展示课件:一庹一zha 一步一脚一掌这几种都是我们常用的。 同学们,中国古人经常会用到这些身体上的尺来测量物体的长度,那么外国人是怎样做的呢?教师举例:古埃及人用手臂成年人用走几步来测量(课件展示) 2活动起来探索“量”的方法 第一次量:现在我们就用身上的尺量一量课桌的长度?用哪把尺? 师生共同确定用zha 学生测量后汇报:zha数

二年级下数学教案测量_北师大版

第四单元测量 第一课时: 铅笔有多长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1、通过测量铅笔长度的活动,知道1分米和1毫米有多长,发展空间观念和动手操作能力。2、通过实际测量,学习米、分米、厘米和毫米之间的关系。 能力目标:通过“估一估”“量一量”等活动,发展学生估测能力。情感目标: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和探索学习的乐趣。 教学重点: 建立1分米、1毫米的概念,了解长度单位之间的关系教学难点: 毫米、分米概念的形成过程和在实际测量中的灵活应用。教学准备: 米尺、学生尺、皮尺、IC卡、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1、师:同学们,我们以前学过哪些长度单位?(米和厘米) 师:小朋友,你们看!老师这儿有一支铅笔,它和你们文具盒里的铅笔一样吗? (让学生用语言描述铅笔) 2、引出课题:铅笔有多长。 3、我们大家估计,看谁猜的最接近。 (让生估测铅笔的长度) 二、自主探索,合作交流 1、实际测量铅笔的长度并验证。 (3)你知道10厘米还可以怎么说吗?(同桌合作) 板书:1分米=10厘米 1 dm =10cm 2、在自己的尺子上找出1分米,指给同桌看一看。 (1)你能用手势表示1分米有多长吗? (学生用手势表示1分米。)

(2)说一说生活中哪些物体的长度大约1分米。 (例举生活中的1分米长的物品) (3)你能在米尺中找出一分米吗? (4)1米里有多少个1分米呢? 板书:1米=10分米 1m =10 dm 3、同桌的小朋友从铅笔盒拿出一支铅笔,先估一估它的长度,再量一量它的实际长度,看谁估计的最接近。 (学生估测并验证,指名汇报) (验证学生的测量,引出毫米) (1)你知道一小格的长度可以用什么表示吗? (2)观察自己尺子上的1厘米,说一说你发现了什么? (观察尺子上的1厘米,汇报自己的发现) (3)课件出示放大的1厘米长度,并数一数其中的小格。 (你能说一说厘米和毫米之间有什么关系吗?) 板书:1厘米=10毫米 1cm =10 mm (4)拿出1分钱硬币,体验1毫米的实际长度。 (学生动手操作) (5)你能找出生活中长度或厚度大约1毫米的物体吗? (6)估测数学书的厚和宽,并测量。 三、巩固练习,拓展应用 师:小朋友,我们今天又认识哪些新朋友?我们还学过哪些长度单位? 1、游戏:我说你做。 2、老师来考考你们。(课件出示:) 一支钢笔长17()一扇门高2() 一根粉笔长75()课桌高8() (让学生独立思考,全班交流,指名汇报) 3、小宝学了这部分知识后写了一篇数学日记,你们看(课件出示) 3月18日星期四 早晨,我从2分米长的床上起来,拿起13厘米长的牙刷刷

二年级数学测量教案

二年级数学测量教案 Teaching plan of mathematical measurement for grade two

二年级数学测量教案 前言:本文档根据题材书写内容要求展开,具有实践指导意义,适用于组织或个人。便于学习和使用,本文档下载后内容可按需编辑修改及打印。 生活中,在测量长度或质量时,有时往往不需要得到精 确的结果,即使需要精确的结果,也要先做一个恰当的判断,已确定所使用的测量工具。下面为大家分享了数学《测量》教案,一起来看看吧! 教学目标: 1.理解使用统一的长度单位进行测量的必要性; 2.初步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初步建立1厘米的长度概念; 3.会用刻度尺测量物体的长度;(限整厘米数) 4.培养动手能力和主动估计物体长度的意识。 教学重点: 掌握1厘米的实际长度和用刻度尺测量物体长度的方法。教学难点: 建立1厘米的长度概念。 教具:

刻度尺一把,5厘米的纸条,图钉,棱长为1厘米的小正方体,别针,花生。 学具: 刻度尺一把,三角尺,一根绳子,新的铅笔一支,较长的纸条,一角的硬币。 教学过程设计: 一.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 1.情景设置,用不同的测量工具进行估计和测量 提问:你能说一说你的课桌有多长吗?你知道你的数学课本有多长吗?(提示:左、右小组分开测量。可以用你有的东西比一比,测一测) 2.提出测量中的矛盾问题 (1)在刚才的实际测量当中,有的同学说数学书有5颗别针那么长,有的同学说数学书有4个三角形那么长,有的同学说数学书有2把小刀那么长。 师:为什么我们都是测量的同一边量出的结果不一样呢?

(2)实际生活中人们用不同的测量工具也就是用不同的 长度单位测量,这会带来交流的不方便,那么我们需要统一的长度单位,你知道有那些吗? 3.揭示课题,介绍测量的工具 (1)我们要测量物体的长度,可以用尺来量。请同学们 拿出直尺,观察一下,直尺上有些什么?(大小刻度、数字、厘米)观察这把直尺,它的每两个刻度之间是多长?(1厘米,也就是说直尺以1厘米为单位。) (2)今天我们来学习量比较短的东西时,用“厘米”做 单位。 (3)板书课题。 二.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建立1厘米的长度概念 1.介绍1厘米:那么你知道1厘米是多长吗?请你用直 尺上表示出来。 首先找到刻度“0”,从刻度0到1,这中间的长度就是 1厘米。 2.感知1厘米的实际长度: (1)把1厘米的长度画在黑板上;

二年级数学统一测量单位教案

二年级数学统一测量单位 教案 Prepared on 21 November 2021

统一长度单位 教学内容: 教材2页例1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经历用不同的方法测量物体长度的过程 2、在实践操作过程中,了解长度单位的形成过程,体会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 3、在实践操作过程中,培养学生团结协助的精神和合作意识 4、初步形成估计物体长度的意识。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使学生亲自经历不同测量工具的使用,体会测量方法的多样性和统一测量单位的必要性 难点:培养学生初步估测意识 教学准备: 1、将学生分成5人的合作学习小组 2、硬币、曲别针、正方体、三角形 3、PPT课件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师:同学们,新学期开始我们又换新书了,谁知道我们的新书宽是多少,你们帮帮老师想想可以用什么方法吗展示课件(第二张) 二、探索新知 1、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拿出准备的学具:(硬币、曲别针、正方体、三角形),每人选取自己喜欢的一件学具去量,小组长记录测量结果。 (1)教师先明确活动方法。 A、作为测量的学具要一个接一个地摆放,要放平摆直。 B、量好后小组内交流汇报自己量的结果,并思考:为什么都是量数学书的宽,而量出来的结果却不一样呢? (2)、全班交流汇报 得出:因为选用不同的学具却测量,所以量的结果不同。

(3)让选用同一学具测量的学生展示他们的测量的结果。 得出:要想得到相同的结果,应先用同样的学具进行测量。 2、组织学生用不同的学具测量不同的物体长度。 (1)引导学生量物体的长度。 (2)交流展示学生测量得结果,启发学生提出问题。 如:为什么数学书的宽是5个曲别针那么长,铅笔盒是5个三角形那么长,但它们并不一样长呢? 引导学生体会到:因为选用不同的学具去量,它们的长度不同,所以侧量的结果可能会与事实不符。 (3)让学生体会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 三、练习巩固,完成做一做。 (一)完成第1题。 1、估一估这些文具有几个正方体那么长。 2、填写在书上。 3、集体订正。 (二)完成第2题。 1、豆角大约有几个正方形长胡萝卜呢 2、你是怎么知道的? 3、自己量一量,填写在书上。 A:学生先独立完成,在交流。 B:如果学生看不清最上面的几种蔬菜的右端对准哪个方格,可以用尺子对准方格的竖线比一比。 四、课堂总结 今天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2.认识厘米和米、用厘米和米测量》教案

2 认识厘米和米、用厘米和米测量 一课时 教学内容 认识厘米和米、用厘米和米测量。(教材第3、第4页) 教学目标 1.初步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和米,初步建立对1厘米的印象,初步建立1米的长度观念。 2.让学生会使用刻度尺测量较短物体的长度,同时培养学生的估测意识,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3.使学生知道1米的实际长度,知道1米=100厘米。 4.通过实际测量活动,使学生初步学会用米尺测量较长物体的长度。 重点难点 重点:让学生初步建立对1厘米的印象,初步建立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米=100厘米。 难点:能用刻度尺测量较短物体的长度,用“米”作长度单位测量较长物体的实际长度。教具学具 刻度尺、米尺、图钉、信封、铅笔、蜡笔、粉笔、小纸条、课件。 教学过程 一问题情境 师:今天咱们做一个猜谜游戏,老师手里拿的信封中有一支笔,请你猜一猜里面是一支什么笔? 学生可能会有多种猜测,根据学生猜的情况进行互动对话。 ?如果学生猜铅笔,教师把一支铅笔放进信封中,铅笔露出来了。 师:你们发现了什么?会是铅笔吗? 生:不会,铅笔比信封长。 ?如果学生猜粉笔或蜡笔,教师分别把粉笔和蜡笔放进信封中,比一比。 师:为什么猜粉笔或蜡笔呢? 生1:因为蜡笔比信封短。 生2:粉笔比信封短,装在信封中就看不到。 师:(揭示谜底)看!原来是一支蜡笔,这支蜡笔究竟有多长呢?这就需要有统一的工具来进行实际测量才能准确知道。谁知道测量长度的工具是什么? 生:尺子。 师:对,要用尺子量,我们必须知道尺子上的刻度所表示的实际意义,那就是长度单位,今天这节课老师就和大家一起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和米,并用厘米和米去测量。(板书课题:认识厘米和米、用厘米和米测量) 【设计意图:借助学生感兴趣的游戏活动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为新课教学做准备,同时在轻松的游戏中培养学生初步的估测意识】 二自主探究 1.认识长度单位“厘米”。 师:现在我们认识一下简单的测量工具——刻度尺,请大家都拿出尺子,认真观察一下,然后再说说你发现了什么。 学生观察后交流汇报。

二年级数学上册 量一量,比一比教案 新人教版

量一量,比一比 教学目标: 1、通过让学生参加实践活动,加深对长度单位“厘米”和“米”的认识,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2、通过对自己身体各部分长度的测量,及周围东西的测量,使学生感受自己正在成长的快乐。在实际测量与交流中,掌握测量方法的多样性,通过动物的身高或身长和人比一比的过程让学生对米和厘米有更深一步的认识,切实体会数学与自己生活的联系。 3、在测量中培养学生的分工合作意识;在与他人交流的过程中,获得良好的情感体验。 4、在活动中初步渗透统计的思想和统计知识。 教具、学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每组皮尺,卷尺,一根木条,2张练习纸。 :教学过程 一、情境启发,明确目标 小朋友,今天我们要到一个乐园去做游戏,你们高兴吗?(随着音乐的节奏,老师和学生一同带着舞蹈动作跳着进入教室就坐。 二、合作探究,达成目标 (多媒体出示主题图,直观、形象,吸引学生注意力。) 1、启发谈话: 前面我们已经认识了一些长度单位,请同学们回忆一下,我 们已经认识了哪些长度单位?(厘米、米) 2、估测: 1米等于多少厘米?(1米=100厘米) 1米大约有多长?(估测、比划) 3、强调测量时应该注意的问题: 那谁来说一说,测量时我们需要注意什么? (①从0刻度开始量起。②尺子不能打弯。③对准1米刻度作记号。) (一)、在木条上测量出1米长的一段 1、各组拿出木条和卷尺,小组合作在木条上量出1

米长的一段,并做好记号。 2、学生测量,老师指导。 3、老师验证各组测量情况。 4、评价、奖励。 (二)、测量课桌长、宽、高的长度 (多媒体出示课桌的测量情况记录表,有利于培养学生思维有序性。 ) 1、估测课桌长、宽、高的长度。 (1)根据你刚才实际测量到的1米的长度,请同学们来估测一 下,天天和我们朝夕相处的课桌的长度、宽度、高度分别大约是多少?(结合量出的一米长的木条的长度,估测出学生熟悉的课桌长、宽、高的长度,有利于培养学生估测能力。) (2)小结:这只是我们估测出的长度,是我们猜想的,怎么样才能得到比较准确的结果呢?(要进行实际测量) 2、小组合作,进行实际测量: (1)小组讨论,组长结合组内实际情况,进行合理分工。 (2)进行实际测量,老师巡回观察指导。 3、汇报、讲评: (1)各组汇报测量结果(在实物投影仪上展示测量统计结果) (2)比较各组测量结果(各组结果尽不相同,存在误差)。 (3)分析产生误差的原因。 (4)适时评价。 (5)表彰分工合理、测量细心的小组。 (三)、测量门的宽度、窗户的宽度、讲台的宽度、饮水机的高度、黑板到讲台之间的距离: 1、启发谈话,引导学生自主进行测量。 我们通过测量知道了课桌的长度、宽度、高度,你还想测量什么?(引导学生观察身边事物,就地取材。如教室门的宽度、窗户的宽度、讲台的宽度、饮水机的高度、黑板到讲台之间的距离等;自主选择,自主进行测量活动。) 2、小组测量,老师指导。

二年级下数学教案厘米、分米、米自选工具测量_冀教版(2)

自选工具测量 教学目标: 1、学会寻找并使用不同的工具进行测量,并描述测量结果。 2、经历用不同的测量工具测量物体长度的过程,体会建立统一长度单位的重要性。 3、在测量过程中体会测量在日常生活中的简单应用,培养初步的估测意识。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难点:用不同的工具测量通一个物体。 教学过程: 【导入】谈话引入 谈话引入揭示课题 教师谈话:(教师拿出一支铅笔和一支蜡笔)要知道这支铅笔的长度,我们怎么办?要知道这支蜡笔的长度我们怎么办?要知道课桌有多长,又可以怎么办?分别引导学生回答。 教师归纳,揭示课题。 【设计意图】从生活实践引入,沟通数学与相识生活的练习,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欲望。 【讲授】自主探索交流体验 二、自主探索交流体验 1、估计铅笔和蜡笔的长度。 我们都要进行测量。本学期第一节数学课我们就学习测量。 教师拿出一支铅笔和一支蜡笔,请同学们先估计一下这支铅笔的长度大约

等于几根蜡笔的长度? 学生估计后发言。 2、用蜡笔量出铅笔的长度,验证自己的估计。 要知道估计的是否准确,就要测量。 下面就请你拿出一根铅笔和蜡笔来量一量,看你估计得准不准。 学生试量后交流。(可能出现不同的量法) 3、交流自己的测量方法。渗透归纳出测量的方法。 【设计意图】让学生经历估计——验证——交流——归纳的全过程,培养学生估测意识,提高学生参与数学学习的积极性。在交流过程中引导学生归纳出测量的方法。 4、激发学生用实物测量桌面的长度的兴趣,引导学生感悟为什么同是一样的课桌测量的结果会不一样,体会统一单位的必要性。 的结果会不一样,体会统一单位的必要性。 教师通过谈话过渡引出用身边的物品做工具,同桌合作,测量课桌面的长度。 教师提示参与活动的方法:先估计课桌面的长度有几个测量物体那么长,然后再测量, 预设交流测量方法和结果: (1)用铅笔来量的课桌的长度,有4根铅笔那么长; (2)用文具盒量的课桌的长度,有3个文具盒那么长; (3)我们是用拃量的,大约有6拃。 教师谈话和学生一起思考、感悟为什么同是一样的课桌测量的结果会不一样。

西师版二年级数学下册测量长度教案

西师版二年级数学下册测量长度教案测量长度 1、 在实践活动中,体会千米的含义,知道毫米 2、 回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 3、 会恰当选择长度单位 4、 结合生活实际,估计一些物体的长度,并进行测量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教材76页1-2 教学目的:1`、在活动中,体会千米的含义 2、会选择恰当的单位 教学过程:一、联系生活实际,引出新知 1、 请几位同学写出自己记录的里程记录 重庆——合川88km 重庆——成都340公里 ……………… 2、

看了同学门的展示,你想知道什么? 学生提问题 3、 根据学生提的问题,引入新课 二、探究新知 (一) 学习例1,理解1千米=1000米 1、 回忆小组测量的一段距离 几个这样长的距离是1000米 2、 学生汇报 3、 教师小结:1000米就是1千米、1千米有时候也说为1公里 (二) 估计1千米有多长 1、 回忆自己生活环境中哪两处是1千米 2、 学生汇报 3、

小结 千米(公里)=1000米 字母表示1000m=1km (三) 学习例2 1、 学生设计体验1千米有多长的方案 2、 教师整理活动方案 400米的跑道,走两圈半,1千米走( )分钟 400米的跑道。跑两圈半,1千米跑( )分钟 用皮尺量100米,记录:我走100米用(0分钟,估计1000米用( )分钟 我跑100米,用( )分钟,估计1000米用( )分钟 3、 学生选择活动方法 4、

学生实践体验1千米 5、 学生汇报 课后记: 第2课时 教学内容:教材例3,课堂活动1-4,练习十二1-4 教学目的:1、会进行简单的换算 2、会恰当的选择长度单位 3、会比较大小 教学过程:一、复习 1、 一千米有多长?生活中有那些距离是千米? 2、 走1千米大约要多少时间?跑了? 3、 千米和米之间的关系是什么? 二、新课 1、 教学例3 问:大家知道三峡吗?我们的三峡大坝呀,全长2300米,他长吗? 我们北碚有一条高速公路叫什么?谁知道?

西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上册教案-测量长度

5、测量长度 ◆教学内容 教材第102页第11题,练习二十三第10题。 ◆教学提示 米和厘米的复习关键还是要让学生建立清晰地关于米和厘米的概念,可以让学生再次比划出1厘米和1米的大概长度,进一步强化两者的概念,通过估量一些常见的简单的物体的长度,让学生建立明确的单位意识,在估量的过程加深对1米和1厘米的认识;还可以通过简单的大小比较,深化学生对米和厘米之间进率的认识。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通过复习,进一步建立1cm、1dm和1m的长度观念。 2.通过复习,知道1dm=10cm,1m=10dm,1m=100cm。 过程与方法: 培养学生仔细思考的习惯和动手实践能力。 情感与态度: 在学习活动中,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和合作的精神,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重点、难点 重点 进一步建立1cm、1dm和1m的长度观念。 难点 知道1dm=10cm,1m=10dm,1m=100cm。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实物投影仪、课件、数学日记。 学生准备:直尺。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揭示课题。 1.口算比赛(出示课件) 3×8=2×6=5×9=7×8= 21÷3=12÷4=54÷9=9÷1= 4×7=8×5= 72+8= 45÷5= 36÷4=18÷3=72÷8=81÷9= 计时口算,评出优胜者。 2.读数学日记。 昨天晚上,我用17dm长的铅笔做完作业后量得爸爸的身高是160m。 (1)学生自由读,引出笑声。 (2)教师追问发笑原因。 3.揭示课题。 设计意图:教师抓住学生的好胜心理,融入口算比赛、数学日记于教学中,一是集中学生的注意力;二是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三是营造和谐的教学氛围,四是激发学生复习旧知的兴趣。 (二)自主整理,形成网络。 1.回忆整理。 我们已经学习了哪些长度单位?这些单位之间有什么关系? 2.小组交流。 3.全班交流。

新北师大版二年级上册数学第六单元测量教案

课题教室有多长(自选长度单位的测量) 教学目标1.经历用不同方式测量教室长度的过程,体会测量方式、测量工具的多样性。 2.积累测量活动经验,发展度量意识和能力。 3.在测量活动中体验合作、交流、成功的乐趣。 重点难点重点:学会用实物测量,体会测量过程中出现的不同情况。难点:初步掌握正确的测量方法。 教学准备PPT、书、铅笔、尺子、橡皮。 教学过程一次备课二次备课 一、情境引入 1.说一说。 师:我们班有多少人?我们的教室有几扇门? 2.揭示课题: 师:我们的教室有多长呢?(板书) 哪里是教室的长?(请生演示) 二、组织活动体验数学 1.小组讨论:我们能用哪些方法来测量教室的长度呢? 2.活动一:量一量 (1)组内商量选择的方法 (2)尝试用字的方法进行测量 (3)汇报结果:教室有()本数学书长;教室有() 把尺子长。 (4)交流测量结果:刚才同学们汇报了各自的测量结果,你 们对刚才测量的结果有什么疑问吗? (5)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 (6)小结:虽然我们测量的都是教室的长度,但使用的测量 工具不一样,测量的结果也不一样。 (7)有什么办法可以解决这个问题? (8)小结:统一测量工具。 3.活动二:游戏——比一比,看谁摆得高。 三、巩固练习 1.说一说 出示课本第50页2题。 师:这是怎么回事呢? 作业设计 A. 50页3题;B. 50页4题。 板书设计

课题课桌有多长(认识厘米) 教学目标1.再次经历用不同方式测量同一物体长度的过程,体会建立统一度量单位的重要性。 2.认识厘米,体会厘米的实际意义。 3.初步学会用刻度尺测量物体和线的长度(限整厘米),能估计较小物体的长度。 重点难点重点:会用刻度尺测量物体的长度。难点:建立1厘米长度的空间观念。 教学准备PPT、尺子。 教学过程一次备课二次备课 一、联系生活,引入概念 师:学校要添置一批新课桌,工人叔叔需要知道我们课桌的长度。 你能利用身边不同的物品量一量,把结果告诉他们吗? 生:课桌有()本数学书那么长。 师:同样长的课桌边,为什么你们说的数都不同呢?工人叔叔要 以谁的为准呢? 二、抽象概括,形成概念 1.认识尺子。 ①投影显示一把放大的直尺,引导学生观察尺子,认识长短不同 的竖线(即刻度线),以及不同的数,认识刻度0、刻度1、刻度 2等,认识厘米,使学生对尺的认识更加深刻。 揭示课题:认识厘米 ②认识1厘米 指出:从0刻度线到1刻度线之间的长度是1厘米,厘米是常用 的长度单位,也可写作cm。接着让学生观察自己尺上1厘米的 长度。 组织讨论:尺子上从哪里到哪里也是1厘米?相互说,指名说。 ③建立1厘米的表象。 先指导学生用手指比划出1厘米的长度。 再联系生活实际找1厘米长的物体,也可以在教室里找一找。 ④认识几厘米。 引导认识2厘米,5厘米有多长,用手在直尺上比一比,2厘米 和5厘米哪个长一些?你还知道其他的几厘米吗? 2.学习测量方法。 ①出示一支铅笔。 你怎么来测量这支铅笔的长度? ②PPT出示4只小熊测量铅笔。 你发现了什么? ③那应该怎么测量呢? 小结:通常,测量物体的长度时,要把一端对准尺子的0刻度线, 再看物体的另一端对着几就是几厘米。 ④怎样画一条长4厘米的线? 教师示范,学生观察。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