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人机一体化智能系统综合感知体系建模方法研究_杨灿军

人机一体化智能系统综合感知体系建模方法研究_杨灿军

人机一体化智能系统综合感知体系建模方法研究_杨灿军
人机一体化智能系统综合感知体系建模方法研究_杨灿军

人机一体化智能系统综合感知体系建模方法研究*

杨灿军 陈 鹰

(浙江大学流体传动及控制国家重点实验室·杭州,310027)

摘要:在分析人机感知的不同特征基础上,提出人机一体化综合感知方法,并对人机一体化综合感知体系进行了建模研究,并以智能驾驶系统为例对人机一体化智能驾驶综合感知体系作了简要说明.阐明了人机一体化综合智能感知技术的广泛应用前景.

关键词:智能系统;人工智能;人机系统;人机一体化;智能感知 文献标识码:A

Study the Model of the Comprehensive Perception

of Humachined Intelligent System

YANG Canjun and CHEN Ying

(The State Key Laboratory for Fluid Power Transmis s i on and Control ,Zhejiang University ·Hangzhou ,310027,P .R .China )

A bstract :T his paper studied on modeling the humachined perception of hu machi ned system based on the analy sis of hu -man and machine 's perception ,and the hu machined perception system for the intelligent driving system had been introduced simply .

Key words :intelligent system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man -machine sy stem ;humachined system ;intelligent perception

1 引言(Introduction )

随着计算机、传感器、机电自动化、系统工程及

人工智能技术的迅速发展,目前智能系统的研究已成为许多研究领域的热点课题之一.而智能感知是实现系统智能化的关键技术之一,为了让机器能充分地理解环境,人们发明了各种各样的传感器,为智能系统的研究打下了良好基础.人们试图利用现代传感器技术、多传感器信息融合等技术来模拟人的各种感觉器官来感知周围环境,虽然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但离能够真正模拟人的各种感觉系统还相距较远.为此,我们基于人机一体化思想[1~3]提出了人机一体化综合感知的实现方法.我们在比较了人和机器感知特征区别的时候,认识到人的有些感知功能是机器无法模拟的,而有时机器能够感知到的人却无法感知得到,所以在可能的情况下,在充分发挥人和智能机器各自的感知优势的基础上,建立人机一体化感知体系,将能更进一步扩大人类的视野,提高人类认识世界的能力.

2 人机感知特征对比(Contrast with man ma -chine characteristics )

人类在感知外界事物时,常常把许多部分或多种属性组成的对象看作是具有一定结构的统一整体.人们在感知熟悉对象时,只要感知到它的个别属性或主要特征,就可以根据积累的经验而知道它的全部属性和特征,整体地感知它.这往往是机器所无法感知得出来的.再者,人类在感知对象时,能把某些对象从背景中优先区分出来,并予以清晰地反映其特征.另外,在人们的感知事物的过程中,人们不自觉地用以往所获得的知识经验来理解当前所感知对象的特征,所以人类在感知某一事物时,同这个事物有关的知识经验越丰富,对它的认识就越深刻.但由于人的感知系统受生理和心理因素的影响,人的感知系统也有一定的局限性.例如人的感知具有限值性、模糊性、个体差异性等,同时由于人的各感觉器官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因此,有时人会产生错觉[3~5].

与人相比,机器感知具有精确性强、环境适应性强、感知范围广、统一性好的优点,但机器的综合感知困难.与人相比机器感知最主要的优点就是精确性强,机器传感器可以对相关的物理量进行定量检

 *基金项目:本文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N 59975079)资助.

收稿日期:1998-09-03;收修改稿日期:1999-06-03.

 

第17卷第2期2000年4月控制理论与应用

CONTROL T HE ORY AND APPLICATION S Vol .17,No .2

Apr .,2000

 

文章编号:1000-8152(2000)02-0220-05

测,根据传感器的精度,可以对相关的物理量检测到一定的精确度,而人对这些物理量只能通过定性的估计来比较大小;机器感知器对环境具有高度的承受能力,在一些人所不能到达的环境,机器往往可以胜任.例如:在有毒或有放射线刺激的环境下的监测,以及在超高压、超低压及核辐射环境下的检测等;到目前为止,机器能感知的范围远远超过人的感知范围.例如:人所看不到的红外线、紫外线,听不到的超声波等过强或过弱的感知信号,机器传感器大部分都能检测出来;由于所设计的传感器具有统一的标准,所以不同的同一种传感器所检测出的量具有统一性,不象人的感知具有个体差异;机器在感知单一信息时,往往很精确,范围很广,但是有许多综合信息需要同时感知时,机器实现起来就不象人那么方便.

3 人机一体化综合感知体系模型(The model

of the comprehensive perception of huma -chined intelligent system )

通过以上对人和机器感知特征的分析比较可知:有些信息只有人才能感觉到,而有些信息只有用机器传感器才能检测到,而且不同的人或传感器所感知或检测的范围也不一样.因此,在可能的情况下,应尽量将适合于人感知的任务交给人去感知,把适合于机器感知的任务交给机器去做.另外,可以根据人机的不同感知特征,采用人帮机或机帮人的方式,来增强整个系统的感知功能.为此,我们建立了以下人机一体化感知模型

.

图1中数字标号的含义如下:1———适合于人感知的信息;2———适合于机器感知的信息;3———人感知的信息向机器传递;

4———机器感知的信息向人传递;

5———机器对人本身的状态监测;6———人对机器状态的监控;

7———人感知的需要和机器感知信息融合的信息;8———机器感知的需要和人感知信息融合的信息;

9———人直接感知的信息;10———机器直接感知的信息;11———人机感知信息的融合信息.

4 实现方法研究(Study on the implement methods )

所谓的人机一体化信息感知,其关键在于人机信息感知的合理化分工与密切的协作配合.4.1 人机信息感知分工(Dividing the work of human

and machine 's perception )根据人和机器感知的不同特征,我们对人机信息感知进行了合理化分工,我们将适合于机器进行检测的精确度高的定量信息、人类感知阀值之外的信息、人类无能为力的恶劣环境及恶劣条件下的信息等交给机器去进行检测感知.对于模糊定性信息、整体综合信息、具有多义性的信息等信息的感知以及同时需要感知视觉、听觉、触觉、嗅觉等多种信息才能准确获得的信息通常交给人去感知[1~3].4.2 人机信息感知的融合(Fusing the human and

machine 's perception )

在信息感知过程中,常常需要人和机器进行综合感知,有时候有些信息需要先由人感知进行粗定位,然后由机器进行精确定位,而有些信息则需要先由机器进行感知,然后由人再去进行确认.有时候有些信息往往需要人和机器同时进行感知,然后对所感知信息进行融合才能获得所需的准确信息.

为了实现人机感知信息的融合,首先应该让人和机器都能充分了解对方感知的信息,为了让人能充分形象地理解机器所感知的信息,通常将机器所感知的信息以人类容易接受的形式(如:可视化的语音、图象等形式)表示出来,为此人们正不断地研究出各种各样的可视化理论方法,在建立人机一体化感知体系过程中,我们将借鉴一系列的可视化技术和方法.为了让人更好地理解机器所感知的信息,有时还需要将机器感知的精确信息模糊化.目前信息模糊化技术已经是比较成熟的技术,通常是根据机器感知输入信息的上下限,确定信息的论域U ,将输入信息的变化范围相应地映射到特定的论域上,其次给出输入信息量的模糊量级,最后建立这些模糊集的隶属度函数,常见的模糊隶属度函数有三角形函数、梯形函数、正态函数、高斯函数、钟形函数等

[7]

.

 2期人机一体化智能系统综合感知体系建模方法研究221

 

为了便于机器接受人的感知信息,综合考虑人的语言变量信息,常常还要用模糊定位规则,把每个语言值用估计的渐变函数定位,使之离散化、定量化、精确化.在自然语言中还常常利用修饰词来区分和刻划语言模糊值的程度,如:“较”、“很”、“稍微”、“相当”、“极”、“大约”、“近似”、“倾向于”等来描述模糊值.为此人们常常引入语言算子的概念,语言算子通常分成三类:语气算子、模糊化算子和判定化算子.其中语气算子是表达模糊值的肯定程度,如:很、微、极、略、比较、特别等,若把它放在模糊语言的前面,可调整该模糊语言词义的肯定程度.这就意味着,这类词可视为某种算子或变换,称之为语气算子,可表示为:

H λ∶H λ( A (μ)=( A (μ))λ

,

(1)

这里的H λ即称为语气算子,其中λ为一实数,当λ>1时,H λ叫做集中化算子(比如:“很”=H 2,“极”

=H 4);当λ<1时,H λ叫做松散化算子(比如:“略”=H 1/2,“微”=H 1/4);诸如“大约”、“几乎”、“近似”等修饰词属于模糊化算子,它是将肯定的转化为模糊的,把模糊的变得更加模糊.模糊算子可以用模糊线性变换来表示.给定模糊关系 E ∈(U ×U ),由 E 诱导的线性变换F :U ※U ,则:

F ( A )(μ)=∨v ∈U

( A (v )∧ E (v ,u )).(2)

一般情况下,这里所用的模糊关系 E ,通常是U

上的模糊相似关系;

E (v ,u )=e -(v -u )

2

, |v -u |<δ,

0, |v -u |≥δ.(3)

特别当U =R (实数域)时,可以置其中δ为适当选定的正实数;诸如“偏向”、“倾向于”、“多半是”等词汇,也可对模糊词给出一种粗糙的判断,叫做判定化

算子,它一般表示形式为:

P a ∶P a ( A )(u )=d a ( A (u )),

(4)

其中d a 是定义在[0,1]上的实函数:

d a (x )=0, x

1/2, a

1, x >1-a ,

(5)这里a ∈(0,1/2].如图2所示给出了d a 的示意图.特别地,称P 1/2为“偏向”;另外,有些语言变量根本

就无法以量化的形式出现,通常可以用语言变量加

表示该语言变量的程度来描述,例如:“天气好”可以用一天气好的模糊变量 W 和表示天气好程度的模糊量表示.此模糊量的范围亦可规格化为(0,1).

这样就可以将人和机器所感知的信息统一起来

进行信息融合[8].

在人机融合感知信息系统中,由于人和机器感知系统的不同特点,人和机器所感知信息的范围也

有所不同,人和机器所感知信息的不同范围可以用图3来表示.假设人和机器都基于自己的局域独立

感知相关信息.这些局域信息通过一定的手段送到

信息融合中心可构成融合中心的观测向量:

μ=(μm 1,μm 2,…,μm n ,μh 1,μh 2,…,μhn ).(6)信息融合中心基于μ获得全局信息,系统的这一全局信息可以通过模糊逻辑推理的方法获得融合信息,现将整个推理过程描述如下.

根据事先制定好的由系统的行为特征和领域专家的经验写成的模糊规则,运用模糊数学理论对模糊规则进行计算推理,实际上是根据模糊规则对人和机器感知的一系列信息进行综合匹配,以得到定性的用语言表示的量,即模糊输出的人机感知融合信息.

目前,模糊逻辑推理的方法很多,在此,利用最常用的Mamdani 推理法实现人机一体化信息感知融合,面对一个复杂系统,一般需要感知的信息是多方面的,所以应采用多输入多规则的推理,为了说明问题方便,这里以两输入多规则推理为例,其中一输入为人感知的模糊信息输入,另一输入为机器感知的精确信息输入.若有n 条规则,其推理过程的一般形式为:

If x is A 1and y is B 1then z is C 1If x is A 2and y is B 2then z is C 2

If x is A n and y is B n then z is C n

(7)

222 控制理论与应用17卷 

Now x is A ′and y =y ′Consequence then z is C ′

这里假设A ′看成是来自人感知的模糊信息,y ′看成是来自机器感知精确信息.其中A i 和A ′,B i ,C i 和C ′分别是不同论域X ,Y ,Z 上的模糊集合.则:

“If x is A i and y is B i then z is C i ”

的数学表达式为:

μA i (x )∧μB i (y )※μC i

(z ), i =1,2,…,n .(8)

利用Mandani 推理法,用Mandani 蕴含定义A ※B =A ∧B 作代换,上式即为:

[μA i (x )∧μB i (y )]∧μC i

(z ).(9)

由此,(7)式的推理结果为:

C ′=(A ′AN

D {y ′}) {[(A 1AND B 1)※

C 1]Y ∧Y [(A n AN

D B n )※C n ]}={(A ′AND {y ′}) [(A 1AND B 1)※C 1]}Y 1∧Y {(A ′AND {Y ′}) [(A n AND B n )※C n ]}=C 1′YC 2

′Y ∧YC n ′,(10)

其中C i

′=(A ′AND {y ′}) [(A i AND B i )※C i ]=[A ′ (A i ※C i )]I [{y ′} (B i ※C i )],

i =1,2,…,n .(11)

其隶属函数为:

μC i (Z )=∨x

{μA ′(x )∧[μA i (x )∧μC i (z )]}I ∨x

{μy ′(y )∧[μB i (y )∧μC i (z )]}=∨x

{μA ′(x )∧[μA i (x )∧μC i (z )]}I ∨x {μy ′(y )∧[μB i (y )}∧μC i (z )]}=(αA i ∧μC i (z ))I (αB i ∧μC i (z ))=(αA i ∧αB i ∧μC i (z )),i =1,2,…,n .

(12)

如果以两条两输入的规则为例,就可以得到以下两

个结论:

μC ′1(z )=αA 1∧αB 1∧μC 1(z ),(13)μC ′2

(z )=αA 2∧αB 2∧μC 2(z ).(14)其意义为分别从不同的规则得到不同的结论,其几何意义是分别在不同规则中用各自推理前件的总隶

属度去切割本推理规则中后件的隶属函数以得到输出结果.再对所有结论求模糊逻辑和,即进行“并”运算,便得到信息融合结果[9~10]

.即:

C ′=C 1′YC 2′Y ∧YC n ′.

(15)

以两条二输入规则的推理方法为例,整个推理过程

可用图4来表示

.

5 实例分析(An example )

在汽车驾驶系统中,一方面由于汽车的驾驶是人生命悠关的事,即使是目前最先进的技术也不能做到万无一失;另一方面真正的无人驾驶汽车所需

要花费的费用实在太大.因此,我们基于人机一体化思想,建议采用人机一体化智能驾驶方法来控制汽车的运行,为此我们建立了人机一体化智能驾驶模

拟系统的模型,并进行了相应的仿真实验.在该系统

 2期人机一体化智能系统综合感知体系建模方法研究223

 

中,我们采用了人机一体化综合感知模型.我们所建立的人机一体化智能驾驶信息综合感知体系的结构如图5所示.把适合于人感知的信息交给人去感知,把适合于机器感知的信息交给传感器去检测,在某些情况下,则采用人机感知融合的方式实现其对环境的感知.例如汽车在弯道转弯时,就需要通过人和机器的融合感知来确定汽车的行驶速度.此时驾驶员根据自己的经验定性判断路面的平整度,例如可

将路面平整度论域A 设置成:

A ={很不平整,不平整,平整,较平整,很平整},而汽车则可以通过自己本身的传感器检测出弯道的半径,在此可将弯道半径论域

B 设置成:

B ={很大,大,中,小,很小}. 根据驾驶员的驾驶经验,我们建立了汽车驾驶转弯模糊规则库,根据模糊推理获得最终的控制速度.其推理过程的一部分如图4中括号内关键字所示

.

6 结论(Conclusion )

本文基于人机一体化思想,建立了人机一体化

综合感知体系,研究了人机一体化信息融合方法,并以人机一体化智能驾驶系统为例作了简要说明,初步的实验结果表明所提出的人机一体化感知方法是切实可行的而且是行之有效的.本文所提出的人机信息综合感知方法在交通运输、航空航天、航海、生产制造等领域都将有非常广泛的应用.

参考文献(References )

[1] 路甬祥,陈鹰.人机一体化系统与技术立论[J ].机械工程学报,

1994,30(6):1-9

[2] 路甬祥,陈鹰.人机一体化系统与技术———21世纪机械科学的

重要发展方向[J ].机械工程学报,1994,30(5):1-7

[3] 路甬祥,陈鹰.人机一体化系统科学体系和关键技术[J ].机械

工程学报,1995,31(1):1-7

[4] [日]浅居喜代治编著,刘送高译.现代人机工程学概论[M ].北

京:科学出版社,1992

[5] 丁玉兰主编.人机工程学[M ].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

1991

[6] 杨灿军.人机一体化智能系统理论与实践研究探索[D ].杭州:

浙江大学,1997

[7] 刘有才等.模糊专家系统原理与设计[M ].北京:北京航空航天

大学出版社,1995

[8] 王立新.自适应模糊系统与控制———设计与稳定性分析[M ].

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1995

[9] 窦振中.模糊逻辑控制技术及其应用[M ].北京:北京航空航天

大学出版社,1995

[10] Jie Ren and Thom as B Sheri dan .An adaptive deci sion aid for real

environments [J ].IEEE Trans .on Syst .,Man ,and Cybern .,1995,25(10):1384-1391

本文作者简介

杨灿军 1969年生.工学博士.1997年毕业于浙江大学,获博士学位.现为浙江大学流体传动及控制国家重点实验室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人机一体化,智能系统理论,机器人,机械电子工程,信息网络技术等.曾参加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多个科研项目的研究,已发表相关学术论文十余篇.

陈 鹰 1962年生.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机械电子工程,人机一体化,机器人等.

224 控制理论与应用17卷 

人工智能课程设计

滑块问题求解系统 一、设计任务 用智能搜索算法中的盲目搜索和启发式搜索这两类基本方法设计八数码问题的求解系统。所谓八数码问题是指这样一种游戏:将分别标有数字1,2,3,…,8 的八块正方形数码牌任意地放在一块3×3 的数码盘上.放牌时要求不能重叠.于是,在3×3 的数码盘上出现了一个空格. 现在要求按照每次只能将与空格相邻的数码牌与空格交换的原则,将任意摆放的数码盘逐步摆成某种特殊的排列.如下图表示了一个具体的八数码问题求解. 二、设计环境及使用说明 设计环境主要采用VC++开发环境。 三、系统已实现的功能 用广度优先搜索算法和两种A*搜索算法实现八数码问题的求解系统。 四、算法思想及分析 1、广度优先搜索算法 算法思想: 这是一种盲目搜索算法。算法主要思想是从初始结点开始依次沿其上下左右四个方向扩展结点,并逐一检查这些后继结点是否为目标结点,若不等于目标结点则把该后继结点插入到数组末尾。然后取数组中未扩展的第一个结点重复以上操作,直到得到目标结点为止或在限定步数以内未得到解。 数据结构: 算法当中的结点用结构体实现, typedef struct{ int num[9]; //八个数码用一个一维数组来存储。 char expension; //记录是否可以扩展,Y代表可以扩展,N代表不可以。 char bandirect; //表示不可以执行的操作,'L'代表不能左移,'R'代表不能右 移,'U'代表不能上移,'D'代表不能下移,'C'代表可以任 意移动。 int father; //记录父节点的下标。 }Node; 扩展的结点存储在数组里: Node node[MAXSIZE]; //将搜索过的状态存储于该数组中。 算法当中遇到的问题和解决方法: 1)如何去表达八个数码的位置和每个结点状态的表示 用一维或二维数组去表示八个数码的位置关系,每个结点包含了一个一维数组 (用来表示八个数码的位置关系),可扩展标记(用来标识一个结点是否被扩 展过,避免重复扩展),限制移动方向的标记(避免一个结点在一个方向的重 复扩展),记录父节点的指针(父节点下标)。 2)如何以最简洁的方式表达一个结点在其四个方向的扩展 设定一个数组用以存储该结点在每个方位是否可扩展。操作一个结点时先根据

智能制造背景下的感知系统方案

智能制造背景下的感知系统 目录 摘要 (2) 智能感知技术 (2) 感知技术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2) 基于人体分析 (3) 基于行为分析 (3) 基于车辆分析 (4) 基于图像分析 (4) 智能感知技术在不同领域的应用 (5) 我国发展感知信息技术具备有利条件 (6) 我国在发展感知技术方面的不足与改进方法 (7) 世界各国对于智能制造的发展动向 (7) 结束语 (9) 参考文献 (10)

摘要:当前,以移动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为代表的信息技术加速创新、融合和普及应用,一个万物互联智能化时代正在到来。感知信息技术以传感器为核心,结合射频、功率、微处理器、微能源等技术,是未来实现万物互联的基础性、决定性核心技术之一。尤其是,感知信息技术不同于传统的计算和通信技术,无需遵循投资巨大、风险极高、已接近物理极限的传统半导体的“摩尔定律”,而是在成熟半导体工艺上的多元微技术融合创新,即“More than Moore”/“超越摩尔”。 关键词:智能感知技术互联网 智能感知技术 首先,我们要知道的是什么是智能感知技术。所谓的智能感知技术就是重点研究基于生物特征、以自然语言和动态图像的理解为基础的“以人为中心”的智能信息处理和控制技术,中文信息处理;研究生物特征识别、智能交通等相关领域的系统技术。

当前,以移动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为代表的信息技术加速创新、融合和普及应用,一个万物互联智能化时代正在到来。感知信息技术以传感器为核心,结合射频、功率、微处理器、微能源等技术,是未来实现万物互联的基础性、决定性核心技术之一。尤其是,感知信息技术不同于传统的计算和通信技术,无需遵循投资巨大、风险极高、已接近物理极限的传统半导体的“摩尔定律”,而是在成熟半导体工艺上的多元微技术融合创新,即“More than Moore”/“超越摩尔”。 PC时期Wintel联盟垄断了整整20年,移动互联网时期ARM+安卓又形成了新一轮垄断。在如今的感知时代,“超越摩尔”是我国一个打破垄断束缚的难得历史机遇,如果加大在此领域的扶持力度,充分发挥已有的半导体产业基础和市场优势,有很大可能在未来智能时代实现赶超发展,抢占产业竞争制高点。 感知技术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其次,我们要重视感知技术的必要性和紧迫性。信息技术从计算时代、通讯时代发展到今天的感知时代经历了三个浪潮:PC的普及产生了互联网,智能手机的普及形成了移动互联网,今天传感器的普及将促成物联网。Gartner2014技术趋势报告显示,未来5—10年,物联网技术将达到实质生产高峰期,截至2020年,将有260亿台设备被装入物联网,这将引领信息技术迈向智能时代——计算、通讯、感知等信息技术的深度融合万物互联的时代。一个感知无所不在、联接无所不在、数据无所不在、计算无所不在的万联网生态系统,将全面覆盖可穿戴、机器人、工业4.0、智能家居、智能医疗、智慧城市、智慧农业、智慧交通等。如果把整个智能社会比作人体,感知信息技术则扮演着五官和神经的角色。 感知信息技术是未来智能时代的重要基础。智能时代,物联网、传感器会遍布在生活、生产的各个角落。据《经济学人》预测,到2025年城市地区每4平方米就会有一个智能设备。智能城市、智能医院、智能高速公路等将依靠传感器实现万物互连并自动做出决策;智能制造通过在传统工厂管理环节和生产制造设备之间部署以传感器为代表的一系列感知信息技术以实现自动化、信息化和智能化。一直以来,美国、德国、日本等国都非常重视感知信息技术的发展。美国早在1991年就将传感器与信号处理、传感器材料和制作工艺上升为国家关键技术予以扶持,近年来更是每年投入数十亿美元用于传感器基础项目研究。 感知信息技术领域将催生万亿级的市场。感知信息技术领域涉及材料、传感器设备、控制系统以及其上承载的数据增值开发和信息服务。智能手机和可穿戴设备的广泛普及应用,使传感器设备需求增势迅猛,而无所不在的传感器也将引发未来大规模数据爆炸,到2020年,来自传感器的数据将占全部数据的一半以上。大数据的充分利用和挖掘,还将不断催生新应用和新服务。预计到2020年相关的物联网产品与服务供应商将实现超过3000亿美元的增值营收,并且主要集中在服务领域。 发展安全可控的感知信息技术有利于保障国家经济社会安全。我国是网络大国,却不是网络强国,无论是芯片、操作系统,还是应用系统,受制于人的局面依然严峻。未来,在万

无人机介绍

飞行器大疆PHANTOM 4 PRO 产品类型四轴飞行器 产品定位专业级 悬停精度垂直:±0.1m(视觉定位正常工作时);±0.5m(GPS定位正常工作时) 水平:±0.3m(视觉定位正常工作时);±1.5m(GPS定位正常工作时)m 旋转角速度最大旋转角速度:250°/s(运动模式);150°/s(姿态模式) 升降速度最大上升速度:6m/s(运动模式);5m/s(定位模式) 最大下降速度:4m/s(运动模式);3m/s(定位模式) 飞行速度最大水平飞行速度:72km/h(运动模式);58km/h(姿态模式);50km/h(定位模式)飞行高度最大飞行海拔高度:6000m 飞行时间约30分钟 轴距350mm 遥控器 工作频率 2.400-2.483GHz和5.725-5.850GHz 控制距离FCC:7000m;CE:3500m(无干扰、无遮挡)m 发射功率 2.400-2.483GHz FCC:26dBm;CE:17dBm 5.725-5.850GHz FCC:28dBm;CE:14dBm 云台 角度控制精度俯仰:-90°至+30° 可控转动范围±0.03° 控制转速俯仰:90°/s 相机 镜头FOV84°;8.8mm/24mm(35mm格式等效);光圈f/2.8-f/11 带自动对焦(对焦距离1m-无穷远) 传感器1英寸CMOS;有效像素2000万(总像素2048万) ISO范围视频:100-3200(自动);100-6400(手动) 照片:100-3200(自动);100-12800(手动) 快门速度机械快门:8-1/2000s 电子快门:1/2000-1/8000s 照片分辨率 3:2宽高比:5472×3648 4:3宽高比:4864×3648 16:9宽高比:5472×3078 PIV拍照尺寸:16:9宽高比: ?5248×2952(3840×216024/25/30p,2720×153024/25/30p, 1920×108024/25/30p,1280×72024/25/30p) ?3840×2160(3840×216048/50p,2720×153048/50p, 1920×108048/50/60p,1280×72048/50/60p) 17:9宽高比: ?4896×2592(4096×216024/25/30p) ?4096×2160(4096×216048/50p) 录像分辨率 H.265 ?C4K:4096×216024/25/30p@100Mbps

智能设计

智能设计关键技术

第六章智能设计关键技术 6.1 智能制造系统的设计 智能制造系统是基于人工智能研究,为应对不断增长的设计信息和工艺信息,以及随之带来的生产线和生产设备内部信息的增加而出现的先进制造系统。通过借助计算机模拟的人类专家的智能活动,智能制造系统可以进行分析、判断、推理、构思和决策,取代或延伸制造环境中人的部分脑力劳动。同时,通过收集、存储、完善、共享、继承和发展人类专家的制造智能,将其融入感知、决策、执行等制造活动中,赋予产品制造在线学习和知识进化的能力。制造系统的智能化提高了其对于爆炸性增长的制造信息的处理能力、效率及规模,表现出高度灵活、敏捷、智能的特征,使得制造系统由原先的能量驱动型转变为信息驱动型。智能制造系统代表着制造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的主导趋势和必然结果,蕴含着丰富的科学内涵,汇聚了广泛的产业链和产业集群,是高新技术的制高点。 6.1.1 智能制造系统的构成 一般而言,制造系统在概念上认为是一个复杂的相互关联的子系统的整体集成,从制造系统的功能角度,可将智能制造系统细分为设计、计划、生产和系统活动四个子系统。 在设计子系统中,智能制定突出了产品的概念设计过程中消费需求的影响;功能设计关注了产品可制造性、可装配性和可维护及保障性。另外,模拟测试也广泛应用智能技术。 在计划子系统中,数据库构造将从简单信息型发展到知识密集型。在排序和制造资源计划管理中,模糊推理等多类的专家系统将集成应用。 智能制造的生产系统将是自治或半自治系统。在监测生产过程、生产状态获取和故障诊断、检验装配中,将广泛应用智能技术。 从系统活动角度,神经网络技术在系统控制中已开始应用,同时应用分布技术和多元代理技术、全能技术,并采用开放式系统结构,使系统活动并行,解决系统集成。 6.1.2 智能制造系统的设计要素 智能制造系统的设计是基于人机一体作业研究,通过信息整合与分析,优化制造系统内部作业模式,提高作业效率及可靠性,以达到智能化制造的目的的设计活动。智能制造系统所处的环境以及对其功能要求决定了在设计时要注意三个方面的要求,即要满足可靠性,适应性和可扩充性,因此应采用开放式

无人机定位追踪与反制系统V1.2 (1)

无人机追踪定位与反制系统西安汉科通信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1概述 近年来,无人机迎来爆炸式发展,消费级无人机在给人们日常生活带来方便和乐趣之时,不规范的无人机飞行造成的威胁也与日俱增——据统计,自2015年8月至2016年9月,仅在美国就发生了726起无人机事故。在中国,无人机坠落伤人、逼停航班和列车的事情也屡屡发生,2017年4月,短短17天之内,双流机场附近就出现了至少9起无人机在机场禁飞区“黑飞”事件,导致100多趟航班受影响。 自无人机诞生之日起,识别和拦截无人机的反无人机系统就一直在研发与尝试中。反无人机,首先要识别和探测无人机。“飞行高度低、飞行速度慢、飞机体积小、重量轻”,这是一般军用和民用无人机共同具备的特点,这种“低慢小”的特点给无人机的探测带来一定的难度。 2无人机探测技术 目前常用的无人机探测技术包括雷达、光电探测、音频探测、无线电信号探测等。 2.1雷达探测技术 通过雷达发射电磁波对目标进行照射并接收其回波,由此获得目标至电磁波发射点的距离、距离变化率(径向速度)、方位、高度等信息。 由于无人机体积小,材质多为塑料,本身透波性好,雷达波反射少,RCS (雷达散射截面积)天生低,大约为0.01平米量级,比起先进隐身飞机来也毫不逊色;速度慢,多普勒效应不太明显,容易被雷达当成地杂波忽略;飞行高度低,受地面和树木房屋等强杂波影响大,微弱信号容易被强杂波淹没。 2.2光电探测 光电探测是利用可见光摄像机和红外热像仪传感器组合,对需要进行监控的区域进行全天时视频探测与监视。采用红外热像点目标跟踪、目标图像识别算法技术、伺服驱动光电转台技术等技术对低空、低速飞行的小型无人机进行探测、分类和跟踪。缺点首先是摄像头只能对准一个方位,如果单位面积很大,则需要安装多套系统,同时,视线盲区无法避免;其次,黑夜和浓雾情况下,摄像头基

智能化制造背景下的感知系统

智能制造背景下的感知系统 一、智能制造的内涵 (一)概念 关于智能制造的研究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起始于20世纪80年代人工智能在制造领域中的应用,智能制造概念正式提出,发展于20世纪90年代智能制造技术、智能制造系统的提出,成熟于21世纪以来新一代信息技术条件下的“智能制造(Smart Manufacturing)”。 世纪80年代:概念的提出。1998年,美国赖特(Paul Kenneth Wright )、伯恩(David Alan Bourne)正式出版了智能制造研究领域的首本专著《制造智能》(Smart Manufacturing),就智能制造的内涵与前景进行了系统描述,将智能制造定义为“通过集成知识工程、制造软件系统、机器人视觉和机器人控制来对制造技工们的技能与专家知识进行建模,以使智能机器能够在没有人工干预的情况下进行小批量生产”。在此基础上,英国技术大学Williams教授对上述定义作了更为广泛的补充,认为“集成范围还应包括贯穿制造组织内部的智能决策支持系统”。麦格劳- 希尔科技词典将智能制造界定为,采用自适应环境和工艺要求的生产技术,最大限度的减少监督和操作,制造物品的活动。 ——20世纪90年代:概念的发展。20世纪90年代,在智能制造概念提出不久后,智能制造的研究获得欧、美、日等工业化发达国家的普遍重视,围绕智能制造技术(IMT)与智能制造系统(IMS)开展国际合作研究。1991年,日、美、欧共同发起实施的“智能制造国际合作研究计划”中提出:“智能制造系统是一种在整个制造过程中贯穿智能活动,并将这种智能活动与智能机器有机融合,

将整个制造过程从订货、产品设计、生产到市场销售等各个环节以柔性方式集成起来的能发挥最大生产力的先进生产系统”。 ——21世纪以来:概念的深化。21世纪以来,随着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及应用,智能制造被赋予了新的内涵,即新一代信息技术条件下的智能制造(Smart Manufacturing)。2010年9月,美国在华盛顿举办的“21世纪智能制造的研讨会”指出,智能制造是对先进智能系统的强化应用,使得新产品的迅速制造,产品需求的动态响应以及对工业生产和供应链网络的实时优化成为可能。德国正式推出工业4.0战略,虽没明确提出智能制造概念,但包含了智能制造的内涵,即将企业的机器、存储系统和生产设施融入到虚拟网络—实体物理系统(CPS)。在制造系统中,这些虚拟网络—实体物理系统包括智能机器、存储系统和生产设施,能够相互独立地自动交换信息、触发动作和控制。 综上所述,智能制造是将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先进自动化技术、传感技术、控制技术、数字制造技术结合,实现工厂和企业内部、企业之间和产品全生命周期的实时管理和优化的新型制造系统。 (二)特征 智能制造的特征在于实时感知、优化决策、动态执行等三个方面:一是数据的实时感知。智能制造需要大量的数据支持,通过利用高效、标准的方法实时进行信息采集、自动识别,并将信息传输到分析决策系统;二是优化决策。通过面向产品全生命周期的海量异构信息的挖掘提炼、计算分析、推理预测,形成优化制造过程的决策指令。

建筑智能化系统设计案例

建筑智能化系统设计案例 工程概况 宁波浙电?北岸财富中心是集商贸、办公、餐饮、娱乐、文体休憩为一体的城市建设综合体,是宁波具有个性特色的区域商务中心。宁波浙电?北岸财富中心的用地面积为39200m2,总建筑面积98010m2。其中办公面积为14975m2,商业面积为23035m2。 宁波浙电?北岸财富中心一共分为7个主楼。每栋楼为九层,一至两层为商铺,三至九层为办公区域。办公室是大开间结构,内部具体划分今后由入住企业二次装修完成。 5#楼南北楼之间的裙楼为娱乐中心。 弱电中心机房位置在5#楼南楼二层(A’和C’轴线中间)。 工程的环境条件: 室内温度0~40℃;室外温度-10~50℃ 最大相对湿度98% 气候:海洋性气候、盐雾腐蚀 电源:三相交流:380V、50HZ 单相交流:220V、50HZ 波动范围:电压15%、频率2% 系统建设目标 宁波浙电?北岸财富中心智能化弱电系统建设应该体现现代化区域商业中心的特点,紧紧围绕以下两个目标来进行考虑: (一)建立一个为各种商业活动(如办公、会议、餐饮、休憩等)而服务的高技术平台; (二)充分考虑为宁波浙电?北岸财富中心各项管理提供一个高效、可靠的管理手段和环境,提供一个良好和舒适的工作环境。 设计宁波浙电?北岸财富中心智能化弱电系统时,应该紧紧围绕以上两个目标,结合设计单位的实际工程经验及目前占主流地位的成熟技术、产品,进行详细的设计,供业主方在建设时参考。 设计内容(招标范围) 根据工程的实际情况,在北岸财富中心建设下列十一个智能化子系统,这些系统包括: 信息网络系统 1、无线通信(对讲)子系统 信息管理系统 2、楼宇自动化控制子系统(BAS) 3、公共广播子系统(PAS) 4、安全防范系统 5、一卡通管理系统 6、安全防范系统(CCTV) 辅助系统 7、电子信息防雷接地子系统 8、备用电源(UPS)子系统 9、机房建设 10、室内综合管路系统 设计依据 针对宁波浙电?北岸财富中心智能化弱电系统项目,本工程主要依据下列标准、规范和文件进行设计: 《智能建筑设计标准》 GB/T50314-2000 《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 JGJ-T16-92

基于多源信息融合的无人机感知与规避研究_李耀军

1 引 言(Introduction) 未来的无人机将向着实战化、智能化、多能化的方向发展,并可实现与有人驾驶飞机的混合编队。它们能全天候、全空域执行侦察、预警、通信、精确打击、核打击、战斗支援、救援、补给甚至自杀性攻击等多种任务。无人机在现代数字战场中的突出优点和惊人表现,使得各国竞相研制,目前无人机已经大量使用。截止2006年,全球研制无人机的国家有30多个,研制型号有150余种,已有50多个国家的军队装备了140余种型号的无人机。 美国是最早研制无人机的国家之一,目前已投入使用的无人机多达75种、近1400架,形成了高、中、低空,远、近距离,战略、战役、战术等各层面搭配的无人机作战网络。以色列在无人机领域仅次于美国,其研制的无人机有17种之多。据悉,从20世纪50年代至今,俄已研制出20多种 * 此项工作得到如下基金资助:国家重点基金,项目批准号:60634030;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批准号:60702066;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项目,项目批准号:NCET-06-0878;航空基金,项目批准号:20090853013,西北工业大学校翱翔之星计划。 型号。英、法、德、意等国,在无人机领域虽不像美军那样称雄世界,但也都有一定实力。 随着无人机的大量使用,中空、低空、超低空的空域变得越来越“拥挤”,从而给飞行器带来越来越严峻的安全隐患。美军已经发生了数起无人机与直升飞机碰撞事件——虽然美国国防部只公开承认了其中的一次——2004年11月,陆军的l 架“大乌鸦”无人机与1架OH-58D “基奥瓦勇士”直升机在伊拉克上空相撞,所幸没有造成人员伤亡和严重的装备损失。 随着无人机在和平时期训练及参与作战中的广泛使用,无人机之间以及无人机对有人飞机造成了直接的威胁,如何避免它们与其他飞机碰撞已经成了一个非常值得关注的问题。虽然美军已经建立起防止无人机与有人飞机碰撞的机制,但还远没有达到安全的程度,正在致力于研究提高无人机飞行安全性的更可靠解决方案,而感知-规避系统[1, 2]可以确保无人机具有与有人机同样的安全性[3-7]。 基于多源信息融合的无人机感知与规避研究* 李耀军,潘泉,杨峰,李军伟,朱英 西北工业大学 自动化学院 西安 710072 E-mail: liyaojun@https://www.wendangku.net/doc/8b3712676.html, 摘 要: 无人机和有人飞机安全共享空域是无人机发展的一个关键问题。本文基于多源信息融合对无人机感知与规避做了深入研究。通过多传感器信息融合技术解算并共享无人机与有人飞机的坐标和实时运动状态,利用多模态图像的优势互补,实现昼夜、远距离、高分辨率的目标检测、识别与跟踪,从而提高无人机感知与规避的实时性与可靠性。借鉴有人飞机空中交通警戒与防撞系统的基本工作原理,通过机载计算机计算相关参数,判定闯入飞机对自身安全的威胁程度,并提供预警分析与决策。最后,结合实际情况给出了无人机的规避策略,包括避让方法和协调解脱。 关键词: 感知与规避,多源信息融合,多模图像融合,预警分析,规避策略 Multi-source Information Fusion for Sense and Avoidance of UAV * LI Yao-Jun, PAN Quan, YANG Feng, LI Jun-Wei, ZHU Ying School of Automation, Northwestern Polytechnical University, Xi ’an 710072, P.R.China E-mail: liyaojun@https://www.wendangku.net/doc/8b3712676.html, Abstract: Sharing safety airspace is a key issue for UAV and manned aircraft as the development of UAV. In this paper, UAV airspace obstacles sense was thoroughly studied based on multi-source information fusion. Through multi-sensors information fusion technologies, positions and runtime space state of UAV were computed and shared with manned aircraft. Taking advantage of alternative ascendancy of multi-image was to realize all-time, all-weather, remote and high-resolution of target detecting, identifying and tracking. So the run-time and reliabilities of airspace obstacles sense for UAV was improved greatly. Referring the basically working principle of the manned aircraft air traffic alert and collision avoidance system, we determine the aircraft whether fly into a threat to the safety of their own and provide early warning analysis and decision-making by calculating the relevant parameters. Finally, avoid strategies are given according to the actual situation, including avoidance methods and make way mutually. Key Words: Sense And Avoidance; Multi-source Information Tusion; Multi-mode Image Fusion; Warning Analysis; Avoidance Strategy Proceedings of the 29th Chinese Control Conference July 29-31, 2010, Beijing, China

智能态势感知系统

智能态势感知系统 产品简介 产品文档

【版权声明】 ?2013-2018 腾讯云版权所有 本文档著作权归腾讯云单独所有,未经腾讯云事先书面许可,任何主体不得以任何形式复制、修改、抄袭、传播全部或部分本文档内容。 【商标声明】 及其它腾讯云服务相关的商标均为腾讯云计算(北京)有限责任公司及其关联公司所有。本文档涉及的第三方主体的商标,依法由权利人所有。 【服务声明】 本文档意在向客户介绍腾讯云全部或部分产品、服务的当时的整体概况,部分产品、服务的内容可能有所调整。您所购买的腾讯云产品、服务的种类、服务标准等应由您与腾讯云之间的商业合同约定,除非双方另有约定,否则,腾讯云对本文档内容不做任何明示或模式的承诺或保证。

文档目录 产品简介 产品概述 产品优势 应用场景

产品简介 产品概述 最近更新时间:2018-12-18 17:16:40 什么是腾讯态势感知(私有云)? 腾讯态势感知(私有云)(下文也叫御见)是腾讯面向政府、军队、金融、制造业、医疗、教育等大型企事业单位,推出的安全大数据分析及可视化平台。御见以安全检测为核心、以事件关联分析和腾讯威胁情报为重点、以 3D 可视化为特色、以可靠服务为保障,可针对企业面临的外部攻击和内部潜在风险,进行深度检测,为企业提供及时的安全告警。通过对海量数据进行多维度分析和及时预警,能及时智能处理安全威胁,实现企业全网安全态势可知、可见、可控的闭环。 主要功能 态势总览 通过态势总览,直观展示企业在全网范围内的资产安全状况、最新待处理威胁、风险事件、安全事件趋势等,运用安全评分、趋势图、柱状图、分布图等直观图形,实现可视化展示,结合平台所收集、加工、分析后的多维数据,直观查看结果,方便安全运维人员及时发现和处理威胁,从而帮助客户有效洞察企业所面临的外部威胁和内部脆弱性风险,极大地提高了安全运维团队的监测、管理、处置安全事件的效率。 资产感知 提供资产可视功能,帮助用户从资产的角度了解安全态势。盘点现有资产,对资产进行编辑管理。通过流量发现、第三设备导入、用户主动添加等手段,摸清企业内网资产,建立完整、丰富的资产库,为实现威胁、风险事件与企业内网资产紧密关联打下基础,方便运维人员对企业内网资产进行管理。 威胁发现 对接第三方设备日志、流量日志、威胁情报等数据,御见大数据分析平台对数据进行清洗、过滤、归一后,进行安全规则检测,实时发现最新威胁事件,并进行威胁态势感知与威胁事件告警,方便运维人员查询具体的威胁事件,从中获得威胁事件更详细信息,帮助调查分析、溯源事件、联动处置问题。 风险预警 实时收集互联网最新安全漏洞情报,向客户传递最新漏洞情报。通过持续监控外部威胁和内部风险,全面分析事件详情,为客户提供专业的处置方案,协助客户快速定位问题、精准定位溯源、及时正确处置威胁,做到及时查漏补缺、防患未然。

人工智能与专家系统课程设计

目录 1.设计任务 1.1 设计题目 1.2设计要求 1.3设计任务 2.方案设计 2.1原理 2.2 具体设计方法 3.系统实施 3.1 系统开发环境 3.2系统主要功能介绍 3.3处理流程图 3.4 核心源程序 3.5系统运行结果 4.开发心得 4.1设计存在的问题 4.2进一步改进提高的设想 4.3经验和体会 5.参考文献

1. 设计任务 1.1 设计题目 在一个3*3的方棋盘上放置着1,2,3,4,5,6,7,8八个数码,每个数码占一格,且有一个空格。这些数码可以在棋盘上移动,该问题称八数码难题或者重排九宫问题。 1.2 设计要求 其移动规则是:与空格相邻的数码方格可以移入空格。现在的问题是:对于指定的初始棋局和目标棋局,给出数码的移动序列。 1.3 设计任务 利用人工智能的图搜索技术进行搜索,解决八数码问题来提高在推理中的水平,同时进行新方法的探讨。 2. 方案设计 2.1 原理 八数码问题是个典型的状态图搜索问题。搜索方式有两种基本的方式,即树式搜索和线式搜索。搜索策略大体有盲目搜索和启发式搜索两大类。盲目搜索就是无“向导”的搜索,启发式搜索就是有“向导”的搜索。 2.2 具体设计方法 启发式搜索 由于时间和空间资源的限制,穷举法只能解决一些状态空间很小的简单问题,而对于那些大状态空间的问题,穷举法就不能胜任,往往会导致“组合爆炸”。所以引入启发式搜索策略。启发式搜索就是利用启发性信息进行制导的搜索。它有利于快速找到问题的解。 由八数码问题的部分状态图可以看出,从初始节点开始,在通向目标节点的路径上,各节点的数码格局同目标节点相比较,其数码不同的位置个数在逐渐减少,最后为零。所以,这个数码不同的位置个数便是标志一个节点到目标节点距离远近的一个启发性信息,利用这个信息就可以指导搜索。即可以利用启发信息来扩展节点的选择,减少搜索范围,提高搜索速度。 启发函数设定。对于八数码问题,可以利用棋局差距作为一个度量。搜索过程中,差距会逐渐减少,最终为零,为零即搜索完成,得到目标棋局。 3. 系统实施 3.1 系统开发环境 Windows操作系统、SQL Server 200X 3.2 系统主要功能介绍 该搜索为一个搜索树。为了简化问题,搜索树节点设计如下: struct Chess//棋盘

无人机城市可视化管理系统方案

无人机的城市可视化管理系统技术方案书

目录 1. 项目背景 ...................................... 错误!未定义书签。 2. 系统结构 ...................................... 错误!未定义书签。 硬件系统 ...................................... 错误!未定义书签。 巡检无人机................................ 错误!未定义书签。 软件系统 (6) 账户注册、登录............................ 错误!未定义书签。 3. 售后及运维 .................................... 错误!未定义书签。 4. 相关案例 ...................................... 错误!未定义书签。 5. 公司介绍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项目背景 随着城市管理精细化程度的提升,要求我们在城市日常管理中的方法不断推陈出新,探索新的高效的管理手段是大势所需。无人机作为一项空中视野的管理工具,在城市管理中有不可或缺的地位。无人机可以搭载采集数据所需的设备,在特殊情况下进行空中数据采集;其在采集过程中的图像和视频可以实时回传到管理中心,使得地面控制人员实时掌握信息,并根据掌握的信息控制和调整无人机的飞行状态和路径;无人机”在整治脏乱差、监督占道经营、流动设摊、高空违建、建筑工地管理、四位一体巡查河道等取证方面优势更明显,通过航拍,执法死角一览无遗,提高了市容环境综合整治效率。 但目前城市管理部门在无人机的使用上没有很好的管理过程,不论是采购的无人品牌型号不一,使用的能力高低不等,使用的模式和目标也没有统一的合理的规划,没有引入先进科技对无人机进行科学管控,导致无人机在城市管理上没有得到很好的利用。只有通过规范统一的进行无人机采购,使用培训,才能建立良好的无人机操控基础;引入先进技术,才能精准控制无人机进行作业;对功能模块进行标准配备,才能更科学地进行高效执行和集中管理。

智能化系统设计原则

智能化系统设计原则 对于xxxxxx新厂智能化系统建设设计,我们结合企业厂区智能化建设用户要求,及多年来智能化系统设计经验,xxxxxx新厂智能化系统设计满足以下原则: 先进性 采用网络化与人性化管理设计,集成化和数字化的主流产品为核心设备,智能一体化的总体设计与实施。 开放性 为了满足系统所选用的技术和设备的协同运行能力、系统投资的长期效应以及系统功能不断扩展的需求,必须追求系统的开放性。本系统设计中各子系统均提供了标准化和开放性的接口协议,保证了各子系统之间的网络化与集成化实现。 可靠性 系统的整体结构及其关键部件均考虑采用容错技术,使系统具有足够的冗余和备份能力,并在关键设备设有备品和备件,确保系统运行的可靠性。 可扩充性 智能建筑所应用的技术不断向前发展,往往需要对系统进行扩充,或增加与其他系统的互连。设计时充分考虑满足易于系统在、未来使用上扩充和升级的要求,各系统为将来提供部分预留节点。 安全性 在系统设计中,既考虑信息资源的充分共享,更要注意信息的保护和隔离。在线路设计上利用网络实时在线检测,具有故障报警提示分析功能;网络对外出入口处,充分考虑网络信息数据安全性。 管理可控性和维护简易性 任何先进的技术和产品要发挥良好的应用都不能违背三分技术和七分管理的通则,因此我们在系统设计以至于将来的施工和管理方面自始至终都将未来的系统管理作为一项重要的工作加以谨慎考虑。 我们采取先进实用的技术,实现简约化的管理和维护的指导思想,以设备功

能模块化,系统控制分级化为原则,为用户提供即强大又容易控制的系统硬件、软件管理功能,也便于故障诊断和日常维护。 实用性 系统设计时,充分考虑各类产品的性能价格比,对关键性的产品应以性能的先进性为主要考虑因素,以提高系统的整体水平,对非关键性产品则以实用性为主。 同时响应招标文件要求满足以下要求: 1.系统设计符合我国有关法律法规,符合国家有关标准和行业管理条例。 2.系统所采用的所有设备(材料)通过国家相关行业管理部门和质量监督部门的检测认证。 3.系统的技术性能和质量指标达到国内先进水平,采用国内外通用的最新先进技术和优质品牌产品,并充分考虑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适度超前。并适合工业生产的建筑特点和使用特点。系统在安装调试、操作使用、维护保养等方面简便易行。 4.系统以经济实用为原则,采用经过工程运行验证的成熟的先进技术和产品,性能稳定、可靠。具有较高的性能价格比,确保本工程成为技术先进、可靠实用、经济合理的、具有国内领先水平的智能建筑。 5、系统提供符合国际标准的软件、硬件、通信、网络、操作系统和数据库管理系统等诸方面的接口与工具,保证整个系统的互联及信息的集成。 6、标准化、模块化:采用标准化、模块化的设计和产品(包括软件)。 7、系统设计考虑到未来发展,保证系统结构与前端设备的可调整性和可扩展性,留有必要的冗余,便于系统升级、扩展。 8、安全性、可靠性:采用安全设计技术,确保楼宇内的人员、设备、重要文件资料、信息等的安全,严防非授权用户的侵入和机密信息的泄露;采取必要的冗余技术保证系统及其运行的可靠性、稳定性。 9、实用性:开发的应用系统能完全满足xxxxxx新厂区的各项功能要求,特别符合管理和使用性能要求。系统易学易用,具有良好的人机界面和联机帮助功能。同时有针对各种场景的提示信息,为用户提供正确导航。

智能感知设备及感知系统的制作技术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智能感知设备及感知系统,所述感知设备包括:具备多个传感器的传感器单元、与数据平台相连接的无线通信模块、存储模块、以及处理模块;所述处理模块与所述传感器单元、无线通信模块和存储模块相连接;所述处理模块根据加速度传感器的检测结果并利用预设检测算法来获知用户的运动情况;所述感知设备具有多种模式,不同模式对应不同的预设检测算法,用户通过对感知设备进行模式设定来对所述预设检测算法进行选择;本技术所述感知设备能耗极低,能够实现与数据平台的互联,且支持多种传感器的接入,稳定性和灵敏度均较高,存储能力强。 权利要求书 1.一种智能感知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感知设备包括:具备多个传感器的传感器单元、与数据平台相连接的无线通信模块、存储模块、以及处理模块;所述处理模块与所述传感器单元、无线通信模块和存储模块相连接; 所述传感器单元包括: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环境光传感器、磁场传感器、加速度传感器和震动传感器中的至少两个;所述无线通信模块至少包括WIFI芯片; 所述处理模块根据加速度传感器的检测结果并利用预设检测算法来获知用户的运动情况;所述感知设备具有多种模式,不同模式对应不同的预设检测算法,用户通过对感知设备进行模式设定来对所述预设检测算法进行选择。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感知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传感器单元还包括:风速传感器、pH值传感器、光照度传感器、溶解氧传感器、二氧化碳传感器、空气质量传感器、门磁传感器、噪声传感器中的至少一个; 所述感知设备还包括与处理模块相连接的USB串口转换模块、模式转换开关、电压转换模块、稳压模块和时钟模块。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感知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模块通过存储结构体对接收到的传感器单元输出的传感器数据进行存储;每一存储结构体包括多条采用分隔符进行分隔的数据,每条数据中具有传感器数据、以及相应的传感器数据接收时间戳信息和传感器类型信息;所述处理模块将各存储结构体按照创建顺序依次排列后形成数据流,并根据预设上传周期将所述数据流上传至所述数据平台;所述处理模块还根据接收到的预设中断信息将相应的传感器数据直接上传至数据平台。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智能感知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模块在对接收到的传感器单元输出的传感器数据进行存储之前,先对所述传感器数据进

无人机上传感器

根据目前的无人机发展趋势,传感器技术在其中起到什么样的作用?如下图所示。盘点:无人机上都有哪些传感器技术应用 加速度计 加速度计用于确定位置和无人机的飞行姿态。像任天堂Wii控制器或iPhone 屏幕位置,这些小的MEMS传感器在维持飞行控制中起到关键的作用。MEMS 加速度传感器有多种方式感知运动姿态,一种类型的技术能够感知微型集成电路的微小运动。这类“跳水板”的运动改变了结构中电流的移动,从而指示与重力有关的位移变化。 另一种加速度计的技术为热对流技术,具有几个明显的优势。它没有移动部件,而是通过一个“热气团”的位移来感知的运动变化。这类传感器灵敏度较高,在稳定车载摄像机、电影制作等应用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通过控制上下运动和防振功能,制片人就能够非常顺利的捕获画面。此外,由于这些传感器较其他产品有更好的抗震性,热对流MEMS传感器在无人机螺旋桨运动的抗震性有着完美的表现。 惯性测量单元 惯性测量单元结合GPS是维持方向和飞行路径的关键。随着无人机智能化的发展,方向和路径控制是重要的空中交通管理规则。惯性测量单元采用的多轴磁传感器,在本质上都是精准度极高的小型指南针,通过感知方向将数据传输至中央处理器,从而指示方向和速度。 倾角传感器 倾角传感器,集成了陀螺仪和加速度计为飞行控制系统提供保持水平飞行的数据。这是在易碎品运输和投递过程中最重要的稳定性监测应用程序。这类传感器和陀螺仪,结合加速度计,能够测量到细微的运动变化,使得倾角传感器能够应用于移动程序,如汽车或无人驾驶飞机的陀螺仪补偿。 电流传感器 在无人机,电能的消耗和使用非常重要,尤其是在电池供电的情况下。电流传感器可用于监测和优化电能消耗,确保无人机内部电池充电和电机故障检测系统的安全。电流传感器工作通过测量电流(双向),理想的情况下提供电气隔离,

智能识别感知技术与应用

智能识别感知技术与应用
尹周平 华中科技大学机械科学与工程学院 数字制造装备与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

contents
一、智能制造产业背景 二、智能识别感知技术 三、研究展望:柔性电子

制造技术的发展需求与趋势
产品全生命周期(设计、制造、运 作等)满足客户个性化需求 全价值链端到端系统工程
个性化
柔性化生产线 实现多品种产品生产的动态 配置资源
制造技术 发展趋势
绿色化
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实现 工业生产“绿色环保” 绿色制造
定制化
、节能减排环境友好等
制造需求: 多品种多批量、高质量低成本、柔性制造快速响应
3

制造业核心竞争力正在发生深刻变化
提升竞争力
1
?
提升效率
能源和资源利用效率 是竞争力的决定性因素
2 缩短生产周期
? ? ? 更短的创新周期 更为复杂的产品 更大的数据量
3
? ? ?
提高柔性
个性化大规模生产 快速变化的市场 更高的生产效率
制造业变化的速度比以往更快
4

全球制造产业正在发生深刻变化
2015年中国长三角地区的制造成本仅比美国低5%
5

中国制造业挑战与机遇
低附加值 高附加值
哥本哈根中国减排目标
产业升级压力 劳动力成本上升 能耗排放压力
中国制造业机遇:发展先进制造技术,实现产业升级
6

物联网中的智能感知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wendangku.net/doc/8b3712676.html, 物联网中的智能感知 作者:李中伟朱永涛 来源:《价值工程》2011年第20期 Intellisense in the Internet of Things Li Zhongwei;Zhu Yongtao (Xinxiang Medical University,Xinxiang 453003,China) 摘要:物联网近来成为了学术界与业界关注与讨论的热点,业界对的联网寄予了极大的 期望,相信它将成为全球下一个新兴的产业。本文研究了物联网的构建与相关应用,并深入研究了实现物联网中的基础信息采集层即:感知层。 Abstract: The Internet of Things has become hot topic that is concerned and discussed by academic circles and industrial community in recent years. The industrial community has great expectations to the Internet of Things, and believes it will become the next global burgeoning industry. The construction and related applications of the Internet of Things are studied, and the achievement of basic information acquisition layer, namely perception layer is deeply studied in this thesis. 关键词:物联网 RFID 传感器网络感知层 Key words: the Internet of Things;RFID;sensor networks;perception layer 中图分类号:TP3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1)20-0124-02 0引言 最近物联网成为了学术界与产业界关注与讨论的热点,业界都对物联网寄予了极大的期望,相信它将成为全球下一个新兴的产业。比如IBM提出的“智慧地球”战略,对此美国总统 奥巴马作出了积极的回应;2010年10月3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发表了题为《让科技引领中国可持续发展》的讲话,在此次讲话中强调了“要着力突破传感网、物联网关键技术”等,表现了我国对物联网的重示;欧盟、日本、韩国也都相应的提出了自己的物联网计划。由此可以看出物联网将会像互联网一样,将带来全球的一次变革。 1物联网的定义和原理 物联网(Internet of Things)[1],指的是将各种信息传感设备,如射频识别(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RFID),红外感应器、全球定位系统、激光扫描器等信息传感设备,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