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课外文言文

课外文言文

课外文言文阅读训练七则

一、缇萦救父

文帝四年中,人上书言意①,以刑罪当传②西之长安。

意有五女,随而泣。意怒,骂曰:“生子不生男,缓急无可使者!”于是少女缇萦伤父之言,乃随父西。上书曰:“妾父为吏,齐中称其廉平③,今坐法当刑。妾切痛死者不可复生,而刑者不可复续④,虽欲改过自新,其道莫由,终不可得。妾愿入身为官婢⑤,以赎父刑罪,使得改行自新也。”

书闻,上悲其意,此岁亦除肉刑法。

(选自《史记?扁鹊仓公列传》)

【注释】①意:即缇萦之父淳于意,名医。淳于为复姓。②传:押解。③廉平:廉洁、正直。④不可复续:不可能再生。⑤官婢:官府的奴婢。

【导读】这篇古文叙述了汉文帝四年中,淳于意的小女缇萦为了赎回父亲的肉刑罪,大胆上书皇帝,自愿纳身救父的感人故事,表现了缇萦的刚烈及对父亲的真诚孝心。

1.指出下列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

(1)以刑罪当传西之长安__________

(2)于是少女缇萦伤父之言,乃随父西__________

2.写出下列加点的词指代的内容。

(1)齐中称其廉平__________

(2)上悲其意__________

3.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

(1)于是少女缇萦伤父之言()

(2)于是少女缇萦伤父之言()

(3)今坐法当刑()

(4)虽欲改过自新()

4.翻译下列文言句子。

(1)文帝四年中,人上书言意。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书闻,上悲其意。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从文中可看出缇萦是怎样的一个人?原文中最能体现缇萦孝心的一句话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人有负盐负薪者

人有负盐负薪者,同释重担息树阴。二人将行,争一羊皮,各言藉背①之物。惠②遣争者出,顾州纲纪③曰:“以此羊皮可拷知主乎?”群下④咸无答者。惠令人置羊皮席上,以杖击之,见少盐屑,曰:“得其实⑥矣。”使争者视之,负薪者乃伏而就罪。

(选自《北史?李惠传》)

【注释】①藉背:藉是坐卧之用;背是披背之用。意思是经常使用之物。②惠:李惠,中山(今河北定县满城一带)人,北魏太武帝时任雍州刺史。③纲纪:随从人员。州纲纪指州府的主簿。④群下:部下,属员。⑥实:事实,真相。

【导读】的确,生活中存在着一些不美好的现象,这或许是人们的私心使然。不过,我们要相信这句话:世间自有公道,付出终有回报。也就是说,是你的就是你的,别人抢也抢不去,不是你的就不是你的,你争也争不来。只要善于辨别,事情的真伪自然显现,贪心者必将为他的贪念付出代价。所以,为人要诚实,不能太贪心。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1)以此羊皮可拷知主乎()

(2)顾州纲纪()

(3)咸无答者()

(4)得其实矣()

2.指出下列句子的句式,并在文段中找出同样句式的句子。

惠令人置羊皮席上。

句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翻译下面的句子。

(1)以杖击之,见少盐屑。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负薪者乃伏而就罪。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李惠是一个怎样的人?文中的哪些语句能体现出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你还读过像李惠这样智者的故事吗?试讲述一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读了这则故事,你明白了一个什么道理?请简要说一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河间游僧

河间有游僧①,卖药于市,以一铜佛置案上,而盘贮药丸,佛作引手取物状。有买者先祷②于佛,而捧盘进之,病可治者,则丸跃入佛手。其难治者,则丸不跃。举国信之。后有人于所寓寺内,见其闭户研铁屑,乃悟其盘中之丸,必半有铁屑,半无铁屑,其佛手必磁石为之,而装金于外,验之信然,其术乃败。

(纪昀《阅微草堂笔记》)

【注释】①游僧:云游四方的和尚。②祷:祈祷。

【导读】大千世界,无奇不有。正如和尚用磁石吸引含铁的药丸来骗人一样,看似非常神奇,好像是神仙显灵,其实,只要仔细观察,骗人的把戏终究会露出马脚。生活中我们要善于观察,善于发现,多动脑子,勤于思考,以免自己上当受骗。

1.解释句中加点的词语。

(1)佛作引手取物状()

(2)举国信之()

(3)见其闭户研铁屑()

(4)其佛手必磁石为之()

2.翻译下列句子。

(1)以一铜佛置案上。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验之信然,其术乃败。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下列句中加点的“于”的用法与其他各项不同的一项是()

A.卖药于市

B.后有人于所寓寺内

C.而装金于外

D.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4.用一成语概括文中“其佛手必磁石为之,而装金于外”一句话的含义,以比喻外表华美,里面一团糟,这一成语是__________________。

5.请你结合所学物理知识,解释一下和尚骗人的花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吴王欲伐荆

吴王欲伐荆①,告其左右曰:“敢有谏者死!”舍人②有少孺子③者欲谏不敢,则怀丸操弹,游于后园,露沾其衣,如是者三旦。吴王曰:“子来,何苦沾衣如此!”对曰:“园中有树,其上有蝉,蝉高居悲鸣,饮露,不知螳螂在其后也;螳螂委身④曲附,欲取蝉,而不知黄雀在其傍也;黄雀延颈,欲啄螳螂,而不知弹丸在其下也。此三者皆务欲得其前利,而不顾其后之有患也。”吴王曰:“善哉!”乃罢其兵。

(选自刘向《说苑?正谏》)

【注释】①荆:楚国的别称。②舍人:国王的侍从官。③少孺子:年轻人。④委身:弯曲着身体。

【导读】劝谏本是对君王效忠的一种表现,但专制时代,伴君如伴虎,稍有不慎,劝谏就会招来杀身之祸。向吴王进谏的年轻人自然很清楚这一点,所以以一种很巧妙的方法进谏:以螳螂捕蝉的故事,巧妙地说理,一则避开杀身之祸,二来又点明了伐楚的坏处,最终说服吴王放弃伐楚的念头。此则故事启示人们,不要只顾眼前利益而不考虑后患。

1.解释句中加点的词。

(1)则怀丸操弹,游于后园()

(2)如是者三旦()

(3)螳螂委身曲附()

(4)黄雀延颈()

2.翻译下列句子。

(1)子来,何苦沾衣如此!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此三者皆务欲得其前利,而不顾其后之有患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少孺子“怀丸操弹,游于后园,露沾其衣,如是者三旦”,他这样做的目的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这样的劝谏方式,其好处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请结合故事,概括出一个成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螳螂捕蛇

张姓者,偶行溪谷,闻崖上有声甚厉。寻途登觇①,见巨蛇围如碗,摆扑丛树中,以尾击柳,柳枝崩折。反侧倾跌②之状,似有物捉制之。然审视殊无所见。大疑。渐近临之,则

一螳螂据顶上(1),以刺刀攫③其首(2),颠不可去。久之,蛇竟死。视额上革肉(3),已破裂云。

(选自蒲松龄《螳螂捕蛇》)

【注释】①觇(chān):窥视;观测。②倾跌:滚动跌打。③攫(jué):抓。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

(1)闻崖上有声甚厉()

(2)渐近临之()

(3)久之,蛇竟死()

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

(1)然审视殊无所见。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

(2)以刺刀攫其首。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

3.张姓者是以怎样的顺序来观察“螳螂捕蛇”的?(请从文中找出关键词回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中的螳螂是怎样杀死大蛇的?(请用文中原话回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请具体分析文中画线的三句话,说说螳螂置蛇于死命所运用的方法是什么?

(1)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

6.这篇小说,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造酒忘米

一人问造酒之法于酒家。酒家曰:“一斗米,一两曲①,加二斗水,相掺和,酿七日,便成酒。”其人善忘,归而用水二斗,曲一两,相掺和,七日而尝之,犹水也,乃往诮②酒家,谓不传与真法。酒家曰:“尔第③不循我法耳。”其人曰:“我循尔法,用二斗水,一两曲。”酒家曰:“可有米乎?”其人俯首思曰:“是我忘记下米。”

噫!并④酒之本而忘之,欲求酒,及于不得酒,而反怒怨教之者之非也。世人学者,忘本逐末,而学不成,何异于是!

(明?江盈科)

【注释】①曲:酒曲,酿酒所用的发酵剂。②诮(qiào):责备。③第:只是。④并:连。

【导读】酿酒需要遵循酿造之法,最基本的原料必须要齐备,否则,犹如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结果自然是不能酿制出酒来。本来由于自己健忘,导致把最基本的原料都遗忘未加,却反过来找别人的麻烦,岂不可笑!学习知识也是如此,立志求学是好事,如果只是好高骛远,不善于打好基础、把握主要的东西,结果无异于空中楼阁,最终是难有所成的。

1.对加点字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犹水也(尚且)

B.乃往诮酒家(去、到)

C.循我法耳(遵循、按照)

D.及于不得酒(到、等到)

2.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谓不传与真法。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

(2)尔第不循我法耳。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

(3)何异于是!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

3.本文中隐含的一个成语是________,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

4.请结合原文解释“世人学者,忘本逐末,而学不成”句中加点的“本”、“末”分别指代什么内容?

本:___________末:_________________

5.本文说明了一个什么道理?我们应该如何把这个道理应用到学习中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惊弓之鸟

异日者①,更羸②与魏王处京台③之下,仰见飞鸟。更羸谓魏王曰:“臣为魏王引弓虚发而下鸟。”魏王曰:“然则射可至此乎?”更羸曰:“可。”

有间,雁从东方来,更羸以虚发而下之。魏王曰:“然则射可至此乎?”更羸曰:“此孽④也。”王曰:“先生何以知之?”对曰:“其飞徐而鸣悲。飞徐者,故疮痛也;鸣悲者,久失雁群也。故疮未息,而心惊未去。闻弦音,引而高飞,故疮陨⑤也。”

(西汉?刘向《战国策?卷十七?楚策四》)

【注释】①异日者:昔日,从前。②更羸:战国时的名射手。③京台:高台。④孽:指幼鸟。⑤故疮:旧伤。⑤陨:坠落。

【导读】这则寓言故事告诉人们,不论做什么事情,都要仔细观察、善于分析,这样才能取得好的效果。同时又告诫人们,如果失败了,应尽快摆脱余悸,找出对策,以避免再次受害。

1.解释句中加点字的意思。

更羸与魏王处京台之下()

2.翻译下列句子。

(1)飞徐者,故疮痛也;鸣悲者,久失雁群也。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闻弦音,引而高飞,故疮陨也。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更羸是根据什么判断这是一只受伤未愈的雁的?(用原文回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生活中我们常用“惊弓之鸟”形容什么样的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我们知道,生活教人学会反思。读了这则寓言,从大雁身上我们应该吸取怎样的教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一、1.(1)名词用作状语,向西

(2)名词用作动词,西行、往西走

2.(1)淳于意(2)缇萦

3.(1)就在这个时候(2)小女儿(3)因……定罪(4)即使

4.(1)汉文帝四年,有人上书诬告淳于意。(2)缇萦的上书被皇帝看到了,皇帝同情她内心的痛苦。

5.是一个孝顺、勇敢、有胆识、有献身精神的好女儿。“妾愿入身为官婢,以赎父刑罪,使得改行自新也”。

【译文】汉文帝四年中,有人给汉文帝上书告发淳于意。因为当时实行肉刑罪,所以就用驿站的车马将淳于意向西解送到长安处置。

淳于意有五个女儿,(解送淳于意时,她们都)跟在他后面哭泣。淳于意大怒而骂道:“生孩子没有生男孩,遇到了紧急的事情没有能用得上的人!”这时,淳于意的小女儿缇萦为父亲的话感到悲伤,于是跟着父亲向西到长安。缇萦给汉文帝上书说:“我的父亲在齐国(封地)做官,齐国的人都称赞他廉洁公平,如今因触犯法律而承受肉刑罪。我深切地哀伤死的人不可以再生,断了肢体的人不可能再接上,即使想悔过自新,却无法走上这条路,最终不能得到改过的机会。因此,我自愿纳身作官府的奴婢,以此来赎回父亲的肉刑罪,使父亲能悔改前非,重新做人。”

缇萦的上书被汉文帝知道后,汉文帝为她的诚意感到悲伤,在这一年废除了肉刑的法律。

二、1.(1)用(2)回头看(3)都(4)事实、真相

2.状语后置句同释重担息树阴

3.(1)用手杖(棍子)敲打羊皮,看见有少量的盐屑(掉下来)。(2)背柴火的人才低头承认了过错。

4.李惠是一个聪明机智、生活常识丰富、经验很多的人。(意思对即可)

语句:惠令人置羊皮席上,以杖击之,见少盐屑,曰:“得其实矣。”

5.如:曹冲称象,司马光砸缸,狄仁杰审案等等。

6.提示:做人要诚实,不能见利忘义;遇事要善于动脑筋。

【译文】有一个背盐的和一个背柴的,两个人同时放下重担在树阴下休息。要走的时候,争一张羊皮,都说是自己坐卧和披背用的东西。李惠让他们出去,回过头对主簿说:“拷问这张羊皮能够查出它的主人吗?”部下都没有回答。李惠叫人把羊皮放在席上面,用杖敲打,见到有一些盐末,就说:“得到实情了!”再让争吵的双方进来看,背柴的人才承认了过错。

三、1.(1)伸手(2)全城(3)研磨(4)做

2.(1)把一尊铜佛放置在桌子上。(2)经过检验,确实是这样,那和尚的骗术也就败露了。

3.D 4.金玉其外,败絮其中

5.略。(利用磁铁和铁相吸原理来解释即可)

【译文】河间县有一个四处游走的和尚,在集市上卖药。(他)先在桌子上放一尊铜佛,旁边盘子里盛着药丸,那铜佛伸手像是要拿东西的样子。来买药的,先要向铜佛祈祷,然后用双手捧着药盘靠近铜佛。如果病可治,盘中药丸就会跳到铜佛的手里;如果病难治好,盘中药丸就不动。全城的人都非常相信他。后有人在和尚住宿的庙里看见他关上房门偷偷地研磨铁屑,这才明白和尚的盘子里的药丸一定有一半混有铁屑,有一半没有混铁屑;那佛手一定是用磁石做的,只不过在外面镀一层金(以掩人耳目)。经过检验,确实是这样,那和尚骗人的花招也就败露了。

四、1.(1)怀揣(2)这样,代“怀丸操弹,游于后园,露沾其衣”(3)同“跗”,脚背骨(4)伸长

2.(1)你来,为什么要自找苦吃,把衣服沾湿到这个地步!

(2)知了、螳螂、黄雀都一心想要得到眼前的利益,却不顾它们身后的祸患。

3.为了引起吴王注意,以便在吴王面前劝谏。

4.好处是既能把伐楚的坏处告诉给吴王,而又使自己不致被吴王处死。

5.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6.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不要只顾眼前利益而不考虑后患。

【译文】吴王阖闾准备进攻楚国,他警告身边的大臣说:“有胆敢向我进谏(劝阻我攻打楚国)的,就处死。”他的侍从官中有个年轻人,想向吴王阖闾进谏,劝阻他不要进攻楚国,但是又不敢,就怀揣着子弹拿着弹弓来到吴王阖闾的后园走来走去。露水浸湿了他的衣服,像这样过了三个早晨。吴王阖闾说:“你来,为什么要自找苦吃,把衣服沾湿到这个地步!”那年轻的侍从官说:“园子里有棵树,树上有只知了,知了在高处鸣叫,它吸着露水,却不知道螳螂在它后面;螳螂弯着身子,屈着前肢,想要逮住蝉,却不知道有一只黄雀在它的旁边;黄雀伸长了头颈,想要啄螳螂,却不知道拿着弹弓和子弹的人在它的下面。知了、螳螂、黄雀都一心想要得到眼前的利益,却不顾它们身后的祸患。”吴王阖闾听了说:“对啊!”于是停止了攻打楚国的计划。

五、1.(1)听到(2)从上往下看(3)终于

2.(l)然而仔细看看,什么也没有看到。(2)用锋利如刀的脚去抓它的头。

3.登觇、审视、渐近临之

4.螳螂据顶上,以刺刀攫其首,颠不可去。

5.(1)占据有利位置;(2)发挥自己的长处,攻其短处;(3)抓住要害。

6.只要以己之长攻敌之短,就能克敌制胜,弱者也可以战胜强者。(或:弱有所长,强有所短,弱者只要相机而动,善于斗智,就能战胜强敌)

【译文】有个姓张的,偶然走到山谷的溪水边,听到山崖上发出很大的声音。他寻找一条路径爬上去看,只见一条大蛇,身围像碗口那样粗,在树丛里摇晃着,伸着尾巴拍打着柳树,柳条都折断了。(看那)翻来覆去滚动跌打的情状,好像有什么东西在捕捉制服它,但仔细察看,却什么也没有,他很是疑惑。慢慢地走近蛇俯视,只见一只螳螂盘据在蛇的头部,用锋利如刀的脚抓着它的头,甩也甩不掉。长时间后,巨蛇竟然被弄死了。看蛇的额头,皮肉已被撕破了。

六、1.A

2.(1)说人家不教他真正的酿酒之法。(2)你只是没有按照我说的方法去做罢了。(3)和这又有什么区别呢?

3.舍本逐末(忘本逐末)比喻做事不从根本上着手,而在枝节上用功夫

4.米酒曲、水

5.(1)无论做什么事都要抓住根本,只有这样才能有的放矢。(2)做事要细心,要多自省,少埋怨。(3)学习知识要把最基本的掌握牢靠,只有这样才能学有所成。

【译文】有一个人向一个做酒的人请教酿酒的方法。酒家告诉他:“一斗米,加上一两酒曲(酒引子),再加上二斗水,相互掺和,这样过了七天,就变成酒了。”然而这个人比较健忘,回家后用了二斗水,一两酒引,就这样掺和起来做酒了。过了七天后尝一尝,还跟水差不多,于是就跑过去责怪酒家,说人家不教他真正的酿酒之法。酒家说:“你只是没有按照我说的方法去做罢了。”这个人说:“我是按照你说的做的:用二斗水,一两酒引子。”酒家问他:“米放了没有?”他低下头想了想说:“是我忘记放米了!”

唉,连酿酒最基本的原料都忘了放,想要酿酒,等到酿不出酒来,反而生气怨恨教他方法的人不好。当今世上的不少求学的人,忘记主要的部分,而去追求细枝末节、次要的东西,因而学习不能成功,和这又有什么区别呢?

七、1.停留。

2.(1)飞得缓慢,是旧伤疼痛;叫声悲凄,是离群已久。(2)听到弓弦的声响,便拼命高飞,旧伤发作,因此跌落在地上。

3.飞徐者,故疮痛也。

4.受到过惊吓或遭受过打击,遇到一点动静或事情就心有余悸的人。

5.遇到挫折或打击后,不能从打击和失败的阴影中恢复过来,遇事仍心有余悸,将会遭受更惨重的失败。

【译文】昔日,魏臣更羸和魏王站在高台之下,抬头看见飞鸟。这时更羸对魏王说:“我只要虚拨一下弓弦,就可以把鸟射下来。”魏王说:“你的射技有如此之高吗?”更羸说:“可以的。”

过了一会儿,有一只大雁从东边飞来,更羸用空弦(而不带箭)拉了几下,(就)让大雁跌落在地上。魏王说:“可是,射雁怎么可以达到这种(高明的)地步呢?”更羸说:“这是一只受伤的雁。”魏王说:“先生,你是凭什么知道这种情况的?”更羸回答说:“它飞得缓慢,是过去的伤口在作痛;叫声悲哀,是失群的时间太长了。老伤口未长好,并且受伤惊吓的心情未除去。听到空弦的声音后,挣扎着向高处飞,老伤发作,因此跌落在地上。”

中考古文练习一

一、燕昭王招贤

燕昭王于破燕之后即位,卑身厚币以招贤者。谓郭隗(kuí)曰:“齐因孤之国乱而袭破燕,孤极知燕小力少,不足以报。然诚得贤士以共国,以雪先王之耻,孤之愿也。先生视可者,得身事之。”郭隗曰:“王必欲致士,先从隗始。况贤于隗者,岂远千里哉!”于是昭王为隗改筑宫而师事之。乐毅自魏往,邹衍自齐往,剧辛自赵往,士争趋燕。燕王吊死问孤,与百姓同甘苦。

二十八年,燕国殷富,士卒乐轶轻战,于是遂以乐毅为上将军,与秦、楚、三晋合谋以伐齐。齐兵败,湣王出亡于外。燕兵独追北,入至临淄,尽取齐宝,烧其宫室宗庙。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⑴卑.身厚币以招贤者⑵孤之愿.也

⑶燕国殷.富⑷燕王吊死问.孤

2、翻译句子

郭隗曰:“王必欲致士,先从隗始。况贤于隗者,岂远千里哉!”

3、从文中看,燕昭王最终能击败强齐的原因是什么?

我的理解:

4、你觉得阅读本文在当今有什么现实意义?

我的感悟:

二、刘宣苦读成才

景泰间,吉安刘公宣代戍于京师龙骧卫,为卫使畜马,昼夜读书厩中,使初不知也。

公偶与塾师论《春秋》,师惊异之,以语使,使乃优遇之。未几,发解及第……取解时,刘文恭公铉主试,讶其文,谓必山林老儒之作,及启封,乃公也,人始识公,而文恭知人之名益著。

1、选出对加点词语的意思理解有误的一项()

A、以语.使(告诉)

B、讶.其文(感到惊奇)

C、谓必山林老儒之作.(做法)

D、使乃优遇之.(他,指刘宣)

2、翻译句子,补上省略的成分

昼夜读书厩中,使初不知也。

3、用一个短语或一句话分别评价文中的刘宣、卫使、刘铉三个人物

三、郑龙谏勿伤百姓(比较阅读)《邹忌讽齐王纳谏》(文章略)

赵简子出畋,命郑龙射野人,“使毋惊吾鸟”。龙曰:“吾先君晋文公伐卫,不戮一人;

今君一畋,而欲杀良民,是虎狼也。“简子曰:“人畋得兽,我畋得士。故缘木愈高者愈惧,人爵愈贵者愈危,可不慎乎!”

1、解释加点的字

⑴邹忌修.八尺有余⑵赵简子出畋.

⑶故缘.木愈高者愈惧⑷王之蔽.甚矣

2、翻译句子

⑴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⑵人爵愈贵者愈危

3、同样是“谏”,邹忌和郑龙采用了什么不同的方法?

中考古文练习二

四、

吴起者,卫人也,好用兵。尝学于曾子。吴起为西河守,甚有声名。魏置相,相田文。吴起不悦,谓田文曰:“请与子论功,可乎?”田文曰:“可。”起曰:“将三军,使士卒乐死,敌国不敢谋,子孰与起?”文曰:“不如子。”起曰:“治百官,亲万民,实府库,子孰与起?”文曰:“不如子。”起曰:“守西河而秦兵不敢东乡,韩赵宾从,子孰与起?”文曰:“不如子。”起曰:“此三者,子皆出吾下,而位加吾上,何也?”文曰:“主少国疑,大臣未附,百姓不信,方是之时,属之于子乎?属之于我乎?”起默然良久,曰:“属之子矣。”文曰:“此乃吾所以居子之上也。”吴起乃自知弗如田文。

1、解释下列加点词的意思

⑴将.三军,使士卒乐死⑵敌国.不敢谋

⑶百姓不信.⑷方.是之时

2、翻译文中画线句子的意思

3、你认为吴起是怎样的人?请结合上面的文章简要阐述。(至少从两个方面进行评论)

4、魏王在“主少国疑,大臣未附,百姓不信”之时任用田文为相,请结合《曹刿论战》第一段中鲁庄

公的言行,简要分析古代统治者的治国策略。

五、钱若水为同州推官

钱若水为同州推官。……有富家小女奴逃亡,不知所之,女奴父母讼于州,州命录事参军鞠之。录事尝贷于富民不获,乃劾富民父子共杀女奴,富民不胜榜楚,自诬服。具狱上,官审复,无反异,皆以为得实。若水独疑之,留其狱,数日不决。留之且旬日,知州屡趣之不能,上下皆怪之。若水一旦诣知州,曰:“若水所以留其狱者,密使人访求女奴,今得之矣。”知州乃引富民父子,悉破械纵之。其人号泣不肯去,曰:“微使君之赐,则某灭族。”知州曰:“推官之赐,非我也。”其人趋诣若水厅事,若水闭门拒之,曰:

“知州自求得之,我何与焉?”知州以若水雪冤死者数人,欲为之论奏其功,若水固辞。于是远近称之。

1、解释加点的词

⑴不知所之.⑵皆以为

..得实⑶上下皆怪.之⑷微.使君之赐

2、翻译句子

⑴若水独疑之,留其狱,数日不决。

⑵其人趋诣若水厅事,若水闭门拒之。

3、读完文章后,说说钱若水有哪些高尚品格?

六、比较阅读。甲文:《桃花源记》第三段乙文如下:房玄龄奏:“阅府库甲兵,远胜隋世。”上曰:“甲兵武备,诚不可缺;然炀帝甲兵岂不足邪!卒亡天下。若公等尽力,使百姓乂(yì)安,此乃朕之甲兵也。“1、用自己的语言回答:甲文村中人来到桃花源的原因是;乙文唐太宗论述治国更需要重视民生时举的事例是.

2、解释加点词的意思:

⑴便要.还家⑵诚.不可缺⑶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⑷卒.亡天下

3、翻译句子:⑴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⑵若公等尽力,使百姓乂(yì)安,此乃朕之甲兵也。

中考古文练习三

七、楚人养狙

楚有养狙以为生者,楚人谓之狙公。旦日,必部分众狙于庭,使老狙率以之山中,求草木之实,或不给,则加鞭棰焉。群狙皆畏苦之,弗敢违也。

一日,有小狙谓众狙曰:“山之果,公所树与?”曰:“否也,天生也。”曰:“非公不得而取与?”曰:“否也,皆得而取也。”曰:“然则吾何假于彼而为之役乎?”言未既,众狙皆寤。

其夕,相与俟狙公之寝,破栅毁柙,取其积,相携而入于林中,不复归。狙公卒馁而死。

郁离子曰:世有以术使民而无道揆者,其如狙公乎?惟其昏而未觉也,一旦有开之,其术穷矣。

1、解释加点词的意思

⑴山之果,公所树.与⑵其夕,相与俟.狙公之寝

2、翻译句子

⑴然则吾何假于彼而为之役乎?

⑵世有以术使民而无道揆者,其如狙公乎?

3、文章通过楚人养狙的故事,揭示了怎样的道理?

八、魏与赵攻韩,韩告急于齐。齐使田忌将而往,直走大梁。魏将庞涓闻之,去韩而归,齐军既已过而西矣。孙子谓田忌曰:“彼三晋之兵,素悍勇而轻齐,齐号为怯,善战者因其势而利导之。兵法:百里而趋利者蹶上将,五十里而趋利者军半至。使齐军入魏地为十万灶,明日为五万灶,又明日为三万灶。”庞涓行三日,大喜,曰:“我固知齐军怯,入吾地三日,士卒亡者过半矣。”乃弃其步军,与其轻锐倍日并行逐之。

孙子度其行,暮当至马陵。马陵道狭,而旁多阻隘,可伏兵,乃斫大树白而书之曰:“庞涓死于此树之下。”于是令齐军善射者万弩夹道而伏,期曰:“暮见火举而俱发。”庞涓果夜至斫木下,见白书,乃钻火烛之。读其书未毕,齐军万弩俱发,魏军大乱相失。庞涓自知智穷兵败,乃自刭,曰:“遂成竖子之名!”齐因乘胜尽破其军,虏魏太子中申以归。孙膑以此名显天下,世传其兵法。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齐使田忌将.而往将:率兵

B、士卒亡.者过半矣亡:死亡

C、期.曰:“暮见火举而俱发。”期:约定

D、乃钻火烛.之烛:照亮

2、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

3、孙膑为取得战斗的胜利,采取了哪些好的做法?请归纳回答,并写出相应的依据(用原文回答)

九、比较阅读。甲文:《狼》全文略乙文如下:两牧竖入山至狼穴,穴中有小狼二。谋分捉之,各登一树,相去数十步。少顷,大狼至,入穴失子,意甚仓皇。竖于树上扭小狼蹄、耳、,故令嗥;大狼闻声仰视,怒奔树下,号且爬抓。其一竖又在彼树致小狼鸣急。狼闻声四顾,始望见之;乃舍此趋彼,跑号如前状。前树又鸣,又转奔之。口无停声,足无停趾,数十往复,奔渐迟,声渐弱;既而奄奄僵卧,久之不动。竖下视之,气已绝矣!

1、翻译句子

⑴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⑵竖下视之,气已绝矣!

2、同是人与狼的较量,屠户与牧竖对狼的做法,你更赞同哪一种?为什么?

2008年中考课外文言文阅读题汇编

(08·无锡)芳容至孝

周孝子名芳容,华亭人。其父文荣,游楚客死归州官舍矣。芳容十四岁,祖父母相继死,临终抚芳容叹曰:?安得汝为寻亲孝子,使我瞑目九泉乎!?芳容泣而志.之,由是始有负骨归葬之念。芳容自顾年已及壮,可跋涉险阻,乃自奋曰:?天下岂有无父之人哉!?乃焚香告家庙曰:?此去不父骨,誓不归矣。?

自出都后,芳容日行风霜雨露中,寒燠(燠:读yù,热)失度,饥饱无时。投止旅店,头晕目眩,遍身焦灼如火。次日,病不能起。主人见芳容病状,惧不敢留,欲徙臵邻庙。芳容乃曰:?吾病虽剧,心实了然,药.之可以即愈。且吾有大事未了.,为吾招里正(里正:古代地方官吏名),当告以故。?未几里正至,闻言色.动,邀医至。直至六月初始能步履。麻鞋短服,日行三四十里。或风雨骤至,往往淋漓达旦。或赤脚行山蹊中,踵决肤裂,流血不已。终至归州,赖老役指迷,获父骸。

芳容负骨登舟,半月余竟达里门。葬父于祖墓旁,得报祖父母遗命于地下。

8.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4分)

(1)芳容泣而志.之(2)药.之可以即愈

(3)且吾有大事未了.(4)闻言色.动

9.下列句中的“于”与“葬父于祖墓旁?中的?于?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

A、告之于帝

B、贤于材人远矣

C、仓鹰击于殿上

D、万钟于我何加焉

10.翻译下列句子。(3分)

(1)天下岂有无父之人哉!(1分)

(2)为吾招里正,当告以故。(2分)

11.全文表现了芳容哪些美好的品格?

8.(4分)(1)记:记住(2)给……吃药;吃药;用药治(3)结束;完;了结(4)脸色;神色;面色

9.(2分)C

10.(3分)(1)(1分)天下哪里(难道)有没有父亲的人呢(吗)?(得分点:岂)(2)(2分)替我叫来(招呼)里正,(我)到时候(或:当面)把原因告诉他。(得分点:为:“当告以故”句式)(句子翻译基本通顺,看得分点)

11.(2分)有孝心,知道感恩,有毅力,意志坚强,一诺千金。

(08·南通)吴起者,卫人也,好用兵。尝学于曾子。吴起为西河守,甚有声名。魏置相①,相田文②。吴起不悦,谓田文曰:“请与子论功,可乎?”田文曰:“可。”起曰:“将三军,使士卒乐死,敌国不敢谋,子孰与起?”文曰:“不如子。”起曰:“治百官,亲万民,实府库,子孰与起?”文曰:“不如子。”起曰:“守西河而秦兵不敢东乡③,韩赵宾从④,子孰与起?”文曰:“不如子。”起曰:“此三者,子皆出吾下,而位加吾上,何也?”文曰:“主少国疑⑤,大臣未附,百姓不信,方是之时,属⑤之于子乎?属⑥之于我乎?”起默然良久,曰:“属之子矣。”文曰:“此乃吾所以居子之上也。”吴起乃自知弗如田文。

【注】①魏置相:魏国设置相位。②田文:战国时人,曾任魏相,能礼贤下士。③不敢东乡:乡,同“向”。不敢向东侵犯。④宾从:服从、归顺。⑤主少国疑:国君年轻,国人疑虑。

⑥属:同“嘱”,委托、托付。

20.写出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4分)

将三军,使士卒乐死()

敌国不敢谋()

百姓不信()

方是之时()

21.用现代汉语写出文中画线句中的意思。(4分)

文曰:“此乃吾所以居子之上也。”吴起乃自知弗如田文。

22.你认为吴起是怎样的人?请结合上面的文言文简要阐述。(至少从两个方面进行评价)(4分)

23.阅读《曹刿论战》选段,回答问题。(4分)

十年春,齐师代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徧,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

战则请从。”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

魏王在“主少国疑,大臣未附,百姓不信”之时任用田文为相,请结合选文中鲁庄公的言行,简要分析古代统治者的治国策略。

20、①率领②国家③信任④正当,在

21、田文说:“这就是我的职位在你之上的原因。”吴起才知道自己(确实)不如田文。

22、要点:①性情率真②心胸开阔③有很强的军事和领导才能④能以国事和大局为重⑤善于与同僚沟通

23、要点:取信于民;善于用人。

(08·泰州)钱若水为同州推官

钱若水为同州推官。……有富家小女奴逃亡,不知所之,女奴父母讼①于州,州命录事参军鞠②之。录事尝贷于富民不获,乃劾③富民父子共杀女奴,富民不胜榜楚④,自诬服⑤。具狱上,官审复,无反异,皆以为得实。若水独疑之,留其狱,数日不决。留之且旬日,知州屡趣⑥之不能,上下皆怪之。若水一旦诣知州,曰:“若水所以留其狱者,密使人访求女奴,今得之矣。”知州乃引富民父子,悉破械⑦纵之。其人号泣不肯去,曰:“微使君之赐,则某灭族。”知州曰:“推官之赐,非我也。”其人趋诣若水厅事,若水闭门拒之,曰:“知州自求得之,我何与焉?”知州以若水雪冤死者数人,欲为之论奏其功,若水固辞。于是远近称之。(节选自宋·李元纲《厚德录》)

[注]①讼:诉讼,打官司。②录事参军:州府低级官职,一般掌管文书。鞠:审讯犯人。

③劾:审决讼案。④榜:泛指各种酷刑;楚:痛楚。⑤诬服:含冤服罪。⑥趣:催促。⑦械:枷锁。

1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4分)

(1)不知所之( ) (2)皆以为得实( )

(3)上下皆怪之( ) (4)微使君之赐( )

13.翻译下列句子。(4分)

(1)若水独疑之,留其狱,数日不决。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其人趋诣若水厅事,若水闭门拒之。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读完上面这则故事后,说说钱若水有哪些高尚品格。

12.(1)到……去;(2)认为;(3)以……为怪,对……感到奇怪;(4)非,(如果)没有。(每小题1分)

13.(1)只有若水怀疑这个案子(1分,“之”翻译错误不得分),留下了案子(案件),好几天都没有决断(1分,“决”译成“判断”“判决”也得分,译错不得分)。

(2)那人奔到若水的厅堂(1分,“趋”或“诣”译错不得分),(但)若水关上大门,拒绝他进来(1分)。

14.能注重调查,慎重、周密办案,高度负责:(1分)谦虚,不居功。

(08·梅州)细柳营司马迁

文帝之后六年,匈奴大入边。乃以宗正刘礼为将军,军霸上;祝兹侯徐厉为将军,军棘

门;以河内守亚夫为将军,军细柳,以备胡。

上自劳军。至霸上及棘门军,直驰入,将以下骑送迎。已而之细柳军,军士吏被甲,锐兵刃,彀弓驽,持满。天子先驱至,不得入。先驱曰:?天子且至!?军门都尉曰:?将军令曰:‘军中闻将军令,不闻天子之诏’。?居无何,上至,又不得入。于是上乃使使持节诏将军:?吾欲入劳军。?亚夫乃传言开壁门。壁门士吏谓从属车骑曰:?将军约,军中不得驰驱。?于是天子乃按辔徐行。至营,将军亚夫持兵揖曰:?介胄之士不拜,请以军礼见。?天子为动,改容式车,使人称谢:?皇帝敬劳将军。?成礼而去。

既出军门,群臣皆惊。文帝曰:?嗟乎,此真将军矣!曩者霸上、棘门军,若儿戏耳,其将固可袭而虏也。至于亚夫,可得而犯邪??称善者久之。

7.选出下列句子中加点字意思相同的一项:()(3分)

A.已而之.细柳军称善者久之.

B. 上乃使.使持节诏将军使.人称谢

C.以河内守亚夫为.将军天子为.动

D.吾欲入劳军.军.细柳

8.用现代汉语翻译“其将固可袭而虏也”。(3分)

我的翻译:

9.文中划横线的句子“军士吏被甲,锐兵刃,彀弓驽,持满”,正面表现了将士们的,侧面表现了周亚夫将军的。(4分)

7. 3 B

8. 3 他们的将士必定会遭袭击而被俘虏。(重点字词每译错1个扣0.5分)

9. 4 严阵以待(士气高昂;戒备森严);治军严明(带兵有方)。

(08·梅州)晏子谏杀烛邹

景公①好弋②,使烛邹③主鸟,而亡之。公怒,诏吏杀之。晏子曰:?烛邹有罪三,请数之以其罪而杀之。?公曰:?可。?于是召而数之公前,曰:?烛邹!汝为吾君主鸟而亡之,是罪一也;使吾君以鸟之故杀人,是罪二也;使诸侯闻之,以吾君重鸟以轻士,是罪三也。?数烛邹罪已毕,请杀之。公曰:?勿杀,寡人闻命矣。?

注:①齐景公,春秋时代齐国国君。②弋,将绳子系在箭上射。③烛邹,齐景公的臣仆。(1)解释下列句子加点词的意义。(2分)

①使烛邹主鸟,而亡.之。()②是.罪一也。()

(2)翻译:使诸侯闻之,以吾君重鸟以轻士。(2分)

我的翻译:

(3)读完这个故事,你悟出了什么道理?(写出一点即可)(2分)

我的感悟:

(08·南宁)东施①效颦

西施②病心③而颦④其里⑤。其里之丑人见而美之,归亦捧心而颦其里。其里之富人见之,坚闭门而不出;贫人见之,挈妻子而去之走。彼知颦美,而不知颦之所以美。(选自《庄子·天运》)

【注释】①东施:越国的丑女。②西施:越国的美女。③病心:心口疼。④颦:皱眉。

⑤里:乡里。

【相关链接】邯郸学步

寿陵馀子学行于邯郸,未得国能,又失其故行矣,直匍匐而归耳。(选自《庄子·秋水》) 选文大意:有个寿陵人,听说邯郸人走路的样子很好看,就赶去邯郸学习人家的步法。可是,

他不仅没有学到邯郸人走路的技巧,反而连自己原来走路的方法也忘记了,结果只好爬着回家。

10.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2分)

(1)其里之丑人见而美之美:认为……美(1分) (2)挈妻子而毒之走去:离开(1分)

11.请将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3分)

彼知颦美,而不知颦之所以美。

译文:她(丑女)只知道(西)邹眉很美,却不知道(西)邹眉显得美的原因。

12.阅读上文及链接材料,请针对东施和寿陵人失败的原因,给其中一位提一点建议。(3分)

_____,我想对你说:建议对方从实际出发,取人之长(1分),不可盲目效仿(1分)(如有其他建议:言之有理也可);语言中肯(1分)恶搞或嘲讽酌情扣分

(08·宜昌)观月(有删改)

◆张孝祥

①月极明于中秋,观中秋之月,临水胜;临水之观,宜独往;独往之地,去人远者又胜也。……今余之游金沙堆(1),其具是四美者与?

②盖余以八月之望过洞庭,天无纤云,月白如昼。沙当洞庭青草之中,其高十仞,四环之水,近者犹数百里。余系船其下,尽却(2)童隶(3)而登焉。沙之色正黄(4),与月相夺;水如玉盘,沙如金积;光采激射,体寒目眩。阆风、瑶台、广寒之宫,虽未尝身至其地,当亦如是而止耳。盖中秋之月,临水之观,独往而远人,于是为备。书以为金沙堆观月记。注释:(1)金沙堆:在洞庭湖与青草湖之间,是由湖沙堆积而成的小岛。(2)尽却:全部退去。(3)童隶:书僮仆役。(4)正黄:纯黄。

6.写出“天无纤云,月白如昼”的大意。(2分)

7.解释文中加点的“宜”和“是”的意思。(2分)

8.作者所说的“四美”具体指什么?请用第②段中的原话回答。(2分)

9.文中有一个四字词与“中秋”的意思完全相同,请写出这个词。(2分)

6、天上没有一点云彩,月光明亮如同白昼

7、宜:适合是:此、这

8、沙之色正黄,与月相夺;水如玉盘,沙如金积;光采激射,体寒目眩。

9、八月之望

(08·武汉)亭林①先生自少至老手不释书,出门则以一骡二马捆书自随。遇边塞亭障②,呼老兵诣道边酒垆,对坐痛饮。咨其风土,考其区域。若与平生所闻不合,发书详正,必无所疑乃已。马上无事,辄据鞍默诵诸经注疏。遇故友若不相识,或颠坠崖谷,亦无悔也。精勤至此,宜所诣渊涵博大,莫与抗衡与。——《清朝艺苑》

[注释]①亭林:即顾炎武。②亭障:边塞岗亭、堡垒。

7.解释下面加点的词。(6分)

(1)亭林先生自少至老手不释书释:

(2)呼老兵诣道边酒垆诣:

(3)咨其风土咨:

8.翻译下面的语句。(4分)

若与平生所闻不合,发书详正,必无所疑乃已。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上面文段中没有涉及的内容是( )(2分)

A.交友B.考察C.读书

10.这段文字主要表现了顾炎武的哪些特点?(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1)放下(2)到(3)询问(共6分,每个2分。)

8.示例:如果发现与自己以往了解的情况不相符合,他就翻书详细地订正,一定要毫无疑问才停止。(共4分。)

9.A(2分)10.勤奋、严谨、专注(3分。)

(08·青岛)楚人养狙①――刘基

①楚有养狙以为生者,楚人谓之狙公。旦日,必部分②众狙于庭,使老狙率以之山中,求草木之实,或不给,则加鞭棰焉。群狙皆畏苦之,弗敢违也。

②一日,有小狙谓众狙曰:“山之果,公所树与?”曰:“否也,天生也。”曰:非公不得而取与?”曰:“否也,皆得而取也。”曰:“然则吾何假于彼而为之役乎?”言未既,众狙皆寤。③

③其夕,相与俟狙公之寝,破栅毁柙,取其积,相携而入于林中,不复归。狙公卒馁而死。

④郁离子曰:世有以术④使民而无道揆⑤者,其如狙公乎?帷其昏而未觉也,一旦有开之,其术穷矣。(选自《诚意伯文集》

注:①狙(jū):猕猴。②部分:此处指分派。③寤:同悟。④术:权术。⑤道揆:法度,准则。

9.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意思。(2分)

(1)山之果,公所树与树:

(2)其夕,相与俟狙公之寝俟:

10.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相同的一项是(2分)()

①楚有养狙以为生者

②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

①使老狙率以之山中

②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

①或不给,则加鞭棰焉

②余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

①言未既,众狙皆寤

②既克,公问其故

11.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

(1)然则吾何假于彼而为之役乎?(2分)

(2)世有以术使民而无道揆者,其如狙公乎?(2分)

12.本文通过楚人养狙的故事,揭示了怎样的道理?(2分)

9. (1)树:种植。(2)俟:等待。(2分)

10. B ( A①“以”是介词,“为”是动词,“以为”可译为“把(养狙)作为”;②“以”与“为”组合成“以为”,动词,认为。B均为动词,到……去。C(1)“或”是代词,可译为“有的”;②“或”,副词,或许,也许。D①形容词,引申为尽、完。②副词,已经。2分)11. (1)既然这样,我们为什么还要依靠他并被他驱使呢?(2分。然则、何、假、为之役,各0.5分,语句不通顺可酌情扣分)

(2)世上也有依靠权术奴役百姓而不讲法度的人,大概就像狙公一样吧?(2分。以、使、其、如……乎,各0.5分,语句不通顺可酌情扣分)

12.靠权术奴役百姓而不讲法度的人,是迟早要遭到反抗而灭亡的。(2分。每个要点1分,意思对既可)

(08〃资阳)(甲)周公诫子

成王封伯禽于鲁。周公诫之曰:“往矣,子无以鲁国骄士。吾,文王之子,武王之弟,成王之叔也,又相天子,吾于天下亦不轻矣。然一沐三握发,一饭三吐哺,犹恐失天下之士。吾闻,德行宽裕,守之以恭者,荣;土地广大,守以俭者,安;禄位尊盛,守以卑者,贵;人众兵强,守以畏者,胜;聪明睿智,守之以愚者,哲;博闻强记,守之以浅者,智。夫此六者,皆谦德也。夫贵为天子,富有四海,由此德也。不谦而失天下,亡其身者,桀、纣是也。可不慎欤?”

(乙)诸葛亮《诫子书》

夫君子之行①,静以修身②,俭以养德,非淡泊③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④。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漫⑤则不能励精⑥,险躁则不能冶性。年与时驰,意⑦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⑧,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①行:操行②修身:个人的品德修养③淡泊:清静寡欲,没有奢望。④致远:达到远大的目标。⑤淫漫:荒淫,怠惰。⑥励精:振奋精神。⑦意:意志。⑧接世:合于世用,为社会所用。

20.解释下边加点字在文中的意思。(2分)

博闻强记

....,守之以浅者()非学无以广.才()

悲守穷庐.()又相.天子()21.解释下边加点字在文中的意思。(2分)

吾于.天下亦不轻矣()往矣,子勿以.鲁国骄士()

夫.君子之行()险躁则.不能冶性()22.这两篇短文都是告诫子孙的文章,但中心内容不同。其中甲文周公告诫儿子伯禽的中心内容是:

;乙文诸葛亮告诫儿子的中心内容是:。(2分)

23.将下列句子译为现代汉语。(4分)

①夫此六者,皆谦德也。

②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24.乙文中有两句话常被人们用做“志当存高远”的座右铭,这两句话是:(2分)

20. 见闻广博,记忆力强扩展屋子辅佐(2分,每空0.5分) 21.在因为放在句首作发语词,无实意就(2分,每空0.5分) 22.不要因为受封于鲁国就怠慢轻视人才要立德、修身(2分,每空1分,意对即可)23.(1)这六点都是谦虚谨慎的美德。(2)(如果)年华随着时间流失,意志随着时日消磨,最终就会像枯枝落叶般一天天衰老下去。这样的人不会为社会所用,只有悲伤地困守在自己的穷家破舍里,到那时再悔也来不及了。(4分,每个分句0.5分,如没有落实“夫、皆、驰、穷、复”等词以及相关句式的得分不能超

过该题分值的一半。) 24.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08·成都)魏与赵攻韩,韩告急于齐。齐使田忌将而往,直走大梁。魏将庞涓闻之,去韩而归, 齐军既已过而西矣。孙子谓田忌曰:“彼三晋之兵①,素悍勇而轻齐,齐号为怯,善战者因其势而利导之。兵法:百里而趋利者蹶上将②,五十里而趋利者军半至。使齐军入魏地为十万灶,明日为五万灶,又明日为三万灶。”庞涓行三日,大喜,曰:“我固知齐军怯,入吾地三日,士卒亡者过半矣。”乃弃其步军,与其轻锐倍日并行逐之。

孙子度其行,暮当至马陵。马陵道狭,而旁多阻隘,可伏兵,乃斫大树白③而书之曰:“庞涓死于此树之下。”于是令齐军善射者万弩夹道而伏,期曰:“暮见火举而俱发。”庞涓果夜至斫木下,见白书,乃钻火烛之。读其书未毕,齐军万弩俱发,魏军大乱相失。庞涓自知智穷兵败,乃自刭,曰:“遂成竖子之名!”齐因乘胜尽破其军,虏魏太子中申以归。孙膑以此名显天下,世传其兵法。( 节选自《史记·孙子吴起到传》)

【注释】

①三晋之兵:这里专指魏军。②百里而趋利者蹶上将:用急行军走百里去争取胜利,会使上将遭到失败(因与后续部队脱节) 。③白:使……露出白木。

3.对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 齐使田忌将而往将:率兵

B. 士卒亡者过半矣亡:死亡

C. 期曰:“暮见火举而俱发。”期:约定

D. 乃钻火烛之烛:照亮

4.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6分)

(1) 善战者因其势而利导之。(3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孙子度其行,暮当至马陵。(3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孙膑为取得战斗的胜利,采取了哪些好的做法? 请归纳回答,并写出相应的依据( 用原文回答)。(4 分)

3.(2分)B(亡:逃亡)

4.(6分)

(1)(3分)善于作战的人会顺应(或“顺着”)事物发展的趋势并向(对我们)有利的方面来引导它。(译出大意计1分;落实“因”“导”的意思各计1分)

(2)(3分) 孙膑估计(或“揣测”“计算”)庞涓的行程,晚上应该到达马陵。(译出大意计1分;落实“度”“至”的意思各计1分〉

5.(4分)(1)抓住魏军轻敌的弱点,用减灶的计策诱敌深入。依据:彼三晋之兵,素悍勇而轻齐,齐号为怯。(2)选择有利的地形进行伏击。依据:马陵道狭,而旁多阻隘,可伏兵。

(08·乐山)杜畿传

杜畿字伯侯,京兆杜陵人也。少孤,继母苦之,以孝闻。举孝廉,除汉中府丞。荀彧进之太祖,太祖以畿为司空司直。追拜畿为河东太守。

是时天下郡县皆残破,河东最先定。畿治之,崇宽惠,与民无为。民尝辞讼,有相告者,畿亲见为陈大义,遣令归谛思之,若意有所不尽,更来诣府。乡邑父老自相责怒曰:“有君如此,奈何不从其教?”自是少有辞讼。班下属县,举孝子、贞妇、顺孙,复其徭役,随时慰勉之。渐课民畜牸牛、草马,下逮鸡豚犬豕,皆有章程。百姓勤农,家家丰实。畿乃曰:“民

富矣,不可不教也。”于是冬月修戎讲武,又开学官,亲自执经教授,郡中化之。

(《三国志?魏书?卷十六》,有删改)

9.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4分)

①少孤,继母苦之苦:

②荀彧进之太祖进:

③若意有所不尽,更来诣府诣:

④亲自执经教授,郡中化之化:

10.与文中“畿亲见为陈大义”中“为”字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4分)

A.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B.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

C.行拂乱其所为

D.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

11.翻译下面这个句子。(4分)

有君如此,奈何不从其教?

答:

12.下列对文意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4分)

A.杜畿幼年时死了父亲,因为孝顺继母被推举为官员,后来又被太祖加封为太守。

B.在河东执政的时候,杜畿对老百姓实行宽松优惠的政策,对他们之间的诉讼晓以大义,让他们尽量自己解决。

C.为了鼓励百姓都勤于农业生产,杜畿命令增加属县里所有孝子、贞妇、顺孙的徭役。

D.杜畿认为社会安定、物质富足之后,就要让老百姓习武修文,提高文化素质。

9.(4分,每个词语解释正确得1分)

①苦:让(他)吃苦头或者虐待(他)。

②进:推荐,举荐。

③诣:到。

④化:教化。

10.(4分)D

11.(4分)

翻译:有这样好的官员,我们怎能不听从他的教诲呢?

(前后两个分句各2分,酌情给分)

12.(4分) C

(08·奉化)永之氓成善游。一日,水基甚,有五、六氓乘小船绝湘水。中济,船破,皆游。其一氓尽力而不能寻常。其侣曰:“汝善游最也,今何后为?”曰:“吾腰千钱,重,是以后。”曰:“何不去之?" 不应,摇其首。有项,益怠。已济者立岸上呼且号曰:“汝尽之甚,蔽之甚,里卫匹迎竺堂尘”又摇其首。遂溺死。吾哀之。且若是,得不有大货之溺大氓者乎?于是作《哀溺》。

23 .解释下列加点字的词。(2 分)

①水暴.甚()②乘小船绝.湘水()③今何后.为?()④益怠.()

24 .翻译文中划线的句子(4 分)

①其一氓尽力而不能寻常。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身且死,何以货为。________

25.题目中的“哀溺”是什么意思?“哀”的原因是什么?请简要回答。 ( 2 分)

23 . ( 1 )涨(2 )横渡(3 )落后(4 )疲惫

24 . ( 4 分,每小题2 分)( l )其中一个人虽然拼命划水,却前进不了多少。( 2 )自己都将要死了,还要钱做什么呢?

25 . ( l )替被淹死的人感到悲哀、惋惜。(言之成理即可,1 分)

( 2 )这个人很愚蠢,要钱不要命。(言之成理即可,1 分)

(08·金华)刘宣苦读成才

景泰①间,吉安刘公宣②代戍于京师龙骧卫,为卫使畜马,昼夜读书厩中,使初不知也。公偶与塾师论《春秋》,师惊异之,以语使,使乃优遇之。未几,发解及第③……。取解时,刘文恭公铉④主试,讶其文,谓必山林老儒之作,及启封,乃公也,人始识公,而文恭知人之名益著。(焦竤《玉堂丛语》)

【注释】①景泰:明代宗朱祁钰年号。②刘公宣:即刘宣。③发解及第:(刘宣参加科举考试)发榜考中了解元。④刘文恭公铉:即刘铉,下文中的“文恭”也同。

18、选出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意思理解有误的一项。(2分)

A. 以语使(告诉)

B.讶其文(感到惊奇)

C. 谓必山林老儒之作(做法)

D. 使乃优遇之(他,指刘宣)

19、翻译下面句子,补上省略的成分。(2分)

昼夜读书厩中,使初不知也。

20、用一个短语或一句话分别评价文中刘宣、卫使、刘铉三个人物。(3分)

18、 C 19、(他)日夜在马棚中读书,卫使起初不知道。

20、(1)刘宣:苦读成才。(2)卫使:爱惜人才。(3)刘铉:慧眼识才。

(08·绍兴)罴(①)说柳宗元

鹿畏貙(②),畏虎,虎畏罴。罴之状,被发人立,绝有力而甚害人焉。

楚之南有猎者,能吹竹为百兽之音。寂寂(③)持弓矢罌火(④),而即之山。为鹿呜以感其类,伺其至,发火而射之。貙闻其鹿也,趋而至。其人恐,因为虎而骇之。貙走而虎至愈恐则又为罴虎亦亡去。罴闻而求其类,至则人也,捽(⑤)搏(⑥)挽(⑦)裂而食之。今夫不善内而恃外者,未有不为罴之食也。

【注释】:①罴:兽名,又名马熊或人熊。②貙(chū) :兽名,形状像狐狸而形体较大的一种虎属猛兽。③寂寂:悄悄地。④罌火:用瓶子装着火。婴,一种腹大口小的瓶子。

⑤捽(zuó):楸住。⑥搏:搏击。⑦挽:拿来。

14.用“/ ”给下面的文字断句(断3 处). ( 3 分)

貙走而虎至愈恐则又为罴虎亦亡去。

15.选出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

A 、罴之状,被发人立(通“披”) ( 2 分)B、为鹿鸣以感其类(感动)

C 、伺其至,发火而射之(点燃)D、貙闻其鹿也,趋而至(快步行走)

16、用现代汉语写出文中画线句子的意思。(3 分)

其人恐,因为虎而骇之。

意思: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