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中国渐渐走向舞台中心 对外战略还有哪些提升的空间

中国渐渐走向舞台中心 对外战略还有哪些提升的空间

中国渐渐走向舞台中心 对外战略还有哪些提升的空间
中国渐渐走向舞台中心 对外战略还有哪些提升的空间

中国渐渐走向舞台中心 对外战略还有哪些提升的空间?(1月29日节目文稿)

2014-02-10 17:46:10

归档在 《震海听风录》节目文字稿 | 浏览 2029 次 | 评论 0 条

凤凰卫视1月29日《震海听风录》,以下为文字实录:

解说:当今世界向多极化发展,中国渐渐走向舞台中心,对外战略还有哪些提升的空间?美国主导泛太平洋战略经济伙伴关系协定,被解读为可以绕开中国,中国该如何回应?全球思潮,百家争鸣的今天,面对民族主义和民粹主义的再度崛起,中国公众又该持有怎样的思维理性?《震海听风录》独家专访中国前驻法国大使,外交学院前院长吴建民就此展开对话。

邱震海:欢迎收看《震海听风录》。中国的传统新年马上就要到了,回顾过去的农历一年,应该说中国的周边局势还是发生了很多变化,所以今天我们请到中国资深的外交家吴建民先生再次出席我们的节目,谈谈他眼中的中国的周边局势。不过在这之前,我们看个短片。

解说:多极化的世界,国际关系中心从大西洋向太平洋,金融危机后,各国力量重新洗牌,随着中国在经济、政治、军事上的使命增长,有国际媒体担忧,中国的迅速崛起可能与美国、日本等旧霸权国家产生冲突。为了维护亚洲战略利益,美国积极主导泛太平洋战略经济伙伴关系协定,力图打造全球最大的自由贸易区TPP。由于中国一直被排除在外,外界普遍认为,TPP是美国抢占亚太经贸市场,遏制中国的经济工具。

另一方面,随着中日钓鱼岛争端,南海部分岛屿主权争议持续发酵,中国周边安全环境变得复杂而严峻。当中国正式走向国际舞台的中心,面对国内日益高涨的民族主义情绪和国外对中国崛起的不安与恐惧,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表示,中国会努力避免陷入修昔底德陷阱,会坚持与邻为善,以邻为伴,突出亲、诚、惠、容的周边外交。

邱震海:那么下面我们就看一下我们与吴建民先生对话的第一部分,这一部分首先是谈谈中国在过去的农历一年周边发生了什么变化,有哪些主要的一些端倪,包括路在何方。尤其我们会谈到世界贸易格局的变化,我们知道过去的一年,美国在TPP,亚太地区,TTIP,在欧美地区,都正在建章立制,而这两者一旦搞成,会不会削弱过去相当长一段时间中国赖以存在,赖以成功的,以WTO为主体的全球化的趋势?我们一起来看一下我们跟吴大使的讨论。

我们正在置身于其中的国际格局在发生哪一些我们自己看不见、摸不着的静悄悄的变化?

吴建民(中国资深外交官):格局的变化,我觉得有几个大点,第一个

大点就是走向多极,冷战结束之后就剩下美国一个超级大国,冷战结束之后,你看到2001年,美国GDP占全球三分之一,差不多占31%,接近三分之一,那是异潮突起,美国人那个时候非常得意,所以单边主义就出来了,单极和多极的较量贯穿于走向多极世界的整个过渡时期,这是一个大的趋势,大的格局,因为他必定走向多极,不管人们愿意与否,这个潮流呢很难把它推回去。

第二个就是,世界从国际关系的中心,从大西洋向太平洋转移,就是向亚洲这块地方,随着中国、印度、东盟这些国家崛起,他的人口众多,他发展的余地很大,这种状况,世界过去几百年,这是大西洋中心,这种状况也逐渐会改变,这个是了不起的变化。等会儿再讲到和平发展合作的潮流跟冷战对抗冲突仇恨的潮流再较量,但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潮流,这是时代的潮流,那部分潮流是代表着过去的,这些东西总体上看对中国有没有利?非常有利,当然这个过程当中出现一些问题,出现一些问题我们如何把它处理好?这次我们周边工作座谈会就想把它处理好。

习近平主席不是提出四个字吗,亲,我们跟周边关系是亲,有血缘,有亲戚关系,来往相当密切。诚,待人以诚,不要投机取巧,以诚待人,你诚是最能打动人的,最能够建立一种扎扎实实关系的。第三是惠,中国的发展必须要使得大家都受益,不是光中国受益,人家不受益,所以有一种提法我觉得是似是而非的,就中国利益最大化,你利益最大化,人家利益最小化,人家会作何感想,这个是不行的。

邱震海:美国现在有很多学者说正在建章改制,或者是在布局,第一,他在亚太搞TPP,就是环太平洋贸易联盟,第二在跨大西洋,欧美之间搞TTIP,就是跨大西洋的,(00:05:25英文),就是贸易和投资的一个协定,换句话说,这两个东西未来三、五年他如果谈判成功的话,我们过去受惠于、依赖于WTO就相当程度会被虚化,这个可能是中国未来在三、五年里面,除了刚才我们谈的政治、军事、战略上的一些冲突和对抗之外,另外一个我们要关注的焦点,不知道您怎么看。

吴建民:这个你刚才提出的问题,有学者是有这个看法,认为TPP是为了针对中国的,美国人也不大同意,最早提出来,像新加坡、智利这些国家,说我们提出TPP并不是为了遏制中国,出现这样一个情况,你刚才讲的,美欧之间搞的跨大西洋自由贸易区谈判、TPP谈判,正在取得某些进展。我是这样看,就是在WTO多哈回合快12年没有取得什么大进展的情况下,但是听说最近已经有一些好消息,在巴黎,WTO国家里部长级会议已经取得了进展,在贸易方面达成了协议。从全世界来讲,当然有一个全球自由贸易的体系,以规则为基础的自由贸易体系,对全世界受益。

邱震海:过去是WTO,未来可能是TPP,或者TTIP,会不会是这样。

吴建民:你想想TPP,TPP他就是这样一种关系,他能够绕开中国吗?中国我们现在愿意商量,我们也可以参加进来,你搞了一个地区的贸易协定,自由贸易区,我们也可以谈。中欧不是这次巴罗佐,欧盟的主席来访问,那次我们就谈了怎么规划到2020年的中欧关系,我们贸易额去年大概是5500亿美元,将来到2020年发展1万亿美元,双方也搞投资协议,相互投资协议,然后会考虑自由贸易区,也可以探讨。

所以我们中国来讲,中国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我们需要全世界,我们最好同所有的国家建立自由贸易区,这个对中国发展有好处,他们也可以更好的得到中国这个市场不断扩大的好处,这对双方都是有利的。邱震海:三、五年之后,如果说TPP和TTIP分别建立起来,谈判成功建立之后,它们之间分别与WTO,您觉得会形成一种什么样的关系?

吴建民:这是赞成贸易全球化的一些人担心的,他认为地区的协议越来越多的话,显然对于WTO这个体制有所削弱,我觉得今年底在WTO巴黎部长级会谈取得一定进展这是很有意义的,从中国方面来讲,我觉得我们需要全世界,当然你看我们东盟是有贸易区,我们也搞了这样的东西,“10+1”的自由贸易区,很有活力。我们现在跟其他国家可以谈,将来甚至很快美国也可以谈自由贸易区,这二者之间,我原来有这样一个看法,我觉得地区集团跟全球化,跟地区集团化,这个是相互促进的。

邱震海:中国农历新年来临之际,中国资深的外交家吴建民先生再一次出席《震海听风录》,我们在这一部分主要跟吴建民先生讨论一下过去一年中国对外战略有哪些提升的空间,包括在思潮方面,我们有哪些值得关注的地方,我们一起来看一下。

在对外战略,无论是官方智囊还是到民间,在对外战略方面,如果我们称之为缺失,或者善意的,可以提升的空间,您觉得还有哪些是需要我们未来改善和提升的?我们现在不足的。

吴建民:两个方面我觉得需要考虑,第一,中国地位的变化,中国长期在世界舞台的边缘,现在我们走到世界舞台的中心,存在决定意识,你在边缘时候你考虑的问题跟你走到中心考虑的问题是不一样的。但是人是生活在惯性当中,你走到舞台中心才几年的时间,你很多问题,你的思想,包括我们的心态都还是在过去的状态,这种不适应如何在将来通过我们战略上,因为你走到舞台中心了,应当发挥在舞台中心的作用,这个作用是如何发挥?从我们自己来讲有一个学习的过程、有一个认识的过程、有一个提高的过程,这是我觉得我们从战略方面需要考虑的。第二个方面,如果说有什么缺失的,就是我们对全球的思潮研究的不够,你看看最近几年,随着2008年金融危机在全世界蔓延,出现一个非

常值得注意的现象,就是民族主义和民粹主义在泛滥,一个国家处于困难的时候,民族主义会抬头。

邱震海:过去看的非常明显。

吴建民:看的很明显。从这些政客他处在困难的时候,他更要抓民粹主义的旗帜,为了老百姓办什么好事,他有的时候二者结合起来非常危险,民族主义和民粹主义结合起来就会把搞政治的人,搞政治的人就会被民族主义所挟持,你讲什么话,大家给你鼓掌多,选票给的多,就这种思潮,全球性的思潮,这是全球化带来的结果,他思潮不会固定在一起地区,而且所谓民族主义它是相互影响的,你这边调子高,我那边比你调子还高,相互促进的。民粹主义也是这样的,我觉得必须要研究这种思潮,因为人的行动是什么?靠思想智慧的,思潮会影响人的思想,影响人的思想之后,他就会对你的行动产生影响。所以我觉得要研究思潮,我觉得我们国家来讲,你说我们战略上我们需要注意什么,我们需要更多的关注中国人民的最大利益,世界人民的最大利益,关注这个东西。一些思潮不符合中国人民最大利益,不符合世界人民最大利益,就要给予遏制,而不是去迎合它,我觉得这种,对这种思潮要研究他。邱震海:您说的这个遏制思潮是我们自己国内的思潮,我们不可能遏制他国的思潮。

吴建民:民族主义思潮他是全球性的,遏制的话,全球也可以大家联合起来,因为大家,你现在,我前不久在北京举行了二十一世纪理事会,有很多前政要都去了,前政要他们有一些讲了这个观念我觉得值得注意,世界目前这个情况最需要合作的时候,这个民族主义思潮上升,那就报复,退回来,固守这个阵地,对外排斥,排外主义在发展,他认为对于解决各国所面临的问题,都是非常不利的,因为现在每个国家面临难题,都要通过国际社会来解决,关起门来能够解决吗?不可能解决。中国30年大发展,怎么发展?开放,世界上很多问题是一样,所以这种情况,我觉得世界上也可以,我觉得一些对这个认识早,民族主义和民粹主义,政界、经济界、学术界,各界的人士对这种东西要警惕,有警惕,有认识,跟没有认识,没有警惕是完全不一样的地

邱震海:您刚才提到对思潮的抑制或者遏制,思潮是可以引领的吗?吴建民:思潮的出现是有他自身的规律,但是人们作为知识界也好,作为政界的人士来看,他这种思潮的发展,他带来的利和弊,他会带来什么影响,我觉得要进行研究,然后对这种思潮造成的恶劣影响,要一起想办法遏制他,对民众要加强教育,我觉得民众要非常,就是今天的世界变化了,到底变化在什么地方了,我觉得对民众,对公众,包括对大学生要进行教育,让他们了解世界变化在什么地方,要不然人们,我们革命唱得国际歌要把旧世界打得落花流水,那个思想来看,世界变了,

你看看当年我们(00:14:20)革命的时候唱国际歌,把旧世界打的落花流水,今天习近平主席说什么?我们的视野是与世界合作共赢的视野。

邱震海:欢迎再次《震海听风录》。您现在收看的是中国传统的春节来临之前,中国资深外交家吴建民先生,再次出席震海听风录节目,与我们进行讨论,讲到中国的外交政策,过去我们知道是外交部一言九鼎,但现在很多学者说,影响中国外交政策的不光是外交系统,还有包括地方,包括企业,包括军队,最主要的是民众,民众间接参与中国外交决策或者推动中国外交的这种力量,完全不可忽视,对于中国的普通民众,资深外加家吴建民先生想说点什么,我们一起来看一下。

过去你看我们在,也有很多思想家,也有很多学术大家,今天在西方世界,我们都没有大家了,大的哲学家,大的思想家,似乎大家的年代,不只在中国,在西方世界都消失了,现在我们没有看到大的政治家,阿登纳,或者像华盛顿,或者像戴高乐那样政治家,现在我们看到的是政客,都在跟着民意走,我们现在很少看到什么思想大家,思想家,我们有的是知识分子,是读过书的那些专家而已,所以这个要来引领思潮,来教育,启蒙民众,我觉得好像似乎这个载体落在谁手里呢?落在政客手里吗?还是落在那些仅仅是专家和教授们的手里。

吴建民:我觉得你刚才讲的这种现象,他反应另外一个现实,就是今天的世界某种意义上在百家争鸣的时候,全世界在大反思,美国在反思,欧洲在反思,日本在反思,中国人也在反思,一种争鸣的时候,所以这个时候没有出现一些大家,但是现在没有,不等于经过这段时间不会涌现出来,那些人提出的观点他的真知灼见,真的被历史证明是正确的,这后来人称他是一个重要的思想家,这是后来的。

但是这个时候,一种证明的时代,正好是能够产生一些大家的时代,我就希望一些中国的知识界,能够涌现出一些人,敢于看到,敢于敏锐的看到时代的发展方向,对于这种好像不符合国家民族根本利益,不符合世界人民根本利益的事情,要敢于出来讲,批评,这个这样做不对,有些人头脑比较狂热的时候,他开始可能不一定想到这个东西,但是你觉得这个不对,大喝一声这个不对,这个对他可能有一点震动,然后我觉得要特别不能忘记,公众的多数,有一个沉默的多数,沉默的多数来讲,大体上是比较理性。

你看我讲那些观点,可能有一些愤青不大赞成,但是我在全国不少地方去讲话,不同阶层人讲话,我再讲一些道理,人们没有对我挑战。

邱震海:您怎么看我们今天中国公众,这个公众大家从最经营到最草根的,各个利益,各个结构都不同,但是整体的中国公众的整体的一个认知水平,当然我们的公众过去辜鸿铭先生曾经说是,我们是比较简单,

但是(00:17:46英文),他说了这个。

博洋(音)先生也曾经说我们是丑陋的中国人,我们有很多缺点,现在我们在崛起过程当中,也有人说,我们还有深深的悲情,缺乏过去的启蒙等等,你怎么看,他是一体多面,有很善良的一面,但也有很多,您刚才说的,民粹主义的一面,他也有很能干的一面,但他也有很茫然,甚至很蒙昧的一面,您怎么看现在中国目前现阶段中国公众的一个整体水平?

吴建民:中国公众是过去发展来的,而过去30多年的大变化,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的大变化,特别是过去30多年大变化,这个使得中国公众对世界的认识,对自己的认识有了很大的提高,但是我认为一个人的思想总是受他的经历影响,有了那段经历,阶级斗争为纲在中国统治了几十年,当然在人们思想产生了更大的影响,这种影响,我们改革开放之后,我们开放了,我们党决定否定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理论和实践,但是我们来不及清算这种思想造成的危害,各个地方的余毒是什么,我们没有时间来清算。

所以这种状况我们必须正视这个现实,所以有的时候,他思想还在起作用,但是从知识分子,从政界,他要非常清醒,看的这个东西,那是代表过去,那不会给中国带来光明的,世界是不断进步的,我们党决定顺应这个时代潮流往前走,这个是对的,所以对这种,我觉得这种民族主义,民粹主义的东西,我觉得中国的知识分子,应当有一些知识分子来大声疾呼,说明这个东西对中国的危害,对世界的危害,同时我觉得世界上,我在世界上,去了不少地方,大家也都认识到,大家在这个问题上可以联合起来,为了推动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潮流往前走,而不要让冷战对抗、冲突,仇恨的潮流把世界被裹胁,那会把世界引向一尘灾害。

邱震海:对一个普通的中国公众,您想说点什么?如果说坐在您面前的,假如说你现在不是对一个知识分子在讲话,不是对一个学者,而是一个普通的工人,甚至一个普通的农民工,但他可能很爱国,但他可能看了日本的钓鱼岛这个事情他会很愤懑,他会天天想着爱国,我怎么去打钓鱼岛,但他同时对内政,对个人命运又很焦虑,对这么一个群体,你想说点什么?

吴建民:我想说的是,你看中国一方面取得的巨大进步,像我们这个年纪的人,中国现在在进步,过去根本不敢想,过去想象共产主义什么,楼上楼下电灯电话,这早就是有了,现在这个变化是巨大的,同时进步过程当中,也出现了很多矛盾和问题,这些问题如何去解决,我想我们党很清楚,邓小平指出一个方向,发展是硬道理,我们面临各种各样的问题,只有通过发展,通过改革才能解决。

所以三中全会反应了这个民意,一个全面改革的措施出台了,所以我觉得中国人看到,就是这种目前出现的问题,是我们前进当中的问题,这些问题在中央的领导下,是能够一一得到解决的,现在公众参与程度,在上升,这是中国社会进步的表现。

另外一方面,我觉得也看到,你要看看全世界比较一下的话,中国的情况应当说,中国的事情做得还蛮好的,你到全世界走一走,比较一下,你看李克强总理前不久讲的,中国现在是在二十一世纪理事会开幕式上,他就讲了,中国三十多年大发展使六亿人脱贫,这个政绩是了不起的,我参加一次国际会议,一个西班牙的青年,他就站起来就讲,他说你们有些人批评中国政府,我觉得中国政府做的很好,使那么多中国人脱贫,你们全世界哪个国家做到了,所以我觉得我们是在看自己的时候,也要横向做一下比较,中国是有进步,是有问题,但是中国毕竟取得了巨大进步,这些问题怎么解决,我刚才讲到,发展、开放,封闭起来是没有出路的,吸收人类文明的一切优秀成果,我们三十多年就是这样的,过去我们不发展,和我们的封闭很有关系,现在我们一开放了,中华文明一个非常突出的特点,他吸收外来营养之后,他发展特别快,特别好。

邱震海:回顾过去的一年,应该说国际局势,包括中国周边的局势,还是发生了很多变化,中国本身应对措施,我们可以看到有了许许多多非常明显的调整,我们自己的心态也有了很多成熟,在未来即将到来的马年,中国如何进一步的发展,中国的对外战略如何进一步的调整,我们的心态如何进一步的成熟,希望通过我们的努力,一起来推动。

非常感谢各位的关注,也感谢各位收看这一期的《震海听风录》,我们明年马年再见。

中国对外贸易发展战略(doc5)(1)

中国对外贸易发展战略 [摘要]在经济全球化和加入世贸组织的背景下,提高我国外贸企业的国际竞争力己成为关键。为了最大限度地获得贸易发展的动态利益,更好地通过贸易发展战略来促进产业结构的良性调整,提高贸易商品的国际竞争力,我国应充分利用WTO赋予的各种许可的措施,制定并建立我国面向21世纪的对外贸易发展战略,实现我国从贸易大国向贸易强国的转变。 [关键词]经济全球化;对外贸易发展战略;可持续发展战略 一、引言 经济全球化是指世界各国在全球X围内的经济融合,它是世界生产力发展的结果,其推动力是追求利润、取得竞争优势和谋求经济的发展。90年代以来,经济全球化的趋势大大加强,导致经济全球化的直接原因是国际直接投资与贸易环境出现了新变化。在21世纪,经济全球化己成为不可逆转的历史潮流,一个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大趋势。经济全球化可以带来整个世界X围内的经济发展和资源最优配置,这一点对于包括中国在内的广大发展中国家来说具有尤其重要的意义。可以说经济全球化为中国实现经济发展和赶超发达国家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大好机遇。同时,经济全球化作为无法回避的客观现实,中国只有积极参与才能求得生存和发展。中国加入世贸组织,是实现经济现代化的需要,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需要,是在更大X围和更深程度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的需要。进入世贸组织后,对外开放的广度和深度将进一步发展,故在21世纪经济全球化对中国经济的影响也会与日俱深。中国将面临新的发展机遇,也将面临国际激烈竞争的严峻挑战。 二、WTO与国际贸易的发展潮流

(一)国际贸易的历史发展潮流。考察国际贸易的变迁历史,一国对外贸易的产生、发展都是在其国家干预、保护下而进行的,国际贸易过去没有、将来也不可能离开国家的干预而存在。那种认为国际贸易是在自由的市场经济中自发产生、发展的观点是没有历史依据的。经济学家卡尔?博兰尼论证了这一观点。他认为从起源上说,对外贸易具有冒险、勘探、狩猎、掠夺和战争的性质,而非以物易物的市场交换关系。同时对外贸易也绝非意味着双向的和平关系,即使它共有这样的内涵,通常是根据互惠原则建立起来的,而不是市场交换的原则。 (二)WTO与国际贸易发展。WTO是一个调整国际经济和贸易关系的国际经济组织。它通过规定各国政府所应承担的主要契约义务,来规X各国对外贸易立法与规章的制定和实施。WTO大大拓展了多边贸易体制规X的X围,将长期游离于GATTs规则和纪律之外的主要货物贸易领域——农产品贸易以及纺织品与服装贸易拉上了自由贸易之路,而且还扩展至服务贸易、知识贸易和与贸易有关的投资措施,并加强了约束能力。无论是赞同或是反对WTO者,大都倾向接受WTO的角色就是要推动自由贸易。支持者自然认为WTO是在促进贸易自由化,是为了打破贸易障碍和建立一套自由和平等的竞争规则。批评者尽管对WTO有极大的保留,但在论述的层次上,却往往未能摆脱将WTO 当作为自由贸易推动者的迷惑。实际上,WTO在本质上只是一套管理国际经济的机制,与实际上实行的国际贸易是否自由无关。而现实中的国际贸易是自由还是保护其关键取决于一些贸易大国的国际贸易行为。历史已经证明,对资本主义国家来说,只有当他们的经济竞争力足以称雄世界以后,才会愿意推行自由贸易的政策,同时大力鼓吹自由贸易的论调。由于各国国家利益的不同,21世纪国际贸易自由化的路途并不会非常平坦,贸易自由和贸易保护交织在一起是未来国际贸易发展的重要特征。 三.我国对外贸易发展战略的重新定位

中国外交战略

中国外交战略 新中国外交的指导方针和差不多原则 毛泽东和邓小平的外交思想、“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进展观是中国对外工作的指导方针 为了同旧中国的半殖民地外交一刀断,爱护新中国的独立和主权,19 49年春夏之际,毛泽东提出“另起炉灶”、“打扫洁净房子再请客”和“一边倒”的三条方针。“另起炉灶”,“打扫洁净房子再请客”,是指:往常对国民党政府同各国政府建立的旧的外交关系一律不予承认,对驻在旧中国的各外国使节只当作侨民对待,而不作为外交代表;对旧中国同外国签订的一切条约和协定都要进行重新审查处理,把帝国主义国家在中国的努力和特权逐步进行肃清,在互相尊重领土主权和平等互利的基础上同世界各国建立新的外交关系。“一边倒”是指:倒向社会主义一边。这是因为,在中国人民解放战争时期,国际上显现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同以美国为首的帝国主义阵营尖锐斗争的局面。美国站在中国人民的对立面,支持蒋介石打内战。而苏联对中国人民的革命长期给予同情和支持。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我们就不能不考虑到:新中国成立后帝国主义对新中国进行武装干涉的可能性,这就决定了新中国同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各国联合的必要性。因此,毛泽东在《论人民民主专政》一文中公布宣布新中国倒向社会主义一边。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实行全方位的对外开放方针,我们不仅要向社会主义国家开放,也要向资本主义国家开放;不仅同进展中国家,也要同发达国家进展友好合作关系。如何处理意识形状和社会制度的差异同国家利益之间的关系,成为我们党在对外交往中面临的重大理论和实践咨询题。邓小平同志从为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争取有利的国际环境和拓展对外关系新局面的大局动身,明确提出“考虑国与国之间的关系要紧应该从国家自身的战略利益动身”,“不去计较社会制度和意识形状的差别”,“以自己的国家利益为最高准则来谈咨询题和处理咨询题”。(12)这就为我们正确对待和妥善处理国家关系和党际关系中的意识形状咨询题提供了明确的指导方针。所谓不计较社会制度和意识形状差异

中国外交战略

中国外交战略文件编码(TTU-UITID-GGBKT-POIU-WUUI-0089)

中国外交战略 一.新中国外交的指导方针和基本原则 (一)毛泽东和邓小平的外交思想、“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是中国对外工作的指导方针 为了同旧中国的半殖民地外交一刀断,维护新中国的独立和主权,1949年春夏之际,毛泽东提出“另起炉灶”、“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和“一边倒”的三条方针。“另起炉灶”,“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是指:以前对国民党政府同各国政府建立的旧的外交关系一律不予承认,对驻在旧中国的各外国使节只当作侨民对待,而不作为外交代表;对旧中国同外国签订的一切条约和协定都要进行重新审查处理,把帝国主义国家在中国的努力和特权逐步进行肃清,在互相尊重领土主权和平等互利的基础上同世界各国建立新的外交关系。“一边倒”是指:倒向社会主义一边。这是因为,在中国人民解放战争时期,国际上出现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同以美国为首的帝国主义阵营尖锐斗争的局面。美国站在中国人民的对立面,

支持蒋介石打内战。而苏联对中国人民的革命长期给予同情和支持。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我们就不能不考虑到:新中国成立后帝国主义对新中国进行武装干涉的可能性,这就决定了新中国同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各国联合的必要性。因此,毛泽东在《论人民民主专政》一文中公开宣布新中国倒向社会主义一边。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实行全方位的对外开放方针,我们不仅要向社会主义国家开放,也要向资本主义国家开放;不仅同发展中国家,也要同发达国家发展友好合作关系。如何处理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的差异同国家利益之间的关系,成为我们党在对外交往中面临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邓小平同志从为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争取有利的国际环境和拓展对外关系新局面的大局出发,明确提出“考虑国与国之间的关系主要应该从国家自身的战略利益出发”,“不去计较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差别”,“以自己的国家利益为最高准则来谈问题和处理问题”。(12)这就为我们正确对待和妥善处理国家关系和党际关系中的意识形态问题提供了明确的指导方针。所谓不计较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差异进行党际交往,是指彼

第9课新中国走向世界舞台课后习题

第9课新中国走向世界舞台教学设计 一、课程标准 讲述我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和中美建交等史实。 二、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联合国的相关知识(溯源、宗旨、职能、作用等)。 新中国重返联合国的过程及意义。 中美关系从恶化到缓和。 中美关系的症结(台湾问题)。 尼克松访华和《联合公报》的发表。 2、能力目标 通过讲述中国从被拒绝在联合国大门之外到恢复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席位,及在当今世界和平与发展中起着日益重要的作用,引导学生分析出现这一变化的原因,培养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通过中美关系演变内容的教学,培养学生从纵向、横向、多角度、多层面地分析评价历史问题的能力。 通过展示相关影视资料、图片(周恩来出访亚非14国,毛泽东接见斯诺、乒乓外交、尼克松访华等),培养学生根据资料提取有效信息和分析、理解、说明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20世纪70年代以前,中国始终坚持自己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维护世界和平,反对霸权主义,增强学生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情感。 20世纪70年代以后,中国以崭新的姿态走向世界舞台,打破了从20世纪50年代美国遏制中国所形成的外交僵局,中国在世界的和平与发展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通过台湾问题的讲述,强化台湾自古以来就属于中国领土主权的民族意识,增强学生努力学习,奋起直追,提高中国的综合国力,早日实现两岸统一的民族责任感。 三、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联合国的宗旨,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恢复,尼克松访华和《联合公报》的发表。 难点:中美关系缓和的原因,中美关系的症结——台湾问题。 四、整体感知 新中国初期外交环境的恶化 1.美国的孤立、封锁、遏制。 2.中苏关系的恶化。 20世纪70年代新中国迈向世界舞台的重要两步 1.重返联合国。 (1)大力发展与亚非拉国家的关系,提高了国际影响力。 (2)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恢复及在国际政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2.中美建交。 (1)原因。 美国方面:孤立中国的政策失败,在美苏争霸中处于守势,认识到中国的作用。

(发展战略)中国对外贸易发展战略最全版

(发展战略)中国对外贸易 发展战略

中国对外贸易发展战略 [摘要]在经济全球化和加入世贸组织的背景下,提高我国外贸企业的国际竞争力己成为关键。为了最大限度地获得贸易发展的动态利益,更好地通过贸易发展战略来促进产业结构的良性调整,提高贸易商品的国际竞争力,我国应充分利用WTO赋予的各种许可的措施,制定且建立我国面向21世纪的对外贸易发展战略,实现我国从贸易大国向贸易强国的转变。 [关键词]经济全球化;对外贸易发展战略;可持续发展战略 壹、引言 经济全球化是指世界各国在全球范围内的经济融合,它是世界生产力发展的结果,其推动力是追求利润、取得竞争优势和谋求经济的发展。90年代以来,经济全球化的趋势大大加强,导致经济全球化的直接原因是国际直接投资和贸易环境出现了新变化。在21世纪,经济全球化己成为不可逆转的历史潮流,壹个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大趋势。经济全球化能够带来整个世界范围内的经济发展和资源最优配置,这壹点对于包括中国在内的广大发展中国家来说具有尤其重要的意义。能够说经济全球化为中国实现经济发展和赶超发达国家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大好机遇。同时,经济全球化作为无法回避的客观现实,中国只有积极参和才能求得生存和发展。中国加入世贸组织,是实现经济现代化的需要,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需要,是在更大范围和更深程度参和国际竞争和合作的需要。进入世贸组织后,对外开放的广度和深度将进壹步发展,故在21世纪经济全球化

对中国经济的影响也会和日俱深。中国将面临新的发展机遇,也将面临国际激烈竞争的严峻挑战。 二、WTO和国际贸易的发展潮流 (壹)国际贸易的历史发展潮流。考察国际贸易的变迁历史,壹国对外贸易的产生、发展都是在其国家干预、保护下而进行的,国际贸易过去没有、将来也不可能离开国家的干预而存在。那种认为国际贸易是在自由的市场经济中自发产生、发展的观点是没有历史依据的。经济学家卡尔?博兰尼论证了这壹观点。他认为从起源上说,对外贸易具有冒险、勘探、狩猎、掠夺和战争的性质,而非以物易物的市场交换关系。同时对外贸易也绝非意味着双向的和平关系,即使它共有这样的内涵,通常是根据互惠原则建立起来的,而不是市场交换的原则。 (二)WTO和国际贸易发展。WTO是壹个调整国际经济和贸易关系的国际经济组织。它通过规定各国政府所应承担的主要契约义务,来规范各国对外贸易立法和规章的制定和实施。WTO大大拓展了多边贸易体制规范的范围,将长期游离于GATTs规则和纪律之外的主要货物贸易领域——农产品贸易以及纺织品和服装贸易拉上了自由贸易之路,而且仍扩展至服务贸易、知识贸易和和贸易有关的投资措施,且加强了约束能力。无论是赞同或是反对WTO者,大都倾向接受WTO的角色就是要推动自由贸易。支持者自然认为WTO是在促进贸易自由化,是为了打破贸易障碍和建立壹套自由和平等的竞争规则。批评者尽管对WTO有极大的保留,但在论述的层次上,却往往未能摆脱将WTO当作为自由贸易推动

中国外交战略观念的转变

中国外交战略观念的转变 王帆 【专题名称】中国外交 【专题号】D6 【复印期号】2014年04期 【原文出处】《当代世界》(京)2014年2期第17~21页 【英文标题】Changes of China's Diplomatic Strategy 【作者简介】王帆,外交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院长助理 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继续改革的蓝图已经绘制,围绕着一系列改革的设想,中国外交战略的变革也将迎来新的发展时期,而观念的变革也将成为其中重要的一环。 观念属于文化,战略观念转变是战略文化发展变化的必然反应。为了解决中国存在的挑战,破解发展难题,必须深入研究新情况、新问题,谋求观念变革与创新,观念也是生产力,能够更快更好地实现民族复兴的宏愿。 观念变革的必要性 世界在很大程度上由观念支配,既有正确的观念,也有错误的观念。英国的一位智者断言,观念对人类生活所具有的支配力量,与其中的错误程度恰好成正比。① 从根本上说,中国的发展是要跟别国比思想、比未来设想、比对于未来的构想与创意。这是最为根本的因素。 观念的创造力能够产生巨大的能量。中国要实现大发展必须从古代文明中取其精华,从西方文明中吸收养分,同时超越西方文明和现代文明,建立起一个新的未来文明才可能真正实现。一个过去两百年贫弱的中国需要面对已经强大五百年的发达群体,过去五千年的文明也不足以让中国骄傲和放松。我们必须集人类之长,扬自身优势,形成新的观念创新,才能最终实现赶超目标。 20世纪以来的国际关系理论以西方理念为主导,以权力政治为基础,形成了强权政治和霸权逻辑,虽然也有新自由主义以制度合作为核心的流派和建构主义以价值认同为基本的理论思想,但这些理论均是西方世界观的产物,无论是哲学基础还是思想方法都没有摆脱西方思想的束缚。西方理论中有其先进合理的观念,但也有其局限性。比如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进化逻辑,权力至上的暴力思想,强调西方价值的主导性、垄断性和排他性,缺少整体性、宏观性和包容性,遵循简单思维等。美国等国继承和发展了权力政治,解决冲突的方法是优势强势,或局部均势;部分至上,集团式的权力政治逻辑,崇尚武力与竞争;实力至上,实力决定一切,虽然近些年又强调软实力、巧实力,但都与权力因素密不可分。 美国已故学者塞缪尔·亨廷顿曾说:“西方赢得世界靠的不是高人一等的思想、价值观或宗教,而是在应用有组织的暴力手段方面的技高一筹。西方人通常忘记了这一事实,但是非西方人从来就没有忘记。”②从解决问题的角度看,西方提出了制度、规范。从制约冲突的角度来看,西方的现实主义理论假定是均势,自由主义理论假定是合作与相互依存,而建构主义的理论假定是促进相互认同。此外还探索了经济全球化的特点以及霸权稳定的理论。这些方案的总体特点是承认了复杂多变的社会现实,国家属性和人的属性的局限性,但

《世界舞台上的中国》教学设计-01

《世界舞台上的中国》教学设计 一、中国是最大的发展中国家 1、中国的国际地位:(1)中国是实际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人口众多,国土面积大,正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水平还比较低,科学技术水平和民族文化素质还不高,许多方面与发达国家还有很大的差距。(2)中国是联合国的创始国和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之一。 [链接] 世界舞台上的中国:1、当今世界,中国是发展最快、变化最大的国家之一。中国的国际地位日益提高,在国际舞台上发挥着越来越大重要的作用,一个和平、合作、负责任的中国形象已经为国际社会所公认。2、我们在为自己的成就感到欢欣鼓舞的同时,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我们还属于发展中国家,仍然面临发达国家在经济科技等方面占优势的压力。我们没有任何理由陶醉于已有的成绩而稍有懈怠,没有任何理由固步自封、止步不前。 2、中国的发展是世界和平与发展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1)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为了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尤其需要一个稳定和谐的国际环境。(2)中华民族具有热爱和平的传统美德,深知和平的珍贵,愿意和世界上一切爱好和平与自由的人民一道,共同推进世界和平与发展的崇高事业。

二、中国是维护世界和平的中坚力量 1、在对外交往中中国奉行独立自主是和平外交政策,其宗旨是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自1971 年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后,中国以有所作为的姿态,积极参与国际事务,赢得世界各国的好评,国际地位空前提高,对世界的影响越来越大。 2、一个和平、合作、负责任的中国形象已为国际社会所公认:(1)50多年来,中国没有因私利在别国留驻一兵一卒,没有侵占过别国的一寸领土,没有干涉过别国的内政。中国发展了同世界绝大多数国家的友好关系,到目前我国已同近170个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2)多年来,中国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在维护世界和平、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解决地区争端、缓解地区紧张局势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三、中国是促进世界发展的中坚力量 1、我国综合国力显著增强。我国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断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创造了自身经济发展的奇迹。20多年来,我国经济平均增长率一直保持在9%左右。 2、我国积极推进与其他国家的互利合作,发展同世界各国的贸易往来、技术合作和文化交流,促进了世界的共同繁荣和发展。

新中国走向世界舞台

第九课《新中国走向世界舞台》教学设计 课程标准 讲述我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和中美建交等史实。 教材分析 本课选自北师大版初中历史八年级下册第九课,讲述了我国恢复在联合国合 法席位和中美建交等史实。 20 世纪 70 年代我国对外关系取得重大的突破性进展,这一时期的外交成就也为以后的对外开放奠定了一定的基础。1971 年新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是中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日益重要作用的反映;“乒乓外交”与中美关系改善,对世界格局的变化产生了重大影响;中日邦交正常化、 与西方世界许多国家建交、建立和发展了同亚非拉国家的友好合作关系等都表明 在国际舞台上 , 中国已成为举足轻重的一员。 本课中的小字部分内容、“每课一得”、“材料阅读”和六幅图片等内容对学生的学习起到了补充作用,可指导学生在学习中阅读。 学情分析 1.经过一年多的学习,八年级学生的理解、分析、概括、比较能力有了一定 的提高,且具备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学习的创造性得到了一定的发展,已经初步掌握了学习历史的基本方法。

2. 对于新中国的外交,八年级学生在第一单元走向社会主义之路第 3 课《新中国的内政与外交》的学习中已经涉及。在日常的《新闻联播》和《时事政治》 的相关资料中也有所了解,这为学习本课提供了帮助。 3.八年级的学生正处于渴望求知的发展期,通过视频、图片等多媒体形式 展示新中国重返联合国、中美关系缓和、建交等有关问题,可以让不同层次的学生从中获得不同的体验。因此以信息技术作为培养学生认知的载体,顺应了中学生当前心理特征和认知水平,这也符合《历史课程标准》所要求的:“减少艰深的历史理论和概念,增强贴近学生生活、贴近社会的内容”。 教学目标 1 . 知识与能力: 了解我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过程,能说出我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 的时间和意义。 能说出“乒乓外交” 、尼克松访华和上海《联合公报》的发表、中美《建交公报》的发表等中美关系正常化过程中的重大事件,初步分析中美建交的重要影响。 2 . 过程与方法: 通过看录像资料,了解我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过程,认识其重要意义。开展自主性学习,了解“乒乓外交”及“小球”如何转动“大球”,使中美关系 正常化的过程。

中国对外贸易发展战略

中国对外贸易发展战略[摘要]在经济全球化和加入世贸组织的背景下,提高我国外贸企业的国际竞争力己成为关键。为了最大限度地获得贸易发展的动态利益,更好地通过贸易发展战略来促进产业结构的良性调整,提高贸易商品的国际竞争力,我国应充分利用WTO赋予的各种许可的措施,制定并建立我国面向21世纪的对外贸易发展战略,实现我国从贸易大国向贸易强国的转变。 [关键词]经济全球化;对外贸易发展战略;可持续发展战略 国际贸易是在自由的市场经济中自发产生、发展的观点是没有历史依据的。经济学家卡尔?博兰尼论证了这一观点。他认为从起源上说,对外贸易具有冒险、勘探、狩猎、掠夺和战争的性质,而非以物易物的市场交换关系。同时对外贸易也绝非意味着双向的和平关系,即使它共有这样的内涵,通常是根据互惠原则建立起来的,而不是市场交换的原则。 (二)WTO与国际贸易发展。WTO是一个调整国际经济和贸易关系的国际经济组织。它通过规定各国政府所应承担的主要契约义务,来规范各国对外贸易立法与规章的制定和实施。WTO大大

拓展了多边贸易体制规范的范围,将长期游离于GATTs规则和纪律之外的主要货物贸易领域——农产品贸易以及纺织品与服装贸易拉上了自由贸易之路,而且还扩展至服务贸易、知识贸易和与贸易有关的投资措施,并加强了约束能力。无论是赞同或是反对WTO者,大都倾向接受WTO的角色就是要推动自由贸易。支持者自然认为WTO是在促进贸易自由化,是为了打破贸易障碍和建立一套自由和平等的竞争规则。批评者尽管对WTO有极大的保留,但在论述的层次上,却往往未能摆脱将WTO 当作为自由贸易推动者的迷惑。实际上,WTO在本质上只是一套管理国际经济的机制,与实际上实 世纪国际 1987年 。1995 出口会遇到不可逾越的障碍。由于发达国家工业废弃物处理的成本逐步提高,会利用贸易形式,向发展中国家转移。1996年发现多起工业垃圾运到我国的事件。另外,我国环保服务业与发达国家相比,无论在服务范围、服务质量、专业技术水平和服务装备方面都有较大的差距,缺少市场竞争机制,法规管理不健全,尚不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同时,从我国对外贸易的发展来看,我国的对外贸易发展还处于粗放型发展阶段,出口实施的是高投入、高消耗、低效益的数量型模式。外贸适应超前增长与国民经济的约束条件之间的矛盾,发展速度与效益的矛盾,外贸宏观效益与企业微观效益的矛盾,出

新时期中国外交及其战略挑战

论新时期中国外交及其战略挑战 外交的历史命运和国家的历史命运是休戚相关的,改革开放30年中国经济腾飞的事实检验了这一次时代观革新的正确性。如今中共中央从世界形势的变化和中国国内形势的变化这两个大局出发,在“和平与发展”的表述中加上了“合作”二字,在丰富了时代观内容的同时,也为下一步中国外交的发展定下了基调。其次,形成了“全方位外交”的外交战略。新的外交战略紧扣时代主题,内容更加丰富全面,更具开放性和包容性,真诚地表达了中国愿与世界各国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发展友好合作关系的愿望,指明了未来中国外交的发展方向。再次,中国坚定不移地走和平发展的道路。这是中国外交理论的又一创新。中国既要通过维持和平来发展自己,又要通过自身的发展来促进世界和平以谋求更大的发展。中国走和平发展道路是由中国国情决定的,是由中国文化传统决定的,也是由中国适应世界发展潮流决定的。最后,构建了“和谐世界”理论。这是中国外交最新的理论创新。它的提出为中国外交特别是多边外交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同时,它也为世界各国发展对外关系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提供了一种不同以往的全球治理模式。 一个全新的世界级大国的形象开始出现,中国为人类、为这个星球作出更大贡献的梦想开始初现端倪了。不过,在那众多令人鼓舞的现象背后,我们还要有更多的忧患意识,因为山爬得越高,一旦摔倒,

可能摔得更重,爬得越高风景越美,也可能更加孤寂、寒冷。现在中国就恰巧处在高山,风景更加壮美,同时又是高处不胜寒的双重境地。而我认为,从宏观角度看,中国的外交战略面临三大挑战。 第一,经济领域中的发展的危机。 发展的危机是指过去曾经让中国富强和发展起来的要素正在变得枯竭,越来越多的不利因素正在成为中国新时期前进道路上的麻烦和障碍。如果对这些问题处理不当,中国的发展就会走向一个新的十字路口。所以,危机也可以说是一个十字路口,要么开辟新路,要么走进死胡同。我国原有的廉价劳动力和资源的优势在逐渐丧失,就是这一表现。第二,在安全领域中的安全难题。传统安全威胁就是中国是全世界邻国最多的国家之一,但是,在新时期新的画面中,我们的海外安全问题在日益凸现,包括海上通道安全、人身财产安全问题在日益加剧。据悉,现在有关部门一天所接到的海外遇险事件比过去一年都多,而且多数是没法处理的,还有我们的海洋通道安全问题,我们很多能源、物资都需要通过海洋从海外运输回来,而一旦海洋通道被切断,就势必对中国的经济发展造成重大的打击。就是说,对外经济依赖越高,经济的脆弱性就越大。第三,国际领域中的国际压力我国虽然在外交政治和经济上取得了大国的地位,但是国际上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并没有完全的消失。南北发展不平衡,某些国际的武断专横。还有各极势力的划分与制衡。表面看似风平浪静实际暗波涌动。还有周边国家对中国的敌视和冲突。这些都给中国外交造成很大的压力。

2020版九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第二单元世界舞台上的中国第三课与世界紧相连知识点梳理新人教版2

第二单元世界舞台上的中国 第三课与世界紧相连 1.中国担当表现在哪些方面?(重点) (1)面对各种区域性和全球性的危机与难题,中国不推诿、不逃避,也不依赖他人,积极主动地承担起相应的责任。 (2)中国全方位参与全球治理,在有关世界和平与发展的各个领域,积极采取行动。在维护区域稳定与安全、化解区域危机、对外经济援助、全球环境保护、各种灾害救援及高致死性传染病与瘟疫的防控等各个领域,都活跃着中国人的身影。 (3)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用有限的资源,在较短的时间内实现本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基本解决了世界上约五分之一人口的温饱问题,让七亿多人口摆脱贫困,这是对世界发展的重大贡献。 (4)中国努力提高自身在国际上的影响力、感召力和塑造力,致力于成为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国际秩序的维护者。 2.显示中国智慧的原因是什么? 随着国际参与程度的不断加深,中国为国际社会各种难题与危机的化解作出了巨大页献。中国担当向世界展现了大国风范,显示了中国智慧。 3.贡献中国智慧的新思路是什么? 当今世界的发展,需要新思路与大智慧的引领。中国着眼于时代发展大势,遵循共商共建共享原则,为全球治理提出中国方案,贡献中国智慧。 4.中国怎样广泛参与国际事务?(重点) (1)中国广泛参与国际事务,在承担责任中不断积累经验,提升能力,增长智慧。同时,在解决人类面临的各种问题的过程中积极探索、有效行动,发挥负责任大国作用,促进人类社会共同发展。 (2)中国在推动国际秩序朝着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更好维护我国和广大发展中国家共同利益的同时,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集中力量办好自己的事情,不断增强我们在国际上说话办事的实力。我们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主动承担国际责任,既尽力而为,又量力而行。 5.怎样认识中华文化对世界的影响? 随着中国的发展,中国文化对世界的影响越来越大。在中国与其他国家的深度互动中,外国人有更多的机会、更强烈的意愿,接触、体验和认识中国文化,感受中国文化的魅力,接受中国文化的熏陶。 6.怎样认识中国对世界经济的影响? 中国正为世界经济增长注入新的活力。中国向世界其他国家和地区出口物美价廉、丰富多样的日常生活用品;为越来越多的国家提供更多更好的技术和设备;通过向国外投资,帮助急需发展资金的国家把握发展机遇??中国日益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引擎与稳定器。 7.怎样认识中国对世界格局的影响? (1)中国是世界格局中的重要力量,正以新的发展理念、务实的行动推动着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伟大进程。中国秉持“和而不同”的思想以及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倡导国际关系民主化,坚持国家不分大小、强弱、贫富一律平等,使世界向着公平公正、多元共治、包容有序的格局发展。 (2)中国关于构建全球治理体系的探索与实践,为人类思考与建设未来提供了新的路径,得到广泛认同,越来越多的国家参与其中,共同行动,这将对世界的和平与发展产生深

当前国际形势与中国外交战略的变化

当前国际形势与中国外交战略的变化 摘要: 新中国成立半个多世纪以来,中国外交理念经历了许多变化。特别是近几年国际形势风云激荡, 各种矛盾交错发展, 挑战纷呈, 世界局势错综复杂, 变化剧烈。这种状况将继续延续并影响到当前国际形势的发展。在经济全球化、政治多极化、信息网络化、科技高新化的背景下,我国外交战略也发展了变化。谈及中国外交的“战略转型”,中国过去三十年外交的成功经验就是在不同身份间保持了平衡。中国跟发展中国家、发达国家、周边国家、多边国际对话机制都保持了良好的关系,并把这多种关系细腻地缝合在一起。中国外交从经济角度追求双赢,从全球治理的角度维护稳定,这两方面都很重要。全球化进程是在西方发达国家主导下实现的,它从经济、政治、意识形态三个方面加强了美国及西方的国际地位,同时给中国的外部环境带来巨大压力;中国要想顺利融入全球化,分享全球化所带来的机遇和利益,在21世纪初期必须在顶住“西化”和“遏制”压力的同时,与西方国家保持良好的关系。机遇蕴含在挑战中,只有成功应对挑战,才能抓住机遇。 关键词:国际形势、经济全球化、政治多极化、信息科技、中国外交 外交是国内政治的延续,但有别于内政。研究外交并制定对外政策,需要知己知彼、学贯东西;必须立足于对世界大势和各国国情的深刻认识,而绝不可以一厢情愿、以己度人、或单纯地“以德报怨”。无论是两国间的双边关系、抑或更为广阔的国际关系的格局,实质上是各国在实力基础上通过各种手段追求国家利益而相互博弈的结果。实力是决定格局的基础,格局反过来又加强或削弱一国的实力。在国际斗争中,一国在世界上的地位不仅取决于其政治、经济和军事的综合力量,还在于该国运用何种外交战略。高明的外交手段可以在相当程度上弥补一国实力的不足。 因此,我们必须十分清晰地了解我们的对手国际行为的特点和规律、思维方式、民族心理以及相应的外交战略。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够有效地和最大限度地实现我国的国家利益。新中国外交仍不同程度地受到“重脸面而轻实利”、“和为贵”等传统儒家思想的影响。 一.当前国际形势 全球化包括经济、政治、文化、地理等多个层面,正如德国学者乌尔里希·贝克所说的,“伴随全球资本主义的是一种文化与政治的全球化过程”。不过,经济全球化是全球化的核心

案例《新中国走向世界舞台》

新中国走向世界舞台 【课题】新中国走向世界舞台 【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认识中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并成为安理会的常任理事国,登上了国际政治舞台,在联合国组织内为实现联合国宪章的宗旨、维护世界和平、加强各国友好合作、促进人类进步事业作出了重大贡献。 2、能力目标: 能说出“乒乓外交”、尼克松访华和上海《联合公报》的发表、中美《建交公报》的发表等中美关系正常化过程中的重大事件,初步分析中美建交的重要影响。 3、知识目标: 了解我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过程,能说出我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时间和意义。【教学难点】引导学生分析中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历史意义以及在处理对外关系时,我国政府为什么总是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 【教学重点】使学生了解我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和中美建交等史实,初步培养学生的简述、归纳和比较能力。 【教学方法】分组讨论、情境体验、学生表演、讲授引导 【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 【设计思路】 新中国走向世界舞台,课题就很吸引人,当我看到这个题目后,我想起了一首歌曲《中国大舞台》。于是我设计了以下几个问题:世界舞台,一个多么让人想往的舞台,新中国是如何走向的,为什么直到今天才融入世界民族之林,在新中国登上世界舞台之后发挥了哪些重要的贡献。 课文共分三个部分,首先是新中国重返联合国;其次是“小球”转动“大球”;最后是“我们的朋友遍天下”。三个部分紧密相连,层层深入,讲述了新中国在成立后的外交举措。“弱国无外交”,这是旧中国无论如何都不敢奢望的,而今新中国成立了,并且日益发展壮大,所以适时改变外交战略是必要的,同时整个世界也需要新中国的加入,从而为整个人类的进步与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 通过课前的准备,学生已经查阅了相关史料,为课堂的有效学习打下基础,在学习完这课之后,使学生深刻体会:我国在恢复联合国的合法席位的历史意义以及处理对外关系时,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

最新浅谈中国对外贸易的发展战略

浅谈中国对外贸易的发展战略 摘要:当前中国外贸发展面临的环境是很有利的。世界经济贸易开始持续温和复苏,发达国家的经济贸易低速增长,而发展中国家经济贸易增速较快,远远快于发达国家。从国内经济形势来看,我国经济持续高速增长,固定资产投资加快增长,外商投资规模不断扩大,经济结构的升级不断加快,我国的综合经济实力不断上升,特别是党的十六大提出要全面建立小康社会,为我国经济的持续发展增加了动力。在这种形势下我国对外贸易发展呈现了一些新的特点。 关键词:对外贸易发展战略 一、中国对外贸易特点 当前中国外贸发展面临的环境是很有利的。世界经济贸易开始持续温和复苏,发达国家的经济贸易低速增长,而发展中国家经济贸易增速较快,远远快于发达国家。从国内经济形势来看,我国经济持续高速增长,固定资产投资加快增长,外商投资规模不断扩大,经济结构的升级不断加快,我国的综合经济实力不断上升,特别是党的十六大提出要全面建立小康社会,为我国经济的持续发展增加了动力。在这种形势下我国对外贸易发展呈现了一些新的特点。 (一)中国对外贸易持续快速增长,成为世界经济贸易发展的一大亮点。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对外经济贸易的环境有了很大的改善,产生了积极的效应。

(二)我国加工贸易的发展,推动我国经济结构的升级。改革开放以来加工贸易一直是我国吸引外资、发展经济、提升经济结构、提高我国国际竞争力的一种主要方式。 (三)我国进出口商品结构进一步优化,工业制成品进出口规模不断扩大,推动了我国经济向工业化社会的转变,我国工业制成品出口的贸易比较优势也越来越明显。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向工业化社会转变,我国工业制成品出口大幅增长,占出口的比重不断增加,成为带动出口增长主要因素。 (四)我国进出口贸易方式向多样化发展。 (五)我国的出口市场呈现多元化发展趋势。由于我加入了世界贸易组织,充分利用世贸规则,在世界贸易组织中积极发挥作用并积极的推进区域和世界经济一体化,我国的出口市场多元化战略取得了明显的成果。 (六)虽然外资企业仍然是外贸出口的主力军,但随着民营经济逐渐发展成为国民经济重要组成力量,他们在对外贸易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作用。 (七)出口加工区正成为我国对外贸易发展的新的增长点。为了推进出口结构的优化,国家加强了对出口加工区的政策支持和管理,促进了出口加工区的健康发展。国的外贸出口的增长和出口产品结构的优化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

自考-中国对外贸易发展战略-选择题重点

选择题重点 1、从进出口综合来看,我国第一至第五大贸易伙伴依次是:欧盟、美国、日本、香港地区、 东盟。 2、我国进出口贸易总额超过万亿美元是在2004年。 3、高新技术产品对外贸易首次实现年度顺差是在2004年。 4、把对外贸易统制确定为我国对外贸易的基本政策是在1949年。 5、世贸组织对中国进行次贸易政策审议是在2006年4月。 6、《对外贸易法》颁布于1994年。 7、我国对外贸易制度的基本原则是实行全国统一的对外贸易制度。 8、中国承诺到2008年过渡期结束时,关税总水平将降到10.17%。 9、中国出口信用保险成立于2001年12月18日。 10、中国进出口银行提供的出口卖方信贷的贷款种类有:中短期额度贷款、境外投资贷款、境外加工贸易贷款、对外承包工程贷款、出口卖方信贷项目贷款。 11、对于实行“非一批一证”管理的货物,同一份《自由进口许可证》在有效期内累计使用不得超过6次。 12、我国高新技术产品对外贸易最大顺差来源地是中国香港和美国。 13、新一轮服务贸易谈判正式启动的时间是2000年。 14、新一轮服务贸易谈判的第二阶段主要谈具体承诺议题。 15、2003年,全球最大的服务贸易逆差国是德国。 16、属于《服务贸易总协定》条款中规定的普遍性义务的是最惠国待遇原则。 17、国际经济合作在战后产生与发展的直接动因是第三次科学技术革命的出现及其影响。 18、战后国际经济合作产生与发展的基础是战后国际分工的新发展。 19、经济生活国际化和国家间的相互依赖是促进国际经济合作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20、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变化为国际经济合作的产生与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21、中国进行中外合作开始的主要方式是风险合同形式。 22、中国开始借用外国贷款始于1979年。 23、中国向境外发行债券始于1982年。 24、中国实行改革开放政策后在海外开办的第一家合营经营企业是京和股份有限公司。 25、自1999年开始,成为我国海外投资一个新的增长点是境外加工贸易。 26、截止2004年年底,我国经商务部批准具有对外劳务经营资格的企业超过2000家。 27、为了避免国际双重征税,各国采取了不同的方法。其中税负最重的是扣除法。 28、完全放弃居民(自然居民和法人居民)税收管辖权而只实行地域税收管辖权的国家或地区有:香港、巴拿马、阿根廷。 29、一般适用于缺乏可比对象的某些工业品销售及特许权使用费之类无形资本转让收入的分配方法是:成本利润推算法。 30、1978-2004年,我国对外贸易年平均增长速度约为16%。 31、2004年,我国货物出口排名第一位的国家或地区是美国。 32、我国被批准成为世贸组织成员的时间为2001年11月。 33、“WTO后过渡期”是指自2005年1月1日直至中国所承诺的行业全部开放。 34、根据修订后的《外贸法》的规定,2004年7月1日前发生的对外贸易行为不适用该法。 35、承保出口企业所有以非信用证为支付方式出口的收汇风险的是统保保险。 36、对进口许可证,凡符合要求的申请,发证机构一般应当自收到申请之日起3个工作日内发放。 37、无商业价值的广告和货样属于法定减免税范围。

《世界舞台上的中国》教案1(教科版九年级全)

第二十课世界舞台上的中国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了解中国政治、经济、文化的巨大发展,了解中国国际地位日益提高的现实。 能力目标:学会通过具体事实分析社会发展形势,学会资料搜集和整理的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增强学生民的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教学重点、难点分析: 中国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的发展,以及对世界产生的影响;中国在推动人类进步事业向前发展方面所作出的努力和取得的成果。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图片导入课题呈现图片:在当代国际社会中,感受中国的力量,我们可以看到:*朝核六方会谈在中国举行; *中国加入《打击跨国有组织犯罪公约》; *中国出口强劲带动了亚洲经济; * “中国文化年”在法国成功举办; * 中国医疗队在非洲概况; 学生观看照片并交流。 问题:看了这些照片你有什么感受?直观了解中国的国际地位 教学环节一:中国为世界和平所做的贡献 问题:请你列举中国为维护世界和平所进行的努力。 教师:作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之一,中国高举和平、合作和发展的旗帜,在国际社会中履行着一个大国的责任,在维护世界和平、促进世界共同发展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师生一起归纳中国在维护世界和平方面所做的努力。 (1)中国派遣维和部队完成联合国的维和任务。自1990年以来,中国先后向联合国10个维和任务区派出1450人参与维和行动。 (2)我国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积极地与世界各国建立友好关系,同绝大多数邻国通过和平谈判解决了边界问题。 (3)中国制定了裁军和军控方面的政策,对国际安全做出承诺,并进行了多次大规模的裁军。 引导学生了解中国所负的国际责任以及中国对世界和平的关注和关心

中国外交战略

中国外交战略 一.新中国外交的指导方针和基本原则 (一)毛泽东和邓小平的外交思想、“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是中国对外工作的指导方针 为了同旧中国的半殖民地外交一刀断,维护新中国的独立和主权,1949年春夏之际,毛泽东提出“另起炉灶”、“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和“一边倒”的三条方针。“另起炉灶”,“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是指:以前对国民党政府同各国政府建立的旧的外交关系一律不予承认,对驻在旧中国的各外国使节只当作侨民对待,而不作为外交代表;对旧中国同外国签订的一切条约和协定都要进行重新审查处理,把帝国主义国家在中国的努力和特权逐步进行肃清,在互相尊重领土主权和平等互利的基础上同世界各国建立新的外交关系。“一边倒”是指:倒向社会主义一边。这是因为,在中国人民解放战争时期,国际上出现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同以美国为首的帝国主义阵营尖锐斗争的局面。美国站在中国人民的对立面,支持蒋介石打内战。而苏联对中国人民的革命长期给予同情和支持。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我们就不能不考虑到:新中国成立后帝国主义对新中国进行武装干涉的可能性,这就决定了新中国同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各国联合的必要性。因此,毛泽东在《论人民民主专政》一文中公开宣布新中国倒向社会主义一边。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实行全方位的对外开放方针,我们不仅要向社会主义国家开放,也要向资本主义国家开放;不仅同发展中国家,也要同发达国家发展友好合作关系。如何处理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的差异同国家利益之间的关系,成为我们党在对外交往中面临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邓

小平同志从为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争取有利的国际环境和拓展对外关系新局面的大局出发,明确提出“考虑国与国之间的关系主要应该从国家自身的战略利益出发”,“不去计较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差别”,“以自己的国家利益为最高准则来谈问题和处理问题”。(12)这就为我们正确对待和妥善处理国家关系和党际关系中的意识形态问题提供了明确的指导方针。所谓不计较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差异进行党际交往,是指彼此在尊重对方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前提下尽可能寻求共同利益的汇合点。这一指导方针是邓小平外交思想同中国外交实践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它使我们从传统的观念和做法中解放出来,为我党与世界各类政党在求同存异的基础上广交朋友、发展交流与合作关系开辟了极其广阔的天地,从而有利于凋动和利用世界上一切于我有利的积极因素,最大限度地减少外界对我发展和国家统一事业的遏制和干扰。 我党在对外交往中实行不以意识形态划线的指导方针不仅有我们自身的需要,也有其客观根据:第一,当今世界是一个相互依存度不断提高的开放的世界,世界离不开中国,中国的发展也离不开世界。中国的改革开放和国家统一事业,需要国际同情与支持,需要与不同社会制度的国家和不同意识形态的

最有利于我国的对外贸易战略

最有利于中国的对外贸易战略 我们必须对多年来一直奉行的对外贸易战略作根本的反思,坚决地放弃那种不惜代价地追求扩大出口的政策取向,以促进产业升级的产业政策为中心来构建中国的对外贸易战略,使中国的对外贸易战略完全转到为产业结构技术密集化服务的轨道上来。 一、产业结构技术密集化:经济发展的根本 稍微观察过当今的发达国家经济发展历史的人都会注意到,它们经济增长的共同特征之一是其产业结构的不断技术密集化,这种技术密集化的主要表现就是一国最有国际竞争力的产品变得具有了更高的技术含量。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品是一国能够形成净出口的产品,这种产品的技术密集化集中体现了一国全部产业技术水平的提高和技术密集化。这种产业结构技术密集化的过程就是台湾人所说的“产业升级”。这也与当代的经济增长理论相符:按照当代的经济增长理论,现代的经济增长、特别是人均收入的提高主要来源于生产中的技术进步。 确实,上述说法的前提是可以按生产的产品不同把生产分为“技术含量高的”与“技术含量低的”。这种分法当然并不很严格。可以用不同的方法生产同一种产品如棉布,这些不同的方法有着不同的技术含量。但是,如果考虑到企业总是在生产同种产品的不同生产技术中挑选成本最低的那种,不同种类的产品生产在技术密集的程度上就还是有着显著的区别。例如,纺纱的技术含量显然低于飞机生产的技术含量。 19世纪以来各国经济发展过程中所走过的技术密集化道路有相当大的共同性。一国进入了开始工业化的快速发展过程之后,首先具有了国际竞争力的行业一般都是纺织业,因为它需要的技术水平比较低。此后的技术密集化道路取决于一国

走哪一条产业升级的路径:在发展重工业上具有比较优势的国家(如德国、日本和韩国),其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依次变为钢铁、化工、造船、汽车和机器制造、飞机制造和计算机高技术成分(大规模集成电路和大型数据机)等等;而在发展轻工业上具有比较优势的国家和地区,其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则依次变为日用消费品、服装、电子产品等等。走这样的技术密集化和产业升级道路,世界各国几乎没有例外;产业结构的技术密集化越快,经济增长就越快;不能迅速实现产业结构的技术密集化的国家,其可持续的经济增长速度必定不快。最近几年陷入经济困境的东亚国家,多半都是由于没能将整个经济的支柱转向更加技术密集化的产业。例如,自80年代以来日本的优势产业就是汽车制造和家用电器产品,这种产业结构至今没有明显的改变,这就从根本上妨碍了日本经济的进一步增长。这是最近10年来日本经济陷入困境的深层原因之一。 由此看来,对一国实现快速的经济增长来说,对外贸易占总产出的比例有多高、对外贸易增长速度有多快,这些都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尽快实现产业结构的技术密集化。一个国家完全可能在短期中出现对外贸易增长快、整个经济增长慢甚至经济衰退的现象,这种情况下的对外贸易增长快是该国经济出现了重大问题的表现。对外贸易占总产出的比重更不是一个好的追求目标。任何严肃的经济分析都可以证明,对任何国家来说都存在着一个最优的对外贸易依存度,高于这个依存度和低于这个依存度都不是什么好事情;而且由于运输成本的限制,国家越大,其对外贸易的依存度就越低。新加坡这样的城市国家对外贸易占GDP的比例可以高达100%,而美国、日本的对外贸易占GDP的比例不过是20%。最有意思的是,象德国这样的国家对外贸易虽然占GDP的60%,但是它的大部分对外贸易是对周围的欧共体国家进行的,对欧共体以外国家的贸易只占其GDP的20%。整个欧共体对欧共体以外国家的贸易也只占其总产出的20%。而欧共体在土地面积和人口上与美国处于一个数量级。这是一个典型的证据,说明对外贸易占总产出的比例与国家的规模成反比。这被克鲁格曼概括成一个规律:越小的经济体对外贸易占总产出的比例越高。 上面的国际比较表明,在当代,人口、土地面积与美国大致相当的工业化经济体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