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第12章消化管

第12章消化管

第12章消化管
第12章消化管

第13 章消化管[测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

1有关味蕾,哪项正确

2A.仅存在于菌状乳头和轮廓乳头

3B.位于固有层

4C.味觉细胞为感觉神经元

5D.不同部位的味蕾接受不同的味觉刺激

E. 支持细胞是神经细胞

6有关舌乳头,哪项错误

..

7A.菌状乳头较少,散在分布

8B.丝状乳头最多,遍布舌背

9C.轮廓乳头最大最少

10D.乳头表面均为角化的复层扁平上皮E.不同部位感受味觉不同

11成牙质细胞胞体位于

A.牙本质内

B.牙髓内

C.牙本质与牙髓之间

D.牙釉质内

E.牙骨质内

12上皮内不含杯状细胞的器官是

13A.胃

14B.小肠

15C.结肠

16D.阑尾

E.空肠

17胃底腺主细胞的特点之一是

A.主要分布在腺的颈部

B.细胞呈圆锥形

C.大量粗面内质网聚集于顶部胞质

D.分泌的胃蛋白酶原被盐酸激活

E.分泌内因子

18潘氏细胞分布于

19A.幽门腺底部

20B.小肠腺底部

21C.十二指肠腺底部

22D.大肠腺底部

E.小肠腺颈部

23吸收维生素B12所需要的内因子来自胃的

24A.干细胞

25B.壁细胞

26C.内分泌细胞

27D.颈粘液细胞

E.主细胞

28下列哪种细胞不属于胃底腺的细胞成分:

29 A 潘氏细胞 B 主细胞

C 壁细胞

D 颈粘液细胞

E 内分泌细胞

30壁细胞合成盐酸的部位是:

31A粗面内质网 B 线粒体

C 微管泡系统

D 细胞内分泌小管

E高尔基复合体

32关于小肠绒毛,哪项错误

..

33A.由粘膜和粘膜下层共同突起形成

34B.有丰富的毛细血管网

35C.含中央乳糜管

36D.上皮细胞在其顶端脱落

E.与小肠腺延续

37关于小肠绒毛固有层以下哪一点错误

..

A.有丰富的毛细淋巴管网

B.有丰富的毛细血管网

C.有散在的平滑肌纤维

D.上皮吸收的氨基酸、单糖等进入血液

E.上皮吸收的脂类进入血液

38.回肠与空肠相比,不同之处在于

39 A 具有环行皱襞 B 具有绒毛

C 上皮内具有杯状细胞

D 固有层内多有孤立淋巴小

结 E 固有层内多有集合淋巴小结

40下列哪项不属于空肠的结构

41 A 环行皱襞 B 绒毛

C 小肠腺

D 中央乳糜管

E 集合淋巴小结

42.十二指肠腺属于

43 A 粘液性腺 B 浆液性腺

C 混合性腺

D 小肠腺

E 内分泌腺

44食管腺属于

45 A 粘液性腺B浆液性腺

C 混合性腺D浆液性腺和混合性腺

E粘液性腺和混合性腺

46中央乳糜管是

A 毛细血管,与脂肪吸收有关

B毛细血管,与氨基酸吸收有关

C毛细淋巴管,与单糖吸收有关

D毛细淋巴管,与脂肪吸收有关

E小淋巴管,与脂肪吸收有关

47肠腺潘氏细胞的嗜酸性分泌颗粒常含有※

48 A 蛋白酶 B 脂酶

C 溶菌酶

D 凝乳酶

E 羟氨酸

49具有典型蛋白分泌细胞特点的细胞是

50A.壁细胞

51B.主细胞

52C.杯状细胞

53D.颈黏液细胞

E.干细胞

54以下器官中淋巴组织最丰富的是

55A.结肠B.回肠56C.空肠D.食管E.十二指肠

57结肠带的形成由于

A.外膜局部增厚

B.纵行肌局部增厚

C.环行肌局部增厚

D.粘膜下层局部增厚

E.淋巴组织聚集

58直肠的特点之一是※

A.无杯状细胞

B.无腺体

C.粘膜表面为复层扁平上皮

D.粘膜下层有丰富的静脉丛

E.肌层为骨骼肌

59消化管的外膜

A.咽和食管为纤维膜

B.胃、空肠、回肠为浆膜

C.十二指肠、升结肠和降结肠的前壁为浆膜

D.盲肠、横结肠和乙状结肠为浆膜

E.以上均对

60以下哪项的粘膜上皮内有分泌粘液的细胞

A.胃

B.小肠

C.结肠

D.阑尾

E.以上都对

(二)判断题

1.消化管壁内的神经丛主要分布在粘膜下层和肌层内。

2.颈粘液细胞位于胃小凹的开口处,是一种衰老退化的细胞。

3.胃底腺壁细胞胞质呈嗜酸性,是由于胞质内有大量线粒体和发达的滑面内质网。

4.肠粘膜的腺体内均有一种未分化的细胞,它的增殖分化可不断补充衰老死亡的上皮细胞。

5.胃底腺主细胞分泌蛋白酶,是内分泌细胞。

6.小肠绒毛就是微绒毛。

7.中央乳糜管官腔大,内皮细胞间隙宽,无基膜,通透性好,运输乳糜微粒。8.小肠黏膜经过皱襞、肠绒毛、微绒毛三级放大,表面积可增大60倍。(三).填空题

1.牙冠从外向内由________和________组成,牙根由________和

________组成。牙的中央为________。

2.消化管壁从内向外由_____、_____、_____和_____四层组成,其最内层又由_____、_____和_____构成。

3.胃粘膜上皮除少量内分泌细胞外,主要由表面_____组成,该细胞内的分泌颗粒称_____。

4.胃底腺由五种细胞组成,即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

5.胃底腺壁细胞胞质内含有的一种酶为________,它可将CO2和H20结合为

________,后者解离的H+运送至________内与CL-结合为HCL。

6.胃底腺________分泌的________缺乏,可致________吸收障碍,导致恶性贫血。

7.胃底腺主细胞分泌________,经________激活后,转变为________。该细胞电镜下见有典型的________的超微结构特点。

8.小肠的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三种结构使其吸收面积扩大数百倍。9.小肠粘膜表面有许多肠绒毛,它是由_____和_____向肠腔突出形成的,吸收细胞表面的微绒毛是由_____和_____突出形成的。

10.小肠绒毛内有三种重要结构,即_____、_____和_____。

11.食管腺位于管壁的_____,小肠腺位于_____,十二指肠腺位于_____。

12.痔的形成是由于直肠________内的________扩张而致。

(四)名词解释

1.舌乳头

2.味蕾

3.粘液-碳酸氢盐屏障

4.颈粘液细胞

5.oxyntic gland

6.chief cell

7.parietal cell

8.Paneth cell

9.胃肠内分泌细胞

10.intestinal villus

11.微皱褶细胞

12.肠相关淋巴组织

(五)简答题

1、简述消化管壁的一般结构。

2、食管、胃、小肠和大肠各段的特点。

2、简述消化管的淋巴组织及功能。

(六)论述题

1.试比较胃粘膜和小肠粘膜的同异及其与功能的关系。※2.比较胃底腺主细胞和壁细胞的结构与功能。

[本章参考题解]

(一)、单项选择题

1. D

2.D

3. C

4. A

5.D

6.B

7. B

8.A

9.D

10.A

11.E

12.E

13.A

14.A

15.D

16.C

17.A

18.B

19.B

20.B

21.D

22.E

23.E

(二)判断题

1、3、4、7正确

2.错误, 颈粘液细胞位于胃底腺顶部,分泌黏液。

5.错误。胃底腺主细胞分泌蛋白酶,是内分泌细胞。

6.错误。小肠绒毛不是微绒毛。

8.小肠黏膜经过皱襞、肠绒毛、微绒毛三级放大,表面积可增大600倍。(三).填空题

1.釉质,牙本质,牙本质,牙骨质,牙髓

2.粘膜层;粘膜下层;肌层;外膜;上皮;固有层;粘膜肌

3. 表面粘液细胞,粘原颗粒

4. 碳酸酐酶,H2CO3,分泌小管

5.主细胞;壁细胞;颈粘液细胞;干细胞;内分泌细胞

6. 壁细胞,内因子,维生素B12

7.胃蛋白酶原,盐酸,胃蛋白酶,蛋白质分泌细胞

8. 环行皱襞,绒毛,微绒毛

9.上皮;固有膜;细胞膜;细胞质

10.中央乳糜管;毛细血管网;纵行平滑肌

11.粘膜下层;粘膜层;粘膜下层

12. 粘膜下层,静脉丛

(四)名词解释

1.舌乳头:舌背部粘膜形成许多乳头状隆起。可分为丝状乳头、菌状乳头、轮

廓乳头。丝状乳头数目最多,遍布舌背。菌状乳头数目较少,多位于舌尖及舌缘,散在于丝状乳头之间,呈蘑菇状,上皮不角化,顶部的上皮内有味蕾。

轮廓乳头有10余个,位于界沟前方。形体较大,顶部平坦,乳头周围的粘膜凹陷形成环沟,沟两侧的上皮内有较多味蕾。固有层内有浆液性味腺,导管开口于沟底。味腺分泌的稀薄液体冲洗味蕾表面的食物碎渣,以利味蕾不断接受新的物质刺激。

2.味蕾呈花蕾形结构,为上皮细胞分化而成,包埋在上皮中。每个味蕾由狭长

梭形细胞组成,其中有两种细胞,即明细胞、暗细胞和支持细胞。味觉细胞的外端围绕成一个很小的味孔。每一个味觉细胞的顶端都有几根纤毛(或称味毛)通过味孔向外伸进口腔,与唾液接触。支配味蕾的感觉神经末梢包围在味觉细胞周围,将冲动传向中枢。

3.粘液-碳酸氢盐屏障:由胃上皮表面粘液细胞分泌的含高浓度HCO3-的不可

溶性粘液,覆盖于上皮表面形成。粘液层将上皮与胃液中的胃蛋白酶隔离,而高浓度HCO3-使局部pH为7,既抑制了酶的活性,又可中和渗入的盐酸,从而使胃粘膜免受损伤。粘液产生减少、或盐酸分泌过多,屏障受到破坏,都会导致胃组织的自我消化,形成胃溃疡。

4.颈粘液细胞(nedk mucous cell):数量很少,位于腺颈部,多呈楔形夹于其

它细胞间。核多呈扁平形,居细胞基底,核上方有很多粘原颗粒,HE染色浅淡,其分泌物为含酸性粘多糖的可溶性粘液。

5.胃底腺(fundic gland):分布于胃底和胃体部,约有1500万个,是数量最多、

功能最重要的胃腺。腺呈分支管状,可分为颈、体与底部。颈部短而细,与胃小凹相连;体部较长;底部略膨大,伸至粘膜肌层。胃底腺由主细胞、壁细胞、颈粘液细胞及内分泌细胞组成

6.

7.主细胞(chief cell):又称胃酶细胞,数量最多,主要分布于腺的体、底部。

主细胞具有典型的蛋白质分泌细胞的结构特点。细胞呈柱状,核圆形,位于基部;胞质基部呈强嗜碱性,顶部充满酶原颗粒,但在普通固定染色的标本上,此颗粒多溶失,使该部位呈泡沫状。电镜下,核周有大量粗面内质网与发达的高尔基复合体,顶部有许多圆形酶原颗粒。主细胞分泌胃蛋白酶原。8.

9.壁细胞:是胃底腺的重要组成细胞,其体积大,多呈圆锥形。核圆而深染,

居中。可有双核,胞质呈嗜酸性。电镜下,游离面细胞膜向内凹陷形成细胞内分泌小管,周围有微管泡系统和丰富的线粒体。壁细胞分泌盐酸和内因子,参与对食物蛋白质的消化和对维生素B12的吸收。

10.潘氏细胞(Paneth cell):是小肠腺的特征性细胞,位于腺底部,常三五成群。

细胞呈锥体形,胞质顶部充满粗大嗜酸性颗粒,内含溶菌酶等,具有一定的灭菌作用。

11.胃肠内分泌细胞:胃、小肠与大肠的上皮与腺体中散在着种类繁多的内分泌

细胞。多单个分布于其它上皮细胞之间,呈不甚规则的圆锥形。胞质中含一些粗面内质网与高尔基复合体,细胞底部胞质中含大量分泌颗粒,故又称基底颗粒细胞。分泌的多种激素统称胃肠激素,一方面协调胃肠道自身的运动和分泌功能,也参与调节其它器官的活动.。

12.小肠绒毛:小肠粘膜上皮和固有层共同向肠腔伸出的细长突起称小肠绒毛。

上皮为单层柱状,由吸收细胞、杯状细胞和少量内分泌细胞组成。吸收细胞的游离面有许多排列整齐的微绒毛,可扩大吸收细胞的表面积,有利于食物的消化吸收。微绒毛表面有一层细胞衣,为吸收细胞产生的糖蛋白,内含消

化酶。中轴固有层为细密结缔组织,内有中央乳糜管、有孔毛细血管和少量纵行平滑肌。

13.微皱褶细胞:散在分布于回肠集合淋巴小结内侧的粘膜上皮中,其游离面有

微皱褶,基底面质膜内陷形成一较大的穹窿状凹腔,内含多个淋巴细胞。电镜下可见其胞质中有丰富的囊泡。微皱褶细胞可摄取肠腔内抗原物质,以囊泡的形式转运并传递给下方的淋巴细胞,引发免疫应答。

14.肠相关淋巴组织:消化管管壁内的淋巴组织称为肠相关淋巴组织,包括粘膜

淋巴小结、集合淋巴小结及弥散淋巴组织(包括淋巴细胞、浆细胞、巨噬细胞,淋巴组织等),它是机体免疫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接受消化管内抗原刺激,分泌免疫球蛋白进行免疫应答。

(五)简答题

1. 简述消化管壁的一般结构。

除口腔处,咽、食管、胃、小肠和大肠管壁的结构基本相似,均可分为四层。由内向外,依次为

1)粘膜a.上皮因部位和功能不同,其种类与形态均有差异,如食管与肛门等处的粘膜上皮为复层扁平,胃肠的粘膜上皮为单层柱状。b.固有层由结缔组织组成。上皮向深部凹陷,形成消化管壁内的小消化腺(如胃腺、肠腺)。其内含有较多的细胞成分,丰富的血管、淋巴管及淋巴组织。c.粘膜肌层为薄层平滑肌,多为内环、外纵两层。

2)粘膜下层为疏松结缔组织,内含有较多的血管、淋巴管和粘膜下神经耸。在食管和十二指肠的粘膜下层内还有腺体分布。小肠的粘膜和粘膜下层共同突向管腔形成皱襞。

3)除咽、食管上段和肛门处的肌层为骨骼肌外,其余部分都是平滑肌,肌层一般分为内环、外纵两层,之间可见肌间神经丛。

4)外膜可为纤维膜或浆膜。

2。简述消化管的淋巴组织及功能。

正常人体消化管粘膜有淋巴组织,包括淋巴小结、游离的淋巴细胞、浆细胞及淋巴细胞等,从而构成了肠相关淋巴组织。微皱褶细胞,矮柱状,在细胞游离面有微细的皱褶基底面向细胞顶部深陷,其中有嵌入淋巴胞,称上皮内淋巴细胞。微皱褶细胞摄取肠腔内抗原并转送给上皮内淋巴细胞(T细胞),固有层微皱褶中的B细胞受抗原刺激而增殖分裂,并运送至肠系膜淋巴结进一步成熟,然后经淋巴和血液循环返回消化管粘膜,分化成浆细胞。这些浆细胞能分泌IgA形成分泌性IgA(sIgA)与肠腔内抗原、肠毒素和细菌等相互作用,防止它们与上皮细胞贴近,以免疫排斥方式保护肠粘膜,并能抑制细菌繁殖、中和病毒,防止肠毒素穿过上皮。

(六)论述题

1.试比较胃粘膜和小肠粘膜的同异及其与功能的关系。※

胃和小肠的粘膜都由三层结构构成,上皮均为单层柱状,固有层的疏松结缔组织内都含有丰富的有孔毛细血管,粘膜肌层为薄层的平滑肌。不同点1)胃的上皮向固有层凹陷形成胃小凹,其深部的干细胞可增殖分化,补充衰老脱落的上皮细胞;小肠的上皮与固有层组织共同凸起,形成肠绒毛,增大了小肠的内表面积,有利营养物质吸收。胃上皮主要由表面粘液细胞构成,该细胞分泌的碱性粘液形成粘液一碳酸氢盐屏障,保护胃粘膜不受胃液中的胃蛋白酶和盐酸的损伤;小肠上皮主要由吸收细胞和杯状细胞构成,前者从事营养的吸收,后者分泌的粘液具有润滑作用。2)胃固有层中含贲门腺、幽门腺和胃底腺,前二者主要分泌粘液;胃底腺中的主细胞分泌胃蛋白酶原,壁细胞分泌盐酸和内因子,是胃液中参与消化的重要成分。小肠固有层含小肠腺,其深部的干细胞可增殖分化为吸收细胞和杯状细胞,它们迁移、补充在绒毛顶部脱落的上皮细胞;此外,小肠腺还具有特征性的潘氏细胞,分泌溶菌酶和防御素,发挥免疫作用。3)在胃上皮和腺体中主要的内分泌细胞是ECL细胞、G细胞和D细胞,它们分泌的组胺、胃泌素和生长抑素主要调节盐酸的分泌。小肠上皮和腺体中主要的内分泌细胞有S

细胞和I细胞,它们分泌促胰液素和胆囊收缩素一促胰酶素,主要刺激胰和胆囊中消化液的分泌和排放,以进入小肠参与消化。4)小肠绒毛内的固有层中有中央乳糜管,是吸收物进入循环系统的重要途径之一。5)胃和小肠固有层内均可有淋巴小结,但于小肠更多,在回肠,还形成集合淋巴小结,是消化管免疫的重要部位。

2.比较胃底腺主细胞和壁细胞的结构与功能。

1)细胞数量:壁细胞少,主细胞多。2)分布:壁细胞主要分布于胃底腺颈、体部,主细胞主要分布于胃底腺体、底部。3)光镜形状:壁细胞嗜酸性,体积大,圆形或锥体形,核圆位于细胞中央;主细胞嗜碱性,体积较小,柱状,核椭圆形,位于细胞基底部,细胞顶部泡沫状较空。4)电镜结构:壁细胞内有丰富的细胞内分泌小管和微管泡系统,大量线粒体;主细胞基底部有大量粗面内质网,核上有发达的高尔基复合体,顶部胞质中有许多酶原颗粒。5)功能:壁细胞分泌盐酸和内因子,参与对食物蛋白质的消化和对维生素B12 的吸收,主细胞分泌胃蛋白酶原。

(完整版)执业护士专业实务(消化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试卷14

执业护士专业实务(消化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试卷14 (总分:80.00,做题时间:90分钟) 一、 A1型题(总题数:40,分数:80.00) 1.最能提示急性出血坏死性胰腺炎的化验结果是 A.低血磷 B.低血糖 C.低血钙√ D.血清淀粉酶显著增高 E.白细胞计数明显增高 解析:急性胰腺炎时血钙明显下降。提示胰腺有广泛的脂肪坏死,预后不良。 2.在我国引起急性胰腺炎最常见的病因为 A.大量饮酒和暴饮暴食 B.手术创伤 C.胆道疾病√ D.并发于流行性腮腺炎 E.高钙血症 解析:胆道疾病为我国急性胰腺炎最常见的病因。 3.下列有关急性胰腺炎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男性多于女性 B.可用哌替啶止痛√ C.间断性腹痛 D.严重性与淀粉酶的升高程度成正比 E.可用吗啡 解析:急性胰腺炎为持续性腹痛,其严重性与淀粉酶高低不相关,疼痛剧烈时可用杜冷丁,禁用吗啡。 4.急性坏死性胰腺炎的临床表现不包括 A.急性腹膜炎症状、体征 B.血、尿淀粉酶异常 C.神志模糊 D.高度腹胀 E.血钙升高√ 解析:急性坏死性胰腺炎时血钙明显下降。 5.不符合急性胰腺炎腹痛特征的是 A.饱餐或饮酒后发生 B.疼痛位于中上腹 C.伴频繁呕吐 D.间歇发作性上腹剧痛√ E.疼痛可向左腰部放射 解析: 6.急性胰腺炎发病后最初2—3周依靠 A.液化饮食 B.普食 C.全胃肠外营养√ D.低脂饮食 E.禁食 解析: 7.某病人,25岁,左上腹疼痛伴恶心、呕吐12小时。持续性腹痛呈刀割样,呕吐物为胃内容物,血淀粉酶512 U/L,诊断为急性水肿型胰腺炎。解除疼痛的护理措施,下列哪项不妥

A.取平卧位√ B.禁食1~3天 C.必要时胃肠减压 D.解痉镇痛 E.给病人心理支持 解析: 8.诊断急性胰腺炎时,血清淀粉酶至少超过多少苏氏单位 A.100 U B.200 U C.300 U D.400 U E.500 U √ 解析: 9.急性胰腺炎病人应禁用下列哪种药物 A.生长抑素 B.哌替啶 C.吗啡√ D.西咪替丁 E.抑肽酶 解析: 10.急性胰腺炎血清淀粉酶开始升高的时间是发病后 A.1—2小时 B.3~12小时√ C.15~20小时 D.20—24小时 E.24—48小时 解析: 11.下列哪项不是急性胰腺炎的治疗要点 A.减轻腹痛 B.减少胰腺分泌 C.防治并发症 D.绝对卧床休息 E.疼痛剧烈时可用吗啡√ 解析: 12.急性胰腺炎的最常见病因为 A.胆结石√ B.大量饮酒 C.胆道蛔虫 D.胆道肿瘤 E.暴饮暴食 解析: 13.急性胰腺炎的主要症状是 A.恶心 B.呕吐 C.腹痛√ D.发热 E.休克 解析: 14.急性胰腺炎最基本的治疗方法是

第12章公共营养

第十二章公共营养 第一节概述 社区营养:是以特定社会区域范围内的各种或某种人群为对象,从宏观上研究其实施合理营养与膳食的理论、 方法及相关制约因素。 ?社区营养的特点:(P333) ?社区营养的作用:(P333) ? 第二节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及其应用 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Dietary Reference Intakes, DRIs):是在原营养素供给量标准(RDA)的基础上形成的,一组针对不同群体每日膳食平均营养素摄入量的参考值,包括以下四项内容: 一.平均需要量(Estimate Average Requirement, EAR):是根据某些指标判断可以满足某一特定群体中50%个体需要量的摄入水平。 二.推荐摄入量(Recommended Nutrient Intake, RNI):是可以满足某一特定群体中绝大多数(97-98%)个体需要量的摄入水平。 三.适宜摄入量(Adequate Intake, AI):是通过观察或实验获得的健康人群某种营养素的摄入量。 四.可耐受最高摄入量(Tolerable Upper Intake Level, UL):是指平均每日可以摄入该营养素的最高量。 第三节膳食结构与膳食指南 一、什么是膳食结构:

指人们摄入食物的种类和数量及其比例关系,它是膳食质量与营养水平的物质基础,也是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工农业水平和国民经济发展水平的标志。 二、世界膳食结构的类型: 第一种类型:植物和动物食品并重,热能、蛋白质和脂肪摄入基本符合营养标准。 代表性国家:日本。 第二种类型:高热能、高脂肪、高蛋白、低纤维的营养过剩型。 代表性国家:欧美国家。 特点:谷物消费量少,动物性食品和食糖消费量大。 第三种类型:以植物性食物为主,动物性食物为辅的温饱型膳食。 代表性国家:印度。 特点:谷物消费量多,动物性食品消 费量少,以素食为主。 后果:能量能够满足需要,但是蛋白 质营养不良。 三、我国居民膳食结构的类型: 基本上属于以植物性食物为主,动物 性食物为辅的温饱型膳食。 1、我国居民膳食构成的基本特点 (1)热能已基本满足需要,而优质 蛋白质的摄入偏少; (2)以谷物为主,豆类和奶类食品 不足; (3)钙、核黄素、维生素A摄入不 足。 2、我国的膳食指南: ?由中国营养学会于2007年修订并发布,共由三部分组成,其中 对一般人的膳食指南包含10点主要内容。(P340-342) 3、什么是平衡膳食? 指能使营养的需要与供给之间保持平衡状态,热能及各种营 养素满足人体生长发育和各种生理及体力活动的需要,且各种营 养素之间保持适宜比例关系的膳食。 4、应用平衡膳食宝塔应注意的问题: (1)每人每日各类食物适宜摄入量范围适用于一般健康成人,应

第十二章蛋白质代谢

第十三章 蛋白质代谢 ?生物体内蛋白质存在不断的更新过程,体内蛋白质一方面分解为氨基酸;同时体内不断合成新的蛋白质 ?异养生物摄取的蛋白质类营养成分在生物体内逐渐消化,吸收。 ?蛋白质的代谢包括外源和内源蛋白质的降解及内源蛋白质的合成。 ?作为蛋白质降解产物和合成前体物质的氨基酸的代谢包括氨基酸的分解和合成两方面。 第一节蛋白质的降解 一、内源蛋白质的降解 ?1. 内源蛋白质降解的特性 ?选择性降解 ?降解速度由蛋白质的个性决定的。 ?降解速度与营养状态及激素状态有关。 ?意义: 排除不正常蛋白质,排除累积过多的酶和调节蛋白,细胞代谢井然有序。 2、内源蛋白的降解机制 ?(1)溶酶体无选择性的降解蛋白质 ?高尔基体产生的初级溶酶体与吞噬泡或自体吞噬泡结合成次级溶酶体,进一步消化降解形成小分子物质,将营养成分供细胞代谢用,多余残渣排出细胞外。 ?(2)泛肽给选择降解的蛋白质加以标记 ?泛肽与泛肽-活化酶偶连;泛肽形成泛肽-携带蛋白;泛肽与特定待降解蛋白质结合;泛肽连接的降解酶复合体将蛋白降解。 二. 外源蛋白质的降解 ?外源蛋白质进入体内,经水解作用变为小分子的氨基酸,然后被吸收. ?吞噬作用,低等动物。 ?消化管内消化吸收,高等动物。 ?氨基酸进入细胞内:用来合成蛋白质;分解;同时体内也可以合成氨基酸。 ?蛋白质的水解 消化道中的水解人和动物胃、小肠 水解酶: 三. 氮平衡 ?机体蛋白质摄入量和排出量的比例关系,用氮含量表示。 ?总氮平衡:氮的摄入量和排出量相等。 ?正氮平衡:氮的摄入量大于排出量。 ?负氮平衡:氮的摄入量小于排出量。 第二节氨基酸的分解代谢 ?氨基酸的降解主要包括:

基础护理学第十二章习题(含答案)...

一、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 1.在下列给药途径中,发挥药效最快的给药途径是 A.口服 B.皮下注射 C.吸入疗法 D.肌内注射 E.静脉注射 2.皮内注射进行药物皮肤试验时,选择前臂掌侧下段是因为该处 A.皮肤较薄、肤色较淡 B.无大血管 C.离大神经远 D.皮下脂肪薄 E.操作较方便 3.服磺胺药物需多饮水的目的是 A.避免结晶析出堵塞肾小管 B.避免损害造血系统 C.减轻服药引起的恶心 D.避免影响血液酸碱度 E.增加药物疗效 4.无痛注射方法中,哪项是不正确的 A.解除病人思想顾虑,分散注意力

B.进针要快 C.拔针要快 D.推药液慢 E.先注射刺激性强的药液,再注射刺激性弱的药液 5.两岁以下婴幼儿肌内注射时最好选用 A.臀大肌 B.前臂外侧 C.股外侧肌 D.上臂三角肌 E.臀中肌、臀小肌 6.皮内试验过程中,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A.无菌操作 B.针尖与皮肤呈5°角刺入 C.严格核对 D.拔针后用无菌棉签按压针眼 E.用70%乙醇消毒皮肤 7.以联线法取肌内注射部位的定位法是 A.髂嵴与脊柱联线外1/3处 B.髂嵴与尾骨联线外1/3处 C.髂前上棘与脊柱联线外1/3处 D.髂前上棘外侧三横指处 E.髂前上棘和尾骨联线外上1/3处

8.灭菌注射器及针头哪部份手可接触 A.针尖 B.针梗 C.活塞 D.针栓 E.乳头 9.皮下注射时,针头与皮肤的角度为 A.15°~20° B.50°~ 60° C.20°~25° D.90° E.30°~ 40° 10.肌内注射时,为使臀部肌肉放松,应采取的姿势为 A.侧卧位,下腿伸直,上腿稍弯曲 B.俯卧位,足尖相对,足跟分开 C.俯卧位,足尖分开,足跟相对 D.坐位,腰背前倾 E.站立位,身体需挺直 11.青霉素过敏性休克抢救时,首选药物是 A.盐酸肾上腺素 B.盐酸异丙嗪 C.去甲肾上腺素

第 12 章 消化管

第13 章消化管[测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 1有关味蕾,哪项正确 A.仅存在于菌状乳头和轮廓乳头 B.位于固有层 C.味觉细胞为感觉神经元 D.不同部位的味蕾接受不同的味觉刺激 E. 支持细胞是神经细胞 2有关舌乳头,哪项错误 .. A.菌状乳头较少,散在分布 B.丝状乳头最多,遍布舌背 C.轮廓乳头最大最少 D.乳头表面均为角化的复层扁平上皮 E.不同部位感受味觉不同 3成牙质细胞胞体位于 A.牙本质内 B.牙髓内 C.牙本质与牙髓之间 D.牙釉质内 E.牙骨质内

4上皮内不含杯状细胞的器官是 A.胃 B.小肠 C.结肠 D.阑尾 E.空肠 5胃底腺主细胞的特点之一是 A.主要分布在腺的颈部 B.细胞呈圆锥形 C.大量粗面内质网聚集于顶部胞质 D.分泌的胃蛋白酶原被盐酸激活 E.分泌内因子 6潘氏细胞分布于 A.幽门腺底部 B.小肠腺底部 C.十二指肠腺底部 D.大肠腺底部 E.小肠腺颈部 7吸收维生素B12所需要的内因子来自胃的A.干细胞 B.壁细胞

C.内分泌细胞 D.颈粘液细胞 E.主细胞 8下列哪种细胞不属于胃底腺的细胞成分: A 潘氏细胞 B 主细胞 C 壁细胞 D 颈粘液细胞 E 内分泌细胞 9壁细胞合成盐酸的部位是: A粗面内质网 B 线粒体 C 微管泡系统 D 细胞内分泌小管 E高尔基复合体 10关于小肠绒毛,哪项错误 .. A.由粘膜和粘膜下层共同突起形成 B.有丰富的毛细血管网 C.含中央乳糜管 D.上皮细胞在其顶端脱落 E.与小肠腺延续 11关于小肠绒毛固有层以下哪一点错误 .. A.有丰富的毛细淋巴管网 B.有丰富的毛细血管网 C.有散在的平滑肌纤维 D.上皮吸收的氨基酸、单糖等进入血液

组织学与胚胎学习题14-25章选填

组织学与胚胎学14—25章选填 第十四章消化管 一、选择题 1、关于胃小凹的描述,下列哪项错误?( ) A.由单层柱状上皮构成B.上皮内含有分泌粘液的杯状细胞 C 底部有数条胃底腺开口 D 小凹深部有增殖活跃的干细胞 2、关于胃底腺的描述,下列哪项错误?( ) A.是分支管状腺B.仅存在于胃底部 C.主细胞多位于腺底部,分泌胃蛋白酶原 D.壁细胞多位于腺体上部,分泌盐酸 3、关于小肠绒毛的结构,下列哪项错误?( ) A.绒毛内有丰富的毛细血管网B.有丰富的毛细淋巴管网 C.由单层柱状上皮和部分固有层构成D.绒毛内有散在的平滑肌纤维 4、关于结肠的结构,下列哪项错误?( ) A.有半月形皱襞B.绒毛稀疏,不发达 C.有密集的单管状的大肠腺D.大肠腺主要由杯状细胞构成 5、构成肠壁内神经丛的主要成分是( ) A.交感神经元和无髓神经纤维B.交感神经元和有髓神经纤维 C.副交感神经元和无髓神经纤维D.副交感神经元和有髓神经纤维 二、填空题 1、胃底腺主细胞分泌(),经()激活后,转变为()。该细胞电镜下见有典型的()的超微结构特点。 2、小肠粘膜表面有许多肠绒毛,它是由()和()向肠腔突出形成的,吸收细胞表面的微绒毛是由()和()突出形成的。 第十五章消化腺 一、选择题 1、唾液腺浆液性腺泡的特点是( ) A.腺细胞染色浅B.腺细胞与基膜之间有肌上皮细胞 C.细胞顶部有较多粗面内质网D.分泌物含较多糖蛋白

2、胰腺的泡心细胞是一种( ) A.内分泌细胞B.腺泡细胞 C. 导管的上皮细胞D.干细胞 3、胰腺内分泌胰岛素的细胞是( ) A.PP细胞B.D细胞C.A细胞D.B细胞 4、胰岛较多分布于( ) A.胰头部和胰尾部B.胰体部C.胰头部D.胰尾部 5、肝血窦特点是( ) A.内皮有窗孔,有基膜B.内皮无窗孔,无基膜 C.内皮有窗孔,无基膜D.内皮无窗孔,有基膜 二、填空题 1、人胰岛主要有()、()、()和()细胞,它们分别分泌()、()、()和()。 2、肝窦周隙是指()细胞与()细胞之间的狭窄间隙,内有散在的()和()。 第十六章呼吸系统 一、选择题 1、肺小叶的组成是( ) A.每一细支气管与其下属分支至肺泡B.每一终末细支气管与其下属分支至肺泡C.每一呼吸性细支气管与其下属分支至肺泡 D . 每一肺泡管与其下属分支至肺泡 2、管壁内有完整环行平滑肌的管道是( ) A.小支气管B.细支气管C.终末细支气管D.呼吸性细支气管 3、关于肺泡的结构特征,下列哪项错误?( ) A.呈多面形或半球形,有开口的囊泡B.肺泡上皮由I型和Ⅱ型两种细胞组成C.相邻肺泡间的结缔组织称为肺泡隔D.肺泡隔中有分散的平滑肌细胞 二、填空题 1、气管的软骨环缺口朝向(),缺口处有()和(),软骨环之间以()相连接。 2、肺泡壁薄,由()和()组成,相邻肺泡之间的结缔组织称(),内含丰富的()、大量()及()细胞。 3、气血屏障由()、()、()、()和()构成。

第12章 消化管

第 13 章消化管[测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 有关味蕾,哪项正确 A.仅存在于菌状乳头与轮廓乳头 B.位于固有层 C.味觉细胞为感觉神经元 D.不同部位得味蕾接受不同得味觉刺激 E、支持细胞就是神经细胞 有关舌乳头,哪项错误 .. A.菌状乳头较少,散在分布 B.丝状乳头最多,遍布舌背 C.轮廓乳头最大最少 D.乳头表面均为角化得复层扁平上皮 E.不同部位感受味觉不同 3成牙质细胞胞体位于 A.牙本质内 B.牙髓内 C.牙本质与牙髓之间 D.牙釉质内 E.牙骨质内 4上皮内不含杯状细胞得器官就是 A.胃 B.小肠 C.结肠 D.阑尾 E.空肠 5胃底腺主细胞得特点之一就是 A.主要分布在腺得颈部 B.细胞呈圆锥形 C.大量粗面内质网聚集于顶部胞质 D.分泌得胃蛋白酶原被盐酸激活 E.分泌内因子 6潘氏细胞分布于 A.幽门腺底部 B.小肠腺底部 C.十二指肠腺底部 D.大肠腺底部 E.小肠腺颈部 7吸收维生素B12所需要得内因子来自胃得 A.干细胞 B.壁细胞 C.内分泌细胞 D.颈粘液细胞

E.主细胞 8下列哪种细胞不属于胃底腺得细胞成分: A 潘氏细胞 B 主细胞 C 壁细胞 D 颈粘液细胞 E 内分泌细胞 9壁细胞合成盐酸得部位就是: A粗面内质网 B 线粒体 C 微管泡系统 D 细胞内分泌小管 E高尔基复合体 关于小肠绒毛,哪项错误 .. A.由粘膜与粘膜下层共同突起形成 B.有丰富得毛细血管网 C.含中央乳糜管 D.上皮细胞在其顶端脱落 E.与小肠腺延续 11关于小肠绒毛固有层以下哪一点错误 .. A.有丰富得毛细淋巴管网 B.有丰富得毛细血管网 C.有散在得平滑肌纤维 D.上皮吸收得氨基酸、单糖等进入血液 E.上皮吸收得脂类进入血液 、回肠与空肠相比,不同之处在于 A 具有环行皱襞 B 具有绒毛 C 上皮内具有杯状细胞 D 固有层内多有孤立淋巴小 结 E 固有层内多有集合淋巴小结 下列哪项不属于空肠得结构 A 环行皱襞 B 绒毛 C 小肠腺 D 中央乳糜管 E 集合淋巴小结 、十二指肠腺属于 A 粘液性腺 B 浆液性腺 C 混合性腺 D 小肠腺 E 内分泌腺 15食管腺属于 A 粘液性腺 B浆液性腺 C 混合性腺 D浆液性腺与混合性腺 E粘液性腺与混合性腺 16中央乳糜管就是 A 毛细血管,与脂肪吸收有关 B毛细血管,与氨基酸吸收有关 C毛细淋巴管,与单糖吸收有关 D毛细淋巴管,与脂肪吸收有关 E小淋巴管,与脂肪吸收有关 肠腺潘氏细胞得嗜酸性分泌颗粒常含有※

组织学与胚胎学各章知识点之第12章消化管

第12章消化管 【学习重点】 本章主要介绍消化管的基本结构及各段的结构特点。 重点掌握食道、胃、小肠、大肠的管壁结构;了解消化管的免疫功能和内分泌功能。 【主要学习内容】 消化系统的组成: 消化管:从口腔至肛门的连续性管道 消化系统 消化腺小腺:位于消化管壁内均开口于消化管腔 大腺: 位于消化管壁外 一、消化管的基本结构: 从内向外,管壁分四层。 (一)粘膜:是消化管各段结构差异最大,功能最重要的部分。 1、上皮:两端为未角化的复层扁平上皮,中段为单层柱状上皮。 2、固有层:致密结缔组织,富含小消化腺、血管和淋巴组织。 3、粘膜肌:薄层平滑肌,一般为内环外纵两层。 (二)粘膜下层:疏松结缔组织,含血管、消化腺、粘膜下神经丛。 粘膜与粘膜下层突向管腔形成皱襞。 (三)肌层:两端为骨骼肌,其余部分为平滑肌。多呈内环、外纵走向,肌层之间含肌间神经丛。 (四)外膜: 纤维膜或浆膜(结缔组织外有间皮)。 二、口腔: (自学) (一)口腔粘膜的一般结构:复层扁平上皮,固有层内有小唾液腺,无粘膜肌。(二)舌:表面覆有粘膜,内部为骨筋肌。 舌乳头:由舌背粘膜隆起形成,主要有丝状乳头、菌状乳头、轮廓乳头。 味蕾:主要位于后两种舌乳头内,呈花蕾状,由味觉细胞(暗细胞、明细胞)和基细胞组成,为味觉感受器。 (三)牙:解剖上分为牙冠、牙颈、牙根三部分,其组织结构包括: 牙本质:构成牙的主体,包绕牙髓腔,由牙小管和间质(胶原原纤维及钙化基质)构成。牙袖质:包于牙冠部的牙本质表面,由袖柱和轴柱间质构成,为人体内最硬的结构。牙骨质:包于牙根部的牙本质外面,其组织结构似骨组织。 牙髓:为疏松结缔组织,位于牙髓腔内。 牙周膜:牙根与牙槽骨之间的结缔组织。骨膜及牙龈:包绕牙颈周围的口腔粘膜。(四)咽:由粘膜、肌层(骨骼肌)和外膜(纤维膜)组成。 粘膜:口腔:未角化的复层扁平上皮,固有层 鼻咽:假复层纤毛柱状上皮,固有层 喉咽:假复层纤毛柱状上皮,固有层 三、食道特点: 粘膜:未角化复层扁平上皮,粘膜肌较厚,为纵行平滑肌。 粘膜下层:含食道腺(粘液性腺)

第十四章消化腺

第十四章消化腺 一、概述 1、组成壁内腺:小消化腺,分布于消化管壁内,位于粘膜层或粘膜下层,如胃腺,肠腺等;其分泌物直接 排入消化管腔内。 壁外腺:大的消化腺,位于消化管壁之外,成为一个独立的器官;如三大唾液腺、胰和肝;其分泌都经导管输入消化管腔。 2、功能:分泌消化酶,参与食物的化学性消化;内分泌功能。 3、结构腺泡浆液性腺泡:由浆液性细胞组成;呈锥体形;核圆形,位于偏基底部;胞质顶部有嗜酸性较 强的酶原颗粒,胞质基部有强嗜碱性;分泌物较稀薄,含不同的梅类。 黏液性腺泡:由黏液性细胞组成;呈不规则锥体形或立方形;核扁圆形,位于细胞基部;胞 质着色较浅或不着色,呈泡沫或空泡状;胞质基部和胞质两侧有粗面内质网和 线粒体;分泌较粘稠的粘蛋白。 混合性腺泡:主要由黏液性腺细胞组成。浆液性细胞→浆半月。 导管闰管(Hering管):单层立方或单层扁平上皮,与腺泡部直接相连。 ↓ 纹状管(分泌管):单层高柱状上皮,核圆,位于细胞顶部,胞质嗜酸性。可调节唾液量和电↓质成分。 小叶间导管和总导管:单层柱状上皮→假复层柱状上皮→复层扁平上皮(近口腔处) 二、三大唾液腺 1 2、唾液:由大小唾液腺分泌的混合液组成。 三、胰腺 1、一般结构 被膜 间质:结缔组织内含导管等。 实质外分泌部性质:纯浆液性复管泡状腺 功能:分泌胰液 结构腺泡:浆液性腺泡、分泌多种消化酶 腺泡细胞:细胞呈锥形;核圆位于基部;胞质基部嗜碱性,顶部有许多嗜 酸性的酶原颗粒;无肌上皮细胞。 泡心细胞:位于腺泡中央。 导管:分泌水和电解质,调节胰液的数量 闰管→小叶内导管→小叶间导管→总导管 单层扁平单层立方单层柱状单层高柱 内分泌部位置:外分泌部之间 (胰岛)组成:大小不等的内分泌细胞团 功能:分泌激素直接进入毛细血管 结构:细胞排列呈团索状,细胞间有丰富的有孔毛细血管。 分类:见下表

第14章 消化管

第14章消化管 一、单项选择题 1.C 2.D 3.B 4.E 5.A 6.C 7.D 8.C 9.E 10.D 11.D 12.A 13.B 14.A 15.B 16.C 17.C 18.A 19.B 20.B 1.成牙本质细胞胞体位于 A.牙本质内 B.牙髓内 C.牙本质与牙髓之间 D.牙釉质内 E.牙骨质内 2.胃底腺主细胞的特点之一是 A.主要分布在腺的颈部 B.细胞呈圆锥形 C.大量粗面内质网聚集于顶部胞质 D.分泌的胃蛋白酶原被盐酸激活 E.分泌内因子 3.消化管的潘氏细胞分布在 A.胃幽门腺底部 B.小肠腺底部 C.大肠腺底部 D.胃底腺底部 E.以上都对 4.以下哪项的粘膜上皮内有分泌粘液的细胞 A.胃 B.小肠 C.结肠 D.阑尾 E.以上都对 5.关于小肠绒毛固有层以下哪一点错误 A.有丰富的毛细淋巴管网 B.有丰富的毛细血管网 C.有散在的平滑肌纤维 D.上皮吸收的氨基酸、单糖等进入血液

E.上皮吸收的脂类进入淋巴 6.结肠带的形成由于 A.外膜局部增厚 B.纵行肌局部增厚 C.环行肌局部增厚 D.粘膜下层局部增厚 E.淋巴组织聚集 7.直肠的特点之一是: A.无杯状细胞 B.无腺体 C.粘膜表面为复层扁平上皮 D.粘膜下层有丰富的静脉丛 E.肌层为骨骼肌 8.肠壁内神经丛的组成是 A.交感神经元和无髓神经纤维 B.交感神经元和有髓神经纤维 C.副交感神经元和无髓神经纤维 D.副交感神经元和有髓神经纤维 E.以上均有 9.消化管的外膜 A.咽和食管为纤维膜 B.胃、空肠、回肠为浆膜 C.十二指肠、升结肠和降结肠的前壁为浆膜 D.盲肠、横结肠和乙状结肠为浆膜 E.以上均对 10.有关味蕾,哪项正确 A.仅存在于菌状乳头和轮廓乳头 B.位于固有层 C.味觉细胞为感觉神经元 D.不同部位的味蕾接受不同的味觉刺激

内科学(第七版)消化系统疾病第十二章 脂肪性肝病

第十二章脂肪性肝病 脂肪性肝病(fatty liver disease)是指脂肪(主要是甘油三酯)在肝脏过度沉积的临床病理综合征。随着生活水平的改善和生活方式的改变,脂肪性肝病的发病率不断升高,据报道其发病率可高达10%左右,而且发病年龄日趋提前。目前我国脂肪性肝病已经成为危害人类健康的仅次于病毒性肝炎第二大肝病。I 临床上脂肪性肝病则有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on—alcoho1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和酒精性脂肪性肝病(alcoholic fatty livetdisease)之分。 第一节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是指除外酒精和其他明确的肝损害因素所致的,以弥漫性肝细胞大泡性脂肪变为主要特征的临床病理综合征,包括单纯性脂肪性肝病以及由其演变的脂肪性肝炎和肝硬化。胰岛素抵抗和遗传易感性与其发病关系密切。随着肥胖和糖尿病的发病率增加,NAFLD现已成为我国常见的慢性肝病之一。 【病因和发病机制】 肥胖、2型糖尿病、高脂血症等单独或共同成为NAFLD的易感因素。肝脏是机体脂质代谢的中心器官,肝内脂肪主要来源于食物和外周脂肪组织。肝细胞内脂质特别是甘油三酯沉积是形成NAFLD的一个先决条件。导致脂质沉积的代谢异常机制并没有完全明确,可能与下列几个环节有关:①脂质摄人异常:高脂饮食、高脂血症以及外周脂肪组织动员增多,促使游离脂肪酸(FFA)输送人肝脏增多;②线粒体功能障碍,FFA在肝细胞线粒体内氧化磷酸化和p氧化减少,转化为甘油三酯增多;③肝细胞合成FFA和甘油三酯增多;④极低密度脂蛋白(VLDL)合成不足或分泌减少,导致甘油三酯运出肝细胞减少。上述因素造成肝脏脂质代谢的合成、降解和分泌失衡,导致脂质在肝细胞内异常沉积。 NAFLD形成的病理生理改变,目前提出“两次打击”学说:第一次打击主要

第十二章 给药【全】

第十二章给药 §12-1 给药的基本知识 一、药物的种类、领取和保管 1、种类(根据给药途径) (1)内服药:固体剂型(片剂、丸剂、散剂、胶囊)、液体剂型(口服液、酊剂、合剂) (2)外用药:软膏、搽剂、酊剂、粉剂、栓剂、涂膜剂 (3)注射药:水溶液、混悬液、油剂、结晶、粉剂 2、领取 (1)门诊:患者凭医生处方在门诊药房自行领取; (2)住院 ①病区:常用药(设药柜,备一定数量,专人负责管理,按期领取及补充) 贵重药物及特殊药物(凭医生处方领取) 毒麻药(固定数量,使用后凭医生处方领取补充) ②中心药房:中心药房人员摆药,病区护士核对并取回,按时给患者服用 (3)药物保管 ①药柜放置:通风、干燥、光线明亮处,避免阳光直射,保持整洁,专人负责,定期查质量 ②分类放置:按内服、外用、注射、剧毒等分类放置,先领先用防失效 贵重药、毒麻药有明显标记,加锁保管,专人负责,专本登记,严格交班制度 ③标签明显:药瓶上贴有明显标签(内服药-蓝边,外用药-红边,毒麻药-黑边) 标签字迹清楚,注明药名(中英文对照)、剂量、浓度 ④定期检查:如有变质、标签脱落及字迹不清,立即停用 ⑤妥善保存 易挥发、潮解、风化的药物:装瓶,盖紧瓶盖 易氧化、遇光易变质的药物:有色密盖瓶中,或黑纸遮光的纸盒内,阴凉处 易被热破坏的某些生物制品和抗生素:干燥阴凉(约20℃)或冷藏(2-10℃) 易燃易爆的药物:单独存放,密闭瓶盖置于阴凉处,远离明火 易过期药物:按有效期先后有计划使用 患者专用的贵重或特殊药物:单独存放,注明床号、姓名 二、给药原则 (1)根据医嘱准确给药 (2)严格执行查对制度:五个准确(准确的药物、剂量、途径、患者、时间)、三查八对 (3)安全正确用药(4)密切观察用药反应 三、给药途径 吸收顺序:静脉、吸入、舌下含服、直肠、肌内注射、皮下注射、口服、皮肤 四、给药次数与时间 qd每日一次 bid每日两次 tid每日三次 qid每日四次 qh每小时一次 q2h每2小时一次 q4h每4小时一次 q6h每6小时一次 qm每晨一次 qn每晚一次 qod隔天一次 ac饭前 pc饭后 hs临睡前 am上午 pm下午 st立即 DC停止 prn需要时(24h) Sos需要时(12h)12n中午12时 12mn午夜 R/Rp处方/请取 ID皮内注射 H皮下注射 IM肌内注射 IV静脉注射 po口服 Ivgtt/ivdrip静脉滴注 OD右眼 OS左眼 OU双眼 AD右耳 AS左耳 AU双耳 五、影响药物作用的因素

2016年执业药师第十二章消化系统常见疾病习题

2016年执业药师第十二章消化系统常见疾病习题 ★★★★★ 1.胃食管反流病治疗药物的合理使用 2.消化性溃疡病因和发病机制 3.消化性溃疡治疗药物的合理使用 4.胆囊结石与胆囊炎的治疗原则 5.胆石症治疗药物的合理使用 ★★★★ 1.胃食管反流病临床表现 2.胃食管反流病用药注意事项 3.消化性溃疡临床表现 4.消化性溃疡用药注意事项 5.胆囊结石与胆囊炎的临床表现 6.胆石症用药注意事项 ★★★ 1.胃食管反流病的患者教育 2.消化性溃疡患者教育 3,胆石症患者教育 精选习题及答案 一、最佳选择题 1.下列药物中,可影响性功能的药物为 A.雷尼替丁B.法莫替丁 C.西咪替丁D.泮托拉唑 E.莫沙必利 2.下列药物中,可引起黑便的药物为 A.铝碳酸镁B.枸橼酸铋钾 C.硫糖铝片D.复方氢氧化铝 E.莫沙必利 3.导致消化性溃疡病的重要病因是 A.吸烟 B.遗传因素 C.化学物质的刺激 D.强烈的精神刺激 E.胃窦部幽门螺杆菌感染 4.非甾体抗炎药导致消化性溃疡病的主要机制是 A.促进胃酸分泌 B.抑制胃酸分泌 C.破坏胃黏膜屏障 D.影响胃十二指肠协调运动 E.减少十二指肠碳酸氢盐分泌 5.近年应用的胃黏膜保护剂是

A.铋盐 B.硫糖铝 C.胃分泌素类似物 D.肾上腺素类似物 E.前列腺素类似物 6.下述“质子泵抑制剂的合理应用与治疗监护点”中,不正确的是A.高龄患者慎用 B.肝功能障碍患者慎用 C.妊娠及哺乳期妇女、儿童禁用 D.多数为肠溶制剂,服药时不宜嚼碎 E.合用经CYP2C19代谢的地西泮等药物、血浆半衰期延长 7.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的一线方案典型组方中不包括的药物是A.铋剂B.甲硝唑 C.克拉霉素D.质子泵抑制剂 E.组胺H2受体阻断剂 8.消化性溃疡抗Hp的三联疗法正确的是 A.兰索拉唑+阿莫西林+法莫替丁 B.奥美拉唑+阿莫西林+阿奇霉素 C.胶体次碳酸铋+硫糖铝+甲硝唑 D.胶体次碳酸铋+哌仑西平+替硝唑 E.兰索拉唑+克拉霉素+甲硝唑 9.消化性溃疡抗Hp的四联疗法正确的是 A.兰索拉唑+阿莫西林+克拉霉素+胶体次碳酸铋 B.奥美拉唑+甲硝唑+阿奇霉素+胶体次碳酸铋 C.雷尼替丁+阿莫西林+胶体次碳酸铋++甲硝唑+ D.西咪替丁+胶体次碳酸铋+哌仑西平+替硝唑 E.兰索拉唑+克拉霉素+甲硝唑+硫糖铝 10.消化性溃疡抗Hp的四联疗法使用疗程为 A.8~12周B.6~8周 C.1~2周D.4~6周 E.8~10周 11.消化性溃疡发病机制中的攻击因子为 A.前列腺素E B.碳酸氢盐分泌 C.黏膜血流D.胃黏液屏障 E.口服铁剂 12.消化性溃疡发病机制中的防御因子为 A.前列腺素E B.酒精 C.Hp感染D.大面积烧伤 E.胆盐 13.在消化性溃疡形成中起到关键作用的因素为 A.Hp感染 B.胃酸 C.黏膜屏障的完整性 D.黏膜血流减少

2018年执业药师考试辅导药学综合知识与技能:第十二章 消化系统常见疾病

第十二章 消化系统常见疾病 [ 预计分值:1~2分 ] 一、胃食管反流病 二、消化性溃疡 三、胆石症和胆囊炎 第一节 胃食管反流病 一、病因及发病机制 1.抗反流防御机制——差 ●餐后一过性下食管括约肌松弛: ——食物(过饱、高脂饮食、巧克力) ●食管自上而下的推进型蠕动能力下降 ——与增龄相关。 ●食管黏膜屏障破坏 ——吸烟、酗酒、药物。 2.反流物攻击作用——强 ●胃酸、胃蛋白酶——是主要因素; ●胃酸、胆汁——更严重; ●胃排空减慢——可以加重反流。 二、诊断与治疗 胃食管反流病(GERD) 分类●非糜烂性胃食管反流病(NERD)●反流性食管炎(RE) 临床特点症状——反酸、烧心、胸痛 并发症——出血、食管溃疡、Barrett食管(癌前病变)——抑酸治疗!(促动力剂不能起到治疗作用) 1.RE:强力抑酸(PPI bid约8周),然后维持治疗8~12周; 2.NERD:抑酸治疗4周,改为按需治疗,不宜长期用抑酸剂 治疗——反流性胸痛发作 1.≤3次/周,临时对症处理(铝碳酸镁、硫糖铝悬液)。 2.食管痉挛性胸痛剧烈者,可临时用硝酸甘油或硝苯地平,但不宜长期服用,否则会 引起下食管括约肌松弛,加重反流

三、用药注意事项 (1)应警惕长期服用抑酸剂带来的不良反应 如:钙吸收障碍——引起骨质疏松和脆性骨折; 维生素B12吸收障碍——巨幼贫、神经症状; 维生素C吸收障碍——缺铁贫。 (2)RE患者抑酸治疗为主 ——强度和时间超过消化性溃疡; ——促动力剂不能起到治疗作用; ——多潘立酮(吗丁啉)可能引起心脏相关风险,建议限制使用。 (3)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Hp学组建议——RE患者给予根除Hp治疗。 (4)食管外反流表现 如夜间哮喘——可诊断性晚间抑酸治疗,观察疗效; 慢性咽炎——需要至少抑酸治疗3~6月方能见效,要权衡利弊。 四、患者教育 1.控制体重。 2.避免饱餐和餐中饮水、睡前3小时内进食。 3.餐后散步,不要立即平卧。 4.夜间反流严重者可头侧、床脚加高10~20cm。 5.阿仑膦酸盐广泛用于骨质疏松,正确服药方法是—— →空腹服用 →200~250ml白开水送服 →并保持立/坐位30分钟。 避免——可能加重返流症状的药物: 钙通道阻滞剂、茶碱类、镇静剂、硝酸盐、雌激素。 停用——可引起食管损害的药物: 阿仑膦酸盐、多西环素、氯化钾、铁。 第二节 消化性溃疡

第十四章消化系统疾病习题

第十四章消化系统疾病习题一、单选题 1.慢性萎缩性胃炎的肉眼所见没有下列哪一项 A.胃粘膜皱襞变浅,几乎消失 B.胃粘膜下血管清晰可见 C.胃粘膜平而平滑 D.胃粘膜失去正常光泽而发灰 2.慢性萎缩性胃炎B型的表现为 A.胃体部弥漫性病变,很少或不累及胃窦 B.胃分泌功能严重损害,维生素B12吸收障碍 C.血清胃壁细胞抗体阳性 D.90%由HP感染引起。 3.胃粘膜活检报告为肠上皮化生,很可能是 A.先天性肠粘膜异位 B.慢性萎缩性胃炎 C.胃溃疡病 D.慢性浅表性胃炎 4.下列哪一项是肥厚性胃炎的病变特点 A.胃粘膜萎缩变薄 B.病变局限于粘膜浅层 C.出现假幽门腺化生 D.粘膜肥厚,皱襞加强变宽呈脑回状 5.胃溃疡的好发部位为 A.胃前壁 B.胃大弯及胃底 C.胃后壁 D.胃小弯近幽门处 6.溃疡病穿孔后最严重后果是 A.穿孔后引起弥漫性腹膜炎

B.穿孔后引起小网膜急性炎症 C.穿孔后引起肠粘连 D.穿孔后引起胃和十二指肠周围脓肿形成 7.胃溃疡底部镜下所见最底层为 A.渗出层 B.坏死层 C.肉芽组织层 D.瘢痕组织层 8.十二脂肠溃疡最好发于 A.胃小弯近幽门部 B.十二指肠降部 C.十二指肠球部 D.胃体部 9.胃溃疡病的肉眼病变特点应除外 A.溃疡通常只有一个 B.圆形成椭圆形 C.直径一般大于2.5cm D.深达肌层或浆膜层 10.消化性溃疡最常见的并发症是 A.穿孔 B.出血 C.梗阻 D.癌变 11.下列是哪项不属于病毒性肝炎的基本病变 A.胞浆疏松化和气球样变 B.脂肪变性 C.溶解坏死 D.嗜酸性变 12.病毒性肝炎肝细胞的基本病变,下列哪一项是错误的A.肝细胞嗜酸性变

主管护师(内科护理学)考试过关必做1500题(含历年真题)-第十二章 消化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圣才出

第十二章消化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A1/A2型题 1.慢性胃炎最常见的临床表现是()。 A.上腹饱胀不适,疼痛 B.无症状 C.反复黑便 D.呕吐咖啡色液体 E.饥饿痛,夜间痛 【答案】A 2.下面关于胃溃疡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可见于任何年龄,青少年居多 B.慢性病程 C.周期性发作 D.春秋季节易发作,容易复发 E.节律性上腹痛 【答案】A 3.消化性溃疡的突出症状是()。 A.上腹痛

B.贫血 C.营养不良 D.恶心、呕吐 E.便血 【答案】A 4.下列消化性溃疡病人饮食护理中不妥的是()。A.面食为主 B.少量多餐 C.忌酸辣、油煎食物 D.少量出血时,可进食热流质 E.定时进餐,可进食低脂肪饮食 【答案】D 5.指导便秘病人作腹部按摩时,其顺序应为()。A.升结肠→横结肠→降结肠 B.降结肠→横结肠→升结肠 C.脐左→脐中→脐右 D.脐右→脐中→脐左 E.脐中→脐左→脐右 【答案】A

6.抑制胃酸分泌作用最强的药物是()。 A.硫糖铝 B.雷尼替丁 C.奥美拉唑 D.西咪替丁 E.胶体次枸橼酸铋 【答案】C 7.肝昏迷病人发生便秘时,禁用于灌肠的是()。A.生理盐水 B.肥皂水 C.石蜡油 D.弱酸性溶液 E.新霉素液 【答案】B 8.上消化道出血最常见的原因是()。 A.胃癌 B.出血性胃炎 C.消化性溃疡 D.门脉高压症 E.胆道出血

9.萎缩性胃炎需考虑手术治疗的情况是()。 A.伴有黏膜糜烂存在 B.胃酸分泌明显减少 C.伴有胃溃疡 D.萎缩性病变在胃窦 E.重度不典型增生 【答案】E 10.下列上消化道大量出血病人的粪便特点正确的是()。A.脓血样 B.果酱样 C.柏油样 D.白陶土样 E.米泔水样 【答案】C 11.对肝性脑病病人一般慎用镇静药的原因是()。A.避免掩盖病情,加重昏迷 B.影响利尿药作用 C.预防脑水肿

消化管

106050073 胡燕预防医101 消化管: 一、名词解释: 1 胃底腺:胃底腺是胃黏膜上皮腺固有层形成的,分布于胃底部、胃体部,成分支管状腺,可分为颈、体、底三部,由壁细胞,主细胞,颈粘液细胞,内分泌细胞和未分化细胞组成 2 小肠绒毛:小肠壁的黏膜上皮和固有层共同向肠腔内突起形成,可扩大吸收面积 3 小肠腺:位居固有膜内,开口于相邻的绒毛之间的基底部。小肠腺主要由柱状细胞、杯状细胞和潘氏细胞构成。 4. 小肠皱襞:是由小肠的黏膜和黏膜下层共同形成的向肠腔内突,和小肠绒毛一起扩大了小肠的表面积 二、简述消化管一般结构 答:消化管(除口腔与咽外)自内向外均分为黏膜、黏膜下层、肌层与外膜四层 (一)黏膜 黏膜由上皮、固有层和黏膜肌层组成,是消化管各段结构差异最大、功能最重要的部分。1.上皮上皮的类型依部位而异。消化管的两端(口腔、咽、食管及肛门)为复层扁平上皮,以保护功能为主;其余部分均为单层柱状上皮,以消化吸收功能为主。上皮与管壁内的腺体相连。 2.固有层固有层为疏松结缔组织,含细胞和纤维较多,并有丰富的血管和淋巴管。胃肠固有层内还富含腺体或淋巴组织。 3.黏膜肌层粘膜肌层为薄层平滑肌 (二)黏膜下层 粘膜下层由疏松结缔组织组成,内含较大的血管与淋巴管。在食管及十二指肠的粘膜下层内分别有食管腺与十二指肠膜。 (三)肌层 除食管上段与肛门处的肌层为骨骼肌外,其余大部均为平滑肌。肌层一般分为内环行、外纵行两层,其间有肌间神经丛 (四)外膜 外膜由薄层结缔组织构成者称纤维膜,主要分布于食管和大肠末段,与周围组织无明显界限。由薄层结缔组织与间皮共同构成者称浆膜,见于腹膜内位的胃、大部分小肠与大肠,其表面光滑,利于胃肠活动。 三、列表比较:胃粘膜与小肠粘膜 答: 胃黏膜小肠黏膜 形态有胃小凹,是凹进去的有绒毛,是突出来的 黏膜上皮无杯状细胞有杯状细胞 为致密的结缔组织 固有层有胃底腺与胃小凹底部相通 连 肌层内斜行、中环行、外纵行三层 内环形与外纵行两层平滑肌 平滑肌 外膜为浆膜十二指肠部分为纤维膜,小肠 大部分为浆膜

第 12 章 消化管

第 13 章消化管[测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 1有关味蕾,哪项正确 A.仅存在于菌状乳头和轮廓乳头 B.位于固有层 C.味觉细胞为感觉神经元 D.不同部位的味蕾接受不同的味觉刺激 E. 支持细胞是神经细胞 2有关舌乳头,哪项错误 .. A.菌状乳头较少,散在分布 B.丝状乳头最多,遍布舌背 C.轮廓乳头最大最少 D.乳头表面均为角化的复层扁平上皮 E.不同部位感受味觉不同 3成牙质细胞胞体位于 A.牙本质内 B.牙髓内 C.牙本质与牙髓之间 D.牙釉质内 E.牙骨质内 4上皮内不含杯状细胞的器官是 A.胃 B.小肠 C.结肠 D.阑尾 E.空肠 5胃底腺主细胞的特点之一是 A.主要分布在腺的颈部 B.细胞呈圆锥形 C.大量粗面内质网聚集于顶部胞质 D.分泌的胃蛋白酶原被盐酸激活 E.分泌内因子 6潘氏细胞分布于 A.幽门腺底部 B.小肠腺底部 C.十二指肠腺底部 D.大肠腺底部 E.小肠腺颈部 7吸收维生素B12所需要的内因子来自胃的A.干细胞 B.壁细胞 C.内分泌细胞 D.颈粘液细胞

E.主细胞 8下列哪种细胞不属于胃底腺的细胞成分: A 潘氏细胞 B 主细胞 C 壁细胞 D 颈粘液细胞 E 内分泌细胞 9壁细胞合成盐酸的部位是: A粗面内质网 B 线粒体 C 微管泡系统 D 细胞内分泌小管 E高尔基复合体 10关于小肠绒毛,哪项错误 .. A.由粘膜和粘膜下层共同突起形成 B.有丰富的毛细血管网 C.含中央乳糜管 D.上皮细胞在其顶端脱落 E.与小肠腺延续 11关于小肠绒毛固有层以下哪一点错误 .. A.有丰富的毛细淋巴管网 B.有丰富的毛细血管网 C.有散在的平滑肌纤维 D.上皮吸收的氨基酸、单糖等进入血液 E.上皮吸收的脂类进入血液 12.回肠与空肠相比,不同之处在于 A 具有环行皱襞 B 具有绒毛 C 上皮内具有杯状细胞 D 固有层内多有孤立淋巴小 结 E 固有层内多有集合淋巴小结 13下列哪项不属于空肠的结构 A 环行皱襞 B 绒毛 C 小肠腺 D 中央乳糜管 E 集合淋巴小结 14.十二指肠腺属于 A 粘液性腺 B 浆液性腺 C 混合性腺 D 小肠腺 E 内分泌腺 15食管腺属于 A 粘液性腺B浆液性腺 C 混合性腺D浆液性腺和混合性腺 E粘液性腺和混合性腺 16中央乳糜管是 A 毛细血管,与脂肪吸收有关 B毛细血管,与氨基酸吸收有关 C毛细淋巴管,与单糖吸收有关 D毛细淋巴管,与脂肪吸收有关 E小淋巴管,与脂肪吸收有关

第14章消化管

第十四章消化管一. 选择题 A型题 1.成牙质细胞胞体位于 A.牙本质内 B.牙髓内 C.牙本质与牙髓之间 D.牙釉质内 E.牙骨质内 2.胃底腺主细胞的特点之一是 A.主要分布在腺的颈部 B.细胞呈圆锥形 C.大量粗面内质网聚集于顶部胞质 D.分泌的胃蛋白酶原被盐酸激活 E.分泌内因子 3.消化管的潘氏细胞分布在 A.胃幽门腺底部 B.小肠腺底部 C.大肠腺底部 D.胃底腺底部 E.以上都对 4.以下哪项的粘膜上皮内有分泌粘液的细胞 A.胃 B.小肠 C.结肠 D.阑尾 E.以上都对 5.关于小肠绒毛固有层以下哪一点错误 A.有丰富的毛细淋巴管网 B.有丰富的毛细血管网 C.有散在的平滑肌纤维 D.上皮吸收的氨基酸、单糖等进入血液 E.上皮吸收的脂类进入淋巴 6.结肠带的形成由于 A.外膜局部增厚 B.纵行肌局部增厚 C.环行肌局部增厚 D.粘膜下层局部增厚 E.淋巴组织聚集 7.直肠的特点之一是:

A.无杯状细胞 B.无腺体 C.粘膜表面为复层扁平上皮 D.粘膜下层有丰富的静脉丛 E.肌层为骨骼肌 8.肠壁内神经丛的组成是 A.交感神经元和无髓神经纤维 B.交感神经元和有髓神经纤维 C.副交感神经元和无髓神经纤维 D.副交感神经元和有髓神经纤维 E.以上均有 9.消化管的外膜 A.咽和食管为纤维膜 B.胃、空肠、回肠为浆膜 C.十二指肠、升结肠和降结肠的前壁为浆膜 D.盲肠、横结肠和乙状结肠为浆膜 E.以上均对 二.选择题--X型题 10.参与构成消化管皱壁的组织是 A.上皮 B.固有层 C.粘膜肌层 D.粘膜下层 E.肌层 11.参与构成小肠绒毛的组织是 A.上皮 B.固有层 C.粘膜肌层 D.粘膜下层 E.肌层 12.胃底腺 A.主细胞数量最多 B.壁细胞主要位于腺的底部 C.颈部有分泌粘液的细胞 D.较幽门腺少 E.与胃小凹通连 13.胃底腺的壁细胞 A.细胞的分泌小管内形成HCI B.胞质内含发达的微管泡系统 C.含大量线粒体

第十二章 给药

第十二章给药 [测试题] 一、名词解释 1.口服给药法(administering oral medication);2.吸入给药法;3.超声波雾化吸入法;4.氧气雾化吸入法;5.皮内注射(intradermic injection);6.皮下注射(hypodermic injection);7.滴药法 二、填空题 1.护士在执行药疗中应做到三查七对,三查指______、_______、____ __要分别查对;七对包括核对____ __、____ 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常用给药途径按吸收速度由快至慢排列,依次为______ 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健胃药宜在_______服,助消化药及对胃粘膜有刺激性的药物宜在_______服;服用对呼吸道粘膜起安抚作用的药物后不宜________。 4.对牙齿有腐蚀作用的药可________,服后________。 5.磺胺药服后宜________,防止_______。 6.无痛注射技术中“二快一慢”是指________快、________快、________慢。 7.臀大肌注射“十”字法定位是从顶点向左或右引一水平线,然后从____ _作一垂直线,将一侧臀部分为4个象限,选象限为注射部位,注意避开_______。 8.臀大肌注射联线法是取________与_________连线的外上1/3处为注射部位。 9.臀中肌注射定位法是将___ _指尖和___ _指尖分别置于________和_______处,使________、________、_______形成三角区域,即为注射部位10.2岁以下婴幼儿肌内注射不宜选用________,防止损伤________。 11.青霉素制剂中所含的高分子聚合物及其降解产物是一种_______,进入人体后与________、、结合形成________,对过敏体质的人可引起过敏反应。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