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ch1导论

ch1导论

ch1导论
ch1导论

第一章导论

§1.1 引言

古人云:“不止不行,无静无动”。车辆有行必有停。停车包括车辆到达目的地后在路内、外停车场地的停放,与上下乘客或装卸货物及其他原因所需的短暂停车。停车又称为静态交通,它和动态交通是城市交通中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前者以后者为起点,后者是前者的延续。静态—动态—静态,这种“链状”循环是城市交通的基本运行结构。二者既相互促进又相互制约,共同构成城市交通系统。只有使动态与静态交通密切协调,才能保证城市交通的良好运行。在汽车化社会,停车与城市的四项基本功能:居住、工作、游憩和交通均密切相关,它不仅为城市居民的各种出行活动提供必要的条件,而且是影响人们投资决策、居住和工作地点选择的一个关键因素,影响着人们的活动方式和生活方式。

在车辆不太多的时代,车辆开到哪里就停在哪里,对道路交通没有多大影响,停车不成为问题,所以不会受到重视。随着车辆的增长,原有的道路越来越不能适应交通量增长的需要,路边随意停车对行驶车辆的影响也越来越严重,停车问题才开始受到人们的重视。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2.1 国内停车研究评述

由于多方面原因,停车问题在国内长期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人们对交通问题的关注大都集中在行车和道路设施上。相应停车研究也起步较晚,只是近十几年的事情。研究历程和成果可划分为三个阶段来总结。

第一阶段—八十年代前期:

这是起步阶段,研究工作以停车调查为主。代表性的有1980~1983年武汉城市建设学院对风景区停车吸引量的调查和对社会停车场合理容量规模的研究,之后1985年北京、上海、天津、广州、西安等十几个城市对公共建筑吸引的停车量进行了调查。

第二阶段—八十年代后期:

这一阶段的研究以武汉和上海为代表。武汉城建学院对城市停车场分类、规划布局理论和停车场(库)标准进行了初步研究[1]。上海城市建设学院晏克非主持进行了上海市停放车大调查,提交了市中心区占路停放现状分析与对策建议、大型公建与专业停车场停车调查分析、文化娱乐和交通集散中心停放车特征初步分析等三份分报告和总报告[2],调查规模和深度均属空前,建立了国内领先的数据库。此外,北京的研究者在国内较早涉及停车设施的性质问题[3],提出其属于市政公用基础设施。缪立新利用统计回归方法对宾馆停车泊位数进行了分析[4]。

第三阶段—九十年代至今:

随着进入九十年代许多大中城市停车状况的恶化,停车问题逐渐受到重视,由此这一阶段的研究不论在广度上还是深度上都大大超过了前两个阶段。代表性研究主要有:

1990~1991年,晏克非等进行了上海市中心区停车管理及对策研究[5],主要成果是在国内首次对停车需求预测进行了深入研究,建立了基于土地利用的静态交通发生率模型和基于车辆出行

的线性相关模型,还对中心区停车收费,社会停车场(库)的规划选址、管理体制、经营模式及建设资金筹措等问题进行了广泛探讨。

1993~1996年,缪立新等进行了城市商业区停车场决策规划系统研究[6],主要成果是:建立了停车场规划的模糊综合评价方法及停车场社会经济效益评价的指标体系;应用随机服务系统理论对停车场出入口与路上车流的相互影响进行了定量分析;建立了停车场噪声及废气污染扩散模型;开发了城市商业区停车场规划咨询与评价系统。

1994~1997年,晏克非等人进行了上海市车辆停放问题的综合研究[7],内容包括:“上海市停车场(库)建设管理规定”和“上海市建筑物配建停车场(库)设置标准”的修订、上海市停车设施需求预测和战略规划布局以及关于上海市停车设施发展的策略与政策,其中探讨了停车设施多元化投资、民营化开发和停车场建设基金等问题。

1996~1998年,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主持完成了“九五”科技攻关专题(96-A15-03-02)“大城市停车场系统规划技术”的研究[8],主要成果是:首次在全国开展了十五个特大或大城市停车场现状与政策等内容的调查;基于交通出行的停车需求分析;采用产生率法为主,静态交通发生率法为辅,分析了上海各类建筑物的停车泊位需求,提出了上海市建议指标;对静态交通发生率法的进一步完善;提出了停车场系统规划程序的框架。

1996~今,公安部交通管理局主持进行“九五”科技攻关专题(96-A15-03-01)“城市停车管理体制与法规的研究”。主要包括城市停车管理现状问题与国外经验教训、停车管理模式与管理政策、停车管理法规、停车管理体制以及停车管理信息系统等方面的内容。

除了以上较有影响的代表性研究外,近几年一些大城市还针对解决当地的停车问题进行了规划、对策研究,如南京[9]、福州[10]、杭州[11]等。其中不乏新意,如南京的研究中提出了注重规划的宏观控制性与近期规划的可操作性相结合的路外公共停车设施布局规划思路。

此外,还有一些个人性研究成果,如何政军[12]研究了停车设施布局与道路系统的协调,提出了停车分布的熵模型;吴娇蓉[13]探讨了城市中心区停车控制政策;陈峻[14]提出了社会停车场多目标规划模型及求解算法;黄肇义等[15]对大城市中心区停车供给政策做了研究,提出了短缺供给和分层次非均衡供给的思想。另外在'94、'96深圳停车研讨会[16,17]以及97年北京“大城市停车场规划、政策及管理经验交流会”上,专家、学者、政府官员和产业界人士等也都提出了不少有价值的对策、建议。

综观国内停车研究,可以看出:第一,已有研究偏重于停车规划领域,这其中又主要是车辆停放特征调查、停车需求预测、建筑物配建停车位指标、停车场地与路上车流的相互影响以及停车场规划评价等方面的研究,真正理论性的东西不多。对于停车规划的基础理论――停车供需(包括需求分析、供给分析、供需关系)缺乏系统性研究;第二,对停车政策研究得很少,已有的一点大都是一般的管理对策研究,或者是对中心区停车政策的局部探讨,缺乏理论研究(如停车行为、停车政策的机理、停车收费定价等)。

1.2.2 国外停车研究评述

国外对停车问题的研究始于四十年代的美国,从五十年代开始美国多次进行了大规模的停车调查和研究。例如,1956年针对停车特性与城市规模的关系对67个城市进行了停车调查,总结出《城市停车指南》。50年代末60年代初进行了CBD停车的研究,成果为《城市中心停车》[18]。1971年的《停车原则》[19]总结了1960年以后111个人口为一万至百万以上的城市的停车调查研究结果。1972年提出的《分区、停车和交通》总结了180多个城市按城市分区规划条例要求提供的各类建筑配建停车设施情况。

建筑物配建停车位指标的确定,作为停车规划理论的一项重要内容,受到国外研究者的重视。美国交通工程师协会(ITE)定期更新发表《停车产生率》报告,在其1987年第二版[20]

中共收集了1450个各种类型用地样本的独立停车调查数据,包括了64种用地类型,分析给出了每类用地停车需求的范围、回归公式和曲线图,非常详尽和细致。Levinson(1984)[21]比较了美、欧、亚七个国家或城市的配建指标,分析了其与城市机动化水平(小汽车拥有率)的正比关系。Haworth和Hilton先后研究了开发控制区的建筑物附设小汽车停车场标准[22]以及它和城市经济的关系[23]。

国外对停车政策、管理研究非常重视。在总的停车政策研究方面,Meyer和Nour Eldin(1981)[24]探讨了停车政策在埃及开罗的总体交通计划中的重要作用,并分析了如何利用在CBD设立

控制停车区域等停车管理策略来影响交通系统改善的方向。Skutil(1982)[25]以总的出行成本最小为目标研究了停车政策模型。英国牛津大学1986年开发了一个停车政策分析模型CLAMP[26],通过计算机模拟手段研究停车政策对交通流和车速的影响,模型可详细描述中心区出行者交通方式和停车地点的选择行为以及停车供应、特征与出行需求之间的相互作用。Feeney(1989)[27]从交通方式选择模型、停车地点(选择)模型和特定地点的停车行为研究等三方面对70年代初到80年代中期有关停车政策措施对停车需求和出行需求的影响方面的研究进行了评述。1989年英国约克郡采用交通管理模型SATURN和停车地点模型对交通和停车政策进行了综合研究[28,29],研究表明驾车者对停车政策的反应可以用一系列基于停车地点的选择来表示。O’Brien(1994)[30]概述了停车政策问题,提出了它的目标,分析了它对土地利用的影响,并讨论了停车限制政策及其适用性(对各种土地利用类型的不同效果)。澳大利亚墨尔本在其《交通战略1997》[31]中,把充分提供便利的短时停车作为中心区停车政策的主要目标,以此保证中心区的经济活动,并减少驾车上班者的人数,鼓励其改用公共交通。在具体的停车政策措施的研究方面,Gillen(1977)[32]采用Logit模型研究了停车费用对交通方式选择(只考虑了小汽车和公共交通两种方式)的影响,研究认为这种影响很小。Haworth和Hilton(1982)[33]研究了不同时间段对应的停车需求的价格弹性,并对如何将其作为停车政策实施的一种工具进行了探讨。Jorritsma和Lee(1984)[34]采用前后对比法,从停车系统、交通系统、空间和经济系统三个层次分析了荷兰Leeuwarden市中心实施停车限制措施一年后的影响,发现市中心的停车数、平均步行距离、平均停放时间及购物停车者人数均明显下降,而上班停车者的平均步行距离、地下停车场的占用率均明显上升。Gantvoort(1984)[35]对比分析了八十年代初荷兰海牙市中心一停车场关闭后上班者交通方式的变化,发现小汽车使用减少了19%,公共交通使用增加了265%。在美国,雇主通常在工作场所为雇员提供免费或部分付费的停车位,其使用者占驾车上班者的3/4以上,其中90%是免费的。针对这种情况产生的不良后果,Surber等(1984)[36],Pratt(1990)[37],Shoup(1993)进行了研究,均认为应改由雇员付费,雇主可向雇员提供停车现金补贴或公共交通补贴,这样将显著影响雇员的交通方式选择,对使用公共交通或合用乘车产生有利促进,成为有效的交通需求管理(TDM)策略。Morrall和Bolger(1996)[38]探讨了停车供应和公共交通使用的关系,根据8个加拿大城市和13个美国城市的调查数据建立了二者关系的三个回归公式(最后一个增加考虑了停车换乘车位的供应),得出商业区上班者使用公共交通的比例与商业区停车位数反方向变化,而与每个工作岗位的停车换乘车位数同方向变化。1992年以来,英国运输部对停车和交通需求进行了系列研究[39,40,41],目的是研究在城市拥挤区域使用停车控制策略来减少交通需求的方式。研究中开发了一个用于检验停车控制和其他交通限制政策对出行需求的效果的交通限制分析模型(TRAM),已应用于Bristol市。在停车管理研究方面,Magalotti[42]分析了八十年代美国匹兹堡市通过停车管理计划鼓励交通方式变更的效果,发现由于燃油价格低、公交服务不佳和缺乏强制措施等多方面原因,该计划基本上失败了。在八十年代初美国许多城市的停车政策从尽量满足需求开始转向使用停车管理策略来达到多种城市目标的背景下,Meyer等(1983)[43]研究了各种停车管理策略的使用和对商

业区经济发展的影响,并通过对开发商决策过程的分析,得出停车供应对开发决策起着显著的支持作用。Scully(1988)[44]专门研究了美国小城镇的停车管理问题,提出停车供应和停车管理是商业区停车系统的两大要素,考虑到环境问题和资金约束,认为较小城镇的商业区停车应更着重于管理方面,提出了包含管理体制、规划、收费、执法、宣传等项内容的停车管理计划。Thompson和Collins(1994)[45]开发了用于商业区公共停车场规划和管理的停车管理系统,由一个停车调查分析软件包(PARKSTAT)和一个图形数据库(PARKINFO)组成。Elliott和Wright(1982)[46]在对路边违章停车现象的研究中引入数学中的“突变理论”来分析违章停车巡检员的工作量与驾车者违章行为之间的关系,发现当巡检员的工作量下降(人数减少或巡查间隔时间延长)到某一水平之下时,违章停车数量会突然急剧上升。在停车设施融资方面,Saag (1961)[47]在当时大量兴建停车设施的背景下,研究了有关市政停车计划融资和管理的各种方法,提出了私人投资、市政府投资和公私合作等多种融资方式。Levinson(1984)[48]分析了商业区提供新停车设施的成本,提出了获得所需资金的手段(如设立停车基金)和配套停车政策(如低供给、短时停车优先、规模经营等)。Ulberg(1990)[49]介绍了停车税(parking tax)在美国一些城市的实施情况,分析了停车税的选择和各方对其的反应。国外还对停车选择行为进行了广泛研究,Axhausen和Polak(1991)[50],Young等(1991)[51],Thompson和Richardson (1998)[52]对这方面研究进行了总结(详见3.1节)。

港、台地区也做过一些停车方面的研究。香港通常每3~4年进行一次系统的停车需求与管理研究,1976年完成的第一次整体交通研究[53]中第一次对停车设施的发展提出了明确的策略并提出“要利用停车设施的提供和收费来控制私家车辆的拥有量和对现有道路的使用”;1989年完成的第二次整体交通研究[54]中,停车设施的发展与整体交通管理以及私家车辆控制的关系问题表述得更加明确,而且关于停车设施在地域和空间上的合理分布及对土地利用作用的问题,也明确地提了出来;95年完成的“泊位需求研究”[55]通过对1994、2001、2006年的停车需求和供应的预测评估,提出近期缓解停车问题的四项措施,即改善泊位设置规划标准、尽量利用现有设施潜力、需求控制和增建设施。台湾在1987年完成的“都市停车问题专题研究”[56]中,分析了都市停车问题的症结,提出了内容广泛的改进对策,并研究了停车场建造型式选择。

综观国外停车研究,在广度和深度上是国内无法相比的,尤其是在停车政策研究方面。但对于停车供需的基础理论研究得并不多。而且由于国情(城市用地、人口、经济发展水平、机动化水平和交通特性等)的不同,国外停车研究的着眼点和成果对国内停车研究往往缺乏指导和借鉴意义(例如,在发达国家,小汽车工作出行的停车问题十分突出,所以停车研究也大都以此为重点,但在国内,就明显并非如此)。

§1.3 研究背景

城市交通问题是现代城市所面临的共同性问题,而停车问题又是城市交通中最棘手的问题之一,世界各国,概莫能外。如在美国,停车问题常常被认为是城市交通中最大的问题;日本则不论城市大小,停车问题都很突出。我国以往机动车数量少,停车不成其为问题,也不受重视。但随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土地的高强度开发、机动车拥有量的迅猛增加、车辆出行水平的提高,城市停车需求急剧增长,在许多大中城市,停车供需矛盾突出,“停车难,乱停车”已成为十分严重的交通问题,日益引起各方关注。而且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国家汽车工业产业政策的实施,在不久的将来,小汽车必将逐步进入家庭,停车问题将更加严重,其发展下去有可能变成城市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

制约因素,成为城市化、机动化联动发展的主要“瓶颈”,所涉及的不再是一个单纯的交通问题,而成为一个突出的社会问题和经济问题。

通过对国内城市停车现状问题的分析、归纳,发现它们基本上都可以归结到停车供需关系和政策管理的问题上,简述如下。

一、停车供需关系上存在的问题

1、停车供需矛盾突出

(1)停车设施总量严重不足

由于停车问题在我国长期没有得到足够重视,停车设施规划滞后,建设受到用地紧张、资金短缺的制约,造成大部分城市停车设施总量严重不足。这从以下几组国内外数字比较可见一斑:

①国外发达国家城市道路面积与停车场(包括广场)面积之比一般为8∶1~9∶1,而我国大多数城市该比例约为100∶1,相差10倍。

②国外城市机动车数量与总的停车位之比许多都不到1∶1,而据97年全国部分大城市的调查

[57],该比值平均约为4.84∶1(最大竟为31∶1),与国外差距明显。

(2)路内外停车设施比重失衡

路外停车设施严重缺乏,路边停车位所占比例过高,占用了大量本来已很紧张的道路和人行道面积,干扰了动态交通和步行交通。以下是作者根据资料综合的几张国内外城市对比表,较为直观地说明了这个问题。

①路边停车泊位(合法)占公共停车泊位的比例

可见,与香港相比,内地城市路边停车泊位占公共停车泊位的比例太高,如果再加上各地普遍存在的非法停车位,这个比例就更高。

②专用停车泊位数与机动车拥有量的比例

(注:因调查资料所限,国内城市的专用停车泊位数用配建停车场(库)的泊位数代替)可见,与美国、日本、香港相比,国内城市专用停车泊位数量之少是惊人的,这是长期忽视建筑物配建停车位指标的科学制定和严格执行、忽视自备车位建设造成的恶果。

2、停车设施规划滞后、设置不合理

许多城市尽管在城市总体规划和交通规划中或多或少地涉及了停车场,但由于有关的基础资料十分缺乏,对现状城市停车状况“胸中无数”,因此谈不上详细、合理的停车场规划,停车设施规划滞后、设置不合理的问题在各类停车设施上均有表现。例如,以往的城市规划中没有预留出社会停车设施用地,现在征用停车场地困难重重,难以解决,造成公共停车需求增长与用地缺乏的矛盾十分突出;社会停车场(库)缺乏统一规划,规划布局不合理、可达性差的问题普遍存在;1988年颁布的建筑物配建停车位指标如今在许多方面已不能适应形势的发展[59],如总体上指标偏底,其中对普通住宅的停车位甚至未作规定;路边停车场地的规划设置缺乏科学依据,存在较大随意性。

二、停车政策管理上存在的问题

1、停车设施建设缓慢

我国城市普遍用地紧张,特别是大城市的中心区,地价昂贵,大大增加了停车设施的建设成本[60]。而且停车设施本身具有高投资、低回报、收益回收缓慢的特征。加上目前大部分城市停车设施的投资建设仍以政府和国有企业为主,筹资渠道单一,资金受到约束,缺乏稳定的来

源,造成停车设施建设进展缓慢,远远落后于停车需求的增长。

2、公共停车设施开发形式单一、经营困难

以上海为例,大部分公共停车设施都是政府部门或国有企业兴建的,开发形式单一,普遍生意清淡,车位占用率低下(平均不到30%),经营困难,如位于市中心的人民广场地下停车库占用率不到5%,每年亏损一百多万元,停车业务收入连支付照明费都不够。

3、停车管理混乱

(1)现行停车管理体制不适应现实要求

普遍问题是分割现象严重,涉及部门过多,通常有公安交通管理、交通运输管理、城市建设、城市规划和物价部门等。有些城市还涉及国土、市政等部门,有的甚至街道、居委会、派出所、物业管理公司等也插手此事。管理体制的分散造成了很多弊端:各相关部门因业务分工不同,常常出现内部不衔接的“多头管理”,特别是由于市场经济的负面影响,容易从部门利益出发,导致各自为政的局面;造成路内、外停车设施的规划设置无法做到统一、合理,非法停车点难以清理;致使路边停车收费标准低于路外停车场(库)收费标准的不合理局面长期得不到改变。

(2)停车法规不健全、执行乏力

目前全国性停车法规只有1988年颁布的《停车场建设和管理暂行规定》和《停车场规划设计规则》。虽然有些城市先后颁布了一些地方性停车法规,但法规不健全、不完善的问题仍很普遍,而已有法规中又普遍缺乏配套的实施细则,不利于执法。法规执行乏力,执法不严,监督审查不力,造成违规现象严重。尤以建筑物配建车位不达标及建成后擅自挪作他用、机动车自备车位虚报或挪作他用、路边违章停车等违规行为最为严重。

(3)停车收费不合理

表现在收费目的、定价依据和原则不明,费率制定缺乏理论依据。定价时考虑更多的是经营成本而非投资成本(如普遍未考虑土地成本)。从价格的制定过程来看,大部分城市都受到物价部门的控制,他们往往过多强调了停车服务的公益性,在定价时考虑更多的是其他的社会问题;另一点是费率结构不合理,最突出的就表现在路边停车收费价格大大低于路外,无法利用停车收费这一经济杠杆来促使车辆停放在路内、外停车设施的合理分配,也使得路外停车场(库)处于不公平的市场竞争地位,是其利用率低下,经营困难的重要原因之一,造成路外公共停车设施得不到投资者的青睐,无法形成良性循环的停车市场。

造成以上城市停车现状问题的原因很多,一方面是由于停车问题在我国城市是八十年代以来才出现的一个新问题,加上对城市机动化水平的急速提高和小汽车进入家庭的趋势认识不足,导致停车问题一直未得到社会、政府主管部门和开发商等的足够重视。另一方面更主要的原因是在停车的规划、建设和管理上缺乏有关停车供需与停车政策的理论指导。例如:

(1)对停车需求缺乏准确的分析、预测和对停车供需基本性质与关系缺少认识是导致停车规划滞后、供需失衡的重要原因;

(2)停车设施规划布局不合理以及停车管理上的一些问题与不了解驾车者的停车选择行为有很大关系;

(3)对停车政策在交通需求管理中的机理、地位和作用认识不足,影响了停车政策的合理制定和运用;

(4)对停车设施的经济学属性认识不明确,造成其基本上由国家包办开发建设的不合理局面,并造成物价部门在制定停车收费价格时过多强调了其服务的公益性和其他社会问题。

(5)缺乏应用经济学理论研究停车收费定价是停车收费不合理的重要原因。

以上停车现状问题和原因既是本文研究的背景,又是本文选择研究内容和重点的依据。

§1.4 研究目的与主要内容

本文将依托作者参加的课题研究(国家“九五”科技攻关专题96-A15-03-01和

96-A15-03-02),针对国内城市停车问题的症结和停车理论研究的薄弱环节,开展有关停车供需与停车政策的理论研究,以期推动和完善停车理论,为城市停车规划、建设与管理提供理论指导,并为政府有关部门解决停车问题提供参考。

研究的主要内容为:第二章首先分析停车需求的特性和影响因素、土地利用对停车需求的影响以及停车需求预测。其次分析停车供给与土地利用的相互影响及停车供给与动态交通的关系。最后分析停车供需关系;第三章进行了停车行为决策属性的调查和分析,并研究了停车选择行为,包括停车搜寻过程的分析、停车阻抗的概念以及停车选择行为模型的建立;第四章首先回顾了国外城市停车政策的经验教训,其次在交通需求管理的大背景下研究停车控制政策的机理、停车费用与交通方式选择以及停车政策在交通需求管理中的地位和作用,而后应用经济学理论探讨停车设施的属性、研究公共停车收费定价和违章停车问题,最后还对城市中心区停车供给政策进行了探讨;第五章按照“扩大供给为主,抑制需求为辅、加强停车管理”的原则提出了解决我国城市停车问题的一系列对策;第六章总结了本文研究的结论和成果,以及有待进一步开展的工作。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