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定风波预学案

定风波预学案

定风波预学案
定风波预学案

《定风波》预学案

一、名句抄写

莫听穿林打叶声,()。(),谁怕?()。(),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归去,()。

二、阅读课文,思考以下问题

(1)你认为上阕中哪些词语用得好?

谁怕

(2)诗人被贬黄州,为什么内心还会感到轻松呢?

(3)上片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欣赏词的下片

(4)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

略带寒意的春风一吹之后,酒醒了,这时身上微微感到有些寒冷,刚刚自己还在瓢泼大雨中悠闲地走着,现在迎着的却是山头的斜阳了。

自然界忽晴忽雨,变化不定。

想一想,这里除了写自然界忽晴忽雨,变化不定外,还有什么言外之意吗?

(5)赏析:回首向来萧洒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6)作者在词中又是如何表现他的人生态度的?

(7)本首诗的思想感情

艺术手法

《念奴娇·赤壁怀古》《定风波》导学案

《苏轼词两首》导学案 姓名:班级:序号: 【学习目标】 1.领略苏轼豪放雄迈的词风,初步了解豪放派词的特点。 2.体会作者写景、状物、叙事、抒情的写作手法,理解词中烘托和映衬手法的运用。 3.体会词中流露的作者的豪迈之情与壮志难酬的感慨。 4.反复诵读,从词句入手,体会炼字炼句的妙处,提高鉴赏古诗词的能力。【学习重难点】 1.学习重点:背诵、默写全词并领略苏轼豪放雄迈的词风。 2.学习难点:理解苏轼复杂矛盾的思想。 【知识链接】 (一)关于作者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瞻,自号东坡居士(任黄州团练副使时,曾于山之东坡居住,故号东坡),眉州眉山人(今属四川)。他的政治思想比较保守,宋神宗时,王安石当政,行新法,他极力反对,出任杭州等处地方官。又因作诗得罪朝廷,被捕入狱,贬为黄州团练副使。宋哲宗时,旧党当权,召还为翰林学士;新党再度秉政后,又贬惠州,远徙琼州,后死于常州。 他一生宦海沉浮,诗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散文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书法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与其父苏洵、其弟苏辙并称“三苏”,均列入“唐宋八大家”(散文)。“一门三父子,都是大文豪。诗赋传千古,峨眉共比高。” 苏轼的词意境和风格都比前人提高一步。他作词不纠缠于男女之间的绮靡之情,也不喜欢写那些春愁秋恨的滥调,一扫晚唐五代以来文人词的柔靡纤细的气息,创造出高远清新的意境和豪迈奔放的风格。苏轼的词强烈地反映着入世和出世的世界观的矛盾。他政治上长期失意,一生经历坎坷不平,但仍能保持乐观豪迈的精神,不时发出健旺爽朗的笑声;另一方面作者在达观潇洒的风度里潜伏着一种浓厚的、逃避现实追求解脱的老庄思想,用来寄托自己对政治现实不满的心情。 (二)背景探寻 ①《念奴娇·赤壁怀古》: 写于宋神宗元丰五年(1082)七月,是年苏轼47岁。此时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到黄州任团练副使,深感自己年岁渐老,功名事业还没有成就,尤其政治上的挫折,更滋长了他逃避现实和怀才不遇的思想感情。由于内心十分苦闷,苏轼便经常游于江湖之间,其间他写出了一些著名的散文、诗词,如《赤壁赋》《念奴娇·赤壁怀古》等。 宋代的黄州,就是今天的湖北黄冈。黄冈西北的长江边上,有一处风景胜地。那儿矗立着一座红褐色的山崖,因为形状很像鼻子,人们就称它为赤鼻矶;又因为山崖陡峭如一面墙壁,所以它也被称为赤壁。 其实,苏轼所游的并非三国时期周瑜大破曹军的赤壁,周瑜破曹是在湖北嘉鱼东北的赤壁。作者只是触景生情,采用当时的传说,借写古迹,记古人、古事,以古比今,言志抒情。

《定风波》公开课导学案教师版

《定风波》公开课导学案教师版 一、教学目标 1、了解宋词豪放派的风格特点。 2、了解作者渴望为国效力的思想和壮志未酬的情怀。 3、感受苏轼旷达洒脱、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 二、教学重难点 感受苏轼旷达洒脱、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 三、知人论世 这首词作于宋神宗元丰五(1082),此时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谪黄州已近三年。在这遭受严重政治迫害后的几年里,苏轼内心当然有忿懑和痛苦的一面,但他却始终能以超人的旷达心态泰然处之。这首《定风波》就表现了苏轼当时“泰然处之”的心境。 他,一生坎坷,被一贬再贬,他携家带眷,风尘仆仆,跋涉在荒野古道上,无休无止地向着新的谪居地进发。贬到黄州,他说:“长江绕郭知鱼美,好竹连山觉笋香”。贬到杭州,他说“我本无家更安住,故乡无此好湖山”。贬到惠州,他说:“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贬到儋(dān)州,他说:“九死南荒吾不悔,兹游奇绝冠平生”。 余秋雨在《苏东坡突围》中这样写道:“他从监狱里走来,带着一个极小的官职,实际上以一个流放犯的身份走来,带着官场和文坛泼给他的浑身脏水走来……一路上小人牵着大师,大师牵着历史,一路走来了黄州……” 他在黄州城东开垦了十亩荒地,田旁筑一茅屋,辛勤躬耕,自得其乐。 “在黄州的苏东坡是成熟了的苏东坡。这种成熟是一种不再需要对别人察颜观色的从容,一种终于停止向周围申诉求告的大气,一种不理会哄闹的微笑,一种洗刷了偏激的淡漠,一种无须伸张的厚实,一种并不陡峭的高度”。 四、自主预习 1、概括小序内容,注意重点词 沙湖:地名,在黄州城南30里。已而:不久,过一会儿。 吟啸:吟咏长啸。芒鞋:草鞋。 萧瑟:风吹雨落的声音。 2、学读诗歌,读出节奏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五、合作探究 1、词作刻画了怎样的词人形象? 塑造了一个乐观、旷达的主人公形象。 2、这种形象特点表现在哪里? 表现在对自然对人生雨晴变化的与众不同的态度上。 3、面对穿林打叶的大雨,抒情主人公是怎样的态度?这体现了他怎样的个性? “莫听”“超然物外”“何妨”“谁怕”向风雨挑战 “吟啸且徐行”潇洒安闲,泰然自若 4、作者为什么说“竹杖芒鞋”比马“轻”?你认为这里的“竹杖芒鞋”和“马”有什么深刻含义吗? “竹杖芒鞋”闲散江湖“马”奔波官场 “竹杖芒鞋轻胜马”两者对比,隐喻闲散江湖胜过奔波官场 5、“一蓑烟雨任平生”中的“烟雨”是否仅指自然界的风雨?“任”表现了作者怎样的心境?“烟雨”自然界的风雨,政治上的风云变幻。“任”镇定、从容、洒脱和旷达

《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练习及答案

★《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习题及答案【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下】 班级:姓名: 说明:精心编辑整理,可以下载后删除答案印刷使用。 《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作者:苏轼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翻译:不用注意那穿林打叶的雨声,不妨一边吟咏长啸着,一边悠然地行走。拄竹杖曳草鞋轻便胜过骑马,这都是小事情又有什么可怕?一身蓑衣任凭风吹雨打,照样过我的一生。春风微凉,将我的酒意吹醒,身上略略微微感到一些寒冷,看山头上斜阳已露出了笑脸。回头望一眼走过来遇到风雨的地方,回去,不管它是风雨还是放晴。 【习题】 1、对苏轼的《定风波》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A. 本首词表现出旷达超逸的胸襟,充满清旷豪放之气,寄寓着独到的人生感悟,读来使人耳目为之一新,心胸为之舒阔。 B. 首句“莫听穿林打叶声”,不仅描绘出雨骤风狂,而且又以“莫听”二字表达了对狂风骤雨的厌恶之情。“何妨吟啸且徐行”,呼应小序“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又引出下文“谁怕”。 C.“竹杖芒鞋轻胜马”,传达出一种搏击风雨、笑傲人生的轻松、喜悦和豪迈之情。“一蓑烟雨任平生”,由眼前风雨推及整个人生,有力地强化了作者面对人生的风风雨雨我行我素、不畏坎坷的超然情怀。 D.结尾“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是饱含人生哲理意味的点睛之笔,道出了词人在大自然微妙的一瞬所获得的顿悟和启示:自然界的雨晴既属寻常,社会人生中的政治风云、荣辱得失又何足挂齿? 2、根据对本词的理解,完成下列选择题。

1、对这首词中语句的解说,不恰当的一项是() A. 词小序中的“狼狈”是说在雨中感到窘迫、难堪,“不觉”指不在乎。 B. 首句中的“莫听”意思是不用管;“吟啸”的意思是放声长啸。 C. “一蓑烟雨”一句是说自己对披蓑衣、冒风雨的生活,向来处之泰然。 D. “山头斜照”一句是说云开雨霖,落日有情,脉脉斜辉,映照我身。 3、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 词的上阙写雨中情形,诗人不理会那穿林打叶之声,吟啸徐行,无一丝慌乱之意,与小序中的“同行皆狼狈”形成鲜明对照。 B. 词末句的“归去”取自陶渊明的“归去来兮”,照应上阙的“一蓑烟雨”句,表达了诗人摆脱政治上的风风雨雨、归隐田园的决心。 C. 全词从叙事到抒情,以表达感受、见解到体现诗人的襟怀、个性。 D. 诗人以曲笔抒写胸臆,把日常生活的形象和深邃的生活哲理,有机地融合统一在一起,读来令人深受启迪。 4、“山头斜照却相迎”句中运用了哪种修辞手法,试简析其表达效果。(3分) 5、词尾“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词人借此要表达怎样的人生感悟?又能够体现出词人怎样的性格特征? 【答案】 1、分析:B、不要害怕树林里的风雨声。“莫听”不在意,不放在心上。 2、分析:C “一蓑烟雨”,是说整个蓑衣都在烟雨中,实际上是说他的全身都在风吹雨打之中。这“一蓑烟雨”也象征人生的风雨、政治的风雨。而“任平生”,是说一生任凭风吹雨打,而始终那样的从容、镇定、达观。这一句简直就是苏轼一生生活的写照。他在政治上不断地受到打击,一贬再贬,晚年最后流放到了蛮

定风波导学案.doc

《定风波》相关资料 苏轼名作欣赏 1.《浣溪沙·游蕲水清泉寺》 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潇潇暮雨子规啼。 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 2.《记承天寺夜游》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3. 《和子由渑池怀旧》 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那复计东西。 老僧已死成新塔,坏壁无由见旧题。往日崎岖还记否,路上人困蹇驴嘶。 苏轼生平(可作写作素材) 4. 《蝶恋花》 花褪残红青杏小,燕子飞时,绿水人家绕。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墙里秋千墙外道。墙外行人,墙里佳人笑。笑渐不闻声渐悄,多情却被无情恼。 5.《念奴娇?赤壁怀古》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6. 1.早年经历 苏轼于宋仁宗景祐三年(1037年1月8日)出生于眉州眉山,[2]是初唐大臣苏味道之后。苏轼的祖父是苏序,表字仲先,祖母史氏。苏轼的父亲苏洵,即《三字经》里提到的“二十七,始发奋”的“苏老泉”。苏洵发奋虽晚,但是很用功。[3]苏轼其名“轼”原意为车前的扶手,取其默默无闻却扶危救困,不可或缺之意。[4]苏轼生性放达,为人率真,深得道家风范。好交友,[5]好美食,[6]创造许多饮食精品,[7]好品茗,[8]亦雅好游山林。[9] 2.进京应试 嘉祐元年(1056年),苏轼首次出川赴京,参加朝廷的科举考试。苏洵带着二十一岁的苏轼,十九岁的苏辙,自偏僻的西蜀地区,沿江东下,进京应试。当时的主考官是文坛领袖欧阳修,小试官是诗坛宿将梅尧臣。这两人正锐意诗文革新,苏轼那清新洒脱的文风,一下

苏轼定风波导学案及答案0525

《定风波》导学案参考答案 1、用简单的语言概括上下片的主要内容。 明确:上片写冒雨徐行时的心境; 下片写雨后天晴后的景色和感受。 2、请借助词前小序,说说这首词表达了词人什么样的性格特征和生活态度。 苏轼身居谪居之地,途中遇到大雨,也不觉得狼狈,表达了词人乐观开朗的性格和洒脱、旷达的生活态度。 任务二合作探究 赏析上阕,回答下列问题: 1、整首词写词人在雨中冒雨前行,那这雨有什么特点你是从哪里看出的 明确:雨骤风狂。“莫听穿林打叶声” 2、仔细体味“莫听”“何妨”“吟啸徐行”“轻”“谁怕”“任”这些词语,从这些词语我们可以看出面对风雨,苏轼是怎样的心态 明确:闲适、坦然的心态。 3、作者为什么说“竹杖芒鞋”比“马”轻这里的“竹杖芒鞋”和“马”有什么深刻含义 明确: (1)“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这两句似乎是说穿着草鞋、拄着竹杖在雨中走得很轻松,胜过骑马,风雨有什么可怕的呢 (2)“竹杖、芒鞋”代指隐居、闲适的江湖生活,是苏轼向往的,“马”隐喻奔波的官场生活,“轻胜马”表明苏轼向往一种隐居闲适的生活,厌恶官场的险恶的争斗。4、“一蓑烟雨任平生”中的“烟雨”是否只指自然界的风雨 明确:不仅指自然界的风雨,也指作者仕途中的坎坷和生活中遇到的磨难和困难。表现了作者乐观自信、飘逸豁达的态度,也体现出不为现实所束缚的心境。 赏析下阕,回答下列问题: 1、“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三句词给我们什么样的人生启示 ①阳光总在风雨后。 ②也许正当我们感到绝望的时候,希望和转机已经在前面等着我们了。 ③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 ④失败乃成功之母。 2、“也无风雨也无晴”中的“风雨”和“晴”的深层含义是什么这句诗写出了作者怎样的人生感悟 明确:⑴“风雨”二字,一语双关。既指野外途中所遇风雨,又暗指几乎致他于死地的政治“风雨”和人生险途。“晴”比喻春风得意的顺境。 ⑵这一句是此词的画龙点睛之笔,道出了词人在大自然微妙的一瞬间所获得的顿悟和启

定风波学案

《定风波》导学案 【导学目标】 1、通过反复朗读预习正音做好标记,查阅写作背景资料。 2、自主积累有关诗词,结合指定材料加以赏析。 3、按照教师指导点拨完成相应练习,并做能力提升。 【课前预学】 1、字音、字形、释义。 在教材上给生子注音、抄写喜欢的句子,结合注释梳理原文大意。 2、查阅写作背景 3、我心中的“苏轼金句”(喜欢的诗句、词句) 【课堂思考与练笔】 赏析上片助读问题 1、在风雨中,“同行皆狼狈”,而词人却有与众不同的表现,词中是如何具体体现的? 2、“一蓑烟雨任平生”是什么意思? 3、“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改为“不怕”好不好? 赏析下片助读问题 1、“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景和情的关系 2、“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晴”和“雨”分别喻指什么? 人物分析:请用一个词语来概括词中苏轼的形象并结合具体的诗句分析。 对比赏析 我闻琵琶已叹息,又闻此语重唧唧。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我从去年辞帝京,谪居卧病浔阳城。………感我此言良久立,却坐促弦弦转急。凄凄不似向前声,满座重闻皆掩泣。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 学习了苏轼的《定风波》,请你写出一句最想对苏轼说的话,可以结合之前所写的“苏轼金句”,可以评价他的人或他的词,可发以表达你对他的情感,也可以谈他对你的影响。 【课外延伸活动】 1、请继续走进苏轼的内心世界,与苏轼进行心灵的交流,背诵《定风波》,再以《苏轼,我想对你说》为题,写一篇500字左右的短文。 2、阅读下列推荐书目及文章并与老师同学探讨交流: 林语堂《苏东坡传》余秋雨《苏东坡突围》方方《喜欢苏东坡》刘艳琴《来生便嫁苏东坡》

《定风波》导学案

定风波导学案 教学目标 1、背诵本词积累名句。 2、分析风雨意象,感受词人的形象,掌握一语双关的表现手法, 3、学习词人乐观旷达坦然的人生态度,从容面对人生风雨的气度,提升学生的人生观。 教学重点 分析作者应对风雨的态度 概括抒情主人公形象 教学难点 感悟词人情怀,知道词人最终“归”向何处 【教学方法】诵读法、点拨法、举例法、师生合作探究法 【教学过程】 课前活动:课堂小游戏 一.导入 1、由学生分小组进行比赛,背诵出含有“雨”字或“晴”字的诗句。(课前去准备,查询我们学过的含有“雨”或“晴”字的诗句,找得越多越好。 2.走进作者,了解背景。 我们学过苏轼的很多作品,大家还记得多少呢(课前去查阅相关资料如作者、作品等文学常识) 苏轼:北宋着名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土,四川眉山人。“唐宋八大家之一”,豪放派词人,与其父苏洵、其弟苏辙合称“三苏”。 (板书:唐宋八大家:唐代的韩愈、柳宗元和宋代的苏轼、苏洵、苏辙、欧阳修、王安石、曾巩(曾经拜过欧阳修为师);三苏:苏轼,苏洵,苏辙父子三人)。苏轼生活在宋神宗时期,以王安石为首的改革变法派当权时,他看到了变法的弊端反对变法;变法失败,以司马光为首的保守派当权时,他看到了变法的可取之处支持变法,受到了双方的排挤和打击,一生仕途坎坷三起三落。 王安石变法时,苏轼因不满新法中某些政策及其执行中的流弊,写过一些批评和讽刺性的诗文,被李定等人诬告将他以“谤讪新政”“毁谤君相”之罪弹劾入狱,被囚于乌台,这就是有名的“乌台诗案”。结果20多人受到牵连,坐牢103天,苏轼几次濒临被砍头的境地,幸亏北宋时期在太祖赵匡胤年间即定下不杀士大夫的国策,苏轼才算躲过一劫。期间未卜生死,一日数惊。在等待最后判决的时候,其子苏迈每天去监狱给他送饭。由于父子不能见面,所以早在暗中约好:平时只送蔬菜和肉食,如果有死刑判决的坏消息,就改送鱼,以便心里早做准备。一日,苏迈因银钱用尽,需出京去借,便将为苏轼送饭一事委托朋友代劳,却忘记告诉朋友暗中约定之事。偏巧那个朋友那天送饭时,给苏轼送去了一条熏鱼。苏轼一见大惊,以为自己凶多吉少,还曾写下绝笔诗。 最后苏轼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他在那里偏居荒野,躬耕自乐。1082年的春天,诗人到黄冈东南三十里的沙湖购买田地。元丰五年三月七日,他由几个朋友陪同去沙湖相田看地。沙湖在黄州城东三十里,时值春天,阴晴不定,出门时,风和日丽,于是让带着雨具的家僮先行。却不料途中转阴,进而风雨袭来。大家淋得狼狈,而东坡浑然不觉,从容不迫地一边吟啸一边慢步前行。不久雨散云收,斜阳复出。此次沙湖之行就催生了这首《定风波》。 三、整体感知

《定风波》导学案

《定风波》 苏轼 一、学习目标 1.整体把握词的内容; 2.分析词中以小见大、一语双关手法的运用; 3.学习苏轼旷达洒脱、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 二、知识链接 1、解题 《定风波》,唐教坊曲名,后用作词牌名。本义应为平定变乱之意,始见于五代后蜀欧阳炯词。平仄换韵,62字。上片五句,30字,三平韵两仄韵;下片六句,32字,四仄韵两平韵。由于句式参差,平仄交错,声律别具特色。又名《卷春空》、《定风流》、《醉琼枝》。 2、双关手法 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利用词的多义和同音的条件,有意使语句具有双重意义,言在此而意在彼,这种修辞手法叫做双关。双关可使语言表达得含蓄、幽默,而且能加深寓意,给人以深刻印象。它分为: (1)意义双关 利用词的同义,有意使语句具有双重意义叫做意义双关。 【例】《红楼梦》中有句云:“将那三春看破,桃红柳绿待如何?把这韶华打灭,觅那清淡天和。”“三春”表面指暮春,实际上还暗含元春、迎春、探春三人的境遇。 (2)谐音双关 利用词的同音,有意使语句具有双重意义叫谐音双关。 【例】刘禹锡《竹枝词》“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中的“晴”表面上是晴天的晴,实际上暗含感情的“情”。 三、导学指导与检测

四、巩固诊断 (1)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中,借古伤怀,抒发理想幻灭、人生失意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分别从神态描写和侧面描写的角度,把周瑜面对敌军时的从容自信刻画得淋漓尽致。 (3)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中,将自然景观与怀古之情融为一体,具有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定风波》中最能体现苏轼宠辱不惊、超然物外的旷达人生境界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苏轼的《定风波》作于被贬黄州后的第三个春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句由眼前风雨推及漫漫人生,表现出作者笑对人生的风风雨雨,不畏坎坷的超然情怀。

定风波详细教案

定风波 一、本词导入。站在这儿,我突然就想到一句话:人生就是一堂课的工夫;加一个字,人生就是上一堂课的工夫。类推一下:人生就是一场雨的工夫,人生就是躲(淋)一场雨的工夫。一场雨,躲一场雨。你更喜欢哪一种说法?为什么?板书:雨前者寓意:偶然;短暂;不幸;客观存在;……后者多了层如何面对的意思,有了动词,主观意愿,行动过程,生命痕迹,…… 71页,我们一起来看《定风波》。苏轼会怎么看?请翻开教材 二、整体感知 1、学生朗读(读准字音) suō)o)一蓑(í吟(yn)啸(xiàx同行(íng) 读出节奏 2、教师范读 任烟雨\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莫听归去,\萧瑟处,回首\向来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平生。料峭\春风也无晴。风雨也无\\ 朗读指导 ----豁达点。,还应该读从容点,潇洒点,有点苏子行吟的味道。“何妨……平 生”不温不火,不急不躁,这是节拍。调子呢,不扬不抑。 “竹杖芒鞋轻胜马”有点喜悦和豪迈在里面,可以调子略高点。但要随意、朴 拙点,豪放在骨子里,在不经意间。 “料峭……微冷,相迎”还有对人生阴晴不定、捉摸不定的复杂情绪。 ……请同学们看教材注释以及小序,了解〈定风波〉的写作背景。 3“乌台诗 案”被(贬官)至黄州。同学们想一想:被贬官的人的心情如苏轼因 ,没有雨具,大何?有一天,他出访友人,天公不作美,却在沙湖道中(遇雨)。。。。。,只有他独(不觉),而且。。。。。。家极为(狼狈):写作缘由,一件小事寄予(小序中,词中。小序作用?“故”——他没躲雨。)深刻哲理。——他说风雨皆无。 ——他淡化弱化了甚至无视了所有的风雨。 附高考题:分))这首词中,词人是一个怎样的形象?请结合词句简要回答。 (1(4(答案:词人是一个吟啸徐行、拄着竹杖、穿答案可在最后公布,以留 下悬念。)着草鞋、顶风冒雨、不畏艰难、镇定从容、旷达乐观的形象。——

定风波中考赏析及答案

1、定风波中考赏析及答案 2、《定风波》(苏轼)词中描写归途中遇雨,同行狼狈,词人却放慢脚步,却不在意风雨,吟诗长啸的句 子是: 3、《定风波》(苏轼)词中的“”这三句饱含人生哲理,也是点睛之笔。词人认为只要怀着轻 松旷达的心情去面对人生的一切风雨,也就无所谓风雨无所谓晴了 4、《定风波》(苏轼)词中描绘了这样一个有趣而又充满哲理的画面: 5.词中,词人是一个怎样的形象?请结合词句简要回答。 6.能表达本词主旨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 7.山头斜照却相迎中的相迎运用了修辞手法,请你分析其表达效果。(2分) 8.赏析经典名句:“也无风雨也无晴” 1、《定风波》(苏轼)词中写词作者遇到突如其来的风雨,顶风冲雨,从容前行的句子是: 2、《定风波》(苏轼)词中描写归途中遇雨,同行狼狈,词人却放慢脚步,却不在意风雨,吟诗长啸的句 子是: 3、《定风波》(苏轼)词中的“”这三句饱含人生哲理,也是点睛之笔。词人认为只要怀着轻 松旷达的心情去面对人生的一切风雨,也就无所谓风雨无所谓晴了 4、《定风波》(苏轼)词中描绘了这样一个有趣而又充满哲理的画面: 5.词中,词人是一个怎样的形象?请结合词句简要回答。 6.能表达本词主旨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 7.山头斜照却相迎中的相迎运用了修辞手法,请你分析其表达效果。(2分) 8.赏析经典名句:“也无风雨也无晴” 1、《定风波》(苏轼)词中写词作者遇到突如其来的风雨,顶风冲雨,从容前行的句子是:“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2、《定风波》(苏轼)词中描写归途中遇雨,同行狼狈,词人却放慢脚步,却不在意风雨,吟诗长啸的句子是:莫 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 3、《定风波》(苏轼)词中的“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这三句饱含人生哲理,也是点睛之笔。词人认为只要怀着轻松旷达的心情去面对人生的一切风雨,也就无所谓风雨无所谓晴了。

《定风波》导学案教师版

《苏轼词二首》导学案【课题】《唐诗宋词》(选读)第三单元【课型】新授课【学案序号】11 【课时】第1课时【使用日期】12月2日 【学习目标】 1.知识与技能:(1)加深对苏轼的了解。 (2)结合注释理解诗意,把握全诗的内容、主旨并背诵。 2.过程与方法:有感情地诵读诗歌,理清叙述角度的变换,读出诗 歌的感情起伏。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习苏轼宠辱不惊笑对挫折的人生态度。【学习重点、难点】加深对苏轼的了解 【学法指导】 1 【诵读时要注意】:①掌握诗的节奏变化;②分清语调语气;③把握感情基调;④理清思路和情感变化 只有这样,才能使诗歌“入于眼,出于口,闻于耳,记于心”。2.参照学案“问题探究”练习题进行自主探究学习,并在此基础上积极参与小组合作交流活动,加深理解。 教学过程定标自学 一、关于作者:? 他与他的父亲苏洵、弟弟苏辙皆以文学名世,世称“三苏”。 苏轼与唐代的韩愈、柳宗元和宋代的欧阳修、苏洵、苏辙、王安石、曾巩合称“唐宋八大家”。与黄庭坚、米芾、蔡襄被称为最能代表宋代书法成就的书法家,合称为\'宋四家\'。

苏氏四门生为:秦观、黄庭坚、晁补之、张耒。?? 嘉佑元年(1056年),二十岁的考中进士。神宗即位后,任用王安石支持变法。苏轼上书反对,自求外放,调任杭州通判,后又被调往密州、徐州、湖州等地。后发生“乌台诗案”,差点被杀。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 哲宗即位后,又不能容于旧党,因而再度自求外调。他以龙图阁学士的身分,再次到阔别了十六年的杭州当太守。苏轼在杭州修了一项重大的水利工程,也就是着名的“苏堤”。?????? 元佑八年(1093年)新党再度执政,八年后回京,北归途中,卒于常州,谥号文忠。? 二、其他材料:? 1.苏东坡是在苦难中完成了自己的一个人物,他追求的是一个可以无待(依靠)于外的完成。客观上不得意,还能不落迂腐消极,能够有积极的生活志趣,有持守的一种修养,这是苏东坡了不起的地方。? 2.东坡先生非心醉于音律者,偶尔作歌,指出向上一路,新天下耳目,弄笔者始知自振。(王灼《碧鸡漫志》? 3.东坡的父亲,喜欢到处边四方去游学,常常不在家,苏东坡小时受他母亲的教训。有一次读到《后汉书·范滂传》,范滂是东汉党锢之祸时被迫害的一个人,而他不逃避,为了理想付出了生命。东坡问母亲:他日儿要做范滂,母亲能做范滂的母亲吗?他母亲说,你

苏轼《定风波》语文课教学设计方案

苏轼《定风波》语文课教学设计方案 苏轼《定风波》语文课教学设计范文方案 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让教学工作更加有效地进行。那么写教学设计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以下是整理的苏轼《定风波》语文课教学设计范文方案,仅供参考。 【设计思想】 作为中国历史上少有的天才,苏轼在诗、文、词、书、画等方面,均取得了超凡卓绝的成就,他以融会了儒、道、佛的胸襟和气度,展现了中华民族巍巍壮观的文化景象,最大限度地提供了人性的丰富性和发展的可能性,并在生活态度、人格建构、审美高度等上给后世百姓、尤其是中国文人树立了标杆。 如何通过对该词具象、意境、主旨等的把握,指导学生掌握诗词鉴赏的基本技巧,是为基本设想;如何通过积累、感悟和运用,提高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扩大文本理解的范围和加深文化感悟的深度,是为第二设想;如何通过文本揣摩和探究,建立自己的独特情感体验,并走进作者的精神领地,寻找生存的智慧和文化的密码,充实心灵空间,是为第三设想。 【教学目标】 一、通过文本阅读,认识词人形象 二、通过感悟拓展,提升审美能力 三、通过鉴赏评析,领略中国文化 【教学过程】

一、文本导入 请学生比较“人生就是一场雨的工夫”“人生就是躲(淋)一场雨的工夫”,提问:你更喜欢哪一种说法?为什么? 板书:雨 方式:漫谈,由学生前后左右,三言两语完成。 点拨:前者寓意:偶然、短暂、不幸、客观存在等;后者有了动词,多了层如何面对的意思,即多了主观意愿、行动过程、生命痕迹等。 说明:通过简单议论,来激活思维,最后引到“雨”,引到“苏轼会怎么看”,自然过渡到《定风波》。 二、整体感知 1、一读:教师范读(或录音范读),调动情绪,营造氛围,正音正形;一问:就刚刚那题,东坡会怎么回答?请联系文本来解释。 方式:由学生根据自己初听本词的最初感受来简单回答,要求尽量在原词中寻找回答线索。 点拨: ——他没躲雨。(小序中,词中可见。顺便解读小序作用。) ——他说风雨皆无。 ——他化了所有的风雨。 2、二问:苏轼给你的最大印象是什么?二读:齐读一遍,然后从文本中寻找与之呼应的句、词。 方式:小议,然后作答。 点拨:

《定风波》公开课导学案学生版

《定风波》公开课导学案学生版(含答案) 一、教学目标 1、了解宋词豪放派的风格特点。 2、了解作者渴望为国效力的思想和壮志未酬的情怀。 3、感受苏轼旷达洒脱、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 二、教学重难点 感受苏轼旷达洒脱、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 三、知人论世 这首词作于宋神宗元丰五(1082),此时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谪黄州已近三年。在这遭受严重政治迫害后的几年里,苏轼内心当然有忿懑和痛苦的一面,但他却始终能以超人的旷达心态泰然处之。这首《定风波》就表现了苏轼当时“泰然处之”的心境。 他,一生坎坷,被一贬再贬,他携家带眷,风尘仆仆,跋涉在荒野古道上,无休无止地向着新的谪居地进发。贬到黄州,他说:“长江绕郭知鱼美,好竹连山觉笋香”。贬到杭州,他说“我本无家更安住,故乡无此好湖山”。贬到惠州,他说:“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贬到儋(dān)州,他说:“九死南荒吾不悔,兹游奇绝冠平生”。 余秋雨在《苏东坡突围》中这样写道:“他从监狱里走来,带着一个极小的官职,实际上以一个流放犯的身份走来,带着官场和文坛泼给他的浑身脏水走来……一路上小人牵着大师,大师牵着历史,一路走来了黄州……” 他在黄州城东开垦了十亩荒地,田旁筑一茅屋,辛勤躬耕,自得其乐。 “在黄州的苏东坡是成熟了的苏东坡。这种成熟是一种不再需要对别人察颜观色的从容,一种终于停止向周围申诉求告的大气,一种不理会哄闹的微笑,一种洗刷了偏激的淡漠,一种无须伸张的厚实,一种并不陡峭的高度”。 四、自主预习 1、概括小序内容,注意重点词 沙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已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吟啸: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芒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萧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学读诗歌,读出节奏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五、合作探究 1、词作刻画了怎样的词人形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种形象特点表现在哪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面对穿林打叶的大雨,抒情主人公是怎样的态度?这体现了他怎样的个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作者为什么说“竹杖芒鞋”比马“轻”?你认为这里的“竹杖芒鞋”和“马”有什么深刻含义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完整版)定风波教学设计

一蓑烟雨任平生 -----《定风波》公开课 《定风波》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诵并背诵诗词。 2.赏析词句,把握人物形象。 3.学习词人乐观旷达的人生态度。 4.拓展阅读,深入体会苏轼的人格魅力。 【教学重难点】理解作品的思想内容,体会作者旷达的胸襟。 【教学方法】诵读法、小组讨论法、互动探究法、拓展阅读法、写作练习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堂 方案一:他是中国历史上难得一见的旷世奇才,人们激赏他的文采之美,更赞叹他豁达的心胸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林语堂说他“是一个不可救药的乐天派”。他就是苏轼。 屡遭贬谪,一生历任八州,他却说:“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 身行万里,走过无数穷山恶水,他却说:“九死蛮荒吾不恨,兹游奇绝冠平生”。 可见,苏轼是潇洒超俗的,乐观开朗的,是旷达的。《定风波》正充分体现了他这一精神特质。板书:《定风波》苏轼 方案二:请同学们谈谈你所认识的苏轼,说说他是个怎样的人? 学生们会很积极活跃,背出苏轼的许多诗词、赋文,对他的评价也是丰富多彩:若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有才华; 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烧高烛照红妆-------多情; 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爱国; 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伤感; 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乐观; …… 师:是啊,苏轼就是这样一个有魅力的人。千百年来,人们陶醉在他的才情里,更折服于他于困苦艰难中的旷达的人生智慧里。《定风波》正充分体现了他这一人生智慧。板书:《定风波》苏轼 二、反复诵读,读出“旷达”。 (一)学生自由读,学生点评,提出自己的诵读建议。

苏轼定风波导学案及答案

任务一预习导学 2、请借助词前小序,说说这首词表达了词人什么样的性格特征和生活态度。

任务二合作探究 赏析上阕,回答下列问题: 1整首词写词人在雨中冒雨前行,那这雨有什么特点你是从哪里看出的 2、仔细体味“莫听”“何妨”“吟啸徐行”“轻”“谁怕”“任”这些词语,从这些词语我们可以看出面对风雨,苏轼是怎样的心态 3、作者为什么说“竹杖芒鞋”比“马”轻这里的“竹杖芒鞋”和“马”有什么深刻含义 4、“ 一蓑烟雨任平生”中的“烟雨”是否只指自然界的风雨 明确:不仅指自然界的风雨,也指作者仕途中的坎坷和生活中遇到的磨难和困难。表现了作者乐观自信、飘逸豁达的态度,也体现出不为现实所束缚的心境。 赏析下阕,回答下列问题: 1“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三句词给我们什么样的人生启示 2、“也无风雨也无晴”中的“风雨”和“晴”的深层含义是什么这句诗写出了作者怎样的人生感悟

《定风波》导学案参考答案 1、用简单的语言概括上下片的主要内容。 明确:上片写冒雨徐行时的心境;下片写雨后天晴后的景色和感受。 2、请借助词前小序,说说这首词表达了词人什么样的性格特征和生活态度。苏轼身居谪居之地,途中遇到大雨,也不觉得狼狈,表达了词人乐观开朗的性格和洒脱、旷达的生活态度。 任务二合作探究赏析上阕,回答下列问题:1、整首词写词人在雨中冒雨前行,那这雨有什么特点你是从哪里看出的明确:雨骤风狂。“莫听穿林打叶声” 2、仔细体味“莫听”“何妨”“ 吟啸徐行”“ 轻”“谁怕”“ 任”这些词语,从这些词语我们可以看出面对风雨,苏轼是怎样的心态 明确:闲适、坦然的心态。 3、作者为什么说“竹杖芒鞋”比“马”轻这里的“竹杖芒鞋”和“马”有什么深刻含义 明确:(1)“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这两句似乎是说穿着草鞋、拄着竹杖在雨中走得很轻松,胜过骑马,风雨有什么可怕的呢 (2)“竹杖、芒鞋”代指隐居、闲适的江湖生活,是苏轼向往的,“马”隐喻奔波的官场生活,“轻胜马”表明苏轼向往一种隐居闲适的生活,厌恶官场的险恶的争斗。 4、“一蓑烟雨任平生”中的“烟雨”是否只指自然界的风雨明确:不仅指自然界的风雨,也指作者仕途中的坎坷和生活中遇到的磨难和困难。表现了作者乐观自信、飘逸豁达的态度,也体现出不为现实所束缚的心境。赏析下阕,回答下列问题: 1、“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三句词给我们什么样的人生启示①阳光总在风雨后。 ②也许正当我们感到绝望的时候,希望和转机已经在前面等着我们了。 ③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 ④失败乃成功之母。2、“也无风雨也无晴”中的“风雨”和“晴”的深层含义是什么这句诗写出了作者怎样的人生感悟 明确:⑴“风雨”二字,一语双关。既指野外途中所遇风雨,又暗指几乎致他于死地的政治“风雨”和人生险途。“晴”比喻春风得意的顺境。 ⑵这一句是此词的画龙点睛之笔,道出了词人在大自然微妙的一瞬间所获得的顿悟和启示。人生有顺逆、有成败、有荣辱、有祸福。但无论处于何种境地,我们都要以坦然而超越的心态去对待,胜不骄,败不馁,福不喜,祸不悲,这样才能完成自己的人格修养。风雨改变不了苏东坡,也改变不了我们。 任务三深度探究: 1、在该词中,苏轼通过途中遇雨这种生活小事,表达了自己怎样的生活态度在《定风波》中,作者 写了在一次出游途中遇到阵雨的经过。在突如其来的风雨中, 作者没有雨具,却依旧手拄拐杖,脚穿芒鞋,吟咏长啸着从从容容地缓步行走。他把风雨看得很平常,觉得风雨交加的天气和晴朗天气并没有什么差别。作者实际上是以自然风雨来隐喻人生风雨,表明自己对于各种政治打击和迫害已遇变不惊,见怪不怪了。作者正是通过这一件生活小事表达了自己那种旷达、洒脱的人生态度。 2、《定风波》这首词中,词人是一个怎样的形象请结合词句简要回答。 词人是一个吟啸徐行、拄着竹杖、穿着草鞋、顶风冒雨、不畏艰难、镇定从容、旷达乐观的形象。 任务四拓展提高

《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习题及答案

《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习题及答案【部编版九下】 题型:【理解性默写】【选择题】【简答题】 【原词】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习题】 一、理解性默写 1、《定风波》中写作者遇到突如其来的风雨,顶风冲雨,从容前行的句子是:“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2、《定风波》中写归途遇雨,同行狼狈,词人却放慢脚步,不在意风雨,吟诗 “料峭春风吹酒醒, 暖意,在写景中传达出人生的哲理:寒冷中有温暖,逆境中有希望,忧患中有喜悦。 4、《定风波》中词人认为只要怀着轻松旷达的心情去面对人生的一切风雨,也就无所谓风雨无所谓晴了的句子是: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二、赏析选择题: 1、对苏轼的《定风波》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B ) A. 本首词表现出旷达超逸的胸襟,充满清旷豪放之气,寄寓着独到的人生感悟,读来使人耳目为之一新,心胸为之舒阔。 B. 首句“莫听穿林打叶声”,不仅描绘出雨骤风狂,而且又以“莫听”二字表达了对狂风骤雨的厌恶之情。“何妨吟啸且徐行”,呼应小序“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又引出下文“谁怕”。

C.“竹杖芒鞋轻胜马”,传达出一种搏击风雨、笑傲人生的轻松、喜悦和豪迈之情。“一蓑烟雨任平生”,由眼前风雨推及整个人生,有力地强化了作者面对人生的风风雨雨我行我素、不畏坎坷的超然情怀。 D.结尾“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是饱含人生哲理意味的点睛之笔,道出了词人在大自然微妙的一瞬所获得的顿悟和启示:自然界的雨晴既属寻常,社会人生中的政治风云、荣辱得失又何足挂齿? 【解析】B、不要害怕树林里的风雨声。“莫听”不在意,不放在心上。 2、对这首词中语句的解说,不恰当的一项是( C ) A. 词小序中的“狼狈”是说在雨中感到窘迫、难堪,“不觉”指不在乎。 B. 首句中的“莫听”意思是不用管;“吟啸”的意思是放声长啸。 C. “一蓑烟雨”一句是说自己对披蓑衣、冒风雨的生活,向来处之泰然。 D. “山头斜照”一句是说云开雨霖,落日有情,脉脉斜辉,映照我身。 【解析】C “一蓑烟雨”,是说整个蓑衣都在烟雨中,实际上是说他的全身都在风吹雨打之中。这“一蓑烟雨”也象征人生的风雨、政治的风雨。而“任平生”,是说一生任凭风吹雨打,而始终那样的从容、镇定、达观。这一句简直就是苏轼一生生活的写照。他在政治上不断地受到打击,一贬再贬,晚年最后流放到了蛮荒之地海南岛。但是在精神上,他始终没有被打败,始终保持一颗鲜活灵动的心。 3、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B ) A. 词的上阙写雨中情形,诗人不理会那穿林打叶之声,吟啸徐行,无一丝慌乱之意,与小序中的“同行皆狼狈”形成鲜明对照。 B. 词末句的“归去”取自陶渊明的“归去来兮”,照应上阙的“一蓑烟雨”句,表达了诗人摆脱政治上的风风雨雨、归隐田园的决心。 C. 全词从叙事到抒情,以表达感受、见解到体现诗人的襟怀、个性。 D. 诗人以曲笔抒写胸臆,把日常生活的形象和深邃的生活哲理,有机地融合统一在一起,读来令人深受启迪。 【解析】B 无归隐田园之意。归去之后,看刚才刮风下雨的地方,哪里有什么雨,哪里有什么晴。所谓风雨,所谓晴,不过是人心中的幻象而已。这里苏轼进入到

定风波优秀公开课教案

(总一课时) 【学习目标】天才是无止境刻苦勤奋的能力 1.研习品鉴,理解作品的意境。 2.拓展提升,体悟人生之雨和人生之归。 【重点难点】 拓展提升,体悟人生之雨和人生之归。 【自学指导】提前预习会让你效率更高 1.典型字字音: 何妨()吟啸() 蓑()料峭()萧瑟() 2.名句赏析: (1)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2)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教学过程】因为敢于行动,所以登上了更高处 一、引入: 1.导课 2.完成“自学指导” 二、初读感知,梳理词意 1.粗通大意:齐读小序和词,看看这首词叙述了一件什么事以及苏轼在这件事情中是什么态度。 (引导学生在小序、正文以及注释中寻找答案,学会梳理内容和概括大意。) 点拨要点:这首词主要写苏轼一行人往沙湖相田,途中遇雨后的感叹;苏轼没有躲雨,他认为风雨无妨(以“余独不觉”“莫听”“何妨徐行”等词语来印证)。 2.初识词人:自由诵读这首词,结合词的内容,简单说说词人给你的最初印象。 (引导学生粗略感知词人形象,可根据学生发言来梳理点拨,不必求全。) 三、品读赏析,领略词境 1.苏轼是怎样表达自己“独不觉”,即不愿躲雨的人生态度的?你认为哪些词语直接表达了这种态度? (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词作,把握提领性词语。) 点拨思路:如“莫听”“何妨”“谁怕”“竹杖”“芒鞋”“一蓑”。 (如“竹杖”等词既可见其闲庭信步的潇洒,也可由此闲人或隐者的装束,见其隐逸之意。) 2.苏轼为什么不躲雨?请联系写作背景和作者生平来谈谈。 (引导学生知人论世,以意逆志。) 点拨:可从如下角度作点拨或归纳 (1)此词作于到黄州第三年的春天。“乌台诗案”后被贬黄州的苏轼,已开始从愤懑和痛苦中跳脱出来。 (2)苏轼思想中融合了儒佛道。他崇尚老庄哲学,深受禅学影响,因而淡泊、遗忘、化解、隐逸等思想都会在逆境中生发。 (3)作为豪放派词宗,苏轼个性中蕴藏着乐观的因子。 (4)同时期的《赤壁赋》中已有“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等语,表现了一种顺应自然、物我两化的境界。 3.“雨”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引导学生由最初的大雨“穿林打叶声”,到“一蓑烟雨”,再到“也无风雨也无晴”来整体理解,明晰

定风波-导学案

高一语文导学案 课题《定风波》课时:1 总课时:2制作人:黄晓慧制作时间:2018/5/11 【教学目标】 1.感受词人的形象,体会作者豁达的胸怀; 2.理解作品的思想内容,体会词中包含的人生哲理; 【教学重难点】 理解作品的思想内容,体会词中包含的人生哲理 【文学常识】 1、作者简介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人。北宋文学家、书画家、政治家 一门三父子,都是大文豪。诗赋传千古,峨眉共比高。苏轼与父苏洵。弟苏辙合称“三苏”; 与欧阳修并称“欧苏”,是“唐宋八大家”之一;

诗歌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在艺术方面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为“苏黄”; 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代很有影响,与辛弃疾并称为“苏辛”; 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 绘画方面,喜作枯木怪石,论画主张神似。 频遭贬谪,一生历典八州,身行万里,走过无数穷山恶水,却都处如天堂,他说“此心安处是吾家” 苏轼被无数小人中伤下狱,朋友背叛,同道反目,见识了人世间万千丑态却说“眼前见天下无一不是好人”。他这样描述自己的一生:“载歌载舞,深得其乐”,可见苏轼是潇洒超俗的,乐观开朗的,旷达的。 2、写作背景 这首词作于宋神宗元丰五年(1082),此时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谪黄州已近三年。在这遭受严重政治迫害后的几年里,苏轼内心当然有忿懑和痛苦的一面,但他却始终能以超人的旷达心态泰然处之。这首《定风波》就表现了苏轼当时“泰然处之”的心境。 【预习检测】 1、“一门三父子,都是大文豪,诗文传千古,峨眉共比高”,这是三父子分别是: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