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生态学思考题答案

生态学思考题答案

生态学思考题答案
生态学思考题答案

第二章思考题

1、什么是环境?地球环境由哪几部分组成?

环境:指生物有机体赖以生存的所有因素和条件的综合。

1、生物的能量环境

太阳辐射有两种功能:热能和光能。

热能:给地球送来了温暖,使地球表面土壤、水体变热,引起空气和水的流动;

光能:在光合作用中被绿色植物吸收,转化为化学能形成有机物,沿食物链在生态系统中不停地流动。

2、生物的物质环境

生物的物质环境生物圈:1)、岩石圈和土壤圈(岩石—母质—土壤)2)、水圈(海洋、内陆水、地下水。水体中溶解有各种无机和有机营养物质,它们为植物生长和水生生物的分布提供了物质基础。)3)、大气圈(对流层、平流层、中间层和电离层)

2、生态因子的概念及其分类。

生态因子:是指环境中对生物生长、发育、生殖、行为和分布有直接或间接影响的环境要素。分类:

1、气候因子(如光、温度、水、空气、雷电等);

2、土壤因子(土壤物理性质、化学性质、肥力、土壤结构和土壤生物等因子);

3、生物因子(指与对象生物发生相互关系的动物、植物、微生物等因子,形成捕食、寄生、竞争和互惠共生等关系);

4、地形因子(海拔高度、坡度、坡向(阴坡和阳坡)、地面起伏等,通过影响气候和土壤,

间接地影响植物的生长和分布);

5、人为因子(指对动植物产生影响的人类活动)。

3、生态因子的作用特征。

(1)综和性(因子间相互制约)。每一个生态因子都是在与其它因子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中起作用的,任何因子的变化都会在不同程度上引起其它因子的变化。因此生态因子对生物的作用不是单一的,而是综合的。

(2)非等价性(主导因子作用)。对生物起作用的诸多因子是非等价的,其中有1-2个是起主要作用的主导因子。主导因子的改变常会引起其它生态因子发生明显的变化。

(3)不可替代性和互补性。生态因子虽非等价,但都不可缺少,一个因子的缺失不能由另一个因子来代替。但某一因子的数量不足,有时可以由其他因子来补偿。

(4)限定性(时段性)。生物在生长发育的不同阶段往往需要不同的生态因子或生态因子的不同强度。这种阶段性是由生态环境的规律性变化所造成的。

(5)直接作用和间接作用。环境中的地形因子,其起伏程度、坡向、坡度、海拔高度和经纬度等对生物的作用不是直接的,但它们能影响光照、温度、雨水等因子的分布,对生物产生间接作用。

4、简述最小因子定律和谢尔福特耐受定律。

利比希最小因子定律:在植物生长所必需的元素中,供给量最少的元素决定着植物的产量。提出“植物的生长取决于那些处于最少量状况的营养元素的量”。

谢尔福特耐受定律:生物的生存需要依赖环境中的多种条件,而且生物对环境因子的耐受性有一个上限和下限,任何因子不足或过多,接近或超过了某种生物的耐受限度,该种生物的生存就会受到影响,甚至灭绝。该定律认为接近或超过耐性下限或上限的因子都是限制因子,每一种生物对任何一种生态因子都有一个能够耐受的范围,即生态幅,生态幅当中包含最适区,在最适区内,该物种具有最佳的生理和繁殖状态。

5、简述光的生态作用及生物的适应。

光因子包括光强、光质和光照长度。

1、光强的作用:

1)影响植物的生长发育、形态建成、生殖器官发育、物质生产等。

2)如光合器官叶绿素必须在一定光强条件下才能形成。

3)在黑暗条件下,植物出现“黄化现象”。

4)光强有利于果实的成熟,对果实的品质有良好作用。

5)在一定范围内,光合作用效率与光强成正比。

6)光照强度与很多动物的行为有着密切的关系。

2、光质的作用:影响物质的生成。

1)植物光合作用只利用光谱中可见光区(400-760nm),这部分辐射称为生理有效辐射,约占总辐射40-50%。

2)红、橙光被叶绿素吸收最多,其次是蓝、紫光;绿光不被植物吸收称“生理无效光”。3)红光有利于糖的合成,有促进生长作用,蓝光有利于蛋白质合成。短波光(蓝紫光、紫外线)有利于花青素形成,并抑制茎的伸长。紫外光与动物维生素D产生关系密切。许多昆虫对紫外光有趋光性,这种趋光现象已被用来诱杀农业害虫。紫外光杀菌。

4)光对动物生殖、体色变化、迁徙、毛羽更换、生长发育有影响。

3、光照时间:影响生物的生育转变。

光周期现象:生物对昼夜光暗循环格局的反应所表现出的现象。(长日照植物、短日照植物、中日照植物、中间型植物。)

6、简述有效积温法则,在农业生产上和虫害预报上有何意义?

有效积温法则:生物生长发育过程中,需要从环境中摄取一定热量才能完成其某一阶段的发育,生物各个发育阶段所需要的热量总和一个常数。

有效积温法则用公式表示:K=N(T-T0),K—是有效积温(常数),N—为发育历期天数,T0 —为生物发育起点温度(生物零度);T—为发育期间的平均温度。发育时间N的倒数为发育速率。

意义:

1)预测一个地区某种害虫发生的时期和世代数。

2)预测害虫的分布区、危害猖獗区。

3)预测害虫来年的发生程度。

4)预测生物地理分布的北界。

5)推算生物的年发生历。

6)制定农业气候区划,合理安排作物。

7)应用有效积温预报农时。

7、简述温度的生态作用及生物的适应。

温度的生态作用:

(1)温度对生物生长的影响

温度对生物的作用可分为最低温度、最适温度和最高温度,即“三基点”温度。

不同生物的三基点温度不一样,如家蝇生长的三基点:45 ℃、17-28℃、6℃。

(2)温度对生物发育的影响

植物的春化作用(某些植物需要经过一个低温“春化”阶段才能开花结果,完成生命周期)。生物的适应:

生物对温度的适应包括形态、生理、行为;分布地区、物候的形成及休眠等。

(1)形态适应

1) 植物:对低温的形态适应:芽及叶片有油脂类物质保护,芽具有鳞片;器官表面有蜡粉

和密毛;植株矮小,呈匍匐、垫状或莲座状。

对高温的适应表现:有些植物具有密生的绒毛或鳞片,能过滤一部分阳光;发亮

的叶片能反射大部分光线;叶片垂直排列,减少吸光面积;树皮有发达的木栓组

织(具有绝热和保护作用)。

2)动物:贝格曼规律:同类恒温动物生活在较寒冷地区(高纬度地区)比生活在温热地区(低纬度地区)的个体要大。个体大有利于保温,个体小有利于散热。

阿伦规律:恒温动物身体的突出部分如四肢、尾巴、外耳等在低温环境中有变小、

变短的趋势。

(2)生理适应

1)植物:对低温的生理适应:降低植物冰点,增加抗寒能力(减少细胞中的水分,增加细胞中的糖类、脂肪和色素)

对高温的生理适应:1)降低细胞含水量,增加糖或盐的浓度,有利于减缓代谢速

率和增加原生质的抗凝结力。2)靠旺盛的蒸腾作用降温。3)一些植物具有反射

红外线的能力,避免受到高温的伤害。

2)动物:对低温的生理适应:增加体内的产热量,保持恒定的体温。

对高温的生理适应:放松恒温性,使体温有较大的变幅。

(3)行为适应:

生物对低温的行为适应:冬眠。

生物对高温的行为适应:夏眠等。

例如,沙漠中的啮齿动物对高温环境常常采取行为上的适应对策,即夏眠、穴居、昼伏夜出(白天躲入洞内,夜晚出来活动)。

8、水分对生物有何影响,生物如何适应?

影响:

(1)水是生物生存的重要条件

1)生物体的重要组分。生物体含水60-80%,水母达90%,干旱环境的地衣、卷柏和苔藓仅含6%左右。

2)参与物质代谢。

3)调节体内和体外环境。生物的新陈代谢以水为介质,营养物质运输、废物排除、激素传递及各种生化过程,都必须在水溶液中才能进行。

(2)水对动植物生长发育、数量、分布有影响。

水因子对生物生长发育的作用:水分不足,使植物萎蔫;使动物滞育或休眠。某些动物的周期性繁殖与降水季节密切相关。

如澳洲鹦鹉遇到干旱年份,就停止繁殖;而某些龙脑香科植物遇到干旱年份却产生“爆发性开花结果”。

适应:

(1)植物对水因子的适应

根据栖息地,把植物分为水生植物、陆生植物两类。

水生植物:分为沉水植物、浮水植物和挺水植物。

1)水生植物生长在水中,长期适应缺氧环境,根、茎、叶形成连贯的通气组织,以保证植物体各部分对氧气的需要。

2)水生植物的水下叶片很薄,且多分裂成带状、线状,以增加吸收阳光、无机盐和CO2的面积。

陆生植物:生长在陆地上的植物,可分为湿生植物、中生植物和旱生植物。

1)湿生植物多生长在水边,抗旱能力差。

2)中生植物适应范围较广,大多数植物属中生植物。

3)旱生植物生长在干旱环境中,能忍受长时间的干旱。

4)旱生植物对干旱环境的适应:根系发达、叶面积小;具有发达的贮水组织以及高渗透压的原生质等。

(2)动物对水因子的适应

动物按栖息地也分为水生和陆生两类。动物对水因子适应与植物不同之处在于:动物有活动能力,动物可以通过迁移等多种行为途径来主动避开不良的水分环境。

水生动物主要通过调节体内的渗透压来维持与环境的水分平衡。

陆生动物则在形态结构、行为和生理上来适应不同环境水分条件。

1)形态结构适应:以不同形态结构,使体内水分平衡。

2)行为适应:沙漠动物昼伏夜出;迁徙等。

3)生理适应:如骆驼可以17天喝水,身体脱水达体重的27%,仍然照常行走。它不仅具有贮水的胃,驼峰还储藏丰富脂肪,在消耗过程中产生大量水分;其血液中具特殊的脂肪和蛋白质,不易脱水。

9、土壤的生态作用?

1、土壤的生态学意义

(1)土壤是许多生物的栖息场所。

土壤中的生物包括细菌、真菌、放线菌、藻类、原生动物、轮虫、线虫、蚯蚓、软体动物、节肢动物和少数高等动物。

(2)土壤是生物进化的过渡环境。

土壤中既有空气,又有水分,正好成为生物进化过程中的过渡环境。

(3)土壤是植物生长的基质和营养库。

土壤提供了植物生活的空间、水分和必需的矿质元素。

(4)土壤是污染物转化的重要场地。

土壤中大量的微生物和小型动物,对污染物都具有分解能力。

10、名词解释:贝格曼规律、阿伦规律、三基点温度、趋同适应、趋异适应。

贝格曼规律:同类恒温动物生活在较寒冷地区(高纬度地区)比生活在温热地区(低纬度地区)的个体要大,称为贝格曼规律(Begman)。

三基点温度:温度对生物的作用可分为最低温度、最适温度和最高温度,即“三基点”温度。趋同适应:不同种类的生物生长在相同的环境条件下,往往形成相同(相似)的适应方式和途径,称为趋同适应。

趋异适应:同种生物的不同个体群,由于分布地区的间隔,长期接受不同环境条件的综合影响,不同个体群之间所产生的相应的生态变异。

第三章:思考题

第三章思考题

1、名词解释:种群、实际死亡率、年龄锥体、生命表、大发生、大崩溃、生态入侵、自疏现象、竞争、捕食、寄生、共生、他感作用、竞争排斥原理、生态位、基础生态位、实际生态位。

种群:在一定时间内占据一定空间的同种生物个体的集合。

实际死亡率:种群在特定环境条件下的死亡率(多数死于捕食者、疾病和不良气候)又称生态死亡率。

年龄锥体:不同年龄组在种群内所占比例或配置情况,即种群内各个体的年龄分布状况。生命表:是指列举同一种群在特定年龄中个体的死亡和存活比率的一张清单。

生态入侵:由于某种原因,某种新物种进入新分布区并得到迅速扩展蔓延的过程,称为生态入侵。

竞争:两种或更多种生物共同利用同一资源而产生的相互竞争作用。

捕食:一种生物攻击、损伤或杀死另一种生物,并以其为食的现象。

寄生:指一种生物从另一种生物的体液、组织或已消化物质获取营养并对宿主造成危害,一般不杀死宿主。如蛔虫和人。

互利共生:相互作用对两个种群必然有利,并发展到彼此不能离开而独立生存的程度。

他感作用:由生物体分泌到体外的化学物质对别种或本种其他个体发生影响的现象。

竞争排斥原理:具有相似环境要求的两个物种,为了争取有限的食物、空间等环境资源,大多不能长期共存,除非改变竞争手段或是两个物种发生生态分离;否则两者之间的竞争会导致竞争能力差的灭亡。称为竞争排斥原理。

生态位:在生态因子变化范围内,能够被生态元实际和潜在占据、利用或适应的部分,称作生态元的生态位。

基础生态位:生物群落中,能够为某一物种所栖息或利用的理论最大空间。

实际生态位:某一物种实际占有的生态位空间(这也是群落演替中物种的生境越来越特化的原因) 。

2、简述种群的基本特征。

1、空间特征

种群具有一定的分布区域,即占据一定空间。

分布区受非生物因素(气候、水文、地质)和生物因素(种间竞争、捕食、寄生)的影响。

2、数量特征

种群具有一定数量组成,且是变动的。

种群大小通常与该物种营养级及其生态学、生物学特性相关。

如捕食者种群个体数量总比猎物种群个体数量为少。

3、遗传特征

种群具有一定的基因组成,即一个基因库,区别于其他物种,但基因组成同样是处于变动之中。

3、种群的群体特征由哪些参数构成?

(一)出生率和死亡率

1、出生率:任何生物产生新个体的能力。(生产、孵化、出芽、分裂等)。

最大出生率或生理出生率、实际出生率

2、死亡率:指在一定时期内死亡的个体数。

最低死亡率、实际死亡率

(二)迁入和迁出

出生和迁入使种群的数量增加;死亡和迁出使种群的数量减少。

迁入和迁出即扩散有助于基因交流,防止近亲繁殖。

(三)种群的年龄结构和性比

种群的年龄结构:不同年龄组在种群内所占比例或配置情况(年龄锥体),即种群内各个体的年龄分布状况。

测定种群(特别是优势种)的年龄结构,可分析它的自然动态,预测未来。

年龄结构是种群及其所在群落动态趋势的主要指标。

种群性比

?性比:种群中雄性和雌性个体数目的比例。

?性比对种群配偶关系及繁殖潜力有很大的影响。

种群的雌雄比例:一雌一雄制、一雌多雄制、一雄多雌制

第一性比:受精卵雌雄比,受精卵♂/♀大致1:1。

第二性比:幼体到个体成熟时的雌雄比。

第三性比:充分成熟时的性比。

(四)种群存活率

种群存活率常以存活曲线表示。

存活曲线以对数形式表示在每一生活阶段存活个体的比率。

?基本类型

Ι型(凸型):哺乳动物、人、许多一年生植物。

Π型(直线型):鸟类、多年生一次结实植物。

Ⅲ型(凹型):低等动物、产卵鱼类、真菌等。

中间类型:大多数居于Ι和Π型。

4、比较种群指数增长模型和逻辑斯谛增长模型,举例说明指数增长模型在人口预测上的应用价值。

指数式增长模型:在无限的环境中,即环境中空间、食物资源是无限的,种群增长不随种群密度而变化,数量迅速增加,呈现指数增长,称为指数增长规律。又称为与密度无关的增长,或非密度制约性增长。分为种群离散增长模型和种群连续增长模型

指数增长规律的假定:1)种群的增长是无限的2)世代不重叠3)种群无迁入和迁出4)没有年龄结构

实例:1)温箱中培养的细菌的种群增长;2)很多昆虫的种群增长;3)某些小啮齿类动物的种群增长;4)人口的的种群增长。

应用:1)根据模型求人口增长率2)根据模型预测种群量加倍的时间3)估计种群受到干扰后恢复平衡的时间

逻辑斯谛增长模型:在空间、食物等资源有限的环境中,种群数量不可能长期按指数增长,受到种群密度的限制,出生率随密度的上升而下降,死亡率随密度上升而上升,称为逻辑斯谛增长又称为与密度有关的增长,或密度制约性增长。

微分方程: dN/dt = rN(1-N/K) ;积分方程: Nt = K/(1+eа-rt)

式中(1-N/K) 的生物学意义就是“剩余空间”或未利用的增长机会;

若N 0,(1-N/K) 1,空间未利用,种群接近于指数增长,种群潜在的最大增长能充分实现。

若N K,(1-N/K) 0,空间几乎全被利用。

逻辑斯谛增长规律的假定:

1)有一个环境容纳量或负荷量。

常用K值表示,当种群大小达到K值时,种群则不再增长。

2)种群增长率随密度上升而逐渐、按比例下降。

种群每增加一个个体,就对种群产生了1/K的抑制影响;若种群有N个个体就利用了N/K“空间”,可供种群继续增长的剩余空间就只有(1-N/K)了。

3)种群中密度的增加对其增长率的降低作用是立即发生,无时滞。

4)种群无迁入和迁出现象。

逻辑斯谛增长曲线的特点:

1)S型曲线有一个上渐近线,曲线渐进于k值,但不会超过这个最大值,即环境容纳量。2)曲线变化逐渐平滑。从曲线斜率看,开始变化速率慢后加快,在拐点处变化速率最快,

以后变慢。

3)具有五个时期:A、开时期(潜伏期):种群个体很少,密度增长缓慢B、加速期:种群的个体数量增多,密度增长加快C、转折期:N=K/2,密度增长最快D、减速期:N〉K/2,密度增长变慢E、饱和期:N=K,种群密度不增长

逻辑斯谛增长模型的实例和应用

实例:1)实验室培养的具有简单生活史的酵母菌、果蝇等中证实。

2)物种引入海岛和新栖息地,如环颈雉等。

意义:1)是许多两个相互作用种群增长模型的基础。

2)是渔捞、林、农业等时间领域中确定最大持续产量的主要模型。

3)参数r、k是生物进化对策理论中的重要概念。

5、什么是种群空间格局,主要有哪几种类型?

定义:组成种群的个体在其生命空间中的分布方式,或称为种群的内分布型或分布。

种群分布型:随机分布(少见)、均匀分布(少见)、聚集分布(多见)

随机分布:个体的分布是偶然性的,每个点上出现的机会相等资源分布均匀一致,种群个体间没有彼此吸引或排斥。如面粉中的黄粉虫均匀分布。

均匀分布:每个点上出现的个体数相等;种内竟争、自毒现象、虫害等,如人工栽培作物。群聚分布:种群内个体分布不均匀,形成许多密集的团块状。资源分布不均匀,母株为扩散中心,动物的社群行为。如鸟群、鱼群和兽群。

6、简述种群调节的几种理论。

种群调节:指种群大小的控制或者是指种群大小所表现的作用限度。

1、生物学派:生物学派代表Howard & Fiske (1911)对两种迁入害虫舞毒蛾及棕尾毒蛾的寄生性天敌进行了研究。认为选择性因子是调节种群的主要因子。

2、气候学派:气候学派Uvarov (1931)巨著《Insect and Climate》认为气象因子是控制种群的主要因子。

3、自调节理论:自然种群本身有调节能力,种群的增长反馈引起种群生物学、遗传学特性改变,导致死亡率增长,从而种群下降。

4、生态系统调节理论:种群作为生态系统中一环,其调节是在整个系统中通过各种相互作用来实现。

如云衫卷叶蛾幼虫的周期起落;针叶林生物量过大时,大树、老树易遭虫害,叶子全被吃光,下面小树则由于阳光、养分条件有利而成长,卷叶蛾则因天敌而下降。由此看来卷叶蛾是针叶林系统更新的必要成份。

5、进化学派:强调种群调节是在生态系统长期的协同进化发展而来的机制。

7、试比较R-选择和K-选择的主要特征。

r-选择:有利于增大内禀增长率的选择称为r-选择。r-选择的物种称为r-策略者(r-strategistis)。k-选择:有利于竞争能力增加的选择称为k-选择。k-选择的物种称为k-策略者(K-strategistis)。

特征比较:课本P82表格

8、R-K选择理论在生产实践中具有什么指导意义?不知道

9、种间关系有哪些基本类型?

类型A B 特点

竞争- - 彼此互相抑制

捕食- - A种杀死或吃掉B种

中性O O 彼此互不影响

共生+ + 彼此有利,分开后不能生活

合作+ + 彼此有利,分开能独立生活

附生+ O A种有益,B种无影响

偏害- O 对A有害,对B无利也无害

寄生+ - 对A有利,对B有害

11、什么是高斯假说与竞争排斥原理?

具有相似环境要求的两个物种,为了争取有限的食物、空间等环境资源,大多不能长期共存,除非改变竞争手段或是两个物种发生生态分离;否则两者之间的竞争会导致竞争能力差的灭亡。称为竞争排斥原理。

12、如何理解共生这一概念?共生有何生物学意义。

偏利共生:两种生物生活在一起,仅对一方有利,但对另一方无害。

互利共生:相互作用对两个种群必然有利,并发展到彼此不能离开而独立生存的程度。

第四章群落生态学

1、名词解释

群落:一定时间内居住在一定空间范围内的生物种群的集合,也称为生物群落。

群落交错区:是两个或多个群落之间的过渡区域。又称生态交错区或生态过渡带。

演替:指一个生物群落被另一个生物群落所代替的过程,以及随之而来的环境条件变化过程,是朝着一个方向连续的变化过程。

波动:是短期可逆的变化,一般不发生新种的定向代替。波动多数由群落所在地区气候条件的不规则变动引起。

生物多样性:指所有生物种类、种内遗传变异和它们与生存环境构成的生态系统的总称。可划分为4个层次: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和景观多样性。

边缘效应:在群落交错区,物种数目及种群密度比相邻群落有增大趋势,被称为边缘效应。红树林:分布于热带滨海地区,受周期性海水侵淹的一种淤泥海滩上生长的乔灌木植物群落。

2、生物群落的主要特征

一只龟借了一只猫的钟,却在狗洞里还粪便给人家。(龟、猫、钟、狗洞、还、粪便)规貌种构洞环分边

1)群落内物种有规律的共处,不同物种间相互影响,并存在优势现象。竞争、共生、附生、他感等。

2)群落具有一定的外貌。如植物群落的森林、灌丛、草丛的类型。

3)任何群落由一定的种类组成。种类组成是区别不同群落的首要特征。

4)具有一定的群落结构。包括形态结构、生态结构、营养结构。

5)群落具有一定的动态特征。如季节动态、年际动态、演替与演化。

6)形成群落环境,群落对其居住环境有影响。

7)群落具有一定的分布范围,并按一定规律分布。

8)群落具有边界特征。群落的边界可形成过渡带(称群落交错区),并导致明显的边缘效应。

3、群落种类组成及其研究意义

(1)优势种:对群落结构和群落环境的形成有明显控制作用的植物。

(2)建群种:优势层中的优势种称为建群种。

(3)亚优势种:个体数量与作用都次于优势种,但在决定群落环境方面仍起着一定作用的植物种类。

(4)伴生种:为群落常见种类,与优势种相伴存在,但不起主要作用。

(5)偶见种:在群落中出现频率很低的种类,种群本身数量稀少。

4、论述生物群落的结构特征

试卷P36 20题

5、群落物种多样性的梯度变化

(1)纬度梯度:从热带到两极随着纬度增加,群落物种多样性有逐渐减少的趋势。

(2)海拔梯度:随着海拔升高,在温度、水分、光照等因子综合作用下,多数情况下,群落物种多样性与海拔高度呈负相关。

(3)环境梯度:土壤中P、Mg、K(树林也要美甲)的水平与热带植物群落物种多样性之间存在着显著关系。

(4)时间梯度:大多数研究表明,在群落演替的早期,随着演替的进展,物种多样性增加。在群落演替后期当群落中出现非常强的优势种时,多样性会降低。

6、群落的垂直结构

群落的垂直结构主要指群落的分层现象。

陆地群落的分层与光的利用有关。森林群落从上往下,依次为乔木层、灌木层、草本层和地被层。

动物的分层主要与食物有关,其次还与不同层次的微气候条件有关。如森林鸟类,森林灌木层栖息着莺、苇莺;森林中层为山雀、啄木鸟等;林冠层为柳莺、交嘴和

戴菊等。

水生动物的分层取决于水中的透光、水温和溶解氧含量等。

按垂直方向分为:漂浮动物、浮游动物、游泳动物、底栖动物、附底动物、底内动物。

7、群落的时间结构

植物群落表现最明显的是季相,如温带草原外貌一年四季的变化。

动物群落时间结构主要表现为:

(1)群落中动物的季节变化。如鸟类迁徙;变温动物休眠和苏醒;鱼类洄游等。

(2)群落的昼夜变化。如昆虫、鸟类等的昼夜变化。

8、群落演替的类型

(1)按演替的起始条件划分为:

1)原生演替——开始于原生裸地(从来没有生物生长的地段)上的群落演替。

2)次生演替——开始于次生裸地(如森林砍伐迹地、弃耕地)上的群落演替。

顶极群落:经过演替(包括初级演替和次级演替)而达到的最终稳定状态的群落称为顶极群落。

(2)按基质的性质划分为:

1)旱生演替——演替从干旱缺水的基质上开始。

2)水生演替——演替开始于水生环境中,但一般都发展到陆地群落。

(3)按照演替的延续时间划分:世纪演替;长期演替;快速演替。

(4)按控制演替的主导因素划分为:内因性演替;外因性演替。

(5)按群落代谢特征划分为:自养性演替;异养性演替。

9、群落形成的过程

(1)开敞或先锋群落阶段(一些物种进来奠基)(2)郁闭未稳定的阶段(竞争激烈但最终趋于稳定)(3)郁闭稳定的阶段(发展为顶级群落)

10、原生演替系列

(1)旱生演替系列

?①地衣植物阶段②苔藓植物阶段③草本植物阶段④灌木植物阶段⑤乔木植物阶段

(2)水生演替系列

①自由漂浮植物阶段②沉水植物阶段③浮叶根生植物阶段④挺水植物阶段⑤湿生草本植物阶段⑥木本植物阶段

11、群落的分类

植被型组、植被型、植被亚型,

群系组、群系、亚群系,

群丛组、群丛、亚群丛。

第五章生态系统

1、名词解释:生态系统、食物链、食物网、营养级、1/10定律、初级生产量、次级生产量生态系统:在一定空间内,生物和非生物成分之间,通过不断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而相互作用、相互依存,构成的一个生态学功能单位。

食物链:生产者所固定的能量和物质,通过一系列取食和被取食关系在生态系统中传递,生物按其食物关系排列的链状顺序。

食物网:在生态系统中,一种生物往往以多种生物为食,食物链彼此交错连结形成一个网状结构。

营养级是食物网内从生物到生物的消费者阶梯,处于食物链某一环节上所有生物种的总和。1/10定律:在自然生态系统中,营养级之间能量的转化,大致十分之一转移到下一个营养级,以组成生物量,十分之九被消耗掉,因而称为十分之一定律,或林得曼(Lindeman)定律。初级生产量(第一性生产量):植物所固定的太阳能或所制造的有机物质的数量。

次级生产量:生态系统中初级生产以外的生物生产,即消费者利用初级生产的产品进行新陈代谢,经过同化作用形成异类生物自身物质的生产量,称为次级生产量,亦称第二性生产量。

2、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特点。

1)能量转换符合热力学第一定律(能量转化和守恒)。

2)能量流动是单方向、非循环的。

3)能量沿食物链方向流动,逐级递减。每经一个营养级的剩余能量为原有能量的1/10,其余的都消耗了。

原因:1)各营养级消费者不可能100%利用前一营养级的生物量;

2)各营养级的同化作用也不是100% ,总有一部分不被同化;

3)生物维持生命过程中进行新陈代谢,总要消耗一部分能量。

3、初级生产量的限制因素有哪些?作水域和陆地两大生态系统间的比较。

影响的主要因子有光、水、营养元素、植物类型、污染等。

(1)光:光质、光强、光量及光照时间都是影响因素。

我国兰州以西辐射较强;东半部辐射量较少,其中华北平原和内蒙古较高;长江流域较低,尤其成都平原最低。

(2)光合途径:植物光合作用途径不同,直接影响到初级生产力的高低。

(3)污染对初级生产量的影响。

污染物质被排入大气、土壤和河流,进入生态系统后,引起初级生产的下降,严重的污染还使绿色植物生产衰减,使生态系统结构及作用发生变化。

水域与陆地的比较:

(1)陆地比水域的初级生产量大。

陆地占地球表面1/3,而初级生产量占全球的2/3。主要原因是海洋中的大洋区缺乏营养物质,其生产力很低,平均仅125 g/m2.yr,有“海洋荒漠之称”。

(2)陆地上初级生产量有随纬度增加逐渐降低的趋势。

以热带雨林生产力为最高,平均为2200 g/m2.yr。

由热带雨林→温带常绿林→落叶林→北方针叶林→稀树草原→温带草原→荒漠,依次减少。

太阳辐射、温度和降水是导致初级生产量随纬度增大而降低的原因。

(3)海洋中初级生产量由河口湾向大陆架和大洋区逐渐降低。

河口湾由于有大陆河流的辅助输入,它们的净初级生产力平均为1500 g/m2.yr,产量较高。

4、初级生产量测定方法有哪些?

(1)收获量测定法

定期收割植被,烘干至恒重;此法适宜估计农作物和牧场的初级生产力;多次取样比较准确。(2)黑白瓶法(氧气测定法):多用于水生生态系统。基本原理:测定水中含氧量的变化,利用光合作用方程计算出总初级生产量。

(3)CO2测定法

原理同黑白瓶法,适宜于陆生生态系统。

(4)放射性标记物测定法:适宜水生生态系统。

(5)叶绿素测定法

原理:植物叶绿素含量与光合作用量和光合作用率之间的密切产量关系。

5、分解过程的特点和速率决定于哪些因素?

1)有机质的分解过程受物质的性质、发生作用的生物及分解过程中的理化条件的控制。2)影响土壤微生物活动的因素都是影响有机质转化的因素。这些因素包括土壤温度、土壤湿度和通气状况、土壤pH值等。

6、自养生态系统和异养生态系统的区别有哪些?

7、简述水的循环?

1、水循环

(1)水循环途径:水受到太阳辐射而蒸发进入大气,并聚集为云、雨、雪、雾等形态,其中一部分降至地表。到达地表的水:1)一部分直接流入江河,汇入海洋;2)一部分渗入土壤:为植物吸收利用,通过地下迳流进入海洋。

植物吸收的水分中,大部分用于蒸腾,小部分为光合作用形成同化产物,进入生态系统,后经过生物呼吸与排泄返回环境。

(2)水循环的调节:靠蒸发与降水来调节。

(3)人类对水循环的影响:修筑水库等可扩大自然蓄水量;而围湖造田又使自然蓄水容积减小;地下水的过度开采利用,使某些地下水位和水质量下降

8、简述碳的循环?

(1)碳循环途径

①植物通过光合作用,把大气中的CO2固定,转化为碳水化合物;

②光合作用产物供各营养级利用、重组、呼吸、分解等,以CO2形式回到大气;

③通过燃烧煤炭、天然气、石油等产生的CO2 。

④脱离循环,被永久禁锢。

(2)碳在生态系统中循环不平衡引起的生态效应

CO2 增加,引起温室效应,致使全球变暖,将产生对6 个生物层次的潜在影响:

1)生物圈:海平面上升,淹没海岸湿地,陆地生物区变化。

2)生态系统

●农业生态系统:农作物减产;病虫害加重;影响牲畜食。

●森林生态系统:导致干旱、增加森林大火风险。森林害虫增加,影响森林对物质的吸收。

●水生生态系统:使海洋静水层和沉淀层的微生物活动加快,水中含氧量减少,影响许多海洋动物的生存;导致藻类繁殖速度加快,使鱼类产量减少。

3)生物群落:影响生物群落结构,使植物群落中有些优势种竞争能力下降。

4)物种:加速物种的灭绝;加速某些物种的迁移。

5)种群:改变某些植食性动物的食性,导致某些种群的互相作用强度增强。

6)个体:提高水分利用,提高光合作用,促进作物生长,改变植物形态结构。

(3)保持碳循环相对平衡的生态对策

1)减少CO2 的排放

2)大力开展对CO2 的吸收,固定和利用

9、简述氮的循环?

(1)氮循环中的主要作用(固氮作用)

1)生物固氮(最重要途径),

2)闪电、宇宙射线、火山爆发活动等的高能固氮

3)工业固氮(化肥制造)

(2)氮循环的主要过程

动植物排泄物或残体等经微生物分解为CO2、H2O和NH3返回环境,NH3可被植物再次利用,进入新的循环。

10、简述磷的循环?

(1)磷循环的途径

岩石经风化释放的磷酸盐和农田施用的磷肥,被植物吸收,含磷有机物沿两条支路循环:1)沿食物链传递,以粪便、残体归还土壤;

2)以枯枝落叶、秸秆归还土壤。经土壤微生物分解,转变为可溶性磷酸盐,可再次被植物吸收利用,这是磷的生物小循环。

(2)也有部分磷脱离生物小循环进入地质大循环,支路有两条:

1)动植物遗体磷矿化;

2)磷流入海洋。

11、气相型循环物质与沉积型循环物质在生态系统中循环有哪些异同?

(1)气相型:其贮存库是大气和海洋。气相循环把大气和海洋相联系,循环迅速,具有明显的全球性。

如CO2、N2、O2 和水等。气相循环与全球性三个环境问题(温室效应,酸雨,臭氧层破坏)密切相关。

(2)沉积型:矿物元素贮存在地壳里。经过自然风化和开采冶炼,从岩石中释放出来为植物吸收,并沿食物链转移,经微生物的分解再返回环境。一部分在土壤中,一部分随水汇入海洋,经过沉降、淀积和成岩作用变成岩石,当岩石被抬升并遭受风化作用时,该循环才算完成。

这类循环缓慢易受干扰。沉积循环通常无全球性影响。

12、有毒物质在生态系统中循环有哪些特点?

1)在食物链营养级上进行循环流动并逐级浓缩富集;

2)在生物体代谢过程中不能被排泄而被生物体同化,长期停留于生物体内;

3)有些有毒有害物质不能分解而相反经生态系统循环后使毒性增加。

因此,有毒物质的生态系统循环与人类的关系最为密切,但也最为复杂。

13、生态系统有哪些功能?

一、生态系统的生产功能

生态系统最显著的特征之一是生产力,生产者为地球上一切异养生物提供营养物质,是全球

生物资源的营造者。而异养生物对初级生产物质进行取食加工和再生产而形成次级生产。初级生产和次级生产为人类提供几乎全部食品和工农业生产原料。

二、生态系统的服务功能

1.生物多样性的维护

生物多样性是自然生态系统生产和生态服务的基础和源泉,为人类提供了食物来源等。2.传粉、传播种子的功能

在已知繁殖方式的24 万种植物中,约有22万种植物的种子(包括农作物),需要动物帮助传播扩散。参与授粉的野生动物有10万种以上。

3.生物防治功能

世界各国因为虫害损失粮食约10~15%,棉花约20~25%。在自然生态系统中,这些有害生物往往受到天敌的有效控制。

利用天敌或某些生物的代谢物去防治有害生物,称为生物防治(biological control)。

4.保护和改善环境质量功能

空气、水和土壤中的有毒物质可以被生物吸收和降解,环境质量得到改善。

先锋生物群落的组建表明生态破坏的终结和生态重建的开始。可以使环境质量得到逐步改善。

5.土壤形成及其改良功能

在土壤形成的过程中,土壤生物参与土壤有机质的捣碎、分解和腐烂等过程,从而提高土壤肥力。

6.减缓干旱和洪涝灾害

森林和植被在减缓干旱和洪涝灾害中起着重要作用,成为水利的屏障。

植被破坏会改变局部水分循环过程,大大增加地表径流和水土的流失。造成一系列生态环境恶化问题。

7.净化空气和调节气候

绿色植物有防治大气污染、净化空气、调节气候的功能。

14、生态平衡破坏的原因及其解决对策。

1、发生的原因

1)生物种类的改变。

2)生态系统结构的破坏(物种减少、食物链破坏)。

3)环境破坏,污染物增加。

4)大型工程等(人为因素);天灾,如地震(自然因素)。

2、解决生态平衡失调的对策

时刻关注生态系统,尽早发现失调信号。以生态学原理为指导保护生态系统,预防生态失调。1)协调人与自然的矛盾,实行利用和保护兼顾的策略。其原则是:

①收获量要小于净生产量;

②保护生态系统自身调节机制(保护森林植被,保护生物多样性);

③用养结合;

④实施生物能源的多级利用。

2)提高生态系统抗干扰能力,建设高产、稳产的人工生态系统。

3)注意政府的干预和政策的调节。

4)正确处理几种关系:

①正确处理保持生态平衡与开发资源的关系;

②正确安排环境供需相对平衡;

③维持生物间的制约关系;

④妥善处理部分与全局的关系,使生态系统处于优化状态。

15、举例分析我国垂直地带性更替规律。

山体植被垂直带分布,与山体所处的纬度开始到极地为止的水平植被带分布顺序相对应。

如黄山位于中亚热带地区,植被垂直带谱如下:

1)500~1100米,常绿阔叶林;

2)900~1250米,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

3)1200~1500米,落叶阔叶林;

4)1400~1750米,山地矮林和山地灌丛;

5)1600~1840米,山地草甸;

6)﹤800米,马尾松林;

7)﹥800米,台湾松林。

如天山北坡山地的植被垂直分布大致如下:

1)500~1000米,荒漠带;

2)1000~1700米,山地荒漠草原和山地草原带;

3)1700~2700米,山地针叶林带;

4)2700~3000米,亚高山草甸带;

5)3000~3800米,高山草甸、高山垫状植被和终年冰雪带。

16、分析我国陆地生态系统类型的纬向地带性和经度地带性更替规律。

1、我国植被纬度地带性分布规律

1)东部湿润森林区,自北向南依次为:寒温带针叶林→温带落叶阔叶林→北亚热带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南亚热带季风常绿阔叶林→热带雨林、季雨林。2)西部内陆腹地,受强烈的大陆性气候影响,由于青藏高原的隆起,从北至南出现的一系列东西走向的巨大山系,打破了原有的纬度地带性。自北向南变化为:温带荒漠、半荒漠带→暖温带荒漠带→高寒荒漠带→高寒草原带→高寒山地灌丛草原带。

2、我国植被经度地带性分布规律

我国温带地区表现较明显,从东南至西北变化规律为:森林地带→森林草原地带→草原地带→半荒漠、荒漠地带。

17、红树林生态系统有哪些特点?

植物:1)主要由红树科种类组成,其次为马鞭草科、海桑科、爵床科种类。

?2)终年常绿,林相整齐,结构简单,多为低矮性群落。

?3)具支柱根、呼吸根及旱生、盐生特点。

动物:哺乳类种类和数量较少。两栖类大都避开这种咸淡水环境。鸟类以苍鹭、鸬鹚、翠鸟和鹗等较为常见。鱼类以弹涂鱼最多。另有多种蟹类、藤壶类、蚊类等生活在其中。

第六章应用生态学

全球变暖:指地球表层大气、土壤、水体及植被温度年际间缓慢上升。

温室效应:大气中对长波辐射具有屏蔽作用的温室气体浓度增加使较多的辐射能被截留在地球表层而导致温度上升。

恢复生态学:研究生态系统退化的原因、退化生态系统恢复与重建的技术与方法、生态学过程与机理的科学。

1、全球变化的主要现象

(1)温室气体浓度增加(2)全球气温升高(3)海平面上升(4)土地利用和覆盖的变化(5)生态系统及生物多样性的变化

2、环境问题分类

(1)环境污染(2)生态环境的破坏

3、温室效应

后果:1)全球变暖,将使全球海平面上升2)造成全球大气环流调整和气候带向极地扩展3)全球变暖将导致农作物减产,病虫害加重4)气温升高还会引起和加剧传染病流行

对策:1)减少大气中的CO22)适应(建坝、培育农作物新品种)3)削减CO2的排放量4、臭氧层破坏

后果:1、危害健康2、破坏生态平衡(动物白内障、打乱食物链物种灭绝、影响植物和农作物)3、光化学烟雾对地面大气污染4、加速雕塑、绘画、橡胶等老化,减少寿命。

控制臭氧层破坏的途径和政策:减少氟氯烃使用

5、酸雨:

酸雨:被大气中的酸性气体污染,pH值小于5.65的雨叫酸雨;pH值小于5.65的雪、雾分别叫酸雪、酸雾。

燃煤中的杂质硫(如形成SO2)是引起我国酸雨的主要原因。

危害:1、水(酸化、死亡、种群减少)2、土壤(酸化、肥力、减产,可投入石灰)3、森林4、文物、建筑物、桥梁4、人健康(直接:酸雨肺。间接:土壤影响食物)

措施:1、减少酸性气体排放2、使用新能源3、汽车尾气净化4、发展沼气使用低硫煤5、控制工业SO2排放6、加强环保意识7、保护植被植树造林

6、其他:

我国水土流失最严重的的地区是黄土高原、引起地面沉降有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两方面。

杨持_生态学课后习题部分答案

1.试述生态学的定义、研究对象与范围? 生态学的定义:生态学是研究生物及环境间相互关系的科学。 研究对象与范围:从分子到生物圈都是生态学研究的对象。 2.什么是环境,生态学环境指什么? 环境则指生物生活中的无机因素、生物因素和人类社会共同构成环境系统。生态学环境是指某一特定生物体或生物群体以外的空间,以及直接或间接影响该生物体或生物群体生存的一切事物的总和。 3.种的生态幅:每一个种对环境因子适应范围的大小即生态幅(ecological amplitude),这主要决定于各个种的遗传特性。 8.比较种群指数增长模型(Z)和逻辑斯谛增长模型(L)。 A前者适用于资源无限的条件下,后者适用于资源有限的条件下。B.种群指数增长模型是与密度无关的增长模型,逻辑斯谛增长模型是与密度有关的增长模型。C 。Z的增长曲线呈“J”型;L的增长曲线呈“S”型。 9.什么是种群空间格局,主要有哪些类型?<附:成因> 种群空间格局(spatial pattern)定义:组成种群的个体在其生活空间中的位置状态或布局,称为种群空间格局或内分布型。 三种类型①均匀型②随机型③成群型 成因:(1)均匀分布产生的主要原因是种群内个体间的竞争,另一原因是分泌有毒物质于土壤中以阻止同种植物籽苗的生长(2)随机分布比较少见,因为只有在环境的资源分布均匀一致的情况下或种群内个体间没有彼此吸引或排斥时才易产生随机分布(3)成群分布是最长见的内分布型a.环境资源分布不均匀,富饶与贫乏相嵌。b.植物传播种子的方式使其以母株为扩散中心。c.动物的社会行为使其结合成群。 10.试比较r-选择和K-选择的主要特征。r-K选择理论在生产实践中具有怎样的指导意义? 项目r—选择k——选择 气候多变,不确定,难以预测稳定,较确定。可预测 死亡具灾变性,无规律。非密度制 约 比较有规律,密度制约 存活幼体存活率低幼体存活率高 数量时间上变动大,不稳定,远远 低于环境承载力 时间上稳定,通常接近K值 种内种间 关系 多变,通常不紧张经常保持紧张 选择倾向 1 发育快 2增长力高 3提高生育 4体型小 5一次繁殖1发育绶漫2竟争力高3延迟生育4体型大5多次繁殖 寿命短,通常少于一年长,通常大于一年 最终结果高繁殖力高存活力 12.何谓种内与种间关系,种间关系有哪些基本类型。 存在于各个生物种群内部的个体与个体之间的关系称为种内关系,而将生活于同一环境中的所有不同物种之间的关系称为种间关系。

[指南]《普通生态学》复习思考题.docx

《普通生态学》复习思考题 第一章绪论 名词概念: 生物圈、GAM学说 复习思考题: 1、生态学的定义及主要研究内容。 2、生态学的研究层次有哪些?这些层次在生态学不同的发展时期各有哪些偏重? 3、现代生态学的发展冇哪些特点? 4、比较三类生态学研究方法的利弊。 第一部分有机体与环境 名词概念 物种(种)、环境、生态因子、耐受性定律、生态幅、适应组合、趋同适应、生活型、有效积温法则、Bergman规律Allen规律、驯化、气候驯化、内稳态、生物学零度、内温动物、异温动物 复习思考题: 1、生态因子作用有什么特点? 2、大环境和小环境对生物的生态效应有何不同?举例说明。 3、内稳态生物和非内稳态生物在适应环境的方式、能力上冇何差异?内稳态生物如何保持其稳态机制的? 4、举例说明什么是适应组合?生物为什么要出现适应组合? 5、低温和高温对生物会产生哪些影响?植物和动物如何在形态、生理、行为上进行适应? 6、什么叫有效积温?利用它在实际生产中有哪些价值? 7、水环境和陆生环境有哪些不同?植物在适应方式上又有何不同? 8、水生动物和陆生动物在对水因了方面的适应中主要面临哪些才盾?它们又如何适应? 9、试举例分析特定生境中某一生态因子与生物的关系? 10、比较以光为主导因子的植物生态类型的特征。 11、火的生态作用 第二部分种群生态学 名词或概念: 单-体牛物、构件生物、密度、相对密度、标志重捕法、年龄结构、性比、生命表、内禀增长率、生态入侵、遗传漂变、中性学说、渐变群、工业黑化、适应辐射、R-策略、K-策略、-K连续体、社会等级、领域性、协同进化、生态位、他感效应、内分布型、迁入、迁出、自疏、寄生 复习思考题: 1、为什么说种群是物种在自然界存在的基木单位和进化单位?

基础生态学课后习题答案

《基础生态学》(第二版) 牛翠娟、娄安如、孙儒泳、李庆芬高等教育出版社 课后思考题答案 第一章绪论 1、说明生态学定义。 生态学就是研究有机体与环境相互关系的科学,环境包括非生物环境与生物环境。生物环境分为种内的与种间的,或种内相互作用与种间相互作用。 2、试举例说明生态学就是研究什么问题的,采用什么样的方法。 生态学的研究对象很广,从个体的分子到生物圈,但主要研究4个层次:个体、种群、群落与生态系统。 在个体层次上,主要研究的问题就是有机体对于环境的反应;在种群层次上,多度与其波动的决定因素就是生态学家最感兴趣的问题,例如种群的出生率、死亡率、增长率、年龄结构与性比等等;在群落层次上,多数生态学家在目前最感兴趣的就是决定群落组成与结构的过程;生态系统就是一定空间中生物群落与非生物环境的复合体,生态学家最感兴趣的就是能量流动与物质循环过程。 生态学研究方法可以分为野外的、实验的与理论的三大类。 3 第二章有机体与环境 1、概念与术语 环境就是指某一特定生物体或生物群体周围一切的总与,包括空间及直接或间接影响该生物体或生物群体生存的各种因素。 生态因子就是指环境要素中对生物起作用的因子,如光照、温度、水分等。 生态福就是指每一种生物对每一种生态因子,在最高点与最低点之间的范围。 大环境指的就是地区环境、地球环境与宇宙环境。 小环境指的就是对生物有直接影响的邻接环境。 大环境中的气候称为大气候,就是指离地面1、5m以上的气候,由大范围因素决定。 小环境中的奇虎称为小气候,就是指近地面大气层中1、5m以内的气候。 所有生态因子构成生物的生态环境,特定的生物体或群体的栖息地生态环境称为生境。 对动物种群数量影响的强度随其种群密度而变化,从而调节种群数量的生态因子,称为密度制约因子。 可调节种群数量,但其影响强度不随种群密度而变化的生态因子,称为非密度制约因子。 任何生态因子,当接近或超过某种生物的耐受性极限而阻止其生存、生长、繁殖或扩散时,这个因素称为限制因子。 广温性就是指生物对环境中的温度因子的适应范围较宽,这种生物对温度耐受限度较广的特点。具有这种特点的动物叫做广温性动物。 狭温性就是指生物对环境中的温度因子的适应范围较窄,这种生物对温度耐受限度较窄的特点。具有这种特点的动物叫做狭温性动物。 2、什么就是最小因子定律?什么就是耐受性定律? 利比希在1840年提出“植物的生长取决于那些处于最少量状态的营养元素”。其基本内容就是:低于某种生物需要的最小量的任何特定因子,就是决定该种生物生存与分布的根本因素,这就就是利比希最小因子定律。 Shelford于1913年提出了耐受性定律:任何一个生态因子在数量上或质量上的不足或过多,即当其接近或达到某种生物的耐受限度时会使该种生物衰退或不能生存。

最新环境生态学导论-思考题答案

第一章 1.阐述你对生态圈各圈层关系的认识 生态圈由生物圈和生命支持系统组成,包括大气圈、水圈、岩石圈和能量。大气圈是动植物最直接的生命系统,没有大气圈提供氧气和CO2,无法进行氧循环和碳循环;水循环通过大气圈运动而实现的,大气环流还调节了气候,使之较适合生物生存。水圈中水是生命存在的基本条件,水循环保证地球水量的动态平衡。岩石圈的表层即土壤层,是一个特殊的生命子系统,在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初级生产中发挥重要作用。 2.举例说明你对人类活动与环境问题两者关系的看法 参考:人类社会进入21世纪以后,以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为主要特征的环境问题,呈现出形势继续严峻与人类社会的努力不断增强相交织攀升的状态。一方面,资源利用与环境保育的矛盾仍然是制约世界各国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难点,长期积累的诸多全球性环境问题,如资源枯竭、全球气候变暖、自然生态系统功能退化以及突发性环境和生态灾害频发等还在继续发展;另一方面,人类正在用智慧,通过技术、管理和行为三个层面的整合,加大了解决自身生存、经济发展和环境保育三者间诸多矛盾的力度。 举例的话,就拿那些环境问题好了。比如,全球气候变暖。 3.你认为环境生态学与经典生态学有何不同? 4.简述环境生态学的学科任务。 研究生物圈系统和各支持系统在人类活动干扰下的演变过程、相互作用的机制和规律以及变化效应及危害,寻求受损生态系统和环境要素修复或重建的各种生态学措施。

第二章 3.你对生物多样性的生态学意义是如何理解的? ①生物量和生产力的形成;②土壤结构、养分代谢和分解过程;③系统中水分的分布、循环和平衡;④景观结构与性质;⑤系统中物种的相互作用与关系。 5.请举例说明“有效积温法则”在农业生产和虫害防治中的作用? 有效积温法则:在生长发育过程中,需要从环境中摄取一定的热量才能完成某一阶段的发育。而且某一特定的生物类别各发育阶段所需的总热量是一个常数 8.环境因子生态作用的一般规律包括哪几个方面。 (一)环境因子与生态因子:生态因子和环境因子是两个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概念。环境因子具有综合性和可调剂性,它包括生物有机体以外所有的环境要素。而生态因子更侧重于环境要素中对生物起作用的部分。 (二)环境因子作用的一般特征:①环境因子的综合作用;②主导因子及特点;③直接作用和间接作用;④环境因子作用的阶段性;⑤环境因子的不可代替性和补偿作用。 (三)环境因子的限制性作用。

普通生态学期末考试六套试题和答案解析

WORD格式.整理版 一、解释下例术语(本题5小题,每题3分,共15分) 参考答案: 1、Ecological Amplitude:生态幅,每一种生物对每一种生态因子都有耐受一个范围,其范 围就称为生态辐。 2、Dominant Species:优势种,指群落中对群落的结构和群落环境的形成有明显控制作用的 物种。 3、Niche:生态位,指生物在群落或生态系统中的地位和角色,是物种所有生态特征的总和。 4、Biodiversity:生物多样性。生物多样性是指生命有机体及其赖以生存的生态综合体的多 样性和变异性。生物多样性可以从三个层次上描述,即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生态系统与景观多样性。 5、Biosphere:生物圈;地球上的全部生物和一切适合生物栖息的场所,包括岩石圈的上层、全部水圈和大气圈的下层。 评分标准: (1)英文需翻译成规范的中文名词,不能正确给出的扣1分; (2)要求给出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只简单给出概念本义而未能扩展的扣1分。 二、比较分析以下各组术语(本题3小题,每题5分,共10分) 参考答案 1、趋同适应与趋异适应 趋同适应:不同物种在相似的大环境条件下,可能在生理、行为和形态等方面会表现出相似性。这样导致了不同物种相同的生活型。 趋异适效应:指在不同的环境条件下,同一个物种面对不同的生态压力和选择压力,在生理、行为和形态等方面会有不同的调节,这导致了生态型。 趋同适应与趋异适应都是物种为适应环境条件的而表现出的特性。 2、层片与层次 层片:每一层片均由相同生活型和相似生态要求的不同植物所构成的机能群落。 层片作为群落的结构单元,是在群落产生和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的。层片具有如下特征: ⑴属于同一层片的植物是同一个生活型类别。 ⑵每一个层片在群落中都具有一定的小环境,不同层片的小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构成了群落 环境。 ⑶层片的时空变化形成了植物群落不同的结构特征。 层次:群落中植物按高度(或深度)的垂直配置,就形成了群落的层次,强调群落的空间 结构。群落的成层性保证了植物群落在单位空间中更充分地利用自然环境条件。陆生群落的优质.参考.资料

杨持-生态学课后习题部分答案

杨持-生态学课后习题部分答案

1.试述生态学的定义、研究对象与范围? 生态学的定义:生态学是研究生物及环境间相互关系的科学。 研究对象与范围:从分子到生物圈都是生态学研究的对象。 2.什么是环境,生态学环境指什么? 环境则指生物生活中的无机因素、生物因素和人类社会共同构成环境系统。生态学环境是指某一特定生物体或生物群体以外的空间,以及直接或间接影响该生物体或生物群体生存的一切事物的总和。 3.种的生态幅:每一个种对环境因子适应范围的大小即生态幅(ecological amplitude),这主要决定于各个种的遗传特性。 8.比较种群指数增长模型(Z)和逻辑斯谛增长模型(L)。 A前者适用于资源无限的条件下,后者适用于资源有限的条件下。B.种群指数增长模型是与密度无关的增长模型,逻辑斯谛增长模型是与密度有关的增长模型。 C 。Z的增长曲线呈“J”型;L的增长曲线呈“S”型。 9.什么是种群空间格局,主要有哪些类型?<附:成因> 种群空间格局(spatial pattern)定义:组成种群的个体在其生活空间中的位置状态或布局,称为种群空间格局或内分布型。 三种类型①均匀型②随机型③成群型 成因:(1)均匀分布产生的主要原因是种群内个体间的竞争,另一原因是分泌有毒物质于土壤中以阻止同种植物籽苗的生长(2)随机分布比较少见,因为只有在环境的资源分布均匀一致的情况下或种群内个体间没有彼此吸引或排斥时才易产生随机分布(3)成群分布是最长见的内分布型 a.环境资源分布不均匀,富饶与贫乏相嵌。b.植物传播种子的方式使其以母株为扩散中心。c.动物的社会行为使其结合成群。 10.试比较r-选择和K-选择的主要特征。r-K选择理论在生产实践中具有怎样的 存在于各个生物种群内部的个体与个体之间的关系称为种内关系,而将生活于同一环境中的所有不同物种之间的关系称为种间关系。

海洋生态学课后思考题答案全

第一章生态系统及其功能概论 1 生态系统概念所强调的核心思想是什么? 答: 生态系统概念所强调的核心思想主要强调自然界生物与环境之间不可分割的整体性,树立这种整体性思想使人类认识自然的具有革命性的进步。生态系统生物学是现代生态学的核心。 2 生态系统有哪些基本组分?它们各自执行什么功能? 答:生态系统的基本组成成分包括非生物和生物两部分。 非生物成分是生态系统的生命支持者,它提供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活动的栖息场所,具备生物生存所必须的物质条件,也是生命的源泉。 生物部分是执行生态系统功能的主体。可分为以下几类: 生产者:能利用太阳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是地球上一切生物的食物来源,在生态系统中得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中居首要地位。 消费者:它们之间或者间接的依靠生产者制造的有机物为食,通过对生产者的摄食、同化和吸收过程,起着对初级生产者的加工和本身再生产的作用。 分解者:在生态系统中连续的进行着与光合作用相反的分解作用。 3生态系统的能量是怎么流动的?有什么特点? 答: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过程是能量通过营养级不断消耗的过程。其特点如下: (1)生产者(绿色植物)对太阳能利用率很低,只有1%左右。 (2)能量流动为不可逆的单向流动。 (3)流动中能量因热散失而逐渐减少,且各营养层次自身的呼吸所耗用的能量都在其总产量的一半以上,而各级的生产量则至多只有总产量的一小半。 (4)各级消费者之间能量的利用率平均为10%。 (5)只有当生态系统生产的能量与消耗的能量平衡的,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才能保持动态的平衡。 4 生态系统的物质是怎样循环的?有什么特点? 答: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通过生态系统中生物有机体和环境之间进行循环。生命所需的各种元素和物质以无机形态被植物吸收,转变为生物体中各种有机物质,并通过食物链在营养级之间传递、转化。当生物死亡后,有机物质被各种分解者分解回到环境中,然后再一次被植物吸收,重新进入食物链。生态系统的营养物质来源于地球并被生物多次利用,在生态系统中不断循环,或从一个生态系统转移到另外一个生态系统。物质循环的特点:1、全球性;2、往复循环;3、反复利用。 5生态系统是怎样实现自我稳态的? 答:生态系统通过负反馈机制实现自我调控以维持相对的稳态。负反馈能够使生态系统趋于平衡或稳态。生态系统中的反馈现象十分复杂,既表现在生物组分与环境之间,也表现于生物各组分之间和结构与功能之间。在一个生态系统中,当被捕食者动物数量很多时,捕食者动物因获得充足食物而大量发展;捕食者数量增多后,被捕食者数量又减少;接着,捕食者动物由于得不到足够食物,数量自然减少。二者互为因果,彼此消长,维持着个体数量的大致平衡。这仅是以两个种群数量的相互制约关系的简单例子。说明在无外力干扰下,反馈机制和自我调节的作用,而实际情况要复杂得多。所以当生态系统受到外界干扰破坏时,只要不过分严重,一般都可通过自我调节使系统得到修复,维持其稳定与平衡。 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是有限度的。当外界压力很大,使系统的变化超过了自我调节能力的限度即“生态阈限”时,它的自我调节能力随之下降,以至消失。此时,系统结构被破坏,功能受阻,以致整个系统受到伤害甚至崩溃,此即通常所说的生态平衡失调。 6能进行光合作用的生物出现后对促进生物进化、增加地球上的生物多样性有何重大意义? 答 :

环境生态学课程试题答案

附件1: 课外作业习题集答案 第一章绪论 一、选择题 A、A、 B、A 二、填空题 1、环境、可持续发展; 2、人类活动、生态环境; 3、退化原因、恢复与重建 三. 简答题 1、环境生态学的主要研究内容是什么 答:环境生态学的主要研究内容包括四个方面:(1)人为干扰下生态系统内在变化机制和规律研究(1分);(2)生态系统受损程度及危害性的判断研究(1分);(3)各类生态系统的功能和保护措施的研究(1分);(4)解决环境问题的生态学对策研究(1分)。总之,运用生态学,保护和合理利用自然资源,治理污染和破坏的生态环境,恢复和重建受损的生态系统,实现保护环境与发展经济的协调,以满足人类生存和发展需要,使环境生态学研究的核心内容(1分)。 2、环境生态学的学科任务和发展趋势是什么 答:环境生态学主要的学科任务是:研究以人为主体的各种环境系统在人类活动的干扰下,生态系统演变过程、生态环境变化的效应以及相互作用的规律和机制,寻求受损生态环境恢复和重建的各种措施(2分)。进入21世纪后,其学科内容和任务不断丰富,环境科学将更为关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1)人为干扰的方式及强度;(2)退化生态系统的特征判定(1分);(3)人为干扰下的生态演替规律;(4)受损生态系统恢复和重建技术;(5)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评价(1分);(6)生态系统管理;(7)生态规划和生态效应预测(1分)。 第二章生物与环境 一、选择题 C、B、A、A、C、A、A、 D、B、B、D、B、B、A、C、A、D、A、B、B 二、多项选择题 1、A、B、C; 2、B、C、D ; 3、B、C、D; 4、B、C、D 三、名词解释题 1、最小值定律:最低量定律是德国化学家利比希(Liebing)提出的,他在研究谷物产量时发现,植物生长不是受需要量大的营养物质影响,而是受那些处于最低量的营养物质成分影响,如微量元素等,后来人们把这种为利比希最小值定律。

生态学课后练习题参考答案

《普通生态学》练习题参考答案 第一章绪论 1、如何理解生物与地球环境的协同进化? 答:地球的生命起源于35亿年前,那时地球的表面为还原性大气;缺少氧气,没有臭氧层。这些条件对今天的生物非常有害,但却正是原始生命得以形成的环境。 约在30亿年之前开始形成光合自氧生物,蓝绿藻为主,逐渐改变了大气成分,氧化大气出现;氧化大气的形成为绿色植物的登陆创造了条件。大气圈中保证生物呼吸的氧气和稳定的CO2含量,以及保护地表生命的臭氧层,都是生物长期作用的结果。 并且生物不断适应地球环境,而进化形成现今丰富多样的生物世界;自7亿年有动植物以来,累计生物总质量是地球总质量的1000倍;生物转移的物质总质量要比其自身的质量大许多倍。因此可以认为适于生物生存的地球环境是生物与地球协同进化的结果,而这种环境又靠生物来维持与调控。 2、试述生态学的定义、研究对象与范围。 答:生态学是研究生物及环境间的相互关系的科学,环境包括无机和有机环境。生态学研究的对象从生物大分子、基因、细胞、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直到生物圈,经典研究个体及以上层次。生态研究的范围非常广泛,涉及的环境非常复杂,从无机环境(岩石圈、大气圈和水圈)、生物环境(植物、动物、微生物)到人与人类社会,以及由人类活动所导致的环境问题。 3、现代生态学的发展趋势及特点是什么? 答:进入20世纪60年代,生态学快速发展。生态学已深入社会的各个领域。(1)全球性问题(如人口问题、环境问题、资源问题和能源问题)的控制和解决推动生态学发展。(2)应用生态学的迅速发展。污染生态学,经济生态学,恢复生态学,环境生态学。(3)全民生态意识提高。生态学举世瞩目。 生态学的发展特点有:(1)研究层次向宏观和微观方向发展。现代生态学一方面向区域性、全球性方面发展;另一方面是向微观方向发展,与分子生物学、分子遗传学、生理学等相结合。(2)研究方法手段的更新。野外自记电子仪器、同位素示踪、稳定性同位素、“3S”(全球定位系统(GPS)、遥感(RS)与地理信息系统(GIS))、生态建模,系统论引入生态学。(3)研究范围不断扩展。对象转移到人类活动,交叉科学如化学生态学,应用生态学如与环境保护相结合。 第二章生物与环境(1) 1、名词解释 环境(environment)——环境是指某一特定生物个体或生物群体的空间,以及直接或间接影响该生物(群)体的一切事物的总和。 生态因子(ecological factor)——环境中对生物的生长、发育、生殖、行为和分布有着直接或间接影响的环境要素。 限制因子(limiting factor)——限制生物生存和繁殖的关键因子,就是限制因子。 生态幅(ecological amplitude)——每种生物对任何一种生态因子都有一个耐受范围,即一个生态学上的最低点和一个生态学上的最高点,在最高点和最低点之间的范围就称为生态幅。 2、地球环境由哪几部分组成? 答:地球环境由大气圈、水圈、土壤圈、岩石圈和生物圈组成。 3、简述生态因子作用的一般特点。 答:(1)综合作用: 如气候的作用;(2)主导因子作用:渔业高密度养殖增氧;(3)直接作用和间接作用:地形因子一般为间接作用.;(4)阶段性作用:如鱼类的回游;(5)不可代替性和补偿作用。 4、种的生态幅及其制约因子有那些主要规律? 答:(1)对同一生态因子,不同生物的耐受范围是很不相同的,每个种的的生态幅主要决定于种的遗传特性。(2)一种生物对某一生态因子的适应范围较宽,而对另一因子的适应范围很窄,生态幅常常为后一生态因子所限制。(3)同一生物不同阶段耐受性不同,生物繁殖阶段常常是一个临界期。(4)内稳态扩大了生物的生态幅与适应范围,但并不能完全摆脱环境的限制。(5)驯化可导致物种耐性限度的改变,适宜生存范围的上下限会发生移动,并形成新的最适点。 第二章生物与环境(2) 1、名词解释 光补偿点(light compensation point)——光合作用强度和呼吸作用强度相当处的光强度为光补偿点 光周期(photoperiod)——一天之内,相对于黑夜而言,白天的时间长短。 Bergman 规律((Bergmann’s rule)——高纬度的恒温动物比低纬度的相似种类个体要大。 冷害(chilling injury)——指喜温生物在零度以上的温度条件下受害或死亡。 2、简述有效积温法则及其在农业生产上的意义 答:有效积温法则指变温动物和植物在生长发育过程中必须从环境摄取一定的热量才能完成某一阶段的发育,而且每个发育阶段所需要的总热量是一个常数。在农业生产上的意义有: (1)预测生物发生的世代数:年总积温/一个世代所需积温 (2)预测生物地理分布的北界 (3)预测害虫来年发生程度 (4)可根据有效积温制定农业气候区划 (5)应用积温预报农时 3、试述光的生态作用. 答:太阳光是地球所有生物得以生存和繁衍的最基本的能量来源,地球上生物生活所必须的全部能量,都直接或间接地来源于太阳光。太阳辐射的强度、质量及其周期性变化对生物产生深刻的影象。(1)光照强度对生物的生长发育和形态建成有重要的作用;(2)不同光质对生物有不同作用。光合作用的光谱范围只是可见光区,红外光主要引起热的变化,紫外光主要有杀菌作用,昆虫对紫外光有趋光反应。(3)生物的光周期的适应。植物可分为长日照植物和短日照植物。光周期的变化对大多动物尤其是鸟类的迁徙和生殖具有十分明显的影响,光周期对昆虫的滞育起主要作用。 4、为什么生物的活动和繁殖受光周期控制? 答:外界环境因子很多,如温度、湿度、气压、降水等,为什么动物偏偏选择光(光照周期)这个信号作为启动复杂的繁殖生理机制的“触发器”。这是因为日照长短的变化是地球上最具有稳定性和

生态学习题及答案

一、名词解释 生态学: 生态学是研究生物及环境间相互关系的科学。 环境: 是指某一特定生物体或生物群体以外的空间,以及直接或间接影响该生物体或生物群体生存的一切事物的总和。生态因子: 是指环境中对生物生长、发育、生殖、行为和分布有直接或间接影响的环境要素。 生存因子: 在生态因子中凡是有机体生活和发育所不可缺少的外界环境因素。 生态环境: 研究的生物体或生物群体以外的空间中,直接或间接影响该生物体或生物群体生存和发展的一切因素的总和。 生境: 具有特定的生态特性的生态体或生态群体总是在某一特定的环境中生存和发展,这一特定环境叫生境。 种群: 在一定时间内和一定空间内,同种有机体的结合。 群落: 在一定时间内和一定空间内,不同种群的集合。 系统: 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相互作用的因素的集合。 利比希最小因子定律: 植物的生长取决于那些处于最少量状态的营养成分。 耐受性定律: 任何一个生态因子在数量上或质量上的不足或过多都将使该种生物衰退或不能生存。 限制因子原理: 一个生物或一群生物的生存和繁荣取决于综合的环境条件状况,任何接近或超过耐性限制的状况都可说是限制状况或限制因子。 似昼夜节律: 动物在自然界所表现出来的昼夜节律除了由外界因素的昼夜周期所决定的以外,在内部也有自发性和自运性的内源决定,因为这种离开外部世界的内源节律不是24小时,而是接近24小时,这种变化规律叫似昼夜节律。 阿朔夫规律: 对于夜出性动物处于恒黑的条件下,它们的昼夜周期缩短,对于夜出性动物处于恒光的条件下,它们的昼夜周期延长,并且这种延长的增强,这种延长越明显。对于日出性动物处于恒黑的条件下,它们的昼夜周期延长,对于日出性动物处于恒光的条件下,它们的昼夜周期缩短,并且这种缩短随着光强的增强,这种缩短越明显。 生物钟: 是动物自身具有的定时机制。 临界温度: 生物低于或高于一定的温度时便会受到伤害,这一温度称为临界温度。 冷害: 喜温生物在0℃以上的温度条件下受到的伤害。 冻害: 生物在冰点以下受到的伤害叫冻害。 霜害: 在0℃受到的伤害叫霜害。 超冷: 纯水在零下40℃以后开始结冰,这种现象叫超冷。 适应性低体温: 它是一种受调节的低体温现象,此时体温被调节很低,接近于环境温度的水平,心律代谢率及其它生理功能均相应的降低,在任何时候都可自发的或通过人工诱导,恢复到原来的正常状态。 贝格曼规律: 内温动物,在比较冷的气候区,身体体积比较大,在比较暖的气候区,身体体积比较小。 阿伦规律: 内温动物身体的凸出部分在寒冷的地区有变小的趋势。 乔丹规律: 鱼类的脊椎数目在低温水域中比在温暖水域中多。 生物学零度:

环境生态学导论-思考题答案汇编

学习-----好资料 第一章 1.阐述你对生态圈各圈层关系的认识 生态圈由生物圈和生命支持系统组成,包括大气圈、水圈、岩石圈和能量。大气圈是动植物最直接的生命系统,没有大气圈提供氧气和CO2,无法进行氧循环和碳循环;水循环通过大气圈运动而实现的,大气环流还调节了气候,使之较适合生物生存。水圈中水是生命存在的基本条件,水循环保证地球水量的动态平衡。岩石圈的表层即土壤层,是一个特殊的生命子系统,在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初级生产中发挥重要作用。 2.举例说明你对人类活动与环境问题两者关系的看法 参考:人类社会进入21世纪以后,以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为主要特征的环境问题,呈现出形势继续严峻与人类社会的努力不断增强相交织攀升的状态。一方面,资源利用与环境保育的矛盾仍然是制约世界各国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难点,长期积累的诸多全球性环境问题,如资源枯竭、全球气候变暖、自然生态系统功能退化以及突发性环境和生态灾害频发等还在继续发展;另一方面,人类正在用智慧,通过技术、管理和行为三个层面的整合,加大了解决自身生存、经济发展和环境保育三者间诸多矛盾的力度。 举例的话,就拿那些环境问题好了。比如,全球气候变暖。 3.你认为环境生态学与经典生态学有何不同?

4.简述环境生态学的学科任务。 研究生物圈系统和各支持系统在人类活动干扰下的演变过程、相互作用的机制和规律以及变化效应及危害,寻求受损生态系统和环境要素修复或重建的各种生态学措施。 更多精品文档. 学习-----好资料 第二章 3.你对生物多样性的生态学意义是如何理解的? ①生物量和生产力的形成;②土壤结构、养分代谢和分解过程;③系统中水分的分布、循环和平衡;④景观结构与性质;⑤系统中物种的相互作用与关系。 5.请举例说明“有效积温法则”在农业生产和虫害防治中的作用? 有效积温法则:在生长发育过程中,需要从环境中摄取一定的热量才能完成某一阶段的发育。而且某一特定的生物类别各发育阶段所需的总热量是一个常数 8.环境因子生态作用的一般规律包括哪几个方面。 (一)环境因子与生态因子:生态因子和环境因子是两个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概念。环境因子具有综合性和可调剂性,它包括生物有机体以外所有的环境要素。而生态因子更侧重于环境要素中对生物起作用的部分。 (二)环境因子作用的一般特征:①环境因子的综合作用;②主导因子及特点;③直接作用和间接作用;④环境因子作用的阶段性;⑤环境因子的不可代替性和补偿作用。

森林生态学习题及答案

森林生态学习题及答案 Standardization of sany group #QS8QHH-HHGX8Q8-GNHHJ8-HHMHGN#

一、名次解释 1.生态趋同:不同种类的植物生长在相同的环境条件下,受主导因子的长期作用,产 生相同或相似的适应方式。 2.食物链:通过一系列取食和被食的关系而在生态系统中传递,各种生物按取食和被 食的关系而排列的链状结构。 3.生态入侵:指由于人类有意识或无意识把某种生物带入适宜栖息和繁衍地区,种群 不断扩大,分布区逐步稳步的扩展,这个现象叫生态入侵。 4.群丛:凡是层片结构相同各层片的优势种或共优种相同的植物群落。 5.生态需水:为维持植物正常生长发育所必需的体外环境而消耗的水。主要用来调节 大气温度和湿度。 4.森林生态系统一般由哪几部分组成,每一部分在生态系统中的功能作用如何 答:森林生态系统一般包括森林植物、动物、微生物及无机环境四部分(4分)。森林植物吸收太阳辐射进行光合作用,制造干物质及贮存能量;动物取食植物或其他动物,进行物质与能量的传递;微生物将有机物分解为无机物质,并将其归还到无机环境中,供再次利用(分);无机环境提供森林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所需的能量、物质(分)。 6.简述旱生植物有哪些与干旱环境相适应的形态及生理特征 答:形态特征包括:根系发达;叶子变小或变厚;叶细胞小,细胞壁增厚;气孔变小,排列更紧密,深陷;叶面被毛;角质层加厚;栅栏组织发达,海绵组织不发达;细胞间隙变小.生理特征包括:含糖量高,淀粉与糖的比率降低;细胞液浓度大,渗透势低;原生质透性高;单位叶面积光合作用速率高;对萎蔫的抵抗力强;开花结实早;寿命长等 7.简述种群生态对策理论在森林经营中的指导作用 答:生态对策是指在漫长的进化过程中,自然选择在物种进化策略上产生的不同选择,它是物种对生态环境的总的适应策略。对不同森林植物及动物种群的生态对策进行分析有利于我们在森林生产中采取合理及有效的经营措施(4分)。

生态学课后习题答案

1.说明生态学的定义研究有机体及其周围环境相互关系的科学。 2.研究生态学采用的方法:野外的/ 实验的、理论的第一部分有机体与环境一.生物与环境1.概念与术语环境:指某一特定生物体或生物群体周围一切的总和,包括空间及直接或间接影响该生物体或生物群体生存的各种因素。 生态因子:指环境要素中对生物起作用的因子,如光照、温度、水分、氧气、二氧化碳。食物和其他生物等。 生态幅(生态价) :每一种生物对每一种生态因子都有一个耐受范围,即有一个生态上的最低点和最高点。在最低点和最高点之间的范围,称为生态幅。 大环境:指地区环境、地球环境和宇宙环境。 小环境:指对生物有直接影响的邻接环境,即指小范围内的特定栖息地。 大气候:大环境中的气候,是指离地面1.5m以上的气候,是由大范围因素所决定小气候:小环境中的气候,指近地面大气层中1.5m以内的气候。 生境:所有生态因子构成生物的生态环境,特定生物体或群体的栖息地的生态环境。密度制约因子:如食物、天敌等生物因子,其对动物种群数量影响的强度随其种群密度而变化,从而调节了种群数量。 非密度制约因子:指温度、降水等气候因子,它们的影响强度不随种群密度而变化。限制因子:任何生态因子,当接近或超过某种生物的耐受性极限而阻止其生存、生长、繁殖或扩散时,这个因素称为限制因子。 2.什么是最小因子定律?什么是耐受性定律?最小因子定律:低于某种生物需要的最小量的任何特定因子,是决定该种生物生存和分布的根本因素。 耐受性定律:任何一个生态因子在数量上或质量上的不足或过多,级当其接近或达到某种生物的耐受限度时会使该种生物衰退或不能生存。 3.生态因子相互联系表现哪些方面? 1)综合作用:环境中的每个生态因子不是孤立的、单独的存在,总是与其他因子相互联系、相互影 响、相互制约的。 2)主导因子作用:对生物起作用的众多因子并非等价的,其中有一个是起决定作用的,它的改变会 引起其他生态因子发生变化,使生物的生长发育发生变化,这个因子称主导因子。 3)阶段性作用:由于生态因子规律性变化导致生物生长发育出现阶段性,在不同发育阶段,生物需 要不同的生态因子或生态因子的不同强度。 4)不可替代性和补偿性作用:对生物作用的诸多生态因子虽然非等价,但都很重要,一个都不能缺 少,不能由另一个因子来替代。 5)直接作用和间接作用:生态因子对生物的行为、生长、繁殖和分布的作用可以是直接的,也可以 使间接的。有时还要经过几个中间因子。 二、能量环境 1.概念与术语 外温动物: 依赖外部热源,如鱼类、两栖类和爬行类。 内温动物:通过自己体内氧化代谢产热来调节体温。 异温动物:产生冬眠的内温动物。驯化:内温动物经过低温的锻炼后,其代谢产热会比温暖环境中高。这些变化过程是由实验诱导的,称为驯化。 气候驯化:如果是在自然界中产生的则称为气候驯化。适应性低体温:当环境温度过低时,内温动物会自发地从冬眠中醒来恢复到正常状态,而不致冻死,这是与外温动物冬眠的根本区别。内温动物

生态学试题全解

华中师范大学2005年考研专业课试卷生态学 一、简答题:(每题15分,共6题) A、必答题: 1、群落演替与波动的基本区别与联系 2、简述r对策和k对策的差异及其生态意义 B、选答题: 1、简述光照对植物作用的方式和植物对光强适应的类型 2、植物群落的最小面积及其意义 3、分析种群爆发现象形成的原因 4、种群的最大收获时期一般在什么时候,并解释原因 5、简述生态位的概念和类型 6、何谓生态系统?生态系统有哪些特点? 二、论述题:(每题30分,共两题,3选2) 1、论述生态系统水循环的基本过程并简要分析中国水资源分布的基本特点,以及近几年开展的一些重大水利工程对于中国陆地生态系统的意义 2、目前城市绿化中流行把大树移植到城市,请从生态学角度谈谈你对“大树移植”的看法,并提出城市绿化模式的建议 3、举例说明生物入侵现象,并分析其形成的生态学机制,提出防范对策 2009年北京师范大学生态学考研试题 2009北师大环境考研 生态学 一简答 1.植物修复技术的机理(不太记得了) 2.密西希比最小因子定律 3.r-对策和K-对策的主要特征 4.群落交错带的特征 5.简述生物的协同进化 二论述 1.论述影响草原生态系统演替的因素 2.简述生态系统复杂性和稳定性的关系及其现实意义 1999年北京师范大学普通生态学1 1、术语解释 定型行为适应性低体温 有效积温法则population dynamic 似昼夜节律及相漂移shelford”s law 信息素内禀增长能力(Rm) Community 2、简述温带淡水湖泊水温分层的季节变化及其与营养物质、漂浮植物密度的关系(10分) 3、简述淡水硬骨鱼与海洋硬骨鱼渗透压适应性调节特征(10分)

生态学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复习题(作业)参考答案 第一章绪论 一、名词解释 1. 生态学(ecology):是研究生物与其环境相互关系的学科。 2. 农业生态学(agricultural ecology, agroecology):是运用生态学和系统论的原理和方法,把农业生物与其自然和社会环境作为一个整体,研究其中的相互联系、协同演变、调节控制和持续发展规律的学科。它是生态学在农业领域的分支。 3. 系统:由相互作用和相互依赖的若干组成部分结合而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我国著名科学家钱学森定义) 4. 生态系统(ecosystem):生物与生物之间以及生物与其生存环境之间密切联系、相互作用,通过物质交换、能量转化和信息传递,成为占据一定空间、具有一定结构、执行一定功能的动态平衡整体。简言之,是在一定空间内的全部生物与非生物环境相互作用形成的统一体。 5. 生产者(producers):是指自养生物,主要指绿色植物,也包括一些化能合成细菌。 6. 大型消费者(macroconsumers):是指以初级生产的产品为最初十五来源的大型异养生物,主要是指动物。 7. 小型消费者(microconsumers):又称分解者,是指利用动植物残体及其他有机物为食的小型异养生物,主要是指细菌、真菌、放线菌等微生物。 8. 农业生态系统(agroecosystem):是指以农业生物为主要组分、受人类调控、以农业生产为主要目标的生态系统。 二、问答题 1 生态学的发展经历了哪几个阶段?每个阶段的主要事件有哪些? 答:生态学100多年的发展经历了5个阶段: (1)生态学知识累积阶段(1866年前); 主要事件有:在中国长期的农业社会中就累积了像二十四节气这种实质反映气候与生物关系的知识,而且广为流传,成为指导农业生产的重要依据。 (2)个体生态学与群落生态学阶段(1866--1935); 主要事件有:1866年,德国动物学家海克尔定义了生态学,这就标志着生态学的产生。生态学产生以后便分化出植物生态学、动物生态学等学科分支。 (3)生态系统生态学阶段(1935—1962); 主要事件有:1935年,植物生态学的英美学派代表人物,英国植物生态学家坦斯列第一次提出了生态系统的概念,他把生物与其环境看成是一个动态整体。1941年,美国科学家林德曼,发表了《一个老年湖泊内的食物链动态》的论文。她用确切的研究数据揭示了在食物链顺序转移中生物的数量关系。美国生态学家奥德姆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研究了遗弃农田的次生演替及生态系统的能流与物流。1952年,他出版了《生态学基础》一书,确立了生态系统生态学的地位。(4)生态学向调控与工程方向发展阶段(1962--); 主要事件有:1962年,美国海洋生物学家卡逊写的《寂静的春天》,她的书是人类生态环境意识觉醒的标志。联合国科教文组织于1964年开展以生态系统定量研究为重点的“国际生物学研究计划”之后,又于1971年组织了“人与生物圈”

普通生态学思考题

普通生态学思考题 个体生态学部分: 一、解释下列名词: 生命生物多样性生物种生态学种群生物群落生物圈全球生态学盖阿假说生态工程环境环境的类型生态因子生存条件生境主导因子密度制约因子稳定因子周期变动因子限制因子Liebig 最小因子定律耐性定律生态幅生理分布区主导因子不可替代性宇宙环境地球环境区域环境小环境内环境驯化休眠蛰伏内稳态机制适应组合指示生物阳地植物阴地植物光补偿点光饱和点光合面积叶面积指数光合能力光合时间晨昏性动物光广性种类光周期现象长日照植物短日照兽类生理有效辐射极端温度冷害冻害过冷现象Bergman规律Allen规律热中性区有效积温活动积温有效积温法则光温积恒温动物物候物候定律需水量植物水分生态类型变渗动物恒渗动物低渗动物高渗动物土壤腐殖质土壤质地土壤结构土壤肥力土壤酸碱度腐质化作用矿质化作用氨化作用硝化作用反硝化作用聚盐性植物泌盐性植物不透盐性植物趋同适应趋异适应生态型生活型生活型谱生长型协同适应 二、简答下列问题: 1.何谓环境?地球环境由哪几部分组成?通常是如何划分环境类型的? 2.何谓生态因子,通常分为哪几类?各类间有何关系? 3.简述生态因子作用的特点。 4.解释和比较限制因子、耐性定律与生态幅的涵义。 5.解释和比较生态类型、生活型、生态型的涵义。 6.比较利比希最小因子定律和谢尔福德耐受定律的异同? 7.试举例说明生物如何调节其耐性限度以适应不良生境? 8.试举例分析特定生境中某一生态因子与生物的关系? 9.简述光对生物的生态作用。 10.比较以光为主导因子的植物生态类型的特征。 11.什么叫植物群落的生物生产量?如何提高植物的生物生产量? 12.为什么说温度对生物的生存、发育和生长有着重要意义? 13.简述极端温度对生物的影响及其生物对其适应的方式。 14.简述水对生物的生态作用。 15.生物在不同水分条件下,是如何维持其体内水分平衡的? 16.试举例分析陆生生物在进化过程中如何适应缺水环境的? 17.比较以水为主导因子的植物生态类型的特点。 18.为什么说土壤是陆生生物生存的基质? 19.为什么说土壤性质对物质转化过程具有重要影响? 20.为什么说土壤是生态系统中物质和能量交换的重要场所? 21.试举例说明生物对气候的综合影响产生了哪些生态适应?并有哪些应用?

生态学课后习题答案

绪论 1.说明生态学的定义 研究有机体及其周围环境相互关系的科学。 2.研究生态学采用的方法: 野外的/实验的、理论的 第一部分有机体与环境 一.生物与环境 1.概念与术语 环境:指某一特定生物体或生物群体周围一切的总和,包括空间及直接或间接影响该生物体或生物群体生存的各种因素。 生态因子:指环境要素中对生物起作用的因子,如光照、温度、水分、氧气、二氧化碳。食物和其他生物等。 生态幅(生态价):每一种生物对每一种生态因子都有一个耐受范围,即有一个生态上的最低点和最高点。在最低点和最高点之间的范围,称为生态幅。 大环境:指地区环境、地球环境和宇宙环境。 小环境:指对生物有直接影响的邻接环境,即指小范围内的特定栖息地。 大气候:大环境中的气候,是指离地面1.5m以上的气候,是由大范围因素所决定 小气候:小环境中的气候,指近地面大气层中1.5m以内的气候。 生境:所有生态因子构成生物的生态环境,特定生物体或群体的栖息地的生态环境。 密度制约因子:如食物、天敌等生物因子,其对动物种群数量影响的强度随其种群密度而变化,从而调节了种群数量。 非密度制约因子:指温度、降水等气候因子,它们的影响强度不随种群密度而变化。 限制因子:任何生态因子,当接近或超过某种生物的耐受性极限而阻止其生存、生长、繁殖或扩散时,这个因素称为限制因子。 2.什么是最小因子定律?什么是耐受性定律? 最小因子定律:低于某种生物需要的最小量的任何特定因子,是决定该种生物生存和分布的根本因素。 耐受性定律:任何一个生态因子在数量上或质量上的不足或过多,级当其接近或达到某种生物的耐受限度时会使该种生物衰退或不能生存。 3.生态因子相互联系表现哪些方面? 1)综合作用:环境中的每个生态因子不是孤立的、单独的存在,总是与其他因子相互联系、 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 2)主导因子作用:对生物起作用的众多因子并非等价的,其中有一个是起决定作用的,它 的改变会引起其他生态因子发生变化,使生物的生长发育发生变化,这个因子称主导因子。 3)阶段性作用:由于生态因子规律性变化导致生物生长发育出现阶段性,在不同发育阶段, 生物需要不同的生态因子或生态因子的不同强度。 4)不可替代性和补偿性作用:对生物作用的诸多生态因子虽然非等价,但都很重要,一个 都不能缺少,不能由另一个因子来替代。 5)直接作用和间接作用:生态因子对生物的行为、生长、繁殖和分布的作用可以是直接的, 也可以使间接的。有时还要经过几个中间因子。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