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教育问题研究

教育问题研究

浅析我国教育问题

摘要

我国教育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取得了丰硕成果,但也面临着严峻问题的考研。本文主要讨论我国教育的问题、成因以及应采取的举措。

关键词:教育问题成因举措

目录

摘要 (1)

1.引言 (3)

2.我国教育存在的问题及成因 (3)

2.1教育不公平问题普遍存在 (3)

2.2教育方式与教学内容问题突出 (4)

2.3高校教育问题严重 (5)

2.4流动人口子女教育问题日益突出 (6)

3.针对我国教育的应对举措 (6)

3.1多种措施并举缓解教育不公平问题 (6)

3.2改变教育方式,丰富教学内容,改革评价体系 (7)

3.3培养良好学风,提高高校科研能力 (8)

3.4多种举措保障流动人口子女的受教育权利 (8)

4.结语 (9)

1.引言

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教育事业发展十分迅速。1978-2007年间,全国小学学龄儿童入学率从94%提高到99.5%;初中毛入学率从20%达到98%;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从不到10%提高到66%;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从不到1%提高到23%;学前教育毛入园率从很低水平起步,达到44.6%。目前我国15岁以上人口和新增劳动力的平均受教育年限分别接近8.5年和10.5年,人力资源开发处于发展中国家较好水平。

“十二五”以来,我国教育改革发展成就显著。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我国教育事业迈上新的台阶,总体发展水平进入世界中上行列,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显著提高,国际影响力稳步增强,人力资源强国建设加快推进,为提高全民族素质、实施创新驱动发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做出了重要贡献。经过近五年的努力,我国教育普及程度明显提高,国民受教育机会显著增加;加快缩小城乡、区域、校际、群体差距,教育公平取得重要进展;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教育质量稳步提升;教育结构调整优化,与经济社会发展适应性不断增强;教育改革全面推进,一些关键领域取得突破;教育保障切实加强,改革发展基础进一步夯实。

我国教育虽然取得了如此丰硕的成就,但仍面临着大量问题。

2.我国教育存在的问题及成因

2.1教育不公平问题普遍存在

城乡教育发展不均衡。我国城乡教育资源投入不均衡现象突出,农村地区教育经费投入远低于城市。农村学校教育经费的不足,严重制约着学校的发展以及教学水平的提高。甚至有些偏远地区,教育基础设施根本无法达到最基本的教育要求,教育质量的提高就无从谈起。城乡办学条件差距明显,由于经费短缺,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素质水平的文体活动室,图书馆缺少严重。即便具有相应设施的学校,因没有足够的经费进行维护,导致这些设施成了摆设,常年处于关闭状态。经费的缺少导致农村地区师资水平的低下,优秀的教师流失严重。软硬件的双重

差距最终导致城乡教育发展严重不均衡。

区域教育发展不均衡。我国教育水平,区域整体差距明显。东部地区由于本地区经济实力雄厚,可以有更多的财力投入到教育中,促进教育的高水平发展。而中西部地区,由于自身经济水平的限制,教育经费的投入紧张,教育水平发展缓慢,教学质量不高。最终导致中西部欠发达地区教育水平远远落后于东部地区。

校际教育发展不均衡。虽然从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国家逐渐淡化并取消了“重点校”政策,但是原来的“重点学校”还是获得了比普通学校更多的政策倾斜与资源支持,而普通学校因缺少教育资源的缺乏,发展水平严重受限。普通学校与“重点学校”之间的差距在不断加大。由于制度演化的路径依赖使得公共教育资源校际配置不均衡的现象仍在延续。“以钱择校”以及“以权择校”现象的普遍存在,使得的“重点学校”仍然能够得到更多的政策支持与教育资源。重点学校投入多,设施好、师资强、升学率高、吸引力大、优质生源足最终形成良性循环;而地方院校投入少,设施差、师资弱、升学率低、缺乏吸引力小、生源短缺,最终导致恶性循环。

相关法律制度的不完善以及相关法律工作不到位也是产生上述现象的重要原因。我国现行的教育法律制度在一定程度上仍然存在着比较严重的城乡分界,无论是在教育机会方面还是在教育资源配置上都存在一定程度的不平等的倾向。农村教育还存在行政执法不力的缺陷,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等丑恶现象屡见不鲜。一些政府部门的法律意识淡薄,依法治教的工作没能正常开展。

2.2教育方式与教学内容问题突出

高考制度的存在严重抑制了素质教育的发展。一考定终身的制度,让每一名学生面对来自社会,家庭和自我期望的压力。巨大压力下,学生偏离了自己兴趣的轨道,全身心投入到高考科目的学习之中,书山题海成了学生的日常。高考寥寥的几张考卷,不能全面反应出考生的综合素质与动手实践能力。考生只需在日常中应对个别科目的学习,提高应试技巧,而忽视了其他素质的培养。高考制度下,应试教育大行其道,素质教育成了空谈。

道德教育缺失,只教“学习”,不教“做人”。在中国的基础教育体系中,凸显出来一个最大的弊端就是德育始终让位于分数,从小学到高中,各个学校无不

把智力教育放在了最重要的位置,从而教育的最终结果却是严重地忽略了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学校管理制度大多太抽象太笼统,多年不变,没有依据年龄、学段而对学生的德育教育提出科学而细致的具体要求,致使德育教育缺乏层次性和针对性。管理者的日常管理是德育教育的主要途径,虽然开展了一些德育活动,但大多是重形式、走过场,教师讲授多,学生参与少、体验少。主题班会随意性大,缺乏整体规划。大多数德育工作者主要是照本宣科,或单一采取惩罚手段,不能起到潜移默化、浸润心田的作用。

家庭教育不完善。家庭重要的是为孩子提供精神家园,孩子要适合家庭教育,也要让家庭教育适合孩子。但是现在家庭教育缺少主动性似乎只围着学校教育转。家长的言行举止和家庭环境对孩子的成长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我国的家庭教育建立的亲子关系融洽力较差,很多家庭还存在过于溺爱孩子的现象,孩子处理困难面对挫折的能力较差。对孩子的引导教育也有误区,比较囿于社会现实和传统观念。没有鼓励和开发孩子的创造性思维和特长。大多家长认为似乎不哭不吵不闹才是好孩子,事实上孩子有时不听父母的安排有反抗心理这是正常的,反抗行为强的孩子,长大易有坚强的独立意志,而这一点正是21世纪的人才应具备的素质。

2.3高校教育问题严重

学生的全面素质教育与培养的重视程度不够。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相对于社会需要比较滞后,教育思想、教育观念等没能及时更新,已经不适应现代化建设对人才的要求;教材多年未变,专业划分不合理,教学方法过于简单,对知识传授比较看重,而对能力培养却比较轻视;学校的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脱钩,造成结构性供求矛盾,学生毕业后面临就业难题。学校诚信教育缺失,学风不正,学术环境浮躁,论文造假、抄袭剽窃等现象时有发生。高校行政化现象普遍,行政权力对学术权力控制和干预,部分老师追求“政治”,无心学术。这些现象的发生,最终又导致了高校创新能力不足,无法做出世界一流的研究成果。

2.4流动人口子女教育问题日益突出

城市流动人口子女指随父母或其他监护人在流入地居住并有学习能力的儿童、少年,也有人称其为流动人口适龄儿童、少年。目前流动人口子女就学主要采取在公立学校借读、在民办或者私立学校就读、在流动人口子弟学校或者在家乡接受教育等几种形式。虽然有多种接受教育的方式,但是流动人口子女在教育上仍然存在着大量的问题。地方政府面临经费困难,为流动人口子女就学提供条件地方政府需要投入大量的财力与资源,这对当地政府来说一笔沉重的负担。各种教育费用成为了流动人口子女就学的一道“门槛”。由于教育部门下拨给学校的教育经不能满足学校接纳流动人口子女的需要,所以,流动儿童少年就学所需要增加的那部分教育经费仅凭学校自身难以承担。尤其对于某些收入低而且不止有一个学龄儿童的流动人口家庭来说,这道“门槛”让他们感到难以逾越。已经就学的流动儿童少年依然面临着一些学习、心理和社会问题。有的流动人口家庭流动频繁,其子女在校学习的巩固率不高;有的孩子放学后需要帮助父母干活,没时间学习;有的流动人口家庭居住简陋,学生缺乏最基本的学习条件和学习环境。进入公立学校学习的流动儿童因背景关系不能与城市的同龄孩子和谐相处也是流动人口子女面临的重要问题。

3.针对我国教育的应对举措

3.1多种措施并举缓解教育不公平问题

进一步深化改革,应加大教育投入,合理分配有限的教育资源,提高资源的利用率,确保教育公平的实现。加大农村、偏远穷苦地区的扶持力度,在政策与教育资源上予以倾斜。尽快出台城乡统一的教职工编制标准,切实保证农村学校需求。制定优惠政策,吸引优秀人才到农村任教。逐步提高边远贫困地区义务教育学校教师补助津贴标准。完善农村中小学教师补充和培养机制。

政府要建立和完善国家对弱势群体特别是城乡贫困家庭子女、残疾儿童等就学的资助体系,促进教育公平的实现。在投入导向上,教育资源特别是义务教育阶段的教育资源应向处于弱势的地区和人群倾斜,特别是向农村贫困地区和西部地区倾斜,向城乡贫困家庭子女倾斜,向残疾儿童倾斜,保证贫困地区、贫困家

庭子女和残疾儿童的基本的受义务教育权利。

提高学校整体办学水平,促进教育公平的实现为了改变由于重点学校制度和应试教育倾向而造成的学校之间的巨大差距,使学校教育正常化,必须推行义务教育均衡化的政策,采取平均分配教育经费、公平地调配师资、校长实行定期轮换、共享教育资源、保证大致相同的师资水平、按学区平等地接受学生、使生源质量大致相似等措施,改变“薄弱学校”现状,提高中小学整体办学水平。

从国家政策和立法层面切实促进教育公平的实现。解决教育公平问题需要国家给予高度重视和采取强有力的措施。许多国家的经验证明:通过立法程序把国家关于教育均衡发展的方针政策、制度措施等用法律形式固定下来是实现教育均衡发展的最有力的措施之一。没有法律的保障,实现教育均衡发展、保证教育公平是难以做到的。

3.2改变教育方式,丰富教学内容,改革评价体系

改革高考制度,根据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学生,采取相应的教育形式以及选拔和录取方式。变全国统一的、一次性的高考为多次、分层的高考,既适应不同层次的高校的要求,又适应不同的课程、不同层次的学生的水平。增加对教育过程和教育对象的评价功能。逐步实现变单一的书面笔试形式为多种不同的考试形式,以考查学生不同形式的能力表现。不仅为学生提供分数。更要通过考试的各种数据。为考生提供知识、能力、特长和潜质的评价报告。以此帮助学生了解自身的长处和优点,理性选择发展方向。给高校一定的招生自主权,让高校可以根据自己的培养方案和培养目标,选择自己认为合适的学生,逐步建立起高校间在招生和人才培养上的竞争机制。

积极推进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改革,建立综合素质评价体系,从道德品质、公民素养、合作精神、学习能力、运动与健康等方面对高中毕业生进行客观、全面的评价。切实扭转单纯以学生学业考试成绩和学校升学率评价教育质量的倾向。教育要坚持立德树人,增强学生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使学生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

学校在加强文化知识教育的同时,更应加强思想道德教育。正确认识德育和智育之间的关系。教育者应坚持“育人为本, 德育为首,教学为主,全发展”的

思想。摆脱应试教育思想的束缚,树立素质教育的观念,强化“以德育人是大根本”的意识。发挥“堵”和“导”的作用。在德育工作中,我们要面对现实,有效地防止污染的发生,从实际情况出发,从日常行为抓起,先“堵”后“导”,“堵”“导”结合,从而达到标本兼治的目的。我们要不断帮助学生调节好焦距,调整好视野,要把传授知识痛陶冶情操和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结合起来,要以自己的端正品行去影响环境、透视社会。提高师德修养。教师要以身作则,为人师表。还要具有高度的敬业精神。在加强对学生进行精神文明建设的同时,我们每个教育者应当是一个完善的文明人格形象,只有这样才能有益于学生的精神文明建设。加大投入,优化校园文化。

促进家庭教育。转变家长的教育观念,充分认识到家庭教育的重要性。首先,为孩子创设好成长的环境,为孩子树立好成长的榜样。家庭教育是学校教育的基础,同时又与学校教育互相融合互相促进,家庭教育应当努力与学校教育保持协调一致。家庭教育要结合社会教育,充分利用社会的积极因素,使社会教育、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相互衔接,形成社会化、开放性的教育格局。

3.3培养良好学风,提高高校科研能力

学校要加强学生思想道德品质的教育,制定严格规章制度,杜绝学术不端行为的发生。即使更新教育思想与教育观念,面向产业最前沿,加快知识更新频率,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与未来的工作紧密对接,使学生走出校门就可以走上岗位。采取多种措施,加强学风建设,培养踏实认真的学术氛围,培养创新精神,提高科研能力。

3.4多种举措保障流动人口子女的受教育权利

国家应当从全面提高人口素质和维护教育公平的长远考虑出发,统筹规划,分步实施,建立公平、完善的流动人口子女就学的管理机制。发挥政府的教育管理职能作用,制定相应的政策法规,保证流动人口子女能够享有受教育的权利。规范、指导社会团体和公民个人的办学行为,充分发挥正规学校的主渠道作用,发展贫困地区教育,缩小地区差别。

4.结语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我国的教育取得了可喜成绩,但需要清醒认识到,我国教育依然存在着大量的问题,需要采取多种举措,宏观与细节同时行动,推进教育改革落到实处,全面提高我国的教育水平与教育质量。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