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2017高考政治文化生活试题集锦

2017高考政治文化生活试题集锦

一、选择题

1.陕西省地方戏“华阴老腔”是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声腔刚直高亢、磅礴豪迈,却因表演形式单调难以吸引观众,面临传承危机。2016年,华阴老腔演出团队与摇滚歌手合作,将传统民族音乐与现代摇滚音乐相结合,在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联袂演唱《华阴老腔一声喊》,引起巨大反响。“华阴老腔”焕发新的生机给我们的启示有【】

①优秀传统文化只有不断创新才能更好地传承和发展

②满足人民大众需要的优秀传统文化才有强大的生命力

③与现代流行文化融合是优秀传统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

④传播手段与传播形式的创新是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的前提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2.我国杂技历史悠久,因表演技巧高超而深受观众喜爱。在现代,我国杂技融入音乐、舞蹈等元素,利用声、光、电效果,配以情景故事,既惊险刺激又妙趣横生,许多节目蜚声海内外。我国现代杂技艺术蜚声海内外,主要得益于【】

①现代传媒超越时空的传播功能②用现代流行艺术元素取代传统艺术元素

③在继承传统基础上满足了现代观众的审美需求④以现代艺术手段展现我国杂技的民族特色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3.2015年,新版《辞海》编辑委员会宣布将在推出纸质版《辞海》的同时,推出适用于各种阅读终端的电子版和网络版。这一做法体现的文化生活道理是【】①文化创新要着眼于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需求②有价值的文化创造源于文化传播载体的变革

③文化创新是文化富有生机和凝聚力的保证④信息技术推动文化生产和消费方式的变革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4.

以天津“泥人张”作品为依托,“梦娃”系列公益广告运用三维技术绘制的形

象萌动可爱,表达主题所用的童谣朗朗上口,深受大家喜爱。下列认识正确的有【】

①该公益广告是文化传播途径的新的成功案例

②该公益广告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动表达

③该公益广告的成功表明面向人民大众的文化更富有生命力

④该公益广告的成功表明内涵丰富的中华文化是文化创新的动力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5.“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一件经历过战争的铁器,诉说着推动历史前进的必然和偶然;“君看六幅南朝事,老木寒云满故城”,一幅古旧的画卷,描绘出凄清荒凉的六朝时景,令后人触目伤怀……文物是无言的百科全书,承载着珍贵的历史信息。加强文物保护、管理和利用【】

①可以给文物保护部门带来较高的经济效益②是推动我国文化事业发展的一

项重要内容

③有利于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④能够使国家占据世界文化发展

的制高点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6.某国际学术期刊的封面,用中国山水画形象地表现了中国某生物研究组的一项重要研究成果。山顶代表体细胞状态;连接各山顶的桥代表小分子,能够促进各山顶之间的横越;山水中的小舟代表转基因方法,通过不

同的路线实现重编程。采用绘画形式表现科学研究成果反

映了【】

A.科学与艺术具有相通性

B.科学与艺术都来自于创新思维

C.科学与艺术都可以提高人的精神素养

D.艺术的传播需要借助科学的力量

7.中国古代园林建筑的独特之处,在于把哲学观念与历史文脉融入砖石草木之中,使建筑成为文化传承的视觉象征。例如为世人称道的苏州园林,“虽为人作,宛自天成”,体现了“天人合一”的精神追求。这印证了【】

①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②园林建筑是文化的物质载体

③文化的传承依赖于传统建筑的保护④文化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

的精神纽带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8.在中国文字博物馆,4D电影《甲骨文》向观众展示着甲骨文的产生、发展和演变历程。还原古代生活场景时,影院画面、音响和座椅巧妙配合,带观众穿越数千年;讲述甲骨文字形时,立体图形灵活转换,让观众感受古人造字的智慧。从中看出【】

A.科技是推动文化发展的决定因素

B.现代信息技术的运用促进了文

化传播

C.甲骨文的出现,标志着人类进入文明时代

D.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科技的作用越来越重要

9.受农村文化礼堂建设的启示,某县政府和企业把“文化车间”建设提上议事日程并积极推动企业文化建设。政府和企业这样做的理由有【】

①“文化车间”建设能够丰富职工的精神世界②“文化车间”建设会直接影响企业经济效益

③人们的精神产品源自物质载体④文化对人的影响离不开特定的文化环境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0.慈善涉及慈善组织、慈善募捐捐赠、慈善财产、慈善服务等。为推动我国慈善事业的发展,规范慈善活动,弘扬乐善好施的传统美德,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慈善法》。这表明【】

①我国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②弘扬传统美德需要扶正祛邪、扬善惩恶

③弘扬传统美德需要从小事做起④依靠法律才能提升公民的道德

素养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1.“莎士比亚征服了全世界,他的胜利比拿破仑们和恺撒们的胜利更为巩固。每天每天,像涨潮时的海浪一样,增加着他的新的臣民——这些人流的波涛一天一天地愈来愈宽广了。”屠格涅夫的这段话表明【】

A.文化在交流的过程中传播

B.文化是一种强大的精神力量

C.文化促进了社会向前发展

D.文化是综合国力竞争的因素

12.文博会是文化产业的“大观园”。2016 年5月12日,第十二届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隆重召开。文化创客馆的设立,金融、科技、旅游、

体育、时尚等元素与文化联动的新业态的集中亮相,赋予了本届文博会全新的意义。材料体现了【】

A.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

B.文化是经济的集中表现

C.文化是经济的派生物

D.文化为经济提供方向保证

13.许多科学家在回忆成长经历时,都会提起他们青少年时代读过的《十万个为什么》《趣味物理学》《物理学的进化》等科普作品,正是这些科普作品激发了他们对于科学探索的浓厚兴趣、埋下了科学的种子。材料表明【】

①人创造了文化,文化也在塑造着人②优秀文化为人的成长提供精神食粮

③文化多样性是人类进步的根本动力④科学技术是一个民族文明程度的

标志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4.源远流长的“礼”文化在漫长的文明演进中,积淀了许多协调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关系的规范和准则。今天,我们仍借助这些规范和准则来协调人际关系、促进社会和谐,但赋予了“礼”平等、友善等新的内涵。这说明文化具有【】

A.鲜明的民族性

B.相对的稳定性

C.时代的先进性

D.强大的包容性

15.尽管中西方建筑在材料运用、设计理念上有诸多不同,但美国建筑大师赖特却从中国古代先哲老子的教诲中汲取养分,并以其作为创作思想的重要渊源。这说明【】

A.中华文化的内容极为丰富

B.中华文化走在世界的前列

C.文化是民族创造力的源泉

D.文化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

16.传统文化对天理人伦所作出的具体规范,有些蕴藏在乡村的村规民约、家风祖训当中。村规民约、家风祖训作为当今社会的一种稀缺资源应当充分发掘利用,这是因为优秀的村规民约、家风祖训【】

①作为精神力量决定着社会的发展②是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的重点

③在文化传承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④对现代社会治理具有重要借鉴价值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二、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6分)

1、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一个有前途的国家不能没有先锋。中华民族英雄是中华民族的脊梁。

近年来,有的人打着“还原历史真相”的旗号颠覆英雄、歪曲历史、消解崇高,如胡诌“黄继光堵枪眼不合情理”“‘火烧邱少云’违背生理学”“董存瑞炸碉堡为虚构”等。凡此种种混淆是非的谣言借助网络等传媒随意传播,一些网民盲目更风、随手转发。这种抹黑英雄形象的谣传引起了一些人历史认知混乱和价值观迷失。

还原历史、守护英雄、捍卫崇高,就是守护良知、正义和精神家园。战场上多次负伤的志愿军老战士李继德动情地说:“黄继光堵枪眼时,我在现场!”当年的老排长郭安民挺身直言,燃烧弹点燃伪装草,“大火整整烧了二十多分钟,邱少云始终一动不动”。董存瑞的生前战友郅顺义多次口述力证,董存瑞舍身炸碉堡,就在他的掩护之下……

结合材料和文化生活知识,探究如何守护英雄、弘扬中华民族精神。(10分)

2 、2013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湖南省花垣县十八洞村考察扶贫工作,首次提出了“精准扶贫“的重要思想和要求。

十八洞村是由4个寨子合并而成的贫困村,村民生活困难,观念相对保守,存在“等靠要”思想,同村不同心。为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的思想和要求,强力推进精准扶贫工作,花垣县派出扶贫工作队进驻十八洞村。工作队和村党支部、村委会开办“道德讲堂”,评选明理尚德星级示范户,组织参观考察和学习培训,培育村民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激活精准扶贫内生动力;根据当地地理位置、气候条件和民族文化资源,精准发展特色支柱产业,如猕猴桃种植、黄牛养殖、乡村旅游、劳务经济和苗绣;精准识别贫困人口542人,摸索出资金跟着穷人走,穷人跟着能人(合作社)走,能人(合作社)跟着产业走,产业跟着市场走的扶贫路径,取得了显著成效,2015年全村人均收入3580元,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央电视台等先后报道了十八洞村精准扶贫经验。

2015年1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提出“实施精准扶贫方略”。

扶贫先扶“精气神”是十八洞村精准扶贫的重要经验,运用文化对经济作用的知识说明这一经验的合理性。(10分)

3、中国药学家屠呦呦因发现青蒿素治疗疟疾新方法而获得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这是中国本土培养的科学家首次获得诺贝尔奖。

疟疾是威胁人类生命的一大顽疾,困扰了人类几千年。20世纪60年代末,治疗疟疾的常用药物——氯喹或奎宁的药效已经减弱,疟疾的发病率再次升高。为了找到新型抗疟药物,中国政府启动了研制治疗疟疾药物的“523项目”,中医研究院成立以屠呦呦为组长的科研组参加研究工作。在极为艰苦的条件下,屠呦呦小组与全国7个省市、30多个单位的科研人员协同合作,经过数百次试验、无数次失败,并从《肘后备急方》等传统中草药文献中获得灵感、汲取智慧,最终使用乙醚从青蒿中提取了疗效高的青蒿素,开创了治疗疟疾新方法,挽救了全球数百万人的生命。世界卫生组织将青蒿素和相关药剂列入其基本药品目录,以青蒿素为基础的复方药物已经成为疟疾的标准治疗药物。

屠呦呦说,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是中医中药走向世界的一项荣誉。它属于科研团队中的每一个人,属于中国科学家群体。用现代科学手段不断认识中医药,是我们一代代科研工作者的责任。

(1)结合文化生活的知识,谈谈屠呦呦团队的发现对于继承和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启示。(10分)

(2)在世界各国文化交流日益频繁的今天,为什么要坚定中华文化自信?请列举两条理由。(4分)

4.中法两国的文化交流源远流长。2016年4月至6月,第十一届“中法文化之春”在中国举行,促进了两国之间的友好往来。

鲁迅和雨果分别是中国和法国的伟大作家,虽然相隔万里,但是他们的思想有很多相通之处。下文为鲁迅文化基金会秘书长、鲁迅长孙周令飞先生在“鲁迅对话雨果”中法文化交流活动中讲话的部分内容。

“雨果在他的《悲惨世界》里说:‘只要本世纪三个问题得不到解决:贫穷使男子潦倒,饥饿使妇女堕落,黑暗使儿童羸弱,换句话说,从更广的意义来说,只要这世界上还存在愚昧和困苦,和本书同一性质的作品都不会是无益的。’鲁迅先生以他高度浓缩的小说、精美绝伦的散文和浩瀚滚烫的杂文,表达了同样的意思和同样的意志,正如他那首《无题》绝句所言:‘万家墨面没蒿莱,敢有歌吟动地哀。心事浩茫连广宇,于无声处听惊雷。’”

结合材料,分析“鲁迅对话雨果”交流活动的文化意义。(8分)

5.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3分)

守望相助,邻里相恤,在我国有着几千年的传统。但近年来随着城镇化进程加快,邻里往来减少,关系趋于淡漠。12年前,因为一位小学生的倡议,青岛市海伦路街道试办了第一届“邻居节”,之后在市北区全面推广,今年扩至全市。12年来,这个百姓自己的节日从小到大,活动形式从大众化的自娱自乐拓展到邻里友爱互助和各类志愿服务,密切了居民间的情感联系,促进了“亲人善邻、和睦融洽”的新型邻里关系的建构。

⑴据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邻居节”由小变大的原因。(8分)

⑵“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不论时代发生多大变化,不论生活格局发生多大变化,我们都要重视家庭建设,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

家风”。请列举一项优良家风,并运用所学知识说明传承该家风的两点意义。(5分)

6.利用外媒是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文化,塑造国家形象的一种新的有效方式。当国际上有人“唱衰中国”、“抹黑中国”时,英国BBC2电视频道却于猴年春节播出了中英联合摄制的纪录片《中国春节:全球最大的盛会》,引发收视热潮,进一步激发了国际社会探求中国、理解中国的兴趣。该片通过独特的叙事方式、结构处理,将春节的个人记忆与集体表达有机结合,增强了视觉效果、亲近性与趣味性,表现了中国人“归根”的家国观和团圆喜庆的文化精神,成为继《超级中国》、《鸟瞰中国》、《美丽中国》等纪录片之后又一个“借船出海”的成功事例。

从文化创新和文化自信的角度,简述这一“借船出海”讲好中国故事的成功事例对我们的启示。(12分)

7.什么是好电影,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电影经常出现“叫好”和“叫座”的矛盾,有些电影的艺术价值很高,但是票房却遭到冷遇;有些电影过度关注“眼球效应”,缺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样立得住的文化内核,虽获得高票房,却是“低口碑”。

结合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运用《文化生活》知识,简析我国电影需要“立得住的文化内核”的原因。(6分)

1—5 ADBCC 6—10 AABBA 11-15 BABBD 16 D

1、①尊重历史事实,增强辨别信息真伪、抵御落后文化和错误言论的能力。

②利用网络等大众传媒传播英雄事迹,抵制和批驳肆意抹黑英雄、歪曲历史的

言行。

③大力宣传英雄精神,使群众懂得英雄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的突出表现,继承

和弘扬英雄精神。

2、①文化以经济为基础,又对经济有能动的反作用,落后文化阻碍经济的发展,

先进文化能够促进经济的发展。

②观念保守是十八洞村贫穷的一个重要原因,扶贫必须转变观念。

③通过举办“道德讲堂”、考察学习和培训等活动,增强了自主脱贫意识和创新

能力,为扶贫实践提供了思想动力和智力支持,促进了经济发展。

3、(1)①立足于实践,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4分)

②运用现代科技手段研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发掘其当代价值;(3分)

③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增强其世界影响力。(3分)

(其他答案,若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2)在世界各国文化交流日益频繁的今天,为什么要坚定中华文化自信?请列举两条理由。(4分)

中华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坚定文化自信,是提升中华文化软实力、建设文化强国的必要条件。

坚定文化自信,才能以我为主,在国际交流中借鉴吸收各国文化的优秀成果。

坚定文化自信,才能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每条2分,答出任意两条给满分4分。其他答案,若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

4、①鲁迅和雨果都关心社会历史的进步,关注下层百姓的命运,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是各自民族精神的代表,也是追求人类共同价值的文化巨人。

②这场跨越时空的“对话”能增进中法人民的相互理解,促进两国文化合作与发展,也有利于增强我们建设文化强国的自觉性,在中法文化的交流中推动文化创新。

5、(1)据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邻居节”由小变大的原因。(8分)

“邻居节”植根于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

体现了和谐,友善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是人民群众创造的(或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的)、喜闻乐见的一种文化形式。

⑵“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不论时代发生多大变化,不论生活格局发生多大变化,我们都要重视家庭建设,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请列举一项优良家风,并运用所学知识说明传承该家风的两点意义。(5分)

答案示例一孝老爱亲;①有利于传承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②有利于促进家庭、社会的和谐。

答案示例二诚实守信;①有利于传承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②有利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

6、文化创新是一个民族的文化永葆生命力的重要保证。通过中英联合摄制纪录片《中国春节:全球最大的盛会》并在BBC2播放这一新的方式,成功实现了文化“借船出海”;

纪录片通过叙事视角、结构处理等的创新,增强了视觉效果、亲近性与趣味性。这一成功事例启示我们,必须坚持文化创新,进一步丰富文化传播方式,进一步汲取世界各民族文化的长处。

我国的文化是有价值和生命力的。纪录片的播放展示了中国文化精神的魅力,引发收视热潮,激发了国际社会探求、理解中国文化的兴趣。

因此,我们应当有文化自信,发展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社会主义文化。

7、我国电影需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立得住的文化内核,是由我国的社会制度和发展道路决定的;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中华文化之“魂”,它可以引领社会思潮,凝聚社会共识;

文化软实力是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的关键。

文化生活主观题(整理)

请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的知识说明主办全运会将给我们山东带来哪些影响?(18分) ①文化对政治、经济具有反作用,先进、健康的文化会促进社会的进步。全运会能推动山东社会的进步。(4分) ②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交融。全运会能促进山东经济和政治的发展。(4分) ③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深远持久的。先进文化可以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全运会将促进人的文明素质提高,促进人的全面发展。(6分) ④全运会能促进山东精神文明建设和和谐文化发展,推动和谐社会建设。(4分) (2)结合文化生活知识分析钱老忧虑的原因?(12分) ①教育是发展科学技术和培养人才的基础,在现代化建设中具有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的作用。(4分) ②科技是第一生产力,是推动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力量,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关键。(4分) ③当今国际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竞争。要实现中华民族的复兴,必须坚持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战略,培养和造就大批创新人才。(4分) 事例三:曾有不少人希望给钱学森写传记,都被他拒绝了,对于别人给他的赞誉,他总是说“我不敢当。” (3)上述事例,对我们青少年健康成长有何启迪?(10分) ①弘扬中华民族精神,加强自身的科学文化修养和思想道德修养,不断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标。(6分) ②不断改造主观世界,树立崇高理想,形成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脚踏实地,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把自己培养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4分)

(1)人们为什么要庆祝民族节日? 1.庆祝民族节日,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也是民族情感的集中表达; 2.有利于增强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感,满足人民群众的文化消费需求。 结合《文化生活》谈谈将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作为法定节日的依据。(10分) (1)民族节日蕴涵着民族生活中的风土人情、宗教信仰和道德伦理等文化因素,是一个民族历史文化的长期积淀。庆祝民族节日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也是民族情感的集中表达。(3分) (2)“三节”作为中华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民俗活动,积淀着中华文化的价值取向和理想追求,承载着中华文化的血脉和精华。(3分)(3)将它们作为法定节日,有利于继承传统文化、复兴传统民俗,有利于加强国民的民族认同,弘扬中华文化,也有利于维护世界文化的多样性。(4分) 请运用文化生活有关知识,谈谈你对我国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申报“端午节”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认识。(10分) ①表明我国重视保护民族节日和非物质文化遗产;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以名录的 方式确立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并给予保护。(6分) ②“端午申遗”是我国对保护世界文化多样性的重要贡献。民族节日是文化多样性的体现。端午节是中华民族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它是中华民族历史文化的长期积淀,庆祝端午节日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是民族情感的集中表达。(6分)③“端午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我国和中华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它不仅对于研究人类文明的演进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对于展现世界文化多样性具有独特作用,它们是人类共同的文化财富。文化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6分) ④“端午申遗”是传承和弘扬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举措。传统习俗是传统文化的基本形式之一。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和鲜明的民族性,传统文化是维系民族生存与发展的精神纽带。“端午申遗”成功,有利于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和认同感,弘扬中华传统文化,振奋民族精神,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10分)(若答:“端午申遗”,有利于提高我们国家的文化软实力或综合国力可加1分)

文化生活类主观题万能答题模板

文化生活类主观题万能答题模板 1有关“文化的作用”的命题 01文化的社会作用 【设问模式】运用文化社会作用的知识,说明加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意义。【答题模板】精神力量+文化与经济、政治+文化与综合国力 【答题要素】 ①文化作为一种社会精神力量,能够转化为物质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 ②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影响、相互交融。 ③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 02 文化对人的影响 【设问模式】运用文化对人的影响的知识,说明为什么要创建良好的文化环境。【答题模板】来源+表现+特点+塑造人生 【答题要素】 ①文化对人的影响来源于特定的文化环境和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 ②文化影响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 ③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潜移默化和深远持久的特点。 ④优秀文化塑造人生,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2有关“文化创新”的命题 01文化创新的举措 【设问模式】运用文化传承与创新的知识说明某地创新的做法给我们的启示或 体现了文化创新的什么知识。 【答题模板】根本途径、主体+基本途径+正确方向 【答题要素】 ①立足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 ②人民群众是文化创造的主体,要着眼于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 ③继承传统、推陈出新,面向世界、博采众长。 ④坚持正确方向,反对“守旧主义”“封闭主义”和“历史虚无主义”“民族虚无主义”的错误倾向。 02 文化创新的原因 【设问模式】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为什么要推动文化创新。 【答题模板】必然要求+重要意义 【答题要素】 ①文化发展的实质就在于文化创新,文化创新是社会实践发展的必然要求。 ②创新是文化富有生机与活力的重要保证,文化创新可以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能够促进民族文化的繁荣,是一个民族的文化永葆生命力和富有凝聚力的重要保证。 3有关“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命题 01 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的原因 【设问模式】为什么要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答题模板】现实要求+作用+意义

[文化生活期末考试]高二文化生活期末试卷

[文化生活期末考试]高二文化生活期末试卷 绝密★启用前《文化生活》期末考卷考试时间:60分钟注意事项: 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第I卷 一、单选题 1、“一花一草皆生命,一枝一叶总关情;来时给你一阵芳香,走时还我一片洁净;小草有生命,足下多留青”。这些都是我们随处可见的公益广告。如今公益广告已成为社区文化一道亮丽的风景线,给社区居民的言行带来了可喜的变化。这表明 A、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于特定的文化环境 B、文化能在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 C、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无形的,强制的 D、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深远的,持久的 2、人才是立国之本,教育乃强国之路,教育在中华民族五千年光辉灿烂的文明历史、世界物质、文化的传承延续中具有特定的功能。这些特定的功能主要表现在 A、它具有“传道、授业、解惑”的特定功能 B、它具有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的强大功能 C、它具有选择、传递、创造文化的特定功能

D、它可以使受教育者获得准确的科学信息快城市,慢生活闲不住的休闲成都。据此回答下题。 3、快城市,主要是指成都经济社会发展快。慢生活,主要是指成都市民有安逸的心态、休闲的生活节奏、快乐的生活质量。慢,并非速度上的绝对慢,而是一种意境,一种回归自然、轻松和谐的意境,一些人逐步接受了这种理念,并加入到休闲的生活方式中去。这反映了①文化会影响人的生活方式②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和时代性③文化在交流中传播和发展④文化影响人们的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4、品茶是成都慢生活最具典型象征的生活方式。 四川人长期的茶叶生产和消费,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包括茶俗、茶礼、茶艺和茶理等在内的茶文化。成都市民在茶舍里品茗、看报、聊天,享受休闲安逸的生活。这说明①文化引导和制约着社会实践的发展②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③人既是文化的创造者,又是文化的享受者④各民族文化共同构成中华文化 A、①② B、①④

文化生活主观题答题关键词句集锦(学生

《文化生活》主观题答题关键词句集锦 一、如何做 1.文化的影响或作用或价值或功能: A.文化对社会的影响 (1)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这种影响,不仅表现在个人的成长历程中,而且表现在民族和国家的历史中。 (2)文化与经济相互影响、相互交融 ①经济是基础,文化是经济的反映。一定的文化由一定的经济所决定,又反作用于一定的经济,给予经济以重大影响。 文化有其自身的传承性和相对的独立性,并不是始终与经济发展完全同步的。 ②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科技、教育、人才在社会经济发展中越来越重要;文化产业迅速崛起,文化消费更加丰富,文化生产力在现代经济的总体格局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 (2)文化与政治相互影响、相互交融 ①文化是政治的反映。一定的文化由一定的政治所决定,又反作用于一定的政治,给予政治以重大影响。②文化与政治相互交融。 (3)文化与综合国力的关系 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文化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文化已经成为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因素。 B.文化对人的影响 (1)来源: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于特定的文化环境和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 (2)表现:①文化影响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②文化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 (3)特点:潜移默化和深远持久。 (4)文化塑造人生(优秀文化对人的影响):优秀文化能够丰富人的精神世界,能够增强人的精神力量,能够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2.中学生应怎样做中外文化交流的友好使者? (1)我们既要更加热情地欢迎世界各国优秀文化在中国传播,又要更加主动地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做中华文化交流的友好使者,是时代赋予我们的使命。 (2)正确的态度:既要认同本民族文化,又要尊重其他民族文化,相互借鉴,求同存异,尊重世界文化多样性,共同促进人类文明繁荣进步。 (3)基本原则:必须遵循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在文化交流中,尊重差异,理解个性,和睦相处,共同促进世界文化的繁荣。 (4)借助传媒、网络、技术和知识做中外文化交流的友好使者。 3.怎样对待传统文化(1)“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继承,古为今用。 (2)推陈出新,革故鼎新,对待中国传统文化,应该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创新。 (3)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加强对外文化交流,增强民族文化的国际影响力。 (4)坚持正确方向,克服错误倾向,克服“守旧主义”和“历史虚无主义”。 4.如何对待外来文化(1)文化具有多样性,我们既要认同本民族的文化,又要尊重其他民族的文化,坚持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加强不同民族文化之间的交流。 (2)在文化交流、借鉴与融合过程中,必须以世界优秀文化为营养,充分吸收外国文化的有益成果。 (3)在学习和借鉴其他民族优秀文化成果时,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 (4)坚持正确方向,克服错误倾向,克服“封闭主义”和“民族虚无主义”。 5.全面认识教育的作用(1)教育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作用, 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文化是一种综合的力量,其中科技和教育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2)教育在文化传承中的作用, 教育是人类特有的传承文化的能动性活动,具有选择、传递、创造文化的特定功能,在人的教化和培育上扮演着重要角色,在人类文化传承中产生越来越大的影响。 (3)教育在现代化建设中的作用, 教育在现代化建设中具有先导性、全局性、基础性作用,必须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大力实施科教兴国战略。 6.归纳提升:文化对人的影响给我们的启示 (1)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于特定的文化环境,来自于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启示我们要创造良好的文化环境,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丰富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促进人们文明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的提高。 (2)人们接受健康向上的文化影响,往往是自觉学习、主动接受文化熏陶的过程,这启示我们要提高辨别不同性质文化的能力,自觉接受健康向上的文化的熏陶,增强抵御落后腐朽文化的能力。 (3)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人们文化素养的核心和标志。世界观和人生观、价值观一经形成,就具有确定的方向性,对人的综合素质和终身发展产生深远持久的影响。启示我们要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7.如何进行文化创新①根本途径:立足于社会实践。 ②基本途径:一是(从创新与继承的关系看,)文化创新要继承传统、推陈出新,既不能离开传统文化,

必修3《文化生活》主观题集锦及答题技巧

必修3《文化生活》主观题集锦及答题技巧 一、文化的作用 1、为什么重视文化的力量(“文化的作用”或“文化软实力”)尤其是对社会的影响 (1)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对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 (2)对社会发展的影响:不同文化对经济、政治的影响不同,对社会的发展不同。不同 的民族文化影响不同民族和国家各具特色的发展道路。先进的、健康的文化会促进社会 的发展,落后的、腐朽的文化则会阻碍社会的发展。 ①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影响、相互交融 相互影响:一定的文化由一定的经济、政治所决定,文化对经济、政治具有反作用 相互交融: A:与经济的交融:在经济发展中,a.科学技术的作用越来越重要,b.提高 劳动者的素质越来越重要,c.文化生产力在现代经济的总体格局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 B:与政治的交融:a.人们为了参与政治生活,需要提高文化素养,b.随着世界多极化, 世界范围内的反对霸权主义的斗争,成为当代国际政治斗争的重要内容 ②文化与综合国力。 A、为什么:①文化在综合国力的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文化的力量,深深熔 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文化力量是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 ②“文化 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 ③文化是综合国力竞争中维护自身经济安全必不可少的精神武器。 B、如何提高文化竞争力: ①必须把文化建设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战略任务 ②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大力弘扬民族精神, ③优先发展教育和科技(实施科 教兴国战略) ④“激发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为经济建设提供正确的方向保证、不竭的精神动力和强大的智力支持。 其他:大力发展发展文化产业,推动文化生产力的发展 个人:做传播中华文化的使者,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 (3)对个人的成长和发展的影响: ①作用的双重性:优秀文化促进,个人成长的催化剂;落后文化阻碍,把人们引向歧途。 ②对人的影响: 来源于特定的文化环境和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表现在:a.交往方式和 交往行为,b.人们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文化对人影响的特点:潜移默化、深远持久。 ③文化塑造人生文化影响人的作用——(优秀)能够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精神力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生活与哲学期末测试题

《生活与哲学》综合测试卷 一、在下列各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每小题2分,共48分。1.“随着自然科学领域中每一个划时代的发现,唯物主义也必然要改变自己的形式。”恩格斯的这句话意思是( ) A.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着哲学的发展 B.哲学为具体科学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 C.哲学揭示一般规律,具体科学揭示个别规律 D.哲学是对具体知识的概括和总结 2.之所以说哲学能指导人们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是因为真正的哲学( ) ①可以使人们正确地看待自然、社会中的一切事物②可以用睿智的眼光看待生活和实践③能够增长我们的知识和开启人的智慧④可以为生活和实践提供积极有益的指导 A.①② B.②④ C.③④ D.②③ 3.英国哲学家休谟认为:“一切外部的事物都不过是人们的一些主观感觉和印象。因此,人们在认识中只能和感觉发生关系,不能超出感觉之外。在感觉之外有什么东西,人们无法知道。我们之外的外部世界是否存在,也是不知道的。”休谟的上述观点属于( ) ①客观唯心主义②主观唯心主义③可知论④不可知论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4.“正像在18世纪的法国一样,在19世纪的德国,哲学革命也作了政治崩溃的前导。”恩格斯是要告诉我们,哲学对社会变革可以发挥下列作用( ) ①制定和促进社会发展的历史进程②改变和控制社会发展的方向 ③预见和指明社会前进的方向④动员和掌握群众,转化为变革社会的物质力量 A.①② B.②④ C.③④ D.①③ 5.中国古代有许多充满哲学智慧的寓言故事,如“揠苗助长”“郑人买履”“刻舟求剑”“塞翁失马”等。这些寓言故事说明哲学智慧( ) A.源自于古典文献的流传 B.源自于哲学家充满智慧的头脑 C.来自于人们对真理的追求 D.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 6.李载仁是唐朝皇族的后裔,他生性迂腐,从不吃猪肉。有一次,家里的仆人打架了,李载仁大怒,叫人立即从厨房里拿来大饼和猪肉,让打架的人当着他的面吃下去。并且警告说,以后如果胆敢再打架,一定要在猪肉里加上酥油来重重地惩罚你们。李载仁用吃肉来惩罚仆人的错误,从哲学角度看这种行为( ) A.脱离了客观实际,以个人好恶来办事情,是主观唯心主义的表现 B.说明意识可以脱离客观实际而起作用 C.体现了人们由于利益的不同,对事物的反映不同 D.用一种物质手段来惩罚别人,是朴素唯物主义 7.人的头脑不是一间装知识的仓库,而是一座生产知识的工厂。从哲学上看,这一说法强调了( ) A.人脑会对外界刺激作出一系列反映 B.意识对客观存在的反映是能动的 C.知识来自人脑,而不是天生就有 D.主观与客观的统一是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8.毛泽东说:“无论何人要认识什么事物,除了同那个事物接触,即生活于那个事物的环境中,是没有法子解决的。”这一看法说明( ) A.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B.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C.实践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 D.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9.三角形内角之和等于180°。但是,在凹曲面上,三角形内角之和小于180°,而在球形凸面上,三角形内角之和大于180°,这说明( ) ①真理和谬误总是相伴而行的②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 ③对同一个对象的认识可以有多个真理④任何真理都有自己适用的条件和范围 A.①③ B.①④ C.②④ D.③④ 10.“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这样形式,循环往复以至无穷,而实践和认识之每一循环的内容,都比较地进到了高一级的程度。”这主要说明的哲理是( ) A.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B.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政治《文化生活》主观题整理(含答案)

《文化生活》主观题整理 第一单元《文化与生活》 第一课:文化与社会 考点1.文化的力量 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这种影响,不仅表现在个人的成长历程中,而且表现在民族和国家的历史中。 先进的文化对社会的发展产生促进作用;落后的文化则对社会的发展起着阻碍作用。 第一课第二框:文化与经济、政治 考点2.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影响 经济是基础,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文化是经济和政治的反映。一定的文化由一定的经济、政治所决定。 文化反作用于政治、经济,给予政治、经济以重大影响:先进的、健康的文化会促进社会的发展,落后的、腐朽的文化则会阻碍社会的发展。 考点3.加强文化建设对提升综合国力的意义 1、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 2、必须把文化建设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战略任务,增强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为经济建设提供正确的方向保证、不竭的精神动力和强大的智力支持。 例题1:《战狼2》不断刷新国产电影票房记录,成为最热门话题。片尾一幕“中国公民:当你在海外遭遇危险,不要放弃! 请记住,在你身后,有一个强大的祖国!”常常使影院掌声雷动。它的成功从侧面反映出我国文化软实力的增强。作为大众文化的电影,下面是有代表性的网友评价: “龙的传人”:这部叫好又叫座的影片是讲好中国故事的典范。它唤醒了社会的正气与勇气,激发了国人的自豪感和归属感,看到了非洲人民的可爱和战争的残酷,传递出的爱国主义情怀和呼唤和平理念! “北方的狼”:《金刚狼3》国内公映时,制片方特别提示:小学生及学龄前儿童应在家长陪同下观看。《战狼2》则没有做到,而是过于直接的血腥暴力、刀刺屠杀等场面,对未成年人产生负面精神影响。这启发中国电影人追求票房时,也要在为未成年人成长护航的细节上更加精细用心。 从“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角度,分析影片《战狼2》上映的意义。(6分) ①文化成为民族凝聚力的重要源泉,《战狼2》上映有利于激发了民族自豪感和归属感; ②文化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它的上映不断刷新票房纪录,有利于提升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③文化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它的的上映有利于增强文化软实力,从而增强综合国力。(三个角度各2分)

文化生活主观题精选15题2

文化生活主观题精选15题 1、宁夏回族自治区经济社会发展相对落后,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自治区党委根据本地特点,提出了“小省区要办大文化”的思路,宁夏根据其“岩画文化、丝路文化、西夏文化神秘而璀璨,边塞文化、大漠文化、黄河文化悠远而豪放”的优势和特点,发展带有民间文化特色和塞上文化特色的旅游文化产业,实施“百县千乡文化工程”和“千里文明长廊工程”,积极开展社区文化、校园文化、企业文化、农村文化等群众文化活动,带动了自治区经济社会的发展。 运用所学文化生活知识,说明在经济相对落后的条件下“办大文化”的重要意义。 参考答案: (1)文化发展具有相对独立性。经济落后的小省区可以“办大文化”,用先进的、健康的文化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为物质文明建设提供精神动力、智力支持和思想保证。 (2)文化产业也是重要的经济部门,发展文化产业,可以直接促进经济发展。 2、2008年4月26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研究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会议要求,各级党委和政府要深刻认识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重要意义,把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放在全局工作的重要位置,有重点分阶段地把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抓紧抓好。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的有关知识,说明为什么要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 参考答案: (1)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

物质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 (2)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是繁荣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是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的主要途径;对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具有重大意义。 3、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H企业高度重视企业文化建设,形成了独特的价值观念、人才观念和团队精神,提高了员工对企业的认同感,增强了企业的凝聚力,有力地支持和保障了企业发展战略的实施。 从文化的作用和文化影响的特点,说明企业重视自身文化建设的意义。 参考答案: 文化可以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企业通过自觉建设有自身特点的企业文化,可以使员工增长知识和才干,焕发积极的精神状态,在企业发展的同时实现人生的目标。 文化对人的发展有着潜移默化和深远持久的影响。良好健康的企业文化可以使员工在这种文化的长期熏陶和凝聚下,成为企业发展的持久动力,促进企业的进一步发展。 4、2008年2月17日,由中央电视台举办的“2007年度感动中国人物”评选结果揭晓。在颁奖现场,观众一次次泪流满面。“感动中国人物”的事迹触动了国人的情感,震撼了国人的心灵。很多人表示,“看了给人以力量,给人以鼓舞”。 运用文化对人的影响的相关知识,分析这些人物感动中国的原因。 参考答案: (1)文化影响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影响人们的认识活动、实践活动和思维 方式,

浙江省温州市高二政治上学期期末联考试题

2016学年第一学期温州“十校联合体”期末考试联考 高二联考政治学科试题 考生须知: 1.本试题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其中加试题部分为30分,用【加试题】标出。 2.考生答题前,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填写在答题纸上。 3.选择题的答案须用2B铅笔将答题纸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要改动,须将原填涂处用橡皮擦净。 4.非选择题的答案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写在答题纸上相应区域内,答案写在本试题卷上 无效。 选择题部分 一、判断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请将答题纸相应题号后的T涂黑,错误的请将答题纸相应题号后的F涂黑) 1.人们欣赏海昏侯墓出土的精美文物,体现了人们对真善美的追求,也是塑造健全人格的过程。 2.外来文化是先进文化,应该照搬过来的观点,犯了“守旧主义”的错误。 3.在历代中国人民的创业实践中,自强不息精神逐渐积淀为中华民族的内在气质。 4.对待“重男轻女”、“多子多福”思想的正确态度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5.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6.“物是观念的集合”与“未有此气,已有此理”反应了哲学两大基本派别的对立。 7.认识的反复性决定了人们对一个事物的认识往往要经过从实践到认识、再从认识到实践的多次反复才能完成。 8.人为事物的联系,具有“人化”的特点,因而不能以实体的形式独立于人的意识之外。 9.“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的主张,符合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的要求。 10.一个人走什么样的人生道路,都是在一定世界观和价值观的指导下进行的。 二、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11.生活中,文化现象无处不在、无时不有。下列属于文化现象的是 A.韩国国会通过总统弹劾案 B.安徽黄山呈现精彩雾凇奇观 C.温州马拉松赛成功举办 D.国家发改委上调成品油价格 12.国家统计局统计显示,2015年我国文化及相关产业增加值27235亿元,比上年增长11%(未扣除

文化生活主观题解题技巧

《文化生活》主观题答题关键词句集锦 1.文化的影响或作用或价值或功能: A.文化对社会的影响 (1)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理解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先进健康的文化促动社会的发展,腐朽、落后的文化则防碍社会的发展。 (2)文化与经济相互影响、相互交融 ①经济是基础,文化是经济的反映。一定的文化由一定的经济所决定,又反作用于一定的经济,给予经济以重大影响。先进的文化为现代化建设提供准确的方向保证,不竭的精神动力和强大的智力支持。文化有其自身的传承性和相对的独立性,并不是始终与经济发展完全同步的。要增强文化自身建设,增强文化的自信与自觉。 ②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科技、教育、人才在社会经济发展中越来越重要;文化产业迅速崛起,文化消费更加丰富,文化生产力在现代经济的总体格局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 ③文化与政治相互交融。 (3)文化与综合国力的关系: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文化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成为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因素,成为综合国力竞争中维护国家利益和安全的精神武器。 B.文化对人的影响 (1)来源: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于特定的文化环境和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 (2)表现:①文化影响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②文化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理解活动和思维方式。 (3)特点:潜移默化和长远持久。 (4)文化塑造人生(优秀文化对人的影响):优秀文化能够丰富人的精神世界,能够增强人的精神力量,能够促动人的全面发展。 2.中学生应怎样做中外文化交流的友好使者? (1)我们既要更加热情地欢迎世界各国优秀文化在中国传播,又要更加主动地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做中华文化交流的友好使者,是时代赋予我们的使命。 (2)准确的态度:既要认同本民族文化,又要尊重其他民族文化,相互借鉴,求同存异,尊重世界文化多样性,共同促动人类文明繁荣进步。 (3)基本原则:必须遵循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在文化交流中,尊重差异,理解个性,和睦相处,共同促动世界文化的繁荣。 (4)借助传媒、网络、技术和知识做中外文化交流的友好使者。 3.怎样对待传统文化 (1)“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继承,古为今用。 (2)推陈出新,革故鼎新,对待中国传统文化,应该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创新。吸收各国优秀文化成果,赋予新的时代内涵,是传统文化体现时代精神。 (3)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增强对外文化交流,增强民族文化的国际影响力。 (4)坚持准确方向,克服错误倾向,克服“守旧主义”和“历史虚无主义”。 4.如何对待外来文化 (1)文化具有多样性,我们既要认同本民族的文化,又要尊重其他民族的文化,坚持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增强不同民族文化之间的交流。 (2)在文化交流、借鉴与融合过程中,必须以世界优秀文化为营养,充分吸收外国文化的有益成果。 (3)在学习和借鉴其他民族优秀文化成果时,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 (4)坚持准确方向,克服错误倾向,克服“封闭主义”和“民族虚无主义”。

文化生活综合测试题(含答案)

高三政治第一轮复习文化与生活试题(必修3)出题人:高三政治组审题人:高三政治组适用范围:普通班 1.礼仪是交往的产物,语法是说话的产物,逻辑是思考的产物。人们长期形成的做事情的方式和规范,无非是人类知识和经验的总结。这说明:B ①文化包括礼仪、语法、逻辑等意识形态部分②文化是人们社会实践的产物 ③每个人的文化素养是后天逐步培养出来的④文化实质上是一种精神力量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2.追溯中国结的渊源应从远古年代的结绳记事开始。东汉郑玄在《周易注》中道:“结绳为记,事大,大结其绳;事小,小结其绳。”“结”与“吉”谐音,在漫长的演变过程中,小小绳结被人们赋予了各种情感愿望,“同心结”、“平安结”、“团圆结”,一个个美丽的中国结蕴含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上述材料中文化现象的正确解读是(A) ①文化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②追求真善美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③从绳结之中可以透视人们的精神世界和精神生活④结绳使人类文明得以传承,标志人类进入文明时代A.①③B.②④C.①②D.①④ 3.中国历史上素有“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的和谐理念。和谐理念深深影响了中华民族的思想和行为,成为中国人处理人与人、人与自然关系的重要价值观。这反映了(A) A.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深远持久的B.文化决定人们的价值选择 C.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D.文化支配着人们的实践活动 4.《墨子·所染》中说:“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所入者变,其色亦变,五入必,而已则为五色矣。故染不可不慎也。”下列句子与此句包含的文化生活道理相同的是D A.石可破也,不可夺其坚;丹可磨也,不可夺其赤 B.以自身自强,则名配尧舜 C.合抱之木,生于毫末 D.见贤则思齐,则不贤而内自省也 5.著名作家龙应台在谈及有关“文化”话题时,说道:“它是随便一个人迎面走来,他的举手投足,他的一颦一笑,他的整体气质。……电梯门打开,他是谦抑地让人,还是霸道地推人?一个盲人和他并肩路口,绿灯亮了,他会搀那盲者一把吗?”上述观点说明:C ①文化是可以通过人的社会行为体现出来的②文化是在人的成长中自然形成的 ③文化是通过接受文化知识教育培养出来的④人创造了文化,文化塑造着人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④ D. ②③ 6.改革开放以来,我们的对外交流越来越频繁。在对外交往中我们要学会“入乡随俗”。这表明了:B A.传统文化要因时而变B要尊重文化的多样性 C.不同的文化具有共性 D.要用优秀文化改变落后文化 7.2012年5月,中华母亲节促进会会长李汉秋教授说,不能把美国母亲节视作世界母亲节。法国、泰国、阿拉伯地区的国家都有自己的母亲节,中国也应确立自己的中华母亲节,这是因为A ①它能更好地表达中华民族的情感②有利于强化中华文化的主导地位 ③是抵御西方文化的有效措施④有利于保持中华文化的民族性 A.①④B.②④C.①③D.③④ 8.2012年6月讯,继“三轮哥”、“奔跑哥”、“火车哥”、“装醒哥”之后,“托举哥”在网络上火爆登场。各地英勇救人的“托举哥”事迹通过一段段小小的视频感动着每一个中国人,视频纷纷被转载,“托举哥”通过网络一夜走红。这说的是D

(完整版)文化生活主观题知识归纳及高考例题.doc

高中文化生活主观题知识归纳及高考例题 角度内容例题 文化1、文化的内涵:(全国 2012-39)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现代 与生活(1)文化是相对于经济、政治科技对于广大中以文化的作用。 而言的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科学技术是促进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现代科技有利于培 产品。育珍惜中医药植物,开发新产品,促进中医药文化创新; (2)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有利于建立中医药植物资源基因库,更好地传承中医药文 象。文化是社会实践的产物。化;网络等现代信息技术有利于促进中医药文化的传播, (3)每个人所具有的文化素养,扩大中医药文化的影响。 不是天生的,而是通过对社会生(北京 2011-40)运用《文化生活》中有关文化对人的影 活的体验,特别是通过参与文化响的知识,说明加强环境宣传教育的意义。 活动、接受文化知识教育而逐步①文化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加强 培养出来的。环境宣传教育,有助于人们清醒地认识环境与发展的关 2、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系,转变思维方式,采取自觉行动。②文化对人具有潜 够在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先进的、健康的文化会促进社会的发展,落后的、腐朽的文化则会阻碍社会的发展。 3、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1)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影响、相互交融。①经济是基础,一定的经济和政移默化、深远持久的影响,加强环境宣传教育,有助于营 造全社会重视环保的文化氛围。③文化丰富人的精神世 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加强环境宣传教育,有助于提高 人的道德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山东 2011-29)1955 年 10 月,武汉钢铁厂在武汉市东郊 长江南岸破土动工,1958 年 9 月建成投产。 2011 年,汉阳铁厂遗址保护性改造工程启动,原址上将建设一座博物 馆,作为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的新基地。结合材料,从“文化的特点及影响”的角度,分析为什么要在原址上建设博 物馆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文化生活典型主观题

文化生活典型主观题11.04 1、.《卖花姑娘》被誉为朝鲜五大革命歌剧之一。其作为朝鲜民族艺术的传世经典,成为接待来访的外国政要的保留节目,并在推动朝鲜对外文化交流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该剧曾上百次出访中国、日本、法国、意大利、德国等国家,以其深刻的哲理性、思想性、艺术性成为世界歌剧中的杰作。《卖花姑娘》曾多次访问中国,在北京、上海、重庆、武汉等城市进行演出,受到中国人民的热烈欢迎。 (1)从文化多样性的角度,谈谈材料给我们的启示。 (2)中国和朝鲜开展文化交流有什么重要意义? 答案(1)①文化是民族的,各民族文化都有自己的个性和特征;文化又是世界的,各民族文化都是世界文化中不可缺少的色彩。 ②尊重文化多样性是实现世界文化繁荣的必然要求。人们既要认同本民族文化,又要尊重其他民族文化,在发展本民族文化的同时,共同促进世界文化的繁荣。 ③承认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尊重不同民族的文化,必须遵循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 (2)中朝文化交流可以使中国文化在与其他民族优秀文化的交融中,得到进一步的丰富和完善,获得更为旺盛的生命力。中朝文化交流对世界文化的繁荣与发展,保持世界文化的多样性也有促进作用。 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根据中共十七届三中全会的要求,山东省政府采取措施加快推进农村文化建设,提出了如下目标:到2010年全面实现20个以上自然村广播电视村村通,2015年基本实现广播电视户户通;到2010年完成乡镇服务站点改造提升,40%的村服务点达到规范化要求;到2010年全省实现乡镇有综合文化站、村有文化大院或活动室;到2010年全省实现一村一月一场公益电影;到2010年全省一半左右的行政村建成农家书屋,2015年覆盖所有行政村。 运用文化生活的有关知识说明山东省政府采取的上述措施的依据。(20分 答案①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推进农村文化建设,能够为农村改革发展提供不竭的精神动力。 ②文化对经济有巨大的反作用。发展农村文化事业,有利于提高广大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为农村经济发展提供智力支持。 ③文化能够塑造人生。发展农村文化事业,能够丰富广大农民的精神生活,促进农民的全面发展。 ④有利于推动农村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3、春节是中国最重要的节日,近几年来,随着洋节的兴起,在许多青少年中年味越来越淡。但在许多国家中,中国的春节却越来越受到欢迎。 (1)运用文化生活知识,结合生活实际,谈谈你对“年味”变淡的看法。(12分) (2)应该如何正确对待中国传统春节?(8分) 答案(1)①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是一个民族特定历史发展的产物。年味、年俗是一种文化的传承,应随着社会的发展、时代的交替而与时俱进。春节某些习俗的改变,顺应了社会生活的变迁,对社会与人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②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不同民族的文化相互交融是必然现象,尊重文化多样性是实现世界文化繁荣的必然要求。因此,西方节日在国内盛行是正常现象。 ③传统文化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在经济全球化的浪潮中,我们需要保持文化的民族特色,继承民族传统文化,推陈出新,以增强民族凝聚力。 (2)传统春节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待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是:①“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继承,古为今用。对于传统文化中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积极向上的内容,应该继续保持和发扬;对于传统文化中不符合社会发展要求、落后的、腐朽的东西,必须加以改造和剔除。选择过春节的方式时,不应该“全盘照搬”或“断章取义”。 ②对待传统春节,应该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创新。 4.2009年11月7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开罗发表题为《尊重文明的多样性》的重要演讲,强调文明具有多样性。不同文明之间的对话、交流、融合,汇成了人类文明奔流不息的长河。各种文明都包含有人类发展进步所积淀的共同理念、共同追求。中华文明有“和为贵”、“和而不同”、“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等伟大思想。伊斯兰文明也蕴含着崇尚和平、倡导宽容的理念。在多样中求同一,在差异中求和谐,在交流中求发展,是人类社会应有的文明观。 结合上述材料,请从文化多样性的角度回答下列问题: (1)“在多样中求同一,在差异中求和谐”。请你阐述这一文明观的理论依据。(10分) (2)中华文明“和而不同”的伟大思想对处理不同文化之间的关系有何启示?(10分) 答案(1)①文化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 ②尊重文化多样性是发展本民族文化的内在要求,也是实现世界文化繁荣的必然要求。 ③文化是民族的,各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个性和特征;文化又是世界的,各民族文化都是世界文化中不可缺少的色彩。 (2)①对待文化的多样性,我们既要认同本民族文化,又要尊重其他民族的文化,相互借鉴,求同存异,尊重世界文化多样性,共同促进人类文明繁荣进步。 ②承认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尊重不同民族的文化,必须遵循各国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在文化交流中,要尊重差异,理解个性,和平相处,共同促进世界文化的繁荣。 5.看漫画《引向歧路》,运用文化生活的知识, 回答下列问题。 (1)此漫画反映了什么现象? (2)运用文化生活的知识,谈谈你对漫画《引向歧路》的认识。 答案(1)漫画反映了文化对人有着重要的影响,落后腐朽的文化会把人引向歧途,影响青少年的健康成长。漫画也反映了当前我国文化市场中存在一些落后的、不健康的文化现象。 (2)①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潜移默化和深远持久的特点,文化影响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文化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所以我们必须高度重视文化对人的影响。 ②针对漫画所反映的这些现象,我们必须加强先进文化建设,查处落后腐朽文化,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同时,青少年要提高对文化的鉴别能力,自觉抵制落后腐朽文化的影响,主动选择先进健康有益的文化。 6、在每年的国庆、春节等“黄金周”,文化消费正逐渐成为广东人长假消费的新热点。广州购书中心人头攒动,日均人流量超过5万人;定位合理的文艺演出大受观众追捧,中山纪念堂举行“金狮奖”经典木偶剧演出场场爆满,一票难求;肇庆七星岩、佛山祖庙、梅州客家民居、中山伟人故里,一个个文化

高二政治文化生活期末试题(文)

一、单选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1、建设中国当代先进文化,应当 ①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②以培育“四有”公民为目标③以“三个面向”和民族性科学性大众性为时代品 格④以发展教育、科学、文化事业为目的⑤以社会主义为核心要求A、①②③④B、①②③⑤C、②③ ④⑤D、①②③④⑤ 2、2005年6月20日《人民日报》载文指出,构建和谐社会,必须使团结互助、扶贫济困、平等友爱、融洽和谐的关系的建立成为人们的自觉行动。这表明 A、我们要积极发展教育、科学、文化事业 B、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任务是培育“四有”公民 C、我们应该做新时期中国先进文化传播和建设的志愿者 D、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要鼓励创新 3、20世纪初,面对西方工业文明浪潮的冲击,中国文化界的回应是 ①全盘西化论②取其精华,去其糟粕③封闭主义④历史虚无主义 A、①② B、②④ C、②③ D、①③ 4、陆游《诗云》:“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诗中蕴含的道理是: A、文化创新可以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 B、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动力和基础 C、书本和实践都是文化创新的来源 D、文化创作的检验标准在于能否创新 5、鲁迅说过:“我们自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这折射出 A、中华民族精神永不泯灭,贯穿于中华民族历史发展的全过程 B、中华民族是最优秀的民族 C、中华民族精神是世界上最可贵的精神 D、不同的民族精神有不同的时代特色 6、有人认为:“经济是政治和文化的基础,文化是经济和政治的反映,文化促进社会的发展。”上述观点 A、否认了文化对社会发展的反作用 B、肯定了一定的社会生产方式决定一定社会文化的形成和发展 C、认为文化是人类特有的现象 D、认为物质活动离不开精神活动 7、2002年,日本漫画卡通相关产业在美国的市场规模约为43.59亿美元,文化娱乐业的赢利已超过汽车工业的赢利,这说明 A、先进、科学的文化对社会有促进作用 B、文化是第一生产力,要大力发展文化产业 C、文化生产力在现代经济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 D、文化是一种精神力量 8、2005年,第三届“北京2008”奥林匹克文化节在北京和青岛举行。文化节期间,陆续举办奥运文化广场活动、“奥运节拍”公园音乐会等一系列文化活动和书画展览、奥运论坛、残疾人艺术表演及奥运项目体验活动等。这表明 A、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 B、文化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 C、文化具有非常丰富的形式 D、文化是一种社会精神力量 9、不同国家、民族的人们在交往中采取的方式往往不同,藏族同胞为尊贵的客人献哈达,泰国人会见客人行“合十礼”,拥抱是欧美常见的见面礼节,材料说明了

文化生活主观题模板精华版

《文化生活》 15.如何运用文化作用的知识分析问题? ①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②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交融。文化反作用于政治、经济,给予政治、经济以重大影响。先进的、健康的文化会促进社会的发展,落后的、腐朽的文化则会阻碍社会的发展。③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④文化影响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⑤文化塑造人生,优秀文化能够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⑥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对个人成长产生深刻影响。先进、健康的文化是个人成长的催化剂,反动、腐朽、落后的文化则会把人们引向歧途。⑦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潜移默化和深远持久的特点。 16.为什么要进行文化交流?怎样进行文化交流? (1)为什么 必要性:文化交流是尊重世界文化多样性的要求。意义:①有利于促进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学习和吸收各民族优秀文化成果,促进本民族文化的发展;有利于世界各种文化互相借鉴,取长补短,维护世界文化的多样性,促进世界文化的繁荣与发展。②有利于扩大中华文化在国际上的吸引力和影响力,提高我国的文化竞争力,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③有利于加强各交流国家人民之间的友谊和互相了解,发展同世界各国人民的友好合作关系,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建设和谐世界。 (2)怎样进行文化交流? ①在文化交流中要遵循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尊重差异,理解个性,和睦相处,共同促进世界文化的繁荣。②在文化交流、借鉴与融合的过程中,必须以世界优秀文化为营养,充分吸收外国文化的有益成果,坚决抵制外来文化中腐朽糟粕部分。③我们既要热情欢迎世界各国优秀文化在中国传播,又要主动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做传播中华文化的使者,增强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④文化交流的途径:商业贸易、人口迁徙、教育等。 17.怎样对待传统文化? ①“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继承,古为今用。②推陈出新,革故鼎新,对待中国传统文化,应该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创新。③反对固守本民族传统文化的“守旧主义”和根本否定传统文化的“历史虚无主义”倾向。 18.怎样对待外来文化? ①文化具有多样性,我们既要认同本民族文化,又要尊重其他民族文化,坚持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加强不同民族文化之间的交流。②在文化交流、借鉴与融合的过程中,必须以世界优秀文化为营养,充分吸收外国文化的有益成果, 坚决抵制外来文化中腐朽糟粕③在学习和借鉴其他民族优秀文化成果时,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④正确处理好民族文化与外来文化的关系,反对封闭主义和民族虚无主义等错误倾向。 19.如何进行文化创新? ①根本途径:社会实践。②基本途径:继承传统,推陈出新;面向世界,博采众长。③基本要求:处理好当代文化与传统文化的关系、民族文化与外来文化的关系。④发挥人民群众的作用:关注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理解人民群众的文化需求,从人民群众的实践中汲取营养。⑤克服错误倾向:反对“守旧主义”和“封闭主义”以及“民族虚无主义”和“历史虚无主义”倾向。 20.为什么要弘扬民族精神?怎样弘扬民族精神? (1)为什么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