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第四章人体内物质的运输复习教案(6期)

第四章人体内物质的运输复习教案(6期)

第四章人体内物质的运输复习教案(6期)
第四章人体内物质的运输复习教案(6期)

复习课九:血液和血管

考纲定向考点实要

(1)、血液的成分和各自的主要功能。

(2)、能够能够分辨三种血管,了解血管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关系。

(3)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有关血液问题的能力。能分辨静脉和动脉血管。

练习1:

血浆成分:主要成分是水,还有它养料和废物

功能:、。

血细胞:三种血细胞的比较

名称形态结构数量主要功能

红细胞(含血红蛋白)

的圆饼

状,细

胞核

白细胞

比红细

胞,

细胞核

病菌。

血小板

个体最,

形状,细

胞核

释放

有关的物质。

血管

类型血流方向结构特点

管壁

性管腔

血流

速度

动脉大

静脉小

毛细

血管

2.在盛有新鲜血液的试管中加入少量柠檬酸钠,静止一段时间后,上层呈淡黄色半透明的液体是( )

A.红细胞

B.血清

C.血小板

D.血浆

3.具有吞噬细菌功能的血细胞是( )

A.血浆

B.红细胞

C.血小板

D.白细胞

4.下列含有血红蛋白的是( )

A.血浆

B.红细胞

C.白细胞

D.血小板

5.血液的成分中具有止血作用的是( )

A.红细胞

B.血浆

C.白细胞

D.血小板

6.动脉是指()

A.由心脏发出的血管

B.运输动脉血的血管

C.将身体各部分的血送回到心脏的血管

D.将血液从心脏送到身体各部分去的血管

7.保证人体内的血液能按一定方向循环流动的因素是()

A.房室瓣

B.动脉瓣

C.静脉瓣

D.以上三项都是

8.把动脉血送回心脏的血管是()

A.主动脉

B.腔静脉

C.肺静脉

D.肺动脉

9、观察人血的永久涂片时,可以看见的是()

A.红细胞和血小板

B.白细胞和血小板

C.血小板

D.红细胞和白细胞

10、血红蛋白的特性是()

A.易与氧结合,也易与氧分离

B.不易与氧结合,也不易与氧分离

C.易与氧结合,不易与氧分离

D.不易与氧结合,易与氧分离

11、铁是合成下列哪种物质时不可缺少的原料()

A胆汁B血浆蛋白C血红蛋白D组成人体细胞的蛋白质

12、小亮经血液检查,发现他的红细胞个数偏少。小亮可能得的病症()

A.贫血

B.遗传病

C.扁桃体发炎

D.缺钙

13、某人感冒发烧,体内有炎症,血液中数目增多的是()

A.血红蛋白

B.红细胞

C.白细胞

D.血小板

14、血液是红色的,它与血液中的什么细胞有关?()

A.红细胞

B.白细胞

C.血小板

D.血浆

15、贫血是指()

A、人体内的血量过少

B.血液中的营养物质过少

C.血液中的白细胞或血小板数量过少

D.血液中的红细胞数量过少,或者红细胞中的血红蛋白的含量过少。

16、静脉的作用是收集血液返回心脏,下列静脉的特点中与防止血液倒流相

适应的结构特点主要是()

A.与心脏相通

B.管壁薄而弹性小

C.管腔大,其内表面有静脉瓣

D.与动脉伴行

17、某人不小心手被刀割伤,流血一直不易被止住。他可能是血液中什么成

分缺少?()

A.血浆B.红细胞C.白细胞D.血小板

18、临床上常用骨髓穿刺抽取红骨髓来做血液疾病的诊断,这是因为

毛概2018版第四章教案

一、基本线索 中心内容是毛泽东思想科学体系中的社会主义建设理论。主要阐述以毛泽东为首的第一代党的中央领导集体,在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围绕着在中国如何建设社会主义进行的理论探索;同时以苏联经验为借鉴,结合中国自己的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制定了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建设的正确的方针政策。 二、主要内容 (一)以苏联经验为借鉴,探索中国自己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1、以苏为鉴,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建设实际相结合的开始 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进程。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找到了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和社会主义改造的道路,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在大规模的社会主义建设开始的时候,毛泽东又率领全党以苏联经验为借鉴,探索中国自己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向全党提出了进行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实际第二次结合的伟大任务。 2、探索中国自己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艰辛历程 毛泽东率领全党以苏联经验为借鉴,探索中国自己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经历了艰难曲折的历程。1956年和1957年,毛泽东发表的《论十大关系》、《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以及中共八大提出的许多重要思想,都对探索中国自己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具有重大意义。但是,从1957年下半年开始,党和毛泽东在指导思想上出现了正确与错误两个发展趋向 (1)探索中国自己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期取得的积极成果

一是1956年4月,毛泽东发表了《论十大关系》的重要讲话,提出了要“把国内外一切积极因素调动起来,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的社会主义建设的基本方针;阐述了如何正确处理中国社会主义建设中在经济、政治、外交和社会生活等十个方面关系的问题。 二是1956年9月,中国八大正确分析了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后国内形势和主要矛盾的变化,提出了党在今后一个时期的中心任务;总结了执行第一个五年计划的经验,制定了既反保守又反冒进即在综合平衡中稳步前进的经济建设方针;着重提出了加强执政党建设的问题。 三是1957年2月,毛泽东发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的矛盾问题》的重要讲话,提出了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学说和社会主义社会的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学说;并将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作为国家政治生活的主题提到了全党和全国人民面前。 (2)1957年以后,党和毛泽东在指导思想上出现了两个发展趋向 一个是正确和比较正确的发展趋向,主要是指在探索中形成的一系列正确的和比较正确的理论观点和方针政策,积累的一些正确的和比较正确的经验。这些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不仅在当时指引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辉煌的成就,而且对今天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仍然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一个是错误的发展趋向,主要是指在探索过程中形成的一些错误的理论观点、政策思想和实践经验。例如,以阶级斗争为纲的思想;经济建设中急于求成、违背经济规律的做法以及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的理论等。这些错误的东西,既违背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又脱离了中国的实际。因此,不属于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体系。

物理第四章 光现象单元练习题

物理第四章光现象单元练习题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单选题 1 . 下列关于光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有时对着墙壁按遥控器键也能控制电视机,这是因为紫外线发生了反射 B.斜插入盛水的玻璃杯中的筷子,看上去好像在水面处折射了,这是光的反射现象C.看到物体成的虚像时,并没有光线射入我们的眼睛 D.透过书桌上的玻璃板看玻璃板下面的字,是光的折射现象,看到的字是虚像 2 . 下图列出的我们能够看到的现象中,属于光的折射现象的是 A.从后视镜中看车后景物 B.铅笔好像在水面处折断了 C.树荫下形成圆形光斑 D.桥在水中的倒影 3 . 某同学站在平面镜前照镜子,她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是

A.比她大的实像B.比她小的实像C.比她小的虚像D.与她等大的虚像 4 . 小芳家住在一高层电梯楼上,她从超市购物回来乘电梯上楼到家中,电梯匀速上升时,手对购物袋的拉力为F1 ,电梯停在她家所在的楼层时,手对购物袋的拉力为F2 ,关于F1、F2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F1>F2 B.F1<F2 C.F1=F2 D.F1≥F2 5 . 如图所示的光学现象中,与其他三个原理不同的是() A.潭清疑水浅 B.铅笔弯折 C.看到的鱼在实际鱼的上方 D.手影游戏 6 . 关于下图中光学现象的描述或解释正确的是()

A.甲图中小孔成的是倒立的虚像 B.乙图中凹透镜可以矫正远视眼 C.丙图中水中的筷子弯折是光的折射现象 D.丁图中漫反射不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7 . 下列成语与其物理知识相符的是 A.杯弓蛇影——光的折射B.井底之蛙——光的反射 C.猴子捞月——光的折射D.凿壁偷光——光的直线传播 二、填空题 8 . 乐乐学习了物理,在生活中发现很多现象都蕴含了物理知识.①学校保安利用遥控器打开学校大门利用了__________;②倒车雷达利用了__________;③手机WiFi上网利用了________;④医院用的消毒灯利用了__________;(选填“超声波”“电磁波” “红外线”“紫外线”) 9 . 如图所示,在“探究光的反射规律”实验中,改变入射光的方向,使入射角变大,则反射角变___(大/小); 以ON为轴将硬纸板的右半面向后旋转,在硬纸板上__(能/不能)观察到反射光. 10 . 某实验小组在探究光的折射规律时,将光从空气分别射入水和玻璃,测得数据如下表: 分析表格中的数据,你能得出一些规律。请写出一条:__________________ 11 . 如图是某种蝴蝶翅膀的局部放大图,这种蝴蝶的翅膀在阳光的照射下;从不同的角度观察会呈现各处各

数学七年级下册第四章《多项式》复习教案(湘教版)

第4章 多项式 小 结 与 复 习 教学目标: 1、能较熟练地理解本章所学的公式及运算法则 2、能熟练地进行多项式的计算。 教学重点:正确选择运算法则和乘法公式进行运算。 教学难点:综合运用所学计算法则及计算公式。 教学方法:范例分析、归纳总结。 教学过程: 一、 各知识点复习 1、 整式包括单项式和多项式。 2、求多项式的和与差,解题的几个步骤:一是写出和或差的运算式;二是去括号;三是找出同类项,将它们放在一起;四是合并同类项。 3、多项式的排列(按某一个字母降幂、升幂排列)。 4、同底数幂相乘:a m ·a n =a m+n (m 、n 都是正整数) 语言叙述:同底数幂相乘,底数不变,指数相乘。 5、幂的乘方:(a m )n ==a mn (m 、n 为正整数) 语言叙述:幂的乘方,底数不变,指数相乘。 6、积的乘方:n n n b a ab ?=)( (n 为正整数) 文字叙述:积的乘方等于把各个因式分别乘方,再把所得的幂相乘。 7、单项式的乘法法则: 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单项式相乘,把系数相乘,同底数幂的底数不变指数相加。(对于只在一个单项式里含有的字母,则连同它的指数作为积的一个因式) 8、单项式与多项式相乘的法则:即利用乘法的分配律 a(b+c)=ab+ac 9、多项式与多项式相乘:(m+n)(a+b)= a(m+n)+b(m+n)=(am+an+bm+bn) 多项式与多项式相乘,先用一个多项式的每一项乘以另一个多项式的每一项,再把所得的积相加。 10、二项式的乘积:))((b x a x ++ =ab ax bx x +++2=ab x b a x +++)(2 11、平方差公式: ()()22b a b a b a -=-+

八年级物理《第四章 光现象》复习课教案新部编本(徐徐)最后修改

教师学科教案[ 20 – 20 学年度第__学期] 任教学科:_____________ 任教年级:_____________ 任教老师:_____________ xx市实验学校

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第四章光现象》复习课教学设计 武汉实验外国语学校徐英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知道光沿直线传播的条件及光速. 3.理解光的反射定律. 4.知道平面镜成像特点及应用. 5.知道光的折射定律. 二、过程与方法 培养学生综合的能力,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要抱着实事求是的态度,通过实验,探究所学知识的内在规律. ●教学重点 1.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 2.光的反射定律和平面镜成像的规律. 3.光的折射定律. ●教学难点 1.光学知识的实际应用. 2.运用光学知识完成光路图. ●教学方法 归纳法、问答法、讲练法. ●教学用具 投影片、投影仪. ●课时安排 1课时 [设计意图] 本节课主要复习光的直线传播的规律和光的反射定律及折射定律,主要根据学生的作业情况,发现本章内容中掌握的情况,有针对性地进行处理。在复习过程中结合实物的探究活动过程的重现,使学生能够在良好的情境中自主复习。

二、新课教学 (一)光的直线传播 [师]光沿直线传播的条件是什么呢? [生]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 [师]哪些现象说明光沿直线传播? [生]小孔成像、影子的形成、日月食的形成、激光准直都说明光是沿直线传播的. [师]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多大? [生]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最大,为3×108 m/s.

[投影片出示例题] [例3]一条光线投射到和它垂直的平面镜上, 如图所示,要想使反射光线跟入射光线成直角, 镜面应旋转多少度角? 解析:此题中镜面可向任意方向旋转,所得 结果都一样,因此可选取任意一种转动方式来解 此题. ①由题意作出反射光线OB,使OB⊥OA. ②由反射定律知,∠AOB的角平分线ON即 为法线. ③因为法线垂直于镜面,所以可作出平面镜位置,如图 所示. ④平面镜转动的角度: ∠BOM′=∠M′ON-∠BON=90°-45°=45° 可见,当入射光线不变,镜面绕入射点旋转一个角度时, 反射光线偏转的角度等于两部的镜面旋转的角度. [例4]一平面镜竖直地挂在墙上,A、B、C三物体放在镜 子前面,人眼的位置如图所示固定不动,则人通过平面镜可以看到 A.A和B的像 B.B和C的像 C.只看见B的像 D.A、B、C的像都能看到 解析:人眼能看到物体的像的条件是:从物体发出(或反射)的光线经 镜面反射后能到达人眼中.当镜子和人眼的相对位置确定后,人眼所能看到的 反射光线就被限制在入射到镜子边缘后,反射光线能到达人眼的范围之内, 如图所示的光线Ⅰ和Ⅱ所夹部分的范围内人眼只能观察到物体A和B的像, 不能观察到C的像.答案A正确. [例5]如图甲所示,从发光点S发出的一条光线经镜面MN反射后恰好 过A点,画出这条光线. 解析:根据平面镜成像的规律.首先根据对称法作出S点关于镜 面MN的对称点S′,通过A点的反射光线反向延长必过S′, 连接A、S′交镜于镜面于O点,OA即为反射光线,SO即为 入射光线,如图乙所示. [例6]如右图所示,在平面镜前有一物体AB,画出物体在平 面镜中所成的像. 平面镜成像的光路图作法 学生 练习 学生讨论 与交流 甲乙

毛概第四章的教案

第四章社会主义改造理论 第一节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 一、新民主主义社会是一个过渡性的社会: 1、新民主主义社会不是一个独立的社会形态,而是由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转变的过渡性的社会形态。 2、新民主主义社会存在五种经济成分。①社会主义性质的国营经济, ②半社会主义性质合作社经济,③农民和手工业的个体经济④私人资本主义经济,⑤国家资本主义经济。 3、新民主主义社会的阶级构成。主要表现为三种基本的阶级力量: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和其他小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 由于社会主义的因素在政治上和经济上都处于领导地位并起着决定作用,因此,新民主主义社会属于社会主义的体系,并必然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 二、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 1、过渡时期总路线的提出 1949年党的七届二中全会提出,使中国“稳步地由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由新民主主义国家转变为社会主义国家”的思想。1953年6月毛泽东在中央政治局会议上正式提出了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同年12月形成关于总路线的完整的表述:“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这是一个过渡时期。党在这个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是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2、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内容 这条总路线的内容被概括为“一化三改”。 “一化”即社会主义工业化;“三改”即对个体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它们之间相互联系,不可分离,可以比喻为鸟的“主体”和“两翼”。“一化”是“主体”,“三改”是“两翼”,两者相互促进,相互相成。这是一条社会主义建设和社会主义改造同时并举的路线,体现了社会主义工业化和社会主义改造的紧密结合,体现了解放生产力与发展生产力、变革生产关系与发展生产力的有机统一。 3、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反映了历史的必然性: 第一,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是国家独立和富强的必然要求。 第二,为了实现工业化必须对个体经济和私营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因为随着大规模经济建设的开展,个体经济和私营资本主义工商业愈来愈不适应国家工业化的需要。一方面,分散而脆弱的个体经济难以适应工业化对粮食和工业原料迅速增长的需要,无力为国家工业化积累资金和扩大工业品的市场。另一方面,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不仅资本比重小,而且缺乏重工业的基础,依靠它本身的力量无法有力地推进工业化的发展。 4、党在过渡时期总路线实现的可能性: 第一,新中国成立后,随着各项民主改革的完成和国民经济的迅速恢复,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威信空前提高,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得到进一步的巩固和加强;国家已经有了相当强大、迅速发展的社会主义性质的国营经济,并且在建国初期的条件下,相对于其他经济成分表现出巨大的优越性。经过1949年到1952年的三年奋斗,我们已经掌握了重要的

(完整word版)最新人教版初中物理第四章《光现象》知识点大全,推荐文档

知识点1:光源和光的直线传播 1.光源:能发光的物体。光源可分为自然光源、人造光源。 2.光的传播规律:光在同种、均匀、透明介质中沿直线传播。 3.光线:为了表示光的传播情况,我们用一条带箭头的直线表示光的传播径迹和方向,这样的直线叫做光线。光线是研究光的传播的理想化模型。 4:光沿直线传播的现象和应用: (1)影子的形成:光在传播过程中,遇到不透明的物体,由于光是沿直线传播的,所以在不透光的物体后面,光照射不到,形成了黑暗的部分就是影子。 (2)日食、月食的成因:当月球运行到太阳和地球中间时,并且三球在一条直线上,太阳光沿直线传播过程中,被不透明的月球挡住,月球的黑影落在地球上,就形成了日食。 当地球运行到太阳和月球中间时,太阳光被不透明的地球挡住,地球的影落在月球上,就形成了月食。 (3)小孔成像:成倒立的实像,像的大小与孔的形状无关,像的大小决定于物体到小孔的距离与光屏到小孔的距离的大小关系。 (4)激光准直、排队看齐等。 5.光速: (1)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3×108 m/s。 (2)光在其他各种介质中的速度都比在真空中的小。 (3)光在空气中的速度可认为是3×108 m/s。 知识点2:光的反射 1.概念:光射到物体的表面的时候,有一部分光会被物体反射回去,这种现象就是光的反射。我们能够看到不发光的物体,是因为物体反射的光进入了我们的眼睛。 2.光的反射定律:在光的反射现象中,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内;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法线的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法线居中、两角相等、三线共面)。 3.类型:镜面反射和漫反射。物体表面光滑时产生镜面反射;物体表面粗糙时,发生漫反射。二者都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4.说明: (1)反射定律的第三条反射角等于入射角,不能说入射角等于反射角,因为先有入射,后有反射;入射在前,反射在后;入射是因,反射是果。 (2)在反射时,光路是可逆的。 (3)当垂直入射时,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三线合一。 知识点3:平面镜成像 1.原理:物体发出(或发射)的光射到镜面上发生发射后,由反射光线的延长线在镜面后相交而形成的像。 2.特点: (1)像和物体的大小相等。 (2)像和物体到镜面的距离相等。 (3)像和物体的连线垂直于镜面。 3.应用: (1)利用平面镜可以改变光的传播方向,起到控制光路的作用。例如:潜望镜。 (2)利用平面镜成像可以进行观察,比如瑜伽馆的镜子,平时化妆等。 知识点4:球面镜 1.概念:反射面是球面的一部分的镜子叫做球面镜。 2.分类:凹面镜、凸面镜。

第四章中国的经济发展复习教案

初二地理教案 课题:中国的自然资源(复习课) 复习重点: 1.我国主要的铁路运输线。 2.学会根据需要合理地选择交通运输方式。 3.农业的地域分布。 4.能够举例说明因地制宜发展农业。 5.我国四大工业基地的位置及地位。 一、复习难点: 1.不同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 2.不同地方适宜发展不同农业部门的原因。 3.不同工业密集区形成的主导因素。 二、复习过程: 【知识梳理】 (一)逐渐完善的交通运输网 1.现代交通运输方式: 公路、水路、铁路、航空等。 2.我国交通网分布状况: 东部稠密、西部稀疏 3.通过实例说明不同交通运输方式的选择: ①一吨活鱼从洪泽湖水产批发市场运到淮安市区,选择什么交通方式?公路 ②10万吨大米从武汉运往上海呢?水路 ③送几百千克葡萄到市场出售呢?公路 ④2009年4月份,美国的一位华裔急需移植骨髓,中国的一位志愿者捐献了与她相配的骨髓,骨髓必须在48小时之内送到美国,选择什么交通方式?航空 ⑤有一个人打算从石家庄到香港旅行,选择比较经济的交通方式?铁路 ⑥有人准备从重庆到武汉旅游并游览三峡景观?水路 ⑦10万吨大米从北京运往广州?铁路 (二)因地制宜发展农业 1.农业包括的部门和地位: 包括:种植业、林业、渔业和畜牧业; 地位: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

2.我国畜牧业主要分布的地区: 西部半干旱地区 3.我国林业主要分布的地区: 东北、西南和东南(人工林)的湿润山区。 4.我国南方和北方种植业的差别: 南稻北麦,南油菜北花生,南甘北甜 (三)工业的发展与分布 1.工业地位: 国民经济主导产业 2.我国工业主要分布; 我国工业主要沿铁路、沿河、沿海分布。 3.下图中①②③④分别代表的工业区: ①辽中南;②京津唐 ③沪宁杭(长三角);④珠江三角洲 4.我国建立最早的高新技术产业区: 北京中关村(高技术产业目前贡献大) 5.我国技术产业的分特点: 多依附于大城市,呈大分散、小集中格局。 【归纳总结】 这一章我们学的是三大产业。希望同学们学习之后,能够结合生活实际,对我国的不同产业部门有发展向家长和社会提宝贵意见。 【巩固拓展】 (一)填空题。 1.在各种各种交通运输线中,是我国最重要的运输方式。纵横交错的铁路线构成全国交通运输网的。人们形象地把交通运输比喻为。 2.农业的重要性:农业是国民经济的产业。 3.草地适宜发展业;山地适宜发展业;地形平坦、土壤肥沃的广大平原地区适宜发展业。 4.工业是国民经济的产业。是国家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也是国家经济自主、政治独立、国防现代化的根本保证。 5.是我国最早建立的高新技术开发区。 6.我国高新技术产业起步,但发展。多依附于,呈现、的分布特点。

光现象复习课教案

中考物理光现象复习课教案 (一) [设计意图] 本节课在引导学生复习关于光的一些基础知识,通过讨论人眼能够看到自然界中的各种各样的物体的原因分析,体会到光现象的一些基本知识点,如光的色彩与物体的颜色,了解人眼看不见的红外线与紫外线的特点和作用。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学会整理本章的知识框架,复习关于光现象的基础知识。 理解物理上的影和像的含义,理解实像与虚像的判断方法。 了解光的热效应,直到光的色彩和颜色的基础知识,了解红外线与紫外线在实际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过程与方法 通过学生梳理归纳本章的知识框架,让学生在复习交流的过程中达到基础知识的复习要求。 在相互讨论与复习过程中,形成对光的一些基础知识的认识,并能加以辨别和运用来解释一些简单的现象。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复习过程中要让学生积极投入到活动的情境中, [教学重点和难点] 光现象的基础知识复习与运用 [教具和学具] 光源、投影仪、三棱镜、三色玻璃纸、硬纸板等 [课前准备] 请同学在课前把中考指导书上的知识框架整理好,能够自己整理归纳知识点。把“学法指导”部分的6个问题预习一下,相互之间进行讨论与交流,把不理解的部分整理出来, [教学过程] 教学阶 段与时 间分配 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点评 复习整理知识框架(10分钟)请同学们根据自己的预习情 况,整理本章的知识框架,说 一说,你知道光现象的哪些知 识点? 学生活动:利用实物投 影仪把学生的整理结 果展示出来。 学生相互之间 进行本章主要 知识点的归纳 和整理,没有 整理出来的, 引导学生相互 补充。

让学生的预习情况得到认可。 二、课堂教学(20分钟) 同学们关于光学的知识 作了很好的总结与归纳,在同 学们归纳的知识框架中的每 一个知识点还有很多基本知 识点。下面我们一起来复习光 的基础知识。 问题:我们为什么能够看 到生活中五颜六色的各种各 样的物体? 我们的生活是彩色的,但 太阳光是白色的,如何让我们 看到彩色的光呢? 实验:光的色散现象 介绍光的三原色。 通过实验演示复习色光 的混合。 问题:透明与不透明物体 的颜色是如何判断的? 问题:不透明的物体颜色 是丰富多彩的? 复习颜料的三原色和颜 料的混合 问题:光遇到不透明的物 体就会形成影子,但我们学过 光学元件还可以成像,那么影 和像的含义各是什么呢? 从科学意义上把影与像区分 开来.影通常是指不透光的物体 在光源的照射下,在物体后面留 下的一个暗区称为影,影的边缘 学生讨论与交流, 学生:通过光的色 散试验,再次认识太阳 光是复色光,是由其中 七种单色光组成的。 学生讨论与交流 学生复习:互问互 答互评。 实验演示 色光的混合可 以借助普通的 投影仪作为光 源和两块硬纸 板(中间开一 4cm×4cm的 孔)来实现。

学前教育学第四章教案

学前教育学第四章教案 一、课题:学前教育学第四章——学前教育与儿童发展 二、本章教学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次内容的教学,让学生掌握学前教育对儿童的影响探讨学前教育对儿童发展的价值,特别是关键期对于学前儿童的重要性;在这个基础上探讨学前教育的发展目标和学前教育应坚持的原则。通过教学让学生掌握学前教育目标的类型以及特点以及学前教育的原则,重点理解游戏作为儿童基本活动的重要性。 三、课型:新授课 四、教学内容与考核要求 第一节、学前教育价值 1、儿童受教育的可能性(领会) 2、儿童发展的特点(记识) 3、儿童发展的两种观点(应用) 4、儿童发展的关键期(应用) 5、学前教育的价值(领会) 第二节、学前教育目标 1、学前教育目标(领会) 2、学前教育目标的功能(领会) 3、学前教育目标类型及特点(应用) 第三节、学前教育的原则 1、坚持儿童本位(应用) 2、促进儿童全面发展(应用) 3、培养儿童的个性化(应用) 4、重视游戏在学前期的重要性(应用) 五、教学重点 本章主要探讨学前教育对儿童发展的价值、学前教育目标和学前教育应坚持的原则。在本章中重点掌握儿童发展的特点、儿童发展中的关键期、学前教育的目标类型以及坚持个性化、游戏的教育原则。通过本章的内容的学习,学生应该领会并内化为自己的行为准则,学会在实践中运用。 六、板书设计 见PPT 七、教学过程 ★导入:从谚语:“三岁看小七岁看老”导入学前教育对孩子成长的价值,同时这句谚语中也包含了关键期的内容。另一方面在本章的学习中学生也可以明白该句谚语的合理性。以这句谚语导入本章节的教学内容。 ★第一节、学前教育价值 一、儿童受教育的可能性 1、生理基础:人的大脑 人和动物的本质区别在于人会使用工具,会劳动,这一切都依赖于人的大脑的复杂性。

第四章--光现象知识点归纳

八年级物理专第四章 光现象 1、光源 2、光的直线传播 重点掌握以下三点: (1)光的直线传播的条件:同一种均匀介质。光只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才能沿直线传播,如果介质不均匀,即使在同一种介质中,光的传播路线也会发生弯曲。如地球周围的大气层是不均匀的,海拔越高,空气越稀薄,太阳光进入大气层后,传播方向就会发生弯曲,早晨当太阳还在地平线以下时,我们就看见它了。 (2)光线:表示光的传播径迹和方向的直线叫光线,一般用一根带箭头的线段表示。光线并不是真实存在的,而是为非作歹形象、直观的表示光的传播路线和方向,方便研究光学现象而假设虚构的,是一种理想化的物理模型。 (3)、常见的现象: ① 激光准直。 ②影子的形成:光在传播过程中,遇到不透明的物体,在物体的后面形成黑色区域即影子。 ③日食月食的形成:当地球 在中间时可形成月食。 如图:在月球后1的位置可看到日全食,在2的位置看到 日偏食,在3的位置看到日环食。 ④ 小孔成像:小孔成像实验早在《墨经》中就有记载小孔成像成 倒立的实像,其像的形状与孔的形状无 关。 3、光速 光是宇宙中最快的使者,在真空中的速度C=3×108m/s=3×105km/s 。光在其它介质中的传播速度比在真空中的速度小,在水中的速度约为真空中光速的3/4,在玻璃中速度为真空中速度的2/3 。 规律总结:光能在真空中传播,而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4、光的反射现象 1、定义:光从一种介质射向另一种介质表面时,一部分光被反射回原来介质的现象叫光的反射。

2、概念: 入射点:入射光线与反射面的交点 入射光线:射向反射面的光线 反射光线:从反射面反射出去的光线 法线:经过入射点所做的反射面的垂线 入射角:入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 反射角:反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 误区警示: ①入射光线的反射光线是有方向的,当用字母表示时,应沿光线的传播方向叙述字母,如入射光线为AO,反射光线为OB。 ②法线是为了科学准确地描述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位置而引入的一条“辅助线”,本身并没有具体的物理意义。 ③反射角与入射角都是光线与法线的夹角,不是与反射面的夹角。 3、光的反射定律: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上,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于法线的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光的反射过程中光路是可逆的。 关于该定律的几点拓展: A.当入射光线垂直射向平面镜时,反射光线沿原路返回,反射光线、入射光线与法线重合,即三线合一。此时,入射角、反射角均为0度。 B.光路可逆原理 误区警示:反射角和入射角的逻辑关系:因为先有入射光线,然后才有反射光线;同样的道理,先有入射角,然后才有反射角,也就是说,入射光线决定反射光线,入射角的大小决定反射角的大小,所以,在光的反射定律中,我们不能说入射角等于反射角,只能说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4、分类: ⑴镜面反射: 定义:射到物面上的平行光反射后仍然平行 条件:反射面平滑。 应用:迎着太阳看平静的水面,特别亮。黑板“反光”等,都是因为发生了镜面反射⑵漫反射: 定义:射到物面上的平行光反射后向着不同的方向,每条光线遵守光的反射定律。 条件:反射面凹凸不平。 应用:能从各个方向看到本身不发光的物体,是由于光射到物体上发生漫反射的缘故。 学习光的反射定律时,要注意入射光线和反射光线的因果关系。回答问题时,不要说成“入射角等于反射角”。因为先有入射角后有反射角,反射角由入射角决定,所以应该说:“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图中i是入射角,r是反射角,∠r=∠i。还要注意到在反射时光路是可逆的。任何一条光线都遵守反射定律,即使在发生漫反射时,每一条光线还是遵守反射定律的。 5、平面镜成像 (1)平面镜: 1、成像特点: ①物体在平面镜里所成的像是虚像。 ②像、物到镜面的距离相等。

教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四章在光的世界里复习教案邢进文

【同步教育信息】一. 本周教学内容: 第四章在光的世界里复习教案 二. 重点、难点: 1. 理解光沿直线传播及其应用 2. 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和原因 3. 光的反射规律 4. 了解光的折射现象 5. 理解凸透镜成像规律 6. 虚像的概念 三. 知识点分析 光的直线传播 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 光线:一种形象地表示光沿直线传播的方法光沿直线传播的应用 激光准直 排队 瞄准时三点成一线 木工师傅单眼调线 利用光沿直线传播解释现象 影子的形成 小孔成像 日食和月食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光的反射 光的反射定律 三线共面 分居两侧 两角相等 两种反射 镜面反射 漫反射 平面镜成像 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平面镜成像的原理 平面镜成像的作图 平面镜的应用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凸透镜成像规律 凸透镜成像: 实像总是倒立的,像与物分居透镜的两侧,虚像总是正立的,虚像和物在透镜的同侧;二倍焦距是成缩小和放大实像的分界点,焦点处是成实像和虚像的分界点;当物体向凸透镜移动时,像也移动,物和像移动的方向总是相同的。 神奇的眼睛 人眼的视物原理近视眼及其矫正远视眼及其矫正? ? ? ? ? 透过透镜看世界 放大镜 显微镜 望远镜 照相机和幻灯机? ? ? ? ? ? ? 【典型例题】 例1. 在一块方形纸板的中心挖正方形小孔,把这块有方孔的纸板对准阳光,当纸板和地

面相距一定距离时,在地面上能观察到一方形黑影,你还会发现方形黑影的中心有一个圆亮斑, 请你回答以下几个问题: (1)地面上出现的方形阴影是____________的影子,是____________造成的现象。 (2)阴影中心的圆亮斑是什么? (3)如果在日偏食或日环食时观察该现象,地面上应出现的图案是什么样的? (4)夏天在林中散步时,我们会看到地面上呈现很多的圆亮斑,请问树叶间的缝隙一定是圆的吗? 解析:地面上的方形阴影是纸板挡住太阳光形成的,而阴影中心的圆亮斑是方孔所透过的太阳光的光线所造成的太阳的实像。这里的方孔实际上起到的作用就是小孔成像中的小孔,而地面就好像是承接像的光屏。方形阴影和圆亮斑实际都是光沿直线传播造成的。 在日偏食和日环食时观察,方形纸板后仍然会出现方形的阴影,但由于太阳有一部分被月亮挡住不能向地球发光,所以此时所出现的光斑不应是圆亮斑而应当是有一部分缺少的圆亮斑(日偏食)或圆环形的圆亮斑(日环食)。 在小孔成像时,只要孔相对而言足够小,就可以成像。小孔成像时,像和物体总是一样的,跟小孔的形状没有任何关系,所以此时小孔的缝隙没有任何要求。 正确答案:(1)纸板光沿直线传播 (2)阴影中心的圆斑是太阳光通过方形小孔所成的太阳的实像。 (3)日偏食应出现的是方形阴影的中心有一块带圆形缺口的圆亮斑;在日环食时出现的现象应当是方形阴影的中心有一个圆环形的亮斑。 (4)树叶的缝隙大多是不规则的。 考点分析:考查利用光的直线传播知识来解释生活中和自然中的一些重要现象。 例2. 下图中,两块平面镜互相垂直放置,入射光线AO与平面镜M1的夹角是50°,问此光线在平面镜M2上的反射角是多少? 解析:本题中光线发生两次反射,关键是根据反射定律画出光的传播方向,再根据几何知识求出反射角的大小,过入射点O作法线ON,得入射角∠AON=40°,根据反射定律,反射角也是40°。由此可画出反射光线,用同样的方法再画出平面镜M2上的反射光线,两次反射的光路图见下图。

八年级物理第四章光现象知识点总结

第四章光现象 知识点一:光源 1、能发光的物体叫做光源。 光源可分为天然光源(水母、太阳),人造光源(灯泡、火把); 月亮、钻石、镜子、影幕不是光源。 知识点二:光的直线传播 1、光沿直线传播的条件 ①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 如果介质是不同种或不均匀的,光线将会发生弯曲。例如:早晨太阳还在地平线以下时,我们就看到了它,就是因为大气层不均匀,靠近地面附近大气稠密,越到高空越稀薄,不均匀的大气层使光线变弯了,如图所示。 ②能传播光的介质必须是透明的,如水、玻璃、空气等。 2、光线——常用一条带有箭头的直线表示光的径迹和方向;(是理想化物理模型,非真实存在) 3、光的直线传播的有关现象 (1)小孔成像:像的形状只跟物体的形状相似,与小孔的形状无关,像是倒立的实像(树阴下的光斑是太阳的像)。实像:由实际光线会聚而成的像。 a.小孔成像的条件:孔的大小必须远远小于孔到发光的距离及孔到光屏的距离。 b.像的大小与发光体到孔的距离和像到孔的距离有关,发光体到小孔的距离不变,光屏远离小孔,实像增大;光屏靠近小孔,实像减小;光屏到小孔的距离不变,发光体远离小孔,实像减小;发光体靠近小孔,实像增大。 △当物体到小孔的距离大于光屏到小孔的距离时,成缩小的像。

△当物体到小孔的距离小于光屏到小孔的距离时,成放大的像。 △当物体到小也孔的距离等于光屏到小孔的距离时,成等大的像。 (2)取得直线:激光准直(挖隧道定向);整队集合;射击瞄准; (3)限制视线:坐井观天、一叶障目; (4)影子的形成:影子(光在传播过程中,遇到不透明的物体,在物体的后面形成阴暗区域即影子)。;日食(太阳—月球—地球)、月食(月球—太阳—地球)如图:在月球后1的位置可看到日全食,在2的位置看到日偏食,在3的位置看到日环食。 影子小孔成像 不同点“影子”是光不能到达的地方,形成的“小孔成像”是由光的直线传播形成 1 2 3

七年级地理上册 第四章 居民与聚落期末复习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

第四章居民与聚落期末复习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理解世界人口增长、分布的特点及世界三大人种的特点和分布。 2.知道世界主要的语言、三大宗教 3.知道聚落的类型。 能力目标 1.运用地图、资料,说出世界人口分布状况,以及世界人种的分布。 2. 运用地图说出世界主要语言的分布地区。 3.运用图片描述乡村聚落、城市聚落的景观差异。 德育目标 1.通过对世界三大人种特点的了解,让学生树立正确的种族平等思想。 2、通过学习,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尊重其他语言。 3、懂得保护世界文化遗产的意义。 教学重点 1.人口增长和分布特点。 2. 世界主要语言和宗教及其主要分布地区。 3. 乡村聚落、城市聚落的景观区别。 教学难点 1.人口自然增长率、人口密度的概念。 2.形成世界主要语言和宗教分布的空间观念。 3. 聚落与自然环境、人类活动的关系。 教学内容 一、填空题 1、1999年10月12日,世界人口总数已达亿。 2、人口增长的速度,是由出生率和死亡率决定的。人口自然增长率等 于减去。 3、人口密度一般是指平均内居住的人口数。 4、世界人口稠密地区:亚洲的和、欧洲以及东部等中纬度近海的

地区。 5、人口数量过多、人口数量增长过快对、和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6、人口的增长应该与、的发展相适应,与、相协调。 7、根据人类方面的特征,人类可以分为、和三个主要人种。 8、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工具。人们借助语言和人类文明的成果。语言是的重要特征之一。 9、世界上的三大宗教是指、、。 二、单项选择题 1、世界人口从1830年的10亿到1999年的60亿,人口每增加10亿,所需的时间() A、越来越长 B、越来越短 C、基本不变 D、先短后长 2、某地区在一年中平均每1000人当中,出生并成活20个婴儿,死亡8人,该地区的人口自然增长率为() A、20‰ B、8‰ C、12‰ D、12% 3、下列关于人口增长速度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 A、非洲人口的自然增长率最高,欧洲次之 B、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的人口增长速度相差不大 C、18世纪以前和以后世界人口增长没有明显变化 D、发达国家人口增长比较缓慢,发展中国家人口增长则比较快 4、人口自然增长率出现负增长的国家是 ( ) A、中国 B、德国 C、尼日利亚 D、印度 5、关于世界人口分布的正确叙述是 ( ) A、世界上人口稠密地区都是经济发达国家分布的地区 B热带和亚热带地区人口都比较稠密 C中、俄、美和巴西是世界上人口密度较大国家 D、世界上约2∕3的居民聚居在亚洲东部、南部和欧洲的大部分地区 6、世界人口稠密的地区是 ( )

光现象复习教案汇总

光现象复习 教案 一、学习目标: 1. 知道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 2. 利用光的直线传播解释物理现象。 3. 识记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 4. 利用光的反射定律作图。 5. 掌握平面镜成像及其应用。 6. 掌握光的折射现象和光的折射定律。 7. 了解物体的颜色。 二、重点、难点: 重难点:理论联系实际,解释生活中的一些光现象。 三、整体把握 (1)光源:能自行发光的物体,如:太阳、点燃的蜡烛、萤火虫 (2)光的传播:光在 同种均匀介质中 沿直线传播;在不同种介质或同种不均匀介质中,传播方向一般会改变。 (3)光沿直线传播的事例:小孔成像、日食(月食)、 激光准直 (4)光的传播速度:真空中的光速为c=3×108m/s ,这是宇宙中的极限速度。光在气体中的传播速度比在液体中的速度大,在液体中的传播速度比在固体中大。 1.光的传播

四、相似对比(火眼金睛) 1、“影子”与“倒影”

O 2 A B N 12 M N P Q O 空气玻璃 1 B A 知识点一:光的直线传播 例1. 2009年夏季,中国出现了日食奇观.小华借助小孔成像实验装置对“”形太阳进行观察,纸盒上扎有圆形小孔,则她在半透明光屏上看到的像的形状是( ) 【针对练习一】2009年7月,我国出现了500年一遇的日全食奇观。产生日食的原因和下面示意图中能看到日全食的区域分别是( ) A. 光的反射;a 区 B. 光的折射;b 区 C. 光的直线传播;a 区 D. 光的直线传播;b 区 【针对练习二】在如图所示的四种情景中,属于光的直线传播的是( )

知识点二:光的反射和平面镜成像 例2. 视力检测时要求被测的人与视力表的距离为5m。如图所示, 视力表与平面镜的距离是3m. 为满足测量要求,人与平面镜的距离 应为() A. 1m B. 1.5m C. 2m D. 3m 【针对练习一】如图所示是探究光的反射规律的实验装置,下列操作不正确的是() A. 把纸板ENF竖直地立在平面镜上 B. 一束光贴纸板沿某一个角度射到O点,用刻度尺量出反射角和入射角的大小 C. 改变入射光线的方向,观察反射光线的方向怎样改变 D. 把纸板NOF向前折或向后折,观察能否看见反射光线 【针对练习二】小洋家买了一辆崭新漂亮的小汽 车,她高兴极了,把车的里里外外都观察了个够。 通过观察,小洋发现小汽车的许多部件都用到了 物理知识,下面是她列出的几项,请你帮她补充完整.前面的挡风玻璃是倾斜安装的,这是为了避免因__________________而干扰驾驶员的视线。 【针对练习三】如图所示,在暗室中用手电筒照射挂在白色墙 上的小镜子,这时看到被照射部分() A. 墙和镜子都是黑色的 B. 墙和镜子都是白色的 C. 墙是黑色的,镜子是白色的 D. 墙是白色的,镜子是黑色的 知识点三:光的折射

《机械制图教案》第四章

第十九讲§4—1轴测图的基本知识 §4—2 正等测图 课题:1、轴测图的基本知识 2、平面立体的正等测图的画法 课堂类型:讲授 教学目的:1、介绍轴测图的基本知识 2、讲解平面立体的正等测图的画法 教学要求:1、了解轴测图的种类,理解轴测图的基本性质 2、了解正等测图的形成、轴间角和轴向变形系数 3、熟练掌握平面立体的正等测图的画法 教学重点:平面立体的正等测图的画法 教学难点:正等测图的轴测轴和坐标原点的选择 教具:模型:长方体、正六棱柱 教学方法:用通俗的方法讲解正等测图的获得方法:根据观察者的方向,将立体旋转45°,然后将后面抬起适当角度,使立体的三条棱线(长、宽、高)与轴测投影面的夹角 相等,用正投影的方法向轴测投影面投影所得的轴测图。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课 1、复习相贯线的两个基本性质。 2、复习相贯线的近似画法。 3、讲评作业,复习两个曲面立体相贯的相贯线的投影的画法。 二、引入新课题 多面正投影图能完整、准确地反映物体的形状和大小,且度量性好、作图简单,但立体感不强,只有具备一定读图能力的人才能看懂。 有时工程上还需采用一种立体感较强的图来表达物体,即轴测图,。轴测图是用轴测投影的方法画出来的富有立体感的图形,它接近人们的视觉习惯,但不能确切地反映物体真实的形状和大小,并且作图较正投影复杂,因而在生产中它作为辅助图样,用来帮助人们读懂正投影图。 在制图教学中,轴测图也是发展空间构思能力的手段之一,通过画轴测图可以帮助想

象物体的形状,培养空间想象能力。 三、教学内容 (一)轴测图的基本知识 1、轴测图的形成 将空间物体连同确定其位置的直角坐标系,沿不平行于任一坐标平面的方向,用平行投影法投射在某一选定的单一投影面上所得到的具有立体感的图形,称为轴测投影图,简称轴测图,如图4-2所示。 图4-2轴测图的形成 在轴测投影中,我们把选定的投影面P称为轴测投影面;把空间直角坐标轴OX、OY、OZ在轴测投影面上的投影O1X1、O1Y1、O1Z1称为轴测轴;把两轴测轴之间的夹角∠X1O1Y1、∠Y1O1Z1、∠X1O1Z1称为轴间角;轴测轴上的单位长度与空间直角坐标轴上对应单位长度的比值,称为轴向伸缩系数。OX、OY、OZ的轴向伸缩系数分别用p1、q1、r1表示。例如,在图4-2中,p1=O1A1/OA,q1=O1B1/OB,r1=O1C1/OC。 强调:轴间角与轴向伸缩系数是绘制轴测图的两个主要参数。 2、轴测图的种类 (1)按照投影方向与轴测投影面的夹角的不同,轴测图可以分为: 1)正轴测图——轴测投影方向(投影线)与轴测投影面垂直时投影所得到的轴测图。 2)斜轴测图——轴测投影方向(投影线)与轴测投影面倾斜时投影所得到的轴测图。 (2)按照轴向伸缩系数的不同,轴测图可以分为: 1)正(或斜)等测轴测图——p1=q1=r1 ,简称正(斜)等测图; 2)正(或斜)二等测轴测图——p1=r1≠q1,简称正(斜)二测图;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四章光现象知识点总结(人教版)精品

32. 人们要想看见东西,必须要有光,而且光必须要进入人的眼睛。 33. 自身能发光的物体称为光源。 天然光源:太阳、萤火虫、水母、灯笼鱼等 月亮不是光源。 人造光源:电灯、蜡烛等 34. 光在同种均匀透明的介质中沿直线传播。光能在真空中传播,说明光的传播并不依靠介质。 35. 光线:为了表示光的传播情况,我们用一条带有箭头的直线表示光的径迹和方向,这样的直线叫光线。光线并非真实存在,它只是我们为了研究方便而建立的虚拟模型。 36. 光的直线传播的应用:影子的形成;小孔成像;日食、月食;激光准直;射击瞄准;排队。 37. 小孔所成的像是倒立的实像,像的大小与孔与光屏间的距离决定,距离越大,所成 的像也越大。小孔所成的像与孔的形状无关,小孔是圆的、方的、三角的都可以,但 必须足够小。 晴朗的天气,树阴下的许多圆形光斑其实是太阳(光源)透过树叶间的缝隙(小孔) 所成的像。 38. 真空中,光的传播速度是3×108m/s ,光在其他介质中的速度比在真空中的速度小。介质密度越大光速越小。 光在水中的速度约是真空中的3/4,在玻璃中的速度约是真空中的2/3,故V 空气>V 水>V 玻璃 (与声速相反)。 39. 日食和月食 甲图:日食(月亮在中间) ①→日全食,②→日偏食,③→日环食 乙图:月食(地球在中间) b →月全食,a 和 c →月偏食 40. 当光射到物体表面上时,被物体表面反射回去,这种现象叫光的反射。光在任何物体的表面都会发生反射。 41. 光的反射 42.光的反射定律: 入射点O :入射光线射到镜面上的点; 在反射现象中,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 平面上; 法线:通过入射点垂直于镜面的直线; 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在法线的两侧; 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入射角(∠i ):入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 可归纳为:“三线共面,两线分居,两角相等”。 反射角(∠r ):反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 43. 当光线的传播方向反向时,它的传播路径不变,说明光路是可逆的。 44. 垂直入射时,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重合,入射角和反射角都为零。 45. 法线: 过入射点垂直镜面的直线,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的对称轴,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夹角的角平分线。 46. 作图强调:铅笔做图、直尺画线、光线带箭头、两线对称。 47. 镜面反射:一束平行光照射到镜面上后,会被平行地反射出去。 (反射面平整光滑) 漫反射:一束平行光照射到镜面上后,向四面八方反射出去。(反 射面凹凸不平) 48. 迎着月亮走:明水暗道。 背着月亮走:暗水明道。 49. 表面平整光滑的镜面叫做平面镜。例如:平静的水面、平板玻璃、平滑的金属面,都能看做是平面镜。 镜子中的样子叫做像。 50. 实验: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替代法) ①在桌面上铺一张白纸:记录玻璃板、物、像的位置; ②玻璃板代替平面镜:便于找到像的位置; ③外形相同但不点燃的蜡烛:便于比较像与物体的大小关系;④刻度尺:便于比较像与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的关系。 51. 平面镜成像的原理是光的反射。平面镜里的像是所有反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的焦点。 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像与物体到镜面的距离相等;像与物体大小相等、左右相反;像与物体的 连线与镜面垂直;平面镜成的像是正立的虚像。总之,物体与像关于镜面对称。 52. 平面镜的应用:成像、改变光路。 53. 球面镜:凹面镜和凸面镜统称球面镜。 光源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