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写作单元样章(上)

写作单元样章(上)

写作单元样章(上)
写作单元样章(上)

声明:引用请注明出处

《语文学习》2006-10

编者按:由上海教育出版社组织编写的国家新课程标准高中语文课本(试编本),经过近2年的艰苦工作,已接近尾声。从2006年第5期起,本刊陆续刊登该课本的试编样章,目的是促进我国的语文教材建设。我们欢迎各界人士提出批评,尤其期盼高中语文教师提供实地试教的反馈意见和建议。

写作单元样章(上)①

执笔:郑桂华王荣生

一、单元说明

在中小学语文教学中,写作教学处于十分尴尬的地位。一方面它备受重视,因为“作文”是中考、高考分值最大的一道题。另一方面,在课堂里又很少有正儿八经的写作教学,学生“作文”能力的形成和提高,基本上处于一种自然生长的状态——作文好的同学普遍认为,自己的“作文”能力与语文的课堂教学没有什么直接的关系。

中小学写作教学的“正统”,是所谓的“读写结合”。这造成了语文课程一种奇怪的“双附庸”现象:第一,写作能力的培养要通过阅读教学。语文课程“取以阅读为本位、以写作为附庸的格局”②。第二,阅读教学的内容要偏向于“怎样写”。“所谓‘读’,只是揣摩作者是如何写的”;“这种观念,实质上是以写作为中心,阅读不过是写作的附庸。”③“双附庸”使阅读教学和写作教学两败俱伤,直接的结果之一,就是语文课堂里几乎没有写作的教学。

据我们所知,中小学的“作文教学”,主要在两个阶段:一是在写之前,主要的工作是指导学生审题,或使学生进入写作的情景,或有构思的激发乃至“训练”。这一阶段主要解决“写什么”的问题,对“怎么写”只有原则性的引导或要求。二是在写之后,教师对学生的作文进行讲评,或展示好的作文,或做提升作文档次的修缮,有时是教师介绍批卷的感观,或解释本次作文打分的标准。这一阶段主要解决“写得怎么样”的问题,对学生是怎么写的,则很少顾及。中小学有“当堂作文”一说,但所谓“当堂作文”,只是给学生写作的时间罢了,具体的写作过程,教师很少顾及,更缺乏有效的指导。

语文课堂里几乎没有写作的教学,这与教材有很大的关系。语文教师普遍反映,语文教材的写作部分不好用、没法用。语文教材的写作部分,包括独立成册的写作教材和专门的写作教辅材料,目前主要有四种路子。第一种是题目加范文——你看人家把这个题目写得多么好,你学吧!第二种是情景的创设——你现在该有东西写了,你写吧!第三种是静态的章

①编写组成员:王荣生、倪文尖、李海林、郑桂华、褚树荣。胡勤、黄伟参与了编写组的前期工作。本样章版权,属编写组和上海教育出版社。

②潘新和著《中国现代写作教育史》,福建人民出版社1997年,第15页。

③章熊著《中国当代写作与阅读测试》,四川教育出版社2000年,第47页。

法知识的讲解——你明白了“好文章”的技法,你去运用吧!第四种是有待进一步开拓的,包括是章熊倡导的言语技能训练、高原、刘胐胐开发的作文三级训练体系等。上述第二种、第三种路子,现在是主流。我们认为,这两种路子均有可资借鉴的地方,也都有需要正视的问题;我们认为,有必要把设置一个好情境与写作技能的训练勾联起来,编制一部关注写作过程的、能够应用于课堂教学的写作教材。

这就意味着对写作教学内容的开发,核心是写作知识及其呈现方式的开发。中小学流行的写作知识,向来呈双轨制:一轨是章法知识,通过把“表达方式”改造为“基础文体”,形成了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的章法知识,实际上是关于“闪光点的记叙文”、“程式化的议论文”、“生动的说明文”知识。一轨是文体写作技法,比如提炼主题、巧妙构思、文采表达等,实际上是“文学性的散文”写作技法。“闪光点的记叙文”、“程式化的议论文”、“生动的说明文”,也就是“文学性的散文”,或者叫做“带有文学意味的普通文章”,刘锡庆把它们叫做“登不上文学殿堂的散文”,我们统称之为“小文人语篇”。章法知识,对付的是较低级的“小文人语篇”;文体写作知识,对付的是较高级的“小文人语篇”。

我们认为,中小学十二年的时间,全副心思几乎都花在除了应试而百无一用的“小文人语篇”上,这样的课程目标需要审议。我们认为,把“登不上文学殿堂的散文”当作中小学写作教学的主要文类,人为地造成了阅读和写作教学的种种难题。有证据表明,用知识引领的方式来“训练”写作“文学性的散文”,隐含着种种悖论,它基本归于无效,甚至造成了极为不良的负面效果。这并不等于说,写作教学不需要知识;设置一个好情景,使学生进入“生命的流淌”,很大程度上是混淆了写作活动与写作教学。况且,使“生命流淌”的情景作文教学,其“情景”暗示着“小文人语篇”的体式,预设着“好词好句”(生动的形容词和比喻)的言说方式;它只是把一套写作“小文人语篇”的知识遮掩起来罢了,而以放弃常规意义上的教学为代价。

写作必须教学,教学必有知识。这无需争议,也无可争议。问题始终是哪一种写作、哪一些知识以及如何呈现。这里发表的写作单元样章,是我们努力解决问题的初步尝试。

我们是把对象的认识、体式和表达连贯起来考虑的。对象的认识,关涉写什么的问题,包括对事实的认识、对虚构体的认识、对自身情感的认识、对抽象事理的认识、对个人观点的认识。体式,是写成什么样的东西的预示,它规范着文体的思维方式,而表现为与体式相适应的言语表达。依我们的见解,中学的写作教学,尤其是高中写作教学,文类的重心不应该放在“我感想”式的“文学性的散文”,而应该放在“它如何”式的文章乃至把自身想象、情感对象化了的小说、诗歌、戏剧等文学作品。把对象的认识、体式和表达连贯起来,我们表述为“言语方式”。对言语方式的研究,目前的研究只能说是初步的,提炼也是尝试性的,并受必修5册教材的制约。我们认定,“写实”、“虚构”、“抒情”、“阐释”、“论证”,是五种基本的言语方式,计划每册教材重点教学其中的一种,再辅之以一个“研究性学习”单元的综合写作实践以及阅读教学中的多样化的随机写作练习。

我们认为,合适的教学,教学内容必需相对集中。五种言语方式,有丰富的内容,言语方式的组合、变化以及扩展,情形则更为复杂。在有限的教学时间,教学内容只能选取最需要教学的某些点。选取最需要教学的点,有两个主要依据:一是我们对这种言语方式的认识,优先学习其核心的内容。二是我们对学生写作问题的判断,优先学习对解决迫切问题有

实质性帮助的内容。比如“写实”的教学内容集中在“客观地展示事实”,“虚构”的教学内容集中在“合乎情理的想象”。在知识开发相对不足,小学、初中、高中写作教学的功能尚未清晰分化的条件下,选取这样的点,只能是一种决断,有时难免有武断的成分。

写作单元的教材呈现,遵循我们这套教材的既定原则。在知识正确、适用的前提下,写作单元的教材编写,主要考虑所提供情景对教学的有效触动,知识的过程化体验,教学展开的线路及活动设计在课堂中的可操作性。写作的每个单元分“整合与建构”、“修改与交流”两个板块。“整合与建构”用于课堂教学,包括知识的过程化体验、言语方式的训练这两个方面。“修改与交流”可以在课内进行,也可以放在课外,有对自己作品的修改、对同学作品的修改建议以及作品展示这三个环节。

承担由上海教育出版社组织编写的国家新课程标准高中语文课本(试编本),我们提出了三条目标:(1)自己满意,(2)教研员认可,(3)教师好用。在我们看来,“自己满意”是一条很苛刻的标准。经过近两年的探索、打磨,写作单元的样章似乎可以拿出手了,尽管我们知道还有可以改进的余地。我们预感到,从言语方式的角度入手进行写作教学,可能是一条很有前途的道路,为此,开始谋划适用于高中整个学段的写作选修教材,并考虑小学、初中、高中写作教学的功能分化和衔接问题,为将来编制初中和小学语文课本做前期的准备。我们的写作单元样章,是否达到或接近了后两条目标,这得由教研员和教师说了算。我们热切地期望各级语文教研员提出宝贵的意见,尤其期盼高中语文教师提供实地试教的反馈意见和建议。

二、“写实”单元样章

写实:客观地展现事实

整合与建构

写实客观地展现事实,它具体地记叙或描写人物、景物、事件,给读者一种亲临现场的感觉。

写实常用于记叙性文章,如新闻报道、观察笔记、叙事散文、传记等。

一、感受写实

1.朗读下列三组句子,感受 A、B两种表达方式的差异。

第一组

A 80年代初,冰心老人来过上海,与上海结下不解之缘。

B 1980年春天,冰心老人访问日本回来,途经上海,下榻在延安饭店。

第二组

A 看他那神气,是个见多识广,四海为家的人;来到纽约的样子,又像是一个睽违

多年,重新回到自己领地来的领主。①

B 他穿着一套宽大的,蓝中带褐的衣服,戴着一顶老式的,圆圆的巴拿马帽,斜戴

成一个角度。他的绿色绸领带用黄玉环扣住,手里握着一支鲨鱼翅骨做的手杖。②

第三组

A 常春藤的叶有一种微妙清明的光辉,有如朝霞,这很是神奇,安静,清净,似乎

在睡眠里做着幸福而且无间的好梦。③

B ……有一片常春藤的叶子贴在墙上。它是藤上最后一片叶子了。靠近叶柄的颜色

还是深绿的,但那锯齿形的边缘上已染上了枯败的黄色,它傲然地挂在离地面20来英尺的一根藤枝上面。④

2.从形容词的数量、副词与动词的使用、抒情或议论的语句等方面,比较下列两个片段。

片段一

在龙卷风袭击前的几分钟,我吃过晚饭,正坐在厨房里对孩子们说,龙卷风警报并不意味着它一定将袭击我们的房子。那时,夜班主编詹姆斯〃阿克顿从《法戈论坛报》编辑部打来一个电话,报告说一场可怕的龙卷风已经袭击了西大街,正向法戈商业区方向前进。

我边答话,边向我们家西边的窗户外望去。看见当风升级到强风时,树开始摇摆,我叫佐伊和四个孩子到地下室去。灯灭了,半分钟之后,我告诉阿克顿我也去了地下室。

在西南角,我们坐着,等待即将发生的一切。我从地下室的小窗朝外瞅,看见各种各样的碎物在空中向北方飞去。

接着,碎片开始打着漩涡,我知道我们的位置在龙卷风漏斗的正中心。楼上传来了窗户噼噼啪啪的响声和许多重物相撞的声音。

一二分钟后,一切都结束了。

上楼一看,第一眼发现后门被撞碎了。厨房里乱成一片,盘子、用具、食物和碎玻璃到处都是。整个楼下,更多的窗户被毁了,雨水啪啪地落进来。

我朝后院瞥了一眼,发现两个车棚不见了。汽车还在,车顶上堆着两平方英尺的烟囱砖头。⑤

片断二

我的小学,校园本身也是一座庙,准确地说是一座大庙的一部分。大庙叫柏林寺,里面有很多合抱粗的柏树。有风的时候,老柏树浓密而深沉的响声一浪一浪,传遍校园,传进教室,使吵闹的孩子也不由得安静下来,使朗朗的读书声时而飞扬时而沉落,使得上课和下课的铃声飘忽而悠扬。

摇铃的老头,据说曾经就是这庙中的和尚,庙既改作学校,他便还俗做了这儿的看门人,看门兼而摇铃。老头极和蔼,随你怎样摸他的红鼻头和光脑袋他都不恼,看家你不快活他甚至会低下头来给你,说:想摸摸吗?孩子们都愿意到传达室去玩,挤在他的床上,挤得密不透风,没大没小地跟他说笑。上课或下课的时间到了,他摇起铜铃,不紧不慢地在所有的窗

①摘自《醉翁之意》,《欧〃亨利短篇小说选》,人民文学出版社2000年版

②同上。

③摘自亨利克〃显克微支《二草原》,贾平凹主编《外国散文百年精华》,人民日报出版社2005年版

④摘自《最后的常春藤叶》,《欧〃亨利短篇小说选》,人民文学出版社2000年版

⑤摘自《达科他州风灾纪实》,沃尔特〃李普曼等著《新闻与正义》,海南出版社1998年版

廊下走过,目不旁顾,一路都不改变姿势。丁当丁当——丁当丁当——那铃声在风中飘摇,在校园回荡,在阳光里漫散开去,在所有孩子的心中留下难以磨灭的记忆。那铃声,上课时摇得紧张,下课时摇得舒畅,但无论紧张还是舒畅都比后来的电铃有味道,浪漫,多情,仿佛知道你的惧怕和盼望。①

3.划出下文中你认为表达不够具体的语句,并作简要的分析。

妈妈带回一个装帧精美的相架,要我选一张自认为拍得最好的照片放在里面。于是我从许许多多的自己中选了一张最最满意的,小心翼翼地夹在里面。妈妈看了一会儿,十分不解地问:为什么选这张呢?太孩子气了,你瞧那张,就像个女孩子的样子,又文雅又自信,还有那张也不错……“不,”我固执地摇头,一边把那个笑得很夸张的自己摆摆正,又端详了一会儿,回答,“不,就选这张,像个孩子,有什么不好?”

我是一个高二的学生,似乎没有人会认为这个年龄段的我们还是孩子。可是,面对日益沉重的学业,有时候我会孩子气地产生莫名的厌恶:讨厌没有生气的教室,讨厌早出晚归的学习生活,甚至会讨厌唠唠叨叨的爸爸妈妈。②

二、习作

1.参考“重点技巧”,列举写实要注意的问题。

重点技巧

●写实相对于虚构,必须确如其人,确如其事,景和物的描绘“像照相机拍出来的”

一样。

●写实是客观的,它展示对象,而不是讲述作者的情感、判断和推论,要避免滥

用形容词和副词,一般较少使用比喻、拟人、夸张等修辞格。

●写实是具体的,多使用表示行为的动词和具体的名词,给读者一种亲临现场的

感觉。

●写实要有选择和侧重,突出对象的特征,一些交待性、过渡性的内容可不必繁

笔刻画。

①摘自史铁生《有关庙的回忆》,邹仲之编《抚摸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5年版

②摘自《王轶敏我是一个孩子》,《另类作文》,新世纪出版社2002年版

2.在以下三项活动中任选一项完成。

(1)××老师

●选择一位你所熟悉的教师。

●描写他(她)的肖像、动作、语言等,真实刻画人物的外显特征,力求传达出

人物的个性。

●尽可能多用表示行为的动词和具体的名词,少用带有评价性的形容词。

(2)××事件报道

●列出你的家庭、学校或社区等近期发生的事。

●选出一件你感兴趣的事情作为报道的对象,注意核实细节。

●尝试采用“镜头式语言”,完成一篇新闻报道。

(3)××一景

●从校园或其他熟悉的生活环境里选取一个场景。

●再现这一场景,注意整体场面和局部细节的结合。

●写作中反复与实际的场景相对照,力求客观、具体。

修改与交流

1.对照“重点技巧”,修改习作。

●你所写的与其人、其事、其景、其物相符吗?

●你在叙述中过多地使用了评价性的语言吗?

●你的描写有所选择和侧重吗?

●你的作品具体、生动吗?

2.评价同学的习作,并提出修改的建议。

●人物、事件、场景,有无造假的嫌疑?

●人物或场景,有无想当然地描写?

●是否只泛泛地介绍或空洞地概括?

●是否用自己的评价代替了具体的刻画?

3.反复推敲,再次修改习作,并进行文字的校订。

4.将誊写或打印的习作,发表在班级网页或墙报上。

三、“虚构”单元样章

虚构:合乎情理的想象

整合与建构

虚构运用合乎情理的想象,它由一个假想的叙述者,叙述或描写作者创作的场景、人物和故事。

小说、戏剧用虚构的人物和故事表达对生活的理解与思考,散文、传记乃至一

一、走进虚构

1.第一次尝试,完成下列任务。

(1)根据提供的线索虚构故事。

上课铃响了,你走进教室,却发现空无一人……

(2)参考上例,请你虚构出2-3个场景或一个故事。

(3)在小组中交流各自虚构出的场景或故事,挑选出你认为成功的虚构,并试着把你的评价标准填写在下表中。

(4)将不同小组虚构的场景交换着阅读,评出1个你认为写得最好的场景,并修正上表。

(5)班级讨论“好的虚构”5条标准。

●这些标准是被多数同学认可的。

●用这些标准能够衡量出好的虚构。

2.第二次尝试,完成下列任务。

(1)参考下列提示,用第三人称讲述故事。

在一片古老的墓地,安息着约翰〃大卫〃韦斯特。他在18个月大的时候就死去了。他的墓碑上写着“约翰-约翰,走得这么快。”尽管他夭折已有40年,但那块墓地——被人用心照料的墓地依然清净齐整,几束鲜花整齐地摆放在墓碑前,几行脚印依稀可辨,显然是有人刚刚来过。

●这里发生过什么事?

●是谁一直在纪念他,照料他的墓地?是他的父母亲,还是其他人?也许是某个

对孩子的死怀有愧疚的人?

●来的是一个人,还是一群人?

●他们举行过什么仪式吗?

●当时的环境、气氛怎么样?有没有发生交流或冲突?

●最后的结果如何?

(2)转换叙述视角,以下列人物之一作为叙述者,重新讲述故事。

●约翰的父亲

●约翰的母亲

●约翰的姐姐

●对约翰的死怀有愧疚的人

●墓地的管理者

●约翰家里的一条狗

(3)小组交流,选出比较精彩的故事。选代表向班级同学介绍他虚构的情节,说说他是怎么想到的这些细节的。

二、习作

1.参考“重点技巧”,总结虚构的几种情况和常用的方法。

重点技巧

●虚构的对象可以是故事情节,也可以是某个人物、场景或细节等。

●写作虚构作品,就是把自己假想成某个叙述者。

●叙述者有叙述视角,可以是“什么都知道”的全知视角,也可以是某一有限视

角,比如故事中的某个人物,甚至一个动物。

2.在以下四项活动中任选一项完成。

(1)从第一次尝试中选一个虚构的场景或故事,参考大家的意见,补充一些人物,丰富一些细节,创作一个相对完整的故事。

(2)以第二次尝试中的某一人物为叙述者,借鉴同学好的虚构,创作一个相对完整的故事。

(3)假想你是在过了10年之后,讲述你们初三时的故事,可以虚构某些场景和细节。

(4)假想你是某位任课教师,讲述你班里某同学的故事,可以虚构某些情节和细节。

修改与交流

1.对照“重点技巧”,修改习作。

●你的虚构有独创性吗?

●你的虚构有真实感吗?

●你的叙述和描写,与你选定的叙述视角有无矛盾?

●你运用的语言,与假象的叙述者是否相符?

●你的作品生动有趣吗?

2.评价同学的习作,并提出修改的建议。

●故事情节虚构得是否巧妙?

●叙述和描写是否按既定的视角来写的?

●人物、场景在细节上有无破绽?

●所运用的语言,与该作品的假象叙述者是否相符?

●作品是否有趣,能否感人?

3.反复推敲,再次修改习作,并进行文字的校订。

4.班级组织一次虚构作品展示会,各自讲述所创作的故事。

部编新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写作:抓住细节》例文评析

第三单元《写作:抓住细节》例文评析我感到了愧怍 有一个人,他普通平凡,甚至有些卑微,但他却使我明白了做人的道理。 这个人,便是我家店门口的一个修车人。他是一个哑巴,皮肤黝黑,泛着脏兮兮的油光,两只大手也总是沾满黑乎乎的污垢,和他那身破旧的军绿色迷彩衣裤一样,仿佛永远也洗不干净。所以,一直以来我总是憎恶地远远绕过他的身边,即便这样,我还是怀疑他身上的那种脏臭会沾染到我的身上。而他却仿佛全然不知,远远看见我总是咧嘴微笑。这天,我和朋友出去骑行,聊得正高兴,没注意路上有一个破碎的酒瓶,直到车轮“吱嘎”压过,前胎“嘭”地爆裂时,我才发现大事不妙。可是后悔已晚,我只好颓丧地推着车子慢悠悠返回家。 一路阳光灿烂,我心中却是懊恼,各种滋味齐聚心头,就像打翻了五味瓶。不知不觉,我来到店门口,远远看到那个一直被我嫌恶的哑巴,心内有些犹豫,不知道是否上前,要怎么开口。 而他正忙完手头的活,四处张望。瞥见我的前胎,他会意地向我招招手,示意我过去。我想推车上前,脚底却好像钉了钉子,怎么也抬不动脚。他仿佛看穿了我的心思,连忙跑过来,一把把车子接过去,而我就像一个木头人,默默地跟在后面。 哑巴熟练地停车,立撑,弯腰捡起地上的螺丝刀和扳手,蹲下身就要拔下气门,翻开外胎。这时我赶紧上前对他比画:我没有钱!他抬头咧嘴一笑,摆了摆手,意思是不要钱,接着便埋头干了起来。

望着他那黝黑而专注的脸,沾满污垢却上下翻飞的大手,我的心中好像又打翻了五味瓶,有感动,有不好意思,更多的是满满的愧怍:曾几何时,我以貌取人,对他如此嫌恶,如此无礼,但他却不以为意,一直用这样憨厚的微笑默默地回应我…… 很快,他修好了车子,站起身,用黝黑的手背抹了抹额头的汗水,再次向我微微一笑。 我禁不住也报以微笑,我不知道他是否知道我微笑的含义:在这个阳光灿烂的日子,他用一颗真诚善良的心和宽容无私的行为让我感到了愧怍,认识到了自己的狭隘,懂得了如何平等待人,尊重别人! [评析] 本文犹如一张速写画,把日常生活中的一件小事写得婉曲有致。哑巴的衣着、神态、修车的动作,小作者都观察得极为细致,描述得十分真实,用词也十分准确、简洁,很好地表现了人物的朴素、憨厚、善良和“我”由厌恶、歧视到感动、愧怍的心理变化。 最美 对于小学,真的是一点儿回忆也没有了,却唯独清楚地记着她———我美丽的语文老师。当真是美丽呢,她有着一头如瀑的长发,软软的,温柔地散落在背上,娴静着,又高雅着。我们常去摸她的头发,当真喜爱着。用小手仔细地慢慢地帮她梳理,偶尔弄疼了, 她也从不恼,总是温柔地笑着,真诚地对我们说:“真好,我有这么多孩子。”

七上第三单元测试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测试题 亲爱的同学们:又迎来了我们一显身手的机会了,请认真审题,仔细答题,考出自己满意的成绩!认真仔细,争取满分!加油吆!!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60分) 1、下列书写准确无误的一项是() A.朗润婉转应和嘹亮 B.黄晕烘托风峥舒活 C.抖擞繁花嫩叶花技招展 D.伦郭响晴水藻发髻 2.选出下面词语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 水墨画温晴安适慈善 B. 肌肤秀气宽敞绿平 C. 贮蓄橙清空灵地痰 D. 蓝汪汪诺大刹那蜷曲 3.下列词语书写有误的一项是() A.屋檐倏忽锥形 B.栅拦愧树攀附 C.弧形蹦跳肥硕 D.鳊鱼寥廓清冽 4.下列词语书写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栖息幽谷背篓乌臼 B.澹澹竦峙星汉暖树 C.优胜亨受视察敏锐 D.统领威摄光彩聪慧 5.依次填入下列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看吧,山上的矮松越发的青黑,树尖上(顶挂)着一(髻朵)儿白花,好像日本看护妇。山尖全白了,给蓝天(镶抹)上一道银边。 A. 顶髻镶 B. 顶朵镶 C. 挂朵镶 6.判断下列句子所运用的修辞手法() (1)葡萄蔓一下子像一条死蛇。 (2)可是,一分钟过去了,那矮胖老师一句话也不说,像一尊笑面佛一样,只是站在讲台上哑笑。 (3)他脸上的每一个器官,每一条皱纹,甚至每一根头发都在微笑! A.比喻比喻夸张 B.拟人比喻夸张 C.比喻夸张比喻 D.反问比喻夸张 7.下列说法无误的一项是() A.《春》的作者是我国现代散文家、诗人、学者朱自清。著有诗集《踪迹》等。 B.老舍是现代作家、原名舒庆春,字舍予,北京人,满族。 C.《风雨》的作者是贾平凹,其中“凹”读作“āo”。 D.《秋天》的作者何其芳,原名何永芳,著有诗集《画梦录》等。 8.下列词语全部表心情的一项() A.唯恐恐慌悔恨莫及企盼 B.恍然空穴来风冥思遐想愣着 C.愤怒美不胜收不求甚解煎熬 D.苦恼首当其冲所作所为遨游 9.下面句子跟课文一致的一句是() A.放下饱食稻香的镰刀。 B.伐木声丁丁地飘出幽谷。 C.向江面冷雾撒下圆圆的网。 D.牛背上的笛声哪里去了? 10. 对下列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清冽:水清澈。 B.枯涸:干涸,没有水了。 C.栖息:停留,休息(多指人类)。 D.肥硕:指果实又大又饱满。 11.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1分) A、一场罕见的特大地震灾害突如其来 ....,灾情就是命令,一场抗灾的硬仗在四川打响。 B、风一样的自由、风一样的轻松……沐浴在美丽的春色里,同学们在老师带领下趁 着“五一”长假,尽享天伦之乐 ....。 C、据悉,受物价上涨影响,我市部分爱心超市已不堪重负。有关方面对爱心超市下 一步将如何开展救助活动显得忧心忡忡 ....。 D、“藏独”势力策划的暴行令人发指 ....,遭到了西藏社会各界的强烈谴责。 12. 依次在下列语句中的横线上填入句子,最恰当的一项是() 那霏霏的春雨,像蚕丝那么柔和,①,给人一种神清气爽的感觉;那霏霏的春雨,像轻烟那么迷濛,使所有的景物若隐若现,若幻若真 ②。 A.①凉沁沁的,飘在脸上②就像哪位国画家画出来的一幅优美的水彩画 B.①飘在脸上,凉沁沁的②恐怕没有哪位国画家的笔墨能如此飘逸 C.①软绵绵的,飘在脸上②恐怕没有哪位国画家的笔墨能如此飘逸 D.①飘在脸上,软绵绵的②就像哪位国画家画出来的一幅优美的水彩画 13 .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学校把这项任务交给我们班,大家都有光荣的感觉是难以形容的。 B、毕业联欢会过后,小雅那优美的舞姿,动听的歌声,时常萦绕在我的耳畔。 C、通过这次消防演练活动,使我受益匪浅。 D、也许,青春本身就是一本成长的流水账,需要我们小心的记录,精心的收藏。 14. 请选出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 A.全班同学都去闫寺社会实践去了,只有我没有去。 B. 秋天的聊城是个美丽的季节。 C.通过老师的精心指导,使我终于理解了这篇文章的内涵。 D.我们只有掌握了扎实的语文基础,才能为学习别的知识插上翅膀。 15. 句子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部编版七年级上第三单元知识点总结

部编版七年级上第三单元知识点总结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一、作者介绍 作者简介:鲁迅,原名周树人,浙江绍兴人. 我国伟大的无产阶级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著作有杂文《二心集》、小说《彷徨》、《呐喊》、《故事新编》、散文集《朝花夕拾》、诗集《野草》等。1918年发表我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1936年10月19日病逝于上海。 二、文章背景链接 本文选自《朝花夕拾》(《鲁迅全集》第二卷,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1926年,鲁迅写这篇散文“重提旧事”。这年,鲁迅目睹“三一八”惨案,愤怒不已,并亲自参加对北洋军阀的斗争,遭到了通缉。他来到厦门后,仍很失望,厦门大学也充满了陈腐之气,那里的校领导顽固地奉行封建教育制度,强迫学生尊孔读经。鲁迅“重提旧事”就是为了借它来讽喻现实,也就是用“百草园”和“三味书屋”两种生活的对比来痛斥封建教育迫使儿童读那些无用之书,摧残儿童身心的罪恶。 三、词语解释 ①确凿:确实。 ②轻捷:轻快敏捷。 ③缠络:缠绕。 ④攒:凑在一块儿。 ⑤无妨:没有妨碍;没有关系。 ⑥高枕而卧:垫高枕头睡觉,形容不加警惕。 ⑦敛:收拢。 ⑧鉴赏:鉴定和欣赏。 ⑨人迹罕至:少有人来。迹,足迹、脚印。罕,稀少。 ⑩宿儒:书念得很多的老学者。宿,有长久从事某种工作的意思。 11、人声鼎沸:形容人声喧闹,像水在鼎中沸腾一样。鼎,古代煮东西用的器物,一般为圆形,三足两耳,也有方形四足的。沸,水开。

12、拗:弯曲,弯转。 13、绅士:旧时地方上有地位、有势力、有功名的人,一般是地主或退职官僚。 14、倜傥:洒脱,不拘束。 四、问题巩固 1、本文题为“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你从这个题目得到了哪些信息? 解析:①“百草园”“三味书屋”点名全文记叙的两个地方。“从……到……”表明文章是按“百草园”在前,“三味书屋”在后的时间和空间顺序来写的,很明显就是把文章分为两大部分内容。②表明了作者由童年的游戏、玩乐到长大读书的成长过程。 2、本文写“百草园”和“三味书屋”的两部分之间是什么关系?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解析:两部分是和谐统一的关系,贯穿全文的,是甜美的、欢乐的回忆,是对自然的爱和对知识的追求,是一颗天真调皮的童心,这是这篇散文的意境美和韵味美之所在。 3、文中写冬天的捕鸟活动有何意义? 解析:前面写了春、夏、秋的景物,这里再单写冬天的捕鸟活动,正好构成一幅百草园四季图。 4、童年的鲁迅对他的老师是什么态度? 解析:主要是敬慕先生,信服他渊博的知识,同时也很爱先生,因为学生虽然调皮,很贪玩,但先生很少体罚他们,通常总是瞪眼睛而已。 5、回忆百草园和三味书屋的生活各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你怎样看待这两种生活?结合自己的经历谈谈你的看法。 解析:百草园的生活自由自在、无忧无虑,而三味书屋的生活虽然枯燥无味,但是能学习文章,增长知识。这两种不同的生活分别表达了作者热爱自然和追求新知识的思想感情。这两种生活方式虽然不同,但都是人生的美好经历。正是因为美好,所以这些回忆才会弥足珍贵,使我们常常不由自主地回味,从中体会生活的百般滋味,激励我们去创造更美好的生活。 6、文中说,百草园“其中似乎确凿只有一些野草;但那时却是我的乐园”,“乐园”之“乐”表现在哪些方面?

七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作文:这就是我700字

七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作文:这就是我700字 我是一只鸟,在家人与老师的庇护下飞翔,并一次次在失败中寻找正确的方向;我是一条鱼,感受在水中的自由,却一次次逆流而上,我不怕受苦,我只是不想,轻言放弃。 我叫赵丽蕊,一个普普通通的女孩子,没有华丽的外表,也没有过于聪明的头脑,更没有别树一帜的创造,但在我眼中,我就是我,一个不折不扣、永不改变的我。 我平常喜欢读书,似乎这是我唯一的爱好,不管是作文、小说、散文还是名着,我都统统装进脑海,这也为我写好作文打下了良好的基础,让我有了丰富的想象力。在汉字的王国中拼写成一片片优美的文章,这是我最大的乐趣。 我喜欢交朋友,平时开朗搞笑。我希望真挚、长久的友谊,可以为朋友哭,为朋友笑,虽然我平时显得很不正经,偶尔还有“多动症”,但是我是一个可以为朋友两肋插刀的人。开朗是我的个性,重情义是我的特点,而帮助更是我的本能。 我脾气火爆、性格火辣,动不动就爱生气,偶尔还会很严重,并且我经常偷懒,没有主见。这些缺点了解我的朋友们可能都能忍受,但我会坚决改正。 我知道我不完美,但是我是很讨厌别人磨磨唧唧的,会让我感到很烦,这可能和我的过分活泼有关,毕竟每个人的特点不一样。

我喜欢笑,因为笑可以让人更快乐,让人体验生活的甜蜜与美好,但偶尔哭一次也并不是不可取的,我一直把哭当作一种发泄,当自己的委屈与烦恼随着眼泪流出时,我就会有一种新生的感觉,仿佛之前的难过已不复存在。 偶尔耍点小聪明,有点小骄傲,也是我多面化的性格之一,别人可能捉摸不透,可我喜欢这样的自己,没有任何拘束,自由、奔放、真实。我喜欢天蓝色,因为我喜欢自由与幻想,我喜欢“航”与“纯”这两个字,因为我喜欢豪迈与奔放。 总而言之,言而总之,我就是我,一个自信、个性、活泼、奔放同时又有不少缺点的我,一个别人永远模仿不到的我。

七年级上册英语第三单元知识点总结

7A Unit3 The Earth Ⅰ核心词汇: Earth 地球quiz 小测试pattern 模式protect 保护 report 报告part 部分land 陆地v.登陆field 田地 large 大的provide 提供pollution 污染burn 燃烧 energy 能源ground 地面kill 杀死important 重要的 fact 事实kilometer 公里own 拥有catch 捕捉 problem问题pollute(动词) 污染call v.呼叫,称呼,打电话给··· Ⅱ重要短语: protect tne Earth 保护地球protect sb./sth.from 保护某人/物,使不受伤害provide…..with为…..提供be covered by 被····覆盖 make energy 制造能源put….into把…..倒入、放入)…… stop doing sth 停止做某事(不做这件事了)只指一件事 stop to do sth停下来做某事(停止做这件事,去做另外一件事) throw away扔掉throw about 乱扔如:Don’t throw about the waste paper. have a good time 玩得高兴=enjoy oneself get up 起床 Ⅲ重点句型: 2.The Earth provides us with air,Water and food. 3.It's +形容词+for sb.+to do sth. 4.There be +主语+介词短语 5.We can ask people not to do sth. Ⅳ详细讲解: 1.some are large.(page31) 2.The Earth provides us with air,Water and food.(page31) 3.It's important for us to protect the Earth for our future.(page31) 为了我们的未来,保护地球很重要。 注意:It's +形容词+for sb.+to do sth. It在句中作形式主语,整整的主语为不定式to protect the Earth.动词不定式作主语,可以放在句前也可以放在句后。句中的谓语动词用单数。 4.Air has no smell.空气无味。(page35) no:①修饰可数名词时,相当于not a/an

七年级政治上册第三单元知识点

七年级政治上册第三单元知识点 第三单元师长情谊 第六 师生之间 一、走近老师 (一)了解教师职业 教师的工作有什么特点? ①教师是一个古老的职业。人类数千年文明的延续,在很大程度上靠教育来传承。 ②教师作为教育工作者,是人类文明的主要传承者之一。 ③在现代社会,教师已发展成为一种专门职业。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承担教书育人的使命。 2时代对教师有什么要求? 时代在发展,教师的工作理念和工作方式发生了很大变化,也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要努力成为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好教师。 (二)风格不同的老师 3为什么老师有不同的风格?(教师风格不同的原因)由于年龄、学识、阅历、性格、情感与思维方式等差

异,每位老师解决问题的方法和表达方式不同,由此呈现出不同的风格。 4为什么要接纳不同风格的老师? ①每个人心目中都有好老师的形象,我们喜欢的老师,风格可能不尽相同。我们要承认老师之间的差异,接纳每位老师的不同,他们身上都有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 ②无论什么风格的老师都应该受到尊重。尊重老师的“不同”,可以让我们走近老师,更深入地了解老师。 我们怎样与风格不同的老师相处?(怎样面对不同风格的老师?) ①承认老师的差别。承认并接纳每位老师的不同,才有更多的机会了解老师。 ②发现不同风格老师的优点,寻找接纳老师的理由。 ③了解老师教育行为的目的,更好地理解老师。 ④主动交往。主动和老师交往,表达自己对老师的亲近感,拉近师生间的距离。 二、师生交往 (一)教学相长 6为什么要与老师相互交流? 教与学是师生相互陪伴、相互促进、共同成长的过程。一方面,我们的学习离不开老师的引领和指导;另一方面,我们与老师交流互动,也可以促进老师更好地“教”。

七年级上第一单元作文

Z7101 欲感人,先感己 一、目标导航 1懂得写作文要有感而发。观察并感受生活的变化,写自己最熟悉、最动情的东西,表达自己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 2主动与他人交换修改作文,做到语句通顺,书写规范,整洁。 教学重点: 说真话,抒真情,表达自己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 二、作前热身 精题预告:精彩生活,真好 佳作欣赏:见教辅材料。 同学们,如花的春季,我们阅读辉煌的黎明;如水的心境,我们阅读静幽的夕月;如血的灵魂,我们阅读奇妙的童话;如梦的岁月,我们阅读壮丽的人生。享受阅读,阅读便如一首歌,歌到情处泪双流;享受阅读,阅读便如一杯酒,酒将醉时笑语稠;享受阅读,阅读便像一首诗,诗言有尽意难尽;享受阅读,阅读便像一杯茶,茶香满口情悠悠。亲爱的同学们,就让我们随着书页的飘动去做一次阅读的旅行吧。 请同学们读《?》(教辅材料)这篇文章,要求理清文章思路,找出这篇文章结构特点。 三、精妙导入(2分钟)

同学们,跨进中学大门,来到了新的班级,结识了新的同学和新的老师,开始了新的学习生活。在这个新的氛围里,一件细微的小事,一句动人的话语,一个细致的动作,一处独具特色的景物,都能让你激起心底的涟漪,成为写作的契机和切入点,让你挥毫泼墨,奋笔疾书,写下字字真情,句句实意华丽篇章。 作文的实质就是现实生活的再现,只有“为心声”,才能对于现实生活中耳闻目睹的事情,切身独到的感受,想说点什么就说点什么,想怎么说就怎么说,“我手写我口”,就好象老朋友在谈心,敞开心扉,坦诚亲切。 四、选材聊天(8分钟) 大家都有这样的体会,说起自己身边熟悉的人和事来,往往滔滔不绝,口若悬河,闭上眼睛,不假思索即会脱口而出,如数家珍。相反地,对于陌生的人和事,说起来往往冥思苦想、搜肠刮肚,勉强为之,磕磕绊绊,往往言不由衷,辞不达意,甚至“咬断笔头,开不了头”“刚开了头,言语不周”,这样的文章必然内容空洞苍白,语言干瘪枯燥,读之味同嚼蜡。 生活中其实大到世界大事、国家大事,小到自己的学校、家庭、邻居、自我,有许许多多的事情会触动你的心灵。现在请大家放开思路,放松心情,倾吐心声。 首先让我们一起来回忆,我们走进中学生活后都遇到过哪些让人心动的时刻呢?

【精选】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第三单元写作《写人要抓住特点》写作指导+优秀范文

【精选】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第三单元 写作《写人要抓住特点》写作指导+优秀范文 写作指导 要写好一个人物,首先要学会细心观察,抓住人物特点。 接下来,展开具体描写,描写外貌,可写人物的五官、头发与胡须,也可写脸色、神情,尤其是眼睛;描绘衣着,可写人物某次的具体穿着,也可写其习惯的颜色搭配、衣服样式等。注意不要泛泛地叙述和描写,要抓住人物区别于他人的独特之处来写。比如:《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写寿镜吾老先生“读书入神”的动作,寥寥几笔,一个可爱的“宿儒”形象跃然纸上。 要把人写活,写成“他自己”,就要把人放在事中去写,写他与别人的交往,写他富有个性的语言、动作行为和心理活动。可写的事情很多,要选择能够表现人物特征的事来写,可以是一件事,也可以是几件事。 记叙文除了要记事,也常常要描写人物。每个人都有不同的个性特点,有人内向,有人泼辣;有人粗犷,有人细腻;有人幽默,有人朴实。写人要细心观察,认真比较,抓住人物的个性特征,把“这个人”写“活”,写成“他”自己。可以从人物的外貌、语言、动作、心理各方面入手,找出人物在着装打扮、身高体态、言谈举止、行为习惯、思想品质等方面异于常人之处,抓住最有特点的方面做细节描写,使人物鲜活起来! 一、肖像描写:对人物的容貌、神情、衣饰、体态等进行描写,以揭示人物的思想性格,表达作者的爱憎,加深读者对人物的印象。要写好人物的外貌,就要细心观察,发现被描写者不同于他人之处,选出最有特点之处,再将其扩大,运用一点夸张手法也未尝不可。切忌面面俱到,从头到脚泛泛而谈。同时不要忽略对眼睛的描写,“眼睛是心灵的窗户”,对于表现人物个性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年龄不同,阅历不同,心理不同,眼神也各不相同。 二、语言描写:由于人物的年龄、性别、性格、经历、职业等不同,语言风格也一定不同。语言描写要把握语言风格,切忌众口同腔。 三、动作描写:动作描写首先要做到准确、真实,人物是怎么做的就怎么写,实事求是,真实地反映生活实际。在动词的运用上要揣摩、推敲,选择最恰当、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第三单元测试卷及答案

七年级上册语文第三单元测试卷 第Ⅰ卷选择题部分(50分) 一、基础知识及运用(完成1-10题,每题2分,共20分) 1、下列词语注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A、酝酿.? liáng?黄晕.?yùn ?发髻.?jì?栀.子zhī) B、唱和.?hé?肥硕.?shuò?鳊.鱼?biān) 乌桕.(jiù) C、寥.阔(liáo) 枯涸.(gù) 清洌.(liè) 梦寐.(mèi) D、澹澹.(dàn)耸.峙(sǒng) 栖.息(qī) 禅.心(chán) 2、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获益非浅绞尽脑汁愚蠢窒息 B、小心翼翼随声附合祈祷显耀 C、蜂围蝶阵多姿多彩酝酿抖擞 D、毕恭毕敬黯然飘渺恣情弛骋 3、下列句中加粗的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用背篓来装竹篱间肥硕的瓜果。(指果实又大又饱满) B、水何澹澹,山岛竦峙。(高高地挺立) C、济南的冬天是响晴的。(指声音响亮明朗) D、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的,笑着,走着。(比喻姿态优美) 4、选出修辞方法判断有误的一项( )

A、山朗润起来了,水涨起来了,太阳的脸红起来了。(拟人、排比) B、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比喻、排比) C、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比喻) D、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的,笑着,走着。(比喻、拟人) 5、下列关于作家作品的叙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秋天》选自《预言》,是一首现代诗歌,作者何其芳,现代诗人、评论家。 B、《夏感》选自梁衡的《梁衡文集》,文章写了夏天的紧张、热烈和急促,表达了作者对夏天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C、马致远,元大都人,著名诗人,他的《天净沙秋思》写出了一个长期漂泊他乡的游子的悲哀。 D、朱自清,字佩弦,现代著名散文家、诗人、民主战士。散文代表作有《春》《背影》等。6、下列句子中成语使用正确的是 ( ) A.小宁在语文课上答错了一个问题,弄得面红耳赤、声名狼藉。 B.班长李华学习好,品德好,在班上德高望重。 C.韩日世界杯上,中国足球队以0比2不敌哥斯达黎加队,大家对此津津乐道。 D.“六一国际儿童节”到了,邻居家小女孩打扮得花枝招展的,可爱极了。 7、我们说话应根据不同的场合选择相应的用语,下列说法不妥的一项是() A.请别人为自己修改文章时应说“斧正”。B.称别人的父亲叫“令尊”。 C.自己对别人说话叫“对牛弹琴”。 D.请别人帮忙

七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知识点

七年级上册知识点归纳(含答案)第三单元 1.用字母表示运算律:设a,b,c 表示三个数,加法交换律可表示为a+b=b+a;加法结合律 可表示为(a+b)+c=a+(b+c) ;乘法交换律可表示为ab=ba;乘法结合律可表示为(ab)c=a(bc) ; 乘法对加法的分配律可表示为a(b+c)=ac+bc。 2.用字母表示计算公式:长方形周长C=2(a+b);面积S=ab;正方形周长C=4a;面积S=a2;平行四边形面积S=ah;三角形面积S= ah;梯形面积S= (a+b)h;圆形周长C=πd;面积 S=πr2;长方体棱长总和l=4(a+b+h) ;表面积S=2(ab+ah+bh);体积V=abh ;正方体棱长总 和l=12a;表面积S=6a2;体积V=a 3;圆柱侧面积S=Ch;体积V= πr2h;偶数2n;奇数2n+1/2n-1 。 3.用运算符号把数和字母连接而成的式子叫代数式。单独一个数或一个字母也是代数式。 4. 代数式的书写要求:数与字母或字母与字母相乘时,称号可以用“。”表示,也可以省略, 当省略字母时,数应写在字母的前面,带分数化成带分数,字母按顺序写;若含有单位名称, 积或商的形式时,除法要写成分数(式),后面直接写单位名称;和或差的形式时,要先括 括号,再写单位名称。 5.求代数式的值,遇到负数时,要合理添加括号。 6.数与字母的乘积叫做单项式。单独一个数或一个字母也是单项式。 注:凡字母出现在分母中的式子一定不是单项式;单项式中不含加减运算;π是常数。 7.单项式中的数字因数叫做单项式的系数。注:单项式中只含有字母时,它的系数是 1 或-1,通常“1”省略不写;单项式的系数包括前面的符号;带分数写成假分数。 7.单项式中所有字母的指数和叫做单项式的次数。 注:单项式中某个字母没有指数,则次数是1;常数的次数是0;π不属于字母。 8.几个单项式的和叫做多项式。 多项式中的每个单项式叫做多项式的项。 多项式次数最高的项的次数叫做多项式的次数。 多项式中单项式的个数叫做多项式的项数。 注:不可忽略多项式中各单项式前面的“+”“-”号;几次几项式的找法。 多项式不含某项,则令某项的系数为0。 9.单项式和多项式统称整式。注:整式中分母不含字母。 10.所含字母相同,并且相同字母的指数也相同的项叫做同类项。 11.把同类项合并成一项叫做合并同类项。合并同类项法则:系数相加,字母和字母的指数 不变。注:同类项移动位置时,不要漏掉“+”“-”号。 12.去括号法则:括号前面是“+”号,把括号和它前面的“+”号去掉后,原括号里各项的 符号都不改变。 括号前面是“-”号,把括号和它前面的“-”号去掉后,原括号里各项的符号都要改变。 13.多位数表示方法:若a 在百位上,b 在十位上,c 在个位上,则三位数可表示为100a+10b+c;两位数可表示为10b+c。 14.整式的加减,实质就是将整式中的同类项进行合并,如果有括号应先去括号,运算结果 要最简。 15.代数式求值,应先化简再求值,字母代换成数字时,省略的乘号要还原,代入负数时, 应加上括号。 16.去绝对值时,若绝对值里的数大于0,仍得原数;若绝对值里的数小于0,则每一项都变 成相反数。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阅读作文答案

乐恩辅导班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阅读作文姓名 (一)、阅读短文回答问题紫藤萝瀑布 这里春红已谢,没有赏花的人群,也没有蜂围蝶阵。有的就是这一树闪光的、盛开的藤萝。花朵儿一串挨着一串。一朵接着一朵,彼此推着挤着,好不活泼热闹! “我在开花!”它们在笑。“我在开花!”它们嚷嚷。 每一穗花都是上面的盛开、下面的待放。颜色使上浅下深,好像那紫色沉淀下来了,沉淀在最嫩最好的花苞里。 每一朵盛开的花像是一个张满了的小小的帆,帆下带着尖底的舱,船舱鼓鼓的。又像一个忍俊不禁的笑容,就要绽开 似的。那里装的是什么仙露琼浆?我凑上去,想摘一朵。 但是我没有摘。我没有摘花的习惯。我只是伫立凝望,觉得这一条紫藤萝瀑布不只在我眼前,也在我心上缓缓流过。流着流着,它带走了这些时一直压在我心上的焦虑和悲痛,那是关于生死谜、手足情的。我浸在这繁密的花朵的 光辉中,别的一切暂时都不存在,有的只是精神的宁静和生的喜悦。 ①这里除了光彩,还有淡淡的芳香,香气似乎也是浅紫色的,梦幻一般轻轻地笼罩着我。②忽然记起十多年前家 门外也曾有过一大株紫藤萝,它依傍一株枯槐爬得很高,但花朵从来都稀落,东一穗西一串伶仃地挂在树梢,好像在 察言观色,试探什么。③后来索性连那稀零的花串也没有了。④园中别的紫藤花架也都拆掉,改种了果树。⑤那时的 说法是,花和生活腐化有什么必然关系。③我曾遗憾地想:这里再看不见藤萝花了。 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但是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我抚摸了一下那小小的紫色的花舱,那里满装生 命的酒酿,它张满了帆,在这闪光的花的河流上航行。它是万花中的一朵,也正是由每一个一朵,组成了万花灿烂的 流动的瀑布。 在这浅紫色的光辉和浅紫色的芳香中,我不觉加快了脚步。 11、根据选文第一段确定所写的过去的紫藤萝中的“过去”是指() A、解放前B、“文革”时期C、改革开放初期D、抗日战争时期 12、“它带走了这些时一直压在我心上的焦虑和悲痛”一句中的“焦虑、悲痛”指的是() A.对小弟身患绝症的悲伤。B.十多年前紫藤萝花的不幸遭遇。C.家庭过去所受的折磨。 13、下列对课文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课文通过对紫藤萝瀑布的描绘及一株紫藤萝的遭遇的记叙,抒发了自己对生命的顽强和美好的赞扬之情,表达了自己化悲痛焦虑为精神宁静的心情及对生命永恒的领悟。 B.作者发挥出色的想象力,在文中大量运用比喻、拟人手法,细腻传神地描绘紫藤萝花,同时,作者还运用对比的手法来表现自己的感受。 C.文章围绕紫藤萝花来抒发感情,由于“焦虑和悲痛”“一直压在”作者的心头,因此,作者在写作此文时,慷慨激昂地表达了自己悲痛欲绝的感情 D.作者对于紫藤萝花的描绘,不仅形象生动,而且包含了丰富的内涵。写花瀑“不见其发端”“不停地生长”既表 现了花繁花盛,也隐含着生命的长河无休无止的意蕴。 14、作者“想摘一朵”,“但是我没有摘”下面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作者想摘花是由于话开得美丽繁盛,她对花充满了喜爱; B、作者对花有一种好奇,所以想摘一朵花.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写作:写人要抓住特点

写作写人要抓住特点 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树叶,同样也没有完全一样的两个人。每个人都有不同的个性特点,有人内向,有人泼辣;有人粗犷,有人细腻;有人幽默,有人朴实……写人要细心观察,认真比较,抓住人物的个性特征,才能把人物写真写活。 1.初步掌握人物肖像、语言、动作、心理描写方法的要点。 2.掌握抓住人物特点来写人物的写作技巧。 3.培养学生细致观察、生动描写人物个性特点的能力。 一、文题展示 请写一篇写人的文章,要求:题目自拟,主题鲜明,内容具体,人物个性鲜明,思路清晰,不少于600字。 二、写作导航 记叙文除了要记事,也常常要描写人物。每个人都有不同的个性特点:有人内向,有人泼辣;有人粗犷,有人细腻;有人幽默,有人朴实……写人要细心观察,认真比较,抓住人物的个性特征,把“这个人”写“活”,写成“他”自己。可以从人物的外貌、语言、动作、心理等各方面入手,找出人物在着装打扮、身高体态、言谈举止、行为习惯、思想品质等方面异于常人之处,抓住最有特点的方面进行细节描写,使人物鲜活起来。 1.肖像描写:对人物的容貌、神情、衣饰、体态等进行描写,以揭示人物的思想性格,表达作者的爱憎,加深读者对人物的印象。要写好人物的外貌就要细心观察,发现被描写者不同于他人之处,选出最有特点之处,再将其扩大,运用一点夸张手法也未尝不可。切忌面面俱到,从头到脚泛泛而谈。同时不要忽略对眼睛的描写。“眼睛是心灵的窗户”,对于表现人物个性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年龄不同,阅历不同,心理不同,眼神也各不相同。 2.语言描写:由于人物的年龄、性别、性格、经历、职业等不同,语言风格也一定不同。语言描写要把握语言风格,切忌众口同腔。 3.动作描写:动作描写首先要做到准确、真实,人物是怎么做的就怎么写,实事求是,真实地反映生活实际。在动词的运用上要揣摩、推敲,选择最恰当、最能反映人物性格的词语。对于连续性动作的描写,一定要先想到动作的先后顺序,除了写出做了什么,还要写出是怎么做的,在什么背景下做的。 4.心理描写:写自己的心理容易,写他人的心理难,可以直接用“他想”“他自言自语地说”“他默默地告诉自己”“他在心中发誓”等语句引出;也可以通过语言、动作、神态的描写来揭示人物的心理状态,反映人物内心隐藏着的微妙感情。 三、例文引路 那个阳光明媚的午后 也许是太久没有见到太阳的缘故,那个午后让我觉得特别温馨。柔柔的阳光照射进来,将车厢染上了一层淡淡的金黄。我微闭着双眼,享受这难得的幸福时光。 随着报站声音的响起,汽车慢慢驶进了车站。这几站的乘客不多,汽车却迟迟没有启动。在一阵微微的骚乱中,我疑惑地睁开眼睛。瞬间,一个身影跃入了我的眼帘,她后背微驼,双眼凹陷得好深,看上去就像是一尊雕像。尤其是那一头白雪般的短发,在阳光下格外打眼。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知识点

Unit 3 Is this your pencil? 一、重点词汇 1.thank v. 感谢,谢谢 常见用法:(1)thanks= thank you (2)thank sb for sth/doing sth=thanks for sth/doing sth 如:Thank you for your help! = Thanks for helping me! 2.ask v. 请求,要求,询问 常见用法:(1)ask (sb) about sth 询问(某人)某事 (2)ask (sb) for sth 请求(某人)给予某物 (3)ask (sb) to do sth 要求做某事 (4)ask sb not to sth 要求某人不要做某事 例句: She asks about the birthday party. 她询问生日派对的事情。 She asks me for a drink. 她请求我给她一杯酒。 I ask to visit the museum. 我要求去参观博物馆。 The teacher asks us not to fight. 老师让我们不要打架。 3.find v. 找到;发现 常见用法:find 强调寻找的结果 I can’t find my book. 我找不到我的书了。 4.some adj. 一些;某些pron. 有些;有的 常见用法:(1)some作形容词,既可以接可数名词复数,也可接不可数名词。some girls;some milk

(2)some & any 的用法区别 some 用在肯定句中。any用在一般疑问句和否定句中。但是,如果在疑问句中,问话者希望得到对方的肯定答复时,要用some, 不用any. Some kids are playing in the room. I can’t see any fish there. Can you see any car in the street? ---Can you give me some advice(建议)? ---Yes, I can. 5.call v. (给...)打电话 常见用法:(1)call sb 给某人打电话 (2)call sb at +电话号码拨打...号码找某人 6. help A. 作动词常见短语: help sb 帮助某人 help sb (to)do sth 帮助某人做某事 help sb with sth 在某方面帮助某人 B.作名词常见搭配: with the help of... 在...的帮助下 help oneself to...随便/自用某物(食物,饮料) 7.welcome v. 欢迎 welcome to + 地点欢迎到某地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第一单元作文

第一单元作文:成长的烦恼(1) 记忆中的童年就是美好的。无知幼稚的我满足于五颜六色的糖果。沉浸在虚拟的幻想中。还记得 那时的我,与小伙伴们一起奔跑在软软的草地上,累了,便背靠背地坐着,那时的风就是温暖的,那时的笑容也就是甜的。渐渐地,我开始羡慕那些背着书包上学的大哥哥大姐姐们,幻想有一天也能背上漂亮的 书包,去学各种各样的知识。 终于,我来到了梦寐以求的学校。但面前的一切让我傻了眼。复杂的人际关系使单纯的我手足无 措;那瞧似永远做不完的作业,把我吓得目瞪口呆。繁重的学习,使我有时的幻想破灭了。第一次感受到,原来现实与梦想之间的距离就是那么得遥不可及。 在爸爸严厉的训斥下与妈妈温柔的呵护下,在不断与年龄一起增加的题海中,我艰难地游到了十四岁的小岛上。“您长大了,就是一个大人了”妈妈这样说道。我这才发现,原来周围的人已经不再把我当 成小孩了,我已经长大了。 我天真地以为,长大了,应该可以获得的自由。不过,我发现,我想错了。现在——所谓人生最美丽的青春期,我拥有的仅仅就是的考试,更严厉的教导,大大小小的习题更就是蜂拥而至,我如同被压在了无形的大山下,过着“暗无天日”的生活。 为了那些做也做不完的功课与考试,把自己摆在了成绩的方格中,宛若禁锢在象牙塔之中。激烈的 竞争压抑着我的奇怪感,为此我已经失去了太多东西。幼时的那份快乐无邪早已荡然无存。 在我长大的同时,挫折也在成长,“再努力吧,再长大一些获许就能获得自由了罢”我这样鼓励着自 相信在不远的将来,我将会得到的回报。己。也许前方满就是荆棘,但老师说得对,“一分耕耘,一分收获”, 第一单元作文:成长的烦恼(2) 时光的流逝带着我的童年一起消失了,伴随而来的则就是我的成长以及无穷的烦恼…… 于就是,我每天夜晚都要望着星星,希望能把我的烦恼寄给它,让它替我分担,我想:哪怕就是分担一点儿,也就足够了。 小时候,在哥哥、姐姐中我就是被宠爱的对象,虽然就是那么的任性,但她们还就是会让着我,但就是现在我长大了,相继而来的就是的弟弟、妹妹,我则变成了姐姐,该轮到我去宠爱她们了。我就是多么想 要再任性一次,拿怕就是一次我也会感到无比的满足。 我长大了,学习压力也大了,伴我成长的不再就是玩具娃娃,而就是辅导书与繁重的作业,当我瞧电 而就是的我就是那么的轻松,想玩儿就玩儿,想睡就睡,视、玩电脑听到的只有一句话“快去写作业!”, 可就是现在再也没有机会了,只要给我一天自由,我就很快乐了。 瞧瞧衣柜,那些小小的衣服都就是我自己选的,小时候,与爸爸、妈妈买衣服,喜欢哪件,我就会不顾一切的得到它,于就是使出我的绝招“撒娇”就可以穿上我想要的衣服。现在呢?我完全没有发挥意见的 时候,当我非要这件物品,家人则会说我的眼光差,她们那的我就必须穿,而且口中都要唠叨一句话:听我的准没错。 那些童年的照片里,哪张中的我不就是妈妈打扮的,但就是如今再也没有时间了;小时候,妈妈总会为我洗头,那种舒服的感觉我我至今也不能忘怀,现在,当我让妈妈洗头,她总会说:“人都长那么大了,洗个头都不会不?”我就是多想让妈妈在帮我洗一次头呀;那时,爸爸、妈妈总会陪在我身边教我学习,但现在她们总就是为工作而忙碌…… 就是呀!我长大了,烦恼也随之而来,但终究还就是要面对。 第一单元作文:成长的烦恼(3) 不知不觉十二岁悄悄从我身边走过,十三岁又无声无息的降临,告别了童年,走进了青春,我们不再幼稚。就像小鸟当初在窝里等待食物,后来展翅飞翔在广阔的天空。 小时候在我们眼里父母与长辈就是最关心我们的人,可现在却要面对她们的“唠叨”, 好烦,真的好 更不习惯她对我做的每一件事“妄加评论”。为烦!不知在何时,我早已不习惯妈妈在耳旁“喋喋不休”, 什么?就是我脾气变坏了? “瞧什么电视,去瞧会儿书。”正在瞧电视的我被外婆吓了一跳,“我作业刚写完,只瞧一会儿。”“哎,您们这个年龄就只能学习,玩不得,您瞧您二姨小时侯多用功,现在想怎么玩就怎么玩,快把电视关了。”我关掉电视只觉得头疼,唉!每当听到这些唠叨都会头疼。 “您说您,整天几知道听歌,什么周杰伦、林俊杰,您瞧人家每天都在学习,瞧瞧!数学能考110的才

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知识结构图

苏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知识结构 一、单元学习目标: 1.能欣赏文章所描写的优美画面,体会作品的语言风格。 2.能联系作品的文化背景,了解民俗文化的丰富内涵。 3.能做生活的有心人,多留心、细观察、勤思索、常积累,学会从生活中寻找丰富的写作素材。 二、单元课时安排:共13课时 单元整体学习1课时 社戏 3课时 端午日 1课时 本命年的回想 2课时 中秋咏月诗词三首 2课时 写作:从生活中找“米” 3课时 单元小结1课时 三、教材分析: 斑斓多彩的民俗文化,源远流长的民俗风情,寄托着人们对生活的美好憧憬和追求,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本单元所选的文章,分别向我们介绍了过年、端午、中秋三大传统节日的风俗习惯以及江浙地区农村演社戏祈福的民俗风情。读罢这些文章,我们身临其境地感受着这些传统节日和民间风俗的无穷乐趣,可激发我们了解更多的民俗风情的热情,增加对我们民族乃至世界灿烂文化、悠久历史的热爱。 四、教学内容及设计: 单元整体学习 (一):课前预习: 1、开始本单元学习,刚好是“国庆”节后,“重阳节”将临。要求:同学们利用假期,回家向家人、长辈或者通过图书、网络了解“重阳节”的来历、活动形式、和现今的发展变化,作好记录以备交流。除此外,你还知道哪些节日? (二):课堂学习: 1、交流课前所积累的知识,明确“重阳节”之类的传统节日有哪些。 2、浏览课文,了解单元内容,明确单元学习目标 问题情境:(1)、哪些内容给你留下的印象最深刻?为什么? (2)、哪些内容是你最感兴趣的?为什么? (3)、了解单元内容后,你有何感受? 3、布置任务:根据单元内容制定相对应的学习目标。) 《社戏》通过“我”和少年伙伴们夏夜行船、船头看戏、月下归航等情节的描写,展示了“我”的一段天真烂漫、童趣盎然的江南水乡文化生活经历,刻画了一群农家少年的形象,表现了劳动人民淳朴、善良、友爱、无私的美好品德。本文通过描述看戏、偷豆的故事情节,描绘出了美丽的江南特有的景色,写出了农村孩子纯真的品格。 本课采用精读精讲的方法。引导学生体验那种特有的乡间生活。1、能欣赏文中优美的景色描写,体会“人在图画中”的感觉。2、能体会作者对童年生活的回忆、留恋之情。 。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作文辅导(附范文)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作文辅导(附范文)“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一语道破了写作的真谛。对中学生而言,可从以下几方面进行: 一、观察生活,用心体验。处处留心皆学问,在家庭、马路上、校园里……有许多东西值得我们去写。还要深入体验生活,思考生活中的一切人和事。体验生活,能够使你接触到社会上形形色色的人物,增加自己的阅历,拓宽自己的视野。 二、参加活动,开阔视野。积极参加各种活动,如郊游、知国情小考察、课外兴趣小组……了解风土人情,观察山光水色,积极参与其中,既能陶冶情操,又扩大了接触面;既丰富了人生阅历,又积累了生活素材,何乐而不为呢? 三、利用媒体,扩大材源。通过广播电视、报刊杂志、网络等媒介,搜集一些时新的、有意义的人物或事件,结合自己的思考体悟,加以分析整合、归纳提炼,作为我们写作的素材。 【技法点拔】 写人叙事,描景状物,皆源自生活。那么,如何从生活中学习写作呢? 一、抓住生活细节。生活的细节也最能表达真情,抓住事物的细节往往使形象更加丰满。如鲁迅的《风筝》通过对小弟观看天空风筝的神态、动作的细腻刻画,表现了小弟对风筝的酷爱。 二、用心体悟生活。要善于从日常平凡细小的事件中,体悟出深

刻的思想意义,揭示出生活的真谛,反映出事件的本质,给人以深刻的启示和教育。 三、巧用写作手法。可以仿《散步》,以小见大;可以仿《秋天的怀念》,借景抒情;可以仿《金色花》,并列组材。 【习作选登】 那一天,我与色彩世界相遇 阳光明媚,云淡风清,今天是个好日子。伫立雪白的画纸前,我一手拿着调色盘,一手紧握画笔,额头上沁出汗来。我偷偷瞄了瞄前方的评委,心中更是紧张,恍惚回到了那一日。 记得我六岁那年的一天,我被妈妈拉着,来到一个学画的地方。一位年轻的阿姨迎上来,然后在空旷的大厅里与妈妈说起话来。我感到百无聊赖,便偷偷地跑了出去,顺着一条两边挂满画的走廊向前走,忽然发现前方有一个房间。我轻轻地打开门,抬头的瞬间,被惊呆了。 那是怎样的一个场景?巨大的画纸就在眼前,上面的火红如一团烈火,热烈奔放。不同的红色翻涌在眼前。是的,那是一只巨大的凤凰,深红色的翎毛,绝艳的尾羽,点缀上点点金黄,尽显鸟中之王的优雅与高贵。我被这惊艳的画面摄住了灵魂,有那么一瞬间,我甚至以为它是真的。我颤巍巍地伸出手,摸了摸画纸,上面已凝固的颜料形成一片片凸起。我心想:这是所谓的涂鸦吗?从内心深处翻涌出的念头充满了整个大脑:我要接近这个世界,我也要这样绘画,我也要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