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海洋生态学习题集及答案

海洋生态学习题集及答案

海洋生态学习题集及答案
海洋生态学习题集及答案

海洋生态学习题集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以下哪种环境梯度不属于海洋的重要梯度( )

A 、纬度梯度

B 、经度梯度

C 、水平梯度

D 、深度梯度

2、以下各项不属于深海沉积物的是( ) A 、红黏土软泥 B 、钙质软泥 C 、硅质软泥 D 、有机质软泥

3、下列海区中盐度最高的是( ) A 、赤道海区 B 、北纬30°海区 C 、南纬60°海区 D 、北冰洋

4、不属于集群现象优势的行为是( ) A 、交配 B 、防御 C 、运动 D 、隐蔽

5、鲸鱼的存活曲线类型是图中的哪条( )

A 、a

B 、b

C 、c

D 、d

6、甲、乙两物海洋生物的生态位如图所示,其最终的结果不可能是( )

A 、乙被淘汰

B 、甲被淘汰

C 、甲的生态位变窄

D 、甲乙和谐共存

7、以下不属于导致灭绝漩涡原因的是( )

A 、数量波动

B 、遗传漂变

C 、资源溢出

D 、近交衰退

8、根据洛特卡—沃尔泰勒的种间竞争模型,物种甲和乙长期和谐共存,则( )

A 、K 1>K 2/β,K 2

B 、K 1K 1/α

C 、K 1

D 、K 1>K 2/β,K 2>K 1/α

9、以下各项属于生态系统成熟期特征的是( )

A 、有机个体小

B 、生活史简单

C 、多样性低

D 、生态位狭小

10、下列各项属于珊瑚礁生态群落特征的是( )

A 、物种贫乏

B 、食物链短

C 、生产力低

D 、净生产力低

11、下列食物链不是经典食物链类型的是( )

A 、牧食食物链

B 、微型生物食物链

C 、植食食物链

D 、碎屑食物链

12、以下各区哪个位于陆架区( )

A 、陆坡

B 、潮下带

C 、海沟

D 、海脊

13、下列哪种生物很难生活在河口区( )

A 、广温性生物

B 、狭盐性生物

C 、淡水源生物

D 、海洋源生物

14、以下特征为r-选择生物的特征的是( )

A 、生长率高

B 、性成熟慢

C 、扩散能力低

D 、生命周期长

15、根据洛特卡—沃尔泰勒的种间竞争模型,当( )时,出现不稳定的平衡。

A 、K 1>K 2/β,K 2

B 、K 1K 1/α

C 、K 1

D 、K 1>K 2/β,K 2>K 1/α

16、群落的关键种一般是( )

A 、生产者

B 、消费者

C 、中低级消费者

D 、高级消费者

17、下列现象中哪个会使海洋初级生产力较低( )

A 、海水辐聚

B 、海水辐散

C 、上升流

D 、海洋锋面

18、下列不属于HNLC 海区的是( )

A 、南大洋

B 、南赤道太平洋

C 、北大西洋

D 、东北太平洋

19、以下哪个因素不是引起海岸带环境特征的主要因素( )

A 、潮汐现象

B 、海岸线多变

C 、河水入海

D 、海陆温差

20、海洋生态系统有机质分解不需要经历的阶段是( )

A 、氧化阶段

B 、沥滤阶段

C 、分解阶段

D 、耐蚀阶段

21、下列生态系统不是水域生态系统的是()

A、潮上带

B、热带雨林

C、河口区

D、湖泊

22、以下不是漂浮生物的是()

A、海蝇

B、僧帽水母

C、磷虾

D、茗荷

23、下列哪种现象不是由温度的影响而发生()

A、垂直移动

B、洄游

C、两极同源

D、热带沉降

24、以下不属于海洋生物群落种间关系的是()

A、捕食

B、竞争

C、耦合

D、共生

25、根据洛特卡—沃尔泰勒的种间竞争模型,当()时,物种乙遭到淘汰。

A、K1>K2/β,K2

B、K1K1/α

C、K1

D、K1>K2/β,K2>K1/α

26、下列不属于脱氮作用的是()

A、厌氧环境氨的氧化作用

B、有氧—缺氧界面金属催化的硝酸还原作用

C、有氧—无氧界面发生的硝化作用

D、硝酸盐异化还原作用

27、下列现象中哪个会使海洋初级生产力较低()

A、海水辐聚

B、海水辐散

C、上升流

D、海洋锋面

28、甲、乙两物种发生共生关系时,不可能()

A、甲受益,乙不受益

B、甲不受益,乙受益

C、甲、乙均受益

D、甲乙均不受益

29、下列因素中不会限制海洋初级生产力的是()

A、溶氧

B、有效磷

C、有效氮

D、有效铁

30、“海雪”中不包含以下哪种物质()

A、动物排泄物

B、无定形颗粒状物

C、可溶性有机物

D、黏性微细有机物

二、名词解释

1、海水真光层

有足够的光可以供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其光合作用的量超过植物的呼吸消耗,有正的净生产力的层次。

2、生态位

一种生物在群落中的功能或作用,生态位不仅说明生物居住的场所、而且也要说明他们吃什么、被什么动物吃及他们的活动时间、与其他生物的关系以及他们对群落发生影响的一切方面,就是所生态位是某一物种的个体与环境之间特定关系的总和。

3、平衡渔获量

生态环境基本稳定的情况下,每年从该种群资源中捕捞一定的数量而不影响资源量继续保持在某一特定水平时的渔获量,又称持续产量。

4、生态演替

在一定区域内,群落随时间而变化,由一种类型转变为另一种类型的生态过程。

5、红树林

为热带和亚热带海岸潮间带特有的盐生木本植物群落。红树林并不是指单一的分类类群植物,而是对一种景观的描述。通常分布在赤道两侧20°C度等温线内。

6、新生产力

由真光层之外提供的氮为新氮,主要是硝酸盐氮。由新氮支持的那部分初级生产力称为新生产力。

7、高斯假说

或称竞争排斥理论,即亲缘关系接近的,具有同样习性或生活方式的物种,不可能长期在同一地区生活,或完全的竞争者不能共存,因为他们的生态位没有差别。如果它们在同一地区出现,必定利用不同的食物,活在不同的时间活动,或以其他方式占据不同的生态位。

8、阿利氏规律

种群密度过高会产生拥挤的负面效应,个体生活所需要的各种条件变差,机体生理状况变差,出生率低、死亡率高,这种拥挤效应对种群不利;相反,种群密度过低,雌雄个体相遇机会变少,导致出生率下降。种群密度过疏或过密对种群生存发展都不利,每一生物都有自己的最适密度,这就是阿利氏规律。

9、生物泵

C通过有机物生产、消费、传递、沉淀、分解等一系列生物学过程构成碳从表层向深海底转移,称为生物泵,也称二氧化碳泵或软组织泵。

10、海水补偿深度

在海洋的某一深度,植物24h中光合作用所产生的有机质全部为维持其生命代谢所消耗,没有净生产量,此深度为补偿深度。

11、新生产力

由真光层之外提供的氮为新氮,主要是硝酸盐氮。由新氮支持的那部分初级生产力称为新生产力。

12、阿利氏规律

种群密度过高会产生拥挤的负面效应,个体生活所需要的各种条件变差,机体生理状况变差,出生率低、死亡率高,这种拥挤效应对种群不利;相反,种群密度过低,雌雄个体相遇机会变少,导致出生率下降。种群密度过疏或过密对种群生存发展都不利,每一生物都有自己的最适密度,这就是阿利氏规律。

13、热带沉降

海洋中某些广盐性和广温性的冷水种,其分布可能从南北两半球高纬度表层,通过赤道区的深水层而成为一个连续分布现象。

14、生态位

一种生物在群落中的功能或作用,生态位不仅说明生物居住的场所、而且也要说明他们吃什么、被什么动物吃及他们的活动时间、与其他生物的关系以及他们对群落发生影响的一切方面,就是所生态位是某一物种的个体与环境之间特定关系的总和。

15、顶级群落

当生物群落发生生态演替时,最终的稳定系统称为顶级群落。

16、密度制约机制

种群密度制约主要是生物性制约,包括种内关系和种间关系。这种制约作用强度随种群密度而变化,当种群达到一定大小时,某些与密度相关的因素就会发生。

17、赤潮

海洋中某些微小浮游生物在一定条件下爆发性增殖或聚集引起海水变色的一种有害的异常现象。一般由一到两种藻类引起,持续几天到数周。

18、新生产力

由真光层之外提供的氮为新氮,主要是硝酸盐氮。由新氮支持的那部分初级生产力称为新生产力。

19、顶级群落

当生物群落发生生态演替时,最终的稳定系统称为顶级群落。

20、灭绝漩涡

环境变化、统计变化和遗传因子的共同效应使得由于一个因素引起的种群数量下降反过来又加剧其他因素的敏感性产生漩涡效应,这种加速种群走向灭绝的漩涡效应称为灭绝漩涡。

21、生物学过度捕捞

对资源种群的捕捞死亡率超过其自然增长率,从而降低种群产生最大持续产量长期能力的行为或现象。生物学捕捞分为生长型过渡捕捞、补充型过渡捕捞和生态系统过渡捕捞三种类型。

22、生态位

一种生物在群落中的功能或作用,生态位不仅说明生物居住的场所、而且也要说明他们吃什么、被什么动物吃及他们的活动时间、与其他生物的关系以及他们对群落发生影响的一切方面,就是所生态位是某一物种的个体与环境之间特定关系的总和。

23、高斯假说

或称竞争排斥理论,即亲缘关系接近的,具有同样习性或生活方式的物种,不可能长期在同一地区生

活,或完全的竞争者不能共存,因为他们的生态位没有差别。如果它们在同一地区出现,必定利用不同的食物,活在不同的时间活动,或以其他方式占据不同的生态位。

24、海水真光层

有足够的光可以供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其光合作用的量超过植物的呼吸消耗,有正的净生产力的层次。

三、简答题

1、谢尔福德耐受性定律如何阐述?

生物对各种环境因子的适应有生态学上的最大量和最小量,其间幅度称为耐受限度。

如果某因子的量增加或降低超过这一限度,生长或发育会受到影响,甚至死亡,生物只能在忍受限度所规定的范围生存。

这种最大量和最小量的限制作用称为谢尔福德耐受性定律。

2、解释海洋生物的昼夜垂直移动现象及其生物学意义。

很多海洋动物特别是浮游动物具有昼夜垂直移动现象。

它们在夜晚上升到表层,黎明到来时重新下降。

逃避捕食者

能量代谢上的益处

有利于遗传交换

避免紫外线伤害

3、说明逻辑斯蒂方程的形式、各参数的意义及其机制。

dN/dt=rN(1-N/K)

dN/dt:种群瞬时增长数

r:种群最大增长率

K:种群饱和数量

N:t时刻种群数量

机制:当种群密度上升时,种群能实现的有效增长效率变低,种群密度与增长率之间存在负反馈机制。

4、为什么有些珍惜动物很容易濒临灭绝而很多害虫却无法消灭?结合r-选择和K-选择者的典型特征进行回答。

r-选择:因其生境不稳定,其种群密度不稳定,种群超过环境容纳量不会造成进化上的不良后果。它们会尽可能利用资源,增加生殖。

其出生率高、寿命短、个体小,扩散能力强,适应性强。

K-选择:因其生境稳定,环境容纳量稳定,导致种群密度稳定。种群数量增加会导致资源破坏对后代不利。

出生率低,寿命长,个体大,扩散能力差,只适应于稳定的生存环境。

珍惜动物多属于K-选择者,因此其容易灭亡;害虫多属于r-选择者,不容易灭亡。

5、什么是海洋生物泵?其对海洋碳的转化和固定有何作用?使用简图加以说明。

C通过有机物生产、消费、传递、沉淀、分解等一系列生物学过程构成碳从表层向深海底转移,称为生物泵,也称二氧化碳泵或软组织泵。

将海洋表层C转移到深海,从而与海-气交换隔绝,在生物地化循环中起到汇的作用。

CO2

CO2 生产者

消费者

6、什么是海洋营养结构的上行、下行控制,浮游动物在期间起哪些作用?

上行控制:较低营养层次的种类组成和生物量对较高营养层次的种类组成和生物量起控制作用,即资源控制。

下行控制:较高营养层次的种类组成和生物量对较低营养层次的种类组成和生物量起控制作用,即捕食控制。

浮游动物对初级生产力控制

对营养级间生态转换效率调控

对高层捕食者的控制

对水层-底栖耦合关系起控制作用

7、红树林植物体为适应特殊的生境采取哪些适应机制?

根系:表面根、支柱根、板状根、膝状根、气生根

有助于植物呼吸和抗击风浪的固定作用

胎生:授粉后继续留在母株上发育,称为幼苗后才离开。

旱生结构和抗盐适应:

叶片角质化、厚革化

叶片有高渗透压

富含单宁(抗腐蚀剂)

拒盐或泌盐

8、结合底栖生物的生活方式说明底栖生物种类繁多的原因?

底栖生物是由生活在海洋基底表面或沉积物中的各种生物,他的群落中有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

根据底栖生物与底质的关系,分为底表、底内、底游三类。

小生境分化导致种的生态位狭小。

捕食者不加区分捕食,导致竞争排斥。

水温低导致代谢慢,生长率低,性成熟时间长,优势种出现机会低。

9、解释海洋生物发光现象及其生物学意义。

自然界有很多生物能够发光,人们把生物发光的现象称为生物发光,海洋生物的这种发光现象称为海洋生物发光现象。

同种集群的识别信号(识别同类、控制集群、引诱异性)

对捕获物的引诱

照明

掩护自己

警示敌人

10、说明优势种和关键种的概念及其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

优势种:群落中数量和生物量所占比例最多的一个或几个种,是反映群落特征的种类。

优势种是群落能流、物质流的主要环节。如果将优势种去除,群落将失去原来的特征。可见优势种对维持群落特征有重要作用。

关键种:对群落的组成结构和物种多样性稳定性具有决定作用的种。

如果关键种消失,可导致其他物种丧失或被取代,整个群落结构改变,可见关键种对维持群落结构有重要作用。

11、说明沿岸区生产力高的原因。

上升流

锋面

营养盐

有机质

12、说明粒径谱与生物量谱的概念,并举例说明其作用。

在海洋水层生态系统中,将生物视为“颗粒”,并以统一的相应球型直径表示其大小。

对于某一特定生态系统,其各粒度级上的生物量分布遵循一定的规律,即顺营养层次向上总生物量下降。

把粒度级按一定的对数级数排列,这种生物量在对数粒级上的分布称为粒径谱。

生物量谱:以生物量代替上述粒径谱中的粒径级数。

作用:预测某种平均生物量海洋动物在某一海洋生态系统中的产量。

或预测某一特定营养级的生物分布是否平衡

或说明某一海区的营养供应水平

13、什么是海洋营养结构的上行、下行控制,浮游动物在期间起哪些作用?

上行控制:较低营养层次的种类组成和生物量对较高营养层次的种类组成和生物量起控制作用,即资源控制。

下行控制:较高营养层次的种类组成和生物量对较低营养层次的种类组成和生物量起控制作用,即捕食控制。

浮游动物对初级生产力控制

对营养级间生态转换效率调控

对高层捕食者的控制

对水层-底栖耦合关系起控制作用

14、说明珊瑚—藻类共生体系的含义及其生态学意义。

虫黄藻生活在珊瑚虫组织中。

对动物能量需求有帮助

补充藻类营养需求

对碳酸钙沉积有意义

15、海洋环境有哪些梯度,其变化规律如何?

纬度梯度:

随纬度升高,太阳辐射强度减弱,季节差异增大,光照持续时间不同,影响光合作用及温跃层模式。

水平梯度:

营养盐含量和海水混合作用变化,呈现从沿岸到外海的变化。

深度梯度:

光只能投入表层,下方照射微弱压力增强,温度减弱等。

16、什么是生态演替,其基本过程如何。

在一定区域内,群落随时间而变化,由一种类型转变为另一种类型的生态过程。

在特定的地区,群落由一个到另一个的整个取代顺序,称为演替系列群落。

演替初期—先锋期,中期—发展期,最终的稳定系统—顶级群落

基本过程:生物入侵、定居、繁殖、竞争

17、说明逻辑斯蒂方程的形式、各参数的意义及其机制。

dN/dt=rN(1-N/K)

dN/dt:种群瞬时增长数

r:种群最大增长率

K:种群饱和数量

N:t时刻种群数量

机制:当种群密度上升时,种群能实现的有效增长效率变低,种群密度与增长率之间存在负反馈机制。

18、为什么有些珍惜动物很容易濒临灭绝而很多害虫却无法消灭?结合r-选择和K-选择者的典型特征进行回答。

r-选择:因其生境不稳定,其种群密度不稳定,种群超过环境容纳量不会造成进化上的不良后果。它们会尽可能利用资源,增加生殖。

其出生率高、寿命短、个体小,扩散能力强,适应性强。

K-选择:因其生境稳定,环境容纳量稳定,导致种群密度稳定。种群数量增加会导致资源破坏对后代不利。

出生率低,寿命长,个体大,扩散能力差,只适应于稳定的生存环境。

珍惜动物多属于K-选择者,因此其容易灭亡。

害虫多属于r-选择者,不容易灭亡。

19、有机质分解主要经历哪几个阶段,各阶段的特点是什么。

沥滤阶段:

可溶性物质从碎屑中转移出来

不一定需要微生物参与。

分解阶段:

微生物的降解作用。

降解产生的有机物被微生物吸收,一部分用于细菌生长,一部分用于呼吸。

耐蚀阶段:

剩余的一些难分解的,含有腐殖酸为主的有机聚合物。

20、影响消费者分布的因素有哪些,如何影响?

消费者类型:

食物资源:

生长环境:

竞争:

21、河口区的主要环境特征为何?

盐度:低潮是近淡水,高潮时近海水

温度:受周围陆地影响,越靠岸影响越大

沉积物:柔软,富含有机质

溶氧:底层缺氧

波浪和流:浪小

浑浊度高

四、论述题

1、解释生物多样性的内涵,并阐述保护海洋生物多样性的现实意义。

生物多样性概念

物种多样性

遗传多样性

生态系统多样性

食物、药品工业原料

人类环境

其他功能(休闲、科研教育等)

2、根据光照、温度、营养盐、对流混合作用和浮游动物摄食等因素的综合作用分析不同海区初级生产力的分布特征及近岸和外海(大洋)初级生产力的差异。

真光层温度变化上升流、锋面营养盐

混合作用浮游植物初级生产力

3、海洋生物资源属于可再生资源,但利用不当也会枯竭。请根据相关的生态学原理说明保持海洋生物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基本方法和途径。

禁渔期,禁渔区

渔具选择,渔法选择

兼捕控制

优势种、关键种控制

控制污染

控制海水养殖

控制引种及入侵

设置保护区

4、论述海洋捕食者和被捕食者的相互关系。

相互控制

捕食者对被捕食者的下行控制

被捕食者对捕食者的上行控制

数量平衡

波动状态

生态稳定

辩证关系

5、论述海洋底栖滤食和食底泥动物在底栖—水层耦合过程中的作用。

底栖-水层耦合的概念

底栖动物不能进行光合作用

底栖动物考食用碎屑生存

碎屑为水层产生

不同生活史利用不同层次资源

资源通过底层分解释放无机盐回到表层为植物利用

物质循环

能量循环

6、珊瑚礁生物群落被称为“海洋中的热带雨林”,试用种间竞争和生态位的有关理论阐述珊瑚礁生物群落

多样性和生产力高的原因。

珊瑚礁概念

珊瑚礁生境稳定(光、盐、水、基)

生境多样化(珊瑚从、洞穴、缝隙、礁石、沙)

躲避天敌

食物空间竞争激烈

生态位狭窄

食物特化

食物链长

化工分离工程复习题及答案..

化工分离过程试题库(复习重点) 第一部分填空题 1、分离作用是由于加入(分离剂)而引起的,因为分离过程是(混合过程)的逆过程。 2、分离因子是根据(气液相平衡)来计算的。它与实际分离因子的差别用(板效率)来表示。 3、汽液相平衡是处理(汽液传质分离)过程的基础。相平衡的条件是(所有相中温度压力相等,每一组分的化学位相等)。 4、精馏塔计算中每块板由于(组成)改变而引起的温度变化,可用(泡露点方程)确定。 5、多组分精馏根据指定设计变量不同可分为(设计)型计算和(操作)型计算。 6、在塔顶和塔釜同时出现的组分为(分配组分)。 7、吸收有(轻)关键组分,这是因为(单向传质)的缘故。 8、对多组分吸收,当吸收气体中关键组分为重组分时,可采用(吸收蒸出塔)的流程。 9、对宽沸程的精馏过程,其各板的温度变化由(进料热焓)决定,故可由(热量衡算)计算各板的温度。 10、对窄沸程的精馏过程,其各板的温度变化由(组成的改变)决定,故可由(相平衡方程)计算各板的温度。 11、为表示塔传质效率的大小,可用(级效率)表示。 12、对多组分物系的分离,应将(分离要求高)或(最困难)的组分最后分离。 13、泡沫分离技术是根据(表面吸附)原理来实现的,而膜分离是根据(膜的选择渗透作用)原理来实现的。 14、新型的节能分离过程有(膜分离)、(吸附分离)。 15、传质分离过程分为(平衡分离过程)和(速率分离过程)两大类。 16、分离剂可以是(能量)和(物质)。 17、Lewis 提出了等价于化学位的物理量(逸度)。 18、设计变量与独立量之间的关系可用下式来表示( Ni=Nv-Nc即设计变量数=独立变量数-约束关系 ) 19、设计变量分为(固定设计变量)与(可调设计变量)。 20、温度越高对吸收越(不利) 21、萃取精馏塔在萃取剂加入口以上需设(萃取剂回收段)。 22、用于吸收过程的相平衡关系可表示为(V = SL)。 23、精馏有(两个)个关键组分,这是由于(双向传质)的缘故。 24、精馏过程的不可逆性表现在三个方面,即(通过一定压力梯度的动量传递),(通过一定温度梯度的热量传递或不同温度物流的直接混合)和(通过一定浓度梯度的质量传递或者不同化学位物流的直接混合)。 25、通过精馏多级平衡过程的计算,可以决定完成一定分离任务所需的(理论板数),为表示塔实际传质效率的大小,则用(级效率)加以考虑。 27、常用吸附剂有(硅胶),(活性氧化铝),(活性炭)。 28、恒沸剂与组分形成最低温度的恒沸物时,恒沸剂从塔(顶)出来。

弹性力学试题参考答案与弹性力学复习题

弹性力学复习资料 一、简答题 1.试写出弹性力学平面问题的基本方程,它们揭示的是那些物理量之间的相互关系在应用这些方程时,应注意些什么问题 答:平面问题中的平衡微分方程:揭示的是应力分量与体力分量间的相互关系。应注意两个微分方程中包含着三个未知函数σx、σy、τxy=τyx ,因此,决定应力分量的问题是超静定的,还必须考虑形变和位移,才能解决问题。 平面问题的几何方程: 揭示的是形变分量与位移分量间的相互关系。应注意当物体的位移分量完全确定时,形变量即完全确定。反之,当形变分量完全确定时,位移分量却不能完全确定。 平面问题中的物理方程:揭示的是形变分量与应力分量间的相互关系。应注意平面应力问题和平面应变问题物理方程的转换关系。 2.按照边界条件的不同,弹性力学问题分为那几类边界问题试作简要说明。 答:按照边界条件的不同,弹性力学问题分为位移边界问题、应力边界问题和

混合边界问题。 位移边界问题是指物体在全部边界上的位移分量是已知的,也就是位移的边界值是边界上坐标的已知函数。 应力边界问题中,物体在全部边界上所受的面力是已知的,即面力分量在边界上所有各点都是坐标的已知函数。 混合边界问题中,物体的一部分边界具有已知位移,因而具有位移边界条件;另一部分边界则具有应力边界条件。 3.弹性体任意一点的应力状态由几个应力分量决定试将它们写出。如何确定它们的正负号 答:弹性体任意一点的应力状态由6个应力分量决定,它们是:x 、y 、z 、xy 、yz 、、zx 。正面上的应力以沿坐标轴正方向为正,沿坐标轴负方向为负。负面上的应力以沿坐标轴负方向为正,沿坐标轴正方向为负。 4.在推导弹性力学基本方程时,采用了那些基本假定什么是“理想弹性体”试举例说明。 答:答:在推导弹性力学基本方程时,采用了以下基本假定: (1)假定物体是连续的。 (2)假定物体是完全弹性的。 (3)假定物体是均匀的。 (4)假定物体是各向同性的。 (5)假定位移和变形是微小的。 符合(1)~(4)条假定的物体称为“理想弹性体”。一般混凝土构件、一般土质地基可近似视为“理想弹性体”。 5.什么叫平面应力问题什么叫平面应变问题各举一个工程中的实例。 答:平面应力问题是指很薄的等厚度薄板只在板边上受有平行于板面并且不沿厚度变化的 面力,同时体力也平行于板面并且不沿厚度变化。如工程中的深梁以及平板坝的平板 支墩就属于此类。 平面应变问题是指很长的柱型体,它的横截面在柱面上受有平行于横截面而且不沿长 度变化的面力,同时体力也平行于横截面而且也不沿长度变化,即内在因素和外来作 用都不沿长度而变化。 6.在弹性力学里分析问题,要从几方面考虑各方面反映的是那些变量间的关系 答:在弹性力学利分析问题,要从3方面来考虑:静力学方面、几何学方面、物理学方面。 平面问题的静力学方面主要考虑的是应力分量和体力分量之间的关系也就是平面问 题的平衡微分方程。平面问题的几何学方面主要考虑的是形变分量与位移分量之间的 关系,也就是平面问题中的几何方程。平面问题的物理学方面主要反映的是形变分量与应力分量之 间的关系,也就是平面问题中的物理方程。 7.按照边界条件的不同,弹性力学平面问题分为那几类试作简要说明 答:按照边界条件的不同,弹性力学平面问题可分为两类: (1)平面应力问题 : 很薄的等厚度板,只在板边上受有平行于板面并且不沿厚度变化的面力。这一类问题可以简化为平面应力问题。例如深梁在横向力作用下的受力分析问题。在该种问题中只存在 yx xy y x ττσσ=、、三个应力分量。 (2)平面应变问题 : 很长的柱形体,在柱面上受有平行于横截面并且不沿长度变化的面力,而且体力

分离工程习题解答

[例2-3] 求含正丁烷(1)0.15、正戊烷(2)0.4、和正已烷(3)0.45(摩尔分数)之烃类混合物在0.2MPa 压力下的泡点温度。B. 露点温度 a. 解:因各组分都是烷烃,所以汽、液相均可看成理想溶液, K i 只取决于温度和压力。如计算要求不高,可使用烃类的 p -T -K 图(见图 2-1)。 假设 T = 50℃, p =0.2MPa ,查图求 K i , 组分 xi Ki yi=Kixi 正丁烷 0.15 2.5 0.375 正戊烷 0.40 0.76 0.304 正已烷 0.45 0.28 0.126 说明所设温度偏低,选正丁烷为K G ,95.0805 .076 .03==∑=i G y K K 。查p-t-k 图t 为58.7, 再设 T = 58.7℃,重复上述计算得 故泡点温度为 58.7℃。 解:B. 露点温度, 假设 T = 80℃, p =0.2MPa ,查图求 K i , 组分 xi Ki yi/Ki=xi 正丁烷 0.15 4.2 0.036 正戊烷 0.40 1.6 0.25 正已烷 0.45 0.65 0.692 1978.0≠=∑=∑∴i i i K y x 选正戊烷为参考组分,则 56.1978.06.14=?=∑?=i G x K K 由56.14=K ,查图2-1a 得t=78℃ K 1=4,K 2=1.56, K 3=0.6, 1053.175.0267.00375.0≈=++=∑ =∑∴i i i K y x

故混合物在78℃。 [例2-7] 进料流率为 1000kmol/ h的轻烃混合物,其组成为:丙烷 (1)30% ;正丁烷 (2)10% ;正戊烷 (3)15% ;正已烷 (4)45%( 摩尔 ) 。求在50 ℃和 200kPa 条件下闪蒸的汽、液相组成及流率。 解:该物系为轻烃混合物,可按理想溶液处理。由给定的T 和p ,从p - T - K 图查K i ,再采用上述顺序解法求解。 (1)核实闪蒸温度 假设50℃为进料泡点温度,则 假设50℃为进料的露点温度,则 说明进料的实际泡点和露点温度分别低于和高于规定的闪蒸温度,闪蒸问题成立。 (2)求Ψ ,令Ψ 1 =0.1(最不利的初值) =0.8785 因f (0.1)>0,应增大Ψ 值。因为每一项的分母中仅有一项变化,所以可以写出仅含未知数Ψ 的一个方程: 计算R - R 方程导数公式为:

化工分离工程试题答卷及参考答案

MESH方程。 一、填空(每空2分,共20分) 1. 如果设计中给定数值的物理量的数目等于 设计变量,设计才有结果。 2. 在最小回流比条件下,若只有重组分是非分 配组分,轻组分为分配组分,存在着两个 恒浓区,出现在精镏段和进料板 位置。 3. 在萃取精镏中,当原溶液非理想性不大时, 加入溶剂后,溶剂与组分1形成具有较强正 偏差的非理想溶液,与组分2形成 负偏差或理想溶液,可提高组分1对2的 相对挥发度。 4. 化学吸收中用增强因子表示化学反应对传质 速率的增强程度,增强因子E的定义是化学吸 收的液相分传质系数(k L)/无化学吸收的液相 分传质系数(k0L)。 5. 对普通的N级逆流装置进行变量分析,若组 分数为C个,建立的MESH方程在全塔有 NC+NC+2N+N=N(2C+3) 个。 η; 6. 热力学效率定义为= 实际的分离过程是不可逆的,所以热力学效 率必定于1。 7. 反渗透是利用反渗透膜选择性的只透过 溶剂的性质,对溶液施加压力,克服溶 剂的渗透压,是一种用来浓缩溶液的膜 分离过程。 二、推导(20分) 1. 由物料衡算,相平衡关系式推导图1单 级分离基本关系式。 ——相平衡常数; 式中: K i ψ——气相分 率(气体量/进料量)。 2. 精馏塔第j级进出物料如图1,建立

三、简答(每题5分,共25分) 1.什么叫相平衡相平衡常数的定义是什么 由混合物或溶液形成若干相,这些相保持物理平衡而共存状态。热力学上看物系的自由焓最小;动力学上看相间表观传递速率为零。 K i =y i /x i 。 2.关键组分的定义是什么;在精馏操作中, 一般关键组分与非关键组分在顶、釜的 分配情况如何 由设计者指定浓度或提出回收率的组分。 LK绝大多数在塔顶出现,在釜中量严格控制; HK绝大多数在塔釜出现,在顶中量严格控制; LNK全部或接近全部在塔顶出现; HNK全部或接近全部在塔釜出现。 3.在吸收过程中,塔中每级汽、液流量为 什么不能视为恒摩尔流 吸收为单相传质过程,吸收剂吸收了气体中的溶质而流量在下降过程中不断增加,气体的流量相应的减少,因此气液相流量在塔内都不能视为恒定。 4.在精馏塔中设中间换热器为什么会提高 热力学效率 在中间再沸器所加入的热量其温度低于塔 底加入热量的温度,在中间冷凝器所引出的 热量其温度高于塔顶引出热量的温度,相对 于无中间换热器的精馏塔传热温差小,热力 学效率高。 5.反应精馏的主要优点有那些 (1)产物一旦生成立即移出反应区;(2)反应区反应物浓度高,生产能力大;(3)反应热可由精馏过程利用;(4)节省设备投资费用;(5)对于难分离物系通过反应分离成较纯产品。 四、计算(1、2题10分,3题15分,共35分) 1. 将含苯(mol分数)的苯(1)—甲苯(2)混合物在下绝热闪蒸,若闪蒸温度为94℃,用计算结果说明该温度能否满足闪蒸要求 已知:94℃时P 1 0= P 2 0= 2. 已知甲醇(1)和醋酸甲酯(2)在常压、54℃ 下形成共沸物,共沸组成X 2 =(mol分率), 在此条件下:kPa P kPa p98 . 65 , 24 . 9002 1 = =求 该系统的活度系数。 3. 气体混合物含乙烷、丙烷、丁烷(均为摩尔分数),用不挥发的烃类进行吸收,已知吸收后丙烷的吸收率为81%,取丙烷在全塔的平均吸收因子A=,求所需理论板数;若其它条件不变,提高平均液汽比到原来的2倍,此时丙烷的吸 收率可达到多少。

弹性力学试题及标准答案

弹性力学与有限元分析复习题及其答案 一、填空题 1、弹性力学研究弹性体由于受外力作用、边界约束或温度改变等原因而发生的应力、形变和位移。 2、在弹性力学中规定,线应变以伸长时为正,缩短时为负,与正应力的正负号规定相适应。 3、在弹性力学中规定,切应变以直角变小时为正,变大时为负,与切应力的正负号规定相适应。 4、物体受外力以后,其内部将发生内力,它的集度称为应力。与物体的形变和材料强度直接有关的,是应力在其作用截面的法线方向和切线方向的分量,也就是正应力和切应力。应力及其分量的量纲是L -1MT -2。 5、弹性力学的基本假定为连续性、完全弹性、均匀性、各向同性。 6、平面问题分为平面应力问题和平面应变问题。 7、已知一点处的应力分量100=x σMPa ,50=y σMPa ,5010=xy τ MPa ,则主应力=1σ150MPa ,=2σ0MPa ,=1α6135'ο。 8、已知一点处的应力分量, 200=x σMPa ,0=y σMPa ,400-=xy τ MPa ,则主应力=1σ512 MPa ,=2σ-312 MPa ,=1α-37°57′。 9、已知一点处的应力分量,2000-=x σMPa ,1000=y σMPa ,400-=xy τ MPa ,则主应力=1σ1052 MPa ,=2σ-2052 MPa ,=1α-82°32′。 10、在弹性力学里分析问题,要考虑静力学、几何学和物理学三方面条件,分别建立三套方程。 11、表示应力分量与体力分量之间关系的方程为平衡微分方程。 12、边界条件表示边界上位移与约束,或应力与面力之间的关系式。分为位移边界条件、应力边界条件和混合边界条件。 13、按应力求解平面问题时常采用逆解法和半逆解法。 14、有限单元法首先将连续体变换成为离散化结构,然后再用结构力学位移法进行求解。其具体步骤分为单元分析和整体分析两部分。 15、每个单元的位移一般总是包含着两部分:一部分是由本单元的形变引起的,另一部分是由于其他单元发生了形变而连带引起的。 16、每个单元的应变一般总是包含着两部分:一部分是与该单元中各点的位置坐标有关的,是各点不相同的,即所谓变量应变;另一部分是与位置坐标无关的,是各点相同的,即所谓常量应变。 17、为了能从有限单元法得出正确的解答,位移模式必须能反映单元的刚体位移和常量应变,还应当尽可能反映相邻单元的位移连续性。 18、为了使得单元内部的位移保持连续,必须把位移模式取为坐标的单值连续函数,为了使得相邻单元的位移保持连续,就不仅要使它们在公共结点处具有相同的位移时,也能在整个公共边界上具有相同的位移。 19、在有限单元法中,单元的形函数N i 在i 结点N i =1;在其他结点N i =0及∑N i =1。 20、为了提高有限单元法分析的精度,一般可以采用两种方法:一是将单元的尺寸减小,以便较好地反映位移和应力变化情况;二是采用包含更高次项的位移模式,使位移和应力的精度提高。

分离工程考试题库及答案

一、 填空 1、当混合物在一定的温度、压力下,满足( ∑K i Z i>1且 ∑K i / Z i>1)条件即处于两相区,可通过( 等温闪蒸 )计算求出其平衡汽液相组成。 2、萃取精馏塔在萃取剂加入口以上需设( 溶剂回收段 )。 3、吸收因子为( A=L /KV ),其值可反应吸收过程的( 难易程度 )。 4、吸收剂的再生常采用的是( 用蒸汽或惰性气体的真空塔 ),( 用再沸器的解吸塔 ),( 用蒸馏塔解吸 )。 5。多组分精馏根据指定设计变量不同可分为( 设计型 )型计算和( 操作型 )型计算。 6。在塔顶和塔釜同时出现的组分为( 分配组分 )。 7、吸收有( 1 )关键组分,这是因为( 单向传质 )的缘故。 8、精馏有( 2 )个关键组分,这是由于( 双向传质 )的缘故。 9、对宽沸程的闪蒸过程,其各板的温度变化由( 进料热焓 )决定,故可由( 热量衡算式 )计算各板的温度。 10、流量加合法在求得ij x 后,由( S )方程求j V ,由( H )方程求j T 。 11、超临界流体具有类似液体的( 溶解能力 )和类似气体的( 扩散能力 )。 12、常用吸附剂有( 活性炭 ),( 硅胶 ),( 沸石分子筛 ),( 活性氧化铝 )。 13、分离过程分为( 机械分离 )和( 传质分离 )两大类。 14、传质分离过程分为( 平衡分离过程 )和( 速率分离过程 )两大类。 15、分离剂可以是( 物质媒介 )和( 能量媒介 )。 16、露点方程的表达式为( ∑Y i / K i =1 )。 17、泡点方程的表达式为( ∑K i X i=1 )。 18、泡点温度计算时若 ∑K i x i >1,温度应调( 低 )。 19、泡点压力计算时若 ∑K i x i >1,压力应调( 高 )。 20若组成为Z i 的物系, 11c i i i K Z =>∑, 且1(/)1c i i i Z K =>∑时, 其相态为( 气液两相 ) 。 21若组成为Z i 的物系, 11c i i i K Z = <∑ 时其相态为( 过冷液体 )。 22若组成为Z i 的物系, 1(/)1c i i i Z K =<∑时,其相态为( 过热液体 )。 23设计变量分为( 固定设计变量 )与( 可调设计变量 )。 24透过曲线是以( 吸附时间 )为横坐标绘制而成。 25透过曲线是以( 床出口流体中溶质的相对浓度 )为纵坐标绘制而成。 26透过曲线是分析( 床出口流出物的溶质的相对浓度与吸附时间的关系 )得到的。 27、溶液结晶的推动力是( 过饱和度 )熔融结晶的推动力是( 过冷度 )。 28、液膜组成中流动载体的作用是( 是指定的溶质或离子进行选择性迁移 )。 29、根据微滤过程中微粒被膜截留在膜的表面层或膜深层的现象,可将微滤分成( 表面过

工程制图试题一及答案

工程制图试题一及答案 一、填空题:(每空0.5分,共15分) 1、制图中的图线分___________线,___________线两大类,不可见轮廓线用 __________线表示,可见轮廓线用___________线表示。当点画线、虚线等与粗实线重叠时,图线均画成___________ 线。 2、字体的号数即字体的__________,图样中汉字高度不应低于__________mm, 相邻两号字体之间的倍增关系为___________倍,汉字应写成___________体字。 3、完整的尺寸标注应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 ____________。 4、标注线性几何要素的尺寸时,尺寸线的方向应与轮廓线,圆或大 于1/2圆的圆弧的尺寸应标注径尺寸,小于1/2圆的圆弧的尺寸应标注径尺寸。 5、半径分别为R1、R2(R1>R2)的两圆弧相外切时,圆心距为___________, 相内切时,圆心距应为_____________。 6、比例表示____________与____________相应要素的线性尺寸之比,1:5是 ________(放大、缩小)的比例。 7、三视图的三等关系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投影法分__________法和__________法两大类。___________投影按投射线是 否与投影面垂直又分为___________和__________两种,工程制图中所说的投影均指____________。 二、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1、国家标准对绘图比例做了规定,规定中确定了“优先选择系列”,以下选项中 ()比例处于优先系列中。 A .3∶1 B. 4∶1 C. 5∶1 D. 6∶1

生物分离工程题库+答案

《生物分离工程》题库 一、填充题 1. 生物产品的分离包括R 不溶物的去除 ,I 产物分离 ,P 纯化 和P 精 制 ; 2. 发酵液常用的固液分离方法有 过滤 和 离心 等; 3. 离心设备从形式上可分为 管式 , 套筒式 , 碟片式 等型式; 4. 膜分离过程中所使用的膜,依据其膜特性(孔径)不同可分为 微滤膜 , 超滤膜 , 纳滤膜 和 反渗透膜 ; 5. 多糖基离子交换剂包括 离子交换纤维素 和 葡聚糖凝胶离子交换剂 两大类; 6. 工业上常用的超滤装置有 板式 , 管式 , 螺旋式和 中空纤维式 ; 7. 影响吸附的主要因素有 吸附质的性质 , 温度 , 溶液pH 值 , 盐的浓度 和 吸附物的浓度与吸附剂的用量 ; 8. 离子交换树脂由 网络骨架 (载体) , 联结骨架上的功能基团 (活性基) 和 可 交换离子 组成。 9. 电泳用凝胶制备时,过硫酸铵的作用是 引发剂( 提供催化丙烯酰胺和双丙烯酰胺聚 合所必需的自由基) ; 甲叉双丙烯酰胺的作用是 交联剂(丙烯酰胺单体和交联剂甲叉双丙烯酰胺催化剂的作 用下聚合而成的含酰胺基侧链的脂肪族长链) ; TEMED 的作用是 增速剂 (催化过硫酸胺形成自由基而加速丙烯酰胺和双丙烯酰胺的 聚合 ); 10 影响盐析的因素有 溶质种类 , 溶质浓度 , pH 和 温度 ; 11.在结晶操作中,工业上常用的起晶方法有 自然起晶法 , 刺激起晶法 和 晶种起晶法 ; 12.简单地说离子交换过程实际上只有 外部扩散 、内部扩散 和化学交换反应 三步; 13.在生物制品进行吸附或离子交换分离时,通常遵循Langmuir 吸附方程,其形式为c K c q q 0+= 14.反相高效液相色谱的固定相是 疏水性强 的,而流动相是 极性强 的;常用的固定相有C 8 辛烷基 和 十八烷基C 18 ;常用的流动相有 乙腈 和 异丙醇 ; 15.超临界流体的特点是与气体有相似的 粘度和扩散系数 ,与液体有相似的 密度 ; 16.离子交换树脂的合成方法有 加聚法 和 逐步共聚法 两大类;

《分离工程》试卷及答案

一、填空(每空2分,共20分) 1. 如果设计中给定数值的物理量的数目等于 设计变量 ,设计才有结果。 2. 在最小回流比条件下,若只有重组分是非分配组分,轻组分为分配 组分,存在着两个恒浓区,出现在 精镏段和进料板 位置。 3. 在萃取精镏中,当原溶液非理想性不大时,加入溶剂后,溶剂与组分 1形成具有较强 正 偏差的非理想溶液,与组分2形成 负偏差或理想 溶液 ,可提高组分1对2的相对挥发度。 4. 化学吸收中用增强因子表示化学反应对传质速率的增强程度,增强因子E 的定义是 化学吸收的液相分传质系数(k L )/无化学吸收的液相分传质系数(k 0L ) 。 5. 对普通的N 级逆流装置进行变量分析,若组分数为C 个,建立的MESH 方程在全塔有 NC+NC+2N+N=N(2C+3) 个。 6. 热力学效率定义为=η ; 实际的分离过程是不可逆的,所以热力学效率必定 于1。 7. 反渗透是利用反渗透膜选择性的只透过 溶剂 的性质,对溶液施加 压力,克服 溶剂的渗透压 ,是一种用来浓缩溶液的膜分离过程。 二、推导(20分) 1. 由物料衡算,相平衡关系式推导图1单级分离基本关系式。 1(1) 0(1) 1c i i i i z K K ψ=-=-+∑ 式中: K i ——相平衡常数; ψ——气相分率(气体量/进料量) 。 2. 精馏塔第j 级进出物料如图1,建立MESH 方程。

— 三、简答(每题5分,共25分) 1.什么叫相平衡?相平衡常数的定义是什么? 由混合物或溶液形成若干相,这些相保持物理平衡而共存状态。 热力学上看物系的自由焓最小;动力学上看相间表观传递速率为零。 K i =y i /x i 。 2.关键组分的定义是什么;在精馏操作中,一般关键组分与非关键 组分在顶、釜的分配情况如何? 由设计者指定浓度或提出回收率的组分。 LK绝大多数在塔顶出现,在釜中量严格控制; HK绝大多数在塔釜出现,在顶中量严格控制; LNK全部或接近全部在塔顶出现; HNK全部或接近全部在塔釜出现。 3.在吸收过程中,塔中每级汽、液流量为什么不能视为恒摩尔流? 吸收为单相传质过程,吸收剂吸收了气体中的溶质而流量在下降过程中不断增加,气体的流量相应的减少,因此气液相流量在塔内都不能视为恒定。 4.在精馏塔中设中间换热器为什么会提高热力学效率? 在中间再沸器所加入的热量其温度低于塔底加入热量的温度,在中间冷凝器所引出的热量其温度高于塔顶引出热量的温度,相对于无中间换热器的精馏塔传热温差小,热力学效率高。 5.反应精馏的主要优点有那些? (1)产物一旦生成立即移出反应区;(2)反应区反应物浓度高,生产能力大;(3)反应热可由精馏过程利用;(4)节省设备投资费用;(5)对于难分离物系通过反应分离成较纯产品。 四、计算(1、2题10分,3题15分,共35分) 1. 将含苯0.6(mol分数)的苯(1)—甲苯(2)混合物在101.3kPa下绝热闪蒸,若闪蒸温度为94℃,用计算结果说明该温度能否满足闪蒸要求? 已知:94℃时P10=152.56kPa P20=61.59kPa 2. 已知甲醇(1)和醋酸甲酯(2)在常压、54℃下形成共沸物,共沸组成X2=0.65(mol分率), 在此条件下:kPa P kPa p98 . 65 , 24 . 9002 1 = = 求该系统的活度系数。 3. 气体混合物含乙烷0.50、丙烷0.4、丁烷0.1(均为摩尔分数),用不挥发的烃类进行吸收,已知吸收后丙烷的吸收率为81%,取丙烷在全塔的平均吸收因子A=1.26,求所需理论板数;若其它条件不变,提高平均液汽比到原来的2倍,此时丙烷的吸收率可达到多少。

分离工程习题集及答案

分离工程习题集

目录 第一部分填空题 (1) 第二部分选择题 (6) 第三部分名词解释及参考答案 (12) 第四部分问答题及参考答案 (14) 第五部分计算题及参考答案 (18) 第一、第二部分参考答案 (49)

第一部分填空题 1.分离作用是由于加入()而引起的,因为分离过程是()的逆过程。 2.衡量分离的程度用()表示,处于相平衡状态的分离程度是()。 3.分离过程是()的逆过程,因此需加入()来达到分离目的。 4.工业上常用()表示特定物系的分离程度,汽液相物系的最大分离程度又 称为()。 5.固有分离因子是根据()来计算的。它与实际分离因子的差别用()来 表示。 6.汽液相平衡是处理()过程的基础。相平衡的条件是()。 7.当混合物在一定的温度、压力下,满足()条件即处于两相区,可通过() 计算求出其平衡汽液相组成。 8.萃取精馏塔在萃取剂加入口以上需设()。 9.最低恒沸物,压力降低是恒沸组成中汽化潜热()的组分增加。 10.吸收因子为(),其值可反应吸收过程的()。 11.对一个具有四块板的吸收塔,总吸收量的80%是在()合成的。 12.吸收剂的再生常采用的是(),(),()。 13.精馏塔计算中每块板由于()改变而引起的温度变化,可用()确定。 14.用于吸收过程的相平衡关系可表示为()。 15.多组分精馏根据指定设计变量不同可分为()型计算和()型计算。 16.在塔顶和塔釜同时出现的组分为()。 17.吸收过程在塔釜的限度为(),它决定了吸收液的()。 18.吸收过程在塔顶的限度为(),它决定了吸收剂中()。 19.吸收的相平衡表达式为(),在()操作下有利于吸收,吸收操作的限度 是()。 20.若为最高沸点恒沸物,则组分的无限稀释活度系数与饱和蒸汽压的关系式为 ()。 21.解吸收因子定义为(),由于吸收过程的相平衡关系为()。 22.吸收过程主要在()完成的。 23.吸收有()关键组分,这是因为()的缘故。 24.图解梯级法计算多组分吸收过程的理论板数,假定条件为(),因此可得出 ()的结论。 25.在塔顶和塔釜同时出现的组分为()。 26.恒沸剂的沸点应显著比原溶液沸点()以上。 27.吸收过程只有在()的条件下,才能视为恒摩尔流。

2019分离工程考试题库及答案全

2019分离工程考试题库及答案 一、填空 1 、当混合物在一定的温度、压力下,满足(∑ K i Z i> 1 且∑ K i / Z i> 1 )条 件即处于两相区,可通过(等温闪蒸)计算求出其平衡汽液相组成。 2 、萃取精馏塔在萃取剂加入口以上需设(溶剂回收段)。 3 、吸收因子为( A=L / KV ),其值可反应吸收过程的(难易程度)。 4 、吸收剂的再生常采用的是(用蒸汽或惰性气体的真空塔),(用再沸器的 解吸塔),(用蒸馏塔解吸)。 5 。多组分精馏根据指定设计变量不同可分为(设计型)型计算和(操作型)型计算。 6 。在塔顶和塔釜同时出现的组分为(分配组分)。 7 、吸收有( 1 )关键组分,这是因为(单向传质)的缘故。 8 、精馏有( 2 )个关键组分,这是由于(双向传质)的缘故。 9 、对宽沸程的闪蒸过程,其各板的温度变化由(进料热焓)决定,故可由 (热量衡算式)计算各板的温度。 10 、流量加合法在求得后,由( S )方程求,由( H )方程求。 11 、超临界流体具有类似液体的(溶解能力)和类似气体的(扩散能力)。 12 、常用吸附剂有(活性炭),(硅胶),(沸石分子筛),(活性氧化铝)。 13 、分离过程分为 ( 机械分离 ) 和 ( 传质分离 ) 两大类。 14 、传质分离过程分为(平衡分离过程)和(速率分离过程)两大类。 15 、分离剂可以是(物质媒介)和(能量媒介)。 16 、露点方程的表达式为( ∑ Y i / K i = 1 ) 。 17 、泡点方程的表达式为( ∑ K i X i = 1 ) 。 18 、泡点温度计算时若∑ K i x i >1 ,温度应调(低)。 19 、泡点压力计算时若∑ K i x i >1 ,压力应调(高)。

工程制图复习题及答案

工程制图复习题及答案The final revision was on November 23, 2020

工程制图复习题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 1.根据投射线的类型,投影法可分为中心投影法和平行投影法。 2.根据投射线与投影面是否垂直,平行投影法又可分为正投影法和斜投影法。 3.多面正投影图是工程中应用最广泛的一种图示方法。 4..点的三面投影规律是:①点的正面投影与点的水平投影的连线垂直于OX轴。②点的正面投影与点的侧面投影的连线垂直于OZ轴。③点的水平投影到OX轴的距离等于点的侧面投影到OZ轴的距离。 5. .在三投影面体系中直线与投影面的相对位置可分一般位置直线、投影面平行线和_ 投影面垂直线。 6空间两直线的相对位置可分为平行、相交、交叉和 垂直四种。 7. 空间两直线互相平行,则它们的同面投影也一定平行。 8. 空间两直线相交,则它们的同面投影也一定相交,而且各同 面投影的交点就是两直线空间交点的同面投影。 9.互相垂直的两直线中有一条平行某一投影面时,它们在该投影 面上的投影也反映直角。 10.在三投影面体系中平面与投影面的相对位置可分一般位置平面、投影面垂直面和投影面平行面。

11.在平面内取点和取线的关系是:欲在平面内取点,须先在平 面内取线,而欲在平面内取线,又须先在平面内取点。 12.直线与平面的相对位置有_平行__、相交_和_垂直___。 13.直线与平面相交求交点的方法有积聚性法和辅助线法。 14.平面与平面的相对位置有_平行__、相交_和_垂直。 15.平面与平面相交求交线的方法有积聚性法线面交点法和辅助平面法。 16在换面法中,新投影面的设立要符合下面两个基本条件 ①新的投影面必须与空间几何元素处于有利于解题的位置。 ②__新的投影面必须垂直于原有的一个投影面 __ 。 17将一般位置直线变换为投影面的垂直线要经过_二__ 次变换,先将一般位置直线变换为投影面平行线__,再将投影面平行线_ 变换为投影面垂直线。 18.将一般位置平面变换为投影面平行面要经过___二__ 次变换, 先将一般位置平面变换为_投影面垂直面__,再将投影面垂直面变换为投影面平行面。 19.在一般情况下,平面体的相贯线是封闭的空间折线。 20.相贯线可见性判定原则是:_当两立体的相交表面都可见时,交线才可见____。

《生化分离工程》思考题与答案

第一章绪论 1、何为生化分离技术?其主要研究那些容? 生化分离技术是指从动植物组织培养液和微生物发酵液中分离、纯化生物产品的过程中所采用的方法和手段的总称。 2、生化分离的一般步骤包括哪些环节及技术? 一般说来,生化分离过程主要包括4个方面:①原料液的预处理和固液分离,常用加热、调PH、凝聚和絮凝等方法;②初步纯化(提取),常用沉淀、吸附、萃取、超滤等单元操作;③高度纯化(精制),常选用色谱分离技术;④成品加工,有浓缩、结晶和干燥等技术。 3、生化分离工程有那些特点,及其重要性? 特点:1、目的产物在初始物料(发酵液)中的含量低;2、培养液是多组分的混合物,除少量产物外,还有大量的细胞及碎片、其他代物(几百上千种)、培养基成分、无机盐等;3、生化产物的稳定性低,易变质、易失活、易变性,对温度、pH值、重金属离子、有机溶剂、剪切力、表面力等非常敏感;4、对最终产品的质量要求高 重要性:生物技术产品一般存在于一个复杂的多相体系中。唯有经过分离和纯化等下游加工过程,才能制得符合使用要求的产品。因此产品的分离纯化是生物技术工业化的必需手段。在生物产品的开发研究中,分离过程的费用占全部研究费用的50%以上;在产品的成本构成中,分离与纯化部分占总成本的40~80%;精细、药用产品的比例更高达70~90%。显然开发新的分离和纯化工艺是提高经济效益或减少投资的重要途径。 4、生物技术下游工程与上游工程之间是否有联系?

它们之间有联系。①生物工程作为一个整体,上游工程和下游工程要相互配合,为了利于目的产物的分离与纯化,上游的工艺设计应尽量为下游的分离纯化创造条件,例如,对于发酵工程产品,在加工过程中如果采用液体培养基,不用酵母膏、玉米浆等有色物质为原料,会使下游加工工程更方便、经济;②通常生物技术上游工程与下游工程相耦合。发酵-分离耦合过程的优点是可以解除终产物的反馈抑制效应,同时简化产物提取过程,缩短生产周期,收到一举数得的效果。 5、为何生物技术领域中往往出现“丰产不丰收”的现象? 第二章预处理、过滤和细胞破碎 1、发酵液预处理的目的是什么?主要有那几种方法? 目的:改变发酵液的物理性质,加快悬浮液中固形物沉降的速率;出去大部分可溶性杂质,并尽可能使产物转入便于以后处理的相中(多数是液相),以便于固液分离及后提取工序的顺利进行。 方法:①加热法。升高温度可有效降低液体粘度,从而提高过滤速率,常用于粘度随温度变化较大的流体。控制适当温度和受热时间,能使蛋白质凝聚形成较大颗粒,进一步改善发酵液的过滤特性。使用加热法时必须注意加热温度必须控制在不影响目的产物活性的围,对于发酵液,温度过高或时间过长可能造成细胞溶解,胞物质外溢,而增加发酵液的复杂性,影响其后的产物分离与纯化; ②调节悬浮液的pH值,pH直接影响发酵液中某些物质的电离度和电荷性质,适当调节pH可以改善其过滤特性;③凝聚和絮凝;④使用惰性助滤剂。 2、何谓絮凝?何谓凝聚?何谓混凝?各自作用机理是什么? 3、常用的凝聚剂有哪些?常用的絮凝剂有哪些?

化工分离工程习题答案模板

分离工程习题 第一章 1.列出5种使用ESA和5种使用MSA的分离操作。 答: 属于ESA分离操作的有精馏、萃取精馏、吸收蒸出、再沸蒸出、共沸精馏。 属于MSA分离操作的有萃取精馏、液-液萃取、液-液萃取( 双溶剂) 、吸收、吸附。 5.海水的渗透压由下式近似计算: π=RTC/M, 式中C为溶解盐的浓度, g/cm3; M为离子状态的各种溶剂的平均分子量。若从含盐0.035 g/cm3的海水中制取纯水, M=31.5, 操作温度为298K。问反渗透膜两侧的最小压差应为多少kPa? 答: 渗透压π=RTC/M=8.314×298×0.035/31.5=2.753kPa。 因此反渗透膜两侧的最小压差应为2.753kPa。 9.假定有一绝热平衡闪蒸过程, 所有变量表示在所附简图中。求: (1)总变更量数Nv; (2)有关变更量的独立方程数Nc; (3)设计变量数Ni; (4)固定和可调设计变量数Nx , Na; (5)对典型的绝热闪蒸过程, 你将推荐规定哪些 变量? F zi T F P F V , yi ,Tv , Pv L , x i , T L , P L 习题5附图

思路1: 3股物流均视为单相物流, 总变量数Nv=3(C+2)=3c+6 独立方程数Nc 物料衡算式C个 热量衡算式1个 相平衡组成关系式C个 1个平衡温度等式 1个平衡压力等式共2C+3个 故设计变量Ni =Nv-Ni=3C+6-(2C+3)=C+3 固定设计变量Nx=C+2,加上节流后的压力, 共C+3个可调设计变量Na=0 解: (1)Nv = 3 ( c+2 ) (2)Nc 物c 能1 相c 内在(P, T) 2 Nc = 2c+3 (3)Ni = Nv – Nc = c+3 (4)Nxu = ( c+2 )+1 = c+3

(完整word版)弹性力学试题及答案

《弹性力学》试题参考答案(答题时间:100分钟) 一、填空题(每小题4分) 1.最小势能原理等价于弹性力学基本方程中: 平衡微分方程 , 应力边界条件 。 2.一组可能的应力分量应满足: 平衡微分方程 ,相容方程(变形协调条件) 。 3.等截面直杆扭转问题中, M dxdy D =?? 2?的物理意义是 杆端截面上剪应力对转轴的矩等于杆 截面内的扭矩M 。 4.平面问题的应力函数解法中,Airy 应力函数?在边界上值的物理意义为 边界上某一点(基准点)到任一点外力的矩 。 5.弹性力学平衡微分方程、几何方程的张量表示为: 0,=+i j ij X σ ,)(2 1,,i j j i ij u u +=ε。 二、简述题(每小题6分) 1.试简述力学中的圣维南原理,并说明它在弹性力学分析中的作用。 圣维南原理:如果物体的一小部分边界上的面力变换为分布不同但静力等效的面力(主矢与主矩相同),则近处的应力分布将有显著的改变,但远处的应力所受影响可以忽略不计。 作用:(1)将次要边界上复杂的面力(集中力、集中力偶等)作分布的面力代替。 (2)将次要的位移边界条件转化为应力边界条件处理。 2.图示两楔形体,试分别用直角坐标和极坐标写出其应力函数?的分离变量形式。 题二(2)图 (a )???=++= )(),(),(222θθ??f r r cy bxy ax y x (b )? ??=+++= )(),(),(3 3223θθ??f r r dy cxy y bx ax y x 3.图示矩形弹性薄板,沿对角线方向作用一对拉力P ,板的几何尺寸如图,材料的弹性模量E 、泊松比 μ 已知。试求薄板面积的改变量S ?。

化工分离工程Ⅰ期末复习试题库及答案

分离工程复习题库 第一部分填空题 1、分离作用是由于加入(分离剂)而引起的,因为分离过程是(混合过程)的逆过程。 2、分离因子是根据(气液相平衡)来计算的。它与实际分离因子的差别用(板效率)来表示。 3、汽液相平衡是处理(汽液传质分离)过程的基础。相平衡的条件是(所有相中温度压力相等,每一组分的化学位相等)。 4、精馏塔计算中每块板由于(组成)改变而引起的温度变化,可用(泡露点方程)确定。 5、多组分精馏根据指定设计变量不同可分为(设计)型计算和(操作)型计算。 6、在塔顶和塔釜同时出现的组分为(分配组分)。 7、吸收有(轻)关键组分,这是因为(单向传质)的缘故。 8、对多组分吸收,当吸收气体中关键组分为重组分时,可采用(吸收蒸出塔)的流程。 9、对宽沸程的精馏过程,其各板的温度变化由(进料热焓)决定,故可由(热量衡算)计算各板的温度。 10、对窄沸程的精馏过程,其各板的温度变化由(组成的改变)决定,故可由(相平衡方程)计算各板的温度。 11、为表示塔传质效率的大小,可用(级效率)表示。 12、对多组分物系的分离,应将(分离要求高)或(最困难)的组分最后分离。 13、泡沫分离技术是根据(表面吸附)原理来实现的,而膜分离是根据(膜的选择渗透作用)原理来实现的。 14、新型的节能分离过程有(膜分离)、(吸附分离)。 15、传质分离过程分为(平衡分离过程)和(速率分离过程)两大类。 16、分离剂可以是(能量)和(物质)。 17、Lewis 提出了等价于化学位的物理量(逸度)。 18、设计变量与独立量之间的关系可用下式来表示( Ni=Nv-Nc即设计变量数=独立变量数-约束关系 ) 19、设计变量分为(固定设计变量)与(可调设计变量)。 20、温度越高对吸收越(不利) 21、萃取精馏塔在萃取剂加入口以上需设(萃取剂回收段)。 22、用于吸收过程的相平衡关系可表示为(V = SL)。 23、精馏有(两个)个关键组分,这是由于(双向传质)的缘故。 24、精馏过程的不可逆性表现在三个方面,即(通过一定压力梯度的动量传递),(通过一定温度梯度的热量传递或不同温度物流的直接混合)和(通过一定浓度梯度的质量传递或者不同化学位物流的直接混合)。 25、通过精馏多级平衡过程的计算,可以决定完成一定分离任务所需的(理论板数),为表示塔实际传质效率的大小,则用(级效率)加以考虑。 27、常用吸附剂有(硅胶),(活性氧化铝),(活性炭)。 28、恒沸剂与组分形成最低温度的恒沸物时,恒沸剂从塔(顶)出来。 29、分离要求越高,精馏过程所需的最少理论板数(越多)。 30、回流比是(可调)设计变量。

分离工程题库和答案电子版本

分离工程题库和答案

第一部分填空题 1.分离作用是由于加入()而引起的,因为分离过程是()的逆过程。 2.衡量分离的程度用()表示,处于相平衡状态的分离程度是()。 3.分离过程是()的逆过程,因此需加入()来达到分离目的。 4.工业上常用()表示特定物系的分离程度,汽液相物系的最大分离程度又 称为()。 5.固有分离因子是根据()来计算的。它与实际分离因子的差别用()来表 示。 6.汽液相平衡是处理()过程的基础。相平衡的条件是()。 7.当混合物在一定的温度、压力下,满足()条件即处于两相区,可通过 ()计算求出其平衡汽液相组成。 8.萃取精馏塔在萃取剂加入口以上需设()。 9.最低恒沸物,压力降低是恒沸组成中汽化潜热()的组分增加。 10.吸收因子为(),其值可反应吸收过程的()。 11.对一个具有四块板的吸收塔,总吸收量的80%是在()合成的。 12.吸收剂的再生常采用的是(),(),()。 13.精馏塔计算中每块板由于()改变而引起的温度变化,可用()确定。 14.用于吸收过程的相平衡关系可表示为()。 15.多组分精馏根据指定设计变量不同可分为()型计算和()型计算。 16.在塔顶和塔釜同时出现的组分为()。 17.吸收过程在塔釜的限度为(),它决定了吸收液的()。 18.吸收过程在塔顶的限度为(),它决定了吸收剂中()。 19.吸收的相平衡表达式为(),在()操作下有利于吸收,吸收操作的限度 是()。 20.若为最高沸点恒沸物,则组分的无限稀释活度系数与饱和蒸汽压的关系式为 ()。 21.解吸收因子定义为(),由于吸收过程的相平衡关系为()。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