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爆破振动安全距离计算公式

爆破振动安全距离计算公式

爆破振动安全距离计算公式

爆破振动安全距离计算公式:

1、如V=3cm/s,K=180,α=1.65.则距保护对象的距离所对于的同段最大一次起爆药量如下表所示:

计算过程:Q=303×0.0005847875825=15.78kg;

2、如V=2cm/s,K=180,α=1.65.则距保护对象的距离所对于的同段最大一次起爆药量如下表所示:

计算过程:Q=303×0.0002797896848=7.55kg;

如7.55=R3×0.0002797896848

R3=7.55÷0.0002797896848

R3=26984.55

R=3√26984.55=30m

爆破监测方案

爆破监测方案

目录 1、工程概况 ............................................................... 错误!未定义书签。 2、爆破监测目的与内容............................................. 错误!未定义书签。 3、爆破振动监测原理 ................................................ 错误!未定义书签。 4、监测方法 ............................................................... 错误!未定义书签。 5、仪器操作注意事项 ................................................ 错误!未定义书签。 6、现场协调与配合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工程概况 2、爆破监测目的与内容 2.1监测目的 (1)经过爆破振动监测与试验,获取爆破振动沿不利断面或不安全方向的振动衰减传播规律,回归计算爆破振动传播公式,估算开挖爆破最大允许药量与安全距离,为确定爆破施工方案与爆破参数提供依据; (2)经过爆破振动监测与试验,评价爆破施工方案和爆破参数的合理性,为控制与优化爆破施工参数提供依据; (3)经过爆破振动监测,测定开挖爆破作业对震动敏感建(构)筑物、岩土体的振动影响程度,并根据相关规范及设计标准,对其安全性作出评估,并为控制或调整爆破参数提供依据。 2.2监测工作内容 根据开挖爆破施工情况,结合需要重点保护的对象分析,爆破振动试验与监测工作内容包括:

爆破振速监测

爆破振速监测 (1)监测目的 隧道施工对地面建筑的影响主要有两个方面:地表不均匀沉降和爆破振动,当这两者的作用超过建筑的承受能力,会造成楼房等地表建筑的开裂,后果非常严重。其中,爆破振动具有瞬时性,是居民对隧道施工最直接的感受,对居民的生活产生较大干扰同时也引发居民对建筑安全的担心和质疑。因此必须进行爆破振动监测,严格将爆破震动危害控制在允许的范围内,监测对象安全评价,为后续施工提供精确可靠的数据和指导后续施工爆破方案设计等是爆破振动监测的主要目的。 (2)工作内容 工作内容为对爆破影响范围内需保护的建(构)筑物进行实时振动监测,确保振速控制在规范规定和建、构筑物安全范围内,具体的工作内容有:现场熟悉、了解和掌握场址影响区范围内构筑物状况;配备先进监测设备、按有关规范对爆破影响区建(构)筑物进行爆破振动监测,对监测数据进行处理分析: A.对振动技术参数即频率、振幅、周期、振动时间、振动相位等的 监测。 B.对振动量即速度、加速度、位移等物理量的监测。 (3)爆破振动监测原理 爆破振动监测原理如流程图 由于炸药在岩石中的爆炸作用,使安装布置在监测质点上的传感器随质点振动而振动,使传感器内部的磁系统、空气隙、线圈之间作相对的运动,变成电动势信号,电动势信号通过导线输入可变增益放大器将信号放大,进入AD转换,再通过时钟、触发电路,同时也通过存储器信号保护,再通过CPU系统输入计算机,采用波形显示和数据处理软件进行波形分析和数据处理。

(4)监测方法 爆破振动监测是实时监测,所以在爆破前根据实地调查结果进行细致的准备工作,并严格按照工作流程进行工作。 为确保监测的准确可靠,首先对爆破点附近的监测对象进行详细准确的调查后,确定监测对象,然后在爆破前对监测系统进行检查、检测和标定,同时根据监测对象与爆破点相对位置关系,确定测点位置及布置方法,提前进入现场进行安置,根据爆破时间进行监测。 A 测点布置 根据设计要求,将爆破振动测点布置在所需监测的地表、建筑物结构支撑柱、隧道侧壁上。安装传感器时必须安装稳固,否则质点的速度监测数据将产生失真现象,一般采用石膏固定传感器效果较好。还应注意对传感器的保护,使其避免受到爆破碎石或其它物体的物理性损伤。另外必须注意传感器的方向性。 a、测点布置遵循的原则 最大振动断面发生的位置和方向监测; 爆破地震效应跟踪监测; 爆破地震波衰减规律监测。 b、测点的布置方法 按照上述原则和爆破地震的传播规律和以往的经验,隧道爆破振动监测点布置在隧道一侧底部,每次监测选择离爆破点最近的2个测点,每个测点布置垂直方向、水平方向和水平切向的传感器;地面建构筑物的测点布置在距爆破中心最近的建构筑物及其地表面,即靠近开挖隧道一侧(迎爆面)。 对于建构筑物测点选取基础上表面,若基础埋于土层下,则选择最近基础且坚实的散水作为测点。 B 监测 a、爆破振动速度监测系统 爆破振动速度测量系统一般由拾振器(或测振仪配合传感器)和记录器(包括计时器)两个部分组成。

爆破安全距离

一、爆破地震安全距离 爆破地震,是指炸药爆炸的部分能量转化为弹性波,在岩土中传播引起的震动。 爆破地震波,对爆区附近的地层、建筑物、构筑物,以及井巷和露天边坡产生破坏作用。 爆破地震波强度的大小主要取决于使用炸药的性能、炸药量、爆源距离、岩石的性质、爆破方法以及地层地形条件。为了最大程度地减小地震波的危害,应采取如下有效措施: (1)爆破前应调查了解爆破区域范围内建筑物、构筑物的结构,露天边坡稳定状况,井巷围岩稳定及支护等情况。 (2)根据爆区的周边环境,采用减震爆破方法和控制炸药量,如微差爆破、缓冲爆破、预裂爆破等爆破方法。 (3)爆破地震安全距离计算公式如下: 式中 R——爆破安全距离(m); Q——炸药量(kg); U——地震安全速度(cm/s); m——药量指数,取1/3; k、a-——与爆破地点地形、地质等条件有关的系数和衰减指数,可按表8—1选取。

二、空气冲击波安全距离 (一)爆破空气冲击波特性 空气冲击波波阵面上的压力决定于离爆破地点的距离与药包半径的比值、炸药爆炸的比能和周围空气的压力。 对于保护爆区及周围居民区人员的安全,一般以超压作为依据,以允许超压来确定安全距离。不同超压对人体的危害情况如表8—2所示。 注:当ΔΡ为~0.4)X105/m2时,气流速度达60~80m/s,夹杂着碎石加重了对人体的危害。 各国常用动物试验结合爆炸事故中伤亡情况的分析来确定对人的允许超压。一般人员不致受伤的超压△p<×105N/m2。安全规程采用的允许超压,对作业者为0.05×105 N/m2,对居民为0.02×105N/m2。 对建筑物,其易损部分为玻璃窗和顶棚抹灰。一般建筑物窗玻璃发生轻微破坏的超压为(0.01~0.005)×105N/m2;门窗破坏,屋面瓦大部分被掀掉,顶棚部分破坏的超压为(1.15—0.3)×105N/m2;砖木结构完全破坏的超压大于2.0×105NN/m2。安全规程规定建筑物的超压取0.01×105N/m2。 空气冲击波沿地下井巷传播时,比沿地面半无穷空间的传播衰减要慢,故要求的安全距离也更大,如表8—3所示。

爆破安全距离计算76471

爆破安全距离计算 Blasting safety distance calculation. 爆破中产生对人、设备、建筑物的主要危险有:爆破地震、空气冲击波、水中爆破冲击波、飞石、殉爆、有毒气体(炮烟)、噪音等,因此,必须做好安全措施,并保证足够的安全距离;而且,为了防止杂散电流、静电、射频电引起雷管、炸药的早爆事故,亦应做好安全工作。 1、爆破震动安全距离计算 选用GB6722-2003《爆破安全规程》确定公式:R=α/1'3)/(V KK Q ?。 R —爆破震动安全距离 Q —一次所允许起爆的最大装药量或毫秒延期起爆时的单段最大装药量 K 、α—与爆破点地形、地质等条件有关的系数和衰减指数,见表1-1 K '—修正系数(在拆除爆破中引入此系数),K '=0.25~1,近爆源且临空面少时取大值,反之取小值 V —周围房屋安全允许震动速度,见表1-2 表1-1爆区不同岩性的K 、a 值 岩性 K a 坚硬岩石 50~150 1.3~1.5 中硬岩石 150~250 1.5~1.8 软岩石 250~350 1.8~2 表1-2爆破地震安全速度(V )值 建筑(构)物 V (cm/s ) 土窑洞、土坯房、毛石房屋 1 一般砖房、非抗震的大型砖块建筑物 2~3 钢筋混凝土框架房屋 5

水工隧道 10 交通隧道 15 矿山巷道 围岩不稳定有良好支护 10 围岩中等稳定有良好支护 20 围岩稳定无支护 30 2、爆破空气冲击波安全距离计算 R K Q =,m 式中:R —爆破空气冲击波安全距离,m ; Q —装药量,kg ; K —与装药条件和爆破程度有关的系数。如表2-1。 表2-1系数(K )值 破坏程度 安全级别 裸露药包 全埋药包 完全无损 1 50~150 10~50 偶然破坏玻璃 2 10~50 5~10 玻璃全破坏、门窗局部破坏 3 5~10 2~5 隔墙、门、窗、板棚破坏 4 2~ 5 1~2 砖石结构破坏 5 1.5~2 1.5~1 全部破坏 6 1.5 __ 注:炸药库的设置,空气冲击波对建筑物和人员安全距离,也按此式计算。 根据《爆破安全规程》规定:露天裸露爆破时,一次爆破的装药量不得大于20kg ,并应按下式确定爆破空气冲击波对在掩体内避炮作业人员的安全距离。 325R Q =,m 式中:R —空气冲击波对掩体内人员的安全距离,m Q —一次爆破的装药量,kg 。

爆破计算公式

6.6 爆破参数与爆破图表 6.6.1 爆破参数 (1)单位炸药消耗量 3,对应断面面积S==0.7~2.5kg/m按照新奥法爆破施工设计经验,单位耗药量K22,硬质砂岩,岩石完整性?=3~64m,以及“电子三所”振动的特殊要求,拟定~20m3,因小导洞开挖后凌空面较大,kg/m=1.8进尺1.5米左右。为了确 保掏槽效果小导硐取K3kg/m=K1.1同理次导硐和光面爆破扩至设计面单位炸药消耗量取。(2)每循环爆破总药量的确定 依据Q=K×L×S (43) 式中:Q:每循环爆破总装药量(kg); 3);K:炸药单耗量(kg/m L:爆破掘进进尺(m);2)。:开挖断面面积(m S小导硐: 32,,导洞开挖面积S=7.5m,L=8K=1.kg/m1.5m Q=K×L×S=1.8×1.5×7.5=20.25kg 次导硐: 32,.467m,L=1.5m,导洞开挖面积S=K=1.1 kg/m Q=K×L×S=1.1×1.5×46.7=77.1kg 扩挖至设计界面: 32,m 34.21 kg/m,导洞开挖面积,L=1.5mS=1.K=Q=K×L×S=1.1×1.5×34.2=56.4kg (3)单段最大装药量计算 3/α3来确定单段药量初始值。)V/KQ=R采用目前国内常用的经验公式:(R-爆 破振动的安全距离, V-保护对象所在地质点振动安全允许速度, K、α-与爆破点至计算保护对象间的地形、地质条件有关的系数和衰减指数 因岩层处于硬质砂岩地段根据经验取K=120,α=2.0,以最近点居民房(危房)的振速要求为条件,考虑到电子三所的爆破振动影响,按文物要求V=0.5cm/s,R取25米计算。 Q=4.2kg 周边施打减震孔可以减震30%~50%,取30%,即单段最大爆破药量为4.2×1.3=5.46kg,小导硐按此药量进行钻爆设计。 次导洞、隧道扩挖至设计断面爆破时临空面较大,减振效果较好,主要由单段最大药量控制,与总药量无关,按减振50%考虑,即单段最大爆破药量为5.46×1.5=8.2 kg,按此药量设计。 6.6.2 爆破图表 小导硐爆破设计、次导硐爆破设计、最后光面爆破设计见下:图27~29和表2~4。

爆破安全距离

5 爆破安全距离 为了保证爆破地点附近人员、机械和建筑物、构筑物的安全,必须根据爆破产生的各种危害作用确定安全距离。 5.1 爆破地震作用安全距离 1)一般建筑物和构筑物的爆破地震安全性应满足安全震动速度的要求,主要类型的建(构)筑物地面质点的安全震动速度规定如下: 重要工业厂房0.4cm/s; 土窑洞、土坯房、毛石房屋1.0cm/s; 一般砖房、非抗震的大型砌块建筑物2~3cm/s; 钢筋混凝土框架房屋5cm/s; 水工隧洞10cm/s; 交通隧洞15cm/s; 矿山巷道:围岩不稳定有良好支护10cm/s;围岩中等稳定有良好支护15cm /s;围岩稳定无支护20cm/s。 2)爆破地震安全距离可按下式计算: 在特殊建(构)筑物附近或爆破条件复杂地区进行爆破时,必须进行必要的爆破地震效应监测或专门试验,以确定被保护物的安全性。 5.2 爆破冲击波安全距离 露天煤矿应尽量避免裸露爆破,露天裸露爆破

矿山爆破安全距离 爆破时,必然产生爆破地震、空气冲击波、碎石飞散及有害气体,因而危及爆区附近人员、设备、建筑物及井巷等的安全。因此,爆破设计时必须确定爆破危害范围并指定安全距离。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爆破地震安全距离 炸药在岩体中爆炸后,在距爆源一定距离的范围内,岩体产生弹性震动波,即是爆破地震。爆破作业地震强度主要与炸药量、爆源距离、岩石特性、爆破条件和方法以及地质地形条件有关。《爆破安全规程》规定“一般建筑物和构筑物的爆破地震安全性应满足安全振动速度的要求”,并规定了建(构)筑物地面质点振动速度控制标准。 2.爆破空气冲击波的安全距离 空气冲击波的安全距离主要依据以下几个方面来确定:对地面建筑物的安全距离,空气冲击波超压值计算和控制标准,爆破噪声,空气冲击波的方向效应与大气效应。 控制空气冲击波的方法主要有: (1)避免裸露爆破,特别是在居民区更需特别重视,导爆索要掩埋20em或更多,一次爆破孔间延迟不要太长,以免前排带炮使后排变成裸露爆破。 (2)保证堵塞质量,特别是第一排炮孔,如果掌子面出现较大后冲,必须保证足够的堵塞长度。对水孔要防止上部药包在泥浆中浮起。 (3)考虑地质异常,采取措施。例如,断层、张开裂隙处要间隔堵塞,溶洞及大裂隙处要避免过量装药。 (4)在设计中要考虑避免形成波束。 (5)在地下矿山巷道,可利用障碍、阻波墙、扩大室等结构来减轻巷道空气冲击波。 3.个别碎石飞散的安全距离 露天爆破时,有些岩石飞散很远,危及周围人员、牲畜和建(构)筑物。飞石事故超过爆破事故总数的1/4,在设计和施工中必须严格做到: (1)设计合理,测量验收严格,避免单耗失控,是控制飞石危害的基础工作; (2)慎重对待断层、软弱带、张开裂隙、成组发育的节理、溶洞、采空区、覆盖层等地质构造,采取间隔堵塞、调整药量、避免过量装药等措施; (3)保证堵塞质量,不但要保证堵塞长度,而且保证堵塞密实; (4)多排爆破时,要选择合理的延迟时间,防止因前排带炮(后冲),造成后排最小抵抗线大小与方向失控; (5)城市爆破应做好防护。 4.电力起爆的安全距离 电力起爆的安全距离主要考虑爆区与高压线、广播电台和电视台等发射源的安全距离。 5.爆破有害气体扩散安全距离 爆破有害气体主要有CO、NO、NO2、N2O5、SO2、H2S、NH3等,可引起窒息及血液中毒。大量爆破后必须取样监测。有害气体浓度低于容许指标才能下井作业。

爆破震动质点振速峰值预测

基于某矿地形特征的爆破震动振速峰值预测 摘要:影响爆破震动速度的因素有很多,而萨式公式仅仅反映了最大段装药量Q、爆心距R与爆破震动速度v的关系,其他影响因素只以K、α两个系数概括,并未真正的涉及如自由面方位、传播路径等地形特征以及地质因素的影响。通过某矿现场的爆破震动监测,发现测点爆破震动速度的大小受地形特征的影响较大。从自由面方位角以及传播路径地形情况两个方面分析不规则地形条件对质点爆破震动速度大小的影响,进而探讨相应的爆破震动预测方法。 关键词:地形特征爆破震动预测 台阶爆破是目前国内外普遍采用的一种矿石开采方式。该技术虽在一定程度上加快和满足了企业的生产需要,但由于炸药爆炸时产生的巨大能量,其引发的爆破地震波往往也会给周边村民的生活带来不利影响。为了控制和降低爆破震动危害,通过在某矿地形条件下爆破震动波传播特性和影响因素的探究和分析,在现有爆破震动预测方法的基础上,探索在地形条件影响显著的条件下爆破震动的预测方法。同时,引申该预测方法适用于其他不同的矿山。 1 自由面方位角对爆破震动速度的影响 在我国,矿山爆破震动幅值预测通常采用萨道夫斯基公式: V=K(Q n/R)α 式中:V为质点震动速度,cm/s;K为与爆破场地条件有关的参数;Q为最大段装药量,kg;R为测点到药包中心的距离,m;α为与地质条件有关的系数。 通过对相近装药量、相近距离、不同自由面角度的现场实测质点震动速度的对比分析发现,质点震动速度与爆区的自由面角度之间存在一定的变化关系。为了定量分析自由面朝向与爆破震动速度大小之间的关系,对自由面方位角做出如下定义。 自由面方位角:是指自由面的外法线与爆区中心指向测点连线分别在水平面投影的夹角。 根据自由面方位角的定义,自由面方位角θ的取值范围为0°到180°之间。 1,1 基于自由面方位角的爆破震动公式 对岩石爆炸能量分布的研究表明,对于台阶炮孔爆破,冲击波的能量约占总能量的28%,扩腔和抛掷岩石的能量约占总能量的50%。又由于爆破时能量在爆区

球罐γ射线检测安全距离计算

球罐γ射线检测安全距离计算 一、前言 γ源射线是球罐工程施工中常用无损检测手段,γ源辐射射线穿过空气时能使空气的分子发生电离,辐射作用于生物体时能造成电离辐射,这种电离作用能够杀伤生物细胞,破坏生物组织,造成生物体的细胞、组织、器官等损伤,引起病理反应,称为辐射生物效应。因此,为保障射线作业人员自身及公众的健康和安全,要求在施工作业前要对γ射线施工作业现场进行γ射线检测安全距离的测定,以确保作业人员及公众不受γ射线电离辐射伤害。本文仅以某项目空分装置中524m3中压氮气球罐γ源射线检测施工为例,对γ射线在施工现场使用的安全性进行探讨。 二、球罐探伤条件及γ射线源选择 1、球罐参数简介 该空分装置524m3中压氮气球罐内直径10000 mm,球壳板材质07MnCrMoVR,球壳名义厚度42mm,属Ⅲ类压力容器;球罐本体球壳板组对对焊缝220米,球罐组焊完毕按要求需对该部分焊缝进行100% 射线探伤检测。该球罐无损检测由某检测有限公司负责施工,现场采用γ射线全景曝光技术透照(返修位置使用χ射线透照)。 2、γ射线源选择及使用时间 γ射线源选用铱192,2007年7月20日测量活度为:120.2±2居里;铱192射线源使用时间为2007年7月21日至2007年7月25日。 三、γ射线防护区域划分 1、γ射线源放置在球罐中心,进行γ射线全景曝光;进行探伤作业前,必须先将工作场所划分为控制区和监督区2个安全防护区,安全防护区要放置警戒灯,有专业人员警戒监护。 2、监督区位于控制区外,允许有关人员在此区活动,培训人员或探访者也可进入该区域。其边界外空气比释动能率应不大于2.5μGy·h-1,边界处应有"当心,电离辐射"警示标识,公众不得进入该区域。 3、控制区专业人员控制范围,只允许专业探伤作业操作人员在此区活动,边界外空气比释动能率应不大于40μGy·h-1。在其边界必须悬挂清晰可见的"禁止进入放射性工作场所"警示标识。未经许可人员不得进入该范围。 四、控制区、监督区的距离计算

爆破安全距离及安全措施

仅供参考[整理] 安全管理文书 爆破安全距离及安全措施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 第1 页共6 页

爆破安全距离及安全措施 爆破材料仓库的安全距 离 表一项 目单位炸药库容量(t)0.250.52.08.016.0距有炸药性的工厂距民房、工厂集镇、火车站距铁路线距公路干线 MMMM20020050402502501006030030015080400400200100500450250120雷管仓库到炸药仓库的安全距离 表二仓库内雷管数量(个)到炸药库距离(m)仓库内雷管数量(个)到炸药库距离 (m)1000500010000150002000030000500002.04.56.07.58.510.013.575 00010000015000020000030000040000050000016.519.024.027.033.038 .043.0 运输工具相距最小距离表 表三运输方法单位汽车马车驮运人力在平坦道路上上、下山坡时M M50 30020 10010 505 6 爆破作业的安全距离1.爆破飞石的最小安全距离个别飞石的飞散距离与地形、地质药包参数及气象条件有关,可按以下公式计算:R=20Kn2W 式中R—飞石安全距离(m);K—与岩石性质、地形、地质气象有关的系数,一般取1.0—1.5;对着抛掷方向取大值,背着抛掷方向取小值;n—最大一个药包的爆炸作用指数;W—最大一个药包的最小抵抗线(m)。为保证绝对安全,一般按上式计算结果再乘以系数3—4;当遇大风天气,顺风方向的飞散距离还应增大25%--50%,同时参照现行爆破安全规程,爆破飞石的最小安全距离应不小于表四所列数值。爆破飞石的最小安全距 第 2 页共 6 页

爆破安全距离计算

爆破安全距离计算 一、一般规定 各种爆破、爆破器材销毁以及爆破器材仓库意外爆炸时,爆炸源与人员和其他保护对象之间的安全距离,应按各种爆破效应(地震、冲击波、个别飞散物等)分别核定并取最大值。 二、爆破地震安全距离 (一)一般建筑物和构筑物的爆破地震安全性应满足安全震动速度的要求,主要类型的建(构)筑物地面质点的安全震动速度规定如下: 1、土窑洞、土坯房、毛石房屋 1.0 cm/s V—地震安全速度,cm/s; m—药量指数,取1/3; K、α—与爆破点地形、地质等条件有关的系数和衰减指数,可按表1选取。或由试验确定。 表1 爆区不同岩性的K、α值 (三)在特殊建(构)筑物附近或爆破条件复杂地区进行爆破时,必须进行必要的爆

破地震效应的监测或专门试验,以确定被保护物的安全性。 三、爆破冲击波安全距离 (一)露天裸露爆破时,一次爆破的炸药量不得大于20kg,并应按式(2)确定空气冲击波对掩体内避炮作业人员的安全距离。 —空气冲击波对掩体内人员的最小安全距离,m; 式中:R k Q—一次爆破的炸药量,kg;秒延期爆破时,Q按各延期段中最大药量计算; 3)计算。 式中:R—水中冲击波的最小安全距离,m; Q—一次起爆的炸药量,kg; —系数,按表4选取。 K 表4 K 值 (六)在水深大于30m的水域内进行水下爆破,水中冲击波安全距离,通过实测和试

验研安确定。 (七)在重要水工、港口设施附近或其它复杂环境中进行水下爆破,应进行测试和邀请专家研究确定安全距离。 四、个别飞散物安全距离 爆破(抛掷爆破除外)时,个别飞散物对人员的安全距离不得小于表5的规定; 对设备或建筑物的安全距离,应由设计确定。 表6 ③为防止船舶、木筏驶进危险区。应在上、下游最小安全距离以外设封锁线和信号。 ④当爆破器置于钻井内深度大于50m时,最小安全距离可缩小至20m。 表6 地面爆破器材库或药堆至住宅区或村庄边缘的最小外部距离 注:表中距离适用于平坦地形,当遇到下列几种特定地形时,其数值可适当增减; ① 当危险建筑物紧靠20~30m高的山脚下布置。山的坡度为10~25度时,危险建筑

非煤矿山爆破作业

编订:___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__________ 非煤矿山爆破作业 Standardize The Management Mechanism To Make The Personnel In The Organization Operate According To The Established Standards And Reach The Expected Level. Word格式 / 完整 / 可编辑

文件编号:KG-AO-9317-79 非煤矿山爆破作业 使用备注:本文档可用在日常工作场景,通过对管理机制、管理原则、管理方法以及管理机构进行设置固定的规范,从而使得组织内人员按照既定标准、规范的要求进行操作,使日常工作或活动达到预期的水平。下载后就可自由编辑。 爆破作业是非煤矿山生产过程中的重要工序,其作用是利用炸药在爆破瞬间放出的能量对周围介质作功,以破碎矿岩,达到掘进和采矿的目的。 在非煤矿山开采过程中须使用大量的炸药。炸药从地面炸药库向井下运输的途中,装药和起爆的过程中、未爆炸或未爆炸完全的炸药在装卸矿岩的过程中,都有发生爆炸的可能。爆炸产生的震动、冲击波和飞石对人员、设备设施、构筑物等有较大的损害。常见的爆破危害有爆破震动、爆破冲击波、爆破飞石、拒爆、早爆、迟爆等。 (1)爆破作业中的几种意外事故。 ①拒爆。②早爆。③自爆。④迟爆。 (2)爆破产生的有害效应。 ①爆破地震效应。炸药在岩土体中爆炸后,在距

爆源的一定范围内,岩土体中产生弹性震动波,即爆破地震;硐室爆破时,因一次装药量较大,爆破地震也比较强烈,对附近的构筑物、设备设施和岩体等会产生较大影响,很可能引起大范围的冒顶片帮事故。 ②爆破飞石。飞石是爆破时从岩体表面射出且飞越很远的个别碎块。爆破时,由于药包最小抵抗线掌握不准,装药过多,造成爆破飞石超过安全允许范围,或因对安全距离估计不足,造成人身伤亡和设备损失,是爆破产生的有害效应之一。 ③爆破冲击波。爆破时,部分爆炸气体产物随崩落的岩土冲出,在空气中形成冲击波,可能危害附近的构筑物、设备设施和岩体等。 ④爆破有毒气体。爆破时会产生大量的有毒有害气体,如果没有及时稀释和排出,过早进入工作面将会对作业人员的身体造成极大伤害,甚至导致人员中毒死亡。 (3)导致爆破事故的主要原因。爆破事故产生的原因主要有:放炮后过早进入工作面;盲炮处理不当或

爆破振动衰减规律的现场试验研究

第24卷 第3期 2007年9月 爆 破 BLAST I NG Vol .24 No .3 Sep.2007 文章编号:1001-487X (2007)03-0107-03 爆破振动衰减规律的现场试验研究 杜汉清 (中国葛洲坝集团第一工程有限公司,湖北宜昌443002) 摘 要: 爆破振动衰减公式中的K 、α取值,受爆破方法、地形地质条件等影响较大。根据同一地区小型爆破试验和现场工程实测所获得的衰减公式中的K 、α值,分析、探讨了不同条件下爆破振动衰减公式的变化规律。试验结果表明,即使在同一地区,应用回归的衰减公式指导爆破设计和施工时,也应加以试验条件的限制,从而使爆破地震波的预测、预报更加符合实际。关键词: 爆破振动; 质点速度; 衰减规律; 振动控制中图分类号: O 382.2 文献标识码: A Experi m ent ally Study on the Attenuati on Law of Bl asti n g Vi brati on DU Han 2qing (The First Engineering Co L td of Gezhouba Gr oup,Yichang 443002,China ) Abstract: The conditi ons of blasting and landfor m have a tre mendous influence on the value of K and αof blas 2 ting vibrati on attenuati on for mula .According t o the s mall experi m ent and p r oject t o obtain value of K and αof attenu 2ati on f or mula .D ifferent conditi ons of change law are compared and analyzed .Experi m ental results show that app lica 2ti on attenuati on for mula t o direct design and constructi on of blasting should meet the require ments of li m it of experi 2ment conditi on,t o make the f orecast of earthquake waves more accurate . Key words: blasting vibrati on;vibrating s peed of particles;attenuati on law;vibrati on contr ol 收稿日期:2007-04-23. 作者简介:杜汉清(1965-),男;宜昌:中国葛洲坝集团第一工程有 限公司工程师. 1 引 言 岩体在爆炸动力的瞬间冲击荷载作用下,爆炸 冲击波和应力波向四周传播,使岩体产生变形和破坏。研究爆破振动的主要目的是,探索爆炸作用下地震波的传播规律及建(构)筑物的响应情况,确定适合的爆破方案,指导爆破设计与施工,确保施工安全。我国目前基本上还是沿用前苏联标准,以地面峰值振动速度为判据,分波段考虑了频率的影响[1] 。由于爆破振动引起的建(构)筑物或岩土体等的破坏受到爆破过程的复杂性和岩土介质的多变性等因素的影响,爆破振动激励下的地震波传播及衰减规律目前还无法从理论上给出统一公式,主要 采用小型爆破试验和现场工程实测获取实测数据,然后通过最小二乘法回归拟和适合特定地区的经验公式。由于公式中的场地系数、衰减指数受爆破方法、地形地质条件等影响较大,即使在同一地区,也会发生很大变化,使爆破地震波的预测预报产生较大困难。根据同一地区的工程实测资料,分析、探讨了不同条件下爆破振动衰减公式的变化规律。 2 工程概况 酉酬水电站坝址位于重庆市酉阳县酉酬镇酉酬大桥上游约350m 处。工程枢纽由碾压混凝土重力坝、坝身溢流表孔、消力池、坝式进水口、坝后式电站厂房等组成。坝址区基岩裸露,出露地层较单一,为寒武系中统上组白云质灰岩,区内断裂构造不甚发育,以裂隙为主。电站土石方明挖包括大坝左岸、右岸、大坝河床、发电厂房及开关站4个施工区,爆破

安全光栅标准安全距离计算实例

安全距离(S)= 人体接近速度 × 响应时间 + 附加距离(该距离随传感器的检测能力的不同而变化) 人体的检测 S = K × T + C40 < d ≦ 70 K = 1600 mm/s(接近速度[ 假定为人的步行速度]) T = 机器停止所需的最长时间+ 光栅响应时间 C = 850 mm(穿过距离[ 与人手臂标准长度相符的值]) 手和手指的检测 S=K × T + 8(d - 14) d ≦ 40 K = 2000 mm/s(接近速度[ 假定手的穿过速度]) T = 机器停止所需的最长时间+ 光栅响应时间 d = 光栅检测能力 注:如果S 大于或等于500 mm,则以K 值等于1600 再次进行计算。如果再次计算得出的S 值小于或等于500 mm,则将S 值设置为 500 mm。 机器停止所需的最长时间与安全距离之间的关系 公式中的T 值由下面两个参数构成。 T = 机器停止所需的最长时间+ 光栅响应时间(ON OFF) 当K(穿过速度)= 2000 mm/s 时例如,使用GL-R08H 光栅(其响应时间为0.0069 s)时 S = 2000 mm/s ×(机器停止所需的最长时间+ 0.0069 s) + C 如上文所示,将机器停止所需的最长时间乘以穿过速度(2000 mm/s),因此,即使机器停止所需的最长时间只增加1 秒,安全距离也会增加(2000 mm/s × 1 s = 2000 mm)。光栅响应时间每增加1 ms,安全距离会相应增加2 mm。

公式:S = K × T + C ?S: 最小距离(mm;见下图)≥ 100 mm ?K: 从基于人体接近速度(mm/s)得出的数据中提取的参数 ?T: 整个系统停止性能(s)T = t1(GL-R 系列最长响应时间)+ t2(机器停止所需的最长时间) ?C:穿过距离(mm) 当d ≤ 40: 8 × (d - 14) , C ≥ 0 当40 < d ≤ 70: 850 ?d: GL-R 系列的检测能力(mm) 计算示例 (1)-1 使用GL-R60H (检测能力d = 25 mm 且光轴数为60)时 条件: 工业应用 K = 2000 mm/s t1(GL-R60H 响应时间)= 0.0157 s t2(机器停止所需的最长时间)= 0.1 s C = 8 × (25 - 14) = 88 mm S = K × T + C = 2000 ×(0.1157)+ 88 = 319.4mm 如果S 大于500 mm,则以K 值等于1600 mm/s 再次进行计算。如果再次计算得出的S 值小于或等于500,则应将S 值设置为500。 计算示例 (1)-2 使用GL-R08L (检测能力d = 45 mm 且光轴数为8)时 条件:工业应用 K = 1600 mm/s t1(GL-R08L 响应时间)= 0.0069 s

爆破震动公式

爆破震动安全技术爆破震动安全允许震速

爆破振动强度计算 (1)V=K ·(Q 1/3/R)α 式中Q :一次起爆最大药量;kg V —控制的震动速度,cm/s K-爆破介质为普坚石,但保护的民房与爆破地岩石之间的有些软岩与土层相隔, R-装药中心至保护目标的距离 m 在不同距离上的的地面质点震动速度计算如表: 爆破震动速度表 爆破振动安全允许距离 3 11.Q V K R α??? ??= 式 中:K R —— 爆破振动安全允许距离,单位为米(M); Q —— 炸药量,齐发爆破为总药量,延时爆破为最大一段药量,单位为千克(kg); V —— 保护对象所在地质点振动安全允许速度,单位为厘米每秒(cm/s); K 、α —— 与爆破点至计算保护对象间的地形、地质条件有关

的系数和衰减指数, 为确保爆区周围人员和建筑物等的安全,必须将爆破震动效应控制在允许围之。目前通常采取如下技术措施来控制或减弱爆破地震效应 1)限制一次齐发爆破的最大用药量 确定合理的爆破规模及正确的爆破设计与施工,充分利用爆炸能的有用功,也就是根据爆破的目的要求和周围环境情况,按允许最震效应原则应用公式计算确定一次允许起爆的最大药量。如:一般砖房、非抗震的大型砌块建筑物最大安全允许震速为3.0cm/s,可计算出最大起爆药量为17kg。(K取250,a取1.8,R为30m)。 2)采用微差爆破技术 根据微差爆破原理,采用微差爆破技术可以使爆破地震波的能量在时空上分散,使主震相的相位错开,从而有效地降低爆破地震强度,一般可降低30%~50%。 3)预裂爆破或减震沟减震 在爆破区域与被保护物体之间,预先钻凿一排或二排密集减震孔、或采用预裂爆破形成一定宽度的预裂缝和预开挖减震沟槽等,均可收到明显的减震效果,一般可减弱地震强度30%~50%。为了提高减震效果,预裂孔、缝和沟应有一定的超深(20~30cm)或宽度(不小于1.0cm),而且切忌

爆破监测方案

目录 1、工程概况 2、爆破监测目的与内容 监测目的 (1)通过爆破振动监测与试验,获取爆破振动沿不利断面或不安全方向的振动衰减传播规律,回归计算爆破振动传播公式,估算开挖爆破最大允许药量与安全距离,为确定爆破施工方案与爆破参数提供依据; (2)通过爆破振动监测与试验,评价爆破施工方案和爆破参数的合理性,为控制与优化爆破施工参数提供依据; (3)通过爆破振动监测,测定开挖爆破作业对震动敏感建(构)筑物、

岩土体的振动影响程度,并根据相关规范及设计标准,对其安全性作出评估,并为控制或调整爆破参数提供依据。 监测工作内容 根据开挖爆破施工情况,结合需要重点保护的对象分析,爆破振动试验与监测工作内容包括: (1)测定基坑四周爆破振动参数,监测基坑开挖爆破对周边建筑、铁路、公路的振动影响。 (2)测定基坑围护结构的爆破振动参数,监测基坑开挖爆破对基坑围护结构的振动影响。 3、爆破振动监测原理 爆破振动监测原理如流程图 由于炸药在岩石中的爆炸作用,使安装布置在监测质点上的传感器随质点振动而振动,使传感器内部的磁系统、空气隙、线圈之间作相对的运动,变成电动势信号,电动势信号通过导线输入可变增益放大器将信号放大,进入AD转换,再通过时钟、触发电路,同时也通过存储器信号保护,再通过CPU系统输入计算机,采用波形显示和数据处理软件进行波形分析和数据处理。

4、监测方法 爆破振动监测是实时监测,所以在爆破前根据实地调查结果进行细致的准备工作,并严格按照工作流程进行工作。 为确保监测的准确可靠,首先对爆破点附近的监测对象进行详细准确的调查后,确定监测对象,然后在爆破前对监测系统进行检查、检测和标定,同时根据监测对象与爆破点相对位置关系,确定测点位置及布置方法,提前进入现场进行安置,根据爆破时间进行监测。 测点布置 根据设计要求,将爆破振动测点布置在所需监测的地表、建筑物结构支撑柱、铁路桥梁下、基坑侧壁上。安装传感器时必须安装稳固,否则质点的速度监测数据将产生失真现象,一般采用石膏固定传感器效果较好。还应注意对传感器的保护,使其避免受到爆破碎石或其它物体的物理性损伤。另外必须注意传感器的方向性。 (1)、测点布置遵循的原则 最大振动断面发生的位置和方向监测; 爆破地震效应跟踪监测; 爆破地震波衰减规律监测。

微振动爆破施工技术

减震爆破(控制爆破)施工技术 1、概述 控制爆破振动的隧道爆破通常也称为微振动爆破;在城市隧道开挖时为保证安全,除了控制地表沉降,围岩变形稳定外,另外一个主要问题就是控制由于爆破地震动效应所产生的对地表建筑物的影响;有时则主要是为了控制施工爆破不破坏各种地下建筑物或建筑物基础、地下管线等;经过大量的工程实践,在弱震动爆破技术中必须采用综合技术措施,才能得到较理想的效果,如:合理的开挖分部、掏槽技术、使用低爆速炸药、毫秒雷管微差爆破、改善装药结构、控制爆破规模以及每循环进尺。 弱震动爆破通常不对一次爆破的总装药量进行控制,而是对同时起爆的同段药量加以控制;对于爆破振动速度的全程监控是进行弱震动爆破必不可少的环节;而依据工程对象的爆破振动速度安全指标,计算和设计最大共同作用装药量是弱震动爆破的重要环节。 2、爆破技术 2.1计算允许的单段最大共同作用装药量 我国《爆破安全规程》中,对各类建筑物所允许的安全振动速度的规定如下: (1)土坯房,毛石房屋: 1.0-1.5cm/s (2)一般砖房,非抗震的大型砌块建筑物:2.0-3.0 cm/s (3)钢筋砼结构房屋: 3.0-5.0 cm/s (4)水工隧道: 7-15 cm/s (5)交通隧道: 10-20 cm/s 实际应用时,每个工程都要结合其具体情况,做出相应的安全规定。建筑物的质点峰值振动速度安全控制标准如下: (1)较坚固的建筑<2.5 cm/s (2)一般建筑物<1.5 cm/s (3)陈旧房屋<0.8cm/s (4)隧道:Ⅲ类围岩<3cm/s;Ⅳ类围岩<5-6cm/s 对于居民稠密的浅埋隧道,为了避免爆破振动及噪音对居民产生不安和恐惧,一

爆破震动公式

爆破震动安全技术爆破震动安全允许震速 序号保护对象类别 安全允许振速(cm/s) < 10 Hz 10 Hz~ 50 Hz 50 Hz~ 100 Hz 1 土窑洞、土坯房、毛石房屋 q 0.5~1.0 0.7~1.2 1.1~1.5 2 一般砖房、非抗震的大型砌 块建筑物q 2.0~2.5 2.3~2.8 2.7~ 3.0 3 钢筋混凝土结构房屋q 3.0~4.0 3.5~4.5 4.2~5.0 4 一般古建筑与古迹b0.1~0.3 0.2~0.4 0.3~0.5 5 水工隧道c7~15 6 矿山巷道x10~20 7 交通隧道c15~30 8 水电站及发电厂中心控制 室设备c 0.5 9 新浇大体积混凝土d: 龄期:初凝~3d 龄期:3d ~7d 龄期:7d ~28d 2.0 ~ 3.0 3.0~7.0 7.0~12 注1:表列频率为主振频率,系指最大振幅所对应波的频率。注2:频率范围可根据类似工程或现场实测波形选取。选取频率 时亦可参考下列数据:酮室爆破<20 Hz;深孔爆破10 H ~60 Hz;浅孔爆破40Hz~100 Hz 。 a 选取建筑物安全允许振速时,应综合考虑建筑物的重要性、建筑质量、新旧程度、自振频率、地基条件等因素。 b 省级以上(含省级)重点保护古建筑与古迹的安全允许振速,应经专家论证选取,并报相应文物管理部门批准。 c 选取隧道、巷道安全允许振速时,应综合考虑构筑物的重要性、围岩状况、断面大小、深埋大小、爆源方向、地震振动频率等因素。 d 非挡水新浇大体积混凝土的安全允许振速,可按本表给出的上

限值选取。 爆破振动强度计算 (1)V=K ·(Q 1/3/R)α 式中Q :一次起爆最大药量;kg V —控制的震动速度,cm/s K-爆破介质为普坚石,但保护的民房与爆破地岩石之间的有些软岩与土层相隔, R-装药中心至保护目标的距离 m 在不同距离上的的地面质点震动速度计算如表: 爆破震动速度表 爆破振动安全允许距离 3 11.Q V K R α??? ??= 式 中:K R —— 爆破振动安全允许距离,单位为米(M); Q —— 炸药量,齐发爆破为总药量,延时爆破为最大一段药量,单位为千克(kg); V —— 保护对象所在地质点振动安全允许速度,单位为厘米每秒(cm/s); K 、α —— 与爆破点至计算保护对象间的地形、地质条件有关的R(m) 30 50 100 200 300 V(cm/s) 1.76 0.70 0.20 0.06 0.03

矿山爆破对安全距离的要求

仅供参考[整理] 安全管理文书 矿山爆破对安全距离的要求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 第1 页共4 页

矿山爆破对安全距离的要求 爆破时,必然产生爆破地震、空气冲击波、碎石飞散及有害气体,因而危及爆区附近人员、设备、建筑物及井巷等的安全。因此,爆破设计时必须确定爆破危害范围并指定安全距离。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爆破地震安全距离 炸药在岩体中爆炸后,在距爆源一定距离的范围内,岩体产生弹性震动波,即是爆破地震。爆破作业地震强度主要与炸药量、爆源距离、岩石特性、爆破条件和方法以及地质地形条件有关。《爆破安全规程》规定一般建筑物和构筑物的爆破地震安全性应满足安全振动速度的要求,并规定了建(构)筑物地面质点振动速度控制标准。 2.爆破空气冲击波的安全距离 空气冲击波的安全距离主要依据以下几个方面来确定:对地面建筑物的安全距离,空气冲击波超压值计算和控制标准,爆破噪声,空气冲击波的方向效应与大气效应。 控制空气冲击波的方法主要有: (1)避免裸露爆破,特别是在居民区更需特别重视,导爆索要掩埋20em或更多,一次爆破孔间延迟不要太长,以免前排带炮使后排变成裸露爆破。 (2)保证堵塞质量,特别是第一排炮孔,如果掌子面出现较大后冲,必须保证足够的堵塞长度。对水孔要防止上部药包在泥浆中浮起。 (3)考虑地质异常,采取措施。例如,断层、张开裂隙处要间隔堵塞,溶洞及大裂隙处要避免过量装药。 (4)在设计中要考虑避免形成波束。 (5)在地下矿山巷道,可利用障碍、阻波墙、扩大室等结构来减轻 第 2 页共 4 页

巷道空气冲击波。 3.个别碎石飞散的安全距离 露天爆破时,有些岩石飞散很远,危及周围人员、牲畜和建(构) 筑物。飞石事故超过爆破事故总数的1/4,在设计和施工中必须严格做到: (1)设计合理,测量验收严格,避免单耗失控,是控制飞石危害的基础工作; (2)慎重对待断层、软弱带、张开裂隙、成组发育的节理、溶洞、采空区、覆盖层等地质构造,采取间隔堵塞、调整药量、避免过量装药等措施; (3)保证堵塞质量,不但要保证堵塞长度,而且保证堵塞密实; (4)多排爆破时,要选择合理的延迟时间,防止因前排带炮(后冲),造成后排最小抵抗线大小与方向失控; (5)城市爆破应做好防护。 4.电力起爆的安全距离 电力起爆的安全距离主要考虑爆区与高压线、广播电台和电视台等发射源的安全距离。 5.爆破有害气体扩散安全距离 爆破有害气体主要有CO、NO、NO2、N2O5、SO2、H2S、NH3等,可引起窒息及血液中毒。大量爆破后必须取样监测。有害气体浓度低于容许指标才能下井作业。 第 3 页共 4 页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