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北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下册摸到红球的概率论文

北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下册摸到红球的概率论文

北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下册摸到红球的概率论文
北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下册摸到红球的概率论文

北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下册摸到红球的概率

教学目标与内容体系研究

新塬初中李小彬郭晓斌王礼

“摸到红球的概率”一节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七年级上册第七章“可能性”中的第3节。

新的实验教材无论从形式上还是从内容上都有了较大的改变,具有很强的趣味性和现实性,而且在教材的设计上注重由学生自己观察、操作、想象、总结来体现数学的概念和意义。第七章“可能性”的内容是在旧教材中没有的,介绍的是简单的概率知识,概率是研究随机现象统计规律的一门数学分科,主要研究的是“随机现象”,也就是“不确定事件”。在从15、16世纪意大利数学家讨论过的“两人赌博提前结束,如何分配赌金的问题”,到现在购买彩票中奖的可能性有多大的问题,都是概率研究的对象,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摸到红球的概率”是本章的第3节,在本节课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确定事件”和“不确定事件”,并且知道了“不确定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有大有小,而概率表示的正是“不确定事件”发生的大小。本节课从摸球实验入手,由学生自己动手操作,进一步体会不确定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大小,了解计算一类事件发生可能性的计算方法,进一步体会概率的意义。并且能够根据简单的概率公式进行基本的计算,在此基础上按要求设计简单的游戏。针对以上内容,采用引导发现与归纳推理的教学方法,通过精心设计的实验和游戏由学生自己总结得出本节课的主要内容,自然的接受这一部分知识。同时培

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分析总结能力,使学生充分体会数学实验在研究问题,探索规律中的作用。

教学目标

依据课程标准教学大纲和上述分析,并结合我校七年级学生已有的知识和能力,确定的三维目标是:

1.知识与能力目标

(1)通过摸球游戏,了解并掌握计算一类事件(古典概型)发生可能性的方法,体会概率的意义;

(2)能设计符合要求的简单概率模型,体会概率是描述不确定现象的数学模型,进一步发展随机观念;

(3)能联系生活实际,应用概率知识解决问题,体会数学与现实生活的紧密联系,发展“用数学”的意识和能力.

2.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实验、思考、讨论、交流、“有奖竞答”、“走进生活”等一系列教学活动,让学生积累丰富的数学活动经验,增强合作意识,培养交流能力.

3.情感与态度目标

(1)在各种有趣的数学活动中,让学生体验到学习的乐趣,从而提高对数学的学习兴趣;

(2)通过“走进生活”这一教学环节,渗透德育教育.

内容体系:

概率是根据新课标增添的教学内容,它与现实生活联系非常密切. 本章的内容是七年级上册《可能性》一章的螺旋上升和发展,也是今后进一步学习概率统计的必备知识. 本课通过对摸到红球的概率进

行展开讨论,让学生初步学会定量刻画一类事件(简单古典概型)的方法,对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从以前的感性认识上升到现在的定量分析.

(二)学情分析

在七年级上册《可能性》的学习中,学生已接触了必然事件、不可能事件和不确定事件,初步体会了不确定事件的特点及事件发生可能性的意义,知道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有大有小. 在本章前一节的学习中,学生通过对大量掷硬币实验数据的统计分析,得到掷硬币实验中

1,了解了事件发生的等可能性正面或反面朝上的可能性相同,都是

2

及游戏规则的公平性.

七年级学生的思维正处于由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转变的阶段. 他们对具体现象比较感兴趣,对抽象概念的理解及运用(如本课概率的计算方法的理解)有一定的困难. 但该年龄段学生爱问好动,求知欲强,想象力丰富,他们对实验、活动、游戏等形式多样的教学方式很感兴趣,参与非常主动,希望在课堂上得到充分的展示和表现.

我们首先进行下面一组摸球实验:

实验1:

教师准备一个只有一面透明的空盒子(学生用不透明塑料袋代替),将两个完全一样的红球放入盒子中,从盒子中任意摸出一球.

实验结果:师生都摸出了一个红球.

教师提问:“从盒中任意摸出一球是红球”是什么事件?它发生

的可能性是多少?

实验2:

向只剩下一个红球的盒子里放入1个白球(除颜色外与红球完全相同),并将其摇匀,然后从盒子中任意摸出一球.

实验结果:全班大致有一半的同学摸出了红球,其余的同学摸出了白球.

教师提问:“从盒中任意摸出一球是红球”是什么事件?“从盒中任意摸出一球是白球”是什么事件?二者发生的可能性相等吗?可能性是多少?该实验与我们以前的哪个游戏相仿呢?

实验3:

把刚才摸出的球放回盒中,再向盒中放入2个红球,这时盒中有3个红球,1个白球. 然后从盒中任意摸出一球.(摸球之前先让学生猜一猜会摸到哪种颜色的球.)

实验结果:大多数同学摸出了红球,其余的同学摸出了白球.

教师提问:上述实验中,“从盒中任意摸出一球是红球”与“从盒中任意摸出一球是白球”的可能性相等吗?如果不相等,哪件事发生的可能性大呢?这个可能性究竟是多少呢?能用一个准确的数值来表示吗?

从实验引入,既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又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参与热情.

通过环环相扣的3个实验,在教师的提问引导下,学生在复习旧知的同时,很自然地带着问题进入新知的探究.

为进一步引导学生,教师再提出如下问题:

在实验3中,

(1)如果将每个球都编上号码,分别记为1号球(红)、2号球(红)、3号球(红)、4号球(白),那么摸到每个球的可能性一样吗?

(2)任意摸出一球,可能出现的结果有几种?哪几种?

(3)“摸到红球”可能出现的结果有几种?哪几种?

(4)你认为“摸到红球”的可能性是多少呢?你是怎样得出的?与同伴进行交流.

(这里是对概率意义理解的难点,教师可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中,

我们通过大量实验,借助频率折线统计图得出抛硬币实验中的规律——正面(或反面)朝上的可能性是两种等可能性中的一种,发生的可能性是21.有了这一基础,再引导学生通过理解这里的“2

1”中“1”、“2”的含义,进而对实验3的情形进行思考、讨论、交流,就容易理解了.)

在学生独立思考的基础上,通过讨论交流得到:

43==的结果数摸出一球所有可能出现果数摸出红球可能出现的结摸到红球的可能性 教师再进一步指出,

人们通常用

n m n m A A P ==所有可能出现的结果数可能出现的结果数事件)(

(其中m 、n 为整数,0≤m ≤n )

来表示事件A 发生的可能性,也称为事件A 发生的概率(probability ).

如,实验3中4

3=(摸到红球)P .你能表示实验3中“摸到白球” 的概率吗?

接下来引导学生归纳:

①1=(必然事件)

P ; ②0=(不可能事件)

P ; ③10<<(不确定事件)

P . 在前期知识积累的基础上,通过教师层层设问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和讨论交流得出简单古典概型的概率计算方法。

1.知识理解

(1)一个袋子里装有3个红球、4个白球和5个黄球,求任意摸出一球是红球的概率.小明说:“从袋中任意摸出1个球,球的颜色只有三种情况:红、白、黄,必居其一,因此3

1=(摸到红球)P ” .你认为小明的说法对吗?与同伴交流.

※(2)实验3中,P (摸到红球)与P (摸到白球)之和恰好等

于1,若在实验3中再加入一个白球,那么P (摸到红球)与P (摸到白球)之和还等于1吗?再变更球的情况,结果又如何呢?有兴趣的同学课后进行探究.

2.例题解析

例1 任意掷一枚均匀的小立方体(立方体的每个面上分别标有数字1,2,3,4,5,6),“6”朝上的概率是多少?奇数朝上的概率是多少?

学生先试着独立思考解答,教师再讲解并板书,示范书写格式: 解:任意掷一枚均匀的小立方体,所有可能出现的结果有6种:“1”朝上,“2”朝上,“3”朝上,“4”朝上,“5”朝上,“6”朝上,每种结果出现的概率都相等. 其中,“6”朝上的结果只有1种,奇数朝上的结果有3种,因此

616=”朝上)(“P ;2

163==(奇数朝上)P . 通过(1)、(2)两问让学生进一步体会概率的意义,理解“n m ”

中m 、n 的含义.

通过例题教学和巩固练习可及时地评价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教师据此作出相应的反馈和调节.

3.巩固练习

(1)教材P 123习题4.3 1、2题.

(2)两人玩“剪刀、石头、布”的游戏,如果你已经决定出石头,而对方随意出,那你获胜的概率为多少?

(3)随意翻开2006年日历的一页,则P (翻到2月30日)= .

学生独立完成后教师进行抽问.在抽问之前,教师可先问:假如全班每位同学被抽到的可能性相同,那么你自己被抽到的概率是多少?抽到男生的概率是多少?

设计游戏是一个具有挑战性的活动,这体现了概率模型的思想.教师在学生独立思考的基础上组织小组讨论. 设计游戏是一个具有挑战性的活动,这体现了概率模型的思想.教师在学生独立思考的基础上组织小组讨论.

4.设计游戏,加深理解

教材P 122做一做:

用4个除颜色外完全相同的球设计一个摸球游戏.

(1)使得摸到白球的概率为21,摸到红球的概率也是2

1; (2)摸到白球的概率为21,摸到红球和黄球的概率都是4

1. 你能用8个除颜色外完全相同的球分别设计满足如上条件的游戏吗?将全班分为A 、B 、C 、D 四个大组,进行概率知识竞赛,规则如下:

这里有五张图片,每张图片的后面都藏着一个问题,每个题目教师都会先给同学们一定的独立思考时间(不能讨论),然后举手抢答.凡回答正确者不但本人可获得一份精美的奖品——贺卡(贺卡上的内容有两项:一是教师的祝愿、希望和激励性评语;二是一道概率方面的探究问题,供课后进一步思考和讨论),而且所在大组将加10分.如果答错,所在大组将扣去5分,其他同学可再次抢答.每个大组的初始分均为50分,最后积分最高的组为优胜组,每位组员都将获得一份奖品.

接下来,教师逐一展示每张图片后的问题:

1.小明掷一枚均匀的硬币,连续掷了3次都是正面朝上,问他第四次还掷到正面朝上的概率是多少?

2.小颖的妈妈去建行取钱,输入密码时,忘记了最后一个数码,请你帮她算算随意输入一个数码就正确是概率是多少?

3.中央电视台“幸运52”栏目中的“百宝箱”互动环节,是一

种竞猜游戏,游戏规则如下:在20个商标牌中,有5个商标牌的背面注明一定的奖金额,其余商标牌的背面是一张哭脸,若翻到哭脸,就不得奖,参与这个游戏的观众有三次翻牌机会(翻过的牌不能再翻).某观众前两次翻牌均获得若干奖金,那么他第三次翻牌获奖的概率是多少?

4.小明所在的班共有52名同学,从中选择4名同学为家长会做准备工作,请你利用扑克牌设计一种方案,使得每一名同学被选中的可能性相同.

5.超市为了促销,决定搞一次有奖摸球活动,顾客每购买88元的商品,就能获得一次摸球的机会. 超市考虑到应有的销售利润,设立了一、二、三等奖,并要求中一等奖的概率为

201,中二等奖励的概率为10

1,中三等奖的概率为51,你能帮助超市设计出这个有奖摸球的游戏吗?

在抢答的过程中,可能出现多人(往往来自不同的组)同时举手抢答的情况,究竟请哪位同学回答呢?难以抉择.

教师提问:你能为老师设计一个对每位抢答同学都公平的方案吗?

到此,比赛全部结束,我们今天的优胜组是×组,掌声给他们鼓励. 设计游戏是一个具有挑战性的活动,这体现了概率模型的思想.教师在学生独立思考的基础上组织小组讨论.

分组竞赛的用意在于培养学生的集体观念和团队意识,增强竞争意识.

采取有奖竞答的教学方式可以活跃课堂气氛,增加课堂情趣,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这组题目有助于学生在丰富的现实背景下进一步理解概率的意义.1—3题是概率计算问题,4—5题是概率模型设计.

这里教师的设问是为了培养学生“活学活用”的意识和能力.

在生活中,你遇到过与概率有关的事例吗?请举出来.下面分4人小组探究如下一个生活实例:

彩票中的概率

你了解中国体育彩票吗?中国体育彩票“七星彩”的规则如下:购买者从0~9中选择7个数字(可重复)排列成一个7位数码;如果所选的7位数号码与开奖号码完全相同且排列一致,如开奖号码是1234566,所买彩票号码也为1234566,即中特等奖.

先让同学们亲身体验一下从选号到摇奖的全过程:每个同学选定一个数码,写好后同桌交换公正,电脑随机产生一个7位数码进行现场开奖.

问:有没有中特等奖的?有没有“中三位数”的?有没有“中两位数”的?(“中三位数”是指对应位置上连续3个数字与开奖号码相同,“中两位数”类似.)

看来中奖真不容易啊!(给中奖同学发纪念品)

(1)你能计算投一注就中特等奖的概率吗?与同伴交流.

※(2)你能计算投一注“中三位数”的概率吗?(留给学生课后思考、探究,不要求学生都会计算.)

教师:通过对彩票中奖概率的计算,我们都看到要想靠买彩票发财的可能性是很小的,我们买彩票应抱着为福利和体育事业做一份贡献的心态.

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在生活中存在很多与概率有关的事例,这个环节的设计用意是培养学生“用数学”的意识,让学生体验到“数学就在我们身边” .

通过“彩票中的概率”的教学,学生可进一步理解概率计算公式,学会建立适当的数学模型来解决问题.同时渗透了德育教育鼓励学生积极大胆发言,可增进师生、生生之间的交流互动.

通过畅谈收获和体会,意在培养学生口头表达和交流的能力,增强不断反思总结的意识..

根据学生程度的差异,这里设计了具有层次性、开放性的作业,

让每一位学生都能体验到成功的感受. 作业1是为了巩固本课知识,作业2是为了拓展学生知识面,作业3是为了进一步激发学生探索的热情,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应用能力.

本节课的设计思路是:实验→提出问题→思考讨论→解决问题→理解加深→应用拓广→小结反思.并在教学设计中,注重了如下几个方面:

(1)注重知识的前后联系和知识体系的形成;

(2)让学生通过一系列教学活动(如实验、小组交流、分组竞赛等),经历知识的产生、发展及应用的过程;

(3)通过各种实验、游戏,尽可能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参与热情,让学生在轻松有趣的学习过程中获得知识和方法;

(4)充分利用各种现实背景的问题,让学生“走进生活”,并在教学环节中自然地设计了有关概率的现实问题,让学生在理解并掌握概率的计算方法的同时,培养起“用数学”的意识和能力;

(5)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习惯的同时,加强学生合作交流能力的培养,并注重培养学生不断反思总结的意识和能力;

(6)在课堂练习及作业设计中,考虑了各种层次的学生,并设计了活动类和写作类的作业,让同学们在练习或作业中能得到相应的收获.

北师大七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

2017—2018学年度第二学期教学进度任课教师:学科:数学七年级

注意事项: 1、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多采取游戏式的教学,务实基础,引导学生乐 于参 与数学学习活动。? 2、培养学生认真地计算能力及习惯,在原有基础上再提高。? 3、培养学生的数学能力,提高解决数学问题的正确率,抓好尖子生。? 4、在课堂教学中,注意多一些有利于孩子理解的问题,应该考虑学生 实际 的思维水平,多照顾中等生以及思维偏慢的学生。? 同底数幂的乘法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在了解同底数幂乘法意义的基础上,掌握幂的 运算性质(或称法则),进行基本运算。 过程与方法:在推导“性质”的过程中,培养学生观察、概括与抽 象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和难点: 幂的运算性质. 教学过程: 一、实例导入: 二、温故: 2.,指出下列各式的底数与指数:

(1)34;(2)a3;(3)(a+b)2;(4)(-2)3;(5)-23. 其中,(-2)3与-23的含义是否相同?结果是否相等?(-2)4与 -24呢? 三、知新: 1.利用乘方的意义,提问学生,引出法则 计算103×102. 解:103×102=(10×10×10)×(10×10)(幂的意义) =10×10×10×10×10(乘法的结合律) =105. 2.引导学生建立幂的运算法则 将上题中的底数改为a,则有 a3·a2=(aaa)·(aa) =aaaaa =a5, 即a3·a2=a5=a3+2. 用字母m,n表示正整数,则有 即a m·a n=a m+n. 3.引导学生剖析法则 (1)等号左边是什么运算? (2)等号两边的底数有什么关系? (3)等号两边的指数有什么关系? (4)公式中的底数a可以表示什么

北师大版七年级下册数学第一章试卷

七年级数学下册(北师大版)达标检测题一 第一章 整式的运算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下列运算中正确的是 ( ) A.=÷5 5b a 5)(b a B. 24 46a a a =? C. 4 4 4 )(b a b a +=+ D. (x 3)3=x 6 2.4 )2(xy -的计算结果是( ) A.-2x 4y 4 B. 8x 4y 4 C.16x 4y 4 D. 16xy 4 3.下列算式能用平方差公式计算的是( ) A.(2a +b )(2b -a ) B.)12 1 )(121(-- +x x C.(3x -y )(-3x +y ) D.(-m -n )(-m +n ) 4. 数学课上,老师讲了多项式的加减,放学后,小明回到家拿出课堂笔记,认真的复习老师课上讲的内容,他突然发现一道题:(-x 2+3xy- 21y 2)-(-21x 2+4xy-23y 2)= -2 1 x 2_____+y 2空格的地方被钢笔水弄污了,那么空格中的一项是( ) A .-7xy B.7xy C.-xy D.xy 5.下列各式中,正确的是 ( ) A .05 5 =÷a a B .()()b a a b b a -=-÷--3 4 C .()() 23 24 3 x x x -=-÷ D .() 442 2 2y x y x -=- 6. 三个连续奇数,若中间的一个为n ,则它们的积为( ) A .6n 3-6n B .4n 3-n C .n 3-4n D .n 3-n 7. 已知:∣x ∣=1,∣y ∣= 2 1 ,则(x 20)3-x 3y 2的值等于( ) A. -43或-45 B. 43或45 C. 43 D. -4 5 8. 3(22+1)(24+1(28+1)……(232+1)+1的个位数是( ) A . 4 B . 5 C. 6 D. 8 9.有若干张如图所示的正方形和长方形卡片,表中所列四种方案能拼成边长为(a+b )的正方形的是 ( ) b a b a ⑴ ⑵ ⑶

北师大七年级下册数学压轴题集锦

1、如图1,AB//EF, ∠2=2∠1 (1)证明∠FEC=∠FCE; (2)如图2,M 为AC 上一点,N 为FE 延长线上一点,且∠FNM=∠FMN ,则∠NMC 与∠CFM 有何数量关系,并证明。 图1 图2 2、(1)如图,△ABC, ∠ABC 、∠ACB 的三等分线交于点E 、D ,若∠1=130°,∠2=110°,求∠A 的度数。 B C (2)如图,△ABC,∠ABC 的三等分线分别与∠ACB 的平分线交于点D,E 若 ∠ 1=110 ° , ∠ 2=130 ° , 求 ∠ A 的 度 数 。 A B C B C

A C 3、如图,∠ABC+∠ADC=180°,OE 、OF 分别是角平分线,则判断OE 、OF 的位置关系为? F A B 4、已知∠A=∠C=90°. (1)如图,∠ABC 的平分线与∠ADC 的平分线交于点E ,试问BE 与DE 有何位置关系?说明你的理由。 (2)如图,试问∠ABC 的平分线BE 与∠ADC 的外角平分线DF 有何位置关系?说明你的理由。 (3)如图,若∠ABC 的外角平分线与∠

ADC的外角平分线交于点E,试问BE与DE有何位置关系?说明你的理由。

5.(1)如图,点E 在AC 的延长 线上,∠BAC 与∠DCE 的平分线交于点F ,∠B=60°,∠F=56°,求 ∠BDC 的度数。 A E (2)如图,点E 在CD 的延长线上,∠BAD 与∠ADE 的平分线交于点F ,试问∠F 、∠B 和∠C 之间有何数量关系?为什么? E A D 6.已知∠ABC 与∠ADC 的平分线交于点E 。 (1)如图,试探究∠E 、∠A 与∠C 之间的数量关系,并说明理由 。 B

【最新】新北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下册单元测试全套

最新北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下册单元测试全套及答案 北师大版七年级下册 第一章 整式的运算单元测试题 一、精心选一选(每小题3分,共21分) 8923 3 4 +-+xy y x xy 1.多项式的次数是 ( ) A. 3 B. 4 C. 5 D. 6 2.下列计算正确的是 ( ) 8421262x x x =?()() m m m y y y =÷34 ()222 y x y x +=+3422=-a a A. B. C. D. ()()b a b a +-+3.计算的结果是 ( ) 22a b -22b a -222b ab a +--222b ab a ++-A. B. C. D. 1532+-a a 4322---a a 4. 与的和为 ( ) 3252--a a 382--a a 532---a a 582+-a a A. B. C. D. 5.下列结果正确的是 ( ) 9 1312 -=?? ? ??-0590=?()17530 =-.8123-=-A. B. C. D. () 682 b a b a n m =n m 22-6. 若,那么的值是 ( ) A. 10 B. 52 C. 20 D. 32 2 2 259y x +7.要使式子成为一个完全平方式,则需加上 ( ) xy 15xy 15±xy 30xy 30±A. B. C. D. 二、耐心填一填(第1~4题每空1分,第5、6题每空2分,共28分) 2 3xy m 362+-a a 1222514xy yz x -ab 32 1.在代数式 , , , , , 中,单项式有 个,多项式有 个。 z y x 42 5-2.单项式的系数是 ,次数是 。 5 1 34+ -ab ab 3.多项式有 项,它们分别是 。 =?52x x () =4 3 y 4. ⑴ 。 ⑵ 。

北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 整式运算 知识点(一)概念应用 1、单项式和多项式统称为整式。 单项式有三种:单独的字母(a,-w 等);单独的数字(125,73- ,3.25,-14562等); 数字与字母乘积的一般形式(-2s, a 32-,π x 5等)。 2、 单项式的系数是指数字部分,如abc π23-的系数是π23- (注意系数部分应包含π,因为π是常数);单项式的次数是它所有字母的指数和(记住不包括数字和π的指数),如53256y x π次数是8。 3、多项式:几个单项式的和叫做多项式。 4、多项式的特殊形式:2 b a +等。 5、 一个多项式次数最高的项的次数叫做这个多项式的次数。如123 12-+y y x 是3次3项式。 6、单独的一个非零数的次数是0。 知识点(二)公式应用 1 、n m n m a a a +=? (m,n 都是正整数)如523b b b -=?-。 拓展运用n m n m a a a ?=+ 如已知m a =2, n a =8,求n m a +。 解:n m n m a a a ?=+=2×8=16. 2 、mn n m a a =)( (m,n 都是正整数) 如12436243622)()(2a a a a a =-=-?? 拓展应用m n n m m n a a a )()(==。 若2=n a ,则42)(222===n n a a 。 3、n n n b a ab =)((n 是正整数) 拓展运用n n n ab b a )(=。 4、n m n m a a a -=÷(a 不为0,m,n 都为正整数,且m 大于n)。 拓展应用n m n m a a a ÷=- 如若9=m a ,3=n a ,则339=÷=÷=-n m n m a a a 。 5、)0(10≠=a a ;0(1≠=-a a a p p ,是正整数)。 如81) 2(1)2(33-=-=-- 6、平方差公式22))((b a b a b a -=-+ a 为相同项,b 为相反项。 如22224)2()2)(2(n m n m n m n m -=--=--+-

新北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

2015—2016学年度第二学期教学进度 任课教师:学科:数学年(班)级: 本学期总目标: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他们学习数学的热情, 力争取得一个比较优异的学习成绩 教研组长签字: 说明:此表一式两份,一份作为教案附件之一粘贴在教案本上,一份上交教务处。

1.1同底数幂的乘法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在了解同底数幂乘法意义的基础上,掌握幂的运算性质(或称法则),进行基本运算。 过程与方法:在推导“性质”的过程中,培养学生观察、概括与抽象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和难点: 幂的运算性质. 教学过程: 一、实例导入: 二、温故: 2.,指出下列各式的底数与指数: (1)34;(2)a3;(3)(a+b)2;(4)(-2)3;(5)-23. 其中,(-2)3与-23的含义是否相同?结果是否相等?(-2)4与-24 呢? 三、知新: 1.利用乘方的意义,提问学生,引出法则 计算103×102. 解:103×102=(10×10×10)×(10×10)(幂的意义) =10×10×10×10×10(乘法的结合律)

=105. 2.引导学生建立幂的运算法则 将上题中的底数改为a,则有 a3·a2=(aaa)·(aa) =aaaaa =a5, 即a3·a2=a5=a3+2. 用字母m,n表示正整数,则有 即a m·a n=a m+n. 3.引导学生剖析法则 (1)等号左边是什么运算? (2)等号两边的底数有什么关系? (3)等号两边的指数有什么关系? (4)公式中的底数a可以表示什么 (5)当三个以上同底数幂相乘时,上述法则是否成立? 要求学生叙述这个法则:同底数幂相乘,底数不变,指数相加。 注意:强调幂的底数必须相同,相乘时指数才能相加. 四、巩固: 例1计算:

新北师大版七年级下数学知识点汇总

北师大版《数学》(七年级下册)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整式的运算 1、同底数幂乘法的运算法则: 同底数幂相乘,底数不变,指数相加。即:a m ﹒a n =a m+n 。逆用,即:a m+n = a m ﹒a n 。 2、幂的乘方运算法则:幂的乘方,底数不变,指数相乘。(a m )n =a mn 。逆用,即:a mn =(a m )n =(a n )m 。 3、积的乘方运算法则:积的乘方,等于把积中的每个因式分别乘方,然后把所得的幂相乘。即(ab )n =a n b n 。逆用,即:a n b n =(ab )n 。 4、同底数幂的除法法则:同底数幂相除,底数不变,指数相减,即:a m ÷a n =a m-n (a ≠0)。逆用,即:a m-n = a m ÷a n (a ≠0)。 5、零指数幂:任何不等于0的数的0次幂都等于1,即:a 0=1(a ≠0)。 6、负指数幂:任何不等于零的数的―p 次幂,等于这个数的p 次幂的倒数,即:1(0)p p a a a -=≠ 7、单项式与单项式相乘 单项式乘法法则:单项式与单项式相乘,把它们的系数、相同字母的幂分别相乘,其余字母连同它的指数不变,作为积的因式。 8、单项式与多项式相乘 单项式与多项式乘法法则:单项式与多项式相乘,就是根据分配率用单项式去乘多项式中的每一项,再把所得的积相加。即:m(a+b+c)=ma+mb+mc 。 (注意)运算时注意积的符号,多项式的每一项都包括它前面的符号。 9、多项式与多项式相乘 多项式与多项式乘法法则:多项式与多项式相乘,先用一个多项式的每一项乘另一个多项式的每一项,再把所得的积相加。即:(m+n)(a+b)=ma+mb+na+nb 。 (注意)多项式的每一项都包含它前面的符号,确定积中每一项的符号时应用“同号得正,异号得负”。 10、对于含有同一个字母的一次项系数是1的两个一次二项式相乘时,可以运用下面的公式简化运算:(x+a)(x+b)=x 2 +(a+b)x+ab 。 11、平方差公式(a+b )(a-b)=a 2-b 2,即:两数和与这两数差的积,等于它们的平方之差。逆用,即:a 2-b 2=(a+b )(a-b)。 关键找准a 和b 。符号相同的是a 。符号不同的是b 简算118×122=(120-2)(120+2)=1202-22=14400-4=14396

北师大版七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总结

北师大版数学七年级下册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 整式的乘除 1、单项式的概念:由数与字母的乘积构成的代数式叫做单项式。单独的一个数或一个字母也是单项式。单项式的数字因数叫做单项式的系数,字母指数和叫单项式的次数。 2、多项式:几个单项式的和叫做多项式。多项式中每个单项式叫多项式的项,次数最高项的次数叫多项式的次数。 3、整式:单项式和多项式统称整式。 注意:凡分母含有字母代数式都不是整式。也不是单项式和多项式。 4、同底数幂的乘法法则:n m n m a a a +=?(n m ,都是正整数) 同底数幂相乘,底数不变,指数相加。注意:底数可以是多项式或单项式。 如:532)()()(b a b a b a +=+?+ 5、幂的乘方法则:mn n m a a =)((n m ,都是正整数) 幂的乘方,底数不变,指数相乘。如:10253)3(=- 幂的乘方法则可以逆用:即m n n m mn a a a )()(== 如:23326)4()4(4== 6、积的乘方法则:n n n b a ab =)((n 是正整数) 积的乘方,等于各因数乘方的积。 如:(523)2z y x -=5101555253532)()()2(z y x z y x -=???- 7、同底数幂的除法法则:n m n m a a a -=÷(n m a ,,0≠都是正整数,且)n m φ 同底数幂相除,底数不变,指数相减。如:3334)()()(b a ab ab ab ==÷ 8、零指数和负指数; 10=a ,(ɑ≠0)即任何不等于零的数的零次方等于1。 p p a a 1=-(p a ,0≠是正整数),即一个不等于零的数的p -次方等于这个数的p 次方的倒数。

最新北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下册全册知识点归纳

第一章:整式的运算 单项式 整 式 多项式 同底数幂的乘法 幂的乘方 积的乘方 幂运算 同底数幂的除法 零指数幂 负指数幂 整式的加减 单项式与单项式相乘 单项式与多项式相乘 整式的乘法 多项式与多项式相乘 整式运算 平方差公式 完全平方公式 单项式除以单项式 整式的除法 多项式除以单项式 一、单项式 1、都是数字与字母的乘积的代数式叫做单项式。 2、单项式的数字因数叫做单项式的系数。 3、单项式中所有字母的指数和叫做单项式的次数。 4、单独一个数或一个字母也是单项式。 5、只含有字母因式的单项式的系数是1或―1。 6、单独的一个数字是单项式,它的系数是它本身。 7、单独的一个非零常数的次数是0。 8、单项式中只能含有乘法或乘方运算,而不能含有加、减等其他运算。 9、单项式的系数包括它前面的符号。 10、单项式的系数是带分数时,应化成假分数。 11、单项式的系数是1或―1时,通常省略数字“1”。 12、单项式的次数仅与字母有关,与单项式的系数无关。 二、多项式 1、几个单项式的和叫做多项式。 2、多项式中的每一个单项式叫做多项式的项。 3、多项式中不含字母的项叫做常数项。 4、一个多项式有几项,就叫做几项式。 5、多项式的每一项都包括项前面的符号。 6、多项式没有系数的概念,但有次数的概念。 7、多项式中次数最高的项的次数,叫做这个多项式的次数。 三、整式 1、单项式和多项式统称为整式。 2、单项式或多项式都是整式。 3、整式不一定是单项式。 整 式 的 运 算

4、整式不一定是多项式。 5、分母中含有字母的代数式不是整式;而是今后将要学习的分式。 四、整式的加减 1、整式加减的理论根据是:去括号法则,合并同类项法则,以及乘法分配率。 2、几个整式相加减,关键是正确地运用去括号法则,然后准确合并同类项。 3、几个整式相加减的一般步骤: (1)列出代数式:用括号把每个整式括起来,再用加减号连接。 (2)按去括号法则去括号。 (3)合并同类项。 4、代数式求值的一般步骤: (1)代数式化简。 (2)代入计算 (3)对于某些特殊的代数式,可采用“整体代入”进行计算。 五、同底数幂的乘法 1、n 个相同因式(或因数)a 相乘,记作a n ,读作a 的n 次方(幂),其中a 为底数,n 为指数,a n 的结果 叫做幂。 2、底数相同的幂叫做同底数幂。 3、同底数幂乘法的运算法则:同底数幂相乘,底数不变,指数相加。即:a m ﹒a n =a m+n 。 4、此法则也可以逆用,即:a m+n = a m ﹒a n 。 5、开始底数不相同的幂的乘法,如果可以化成底数相同的幂的乘法,先化成同底数幂再运用法则。 六、幂的乘方 1、幂的乘方是指几个相同的幂相乘。(a m )n 表示n 个a m 相乘。 2、幂的乘方运算法则:幂的乘方,底数不变,指数相乘。(a m )n =a mn 。 3、此法则也可以逆用,即:a mn =(a m )n =(a n )m 。 七、积的乘方 1、积的乘方是指底数是乘积形式的乘方。 2、积的乘方运算法则:积的乘方,等于把积中的每个因式分别乘方,然后把所得的幂相乘。即(ab )n =a n b n 。 3、此法则也可以逆用,即:a n b n =(ab )n 。 八、三种“幂的运算法则”异同点 1、共同点: (1)法则中的底数不变,只对指数做运算。 (2)法则中的底数(不为零)和指数具有普遍性,即可以是数,也可以是式(单项式或多项式)。 (3)对于含有3个或3个以上的运算,法则仍然成立。 2、不同点: (1)同底数幂相乘是指数相加。 (2)幂的乘方是指数相乘。 (3)积的乘方是每个因式分别乘方,再将结果相乘。 九、同底数幂的除法 1、同底数幂的除法法则:同底数幂相除,底数不变,指数相减,即:a m ÷a n =a m-n (a ≠0)。 2、此法则也可以逆用,即:a m-n = a m ÷a n (a ≠0)。 十、零指数幂 1、零指数幂的意义:任何不等于0的数的0次幂都等于1,即:a 0=1(a ≠0)。 十一、负指数幂 1、任何不等于零的数的―p 次幂,等于这个数的p 次幂的倒数,即: 1(0)p p a a a -=≠ 注:在同底数幂的除法、零指数幂、负指数幂中底数不为0。

北师大七年级数学下册各单元知识点汇总

北师大七年级数学下册各单元知识点汇总 第一章整式运算 单项式 式 多项式 同底数幂的乘法 幂的乘方 积的乘方 同底数幂的除法 零指数幂 负指数幂 整式的加减 单项式与单项式相乘 单项式与多项式相乘 整式的乘法多项式与多项式相乘 整式运算平方差公式 完全平方公式 单项式除以单项式 整式的除法 多项式除以单项式 知识点(一)公式应用 1 、n m n m a a a+ = ? (m,n都是正整数)如= ? -2 3b b________。 拓展运用n m n m a a a? = +如已知m a=2, n a=8,求n m a+。解:___________________. 已知m a=2, n a=8,求n m a+ 2.解:_____________________. 2 、mn n m a a= ) ( (m,n都是正整数)如= -4 3 6 2) ( ) (2a a_________________。 拓展应用m n n m mn a a a) ( ) (= =。若2 = n a,则= n a2__________。 3、n n n b a ab= ) ((n是正整数) 拓展运用n n n ab b a) ( =。 4、n m n m a a a- = ÷(a不为0,m,n都为正整数,且m大于n)。 拓展应用n m n m a a a÷ = -如若9 = m a,3 = n a,则= -n m a_____________。 5、)0 (1 0≠ =a a;0 ( 1 ≠ = -a a a p p,是正整数)。如 8 1 )2 ( 1 )2 ( 3 3- = - = --

最新北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下册全册知识点总结

最新北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下册全册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整式的运算 单项式 整 式 多项式 同底数幂的乘法 幂的乘方 积的乘方 幂运算 同底数幂的除法 零指数幂 负指数幂 整式的加减 单项式与单项式相乘 单项式与多项式相乘 整式的乘法 多项式与多项式相乘 整式运算 平方差公式 完全平方公式 单项式除以单项式 整式的除法 多项式除以单项式 一、单项式 1、都是数字与字母的乘积的代数式叫做单项式。 2、单项式的数字因数叫做单项式的系数。

3、单项式中所有字母的指数和叫做单项式的次数。 4、单独一个数或一个字母也是单项式。 5、只含有字母因式的单项式的系数是1或―1。 6、单独的一个数字是单项式,它的系数是它本身。 7、单独的一个非零常数的次数是0。 8、单项式中只能含有乘法或乘方运算,而不能含有加、减等其他运算。 9、单项式的系数包括它前面的符号。 10、单项式的系数是带分数时,应化成假分数。 11、单项式的系数是1或―1时,通常省略数字“1”。 12、单项式的次数仅与字母有关,与单项式的系数无关。 二、多项式 1、几个单项式的和叫做多项式。 2、多项式中的每一个单项式叫做多项式的项。 3、多项式中不含字母的项叫做常数项。 4、一个多项式有几项,就叫做几项式。 5、多项式的每一项都包括项前面的符号。 6、多项式没有系数的概念,但有次数的概念。 7、多项式中次数最高的项的次数,叫做这个多项式的次数。 三、整式的加减 1、整式加减的理论根据是:去括号法则,合并同类项法则,以及乘法分配率。 2、几个整式相加减,关键是正确地运用去括号法则,然后准确合并同类项。 3、几个整式相加减的一般步骤: (1)列出代数式:用括号把每个整式括起来,再用加减号连接。

最新北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下册全册知识点汇总

最新北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下册全册知识点汇总

第一章:整式的运算单项式 整式 多项式 同底数幂的乘法 幂的乘方 积的乘方 同底数幂的除法 零指数幂 负指数幂 整式的加减 单项式与单项式相乘 单项式与多项式相乘 整式的乘法多项式与多项式相乘 整式运算平方差公式 完全平方公式 单项式除以单项式 整式的除法 多项式除以单项式 一、单项式 1、都是数字与字母的乘积的代数式叫做单项式。 2、单项式的数字因数叫做单项式的系数。 3、单项式中所有字母的指数和叫做单项式的次数。 4、单独一个数或一个字母也是单项式。 5、只含有字母因式的单项式的系数是1或―1。 6、单独的一个数字是单项式,它的系数是它本身。

7、单独的一个非零常数的次数是0。 8、单项式中只能含有乘法或乘方运算,而不能含有加、减等其他运算。 9、单项式的系数包括它前面的符号。 10、单项式的系数是带分数时,应化成假分数。 11、单项式的系数是1或―1时,通常省略数字“1”。 12、单项式的次数仅与字母有关,与单项式的系数无关。 二、多项式 1、几个单项式的和叫做多项式。 2、多项式中的每一个单项式叫做多项式的项。 3、多项式中不含字母的项叫做常数项。 4、一个多项式有几项,就叫做几项式。 5、多项式的每一项都包括项前面的符号。 6、多项式没有系数的概念,但有次数的概念。 7、多项式中次数最高的项的次数,叫做这个多项式的次数。 三、整式的加减 1、整式加减的理论根据是:去括号法则,合并同类项法则,以及乘法分配率。 2、几个整式相加减,关键是正确地运用去括号法则,然后准确合并同类项。 3、几个整式相加减的一般步骤: (1)列出代数式:用括号把每个整式括起来,再用加减号连接。 (2)按去括号法则去括号。(3)合并同类项。 4、代数式求值的一般步骤: (1)代数式化简。(2)代入计算(3)对于某些特殊的代数式,可采用 “整体代入”进行计算。 四、同底数幂的乘法 1、n个相同因式(或因数)a相乘,记作a n,读作a的n次方(幂),其中a为底数,n为指数,a n的结果叫做幂。 2、底数相同的幂叫做同底数幂。

2020最新北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下册全册知识点总结

2020最新北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下册全册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整式的运算 单项式 整式 多项式 同底数幂的乘法 幂的乘方 积的乘方 幂运算同底数幂的除法 零指数幂 负指数幂 整式的加减 单项式与单项式相乘 单项式与多项式相乘 整式的乘法多项式与多项式相乘整式运算平方差公式 完全平方公式 单项式除以单项式 整式的除法 多项式除以单项式 一、单项式 1、都是数字与字母的乘积的代数式叫做单项式。 2、单项式的数字因数叫做单项式的系数。

3、单项式中所有字母的指数和叫做单项式的次数。 4、单独一个数或一个字母也是单项式。 5、只含有字母因式的单项式的系数是1或―1。 6、单独的一个数字是单项式,它的系数是它本身。 7、单独的一个非零常数的次数是0。 8、单项式中只能含有乘法或乘方运算,而不能含有加、减等其他运算。 9、单项式的系数包括它前面的符号。 10、单项式的系数是带分数时,应化成假分数。 11、单项式的系数是1或―1时,通常省略数字“1”。 12、单项式的次数仅与字母有关,与单项式的系数无关。 二、多项式 1、几个单项式的和叫做多项式。 2、多项式中的每一个单项式叫做多项式的项。 3、多项式中不含字母的项叫做常数项。 4、一个多项式有几项,就叫做几项式。 5、多项式的每一项都包括项前面的符号。 6、多项式没有系数的概念,但有次数的概念。 7、多项式中次数最高的项的次数,叫做这个多项式的次数。 三、整式的加减 1、整式加减的理论根据是:去括号法则,合并同类项法则,以及乘法分配率。 2、几个整式相加减,关键是正确地运用去括号法则,然后准确合并同类项。 3、几个整式相加减的一般步骤:

北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下册教案(全册)

北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下册教案(全册) 6.1从实际问题到方程教学目的1.通过对多个实际问题的分析,使学生体会到一元一次方程作为实际问题的数学模型的作用。2.使学生会列一元一次方程解决一些简单的应用题。3.会判断一个数是不是某个方程的解。重点、难点1.重点:会列一元一次方程解决一些简单的应用题。2.难点:弄清题意,找出“相等关系”。教学过程一、复习提问小学里已经学过列方程解简单的应用题,让我们回顾一下,如何列方程解应用题?例如:一本笔记本1.2元。小红有6元钱,那么她最多能买到几本这样的笔记本呢?解:设小红能买到工本笔记本,那么根据题意,得1.2x=6因为1.2×5=6,所以小红能买到5本笔记本。二、新授:我们再来看下面一个例子:问题1:某校初中一年级328名师生乘车外出春游,已有2辆校车可以乘坐64人,还需租用44座的客车多少辆?问:你能解决这个问题吗?有哪些方法?(让学生思考后,回答,教师再作讲评)算术法:(328-64)÷44=264÷44=6(辆)列方程解应用题:设需要租用x辆客车,那么这些客车共可乘44x人,加上乘坐校车的64人,就是全体师生328人,可得。44x+64=328(1)解这个方程,就能得到所求的结果。问:你会解这个方程吗?试试看?(学生可能利用逆运算求解,教师加以肯定,同时指出本章里我们将要学习解方程的另一种方法。)问题2:在课外活动中,张老师发现同学们的年龄大多是13岁,就问同学:“我今年45岁,几年以后你们的年龄是我年龄的三分之一?”小敏同学很快说出了

答案。“三年”。他是这样算的:1年后,老师46岁,同学们的年龄是14岁,不是老师的三分之一。2年后,老师47岁,同学们的年龄是15岁,也不是老师的三分之一。3年后,老师48岁,同学们的年龄是16岁,恰好是老师的三分之一。你能否用方程的方法来解呢?通过分析,列出方程:13+x=(45+x)(2)问:你会解这个方程吗?你能否从小敏同学的解法中得到启发?这个方程不像例l中的方程(1)那样容易求出它的解,小敏同学的方法启发了我们,可以用尝试,检验的方法找出方程(2)的解。也就是只要将x=1,2,3,4,……代人方程(2)的两边,看哪个数能使两边的值相等,这个数就是这个方程的解。把x=3代人方程(2),左边=13+3=16,右边=(45+3)=×48=16,

北师大版七年级下册数学复习资料

北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下册 复 习 资 料

第一章 整式的运算 一、整式 1、单项式:表示数与字母的积的代数式。另外规定单独的一个数或字母也是单项式。 单项式中的数字因数叫做单项式的系数。注意系数包括前面的符号,系数是1时通常省略,π是系数,7 2xyz - 的系数是7 2- 单项式的次数是指所有字母的指数的和。 2、多项式:几个单项式的和叫做多项式。 (几次几项式) 每一个单项式叫做多项式的项,注意项包括前面的符号。 多项式的次数:多项式中次数最高的项的次数。项的次数是几就叫做几次项,其中不含字母的项叫做常数项。 3、整式;单项式与多项式统称为整式。(最明显的特征:分母中不含字母) 4、排列多项式:①按某一个字母降幂排列:某一个字母的指数由大到小排列; ②按某一个字母升幂排列:某一个字母的指数由小到大排列。 二、整式的加减:①先去括号; (注意括号前有数字因数) ②再合并同类项。 (系数相加,字母与字母指数不变) 三、幂的运算性质 1、同底数幂相乘:底数不变,指数相加。 m n m n a a a +=? 2、幂的乘方:底数不变,指数相乘。 nm m n a a =) ( 3、积的乘方:把积中的每一个因式各自乘方,再把所得的幂相乘。n n n b a a b =) ( 4、零指数幂:任何一个不等于0的数的0次幂等于1。 10 =a (0 ≠a ) 注意 00没有意义。

5、负整数指数幂: p p a a 1= - (p 正整数,0≠a ) 6、同底数幂相除:底数不变,指数相减。m n m n a a a -=÷ 注意:以上公式的正反两方面的应用。 常见的错误:32a a a =?,532)(a a =,33)(ab ab =,326a a a =÷,222a a a =+ 四、单项式乘以单项式:系数相乘,相同的字母相乘,只在一个因式中出现的字母则连同它的指数作为积的一个因式。 五、单项式乘以多项式:运用乘法的分配率,把这个单项式乘以多项式的每一项。 六、多项式乘以多项式:连同各项的符号把其中一个多项式的各项乘以另一个多项式的每一项。 ()()bn bm an am n m b a +++=++ 七、平方差公式 两数的和乘以这两数的差,等于这两数的平方差。 即:一项符号相同,另一项符号相反,等于符号相同的平方减去符号相反的平方。 ()()2 2 b a b a b a -=-+ 八、完全平方公式 两数的和(或差)的平方,等于这两数的平方和再加上(或减去)两数积的2倍。 ()ab b a b a 22 22 ++=+ ()ab b a b a 2222 -+=- 常见错误:()222 b a b a +=+ ()222 b a b a -=- 九、单项除以单项式:把单项式的系数相除,相同的字母相除,只在被除式中出现的字母则连同它的指数作为商的一个因式。 十、多项式除以单项式:连同各项的符号,把多项式的各项都除以单项式。

新北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 打印版)

1.1 同底数幂的乘法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在了解同底数幂乘法意义的基础上,掌握幂的运算性质(或称法则),进行基本运算。 过程与方法:在推导“性质”的过程中,培养学生观察、概括与抽象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和难点: 幂的运算性质. 教学过程: 一、实例导入: 二、温故: 2.,指出下列各式的底数与指数: (1)34;(2)a3;(3)(a+b)2;(4)(-2)3;(5)-23. 其中,(-2)3与-23的含义是否相同?结果是否相等?(-2)4与-24 呢? 三、知新: 1.利用乘方的意义,提问学生,引出法则 计算103×102. 解:103×102=(10×10×10)×(10×10)(幂的意义)

=10×10×10×10×10(乘法的结合律) =105. 2.引导学生建立幂的运算法则 将上题中的底数改为a,则有 a3·a2=(aaa)·(aa) =aaaaa =a5, 即a3·a2=a5=a3+2. 用字母m,n表示正整数,则有 即a m·a n=a m+n. 3.引导学生剖析法则 (1)等号左边是什么运算? (2)等号两边的底数有什么关系? (3)等号两边的指数有什么关系? (4)公式中的底数a可以表示什么 (5)当三个以上同底数幂相乘时,上述法则是否成立? 要求学生叙述这个法则:同底数幂相乘,底数不变,指数相加。 注意:强调幂的底数必须相同,相乘时指数才能相加. 四、巩固: 例1计算:

(1) (-3)7×(-3)6;(2)(1/111)3×(1/111). (3)-x3·x5 (4) b2m·b2m+1. .例2、光在真空中的速度约为3×108米/秒,泰阳光照射到地球上大约需要5×102秒,地球距离太阳大约有多远? 五、拓展: 1、计算:(1)105·106;(2)a7·a3;(3)y3·y2; (4)b5·b;(5)a6·a6;(6)x5·x5. 2、计算:(1)y12·y6;(2)x10·x;(3)x3·x9; (4)10·102·104;(5)y4·y3·y2·y;(6)x5·x6·x3. 六、课堂小结: 1.同底数幂相乘,底数不变,指数相加,对这个法则要注重理解“同底、相乘、不变、相加”这八个字. 2.解题时要注意a的指数是1. 3.解题时,是什么运算就应用什么法则.同底数幂相乘,就应用同底数幂的乘法法则;整式加减就要合并同类项,不能混淆. 4.-a2的底数a,不是-a.计算-a2·a2的结果是-(a2·a2)=-a4,而不是(-a)2+2=a4.5.若底数是多项式时,要把底数看成一个整体进行计算。 七、板书设计: 八、教学后记: 1.2幂的乘方与积的乘方(1)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了解幂的乘方与积的乘方的运算性质,并能解决一些实际问

(完整word)北师大七年级下册数学第一单元检测.docx

七年级数学试题 (本试题满分120 分,考试时间120 分钟。) 请把选择题的答案写在答题卡内。 123456789 10 11 12 13 14 15 一、选择题(每题 3 分,共 45 分) 1.下列算式正确的是(). 12 A.0.0100 B. 0.1 30.001 C. 10 5 2 01D.4 2 2.下列多项式乘法,能用平方差公式计算的是() 3.计算a2(2a)3-a(3a+8a4)的结果是() A .3a2B.- 3a C.- 3a2D. 16a5 4.小明在利用完全平方公式计算一个二项整式的平方时,不小心用墨水把最后一项染黑了,得到正确的结果变为 4a2-12ab+,你觉得这一项应是() A.3b2 B.6b2 C.9b2 D.36b2 5.下列计算正确的是() A .(4x+5y)2=16x2+20xy+25y2B. (-2x3y4z)3=- 8x9y12z3 C.(x+ y)2=x2+ y2D. (-a6) ÷(-a)4=a2 6.(5x2 4 y2 )( 5x2 4 y2 ) 运算的结果是() 7.已知 (m+ n)2= 11, mn=2,则 (m-n)2的值为 () A .7B.5C.3D. 1 8.长方形的长为 3a,宽比长小 a-b,则其周长为() A.10a+2b B.6a C.6a+4b D.以上全错

9.若 (ax+ 3y)2=4x2-12xy+by2,则 a, b 的值分别为 () A .2,9B.2,- 9C.- 2, 9D.- 4,9 10.如图,从边长为 (a+ 1)cm 的正方形纸片中剪去一个边长为(a- 1)cm 的正方形 (a> 1) ,剩余部分沿虚线又剪拼成一个矩形( 不重叠无缝隙) ,则该矩形的面积是 () A .2 cm2B.2a cm2C.4a cm2D. (a2-1)cm2 11.下列计算正确的是 ( ) A. ①②④ B.②③⑤ C.③④ D. ④⑥ 12.若a x3,b 2 x2, 则 (a2 ) x(b3x )2的值为() A. 0 B. 1 C. 3 D. 5 13.包老师把一个多项式减去 a 2 b 2等于 a2 b 2,则这个多项式为() A、2b2 B、2a2 C、2b2 D、2a2 14. 下列多项式中是完全平方式的是() A、x2 4 x 1 B、x2 2 y 21 C、x2y2 2 xy y2 D、9a212a4 15.若x2ax 9( x3) 2,则 a的值为() A、 3 B、 3 C、 6 D、 6 二、填空题 (每小题 3 分,共 15 分) 16.一个铁原子的质量为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9288kg= kg 用科学记数法 . 17.已知:a m2, a n5, 则a3m n_________ 18.化简: a(a-2b)-(a- b)2=______________.图 2 19.如图 2,在一块边长为 a 的正方形纸片的四角各剪去一个边长为 b 的正方形,若 a

北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下册数学各章节知识点总结

北七下知识要点分章梳理 第一章:整式的运算 单项式 式 多项式 同底数幂的乘法 幂的乘方 积的乘方 同底数幂的除法 零指数幂 负指数幂 整式的加减 单项式与单项式相乘 单项式与多项式相乘 整式的乘法 多项式与多项式相乘 平方差公式 完全平方公式 单项式除以单项式 整式的除法 多项式除以单项式 一、单项式 1、都是数字与字母的乘积的代数式叫做单项式。 2、单项式的数字因数叫做单项式的系数。 3、单项式中所有字母的指数和叫做单项式的次数。 4、单独一个数或一个字母也是单项式。 5、只含有字母因式的单项式的系数是1或―1。 6、单独的一个数字是单项式,它的系数是它本身。 7、单独的一个非零常数的次数是0。 8、单项式中只能含有乘法或乘方运算,而不能含有加、减等其他运算。 9、单项式的系数包括它前面的符号。 10、单项式的系数是带分数时,应化成假分数。 11、单项式的系数是1或―1时,通常省略数字“1”。 12、单项式的次数仅与字母有关,与单项式的系数无关。 二、多项式 1、几个单项式的和叫做多项式。 2、多项式中的每一个单项式叫做多项式的项。 3、多项式中不含字母的项叫做常数项。 4、一个多项式有几项,就叫做几项式。 5、多项式的每一项都包括项前面的符号。 6、多项式没有系数的概念,但有次数的概念。 7、多项式中次数最高的项的次数,叫做这个多项式的次数。 三、整式 1、单项式和多项式统称为整式。 2、单项式或多项式都是整式。 3、整式不一定是单项式。 4、整式不一定是多项式。 5、分母中含有字母的代数式不是整式;而是今后将要学习的分式。 四、整式的加减 1、整式加减的理论根据是:去括号法则,合并同类项法则,以及乘法分配律。 2、几个整式相加减,关键是正确地运用去括号法则,然后准确合并同类项。 3、几个整式相加减的一般步骤: (1)列出代数式:用括号把每个整式括起来,再用加减号连接。 (2)按去括号法则去括号。 (3)合并同类项。 4、代数式求值的一般步骤: (1)代数式化简。 (2)代入计算 (3)对于某些特殊的代数式,可采用“整体代入”进行计算。 五、同底数幂的乘法 1、n 个相同因式(或因数)a 相乘,记作a n ,读作a 的n 次方(幂),其中a 为底数,n 为 指数,a n 的结果叫做幂。 2、底数相同的幂叫做同底数幂。 3、同底数幂乘法的运算法则:同底数幂相乘,底数不变,指数相加。即:a m ﹒a n =a m+n 。 4、此法则也可以逆用,即:a m+n = a m ﹒a n 。 5、开始底数不相同的幂的乘法,如果可以化成底数相同的幂的乘法,先化成同底数幂再运用法则。 六、幂的乘方 1、幂的乘方是指几个相同的幂相乘。(a m )n 表示n 个a m 相乘。 2、幂的乘方运算法则:幂的乘方,底数不变,指数相乘。(a m )n =a mn 。 3、此法则也可以逆用,即:a mn =(a m )n =(a n )m 。 七、积的乘方 1、积的乘方是指底数是乘积形式的乘方。 2、积的乘方运算法则:积的乘方,等于把积中的每个因式分别乘方,然后把所得的幂相乘。

北师大版七年级下册数学定理知识点汇总

北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下册定理知识点汇总第一章 整式的运算 一. 整式 ※1. 单项式 ①由数与字母的积组成的代数式叫做单项式。单独一个数或字母也是单项式。 ②单项式的系数是这个单项式的数字因数,作为单项式的系数,必须连同数字前面的性质符号,如果一个单项式只是字母的积,并非没有系数. ③一个单项式中,所有字母的指数和叫做这个单项式的次数. ※2.多项式 ①几个单项式的和叫做多项式.在多项式中,每个单项式叫做多项式的项.其中,不含字母的项叫做常数项.一个多项式中,次数最高项的次数,叫做这个多项式的次数. ②单项式和多项式都有次数,含有字母的单项式有系数,多项式没有系数.多项式的每一项都是单项式,一个多项式的项数就是这个多项式作为加数的单项式的个数.多项式中每一项都有它们各自的次数,但是它们的次数不可能都作是为这个多项式的次数,一个多项式的次数只有一个,它是所含各项的次数中最高的那一项次数. ※3.整式单项式和多项式统称为整式. ?? ??????其他代数式多项式单项式整式代数式 二. 整式的加减 ¤1. 整式的加减实质上就是去括号后,合并同类项,运算结果是一个多项式或是单项式. ¤2. 括号前面是“-”号,去括号时,括号内各项要变号,一个数与多项式相乘时, 这个数与括号内各项都要相乘. 三. 同底数幂的乘法 ※同底数幂的乘法法则: n m n m a a a +=?(m,n 都是正数)是幂的运算中最基本的法则,在应用法则运算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①法则使用的前提条件是:幂的底数相同而且是相乘时,底数a 可以是一个具体的数字式字母,也可以是一个单项或多项式; ②指数是1时,不要误以为没有指数; ③不要将同底数幂的乘法与整式的加法相混淆,对乘法,只要底数相同指数就可以相加;而对于加法,不仅底数相同,还要求指数相同才能相加; ④当三个或三个以上同底数幂相乘时,法则可推广为p n m p n m a a a a ++=??(其中 m 、n 、p 均为正数); ⑤公式还可以逆用:n m n m a a a ?=+(m 、n 均为正整数) 四.幂的乘方与积的乘方 ※1. 幂的乘方法则:mn n m a a =)((m,n 都是正数)是幂的乘法法则为基础推导出来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