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海洋生物活性物质复习资料1

海洋生物活性物质复习资料1

海洋生物活性物质复习资料1
海洋生物活性物质复习资料1

第一章绪论

第一节海洋生物多样性

1、浅海生物资源:

(1)鱼类:

◆鱼类属于脊椎动物亚门,脊椎动物与其他脊索动物的不同之处在于它们具有脊椎骨。

脊椎动物的身体为两侧对称,具有内骨骼。

?鱼类被划分为3 大类群,即无颔鱼、软骨鱼和硬骨鱼。

(2)头足类:

◆头足类是软体动物中最高等的类群。有“海洋火箭”之称。常见的有乌贼和章鱼。

主要捕捞种类:日本枪乌贼、太平洋斯式柔鱼、短蛸、火枪乌贼和双喙耳乌贼

(3)游泳甲壳类:虾、蟹。

2、滩涂生物资源:水绵、石花菜、海带、紫菜、衣藻。

3、药用生物资源:

(1)海洋药用植物:研究较多的为海洋藻类中的药用种类。主要分布在蓝藻门、绿藻门、褐藻门、金藻门、甲藻门和红藻门。

(2)海洋药用动物:研究较多的为腔肠动物、海洋软体动物、海洋节肢动物、棘皮动物、海洋鱼类、海洋爬行动物和海洋哺乳动物的一些种类。

◆药用腔肠动物:分布在水螅虫纲、钵水母纲和珊瑚虫纲中。海蜇、柳珊瑚。

药用软体动物:分属海洋软体动物中的多板纲、双壳纲、腹足纲和头足纲。石鳖、鹦鹉螺。

?药用节肢动物:研究较多的是海洋甲壳动物软甲纲中十足目的种类,主要包括虾类、寄居蟹(或寄居虾)类和蟹类,以及肢口纲中的鲎类。竹节虾、寄居蟹、中国鲎。

?药用棘皮动物:主要分布在海参纲、海胆纲和海星纲中。刺参、紫海胆。

?药用鱼类:圆口纲、软骨鱼纲和硬骨鱼纲。

药用爬行动物:包括海蛇类和海龟类。玳瑁、海蛇。

药用哺乳动物:主要分布在海洋哺乳动物的鲸目、鳍脚目。海豚、斑海豹。

第二节海洋生物活性物质的多样性

1. 多糖类

2. 聚醚类

3. 大环内酯

4. 萜类

5. 生物碱

6. 环肽

7. 甾醇

8. 苷类

9. 不饱和脂肪酸10.其他化合物

一、海洋动物的多糖

1.壳多糖和甲壳胺

◆壳多糖:又称几丁质。广泛存在于自然界的一种含氮多糖类生物性高分子,主要来源为虾、蟹、昆虫等甲壳类动物的外壳,软件动物的器官(如乌贼的软骨),以及真菌类的细胞壁等。

甲壳胺:是甲壳类动物(如虾、蟹)、昆虫和其他无脊椎动物外壳中的甲壳中的甲壳质,经脱乙酰化(提取)制得的一种天然高分子多糖体,是动物性的食物纤维。

?优势:

(1)唯一性:自然介唯一的带正电荷活性基团的纤维素。

(2)人体必需的:人体健康和必需的第六元素,改善人体进入健康状态。

(3)安全无毒副作用:100%的纯天然海洋生物制品。

(4)营养加保健:有食物的营养,又具有辅助治疗的双重作用。

(5)独特的双向调节:具双向免疫调节作用——免疫激活作用和免疫抑制作用。

(6)易吸收利用:具生物适应性,易与机体亲和,被人体利用。

(7)高纯度、高品质:现代高科技的奉献,指标国际领先,脱乙酰度高达90%以上。

?功效:

(1)免疫机能活性化;(2)防止癌细胞转移;(3)抑制癌症;(4)改善酸性体质效果;(5)除菌;(6)改善糖尿病;(7)增加肠内有益菌;(8)镇痛止血;(9)抑制高血压;(10)强化肝机能。

2、海参多糖

海参粘多糖具有提高机体免疫力、对抗心血管形成、抑制栓塞形成、对抗某些组织培养细胞的特异性病变、抗炎等多种作用。

3、鲨鱼软骨多糖

鲨鱼软骨骨胶质中的一种特殊物质——硫酸软骨素。硫酸软骨素作为一种蛋白多糖,是人类关节物质中重要成份。主要有免疫和抗凝血及溶血栓作用。

二、海洋动物的脂类及脂肪酸类化合物

1、鱼油和n-3系列多不饱和脂肪酸

海鱼尤其是鱼油中富含二十碳五烯酸(EPA)和二十二碳六烯酸(DHA),同属n-3系列多不饱和脂肪酸,是维持人体发育、生长和正常生理功能的必需脂肪酸。

2、海狗油

海狗油以DHA、EPA、DPA、角鲨稀,经现代高科技工艺加工而成的营养食品。

其功效分别是:

(1)EPA:俗称“血管清道夫”,具有防止血管硬化、心脑血管栓塞,降低高血压、高血脂、及胆固醇,抑制血小板凝聚等作用。适用于冠状动脉硬化和血栓,脑中风、脑溢血、脑血管障碍,高胆固醇、高血脂、高血压,手脚麻痹,心悸等各种心脑血管疾病。

(2)DHA:俗称“脑黄金”,是脑组织和视神经发育及功能发挥所必须的营养物质。可用于增强记忆力,促进婴幼儿智力开发及提高智商,预防和治疗老年痴呆症。

(3)DPA:在人乳和海豹油中含量最高,是鱼油及其他食品所缺乏的。它可促进和提高人体的免疫力。对糖尿病、类风湿性关节炎、牛皮癣、气喘病,溃疡性大小肠炎等均有治疗作用。

(4)角鲨烯:天然抗氧化剂。有助于防癌和抗癌及滋润皮肤使其光滑而富弹性。

(5)脂溶性活性物质:对于提高人体自身免疫力和调节胰岛素分泌有特殊效果。可预防和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红斑狼疮等。对糖尿病的形成有抑制作用。

三、海洋动物的皂苷类化合物

1、海参皂苷

海参由于环境温度低,生长期长,海参素含量丰富,海参素又名海参皂苷。海参皂苷大都具有强烈的生理活性,这些生理活性包括:抗肿瘤作用、抗真菌作用、抗放射作用、细胞毒性作用及抗胆碱作用等。

2、海星皂苷

在国际上首次从该海星中提取分离出8个新海星皂苷——CN-5、CN-6、CN-7、CN-8、CN-9、CN-10、CN-11、CN-12。发现这些新化合物具有促微管聚合活性,与紫杉醇的抗癌作用机制相似。

四、海洋动物的甾醇醇类化合物

◆甾醇:是甾体(也叫甾族)化合物的一种,是一类饱和或不饱和的二级醇,是生物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某些激素的前体。

在所有海洋动物中,海绵所含甾醇的数量最多,其次是珊瑚类和棘皮动物。

?海洋生物中的甾醇更富有多样的骨架和支链,有些具有明显的抗肿瘤、降血脂、抗菌和抗病毒作用。

五、海洋动物的生物碱类化合物

◆生物碱:是杂环化合物的一种,主要分布在植物体内,在动物体内也有存在,是一类对人和动物有强烈生理作用的含氮碱性有机化合物。

从海绵动物中分离获得的生物碱类化合物,许多具有潜在的抗肿瘤和抗病毒、抗菌等生物活性。

六、海洋动物的萜类活性化合物

◆萜类化合物:是由异戊二烯构成的化合物。广泛存在于植物体内,许多植物的花、叶、皮、种子和茎中都含有萜类物质。海洋生物中,海藻和海绵中最为丰富。

根据萜类化合物中异戊二烯的个数,可将其分为单萜、被单萜、双萜、三萜、四萜等。倍半萜、二萜、二倍半萜居多。

?角鲨烯:由6个异戊二烯组成的三萜,为淡黄色不溶于水的油状液体。具有抗肿瘤、抑制心血管疾病和增强免疫力的功能。自然界分布很广,鲨鱼肝含量较高。

作用:

1、保肝作用,促进肝细胞再生并保护肝细胞,从而改善肝脏功能。

2、抗疲劳和增强机体的抗病能力,提高人体免疫功能。

3、保护肾上腺皮之功能,提高几天的应激能力。

4、抗肿瘤,尤其在癌切除外科手术后或采用放化疗时使用,效果显著,其最大的特点是防止癌症向肺部转移。

5、升高白细胞的作用。

七、海洋生物聚醚类化合物

◆来自海洋的聚醚类化合物多数是毒素,并且有强烈的生物活性,最具代表的是沙群海葵毒素,这是非蛋白中最毒的毒素,有显著的抗肿瘤作用,并促使血管强烈收缩和管状动脉痉挛。

按其化学结构可分为脂链聚醚、大环内酯聚醚和梯形稠环聚醚。

?海藻的活性多糖:指在目前的认识水平下具有生物活性功能的一类多糖物质,常见的种类有褐藻胶、褐藻糖胶、卡拉胶、琼脂等。

褐藻胶的生物活性

1、抗肿瘤

2、增强免疫

3、促生长作用

4、医用材料

褐藻糖胶的生物活性

1、抗血栓

2、抗肿瘤

3、调节血脂

4、抗病毒

5、抗辐射

6、抑制补体激活

7、抗氧化

8、其他作用

③琼脂的活性与应用

1、在食品中用作添加剂,起到乳化、稳定和凝冻的作用。

2、用作轻泻剂;放射科中作为钡餐硫酸钡的悬浮剂;常常在缓释胶囊药物栓塞药、外科润滑剂,以及许多乳剂类型的药物中用作其多种功能的添加剂;药片中用作赋形剂和崩解剂。

3、用于微生物学实验与研究。

4、实验室应用

除上述外,还在印模材料方面获得应用。

④卡拉胶的生物活性及应用

1、用于食品工业,可做起固剂、粘合剂、稳定剂、乳化剂、悬浮剂、增稠剂等,广泛用于乳制品、饮料、牛乳布丁、咖啡、果冻、罐头等。

2、应用于牙膏、洗发香波、感光材料、电磁制品等地工业生产中。

3、能促进结缔组织和骨胶原的生长,增加骨骼对钙的吸收;可阻止滑膜中的成粒作用,增生滑膜细胞;能防治十二指肠溃疡等。

4、在抗病毒、抗血凝及免疫方面亦具有重要的生理活性。

?聚醚类按其化学结构可分为:

1、脂链聚醚:脂链聚醚类化合物的基本结构主要有两大类:

一类是C38脂肪酸多醚结构的系列衍生物,如大田软海绵酸(OA);

另一类是结构复杂的大分子化合物,如岩沙海葵毒素(PTX)。

2、大环内酯聚醚:多数来自扇贝、海绵和苔藓虫等。

3、梯形稠环聚醚:该类型分子的两端大多为醛、酮、酯、硫酸酯、羟基等极性基团。

八、环肽:海鞘、海兔、海绵。

九、苷类

◆苷类:又称配糖体,是糖或糖的衍生物与另一类非糖物质通过糖的端基碳原子连接形成的化合物。

大多数苷类化合物具有抗肿瘤、抗菌、抗病毒、强心和溶血的作用。

第五节海洋生物活性物质研究的发展方向

一、对海洋生物毒素的开发

1、海洋生物毒素特点:

化学结构的多样性。其多样性远超过细菌毒素和陆生动物毒素;

具有高生理活性。表现在它们有极强的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或细胞系统活性,如聚醚类毒素中发现一系列高毒性毒素,象岩沙海葵毒素、西加毒素、刺尾鱼毒素等,其中刺尾鱼毒素是毒性最强天然毒素;

③具有特殊的作用机制。它的强毒性取决于它的高选择性的特殊作用机制,海洋毒素常作用于控制生物生命过程的关键靶位,如神经受体、离子通道、生物膜等。

二、对抗肿瘤活性物质的开发:巨大鞘丝藻、马尾藻、珊列藻、海绵、软珊瑚、海葵毒素、海兔、海鞘、红海紫色海鞘、鲨鱼软骨、海参、海星、苔藓虫和海胆。

三、对抗氧化类物质的开发:牡蛎、生命口服液、贝尔婷胶囊、鲜活贻贝、文蛤、鲍和海参。

四、其他开发热点:利用河豚鱼毒素治疗癫病或止痛局麻药;从海带、海藻中提取甘露醇;从藻类制取甘糖酯;从海藻中提取岩藻糖,能抑制艾滋病毒复制;从鲨鱼肝中提取角鲨烯。

第二章海洋动物的活性物质

第一节海洋动物多糖和苷类化合物

糖和苷类化合物:糖类化合物、苷类化合物

一、糖类化合物

◆定义:糖是多羟基醛或多羟基酮及其衍生物、聚合物的总称。分子通式为Cx(H2O)y,氢氧比为2:1,所以又称为碳水化合物,但有的糖如鼠李糖不符合这个通式为C6H15O5。

糖及其衍生物是天然药物的重要生物活性物质之一,如鲨鱼软骨多糖具有抗肿瘤活性,鲍鱼多糖具有增加免疫功能的作用。

?糖类、核酸、蛋白质、脂质一起合称生命活动所必需的四大类化合物。

二糖的结构与分类

1.根据分子的大小及其能否水解分类

单糖:是糖类物质的最小单位,也是构成其它糖类物质的基本单元,不能再被简单地水解成更小分子的糖。如葡萄糖、鼠李糖等。

低聚糖:是由2-9个单糖通过糖苷键聚合而成的糖,能被水解为相应数目的单糖。如蔗糖、棉籽糖、麦芽糖、芸香糖等。

多聚糖:又称多糖,是由10个以上的单糖分子通过苷键聚合而成,分子量较大,一般由几百甚至几万个单糖分子组成,已失去一般单糖的性质,一般无甜味,也无还原性。

多糖大致分为两类:

一类水不溶物,在动植物体内起支持组织的作用,如植物中的纤维素和半纤维素,动物甲壳素等,分子呈直糖链型。

另一类为水溶物,如动植物体内贮藏的营养物质淀粉、菊糖、粘液质、果胶等。

由一种单糖组成的多糖为均多糖,由两种以上单糖组成的多糖为杂多糖。

2.根据糖的结构特点分类

(1)糖匀体:指均由糖组成的物质。如单糖、低聚糖、多糖等。

a.常见单糖:D-葡萄糖、D-半乳糖、D-鼠李糖、D-果糖、D-甘露糖、D-木糖。

b.氨基糖:是指单糖的伯或仲醇羟基置换成氨基的糖类。

c.糖醇:单糖的醛或酮基还原成羟基后所得的多元醇称糖醇。D-山梨醇。

d.去氧糖:单糖分子的一个或二个羟基为氢原子代替的糖叫去氧糖。

e.糖醛酸:单糖分子中伯醇基氧化成羧基的化合物。

(2)糖杂体:糖与非糖组成的化合物。

三、海洋动物多糖

1、肝素:是一种含硫酸酯的粘多糖,它的组分是氨基葡萄糖,艾杜糖醛酸和葡萄糖醛酸。广泛分布于哺乳动物的内脏、肌肉和血液中,作为天然抗凝血物质,用于预防和治疗脑血栓。

◆本品最初得自肝脏,故名肝素。现多是从猪、牛等动物的肠粘膜或肝、肺中提取的一种粘多糖的硫酸酯。

2、壳多糖和甲壳胺壳多糖

功效:免疫机能活性化;防止癌细胞转移;抑制癌症;改善酸性体质效果;除菌;改善糖尿病;增加肠蠕动等。

(1)理化性质

一般由虾蟹壳提炼的几丁质,约含有15%的胺基(-NH2)与85%的乙酰基(-COCH3)。几丁质不溶于一般的弱无机酸或有机溶剂,且不溶于碱液中,只溶于强无机酸。几丁质具有强吸湿性,保湿效果亦相当好,并且具有吸附重金属离子的功能。

(2)营养功能

优势+功能

3、海参粘多糖

◆海参属于氨基多糖重要来源之一的棘皮类动物,被称为“百补之首”,位列“海八珍”之首。具有提高免疫力、抗疲劳、美容养颜、养血润泽、滋阴补阳等多种功效。

海参粘多糖是海刺参中的精华,具有提高机体免疫力、对抗心血管形成、抑制栓塞形成、对抗某些组织培养细胞的特异性病变、抗炎等多种作用。是糖尿病患者的优良补品。

?海参硫酸软骨素:抑制血栓形成;肉参硫酸软骨素氧化降解所得寡糖的抗凝血活性。4、海参类似多糖一鱿鱼墨多糖

鱿鱼墨多糖的硫酸酯化及硫酸醋化产物的抗凝血和抑制癌转移活性的研究。

5、鲨鱼软骨多糖

◆硫酸软骨素:从动物软骨组织中得到的酸性粘多糖,具有降血脂、抗血栓以及改善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

硫酸软骨素作为一种蛋白多糖,是人类关节物质中重要成份。

?功效:活化人体的结缔组织,活化细胞,延缓衰老,提高机体免疫力;有阻断肿瘤生长的作

用。

透明质酸:是一种存在于眼球玻璃体、关节液、皮肤等组织中的酸性粘多糖,其主要功能是起润滑和撞击缓冲以及组织入侵的微生物及毒性物质的扩散。可用于视网膜脱离手术,并作为天然保湿剂用于化妆品中。

二、苷类化合物

1、苷类:糖或糖的衍生物与另一非糖物质通过糖的端基碳原子连接而成的一类化合物,又称配糖体。非糖部分称为苷元或配基。

海洋苷类绝大多数来自海星、海参和海绵,大多数苷类化合物具有抗肿瘤作用。

2、苷的结构与分类:

◆苷的结构:绝大多数苷类是糖的半缩醛羟基与苷元上的羟基脱水缩合,成为具有缩醛结构的物质。连接糖和苷元的化学键叫做苷键。在稀酸或酶作用下可断裂,水解成苷元和糖。 苷的分类:

(1)按苷原子不同分类:

⑴氧苷

苷元通过氧原子与糖相连。根据苷键羟基类型不同又分为醇苷、酯苷、酚苷和氰苷。

⑵氮苷:糖上的端基碳与苷元上的氮原子相连接而成的苷。如腺苷、鸟苷、胞苷。

⑶硫苷:糖的半缩醛羟基与苷元上的巯基缩合而成的苷。如萝卜苷、黑芥子苷。

⑷碳苷:是一类糖的端基碳原子直接与苷元碳原子相连接而成的苷类化合物。碳苷的苷元多为黄酮类、蒽醌类化合物等,以黄酮类碳苷最为多见。

如牡荆素是马鞭草科植物中的黄酮类化合物,也是山楂中的主要成分之一,牡荆素具有抗肿瘤、降压、抗炎及解痉作用。

2.按苷元的化学结构不同分类

如:黄酮苷、蒽醌苷、香豆素苷、强心苷、吲哚苷等。

3.按端基碳构型分类

α苷,多为L型;β苷,多为D型。

4.按连接单糖个数分类

1个糖——单糖苷;2个糖——双糖苷;3个糖——叁糖苷。

(二)海洋动物苷类物质

1、海参皂苷

海参皂苷大都具有强烈的生理活性,这些生理活性包括:抗肿瘤作用、抗真菌作用、抗放射作用、细胞毒性作用及抗胆碱作用等。

2、海星皂苷

具有促微管聚合活性,这与紫杉醇的抗癌作用机制相似,抑制肿瘤抑制肿瘤生长作用。三、糖和苷的一般性质

(一)性状及溶解度

◆糖:小分子极性大,水溶性好,随着聚合度增高,水溶性下降。多糖难溶于冷水,或溶于热水成胶体溶液。单糖极性> 双糖极性

苷:均为固体,糖基少的具有完整的晶形呈结晶状,含糖基多的多为具有吸湿性的无定形粉末。亲水性大小与连接糖的数目、位置有关。

苷元:为亲脂性。

(二)味觉

①单糖~低聚糖——甜味。

②多糖——无甜味(随着糖的聚合度增高,则甜味减小)。

③苷类——一般无味也有的很苦(龙胆苦苷、人参皂苷)或很甜(甜菊苷)等,有的对粘膜有刺激作用如皂苷、强心苷。

(三)苷键的裂解

苷键具有缩醛结构,在稀酸或酶作用下可发生断裂、水解成苷元和糖。研究苷类的化学结构,必须了解苷元结构、糖的组成、糖和糖的连接方式,以及苷元和糖的连接方式等。裂解的方法主要有:酸水解、碱水解、酶水解和氧化开裂。

1、酸催化水解反应

酸水解的规律:

酸水解从易到难顺序为:N > O > S > C

2.乙酰化反应

◆常用试剂:醋酐+ 酸

常用酸:H2SO4、HClO4、CF3COOH或Lewis酸(ZnCl2、BF3)等。

?反应条件:一般是在室温放置数天。

?反应机理:与酸催化水解相似,以CH3CO+(即乙酰基,Ac)为进攻基团。

?用途

⑴酰化可以保护苷元上的-OH,使苷元增加亲脂性,可用于提纯和鉴定。

⑵乙酰解法可以开裂一部分苷键而保留另一部分苷键。

3.碱催化水解和β消除反应

一般苷键对稀碱是稳定的,某些特殊的苷如:酯苷、酚苷、烯醇苷、β-吸电子基取代的苷——易为碱水解。

4.酶催化水解反应:用酶水解苷键条件温和,不会破坏结构,同时酶的专属性高,选择性地催化水解某一构型的苷,还可提供更多的结构信息

5.氧化开裂法(Smith降解法):可得到原苷元。(除酶解外,其它方法可能得到的是次级苷元)。

◆试剂:过碘酸(HIO4)、四氢硼钠、稀酸

有些苷键极不稳定,在较弱的酸性或在水或稀醇液中稍长时间加热即能水解。因此,在保存苷时,要注意环境,防止水解。

第二章海洋动物活性物质

2.2海洋动物的活性蛋白、肽及氨基酸

一、活性蛋白质

1、鱼精蛋白:成熟精细胞中的一种碱性蛋白,精氨酸占其氨基酸组成的2/3以上。

2、黏附蛋白:目前主要有两类:贻贝的足丝蛋白和藤壶胶。

3、糖蛋白:贝类、海参、乌贼等。具有很强的肿瘤抑制活性。

二、活性肽

◆肽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氨基酸以肽键相连的化合物。

分子量段在5000~180之间的才能称为肽。分子量段在5000~1000之间的称为大肽。分子量段在1000~180之间的称为小肽、寡肽、低聚肽,也称为小分子活性多肽。

生物学家将肽称为“氨基酸链”,将小分子活性多肽统称为“生物活性肽”。

活性肽是指那些有特殊生理功能的肽。

?人体多肽物质来源于蛋白质营养,主要是两个方面,一是食物在消化过程中蛋白质产生多肽,被身体吸收,二是体内细胞利用蛋白质的降解物氨基酸直接合成。

?多肽的奇特在于:

(1)、它有良好的吸收性,它的吸收效率比氨基酸和蛋白质都高。

(2)、它有独特的生理调节功能,胰岛素调节血糖就是一个例子。

(3)、多肽的活性很高,往往很小的量就能起到很大的作用。

1、降血压肽

高血压被称为现代“文明病”。降血压作用主要是通过抑制血管紧张素转化酶的活性来实现的。海洋生物中的这类活性肽最大的优点是对正常血压的人无降压作用。

2、抗肿瘤活性肽

(1)海兔活性肽(2)海绵活性肽(3)海鞘多肽(脂溶性、抗癌活性)

3、生物防御素:新型抗菌活性肽,富含二硫键。

芋螺多肽、海葵肽、海蛇肽、水母肽、章鱼肽、海胆肽等毒素。

三、活性氨基酸(牛磺酸)

牛磺酸:是一种非蛋白结构氨基酸的特殊氨基酸。最早是1827年从牛的胆汁中发现了这种含硫氨基酸,故称为牛胆碱、牛胆素。

1、牛磺酸的生理活性

促进婴幼儿脑组织和智力发育

提高神经传导和视觉机能

③防治心血管病

④改善内分泌状态,增强人体免疫力

⑤其它如:抗氧化,改善肠道菌群,抗疲劳,醒酒等

2、海洋生物中牛磺酸的含量及分布

牛磺酸在鱼贝类中含量十分丰富,软体动物中尤甚。甚至马氏珠母贝中含量更是高达1383mg/100g。

3、牛磺酸的制备

(1)热水浸提牛磺酸(2)自溶水解(3)外源酶水解

4、应用:食品添加剂,在婴幼儿奶粉、饮料、保健食品中用作强化剂等。

四、鲎试剂及其鲎素:鲎的种类很少,全世界现存的只有三个属,5个种。

1、鲎试剂

◆鲎试剂就是鲎变形细胞溶解物,是用无菌法采取鲎血,离心分离血球和血浆,去掉血浆,低渗破裂血细胞,最终添加辅助剂而得。

鲎试剂成分主要存在于大颗粒上,其主要成分有:凝固酶原、凝固酶、凝固蛋白原、抗脂多糖因子、激活因子C、B、G等多种蛋白质、多肽。

2、鲎素:是在鲎血细胞里发现的一种17氨基酸的抗菌肽,主要存在于鲎血细胞的小颗粒

上。

鲎的作用:抗菌、抗凝血、抗病毒。

2.3 海洋动物的脂类及脂肪酸类化合物

◆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一般指具有两个以上双键的脂肪酸。

n-6多不饱和脂肪酸:分子中从末端甲基数起,双键始于第6个碳原子。

n-6系列:亚油酸、γ-亚麻酸、花生四烯酸。

?n-3多不饱和脂肪酸:分子中从末端甲基数起,双键在甲基端第3个碳原子。

n-3系列:亚麻酸、EPA、DHA。

一、DHA和EPA的生理活性:

(1)预防心脑血管疾病

(2)增强神经系统功能

(3)增强自身免疫力

(4)保护视力

二、DHA和EPA的分布及存在形式

◆在一些高等动物的重要器官和组织中如:脑、睾丸及精液中都含有较高的DHA。

藻类和海水鱼类都含有较高的EPA和DHA,EPA和DHA可在动物体中由亚麻酸转化而来。 EPA、DHA在低温下呈液态,故一般冷水性鱼贝类中的含量较高。

?贝类中除扇贝和缢蛏之外,EPA含量均高于DHA。(EPA>DHA)

螺旋藻、小球藻EPA含量达30%以上,远高于DHA。(EPA>DHA)

金枪鱼、鲣鱼等大型洄游性鱼的眼窝脂肪中含有高浓度的DHA,其含量高达30~40%。而相对的EPA的含量较低,在5~10%左右。(DHA>EPA)

三、EPA和DHA的富集方法:

(1)冷冻结晶法

(2)尿素包合法

(3)尿素包合富集PUFA

(4)分子蒸馏法(效果不理想)

(5)银离子络合法

(6)超临界萃取法

四、EPA和DHA的应用:微胶囊、奶粉、糖果、饮料、调味品

2.4 海洋动物的烃类化合物及其衍生物

◆烃类化合物:是由C、H两种元素组成的有机物,分为饱和烃和不饱和烃两类,不饱和烃又分为烯烃和炔烃。

烃类的衍生物分为四类:脂肪烃及其衍生物、脂环烃及其衍生物、芳香烃及其衍生物和卤代烃及其衍生物。

?目前研究最多产生烃类及其衍生物的动物种类主要有:海绵、腔肠动物、苔藓虫、软体动物、海鞘、棘皮动物等。

一、饱和脂肪烃及其衍生物

1、鲨肝醇来自于鲨鱼肝和软珊瑚中,对人体白血球有增高的作用。

2、正十六酸:南海海绵、柄海鞘中。

二、不饱和脂肪烃及其衍生物

1、抗菌、抗病毒活性类

2、酶抑制剂

3、细胞毒活性物质

三、脂环烃及其衍生物

脂环烃:指碳架具有环状,而性质和开链脂肪烃(烷、烯)相似的烃类化合物,脂环烃又分为饱和脂环烃和不饱和脂环烃两类。

(一)、脂环烃的命名

命名脂环烃时,应根据环上碳原子数称为“环某烷”或“环某烯”,若环上连有烃基,应写在“环某烷”或“环某烯”前面,并注明烃基的位置和名称。

(二)、脂环烃的性质

环烷烃不溶于水,其熔点、沸点比同碳数的烷烃高。环烯烃不溶于水,密度均小于1g·cm-1,多数环烯烃有特殊气味。

环烷烃和环烯烃的化学性质与开链烷烃和开链烯烃相似,如环烷烃容易发生取代反应,环烯烃容易发生加成反应、氧化反应。但含碳原子数较少的小环烷烃容易发生开环加成反应。(三)饱和环烃系列衍生物

从海洋中发现的饱和环烃系列衍生物具有的生理活性有:酶抑制剂、细胞毒素、血小板活化因子拮抗剂等。

(四)不饱和环烃系列衍生物

1、抗菌活性

2、酶抑制剂

3、前列腺素类化合物和信息素

四、芳香烃及其衍生物

芳香烃:又叫芳香族化合物,是指包括苯和化学性质类似于苯的化合物及其衍生物。(一)苯的结构和苯的同系物

1、苯的分子结构

苯是最简单的芳烃。苯的分子式为C6H6

2、苯的同系物

含有一个苯环,在组成上与苯相差一个或几个CH2原子团的一系列化合物,称为苯的同系物。命名时,以苯为母体,将烷基名称写在“苯”前面,有多个烷基存在时,应注明烷基在苯环上的相对位置。

苯及苯的同系物的组成通式为CnH2n-6(n≥6)

(三)苯的性质

1、取代反应:卤代反应、硝化反应、磺化反应

2、加成反应

3、氧化反应

(三)海洋动物的芳香烃及其衍生物

1、酶抑制剂:从海绵中得到的,是拓扑异构酶Ⅱ抑制剂。

2、细胞毒活性:从苔藓虫得到的化合物有显著的细胞毒活性,而且还可抑制PLA2的活性。从海绵属分离化合物,它们都有显著的细胞毒活性。

五、卤代烃:指含有卤素取代基的烃类化合物,这类化合物在软体动物中有发现,结构非常独特,而且活性较高。——软体动物:海蜗牛、海贝。

六、含硫、含氮的烃类化合物:含硫酸酯基或磺酸基。

2.5海洋动物的皂苷类化合物

◆皂苷:是苷元为三萜或螺旋甾烷类化合物的一类糖苷。苷元为三萜类化合物则称为三萜皂苷,如为螺旋甾烷类化合物则称为甾体皂苷。

皂苷根据苷元连接糖链数目的不同,可分为单糖链皂苷、双糖链皂苷和三糖链皂苷。

一、海参皂苷棘皮动物门游走亚门海参纲

(一)海参皂苷的化学结构

1、三萜皂苷的结构特点

(1)基本母核算:苷元具有海参烷的基本母核,为三萜类化合物,含30个碳原子,由5个环并合而成,A/B环、B/C环均为反式稠合。

(2)取代基:①苷元的3位上有羟基取代,与糖结合成苷。②苷元的12,16,17常有羟基地、乙酰氧基取代、羰基常取代于16位或侧链上,侧链上有时成环氧结构。③苷元结构上常出现1至数个双键。④糖链部分由葡萄糖、木糖、喹诺糖、甲氧基葡萄糖等组成,常具有1至数个硫酸酯基。

2、结构类型

(1)海参烷型

(2)非海参烷型

(二)海参皂苷的生物活性

1、抑菌作用

2、兴奋平滑肌的作用

3、抑制DNA和RNA合成

4、细胞毒活性

二、海星皂苷棘皮动物门海星纲

按照结构差异可分为3类:多羟基甾体皂苷、环式皂苷、海星皂苷。

(一)多羟基甾醇及其糖苷

根据多羟基甾体皂苷的结构特点可把它们分为四类:①3β-OH,6α糖基化皂苷。②3β-硫酸基,侧链糖基化皂苷。③3β-OH侧链糖基化皂苷。④3β-糖基化甾体皂苷。

(二)环式甾体皂苷

(三)海星皂苷

海星皂苷的生物活性:

主要有溶血活性、抗肿瘤活性、抗病毒活性、抗溃疡作用、抗菌消炎作用、麻醉作用和降血压活性等,另外,也发现有较强的杀虫驱蝇作用,能够抑制蝇蛆的脱皮而导致死亡,这方面在渔区已有应用。

2.6海洋动物的甾醇类化合物

◆甾醇:是甾体(也叫甾族)化合物的一种,是一类饱和或不饱和的二级醇。

海绵所含甾醇的数量最多,其次是珊瑚类和棘皮动物。

?多羟基甾醇:是一类具有显著生理活性的海洋天然产物, 具有抗肿瘤、抗菌、抗病毒、抗炎等生理活性, 具有很好的新药发展前景。

(一)海绵的多羟基甾醇

海绵是海洋无脊椎动物中发现具有最多种类甾醇的种属。

(二)珊瑚的多羟基甾醇1、软珊瑚中的多羟基甾醇

(三)棘皮动物的多羟基甾醇

2.7海洋动物的生物碱类化合物

生物碱:是杂环化合物的一种,主要分布在植物体内,在动物体内也有存在,是一类对人和动物有强烈生理作用的含氮碱性有机化合物。

一、海绵动物的生物碱类化合物

按照结构类型可分为四类: 3位烷基取代吡啶型生物碱(数量最多) 万座毛碱型生物碱

③巴布亚碱型生物碱④四环型生物碱

二、海鞘动物的生物碱类化合物

三、河豚毒素

1.河豚:身体浑圆,头胸部大,腹尾部小,背上有鲜艳的斑纹或色彩,体表无鳞,口腔内有明显的2对门牙。

2.河豚毒素的分布

(1)毒素浓度由高到低依次为:

卵巢、鱼卵、肝脏、肾脏、眼睛、皮肤、血液,肌肉中含量低。

(2)河豚毒素含量依季节而变:

春夏季:毒性最强

冬季:卵巢、鱼卵中毒素浓度最高(此时味最美)

(3)豚科的其它鱼种也含有河豚毒素。

(4)麦螺:河豚鱼产卵季节(冬季)不食。

3.河豚毒素的毒性

(1)机制:抑制神经细胞膜的Na+离子通道,阻断神经冲动的传导,使肌肉麻痹。

(2)潜伏期:10min~3h,一般为30~60min。

唇、舌、手指逐渐变得麻痹,进而加重,恶心、呕吐;随后说话困难,运动失调,血压、体温下降;最后呼吸衰竭而死。

4.河豚毒素的化学性质:

河豚毒素:是一种氨基全氢化喹唑啉化合物。

1)结构:两性离子,水溶性大

2)性质:碱性条件下易于分解,较耐高温

5.防治措施:禁吃

6、河豚毒素的应用主要用途:

(1)镇痛(2)局部麻醉(3)镇静(瘙痒镇静剂)(4)解痉

(5)降压(6)抗心律失常(7)其他:戒毒、破伤风

2.8 海洋动物的萜类活性化合物

◆海藻和海绵中海洋萜类最为丰富,以倍半萜、二萜、二倍半萜居多。

根据萜类化合物分子中异戊二烯的个数可分为单萜、倍半萜、二萜、三萜、四萜等。一、海洋单萜

◆通常指由2分子异戊二烯聚合而成的萜类化合物及其含氧的和饱和程度不等的衍生物。 按分子的基本碳骨架分为:无环单萜、单环单萜、双环单萜、三环单萜。

二、海洋倍半萜:3个异戊二烯单元聚合形成的化合物。通常其分子碳架含有15个碳原子。海藻和珊瑚是其主要来源,其次是真菌和海绵。

三、海洋二萜:4个异戊二烯单元聚合形成的化合物。通常其分子碳架含有20个碳原子。多数来自海藻、珊瑚,少数来自海绵。

四、二倍半萜:5个异戊二烯单元聚合形成的化合物。通常其分子碳架含有25个碳原子。海绵是其最丰富的来源。

五、海洋多萜:三萜和四萜。三萜类化合物主要以三萜皂苷、三萜烯类、三萜糖苷等形式存在。海绵和海藻是三萜化合物的主要来源。

六、角鲨烯

角鲨烯:是一种脂质不皂化物,最初是从鲨鱼的肝油中发现的,属于开链三萜,又称鱼肝油萜,是一种无毒性的具有防病治病作用的海洋生物活性物质。(具有提高体内超氧化物歧化

酶(SOD)活性、增强机体免疫能力、改善性功能、抗衰老、抗疲劳、抗肿瘤等多种生理功能。)(一)来源

鲨鱼的肝脏,一般认为深海鲨鱼肝中含量高。

(二)作用

1、保肝作用,促进肝细胞再生并保护肝细胞,从而改善肝脏功能。

2、抗疲劳和增强机体的抗病能力,提高人体免疫功能。

3、保护肾上腺皮质功能,提高机体的应激能力

4、抗肿瘤,尤其在癌切除外科手术后或采用放化疗时使用,效果显著,其最大的特点是防止癌症向肺部转移。

5、升高白细胞的作用。

(三)适用对象

1. 改善免疫系统。

2. 作为抗氧化剂, 可有效改善皮肤色泽, 缓解牛皮癣和皮炎这类皮肤疾患。

3. 对人类免疫系统有神奇疗效。有助于治疗心脏病,高血压,低血压,糖尿病,胃病,肾病,结膜炎,脓胸,妇女病,类风湿性关节炎。

4. 有助于吃大量油腻食品的人士恢复血液中胆固醇的正常水平。

5. 是一种健身滋补品。

(四)特殊功效

1.有助于保持皮肤的柔软健康。

2.改善长期疲劳、工作学习压力大、经常性体力透支、空调环境中缺少氧气造成的精神萎靡。

3.降低血脂及血液中的胆固醇。

4.增强人体免疫力--预防感冒、预防肝炎和肝硬化病变、改善气喘、慢性咳嗽和易过敏症状

5.促进人体新陈代谢,加快机体组织修复 -- 改善糖尿病、肾病、高血压、心脏病等一系列慢性病症状及病发症状。

(五)角鲨烯的应用前景

1、角鲨烯在化妆品工业上的应用:用作润肤剂、角质层的保湿物质。

2、在医药工业上的应用:作为药物缓释剂,可延长药物的半衰期。

3、在食品工业上的应用:作为功能性食品添加剂。

2.9 海绵动物的酚类化合物

从海绵分离得到的二聚苯酚类化合物对革兰氏阳性菌和植物致病真菌具有抗菌活性。2.10海洋动物的鞘类脂糖苷化合物

苷类化合物包括鞘类脂糖苷、甾体糖苷、糖脂质、萜类糖苷、甘油糖苷等。

鞘类脂糖苷由神经酰胺和碳水化合物两部分构成。

神经酰胺是由长链脂肪酸与鞘氨醇组成,是一类酰胺类化合物。

一、鞘类脂糖苷研究进展

1、海绵鞘类脂糖苷

2、海星鞘类脂糖苷

二、海洋鞘类脂糖苷的化学结构研究

1、糖基的研究

海洋鞘类脂糖苷的糖基一般有3种:葡萄糖、半乳糖和氨基糖。

三、海洋鞘类脂糖苷的生物活性与结构的关系

鞘类脂糖苷因其独特的来源和新颖的结构具有极强的生物活性。

海洋鞘尖脂糖苷主要有抗肿瘤、白血病细胞毒性和抗菌活性。

2.11海洋动物的聚醚类化合物

聚醚类化合物:按其化学结构可分为脂链聚醚、大环内酯聚醚、梯形稠环聚醚。

主要代表性化合物有西加毒素,刺尾鱼毒素、岩沙海葵毒素等。

一、脂链聚醚类

脂链聚醚类化合物的基本结构主要有两大类:一类是C38脂肪酸多结构的系列衍生物,如大田软海绵酸等;另一类是结构复杂的大分子化合物,如岩沙海葵毒素。

二、大环内酯聚醚类

1、扇贝毒素

三、梯形稠环聚醚(按其分子骨架的醚环数目及种类差异分类)

1、虾夷扇贝毒素:属于腹泻性贝类毒素。

2、西加毒素:是天然毒素引起人类中毒分布最广的一种毒素。

3、岗比毒素和岗比毒酸

4、刺尾鱼毒素:是目前为止发现的分子量最大、结构最复杂的非蛋白质海洋毒素。

2.12海洋动物的其他活性物质

一、大环内酯类

1、简单大环内酯类化合物

二、内酯环含有氧环的大环内酯类

特点:氧环的生物合成

三、多聚内酯类

四、其他大环内酯类

含有氢化吡喃螺环的大环内酯环化合物、含有N原子的大环内酯环

2、海绵多聚乙酰

第三章海洋植物的活性物质

海藻是海洋生物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分类学上,海藻属于低等隐花植物,主要分为四大类———蓝藻、绿藻、红藻、褐藻。

海藻类型:

①绿藻:体型多种多样,有单细胞、群体、丝状体或叶状体。植物体呈绿色,色素包括叶绿素a、b、类胡萝卜素。贮藏的养料为淀粉和油类。——石莼

②褐藻:是藻类中进化地位较高的类群。色素体中含叶绿素a和c及胡萝卜素和一种特殊的叶黄素即墨角藻黄素,藻体呈褐色。是藻类中最大的一类,本门的巨藻长可达400m。种类:海带、鹿角菜、裙带菜。

③红藻:多为多细胞体,藻体有丝状、片状、枝状等。植物体为红色或紫红色,含有藻红素和藻蓝素。

种类:紫菜(海洋蔬菜)、石菜花(制造琼胶,俗称洋菜)、大叶藻。

3.1海藻的活性多糖

一、海藻多糖的来源及组成成分

按来源可大体分为:褐藻多糖、红藻多糖、绿藻多糖等类型。

◆褐藻多糖主要为褐藻胶,另外还有褐藻糖胶、昆布糖( 海带多糖/海带淀粉) 及硫酸多糖。

红藻多糖主要有卡拉胶、琼脂和琼脂—卡拉胶中间糖,另外还包括红藻淀粉、木聚糖、

甘露聚糖及硫酸多糖等物质。

?绿藻多糖主要是海藻硫酸多糖,尤其在石莼和礁膜属中含量最高。

硫酸多糖是多糖分子链中单糖分子的部分羟基被硫酸根取代而形成的一类多功能活性物。

1、褐藻胶的生物活性:1、抗肿瘤

2、增强免疫

3、促生长作用

4、医用材料

2、褐藻糖胶的生物活性:1、抗血栓2、抗肿瘤

3、调节血脂

4、抗病毒

5、抗辐射

6、抑制补体激活

7、抗氧化

8、其他作用

3、琼脂的活性与应用:

1)在食品中用作添加剂,起到乳化、稳定和凝冻的作用。

2)用作轻泻剂;放射科中作为钡餐硫酸钡的悬浮剂;常常在缓释胶囊药物栓塞药、外科润滑剂,以及许多乳剂类型的药物中用作其多种功能的添加剂;药片中用作赋形剂和崩解剂。3)用于微生物学实验与研究。

4)实验室应用

除上述外,还在印模材料方面获得应用。

4、卡拉胶的生物活性及应用

1)用于食品工业,可做起固剂、粘合剂、稳定剂、乳化剂、悬浮剂、增稠剂等,广泛用于乳制品、饮料、牛乳布丁、咖啡、果冻、罐头等。

2)应用于牙膏、洗发香波、感光材料、电磁制品等地工业生产中。

3)能促进结缔组织和骨胶原的生长,增加骨骼对钙的吸收;可阻止滑膜中的成粒作用,增生滑膜细胞;能防治十二指肠溃疡等。

4)在抗病毒、抗血凝及免疫方面亦具有重要的生理活性。

5、褐藻多糖:是褐藻细胞产生的粘性杂多糖, 其主要单糖成分为岩藻糖、半乳糖、半乳糖醛酸、葡萄糖、甘露糖和少量的木糖。

6、绿藻多糖:是一种酸性杂多糖,单糖组成为L-阿拉伯糖、L -岩藻糖、D -甘露糖、D -半乳糖、D -葡萄糖等。浒苔多糖具有降血脂和抗衰老等生物活性成分。

7、红藻多糖:存在明显的抗癌性。

二、海藻多糖的生物活性

1 海藻多糖的免疫调节功能

◆藻类多糖对动物体的免疫调节主要基于多糖对机体巨噬细胞免疫应答机制的调控。

活性多糖的免疫调节机理:增强或活化巨噬细胞的免疫应答;提高机体的免疫调节能力;提高抗肿瘤活性;促进伤口愈合等。

2、海藻多糖的抗氧化作用

3、海藻多糖的抗肿瘤作用

4、海藻多糖的抗病毒作用

5、海藻多糖的抗凝血作用

3.2 海藻的活性氨基酸及活性肽

一、活性氨基酸

海藻是丰富的蛋白质来源。海藻非蛋白质氨基酸根据结构可分为酸性、碱性、中性氨基酸和含硫氨基酸。

(一)酸性氨基酸

1、红藻氨酸:来源于红藻,有强烈的驱虫活性。

2、软骨草酸:来源于软骨藻,有一定的驱虫活性。

3、甘紫菜酸:来源于甘紫菜乙醇提取物。

(二)碱性氨基酸

1、海带氨酸:在海带属中褐藻中含量丰富,尤其以狭叶海带中最高。具降血压作用。

2、叉枝藻氨酸:从红藻扇形叉枝藻中分离新的胍基化合物,为γ-脒脲基丁酸,这是首次在天然产物中发现的含脒脲基的特殊结构。

3、杉藻氨酸:从红藻扇形叉枝藻中分离新的胍基化合物,为L-α-氨基-δ-脒脲基戊酸。(三)中性氨基酸

1、2-哌啶酸:褐藻幅叶藻、红藻羽枝鸡毛菜、纵胞藻等中分离出。

2、1-氨基环丙烷-1-羧酸(ACC):来自于海藻,有调节农作物生长的功能。

3、5-羟基-2-哌啶酸:首次从裙带菜中获得。

4、紫菜-334:来自于条斑紫菜及红藻中。

(四)含硫氨基酸

1、胱硫醚:来自于褐藻异索藻。

2、软骨藻氨酸:从红藻粗枝软骨藻,褐藻的舌形酸藻和绿藻的孔石纯和刺松藻中分离。

3、索藻氨酸:从褐藻中的异索藻中得到。

(五)氨基磺酸类

1、牛磺酸:主要来自于红藻中,而绿藻和褐藻中的含量较低。

2、红藻酸:从角叉藻、粗枝软骨藻的乙醇提取液中分离,为牛磺酸的衍生物。

3、3-氨基丙烷磺酸:对石花菜、羊栖菜、舌状蜈蚣藻等中分离得到,具有降血压和强心作用。

二、活性肽

1、肌肽:具有抗氧化特性,是一种天然抗氧化剂,肌肽对自由基和金属离子引起的脂质氧化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

2、爱森藻肽

3、鹿角菜肽

4、环肽衍生物

5、免疫抑制脂肽

6、海藻毒素

三、藻类蛋白

(1)来源:

可分为六大类:异藻蓝蛋白B(APB)、异藻蓝蛋白(AP)、藻蓝蛋白(PC)、藻红蓝蛋白(PEC)、藻红蛋白I(PE I)和蓝藻中含藻尿胆素的藻红蛋白Ⅱ(PEⅡ)。

(2)藻胆蛋白分子的组成

藻胆蛋白是由脱辅基蛋白(载体蛋白)和四吡咯结构的色基(发色团)——藻胆素所组成。在藻胆蛋白的色基分为:藻红胆素(PEB )、藻蓝胆素(PCB)、藻尿胆素(PUB)。

其主要特点:藻胆蛋白是一种古老的捕光色素蛋白质。组成藻胆蛋白的氨基酸发生了一些特异性修饰,使之免遭蛋白酶的水解。是蛋白质本身的一种保护机制。

(3)生理活性

A、R- 藻红蛋白可以和胰岛素抗体产生特异的免疫反应,这可能对糖尿病有一定的疗效。

B、藻胆蛋白可以刺激人B- 淋巴细胞的增殖反应,提高机体的免疫力。

C、与血红素结构相似,在相似消化环境下,藻蓝蛋白可以和铁形成可溶性化合物,提高铁的吸收率。

D 、从螺旋藻中提取的藻蓝蛋白,动物实验表明它有极强的抗癌作用,尤其是对肝癌细胞。

3.3 海藻的活性脂类

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指由18~22 个碳原子组成的直链脂肪酸, 含有两个或两个以上双键。最具代表性的是二十碳五烯酸(EPA)和二十二碳六烯酸(DHA)。

一、磷脂、糖脂及脂肪酸衍生物

1、磷脂

海藻中有6种磷脂,即磷脂酰乙醇胺(PE)、磷脂酰胆碱(PC)、磷脂酰肌醇(PI)、磷脂

酰丝氨酸(PS)、磷脂酰甘油(DPG)。

2、糖脂

3、海藻前列腺素

二、脂类及其活性

褐藻中的脂肪无鱼腥味,不含胆固醇,对肌肉、心血管、神经及消化、生殖系统产生影响。海藻中脂类活性:褐藻中短链饱和脂肪酸或脂类提取物具有较强的抗菌作用。

3.4 海藻的活性萜类

萜类化合物广泛存在于植物体内,海洋生物中,海藻和海绵中最为丰富。

根据其化学结构主要分为卤代萜类化合物和芳香族萜类化合物。

海藻是海洋单萜的主要来源。

3.5 海藻的活性酚类

一、分类:海藻多酚按其酚性羟基的数量可分为简单酚类和多酚类。

简单酚类为单酚类化合物,主要包括卤代单酚和不含卤素的单酚。

海藻多酚中重要的成分为间苯三酚及其衍生物。

二、结构:褐藻多酚一般为间苯三酚衍生物及其聚合物,因其连接方式和间苯三酚单位的数量不同,褐藻多酚化合物的分子量及结构也不一样。

三、海藻多酚的作用

1、海藻多酚的抗氧化作用

褐藻多酚和红藻多酚都具有抗氧化活性

2、海藻多酚抗抑郁活性

3.6 海藻的其他活性物质

生物碱类、硫杂环类、大环内酯类、甾醇类。

第4章海洋微藻的活性物质

4.1 微藻生物技术

1、微藻本身营养丰富,富含蛋白质,可以作为单细胞蛋白(SCP)的一个重要来源。而且富含能产生不寻常的脂肪、多糖、蛋白、类胡萝卜素等生物活性物质。因此,微藻在医药、食品、水产养殖、农业及环保等领域具有重要开发价值。

2、微藻:是指那些在显微镜下才可清晰辨别其形态的微小藻类的总称。

目前已知的藻类有3万多种,其中微小的类群占70%。

主要有蓝藻门——原核藻类、颤藻属、硅藻门、甲藻门、绿藻门、金藻门、黄藻门等。

3、蓝藻:是进化历史悠久、革兰氏阴性、无鞭毛、含叶绿素a、能进行产氧性光合作用的的大型原核生物。

1. 藻体形态

通常3-10微米,有先锋生物的美称。单细胞、丝状体(丝状胶群体)、非丝状胶群体等。

2. 结构:分细胞壁和原生质体

细胞壁—主要成分是粘(黏)肽(含8种氨基酸和二氨基庚二酸以及氨基葡萄糖等) ,缺乏纤维素,壁外常形成黏性胶质鞘,主要有果胶酸和粘多糖组成。

原生质体:分中心质(体、区)和周质。

中央区:即“核区”,无组蛋白,含有裸露的环状DNA分子,无核膜、核仁。

周质:也称“色素质”,没有分化成载色体(如叶绿体),而是分散在细胞质的边缘部分。含有多层光合片层(类囊体)、气泡、核糖体、颗粒物。

光和片层(类囊体):细胞质周围复杂的光合色素层,含叶绿素a(传递光能)、藻蓝蛋白、藻红蛋白及一些黄色色素。光和作用的产物为蓝藻淀粉和蓝藻颗粒体。

蓝藻只进行无性繁殖(营养繁殖和孢子繁殖)。

营养繁殖:凡以植物体的片断发育为新个体的。

①单细胞:(无丝分裂)植物营养体直接分裂或某一部分和母体分离或不分离形成新个体的过程。

②孢子繁殖:凡以特化的细胞(孢子)直接发育为新个体的。

孢子:是一种具有繁殖能力的,不需要结合能直接发育新个体的生殖细胞。

①厚壁孢子:由普通营养细胞体积增大,营养物质的积蓄和细胞壁的增厚形成的。

②外生孢子:细胞发生横分裂,形成大小不等的两块原生质。

③内生孢子:母细胞增大,原生质体进行多次分裂,形成许多具薄壁的子细胞。群体:子细胞常不分离,形成大的群体,破裂后形成小的群体,或形成藻殖段进行繁殖。

蓝藻的分类:

水生、气生、共生,约1500种。

色球藻纲—单细胞或群体(色球藻属、微囊藻属、管孢藻属)

藻殖段纲—丝状体(念珠藻属、鱼腥藻属、颤藻属)

真枝藻纲—分支的丛生丝状体(真枝藻属)

颤藻属:

藻体为一列细胞组成的不分枝丝状体,无胶质鞘,藻体能前后或左右颤动。

丝状体中间有少数空的死细胞。通过死细胞和隔离盘将丝状体分成几段,每段称为藻殖段。颤藻生长在富含有机质的水体中,夏秋季节过量繁殖,在水表形成的一层有腥味的浮沫,即水华,反映水体富营养化,并加剧水质污染,因大量消耗水中的氧,造成鱼虾缺氧死亡。硅藻门:

1. 主要特征

①单细胞浮游藻类。 2-1000微米,可以连接成丝状或其他形状的群体,体形多样。高纬度和温带地区占优势的浮游植物。

②结构:硅藻由内外套合的两个“半片”,称为上下壳,花纹美丽,主要分中心硅藻类(辐射硅藻类)和羽纹硅藻类。

③色素;果胶质和硅质(占细胞干重的4-50%)构成的细胞壁,无纤维素。色素中墨角藻黄素和其他色素比叶绿素a和c含量多,藻体多呈现橙黄色或黄褐色。

④繁殖:细胞进行有丝分裂,只有一个子细胞与母细胞保持等大,缩小到一定程度产生“复大孢子”,利用有性生殖来恢复其大小。在恶劣的环境下可产生“休眠孢子”度过不良的环境

2.硅藻的分类

两纲:中心硅藻纲、羽纹硅藻纲,已知1.6万种。

甲藻门:

甲藻:多为单细胞,球形、长椭圆形或丝状体的有鞭毛的浮游植物。细胞壁有或无,含有纤维素。有的还具有羽状或角状样突起,形如披上盔甲的战士,故有甲藻之名。

多为海产,是重要的浮游藻类,是水生动物的主要饵料之一。

1、形态:由于甲藻常具有长短二根鞭毛,有的称其为双鞭毛藻。其鞭毛运动时,藻体常作回旋运动,使水呈旋涡状,故又有滑鞭毛藻。在鞭毛着生的基部,一般都具有二個伸缩泡。眼点一个,桔红色,位于细胞的前部側面。

2、分类:分纵裂甲藻(有左右两个对称的半片组成)和横裂甲藻(有多个板片组成,主要的)。

3、营养:甲藻兼具有动、植物的特征,如有眼点,有的无细胞壁,有鞭毛,可行异养生活等。约有50%是严格异养型的,依靠摄食硅藻或小的浮游动物获得能量。夜光虫(夜光藻)

4、繁殖:甲藻的生殖通常是无性分裂,分裂前,细胞壁消失。甲藻适应于较弱光和营养盐贫乏的条件下生活,往往在硅藻的水华之后出现,在夏、秋数量丰富。甲藻在水体中有垂直运动的能力,白天在上层,晚上到下层。

过度繁殖,使水色变红,形成赤潮。赤潮始自甲藻数量的突然增加,这是因为甲藻在某些情况下,可快速繁殖。当达到20-50万个/升水时,可显色,最后可到1亿个/L。

绿藻门:

1. 主要特征

①单细胞、多细胞群体、丝状体、片状体、管状体、多核体。

②细胞壁:2层,内层为纤维素,外层为果胶质。

③与高等植物相似,具有真核和叶绿体,色素为叶绿素a、叶绿素b以及叶黄素和胡萝卜素等,但叶绿素多,因此植物体呈绿色。

贮藏的养分为淀粉和油类。

④营养繁殖方式多样。

2. 代表种类

①衣藻属(Chlamydomonas)

单细胞浮游藻类,具鞭毛、眼点,杯状叶绿体,合子型生活史。

②团藻属(Volvox):多细胞群体,卵式生殖。

③水绵属(Spirogyra):丝状体。

④栅藻属(Scenedesmus):4、8或16个定形的群体。

金藻门:

含有的胡萝卜素和叶黄素较多,因此呈黄绿色、橙黄色或褐黄色。具有鞭毛。

黄藻门

色素为叶绿素a、β-胡萝卜素和叶黄素。运动细胞为两条近顶生或略偏向腹部、不等长的鞭毛。

微藻生物是以微藻生物学为基础,利用微藻生物体系和工程原理,提供商品和社会服务的综合性科学。现代微藻生物技术一般包含以下几方面内容:

1、微藻基础研究,包括新藻种(株)的筛选和开发、微藻的生理生化特性、培养条件、微藻有效成分及各种活性物质的调查分析等内容;

2、微藻产品开发及其应用研究;

3、基因工程微藻研究;

4、微藻大规模培养技术,包括各种新型高效光生物反应器的研制和微藻高密度培养技术;

5、微藻生物量及其代谢产物和采收技术,其中包括新型分离介质和分离纯化工艺等研究内容。

海洋渔业经济发展的几点思考

海洋渔业经济发展的几点思考 二十一世纪是海洋世纪,海洋渔业经济在沿海经济发展中占有重要位置,科学合理利用海洋资源,实现海洋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是增加渔民收入、保持渔区稳定的有效途径,也是各级党委、政府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是广大人民利益的切实需要。 海洋渔业经济发展面临的问题 葫芦岛市位于渤海辽东湾的西北沿岸,海岸线长258公里,在环渤海圈内,处于连接东北、华北及关内外的重要部位,发展海洋渔业经济具有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区位优势和产业优势。近几年来,随着产业结构的调整和经济运行质量的提升,海洋渔业经济得到了迅速发展。实施伏季休渔制度,近海资源得到了有效保护。连续四年放流海蜇幼苗,连续十年放流日本对虾,为渔民增收创造了有利条件。部分渔民转产转业,渔船数量有所压缩,减缓了近海捕捞强度。养殖业发展迅速,工厂化渔业养殖已经成为龙头产业。紧紧围绕辽宁省“五点一线”和葫芦岛市“三点一线”沿海经济发展战略,谋划经济布局,产业发展,科学规划,合理布局,良性发展。 按照党的十七大提出的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要求,海洋渔业经济发展还面临如下问题: 一是渤海近海资源严重衰减,给渔民增收造成了很大难度。历史上渤海传统的捕捞品种如大小黄鱼、鲅鱼(蓝点马鲛)、中国对虾等已形不成渔汛。葫芦岛市近海的贝类资源如杂色蛤、毛蚶、中国蛤蜊等已不能批量捕捞,海蜇、毛虾的资源量也严重减退,虾蛄、梭子蟹等产量也很低。渔民在近海能捕到的经济种类已经少之又少。远海捕捞也存在油品涨价、费用增加、风险较大等诸多问题,加上中韩、中日过渡水域限额捕捞,捕捞渔民面临生计问题。 二是环境生态变化很大,海洋富营养化程度加重,赤潮次数增多。陆源污染物排放得不到有效控制。由于渤海净化能力差,随着污染的加剧,生态发生了很大变化。改变了生物的生存环境,使得一些经济品种产量下降,敌害生物增多,造成了生态隐患和荒漠化现象。 三是渔船数量多,网具网眼小,捕捞强度大。尤其是从事近海生产的小船数量较多,增加了近海资源压力。一些渔民追求眼前利益,使用一些网眼小、破坏性大的网具,使幼鱼虾资源遭到了严重破坏,亲体得不到有效保护,给资源恢复造成了很大难度。 四是产业化水平低,没有形成自己的品牌,因此市场竞争力较弱。加工业落后,二、三产业发展缓慢,缺乏龙头企业带动和拳头产品。海洋渔业经济还处于从粗放经济向集约经济发展的过渡阶段。渔民专业合作组织少,还没有真正把分散的渔户统一起来,有组织地进入市场,制约了海洋渔业经济的发展。 五是海洋渔业产业和渔民的保障机制还没有完全建立起来。目前,还没有对渔业产业的保障政策,遇到自然灾害和不可抗力的灾祸,只能由渔民自己埋单。捕捞渔民和渔船的互保制度实行了多年,在保障渔民利益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还缺乏政策性的保障,渔民的保障水平还较低,造成了很大的不稳定因素。

国际法中海洋法知识点归纳(自己整理 绝对全面)

海洋法 第一节:概论 首先,海洋的上空可以用于飞行。 第二,海洋的表面可以用于船舶的航行 第三,海洋水体本身是大量的生物资源,潜艇也在水体航行,水体还要接受向海洋倾废。第四,海底可以铺设电缆和管道 第五,底层土有是有和天然气 海洋法是关于海域的法律地位以及知道国家利用不同海域的原则、规则和制度的总和。 海洋划分为不同的海域:领海、毗连区、专属经济区、大陆架、公海和国际海底。 世纪初,荷兰学者宾刻舒克提出了“大炮射程论”,以确定领海的宽度。 年月日至月日,联合国主持的第一次海洋法会议在日内瓦召开,最后制定了四个公约:《领海与毗连区公约》、《公海公约》、《捕鱼与养护生物资源公约》、《大陆架公约》。 年月,日内瓦第二次海洋法会议,专门讨论领海宽度问题,未果。 年月日,《海洋法公约》终于生效,《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第十一部分的决议和协议》也在公约生效之日起开始临时适用 第二节:基线 一、正常基线与直线基线 基线(起算线)向陆地一面的海域是内水、向海的一面是领海。 基线是测算领海宽度、毗连区、专属经济区、大陆架的起算线。 正常基线(低潮线,即退潮时海水推到离岸最远的那条线)多适用于那些海岸比较平直的情况。 直线基线(沿岸向外突出的地方和沿海岛屿上选定一系列的点,将这些点之间连接起来划出的一条线)适用于海岸线曲折的地方。 为适应沿海国不同的情况,《公约》海规定沿海国可交替使用以上各条规定的任何方法的确定基线。

二、群岛基线 岛屿是四面环水并在高潮时高于睡眠的自然形成的陆地区域。岛屿的海域应按照《公约》适用于其他陆地领土的规定加以确定。 所有的岛屿不论其面积大小都可以有自己的领海,而且岛屿拥有其领海的前提条件并不是它必须被人占领。 群岛国可以划定连接群岛最外缘各岛和各干礁最外缘各点的直线群岛基线。群岛国的领海、毗连区、专属经济区和大陆架的宽度从群岛基线量起。 群岛基线划定规则: 、应当包括一个主要岛屿和一个区域,陆地水域比为:到:之间; 、基线长度不应超过海里,最长不超过海里; 、不应在任何位置偏离该岛的一般轮廓。 群岛水域的法律地位 群岛基线划定的范围为群岛水域(群岛水域不是内水)。 群岛国可按照规定划定自己的内水。 群岛水域通过分为“无害通过制度”和“群岛海道通过制度”,所有国家的船舶都享有通过除群岛内水外的无害通过权。 群岛国可在其水域内指定适当的海道和其上空的空中航道,即“群岛海道”,所有船舶和飞机都有权通过这些海道和上空,这就是“群岛海道通过权”。 群岛国制度是一种不同于内水和领海的特殊制度。 三、海湾 海湾的概念 国际海洋法山的海湾与地理上的海湾有不同的概念,并不是所有的水曲都是海湾。 水曲曲口宽度为直径划一个半圆,如果这个半圆的面积等于或少于水曲面积,该水曲即构成海湾。反之则不构成海湾。 湾口不超过海里的,为领湾,是内水。超过海里,直线基线应当划在海湾内;如果超过海里,但是被直线基线包围的,该海湾仍是内水。 历史性海湾的概念 历史性海湾,是指那些湾口超过海里,但历史上一向被认为是沿海国内水的海湾。 没有强制性规定,但普遍以有关国家长期在此行使主权,并且周边国家默认这一事实为根据。我国的渤海湾也是历史性海湾

海洋地质学发展历程

海洋地质学发展历程 Development of Marine Geology 刘金鑫 (大连海事大学交通运输装备与海洋工程学院 2016中队船舶与海洋工程1班 学号:2220163863) 摘要:本文从海洋地质学历史上的三大学说出发,指明了大陆漂移学说、海底扩张学说和板块构造理论的主要内容,反映了作者对海洋地质学发展的认识和了解。文章指出三个学说的立足点和主要证据,进一步论述了学说从猜想变为事实的发展过程,也指出了部分学说的缺陷性,论述了其在当时不为地质学界接受的主要原因。三大学说按历史时间论述,体现了学科从缺陷到完备的过程。结语中,作者表明了对海洋地质学发展历程的一些思考和其给予的启迪,也展望了未来海洋地质学发展的方向和格局。 关键词:大陆漂移学说、海底扩张学说、板块构造理论。 一、引言 本学期《深海地理与地球科学》课程,主要学习了地球地理属性、海洋地质构造和海洋地质学发展的一些内容。其中,活动论的演化深深吸引了我,我认为它的演化过程是人类海洋科学领域巨大的一个突破,也是人类漫长的历史中对自然的认识从无到有的一个缩影。 海洋地质学的三大学说相辅相成:板块构造说是海底扩张说的发展和延伸,而从海底扩张到板块构造,又促进了大陆漂移的复活。因此,人们也称大陆漂移、海底扩张和板块构造为不可分割的“三部曲”。 图 1:海洋的地质学发展历程

二、海洋地质学发展历程 1.海洋地质学 1)定义:以传统的地质学理论和板块构造理论,以海洋高新探测和处理技术为依托, 在地球系统科学理论的指导下,研究大洋岩石圈地质过程及其与地球相关圈层(尤其是大气层、水圈和地幔)间相互作用,为人类开发资源,维护海洋权益和保护环境服务的科学。 2)海洋地质工作任务 图 2:海洋地质工作任务 2.大陆漂移学说 1)提出:1912年,德国气象学家A.魏格纳(1880—1930)在总结前人有关大陆漂移概念的基础上,提出一种大地构造假说——大陆漂移说,引起全世界科学界的重视。 2)主要论点:石炭纪(3亿年)前,全球只有一个大陆、一个大洋(泛大陆、泛大洋);大陆由较轻的刚性的硅铝层组成,它漂浮在较重的粘性硅镁层之上;从中生代开始,在潮汐力和离心力的作用下,大 陆逐渐破裂、分离,造成现在的海陆分 布;大西洋、印度洋是在大陆分裂漂移 过程中形成的,太平洋是泛大洋的残余; 大陆在向赤道和向西漂移过程中,前缘 受挤压而形成山脉,后缘由于硅镁层的 粘性,拖曳而脱落形成岛弧、岛屿。 3)主要证据:大陆边缘的形态、造山带 与地层学的证据、古冰川及古气候的证 据、古生物的证据、地磁学的证据。图 3:大陆漂移示意图 4)缺陷:刚性的花岗岩层不可能在刚性的玄武岩层上漂移;潮汐力与离心力小,不

海洋法考点整理

1、基线是一国领海与海岸或内海水之间的分界线,也是测算领海、毗连区、专属经济区、大陆架宽度的起算线。领海毗连区专属经济区大陆架 2、正常基线(normal baseline)就是海水退潮时退到距离海岸最远的那条线,即沿岸的低潮线。 3、直线基线(straight baseline)(折线基线)就是在大陆沿岸突出处和岸外岛屿最外缘选定一系列适当的基点,在这些基点之间连续地划出一条条直线,这些直线构成的一条沿着海岸的折线就是直线基线,所以直线基线也被称为折线基线。 4.内水(internal waters):广义的内水和狭义的内水(即内海);狭义的内水仅指领海基线向陆地一面的海域,即内海水;广义的海水既包括内海水,还包括一国陆地领土内的水域,即内陆水。 内水的法律地位:内水是沿海国领土的组成部分,国家对其有排他的,完全的主权(排他的管辖权。)(1)沿海国有权制定有关内水的法律和规章制度 (2)一切外国船舶未经沿海国许可不得进入内水 (3)外国商船如果获准进入一国内水,必须按照该国法律和规章驶入该国指定的港口,但是注意两个例外:一是外国遇难船舶的临时避难行为。二是基于条约义务,各国也常准许外国商船驶入内水. (4)外国军用船舶必须通过外交途径办理一定顺序,才能进入一国内水。 (5)沿海国对于进入内水的外国船舶享有属地管辖权。 5.海湾是指海洋深入陆地而形成的明显的水曲。但只有当水曲的面积大于或等于以水曲曲口宽度为直径所划的半圆时,这样的水曲才能称为海湾。 6.历史性海湾是指那些沿岸属于一国,其湾口虽然超过领海宽度的二倍,但历史上一向被承认是沿岸国内海的海湾。 7.(英)领海是指沿海国的主权及于其陆地领土及其内水以外邻接的一带海域,在群岛国的情形下则及于群岛水域以外邻接的一带海域,称为领海。我们可以将领海定义为邻接国家领陆,内水和群岛水域的,受国家主权支配和管辖的一定宽度的海域。 8.(英)《海洋法公约》第3条对领海宽度问题作了如下规定:“每一国家有权确定其领海的宽度,直至从按照本公约确定的基线量起不超过十二海里的界限为止。” 9.沿海国在领海的权利: (1)对自然资源的所有权 (2)沿海航运权及贸易权 (3)领空权 (4)对有关制度拥有立法权 (5)司法管辖权 (6)战士中立权 (7)紧追权 8、无害通过权(其他国家在沿海国领海的权利):(英文) 无害通过权行使的前提条件: 第一:尊重沿海国的领土主权。 第二:通过应该是“无害”的,只要不损害沿海国的和平,良好的秩序和安全,就是无害的。同时列举了以下12种非无害的行为: 对沿海国的主权,领土完整和政治独立进行任何武力威胁和使用武力,或以其他方式违反《联合国宪章》所体现的国际法原则的方式进行武力威胁和使用武力。 以任何种类的武器进行任何操练和演习 任何目的在于搜集情报使沿海国的防务和安全损害的行为

海洋生态学复习题不完整版讲课讲稿

海洋生态学复习题不 完整版

一.名词解释 1.海洋生态学:海洋生态学是研究海洋生物与各种海洋栖息地环境间相关关系的科学。简单地讲就是研究海洋生物生存方式的科学。(PPt Chapter 000 P25) 2.可持续发展:在生存与不超过维持生态系统承载力的情况下,改善让人类的生活质量,发展不应以其他集团或后代为代价,也不应危机其他物种的生存。P4 3.利比希最小因子定律:“植物的生长取决于处在最小量状况的必需物质”。也就是说,低于某种生物需要的最少量的任何特定因子,是决定该生物生存和分布的根本因素。P48 4.谢尔福德耐受性定律:生物对各种环境因子的适应有其生态学上的耐受限度,如某一因子的量增加或降低到接近或超过这个限度,生物的生长和发育就受到影响,甚至死亡,因此生物只能在该因子的最小量和最大量之间正常生存。P48 5.生态位:是指一种生物在群落中(或生态系统中)的功能或作用,生态位不仅说明生物居住的场所(占据的空间),而且也要说明它吃什么、被什么动物所吃、它们的活动时间、与其它生物的关系以及它对群落发生影响的一切方面。就是说生态位是某一物种的个体与环境(包括非生物的和生物的环境)之间特定关系的总和。P95 6.生境或栖息地:某些特定的生物种群或群落栖息地的生态环境。P47 7.碎屑食物链:海洋碎屑主要来源于死亡的海洋动、植物残体以及他们排除的粪团等颗粒有机物,这些颗粒有机物可被食碎屑的消费者利用。以食碎屑为起点的食物链称为碎屑食物链P148 6. 牧食食物链(植食食物链):通常从活体植物开始,然后是草食动物、一级肉食动物、二级肉食动物等组成的食物链。 8.种群(population):指特定时间内栖息于特定空间的同种生物的集合群。种群内部的个体可以自由交配繁衍后代,从而与邻近地区的种群在形态和生态特征上彼此存在一定差异。种群是物种在自然界中存在的基本单位,也是生物群落基本组成单位。P66 9.生物群落(biocoenosis:生物群落简称群落(community),指一定时间内居住在一定空间范围内的生物种群的集合。P88 10.优势种(dominant species):优势种是群落中数量和生物量所占比例最多的一个或几个物种,也是反映群落特征的种类。如果去除,群落将失去原来的特征,同时将导致群落性质和环境的改变。P89 11.关键种(keystone species):关键种不是生物量占优势,而是对群落的组成结构和物种多样性(包括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方面)具有决定性作用的物种,而这种作用相对于其丰度而言是非常不成比例的。P90 12.阿利氏规律:种群密度的过疏和过密带队种群的生存和发展都是不利的,每一种生物种群都有自己的最适密度(optimum density),这就是所谓的阿利氏规律。P67 13.高斯假说(Gause’s hypothesis)或竞争排斥原理(Principle of competitive exclusion):亲缘关系接近的、具有同样习性或生活方式的物种不可能长期在同一地区生活,即完全的竞争者不能共存,因为它们的生态位没有差别。P94 14.初级生产力,新生产力,再生产力 总初级生产力:光合作用中生产的有机碳总量。P117

海洋地质学

海洋地质学 第一章绪论 ●《海洋地质学》的含义 ●《海洋地质学》的主要研究内容 ●《海洋地质学》的研究意义 ●《海洋地质学》的研究方法 绪论-《海洋地质学》的含义和内容 ●《海洋地质学》是研究海水覆盖区岩石圈特征及其演化规律的学科。 ●海洋地形、海洋沉积、海洋构造和海洋矿产是其主要研究内容。 绪论-《海洋地质学》的研究意义 ●海洋地质的研究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 现代海洋占地球表面积的2/3,白垩纪时达4/5;不了解海洋就不能正确认识地球,不了解海洋地质就难有全面的地球观。 ●浩瀚的海洋是正在进行沉积作用的天然实验室 全世界大陆上沉积岩的分布面积约占陆地的75%,多是古海洋的沉积物。对现代海洋沉积物的及其环境和机制的研究,不仅丰富了沉积学的内容,而且是将今论古的依据。 ●海洋具有丰富的矿产资 ●海洋是我们人类赖以生存的主要地质环境之一。 绪论-海洋地质学的发展史 ●海洋地质知识的积累时期 ●海洋地质学的独立时期 ●海洋地质学的蓬勃发展时期 ●海洋地质学的新时期 海洋地质知识的积累时期 ●1.航海中海洋地质知识的积累 ● 1872年12月6日-1876年5月4日,英国“挑战者”号环球航行,奠定了近代海洋学基 础,具划时代意义。 ●2.大陆地质调查中海洋地质知识的积累 ●大陆漂移说(Wegener,1912,1915)和Holmes(1928)的地幔对流说虽然当时未能得到大多 数学者的支持,却为而后的板块学说的创立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海洋地质学的独立时期 ●20世纪30-40年代是海洋地质学的独立时期,大陆架油田勘探、声纳等调查技术的革新、海 洋研究机构的建立,使海洋地质知识日益丰富。40年代末,50年代出一批重要著作的问世,表明海洋地质已成为一门独立学科。 ● ●三部著作的发行,标志着海洋地质学成为一门独立学科:美国Sherpard的《海底地质学》 (1948)、苏联克莲诺娃的《海洋地质学》(1948)和荷兰Kuenen的《海洋地质学》(1950)。 海洋地质学的蓬勃发展时期 ●20世纪50年代以后海洋地质学进入了蓬勃发展时期 ●1. 海底三大发现 ●大洋中脊系统、海底热流异常和海底磁异常是改变地球观的海底三大发现。

海洋法复习重点(名词解释整理)

海洋法复习重点 名词解释(每小题4分,共5小题,计20分) 问答题(每题8分,共5题,计40分) 分析题(每题20分,共2题,计40分) 注:下面只是名词解释的整理,后面的问答题和分析题太多或很泛,不好整理。由于海洋法是闭卷考试,大家需要充分准备。 一.名词解释 1.领海:是邻接国家领陆、内水、或群岛水域的,受国家主权和管辖的一定宽度的海水带。P64 2.登临权:是指靠近和登上被合理的认为犯有国际罪行或其他违反国际行为嫌疑的商船进行检查的权利。P166 3.平行开发制度:区域内的活动在国际海底管理局的组织和控制下,一方面由管理局的开发机构“企业部”进行,同时也由缔约国及其公私企业通过与管理局签订合同进行勘探和开发。P266 4.方便旗:外国人实际所有并管理的船舶在本国登记,取得本国国籍,悬挂本国旗帜航行,船舶悬挂的这种旗帜称为方便旗。P156 5.国际海底区域:即为公海海底区域,包括各国大陆架以外的海床、洋底及其底土。P182 6、内海:《海洋法公约》中所指的内水是狭义的内水,即领海基线向陆地一面的海域,称为内海水,也称内海。P49 7、毗连区:是沿海国在毗连其领海的一定海域范围内对特定事项行使必要管制的区域,其范围从测算领海宽度的基线量起,不超过24海里。P64 8、过境通行制度:是指按照《海洋法公约》第38条规定,专为公海或专属经济区的一个部分和公海或专属经济区的另一个部分之间的海峡继续不停和迅速过境的目的而行使航行和飞越自由的制度。P104 9、领海基线:沿海国家测算领海宽度的起算线。基线内向陆地一侧的水域称为内水,向海的一侧依次是领海、专属经济区、大陆架等管辖海域。P46 10、海峡:是两端连接海洋的狭长的天然水道。P55 11、专属经济区:指领海以外并邻接领海的一个区域。是国际公法中为解决国家或地区之间的因领海争端而提出的一个区域概念,不超过200海里。P108 12、群岛基线:是连接群岛最外缘各点的直线基线。P94 13、大陆架:是指邻接海岸但在领海范围以外、深度达200米或超过此限度而上覆水域的深度容许开发其自然资源的海地区域的海床和底土。P129 二.问答题

海洋地质学教学大纲

海洋地质学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海洋地质学(双语)课程编码:0501090106 英文名称:Marine Geology 学时:54学分:3 适用专业:海洋技术、海洋科学课程类别:必修 课程性质:学科基础课先修课程:海洋科学导论 教材:Marine Geology,天津科技大学,刘宪斌选编,2005 海洋地质学,海洋出版社,刘宪斌译,2005.8 一、课程性质与任务 本课程是现代海洋科学学科的四大基础学科之一,是海洋科学和海洋技术专业的一门重要的学科基础课,是学生进一步学习海洋调查与观测、化学海洋学、生物海洋学和海洋地质勘探方法及其它专业课的重要基础。该课程在专业教学计划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具有很强的实践性。海洋地质学不仅在“全球变化”和“全球构造”研究方面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在解决全球人口剧增带来的“资源短缺”和“环境恶化”等问题方面也起着重要作用,其调查研究成果可以直接为发展国民经济、寻找矿产资源、建设沿海及海底工程、预测和防治海洋地质灾害、保护海洋环境、维护国家权益等方面提供基础资料、科学依据和有效服务。本课程具有广泛的适用性,是从事海洋科学与技术研究等方面工作的科技人员的必备知识。 二、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 本课程主要介绍海洋地质学的基本概念、海洋勘探、活动的海底、大洋中脊和海沟、海底火山、海岸带地质学和海洋财富等内容。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掌握的知识、内容及掌握的程度要求为: 1.使学生系统地掌握板块构造理论、大陆边缘和海底构造、海洋沉积的基本概念、基 础知识和基本理论。 2.使学生掌握常规的海洋地质调查的基本技术和方法,了解高新技术在海洋地质学中 的应用。 3.熟记常用的海洋地质学英语单词,了解外国学者撰写论文的方法,能够阅读和查阅海

海洋调查方法复习资料全

海洋调查方法 1.绪论,为什么要学习海洋调查方法,海洋调查对海洋科学发展的贡献,如何学习海洋调 查 2.海洋调查之深度测量 3.海洋调查之温度测量 4.盐度测量及海水透明度、水色、海发光测量 5.水深、水温及采样实习 6.如何实现海流测量 7.分析海流观测的特点和调查方案 8.海流观测实习 9.海洋潮汐水位观测 10.海浪观测 11.海洋气象观测 12.海洋遥感、浮标及潜标观测 13.重要海洋观测计划介绍 14.针对特定科学问题,如何制定海洋调查方案,实施海洋调查 1. 水深测量的目的与意义? (1)了解海底地形、地貌的分布状况 (2)海底地貌地形的分布状况对海面航行的船只避免搁浅、触礁,对海中潜艇 的隐蔽、防御,对建造海上建筑物、海洋工程以及渔业养殖业的经营都是必要的资料。借 助于水深测量来了解海底地形的分布状况,对国防和国民经济建设具有很重要的意义。 2. 列出海温测量与盐度测量的仪器。 1、液体温度计表面温度计(表面)颠倒温度计(深层 2、机械式温度计 3、电子温度计:热电式温度计电阻式温度计电子式温度计晶体震荡式温度计 4、玻璃液体温度计 5、颠倒温度计测温 6、温深系统测温:深自计仪(CTD、STD),电子温深仪(EBT),投弃式温深仪(XBT) 3. 什么是冰期,我国哪些海域易出现海冰? 冰期指冰维持的时间,自出现冰之日起至冰消失的时间段 4. 什么是验潮零点 是记录潮高的起算面,其上为正值,其下为负值。一般来讲,验潮零点所在的面称为"潮高基准面",该面通常相当于当地的最低低潮面。 5. 给出遥感卫星传感器的种类。可见光传感器红外传感器微波传感器 6. 列出海面气象观测的项目 能见度、云、天气现象、风向、风速、空气的温度和湿度、气压、降水量 7. 介绍水色和海发光的观测方法。 水色:观测透明度后,将透明度盘提到透明度值一半的位置,根据透明度盘上所呈现的海水 颜色,在水色计中找出与之最相似的色级,并计入水温观测记录表中。 海发光:根据海发光的征兆,目测判定海发光的类型和等级,并记入表中,为能感觉出微光,观测前,观测者应在黑暗环境中适应几分钟,地点应选在船上灯光照不到的黑暗处。海 发光只在夜间观测,连续观测站,在20、23和02时观测,大面观测站船到站观测,但两站 间的航行中要观测一次,海滨观测站在每天天黑后进行一次海发光观测。 8. 什么是海洋工程? 应用海洋基础科学和相关技术学科,从工程角度开发利用海洋。

海洋生物学复习题

海洋生物学 一、名词解释 1. 初级生产者: 具有光合作用或者化能合成作用将简单无机物合成高能有机物质的细菌、藻类或其它 绿色植物,处于第一营养级。 2. 河口:河流进入海洋的区域,该区域的盐度在淡水与海水之间变化。 3. 赤潮:指海水中含有大量氮、磷等营养物质而使藻类等生物大量繁殖,造成水质恶化,水中缺氧, 鱼类大量死亡。 4. 溶解潜伏热:1 克的冰在同样温度下溶解为1 克的水所产生的热量。 5. 孤雌生殖:只有雌性个体参与的单性生殖方式。 6. 光照层:海洋中的表层,在该水层中的光线能够保持海洋植物的光合作用。 7. 浮游植物:在海洋中随水漂流的微型植物,个体多小于20 微米。 8. 牧食食物链:生物链的起点为活的海洋藻类,可以是浮游植物、也可以是大型藻类。 9. 共生关系:对共生生物和宿主都有利的关系 10. 潮间带:海岸张周围涨潮时的海平面与退潮时海平面之间的地区,称为潮间带,即位于低潮线与高 潮线之间的地区。 11. Salinity :水中总的含盐量称为盐度,以千分比的形式表示。 12. 最低含氧带:在水深1000 米左右,由于水中动物的呼吸作用和微生物的分解作用消耗氧气的速度 与氧气的产生速度相当,而导致溶氧量低的地带。 13. 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环境中的各种元素沿着特定的路线运动,由周围环境进入生物体,最终又回到 环境中。其路线包括有生命阶段和由元素的基本化学性质所决定的无生命阶段,共同组成此循环。 14. 食物链:能量和营养沿着生态系统中有生命活动的生物群落所经历的路线称为食物链,分为牧食链 和碎屑食物链。 15. 寄生:存在于两种生物之间,一方受益,一方受到损害,受到损害的生物为前者提供营养物质和栖 息场所。 16. 游泳生物:具有自主游泳能力和生物。即可以抵抗波浪而游动的生物。 17. 海洋生物学:海洋生物学是研究生活在海洋中的生命有机体的科学。 18. 归纳:由各个独立的观察结果而得到普遍性原理的过程。 19. 演绎:从普遍性的原则推理出特定结论的过程。 20. 大陆架:大陆边缘最浅的地方 21. . 熔化潜热:熔化潜热是指当物质加热到熔点后,从固态变为液态或由液态变为固态时吸收或放出的 热量。 22. 盐度:是指海水中溶解物质质量与海水质量的比值 23. 表层流:在近岸区域自海面向下至1—3 米水层的流动;在深海区域,自海面往下至10米水层内的 流动。 24. 初级生产力:当自养生物生产的有机物多于其呼吸所消耗的有机物时,净增 25. 长的有机物 26. 盐度:海水中溶解物质质量与海水质量的比值 27. 扩散:分子从高浓度的地方向低浓度的地方运动的过程 28. 原核生物:是没有成形的细胞核或线粒体的一类单细胞生物。 29. 原生动物:原生生物界中较为接近动物的一类真核单细胞生物。 30. 异养生物:不能自己生产所需食物,必须利用自养生物产生的有机物的生物 31. 初级生产者:通过光合作用和化能合成作用由二氧化碳、水等合成有机物的生物。 32. 有丝分裂:细胞分裂产生与原始细胞相同的细胞,具有成对染色体(二倍细胞或2n) 33. 减数分裂:细胞分裂产生单倍细胞(n或1n),如同配子(海藻中的抱子),因为它们含有亲本染色 体数目的一半

《海洋地质学》复习提纲

海洋地质学复习提纲 第一章绪论 1.什么是海洋地质学,海洋地质学的研究内容? 对海洋领域所作的地质学方面的研究起初叫做“海底地质学”(Submarine Geology),后来一般均称为“海洋地质学”(Marine Geology) 海洋地质学以海水覆盖下的广大岩石圈为研究对象,主要包括海岸、大陆架和大陆坡,以及广阔的深海洋底。它也是地质学的一个分支,专门从事海洋区域的地质学研究。 2. 2.海洋地质学调查手段有哪些? 海洋地质调查和技术手段主要有: 利用人造卫星导航和全球定位系统(GPS),以及无线电导航系统来确定调查船或观测点及测线在海上的位置; 利用回声测深仪,多波束回声测深仪及旁测声纳测量水深和探测海底地形地貌; 用拖网、抓斗、箱式采样器、自返式抓斗、柱状采样器和钻探等手段采取海底沉积物、岩石和锰结核等样品;

用浅地层剖面仪测海底未固结浅地层的分布、厚度和结构特征。用地震、重力、磁力及地热等地球物理办法,探测海底各种地球物理场特征、地质构造和矿产资源,有的还利用放射性探测技术探查海底砂矿。 3.从DSDP到ODP到IODP,深海钻探计划对海洋地质学的推动作用? 深海钻探(DSDP)(1968-1983)证实了海底扩张理论和板块构造学说 大洋钻探(ODP)(1985-2003)创立了古海洋学 整合大洋钻探计划——IODP(2003-2013)、国际大洋发现计划——IODP (2013-2023)规模更加宏大、科学目标更具挑战性 4.21世纪是海洋世纪,海洋地质学面临什么新的任务和挑战? 海洋高新技术的应用向空间发展、观测精度不断提高, 从而使海洋地质科学的调查研究朝" 领域广、精度高、研究深" 的方向发展 第二章板块构造理论 1.大陆漂移假说的主要内容和缺陷是什么? 主要内容:地球上所有大陆在中生代以前曾结合成统一的巨大陆块——联合古陆,或称泛大陆;其周围是围绕泛大陆的全球统一海洋——泛大洋。中生代以后,联合古陆解体,由于各大陆分离,漂移,逐渐形成了大西洋和印度洋,而泛大洋(古太平洋)收缩成今天的太平洋。 主要内容:全世界的大陆在古生代晚期曾连接成一体,称为联合古大陆或泛大陆(Pangea),围绕联合古大陆的广阔海洋称为泛大洋; 较轻的硅铝质大陆漂浮在较重的硅镁层之上,并在其上发生漂移; 从中生代开始,泛大陆逐渐破裂、分离、漂移,形成现代海陆分布的基本格局。 大陆漂移的驱动力是与地球自转有关的两种力:向西漂移的力(来自日月引力产生的潮汐摩擦力)和指向赤道的离极力。 缺陷:1、魏格纳进行古地理重建(拼合大陆)时,依据的几何特征不够精确;2、刚性的花岗岩层不可能在刚性的玄武岩层上漂移;3、地球已有

中国海洋渔业发展现状分析

中投顾问产业研究中心 中投顾问·让投资更安全 经营更稳健 中国海洋渔业发展现状分析 海洋渔业基本概念 (一)海洋渔业研究范围界定 包括海水养殖、海洋捕捞、海洋渔业服务业和海洋水产品加工等活动。 (二)上下游产业链概述 水产产业链具有十分庞大的产业链条,上游环节包括饲料生产、种苗繁育及养殖、捕捞,中游业务有水产品食品加工及副产品综合利用,下游则包含水产品销售、终端消费等。由于产业链条庞大,各子行业之间联动性很强,存在资源整合不充分,无法充分发挥产业优势的情况。 海洋渔业发展现状 2015年全国海洋生产总值64669亿元,比2014年增长7.0%,海洋生产总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9.6%。 其中,海洋产业增加值38991亿元,海洋相关产业增加值25678亿元。海洋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增加值分别为3292亿元、27492亿元、33885亿元,三大产业增加值占海洋生产总值的比重分别为5.1%、42.5%和52.4%。据测算,2015年全国涉海就业人员3589万人。 2015年中国海洋产业增长总体保持稳步。其中,海洋渔业、海洋盐业保持平稳发展态势,海水养殖和远洋渔业产量稳步增长;海洋油气产量保持增长,但受国际原油价格持续走低影响,增加值同比小幅下降;海洋船舶工业加速淘汰落后产能,转型升级成效明显,但仍面临较为严峻的形势。 同时,中投顾问在《2016-2020年中国海洋渔业深度调研及投资前景预测报告》中提到,沿海港口生产总体放缓,航运市场持续低迷,海洋交通运输业增加值增速放缓;海洋电力业发展平稳,海上风电场建设稳步推进;海水利用业保持平稳的增长态势,发展环境持续向好;重大海洋工程稳步推进,海洋工程建筑业快速发展;海洋矿业、海洋化工业、海洋生物医药业、滨海旅游业均继续保持较快增长,邮轮游艇等新兴海洋旅游业态蓬勃发展。 2015年,环渤海地区海洋生产总值23437亿元,占全国海洋生产总值的比重为36.2%,比2014年回落0.5个百分点;长江三角洲地区海洋生产总值18439亿元,占全国海洋生产总值的比重为28.5%,与2014年基本持平;珠江三角洲地区海洋生产总值13796亿元,占全国海洋生产总值的比重为21.3%,比2014年回落0.5个百分点。

(完整版)海洋科学导论复习提纲汇总

海洋科学导论复习提纲 第一章绪论 第一节、海洋科学研究内容 全球海洋总面积约3.6亿平方公里,平均深度约3800米,最大深度11034米。全球海洋的容积约为13.7亿立方公里,占地球总水量的97%以上。如果地球的地壳是一个平坦光滑的球面,那么就会是一个表面被2600多米深的海水所覆盖的“水球”。 地球科学体系是一个独特的、复杂的、交叉科学体系。它包括地理学、地质学、大气科学、海洋科学、水文科学、固体地球物理学。其相关学科有环境科学和测绘科学。 海洋科学是地球科学的重要分支之一。人们根据研究对象不同,通常把它分为:物理海洋学、海洋化学、海洋生物、海洋地质等四大学科。 (一)、研究内容 海洋科学的研究对象是地球表面的海洋,以及溶解或悬浮于海水中的物质,生存于海洋中的生物、海洋底边界、侧边界和上边界。是研究发生在海洋中各种的物理、化学、生物、地质地貌等各种现象和过程的发生,发展和演变规律及它们与环境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规律的一门综合性科学。特点:1、特殊性与复杂性;2、作为一个物理系统,海洋中的三态变化无时不刻不在进行,是其他星球上未发现的。3、海洋作为一个自然系统,具有多层耦合的特点。 研究特点:1、明显依赖于直接观测;2、信息论控制论系统论等方法在研究中越来越显示其作用;3、学科分支细化与相互交叉渗透并重,而综合与整体化研究的趋势日益明显。 物理海洋学: 以物理学的理论、技术和方法研究发生于海洋中的各种物理现象及其变化规律的学科。主要包括物理海洋学、海洋气象学、海洋声学、海洋光学、海洋电磁学、河口海岸带动力学等。主要研究海水的各类运动(如海流、潮汐、波浪、紊流和海水层的微结构等),海洋中温、盐、密和声、光、电的现象和过程,以及有关海洋观测的各种物理学方法。 海洋化学: 研究海洋各部分的化学组成、物质分布,化学性质和化学过程的学科。 海洋生物学: 研究海洋中一切生命现象和过程及其规律的学科 海洋地质学: 研究海洋的形成和演变,海底地壳构造和形态特征,海底沉积物的形成过程和有关海洋的起源及演化以及海洋地热、地磁场和重力场等。 新兴科学:工程海洋学,遥感海洋学,环境海洋学、军事海洋学和渔业海洋学等 (二)、海洋的特性 2.海水特性: 混合溶液:水、盐分、气体、悬浮有机物、悬浮无机物。 第二节海洋学研究意义 1海洋与人类生存环境关系密切;2.海洋蕴藏着丰富的资源(矿产、化学、生物、动力)3.军事、航运、港工、油气开发; 第三节海洋学研究方法 1.(物理海洋学)常规和遥感观测。 2.实验和数值模拟。 3.理论研讨 第四节海洋学研究发展史 1、早期研究(麦哲伦,库克,郑和、王充、哥伦布、列文虎克、牛顿、贝努力、拉瓦锡、 拉普拉斯)2.海洋科学研究开始(达尔文、1872~1876年,英国“挑战者”号考察被认

海洋渔业技术学_孙满昌_作业习题

※<第一章> 1、我国海洋渔业发展的过程? 2、我国渔具分类的原则和方法? 3、我国十二类渔具的作业原理、渔具图的绘制? ※<第二章> 1、刺网渔具的作业原理和特点? 2、简述刺网渔具的分类方法? 3、简述刺网渔具的主要结构? 4、简述刺网渔具中缘网衣的作用? 5、三重刺网的结构特点及其装配方法? 6、框格刺网的结构和装配? 7、流刺网作业的操作过程及其作业中要注意的问题? 8、流刺网作业的放网过程中如何选择风向和流向? 9、定置刺网作业的操作过程及其作业中要注意的问题? 10、比较流刺网和定置刺网的作业特点,简述它们的不同点?※<第三章> 1、围网渔具的作业原理和特点? 2、简述围网渔具的结构和各部件的作用? 3、围网渔具有哪些纲索及其作用? 4、围网网图的标志方法? 5、围网渔业的发展特点?

6、无囊围网和有囊围网的装配特点和装配要求? 7、围网网衣中三角网的结构和作用? 8、什么是起水鱼围网?什么是瞄准捕捞围网?什么是灯光围网? 9、简述围网渔业中主要的鱼群侦察技术? 10、简述灯光围网中光诱技术的原理及其操作过程? ※<第四章> 1、简述拖网渔具的作业原理和特点? 2、我国的拖网渔具是如何分类的? 3、简述拖网渔具的结构和各部件的作用? 4、拖网渔具有哪些纲索及其作用? 5、韩国、日本、西班牙、俄罗斯拖网网图的标志方法? 6、世界拖网渔业使用较多的网板类型有哪几种?各有什么特点? 7、xx网板的自转性和复原力偶? 8、影响网板水动力效能的主要因素。 9、生产中如何对网板进行调整? 10、生产中如何估算网板间距? 11、生产实践中,如何选择拖网渔场的? 12、在生产现场如何掌握中心渔场? 13、我国狭鳕拖网与一般拖网相比,在结构上有哪些特点? 14、中层拖网在生产中是如何控制网位? 15、如何解读xx竹筴鱼拖网?

海洋生物学复习题图文稿

海洋生物学复习题 集团文件版本号:(M928-T898-M248-WU2669-I2896-DQ586-M1988)

海洋生物学 一、名词解释 1.初级生产者: 具有光合作用或者化能合成作用将简单无机物合成高能有机物质的 细菌、藻类或其它绿色植物,处于第一营养级。 2.河口:河流进入海洋的区域,该区域的盐度在淡水与海水之间变化。 3.赤潮:指海水中含有大量氮、磷等营养物质而使藻类等生物大量繁殖,造成水质 恶化,水中缺氧,鱼类大量死亡。 4.溶解潜伏热:1克的冰在同样温度下溶解为1克的水所产生的热量。 5.孤雌生殖:只有雌性个体参与的单性生殖方式。 6.光照层:海洋中的表层,在该水层中的光线能够保持海洋植物的光合作用。 7.浮游植物:在海洋中随水漂流的微型植物,个体多小于20微米。 8.牧食食物链:生物链的起点为活的海洋藻类,可以是浮游植物、也可以是大型藻 类。 9.共生关系:对共生生物和宿主都有利的关系 10.潮间带:海岸张周围涨潮时的海平面与退潮时海平面之间的地区,称为潮间带, 即位于低潮线与高潮线之间的地区。 11.Salinity:水中总的含盐量称为盐度,以千分比的形式表示。 12.最低含氧带:在水深1000米左右,由于水中动物的呼吸作用和微生物的分解作用 消耗氧气的速度与氧气的产生速度相当,而导致溶氧量低的地带。 13.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环境中的各种元素沿着特定的路线运动,由周围环境进入生 物体,最终又回到环境中。其路线包括有生命阶段和由元素的基本化学性质所决定的无生命阶段,共同组成此循环。 14.食物链:能量和营养沿着生态系统中有生命活动的生物群落所经历的路线称为食 物链,分为牧食链和碎屑食物链。 15.寄生:存在于两种生物之间,一方受益,一方受到损害,受到损害的生物为前者 提供营养物质和栖息场所。 16.游泳生物:具有自主游泳能力和生物。即可以抵抗波浪而游动的生物。 17.海洋生物学:海洋生物学是研究生活在海洋中的生命有机体的科学。 18.归纳:由各个独立的观察结果而得到普遍性原理的过程。 19.演绎:从普遍性的原则推理出特定结论的过程。 20.大陆架:大陆边缘最浅的地方 21..熔化潜热:熔化潜热是指当物质加热到熔点后,从固态变为液态或由液态变为固 态时吸收或放出的热量。 22.盐度:是指海水中溶解物质质量与海水质量的比值

关于对发展海洋渔业问题的探讨

关于对发展海洋渔业问题的探讨 各位领导,各位同事: 很荣幸和大家一起探讨、交流发展海洋渔业的问题。海洋渔业是海洋产业的重要内容之一,包括海洋捕捞、海水养殖等活动。烟台市牟平区是一个滨海城市,地处胶东半岛东北部,海岸线长65公里,海域辽阔,资源丰富,渔业经济在牟平区经济社会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因此,针对海洋捕捞和海水养殖的问题,谈谈我的看法。 海洋捕捞方面。自1985年水产品放开以后,海洋捕捞业发展很快,从生产能力到设施装备能力都有了很大的提升,海洋捕捞产量逐年提升,同时,随着海洋捕捞的投入加大,对捕捞网具的控制不够,使渔业捕捞成为掠夺性生产,最终导致了近海渔业资源的日益枯竭。 如何解决近海渔业资源问题?近几年,国家和地方都采取了一些重大举措。一是控制近海捕捞,发展远洋捕捞业,比如中韩渔业协定大马力渔船赴韩入渔等举措,对近海渔业资源捕捞压力有了很大的缓解。二是增殖放流活动,有效地修复了近海渔业资源,成为渔业资源修复工程的一项重要内容。三是伏季休渔制度,使近海渔业资源得到了较好的繁育生息,为修复渔业资源发挥了重要作用,等等。对于近海渔业资源问题,我认为今后应在坚持和进一步加强渔业资源修复的基础上,采取更加强有力的措施对小型捕捞渔船和捕捞工具的控制和取缔,由于小型捕捞渔船和一

些捕捞工具,尤其一些网扣小的捕捞工具,对渔业资源破坏很大,这是造成渔业资源日益枯竭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控制和取缔小型捕捞渔船和捕捞工具这项工作,非常重要。 海水养殖方面。牟平区濒临黄海,沿海水质肥沃,适宜各种鱼、虾、贝、藻类和刺参等水产品生长繁殖,20米等深线内可供开发的浅海水域面积40余万亩,滩涂可养面积3万余亩。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牟平区开始浅海筏式扇贝养殖;90年代起,开始滩涂池塘海水养殖;2005年起,开始发展深海人工鱼礁、底播增殖等海底牧场;2007年起,开始实施工厂设施化养殖。近几年,由于池塘养殖让位于滨海开发,我们顺利地调整了海域使用功能区划,实施向深海挺进的发展战略,实现了浅海池塘养殖向深海转移的发展战略,实现了海洋牧场、浅海设施渔业等产业的转型发展。目前,全区海水养殖面积达16.15万亩,其中筏式养殖面积13.12万亩,深海人工鱼礁面积3万余亩,工厂化养殖5万方,工厂化育苗单位65家,水体9万方。牟平区的海水养殖业起步早、发展快、效益明显,因此,按照建设蓝色经济区的发展战略,根据目前滨海开发大气候的不断升温形势,我认为海水养殖今后应重点放在发展海洋牧场、工厂化循环水养殖和休闲渔业上。 一是发展海洋牧场是发展海水养殖的重要途径。要根据海洋功能区划,进行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向深海挺进,大力发展海洋牧场,将渔业产业链向海洋牧场延伸,创造稳定的渔业资源生

《海洋法》复习材料

《海洋法》复习材料 第一章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一、名词解释 1.海洋法全称为国际海洋法。它是调整国家之间在海洋方面的活动 和关系的法律、规则的总和。 2.国际条约是指国际法主体间为明确彼此间的权利义务关系而缔结 的有拘束力的协议,是国家间进行交往的重要法律形式。 3.国际习惯是指经接受为法律的一般实践、惯例或做法。国际习惯 必须具备两方面的条件:一是成为通例,即世界各国在实践上一般都已经实行这种做法;二是经接受为法律,即各国都承认这种通例具有法律约束力。 4.海洋法的编撰:是指国际上将有关海洋方面的原则、规则和制度 按其性质与类别确定成公约,以便各国按照条约法上条约的生效程序采取措施对其发生效力,以确定各种不同海域的法律制度,并调整各国在利用和开发海洋方面的权利和义务。 5.海域: 海洋上由于法律性质不同而划分为不同的区域。根据《联 合国海洋法公约》的规定,海洋上划分为内水、领海、毗连区、专属经济区、大陆架、用于国际航行的海峡、群岛水域、公海和国际海底区域等九个海域。 6.《联合国海洋法公约》:联合国在1973年召开一次规模最大的海

洋法会议,即第三次海洋法会议。此会议连续开了九年,终于在1982年签署了《联合国海洋法公约》。此公约共有320条和九个附件,是历史上最详尽的海洋法条约。该公约已于1994年11月16日开始生效。 7.日内瓦海洋法公约:1958年,联合国在日内瓦召开的第一次联合 国海洋法会议,通过了四个公约:《领海与毗连区公约》、《大陆架公约》、《公海公约》、《捕鱼与养护生物资源公约》,通常被称为日内瓦海洋法四公约 二、简述题 1.简述国际法和国内法的主要区别。 (1)法律主体不同 国内法的主体主要是自然人和法人。国际法的主体是国家和一定的政治实体和国际组织。 (2)制定者不同 国内法由专门的国家立法机关来制定。国际法的制定者主要是作为法律主体的国家本身。 (3)实施不同 国内法依靠国家强制力量保证实施。国际法的实施主要依靠国家本身的自愿行动,国家通过有关的谈判、协商、抗议或某些制裁来保证国际法的实施。 三、论述题 1.试述1958年联合国第一次海洋法会议的历史意义。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