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主题教育活动方式方法的研究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主题教育活动方式方法的研究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主题教育活动方式方法的研究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主题教育活动方式方法的研究

民主党派深入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主题教育活动方式、方法的研究

民盟石家庄市委龚蕊

【摘要】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主题教育活动,是各民主党派以政治交接为主线、加强自身建设的一项重大任务。本文在论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科学内涵的基础上,阐释了民主党派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主题教育活动的价值功能,并从主要做法、基本经验、阶段性成果三个方面对民主党派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主题教育活动进行了实践探究,从理论上进行了若干思考。

【关键词】民主党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主题教育;方式方法研究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旗帜,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旗帜。”这一科学论断是党对30年波澜壮阔的改革开放实践的理论升华,是对中国社会主义发展规律的深刻把握。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主题教育活动,是各民主党派以政治交接为主线、加强自身建设的一项重大任务。

一、蕴义思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涵陈述

举什么样的旗、走什么样的路、朝着什么样的目标发展前进,这是关系我们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根本问题,也是党内外、国内外高度

关注的焦点,更是事关统一战线的前途和命运的根本原则问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是一个简单的理论归纳,也不是一个单纯的理论概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主题教育作为一个政治建设概念和动态过程,它与中国政党制度的完善、中国社会政治的发展、民主党派自身建设等都有十分密切的关系,是党派建设的一个重要内容。民主党派深入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主题教育活动,首先必须弄懂和深刻领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科学内涵。

1.从路径选择来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指的是发展模式意义上的中国特色。首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有别于苏联社会主义模式。就是要摆脱苏联发展模式的影响,探求适合中国国情的现代化模式。改革开放前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中出现的很多问题都是照搬苏联社会主义模式带来的,邓小平对此曾有深刻论述:“我们过去照搬苏联搞社会主义的模式,带来很多问题。我们很早就发现了,但没有解决好。我们现在要解决这个问题,我们要建设的是具有中国自己特色的社会主义。”正是基于对社会主义建设历史经验的科学总结,邓小平强调要走自己的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其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有别于资本主义现代化模式。与西方现代化相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个前提性内涵,就是中国已经摒弃了利用资本主义来完成现代化的道路选择。在现代化的道路选择这个层面上,社会主义而非资本主义正是“中国特色”的起初立意和应有之义。

2.从方向上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坚持的是社会主义道路。道路问题历来是关系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重大问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道路,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长期探索开辟出的伟大道路,是历史的选择、人民的选择。自鸦片战争以来160多年的历史,就是一部中华儿女救亡图存、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波澜壮阔的奋斗史。中国人民先后作出了两次重大的历史选择:第一次是在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革命斗争中选择了马克思主义,选择了中国共产党,选择了社会主义的发展方向。第二次是在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中开辟了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历史已经证明,只有这样的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才能使国家强大、人民富裕。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和全国各族人民始终是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向前迈进的。只有毫不动摇地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我们党才能更好地带领人民继续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在当代中国,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真正坚持社会主义。

3.从理论层面来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一个科学完整的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它们都是回答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理论和实际问题,而且分别涵盖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一切重要方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既坚持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又反映出鲜明的中国特色。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要坚持把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同当代中国实际有机结合起来,坚持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这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并结合新的

时代要求和实践发展不断丰富发展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不断推向前进。

4.从实践层面来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在实践中得到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与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的理论成果,是具体历史阶段的产物,这就决定了我们必须结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来发展它、丰富它和完善它。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就是要坚持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四位一体”,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不断提升全社会的文明水平,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在更大程度和更高层次上造福于全体人民,不断谱写人民美好生活新篇章。

二、价值思考:民主党派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主题教育活动的功能阐释

2008年是各民主党派新一届中央委员会的开局之年,也是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的第一年。民主党派深入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主题教育活动,对于引导广大成员始终坚持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巩固壮大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充分发挥民主党派成员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作用,实现在新老交替过程中的政治交接,具有重要的现实和历史意义。

从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主题教育活动与政党制度、多党合作、党派建设、统战工作的关系去考察,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主题教育活动至少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功能。

1.完善和发展我国政党制度,延续政党生命

当前,各民主党派深入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主题教育活动,是政治交接的一项重要内容。从长远角度看,开展主题教育活动的目的,是为了当前最具优越性的政党制度的完善和发展。“发展”是它政治价值取向的核心。民主党派成员和组织的健康发展,成员与成员之间、党派与党派之间的和谐发展,民主党派与中共的合作发展等等最终归结为:现行政党制度的完善和发展。这都是开展社会主义主题教育活动的政治价值取向的各个要义,价值取向的实现正是主题教育活动过程中其社会功能的彰显和体现。

实践证明,民主党派新一代从老一辈身上把优良传统和高尚风范承接下来,传递下去,新老两代就能和谐发展,本党派组织就能健康发展,民主党派与中共的合作就能继续下去,组成政党制度的各个要素都得到发展,政党制度就从整体上得到优化。民主党派的自身建设正是这样通过政治交接活动的连续性动态推进,谋求党派组织肌体各要素的整体发展和达到对政党制度的坚持和完善,最终使政党生命得以可持续发展。现阶段,以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主题教育作为民主党派政治交接的一项重要任务,为中国政党生命筑牢了根基,为政党增添了活力,开辟了政党制度建设的新境界。

2.促进和谐政党关系,提高合作能力

合作是对中共与各民主党派关系的一个概括性表述。合作是为了实现共同目标。目前,这一共同目标就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在政党建设发展的链条上,中共党建与各民主党派的自身建设是互动的。中共党建的经验和理论指导着民主党派自身建设,民主党派自身建设又反过来要求和促进中共党建的更优化。在自身建设中,中共与各民主党派都以各种方式和制度性的规范达到互相作用。其结果是:各自以各种方式影响国家政治,完善政党制度,保证组织健康发展,推动社会的政治进步,促进经济发展。这正是各民主党派与中共合作的具体体现。

作为党派自身建设的重要载体,各党派在开展社会主义主题教育活动过程中,新一代由于受到老一辈优良传统和高尚风范的教育,并且实践着这些教育内容,因此,自然受到民主党派与中共合作的历史的教育,他们政治方向更明确,跟着共产党走以及与共产党合作的信念更坚定,多党合作的共同思想基础更加牢固,参政议政的水平更加提高。由此,政党关系更加和谐,合作能力进一步提高。

3.整合优势资源,形成党派合力

根据建构主义的有关原理,任何系统的一次变革都是自身组织的一次解构和建构运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主题教育活动功能的产生正是事物“解构”与“建构”的辩证统一的表现。在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主题教育活动中,各党派都在革除自身组织中不合理、不健康、不科学的因素,这是“解构”运动;同时,又注入合理、健康、科学的因素,并使组织各因素更优化,这是“建构”。组织肌体内各因素得以优化组合必然产生“整体功能大于各部分功能之和”的效果。这是系统论的整体性原理在政治交接运作中的体现。

从民主党派自身组织内部关系来看,经历过历史和政治风雨的洗礼,老一辈形成了他们那一代所特有的政治素质,是一种有价值的精神财富;而新一代的思想敏锐、思维敏捷、开拓进取,又是一种宝贵的政治资源。将二者有效而有机地整合会产生“整体功能大于部分功能之和”的效应。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主题教育活动,可以将二者加以链接,有效地整合党派群体内部的各方优势,使之更优化,使之成为国家能够支配和把握的政治资本或战略资源,成为某种政治力的源泉。

从民主党派与中共的关系来看,一方面,民主党派发展的方向性问题是依靠中共正确的指引,而他们发展的动力则主要靠他们自己从自身中激发出来;另一方面,这种被激发出来的具有进步性的动力,这种进步性与中共本身所蕴含的先进性叠加在一起,必定产生强大的政治合力。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主题教育活动,正是要激发民主党派成员潜在的活力使之成为组织发展的强大推动力。同时,各党派的力量与中共的核心力量融会在一起,就可以整合而成为推动国家各项建设的强大的政治合力。

三、运作思考: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主题教育活动的实践探究

民主党派在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主题教育活动的实践中,探索和建立了一整套行之有效的方式方法,积累了许多新的宝贵经验,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1.主要做法

(1)举办多种形式的报告会、座谈会,开展系列征文活动和考

察学习活动。如民革举行了“我的精神家园”演讲比赛;民盟邀请中央社会主义学院统战理论教研部主任李金河教授做“多党合作的历史与优良传统”讲座;民进连续两次作《加强学习,提高素养,合作共事,不辱使命》的报告;各党派举办纪念中共中央发布“五一”口号六十周年征文活动,并择优汇编成册……这样做,进一步巩固了民主党派同中国共产党团结合作的思想政治基础。

(2)通过“四抓”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主题教育活动深入开展。一是抓理论学习。各民主党派将党的十七大报告、《中国的政党制度》白皮书、全国“两会”文件、中发…2005?5号文件和中发…2006?5号文件等作为民主党派基层组织开展学习的重点,并配发相关学习资料。二是抓教育载体。各民主党派组织骨干成员到西柏坡纪念馆,缅怀革命先烈的丰功伟绩,进一步深化认识“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的真理,使之不断坚定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信念,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的信心。同时,在民主党派基层组织中开展“发现身边典型,学习身边典型”活动,增强教育活动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三是抓实际结合。以富有成效的系列活动为载体,开展主题教育活动,如结合纪念中共中央发布“五一”口号60周年,深入开展多党合作历史经验和优良传统教育;结合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深入进行改革开放历史成就和宝贵经验的宣传教育,引导广大成员进一步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和信念。四是抓总结交流。各民主党派市委会在活动中组织把握好学习教育的内容,并及时提出指导性意见。通过召开座谈会、讨论会等方式,交流学习体会,使各基层组

织间形成一种互比互评机制。

(3)把抗震救灾与主题教育活动相结合。汶川地震发生后,石家庄市各民主党派认真学习领会中共中央关于抗震救灾的重要指示精神和决策部署,统一思想认识,自觉讲大局、讲奉献,以实际行动为灾区群众解难、为国家分忧。发挥自身特点和优势,围绕灾区生产自救和恢复重建,建有用之言,献务实之策,办有益之事。大力宣传党派成员在抗震救灾中的感人事迹,引导广大成员深刻认识中国共产党的先进性,深刻认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深刻认识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一步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理想信念,更加爱岗敬业,自觉服务大局。

2.基本经验

(1)坚持科学理论的指导,确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主题教育活动的正确方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主题教育活动是目前各民主党派开展的一次大规模、集中进行的思想建设活动。只有坚持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才能正本清源、强基固本。在实践中,各民主党派把学习贯彻中共十七大精神贯穿学习教育活动始终,通过报告会、座谈会、研讨会等多种形式,围绕十七大确立的主题和提出的重大理论观点、重大战略思想、重大工作部署,引导广大成员全面学习领会,提高对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的重要性、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必然性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科学性的认识。

(2)切实开展思想政治工作,力求入脑入心。中国特色社会主

义主题教育活动从根本上说是做思想政治工作。各民主党派结合新一代党派成员的特点,从实际出发,通过学习身边事和身边人、组织参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开展社会服务实践、加强社会热点引导、举行演讲比赛、书画展、文艺演出等便于参加、乐于参与、易于接受的多种活动形式,突出了主题教育活动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力求在主动参与、积极思考和触动内心的过程中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增强大局意识、忧患意识和参政党意识,自觉维护多党合作制度。

(3)既坚持基本原则,又鼓励自觉、自主、自为地创造经验。民主党派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主题教育活动,是学习借鉴中国共产党党建的经验、加强参政党自身建设的重要举措。积极取得各级中共党委与统战部门的支持、指导和帮助,坚持政治原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主题教育活动顺利进行的保证。但参政党的特点是进步性与广泛性的结合,由于各民主党派的组织发展水平、政治资源配置不尽相同,所以必须充分发挥各党派组织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针对本党派的特点、结合本党派的实际,在统一的基本要求下,自主自为地开展自我教育活动,力求真正有所收获、有所提高。

(4)坚持知行并举,做到主题教育与实际工作两促进。理论联系实际,认识转化为行动,是检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主题教育活动成效的重要标准。民主党派自始至终坚持知行并举的原则,提出了主题教育活动“五个结合”的要求,明确指出要务求实效,避免“两张皮”,做到学习教育与实际工作“两促进、两不误”,以主题教育活动的开展推动各项党务工作,以参政党履职水平的提高来体现主题教育活动

的效果。事实表明,只有通过“知”来推动“行”,通过“行”来强化“知”,才能使政治交接的内涵不断地内化为广大成员的价值取向、思维方式和行为模式。

(5)与时俱进,不断丰富内容,常抓常新。政治交接是民主党派永恒的主题。同时,政治交接的内涵又是随着时代的进步和形势的变化不断丰富发展的。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主题教育活动中,既要定计划、有进度安排,又要切合实际、根据形势的发展,不断丰富内容,创新形式,善于把主题教育活动的具体经验系统化、成功做法制度化,把主题教育活动的有效经验和做法及时转化为政治交接的长效机制。

3.阶段性成果

(1)进一步坚定了党派成员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的信念。通过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主题教育活动,广大成员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的内涵、特点和优势的认识更加全面,对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理解更加深入,对参政党的地位、性质和历史使命的体会更加深刻,思想政治素质有了明显提高,更加自觉地坚持和完善我国社会主义政治制度和政党制度,坚决抵制西方政党制度和政治意识形态的渗透和影响,多党合作的思想政治基础不断巩固。

(2)进一步继承发扬了老一辈领导人与中国共产党长期合作形成的优良传统。各级领导班子成员和广大成员牢记民主党派的光荣历史和老一辈领导人“只有跟着共产党走,才是在正道上行”的谆谆嘱托,弘扬民主党派“坚持接受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爱国、民主、

团结、求实”的优良传统,巩固了民主党派“继承传统、以党为师、立党(会)为公、参政为民”的共同价值理念,进一步增强了接受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坚定性,更加自觉地与中国共产党风雨同舟、患难与共,使优良传统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赋予新的时代内涵、体现时代精神。

(3)进一步增强了各级组织和广大成员服务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伟大目标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履行职能的水平不断提高。在主题教育活动中,民主党派各级组织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自觉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把实现科学发展、社会和谐的目标使命转化为参政议政、社会服务的工作方向、思路和举措;把立党(会)为公、参政为民的共同价值理念转化成为为党分忧、为国尽力、为民尽责的实际行动。努力把握国际国内两个大局,注意发挥各自的优势和特色,加大调查研究的力度,不断创新体制机制,使履行职能的能力和水平不断提高。

(4)进一步加强了党派自身建设,组织凝聚力不断增强。在主题教育活动中,各民主党派以领导班子建设为重点,带动机关和全党(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和制度建设;努力提高班子的政治把握能力、参政议政能力、合作共事能力和组织协调能力,完善民主集中制;改进各级组织的思想政治工作,激发基层组织的活力,组织对广大成员的感召力和凝聚力明显得到增强。

四、理论思考: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主题教育活动应处理好几对关系

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主题教育活动是一项十分严肃而复杂的系统工程。它不是某个人的“决定”力量就可以推动得了的事情,也不

是直接套用某一研究结论便可顺利操作。在实践中,需要辩证处理好以下几对关系:

1.活动内容与工作形式的关系。我们认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主题教育活动学习的内容应该有:学习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使新一代坚定共产党领导的信念;学习政党理论、统战理论,使新一代认识我国政党制度的特点和优点,倍加珍惜和爱护我国的政党制度;学习党派史、合作史,使新一代能在今后更加自觉和坚决地与中共合作;学习老一辈代表人物个人事迹,使新一代增强政治方向辨别力和政党是非问题的辨析力。在形式上,要选择与内容相适应的方法。如,理论学习、参观考察、主要活动、专题研究、新成员培训、实践锻炼、党派之间的联谊活动、与中共党员结对合作等。

2.主题教育活动与其他工作的关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主题教育活动只是党派的一项重要工作,而不是全部。必须处理好主题教育活动与其他工作的关系,使之形成良性的互动。这就要求主题教育活动能够促进和带动党派的其他工作顺利开展,其他工作要与主题教育活动相协调。

3.尊重老一辈与培养新一代的关系。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主题教育活动中,新老两代都是政治交接的主体。老一代要对新一代进行引导,新一代要虚心学习,敬重老一辈;老一辈要以人格魅力影响新一代,新一代要自觉提高自己;老一辈要毫无保留将优良传统和高尚风范传给新一代,新一代要发扬老一辈的优良传统和高尚风范努力改造

自己的世界观。

4.执政党建设和参政党建设的关系。中共党建与民主党派自身建设是互动的。中共以自己的实践诠释、发展和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的政党理论,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并上升为相对完善的比较系统的中国化了的党建理论体系。这些经验及理论对民主党派自身建设都具有理论启示和实践指导意义,民主党派要根据自己的特点,结合自身的实际创造性地运用,最终使政党之间和谐发展。

5.代表人物培养与一般成员成长的关系。民主党派政治作用的发挥和参政议政能力的形成既要靠代表人物的影响力,又依凭一般成员的共同努力。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主题教育活动,可从培养代表人物开始,然后向全体成员辐射。教育活动中不能只抓代表人物而忽视全体成员,也不能平均力量抓全体成员而没有突出重点。要把培养代表人物寓于发展全体成员中,又在发展全体成员中突出培养代表人物。

课题研究的思路与步骤

课题研究的思路与步骤 一、课题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我校学生主要来源于县城学校及其周边农村的学校,城区学生与乡下学生的知识基础、学习兴趣、学习环境多方面都有明显区别。如何在课堂教学中正视学生的个体差异,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发展,使每一位学生乐学、善学、会学,让不同类型的学生都能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体验学习的成功与欢乐。防止出现优生“吃不饱”,学困生“难消化”,厌学甚至辍学的现象。我们想通过本课题的研究,在课堂教学中,兼顾学生个体差异,让不同层面的学生分别到达其思维最近发展区,从而使每一位学生得到充分的发展。探索提升教师教学技能的途径和方法,帮助教师掌握专业发展策略。 二、课题研究的内容与目标 1、本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1)对初中住校生和走读生基础知识、学习兴趣、学习环境差异,对数学学习能力影响进行现状调查、成因分析和优化分层教学策略研究。(2)探求初中学生小组合作学习数学与个体差异的有效结合形式,最大限度地利用他们之间的差异互补来促进合作学习数学的有效开展。 2、本课题研究的主要目标:研究本课题旨在引导教师注重学生差异、合理利用差异,探寻教得轻松、学生学得愉快的教学方法和途径,创造出更为有效的教育教学方法和数学课堂分

层教学模式,全面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将此实践经验推广到学校其它学科的教学活动中和学校的管理工作中。 三、课题研究的思路与步骤 本课题的研究分为三个阶段。 1、研究的准备阶段。 时间安排:2010.4—2010.8 (1)设计课题方案、制定了切实可行的研究计划。查阅大量文献,掌握国内外关于学生个体差异对学习数学影响的研究概况,确定研究课题,在科学理论的指导下,设计了课题研究方案,修订、论证研究方案,集中讨论并制定切实可行的研究计划,使课题研究具有明确的目标。(2)进行课题组建设,使课题研究处于科学、规范的组织管理之中。把课题组成员分为三个小组。明确课题组成员的职责和分工。制定课题组阶段性计划。完善课题研究制度和组织纪律,包括理论学习制度、培训制度、研究制度和档案资料管理制度。(3)进行预备调查,根据调查结果修改、完善调查问卷,进一步明确研究的思路和目标。 2、研究的实施阶段。 时间安排:2010.9—2011.6 (1)设计学生数学学习兴趣与能力的调查问卷。三个小组分头在实验班学生中进行问卷调查,掌握大量真实的第一手资料。(2)组织课题组成员对问卷调查资料进行认真统计,着眼差异,进行现状分析和成因研究,形成全面而详细的分析报告。依

学前教育研究方法课程标准

《学前教育研究方法》课程标准 课程名称:《学前教育研究方法》课程类型:理论课 学时:32适用专业:五年制学前教育专业 一、课程性质和任务 1、课程性质 《学前教育研究方法》是学前教育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其是一门为解决教育问题、探索教育未知、创建教育理论提供基本思路与方法的工具性学科,其先修课程为《学前教育学》、《学前心理学》及幼儿园各领域教学方法。 该课程主要研究编制和实施学前教育研究方法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主要内容包括介绍学前教育研究方法的基本概念及远离,揭示学前教育研究方法的编制与实施的基本程序等。 2、课程标准设计思路: 在我校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培养规格中明确提出:“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初步的教育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具有终身学习意识和专业自我扩展能力”,根据本课程性质,《学前教育研究方法》反映当前教育研究方法的最新进展和学前教育改革发展的最新成果,以及广大学前教育工作者积累的教研科研实践经验,努力探索学前教育研究的特殊性和规律性,在学生现有知能结构的基础上,深入浅出地阐述学前教育研究有关理论、实际问题、具体方法和技术手段。因此,本课程既具有较强的理论性,有具有突出的实践性、操作性和应用性。其内容体系主要包括三大模块: 学前教育研究方法的基础知识模块:内容涉及科学研究、教育研究特别是学前教育研究的内涵、特征、意义、类型,以及从选题到成果表述的基本过程、学前教育研究的基础知识等。旨在帮助学生在学习具体研究方法之前,从整体上把握学前教育研究的全貌。 学前教育研究方法的操作原理模块:主要阐述学前教育研究各种具体方法的含义与特点、优点与局限、具体类型、适用范围,操作步骤等。旨在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各种具体研究方法的原理性知识和实用的操作技术。 学前教育研究方法的实践与应用模块:该内容渗透在整个课程内容体系中,主要包括研究方案设计、文献检索、园本教研、各种研究方法的模拟实作。旨在帮助学生完成从研究方法知识到研究操作技能的转化。 最后根据拟定的这些模块内容与项目,根据“良好中选优秀,优秀中选精品”,

课题研究思路过程与方法

研究思路 (1)探究信息技术环境下有益的教学模式和适合的教学方法——牙克石市综合高中“四环”教学模式,结构为:自学、合作、展示、检测。 (2)应用信息技术,通过数字化校园网络,为学生营造愉快的活动氛围,开阔学生的知识视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3)优化活动质量,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为学生创造质疑问题、探索创新的活动氛围。 (4)在丰富的现代信息技术教育中促进师生间积极的情感交流,实现师生共同成长。 研究过程 (1)酝酿准备阶段(2016年9月—2017年1月) 构思、规划、制订出本课题研究的总体方案及各阶段的实施要点,组建实施组织机构,建立课题管理制度,组织参与本课题研究的教师加强相关理论的学习,学习课题研究方案,明确课题研究的意义及做法。 2016年9月,成立课题研究小组,确定成员及分工,坚持理论先行的原则,组织课题组成员进行理论学习,对参与研究的教师进行培训,使课题组成员进一步明确课题研究的意义、目标和任务。 2016年10月—11月,课题组集中讨论开题研究的情

况,撰写《开题报告》,对初步形成的《开题报告》进行审订和修改补充,对研究的内容和课题进行初步的探讨,结合教师教学的实际,在总结的基础上达成课题研究的共识。 2016年12月,为确保课题研究工作的顺利进行,扎扎实实做好各项研究工作,课题组制定课题研究方案,课题组结合我校教学工作安排,对课题的实施方案进行了多次修改,进一步明确课题研究目的、研究对象、研究步骤、研究成效等。 (2)课题实施阶段(2017年2月—2018年2月) 在课题实施过程中,建立子课题组,使教师能根据自己的优势和特长进行有侧重点的研究,在此基础上通过各级研讨活动(公开课、评课、论文交流、专题研讨、讲座等多种形式),加强教师的总结和交流,为进一步研讨提供有效的经验,并在此基础上不断修改、完善研究方案。 2017年2月—2017年7月,课题组运用调查法了解和掌握高中生对学习情况的调查,收集材料,以问题为中心,讲述教师在开展有效教学过程中有价值的案例。课题组根据调查反馈,调整有效教学设计方案。 2017年7月—2017年10月,根据既定计划进行实践研究,积累分析活动案例,定期开展活动,记录并分析活动过程。 2017年10月—2017年12月,课题组集中讨论研究进

(完整版)学前教育研究方法知识要点

学前教育研究方法的内容框架 一、学前教育研究方法概述------(第一章) 二、研究前期准备------(第二章、第三章) 三、量的研究-------(第四章、第五章、第六章、第七章) 四、质的研究------(第八章、第九章、第十章、第十一章、第十二章、第十三章) 五、行动研究------(第十四章) 第一章学前教育研究概述 第一节学前教育研究的含义与特征 一、什么是学前教育研究 1、科学研究是指人们在科学理论的指导下,采用科学的方法,遵循一定的研究规范,探究客观事物的现象和规律,以获取科学知识和解决问题的实践过程。其核心是知识的拓展和问题的解决。 2、教育研究就是人们在教育科学理论和其他相关科学理论的指导下,通过对教育领域内的各种现象和问题的解释、预测和控制,以促进教育科学理论体系的建立和发展,并且着眼于解决实际问题的实践过程。 3、学前教育研究是教育研究的一个分支。在我国,学前教育通常是指针对0-6岁幼儿所实施的教育。根据教育场所的不同,可以划分为家庭教育、社区教育、托儿所教育(3岁前)和幼儿园教育(3-6岁)等。不论广义或狭义,学前教育研究都可以被理解为研究者在学前教育科学理论和其他相关科学理论的指导下,采用科学的研究方法,去探讨该年龄阶段教育的各种现象和问题,揭示其规律,进而有效的改善和体改学前教育质量、促进幼儿健康和谐发展的一种实践过程。 二、学前教育研究的特征 教育研究的特征: 1、规范性 2、系统性 3、创造性 4、历史性 5、经验性

6、有效性 7、可靠性。 学前教育研究的特征:1、研究对象的主体性2、研究内容的广泛性3、研究背景的开放性。第二节学前教育研究的价值、目的与原则 一、学前教育研究的价值 1、学前教育研究可以帮助我们准确的理解孩子 2、学前教育研究可以帮助我们探寻科学的教育理论和方法 3、学前教育研究可以帮助我们及时纠正教育实践中的偏差 二、学前教育研究的目的 1、描述 2、解释 3、解决问题 三、学前教育研究的基本原则 1、教育性 2、伦理性 3、实用性 4、可行性 5、适宜性 第三节学前教育研究的基本步骤 一、确定研究问题 二、制定研究计划和工作计划 三、收集研究资料1、保持客观性2、注意系统性 四、整理和分析资料 五、形成研究结论 六、撰写研究报告 第四节学前教育研究的类型 一、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 根据研究目的指向的不同,分为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基础研究是指研究的目的具有普遍性,研究的结果可以为现有学科的知识体系增添新内容的研究。应用研究是指那些以解决当下实际问题为研究目的的研究。

课题研究的主要方法

四、课题研究的主要方法 1.文献研究。通过阅读、翻阅与本文相关的著作、论文、期刊等理论成果,来学习前人的分析研究思路和写作手法,吸取宝贵经验、开拓本文的写作分析思路,丰富理论知识,在原有的基础上进行创新。 2.调查问卷法。我根据J公司员工是否愿意宣传自己的公司、员工是否自愿留在公司为公司效力和员工等方面设计问卷,收集分析相关数据,同时运用所学理论,做到理论与数据相结合,科学分析。 3.访谈法。我在J公司三个部门中各选取了1~2名员工,进行半结构化访谈,并根据他们的回答进行归纳整理。 四、课题研究的主要方法 1.文献研究。通过收集文献等相关资料,丰富更多的理论知识,吸取宝贵经验,开拓研究分析思路。 2.调查分析。通过收集h公司管理人员针对工作压力的调查问卷,运用SPSS分析法分析数据,同时运用所学理论相结合,做出科学的研究结果。 3.总结归纳。对研究结果进行系统的归纳总结,得出最终的结论,提出相对的建议。 四、课题研究的主要方法 本文通过人力资源管理和招聘管理的相关理论进行研究,主要包括人力资源的目标、任务、胜任力模型理论、结构化面试理论和人才测评,用以上理论作为基础,结合哲博百众(天津)科技有限公司招聘管理和人才甄选的现状,对其招聘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进一步提出优化的建议。 本文主要采用的研究方法有问卷调查法、观察法和文献研究法。 文献阅读:阅读期刊、著作、论文等文献,研究相关知识理论,学习理论基础,并思考论文的内容核心和写作方式,寻找书籍间内容的相互联系,总结出共通点,加入自己的思考,打开思路。结合实际:收集与研究相关的实际案例,跟阅读总结的文献理论相结合,同时积极做出个人思考,根据实例分析理论。总结归纳:得出最终的结论,从不同方面进行优化和总结,加以个人的观点和意见。 四、课题研究的主要方法 1.文献研究。通过大量阅读、仔细翻阅与本文相关的著作、论文、期刊等理论成果,来学习前人的分析研究思路和写作手法。吸取宝贵经验、开拓本文的写作分析思路,丰富理论知识。2.问卷调查分析。通过问卷调查收集相关理论所需相关数据,同时运用所学理论,做到理论与数据相结合,科学支撑。 3.总结归纳。对研究结果进行系统的归纳总结,得出最终的结论,提出个人看法与建议。 四、课题研究的主要方法 1.文献研究。通过大量阅读、仔细翻阅与本文相关的著作、论文、期刊等理论成果,来学习前人的分析研究思路和写作手法。吸取宝贵经验、开拓本文的写作分析思路,丰富理论知识。2.问卷调查。进行问卷的设计和发放,以及后期的数据处理,从得到的数据中得出结论分析问题。 3.总结分析。除了分析已知数据外还要对其提出建议和参考,为其发展提供信息参考。

学前教育研究方法

学前教育研究方法 1.第1题 想在短期内收集到较大范围和数量的个人信息资 料,宜采用( )。 C.问卷调查 您的答案:C 2.第2题 从已知的一般性或普遍性的原理和结论出发,推 论出个别或特殊结的思维方法是( )。 B.演绎 您的答案:B 3.第3题 调查者按概率均等原则来抽取样本所进行的调查 被称为()。 B.随机抽样调查 您的答案:B 4.第4题 某研究者在对幼儿园社会性发展进行研究时,以 幼儿教师的身份加入到幼儿日常的游戏活动,同 时对幼儿在游戏中的社会性行为进行记录,该研 究者采用的观察属于() B.参与性观察 您的答案:B 5.第5题 按标准的程序对内容进行分析,内容或信息类目 的选择取舍有一套一以贯之的标准和法则,以防 止研究者在选取资料时偏向于把只把支持自己观 点或假设前提的资料作为研究对象。这体现了内 容分析法()特点 B.系统性您的答案:B 6.第6题 学术论文一般包括()。 C.题目、摘要、引言、正文、结论与讨论、注释 与参考文献等部分您的答案:C 7.第7题 根据访谈过程是否有严格设计的访谈提纲,可以 把访谈调查分为()。 C.结构性访谈调查和非结构性访谈调查 您的答案:C 8.第8题 关于参考文献的格式正确的是()。 A.作者.文章题目.出版社.年份.具体页码. 您的答案:A

“总数N=600,样本容量n=60,求出间隔 600/60=10,于是每隔10个抽取一个样本,连续抽样60个,这是采用()。 C.系统随机抽样 您的答案:C 10.第10题 按测验的目的分,测验法分为()。 C.诊断性测验、描述性测验和预测性测验 您的答案:C 11.第21题 编制问卷,下面不正确的叙述是()。 C.一般说来,编制问卷的题目越多越好 您的答案:C 12.第22题 问卷调查中不为回答者提供具体的答题,而由回答者自由回答的是( )。 A.开放式问题 您的答案:A 13.第23题 下列对于访谈法正确的是()。 C.一般情况下,只要受访者允许,访谈者应该尽可能使用录音机 您的答案:C 14.第24题 有一研究者对某一幼儿在午睡起床后的活动进行一个小时的连续观察,并对与观察对象相关的人及对象本身所作所为进行记录,该观察者所采取的观察方法是() B.时间取样法 您的答案:B 15.第25题 陈鹤琴研究自己的儿子,写成《儿童心理之研究》一书。他采用的主要研究方法是( )。 B.观察研究法您的答案:B 16.第26题 行动研究也需要在事前周密计划,在过程中坚持按计划来开展研究的各种活动( )。 B..应该能够随时调整和修改研究行动 您的答案:B 17.第27题 在问卷调查中,对问题的表述应当() B.保持态度中立您的答案:B

(完整版)课题研究方法

课题研究的基本程序 一、研究的准备 1.确定选题 研究选题的确定包括研究内容与研究样式这两个方面。研究内容的切入点一定要小,不能太过宽泛,如果切入点很大,文章会变得泛泛而谈,就不能行之有效地解决相应的问题,研究内容的确定可以从教学大纲、教材、学习策略、课堂话语、教学方法等小的切入点入手,以小见大,从一个小的点来展开,这样研究会更有针对性、有效性。 好选题的基本标志为有价值、有创新。有价值体现在具有理论指导意义,同时也具有实践意义。研究内容的确定可以从教学大纲、教材、学习策略、课堂话语、教学方法等小的切入点入手,以小见大,从一个小的点来展开,这样研究会更有针对性、有效性。在教师教学中亟待解决的问题例如:阅读能力如何提高?怎样有效运用多媒体?怎样增加英语课堂中的语言互动?此外还包括一些热点现实话题,例如:新课程标准、评价制度改革、任务型教学、教材评价、自主性学习、课程教学与素质教育、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等。 有创新体现在理论新、视角新、对象新和方法新,“理论新”可以从二语习得理论(语言学途径、认知学途径、社会学途径)、社会语言学分支理论、交际语言教学理论、跨文化交际理论、社会互动理论等入手;“视角新”可以从教师教学的角度和学习者

的角度这两个方面入手,教师(教学)行为如:教师提问(或反馈)方式、教师情感教学策略、教师课堂交际能力、教学活动的选择、课堂组织形式的选择、教师角色等。学习者的角度可以选择像情感因素包括焦虑、性格,认知因素包括智力、学习风格、学习策略这些方面入手。 其次是研究样式的确定,研究样式的选择要符合科学性、可行性和实用性这三个原则。研究样式分为“写文章”与“做研究”两种,“写文章”是一种重理论轻实际的哲学思辨或者综述评论,它更多的是基于一些已有的理论基础进行评论或者提出改进的意见。“做研究”则是以实际的数据为支撑,经过大量的数据分析和思考,得出具有现实意义的可供参考的有效对策。“做研究”包括描写研究和实验研究两种,描写研究是对研究对象就某一研究项目在过去和现在反应出的不同状态的对比研究,比如“浅析阳光体育的实施对中学生身体素质的意义”这一选题,研究对象为中学生,对比的内容为阳光体育项目实施前学生的综合素质水平与现阶段实施后学生的身体素质水平的对比,研究是基于大量的实验数据进行的一系列探究与思考。实验研究是就某一个理论基础,提出两种不同的理论假设,然后选取实验对象进行实验,从而根据实验结果进行的一系列探究与思考。 选题的方向来源于研究者长期关注、实践中亟待解决的问题、文献阅读中受到启发的问题、从教育部课题中派生出的子课题以及已经完成课题基础上产生的后续性课题。此外,选题的确定一

课题研究方法大全

课题研究方法大全 一、观察法 1.观察法:为了了解事实真相,从而发现某种现象的本质和规律。 2.观察法的步骤:观察法的实施分为以下三个步骤,步骤之一就是进行观察研究的设计,此步骤可分为如下几个方面: (1)作大略调查和试探性观察。 这一步工作的目的不在于搜集材料,而在于掌握基本情况,以便能正确地计划整个观察过程。例如:要观察某一教师的教学工作,便应当预先到学校大致了解这位教师的工作情况,学生的情况,有关的环境和条件等等。这可以通过跟教师和学校领导人谈话,查阅一些有关的材料,如教案、教学日记、学生作业等,以及听课等方式进行。 (2)确定观察的目的和中心。 根据研究任务和研究对象的特点,考虑弄清楚什么问题,需要什么材料和条件,然后作明确的规定。如果这规定不明确,观察便不能集中,结果就不能深入。观察不能有几个中心,范围不能太广,全部观察要围绕一个中心进行。如果必须要观察几个中心,那就采取小组观察,分工合作。 (3)确定观察对象 一是确定拟观察的的总体范围; 二是确定拟观察的个案对象;

三是确定拟观察的具体项目。比如,要研究新分配到小学任教的中师或大专毕业生在课余时间进行业务、文化进修的情况,那么,拟观察总体就是教师工作年限达一年或两年的新教师。在这一总体范围内,再定下具体观察哪几所小学,哪几个教研组中的哪些教师。具体观察名单确定以后,再把拟观察的时间、场合、具体观察项目确定下来。 (4)制定观察计划 观察计划除了明确规定观察的目的、中心、范围,以及要了解什么问题、搜集什么材料之外,还应当安排观察过程:观察次数、密度、每次观察持续的时间,如何保证观察现象的常态等。 (5)策划和准备观察手段 观察手段一般包括两种: 一种是获得观察资料的手段;一种是保存观察资料的手段。 获得观察资料的手段主要是人的感觉器官,但有时需要一些专门设置的仪器来帮助观察,如观察屏、计算机终端装置、更高级的如动作反应器等。这些仪器主要起两方面作用:保证观察的客观性与提高观察的精确性。 在保存资料的手段中,人脑是天然器官。但这种与观察主体连在一起的保存手段缺乏精确性和持久性,也不能实现资料的客体化。因此,人们先利用文字、图形等符号手段,进而又利用摄影、录音、录像等技术手段,把观察时瞬间发生的事、物、状况以永久的方式,准确地、全面地记录下来,供研究地反复观察资料和分析资料所用。

课题研究的方法及措施

For personal use only in study and research; not for commercial use For personal use only in study and research; not for commercial use 课题研究的方法和措施 一、课题研究的方法 1、文献研究法: 本课题对现有法律及古今中外相关理论开展学习研究,努力提供课题研究的理论基础。 2、调查研究法(包括谈话法和问卷法): 在预研阶段,通过谈话与问卷了解小学生课外作业的特点,进行分析。收集大量的原始材料,更有针对性地制订具体的对策和方法。以便对症下药,在研究过程中,问卷调查研究的成效,以便及时纠正和改进研究的方向和方法。 3、观察研究法: 通过观察,了解优秀生、一般学生及后进生,他们对老师布置的课外作业的心理、态度如何,比较详实地掌握感性材料,并对此进行正确的分析与研究。 4、个案研究法: 本课题拟在本校选择师生典型,进行个案研究,从中寻找规律。教师如实记录学生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或集体研讨,提出解决问题的策略,最终形成典型个案,课题组对典型个案予以推广,从而指导课题研究的顺利进行。 5、经验总结法: 总结、归纳研究中的有效经验,提炼概括,撰写结题报告,编辑案例。

二、课题研究的措施 1、加强教师素质建设。教师素质师德为本。要以贯彻新新课程理念为重点,切实加强业务知识的学习,提升教师教育教学水平,转变教师观念,确立正确的学生观、教学观和质量观,提升教师教育教学的水平和能力,建立一支观念新、师德好、能力强的教师队伍。 2、加强课改探索,为改变传统数学作业设计目标单一、题型单调、题意狭窄、题量过多的形式,设计一些学生乐做并能促进有效学习,促进个体发展的作业。 3、设计“有效课外作业”的实践对策 《新课标》中指出“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础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我们决定在着手研究本课题的时候,主要从以下四条方面进行: (1)改革作业布置的研究: 作业是学生学习数学、发展思维的一项经常性的实践活动,也是师生交流信息的一个窗口。心理学研究发现,人的身心发展存在不平衡性和个别差异性,这直接导致了人的个性能力的层次差异。在教学中,我们要及时发现和研究这种不平衡性和个别差异性,做到因材施教,有的放矢。在设计作业时,应注意弹性,切忌“一刀切”,给学生一个自主选择,协调发展的空间。 (2)改革作业内容研究: 一般数学作业的内容基本上都是与书本知识有关的内容,课外的内容较少,学生比较厌烦。作业的内容应避免机械化与程式化,要力求创造性,以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同时还要注重实践操作,让学生学习与生活相联系,培养他们的实践能力。 (3)改革作业形式: 小学生的作业自入学开始直至毕业,大多是填空、计算、解答应用题为主,加以少量的画线段图、画几何图等题,形式单一,非对既错,缺少生机,缺乏创新。因此,为了让学生对于课外作业具有更高的兴趣去完成,在作业形式上我们也将做一些改革的尝试。

学前教育研究方法完整版

学前教育研究方法 HEN system office room 【HEN16H-HENS2AHENS8Q8-HENH1688】

期末作业考核 《学前教育研究方法》 满分100分 一、判断题(每题3分,共30分) 1. 创造性原则是课题选择的一项基本原则。× 2. 教育档案类包括教育年鉴、教育法令集、教育统计、教育调查报告、学术会议文件、资料汇编、名录、表谱以及地方志(我国特有的地方百科全书)、墓志、碑刻等。√ 3. 通过抽样,可以减少研究过程中的误差,提高研究结果的准确性。√ 4. 无结构观察法常用于对研究对象有较充分了解的情况下。× 5. 实施调查最基本的一条是按调查计划的要求进行,调查人员不能违反设计时的意图任意变动调查内容和操作程序。√ 6. 理论因素是选择和确定自变量的最根本的方面。× 7. 个案研究的对象是个别的人、个别的事件、个别的团体等,不能揭示具有普遍意义的教育规律。√ 8. 针对凯米斯未能将“一般概念”明晰化这一问题提出批评的是英国教育学者麦克南。√ 9.教育教学经验是教育科学研究的对象,是发展教育科学理论的源泉。× 10.在运用统计图表示统计资料时,常常附以统计表作为参照。× 二、简答题(每题8分,共40分) 1.好的研究假设有哪些基本特征? 答:一般认为,好的研究假设在内容与表述上应具备以下三个特征: (1)假设应以叙述的方式加以说明; (2)当有两个以上的变量时,在每一个假设中,只陈述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

(3)假设有待检验并必须可以检验 2.简述教育观察研究的特点。 答:(1)观察的目的指向性 (2)观察环境的自然性 (3)观察过程的直接性 (4)观察主体的能动性 (5)观察结果的客观性 3.课题选择应该遵循哪些原则? 答:(1)迫切性原则(2)创造性原则(3)科学性原则(4)可行性原则 4.搜集文献应注意哪些问题? 答:(1)在时间上应当从现在到过去,即尽量使用逆查法。 (2)以影响大、质量高的文献为主。 (3)尽量多搜集第一手资料,少搜集多次转述的资料。 (4)注意搜集代表各种各样观点、得出不同结论甚至相互矛盾结论的文献。(5)不仅搜集教育科学领域的资料,还应该搜集相关领域、学科、专业的有关资料。 5.常用的抽样方法有哪些? 答:(1)简单随机抽样 (2)等距抽样 (3)分层抽样(也叫类型抽样) (4)整群抽样 (5)有意抽样法

浅谈课题研究的主要研究方法

课题研究的研究方法 1、调查法 调查法是科学研究中最常用的方法之一。它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地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现实状况或历史状况的材料的方法。调查方法是科学研究中常用的基本研究方法,它综合运用历史法、观察法等方法以及谈话、问卷、个案研究、测验等科学方式,对教育现象进行有计划的、周密的和系统的了解,并对调查搜集到的大量资料进行分析、综合、比较、归纳,从而为人们提供规律性的知识。调查法中最常用的是问卷调查法,它是以书面提出问题的方式搜集资料的一种研究方法,即调查者就调查项目编制成表式,分发或邮寄给有关人员,请示填写答案,然后回收整理、统计和研究。 2、观察法 观察法是指研究者根据一定的研究目的、研究提纲或观察表,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去直接观察被研究对象,从而获得资料的一种方法。科学的观察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系统性和可重复性。在科学实验和调查研究中,观察法具有如下几个方面的作用:?扩大人们的感性认识。?启发人们的思维。?导致新的发现。 3、实验法 实验法是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联系的一种科研方法。其主要特点是:第一、主动变革性。观察与调查都是在不干预研究对象的前提下去认识研究对象,发现其中的问题。而实验却要求主动操纵实验条件,人为地改变对象的存在方式、变化过程,使它服从于科学认识的需要。第二、控制性。科学实验要求根据研究的需要,借助各种方法技术,减少或消除各种可能影响科学的无关因素的干扰,在简化、纯化的状态下认识研究对象。第三,因果性。实验以发现、确认事物之间的因果联系的有效工具和必要途径。 4、文献研究法

文献研究法是根据一定的研究目的或课题,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地、正确地了解掌握所要研究问题的一种方法。文献研究法被子广泛用于各种学科研究中。其作用有:?能了解有关问题的历史和现状,帮助确定研究课题。?能形成关于研究对象的一般印象,有助于观察和访问。?能得到现实资料的比较资料。?有助于了解事物的全貌。 5、实证研究法 实证研究法是科学实践研究的一种特殊形式。其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利用科学仪器和设备,在自然条件下,通过有目的有步骤地操纵,根据观察、记录、测定与此相伴随的现象的变化来确定条件与现象之间的因果关系的活动。主要目的在于说明各种自变量与某一个因变量的关系。 6、定量分析法 在科学研究中,通过定量分析法可以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以便更加科学地揭示规律,把握本质,理清关系,预测事物的发展趋势。 7、定性分析法 定性分析法就是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分析。具体地说是运用归纳和演绎、分析与综合以及抽象与概括等方法,对获得的各种材料进行思维加工,从而能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达到认识事物本质、揭示内在规律。 8、跨学科研究法 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综合研究的方法,也称“交叉研究法”。科学发展运动的规律表明,科学在高度分化中又高度综合,形成一个统一的整体。据有关专家统计,现在世界上有 2000多种学科,而学科分化的趋势还在加剧,但同时各学科间的联系愈来愈紧密,在语言、方法和某些概念方面,有日益统一化的趋势。 9、个案研究法

研究思路和方法

课题研究的基本方法主要有: ⑴观察法.⑵调查法.⑶测验法.⑷行动研究法.⑸文献法⑹经验总结法.⑺个案研究法.⑻案例研究法. ⑼实验法(在一个课题研究过程中,根据不同的研究目的和要求,往往会用到两种以上方法) 教育课题研究的基本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观察法 1.观察法:为了了解事实真相,从而发现某种现象的本质和规律。 2.观察法的步骤:观察法的实施分为以下三个步骤,步骤之一就是进行观察研究的设计,此步骤可分为如下几个方面: (1)作大略调查和试探性观察。 这一步工作的目的不在于搜集材料,而在于掌握基本情况,以便能正确地计划整个观察过程。例如:要观察某一教师的教学工作,便应当预先到学校大致了解这位教师的工作情况,学生的情况,有关的环境和条件等等。这可以通过跟教师和学校领导人谈话,查阅一些有关的材料,如教案、教学日记、学生作业等,以及听课等方式进行。 (2)确定观察的目的和中心。 根据研究任务和研究对象的特点,考虑弄清楚什么问题,需要什么材料和条件,然后作明确的规定。如果这规定不明确,观察便不能集中,结果就不能深入。观察不能有几个中心,范围不能太广,全部观察要围绕一个中心进行。如果必须要观察几个中心,那就采取小组观察,分工合作。 (3)确定观察对象 一是确定拟观察的的总体范围; 二是确定拟观察的个案对象; 三是确定拟观察的具体项目。比如,要研究新分配到小学任教的中师或大专毕业生在课余时间进行业务、文化进修的情况,那么,拟观察总体就是教师工作年限达一年或两年的新教师。在这一总体范围内,再定下具体观察哪几所小学,哪几个教研组中的哪些教师。具体观察名单确定以后,再把拟观察的时间、场合、具体观察项目确定下来。 (4)制定观察计划 观察计划除了明确规定观察的目的、中心、范围,以及要了解什么问题、搜集什么材料之外,还应当安排观察过程:观察次数、密度、每次观察持续的时间,如何保证观察现象的常态等。 (5)策划和准备观察手段观察手段一般包括两种:

学前教育研究方法重点

1学前教育研究——采用科学的理论和科学的方法,有计划、有目的地对学前阶段的教育现象和问题进行了解和分析,进而发现和研究学前教育现象的本质和客观规律的认识过程 2蒙台梭利1901年创立了闻名世界的蒙台梭利教育体系,1907年创立了“儿童之家”3陈鹤琴1925年创办的南京鼓楼幼稚园是中国第一所开展幼儿教育科学研究的幼儿园;著有《儿童心理之研究》——现代学者用科学方法探索儿童身心发展规律的开端。4福禄贝尔创立了第一所幼儿园 5我国学前教育研究的发展趋势:推进数量化推进现代化推进综合化推进现场化6科研与教研的区别—— ①从目的上看:1科研:对教育工作中需要解决的新的重大问题,在理论上实现新的突破,以此推动教育理论和教育实践有效发展,主要解决目前我们没有解决但又必须解决的问题2教研:为了搞好教学,提高教育教学效率和质量,是解决我们能够解决但是解决得不太好的问题②从研究机构的组织系统上:1科研:科研的基点在课题组2教研:教研的基点在学科教研组及各学校③从成果应用范围上:1科研:侧重于教育经验的提炼、教育规律的发现。侧重于理论的研究和整理,其成果可在大范围内进行推广应用2教研:对教学过程的局部的、微观部分的研究,其研究成果的应用范围只适应于一个学科、一个地区、一个单位④从研究过程上讲:1科研:是有目的、有计划、连续的、系统的研究活动。它从选题、制订计划与实验到成果鉴定、结题等有一个完整连续的过程2教研:一般是以上级教育主管部门下发的管理性文件为依据,其主要途径是通过多种形式的教研活动来达到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目的。 7学前教育研究的意义:①推进学前教育改革②提高学前教育质量(是教育研究永恒的主题)③提升教师自身素质④完善学前教育体系⑤为教育决策科学化提高依据 8学前教育研究的任务:①总结历史经验②研究教育现状(是学前教育研究的重点)③预测发展趋势④开展改革实验⑤进行国内外教育的比较 9学前教育研究的基本步骤:确定课题——制订计划——查阅文献——综合分析——形成结论——发表成果 10学前教育研究的基本特征:客观性、系统性、可重复性、创造性、科学性、人文性11学前教育研究的基本方法:观察研究、调查研究、实验研究、个案研究、经验总结法

课题研究的一般步骤和基本要求

课题研究的一般步骤和基本要求 2009-05-28 10:17:04 新闻来源: (一)选题 1.课题来自哪里? 2.选题的一般原则 科学性:要有理论基础和事实依据,必须符合科学原理;预期结果要合理;研究方法要正确严谨。 可行性: 创新性: 3.选题的一般过程 (1)明确方向——发现问题 (2)浓缩范围——经验分析 (3)提示焦点——形成课题 4.选题的注意事项 (1)选题宜小不宜大 (2)选题应结合实际。选题要有新意。 (3)选题要考虑研究者的优势,与自身工作相结合,与研究者的能力相适应。 (二)申报课题 申报课题,也就是设计研究方案,是如何进行课题研究的具体设想,是开始进行课题研究的工作框架,是如何进行研究的基本思路。是保证研究顺利进行的必要措施;使研究具体化的中心环节;是研究成果质量的重要保证;有利于检查和自我检查;有利于协作研究。一般上级部门开展的课题研究都附有课题申报表。 1.课题申报表(课题研究方案)组成: (1)课题的表述与界定:课题的名称或题目必须明确表述所要研究的问题,要体现研究对象、研究问题、研究方法。如“八年级历史自学辅导教学的实验研究”。 (2)研究的背景、目的、意义: 研究背景:即根据什么、受什么启发而研究。 研究目的意义:即为什么要研究、研究的价值是什么、解决什么问

题,包括理论意义、实践意义;外在目标(目的)、内在目标目的——学生发展)。 研究综述:本课题研究的历史与现状。 研究的特色或突破点:问题新、方法新、角度新、效果新。 (3)研究范围:对研究对象的总体范围的界定;对研究对象的模糊概念进行界定;对关键概念的界定。 (4)研究内容:很重要的部分,如果提不出具体的研究内容,就无法研究。 (5)研究方法: ①注意事项:注意多种方法的使用;方法要写详细些;不能滥用方法 ②主要方法: 行动研究: 实验研究: 个案研究: 调查研究: 文献研究: (6)研究对象:具有代表性和典型性,使研究结果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 (7)研究程序(步骤):研究的每一阶段的工作任务和要求 第一阶段(准备阶段):收集资料、开题 第二阶段(实施阶段): 第三阶段(总结阶段): (8)预期成果的形式:①论文、研究报告、著作等;②学生变化 (9)研究成员(及负责人、分工) (10)经费预算及其他所需条件 2.填课题申报表(立项论证) 3.填写课题申报表的注意事项 (1)认识填写申报表的重要性。是成功的一半,不能应付。 (2)一式几份,要自己留一份,最好在电脑中保留一份。 (3)核心是目的意义、研究步骤、研究内容方法。

课题研究的方法和策略

课题研究的方法和策略 课题名称就是课题的名字。这看起来是个小问题,但实际上很多人写课题名称时,往往写的不准确、不恰当,从而影响整个课题的形象与质量。这就是平常人们所说的“只会生孩子,不会起名字”。那么,如何给课题起名称呢?名称要准确、规范。 准确就是课题的名称要把课题研究的问题是什么,研究的对象是什么交待清楚,比如我们现在有一个课题名称叫“佛山市教育现代化进程研究”,这里面研究对象就是佛山市,研究的问题就是教育现代化问题。有时候还要把研究方法写出来,比如鸿业小学的“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实验研究”,这里面研究的对象是小学生,而不是中学生或者大学生,研究的问题的心理健康教育,研究的主要方法是实验研究,这就说的很清楚,别人一看就知道这个课题是研究什么。而有些课题名称则起的不是很准确,比如,“学科教学中德育渗透的研究”这个名称,就没有把研究的对象、问题说清楚,你是中学生或者说是小学生、大学生,是所有的学科或者是单指语文、数学等。再比如,“集中识字口语突破”这个名称,我想,别人只看题目,就无法看出研究的是什么问题,好象是语文,又好象是英语,是中学或者是小学,是小学高年级或者是小学低年级更没办法看出来。后来我看了一下内容,知道是小学英语教学方面研究,我想能不能改为“集中识字口语突破”小学英语教学模式研究。总之,课题的名称一定要和研究的内容相一致,不能太大,也不能太小,要准确地把你研究的对象、问题概括出来。 规范就是所用的词语、句型要规范、科学,似是而非的词不能用,口号式、结论式的句型不要用。因为我们是在进行科学研究,要用科学的、规范的语言去表述我们的思想和观点。这里有一个课题名称叫“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这个题目如果是一篇经验性论文,或者是一个研究报告,我觉得不错,但作为课题的名称,我认为不是很好,因为课题就是我们要解决的问题,这个问题正在探讨,正开始研究,不能有结论性的口气。 研究的目的、意义也就是为什么要研究、研究它有什么价值。这一般可以先从现实需要方面去论述,指出现实当中存在这个问题,需要去研究,去解决,本课题的研究有什么实际作用,然后,再写课题的理论和学术价值。这些都要写得具体一点,有针对性一点,不能漫无边际地空喊口号。不要都写成是坚持党教育方针、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等一般性的口号。主要内容包括:⑴研究的有关背景(课题的提出):即根据什么、受 什么启发而搞这项研究。⑵ 通过分析本地(校)的教育教学实际,指出为什么要研 究该课题,研究的价值,要解决的问题。 课题研究的指导思想。指导思想就是在宏观上应坚持什么方向,符合什么要求等,这个方向或要求可以是哲学、政治理论,也可以是政府的教育发展规划,也可以是有关研究问题的指导性意见等。对于范围比较大,时间又很长的课题来讲,大家在总的方面,有了一个比较明确的指导思想,就可以避免出现理论研究中的一些方向性错误。 小学教育科研工作,大都来源于实际工作中遇到的问题,找出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并进一步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是我们开展课题研究的最终目的。选择适当的符合课题研究工作需要的科研方法,是课题研究成败的关键。教育科学研究方法有许多种,如观察法、调查法、测验法、行动研究法、文献法、经验总结法、案例研究法、实验法等。在一个课题研究过程中,根据不同的研究目的和要求,往往会用到两种以上方法。用哪种研究方法好,应该看哪种方式方法有利于解决实际问题。具体选择何种研究方法要根据课题研究内容和研究目标来确定,下面我给大家介绍几种常用的研究方法。

本课题的研究思路、研究方法、技术思路和实施步骤

本课题的研究思路、研究方法、技术思路和实施步骤 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学科特点适合实施研究性教学。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要任务是对大学生进行系统的马克思理论教育,最终使大学生成为品学兼优适合社会需求的技术人才。思想政治教育课最终目的是要求学生知行统一,知识的识记只是其手段。而研究型教学主张教学以学生为主体,重实践、探究、强调学生在做中学,使学生在研究过程中体验并把所学知识内化。这与思想政治教育课的目的是一致的。 研究方法采用定量研究与定性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定量研究主要用观察、实验、调查、统计等方法研究教育现象,注重研究的严密性、客观性, 以求得到客观事实。定性研究采用参与观察和深度访谈而获得第一手资料,具体的方法主要有参与观察、行动研究、历史研究法等。两种研究方法各有所长。本课题采用多种科学研究方法,多角度、全方位地进行研究,以期取得理想的研究成果。项目预期的成果形式为调查报告、论文。 拟用三年时间实施本课题的研究,实施范围为北海职业学院的在校生,收益学生估计为三千到四千人。 第一阶段为动员和调查阶段(2006年9月至2007年8) 推动研究性教学,必须以转变教育观念为先导,以具有针对性的现代教育理论为指导思想,组织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和相关管理人员深入开展研究性教学教育思想的学习与讨论。 课题组成员采用集中、分散、问卷、开座谈会等方式调查本院学生。调查内容为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课程讲授、课堂讨论、作业训练、实践训练、考核方式等六方面的意见和看法;学生人生观、价值观、法律意识等基本情况。收集第一手材料为研究作准备,此阶段拟用九个月时间。 第二阶段为教学环境现代化建设阶段、理论研究阶段(2007年9月至2008年8) 推动研究性教学,必须积极营造教学资源丰富的环境,特别是有信息技术和先进仪器、设备支持下的教学环境,具体包括立体化精品教材、多媒体教室、电子图书馆、全球知识共享的校园网络以及有利于推动研究性教学的组织、管理制度与运行机制等,为推动研究性教学提供充分的物质保障和制度保障。 课题组成员根据第一手资料的原始数据进行相关领域的理论研究,提出改革策略。此阶段拟用九个月时间。

学前教育科研方法

《学前教育科研方法》平时作业: 1、学前教育研究方案设计的内容主要包括哪些方面?请选择一个自己平时感兴趣的问题,提出有待研究的课题,写出课题名称。 2、根据自己选定课题,查找文献资料,将所有相关度高的文献资料全文收集在一个文件夹内,根据综述写作要求,整理撰写研究资料的综述,并正确罗列参考文献。 3、请根据第五章的学前教育调查问卷中问卷设计要求,设计《幼儿园教师教学工作压力和心理健康调查问卷》的问卷,并详细说明设计问卷的构思。 主要内容有: 1、学前教育科研方法概述 2、学前教育研究方案设计 3、学前教育研究论文写作 4、学前教育观察研究 5、学前教育测量研究 6、学前教育调查研究 7、学前教育叙事研究 幼儿园小班课间游戏的实践研究 课题研究方案 一、课题研究背景: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明确指出:幼儿园教育应尊重幼儿的人格和权利,尊重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和学习特点,以游戏为基本活动,保教并重,关注个别差异,促进每个幼儿富有个性的发展。游戏伴着儿童发展,儿童在游戏中成长。课间游戏是幼儿园自主性游戏之一,由于课间游戏在活动内容、地点、对象的选择上完全由幼儿自由控制,自由安排,孩子们可充分展示自我,课间游戏为幼儿提供了主动开展各种游戏的环境,孩子们可以轻松的进行交流、交往,因此受到幼儿的喜欢。课间游戏也是教师了解孩子发展、增进师生感情、实施教育的良好契机。 但是事实上,当前幼儿园往往只把课间游戏看成是一日活动的过渡环节,容易被忽视。幼儿园课间游戏内容较少、形式单一,且缺乏较强的整合性、系统性。教师对课间游戏存在认识上的误区,特别是对于小班课间游戏,一些老师认为, 让孩子们好好玩一下,自己轻松一下,或者做一些准备工作,只要注意安全,就可以了,于是就出现了“放羊式”的现象,而且课间游戏时间得不到保证,不是被侵占就是被挪用。针对本园小班课间游戏中存在的问题,我计划开展“幼儿园小班课间游戏的实践研究”,探寻适合小班课间游戏的内容及材料,并探索有效的组织方法和策略。 二、课题的界定: (一)课间游戏。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