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环境因素对人口迁移的作用机制分析

环境因素对人口迁移的作用机制分析

环境因素对人口迁移的作用机制分析
环境因素对人口迁移的作用机制分析

环境因素对人口迁移的作用机制分析*

陈秋红

内容提要:在气候变化成为21世纪人类社会面临的最大挑战和人口迁移及流动加剧的背景下,分析环境因素对人口迁移的作用机制对加强人口管理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在进行文献综述的基础上,试图建立环境因素对人口迁移作用机制的理论框架,进而说明环境因素引致的迁移存在“概念的模糊性”问题。在这一框架中,包括冲突或社会动荡导致的环境变化、工业事故、极端生态与环境事件、包含环境变化的发展项目、环境治理与保护、渐进性环境变化和渐进性气候变化等在内的环境因素,通过影响人们生存型环境需求、发展型环境需求和享乐型环境需求的满足程度,进而导致人口迁移。

关键词:环境人口迁移作用机制推—拉作用

在气候变化问题成为21世纪人类社会面临的最大挑战的焦虑背景下,环境作为人口迁移驱动因素的重要性日益突出。如果全球气候变暖的预测都被证实了,那么,环境引致的迁移人口总量似乎会增长更快。一方面,由于气候恶化、生态失衡、地质变异和环境污染等问题,很多人成为环境难民或面临迁移风险。1995年,较之于2200万传统难民(逃离政治压迫、宗教迫害和种族麻烦),全球环境难民总数至少为2500万人(Myers,1997)。2010~2011年,亚太地区由极端自然灾害导致的移民人数就达4200万以上①。在气候变化加剧的背景下,由于海平面上升、海岸带地区洪水、干旱、季风系统和其他降雨环境毁坏等,到2050年,全球可能有2亿人因此成为环境难民(Myers,2002)。另一方面,在经济水平不断提升的背景下,人们的需求层次逐渐提高,越来越多的人为提高生活质量而迁移,成为环境移民的一部分。在数以亿计的农民进城务工进而实现向城市迁移的同时,城市新兴阶层和富裕阶层却表现出向环境状况较好的国外和国内其他地区迁移的趋势。《国际人才蓝皮书:中国国际移民报告》指出,中国环境问题的加剧成为精英和富裕阶层进行国际迁移的重要原因(王辉耀、刘国福,2014)。而根据《新财富》2013年的调查,近七成的迁移者认为,环境、医疗水平等因素是导致他们迁移的重要原因。这一形势对加强人口迁移中环境因素的研究提出了要求,也对中国加强气候变化和环境因素可能引致的迁移人口的管理提出了挑战。

*本文研究受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第56批面上资助项目“经济发展与‘三生’系统互洽性研究”(编号:2014M560141)的资助。本文选题的形成得益于与中国农业大学中国农村政策研究中心博士生高鸣的讨论,在此表示感谢。但文责自负。

①转引自暨佩娟:《亚太地区4200万人成气候移民》,人民网(https://www.wendangku.net/doc/8c13542477.html,),2012年3月18日。

环境因素对人口迁移的作用机制分析

一、文献综述

人口迁移是受社会、经济、政治、环境、资源以及个人素质综合影响的一种复杂的社会现象(李惠,1993)。学者们从人口学、经济学、社会学、政治学、历史学等诸多视角对人口迁移展开了研究。不同学科从不同角度探讨人口迁移的动因和规律,形成了不同的迁移理论,例如推—拉理论、二元结构理论、投资—利润理论、期望收入理论、历史发展理论、新迁移经济理论、生命周期理论等。在这些理论框架下,学者们从宏观和微观角度对迁移的特征、原因、驱动因素、决策过程及后果等做了大量解释,并通过建立多元线性模型(例如刘晏伶、冯健,2014)、对数线性模型(例如段成荣,2001;王桂新等,2012)、多元非线性模型(例如陈楠等,2005)、修正扩展重力模型(例如肖群鹰、刘慧君,2007)、成本—效益模型(例如李惠,1993)、多区域迁移模型(例如杨云彦等、1999)等在国际、全国或省域层面进行了有关实证分析,检验了人口(例如迁入地及迁出地的人口规模、人口密度、城镇从业人员比重、劳动力在三次产业间的分布、受教育程度、性别、年龄等)、经济(例如迁入地及迁出地的GDP、人均GDP、产业结构、人均纯收入、对外开放度、城乡收入差距、经济带分布、市场化水平等)、政治(例如国际间移民政策)、社会(例如社会等级和分层、每千人卫生技术人员数)、科技(科技文化水平、农村机械化水平)、制度(例如户籍制度、教育与培训政策)、地理(例如迁移距离、两地间的相邻性指数、空间可达性)、文化(例如文化特色)等因素对人口迁移的影响。

环境是人类从事生产与生活活动的物质基础,人口迁移与环境因素息息相关。一些研究分析了迁移对环境的影响(例如郑慧、王志刚,2001;Aguilar-St?en,2012),也有一些研究分析了人口迁移中环境因素的作用。从弗里德里希·拉索开始,迁移研究的创始人都提到自然环境对迁移的重要决定作用。尽管以一种相当含蓄的方式起作用,但自然环境在迁移中起着核心作用(Ratzel,1882)。所有生物对空间、食物和再生产的竞争给了迁移最初的推动(Wagner,1873)。为了寻找更好的土地、更温和的气候和更方便的生活环境,很多人开始迁移运动(Livingstone,1992)。但是,在20世纪迁移理论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对环境的考虑总的来说在迁移的解释中消失了:迁移研究中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成果例如《人类迁移和未来》、《人类迁移》等甚至没有提及环境方面的因素是迁移的原因;无论是在新古典主义经济学家发展的迁移模型中,还是在19世纪70年代发展起来的重力模型和生态学模型中,自然环境因素都没有得到体现(Piguet,2013)。而在20世纪末气候变化的焦虑背景下,气候变化形势的严峻性提高了环境破坏作为迁移驱动因素的重要性,环境因素在迁移成因研究中重新得到了重视。

在国外研究中,Izazola and Jowett(2006)以墨西哥城为研究区域,分析了女性迁移、环境及生活质量之间的复杂关系,认为自然和社会环境因素在形塑人们对日常生活质量的感知进而促进女性迁移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Henry等针对布基纳法索省际人口迁移的多变量分析结果表明,环境变量对人口迁移的作用为5%,而干旱的作用为0.8%(转引自IOM,2008)。Yabiku et al.(2009)利用凤凰城地区社会调查中800个样本的数据,以热指数、交通量、社区设施指数和邻里障碍指数来反映周边环境,通过建立有序Logit模型分析了美国西南沙漠地区人口迁移、健康与环境之间的关系,指出当地的周边环境①能部分地居中调节在美国出生的非西班牙裔白人与在国外出生、移居美国的西班牙人之间的健康差异,对当地环境的主观性适应措施往往

①文中引入的有关变量为2006年7月的热指数、平均日交通量、社区设施指数、邻里障碍指数。

环境因素对人口迁移的作用机制分析

比客观设施对迁移人口的健康有更大影响。Gutmann and Field(2010)以美国为研究区域,列举了4类环境因素对迁移的影响,从而论证了环境因素对迁移的阻碍或促进作用。这4类环境因素分别为:环境灾害(包括洪水、飓风、地震、龙卷风),严酷的环境(例如干旱)或短期有利的环境条件(例如短时间的有利天气),环境的舒适性(例如邻近的湖泊、山脉,温暖的气候等),环境障碍及其管理(包括暖气系统、空调、排水、防洪、灌溉)等。Chang(2010)研究了移民政策该如何应对由环境退化特别是由气候变化引起的环境退化所导致的国际迁移,认为应该用更公平和更有效的方式来应对气候变化和其他环境问题,“迁移自由”的法律规定是对环境问题做出最优反应的一部分。Harper(2013)分析了迁移及人口老龄化与气候变化之间的相互关系,认为环境驱动的迁移将通过改变全球技术移民的规模、流动速度和目的地而加大对迁入国和迁出国人口构成的影响:在全球环境变化和人口老龄化的背景下,熟练工人的迁移将把越来越多脆弱的老年人留在环境受挑战的地区;而未来气候变化可能给许多欧洲国家带来竞争优势,因为它们对于那些拥有技术和资源并期盼从环境受挑战地区迁出的人们而言具有环境吸引力。

在国内研究中,许韶立(1991)在对自然环境变迁影响人口迁移的状况进行历史考察的基础上,指出自然环境的变迁对人口迁移有重要影响,特别是当人口对自给经济的粮食生产的依赖性越强以及克服空间障碍的技术能力越小时,自然环境的变迁对人口迁移的影响越大;不过,在大多数情况下,环境变迁并不是人口迁移的决定因素。杨金星、贾秀嵩(1991)探讨了环境人口容量对人口迁移的影响,认为它是中国省际人口迁移模式在20世纪80年代前后发生重大变化的重要原因。张车伟(1994)从人口和生态环境关系的角度对人口迁移理论做出了探讨,认为“一个地区的人口是否发生迁移行为除了和当地的社会、经济、文化因素相关联外,还与该地区的环境容量(或环境承载力)有着密切的关系”。余庆年、施国庆(2010)对环境、气候变化和人口迁移的相关文献进行了综述,指出相关领域的研究主要集中于估算环境、气候变化对人口迁移的影响程度,探析环境、气候变化和人口迁移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分析人口迁移对相关政策的响应三个方面;肖周燕(2010)在人口迁移动因的理论模型中,考虑了包括气候条件差异和资源条件差异在内的自然环境势能的影响,并在经济社会因素中考虑了人地环境变化(人均耕地面积减少)的影响,认为人口迁移行为是个人、环境和中间渠道的函数。曹志杰、陈绍军(2012)在气候风险视域下分析了气候移民的迁移机理:在中国历史时期,气候风险引致人口迁移的路径为“气候变化→气候风险→气候灾害→环境变迁→人口迁移→人口分布变化→政治、文化、经济中心变更”;近年来,气候变化与人口迁移的关联性呈现“气候变化→气候风险→生态失衡→环境变迁→气候政策出台→气候工程实施→气候移民→局部地区社会经济系统重建”的趋势。张苏北等(2013)在关于安徽省人口净迁移指数的多元线性回归模型中,引入了“城市公园数量”变量,验证了它对安徽省省内人口迁移的影响。

总体上看,在气候变化的焦虑背景下,虽然环境因素在人口迁移成因研究中所得到的重视程度逐渐提高,大多数学者也都认可环境变化对人口迁移的影响,但是,关于环境对人口迁移影响机制的研究仍比较零散和宽泛,缺乏深入系统的分析。鉴于此,本文试图从理论上建立环境对人口迁移作用机制的分析框架。

环境因素对人口迁移的作用机制分析

二、环境对人口迁移的作用机制

(一)有关术语的界定

1.环境。现有文献资料对“环境”的界定有着广义和狭义之分,而人口迁移相关研究中对“环境”的界定大多是广义的。Harvey(1996)指出,“环境”一词“必然意味着对于不同的人们,它是如此地不同,以致它包含了那里所存在的总体上的一切”。Piguet(2013)对“环境”的界定是“包含地球上自然发生的所有东西”,诸如气候和土壤肥力特征等环境因子被包括在地理学家将迁移知识系统化的最初尝试中。行为地理学家通常认为,“环境”涵盖经济状况、政府政策、交通基础设施等方面,远超出以诸如气候等自然特征对环境的界定。在那些将人口迁移的一般理论框架应用于国际迁移的先驱研究中,同样能发现对环境的宽泛界定(Mabogunje,1970)。本文中,“环境”的定义来源于2014年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环境是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各种天然的和经过人工改造的自然因素的总体”。同时,本文并不将环境因素视为独立的外部驱动因素,而将其视为自然和社会间复杂的相互作用的产物(Piguet,2013),是客观可测量的物理变化和社会理解这些变化的主观方式两者共同作用的产物(Wisner,2010)。

2.人口迁移。长期以来,面对环境变化,人类会采取能动性措施创造性地适应环境风险。而在原区位适应方法失败或无法得到应用时,迁移就成为另一种适应性措施。也就是说,迁移是人类适应自然资源条件或环境风险变化的历史进程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本文中,迁移是指人口在两个地区之间的地理流动或空间流动,这种流动通常涉及永久性居住地由迁出地到迁入地的变化(联合国国际人口学会,1992)。在下文分析中,迁移既涉及实际的迁移行为,也涵盖人们潜在的迁移意愿或迁移倾向。

3.环境对人口迁移的影响。尽管与主要环境驱动因素有关的人口迁移是复杂的,但环境变化对人口迁移的可能影响在概念上仍可区分为以下三种形式①:①原发性影响,指由环境本身的变化立即引起的迁移;②继发性影响,指由环境变化的原发性影响引起环境系统变化从而对迁移的影响;③第三级影响,指环境变化更广泛地影响社会经济系统进而对人口迁移的作用。其中,前两种形式主要反映了环境对迁移的直接影响,而第三级影响通过当地社会经济背景过滤后发生,反映的是两者间的间接因果关系。在继发性影响和第三级影响下,迁移更多地体现为自愿迁移。尽管与许多其他因素例如权力关系、阶级结构、经济不平等性、文化和宗教的特殊性等相互作用,但环境也是迁移的社会过程背后的一个因素,并且是长期作用于人口迁移活动的一个基本因素。

(二)环境对人口迁移的推—拉作用机制

在唐纳德·博格提出的人口迁移“推—拉理论”中,“推力”和“拉力”都涉及自然环境因素,相应的“推力”因素是自然资源枯竭、环境恶化,相应的“拉力”因素是优越的自然环境条件。在“推—拉理论”的基础上,本文试图从迁出地和迁入地两方面围绕环境因素对人口迁移的作用机制展开分析。

1.环境因素作为推力对人口迁移的作用机制。从迁出地来说,环境因素主要体现为推动作用,受其影响形成的迁移人口主要是环境难民、生态移民和环境移民:由于海平面上升或土壤

①这一区分借鉴了Bardsley and Hugo(2010)对气候变化引起的人口迁移的分类。

环境因素对人口迁移的作用机制分析 生存型环境需求 发展型环境需求 享乐型环境需求 生存型环境需求 发展型环境需求 生存型环境需求 侵蚀、洪水、飓风、地震、山体滑坡或严重的沙漠化等极端环境事件和环境灾害的发生,一些岛屿或其他海洋(河流)附近的陆地空间被永久浸泡,一些地面空间被严重破坏,人们生命和生存受到威胁,丧失了生活空间和生活来源;由于土地退化、土壤侵蚀、森林减少、淡水供应短缺、渔业资源耗竭、环境污染等,人们在一些地区的生计来源和工作机会逐渐减少甚至丧失,在经济、社会、人口等其他因素的共同作用下,个体或家庭采取迁移作为适应性策略;为实施应对环境变化或气候变化的政策,例如修建水坝或进行海岸带管理等,一些地区的人们成为生态移民;在环境的舒适性较低或有所下降的地区,具有更高需求层次的富裕阶层、精英人士或对良好环境有更高需求的老年群体向环境更好的地区迁移。

Lonergan (1998)认为,对人口迁移具有推动作用的环境因素有5组,分别为工业事故、冲突或社会动荡导致的环境变化、自然灾害、包含环境变化的发展项目和渐进性环境变化。在借鉴这一观点的基础上,本文进行了一定的扩展。由于自然灾害更多地只是反映环境本身自然变化直接导致的结果,难以体现人类活动带来环境因素(例如光、热、降水、土壤质地等)的平均水平发生变化进而导致环境本身自然变化的加剧,也难以体现由人为原因造成的极端环境事件,为了更全面地涵盖有关因素,本文将自然灾害扩展为极端生态与环境事件。它们一旦发生,会带来巨大的人口伤亡和生态环境破坏,进而导致人们因生存性需求不能得到满足而迁移。同时,在气候变化成为21世纪人类面临的最大挑战的形势下,为凸显其对人口迁移的作用,本文将渐进性环境变化扩展为渐进性环境变化和渐进性气候变化。另外,环境治理与保护通过实施多方面的措施有助于解决现实或潜在的环境问题,从而对人口迁移产生影响。基于此,在环境因素对人口迁移作用机制的分析框架中,本文主要考察了6组因素(见图1)。

人们迁移冲动的形成往往源于自身的需求得不到满足。而人们对环境的需求涵盖了生理、心理等不同层面,从而形成了不同类型的环境需求:生存型、发展型与享乐型。在这些环境需求得不到满足时,人口迁移会形塑不同类型的移民。本文将环境因素、人们的环境需求和移民的类型结合在一起,建立环境因素影响人口迁移的理论框架(见图1)。其中,前三种环境因素使人们的生存受到威胁,人们对环境的需求主要体现为最基本的生存型环境需求,由此形成的移民主要是环境难民或环境移民;而在后三种环境因素的影响下,地区间气候条件、资源条件及人地环境的差异发生变化,从而诱发区域间人口迁移。

图1 影响人口迁移的环境因素

环境因素 个体或家庭迁移 气候条件 资源条件 人地环境

人口迁移

生态移民、项目移民、 环境移民 环境难民、环境移民 渐进性环境变化和渐进性气候变化 经济因素、政治因素、人口因素、社会因素、技术因素、文化因素、制度因素等其他因素 包含环境变化的发展项目 工业事故 极端生态与环境事件 环境治理与保护 冲突或社会动荡导致的环境变化

环境因素对人口迁移的作用机制分析

受包含环境变化的发展项目的影响,一些地区人们的原居住地被占用,为满足生存型环境需求和发展型环境需求(特别是对于那些生活在生态环境被严重破坏地区、生态脆弱地区以及自然环境条件恶劣地区的人们而言),当地人进行永久性迁移,成为生态移民或项目移民。在环境治理与保护不力的情况下,一些地区生态环境质量长期得不到改善,资源稀缺状况长期得不到缓解,导致不少具有生存型环境需求、发展型环境需求和享乐型环境需求的人向其他地区迁移。而渐进性环境变化和渐进性气候变化既同环境治理与保护措施相互影响,又与经济因素、社会因素、人口因素等其他因素相互作用,通过自然资源开发的经济过程影响人口迁移,诱发生存型环境需求、发展型环境需求和享乐型环境需求在原居住地得不到满足的个体或家庭发生迁移。其中,渐进性环境变化主要通过影响工农业生产,进而影响人们的生计来源和工作机会来影响迁移;渐进性气候变化主要通过温室效应和海平面上升影响人们的生活空间和生计来源进而诱发迁移。综合来看,环境因素作为推力对人口迁移的作用机制见图2。

人们通常会选择留在原居住地与恶化的生存环境作斗争,直至他们的环境需求在当地得到满足的希望逐渐减少甚至消失。同时,随着经济发展,人们对良好环境的需求水平提高,对空气质量、水质量、食品安全等的重视程度提高,特别是那些具有较强经济实力的富裕阶层、精英人士以及处于养老期的城市老年人。当雾霾、不洁净的水等使他们对未来的生活质量或健康状况感到担忧时,他们会形成较强的迁移冲动。不过,环境因素的地区间差异在大多数情况下只是激发了人们的迁移冲动,只是人口迁移的诱发因素。对于个体或家庭来说,做出迁移决策的过程大多是复杂的,恶化的环境形势是否会导致人们迁移行为实际发生,需要结合当地经济、政治、历史与文化等具体情境来分析。 图2 作为推力的渐进性环境变化和渐进性气候变化对人口迁移的作用机制

注:该图部分借鉴了Bardsley and Hugo (2010)中的有关观点。

工业方面 农业方面 影响农作物生产,导致农业产量下降 森林、渔业资源减少甚至耗竭 一些行业原材料的可用性下降 资源依赖型行业相关企业外迁 人们的生计来源减少甚至丧失 相关产业工人的工作机会减少或丧失 与恶化的环境作斗争,最终不得不迁移 渐进性环境变化 土地退化,土壤侵蚀,森林减少,空气污染`,水资源匮乏,淡水供

应短缺,水污染,渔业资源耗竭 渐进性气候变化 温室效应 海平面上升 在地势低洼地区,人们生命和生存受到威胁,丧失了生活空间和生计来源 降雨模式变化 有丰沛雨水的热带地区降雨更多,干旱半干旱地区更加干土壤侵蚀加剧,带来农作物损失,干旱半干旱地区农业生产更困难 人们的生计来源减少甚至丧失 环境污染、水污染、极端生态与环境事件增多并趋强

对良好环境有更高需求的群体迁移 一些地区的环境宜

居性下降

环境因素对人口迁移的作用机制分析

2.环境因素作为拉力对人口迁移的作用机制。从迁入地来说,具有拉动作用的环境因素主要体现为温和的气候、良好的自然环境、丰富的资源禀赋和便捷的环境设施等。这些环境因素对人口迁入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在具有这些有利环境因素的地区,工农业生产拥有更好的资源基础,自然资源的可获得性和利用的有效性更高,人们可能拥有更多的生存资料、更好的经济选择机会和工作机会,生计来源可能更广且更有保障,经济收入可能更高;第二,受这些有利环境因素的影响,人们能享用到更新鲜的空气、更洁净的水和更舒适的气候环境,从而形成拥有更健康身体和更长寿命的预期。“逃离北上广”的迁移人口固然受这些大都市房价高、生活成本高等推力因素的影响,但很多二线城市环境的宜居性,或者说人们对这些地区环境舒适性的感知,也是其中重要的拉动因素。

总的来说,环境因素引致的人口迁移是在环境因素影响下个人因生计来源减少或丧失,以及对环境的需求难以得到满足时做出的选择(“推”的因素),同时受到迁移目的地相对优越的环境条件(“拉”的因素)的影响。无论是作为推动因素还是拉动因素,环境因素在根本上通过影响人们需求程度的满足及福利水平的变化在人口迁移中发挥作用。

三、环境因素引致的人口迁移“概念的模糊性”

环境因素引致的人口迁移存在“概念的模糊性”问题(Castles,2002),这是人们理解环境变化和人口迁移之间关系的一个障碍。很多相关的实证研究结果已显示,环境因素很明显很少是迁移的唯一原因,且也常常不是促使人们做出迁移决策的主导原因。同时,在绝大多数情况下,环境因素与人口迁移之间并不是直接的因果关系,在两者之间确定地画直线关系,不仅是不适当的,而且是不可能的(Lonergan,1998)。即使是在经常性干旱和百年不遇的洪水等自然灾害事件导致数百万人迁移的情况下,环境灾难是否是这些人迁移的根本原因,这一点也是不明确的。作为人口迁移的一个可能原因,环境恶化不能与其他社会、经济或政治原因区分开。或者说,在环境因素与人口迁移两者之间,社会经济条件是中间变量。“环境的恶化是社会和空间构造的;只有结合一个地区或国家更广泛的政治和文化背景对环境进行结构化理解,环境作为人口迁移的一种因素的‘角色’才能开始得到理解”(Lonergan,1998)。也就是说,剧烈的环境变化通过影响社会经济条件等结构性力量,进而与人口迁移相关。环境变化对社会结构的影响是基础性的,环境可视为人们在做出迁移决策时所考虑的一个“背景性因素”。

为解决环境因素引致的迁移“概念的模糊性”问题,本文借用Bardsley and Hugo(2010)提出的关于“气候变化迁移”的连续体构架来分析环境因素对人口迁移的影响。如图3所示,左端表示环境因素(x)对人口迁移的影响完全不显著,右端表示环境因素(x)是人口迁移的压倒性原因(例如在一个地区被淹没时,人们被迫搬家),环境因素对人口迁移的影响程度在图3这一连续体之间变化,除非在这一连续体的端点,否则,区分“环境移民”与其他类型的移民实际上是困难的。在这一连续体的右端,环境恶化到如此极端的地步,以致人们被迫离开原居住地以被动适应环境的影响。在除端点外的这一连续体的其他点上,人们根据对生活舒适性、盈利能力、环境危险和相关社会—生态事件风险的感知,结合有关经验及自身对环境变化所带来的威胁或影响的管理能力,来做出是否迁移的决策。此时,环境在其中起着或轻或重的诱发作用,增强流动性是一种以预期方式适应环境影响的策略。正如Boano et al.(2007)和Kniveton et al.(2008)所指出的,相比于由自然灾害袭击引起的直接压力造成的被迫迁移,自愿迁移通常是在预测将来此类事件发生或应付生计来源长远将减少的一个积极的多元化策略。

环境因素对人口迁移的作用机制分析

不重要关键因素

x x

图3 环境因素对人口迁移的影响程度

四、结论

环境因素特别是在气候变化加剧的背景下,其对人口迁移的影响是复杂的,它既通过威胁人们的生命和生存而使人口为满足生存型环境需求而迁移,又通过改变资源可获得性和人们的生计来源而使人口为满足发展型环境需求而迁移,还通过从长远影响人们的生活质量或舒适程度而使人口为满足享乐型环境需求而迁移。虽然其作用形式及路径复杂多样,但在根本上,环境因素都通过影响人们需求程度的满足及福利水平的提高来作用于人口迁移。无论是由国家主导的计划性迁移,还是由个人选择的自发性迁移,其目的都是更好地满足需求,提高福利水平。作为背景性因素,环境因素使人们为生存、提高和改善生活质量而迁移。

参考文献

〔1〕曹志杰、陈绍军:《气候风险视域下气候移民的迁移机理、现状与对策》,《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2年第11期。

〔2〕陈楠、王钦敏、林宗坚:《中国人口经济压力与人口迁移的定量分析》,《中国人口科学》2005年第6期。

〔3〕段成荣:《省际人口迁移迁入地选择的影响因素分析》,《人口研究》2001年第1期。

〔4〕李惠:《人口迁移的成本、效益模型及其应用》,《中国人口科学》1993年第5期。

〔5〕联合国国际人口学会:《人口学词典》,杨魁信、邵宁译,商务印书馆,1992年。

〔6〕刘晏伶、冯健:《中国人口迁移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基于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的分析》,《人文地理》2014年第2期。

〔7〕王桂新、潘泽瀚、陆燕秋:《中国省际人口迁移区域模式变化及其影响因素——基于2000 和2010 年人口普查资料的分析》,《中国人口科学》2012年第5期。

〔8〕王辉耀、刘国福:《国际人才蓝皮书:中国国际移民报告》,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4年。

〔9〕肖群鹰、刘慧君:《基于QAP算法的省际劳动力迁移动因理论再检验》,《中国人口科学》2007年第4期。

〔10〕肖周燕:《人口迁移势能转化的理论假说——对人口迁移推—拉理论的重释》,《人口与经济》2010年第6期。

〔11〕许韶立:《自然环境变迁影响人口迁移的历史考察》,《人口研究》1991年第6期。

〔12〕杨金星、贾秀嵩:《我国的人口迁移与环境人口容量》,《经济地理》1991年第3期。

〔13〕杨云彦、陈金永、刘塔:《中国人口迁移:多区域模型及实证分析》,《中国人口科学》1999年第4期。〔14〕余庆年、施国庆:《环境、气候变化和人口迁移》,《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0年第7期。〔15〕张车伟:《关于人口迁移理论的一种生态学观点》,《中国人口科学》1994年第1期。

〔16〕张苏北、朱宇、晋秀龙、田盼盼:《安徽省内人口迁移的空间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经济地理》2013年第5期。

〔17〕郑慧、王志刚:《论人口迁移流动与环境保护》,《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1年第S1期。〔18〕Aguilar-St?en, Mariel: “Con Nuestro Propio E sfuerzo”: Understanding the Relationships between International Migration and the Environment in Guatemala, European Review of Latin American and Caribbean Studies, 93: 25-40,

环境因素对人口迁移的作用机制分析

2012.

〔19〕Boano, C.; Zetter, R. and Morris, T.: Environmentally Displaced People: Understanding the Linkages between Environmental Change, Livelihood and Forced Migration, Refugee Studies Centre, University of Oxford, 2007.

〔20〕Bardsley, Douglas K. and Hugo, Graeme J. : Migration and Climate Change: Examining Thresholds of Change to Guide Effective Adaptation Decision-making, Population and Environment, 32(2/3): 238-262, 2010.

〔21〕Castles, S.: Environmental Change and Forced Migration: Making Sense of the Debate, research paper, United Nations High Commissioner for Refugees (UNHCR), Genéve, Switzerland, 2002.

〔22〕Chang, Howard: The Environment and Climate Change: Is International Migration Part of the Problem or Part of the Solution? Fordham Environmental Law Review, 20 (2/3): 341-356, 2010.

〔23〕Gutmann, Myron P. and Field, Vincenzo: Katrina in Historical Context: Environment and Migration in the U.S., Population and Environment,31 (1/3): 3-19, 2010.

〔24〕Harper, Sarah: Population–Environment Interactions: European Migration, Population Composition and Climate Change, Environ Resource Econ, 55(4): 525–541, 2013.

〔25〕Harvey, D.: Justice, Nature and the Geography of Difference, Blackwell Publishers Inc, 1996.

〔26〕IOM: Expert Seminar: Migration and the Environment, Geneva: IOM, 2008.

〔27〕Izazola, Haydea and Jowett, Alan: Female Migration, Environment, and Quality of Life in Mexico City, Women & Environment International Magazine, 70/71: 21-23, 2006.

〔28〕Kniveton, D.; Schmidt-Verkerk, K.; Smith, C. and Black, R.: Climate Change and Migration: Improving Methodologies to Estimate Flows, Migration Research Series, No. 33,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for Migration (IOM) , 2008.

〔29〕Livingstone, D. N.: The Geographical Tradition, Blackwell Publishers Inc, 1992.

〔30〕Lonergan, S.: The Role of Environmental Degradation in Population Displacement, Environmental Change and Security Project Report, Canada: University of Victoria, 1998.

〔31〕Mabogunje, A. L.: Systems Approach to a Theory of Rural-urban Migration, Geographical Analysis, 2(1): 1-18, 1970.

〔32〕Myers, Norman: Environmental Refugees: A Growing Phenomenon of the 21st Century, Philos Trans R Soc Lond B Biol Sci, 357(1420): 609-613, 2002.

〔33〕Myers, Norman: Environmental Refugees, Population and Environment, 19(2): 167-182, 1997.

〔34〕Piguet, Etienne: From “Primitive Migration” to “Climate Refugees”: The Curious Fate of the Natural Environment in Migration Studies, Annals of the Association of American Geographers, 103(1): 148-162, 2013.

〔35〕Ratzel, F.: Anthropogeographie, Germany: J. Engelhorn, 1882.

〔36〕Yabiku, Scott T.; Glick, Jennifer E.; Wentz, Elizabeth A.; Haas, Steven A. and Zhu, Li: Migration, Health, and Environment in the Desert Southwest, Population Environment, 30: 131-158, 2009.

〔37〕Wagner, M.: The Darwinian Theory and the Law of the Migration of Organisms, London: E. Stanford, 1873. 〔38〕Wisner, B. : Climate Change and Cultural Diversity, International Social Science Journal, 61 (199): 131-140, 2010.

(作者单位:中国农业大学中国农村政策研究中心;

中国社科院农村发展研究所)

(责任编辑:霜晴)

2019-2020年高二地理《中国人口迁移》学案 新人教版

2019-2020年高二地理《中国人口迁移》学案新人教版 【考点搜索】 1、我国历史上的人口迁移的特点及成因 2.新中国成立后至八十年代中期我国人口迁移的特点及成因、迁移方向 3.八十年代中期以后我国人口迁移的特点及成因、迁移方向 【教材分析】 ◆知识纲要 ◆学习目标 1、我国历史上的人口迁移的特点及成因 2、新中国成立后至八十年代中期我国人口迁移的特点及成因、迁移方向 3、八十年代中期以后我国人口迁移的特点及成因、迁移方向 ◆学习重点 建国以来的人口迁移概况。 第一个阶段是建国到80年代中期。这个阶段由于国家实行计划经济,户籍(即户口)管理制度控制很紧,人口迁移数量小,频率低,规模不大。第二个阶段是80年代中期以来,国家实行改革开放政策,户籍管理制度也随之放松,并且在城市中取消粮油副食品定量配给供应制度后,农村人口进城由“一发不可收”到迅猛增长的地步。 ◆学习难点 80年代以来的“民工潮”,算不算人口迁移? 在严格定义上看,我国80年代以来的农民进城打工,或者说“民工潮”,这些流动人口,其中的大部分并非严格意义上的人口迁移。因为他们中的大部分的居住地一般并不“长期”或者“永久性”改变,改变的只是其中的一部分。例如,大多数进城民工,“户籍”仍在原籍。因此,教材用语是“当年全国流动人口就达到2000多万”和“流动人口数量呈逐年增加的趋势”等。 ◆重要图释 图1.19《20世纪80年代下半期我国流动人口示意》。分析这一时期我国人口流动的特点、流动方向及其成因并与新中国成立后到80年代中期我国的人口迁移进行对比。 【学习策略】 学习本节内容主要分三部分:一是历史上我国的人口迁移;二是建国后到20世纪80年代中期的人口迁移;三是80年代以来的人口迁移。把握人口迁移的的特点、方向、原因,

《人口的迁移》教案(3)

人口的移动 [教学目的]: 使学生能够分析人口的移动因素 [重点难点]: 人口的迁移原因 [讲授过程]: [探索活动]读图回答问题: [问题]世界人口的迁出地有哪些?主要迁入地有哪些? [问题]为什么人口要迁移?经济因素,因为人口是从经济落后地区迁往经济发达地区。——人口的迁移 人口的迁移:人们出于某种目的,移动到一定距离之外,改变其定居地的行为,即人口移动。 一、人口迁移的空间形式 按人口迁移的范围是否跨越国界可分为国际人口迁移和国内人口迁移 1、国际人口移动 [阅读教材,回答问题] [问题]在新大陆发现后国际上发生了哪些人口移动? 新大陆发现: 从欧洲→美洲(印第安人的血泪史) 从非洲→美洲(黑人的血泪史) 从中、日、印等国→东南亚、美洲(华工的血泪史) [问题]二战后国际人口出现了哪些特点: 劳务输出:亚、非、拉发展中国家→北美、西欧、西亚 国际难民: 发展中国家优秀人才移民:移向发达国家 人口迁移流向发生的变化:欧洲(出—入)拉美(入—出)北美、大洋洲(入) 2、国内人口移动: [阅读教材,回答问题] [问题]中国历史时期和解放后分别发生了哪些人口的移动? 历史上: 黄河流域——长江、珠江流域 河北、山东——东北(闯关东);河南、山西——甘肃、内蒙、新疆(走西口) 新中国成立后: 支边:东部——西部边远地区 改革开放后:落后地区——发达地区 乡村人口——城市 二、迁移的原因: 分析前面的迁移,赋予很种迁移一个原因 得出迁移的主要原因: 1、经济因素(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 历史时期的大迁移 现代社会的由落后区迁入经济发达区(图1-2-5)

城市化过程(乡村人口——城市人口) 大型工程项目移民(区域经济开发)三峡移民100万。2、政治因素: 政治迫害、战争(例) 国家有组织的大规模人口迁移(例) 3、社会文化因素: 宗教迫害、民族歧视、文化传统(中国的叶落归根)(例)4、生态环境因素: 生态环境的差异(逐水草而居) 环境恶化(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自然灾害等) 5、其它因素: 家庭和婚姻 投亲靠友 逃避种族歧视

新教材高中地理 第一章 人口 第二节 人口迁移教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第二册

第二节 人口迁移 一、什么是人口迁移 1.概念:人口居住地发生□ 01长期或□02永久改变的人口移动,称为人口迁移。 2.人口机械增长:□03人口迁移使得某一区域的人口数量发生变化,这种人口数量变化称为人口机械增长。 3.人口数量变化:一个国家或地区人口数量的变化是由人口□04自然增长和□05机械增长共同决定的。 1.判断正误。 (1)全球人口数量变化主要取决于人口机械增长和自然增长。(×) (2)人口迁移的正面影响大于负面影响。(×) 2.下列现象属于人口迁移的是( ) A .人口在两地间的空间移动

B .由北京出发到欧洲旅游 C .我国大学生赴欧美留学 D .人口空间移动距离大于1 000千米 答案 C 解析 人口迁移通常涉及人口居住地由迁出地到迁入地长期或永久改变。旅游、购物及出差等活动的地理位置变化是临时性的,不属于人口迁移。人口迁移也没有具体距离的界定。 3.每年春节以后,有大批的劳动力去外地打工,这是不是人口迁移? 提示 不一定是。要判断是不是人口迁移必须依据空间位移、时间限度、居住地的变更这三个条件进行具体分析。 ————————————————————————————————— 二、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 1.人口迁移的推拉理论 人口迁移的动力由□01迁出地的推力(排斥力)与□02迁入地的拉力(吸引力)共同构成。 2.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 (1)自然因素 地区之间自然环境的差异,以及自然环境的变化,对人口迁移有重要的影响。自然环境优美、□ 03气候宜人和□04资源丰富的地区是人们向往的定居地,对人口迁移产生巨大的拉力。环境问题、□ 05自然灾害等对人口迁移产生巨大的推力。 (2)人文因素 主导因素:□ 06经济因素。 其他因素:□07政治、□08军事、□09文化等多种人文因素也会影响人口的迁移。 1.判断正误。 (1)叙利亚局势动乱,对人口迁移产生了巨大的推力。(√) (2)海南省吸引了大量东北地区老年人定居,主要与气候因素有关。(√) 2.下列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中,主要属于经济因素的是( ) A .文化教育及婚姻家庭 B .交通和通信的发展 C .战争引起的难民潮 D .深圳吸引大量人口迁入 答案 D 解析 深圳经济发展水平较高,人们为了获得更好的工作、更高的收入和更有前途的发展,而迁入深圳。属于经济因素。 3.目前影响我国人口向西部迁移的主要因素是什么? 提示 政策因素,即西部大开发政策的影响。

中国历史上的人口三次大迁徙

中国历史上的三次人口大迁徙 创新实验学院生科104班孙志明2010014971 “闯关东”、“走西口”、“下南洋”,堪称中国历史上三次规模宏大的人口大迁移,而电视剧《走西口》、《闯关东》、《下南洋》恰恰就是对历史真实的写照,几百年来,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民,为了逃离恶劣的生存环境,他们吞下艰辛和无奈,加入规模的迁徙大军去,中国人讲究衣锦还乡,乡土情结特别强烈,到底是什么原因使他们背井离乡?想要知道这些,我们就不能不了解这段历史。 所谓关东,是指山海关以东辽宁、吉林、黑龙江三省地域,即今天的东北地区,自康熙初年至十九世纪中叶长达200年的时间内,清廷对关东地区实行封禁,此间黄河中下游诸省连年遭灾,清朝政府却禁令依旧,成千上万的破产农民只好不顾禁令,冒险“闯”入东北谋生,此即“闯关东”的由来。由于地少人稠灾害频发,兼之地理位置与关东接近,山东圣人之乡心态乡土意识淡化,冒险精神最强,促使流民春往冬归转变为在东北扎根,山东逃荒农民便成了“闯关东”的主流人群。据相关史料记载,“闯关东”的历史源自清顺治元年(1644年),止于民国三十八年(1949年),共绵延了300余年的历史,先后历经了四次移民高峰。直到新中国成立后,这场人类历史上罕见的大迁徙才尘埃落定。 山东村、河北村等在关东的“复制”,实际上就是中原文化的平面移植,加上人数占绝对优势,他们有充分理由保持齐鲁文化或燕赵文化,所谓“聚族而居,其语言风俗一如旧贯”即是。他们可以不必改变自己,削足适履,去适应当地的社会风俗、宗教信仰,使用当地的语言文字等,从某种意义上说,这同样是文化上的保守主义。赵中孚在论及“闯关东”的意义时说过这样一段话:“社会意义上,东三省基本上是华北农业社会的扩大,二者之间容有地理距离,但却没有明显的文化差别。华北与东三省之间,无论在语言、宗教信仰、风俗习惯、家族制度、伦理观念、经济行为各方面,都大同小异。最主要的是东三省移垦社会成员,没有自别于文化母体的意念。” “闯关东”是悲壮的历史,是一次移民壮举。存在特定的“闯关东”路线、存在“闯关东”的特定背景。因此,“闯关东”是一种社会历史移民现象,有自发的客观因素,有内在的政治影响深度。山东人“闯关东”实质上是贫苦农民在死亡线上自发的不可遏止的悲壮的谋求生存的运动。然而,“闯关东”同历史上许多移民活动一样,移民迁徙活动极大地促进的中华大地各个民族的文化交流,对民族团结和和融合都有着极大的意义。 西口,即杀虎口,位于山西省朔州市右玉县西北部,山西北部土地贫瘠,自然灾害频繁,生存环境的恶劣迫使晋北很多人到口外谋生。“河曲保德州,十年九不收,男人走口外,女人挖野菜”的山西旧谣,充分说明“走西口”者多为自然灾害引起的饥民。清光绪三年至五年,山西等省大旱三年,出现被称为“丁戊奇灾”的近代最严重的旱灾,甚至部分地区寸雨未下。恶劣的自然环境迫使大批百姓离开故土。例如“阳高地处北塞,砂碛优甚,高土黄沙,满目低土,碱卤难耕……地瘠民贫,无所厚藏,一遇荒歉,流离

第二节 人口迁移学案设计

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地理学案设计 课题:第一章 第二节 人口迁移 主备老师:李世龙 审核老师:王艳红 学生班级: 学生姓名: 课程标准及核心素养要求: 1.区域认知:通过不同时期国际与国内人口迁移示意图,了解国际与国内的不同时期的迁移特点 2.综合思维:根据图文材料,集合实例,能够综合分析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 3.人地协调观:理解人口迁移对区域地理环境产生的影响。 4.地理实践力:运用所学知识、资料和身边案例,能够说出影响周边人口迁移的因素 课前预习: 一、人口迁移及其影响因素 1.人口迁移: (1)人口迁移:人口移动的一种形式,是指人们变更_______的空间流动行为。 (2)判断标准。 人口迁移具有两个属性,即:_____属性、_____属性。 (3)分类:国际人口迁移和_____人口迁移。 2.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 (1)人口迁移理论: “推拉理论”认为,人口迁移是推力(或 _____力)与拉力(或 _____力)共同作用的结果。 (2)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 早期:主要受_________的影响。 现代:主要受经济发展水平的影响,经济发展水平高的地区,人口迁入率较___,而经济落后的地区,人口迁出率较___。 另外,城市化的推进、大型建设项目的布局、优惠_____的出台,都有可能吸引人口大量迁入。 二、国际人口迁移 三、我国人口迁移 1.我国历史上人口迁移的原因:有政治、_____、战争、灾害等。

近代西方列强对我国的侵略和渗透,促使大连、_____、青岛、_____、广州等城市移民增加 现代 战争和饥荒导致中原人口大规模向___________诸省区迁移 改革开放后,内地的农村___________前往大城市和_____________地区 当代20世纪80年代以前,以行政导向的组织性迁移为主。主要从东部向中部,从东部、中部向西北、东北、西南方向的迁移 20世纪80年代以来,以自发性迁移为主。主要从中部向东部迁移,西南、西北向东部迁移,向发达国家迁移 四、自学检测 一、结合课本P11页活动题,并把答案标注下面 1.①()②()③()④() 2.①()②()③()④() 读模拟人口迁移示意图,回答6~7题。 3.属于国际人口迁移的有() A.②③B.③④C.④⑤D.⑥⑦ 4.与发展中国家目前最主要的人口迁移类型相同的有()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②④ 下图为人口迁移示意图,箭头表示人口迁移方向。据此回答下题。 5.若此图表示目前世界人口迁移的主要方向,则该图可能表示() A.从北美迁往拉美B.从亚洲迁往北美 C.从亚洲迁往非洲D.从欧洲迁往亚洲 下图为2017年我国外出农民工地区分布及构成统计。据此完成6~7题。 6.与中、西部地区比较,东部地区外出农民工总量较少,主要原因是东部地区() A.经济发展水平高B.人口总量少 C.老龄化严重D.国土面积大 7.中、西部地区同为外出农民工主要源地,但外出农民工的构成差异明显,主要影响因素是() A.人口数量B.经济发展水平

中图版(2019)高一地理 必修二 1.2 人口迁移的特点及影响因素 练习题

第二节人口迁移的特点及影响练习题 一、单选题 爱尔兰(地理坐标北纬53度,西经8度)西临大西洋,东靠爱尔兰海,与英国隔海相望,全国绿树成荫,素有“翡翠岛国”之称,经济发达。从1845年起,爱尔兰连续数年,土豆因因病虫害严重歉收,引发大饥荒。在短短的几年中,爱尔兰就有100多万人背井离乡,形成大规模的移民潮。为纪念爱尔兰大饥荒150周年,1997年爱尔兰人在首都都柏林兴修了一系列逃荒者的雕像(如下图),图中痛苦的逃荒者无声地叙述者爱尔兰人曾经的悲惨经历。据此,回答下列题。 1.爱尔兰绿树成荫,其“树”最可能是() A. 热带雨林 B. 落叶阔叶林 C. 常绿阔叶林 D. 温带草原 2.爱尔兰从1845年起的移民潮,其原因是() A. 战争因素 B. 文化因素 C. 自然灾害 D. 政治因素 流动人口的家庭化迁移已成为我国未来人口流动的主要趋势。下图为“我国近年来家庭分批迁居人口的性别年龄结构图”。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3.在分批流动的人口性别年龄结构中,影响家庭中第一批流动人口的主要因素是( ) A. 自然因素 B. 经济因素 C. 政治因素 D. 家庭因素

4.目前,我国家庭人口迁居的主要方向是( ) ①由城市迁居到郊区 ②由西部地区迁居到东部地区 ③由平原地区迁居到山区 ④由农村地区迁居到城市地区 A. ①② B. ①③ C. ③④ D. ②④ 近年来,不少在城市积累了资金、习得专长的农民工,开始逆向流动、返乡创业。这类人,被煤体称为“城归”。据统计,近年来“城归”人数累计达到450万。随着党的十九大明确提出的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将有更多的“城归”返乡创业,这将给家乡的社会经齐发展带来不可估量的现实影响。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5.“城归”返乡创业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 乡村土地无人耕种,大面积的撂荒 B. 城市生活成本过高,环境污染严重 C. 城市产业已达饱和,经济效益不断下降 D. 国家优惠政策实施,乡村经济蓄势发展 6.“城归”现象给乡村最先带来的社会效益是 A. 增加家庭收入,改善环境质量 B. 促进农业规模化和专业化发展 C. 提高公共服务水平,完善基础设施 D. 有效解决留守儿童和老龄化问题 读某市人口迁移及从业人员构成图,回答下列各题。 7.关于该市人口迁移的叙述,正确的是() A. 该市外来人口大于本地人口 B. 人口迁移主要受自然因素的影响 C. 迁入人口不会对该市产生婚姻生育等社会问题 D. 迁入人口中女性数量多于男性可能与该市产业结构有关

1.2人口迁移(学案)

学案(1课时) 【目标解读:】 1.基础要求:了解人口迁移的概念、类型及其发展状况。 2.核心要求:利用有关资料或图标分析某地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及其对迁出地迁入地的影响 【课前自主学习】 一、基础概览 1. 人口迁移是指人们出于某种目的,移动到一定距离之外,改变其 的行为。 2.按照人口迁移是否跨越国界可分为 和 。 3.影响人口迁移的原因主要有 、 、 、 、 。其中 是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 二、预习思考 1、 我国古代人口迁移主要受哪些因素的影响 【课堂合作探究】 一、人口的迁移 1.人口迁移 ■特别提示,目前我国庞大的民工潮由于其定居地并没有发生改变故不算人口迁移而是一中 2.不同时期的国际人口迁移 ※课堂活动:比较二战前后,由迁出地变为迁入地有 ,由迁入地变为迁出地有 ,始终是迁入地的是 。 3.

4.人口迁移的意义 总的来说人口迁移可以加强民族融合和文化交流;促进经济发展,缩小地区差异。 二、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 1.主要因素-经济因素 2.政治因素 3.社会文化因素 4.生态环境因素 5.其他因素 〖基础过关〗 北京市某学生的爷爷在年轻时响应国家号召,支援边疆,携带全家人到了新疆定居;爸爸在北京寻找到好的工作后携全家落户北京;叔叔求学移民美国,并且在美国结婚,现在全家在美国定居。分析所给材料,回答1-3题。 1.该同学的爷爷一家的迁移属于 A.短期流动 B.自发的国内人口迁移 C.经济因素迁移 D.政策因素迁移 1.关于该同学的爸爸迁移的说法,错误的是 A.自发的国内人口迁移 B.国家有组织、有计划进行的迁移 C.爸爸迁移的主要原因是经济因素 D.爸爸的迁移方向是从落后地区向较发达地区迁移 3.该同学的叔叔的迁移属于 A.国际人口迁移 B.劳务输出 C.政治因素迁移 D.集团性迁移 下图是不同城市间人口流动趋势示意图,读图回答4-5题。

2019_2020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第1章人口与地理环境第2节人口迁移学案湘教版必修第二册

第二节人口迁移 学习目标:1.了解人口迁移的概念和类型。2.理解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举例说明人口迁移的原因。(重点)3.理解人口迁移对迁入地和迁出地产生的影响。(重难点) 一、人口迁移及其影响因素 1.人口迁移 (1)概念:是人口移动的一种形式,是指人们变更定居地的空间流动行为。 (2)属性 ①时间属性:居住地发生永久性或长期性变化的人口流动行为。 ②空间属性:迁出原居住地一定距离,在一国范围内,一般以跨越某种行政区域界线为依据。 (3)分类 ①国际迁移:是指一个国家的居民进入另一个国家定居的现象,它包括永久性移民、在本国就业的外国人、国际定居难民等。 ②国内迁移:指一个国家内部的居民从一个行政区进入另一个行政区定居的现象。 (4)形式 由农村到城市的人口迁移,是发达国家历史上和发展中国家当前人口迁移的主要类型。 2.人口迁移的影响因素 (1)早期的人口迁移:主要受自然环境的影响。 (2)现代的人口迁移:主要受经济发展水平的影响。其他因素包括城市化的推进、大型建设项目的布局、优惠政策的出台等。 二、国际人口迁移 1.影响因素:全球政治经济形势的变化。 2.特点 (1)20世纪以前:国际人口迁移的目的地主要是人口较少的地区和尚未开发的“处女地”。 ①15世纪:欧洲殖民者及其从非洲贩运的奴隶移民到“新大陆”。 ②第一次世界大战前的19世纪到20世纪初:欧洲各国形成涌向美国及加拿大的移民潮。 (2)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 ①国际人口的政治性迁移急剧增加。 ②国际人口迁移的流向发生了很大变化。欧洲由人口迁出地变为人口迁入地。 ③美国仍是主要的人口迁入地,但迁入人口的来源地发生了很大变化。拉丁美洲取代欧

中图版高中地理必修2讲义测试第一章第二节人口迁移的特点及影响因素

第二节人口迁移的特点及影响因素 01、预习准备区 精心准备夯实基础 一、国际人口迁移及其特点 1.人口迁移的概念:人们出于某种目的,移动到其他地区,永久性或长期性地改01定居地的行为,被称为人口迁移。 变其□ 2.新大陆发现引起的人口迁移 02美洲;非洲人→□03美洲;亚洲的中国人、印度人和日本人向国外迁移。欧洲人→□ 3.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人口迁移 (1)迁移方向与之前的比较 04净迁出区变为净迁入区;□05拉丁美洲由人口净迁入区变为净迁出区;欧洲由人口□ 06北美洲和大洋洲是最大的移民迁入地区。 □ (2)特点

07劳务输出逐渐成为国际人口迁移的主要形式;国际难民数量□08增加,持续时间□09□ 10专业人才移民。 长;发展中国家□ 二、国内人口迁移及其特点 1.新中国成立至改革开放前的国内人口迁移 (1)人口迁移目的:开发□01内地和边疆。 (2)主要人群:□02技术人员、退伍军人、干部和知识青年等。 (3)迁移目的地:□03东北三省、内蒙古、新疆、青海和西藏等地。 2.改革开放后的国内人口迁移 04频繁,迁移规模加大;以向城镇迁移、向□05东部迁移为主。 人口流动□ 1.判断正误。 (1)长时间外出旅游属于人口迁移。(×) (2)改革开放后中国人口迁移的主要趋势是从中西部向东部和东南沿海一带移动。(√) 2.目前,国际劳务输出的主要方向为() A.西亚→南亚 B.亚洲→北美 C.非洲→亚洲 D.欧洲→拉丁美洲 答案 B 解析目前,国际劳务输出主要由发展中国家流向发达国家。

3.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人口迁入较多的省级行政区有哪些?提示北京、天津、上海、广东等。

中国历史上人口迁移小专题(古代、近代)

中国历史上人口迁移小专题 一、人口迁移的原因 1、为了维持生存,被迫迁移: (1)战乱频繁,破坏生产,百姓无家可归,成为流民 (2)地主阶级封建官僚盘剥百姓,土地兼并,纷纷破产,成为流民(3)自然灾害,成为流民 2、开发建设: (1)为加强边防,历代政府组织大规模的居民向边境地区迁移。(2)经济重心的南移,人口也相对应地向南流动。 3、流放:对犯罪人的流放。 二、人口迁移概况 中国古代历史上三次大规模的人口迁徙 1、东汉末年至魏晋南北朝时期。大量人口迁移到南方,给南方地区带来了充足的劳动力和先进的生产技术,江南地区得到了极大的发展。为我国经济重心的逐步南移奠定了基础。 2、安史之乱后的第二次大规模人口迁移。南方进一步开发,到五代时南方经济开始逐渐超过北方。 3、北宋末年的“靖康之难”至南宋末年第三次人口迁移。南方经济在中国经济的地位已经超过了北方。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最终完成。中国近代历史上的人口迁移 清代是中国人口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清初通过康雍乾三世的休养发展,到乾隆朝全国人口突破三亿大关。人地矛盾尖锐,大量内地贫民迫于生活压力,“走西口”、“闯关东”、"蹚古道"和“下南洋”,形成近代四股大的移民浪潮,都是以谋生为特点的非官方行为。 1、走西口(山西省迁到内蒙古西部):“走西口”是清代以来成千上万的晋、陕等地老百姓涌入归化城、土默特、察哈尔和鄂尔多斯等地谋生的移民活动。 2、闯关东(山东、河北等迁到东北地区):闯关东,是指清朝末年以及民国时期,大批中原,江北的老百姓由于自然灾害,清政府号召移民实边等原因,被迫或主动跨过山海关以及渡过渤海,到东北地区闯荡,垦荒和定居的过程。 3、下南洋(东南沿海居民迁到东南亚一带) 三、迁移的作用 1、促进迁移地区的经济开发和经济重心的南移 2、促进民族交流和融合 3、促进中外文化交流 4、人口分布渐趋合理。 5、带来动荡,不利于社会秩序的稳定。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专题五人口与城市高频考点40人口迁移的特点、原因及影响分析练习(含解析)

高频考点40 人口迁移的特点、原因及影响分析(2019·哈尔滨第二次调研)下图是“东北和广东的GDP和20~39岁常住人口占全国比例曲线图”。据图回答1~2题。 1.关于东北和广东人口变化说法正确的是( ) A.受人口迁移的影响,广东省青壮年比例会增大,广东省的自然增长率会上升 B.受人口迁移的影响,东北青少年儿童比例会增大,东北的人口增长率会上升 C.刺激广东省人口增长模式由低—低—低型向高—低—高型模式转换 D.刺激东北人口增长模式由低—低—低型向高—低—高型模式转换 2.两地的人口变化对经济发展的影响说法正确的是( ) A.人口大量迁入广东,促进广东经济高速发展 B.2006年20~39岁人口的过度增长使广东GDP占全国比重下降 C.只有使20~39岁人口比例上升才能使东北GDP占全国比重转为上升趋势 D.东北人口的这种变化会制约东北的经济发展 (2019·宁夏高三月考)读“某区域图”,图中箭头为目前正在进行的人口移动方向,回答3~4题。 3.图中人口移动的主要原因是( ) A.民工流动 B.水利工程建设 C.道路建设 D.输气管道建设 4.对图中人口移动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从人口年龄结构上看以青壮年居多 B.从人口移动形式上看以线形分散为主

C.从人口移动距离上看以长距离迁移居多 D.从人口受教育程度上看以高学历人口居多 (2019·哈尔滨第一次调研)性别比指每百名女性人口相对应的男性人口数。下图为“浙江省2000年和2016年省外流入人口分年龄的性别比情况折线图”。据此完成5~6题。 5.与2000年相比,2016年浙江省省外流入人口中( ) A.性别比最大的年龄段是40~44岁 B.男性人口仍占多数 C.少年儿童的性别比有降低的趋势 D.迁入人口性别比呈不平衡态势 6.与2000年比,2016年中年女性人口大量流入,其影响因素最可能是( ) A.产业升级 B.交通运输 C.工程建设 D.家庭婚姻 7.读“某发达国家四城市人口的年龄、性别结构示意图”,人口的年龄、性别结构受人口迁移影响明显的一组城市是( ) A.abc B.abd C.acd D.bcd 人口净迁移率=[(迁入人口-迁出人口)/区域总人口]×100%。读“1985~2010年广东、河南、云南、北京四省级行政区人口净迁移率示意图”,回答8~10题。

人口迁移教学设计

中图版必修二《人口迁移》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本节《人口的迁移》是中图版必修二第一单元第二节。本章是人文地理的开篇,也是自然到人文内容的过渡,从人地关系角度讲述有关人口地理学的基础知识,为下一章城市的内容做铺垫。在整个教材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本章第一节中《人口增长的模式及地区分布》主要讲述人口的自然增长,实际上,由《人口迁移》引起的人口的机械增长也能引起人口数量的变化,同时也改变着迁入地和迁出地人口的分布状况,为进一步探究第三节《环境承载力和合理人口容量》提供了条件。因此本节内容在本章中也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教材针对人口移动从概念到原理,从历史到现实,从成因分析等方面作了深刻的探讨,从而使学生讷讷个够理性地思考和看待人口迁移现象。 二、学情分析: “人口迁移”这一概念是初中地理课程没有出现的新专业术语,高中地理课程标准要求学生能分辨“人口迁移与人口流动”目的是要使学生对这个问题有比较深层次的理解。 有关国际、国内人口迁移会涉及一些历史知识,学生具有一定的知识储备,但是大部分学生对这个问题的认识只是在表面现象上,没有深入分析这个问题产生的原因。对于知识面不够广、学习基础较薄弱的学生来说,是有一定难度的。因此,教学中涉及了一些探究活动,让学生能够也乐于参与课堂教学,并从中达到学习目标。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掌握人口迁移的概念和分类; (2)探究人口迁移的特点,举例说明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 (3)正确认识人口迁移客观存在及其正、负影响。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分析人口迁移与人口移动两概念的关系,明确不同地理概念的区别与联系,从而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判断能力; (2)通过剖析人口迁移的基本原因推力拉力作用,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各因素对人口迁移的影响,使学生学会正确看待各地理事物之间的联系; (3)在讨论过程中,引导学生团结协作,大胆表达、交流,发展学生学会合作、与人交往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人口迁移的学习,使学生能够结合生活实际,解释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用科学的理念、发展的观点看待生活; (2)激发学生探究地理问题的兴趣,养成求真求实的科学态度,形成正确的世界观; (3)培养学生正确的人口观和环境观。 四、教学重点 (1)人口迁移的概念和分类 (2)引起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 五、教学难点 引起人口迁移的因素 六、教学方法 图片展示法、实例分析法、分组讨论法、合作探究法、多媒体辅助法 七、教学过程:

《中国古代人口迁移》材料阅读与解答

国庆假期历史科目阅读资料 [我国古代人口迁移的分期及其特点] (一)先秦时期(前221年前) 人们地理知识有限,没有明确的目的地,对迁入地的要求低,可供选择的余地也少,他们大都随遇而安,迁移的距离不长,速度比较缓慢。因为这一时期的人口总量少,在战国后期人口数量还不到3000万,人口压力基本不存在。 这一时期处在国家形成和制度的完善阶段,政治和行政的因素引起的人口迁移开始出现,如西周迁商的遗民、分封诸侯国等。 (二)秦朝到元末(前221—1368年) 这一时期有1580多年,经历了封建王朝的大部分时间。这段时期有过几次长时期的分裂,也几度建立过疆域辽阔、国力强盛的统一国家。即使在分裂时期的割据政权,一般也实行集体统治,用行政或军事等强制手段推行的人口迁移始终不断,成为这一时期的重要方式。迁入地往往是首都、边疆等政治、军事或者与统治者有着若干利益关联的地区。这种迁移,数量一般很大,迁移时间也比较集中。迁移方向有北方黄河流域向南迁往长江流域或者更远的地区,以及蒙古高原、东北、西北的牧业或半牧业民族不断进入黄河流域。此时期经济、文化重心不断由北向南转移,人口比例也由初期的8:2强转化为后期的2:8弱,这一结果是由于南方经济文化发展,北方饱受战乱破坏所造成的,但北方人口的大批南迁无疑是更重要的原因 (三)明初到鸦片战争(1368—1840年) 在南方已成为全国人口最稠密的地区之后,由北向南的移民潮流不复出现,这一时期又出现新特点。一是明初有政府采用行政手段强制实行大规模让人口迁移,但之后更多的是由政府倡导、组织或招募人口

从相对稠密地区迁入人口稀疏地区和经济不发达地区,从此这类人口迁移基本取代了强制性迁移。一是这一时期人口总数越来越多,增长速度也加快,明后期人口约2亿,18世纪又出现新高潮,人口总数高达4亿多。在此状况下,不仅南方大部分地区人口已相当稠密,就是北方平原地区也是人满为患,因此无论是南方还是北方,由平原地区向山地迁移成为主流。 【根据上述材料,总结:三个时期里人口迁移的原因分别是什么?】 [自发的无序人口迁移] 1.以群体生存为目的的原始的人口迁移 对于处于游牧、游耕和逐水草而居社会阶段的原始部族的酋邦、方国来说, 这种以群体生存为目的而改变居住地的人口迁移是不可避免的事情。由于原始社会阶段与阶级社会早期人们的生存能力有限, 唯有群体的方式方能应付严酷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 因而那时的移民基本上采取举族而迁的方式来进行

“人口迁移的特点及成因”案例研究

“人口迁移的特点及成因”案例研究 ——以上海市人口迁移为例 江苏省新海高级中学戴艳 人们出于某种目的,移动到一定距离之外,改变其定居地的行为,即人口迁移。上海是我国第一大城市,国际金融、贸易中心。至2011年末,全市常住人口总数为2347.46万人,户籍人口总数为1419.36万人。但在19世纪中期以前,上海还是个不起眼的小渔村。上海是如何从一个小渔村发展为现代化的人口过千万的大都市的呢? 上海的发展与繁荣离不开近现代的人口迁移。我们可以通过研究上海市不同阶段的人口迁移,分析上海人口迁移的特点、原因,探究人口迁移对上海市发展的影响。 一、解放前上海人口迁移(1843~1949年) 1、人口迁移的表现 1843年11月17日,根据《南京条约》和《五口通商章程》的规定,上海正式开埠。上海在开埠之前人口增长十分缓慢,上海开埠时人口不足10万,开埠以后,人口迅猛增长,至1949年解放时,上海人口为520万。 1928年始,上海华界(租界以外的地区)开始有居民籍贯登记,1937年抗日战争开始后,停止居民的籍贯登记。下图为1929~1936年上海市人口迁移情况示意图。 海人口增长除了自然增长外,更重要的是人口的迁移与流动。 2、人口迁移的特点 ①迁入人口中,以工商业者及小型个体业主为主,即多为经济活动人口。②流入上海市的以离上海近的江浙两省的人为最多,约占迁入总数的3/4(1949年上海市综合统计)。③出现大量来自海外的移民,主要有英、美、法、俄等国的移民。 3、人口迁移的原因 本阶段,由于上海开埠,使上海成为我国中外贸易中心,此阶段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是经济因素的吸引。上海开埠,为其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如政治、交通、资金、技术等有利的条件,而快速发展的经济、更多的就业机会、更好的生活条

中图版高中地理必修2学案第一章第二节人口迁移的特点及影响因素

第二节 人口迁移的特点及影响因素 01、预习准备区 精心准备 夯实基础 一、国际人口迁移及其特点 1.人口迁移的概念:人们出于某种目的,移动到其他地区,永久性或长期性地改变其□ 01定居地的行为,被称为人口迁移。 2.新大陆发现引起的人口迁移 欧洲人→□02美洲;非洲人→□03美洲;亚洲的中国人、印度人和日本人向国外迁移。 3.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人口迁移 (1)迁移方向与之前的比较 欧洲由人口□ 04净迁出区变为净迁入区;□05拉丁美洲由人口净迁入区变为净迁出区;□06北美洲和大洋洲是最大的移民迁入地区。 (2)特点

□ 07劳务输出逐渐成为国际人口迁移的主要形式;国际难民数量□08增加,持续时间□ 09长;发展中国家□10专业人才移民。 二、国内人口迁移及其特点 1.新中国成立至改革开放前的国内人口迁移 (1)人口迁移目的:开发□ 01内地和边疆。 (2)主要人群:□ 02技术人员、退伍军人、干部和知识青年等。 (3)迁移目的地:□ 03东北三省、内蒙古、新疆、青海和西藏等地。 2.改革开放后的国内人口迁移 人口流动□ 04频繁,迁移规模加大;以向城镇迁移、向□05东部迁移为主。 1.判断正误。 (1)长时间外出旅游属于人口迁移。(×) (2)改革开放后中国人口迁移的主要趋势是从中西部向东部和东南沿海一带移动。(√) 2.目前,国际劳务输出的主要方向为( ) A .西亚→南亚 B .亚洲→北美 C .非洲→亚洲 D .欧洲→拉丁美洲 答案 B 解析 目前,国际劳务输出主要由发展中国家流向发达国家。 3.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人口迁入较多的省级行政区有哪些? 提示 北京、天津、上海、广东等。

高三第一轮复习——人口迁移学案

人口迁移 地域文化与人口 【高考考点】 1.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 2.地域文化对人口的影响 【考纲解读】 1、掌握人口迁移的含义和分类。 2、了解世界和我国的人口迁移。 3、理解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以及人口迁移的影响。 4、对比分析不同国家和地区的人口差异,举例说明地域文化对人口的影响。 【课堂探究】 一、自主学习 (一)、人口迁移的概念与分类 1、人口的增长包括人口 增长和人口 增长。 2.概念: 的一种形式,指人们变更 的空间流动行为。 3.分类:(1)根据人口迁移的空间范围分为 和 。 (2)由 的人口迁移是发达国家历史上和发展中国家当前人口迁移的主要类型。 [特别提示] 同一地区,在不同时期内,人口迁移情况不相同,有时是迁入区有时是迁出区,这是因为一个地区对人口的吸引力和排斥力是随时变化的。当本地或外地条件发生 变化时,人口的迁入或迁出会发生很大的变化。 (二)、引起人口迁移的因素 1.地域文化:是指在 形成的特定文化现象。 2.对人口发展的影响 (1)世界文化 ①婚俗???? ? 初婚年龄偏低,会加快人口增长晚婚乃至不婚、不育,可以降低人口的出生率婚姻关系不稳定,离婚率的增高会降低出生率 ②宗教:一般不反对人口增殖,易形成较高的出生率。

(2)中国文化??? ?? 生育变化? ???? 从早婚早育到晚婚晚育 从多育多子到只生一个职业选择:从“学而优则仕”到“全民皆商”人口流动:从安土重迁到“四海为家” 二、母题导引 例1、判断下列人口的移动现象是否属于人口迁移:( ) (1)外出旅游、度假、疗养、探亲; (2)我国大学生出国攻读硕士、博士学位; (3)读书或分配工作离开家乡的大学生; (4)居住在叙利亚难民营中的伊拉克难民; (5)到中国来工作的外国人; (6)农闲季节到城市或外地打工,农忙季节回本乡务工的农工。 反思归纳: 1.人口迁移的条件: ; ; 。 2.人口迁移和人口流动的区别在于定居地的变更和时间限度两个方面。 例2 (独立思考完成,时间为5分钟) 闯关东 早在春秋战国时期,东北地区辽阔的土地便吸引了来自黄河中下游地区的移民。明、清时期,更多农民来此开荒种地并定居下来。移民主要来自山东、山西、河北、河南等地,尤以山东人居多。 “关东”原指山海关以东一带地区,泛指东北各省。明朝以后,人们把不顾官府禁令来此谋生的人口入迁现象称作“闯关东”。19世纪中期,我国人口突破4亿大关,面对沉重的人口压力,清政府被迫开放长期封禁的东北山林、草原,由此引发了更大规模的移民洪流。1987-1911年,东北地区人口由700多万猛增到1800多万,年平均增长率高达7.5%。到1933年,该地区人口已达2910万,成为当时全国人口增长最快的地区之一。 自古以来经济差距是吸引山东人“闯关东”的基本动因。直到1978年,黑龙江省农民的人均纯收入还比山东省高出2/3。改革开放以来,山东省以其东部沿海的区位优势,成为改革开放的首批获益省份之一,经济增长迅速,山东省农民人均纯收入超过黑龙江省,由此导致了两地之间人口迁移方向的完全反转,从而出现了“雁南飞”现象。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自古以来山东人“闯关东”的主要原因是什么?改革开放以来,为什么人口迁移出现“雁南飞”现象? 2.根据上述材料,分析归纳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 3.除上述原因以外,还有哪些因素也影响着人口迁移? 反思归纳: 《导与练》P87核心突破要点一 补充:1、中国人口迁移 (1)我国人口迁移的阶段,迁移方向及成因 分三个阶段,历史上,由黄河流域到长江和珠江流域,原因主要是北方战争、自然灾害;清朝到新中国成立为近代,从黄河流域到西北和东北,主要原因还是战争、自然灾害;建国

中国古代人口迁移

中国古代人口迁移 一、古代的人口政策 中国古代社会生产力低下,基本是以简陋的手工工具为整个生产力的基础,与此相联系,人的体力成为操作工具的主要动力。在这个情况下,劳动者或劳动人手的增加,对于社会生产力和社会经济的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另一方面,人既是劳动者、生产者,也是封建国家征税和为之服兵役、服徭役的主体,因此,人力资源倍受重视,封建国家往往采取鼓励人口繁殖的政策。不仅如此,封建国家还往往把人口和劳动力的增长当作社会繁荣昌盛和国家强大的象征。 国家鼓励,促进人口和劳动力的增长的政策,在一定时期内直接促进了经济的兴盛发展,但长此以往,人口的不断增加对社会经济的发展也将会产生消极后果。如滥垦乱伐、盲目开荒、与水争地等给生态环境造成破坏,反过来又影响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总之,人口的发展受社会政治、经济发展的制约,同时又对社会发展起促进或延缓作用。只有当人类自身的生产同物质资料的生产互成比例协调发展时,人口增长就会成为推动社会发展的动力,反之,人口偏多或偏少对社会发展都会起延缓作用。 二、古代人口流向 (1)由人口稀少的荒漠草原向黄河流域迁移。如东汉以后的五族内迁;元朝时女真、蒙古人的南下。 (2)北方人民南迁。如西晋末年起,北方农民南迁;五代十国时期中原人民流落江南。 (3)内地人口向边疆迁移。如秦朝迁50万中原人去越族地区;元统一后许多汉族人到边疆去。 (4)华人外流,如唐朝时有人到南洋,郑和下西洋后,去南洋的人更多。 (5)外族内流。如唐朝时,信仰伊斯兰教的波斯人、阿拉伯人到我国一些地区居住;元朝时形成回族。 *中国古代人口迁移的高潮主要在:①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②唐末安史之乱后经五代十国至两宋。

中国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及影响

上海金融学院 20 13 ——20 14 学年第一学期 《人口社会学》课程代码:53220913 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 1 班姓名毛奕琳学号 2013137106 成绩_________ 答题纸 中国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及影响研究 摘要:中国的人口迁移从古至今分为若干阶段,随着时代的进步、经济的发展和政治的改革,人口迁移活动日趋活跃,而伴随当代中国改革开放以及城市化进程,人口迁移受到计划时代户籍制度和市场化的双重影响。在社会转型时期,人口迁移的流向在相当一定程度上受到经济体制的牵制,反而言之,大量人口的定向流动又反作用于经济上,两者呈相辅相成关系,所以人口迁移具有重要的社会功能。关键词:历史诱因;城市向心力;时代性特征;经济主导 人口迁移是指人口居住地(空间位置)永久性(半年或一年以上)的改变,包括国际人口迁移和国内人口迁移。就中国而言,从古至今的人口迁移时常伴随着政治、经济的动荡,其规模也大小不一。 一、中国古代人口迁移研究 中国古代的人口迁移通常受到地理环境、战乱和政策的影响,可以大致地分为三个关键性的时期,从这三个时期可以大致观察出中国古代人口迁移的特点。 第一阶段,公元前221年前的人口迁移,是一种低水平的生存型迁移。根据历史的推测,秦国建立之前的时期,黄河流域的气候最适宜人类的生存和繁殖,黄河中下游平原的自然资源养育了当时中国的很大一批人口,然而众所周知,由于当时的地理知识有限,缺乏人口迁移的诱因,人口迁移的速度相当缓慢。 第二阶段,公元前221-公元1376年(秦朝至元末)的人口迁移,是一种强制型和自发型相结合的人口迁移。东汉末年分三国,这一时期正是转乱纷飞的高峰时期,密度大、时间长的战争从而导致了人口迁移在当时十分集中。“安史之乱”、“靖康之变”都是中国历史上人口大迁移的关键导火索。以北宋末年为转折点的

高考地理人教版第二轮复习专题提升训练:人口迁移的特点、原因及影响分析(含解析)

2020届高考地理人教版第二轮复习专题提升训练 人口迁移的特点、原因及影响分析 一、选择题 读“某区域图”,图中箭头为目前正在进行的人口移动方向,回答1~2题。 1.图中人口移动的主要原因是( ) A.民工流动 B.水利工程建设 C.道路建设 D.输气管道建设 2.对图中人口移动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从人口年龄结构上看以青壮年居多 B.从人口移动形式上看以线形分散为主

C.从人口移动距离上看以长距离迁移居多 D.从人口受教育程度上看以高学历人口居多 答案:1.B 2.B 解析:第1题,根据图中箭头方向判断,人口迁移是向两侧迁出,迁出的地区正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经过的地区,所以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是水利工程的建设。第2题,从图中不能看出迁移人口的年龄结构、受教育程度;从箭头指向看,人口移动距离以短距离迁移居多。从人口移动形式上看以线形分散为主,靠两侧就近安置。 下图是“东北和广东的GDP和20~39岁常住人口占全国比例曲线图”。据图回答3~4题。 3.关于东北和广东人口变化说法正确的是( ) A.受人口迁移的影响,广东省青壮年比例会增大,广东省的自然增长率会上升

B.受人口迁移的影响,东北青少年儿童比例会增大,东北的人口增长率会上升 C.刺激广东省人口增长模式由低—低—低型向高—低—高型模式转换 D.刺激东北人口增长模式由低—低—低型向高—低—高型模式转换4.两地的人口变化对经济发展的影响说法正确的是( ) A.人口大量迁入广东,促进广东经济高速发展 B.2006年20~39岁人口的过度增长使广东GDP占全国比重下降C.只有使20~39岁人口比例上升才能使东北GDP占全国比重转为上升趋势 D.东北人口的这种变化会制约东北的经济发展 答案:3.A 4.D 解析:第3题,广东经济增长快,就业机会多,对外吸引力大,广东省青壮年比例会增大,广东省的自然增长率会上升;东北经济下滑,人口外迁现象突出,青少年儿童比例会下降,人口增长率会下降;影响人口模式变化的是生产力的发展,人口增长并不会刺激广东省人口增长模式由低—低—低型向高—低—高型模式转换,也不会刺激东北人口增长模式由低—低—低型向高—低—高型模式转换。第4题,广东经济发展快速,吸引人口大量迁入广东,据图分析人口大量迁入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