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经方叠用医案 火神派临证用药心悟 中医火神派医案全解 可参考庄严姜附剂临证经验谈1与2

经方叠用医案 火神派临证用药心悟 中医火神派医案全解 可参考庄严姜附剂临证经验谈1与2

经方叠用医案 火神派临证用药心悟 中医火神派医案全解 可参考庄严姜附剂临证经验谈1与2
经方叠用医案 火神派临证用药心悟 中医火神派医案全解 可参考庄严姜附剂临证经验谈1与2

经方叠用医案火神派临证用药心悟中医火神派医案全解可参考庄严姜附剂临证经验谈1与2

经方叠用医案风心病合并房颤(水肿、心悸)——黄芪桂枝五物汤合五苓散冠心病频发室早(心悸)——瓜蒌薤白半夏汤合桂枝加黄芪汤室上性心动过速(心悸)——当归四逆汤合柴胡加龙骨牡蛎汤病态窦房结综合征(晕厥)——麻黄附子细辛汤合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心律失常(心悸)——越婢汤合五苓散冠心病心绞痛(胸痹)——桂枝茯苓丸合枳实薤白桂枝汤合理中丸

冠心病心绞痛(胸痹)——小陷胸汤合半夏厚朴汤冠心病心绞痛(胸痹)——瓜蒌薤白半夏汤合薏苡附子汤冠心病心绞痛(胸痹)——瓜蒌薤白白酒汤合四逆汤肥厚性心肌病(胸痹)——苓桂术甘汤合桂枝汤扩张型心肌病(胸痹、水肿)——苓桂术甘汤合葶苈大枣泻肺汤早搏、高血压(心悸、眩晕)——黄芪桂枝五物汤合金匮肾气丸高血压(眩晕)——瓜蒌薤白半夏汤合小柴胡汤

高血压(胸痹)——栀子豉汤合小陷胸汤高血压(水肿)——真武汤合苓桂术甘汤高血压(头晕)——黄连阿胶汤合酸枣f:汤高血压合并心力衰竭(喘证)——防己黄芪汤合五苓散心力衰竭(水肿)——大黄附子汤合桂枝去芍药加麻黄细辛附子汤风心病心力衰竭(水肿)—

—真武汤合黄芪桂枝五物汤心力衰竭(水肿)——真武汤合桂枝甘草汤肺心病心力衰竭(水肿)——真武汤合苓桂术甘汤心脏神经官能症(胸痹)——瓜萎薤白半夏汤合黄芪桂枝五物汤合半夏泻心汤心脏起搏器术后失眠——百合地黄汤合甘麦大枣汤临证点睛第二章经方叠用治疗神经内科疾病概述经方原文方证辨证要点经方叠用医案右颞叶缺血性脑梗死(中风)——黄芪芍桂苦酒汤合瓜蒌薤白半夏汤脑梗死后遗症(中风)——黄芪桂枝五物汤合大黄蛮虫丸脑出血后遗症(中风)——当归四逆汤合真武汤中风——加载中...内容加载失败,点击此处重试加载全文

黄芪桂枝五物汤合苓桂术甘汤、金匮肾气丸合苓桂术甘汤~血痹——当归四逆汤合黄芪桂枝五物汤坐骨神经痛(痹证)——桂枝加附子汤合乌头汤坐骨神经痛(痹证)——当归四逆加吴茱萸生姜汤合四逆散带状疱疹(蛇串疮)——麻黄附子细辛汤合四逆汤头痛——四逆汤合麻黄细辛附子汤头痛——麻杏薏甘汤合麻黄附子细辛汤头痛——麻黄附子细辛汤合吴茱萸汤、当归四逆汤合吴茱萸汤血管神经性头痛(头痛)——小柴胡汤合芍药甘草汤失眠(不寐)——黄连阿胶汤合酸枣仁汤失眠(不寐)——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合百合地黄汤失眠(懊侬)——栀子豉汤合酸枣仁汤合百合知母汤合桂枝甘草汤惊悸

——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合桂枝去芍药加蜀漆牡蛎龙骨救逆汤惊悸——甘麦大枣汤合芍药甘草汤眩晕——真武汤合泽泻汤老年性痴呆(痴呆)——金匮肾气丸合真武汤原发性癫痫(痫证)——风引汤合柴胡加龙骨牡蛎汤癫痫(痫证)——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合桃核承气汤癔症(厥证)——百合地黄汤合甘麦大枣汤抑郁症(郁证)——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合甘麦大枣汤、百合地黄汤

精神分裂症(癫证)——甘麦大枣汤合百合地黄汤精神失常(癫证)——甘麦大枣汤合酸枣仁汤临证点睛

第三章经方叠用治疗消化系统疾病概述经方原文方证辨证要点经方叠用医案慢性胃炎(胃脘痛)——旋覆代赭汤合四逆散慢性胃炎(胃脘痛)——四逆散合半夏泻心汤慢性胃炎(胃痛)——四逆散合半夏泻心汤合栀子豉汤慢性浅表性胃炎(胃脘痛)——四逆散合半夏泻心汤慢性浅表性萎缩性胃炎(吞酸)——旋覆代赭汤合小陷胸汤反流性胃炎伴食管炎(胃脘痛)——四逆散合旋覆代赭汤食管炎(噎膈)——栀子豉汤合小陷胸汤胃食管反流性病(胃脘痛)——四逆散合小陷胸汤胃溃疡(胃痛)——半夏泻心汤合四逆散胃轻瘫综合征(虚痞)——黄芪建中汤合四逆散功能性消化不良(脘腹痛)——四逆散合半夏厚朴汤顽固性呃逆(呃逆)——旋覆代赭汤合芍药甘草汤膈肌痉挛(呃逆)——理中

汤合小半夏汤自身免疫性肝病(黄疸)——小柴胡汤合当归芍药散肝囊肿(症瘕)——黄连汤合桂枝茯苓丸

慢性胆囊炎(胁痛)——四逆散合半夏泻心汤胆囊炎、胆结石(胃痛)——大柴胡汤合芍药甘草汤胆道蛔虫症(胁痛)——大柴胡汤合乌梅丸慢性腹泻(泄泻)——理中汤合赤石脂禹余粮汤暴泻(泄泻)——四逆汤合理中汤溃疡性结肠炎(腹痛)——四逆散合薏苡附子败酱散慢性肠炎(腹泻)——五苓散合葛根黄芩黄连汤

慢性炎性肠病(痢疾)——乌梅丸合桃花汤合理中汤临证点睛第四章经方叠用治疗风湿免疫疾病概述

经方原文方证辨证要点经方叠用医案类风湿

关节炎(痹证)——黄芪桂枝五物汤合防己黄芪汤类风湿关节炎(痹证)——桂枝芍药知母汤合乌头汤类风湿关节炎(痹证)——乌头汤合麻杏薏甘汤类风湿关节炎(痹证)——乌头汤合麻黄加术汤类风湿关节炎(痹证)——乌头汤合桂枝附子汤类风湿关节炎(痹证)——麻黄加术汤合麻杏薏甘汤类风湿关节炎(痹证)——越婢加术汤合乌头汤风湿性关节炎(痹证)——当归四逆汤合乌头汤,黄芪桂枝五物汤合乌头汤等风湿性关节炎(痹证)——桂枝芍药知母汤合乌头汤风湿性关节炎(痹证)——真武汤合附子汤痹证——黄芪桂枝五物汤合桂枝加葛根汤痹证——当归四逆汤合黄芪桂枝五物

汤痹证——当归四逆汤合防己黄芪汤痹证——甘草附子汤合桂枝芍药知母汤痹证——麻黄细辛附子汤合当归四逆汤痹证——乌头汤加当归芍药散痹证——当归四逆汤合四逆汤热痹——白虎加桂枝汤合黄芪桂枝五物汤热痹——黄芪桂枝五物汤加白虎汤

强直性脊柱炎(痹证)——当归芍药散合小柴胡汤强直性脊柱炎(痹证)——乌头汤合防己黄芪汤雷诺病(痹证)——当归四逆汤合四逆汤雷诺病(痹证)——当归四逆汤合当归生姜羊肉汤雷诺病(痹证)——当归四逆汤合黄芪桂枝五物汤雷诺病(痹证)——黄芪桂枝五物汤合四逆散雷诺病(痹证)——四逆散合真武汤雷诺病(痹证)——通脉四逆汤合真武汤临证点睛第五章经方叠用治疗妇科系统疾病概述经方原文

方证辨证要点经方叠用医案漏下——白头翁汤合栀子豉汤崩漏——当归芍药散合桂枝茯苓丸崩漏——三物黄芩汤合栀子豉汤功能性子宫出血(崩漏)——胶艾汤合黄土汤功能性子宫出血(经期延长)——栀子豉汤合白虎汤经期延长——黄土汤合桃花汤经期延长——栀子豉汤合白虎汤多囊卵巢综合征(月经后期)——麻黄附子细辛汤合桂枝茯苓丸月经后期——下瘀血汤合抵当汤闭经——抵当汤合下瘀血汤闭经——苓桂术甘汤合枳术汤闭经——桂枝茯苓丸合肾气

丸闭经——当归敖合肾气丸多囊卵巢综合征(闭经)——桃核承气汤合小陷胸汤子宫内膜异位症(痛经)——当归四逆加吴茱萸生姜汤合桂枝茯苓丸痛经——

当归芍药散合桂枝茯苓丸经行情志异常——柴胡加龙

骨牡蛎汤合小陷胸汤经行前情志异常——半夏厚朴汤

合甘麦大枣汤经行颤抖——当归四逆汤合干姜附子汤

经行前后诸症——当归芍药散、四逆散合桂枝加葛根汤

妊娠恶阻——桂枝汤合半夏泻心汤妊娠恶阻——桂枝

汤合芍药甘草汤妊娠恶阻一白术附子汤合半夏干姜散

产后恶露不尽——黄芪建中汤合桃花汤产后身痛多汗——黄芪建中汤合桂枝加龙骨牡蛎汤产后腹痛——桃

核承气汤合枳实芍药散热入血室——小柴胡汤合桃核

承气汤妇人腹痛——当归芍药散合桂枝茯苓丸绝

经前后浮肿——当归芍药散合五苓散更年期综合征(绝经前后诸证)——百合地黄汤合酸枣仁汤、甘麦大枣汤

更年期综合征(脏躁)——苓桂术甘汤合栀子豉汤、甘麦大枣汤更年期综合征(脏躁)——黄连阿胶汤合肾气丸

更年期综合征(脏躁)——小柴胡汤合甘麦大枣汤、百合知母汤更年期综合征(脏躁)——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合甘麦大枣汤慢性盆腔炎(带下)——排脓散合排脓汤

慢性盆腔炎(带下)——赤小豆当归散合桔梗汤慢性盆腔炎(漏下)——茵陈蒿汤合柏叶汤慢性盆腔炎(经行

腰痛)——桂枝附子汤合甘姜苓术汤慢性盆腔炎(腹痛)——当归芍药散合薏苡附子败酱散慢性盆腔炎(带下)——薏苡附子败酱散合枳实芍药散慢性附件炎(腹痛)——当归芍药散合桃仁承气汤卵巢囊肿(症瘕)——桂枝茯苓丸合当归芍药散、薏苡附子败酱散阴吹——桃核承气汤合四逆散输卵管积水(妇人腹痛)——桂枝茯苓丸合泽泻汤不孕症——大柴胡汤合桂枝茯苓丸不

孕症——附子汤合桂枝茯苓丸临证点睛第六章经

方叠用治疗儿科系统疾病概述经方原文方证

辨证要点经方叠用医案感冒——小柴胡汤合四逆

散感冒——麻杏石甘汤合栀f豉汤咳嗽——麻杏石甘汤合葛根芩连汤咳喘——麻杏石甘汤合小承气汤

支气管肺炎(肺炎喘嗽)——麻杏石甘汤合小陷胸汤大叶性肺炎(喘嗽)——麻杏石甘汤合葶苈大枣泻肺汤左下肺感染(咳嗽)——小柴胡汤合麻杏石甘汤肺炎(哮喘)——射干麻黄汤合葶苈大枣泻肺汤哮喘——小陷胸汤合麻杏石甘汤百日咳——麻杏石甘汤合旋覆代赭汤

咳嗽、呕吐——苓桂术甘汤合大半夏汤呕吐——小建中汤合小柴胡汤泄泻——四逆加人参汤合半夏泻心汤

痞结——栀子豉汤合大黄黄连泻心汤疳积——吴茱萸

汤合理中汤腹痛——小建中汤合四逆散慢性浅表

性胃炎(胃痛)——半夏泻心汤合旋覆代赭汤急性肠胃

炎(霍乱)——五苓散合黄芩加半夏生姜汤急性肠胃炎(霍乱)——黄芩加半夏生姜汤合人参白虎汤疫毒痢——白头翁汤合白虎汤便血——麻杏石甘汤合大黄牡丹

汤蛔虫性肠梗阻(蛔虫病)——乌梅丸合大黄甘草汤

急性肾小球肾炎(水肿)——小柴胡汤合五苓散急性肾小球肾炎(水肿)——越婢汤合麻黄连翘赤小豆汤、四苓散荨麻疹(瘾疹)——麻黄连翘赤小豆汤合蛇床子散麻疹、肺炎(麻疹)——麻杏石甘汤合葛根芩连汤溃疡性扁桃体炎(乳蛾)——小柴胡汤合四逆散抽动·秽语综合征、癫痫(慢惊风、癫痫)——百合地黄汤合甘麦大枣汤肾病综合征(水肿)——越婢汤合五苓散火神派临证用药心悟临证实践与验案慢性咽炎案——潜阳丹加味

2 心动过缓案——四逆汤合保元汤加味

3 心衰、心房纤颤案——补坎益离丹化裁

4 顽固性失眠案——潜阳封

髓丹加干姜 5 腰扭伤案——麻黄细辛附子汤合芍药甘

草汤 6 阳虚外感案——再造散加味7 特发性浮肿案——实脾散加味8 肩周炎案——仙灵脾散加味9 夜间口干舌燥症案——全真一气汤加味10 长期腰痛案——麻黄细辛附子汤加味11 结核发热案——四逆汤加味12 膝关节肿痛案——麻黄细辛附子汤加味13

变应性鼻炎案——麻黄细辛附子汤加味14 风湿性关节炎案——桂枝芍药知母汤加减15 更年期抑郁证案——

潜阳丹加味16 肾病综合征案——麻黄细辛附子汤加味17 声嘶伴病窦案——麻黄细辛附子汤加味18 慢支肺气肿案——破格救心汤化裁19 长期低热案——回阳饮20 喉源性咳嗽案——破格救心汤化裁21 慢性结肠炎案——附子理中汤、六磨汤、痛泻要方三方化裁22 复发性疮疡案——薏苡附子败酱散合神效托里散加减23 腰椎间盘突出案——麻黄细辛附子汤合芍药甘草汤加味

24 慢性肾炎案——实脾散加味25 亚健康状态案——补一大药汤加味26 顽固性咳嗽案——破格救心汤化裁27 失眠伴抑郁症案——潜阳丹加味28 长期胃胀案——四逆汤加味29 奔豚病案——温氏奔豚汤加味30 心动过缓并长期腹泻案——四逆汤加味31 白细胞反复增高案——潜阳丹加味32 三叉神经痛案——引火汤加味33 功能性低热案——四逆汤加味34 心肌梗死案——四逆汤加味35 慢性胃炎案——四逆汤加味

36 慢性肠粘连案——四逆汤合六磨汤加减37 老年性消化不良案——四逆汤加味38 产后身痛麻木案——当归四逆汤加味39 更年期并心动过缓案——补坎益离丹加减40 复发性身疮案——薏苡附子败酱散加味41 顽固性痤疮案——薏苡附子败酱散加味42 发热伴心动过缓案——再造散加味43 食管癌术后转移锁骨淋巴结案——四逆汤加味44 慢性肾炎伴失眠案——潜阳丹加

味45 发热伴白细胞增多案——再造散加味46 老年性慢性肾炎案——实脾散加味47 直肠黏膜脱垂症案——补中益气汤加附子48 子宫脱垂案——补中益气汤加附子49 尿频综合征案——补中益气汤加附子50 糖尿病胃病并外感案——再造散加味51 乙肝大三阳案——桂附理中汤合香砂六君子汤加味52 顽固性口疮案——潜阳封髓丹加味53 长期发热案——四逆汤加味54 重度肾盂积水案——真武汤合五苓散化裁55 风湿性关节炎案——麻黄细辛附子汤加味56 慢性肾炎案——桂枝芍药知母汤加味57 复发性肾病案——桂枝芍药知母汤合理冲汤加减58 低热案——大小回阳饮加味59 习惯性外感案——大小回阳饮加味60 肺癌发热案——大小回阳饮加味61 肠炎伴发热案——大小回阳饮加味62 阑尾肿块案——薏苡附子败酱散合活络效灵丹加味63 溃疡性结肠炎案——附子理中汤加味64 大气下陷案——大小回阳饮加味65 慢性胃炎案——附子泻心汤合血府逐瘀汤加减66 产后剧烈身痛案——大小回阳饮加味67 心源性哮喘案——破格救心汤化裁68 面神经炎案——再造散加味69 夜晚发作性哮喘案——破格救心汤化裁70 产后头晕汗多案——十四味建中汤加附子71 膝关节积液案——阳和汤加附子合散膝汤加味72 肠梗阻案——大小回阳饮加味73 咽炎

案——白通汤74 左下肢静脉血栓案——补中益气汤合通经逐瘀汤加味75 风心心衰案——大小回阳饮加味

76 复发性口疮并腹泻案——补脾胃泻阴火升阳汤加四逆汤

77 手术后怕冷案——桂附理中汤加味78 前列腺肥大案——真武汤加味79 胃痛案——桂附理中汤加味

80 长期失眠案——潜阳封髓丹加味81 贫血并发热案——回阳建中汤82 胃肠炎案——附子理中汤加味

83 亚健康状态案——回阳建中汤84 变应性鼻炎案——麻黄细辛附子汤合封髓丹加味85 喉源性咳嗽案——破格救心汤化裁86 低热发热案——回阳建中汤87 乳糜尿案——补中益气汤加附子88 血小板减少症案——补中益气汤合四逆汤89 外感发热案——再造散加味90 慢支肺气肿合并股癣案——破格救心汤化裁91 肠粘连案——强中汤加味92 舌疮案——大小回阳饮加味93 重症肠炎案——薏苡附子败酱散加味94 胃胀便秘案——强中汤加味95 口唇溃烂案——潜阳封髓丹加味96 流感发热案——麻黄细辛附子汤加味97 胃肠炎案——强中汤加味98 慢支肺气肿心衰案——破格救心汤化裁99 尿潴留案——强中汤加味100 小儿肺炎腹泻案——麻黄细辛附子汤加味101 儿童久病菌痢案——大黄附子汤加味102 下口唇溃疡案——潜阳封髓丹加味103 术后肠粘连案——大黄附子汤加味104

头痛案——大回阳饮加味105 尿失禁案——补中益气汤加附子106 心房纤颤案——补坎益离丹加味107 眩晕案——回阳建中汤加味108 心动过缓案——回阳建中汤加味109 换瓣膜后心衰案——回阳建中汤加味110 更年期并乳腺小叶增生症案——潜阳封髓丹加味

111 哮喘伴遗尿案——四逆汤加味112 慢性结肠炎案——附子理中汤加味113 慢支肺气肿并发脑出血后遗症案——破格救心汤化裁114 膀胱造口术后血尿不止案——大回阳饮加味115 老年性习惯性外感案——回阳建中汤加味116 女性怕冷案——回阳建中汤加味

117 妇科并胃病案——桂附理中汤加味118 老年慢性肾炎案——补中益气汤合四逆汤119 慢性肾炎汗多症案——桂枝加附子汤加味120 高热不退案——强中汤加味121 肾病综合征并急性肾衰案——扶阳泻下汤加味122 血尿案——补中益气汤加附子123 顽固性尿路感染案——补中益气汤加附子124 口腔溃疡伴肠炎案——附子理中汤加味125 腰椎间盘突出伴胃病案——四逆汤加味126 胃癌手术后案——四逆汤加味127

腰椎间盘突出症案——吴萸四逆汤加味128 肾病综合征顽固性水肿案——真武汤加减129 风心心衰并心包积液案——强中汤加味130 风湿性关节炎案——当归四逆汤加附子131 活动后气喘案——四逆汤加味

132 低热(热入血室)案——小柴胡汤加附子133 支气管炎咳嗽案——破格救心汤加减134 胃底部平滑肌瘤案——附子泻心汤加味135 顽固性咳嗽案——破格救心汤加减136 感冒后咳嗽案——破格救心汤化裁

137 胆汁反流性胃炎案——温肝疏郁健脾汤加味138

肠炎并阳痿案——附子理中汤加味139 风湿性关节炎伴心脏病案——回阳建中汤加味140 面部痤疮案——薏苡附子败酱散加味141 女性痤疮案——潜阳封髓丹加味142 受湿身疼案——乌附麻辛桂姜汤加味143 慢性肾炎并肾功能不全案——扶阳泻下汤加味144 胃痛便秘案——强中汤加味145 扩张型心肌病并心衰案——破格救心汤加味146 高过敏体质伴伤后头痛案——回阳建中汤147 亚健康状态案——回阳建中汤加味148 难治性尿路感染案——桂附地黄汤加味149 腰痛案——麻黄细辛附子汤加味150 老年关节炎伴便秘案——桂枝芍药知母汤加味151 老年慢支肺气肿并肺部感染案——破格救心汤加减152 左下肢静脉血栓案——补中益气汤合四逆汤加味153 腰腿痛案——麻黄细辛附子汤加味154 晚期食管贲门癌案——四逆汤化裁155 顽固性口疮案——潜阳封髓丹加味156 老年鼻出血案——甘草干姜汤加味157 慢性胃炎伴糜烂性胃炎案——附子泻心汤加味158 支气管哮喘案——破格救

心汤化裁159 口腔溃疡伴扁桃体炎及痤疮案——潜阳封髓丹加味160 前列腺炎案——薏苡附子败酱散加味161 腰椎间盘突出症案——麻黄细辛附子汤加味162

中风后遗症案——补阳还五汤合四逆汤与大续命汤加味163 减肥药导致阳虚证案——潜阳封髓丹加味164 夜晚盗汗案——桂枝加附子汤165 长期发热伴胃病案——桂附理中汤加味166 便秘案——济川煎加味167 肾病后阳虚证案——回阳建中汤168 皮肤瘙痒3年症案——麻黄细辛附子汤加味中医火神派医案全解一、吴佩衡医案15 1.伤寒病少阴阴极似阳证——白通汤加肉桂(一)17 2.伤寒病少阴阴极似阳证——白通汤加肉桂(二)18 3.肺脓疡重症——回阳饮(四逆汤加肉桂)20 4.阴证误下救逆——回阳饮22 5.寒闭——回阳饮22 6.瘟疫病阳极似阴证——白虎承气汤237.牙龈出血——潜阳封髓丹加味248.虚火牙痛——潜阳封髓丹加味25 9.小儿目赤肿痛——附子甘草汤加生姜2610.乳腺炎——白通汤加味2611.伤寒病阴盛格阳证——白通汤加味2712.少阴咽痛——麻黄附子细辛汤加味2913.少阴头痛——麻黄附子细辛汤加味3014.乳腺炎——麻黄附子细辛汤加味3115.目赤肿痛——麻黄附子细辛汤加昧3216.虚劳咯血——甘草干姜汤加附子3217.经行血崩——回阳饮加味3418.鼻衄——参附汤加味3519.

妊娠胎漏——四逆当归补血汤加味3520.经行血崩——回阳饮加人参3621.风湿关节痹痛——四逆汤加桂枝、细辛、茯苓3722.胸痹心痛——四逆汤合瓜萎薤白汤加肉桂3723.痰饮咳嗽——小青龙汤3824.孕妇哮喘——小青龙汤加附子3925.童子痨——小青龙汤加附子39 26.脘腹痛——四逆苓桂丁椒汤4027.虚寒胃痛——吴茱萸四逆汤加味4128.血栓性静脉炎——四逆汤加味42 29.胁痛(肝炎)——茵陈四逆汤加味4230.慢性胆汁性肝硬化——四逆茵陈五苓散加减4331.肝硬化腹水——四逆五苓散加减4432.慢性肾炎合并腹水——四逆五苓散加减4533.石淋(肾结石)——四逆汤加味4634.厥阴病缩睾证——当归四逆汤加味4735.经闭——当归四逆汤合四逆汤加味4736.气虚便秘——温脾汤加味48 37.痰喘咳嗽兼气虚便秘一真武汤加味4938.麻疹误服表凉药转阴证——白通汤4939.麻疹变证——四逆汤加肉桂、茯苓5040.麻疹危证——四逆二陈麻辛汤加味51 41.麻疹后转“肺炎”虚寒重症——四逆汤加苓、桂、丁、夏52二、范中林医案54 1.少阴证偏枯——四逆汤合真武汤加减55 2.少阴证头痛——白通汤56 3.少阴证虚喘——四逆汤加味57 4.少阴证哮喘——四逆汤加味57 5.少阴证咳嗽——真武汤加减58 6.少阴证淋病(前列腺炎)——四逆汤加肉桂597.少阴证经闭——茯苓四逆汤

加味608.少阴证不孕——真武汤加减619.少阴证胎黄——通脉四逆汤加味6210.少阴证真寒假热一通脉四逆汤加葱白6211.少阴证虚损——四逆汤、真武汤加减6412.少阴证下利虚脱——通脉四逆汤6513.少阴证气厥——自制坎离丹6614.少阴证寒厥——四逆汤加人参6715.太阴少阴证虚劳——桂枝去芍药加麻辛附子汤6816.太阳少阴证胸痹一桂枝去芍药加麻辛附子汤69 17.太阳少阴证瘿病——麻辛附子汤加味7018.太阳少阴证头痛——麻辛附子汤加味7119.太阳少阴证咳喘并二便失禁——麻黄附子甘草汤7220.少阴证喉痹一麻黄附子甘草汤加味7421.少阴证喉痹——四逆汤加味75 22.少阴证舌强——四逆汤7623.太阳少阴证鼻衄——麻辛附子汤加味7724.少阴证鼻衄——四逆汤7825.太阴少阴证崩漏——甘草干姜汤合麻辛附子汤7826.太阳证风湿——桂枝附子汤7927.太阳证风寒湿痹一甘草附子汤8028.太阳证历节病——桂枝芍药知母汤加减81 29.厥阴证骨痹——当归四逆汤8230.厥阴证寒痹(坐骨神经痛)—一当归四逆汤8431.厥阴证头痛眩晕(梅尼埃综合征)——吴茱萸汤8532.厥阴证肠澼(急性痢疾)——乌梅丸8533.太阴证泄泻——四逆汤,理中汤8634.太阴证水肿——附子理中汤加减8735.少阴证哮喘——小青龙汤加减8836.少阴证心悸——桂枝甘草汤加附子

89三、祝昧菊医案91 1.外感——温散、潜镇、和中94 2.伤寒——温散、和中、降逆95 3.伤寒——温潜辛化96 4.湿温——温潜辛化96 5.湿温——温潜辛化97 6.伤寒神衰——温潜辛散977.伤寒神衰——温潜辛散998.伤寒坏症——温潜补益1009.哮喘——温散潜降合以化痰10010.哮喘——小青龙汤加味101 11.肺风——温潜辛开10112.下虚痰饮——小青龙汤加附子、黑锡丹等10113.咳嗽痰喘——小青龙汤合三子养亲汤加附子10214.悬饮——二陈、三子养亲汤加附子10215.狂症——温潜、豁痰10316.失眠——温潜、补肾10317.骨痨——温潜、补肾10418.心肾两亏——温潜、补肾10419.早衰——大补元煎加味10520.疮肿——温补托毒。10521.哮喘——当归生姜羊肉汤106 22.蓐劳——当归生姜羊肉汤10723.厥症——资寿解语汤(温清潜化)10724.鼻衄——温补潜降10825.咳嗽痰血——温潜、降气、止血10926.咯血——温潜止血109 27.胸痹一温化通阳,宣痹11028.鹤膝风——阳和汤加附子11029.痹症——桂枝芍药知母汤加味11130.痹症——当归四逆汤加味11131.痛经——真武汤加味111 32.痛经——少腹逐瘀汤加减11233.黄疸——茵陈术附汤加味11234.肝肿——逍遥散加附子等11335.单腹胀——真武汤加味11336.水肿——五皮饮加味113

37.休息痢——温中化滞11438.泄泻——扶阳益气,兼固脾肾114四、唐步祺医案115 1.高热——白通汤加童尿116 2.心房颤动——补坎益离丹117 3.咯血——甘草炮姜汤118 4.Ⅱ因干口糜——甘草炮姜汤,四逆汤118

5.口腔溃疡——炮姜甘草汤加桔梗:附子理中汤:潜阳丹119

6.鼻窦炎——姜桂汤119

7.复视——麻黄汤加味120

8.贲门癌——附子理中汤加硫黄等1209.肺癌——麻黄附子细辛汤加味12010.头痛——四逆汤;吴茱萸汤;麻黄附子细辛汤;白通汤12211.臌胀——四逆汤加肉桂12212.臌胀——四逆汤加肉桂12313.胃痛——小半夏汤;麻桂各半汤;大黄附子细辛汤12314.石淋——五苓散加肉桂12415.痹症——麻黄附子细辛汤加味124 16.小儿慢惊风——附子理中汤加砂仁、半夏、琥珀12517.中风偏瘫——四逆汤加味12518.虚劳——四逆汤:白通汤12619.谵语一桂枝去芍药加麻辛附子汤12720.月经先期——附子理中汤12721.崩漏——甘草炮姜汤;附子理中汤12822.经行后腹痛——附子理中汤合当归补血汤12823.白带——附子理中汤加味129五、李可医案130 1.肺心病心衰合并脑危象急性肾功衰竭——破格救心汤合小青龙汤132 2.肺心病心衰、呼吸衰竭合并脑危象——破格救心汤大剂134 3.布鲁杆菌病急性心衰——破格救心汤合瓜蒌、丹参剂135 4.冠心病心绞痛、急

性心梗——破格救心汤合瓜萎、丹参剂137 5.胃溃疡大出血——旋复代赭石汤合吴茱萸汤,破格救心汤138 6.暴崩休克——破格救心汤合当归补血汤1387.肺结核合并肺心病(戴阳危证)——参附龙牡救逆汤合来复汤1398.风心病合并冠心病——炙甘草汤、参附龙牡救逆汤、丹参饮合方1409.无热惊风成痿——参附龙牡救逆汤合来复汤当归补血汤14110.阴盛格阳——白通加人尿猪胆汁汤14211.重症呃逆——四逆汤合吴茱萸汤14312.咽痛寒证兼齿衄——四逆汤14313.咽痛寒症——四逆汤加桔梗、益智14414.足心发热怪症——四逆汤14515.口舌疮顽症(复发性口腔溃疡)——四君子汤加肾四味等146 16.齿衄(脾不统血兼火不归原)——四君子汤合都气丸加味14617.口舌溃疡——附桂八味丸14718.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麻黄附子细辛汤加味14819.鼻不闻香臭——麻黄附子细辛汤加味15120.过敏性鼻炎——麻黄附子细辛汤加味15121.寒邪直中少阴——麻黄附子细辛汤合二仙汤去知柏加肾四味15222.血栓闭塞性脉管炎——当归四逆加吴茱萸生姜汤合乌头汤15323.类风湿关节炎合并硬皮病——加味乌头汤15424.风心病垂危——温氏奔豚汤加味15525.高血压——温氏奔豚汤加味157 26.肺心病奇症——温氏奔豚汤加味15727.噎嗝重症——温氏奔豚汤15928.梅尼埃综合征——温氏奔豚汤160

29.肠痉挛——温氏奔豚汤大剂16130.伏寒奇症——温氏奔豚汤大剂16231.缩阳症——温氏奔豚汤加味163 32.痛经——温氏奔豚汤16433.目疾过用苦寒致变——温氏奔豚汤加肾四味16534.三叉神经痛—一引火汤合芍药甘草汤1 6535.复发性口腔溃疡——引火汤加肉桂167 36.贝赫切特综合征——引火汤16737.舌衄——引火汤加肉桂16838.舌疮痼疾——引火汤加肉桂169六、卢崇汉医案170 1.前列腺增生——真武汤171 2.暴哑——麻黄附子细辛汤加生姜172 3.暴聋——麻黄附子细辛汤加生姜173 4.暴盲——麻黄附子细辛汤加生姜173 5.牙髓炎——扶阳安髓止痛汤174七、补晓岚医案176吐血——四逆汤加味176八、徐小圃医案177 1.湿温——桂枝汤加味178 2.湿温——黄连阿胶汤加味178 3.暑热——清上温下,佐以滋固178 4.暑热——清上温下,佐以芳化179 5.暑热——清上温下,佐以固涩179九、周连三医案180 1.疔毒——真武汤加麻黄180 2.疔毒——真武汤加麻黄181 3.脱疽——真武汤合活络效灵丹加味181 4.肠痈——薏苡附子败酱散182 5.癫狂——茯苓四逆汤加味183 6.虚寒眼疾——茯苓四逆汤加味184十、朱卓夫医案185 1.伤寒坏证——益元汤186 2.消渴——附子理中汤加天花粉186 3.伤食——附子理中汤合大承气汤187 4.白喉——镇阴煎187 5.

关于老中医用药心得体会

关于老中医用药心得体会 神农氏社会时代,开始发现药物;奴隶社会时代,孕育了中医药业;封建社会时代,形成并发展了中医药业。以下为你带来关于老中医用药心得体会,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关于老中医用药心得体会篇1 神经衰弱(失眠) 1,黄连,临床所见,阴虚阳亢,心肾不交失眠最为常见,治疗自当滋阴潜阳,交通心肾,黄连可以清心火,再配伍生地等滋肾阴,此法也叫泻南补北,待阴平阳秘,阴阳相济,自能安然入睡。 2,龙骨,牡蛎,龙骨入肝以安神,牡蛎入肺以定魄,魂魄者,心神之左辅右弼也。此二药善潜阳,能使阳入阴,对阴阳失衡效果较为快速。 3,半夏,胃不和则卧不安,有胃脘不适而不易入睡者,半夏可以和胃助眠。半夏能和阴阳通表里,使阳入阴而令安眠。《医学秘旨》中记载用此药与夏枯草合用,交通阴阳,半夏得至阴之气而生,夏枯草得至阳之气而长,二药伍用,平衡阴阳,交通季节,引阳入阴而治失眠。另外对痰热扰心引起的失眠需加黄连为妥。 4,酸枣仁,心主血,肝藏血,心藏神,肝藏魄,酸枣仁能养心阴,补肝血,故心肝血虚引起的不眠,此药为必用。 5,合欢花,有的病人因七情所伤,忿怒烦躁,忧郁不眠,此药可以解郁安神,对虚烦不眠最为合适。酸枣仁与合欢花经验证,有很好的助眠作用,很多时候,即使没有辩证,用此2药也会获取很好的

效果,比如有人治疗其他疾病,想顺便把失眠也治一下,我此2药各取30g,加入方药中,无效者很少。等剂量的此2药,合欢花要比酸枣仁效果明显。 6,何首乌,发现有些失眠病人存在很明显肾精亏虚的症状,如头痛,健忘,腿软等,长期失眠最易耗伤心血,精血同源,故肾精受累,也正因精血同源,补精的方法也能很好的补养心血,何首乌是我治疗肾精不足的常用药,药理学认为它能强壮神经,对神经衰弱病人来说,我倒比较喜欢选此药治疗,同样能强壮神经的药还有五味子,人参等,建议辩证准确后优先选加之。 思虑劳倦伤及心脾,忿怒忧郁引发肝火等等很多原因都可以引发失眠,脏腑功能紊乱,气血阴阳平衡失调,是发生失眠的基本病机,如果能掌握失眠的关键原因所在,治疗并不是困难的事。 慢性胆囊炎 1,柴胡,湿热痰瘀等邪阻滞于胆,或情志不遂,使肝郁气滞,柴胡重剂可疏胆利胆,亦可引药入胆,不论新病久病,皆为必选。 2,枳实,胆主通降,一旦阻塞,不通则痛,通降破气之品,我首选枳实,它破气除痞,化痰消积,其药力强大,利胆作用十分显著,可谓立竿见影,如是虚性体质,需加黄芪防其耗气。 3,栀子,刚刚参加工作那年,我有一同事慢性胆囊炎急性发作,疼痛难忍,输液无缓解,大黄煎剂效果不明显,我的恩师嘱其以栀子30g捣碎泡水代茶饮,结果效果很明显。胆囊炎久病胆郁化火,栀子可以宣火热,受早年此病例的影响,此药成了我治疗胆囊炎属郁热的

我对名中医学经验总结传承的体会.doc

浅谈我对名中医经验传承的体会 郓城县中医医院 我在山东首批高层次优秀人才和全国第二批优秀人才研修期间曾有幸跟随多名名中医专家抄方诊病,期间所闻所见确有明确疗效的临证医案,让我自此对中医药的神奇疗效有了直观、深刻的印象。对名老中医经验总结、传承有了一些自己的体会,现提几点不成熟的看法,供同道参考。 一、传承人需要具备的基本素质 名老中医专家经验继承是一项意义深远而又艰巨的工作,提炼总结出宝贵的临证经验和学术思想,继承者需要具备几个基本素质:1、要有较好的中医经典功底,只有发自内心的热爱中医,才会有攻坚破难的坚定意志。2、要有较为深厚的人文科学底蕴。我的临床启蒙老师吴德俭先生在全国基层名老中医专家吴德俭传承工作室启动仪式上说:“人文情怀是名医身上的重要品格,与医术相比,它不只是医德的体现,更是一种高层次的精神境界,显露的是人文素养、品格修行融于专业技术后的综合表现。他以仁爱、友善为特点,强调以人为本,关爱病人,尊重病人,开导病人,富于同情心,追求人性化”。3、谦逊好学,善于沟通和交流也是传承人必须具备的素质。专家宝贵经验的形成与发展,非一朝一夕,要全面总结,必须与可能影响专家经验形成的学者和能够领悟其辨证思维的同门等进行充足的沟通与交流,才能最大限度的立足现有资源,整理挖掘专家经验。 二、继承有渊源,学术有流派 名中医效若桴鼓的临证经验,往往是几代中医先贤宝贵经验的结晶,从学术流派着手,深入的钻研与名中医有学术渊源的中医前辈先贤的学术著作,

寻觅其学术思想的传承脉络,对加深理解名中医临证遣方的深意,领会名中医家传或师传学术思想的精髓有重要的价值。云南名医吴佩衡善用附子著称,人誉“吴附子”,其门人众多,观其脉案,多“注重阳气,擅用附子”,乃火神派一脉相承。我的第二位临床启蒙老师全国名中医丁书文先生,诊治心系疾病有自己独特的经验,创立了以“清热解毒”为主治疗心系疾病的理论体系,2009年我在全国第二批优秀人才研修项目期间跟随丁老抄方,每见丁老先生重用黄芩、黄柏等药物治疗心系疾病,其研究生、硕士生、博士后研究生数人遣方用药也宗先生“热毒”论,擅用清热解毒药物,可见其学术经验的继承离不开研究学术思想的最初创立者的临证经验,博及其源,辨清学术流派,方能更好的继承。 三、临证需要勤跟师 纵观古今名中医成长的道路,早临证,多临床都是不可缺少的成才途径。同样,名中医经验的总结也离不开形影不离的跟师抄方侍诊。名中医许多宝贵经验的沉淀升华,都与临证实践息息相关,许多独特的学术思想本身就来自于长期细致入微的临证思考和反复的疗效观察,而期间隐藏的智慧火花和辨证施治技巧,非耳濡目染不能用心体会。“望、闻、问、切”各有侧重,辨证施治暗藏技巧,或侧重于舌诊(舌下络脉)辨瘀血程度的轻重,或详于脉诊辨虚实,或侧重于腹诊辨“药证”,这些宝贵的独特的经验,非躬身亲历,不能领略其中的奥秘。当代经方家黄煌教授,对腹诊有独到经验,诊治病人十分重视腹诊,我曾在南京培训学习,登门求教,对其重视“药证”和“腹诊”的独到临床经验和临床疗效,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四、勤学善问勿存疑 名中医临证诊务繁忙,不少国家级、省级名老中医都诊务繁忙,无暇讲

一位自学中医的买书录

一位自学中医的买书录 我买了许多有关《伤寒论》的书,迄今为止我觉得最有用的是这几位的书,对我的用方思路起到了关键作用,提供给大家参考。 一、郑钦安(真正的伤寒大师和有专长的宗师)《郑钦安医书阐释》:有关阴阳的判断,各种症状的讲解补充(主要是三阴症)是很好的内容,这部分内容大家一定要详看,多看。一般来说,市面上对某种症状老是治不好的,换个思路来一用就灵。 二、张锡纯(对本草经有实际验证的临床实战家)《中药亲试记》:觉得张氏最好的部分是在这本书,其他《伤寒论讲义》和《屡试屡效方》仅初看) 三、胡希恕(真正的伤寒大师和有专长的宗师)《张仲景用方解析》《百年传承---胡希恕那本》,另其《伤寒论讲稿录音》那本还没买:六经辨证的思路直接影响我对疾病症状的判断和讲解。 四、李可(真正的伤寒大师和临床实战家)《李可老中医急危重症疑难病经验专辑》:一个是破格救心汤的使用;二是用量上遵守汉代量度;三是一日内连续进攻的思路都深深影响了我。这本书我也是一看再看,越是碰到危症我越是信任这本书,因为这是中国目前绝无仅有的专门碰大症的书,非常有价值。 五、黄煌(真正的伤寒大家和有专长的宗师,当前最有能力普及经方的代表性人物)《中医十大类方》《经方的魅力》《50味药证》《药证与经方》《经方沙龙第一期》《经方一百首》(还没买到):每一本书

都有价值,建议每一个学中医的人都从黄师的书开始看起,最容易入仲景门且可以直接实践,对初学者的信心有极大的提升作用,而且有此“沙龙论坛”作为普及经方的阵地,所以说黄师是当今最有能力普及经方的人。黄师对体质学说的研究树立了自己专长的方向,历史上没有哪位医者能象黄师那样把体质讲得那么明白。 六、陈瑞春《伤寒实践论》和《陈瑞春论伤寒》:提供自已伤寒用方的经验,值得借鉴。 七、张存悌《中医火神派探讨》和《中医火神派医案全解》:对火神派的用方思路作了很好的总结。 八、闫云科《临证实验录》:都是经方治病,值得借鉴。 九、余国俊《名医师承讲记》两本书:对经方使用部分有很好的借鉴作用,非经方部分只粗略看,因为不容易总结。 十、张步桃《小中药大功效》(二):原来没注意他,后来随手翻阅时才知道他也是经方家,看来(一)也要找来买。这本书有个特色是讲药物是哪一科的植物,类似的有什么,主要有什么作用,是本草学的补充。 十一:马正大《妇科证治经方心裁》:最大的特色是专讲妇科用经方,实在难得,我虽然看得少,但这么有专长的书以后肯定会借鉴他的经验(我现在经验最少的就是治妇科)。 其他的还有: 《十年一剑全息汤》:主要是整体观的思路,据此思路我还曾想过把六经主方:桂枝汤、白虎汤、小柴胡汤、理中汤、四逆汤、乌梅

疏肝法在中医内科病治疗的应用

摘要:疏肝法为目前临床上常用地治疗方法之一,虽在清代程锺龄地《医学心悟》中未列入八法,但此法在内科病地治疗中,是较为重要地治疗法则之一.疏肝法是治疗肝失疏泄,肝郁气滞所致病证地基本大法,具有调畅气机、疏理气血、开郁散结等作用,在临床中地运用广泛.但在运用疏肝法地同时应当根据肝自身地生理、病理等特点全面考虑,兼顾其他方面,特别是积极预防肝病及脾,防止土不疏木,时刻顾护脾胃;在疏肝时应当防止过用辛香走窜之品伤及肝阴,充分注意疏中有养;同时对于肝郁气滞,久病入络,由气及血者当在理气时兼顾化瘀、散结、通络等,只有做到灵活运用,方能收到良效. 关键词:疏肝法;内科病 引言:疏肝法是治疗肝失疏泄所致病症地基本大法,具有调畅气机、疏理气血、开郁散结等作用.《丹溪心法》载“气血冲和,百病不生,一有怫郁,诸病生焉”.肝主疏泄,喜调达,恶抑郁,能调节人体气机,肝气失于疏泄,郁结为患,则可形成多种病证,且可累及其他脏腑,因此临床上对疏肝法地运用较多.但其在临床运用时应当根据病情不同而辨证使用,特别应当有所兼顾,笔者在临床实践中曾见到数例,对其运用时地兼顾略有体会,试述如下.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 疏肝当兼顾脾胃 肝属木,主疏泄且藏血,脾属土,主运化而统血,两者在生理和病理上密切相关.脾胃对水谷精微地转输和运化是以脾胃地气机升降为根本,肝地疏泄功能正常,全身气机疏通畅达,有助于脾胃升降地协调,即肝地疏泄功能是脾胃气机疏通畅达地一个重要条件,故《素问》曰“土得木而达”.若肝失疏泄,影响于脾,脾气不升则飧泄,脾气不通则腹痛,而成为痛泄之证;影响到胃,胃气不降,反而上逆则嗳气、呃逆、恶心呕吐,胃气不通则脘腹胀痛.前者称为肝脾不和,后者称为肝胃不和.临床上统称为土不疏木.即《血证论》所述“木之性主于疏泄,食气入胃,全赖肝木之气以疏泄之,而水谷乃化;设肝之清阳不升,则不能疏泄水谷,渗泄中满之证,在所不免”.因此,肝气郁结时,除见精神抑郁、胸闷胁胀、善太息等症外,常继之出现纳差、食减、脘腹胀满等脾病症状,故在治肝病时应适当健脾.《金匮要略》称之为“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病例,患者,女,岁,因精神上郁郁不乐,夜间难以入眠.自觉胸闷胁胀,心窝部烧心疼痛,时泛清酸水,腹胀,嗳气或矢气后胸腹胀满略减轻,食后及疲劳后腹胀加重,大便时溏,每日~次,胃纳不佳,月经延期,经色略暗.患者消瘦,眼周黧黑,手心热,舌淡中裂边有齿痕,苔薄黄,脉弦细涩.辨证为肝郁气滞,脾胃升降失调.治拟疏肝理气,方用柴胡疏肝散加减:柴胡,枳壳,炒白芍,炙甘草,香附,川芎,青陈皮各,瓦楞子,合欢皮,佛手,玫瑰花,黄芩.剂,日服剂.七日后复诊:患者自述头剂脘腹胀满稍好转,但又服用剂后前症反而加重.细审病机,此方疏肝理气,未见大错,而先好转后又加重,只因肝病及脾,脾虚升降失调,水谷之气不化,助湿碍气,气滞湿郁,而此时疏肝理气则气分更耗,脾虚更甚.遂在疏肝理气之中加入淡渗健脾之品,并嘱平时调畅情志.处方:柴胡,赤白芍各,炒白术,茯苓,广木香,香附,佛手,炒二芽各,干姜,黄连,陈皮.此后又按此法加减服用多剂,症状逐渐减轻.按:上例说明肝气郁结虽为致病之因,但治疗用药必须注意脾胃地虚、实、寒、热.《内经》曰:“厥阴不治,求之阳明”.肝脾关系密切,互为影响,脾虚则不能“食气入胃,散精于肝”,肝木失养,则肝气更郁.因此,单纯用疏肝理气方药治疗效果不好,后改为肝脾同治则逐渐减轻.说明在疏肝时,对脾兼顾很重要,这也是运用疏肝法最需注意地一点.但“实脾”当根据具体情况,因肝病是否传脾取决于肝脾双方,邪之所凑,其气必虚,脾虚易受邪,故脾虚当补益,若脾正气充盛,不易受邪,即勿补之.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疏肝兼顾养肝 肝体阴而用阳,主疏泄.肝失疏泄时,疏肝法是其主要治则,但必须注意,当肝气郁滞时不应只去疏肝而忽视肝阴地不足.肝为刚脏,虚证多为阴虚,且疏肝理气之药多香燥伤阴.《中风诠》载:“胁肋胀痛,脘腹榰撑,多是肝气不疏,刚木恣肆为病.治标之法,每用香燥破气,轻病得之,往往有效.然燥必伤阴,液愈虚而气愈滞,势必渐发渐剧,而香药、气药不足恃矣.若脉虚舌燥,津液已伤者,则行气之药,尤为鸩毒”.因此,在临床运用疏肝法时,应当兼顾养肝,特别

精选整理名中医治疗五十一种疾病的用药心得

名中医治疗五十一种疾病的用药心得 一,肝病 1,旱莲草,早年治疗一慢性肝炎病人,阴虚体质,证见乏力,肢体困重,肝区隐痛,尿黄,舌苔微黄腻,给予补气,解毒,清利湿热药,效果不甚明显,10日后,又出现咽干,腰膝酸软,乏力依旧,此为利湿伤阴之象,因生地,麦冬之类对肝病属湿者实为不利,遂加旱莲草50G一味,想不到用药第2日,症状明显减轻,第3日,症状消失,此药的用与不用差别太大。中药药理学认为,旱莲草可以保肝解毒。而此药针对阴虚湿热病人,可以有效的解决矛盾问题。既能养阴扶正,又能凉血解毒,且不助湿,成了我治疗湿热型肝炎的必用药。 2,白矾,通常情况,降酶退黄治疗比较容易,但也有顽固者,对于转氨酶持续不降的,我曾试过用白矾5G加入方药中,起解毒降酶之用,效果的确很显著,但此药需要中病即止,不宜久服,待转氨酶降至正常即可停用,一般不会反弹,这是我知道的降酶中药里,见效速度最快的药。 3黄芪,慢肝病人多数都有乏力等气虚症状,所以黄芪在此处显得很重要,但我要提示的是它的剂量,我一般用100到150G,4日内即可获效,如果剂量在60以下,时有不效者,且见效缓慢,更重要的是,它还可以扶正以祛邪,对于没有气虚症状的也很有必要用。 4,鳖甲,众所周知,鳖甲治疗肝硬化,2年前,我曾以此一味药治愈一个肝硬化腹水病人,后来做B 超提示,肝回声均匀正常,西医们很是震惊,海藻等也可以软坚,但效果远不及鳖甲,且有明显扶正效果,其含动物胶,角蛋白等,不仅能抑制或逆转纤维化,还能增加血浆蛋白水平,改善体质,缺点是仅适用于阴虚体质的病人。 5,蒲公英,对于肝炎病人,有人喜欢用芩连等苦寒之品,有人喜欢用大黄泻下排毒,我个人认为,久服苦寒之品易伤脾,久服大黄泻下易伤正,对急性病暂用可以,但对长期服药不太适宜,久服药需要无毒低毒,寒热偏度不大比较合适,蒲公英为我的首选药,用于临床效果很是满意,其优点是安全无毒,其次还有桑寄生(抑制病毒效果显著,又能补肝肾),白花蛇舌草,甘草等,对湿热明显的病人,大剂量的蒲公英还可以致泻,使邪有出路,(暂用或加白术)。 6,蜂房,有一部分病人表现为阳虚,我喜欢用蜂房,它既能助阳,用能攻毒外出,阳虚症状的多见于慢肝,毒邪深伏于肝,与湿胶结,加之正气不足,正虚邪恋而缠绵不愈,湿为阴邪,易伤阳气,故用蜂房助阳,化湿邪,攻毒外出,一药三用。 肝为解毒器官,所以肝病病人用药不宜太大剂量,不宜用太多毒性药,以免加重肝负担。

中医病历书写样本

xx中医院 2014-06-23,13:29 首次病程记录 病例特点: 1. 既往脑梗死病史3-4年,遗留双下肢活动无力。糖尿病病史4-5年,血糖控制不良。冠心病、不稳定性心绞痛病史3-4年。高血压病史30余年。前列腺增生病史多年。 2. 活动后头晕、恶心呕吐10余天。患者于10余天前出现活动后头晕,恶心呕吐,呕吐物为胃内容物,无头痛,无视物旋转,无口角歪斜,无言语不清,双下肢活动无力,纳眠一般,双下肢活动无力,小便频,大便正常。 3. 体检:T36.3℃ P63次/分 R20次/分 BP162/87mmHg 老年男性,发育正常,营养一般,神志清,精神一般。两肺叩诊音清、呼吸音清,无明显干湿性啰音。心前区无隆起,触诊无震颤,心浊音界正常,心率63次/分,心律整齐,未闻及病理性杂音。双下肢肌力Ⅴ-级,肌张力正常。 4. 神色正常,气息匀称,言语清晰,舌质暗,苔薄白,脉细弱。 初步诊断:中医诊断:中风 中经络 气虚血瘀 西医诊断:1.脑梗死 2.糖尿病(2型) 3.高血压病(2级) 4.冠心病 不稳定型心绞痛 5.前列腺增生 诊断依据: 1.中医辨病辨证依据: 患者以“活动后头晕、恶心呕吐10余天”为主症,属于祖国医学“中风”范畴,证属气虚血瘀。因神

志清楚,故为中经络。患者年老多病,气血亏虚,由于气虚不能运血,气不能行,血不能荣,故头晕。气血瘀滞,脉络痹阻,致肢体废不能用,故双下肢活动无力。舌质暗,苔薄白,脉细弱均为气虚血瘀之象。 2.西医诊断依据: (1)既往脑梗死病史3-4年,遗留双下肢活动无力。糖尿病病史4-5年,血糖控制不良。冠心病、不稳定性心绞痛病史3-4年。高血压病史30余年。前列腺增生病史多年。 (2)活动后头晕、恶心呕吐10余天。T36.3℃ P63次/分 R20次/分 BP162/87mmHg 老年男性,发育正常,营养一般,神志清,精神一般。两肺叩诊音清、呼吸音清,无明显干湿性啰音。心前区无隆起,触诊无震颤,心浊音界正常,心率63次/分,心律整齐,未闻及病理性杂音。双下肢肌力Ⅴ-级,肌张力正常。 (3)辅助检查: 2014-06-23 随机血糖:9.6mmol/L。 心电图:窦性心律,HR63次/分,ST-T改变。 鉴别诊断: 1.中医鉴别诊断: (1)口僻俗称吊线风,主要症状是口眼歪斜,多伴有耳后疼痛,因口眼歪斜有时伴流涎、言语不清。多由正气不足,风邪人中脉络,气血痹阻所致,不同年龄均可罹患。中风病口舌歪斜者多伴有肢体瘫痪或偏身麻木,病由气血逆乱,血随气逆,上扰脑窍而致脑髓神机受损,且以中老年人为多。 (2)痿证痿证以手足软弱无力、筋脉弛缓不收、肌肉萎缩为主症,起病缓慢,起病时无突然昏倒不省人事,口舌歪斜,言语不利。以双下肢或四肢为多见,或见有患肢肌肉萎缩,或见筋惕肉跳。中风病亦有见肢体肌肉萎缩者,多见于后遗症期由半身不遂而废用所致。 (3)眩晕眩晕患者无半身不遂、口舌歪斜及舌强语謇等表现,但眩晕可为中风病先兆。 2.西医鉴别诊断: (1)脑出血以突发昏迷,头痛、恶心、呕吐、偏瘫、抽搐,二便失禁为主要表现,除神经功能缺损症状体征外,颅脑CT及MRI可助诊断。

中医火神派部分医案全解

中医火神派部分医案全 解 文件编码(GHTU-UITID-GGBKT-POIU-WUUI-8968)

中医火神派部分医案全解 火神派概述 (—)火神派释义 1、火神派的学术思想 任何一个医学流派的创立和发展,都必须提出新的理论和观点。以郑钦安为代表的火神派学术思想最主要的是: (1)以阴阳为纲,判分万病,“功夫全在阴阳上打算”,是其最基本的学术观点。(2)重视阳气,强调扶阳是其理论核心,临床擅用附子,对姜附等药物的应用独树一帜,并积累了十分丰富的经验。 (3)对阴证的认识十分全面,对阴寒偏盛导致虚阳上浮、外越所引的阴火(假热)证的辨识尤其深刻,独具慧眼,此为其学术思想最精华的部分,同时提出阴阳辨诀,用药真机,作为辨别阴阳的纲领,可谓经世致用。 这些学术观点前后呼应,一以贯之,形成一个独立的思想体系,即火神派学术思想的主要内涵。 (=)关于火神的评价 郑钦安的理论,贯穿以阴阳为总纲,万病不出六经宗旨,不出一元真气的学术思想。特重阳虚阴盛之阐发,达到登峰造极。善用大剂量姜、桂、附以回阳救逆,拯人于危。其于阳虚辨治所积累之独到经验,实发前人之所未发,乃祖国医学之瑰宝,千古一人而已!(三)注重扶阳,擅用姜附 火神派的学术思想上面已经概要介绍,这里再详细阐述一下其最重要的学术观点。郑钦安重视阳气,在人身各种阳气中,又特别推重肾阳,认为是人身立命之根本,这是就正常生理而言。在病理状态下,自然也重视阳气,认为“万病皆损于阳气”,阳气无伤,百病自

然不作。有阳则生,无阳则死。也就是说阳气衰弱与否是疾病善恶转化的关键。故其治病立法,首重扶阳,临证时首先考虑元气损伤情况,以辛热之药扶阳抑阴,擅用姜、附、四逆汤之类的方药,形成非常鲜明的用药风格。 1、注重扶阳,元气为本 郑钦安注重阳气,无疑是他倡导火神派的理论基础。那么在人体患病时,他自然也要以元气为本,倡导扶阳,对扶阳抑阴有着深刻的认识,形成独具特色的扶阳理论。这方面郑氏有很多论述:“外感内伤,皆本此一元有损耳。病有万端,亦非数十条可尽,学者即有这点元气上探求盈虚出入消息,虽千万病情,亦不能出其范围”。仲景立法,只在这先天之元阴、元阳上探取盛衰,不专在后天之五行生克上追求。附子、大黄,诚阴阳二症之大脚也。 他以中风一症为例,突出表达了推崇扶阳的观点:“众人皆作中风治之,专主祛风化痰不效。予经手专主先天真阳衰损,在此下手,兼看何部病情独现,用药即在此攸分。要知人之所以奉生而不死者,恃此先天一点真气耳。真气衰天何部,内邪外邪即有此处窃发。治之但扶其真元,内外两邪皆能绝灭,是不治邪而实以治邪,见痰化痰,而是”专主先天真阳衰损,在此下手,治之但扶其真元。 还有健忘一症,老年人居多,世多以为心脾不足,精血亏损所致为主,用药专以天王补心、宁神定志诸方,确是市习常法。郑氏则认为,此症“总以精神不足为主”,属阳气亏虚,治应培补阳气,方用白

名老中医用药心得.doc

名老中医用药心得 中药包括植物药、动物药和矿物药三大类。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名老中医用药心得,供你参考! 名老中医用药心得篇1 肝病 1、旱莲草----可以保肝解毒。针对阴虚湿热病人。既能养阴扶正,又能凉血解毒,且不助湿,成了我治疗湿热型肝炎的必用药。 2、白矾----用白矾5G加入方药中,起解毒降酶之用,效果的确很显著,但此药需要中病即止,不宜久服,待转氨酶降至正常即可停用,一般不会反弹,是见效速度最快的药。 3、黄芪----扶正以祛邪,用100到150G,4日内即可获效,如果剂量在60以下,时有不效者,且见效缓慢,对于没有气虚症状的也很有必要用。 4、鳖甲----有明显扶正效果,其含动物胶,角蛋白等,不仅能抑制或逆转纤维化,还能增加血浆蛋白水平,改善体质,缺点是仅适用于阴虚体质的病人。 5、蒲公英---其优点是安全无毒,其次还有桑寄生(抑制病毒效果显著,又能

补肝肾),白花蛇舌草,甘草等,对湿热明显的病人,大剂量的蒲公英还可以致泻,使邪有出路,(暂用或加白术)。 6、蜂房----能助阳,化湿邪,攻毒外出,阳虚症状的多见于慢肝,毒邪深伏于肝,与湿胶结,加之正气不足,正虚邪恋而缠绵不愈,湿为阴邪,易伤阳气。 阳痿早泄 1、红参----肥胖,体力差等证见气虚阳虚者,红参可以大补元气,对阳痿症状也有很明显的效果,我通常是在常规治疗效果不显时才加,起绝招之用,剂量在20到30. 2、枸杞----一可以补肾填精以起痿,二可以与补阳药相伍,抵制补阳药之燥烈。枸杞用量到50以上,效果会很明显。 3、淫羊藿,对性事淡漠的病人,此药为首选。用于临床,效果的确明显,若符合肾阳不足,其剂量一般用20到50.此药是我治疗肾虚阳痿的最常用药。 4、阳起石----以此药为主,剂量达到70,佐以枸杞防其燥烈,病人于用药第2日获得成功房室。取效后减量巩固治疗一些时日,2年来未复发。中医之密在于量,在此处可见一斑。通常情况,它的剂量只是15到30G,随病情调节药量。此药过量会引起咽干等,但未发现其他不适。

最全最佳中医病历书写模板汇总

入 院 记 录 姓名:xxx 职业:农 性别:女 住址:xx 县xx 镇琵琶沟村 年龄:72岁 病史叙述者:患者本人及家属 民族:仡佬族 可靠程度:可靠 婚姻:已婚 入院时间:2011-12-28 12:10 籍贯:贵州xx 记录时间: 2011-12-28 14:03 发病节气:小寒 主诉:反复头昏6年余,加重伴恶心、呕吐1天。 现病史:患者于入院前6年,无明显诱因出现头昏,为持续性头昏,以中下午时明显,感疲倦,无晕厥、昏迷等症状。以上症状出现以来患者求治于石阡县人民医院,测量血压180mmHg ,诊断为高血压病,给予开具降压药口服具体药物患者叙述不详,后患者头昏症状缓解。于入院前3年患者头昏症状再次出现,并有所加重。患者求治于石阡县人民医院行头颅CT 平扫诊断为:“脑梗塞”,并住院治疗(具体治疗情况不详)。之后患者又求治于安顺市人民医院行头颅CT 检查均诊断为:脑梗塞。以上3年来呈反复发作。于入院前1天患者再次出现头昏,头昏较前有所加重,呈持续性头昏,伴头顶部胀痛。并感恶心、伴呕吐2次,均为胃液,未见明显喷射性呕吐。今为求系统治疗故特求治于我院,于门诊测量血压为:“170/100mmHg ”,以“高血压病3级极高危组”收入我科。 入院症见:头昏,无视物旋转,偶尔有头胀,咳嗽,头昏明显时感恶心、伴呕吐,四肢肌力尚可,行走自如。纳眠一般,二便调。 既往史:患脑梗塞3年。否认“肝炎、结核、伤寒”等传染病病史,否认手术外伤史,无药物及食物过敏史,预防接种史不详。 个人史:出生于原籍未到外地久居,无近期疫区涉足史,平素生活规律,无烟酒不良嗜好,无其他特殊不良嗜好。 婚姻史:适龄非近亲结婚,配偶及子女均体健。 月经史:13岁天 -天-29275349岁(无明显阴道流血)。 家族史:否认家族内类似疾病及遗传病病史。 中医四诊:神清、神可,面色如常,形态自如,气息如常,舌淡红,苔白腻,脉弦滑。 体 格 检 查

我对名中医经验总结传承的体会

浅谈我对名中医经验传承得体会 郓城县中医医院 我在山东首批高层次优秀人才与全国第二批优秀人才研修期间曾有幸跟随多名名中医专家抄方诊病,期间所闻所见确有明确疗效得临证医案,让我自此对中医药得神奇疗效有了直观、深刻得印象。对名老中医经验总结、传承有了一些自己得体会,现提几点不成熟得瞧法,供同道参考。 一、传承人需要具备得基本素质 名老中医专家经验继承就是一项意义深远而又艰巨得工作,提炼总结出宝贵得临证经验与学术思想,继承者需要具备几个基本素质: 1、要有较好得中医经典功底,只有发自内心得热爱中医,才会有攻坚破难得坚定意志、2、要有较为深厚得人文科学底蕴。我得临床启蒙老师吴德俭先生在全国基层名老中医专家吴德俭传承工作室启动仪式上说:“人文情怀就是名医身上得重要品格,与医术相比,它不只就是医德得体现,更就是一种高层次得精神境界,显露得就是人文素养、品格修行融于专业技术后得综合表现、她以仁爱、友善为特点,强调以人为本,关爱病人,尊重病人,开导病人,富于同情心,追求人性化"。3、谦逊好学,善于沟通与交流也就是传承人必须具备得素质。专家宝贵经验得形成与发展,非一朝一夕,要全面总结,必须与可能影响专家经验形成得学者与能够领悟其辨证思维得同门等进行充足得沟通与交流,才能最大限度得立足现有资源,整理挖掘专家经验。 二、继承有渊源,学术有流派 名中医效若桴鼓得临证经验,往往就是几代中医先贤宝贵经验得结晶,从

学术流派着手,深入得钻研与名中医有学术渊源得中医前辈先贤得学术著作,寻觅其学术思想得传承脉络, 对加深理解名中医临证遣方得深意,领会名中医家传或师传学术思想得精髓有重要得价值、云南名医吴佩衡善用附子著称, 人誉“吴附子”,其门人众多,观其脉案,多“注重阳气,擅用附子",乃火神派一脉相承。我得第二位临床启蒙老师全国名中医丁书文先生,诊治心系疾病有自己独特得经验,创立了以“清热解毒”为主治疗心系疾病得理论体系,2009年我在全国第二批优秀人才研修项目期间跟随丁老抄方,每见丁老先生重用黄芩、黄柏等药物治疗心系疾病, 其研究生、硕士生、博士后研究生数人遣方用药也宗先生“热毒”论, 擅用清热解毒药物, 可见其学术经验得继承离不开研究学术思想得最初创立者得临证经验,博及其源,辨清学术流派,方能更好得继承。 三、临证需要勤跟师 纵观古今名中医成长得道路,早临证,多临床都就是不可缺少得成才途径、同样,名中医经验得总结也离不开形影不离得跟师抄方侍诊。名中医许多宝贵经验得沉淀升华,都与临证实践息息相关,许多独特得学术思想本身就来自于长期细致入微得临证思考与反复得疗效观察, 而期间隐藏得智慧火花与辨证施治技巧,非耳濡目染不能用心体会、“望、闻、问、切"各有侧重,辨证施治暗藏技巧,或侧重于舌诊(舌下络脉)辨瘀血程度得轻重,或详于脉诊辨虚实,或侧重于腹诊辨“药证”,这些宝贵得独特得经验,非躬身亲历,不能领略其中得奥秘。当代经方家黄煌教授,对腹诊有独到经验,诊治病人十分重视腹诊,我曾在南京培训学习,登门求教,对其重视“药证”与“腹诊”得独到临床经验与临床疗效,留下了深刻得印象、

火神派

火神派简介 中医是用来干什么的?别费话是用来看病的! 看病最重要的是什么,疗效!!火神派就是一个有很高疗效的中医流派! 请大家看一个医案。 蒋某,口糜,满口生白疮,容易疲乏,特别怕冷。先用炮姜加甘草汤加桔梗,无不良反应,继以附子理中汤4剂,最后用潜阳丹四剂而愈。虽食煎炒辛辣食物,亦未复发。 “以后用此方治愈此类病症,数十例” 评析:在《医法圆通卷一》中,郑氏说到〃〃〃〃〃口糜者,满口生白疮,系胃火旺也。”对于口糜,西医学称之为口腔溃疡者,“亦非仅由胃火所致,有因虚火上浮引起的”“唐氏举自己的案例证明,并用此法治愈这类患者数十人”可见此类患者并不少见。郑氏一向强调,头面五官各症,常存阴火概念。 关于本案所用前后3方,为唐氏治疗虚阳上浮,治疗五官诸症诸症如咽炎,喉炎等用药常规套路。其中首选炮姜甘草加桔梗,具有一定的试探意义,若无不良反应或不加重,即考虑用附子理中汤或潜阳丹进取。 节选张存悌《中医火神派医案全解》 郑钦安火神派是由清代末年四川名医著名伤寒学家郑钦安创立的一个重要学派。 阴阳阴阳为纲辨认万病 阳气火神派已扶阳学说为理论,注重阳气。 附子临床上以擅用附子而著称。 重要传人卢门三代(卢铸之,卢永定,卢崇汉)云南吴佩衡(其子吴容祖),上海祝味菊,唐步琪,李可,刘力红。。。。。。。《医理真传》火神派奠基之作 火神派完全可以登堂入室,可以说是中医的正统!

火神派基本学术观点 1.阴阳为纲判分万病。 良医之救人不过能辨认此阴阳而已,庸医之杀人,不过错认此阴阳而已 “医学一途,不难于用药,而难于识证。亦不难于识证,而难于识阴阳”“是以病参究,一病有一病之阴阳,知此,始明仲景之六经还是一经,人身五气还是一气,三焦还是一焦,万病总是在阴阳之中”。“善诊者,察色按脉,先别阴阳”(内经) “余考究多年,用药有一点真机,与众不同,无论上下诸证,不问男女老幼,但见舌青,满口津液,脉息无神,其人安静,唇口淡白,口不渴,即渴喜热饮,二便自利者,即外现大热,身疼头痛,目肿,口疮,一切诸症,一概不究,用药专在这先天之极真种子上治之, 百发百中。若见舌苔下黄,津液枯槁,口渴饮冷,脉息有神,其人烦躁,即身冷如冰,一概不究,专在这先天立极之元阴上求之,百发百中!”《医理真传》 舌----舌青滑或淡白,满口津液(最重视) 脉----脉息无神,浮空或细微无力 神----其人安静,目暝倦卧,声低息短,少气懒言 色----面色唇口淡白

中医世家李亚磊:肝病,中医可以治

中医世家李亚磊:肝病,中医可以治 肝病的病理变化不一,极其复杂,有充血、瘀血、凝瘀、硬化等不同;其症状来势汹汹,有的缠绵反复,有的困顿日甚,有的无明显体征,不检查不会发现,在病程方面,长短不一,有的甚至长达数十年。每一病程发展的不同阶段,其治疗措施亦异,难一概而论。 通俗地说就是西医所看到的一个人的‘病’,侧重点在于‘病’;而中医看到的是一个病着的‘人’,侧重点在于‘人’。人是精神的不是机械的,病是整体的,不是局部的。整体观念就是把人看做一个整体,在诊病时不应该头痛医头,脚痛医脚,要寻其根源之所在,达到治愈疾病的效果。 辨证施治标本兼治 中医讲究辨证施治,万事万物同出一理,定有其规律,中医施治讲究循‘道’而行。以《伤寒论》为根本,《伤寒论》中不仅仅讲六经辩证,它是融病因、病机辩证、脏腑辩证、八纲辩证、经络辩证、气血津液辩证为一体,论中无不体现出其辩证论治的精神。不仅在病因、病位、病机、病性、诊断等方面反应了中医辩证的内容,而且在对疾病的标本、立法、处方用药上都指明了方向。 乙肝病毒之所以难治,在于普通药物很难将其杀死,原因在于其存在于肝细胞核中,一般药物很难深入病灶。中医则不同,它会根据每个患者的病情用药,如果辨证准确,中药对治疗慢性乙肝的效果是非常好的。 中医治疗乙肝 肝病是常见的传染病,中医早在2000年前就已经对肝病有了较系统的治疗方法。东汉末年张仲景提出观点:肝之病补用酸,助用焦苦,益用甘味之药调之的治肝虚的用药方法,提出了见肝之病,知其传脾,当先实脾的治疗原则。博大精深的中医治肝理论经过上千年的传承与历练,目前已经在肝病治疗上卓有成效。

中医世家李亚磊院长表示:慢性乙肝患者,如果没有抗病毒指征,但病人自己感觉有不舒服的症状,医生们都会通过辨证后,给他用中药治疗。中医会根据你的症状、舌象、脉象,望闻问切“四诊合参”,最后才能给患者辨证用药。

名中医治疗五十一种疾病的用药心得(经典)

名中医治疗五十一种疾病的用药心得 一、肝病 1.旱莲草,早年治疗一慢性肝炎病人,阴虚体质,证见乏力,肢体困重,肝区隐痛,尿黄,舌苔微黄腻,给予补气,解毒,清利湿热药,效果不甚明显,10日后,又出现咽干,腰膝酸软,乏力依旧,此为利湿伤阴之象,因生地,麦 冬之类对肝病属湿者实为不利,遂加旱莲草50克一味,想不到用药第2日,症状明显减轻,第3日,症状消失,此药的用与不用差别太大。中药药理学认为,旱莲草可以保肝解毒。而此药针对阴虚湿热病人,可以有效的解决矛盾问题。 既能养阴扶正,又能凉血解毒,且不助湿,成了我治疗湿热型肝炎的必用药。 2.白矾,通常情况,降酶退黄治疗比较容易,但也有顽固者,对于转氨酶持续不降的,我曾试过用白矾5G加入方药中,起解毒降酶之用,效果的确很显著,但此药需要中病即止,不宜久服,待转氨酶降至正常即可停用,一般不会 反弹,这是我知道的降酶中药里,见效速度最快的药。 3.黄芪,慢肝病人多数都有乏力等气虚症状,所以黄芪在此处显得很重要,但我要提示的是它的剂量,一般用100到150G,4日内即可获效,如果剂量在 60以下,时有不效者,且见效缓慢,更重要的是,它还可以扶正以祛邪,对于 没有气虚症状的也很有必要用。 4.鳖甲,众所周知,鳖甲治疗肝硬化,2年前,笔者曾以此一味药治愈一 个肝硬化腹水病人,后来做B超提示,肝回声均匀正常,西医们很是震惊,海 藻等也可以软坚,但效果远不及鳖甲,且有明显扶正效果,其含动物胶,角蛋 白等,不仅能抑制或逆转纤维化,还能增加血浆蛋白水平,改善体质,缺点是 仅适用于阴虚体质的病人。 5.蒲公英,对于肝炎病人,有人喜欢用芩连等苦寒之品,有人喜欢用大黄泻下排毒,我个人认为,久服苦寒之品易伤脾,久服大黄泻下易伤正,对急性 病暂用可以,但对长期服药不太适宜,久服药需要无毒低毒,寒热偏度不大比 较合适,蒲公英为我的首选药,用于临床效果很是满意,其优点是安全无毒, 其次还有桑寄生(抑制病毒效果显著,又能补肝肾),白花蛇舌草,甘草等,对 湿热明显的病人,大剂量的蒲公英还可以致泻,使邪有出路,(暂用或加白术)。

中医门诊病历书写模板

一、疾病名称:胃痛科室医生姓名:杨建新 初诊记录 姓名:陈××性别:男年龄:35岁科别:中医科2017-8-23,9:00 问诊 主诉:胃脘部疼痛,反复性发作15年,复发4天,加重1天。 现病史:患者15年前因工作紧张、饮食无规律致胃脘部疼痛,经服中药后病情缓解,以后经常反复发作。2015年8月在某医院做纤维胃镜检查,示“胃窦部浅表性胃炎”、“十二指肠球部溃疡”。 刻下症:此次患者于4天前,因工作不顺心、饮酒过多而再次复发,自服“止痛药”无效。现患者胃脘部灼痛,纳差,胁胀,情绪不宁,伴吞酸、嘈杂、呃逆。大便偏干,小便正常。 望闻切诊 形体壮实,精神一般。舌边红苔薄白,脉弦细。胃脘部触痛。 辅助检查: 血常规:RBC4.5×1012/L WBC2.98×1010/L 辩证分析:既往有胃脘痛病史,此次因情志不适、饮酒过多,化为火热而侵及肝胃,肝胃不和而致上述诸症。 诊断: 中医诊断:胃脘痛 肝胃不和 西医诊断:1、急性胃炎 2、胃溃疡

治法:疏肝和胃,理气止痛 处方:白芍30克柴胡6克法半夏10克川芎12克 香附10克陈皮10克枳壳10克郁金12克 吴茱萸4克黄连6克甘草6克 3剂,水煎,每日一剂,分两次温服。 医嘱:建议做上消化道造影或电子胃镜检查。进软食,忌辛辣刺激之品,禁酒,戒怒。 医师:杨×× 复诊记录 科别:中医科2017-8-27,9:00 问诊 主诉:病史同前。 现病史:患者服上述中药3剂后,自觉胃脘部灼痛减轻,胁胀缓解,吞酸好转,但仍呃逆。二便正常。 望闻切诊 形体壮实,精神一般。舌边红苔薄白,脉弦细。胃脘部触痛不明显。 辅助检查:同前。 辩证分析:上方服用有效,症状好转。但呃逆仍在,前方应加上降逆止呃药物生姜。 诊断: 同前。

火神派三字经

火神派三字经 火神派医学三字经火神派医学三字经<<隐藏 《中医火神派三字经》之一宇宙始,本混沌。昔盘古①,辟洪荒。足为地,首为天。女娲出②,始有生。人繁殖,靠自然。华夏国,三皇扩③。神农氏,农耕作。尝百草,知医药。注释:①中国古代有盘古开天地的传说。在人类还没有出现之前,天和地连在一起,一片混沌。有一天,盘古突然醒来,用板斧辟开天地,站起来,头变作天,足变作地。②古时候,有女娲氏造人的传说,女娲是一位天神,她用黄土做成泥人,一吹气,变成了人,有男人和女人,能生儿育女,都靠自然界的物质生存。③在还没有文字记载的史前时代,先民们口耳相传,神农、女娲、伏羲三位神人,人们尊为“三皇”。女娲造人。神农教人耕作,人类有了农业;神农尝百草,用草药治病救人,教人知道医药知识。伏羲发明八卦,教人用草棍记事的原始方法。神农就是以后的炎帝,和轩辕黄帝一起,被中华民族尊为共同的祖先,中国人自称为“炎黄子孙”。数千年,中医畅。炎黄孙,繁衍昌。中医理,深而博。火神派①,

富开拓。百余年②,苦求索。重姜附,驱病魔。效果显,跃医林。广发扬,重继承。注释:①火神派是指以清未名医郑钦安为宗师,理论上推崇阳气,擅用附子著称的一个医学流派。其学术思想和用药特色十分鲜明,学派传人常被世人称为“某火神”或“某附子”。 ②火神派诞生于清末同治,光绪年间,至今百余年,在祖国医学的学术派别中是最年轻的一个流派。郑钦安①,生蜀川。师名儒,刘止唐。习《经易》②,谙《伤寒》③。悟经典,采众长。起沉疴,桂附姜。声名冠,云贵川。《医理传》,《医法圆》,《恒论》出,三书全。位宗师,火神创。注释:①郑钦安(1824-1911),四川邛崃人,自幼读书,拜名儒刘止唐学医。熟读《内经》、《周易》、《伤寒论》等经典和多种医书。弱冠行医,善用姜附大辛大热之药,屡起沉疴,救人无数而享誉西南,被称为“郑火神”, “姜附先生”。②指《内经》、《周易》③指《伤寒论》④指郑钦安所著《医理真传》、《医法圆通》《伤寒恒论》三书·三书为火神派理论和学术思想奠基之作。传弟子,卢铸之①。钦安理,广发扬。人立命,火立极。治立法,火消阴②。中医根,是扶阳。注释:①卢铸之(1876-1963)是郑钦安著名的亲传弟子,对火神派理论和实践的继承、发扬、发展深有贡献。卢跟随郑钦安11年,深得真传。因其医术精湛,世人尊称为“卢火神”。

肝病主要用药

以下药物为肝病主要用药,具体用药遵医嘱。 抗病毒性药品: 拉米夫定片(贺普丁),阿德福韦酯(阿迪仙,名正,阿甘定,代丁,丁贺,贺维力,优贺丁),恩替卡韦片(博路定),替比夫定片(素比伏),苦参素,干扰素,单磷酸阿糖腺苷,复方甘草酸铵注射液,膦甲酸钠注射液。 免疫调节类药品: 注射用胸腺五肽(澳肽信,翰宁,翰强,和信,欧宁针,太普汀针,替波定注射剂,泽肽针),注射用胸腺肽α1(日达仙,迈普新),注射用胸腺肽(迪赛针,和日,河山胸腺肽,塞威),胸腺五肽注射液(和信注射液),胸腺肽注射液(利威肽妥注射液,胸腺肽注射液,怡克利注射液),胸腺肽肠溶片(万原),胸腺肽肠溶片(迪赛片,奇莫欣片),胸腺肽肠溶胶囊(康司艾肠溶胶囊)转移因子口服液,转移因子胶囊。 免疫调节中成药: 肾肝宁胶囊,云芝肝泰胶囊,云芝胞内糖肽胶囊,云芝糖肽胶囊。 降酶药: 降安每片(五酯片),肝喜乐(胶囊,片),肝炎灵注射液,利肝隆(胶囊,片),垂盆草冲剂,联苯双酯滴丸,天晴甘平胶囊(甘草酸二铵肠溶胶囊),甘草酸二铵(甘利欣胶囊,注射液),苷乐舒(复方甘草酸单胺注射液),护肝片,健肝乐颗粒,健肝灵胶囊,五酯胶囊,降酶灵胶囊,肝速康胶囊,肝苏胶囊,复方益肝灵片 保护肝细胞药(肝细胞损伤): 维肝福泰片(纳维临片),维甘苏胶囊(益肝灵胶囊),西利宾胺片(水飞蓟宾葡甲胺片),泰特注射剂(注射用还原型谷胱甘肽),利加隆胶囊(水飞蓟素胶囊),多烯磷脂酰胆碱(易善复胶囊,注射液),阿拓莫兰片(还原型谷胱甘肽片),肝得治胶囊,保泉片(二氯乙酸二异丙胺片),注射用还原型谷胱甘肽(绿汀诺,古拉定),甲硫氨酸片。 肝炎辅助药: 胱氨酸片,能气朗片(辅酶Q10片),促肝细胞生长素(肝复肽),叶绿素铜钠胶囊,福锦肠溶胶囊(促肝细胞生长素肠溶胶囊), 改善肝功能异常: 美能,复方甘草甜素(片,注射液),水林佳胶囊(水飞蓟宾胶囊),参灵肝康胶囊,天晴甘美注射液(异甘草酸镁注射液),凯西莱片(硫普罗宁片),强肝胶囊,甘草甜素片。 泻肝明目药: 黄连羊肝丸. 增白细胞药(治疗白细胞减少症): 叶绿素铜钠胶囊,泰苷片(混合核苷片),马洛替酯片,脱氧核苷酸钠注射液,云芝胞内糖肽

中医火神派傅文录医案

中医火神派傅文录医案 发表者:赵东奇 (访问人次:7068) 博文录,1960年生,副主任医师,现任职于河南省驻马店市中医院。1987年毕业于河南中医学院,曾投师于时振声教授、石景亮教授、陈守义等名老中医门下,深得名师传教,肾病治疗体会尤多,临床技艺日趋成熟,病家多有口碑。崇尚火神派学说,擅用经方尤其四逆辈治疗奇难杂症,用药较为精练,堪称火神派中的少壮派。勤于著述,为学者型中医,著有《肾病证治发挥》、《当代名医肾病验案精华》、《中医内科三字经》、《药性赋七言歌诀新编》、《新编汤头歌诀》等专著15部。 近年倾心于火神派的学习与研究,出版有《火神派学习与临证实践》、《火神派方药临证指要》等书,为火神派的传播起到积极作用。在附子应用上,主张附子在15g以下时,不必先煎;重症必用至30-120g方能达到效果,一般附子要先煎1-3小时。为此附子可以一次性多剂专予先煎,再分次与其他药物合煎,节省时间,方便病人。 1.长期低热——人参四逆汤加味 陈某某,女,60岁,农民。低热37.5?已有6年余。6年前外感之后出现发热,经用抗生素、激素等药物治疗病愈,不久便出现低热37.5?。一般早晨体温正常,8时以后开始慢慢升高,下午2时体温最高,然后又逐渐降为正常。曾在省市级多家医院就诊,未发现明显异常,最后定为“功能性低热”。现症见:身体消瘦,纳差腹胀,畏寒肢冷,五心烦热,气短懒言,发热多在活动后加重,舌淡胖边有齿痕,脉沉细无力。证属阳气亏损,虚阳浮动,治宜补肾回 阳。方用四逆汤加味:

附子30g(先煎2小时),炮姜30g,炙甘草10g,红参10g,三七10g,砂仁 30g。3剂,水煎服,每天1剂。服药后,自感症状大减,精神大振,体温最高在37.2?,继服上方6剂。药后体温恢复正常,纳增神振,二便如常,再服6剂,隔日1剂。 点评:功能性低热,现代医学多认为无名原因发热,中医辨属内伤发热,俗医多从阴虚论治,殊少见效。原因在于此证多属气阳亏损所致,滋阴清热乃文不对题。本例一派畏寒肢冷是阳虚之象,其低烧、五心烦热乃是阴火,阴证所生之火,张景岳称之为“假火”,扶阳方是正治。 怎样辨认真假寒热?郑钦安的主导思想就是探求阴阳至理,以阴阳实据为凭,“阳不调之人,必有阳不调之实据,以辨阳虚法辨之;阴不调之人,必有阴不调之实据,以辨阴虚法辨之”。“总在考究阴阳实据为要”。“学者务于平日,先将阴阳病情,真真假假熟悉胸中,自然一见使知,亦是认证要着”(郑钦安语)。 2(发热——人参四逆汤加味 刘某,男,30岁,农民。2007年11月29日就诊。患者发热月余,体温在37.6?左右,白天高,夜晚低或正常,化验血常规发现白细胞增高,怀疑败血症,经用抗生素、激素治疗后,体温仍然不降,白细胞反而增高,进行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应用对症抗生素后,体温不仅没有恢复,白细胞增高也持续不降。无奈之下求治于中医。现疗见:发热多在37.6?左右,一般上午开始升高,下午3时左右最高,然后下降,夜晚体温可恢复正常,活动、劳动、劳累之后 发热加剧,适当休息或睡眠后可稍下降,身体困倦,气短懒言,无精打采,畏寒肢冷,不耐劳作,食纳不香,二便尚可,舌淡胖大边有齿痕,苔白腻滑,脉沉细无力。证属虚阳外越,治宜回阳收纳,方用四逆汤加味: 附子30g(先煎),炮姜30g,炙甘草10g,红参10g,肉桂10g,三七10g,砂仁30g。水煎服,每天1剂,6剂。服药之后,体温慢慢控制在37.2?左右,精神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