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内蒙古自治区村土地整理项目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内蒙古自治区村土地整理项目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目录

1 综合说明 (1)

1.1 项目名称 (3)

1.2 项目类型 (3)

1.3 项目性质 (4)

1.4 建设规模 (4)

1.5 项目区位置和范围 (4)

1.6 项目区地貌类型 (4)

1.7 项目区土地权属情况 (4)

1.8 项目区新增耕地面积、新增耕地率 (4)

1.9 项目主要建设内容 (4)

1.10 整理前后耕地质量变化情况 (5)

1.11 建设目标 (5)

1.12 项目建设工期 (6)

1.13 项目总投资、亩均投资 (6)

2 项目背景 (7)

2.1 项目所在区简况 (7)

2.1.1 项目所在区的地理位置 (7)

2.1.2 项目所在区的自然条件 (7)

2.1.3 社会经济状况 (9)

2.1.4 土地利用状况 (9)

2.2 项目提出的缘由 (10)

2.3 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依据 (10)

2.3.1 法律法规 (10)

2.3.2 相关政策 (10)

2.3.3 相关规划 (12)

2.3.4 技术标准 (12)

2.3.5 基础资料 (13)

3 项目区概况 (13)

3.1 自然条件 (13)

3.1.1 地形地貌 (13)

3.1.2 农业气候 (13)

3.1.3 土壤 (13)

3.1.4 水文地质 (14)

3.2 自然资源条件 (14)

3.2.1 光热资源 (14)

3.2.2 水资源 (15)

3.3 社会经济状况 (15)

3.4 自然灾害 (15)

3.5 土地利用现状 (16)

3.5.1 土地利用结构 (16)

3.5.2 土地利用程度 (17)

3.5.3 耕地质量现状 (17)

3.5.4 土地利用经济效果 (18)

3.6 基础设施条件 (18)

3.6.1 交通基础条件 (18)

3.6.2 水利基础设施 (18)

3.6.3 电力设施状况 (18)

3.7 居民点建设发展现状 (18)

4 项目分析 (19)

4.1 项目合法性分析 (19)

4.1.1 法律法规 (19)

4.1.2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土地整理规划 (20)

4.1.3 其他规划 (21)

4.2 土地利用限制因素分析 (21)

4.2.1 土地利用主要限制因素 (21)

4.2.2 主要对策 (21)

4.3 新增耕地来源分析 (21)

4.3.1 新增耕地来源说明 (21)

4.3.2 新增耕地面积计算 (22)

4.4 水土资源平衡分析 (22)

4.4.1 灌溉水源 (22)

4.4.2 灌溉设计标准 (24)

4.4.3 需水量预测 (24)

4.4.4 水资源供需平衡分析 (25)

4.5 土地适宜性评价 (25)

4.6 公众参与分析 (28)

4.6.1 可行性研究阶段公众参与情况 (28)

4.6.2 公众对项目的主要意见 (29)

4.6.3 项目申报后公众参与方案 (29)

5 项目规划方案及建设内容 (31)

5.1 规划原则 (31)

5.2 建设标准 (31)

5.2.1 土地平整工程设计标准 (32)

5.2.2 农田水利工程设计标准 (33)

5.2.3 道路标准 (34)

5.2.4 防护林标准 (34)

5.3 规划方案比选 (35)

5.3.1 备选设计方案 (35)

5.3.2设计方案分析选择 (35)

5.3.3 确定规划方案 (39)

5.4 总体布局 (39)

5.4.1 土地利用布局 (39)

5.4.2 工程平面布置 (41)

5.4.3 项目工程规划图 (43)

5.4.4 节水措施说明 (43)

5.5 建设内容 (43)

5.5.1 土地平整工程 (43)

5.5.2 灌溉排水工程 (51)

5.5.2.1 灌溉工程设计 (51)

5.5.2.2 排水工程设计 (60)

5.5.2.3 农电工程设计 (60)

5.5.3 道路工程 (62)

5.5.3.1 田间道路标准及工程量 (62)

5.5.3.2 纵断面设计 (62)

5.5.3.3 横断面设计 (64)

5.5.4 农田防护工程 (64)

5.5.5 景观生态工程 (65)

5.5.6 拆迁工程 (65)

5.5.7 居民点用地整理工程 (65)

5.6 整理后土地利用结构 (65)

6 土地权属调整方案 (67)

6.1 项目区土地权属现状 (67)

6.1.1 土地权属 (67)

6.1.2 使用情况 (67)

6.1.3 权属争议 (67)

6.2 土地权属调整原则 (67)

6.2.1 土地权属调整遵循的原则 (67)

6.3 权属调整程序 (68)

6.3.1 权属调整方案 (68)

6.3.2 签定土地权属调整意向书 (68)

6.3.3 公告土地权属调整方案 (68)

6.3.4 停止变更土地利用现状 (69)

6.3.5 土地变更登记与核发证书 (69)

6.3.6 权属管理的保障措施 (69)

7 实施措施与工程管理 (69)

7.1 实施措施 (69)

7.1.1 组织机构 (69)

7.1.2 管理制度 (70)

7.1.3 实施控制措施 (72)

7.2 工程管理 (73)

7.2.1 管理机构 (73)

7.2.2 管理措施 (73)

7.2.3 经费筹措 (73)

8 施工组织设计 (74)

8.1 施工条件 (74)

8.1.1 自然条件 (74)

8.1.2 交通现状 (74)

8.1.3 材料来源 (75)

8.1.4 工程建设期 (75)

8.2 天然建筑材料 (75)

8.2.1 建筑材料 (75)

8.2.2 工程开挖料的利用 (75)

8.3 施工布置 (75)

8.4 主要工程施工 (76)

8.4.1 施工方法、程序、进度 (76)

8.4.2 质量管理 (80)

8.5 施工进度 (81)

8.5.1 施工计划、施工进度 (81)

8.5.2 施工进度及投资 (83)

9 投资估算 (85)

9.1 编制说明 (85)

9.1.1 投资估算编制依据 (85)

9.1.2 其他需要说明的问题 (85)

9.2 估算费用构成 (87)

9.2.1 费用构成及计算标准 (87)

9.2.2 投资估算表 (90)

9.3 资金筹措 (92)

9.3.1 资金筹措方式 (92)

9.3.2 资金管理 (92)

9.4投资进度计划 (92)

10 效益分析 (93)

10.1 社会效益分析 (93)

10.1.1 社会影响 (93)

10.1.2 对社会稳定的促进作用 (93)

10.1.3 促进了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 (94)

10.1.4 定量指标分析 (94)

10.2 生态效益和环境影响分析 (95)

10.2.1 景观生态效果 (95)

10.2.2 水土保持效果. (96)

10.2.3 生态效益和环境影响分析 (97)

10.3 经济效益分析 (99)

10.3.1 费用计算 (99)

10.3.2 收益计算 (102)

10.3.3 单位功能投资分析 (103)

10.3.4 静态评价指标 (104)

11 可行性研究结论与建议 (105)

11.1 可行性研究结论 (105)

11.1.1 项目必要性 (106)

11.1.2 项目建设条件、技术可行性 (106)

11.1.3 项目效益和经济可行性 (106)

11.1.4 可行性研究结论 (106)

11.2 建议 (107)

附表:

1、内蒙古自治区b镇c村土地整理项目土方工程量估算表;

附件:

1、内蒙古自治区b镇c村土地整理项目区土地清查报告;

2、内蒙古自治区b镇c村土地整理项目区土地权属调整方案;

3、内蒙古自治区b镇c村土地整理项目区取水许可证;

4、内蒙古自治区b镇c村土地整理项目建设听取当地群众意见的说明;

5、内蒙古自治区b镇c村土地整理项目区影像资料;

6、内蒙古自治区b镇c村土地整理项目符合相关规划的证明。

附图:

附图1:内蒙古自治区b镇c村土地整理项目土地利用现状图(1:5000);

附图2:内蒙古自治区b镇c村土地整理项目规划图(1:5000)。

1 综合说明

近几年来,党中央、国务院对“三农”问题十分重视,并提出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农村”,依靠科技发展绿色生态农业,建立和谐社会。"十一五”国家将进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时期,这一阶段,特别是农村、牧区,是拓展土地整理领域的最好时期。温家宝总理指出:土地整理,是土地资源的集约利用,是实行最严格土地管理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牧业和农村发展的重要手段。可以说土地整理是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具体行动,是一项顺乎民意,利国利民的事业。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国家加大了对土地开发整理的资金投入与专项管理,并在增加有效耕地面积、提高耕地质量、优化土地利用结构、缓解人地矛盾等方面,取得了显著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工作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若干政策的意见》(中发[2005]1号)、《国务院关于深化改革严格土地管理的决定》(国发[2004]28号)精神,国土资源部出台了《关于加强和改进土地开发整理工作的重点和方向》,即“土地开发整理工作要以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为出发点,大力开展基本农田土地整理,促进补充耕地数量、质量、生态三者统一”;“要落实《全国土地开发整理规划》(国土资发[2003]69号),积极实施重大工程,促进项目布局的相对集中”;“要建立项目指南发布制度,促进资金与资源合理配置,向重大工程和粮食主产区、粮食主产县、基本农田保护区倾斜”。以国家政策为导向,积极展开土地整理,努力完成土地整理的任务和目标,逐步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加快农村产业化进程,为建设社会主

义新农村奠定坚实基础。

随着b社会经济的快速持续发展,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建设用地的不断增加,加上不可抗拒的自然灾害、农牧业的调整、生态退耕等,耕地保护将面临严峻考验,但内蒙古b农牧业生产正处于传统农牧业向现代化农牧业过渡的起步阶段,土地整理已成为实现耕地保护目标、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促进农牧业增产、农民增收、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提出通过实施土地整理工程建设,打造现代高标准农牧业项目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新牧区,实现农牧民的真正脱贫致富的目标。

b人民政府和旗国土资源局从实际出发,借助新的土地整理政策,提出选址b 镇进行土地整理,做为b土地整理的重点。通过b镇c村土地整理项目建设,完善项目区内的水利设施,适度合理利用水资源,增强灌溉调控能力,提高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确保粮食增产稳产;完善项目区内道路交通网络,使之适于农牧业机械耕作和农产品的运输;显著改善项目区农牧业生产条件和生态环境,提高土壤肥力,优化土地资源配置,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和效益,增加农民收入,改善投资环境,调整产业结构,推动城乡一体化建设和区域经济发展,并希望通过该项目促进全县乃至a市的土地整理工作。

b是a市的主要粮食生产基地,随着农牧业科技应用水平的提高,现有零星、分散的耕地布局无法适应现代农牧业发展的趋势,经营粗放,缺少有效的工程措施,土地资源的优势难以有效发挥,导致土地资源的破坏和浪费。在该地区进行土地整理项目建设,完善农田配套工程,改善农牧业生产条件,调整农牧业生产结构和改善土地利用方式,达到促进农牧业增效、农民增收、真正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作用符合当代农牧业发展要求。同时,项目建设将使低产土地资源变成永续利用高产出、

高效益农田,为实现当地耕地总量动态平衡作出了贡献。实施土地整理,发展设施农牧业、高效节水灌溉农牧业,不仅能增加耕地面积,增加当地农民收入,而且对改善当地落后的农牧业生产条件,起到示范和带动作用,对改善生态环境也将起到巨大推动作用。项目区通过土地整理后,也可增加当地农民收入,改善农民生产条件,为农民摆脱贫困,实现劳动力转移提供广泛的就业机会,从而促进了民族团结、维护了北方稳定以及加速了新农村、新牧区建设的进程。

通过土地开发整理,保护和提高了耕地综合生产能力、促进了生态环境建设、优化土地利用结构。符合温家宝总理在国务院召开的农牧业和粮食工作会议上指出的,要采取更直接、更明确、更有力的综合性措施,保护和提高粮食生产能力,以及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切实保护基本农田,加强对粮食主产区的支持,加大投入力度,加强农牧业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思想。同时也符合中央连续四年用一号文件特别强调的要稳定、完善和强化扶持农牧业发展,切实提高耕地质量的方针。因此,项目建设是从实现可持续发展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高度,落实基本国策、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一项重要工作,是提高农牧业竞争能力、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牧业和农村发展的重要手段,是促进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以及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有力措施。

1.1 项目名称

内蒙古自治区b镇c村土地整理项目。

1.2 项目类型

根据《国家投资土地开发整理项目管理办法》的有关要求,本项目是以增加耕地面积、建设高产、稳产的高标准农田为主要目标,集中资金进行大规模的基本农

田整理,故确定本项目类型为重点项目。

1.3 项目性质

该项目性质为国家投资补助项目

1.4 建设规模

项目建设规模为75.17hm2。

1.5 项目区位置和范围

该项目区位于b镇c村,东至c耕地,南至VSD耕地,西至VSD耕地,北至c村。

地理坐标。

1.6 项目区地貌类型

项目区属冲积平原,区内土地平坦开阔,微地貌起伏较小,总体坡度小于0.01°,微地貌属于平原。

1.7 项目区土地权属情况

项目区土地为c集体土地,土地所有权归集体所有。使用权归c职工承包使用。项目区土地四至明确,界址清楚,面积无误,权属无争议,土地所有权和使用权证书齐全。

1.8 项目区新增耕地面积、新增耕地率

项目建成后将新增耕地4.09hm2,新增耕地率达到5.44%。

1.9 项目主要建设内容

工程内容主要包括:土地平整工程;农田水利工程;道路工程;农田防护林工程及其他配套工程。

1)土地平整工程:依据项目区地形条件,同时满足机械化耕作要求和当地农民的种植习惯,规划田块主要以长方形为主田块规划为300m×350m的田块。

2)农田水利工程:考虑充分利用现状水利设施的前提下,按照统一的规格设计修建新的水利设施,使管道布置间距均匀、规整,工程量和投资较少,灌溉保障率达到75%以上。

3) 道路工程:尽量利用现有道路并统一规划田间作业道路,按要求修建成规格田间道、生产路,达到便利生产的目的。

4) 农田防护林工程:结合田块布设,在田间道的西侧或南侧种植两排本地杨树,生产路的西侧或南侧种植一排本地杨树,株行距为2m×2m,按“品”字形布设。

5)其他配套工程:本着经济、适用的原则,布设农电线网。采用2眼机井配备一台变压器的方案,把变压器布置在多个田块组成的机井群中心点上,集中配备变压器,避免电力设施的重复建设,减少电力设施、设备投资。

1.10 整理前后耕地质量变化情况

由于项目区内基础配套不健全,农田得不到充分灌溉,土壤肥力发挥不够,耕地质量较差,农作物种植成本较高,导致单位收入较低。项目建成后利用节水灌溉和栽植农田防护林等工程的优势,提高了抵御灾害天气的年能力,可有效的发挥土壤肥力,提高耕地质量,节约种植成本,减小灾害损失,从而提高了单位面积产量和产值。

1.11 建设目标

通过对项目区内土地整理和对基础设施的修缮、建设,区内优质水浇地面积将达到72.52hm2,水浇地占到项目区总面积的90%以上;新增耕地4.09 hm2,新增耕地率达到5.44%,成为土地相对平整、灌溉方便、土地利用结构合理,水、路、林、

田配套,旱涝保收的优质、高标准的生态农业示范基地。

1.12 项目建设工期

项目区建设期为1年。计划开工时间为2009年1月初,竣工时间为2009年10月底。

1.13 项目总投资、亩均投资

项目建设总投资为121.33万元,每公顷投资1.61万元,亩均投资为1076.06元。

2 项目背景

2.1 项目所在区简况

2.1.1 项目所在区的地理位置

b位于a市西南部,位于东经121°09′~122°21′,北纬42°21′~43°14′。地处a市境南部,东连科尔沁左翼后旗,南与辽宁省阜新、彰武二县接壤,西、北和奈曼旗相邻。东南经彰武至沈阳227km,东北距a市140km。

2.1.2 项目所在区的自然条件

1)自然条件

b地处辽西山地与科尔沁沙地相接处的特殊地理位置,构成了全旗中南部丘陵沟壑密布,北部沙沼坨甸相间的地形地貌。号称“八百里瀚海”的塔敏查干沙带横贯境内东西,整个地形西南高,东北低,海拔最高为636.5m,最低为190m,

属温带大陆季风气候,四季分明。春季干旱少雨,夏季温热雨量稍多,秋季凉爽干燥,冬季漫长而寒冷。历年平均气温为6.9℃,极端最高气温为39.8℃,极端最低温度为-30.3℃。历年无霜日数平均为179d,全年等于或大于0℃活动积温日数平均为228d,历年稳定通过5℃活动积温日数平均为196d。历年平均年降水量为432.1mm,最多年降水量为595.1mm,出现在1959年。最少年降水量为1982年,204.2mm。日降水量最高为154.5mm。年降水主要集中在6—8月份,历年平均占年降水总量的70%以上。

3大河流21条支流,均属辽河水系之柳河流域。流域面积为2 860km2,河网密度0.39km/km2,平均径流深为77.7mm,年径流量为2.22亿m3。

2)资源条件

项目区年均气温6.8℃,年极端最高气温39.4℃,年极端最低气温-33.3℃。≥10℃的平均积温为3108-3221℃;年总热量为150千卡/cm2,全年平均日照时数为2960-3110h。无霜期145-156天,。多年平均降水量370-450mm,降雨月分配比例为冬2.5%,春11-13%,夏70%,秋14-15%;多年平均蒸发量1800mm。

3)生态环境条件

项目区植被类型属草甸草原,为疏林草原干草原过渡地带,是温带草原植被。全地区植被分天然植被与人工植被两种。原始植被多由农作物代替。人工植被主要是人工林和耕地,主要农作物为玉米,另外还有小麦、高梁、谷子、糜子、豆类、薯类、花生等,以及少量蔬菜和瓜类。。

4)基础设施条件

项目区原有水利设施较差,田间灌溉系统有待完善,灌溉保证率较低。

本次规划综合考虑井距、地形条件以及工程总体布局等因素,新打机电井7眼项目区内主要道路、次要道路及田间作业道路互通,便于生产和生活需要,但所有道路均为土路,低洼不平,每到灌溉季节或雨天,道路泥泞,严重影响生产与生活。

项目区可以从北面村庄引电,电力供应充足,能够满足项目建设需要。

5) 施工条件

为确保项目顺利进行,b人民政府成立以政府区长为组长,旗土地、水利、农业、林业、财政等有关部门主要领导、有相关经验专家参加的项目建设领导小组,能够满足项目建设要求。

6) 当地群众的支持程度

通过项目组到实地论证,当地农民对本项目的建设支持程度很高,经召开村民代表大会表决,85%以上的住户同意项目建设,并殷切盼望项目尽快立项实施。2.1.3 社会经济状况

1) 人口情况

镇土地总面积为1039.33km2,总人口近7.2万人,人均土地总面积27.3亩,人均耕地面积5.6亩。

b) 经济发展水平

镇以农业为主,农林牧工相结合的综合性发展乡镇。2007年全镇国民生产总值达4.5亿元;人均收入3250元;全镇人民基本实现了由贫困到温饱的转变。

c) 科技发展水平

近年,通过全乡人民的共同努力,各项事业取得了很大的发展,特别是通讯、网络、邮电设施得到了较快发展,文教、卫生条件得到巨大改善。

2.1.4 土地利用状况

根据a市b镇2007年11月土地利用现状变更调查,项目区土地包括农用地和未利用地两个一级地类,整理区总面积75.17hm2。项目区土地利用现状如下:

a) 农用地

该项目区农用地总面积74.70hm2,占项目区土地整理总面积的93.12%。其中包括:旱地68.43hm2,占该片土地整理面积的91.03%;农村道路用地总面积为1.09hm2,占该片土地整理面积的1.45%;有林地总面积为0.48hm2,占该片土地整理面积的0.64%。

b) 未利用地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