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教育人生

教育人生

教育人生
教育人生

教育人生与书为伴

对于任何一个教育工作者来说,感悟和教育随想都是宝贵的经验。

“一辈子做教师,一辈子学做教师。”这句话让我深有感受。

教师是学生的楷模,首先自身要有高尚的修养,要以身作则,在“教”的同时也要不断地“学”。做人应有两根支柱,第一根支柱是勤于学习;第二根支柱是勇于实践。不满足于已取得的成就,不断学人之长,量己之短,不断超越自己,不断学习国内外著名教育家的教育理论,学习同道们的教学思想和教学经验,并在教学中不断加以检验,不断充实、完善和发展,形成自己富有个性、特色鲜明,独树一帜的教育思想和教学经验。可见,教师必须坚持学习,一定要有丰富的智力生活,及时总结不足,改进教学各个环节,提高自身的修养,才能不断地使自己和学生一起在“学”中成长起来。

选择了教师这个职业,就同时选择了高尚。要知如泉涌,要有伟大的人格力量。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教师的任务是塑造学生的灵魂。这种塑造学生灵魂的艰苦细致的工作,需要的不是单单从教案出发的课本教学,而更多的是“一片冰心在玉壶”的对学生的关爱和热情。正是这种热爱教育事业和学生的高尚道德风范和师德让师生心心相印,用高尚的情操熏陶感染学生,在他们的心灵深处撒下美好的种子。老师伟大的人格力量深深影响和熏染了一代代的学生。我明白,作为一个老师,对于教学的付出不仅仅是时间上的,更应该是精力和情感上的。

“教学参考书毕竟是别人的劳动,只有自己的劳动所得才是带着生活露水的鲜花,是你自己的心得,学生才容易和你交融。教出自己个性的时候,才是学生收获最大的时候。因为,教育事业是创造性的事业。”

教师在课堂上的地位犹如导演一般。导演的胸中时时有观众,目的在于引导观众进入剧情,调动自己的感情,展开联想和想像,从而受到熏陶感染。教学,“教”要在“学生”身上起作用,只有坚持“目中有学生”的原则,才能使学生和自己的教学都收获进步。

在今后的工作中,不断地认清自我、发展自我、超越自我,期待和学生共同成长。真正地把个人的生命与教育事业完全融合在一起,把一切都献给学生,这种精神无限崇高和伟大,这也是我们最终能取得事业成功的核心所在。

大育有声,大爱无言。教师,不仅仅是一种职业的代名词,而应成为一种生命存在的方式,成为一种人的生活方式。教师应与书为伴,不断提高自身的素养。要善于从师生共创的生命舞台上,从师生共度的生命历程中体验一种生命的满足与快乐,得到生命的成长与升华。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促进学生成长的同时,完成自己的专业成长,实现自己的价值。

与好书同行,不仅充实业余生活,让我懂得了很多。我将听从苏霍姆林斯基的建议,“每天不间断的读书,跟书籍结下终生的友谊”。不断地提高和完善自己,感悟人生,感悟生命的真诚与意义,实现自己的梦想和人生的价值。

《教育能改变吗》观后感

《教育能改变吗》观后感 自盘古开天地以来,世界在不停的改变,唯一能适应改变,甚至主宰改变的只有教育。“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可见教育对一个国家的发展至关重要。本片从实际出发,从多个方面回答了节目名所提出的问题——教育能改变吗? 自从孔子开办私学授徒以来,中国的教育行走了几千年。中国教育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形成自己的特色。上个世纪60年代,我们主要引进前苏联的教育体制,在一定历史时期,发挥了应有的作用。改革开放以后,我们把目光更多地投向欧美教育,教育理念发生重大变革,教育体制与国际接轨,教育迎来一个春天。纪录片在揭示中国教育存在的问题外,也向公众表明了国家为此作出的努力和未来的方向。因为除了教育,没有什么能改变未来。 片中说明的是中国教育的真实情况,也就是我们接受的教育现状。正如片名所暗含的隐语,我国教育现状不容乐观,我们的教育需要改变。为什么许多中国孩子厌恶上学?为什么中国的教育变得如此面目可憎呢?这些问题都被一一解答。 “别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这句话我们再熟悉不过了,充斥在家长或所谓教育者的口中,或是各种教育培训机构华丽的广告词中。于是幼儿园开始有了小学才该有的教学内容,小学有了奥数英语,初中高中有了各式各样的学业竞赛。孩子们学习的内容丰富了,琴棋书画奥数英语体育竞技,孩子们的自由时间完全被占据了,“妈,我不想上兴趣班!”“不行,咱们多门才艺多条路,听说高考还能加分哪!

你就去吧!我也是为你好!”孩子别别扭扭极不情愿的去了。也难怪乎现在的孩子厌学呢?不仅仅是孩子们负担重,他们的父母同样压力山大,他们为了给孩子提供最好的硬件设施,在孩子刚刚学会说话甚至孩子还未出生时就已经开始择校买房了。除了那昂贵的房费,在孩子上学时候各种各样的补课费同样是一笔巨大的开支,但他们认为这些是值得的,他们不能让他们的孩子们输在起跑线上,他们将他们的压力转化为对孩子的期望,并将这些期望全部灌输给了孩子们。似乎整个社会都让孩子的教育程度满足成年人暗中攀比的心理。 因而当今中国,这不断前移的起跑线已由初中、小学不断侵袭到幼儿园;不能输的领域也越来越宽。孩子们的学业负担如同他们的书包越来越重了。“可我们的孩子比的是人生,不是某一阶段。”片中的话对这问题的见解一针见血。 教育的本质在于完善人才,但如今我们的教育已经全盘竞技,成为每个人生存竞争的工具。这些都不是我们所期盼的,但我相信通过我们的教育改革,我们能使未来变得比现在更好。事实上,中国也在为教育改革探索着方向,并且局势和任务也在渐渐的明朗。 学习的革命——这句富有煽动力的口号曾随着一本畅销书在一夜之间传遍了中国大地。今天的我们该怎么学习?这是我们大家都在思考的问题,片中给出了一些实例让我们去总结一些观点。 例如片中王仙妮这个人物,她是在2010年春晚亮相之后被大家熟知,甚至被贯以神童的称号。她接受了所谓的记忆训练,不仅能将元素周期表、《百家姓》等倒背如流,还能背诵《三十六计》里的很

《读书点亮人生》演讲稿

《读书点亮人生》演讲稿 高尔基曾经说过: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不错,古往今来,读书一直是人类历史上一个永恒的话题。人类历史发展至今,与人类不断的学习积累是密不可分的,而书籍就成了记录知识、传递知识的一个重要途径,也记载了人类发展的点点滴滴。 古今中外,有多少仁人志士流连于书中不可自拔呢?是的,答案呼之欲出。从百家争鸣的时代说起,我们熟悉的圣人孔子为读《易》而翻断了多次牛皮带子的简,编连竹简的皮绳断了三次,从这个故事衍生的成语韦编三绝就是说明了孔子读书勤奋。 东汉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孙敬,他年轻时勤奋好学,经常关起门,独自一人不停地读书,每天从早到晚读书,常常是废寝忘食,时间久了,疲倦得直打瞌睡,他怕影响自己的读书学习,就想出了一个特别的办法,他找来一根绳子,一头牢牢的绑在房梁上,一头绑住自己的头发,当他读书疲劳时打盹了,头一低,绳子就会牵住头发,这样会把头皮扯痛了,马上就清醒了,再继续读书学习。战国时期,有一个人名叫苏秦,也是著名的政治家,他年轻时,由于学问不多不深,曾到好多地方做事,都不受重视,回家后,家人对他也很冷淡,瞧不起他,这对他的刺激很大,所以,他下定决心,发奋读书,他常常读书到深夜,很疲倦,常打盹,直想睡觉,他也想出了一个方法,准备一把锥子,一打瞌睡,就用锥子往自己的大腿上刺一下,这样,猛然间感到疼痛,使自己清醒起来,再坚持读书。“头悬梁、锥刺股”的成语也因此而来。如今,家里的长辈、学校的老师也用这个故事教育

孩子们要勤奋学习。 再说,近代历史上也有许许多多的爱书之人。我国著名的文学家鲁迅,就是一个不折不扣的爱读书之人。鲁迅先生从小认真学习,少年时他在江南水师学堂读书,第一学期成绩优异,学校奖给他一枚金质奖章,他立即拿去卖掉,换回来几本书和一串红辣椒,每当晚上寒冷时,夜读难耐,他放个辣椒在嘴里嚼着,辣的额头冒汗,他就用这个方法驱寒读书。也因此在中国文坛上鲁迅先生永远是一颗耀眼的明星。 爱读书之人多不胜数,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文人中又有谁是不爱读书的呢?例如:李白、杜甫、范仲淹、苏轼……没有这些爱书之人,我们五千年的文化将如何传承呢?没有这些爱书之人,我们中华民族的华丽篇章又将由谁来书写呢?没有这些爱书之人,我们伟大复兴的民族梦想又该由谁了实现呢? 中国,一个古老而迷人的国度,这里有最灿烂的文化,这里有最可爱的人民,在这里,能让每一个有梦想的人展翅翱翔,这是一个开放的国度,这里能接纳来自不同世界的声音,这里美好、和谐、海纳百川…… 也因此,我们每一个中国人心中都有一个美丽的梦想,那就是中国梦!中国梦是国家民族的梦,是每个中国人的梦,是实现小康生活的梦,是追求公平正义的梦,是共同富裕的梦,是民主法治,自由平等,清正廉洁,诚信友善,文明和谐,天蓝水净,世界和平…… 每一个中国人的美好梦想构成了这绚丽的中国梦,中国梦的实现

教育与美好生活读书心得

教育与美好生活读书心得 寒假里,我拜读了《教育与美好生活》。看了之后,引起了我的深思。也改变了我以前的一些老看法。 罗素说,有些品性只能为具有某些特点的人群所拥有,还有一些品行则应为所有人所具备。我们不能着眼于让每个人都具有诗人气质来构筑我们的教育。以下4种特征便可奠定理想品格的根基:活力、勇敢、敏感、智慧。 我们现在的教育往往是求全的教育。我们总是在经意与不经意之间要求所有学生达到教育的所有目标。这便使教师和学生之间的矛盾不断升级,也使相当一部分学生一直处在学业无法优秀的焦灼感中。君不见,有多少三四岁的孩子因为钢琴热的不断升温而早早地就被父母赶到了钢琴上。有多少满脸哀怨的琴童,又有多少惟恐孩子在某一方面落后的家长,给孩子报了不少兴趣班,而又有多少是孩子真正喜欢的呢?最后,孩子学习疲劳,家长也力不从心。 罗素说,儿童的人生本是充满期盼的,他总是指向将来的可能目标。这是促使儿童上进的动力之一。但是,如果总告诉儿童将来会比过去更糟,这不啻会令儿童的生命之源干涸。

我们不是经常这样来吓唬我们的孩子吗?你再不努力,就考不上舟山中学;你现在这个样子,长大只有去擦皮鞋。这就是我们为孩子描述的未来生活。如此赤裸裸的描绘和启发,我们在善意地提醒孩子的同时,又暗示给了孩子们一些什么?我们经常斥责年轻一代冷漠自私,甚至还常常感叹孩子们的早熟与叛逆。可我们想过没有,这些观念的始作俑者是谁?在这汲汲于功名利禄而无济世之心的熏陶中成长起来的孩子,除了对未来的学习生活充满了恐惧之外,还有的便是自私和冷漠了。 罗素说,对于一个快乐的儿童,激发豪爽慷慨的性格并不困难。但是对于一个终日被愁云惨雾笼罩着的孩子,他自然会固守所能得到的物品不放。儿童不是通过痛苦的经历,而是通过幸福和健康的体验去掌握美德的。 “儿童不是通过痛苦的经历,而是通过幸福和健康的体验去掌握美德的。”这真是一个无比伟大的提醒!在我们的教育中,不是更习惯于通过训斥与惩罚来让孩子记住美德吗?罚跑步,罚写作业,罚站……想起来我们是多么的愚蠢啊!我们越是希望孩子们能热爱的东西,我们越要把它们作为惩罚的手段。我们为什么就没有想到,这样的行为反而会使孩子离这些东西越来越远呢?罗素还有一句名言:惩罚应该是你希望过失者感到厌恶之事,而不是你希望他感到欢喜之事。你看,辛辛苦苦地实施教育的我们往往是多么的荒谬啊!

读书改变人生

读书改变人生 一块泥坯,制成砖,价值不过几毛,而艺术家将之塑造成瓷器,则价值倍增。一张白纸,在普通人的手中不过是简单的载体,而画家却能把白纸变成价值连城的世界名画。生命,就像泥坯,像白纸,可能平庸,也可能辉煌。那么,如何让我们短暂的生命拥有更多的价值,或曰,让其本身原有的价值得以实现?这力量从哪里来?——就是读书。余秋雨说过,生命的质量需要用阅读来锻铸。 高尔基有句名言: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对于每个人来说,书籍更是我们生命的云梯,它让我们的梦想青云直上,我们的生命将随着它的延伸,得到快乐和辉煌。读书之一大好处就是使我们开阔视野,增长知识,培养良好的自学能力和阅读能力,进一步巩固课内学到的各种知识,提高我们的认读水平和作文能力,乃至对于各科学习,都有极大的帮助。我们的知识体系是通过课内外的自主学习而逐渐建立起来的。读书是搜集和汲取知识的一条重要途径。我们从课堂上掌握的知识不是很具体和容易理解的,需要再消化才会吸收。大量的阅读,可以将自己从课内学到的知识,融汇到从课外书籍中所获取的知识中去,相得益彰,形成“立体”的,牢固的知识体系,直至形成能力。 读书不仅对我们的学习有着重要作用,对道德素质和思想意识也有重大影响。阅读是亲历文字魅力之后的玩味、赏析、思考、超越。阅读不仅有着想象力,更有着创造力。在阅读中,我们的心灵羽翼丰满。在阅读中,我们突破自我,飞越腾升。从《西游记》中,我们学得不抛弃不放弃的进取精神;从《水浒传》中,我们学得敢打敢拼的反抗精神;从《三国演义》中,我们学得经天纬地的智慧谋略;从《红楼梦》中,我们学得对人生审慎的思考;从《浮士德》中,我们看到了浮士德人生无比崇高的精神追求;从《瓦尔登湖》中,我们

《教育和美好生活》读后感

读《教育与美好生活》有感 《教育与美好生活》是英国著名哲学家伯特兰-罗素的著作, 几乎没有一个做教育的不会被书名所吸引,我也不例外。教育怎样与美好生活联系?每天都干着教育工作,自己似乎都说不清楚,教育真会带来美好生活吗?带着疑问与好奇读完了这本书。读罢,最直接的感受是很爽,很受鼓舞,这才是教育,如果我们这样做教育,教师和学生的美好生活都会开启的。 人生的一个真谛是享受美好生活中的乐趣。罗素认为,人们接受教育的过程也应该是一个享受美好生活的过程。他一直主张“自由教育”,即在必要的权威与纪律的伴随下,尽可能多地给予儿童个人发展的自由,并按照自由的精神来行使权威与运用纪律。这就要求教育工作者站在学生自身幸福的立场上,“努力帮助儿童独立思考和独立活动,从而使他们能解决在他们的成长过程中必然会遇到的的各种问题。”每个人都有着本能的求知欲,解决问题的欲望,教育者所要做的就是提供条件,激发学生解决问题的欲望。 我们现在的教育有考虑过学生的幸福体验吗?教师备课往往只是关注知识的设计与传授,课堂上也很少关注学生求知以外的需求。高中的学生有几个能说自己学习是幸福的呢?家长在全力给孩子提供良好的物质保障之外,几乎不能站在孩子的角度去理解和体会。试想,如果我们本着“教育带来美好生活”的理念去思考教育,做教育,从孩子的视角,从孩子的层次去设计课堂,传授知识,结果会是多么温暖。没有幸福体验的教育,也许能够培养出高分的学生,但绝对培养不出能够让幸福良性循环的人生。 高中教师为了学生的“大学梦”兢兢业业,任劳任怨地付出,教师们喊“累”;孩子们每天在教室坐十几个小时,孩子们喊“累”。现在有几个孩子能说我因为学习的乐趣而喜欢呢?学习除了考上理想大学,还有什么意义?他们几乎没有机会和能力去思考学习对于自己的真正意义。他们以及家长,甚至全社会可能就是简单的认为,考上大学就是最伟大的目的,考上名校的话,这个孩子就是最优秀的。事实是这样吗? 罗素在书中还提出教育的目的应当是培养人的理想品性。这种理想品性包含了四种基本元素:智慧、勇敢、敏感以及活力。勇敢对于克服种种困难、障碍,树立一个人的独立性,铸就人类美好生活的可能性;敏感对于匹夫之勇有补偏求

改变人生的经典哲理句子

改变人生的经典哲理句子●命运不是放弃,而是努力。命运不是运气,而是选择。命运不是等待,而是把握。命运不是名词,而是动词。要改变命运,先改变观念!●决定今天的不是今天,而是昨天对人生的态度;决定明天的不是明天,而是今天对事业的作为。我们的今天由过去决定,我们的明天由今天决定!●制胜不凭体力靠智力,成功不靠奇迹靠轨迹。成功不在于是否拿到好牌,关键在于能否将手中的坏牌打好。人生最重要的是,知道自己去哪里!●不是井里没有水,而是挖的不够深;不是成功来的慢,而是放弃速度快。得到一件东西需要智慧,放弃一样东西则需要勇气!●种子放在水泥地板上会被晒死,种子放在水里会被淹死,种子放到肥沃的土壤里就生根发芽结果。选择决定命运,环境造就人生!●懂得如何避开问题的人,胜过知道怎样解决问题的人。在这个世界上,不知道怎么办的时候,选择顺其自然,也许是最佳选择。胜出者往往不是能力而是观念!●在家里看到的永远是家,走出去看到的才是世界。把钱放在眼前,看到的永远是钱,把钱放在有用的地方,看到的是金钱的世界。●有眼界才有境界,有实力才有魅力,有思路才有出路,有作为才有地位。政从正来,智从知来,财从才来,位从为来!●观念比能力重要,策划比实施重要,行动比承诺重要,选择比努力重要,感知比告知重要,创造比证明重要,尊重生命比别人看法重要!●方向比速度重要,智慧比吃苦重要,学习比学历重要,机遇比关系重要,要什么比做什么重要! ●智力比知识重要,素质比智力重要,觉悟比素质重要。(好词好句)方向大于方法,动力大于能力,做人大于做事!●思路清晰远比卖力苦干重要,心态正确远比现实表现重要,选对方向远比努力做事重要,做对的事情远比把事情做对重要。成长的痛苦远比后悔的痛苦好,胜利的喜悦远比失败的安慰好!●拥有远见比拥有资产重要,拥有能力比拥有知识重要,拥有人才比拥有机器重要,拥有健康比拥有金钱重要!●思路决定出路,观念决定方向,性格决定命运,生活方式决定健康!●表面上缺的是金钱,本质上缺的是观念,命运里缺的是选择,骨子里缺的是勇气,肚子里缺的是知识,事业上缺的是毅力,行动上缺的是改变!●落后是观念落后,贫穷是脑袋贫穷。许多人,不是没有好机会,而是没有好观念。不是不接受新观念,而是不愿抛弃旧观念!●信念改变思维,思维改变心态,心态改变行动,行动改变习惯,习惯改变性格,性格改变命运。要改变命运,先确立信念!●心态决定看世界的眼光,行动决定生存的状态。要想活出尊严,展现不凡,只有改变观念,敢于和命运抗争!●给人金钱是下策,给人能力是中策,给人观念是上策。财富买不来好观念,好观念能换来亿万财富。世界上最大的市场,是在人的脑海里!●要用行动控制情绪,不要让情绪控制行动;要让心灵启迪智慧,不能让耳朵支配心灵。人与人之间的差别,主要差在两耳之间的那块地方!●人无远虑,必有近忧。人好的时候要找一条备胎,人不好的时候要找一条退路;人得意的时候要找一条退路,人失意的时候要找一条出路!●有什么信念,就选择什么态度;有什么态度,就会有什么行为;有什么行为,就产生什么结果。要想结果变得好,必须选择好的信念。●播下一个行动,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种习惯,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种性格,收获一种命运。思想会变成语言,语言会变成行动,行动会变成习惯,习惯会变成性格。性格会影响人生!●习惯不加以抑制,会变成生活的必需品,不良的习惯随时改变人生走向。人往往难以改变习惯,因为造习惯的就是自己,结果人又成为习惯的奴隶!●这个世界唯一不变的真理就是变化,任何优势都是暂时的。当你在占有这个优势时,必须争取主动,再占据下一个优势,这需要前瞻的决断力,需要的是智慧!●提出问题远比解决问题难,因为解决问题是技术性的,而提出问题则是革命性的。我们身边并不缺少财富,而是缺少发现财富的眼光!●别人不明白的时候你明白了,别人明白的时候你行动了,别人行动的时候你成功了,别人成功的时候你富有了。

美学与美好人生(下) 课程考试93分卷

美学与美好人生(下)课程的考试 各题型提交答案说明: 1.单选题及判断题点击圆形按钮进行单项选择,多选 题点击勾选框进行多项选择。 2.选择题和判断题:直接点击选项,系统将自动提交 答案。 3.未完成考试误操作推出系统后,在考试时间段内可 重新进入系统考试。 4.完成考试后点击提交答案按钮,考试结束,不可再 次进入系统考试。 5.答题完成后,点击考试页面左侧“未答题”按钮, 确认无未答题后再提交答案。 6.未提交答案的试卷在考试时间结束后将强制提交 答案。 一、单选 ( 共 6 小题,总分: 40 分) 1. 下列各项表述中错误的是哪项? A.彭锋副教授指出,摆脱平均美的追逐的最好方式, 是恢复不可定义的美的本来面目。 B.彭锋副教授指出,鉴于关于真善美是什么的问题 处于无休止的争论之中,因此美好生活的三要素实际上 是生、爱、乐这三种具体的行为方式。 C.彭锋副教授指出,在现实人生中,审美经验是一 种最能体现生、爱、乐的经验,所以我们常说审美创造 (生)、审美移情(爱)、审美愉快(乐)。 D.彭锋副教授指出,乐是一种基本的生活态度,忧 比乐优先。 2. 彭锋副教授指出,()决定产品的价格。 A.科学技术 B.经济运作 C.资本实力

D.经营理念 3. 下列各项表述中错误的是哪项? A.彭锋副教授指出,日益发达的传媒改变了社会现 实;社会现实经过传媒的叙事之后被故事化了、审美化了;传媒对人的生活发生了实质性的影响,人们开始模仿传媒的故事将日常生活故事化。 B.彭锋副教授指出,基因技术使得动植物世界的审 美化成为可能。 C.彭锋副教授指出,西方马克思主义者认为,审美 化只不过是一种新的、更巧妙的控制形式。 D.彭锋副教授指出,真正的美是平均的,真正的美 是有标准的。 4. 彭锋副教授指出,()决定产品的质量。 A.科学技术 B.经济运作 C.资本实力 D.经营理念 5. “日日是好日”,是下列哪位禅师的名言? A.云门文偃 B.百丈怀海禅师 C.马祖道一禅师 D.星云禅师 6. 彭锋副教授指出,审美化普遍采取()的标准,这实际上是以美的名义扼杀审美敏感力。 A.平均美 B.差异美 C.形象美

感悟教育人生教育人生

感悟教育人生教育人生 xx年5月,承蒙当年几位同仁和学生,在我从教五十周年的日子里,、出版了《陈君实教育实践文集――荆棘之路》。福州一中为此举行了隆重的首发式,《福建日报》、福州电视台等媒体也做了报道。时间又过去数年,我已步入耄耋之年,但我仍在思索着当年的办学和这本书的内容,感到仍有些许心得,写了下来,借贵刊一角,以发老凤之声。 我在民国时期接受了比较完整的学校教育。小学、中学各上6年,然后通过联考进入大学经济学系。在大学期间,我接受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加入中国共产党,参加反对 __政权的学生运动和闽西南游击区的武装斗争。中华人民 __建立之初,我在闽北农村做 __工作,组织农民分田分地。1952年6月,奉召到福州报到,为福建省第一批派校干部。当年8月底,任福州一中副校长,负责教学和行政工作。1956年起任校长(后兼党支部书记)。1959年在“反右倾”运动中,以“坚持白专通路”、“对三面红旗信心动摇”等等“罪名”,遭撤职、调离处分。1962年夏,经“甄别”返校任校长。1966年6月,“文化大革命”初起,又因莫须有罪名,被“群众专政”入“无间地狱”。党的十一届 __后,1979年再返校接任书记兼校长,直至1983年调省教育厅。学校本来应当是风平帆直、细雨润物的育人场所,不料我却遇上雷霆震怒多事之秋,让我的个人遭遇起伏跌宕、曲折万分,出现“三进三出”福州一中的奇特经历。但是,同党的伟业比较起来,

个人的不幸算不了什么。我仅从技术层面和人文层面来说明当年艰辛曲折的探索之路。 新中国成立后,百废待举。我们接收了 __遗留下来的各类学校,并加以调整改造,使之成为社会主义的人民学校。但这性质全新的人民学校究竟是怎样模式,则没有现成的依据,只能靠人们在实践中探求,逐步建构、充实起来。而在这一全新的探求中,除了上级的正确指示之外,校长(或书记)个人的教育素养是起着很大作用。可以这么说,我当年是凭着自己在求学中积淀的“教育直觉”和“教育良知”开始我的教育生涯。比如,当时强调一切工作都要走群众路线,在改造旧学校,建设新学校的工作中,也要依靠群众、发动群众、组织群众。那么在一所中学里,该如何举步,才算是贯彻了这条路线?我很快意识到,最为基本的是发动、组织教师队伍,依靠他们办好学校。因为只有他们才是内行、专家,才是学校的稳定力量。有了这一基本认识,我就不避当时的忌讳和风险,对校内从旧社会过来的教职员,不抱胜利者君临的态度,而是从人格上尊重他们,业务上信任他们,生活上关心他们,同他们平等沟通,展开对教材内容的研讨,对教学形式的切磋,同他们建立起互动互信的“合力关系”。我坚持深入课堂听课,了解不同的教学风格,做到心中有数,不但到岗,而且到位。所以,尽管当时有些外来的干扰,但是由于有了高素质的教师队伍,福州一中很快形成了稳定的教学秩序,浓厚的教研风气,和谐的进取步调,为学校后来的质量全面跃升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1956年,

读书改变人生_知识改变命运演讲稿(1)

【读书活动演讲稿】 知识改变命运读书精彩人生 教师:王凯伟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 人生不能没有知识;成功不能没有谋略;上古竞于道德,中世争于智谋,当今逐于知识。 记得我们的伟人周恩来总理说过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而你又是为什么而读书呢?这个问题你可曾想过… 伟大的作家高尔基说过,“我读书越多,书籍就使我和世界越接近,生活对我也变得越加光明和有意义”对我而言读书让我走出了渠县的那个小山村…读书也让我更加明白了追求人生的价值和奋斗的方向。 “苦难经历是人生的宝贵财富;多读书,用知识改变命运;自强、自信、自立,并以此为荣,……”‘苦难并不是博取同情的资本,冲动也不会带来任何好处,只有学习和改变才是最重要的’这就是让亿万国人感动的大学生洪战辉的人生诤言! 山因势而变,水因时而变,人因学习而变!知能拓智,智达慧远! 知识,是赢的基石,是成功人生的台阶,是获取胜利的保障。 知识的力量在于即使身处逆境,也能帮助你战胜险恶的浪滩;知识的魅力在于纵然碰到艰难,也能召唤你亮出解决的绝招。一个人的生命能放射出夺目的光辉,知识是第一道平台,平台多高,你的起点就是多高! 与先天的智商相比,后天的学习永远是第一位的。一块泥坯,把它烧成砖,它的价值顶多两毛钱;制成瓷器,价值就会十倍地增长;制成艺术品,价值则难以估量! 生命,有时就像一块橡皮泥,你把它塑成什么样,就可能是什么样;生命,有时又不像橡皮泥,橡皮泥捏得不满意可以从头再捏,生命,一次成型,没有回头路可走,没有后悔药可吃,也不像垒积木,可以一次次推倒重来。‘天资聪颖慧根尚在;生性懒惰才智枉存’!你拒绝读书,你的对手绝不会拒绝学习! 知识和谋略从哪里来,勿用质疑读书会让你视野更开阔,让你的人生更精彩;我们的毛泽东和周恩来总理从读书中获得知识,因为读书改变了他们的人生,因为知识改变了自己的命运…知识就像是命运海洋里航行的“船只”,当你把它造的越结实就能航行的越远,当你造的越大你所承载的就越多,你不断的进行更新维护就算是暴风雨来临也会不畏惧的向无知的海洋前进。 读书精彩人生,知识改变命运,正如爱因斯坦所说:“人只要献身于社会,才能找出那实际上是短暂而有风险的生命的意义。”这就是说,生命的价值和意义,完全取决于你对人类、对社会有没有做出一定的贡献。要很好地做出贡献,必须有一定的知识,那要掌握知识,就必须读书,好好地读书。

教育和美好的生活

寒假里,我拜读了《教育与美好生活》。看了书之后,引起了我的深思。 罗素,一个20世纪享誉世界的哲学家、数学家、逻辑学家、社会思想家和社会活动家,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他对教育的观察、思考和实践经验均浓缩在《教育与美好生活》一书中。 罗素说,有些品性只能为具有某些特点的人群所拥有,还有一些品行则应为所有人所具备。我们不能着眼于让每个人都具有诗人气质来构筑我们的教育。以下4种特征便可奠定理想品格的根基:活力、勇敢、敏感、智慧。 我们中国的教育往往是求全的教育。我们总是在经意与不经意之间要求所有学生达到教育的所有目标。这便使教师和学生之间的矛盾不断升级,也使相当一部分学生一直处在学业无法优秀的焦灼感中。君不见,有多少三四岁的孩子因为钢琴热的不断升温而早早地就被父母赶到了钢琴上。有多少满脸哀怨的琴童,就有多少惟恐孩子在某一方面落后的家长。“求全心理”已成为中国教师和家长(其实是中国教育)的一种无法摆脱的“隐痛”,这里面既有应试教育带来的负面影响,也有中国传统文化留下的痕迹。 罗素说,儿童的生活原本是充满期盼的,他总是指向将来的可能目标。这是促使儿童上进的动力之一。但是,如果总告诉儿童将来会比过去更糟,这不啻会令儿童的生命之源干涸。 我们不是经常这样来吓唬我们的孩子吗?你再不努力,就考不上舟山中学;你现在这个样子,长大只有去擦皮鞋。这就是我们为孩子描述的未来生活。如此赤裸裸的描绘和启发,我们在善意地提醒孩子的同时,又暗示给了孩子们一些什么?我们经常斥责年轻一代冷漠自私,甚至还常常感叹孩子们的早熟与叛逆。可我们想过没有,这些观念的始作俑者是谁?在这汲汲于功名利禄而无济世之心的熏陶中成长起来的孩子,除了对未来的学习生活充满了恐惧之外,还有的便是自私和冷漠了。 罗素说,对于一个快乐的儿童,激发豪爽慷慨的性格并不困难。但是对于一个终日被愁云惨雾笼罩着的孩子,他自然会固守所能得到的物品不放。儿童不是通过痛苦的经历,而是通过幸福和健康的体验去掌握美德的。 “儿童不是通过痛苦的经历,而是通过幸福和健康的体验去掌握美德的。”这真是一个无比伟大的提醒!在我们的教育中,不是更习惯于通过训斥与惩罚来让孩子记住美德吗?罚跑步,罚写作业,罚站……想起来我们是多么的愚蠢啊!我们越是希望孩子们能热爱的东西,我们越要把它们作为惩罚的手段。我们为什么就没有想到,这样的行为反而会使孩子离这些东西越来越远呢?罗素还有一句名言:惩罚应该是你希望过失者感到厌恶之事,而不是你希望他感到欢喜之事。你看,辛辛苦苦地实施教育的我们往往是多么的荒谬啊! 当惩罚充斥着我们的教育,甚至成为教育的主要表现方式的时候(事实上教育技巧的缺乏经常让我们的教师不由自主地陷入了这个怪圈),孩子们会离“幸福和健康的体验”越来越远,而我们教育的内在的成功也就离“幸福与健康”越来越远了。记得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教育最重要的东西,就是要给予儿童丰富而充实的精神生活。让学生拥有幸福和健康的体验,是教育改革所要关注的核心,也是教育在具体实施过程中的目标。

教育与人生读书笔记

教育与人生读书笔记 教育与人生读书笔记捧着叶圣陶先生的《教育与人生》,细细读来,我对“改变人生的方法——圣贤教育”这一点感触颇深。 在《教育与人生》中,叶圣陶先生具体阐述了他的教育思想,提到了以教育认识自己、以教育革新自己、以教育成就自己,这三个教育与主体的人和客观的世界构成的人生关系。三大观点不仅体现着深刻的教育改革思想的痕迹,更是想告诉我们,在将来的教育中,我们要引导学生认识自身“人”的特性和客体环境,理解精神境界的真正意义,明确心灵深处的真正诉求,而不仅仅局限于表层的物质等功利性追求。 《教育与人生》中所体现的叶圣陶先生“教是为了不需要教”的观点让我想到了肖川教授在《教育的理想与信念》中提到的一段话“良好的教育一定致力于引领学生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用自己的心灵去领悟,用自己的头脑去判别,用自己的语言去表达。良好的教育使得一个人成为真正的人,成为他自己,成为一个不可替代的、立于天地之间的大写的人。良好的教育一定能够给无助的心灵带来希望,给稚嫩的双手带来力量,给迷蒙的双眼带来清明,给孱弱的身躯带来强健,给弯曲的脊梁带来挺拔,给卑琐的人们带来自信。而一个拥有希望、力量和自信的人,最有可能成为幸福生活的创造者和美好社会的建设者。”当时读完这句话并未深入思

考,如今,再看叶圣陶先生的《教育与人生》,才发现叶先生的书,便是对这句话最好的注解。我也从书中体会到了教师的“教”的真正内涵。“教是为了不教”这句话中,“教”是前提、手段,“不教”是目的。叶老说得很明白:“教师当然须教,而尤宜致力于导……导者,多方设法,使学生能逐渐自求得之,率至于教育与人生读后感不待教师教授之谓也……”也就是说,所谓“教”,重点不仅是传授知识,更是启发、引导,培养能力。所谓“不教”,是在教师的引导训练下,学生拥有自己学习的能力了,能独立探索实践、解决问题。这也就达到了“教”的目的。 读到这里我才深刻明白《教育与人生》这本书真正的启示意义,真正意识到教育者要以深入认识其自身为前提,在认识自我和环境的基础上去革新自己,革新掉不正确、不适应时代发展的习惯和观念,建立起新观点。接着,学会用教育的成果来丰富成就自己的人生,发挥自身优势,将有意义的人生境界变为现实,实现人生价值。我想这样才是我们教育的最根本目的,因为其解答了人的生存意义问题。 教育与人生读书笔记读完一代教育名家叶圣陶先生的名著《教育与人生》后,心灵受到的震撼很大,他的的确确为我们中华民族的教育事业作出了卓越的贡献,他用自己的一生诠释了“教育”二字,令人钦佩!

教育人生感悟

教育人生感悟 人生感悟,顾名思义,就是在生活中产生的对人生的一些感触和觉悟。个人感悟因不同生活经历和个人修养品德的不同而有所不同。教育的人生感悟应该怎么写? 教育人生感悟篇一:1、做老师的只要有一次向学生撒谎撒漏了底,就可能使他的全部教育成果从此为之毁灭。——卢梭 2、作为一个父亲,最大的乐趣就在于:在其有生之年,能够根据自己走过的路来启发教育子女。——蒙田 3、自我教育需要有非常重要而强有力的促进因素——自尊心、自我尊重感、上进心。——苏霍姆林斯基 4、追求理想是一个人进行自我教育的最初的动力,而没有自我教育就不能想象会有完美的精神生活。我认为,教会学生自己教育自己,这是一种最高级的技巧和艺术。——苏霍姆林斯基 5、教育不能创造什么,但它能启发儿童创造力以从事于创造工作。——陶行知 6、教育不是注满一桶水,而且点燃一把火。——叶芝 7、教育不在于使人知其所未知,而在于按其所未行而行。——园斯金

8、教育的根是苦的,但其果实是甜的。——亚里士多德 9、教育的目的,是替年轻人的终生自修作准备。—— 10、教育的目的在于能让青年人毕生进行自我教育。——哈钦斯 11、教育的实质正是在于克服自己身上的动物本能和发展人所特有的全部本性。——(前苏联)苏霍姆林斯基 12、教育的唯一工作与全部工作可以总结在这一概念之中——道德。——赫尔巴特 13、教育儿童通过周围世界的美,人的关系的美而看到的精神的高尚、善良和诚实,并在此基础上在自己身上确立美的品质。——苏霍姆林斯基 14、教育工作中的百分之一的废品,就会使国家遭受严重的损失。——马卡连柯 15、教育技巧的全部奥秘也就在于如何爱护儿童。——苏霍姆林斯基 16、教育技巧的全部诀窍就在于抓住儿童的这种上进心,这种道德上的自勉。要是儿童自己不求上进,不知自勉,任何教育者就都不能在他的身上培养出好的品质。可是只有在集体和教师首先看到儿童优点的那些地方,儿童才会产生上进心。——苏霍姆林斯基

好教育点亮人生读后感3篇

好教育点亮人生读后感3篇 各位读友大家好!你有你的木棉,我有我的文章,为了你的木棉,应读我的文章!若为比翼双飞鸟,定是人间有情人!若读此篇优秀文,必成天上比翼鸟! 看到该书封面的这段话“教育在西方国家被称为‘人生重新洗牌的过程’。实践证明:智力一般的学生,如果教育得法,可以‘笨鸟先飞’,成为有杰出成就的人;相反,天生智力超群的学生,如果教育不当,也可能无所建树甚至成为社会的祸害。”让我想起了电影里的阿甘,一个智商只有75分而不得不进入特殊学校,成为橄榄球健将,成为越战英雄,跑遍美国,阿甘克服了先天缺陷的身躯,取得许多智力健全的人也许终其一生也难以达到的高度。这个就验证了不一样的教育,不一样的人生。进行有效的教育,我们需要亲身垂范、用心倾听在宽容、尊重、理解智慧激励中有效引导学生亲历体验,更需要我们从细节入手,身体

力行。书上有一篇《良好的言行举止是最优秀的简历》,总经理对抱着一叠证书面试的人都不满意时,一个两手空空的男孩却被聘任了。因为这男孩懂得进门轻敲三声,懂得先蹭掉鞋上的泥土,懂得让座于老人……这些细节成为男孩最优秀的简历。这些细节不也是最好的教育?让学生“学会做人,做一个真正的人,做一个高尚的人,做一个堂堂正正的人。”是我们教育工作者的最终目标。雅斯贝尔斯在《什么是教育》中写道:“教育本身就是意味着,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中国孩子需要这样的教育。因此,教师需要关注并从教育细节入手身体力行这样的教育。平时在学校里,教师们以身作则,自觉捡起地上的纸屑、包装袋等垃圾;面对碰到的每一个人,微微一笑,轻轻点头;让学生帮忙时,总不忘一声谢谢……行胜于言,这样的行动让学生自发加入“清洁队”,学校地面变得干净整洁、一尘不染,更

教师《教育与美好生活》读后感

教师《教育与美好生活》读后感 《教育与美好生活》是罗素的教育学名著。罗素,一个20世纪享誉世界的哲学家、数学家、逻辑学家、社会思想家和社会活动家,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他对教育的观察、思考和实践经验均浓缩在《教育与美好生活》一书中。下面摘抄一二,略谈感想。 在他的著作中提到了教育的四种品质:活力、勇气、敏感和智慧。他认为这四个要素只要通过合理的教育,就应该能让所有儿童都获得并形成必须的品格。 用这四个要素去审视身边的人,我发现在人们心目中最有魅力的人通常是同时具备这四点的全部或绝大部分。他们充满阳光活力并追逐光明的一面;他们理性,无畏生活中的困境;他们有发自内心的敏感和同情,他们的智慧表现,不在于聪明“绝顶”,却在于那幽默乐观的人生态度、宽容的理解力和纯朴的心。 在第一种教育品质——“活力”中,有这么一句话让我很有感触:活力能帮人承担最大的烦恼和最大的忧郁。无知的人从来不想去改变自己的思维习惯,已经将自己形成了一种僵化的难以改变的行为态度。他们不仅对许多值得怀疑的地方是轻信的,而且在许多应该接受的地方却是固执的。这句话告诉我,作为一名老教师,更不应该固守自己的老一套,

要敢于创新,敢于超越自己,敢于反思自己和改变自己。每上一节课总有自己满意的地方,特别应该注重反思自己,诸如课堂教学中:某一应变得当的措施;双边活动开展的成功之处;备课时未曾考虑到而在课堂上突然爆发出的灵感和火花。教然后知不足,即使是成功的课堂教学,也难免有失误,疏漏之处,尤其是在教育教学不断创新的今天,课堂教学面临着很多新课题,上一堂留下些遗憾在所难免,所以我应直面缺点,认真对待,善于剖析,善于改变,不怕这种改变,通过反思让自己的课更完善,使今后教学在改进中不断创新。 书中提到的勇气,站在老师的角度就是给学生以信心,让学生自信。如何让学生产生自信心呢?我认为:首先,教师应该学会赏识学生,经常称赞和鼓励学生,在指出他的错误之前,首先表扬他好的方面。当学生出现了错误,不应一味地责骂,而应该告诉他们下次怎样做得更好。其次,老师要相信学生的能力。学生总喜欢做些自己力所能及的甚至超过自己能力的事情,因此老师不要轻率地加以拒绝或制止,这样会挫伤学生的自信心,也限制了学生的行动。老师应该按学生的意愿和方式去做一些事情,虽然他们不一定会做得很好,但是如果老师适时地加以称赞,必要时给予指导,就会增加学生的一份自信心。老师在课堂上要多给学生送去一个信任,在每位学生的心底里种下一颗自信的种子,让他

教育与人生

教育與人生 一、教育的重要 教育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因為整個人生成長的過程就是教育的過程,所以名教育家杜威曾說過一句話,「教育即生活,生活即教育。」就是說教育要落實在生活的過程裡面,誠如同剛剛校長所講到的,安康國中非常重視各項的均衡發展及生活、人格的教育,在當前升學主義之下,校長能夠有這個看法,能夠有這個堅持是非常難能可貴的,我們也希望家長能夠配合,使得教育真正能夠正常化。教育即生活,就是教育的理想一定要落實在生活上,否則將成為空談;生活即教育,就是說生活的過程就是教育的過程,生活與教育兩個要打成一片,要結合在一起。我們當前教育的問題就在於,教育與生活不能夠打成一片。 二、教育與人生 在座的各位,將來必然要成家立業,接著就要負起為人父母教導子女的責任,但是在整個教育的過程裡,有沒有讓我們的國民對教育有很清晰的理念?是不是就如同每一位老師一樣,在擔任老師之前要先修教育學分,所以我始終覺得教育學分,應該身為每一位國民都應有基本的認識和瞭解。平常我們常講學非所用,是非常荒謬、可笑的。譬如,學工的結果去當老師;學醫的結果去經商,大家都覺得很奇怪!但是,我們為人父母的將來都要教育他的子女,可是不懂教育好像認

為是稀鬆平常的事。所以將來為人父母的,我們就要去教育我們的子女,對教育就應該要有一個正確的理念,以防誤導我們的子女。社會上的父母往往有兩種類型,一種是放任缺少管教,另一種是管教的太嚴,不知道教子女的分寸在什麼地方。如果讓我們的國民在受教育的過程裡多多少少都能夠接觸一點教育的理論和實際的問題,我認為對他以後身為父母一定有很大的幫助。 其次,提到終身教育,中國人有一句話說:「活到老學到老,學到老學不了。」尤其現在知識的增加、行業的轉變非常快速與過去的觀念已有很大的不同。論語曾提到:「三年無改於父之道,可謂孝之方也。」父親是做什麼的,你要子承父志,所以三年無改於父之道,是孝的標準之一,而現在根本不可能呀!父親一個行業,子女一個行業,尤其現在的年青人,所謂的新新人類,他們以後所面對的社會、職業的轉換非常的快速,根據歐美先進國家的一個統計,現在百分之六十的新新人類,他以後的職業可能會有兩次到三次的轉變,所以真的是像我們古人所講的一樣,你活到老就要學到老,你才能真正去適應這個社會。 三、當前教育的得失 當前教育的得失,我很扼要的分兩個部分,第一我們從量的方面來看,台灣的教育可以說是跟世界先進國家齊頭並進,毫不遜色。根據教育部最近幾年的統計資料,我們可以知道小學生的入學率,高達百分之九十九點八、百分之九十九點九幾近百分之百。國中畢業到高中的入學率過去是百分之七十七點多,現在也

读书改变人生_知识改变命运演讲稿

读书改变人生,知识改变命运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 人生不能没有知识;成功不能没有谋略;上古竞于道德,中世争于智谋,当今逐于知识。 记得我们的伟人周恩来总理说过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而你又是为什么而读书呢?这个问题你可曾想过… 伟大的作家高尔基说过,“我读书越多,书籍就使我和世界越接近,生活对我也变得越加光明和有意义”对我而言读书让我走出了渠县的那个小山村…读书也让我更加明白了追求人生的价值和奋斗的方向。 “苦难经历是人生的宝贵财富;多读书,用知识改变命运;自强、自信、自立,并以此为荣,……”‘苦难并不是博取同情的资本,冲动也不会带来任何好处,只有学习和改变才是最重要的’这就是让亿万国人感动的大学生洪战辉的人生诤言! 山因势而变,水因时而变,人因学习而变!知能拓智,智达慧远! 知识,是赢的基石,是成功人生的台阶,是获取胜利的保障。 知识的力量在于即使身处逆境,也能帮助你战胜险恶的浪滩;知识的魅力在于纵然碰到艰难,也能召唤你亮出解决的绝招。一个人的生命能放射出夺目的光辉,知识是第一道平台,平台多高,你的起点就是多高! 与先天的智商相比,后天的学习永远是第一位的。一块泥坯,把它烧成砖,它的价值顶多两毛钱;制成瓷器,价值就会十倍地增长;制成艺术品,价值则难以估量! 生命,有时就像一块橡皮泥,你把它塑成什么样,就可能是什么样;生命,有时又不像橡皮泥,橡皮泥捏得不满意可以从头再捏,生命,一次成型,没有回头路可走,没有后悔药可吃,也不像垒积木,可以一次次推倒重来。‘天资聪颖慧根尚在;生性懒惰才智枉存’!你拒绝读书,你的对手绝不会拒绝学习! 知识和谋略从哪里来,勿用质疑读书会让你视野更开阔,让你的人生更精彩;我们的毛泽东和周恩来总理从读书中获得知识,因为读书改变了他们的人生,因为知识改变了自己的命运…知识就像是命运海洋里航行的“船只”,当你把它造的越结实就能航行的越远,当你造的越大你所承载的就越多,你不断的进行更新维护就算是暴风雨来临也会不畏惧的向无知的海洋前进。 读书改变人生,知识改变命运,正如爱因斯坦所说:“人只要献身于社会,才能找出那实际上是短暂而有风险的生命的意义。”这就是说,生命的价值和意义,完全取决于你对人类、对社会有没有做出一定的贡献。要很好地做出贡献,必须有一定的知识,那要掌握知识,

目标点亮人生2

目标点亮人生 ——我的职业生涯规划不少人都曾经这样问过自己:“人生之路到底该如何去走?”记得一位哲人这样说过:“走好每一步,这就是你的人生。”是啊,人生之路说长也长,因为它是你一生意义的诠释;人生之路说短也短,因为你生活过的每一天都是你的人生。我们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怎样才能走好每一步呢?我们应该怎样做?我将用目标点亮人生。 一、自我分析 1、家庭环境:我虽然出生在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但由于是男孩子,父母亲注重对我的教育和培养,这使我从小就养成了开朗中有点倔强的性格。 2、兴趣爱好:我喜欢打篮球、听音乐、上网,可我更爱汽车,所以我选择了与汽车打交道的专业。 3、能力特长:在班级里我是班长,作为一名学生干部,我的组织能力和管理能力得到了培养,更重要的是使我认识到团队合作的重要性,这对我今后的人生发展影响是不可低估的。 4、我的弱势:有时由于过分自信而显得自大,做事过于稳重而显得保守,做事考虑不够全面,走了很多弯路。 二、我的职业目标——汽车修理高级技师 我确定这一目标的几点理由: 1、我所学的专业是汽车制造与维修,其中学习了《机械制图》、《汽车概论》、《机械基础》、《汽车底盘、发动机构造与维修》、《汽车电气设备》等专业课程,这些专业知识是实现我职业目标的重要基础。 2、随着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国人汽车拥有量高速增长,从1978年的136万辆到2003 年已达到2000万余辆。增加了14.6倍,据汽车工业发展规划预测到2010年,我国汽

车保有量将达到4800万辆。其中轿车占50%。正如有人生活的地方就有医院存在一样,只要有汽车,就得有汽修和其他服务,并且将直接关系到老百姓的衣食住行。所以对高级维修人才的需求将十分巨大,预计高级技师的年薪在20万元左右。 3、我家所在的村子紧挨着国道,来往的汽车很多,路边有几个小修理店,暑假我就到 那儿跟工人们学习怎样修车,扎实的专业技能和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受到了大家的一致好评,让我有勇气为实现自己的目标而努力。 三、规划实施阶段 第一阶段:近期目标(2013—2016年)——“小桃初破两三花” 这一阶段是我的学习生涯。我现在是中专二年级的学生,目前正是学习专业基础知识时,我想一个学生只有清楚地知道自己该学什么,才能为之努力,我力求学习好以下专业基础课程:《机械设计基础》、《机械制图》、《汽车底盘、发动机构造与维修》、《汽车电气设备》等。我想只有专业基础打牢了,才能胜任今后的汽车维修工作,另外,我还会经常地借阅这方面的书籍看,来拓宽我的视野。我们的专业不仅是学习理论知识,更重要的是动手操作,才能更好地掌握专业技能,所以在实训期间,我积极认真虚心地向指导教师请教,使自己的动手能力得到了锻炼,让原本就喜欢动手的我现在是如鱼得水,我的技能得到了一定的提高。们毕业以后是专业技能人才,即是蓝领,因此我们的技能培养是关键,这一点我一直都很重视,学校给我们提供了实习的机会,我们学校有钳工实习车间、数控加工中心、汽车拆装中心、整形中心,我们定期到那里去实习,作为汽修专业的学生,学校对我们的要求就是要能拿到汽修中级资格证书,所以我在实习中格外认真,学到技术是我参加工作的保证,也只有掌握技能才能成为真正意义上的高技能人才。另外,我经常参加社会实践,虽然是学生,但我并不完全在象牙塔里,而是融入社会,这为我毕业后择业奠定了基础。 第二阶段:中期目标(2016年一2021年)----“夹岸桃花蘸水开”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