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初中生物科学素养的培养

初中生物科学素养的培养

初中生物科学素养的培养
初中生物科学素养的培养

初中生物科学素养的培养

吴婉结合您的课堂教学实践,简要说明在生物新授课中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策略与方式。生物学是一门集实验性、实践性及科学性于一身的自然科学,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通过实验教学来培养是一个极好的途径。开好、开足实验课,不仅能吸引学生,让学生感受到生物学的魅力,体验实验成功的喜悦,更能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以及科学素养。

一、观察能力的培养

观察是科学探究的一种基本方法,观察能力的培养,首先要求有明确的观察目的和观察“线索”,才能抓住观察重点。通过一些实验可以逐渐让学生抓住观察的重点,学会观察。例如,在调查校园生物种类时,一般调查表包括“生物名称、数量、生活环境”,我在设计该调查表的时候,加多了一栏“形态特征”。虽然是一份调查,可是这样一改,它也可以成为一个很好的培养学生观察能力的实验。学生能抓住观察目的:该种生物具有的形态特征,如何去区分不同植物、动物。学生通过多种植物的观察,慢慢能把握观察的重点:植株高矮、叶的大小、形态、花的颜色等。接下来观察油菜花的结构时,目的是了解花的结构,因此可以由外向内,以“花萼--花瓣--雄蕊--雌蕊”的线索来观察。

科学观察还可以借助放大镜、显微镜、望远镜等仪器。例如在观察动植物细胞临时装片、观察草履虫等实验中,都要借助显微镜,对微观世界的观察更能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也更能获得正确的具体的观察结果。

有些实验需要较长时间的观察,例如绿豆种子的发芽、生长,青蛙的发育,培养学生观察能力的同时,也培养了学生在观察中的耐心和毅力。

二、思维能力的培养

在生物实验中,引导学生如何去设计实验,如何去分析实验结果,是启发学生思维,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有效途径。例如“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这一实验中,设置以下提问,引导学生设计实验。

1、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能制造出什么物质?

2、如何检测?

3、直接将碘液滴到绿叶上行不行?

4、为什么?怎么办?

5、如何去除叶绿素?

在实验教学中,做好演示实验,也能激发学生好奇心,启发学生积极思维。例如“呼吸作用需要氧气”的演示实验,在对比蜡烛在甲、乙两瓶中的燃烧情况后,组织学生讨论:

1、为什么甲瓶中的蜡烛会熄灭而乙瓶中的没有?

2、甲瓶中的氧气哪里去了?说明了什么问题?

让学生围绕问题的核心展开讨论,进一步活跃思维。

三、动手能力的培养

一个学生在实验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动作的规范性、熟练性可以反映出一个学生的动手能力。要使学生动作规范,学生在上课前应该要很熟悉实验的步骤,注意事项等。实验过程中老师不可能兼顾、指导到每个学生,所以可以让学生开展自评、互评的方式,逐步检查自己动作的规范性。例如“使用显微镜”这一实验,可以同桌互评,给对方的每个操作步骤打

分、指正。通过帮别人打分、被别人打分两个过程,学生一定会深深记住使用显微镜的规范操作的。

要提高学生熟练的动手能力,就要积极创造条件,开设实验课。例如观察涡虫,课本没有这个实验,但如果让学生动手,制作临时装片,使用显微镜观察,不但学生学习积极性增加了,也能熟练制作临时装片、使用显微镜的方法。

四、创新能力的培养

设计实验、对实验装置的改进可以说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很好途径。例如,“蚂蚁通讯”这一实验中,让学生设计另外的实验方法;“探究某种非生物因素对动物的影响”中,让学生对实验装置进行改进。这些都有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重视实验,重视实验教学过程中学生科学素养的培养、能力的培养,将是我以后教学的主要方向之一。

青少年科学素养测评小学试题

青少年科学素养测评-小学试题 一. 判断题(共10题,每小题2分) 1. 目前我们家用电器上用的遥控器最多的是超声波遥控器。(×) 2. 飞机在起飞和降落时都要顺风,这样起飞速度快,降落迅速。(√) 3. 在观察日食时,绝对不能用眼睛直接对着太阳观看,否则会对眼睛造成伤害,甚至导致双目失明。(×) 4. 静电有时会给人带来灾害,目前,防止静电的方法主要有3种,控制摩擦,增加空气湿度,接地泄漏。(√) 5. 金刚鹦鹉的舌头里有一根软骨。(√) 6. 狼在夜间嚎叫是因为太孤独了。(×) 7. 望远镜口径越大,观测得就越清楚。(×) 8. 大西洋中的百慕大海区是一片著名的“陷阱水域”。(√) 9. 北斗星的勺柄指向北极星对吗?(√) 10. 由于月球上没有重力,因此普通人也能跳得老高。(×) 二. 选择题(共40题,每小题3分) 11. 日常用的铅笔芯是用下列哪种矿物制作的?( B )

A. 石英 B. 石墨 C. 石膏 D. 木炭 12. 有些小商贩还在使用的杆秤,是利用杠杆原理来称重量的简易衡器。杆秤的力点是( B )。 A. 提绳 B. 秤砣 C. 秤盘 D. 秤杆 13. 制作粉丝. 粉条的主要原料是( B )。 A.面粉 B. 淀粉 C. 米粉 D. 大豆粉 14. 长时间存放白酒. 食油. 食醋最不理想的容器是( C ),因为容器的一些化学成分会渗入存放物中。 A. 瓷容器B. 玻璃容器C. 塑料容器 D. 金属容器 15. 去医院打针的时候,护士会在你的皮肤上涂抹的浅棕色的消毒药水是( A )。 A. 碘酒 B. 酒精 C. 高锰酸钾试剂 D. 硝酸 16. 下列对雾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B )。 A. 雾是悬浮于地面的水汽冷却凝结而成 B. 笼罩城乡的雾气不会含有污染物 C. 雾散之后是晴天 D. 雾是早晨才会出现 17. 打针时为什么要把针筒里的药水排掉一点?(B) A. 防止注射的药水过量 B. 把针筒里的空气排出去 C. 试试针筒是否通畅 D. 药水太多了 18. 夜晚看书或写作业时,所用台灯的亮度适中,应该从( A )方向射入。

中学化学教学中学生科学素养的培养

中学化学教学中学生科学素养的培养 摘要科学素养教育是当今世界范围内科学教育发展与革新的主导方向,也是化学教育中素质教育的核心内容,在中学化学教学中对学生进行科学素养的培养,是进行化学教育改革、实施素质教育的中心课题之一。 关键词化学教学科学素养 科学素养教育是当今世界范围内科学教育发展与革新的主导方向,也是化学教育中素质教育的核心内容,在中学化学教学中对学生进行科学素养的培养,是进行化学教育改革、实施素质教育的中心课题之一。笔者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对此浅谈如下几点: 一、加强对科学素养的认识 科学素养就是由科学知识、科学技能方法和科学观念三个维度构成,我国的基础教育化学新课程是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程”、“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三个方面,来阐释科学素养的含义。换句话说,促进学生科学素养发展这一总目标,是通过这三个维度的目标加以具体化的。 就三个构成维度在科学素养整体结构中的相互关系而言,它们是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的。一方面,知识、技能与过程、方法、能力之间存在着相互依赖和相互制约的关系。能力是在知识技能的学习与训练过程中发展起来的,离开了

知识学习和技能训练,能力就不可能得到发展;一定的能力不仅为知识学习和技能形成提供了前提,而且制约着知识学习与技能形成过程的深度、广度和速度;科学探究的过程与方法既是学习科学知识、训练科学技能的契机,又是科学知识技能向能力转化的中介和桥梁。另一方面,知识技能与过程、方法、能力这两个维度与情感态度价值观之间同样存在着相互依赖和相互制约的关系。属于非智力因素的科学态度、情感与价值观,虽然不直接介入智力过程,却在智力过程中起着重要的激发、定向和促进的作用。缺乏强烈的兴趣和克服困难的顽强意志,智力过程就丧失了赖以运作的动力条件,学习科学的行为就不可能持久,科学知识的掌握、技能的形成、能力的形成就无从谈起;没有正确的科学态度、情感与价值观,科学知识、技能与科学方法、能力的学习与运用就会迷失方向。反过来,一个人知识掌握的广度与深度以及能力的高低又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他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系统扎实的科学知识结构和完善的科学能力会促进人获得成功,从而有助于科学精神和科学价值观的形成以及科学道德品质的完善。 二、中学化学教学中学生科学素养的培养策略 1、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培养学生全面的科学素养,应改变过去传统的讲授式的教学方法,而以启发式教学为主,鼓励、启发、引导学生

浅谈中学生科学素养的培养

浅谈中学生科学素养的培养 【摘要】21世纪是信息飞跃时代,也是科技技术迅猛发展的时代,我国各行各业已经普遍意识到了科学技术的重要性,也更加确立了科学素养的养成和培养要从小孩抓起的道理。学科学课作为对中学生进行科学启蒙教育的一门重要的基础学科,对培养学生的科学兴趣与志趣和创新精神,对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的和创新能力的发展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字】科学素养兴趣现代教育手段 一、引言 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集体与集体,集体与个人,个人与个人之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现代的竞争归根到底是综合国力的竞争,是科学技术的竞争和民族素质的竞争,更是人才的竞争。科学素养水平的高低将直接影响我国整体实力的强弱和在国际竞争中的成败,而良好科学素养的形成与培养必须从人们小的时候抓起。 二、中学生的身心特点 中学生拥有强烈的求知欲和好奇心,以及丰富的想象力这些年龄特点,中学阶段是培养儿童对科学兴趣,体验科学实验的神奇的重要时期。新课程改革的宗旨是培养中学生的科学素养,提倡他们以亲身经历、体验为主的探究式学习,以及充分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有必要进一步探讨新的途径和方法以提高儿童的科学素养。 三、科学课程在科学素养培养过程中的作用 《科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中学科学课程是以培养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启蒙课程。在内容上:科学素养应该包括以下三个方面:1、初步了解《科学》里面的术语和基本概念;2、熟悉《科学》里一些基本的研究过程与方法;3、知道科学、技术与我们社会生活是息息相关的。在过程与方法上:中学科学课程主要在于引导学生亲身经历科学探究的过程,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形成科学的态度和探究能力,而不在于科学知识体系的传授。科学课程的一般过程是:通过观察发现问题——进行探究——整理分析——得出探究结论,整个过程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思维,并且在实验中增加学生的动手能

如何培养青少年科学素养

青少年的科学素养水平,在相当程度上已成为社会进步、经济发展、国际竞争力提高的关键因素之一。如何培育具有良好科学素养的新一代建设者,是关系上海未来发展的重要命题,也是实施科教兴市主战略的重要依托。对青少年进行科技普及教育,不仅是从事科普教育工作部门以及学校的任务,也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对此,按照实施科教兴市主战略向纵深发展要求,进一步探究培育青少年科学素养新途径显得尤为重要。 1、挖掘科普教育资源,营造立体科普学习氛围 上海有着十分丰富的科普教育资源,行业博物馆、专业展馆、高等院校、科研院所、青少年活动基地等俯拾皆是。目前100多家市级科普教育基地,是全市范围内科普职能较为成熟、各具特色的单位,成为向青少年普及科技教育的重要场所。组织广大青少年参与上海科技馆、上海天文台、上海植物园和上海市青少年科技教育中心等一系列科普活动,引领青少年积极探究科学奥秘,激发青少年崇尚与理解科学的高昂热情,使之养成善于在科学知识中遨游的良好习惯, 2、科技教育渗透教育改革,研发科技教育新模式 课堂教育是青少年获取科技信息的重要途径,也是提高青少年科学素养的基本渠道。上海市青少年科学素养整体水平是不断提高的,学校教育扮演了重要的角色,但科学精神的培养与塑造还远远跟不上时代发展需要,教育不仅要传授科技知识,还要注重对学生科学技术兴趣的培养,使学生了解科学方法、了解科学史,

以及科学技术与社会的相互作用,注重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特别要加强学生运用科学方法思考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因此,科技教育要渗透到新教育课程改革,进一步推进学校科技教育改革,鼓励科技界与教育界联合设计和实施科技教育改革方案,充分调动科技界与教育界的力量,广泛吸收社会资源,共同研发学校科技教育的新模式、新途径和新方法,形成青少年科技教育的社会环境和氛围。 3、构筑传播媒体网络,搭建立体科技信息平台 计算机及其互联网的突飞猛进和广泛应用,为科学技术知识的传播提供了极好的历史机遇,也给人们的生活方式带来变化,同时为青少年科学素养的提升提供了更为广阔的空间。由于传媒在科技教育中的作用突出,应当充分利用其高效、高速的传播作用,大力传播科学文化,积极发展科普文化产业。 因此,政府相关部门、科技工作者、科普工作者充分了解媒体的传播规律,充分利用电视、报纸、因特网等信息传播的方式普及科学知识、弘扬科学精神、宣传科学思想、提倡科学方法,重点完善和建设由电视、广播、报刊杂志、互联网、科普画廊等大众传媒共同参与的传播媒体网络。 4、抓好科普教育,建设高素质科普人才梯队 学校教育是正式教育机构,而科技馆、大众传媒等是传统的科普地盘,前者是阵地,后者是辅助。二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因此,需要加大科普教育的力度,营造尊崇科学的社会风尚,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科技活动来培养科学思想、科学精神和创新能力。有效调动各类科普实施主体参与科普,例如,研究所、各类

中学生科学素养的培养方法

中学生科学素养的培养方法 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充分挖掘和利用语文教材的资源,倡导让学生亲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培养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究欲,使他们学会探究解决问题的策略,形成科学的认识方式和自然观, 将为他们终身的学习和生活打好基础。 1、从丰富的文本中寻找科学知识 现行小学语文教材中有许多关于科学的内容,具有很强的科学性、启迪性。有的是教给学生一些科普知识,如《水上飞机》、《大自 然的文字》等;有的是激发学生爱科学的情感,如《人类的老师》、《剪枝的学问》;有的是学习科学家一丝不苟、认真严谨的科学态度,如《第一朵杏花》《詹天佑》等。作为语文教师要在语文教学中灵 活地运用教材,善于发现和捕捉蕴含在教材中的科学性元素,有机 渗透科学教育,使语文教学与科学教育自然统一。 2、从生动的教学情景中寻找途径和方法 (1)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在文本对话中不失时机地对学生 进行科学思维训练。我在教学<<第一朵杏花>>时,首先引导学生围 绕课题进行质疑:在学生充分阅读的基础上,重点质疑为什么课文 要以“第一朵杏花”为题?这一问题有效地点燃了学生思维的“火花”,学生各抒己见,大胆想象,也敢于求新求异、多角度思考问题。然后我又设计“知道了第一朵杏花开放的时间又有什么用处?” 的问题,在学生分组讨论的基础上,引导学生体会竺可桢爷爷对科 学严谨、一丝不苟的态度。 (2)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培养他们“大胆想象”的创 新能力,“乐于动手”的实践能力及“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如 教学《人类的老师》一文时,在学生认识到“科学家摹仿袋鼠发明 了越野汽车”等仿生学方面的知识后,我设计了在“现实生活中, 你还知道人们摹仿哪些生物的特点,发明了哪些东西?”这一问题, 学生联系生活展开想象,结合课前收集的资料说出了许多答案:科

现代化教育中中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

现代化教育中中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 大学毕业时论文题目为“中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方法”,如今翻阅看来皆泛泛之淡。从教12后再来谈如何培养、提高中学生的信息素养,更加深有体会。随着整个社会信息化的发展,现代化教育要迎接信息社会的挑战,信息素养教育势在必行,现代教育对中学生的要求也有着进一步的提高。中学生正处于成长时期,在此阶段加强信息素养教育,其整个人生中都会带来重要且深远的影响。 如今信息技术课程也不再是只教学生计算机知识,而是将其整合为一门综合性实践活动课,成为初中阶段的必修课。其中除了常态的信息技术教育之外,还增加了研究性学习,它不再专属哪一类学科,是一门动态性、综合性、生成性更强的课程。可以对学生的综合信息素养形成与提高起着很好的推动作用,也是当前教育教学改革与发展的需要。 (一)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这是老生常谈的话题。一节课45分钟如何将它最大化地发光发热,相信每个老师都有自己的独到见解。由于计算机课都是到机房进行,而每个学生既要动脑也要动手。针对其课堂的特殊性,一定要分层分量教学避免差异性。一样的内容和作业量,多出的时间无所事是,来不及完成的也大有人在。所以一定要将练习实践任务分层分量,任务驱动,大家都有所收获。最终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也就是提高了课堂的教学效率。 课堂教学要分层,作业评价也需要分层,完成的情况个人不一,对较弱的學生应该用激励性的评价,给予表扬,调动学习的积极性,下次再接再厉;对较好的学生采用竞争性的评价,坚持高标准、严要求,要抱有更加严谨、虚心的态度。 (二)提高对课堂的认知 信息素养的培养提高绝不是只是计算机课上的事,而计算机课也不是只局限于机房进行。理论性知识我更喜欢在教室里讲解,甚至某些实践性研究学习,可以离在教室,走进校园和社区进行。当学生具备利用各种信息工具和各类信息资源进行学习的能力,会调查研究时,其综合信息素养也将不断地得到发展。个人认为,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对课堂的认知范围要用更开阔的视眼来看待。 (三)开展各类丰富的课外专业课程 1.文献信息课 过去硬件条件不足,课外想开展活动,可行性不大。随着教育装备现代化的发展,学校加强了电子图书馆建设和计算机网络化建设,可以多开展有关信息技术的课程,以适应新时代的要求。大学时有专门一课是文献检索,可见其重要性。如今在中学阶段,学生对于系统的文献信息知识教育以及有关文献信息检索、鉴

青少年科学素养测评-小学试题10

青少年科学素养测评-小学试题10 一. 判断题(共10题,每小题2分) 1. 酒精灯的火焰可以用嘴吹灭。(×) 2. 木头比水轻,所以所有的木头都会浮在水上。(×) 3. 指南针是利用磁铁的南北极性而制成的一种指示方向的仪器。(√) 4. 辐射消毒可能会把食品变成有放射性的东西,所以这种方法不是安全可靠的。(×) 5. 蚯蚓是改良土壤的能手。(√) 6. 仙人掌能够在缺水的情况下生活很多年,最长的情况下能够活10年左右。(×) 7. 煮粥时加碱会破坏米中的维生素C 和维生素B。(√) 8. 十二生肖中的子时是指23点——1点。(√) 9. 海洋还有调节气候,可以吸收二氧化碳的功能。(√) 10. 太阳的表面温度就有摄氏6000度,中心温度更高,可达摄氏1500万度左右。(√) 二. 选择题(共40题,每小题3分) 11. 自然界已知的最硬物质为:( C ) A. 石墨 B. 金刚石 C. 金刚砂 D. 晶体硅

12. 在0摄氏度时,水会:( B ) A. 热缩冷胀 B. 结冰 C. 升华 D. 变成水蒸气 13. 在雷雨天气里,人在下列哪所房子里最安全 ( C ) A. 铁屋 B. 木屋 C. 一般楼房 D. 泥屋 14. 镜子主要利用的是光的( B )原理。 A. 折射 B. 反射 C. 投射 D. 全反射 15. 傍晚一阵雨后,出现了美丽的彩虹,彩虹出现在哪边的空中( B )。 A. 西边 B. 东边 C. 南边 D. 北边 16. 在一个温度恒定的室内,你赤脚站在瓷砖上觉得比站在棉花上冷,是因为:( B )2 A. 棉花温度较高 B. 瓷砖导热较快 C. 身体的错觉瓷砖温度较低 17. 汽车轮胎上的沟纹主要作用是:( A ) A. 增加与地面的摩擦 B. 排除雨水和泥水 C. 增加车身的缓冲好看 18. 一个充满气的氢气球,把它放了,它将:( C ) A. 一直向上升 B. 升到一定高度后停止上升 C. 一直升,最后爆炸 D. 直接爆炸 科学探究-综合分析 19. 白炽灯用久了会发黑是因为:( C ) A. 玻璃老化 B. 玻璃遇热变色 C. 钨丝蒸发 D. 用旧了

小学信息技术课程中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

小学信息技术课程中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 什么是信息素养?信息素养是一个内容丰富的概念。它不仅包括利用信息工具和信息资源的能力,还包括选择获取识别信息、加工、处理、传递信息并创造信息的能力。信息素养是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具体来说它主要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即信息意识、信息知识、信息能力和信息道德。如何培养学生信息素养是摆在广大信息技术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个共同的课题,本文将从以下四个不同的层面展开论述如何在小学信息技术课程中进行学生信息素养的 培养: 一、以生为本,挖掘课程的趣味性,培养学科的学习兴趣和创新意识 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是一门趣味性很强的学科。在教学过程中,根据小学信息技术课程及学科本身的特点,教师应根据小学生的心理特点抓住时机,立足于学生的发展实际,充分挖掘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趣味性,有效激发和引导小学生对计算机的学习兴趣和创新精神。 1.努力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 小学生很容易对信息技术课程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只要稍加以引导、扶植,就能使学生形成强烈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主动探索的愿望,诱导学生的想象和创新意识。如教

三年级学生下册第2课《装扮桌面》一课时,我首先把教师机的桌面设置成一位学生创作的漂亮的卡通背景,然后展示给学生,提出:“你也想像老师这样给桌面换个漂亮的图片吗?” 接着,我随手画了一幅有趣的自画像,然后设置为桌面背景,通过直观观看老师的漂亮桌面,学生个个兴奋异常,纷纷表示要自己动手来制作漂亮的桌面。接下来我就进一步引导学生:“到哪里去设置桌面图片呢?请知道的同学来说 一说。”同学们畅所欲言,有的同学说先找一幅漂亮的图片,有的同学说自己画一幅美丽的画,还有的学生说用金山画王画好再用画图软件打开,看着眼前的这群活泼可爱的小学生我暗暗吃惊,心里有点担心:同学们真的能做出这样的作品吗? 心里虽然这样想,但是我为了鼓励学生,嘴里却说:“开动脑筋,灵活运用我们所学知识,老师相信你能做得更棒!”没有想到,由于上课情境创设得比较成功,充分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望,学生利用所学知识进行各种各样尝试。他们敢于突破,勇于创新,创作出了一幅幅令人大开眼界、充满童真童趣的电脑桌面作品。 2. 紧紧抓住小学生的心理特点。 除了教学实践中,我们有意识地挖掘课程本身的趣味性,我们还应注意小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认识规律,通过下列途径

青少年科学素养测评-小学试题1

青少年科学素养测评-小学试题1 一. 判断题(共10题,每小题2分) 1. 水是白色透明的液体。(×) 1 2. 高压锅里压力很大,水沸点高,可以超过100℃,而在高高的山上,压力很低,所以水不到100℃就沸腾了。(√) 2 3. 任何物体在水中,无论是上浮还是下沉都受到水的浮力。(×) 2 4. 上世纪九十年代,由于大气污染严重,榆次市被烟尘遮盖了城市上空,在卫星拍摄中失去了踪迹。(×) 3 5. 早餐不吃不要紧,中餐. 晚餐可以弥补其营养。(×) 1 6. 冰箱中的温度很低,所有的细菌都能够被冻死。(×) 2 7. 人类食用被赤潮污染过的鱼和贝类会导致中毒,但是不会危及生命。(×) 3 8. 我国研究神州一号到四号共用了4年时间。(×) 2 9. 苏-25飞机的长相很特别,机头上长出两根长长的“角”。右边的那只“角”是空速管,左边的那只是个传感器。(√) 2 10. 月食一般发生在(农历初一),日食一般发生在(农历十五或十六)。(×) 2 二. 选择题(共40题,每小题3分) 11. 汽水中含有的气体是( B )气体。 1 A. 水蒸气 B. 二氧化碳 C. 氧气 D. 空气 12. ( C )的环境能减缓铁生锈的速度。1 A. 潮湿 B. 寒冷 C. 干燥 D. 温暖 13. 下面哪种变化不属于化学变化?( A )2 A. 冰川融化 B. 铁钉生锈 C. 岩石风化 D. 面包坏了 14. 圆顶形结构比拱形坚固,这是因为:( A )3 A. 圆顶形可以看作是拱形的组合,而且不产生向外推力 B. 圆顶形结构比拱形复杂

C. 圆顶形结构可以产生向外推力 15. 抗压能力最强的巨大储油罐是:( B )2 A. 正方形 B. 球形 C. 圆柱形 D. 正方形 16. 下面三种高塔中最稳定的是:( B )2 A. 上下一样大. 框架式的。 B. 上小下大. 框架式的。 C. 上小下大. 整板式的。 D. 上下一样大. 整板式的 17. 拉索桥与梁桥相比,最主要的优点是:( B )1 A. 样式美观 B. 水面通航宽度宽 C. 省桥墩 D. 节省材料 18. 要在较宽的河面建造一座桥,你认为应选择( B )最合适。1 A. 石拱桥 B. 钢索桥 C. 独木桥 D. 木桥 19. 搬运一堆有大量废钢铁的垃圾,你认为使用下面哪种工具最方便?( A )2 A. 电磁铁吊车 B. 普通吊车 C. 铁铲 D. 货车 20. 横梁的抗弯曲能力与它们的( C )有关。3 ①材质②长度③宽度④厚度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③④ 21. 将2. 5毫米厚. 5层平粘纸板改成2. 5毫米厚. 3层瓦楞纸板是为了:( B )3 ①好看②提高抗弯曲能力③节约纸张 A. ① B. ②③ C. ③ D. ①③ 22. 拉索桥的2个桥塔越高,则钢拉索受到的拉力( A )。2 A. 越小 B. 越大 C. 不变 D. 先变大后不变 23. 在绕地球飞行的飞船上产生失重现象是因为什么 ( B ) 2 A. 那里没有地球引力了. B. 飞船的离心力抵消了地球引力. C. 飞船飞得很快. D. 没有动力了 24. 人为什么打呵欠? ( A ) 2

物理教学中学生科学素养培养的探究

谈物理教学中学生科学素养培养的探究 作者:摆所中学白小勇 摘要:科学探究能力是学生创新能力的一个最重要的体现,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是新课程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物理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让学生了解和掌握物理学的研究方法,培养其严谨的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在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上有着重要的作用 当今科技发展日新月异,知识经济渐成主流。如果说科学技术是现代社会演进的强大动力的话,那么具有高科学素养的人,则是科学技术得以发挥威力的主体角色。加强青少年科学素养教育,是适应21世纪科技发展与挑战的必然选择。物理学作为具有认识论和方法论性质的自然科学,与社会的联系日益密切,对学生科学素养的培养具有独特的功能和鲜明的优势。 科学素养的构成和含义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在对公众进行科学素养调查的报告中指出:科学素养就是对个人决策、参与公众和文化事务以及经济生产所需要的科学概念和过程知识的理解。可以说,这代表了我国科学教育界对科学素养内涵的认识和理解。在物理教学中有意识、有目的、有计划的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物理教学中学生科学素养培养的途径和策略:.加强实验教学,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物理学是一门以观察和实验为基础的科学,许多概念的引进、规律的得出都和实验有着密切的联系。正如诺贝尔奖获得者华裔科学家杨振宁博士所说:“对人类来说,毕竟百分之九十的科学活动是实验,而且科学中最重要的基础是实验。”在“电磁感应现象”一课教学中,可以设计让学生们自主选择。 多年来物理教学以传授系统的物理知识为最高目标,事实—概念—规律—应用是物理教学的主旋律,社会的发展对国民科学素养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新课程改革把全面提高学生科学素养作为总目标.学生拟对物理学科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功能、理念、及实现途径等问题作一些探讨。 我国教育工作者一般认为包括四个要素: 1.科学知识和技能.科学素养的发展以科学知识、技能的掌握和积累为基础. 2.科学方法.科学方法反映了科学知识的产生和发展的过程,是理解科学知识的纲领和脉络,是应用科学知识的桥梁,是树立科学观的有效途径. 3.科学观.科学观是指人对科学的基本看法,包括科学的自然观、社会观、价值观.科学观对人的科学认识与实践活动有决定性的导向作用,因此它是科学素养的核心要素. 4.科学品质.科学

2016年小学生科学素养大赛活动方案

“科学就在身边”活动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为了提高我校小学生的科学素养,增强学生的科技创新能力,树立“学科学、爱科学、讲科学、用科学”的良好风尚。我校领导积极组织五、六年级学生参加“走近创客,体验创新”为主题的青少年科学素养竞赛,提高小学生学科学、用科学的兴趣,进而推进小学科普教育深入开展。 二、领导小组 组长:张彦涛 副组长:谷晓君杜会娟 成员:李红梅李艳芳张培马红 三、参与人员 本校五、六年级全体学生,科学教师,高年级班主任 四、训练内容 学生:每天进行青少年科学素养网上题库练习。 教师:保证每位学生参与其中,组织学生课堂练习,动手制作,实验技能操作。 五、时间安排 1.第一阶段:10月份——11月份,由各班班主任老师协助科学老师,组织学生进行科普知识学习,并进行网上题库练习,指导学生制作科技小发明小制作等,增强对科学学科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

的动手能力,评选出优秀学生,学校对其进行表彰与奖励。 2.第二阶段:11月份,活动内容为科学素养网上知识竞赛和综合能力两部分。(综合能力比赛为科技小发明小制作操作展示和师生实验技能操作比赛。) 六、其他事项 1.要把这次活动与日常教学活动及课外兴趣小组活动结合起来,引导和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本次活动,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动手能力和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加强过程监督,以培养学生学科学用科学的兴趣,全面提升学生科学素养为目标,不得占用学生休息时间,不加重学生的课业负担。 2.加强我校广大未成年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培养青少年的资源环境意识,真正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3.期间若有补充事项,另行说明。 老城镇李庄小学 2016年10月 青少年科学素养大赛

中学生物理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

中学生物理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 素养是指一个人的修养,与素质同义。从广义上讲,包括道德品质、言行举止、知识水平与能力才干等各方面。核心素养是指那些关键的、不可或缺的品质、能力、才干及精神面貌。今天我们谈核心素养,还需要考虑两个针对性,一个是针对时代的需求,一个是针对现代年轻人的特点。 核心素养的种类:信息素养、思维素养、人文素养、专业素养、身心素养。而具体到我们中学生来说,核心素养应该是:一、利用网络学习的意识。调查发现,中学生主要用网络来娱乐与休闲,因此强化他们利用网络进行自发性学习的意识非常重要。二、形象思维与逻辑思维并重。中学阶段,人的逻辑思维能力有所发展,而形象思维能力有所减弱,此时应该通过艺术类课程来保持他们的想象力。三、创新意识。在未来只会越来越重要。另外还有民主意识、正义感;为将来的专业发展做准备;以及积极、开朗、乐观的心态。 新课程改革的理念之一,就是要求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物理学是最早建立起来的一门自然科学,它是以缜密的实验为基础,以数学为手段的理论思维的严格科学。正因为物理学的这种特点,它在各门自然科学课程中,在培养学生科学素养方面肩负着无可替代的作用。那么如何在物理教学中培养中学生的科学素养呢? 培养中学生科学素养的基本策略就是要重视对学生的终身学习愿望、科学探究能力、创新意识以及科学精神的培养。 一、教师采用探究式教学模式,使学生积极探究情感,全面提高整体素质。 物理探究式教学是利用探究的形式进行科学内容的教学,从而使学生更好地理解科学过程的探究特征。传统教学主要是把对学生的“双基”教育看做是教学工作的头等大事,从而忽视了对学生科学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忽视了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和科学探究能力,没有能够全面地培养…… 二、注重科学思想的教学,培养学生的科学品质和科学精神,增强学生的科学观。 科学是人类认识世界的手段之一。中学生头脑中应当建立真实的科学研究图景,而不是“科学是完全客观的、科学探究的答案是唯一确定的”这样的印象。真实的社会和生活充满着复杂性和多样性,就像真实的科学,没有预先知道的确定答案。如果学校教育没有教给学生这一课,不仅学生在未来难以胜任科学研究,而且在学生从学校进入到社会的庄边过程中也会非常困难。 三、积极组织开展物理课外活动,增强学生的感知能力,加强实验教学,培养学生的 科学意识和科学能力。 物理是一门实验科学,许多概念的引进、规律的得出都和实验有着密切的联系。……

2019年青少年科学素质知识竞赛试题及答案

2019年青少年科学素质知识竞赛试题及答案 1.地球绕太阳公转一圈的时间是( B )。 A、1天 B、1年 C、1.9年 2.地球自转一圈的时间就是( C )。 A、24小时37分 B、1年 C、1天 3.地球公转产生了(B )的交替,地球的自转产生了(C )的交替。 A、雨季、旱季 B、春、夏、秋、冬四季 C、白天和黑夜 D、大陆板块分裂、漂移 4 .月亮是( B )而发亮。 A、本身发光 B、反射太阳光 C、反射恒星光 5.在宇宙中,只有(B )才能发光。 A、行星 B、恒星 C、流星 6.太阳系中的行星、小行星、彗星都是(B )旋转的,这些天体在运行轨道上距离太阳最远的那一点叫做(F ),距离太阳最近的那一点叫做( E )。 A、绕地球 B、绕太阳 C、远星 D、近星 E、近日点 F、远日点 7.地球和太阳系中的每颗行星一样,都沿着自己的椭圆轨道环绕太阳旋转。地球在远日点时距离太阳15210万千米,近日点时14710万千米。地球在夏至后过( B),通常在7月初;在冬至后过( A),通常在1月初。 A、近日点 B、远日点 8.地球近日点到太阳的距离比远日点到太阳的距离少( B )。因此,距离太阳的远近对地球接收太阳热量的多少(E )。

A、30.2% B、3.2% C、32% D、很有影响 E、并无太大影响 9.地球表面温度的高低,主要取决(B )。 A、地球自身的温度 B、太阳阳光的辐射 C、距离太阳的远近 10.过去靠迷信骗钱的阴阳先生们把一年365年,分成“吉”、“凶” 两类。今天是“离”日或“绝”日,干什么事都不相宜,叫做“黑道凶日”,而某一天干什么事情都毫无禁忌的,就是好日子,叫做“黄道吉日”。这是( C )。 A、有一些根据的 B、有道理的 C、毫无科学根据和科学道理的 11.一年四季和24个节气,是根据地球绕太阳旋转的各个不同位置、不 同角度、太阳光直射地球的不同部位和太阳光强弱不同的程度等,科学概括 出来的( A )。一年365天,除了有(C )的区别外,哪一天都一样,根本就 没有什么“好”、“坏”的分别,更没什么“黑道凶日”和“黄道吉日”。 A、气候变化规律 B、凶日和吉日 C、天晴、天阴、下雨、下雪、刮风和打雷 12.地球大约是在( B )年前形成的,那时候地球的温度很高,地面上的 环境和现在的不同,天空中或赤日炎炎,或闪电雷鸣,地面上火山喷发,熔 岩横流。从火山中喷出的气体,如水蒸气、氢气、氨、二氧化碳、硫化氢等,构成了地球原始的( D)。 A、146亿 B、46亿 C、对流层 D、大气层 13.地球的内部结构为一同心状圈层构造,由地表至地心依次分化为地壳、地幔、地核,地核又分为内地核与外地核两部分。地球内部越接近地心,温度(A )。

化学教学中学生科学素养的培养

化学教学中学生科学素养的培养 摘要:科学素养是指学生在接受一定科学知识过程中所形成的适应社会发展和人类自身完善所需要的基本品质和能力。阐述了教师从化学用语,化学实验,课堂教学,社会实践几方面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方法和策略。 关键词:科学素养;学习兴趣;提高;培养 《全日制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确立义务教育阶段化学课程以激发学生学习化学兴趣,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为主旨。初中生在刚接触化学这门学科时,往往学习兴趣很浓厚,对化学这门学科也充满好奇,可是到了初四,不少学生化学成绩却很不理想,学习兴趣也明显减弱,根本原因在于化学教学中学生科学素养没有形成,不会应用本学科知识去解决学科内问题。所以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尤为重要,下面就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科学素养谈谈自己的几点做法。 一、重视化学用语教学,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化学用语的学习是学生学好化学的重要保障,许多学生往往就在元素符号、化学式、化学方程式方面学习不得法,致使学习成绩得不到提高,兴趣减弱。今年刚接手新一级初四,在学习酸碱的性质一节时,发现学生的化学用语掌握很不理想,经常会有化学式写错,化学方程式不会写,一节课写不出几个化学方程式的情况。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我首先从元素符号、化合价入手,让学生熟练掌握

常用元素及原子团的化合价,再根据化学式中元素化合价代数和为零的原则,准确写出化学式,并让学生明确化学方程式的配平原则和方法,特别注意化学式前面及化学式中元素符号右下角数字含义,加强学生化学方程式的书写训练。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学生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得到了明显提高。化学用语掌握好了,学生学习成绩也就提高了,学习兴趣浓厚了,科学素养也得到了提升。所以在化学教学中自始至终贯穿化学用语教学,对于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提高化学成绩非常关键。 二、重视实验教学,提高学生动手、动脑能力 化学实验是化学教学的重要手段,也是提高学生学习成绩和形成科学素养的有效途径。教材中的实验尽量全部让学生动手去完成,并且再补充一些拓展性和探究性实验。如学习了氧气、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取方法以后,再让学生学习氢气的制取及性质,氢气的爆炸性实验。学习了炼铁原理以后,再让学生设计实验完成氢气还原氧化铜实验。化学实验加深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在实验中学生的动手能力动脑能力也得到了很大提高,合作探究能力也得到了加强。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我还补充了一些趣味性的实验,如新学期第一堂课给学生做了个小魔术“魔棒点灯”,“玻璃棒还能点燃酒精灯,化学真是太神奇了”学生禁不住窃窃私语,对化学充满了好奇,这样实验目的也就达到了。再如学习了燃烧与灭火这节内容时,给学生设计了一个“水中生火”实验。就是把一小块白磷

科学素养大赛题库及答案(500题)

江苏省第二届公民科学素养大赛徐州赛区题库 第一部分:基本常识 一、填空 1、我国农历中有(24)个节气。 2、笛子发出声音是由于空气的(振动)产生的。 3、我国法律规定,未满(18)周岁的公民称为未成年人。 4、地球上有七大洲,企鹅是(南极)洲所特有的动物。 5、地球上有四大洋,位于地球最北部的是(北冰洋)。 6、清朝道光年间,在虎门销禁鸦片的民族英雄是(林则徐)。 7、电脑的“大脑”是(中央处理器(CPU))。 8、端午节赛龙舟、吃粽子是为了纪念我国古代爱国诗人(屈原)。 9、绿色植物吸收二氧化碳和阳光能量、制造氧气的过程叫(光合作用)。 10、成年人的骨头有(206)块。 11、电灯是由美国的发明家(爱迪生)发明的。 12、在离地面20~25公里的平流层内,有一层臭氧气体。臭氧层的作用是阻挡太阳(紫外线)辐射。 13、艾滋病的传播途径有母婴传播、性传播和(血液传播)。 14、胰岛素可以治疗(糖尿病)。 15、创制世界上最早的浑天仪和测定地震的地动仪的我国古代科学家是(张衡)。 16、电池的发明人是(伏特)。 17、世界第一大河是(尼罗河)。 18、世界上最早发明麻醉术的是(华佗)。 19、“杂交水稻之父”指的是(袁隆平)。 20、第一个登上月球的人是(美)国的阿姆斯特朗。 21、世界上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是(前苏联)(填国家)1957年发射成功的。 22、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是于(1970)年发射成功的。 23、中国第一颗原子弹在(1964)年引爆,震惊了世界。 24、“两弹一星”中“两弹”是指导弹和核弹,“一星”是指(人造卫星)。 25、太阳系八大行星中的“行星之王”指的是(木星)。 26、淡水资源占地球水资源的百分比是(3%)。 27、人类生产活动所排放大量的(二氧化碳)是造成气候变暖的主要原因。 28、地球表面有(71%)的地方被水覆盖。 29、我国最大的沙漠是(塔克拉玛干沙漠)。 30、甲午战争中牺牲的名族英雄是(邓世昌)。 31、距离地球最近的恒星是(太阳)。 32、中国戏曲中人物角色的行当,按传统习惯分为“生、旦、净、末、丑”五类,张飞、关羽一类戏曲角色属于(净)角。 33、我国第一大岛是(台湾岛)。 34、中国最大的淡水湖是(鄱阳湖)。 35、电视机的发明者是(贝尔德)。 36、计算机是使用(二)进制进行计算的。 37、汽车轮胎上的沟纹主要作用是(增大摩擦)。 38、中国进入太空第一人是(杨利伟)。 39、如果不吃早餐,到午饭之前人便会心慌,乏力,不想学习,这是由于(低血糖)造成的。 40、被称为“维生素的宝库”的食品是(海苔)。 41、目前世界上国土面积最大的国家是(俄罗斯)。 42、《齐民要术》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大型农学著作,其作者是(贾思勰)。 43、卫星云图上,表示云区的是(白)色。

提高中学生信息素养之浅见

提高中学生信息素养之浅见 枣庄市第七中学张丽 在当今这个信息爆炸的年代,很多人谈到提高学生信息素养的问题,包括提高学生信息素养的背景,意义,方法以及在教学和生活中的实际应用等,我也就提高学生信息素养方面题一点自己肤浅的看法。 一、提高学生获取信息的素养。要培养学生信息获取的能力,首先就要教给学生获取信息的方法,让学生学会上网查找信息,熟练掌握搜索引擎的使用方法。利用好网络这个平台。通过网络工具,例如:百度,新浪,雅虎等搜索引擎进行网上冲浪,从而获取信息。但基于网络教学的开放性,网络中的信息既包罗万象,也形形色色、鱼龙混杂。这就要求教师在学生利用网络获取信息的过程中发挥好主导作用,及时帮助学生信息定向,教育学生要文明上网。 二、提高中学生的分析和加工信息的素养。所谓“信息分析”就是指对获取的原始信息进行筛选、鉴别、整理、分类。这种能力的培养对于中学生来说是至关重要的,学生只有养成了这种“信息分析”的习惯,才会使自己积累的资料具有更强的实用性和可信度,为学生今后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学生只有把获取的信息在原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进行重新组织整理、内化存储才能使信息真正地服务于自己的学习。

三、提高学生创造性利用信息的素养。信息创新就是在信息加工过程中通过归纳、综合、抽象、联想等思维活动,找出相关性、规律性的线索,或者从表面现象中分析出事物的本质属性,从而获得创新的信息。以计算机网络为核心的信息技术与各学科加以有机整合,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与创造性,从而为学生创新能力和信息素养的培养营造最理想的教学环境,而这样的环境正是创建新型的教学进程结构所必不可少的。 四、提高学生的信息交流能力。人的学习最初都来自实践,来自面对面的交流。信息社会中的信息交流应当是信息技术教育的基本问题,所以信息素养的培养也同样缺不了理论结合实践,平时可让学生充分运用网络及所学的知识进行创作,锻炼学生的运用信息技术的能力。如用电脑设计班报、成绩统计;用“画笔、Photoshop”等软件进行美术作品创作等等。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还可定期组织以电子报刊、电脑绘画、电脑动画、网页制作为主要内容的电子作品评选活动,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设计自己的作品。 现今社会的中学生要提高自己的信息素养,必须做到以下几方面: 一、现代信息社会需要中学生必须具有信息伦理道德 在信息社会中,由于信息传播的迅速与信息技术在扩展人脑功能方面的巨大作用,各个领域的研究成果积累非常迅速,因此,从事知识劳动的人越来越多,这种劳动比直接的物质劳动要有更加高尚的职业道德的特殊要求。无论是创造与开发知识产品的人,还是利用这些

化学教学中怎样培养初中生的科学素养

化学教学中怎样培养初中生的科学素养 化学科学素养是指人认识和处理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变化规律及抽象与化学相关的事物本质的悟性和潜能,是化学观念、化学知识、化学技能、化学思维、化学思想、化学能力、化学品质的和谐统一。它包括化学意识、创新能力、思维品质、化学语言四个层面。《全日制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实验稿)》明确指出:“义务教育阶段的化学课程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为主旨,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帮助学生了解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和方法,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使学生获得进一步学习和发展所需要的化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为此,笔者在实施新课程化学教学过程中,主要从以下三方面入手培养学生的化学科学素养。 一、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科学探究是主渠道 科学探究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开展科学探究活动对发展学生的科学素养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化学实验探究正是紧紧抓住了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引导学生认识变化本质、探求知识内涵。在设计教学环节时,笔者不仅利用好已有的探究环节,还充分挖掘问题情境,自行设计形式多样的问题情景,尽可能地将科学探究渗透在每一节课的每一个知识点上,并及时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寻求真知。从而最大限度地调动了学生学习化学的积极性、自觉性、创造性,变“要我学”为“我要学”,为学生留有发展的余地,最大限度地满足学生的需要。 在教学过程中,笔者不仅注重课本上提及的实验、探究、讨论的条理分析,还积极为学生设计更为生动有趣的探究实验,以便将理性的、难于理解的知识感性化、直观化。如在引导学生认识软水、硬水这一知识点时,为了现象明显,在肥皂水中滴入少许发泡剂(如甘油等),然后再分别滴入蒸馏水和学生自制的硬水中,震荡,学生观察到明显的现象,并且在硬水中有明显的分层现象:下层清澈而上层为絮状物。由此学生自然地接受了“衣服在硬水中用肥皂洗过后为什么发僵”的原因。 在一次次的实验探究中,学生掌握了新知、提升了理解问题的能力,培养了学生提出假设、实验验证、分析论证、对比分析、总结归纳的能力;在一次次的实验探究中,学生将感性的认识提升到理性的认识,将模糊的知识梳理为清晰的知识框架,达到了有计划、有步骤地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学习科学方法和养成科学态度的教学目的;在一次次的实验探究中,寓化学知识于现象中、寓化学技能于操作中、寓化学思维和化学思想于探讨交流中,寓教于乐,其乐融融。 二、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必须联系生活 化学来源于生活而又服务于生活。所以在生活中挖掘素材引导学生认识化学与生活的关系,是引导学生活学活用、培养学生热爱生活情感、形成化学科学素养的鲜活源泉。如在讲授《自然界的水》这一单元内容时,提前安排学生挖掘身边的“水”的存在、用途、危害、污染与防治、水资源危机等。在课堂上,学生的

中学生信息技术课应注重信息素养的培养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wendangku.net/doc/8b17615524.html, 中学生信息技术课应注重信息素养的培养 作者:古丽斯坦·阿卜杜克然木 来源:《杂文月刊·教育世界》2016年第12期 【内容摘要】让中学生接受信息技术课程教育的根本目标就是培养学生的信息能力、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只有加强学生信息素养的教育,教育的职能才会充分发挥作用。为了适应信息当今社会的飞速发展,中学生信息技术课程要求培养以信息素养为核心的信息技术能力,分析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使学生逐步学会使用信息技术工具进行自主学习,了解并掌握信息技术的基本知识和技能,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 【关键词】信息技术信息素养培养 随着当今社会的高速发展,信息技术教育已经进入到我们学校的基础教学领域,它以培养学生信息技术能力为核心的信息素养的培养为主,是新时代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重要目标之一。我 们的新课程标准中无不体现着“提高中学生的信息素养,促进中学生全面发展,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新教育理念。教学中如何应注重中学生信息技术课信息素养的培养呢?首先要培养学生获取信息、分析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使学生逐步学会使用信息技术工具进行自主学习,了解并掌握信息技术的基本知识和技能,从而培养中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 一、为学生创设课堂的信息氛围,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对学生来说,良好的课堂氛围是他们学习的动力。学生感兴趣的事就会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和学习的自觉性。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以诱发学生学习动机,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信息素养。信息技术课堂教学要通过创设信息技术的氛围,使中学生们在计算机前,充分感受到网络的奇妙,在教师的引导下,让他们置身于多姿多彩、包罗万象的信息世界,通过上网,让中学生们感受到计算机和网络与现代生活的密不可分,随着现代信息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计算机和网络已成为一种能有效处理各种事务的工具,使学生们认识到计算机和网络的实用性。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不仅仅把信息技术作为辅助教学的工具,更是强调把信息技术作为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认知工具和情感激励工具,利用信息技术所提供的自主探索、多重交互、合作学习、资源共享等学习环境,把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使学生的创新思维与实践能力在整合过程中得到有效的锻炼。在课堂教学中,使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整合”进行教学能促进学生主动学习,高质量地实现学科教学目标,培养了学生对所学知识和技能的应用能力、分析和创造性地解决真实问题的能力、交流和合作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主动发现问题、自主探究的能力,从而利于培养中学生的信息素养。 二、培养学生信息自我防范意识的能力,以促进学生的创新精神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