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第一讲 感觉世界

第一讲 感觉世界

第一讲  感觉世界
第一讲  感觉世界

第一讲感觉世界

【知识要点】

1.人的感觉。

(1)人体具有多种感觉器官,可以感受外界环境的各种,如温度、气味、

颜色、声音等,产生不同的感觉。

(2)人有、、、、等感觉,

分别由感官、、、及感受。各种生物也有自己的感觉器官,这对于生物的生存、繁衍具有重要的作用。

(3)生物的感觉器官能够感受不同刺激的原因在于:感觉器官中有不同的。2.皮肤的感觉功能。

(1) 是人体最大的感觉器官,它具有、和

等多种感觉功能。

(2)触觉:感觉外界物体与人体的触碰以及强弱程度。

(3)痛觉:是触觉的过强反应,痛觉能感受对身体损伤性的刺激,它对人的健康生活有重

要的积极意义;皮肤的各个部位对各种刺激的敏感程度是不同的。

(4) 冷、热觉:感觉环境温度的变化。

3.嗅觉的形成过程。

(1)环境中物质的进入,接受刺激,将此信息传到大脑,大脑的分析信息后形成嗅觉。

(2)嗅觉特点:嗅疲劳;嗅适应;嗅觉敏感度因年龄、动物种类和气味种类等的不同而不同。

4.舌和味觉。

(1)舌具有功能,可以感知、、、等各种味道。

舌感觉的过程是:舌乳头→()→()

→大脑

(2)舌的不同部位对酸、甜、苦、咸等各种刺激的敏感程度不同:对苦味最敏感的区域

是,甜味是,咸味、酸味最敏感的是在。

(3)味觉感受器对液态物质的刺激特别敏感;麻、辣、涩等味觉是多种刺激综合后产生

的感觉;味觉、嗅觉等各种感觉密切相关。

5. 感觉的特点:

(1)因人而异:每个人对同一环境中的刺激,产生的感觉不一样;

(2)同一个人,不同的部位对同一刺激的感觉强度不一样;

【例题分析】

例题1.内耳中的__半规管__和___前庭__过于敏感的人,在受到过长或过强的刺激时,会出现头晕、恶心、呕吐、出汗、流涎等症状,这就是通常所说的晕车、晕船和航空病。

例题2.“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说明大脑皮层的嗅觉中枢易疲劳。

例题3.你用身体的什么部位或器官通过什么方法去辨别下列物质?

(1)酒精与自来水__鼻(嗅觉)_____ (2)热水与冷水_____皮肤(冷热觉)__

(3)红灯与绿灯_____眼(视觉)____ (4)糖和盐_____舌(_味觉__)______

(5)量筒和量杯眼(视觉)

例题4.人在感冒的时候,嗅觉的灵敏度会下降,此时味觉测试显示__不正常_(填“正常”或“不正常”),这说明嗅觉和味觉是相互影响的。

例题5.测试舌的不同部位对不同味道的敏感性的实验时,测试完一种味道后要漱口,这是为了排除实验干扰。

【课堂练习】

1.盲人通常用指尖触摸盲文,原因是指尖分布着丰富的神经末梢。

2.“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说明大脑皮层的中枢易疲劳。

3.妈妈常用手背来感觉小孩是否发烧,说明手背皮肤中有敏感的( )

A.触觉感受器B.热觉感受器C.痛觉感受器D.冷觉感受器

4.“孔子闻韶音三月不知肉味”中的“闻韶音”和“知肉味”分别属于人的( ) A.嗅觉和听觉B.听觉和视觉 C.听觉和味觉 D.触觉和味觉

5.公安部门通常使用警犬缉毒,这是利用了狗的( )

A.目光敏锐B.动作敏捷 C.发达的味觉D.发达的嗅觉

6.在冷、热、触、痛四种感觉中,对人体具有最大保护意义的是( )

A.冷觉B.热觉C.触觉 D.痛觉

7.人具有的四种基本味觉是()

A、酸、甜、苦、咸

B、酸、甜、苦、辣

C.酸、甜、咸、涩D、酸、甜、辣、涩

8.下列选项中不属于皮肤感受器的是()

A、味觉感受器

B、热觉感受器

C、冷觉感受器

D、痛觉感受器

9.舌的不同部位对酸、甜、苦、咸的敏感性不同,对甜最敏感的区域是()

A、舌根

B、舌尖

C、舌两侧

D、舌的全部区域

10.当你闭上眼,嗅柠檬同时吃苹果,会产生()

A、苹果味B柠檬味C、无味D、苹果与柠檬混合的味道

11.人最后形成视觉的结构是()

A、视网膜

B、眼

C、视神经D、大脑内的视觉中枢

12.人体最大的感觉器官是()

A.眼B.耳C.鼻子D.皮肤

13.今天天气很冷,我们感受气温主要是靠()

A.视觉B.听觉C.触觉D.冷热觉

14.下列下列属于味觉感受器的是()

A.舌乳头B.味蕾C.舌D.味觉细胞

15.人在感冒的时候,的灵敏度会下降,此时味觉测试显示_ _(填“正常”或“不正常”),这说明。

16.测试舌的不同部位对不同味道的敏感性的实验时,测试完一种味道后要,这是为了。

17.一块糖放在口中,一开始觉得不甜,后来慢慢地越来越甜,这说明

【课后作业】

1.妈妈常用手背来感觉小孩是否发烧,说明手背皮肤中有敏感的( )

A.触觉感受器

B.热觉感受器

C.痛觉感受器

D.冷觉感受器

2.公安部门通常使用警犬缉毒,这是利用了狗的( )

A.目光敏锐

B.动作敏捷

C.发达的味觉

D.发达的嗅觉

3.下列选项中不属于皮肤感受器的是()

A.味觉感受器

B.热觉感受器

C.冷觉感受器

D.痛觉感受器

4.在冷、热、触、痛四种感觉中,对人体具有保护意义的是( )

A.冷觉

B.热觉

C.触觉

D.痛觉

5.触觉:感觉外界与人体的以及强弱程度。

6.舌_________对甜味最敏感,舌_______对苦味最敏感.

7.对苦味最敏感的部位是()

A.舌尖

B.舌的两侧前部

C.舌根

D.舌的两侧中部

8.油漆工感觉步到油漆味,嗅觉具有的特点是()

A.适应性

B.选择性

C.易疲劳

D.理解性

9.煤气中添加一种特殊气体,一泄露人闻到赶快离开这是利用了人的()

A.触觉

B.嗅觉

C.冷觉

D.热觉

10.人在感冒的时候,的灵敏度会下降,此时味觉测试显示_ _(填“正常”或

“不正常”),这说明。

11.人具有的四种基本味觉是()

A、酸、甜、苦、咸

B、酸、甜、苦、辣 C.酸、甜、咸、涩 D、酸、甜、辣、涩

【课后练习】

参考答案1-4BDAD 5.物体,触碰

https://www.wendangku.net/doc/8517270957.html,B

10.嗅觉,不正常,感冒影响嗅觉. 11A

感觉世界教案1

浙江省温州市瓯海区实验中学七年级科学下册《1.1感觉世界》教案 一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让学生了解人的皮肤的中有四种感受器,分别具有:触觉、热觉、冷觉、痛觉等功能。 2. 让学生知道人体的鼻具有嗅觉功能及嗅觉的形成过程,及人 嗅觉的特点 二、过程与方法 亲身经历实验探究的过程,并懂得用实验和归纳的方法研究人体的各种感觉。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实验,培养自身对人体、对环境的各种感觉的事实产生浓厚 的兴趣,体验亲身参与探究、获取成功的乐趣。 【教学重点】 通过实验设计让学生认识皮肤的四种感受器及四种感觉的形成 【教学难点】 让学生理解鼻腔不是形成嗅的器官,形成嗅觉的部位是在大脑; 初步体会生活中处处有科学,并尝试利用所学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科学 问题。 【学习方法】 相关以往知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_____ 教学内容和方法: 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个性化教学思路及改进 建议: 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浙教版七年级下科学第二章第一节感觉世界练习

七年级下第二章 第一节感觉世界 知识点一:知道人的感受器和感觉器官 1、人的感受器有:视觉、听觉、嗅觉、味觉、痛觉、触觉、冷觉和热觉,其中冷觉和热觉又可统称为冷 热觉。 2、人的感觉器官有:眼、耳朵、鼻、舌、皮肤等。 习题: 1、通常所说的感觉器官是指() A.体表的感受器 B.体内的感受器 C.感觉神经纤维末梢 D.带有附属结构的感受器 2、人类有各种不同的感官和感受器,能感受各种刺激,产生各种不同的感觉。图中是用听觉感受外界刺激的是() 3、下列不能称为感觉器官的是() A、眼 B、鼻 C、耳 D、感觉神经末梢 4、请把下列感觉与感觉器官用线连起来 粗糙程度 a、眼 疼痛、痒 b、耳 酸、甜、苦、辣 c、鼻 多美妙动听的音乐 d、舌 多美的一幅画 c、皮肤 好香 5、在“瞎子摸象”这个故事里,瞎子是用来感知象的形状,形成感觉是在 6、“孔子闻韶音三月不知肉味”中的“闻韶音”和“知肉味”分别属于人的( ) A.嗅觉和听觉 B.听觉和视觉 C.听觉和味觉 D.触觉和味觉 知识点二:了解皮肤的感觉功能 1、皮肤具有触觉,痛觉,冷热觉 2、对热觉最敏感的部位是手背,对触觉最敏感的部位是指尖。对人体起报警作用的是痛觉 习题 1、人的皮肤有,,等感觉功能。但不同的部位对各种刺激的敏感程度是(填“相同”或“不同”)的,触觉最敏感的部位是,热觉最敏感的部位是。 2、医生对已经实施局部麻醉的病人进行手术的过程中,病人的感觉状况应是() A.痛觉存在,触觉消失 B.痛觉和触觉完全消失 C.触觉存在,痛觉消失 D.痛觉和触觉都存在 3、下列关于痛觉的说法,错误的是() A、痛觉使人痛苦,因而对人有害无益。 B、皮肤上分布着许多感受痛觉的神经末梢 C、痛觉可以使人及时发现一些外界对人体的伤害和人体内的异常。

《第一次世界大战》教案最全版

第三单元第一次世界大战 教案 第11课 20世纪初的国际冲突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知道一战前帝国主义列强争霸世界和两大军事集团形成的史实,了解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前经历了长时间矛盾与冲突的酝酿。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对文字史料、图片史料等的解读,培养学生运用历史的眼光分析历史史实的意识和能力。(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战争根源的分析,使学生意识到在保持人类发展和进步同时远离战争的重要性,引导学生思索避免战争的可行方案,培养全局观和现代意识。 二、各栏目的参考答案 (一)练习与测评 1、两大军事集团是如何形成的?它们的矛盾引起了哪些冲突?最终结果如何? 答:20世纪初,以欧美国家为中心的世界体系形成,工业发展突飞猛进。由于各国在经济上的激烈竞争,对殖民地的疯狂争夺,逐渐形成了相冲突的联盟体系,加剧了势不两立的民族主义愿望。1879年,德、奥两国缔结针对俄国的秘密军事同盟条约。1882年意大利同法国争夺突尼斯失败,加入德奥同盟。以德国为首的三国同盟形成,标志着欧洲列强两大对峙军事集团的一方初告形成。 三国同盟的建立促使俄法两国接近。1892年,两国签订针对同盟国的秘密军事同盟条约。为了对付主要敌人德国,英国不得不放弃传统的“光荣孤立”政策,1904年英法两国签订协约,1907年8月31日,英俄签订协约,标志着和三国同盟对抗的另一个帝国主义军事集团——英、法、俄三国协约的最后形成。 两大军事集团接连在地中海和巴尔干地区爆发冲突,主要有两次摩洛哥危机、波斯尼亚危机和两次巴尔干战争。 1914—1918年,欧洲两大军事集团为争夺世界霸权、重新瓜分殖民地和划分势力范围,终于导致了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2、为什么说巴尔干地区是20世纪初欧洲的一座“火药库”? 答:第一,巴尔干半岛位于欧洲的东南部,地处欧、亚、非三大洲的汇合处,既控制着地中海和黑海的门户,也控制着通往印度洋的航路,战略地位十分重要,而且有着丰富的自然资源,历来是各个国家争夺的重点。 第二,20世纪初,随着土耳其帝国的日益衰落,尚未被瓜分的土耳其及其统治下的巴尔干半岛,成为帝国主义瓜分的重要目标,存在着错综复杂的矛盾。既有帝国主义列强之间的矛盾,也有巴尔干各族人民与帝国主义矛盾,还有巴尔干人民同土耳其封建统治者的矛盾,还有因民族关系复杂,宗教交错而造就的巴尔干各国和各民族之间的矛盾。所有这些矛盾、特别是列强之间的矛盾使巴尔干半岛地区经常发生纠纷、冲突和战争。 第12课大战的爆发与过程

幼儿园大班社会世界真精彩公开课优质教案三篇

幼儿园大班社会世界真精彩公开课优质教案三篇 [标签:说明] 幼儿园大班社会《世界真精彩》公开课优质教案一 活动目标: 1.感受世界各地民族文化的丰富与有趣。 2.初步了解世界各地着名建筑、习俗、传统节日等,感知世界各地文化的多样化与差异性。 活动准备: 经验准备:请幼儿与家长一起收集有关世界各地着名的建筑、习俗、传统节日的资料。 材料准备:世界地图、地球仪,有关的图片。 活动过程: 1.通过观察地球仪导入活动,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 ★引导语:谁能从地球仪中很快找出中国所处的位置? 2.多形式帮助幼儿了解世界各地的着名建筑、习俗、风土人情等。 ★帮幼儿区别中国小朋友与外国小朋友的不同。 师:你见过外国小朋友吗?他们长什么样子?与我们有什么不同? 幼儿讨论并说出自己的想法。 ★帮幼儿了解中外小朋友饮食习惯的不同。 师:外国小朋友喜欢吃什么?餐具是什么? ★帮幼儿了解中外节日、习俗、风光的不同。 教师:中国与外国的节日。如中国的传统节日:春节、元宵节、

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等。外国的节日:圣诞节、万圣节、复活节等。 习俗:中国的舞龙、舞狮、踩高跷、大头娃娃等,外国的有:化妆舞会等。 中外的风光:欣赏中外风光的图片,及一些国家的建筑。 3.通过讨论,引导个别幼儿想大家介绍你了解的世界之最? 4.结束:你们还想了解世界的什么?引导幼儿将自己最喜欢的内容布置在世界之最的主题墙上。 活动延伸角色: 游戏活动:在角色游戏旅行社中,开展"去世界各地旅游"的游戏,让幼儿扮演导游想旅客介绍世界各地的名胜古迹、着名建筑等。 幼儿园大班社会《世界真精彩》公开课优质教案二 活动目标: 1.了解世界各地人们的生活习惯和居住环境等。 2.学习一些简单的与外国人打招呼的方式。 3.感受世界各地文化的丰富、有趣。 活动重、难点: 1.了解世界和地人们的生活习惯和居住环境。 2.学会简单的与外国人打招呼的方式。 活动准备: 1.各国基本礼仪的图片。 2.幼儿用书:《世界真精彩》。

七年级科学下册第2章第1节感觉世界教案

第1节感觉世界 1教学目标 1、让学生了解人的皮肤的中有四种感受器,分别具有:触觉、热觉、冷觉、痛觉等功能。 2、让学生知道人体的鼻具有嗅觉功能及嗅觉的形成过程,及人嗅觉的特点 3、通过实验探究让学生对人体对环境的各种感觉的事实产生浓厚的兴趣,并懂得用实验和归纳的方法来研究人体的各种感觉 2学情分析 本节是本章第一节内容,结合本章内容来看,本节课主要是让学生初步认识人类的各种感觉,感知周围的运动和变化环境。学生能够说出各种感觉器官对应感受到的不同环境刺激,从人的感觉为主线展开学习,便于让学生结合自身生活经历,加深学习记忆。 3重点难点 1.如何设计实验让学生认识皮肤的四种感受器及四种感觉的形成 2.让学生理解鼻腔不是形成嗅的器官,形成嗅觉的部位是在大脑 4教学过程 4.1 第一学时 教学目标 让学生了解人的皮肤的中有四种感受器,分别具有:触觉、热觉、冷觉、痛觉等功能。 学时重点 认识人的各种感觉器官和对应的感觉,了解人的皮肤的中有四种感受器,分别具有:触觉、热觉、冷觉、痛觉等功能。 学时难点 认识到人多感觉不是在感觉器官中形成的,而是在大脑中形成。 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以导激活学】 一、人体对环境的感觉 【问】你现在坐在教室里面感觉到了什么呢?是用什么来感觉的? 【答】声音、光线、温度、呼吸、空间位置…… 走近一个学生,做要打他的姿势,他躲避了。 自然环境在不停地发生着变化,我们要不停地感觉这个世界,然后做出反应,以至于能更好地生存下去:如春夏秋冬四季的变化,感知温度,增减衣服。

讨论:根据日常生活经验讨论人体还具有哪些感觉?是用身体的哪些结构来感觉的? 看图讨论:出示教材图1-1“人的感觉”让学生分组讨论 图片中的人感觉到了什么? 分别是用人体的哪一结构或器官来感觉的? 如果图中的人是你,你会有什么相应的反应? 可能的答案:1、听音乐的人感觉到优美的音乐,是用耳来感觉的,我的反应是:心情舒畅…… 2、闻花的人能感觉到花的香味,是用鼻来感觉的。我的反应是:花真香,开心…… 总结:人体能通过各种感觉器官或感受器去感觉外界的各种刺激,并作出相应在的反应。 思考1:以吃棒棒糖的人为例:是不是任何人都会有与你一样的感觉?是不是你吃什么东西都会有相同的感觉? 2、以听音乐的人为例:是不是所有的人都喜欢同一首歌?你是不是喜欢每一种类型的歌曲? 3、不同的人对同一种环境刺激的感觉是否完全一样? 4、同一个人在不同的环境下,对同一种刺激是否会产生相同的感觉和反应?请你举例说明。讨论:1、你最喜欢和最讨厌的环境刺激分别是什么? 2、你认为图中的小明戴着耳欣赏音乐的原因有哪些? 学生可能出现的答案:音乐可以听得更清楚;可能会影响别人的学生和生活。 总结:人类有各种不同的感官和感受器,能感受各种刺激,产生各种不同的感觉。 活动2【讲授】【多元立体学】 二,皮肤的感觉功能 回顾皮肤的结构:表皮、真皮、皮下组织。各层分别分布有哪些组织?有些什么功能?(上皮组织、结缔组织、神经组织、肌肉组织) 思考:图中拿冰块的人,感觉冷觉的结构是皮肤的什么结构? 设问:你是否知道冷觉是怎么形成的呢?根据皮肤你结构你认为人的皮肤还具有哪些感觉功能?分别由什么结构来完成? 可能的答案:热觉、触觉、痛觉…… ,皮肤的触觉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教案1

第7课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课程标准】: 简述“同盟国”“协约国”的成员国,了解欧洲两大军事对抗集团形成的严重后果。讲述萨拉热窝事件的主要过程,认识突发事件对人类和平的威胁。 【教学目标】: 【教材分析】: 课文介绍了19世纪末20世纪初,后起的帝国主义列强(美、德)与老牌的帝国主义列强(英、法)争霸世界的矛盾日益尖锐,形成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两大军事侵略集团并疯狂地扩军备战,最终导致大战爆发。这场帝国主义战争规模空前,给各国人民造成了深重灾难,还埋下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祸根。第一次世界大战在世界近代历史上影响深远。 【学情分析】: 九年级的学生保持着旺盛的求知欲望,理解抽象的历史与社会问题心力与智力相对初一年级学生有了提高;辨证地认识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也有所提高,在电影电视以及其他媒体已经了

解一战的情况,九年级学生尤其是男孩子对战争历史比较感兴趣,能够比较容易地进入本课程,对于概念化与系统知识的认识比七年级学生也大有提高。 【设计思路】: 第一次世界大战是20世纪初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历史大事。本课以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因后果的发展为线索展开,首先从2013年11月11日的一则纪念“一战”的新闻报道开始,引导学生追根溯源: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原因,接着讲述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过程,最后分析第一次世界大战带给人类的影响。以此为主线,让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并引导学生正确分析“一战”的原因和评价第一次世界大战带给人类的影响是上好本课的关键。教师通过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的运用,借助多媒体课件,采用动态图示法、谈话法、讨论法等手段,动静结合,寓教于乐,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从而达到掌握知识、培养能力的目的。 【教学重点】: 1、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 2、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影响。 【教学难点】: 1、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原因。 2、对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分析和评价。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首先我们观看一段2013年11月11日的新闻视频。 刚才我们观看了今年11月11日世界各国纪念一战95周年的新闻视频。世界各国都在举行隆重的纪念活动,说明一战是重大的,是世界范围的。那么一战是怎样发生的?给世界历史造成了什么影响?今天,我们就乘坐时光列车回到95年前那个炮火纷飞的年代,去重温那段历史,去寻找我们的答案。 展示:课程标准、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和本课的结构图。 学习新课: 1、第二次工业革命之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进入了帝国主义阶段。 展示:第二次科技革命成果和影响。 美国参议院漫画说明什么问题?垄断组织干预和控制国家政治,积极对外侵略扩张。 2、帝国主义国家争霸世界的矛盾十分尖锐:后起的帝国主义国家(美、德)要求重新分割世界,与老牌的帝国主义国家(英、法)激烈展开了世界霸权的争夺。

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下册同步测试 04第二章第1节感觉世界(包含答案)

第二章第1节感觉世界 一、味觉 1.生活经验表明,当人处于极度疲劳或生病时,对食物的味觉没有健康状态时敏感,也就是人们常说的“食 之无味”。这主要是由于() A.人产生了味觉疲劳 B.人的味觉器官暂时失去了感觉功能 C.生病或疲劳影响了味觉细胞对食物的敏感性 D.人的味觉细胞收集到的信息无法传递到大脑 2.人类有各种不同的感官和感受器,能感受各种刺激,产生各种不同的感觉。下图是利用味觉感受外界刺激 的是() A.接听电话 B.闻花香 C.用放大镜观察蜗牛 D.吃甜甜的糖葫芦 3.味觉感受器(味蕾)能辨别的四种基本的味觉是() A.酸、甜、苦、咸 B.酸、甜、苦、辣 C.甜、咸、苦、辣 D.麻、酸、甜、咸 4.舌头味蕾对什么状态的物质刺激最敏感() A.固态 B.液态 C.气态 D.相同 5.在确定舌的哪些部位对甜、酸、苦、咸最为敏感的实验中,清水的用途是() A.因为口干舌燥要润喉 B.漱口,去除牙齿中残留的食物渣 C.一点用处都没有 D.漱口,防止味道残留、混合而“串味”,影响实验结果 6.味蕾分辨的味觉基本上有四种,其中不包括() A.辣 B.甜 C.苦 D.酸 7.你在进餐时,能看到饭菜的形状和颜色,闻到饭菜的气味,尝到饭荣的味道,手能感受到饭菜的温热,同 时还可以与家人谈话。请你说在这一过程中有几种感觉产生?它们分别与哪些感觉器官有关? 二、皮肤与触觉 8.盲人在“读”盲文时,主要依靠皮肤中的() A.冷觉感受器 B.视觉感受器 C.痛觉感受器 D.触觉感受器 9.大面积烧伤的病人,要住在严格消毒的特护病房里进行治疗,这是因为被烧伤的皮肤() A.得不到营养 B.失去了相应的保护功能 C.不能调节体温 D.失去了接受刺激的感知功能 10.手指不小心被刀片划破后感到疼痛,感受器和痛觉形成的部位分别是() A.均在手指受伤处 B.分别在手指受伤处和受伤处附近 C.在手指受伤处和大脑 D.在手指受伤处和此处的神经末梢 11.如图是我国第五版人民币,票面的右下角有盲文面额标记,盲文能用皮肤的哪一感觉迅速准确地辨别人 民币的面额大小() A.触觉 B.冷觉 C.热觉 D.痛觉 1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人的皮肤只有冷觉和热觉功能 B.人的皮肤除冷觉和热觉外,还有触觉功能

第一次世界大战教学设计

第一次世界大战教学设 计 集团文件发布号:(9816-UATWW-MWUB-WUNN-INNUL-DQQTY-

《第一次世界大战》教学设计 (一)在导入新课这一环节中,采用图片导入。幻灯片展示11.11光棍节,每年的11月11日,英国都要举行纪念活动,因为1914年11月11日,第一次世界大战终于在硝烟中放下了刺刀。 图片导入的意图在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使学生质疑,在教师适当的讲解中,学生明白战争对人类文明发展的破坏性,由此引发学生对本课学习内容的探究兴趣。 (二)活动探究、寻求真知 三站旅行:第一站----萨拉热窝 教师投影《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政治对比表》和“三国同盟与三国协约形成”的有关材料。 问题设计: (1)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实力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2)从材料中归纳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直接原因是什么? 设计意图: 教师这样设计,一是能够培养学生从图表反映的数据得出一战爆发的根本原因是资本主义国家经济政治发展的不平衡。二是通过材料的阅读培养学

生从中获取历史信息,初步学会分析和解决历史问题。教师设计这两个问题的意图在于引导学生通过分析归纳得出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根本原因与直接原因。在第二次工业革命后,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实力对比发生了明显的变化,但与变化相反,各帝国主义对殖民地和势力范围的占有状况未变,还都是按旧的力量对比划分的。这样矛盾就产生了。作为帝国主义筵席上的迟到者——后起的资本主义国家,决不满意仅仅得到一些残羹剩饭,他们要求按照新的实力对比重新瓜分世界。正如列宁所说:“世界是第一次被分割完了,所以将来只有重新分割,也就是从一个‘主人’转归另一个‘主人’。而不是从‘无主’的变为‘有主’的。”“帝国主义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几个大国都想争夺霸权,即争夺领土”。这正是帝国主义国家间矛盾的根源,也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根本原因。由于矛盾的变化,各帝国主义大国出于自身的利益拉帮结派寻找盟友,重新组合,导致帝国主义两大军事侵略集团的形成,这是一战爆发的直接原因。 第二站:凡尔登 活动三探究战争的残酷性(教师投影并板书) 教师投影展示如下图片: 教师在展示图片后引导学生思考: (1)面对凡尔登战役的图片,你有何感想? (2)新式武器的发明与刚刚结束的哪次科技革命有关?由此,你对科学技术的作用又有了哪些新的认识? 教师展示新式武器的目的在于引导学生通过认识一战的残酷,究其原因,是因为战争中大量的武器被发明并运用到战争中。这样做,第一可以吸

第1节感觉世界练习

第1节感觉世界 感知地带 1.人的感觉器官和感受器 (1)人类有各种不同的感官和感受器,能感受各种刺激,传入神经中枢,产生各种不同的感觉。 (2)感受器一般是神经组织末梢的特殊结构,它是一种信息转换装置,但感受器只能接受刺激产生兴奋,并不能形成感受,感觉是在大脑中形成的。 (3)有些感受器带有附属结构,通常叫它们为感觉器官。人的主要感觉器官有听觉、嗅觉、视觉、味觉和皮肤感觉等。 2.皮肤的感觉功能 (1)皮肤内分布着多种感受器,可以感知外部环境的多种刺激,如触觉、热觉、冷觉、痛觉等 (2)当皮肤受到针扎等损伤性刺激时,会产生痛觉。痛觉对人体非常要,在皮肤的诸多感受器中对人体的保护作用最大。 (3)人的指尖的触觉最敏感,人的手背对冷热感觉最敏感, 3.鼻和嗅觉 (1)嗅觉的形成:物体的香味进入鼻腔,嗅觉神经末梢接受香味的刺激后,通过嗅觉神经将此信息传到大脑,经过大脑分析从而形成嗅觉。 (2)嗅觉的特点:①易疲劳;②易适应;③差异大;④动物对不同物质气味的敏感程度不同。 4.舌和味觉 (1)味觉的形成:当食物进入口腔内,食物中的一些化学物质便溶于唾液中,刺激味觉细胞,使其产生信息,通过神经传到大脑,大脑分析后就知道食物的味道了。 (2)舌具有味觉的功能,舌的表面有许多味蕾,其内有味觉感受器——味觉细胞,能感受各种不同物质的刺激,尤其对液态物质的刺激特别敏感。 知识题练 知识点1 知道人的感觉器官的组成 例1下列关于感受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感受器是接受刺激并传递刺激的结构 B.感受器是一种信息转换装置 C.皮肤中存在各种感受器,能感受外界的各种刺激 D.感受器是接受刺激并产生感觉的结构 思路导引:人体通过感受器获得外界(或内部)环境的信息,并作出适当的反应,感受器是接收刺激,并将产生兴奋的结构。 解析:感受器能感受内外环境的刺激并将其转换为神经的兴奋活动,所以是一种信息转换装置。但感受器只能接收刺激产生兴奋,并不能形成感觉,感觉是在大脑中形成的。A选项中感受器中没有传递刺激的结构;C选项中皮肤中虽存在许多感受器,但不包括全部,如味觉、嗅觉等;D选项中产生感觉的结构应该是大脑。故选B。

七年级科学下册 第二章 对环境的察觉 第1节 感觉世界名师教案1 浙教版

第一章对环境的观察 第一节感觉世界 一、常见感觉和感觉器官 五种基本感觉:视觉——眼听觉——耳嗅觉——鼻味觉——舌触觉——皮肤 感觉是怎样形成的? 感觉是人类通过各种不同的感官和感受器,感受各种刺激,传入神经中枢,产生各种不同的感觉。 感觉器官和感受器有什么不同? 感觉器官是指感受器及附属结构。比系统低的结构层次,属器官层次。 感受器是感觉器官的一部分,是游离的神经末梢,能产生兴奋的部分,属细胞层次。 二、皮肤的感觉功能 皮肤有冷觉、热觉、触觉(感受对身体损伤性的刺激有保护作用)、痛觉等感觉功能。 盲人用触觉阅读盲文。皮肤的各个部位对各种刺激的敏感程度是不同的,指尖的触觉神经未梢比较集中,而手背上热敏感的神经未梢比较丰富。 感觉的形成过程:外界刺激感受器→形成信息(神经冲动)→神经→大脑皮层(神经中枢)→形成感觉 三、鼻和嗅觉 1、嗅觉的形成过程 气味→鼻腔→嗅觉神经末梢→嗅神经→嗅觉中枢→形成嗅觉 如:蛋糕的香味,通过鼻腔,刺激嗅觉神经末梢, 嗅神经将香味传到大脑皮层的嗅觉中枢,形成了嗅觉。 注:嗅觉不是在鼻腔内形成的,而是大脑皮层的嗅觉中枢中形成的。 2、嗅觉的特点 1、易疲劳(由于大脑的嗅觉中枢会疲劳)(如“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 2、差异性(不同动物的嗅觉敏感程度差异很大) 3、易适应(孩子的嗅觉往往比他们的父母灵敏得多,但随着年龄得增长,他们的嗅觉也会逐渐减弱) 4、选择性(动物对不同物质气味的敏感程度不同) 四、舌和味觉 1、舌表面密布许多小凸点,内藏味蕾,其内有许多味觉细胞,能感受不同物质的刺激,对液体的刺激特别敏感。 2、味觉的形成过程: 食物进入口腔→溶于唾液→刺激味觉细胞→产生兴奋→通过神经→大脑皮层→形成味觉 四种基本味觉:酸味、甜味、苦味、咸味 3、舌和味觉 苦味:舌根酸味:舌两侧中间部甜味:舌尖咸味:舌两侧前部 麻、辣、涩是多种刺激综合后产生的感觉 第二节声音的产生和传播 一、声音的产生 声音的产生:声音是由于物体的振动而产生的。声源:正在发生的物体。固体、液体、气体都可以作为声源。 “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不能叙述为“振动停止,声音也消失”,因为振动停止了,只是不在发声,而原来发出的声音仍继续存在并传播。 二、声音的传播 声音的传播需要物质。能传播声音的物质叫介质。所以真空不能传播声音。所以在太空听不到爆炸声。 我们通过实验发现:一切固体、液体、气体物质都能传播声音。 三、声音的传播形式 1、声音以波的形式通过介质将声源的振动向外传播,这个波叫声波。 2、声波的应用:(1)超声波粉碎胆结石(2)探测海水深度(3)B超检查身体 四、声音的传播快慢 声音传播的快慢:跟介质和温度有关。声音在固体,液体和气体中传播的速度不相同,气体中传播最慢,在固体中传播最快。15o C时空气中的声速是340米/秒。气温每升高1o C,速度增加0.6米/秒。 回声:声音在传播中遇到障碍物反射回来的现象。(利用回声和速度的公式可以测距离) 回声到达耳朵比原声晚0.1秒以上,人耳才能把回声和原声分开。低于0.1秒时,反射回来的声音只能使原音加强,所以,在音乐厅演唱比野外效果好得多。 第三节耳和听觉 一、耳的结构和听觉的形成 1、耳的结构 外耳包括:耳廓、外耳道 中耳包括:鼓膜、鼓室、听小骨、咽鼓管

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8课《第一次世界大战》教学案

《第一次世界大战》教案 一、课标内容 知道“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萨拉热窝时间、凡尔登战役等;分析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原因,了解世界大战给人类社会带来的巨大灾难。 二、教学目标 1.核心素养:历史学科五大核心素养分别是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家国情怀。本课教学活动主要通过自主学习、观看视频、史料讲解、课堂探究讨论的方式,进行问题探究教学,以此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养成。 2.学习目标: 目标1:结合教材,识记三国同盟与三国协约国的组成国,第一次世界大战开始、结束的时间、导火索、凡尔登战役等基本史实。 目标2:阅读教材及材料,归纳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原因;(重点) 目标3:阅读教材,简述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进程。以凡尔登战役为例,认识一战给人类社会带来的巨大灾难,树立热爱和平的意识;(重点) 目标4:分析一战爆发的性质和影响,体会战争的残酷。(难点) 三、教学活动 1.课堂导入 师:一战导火线:奥匈皇储被杀成为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线。这场战争给人类带来了巨大灾难。本节课,我们一起来探究“一战” 2.讲授新课 出示学习目标,指引学生学习。

(1)目录 (2)自主学习 出示任务:任务一:【自学识记】结合教材,识记三国同盟与三国协约国的组成国,第一次世界大战开始、结束的时间、导火索、凡尔登战役等基本史实。 (3)合作探究 出示任务:任务二: 【合作探究】1.阅读教材,说出两次工业革命对欧洲国家产生了哪些影响? 学生阅读教材后回答。 影响:在两次工业革命特别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推动下,欧洲主要国家的经济迅速发展,欧洲成为世界的中心。 【合作探究】2.阅读材料及教材,归纳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原因有哪些? 材料:19世纪末20世纪初主要帝国主义列强的国力比较表 学生回答后,教师讲解总结。 根本原因:资本主义国家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 主要原因:帝国主义争夺霸权和殖民地 【合作探究】3.阅读教材,理出三国同盟与三国协约国家的矛盾。 学生回答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的组成国,教师根据PPT图示讲解其中的矛盾。 一战前夕欧洲列强的主要矛盾

新教材七年级下科学第二章知识点

七下新教材科学第二章 第一节:感觉世界 1、人的感受器有:视觉、听觉、嗅觉、味觉、痛觉、触觉、冷觉和热觉,其中冷觉和热觉又可 统称为冷热觉。 2、人的感觉器官有:眼、耳朵、鼻、舌、皮肤_等。 3、对热觉最敏感的部位是手背,对触觉最敏感的部位是指尖。 4、嗅觉的形成:气味T嗅觉神经末梢(接收刺激)T嗅觉神经(将信息传递到大脑大脑(形成嗅觉)嗅觉的特点:①长时间处于某种味道的环境中,会因为大脑的嗅觉中枢适应(疲劳)_而闻不出这 种味道;②嗅觉敏感的程度因年龄,动物种类和气味种类等的不同而不同。 5、舌头表面的每个味蕾上都有味觉细胞和味觉神经。 味觉的形成:食物T 口腔(食物中的化学物质溶于唾液)T味觉细胞(接受刺激)T味觉神经(将信息传递到大脑)T大脑(形成味觉)。 6、舌的不同部位对味道的敏感性不同 7、进行P5的活动时,在每吸入一种溶液前都用清水漱口,以排除上一次实验的影响(或干扰)。 第二节声音的发生和传播 1、正在发声的物体叫做声源。声音可以在固体、液体和气体_中传播。声音在真空中不能传播。 2、声音发生的条件:振动;声音传播的条件:需要介质;声音传播的方式:声波。 3、在15C的空气中,声音传播的速度为340米/秒。 第三节耳和听觉 1、耳的结构:①外耳包括耳廓、外耳道; ②中耳包括鼓膜、鼓室、听小骨; ③内耳包括耳蜗、前庭和半规管。 2、耳的主要功能:听觉和保持身体平衡。位觉感受器在前庭和半规管中(解释晕船、晕车现象)。 3、听觉产生过程:耳廓(收集声波)T外耳道T鼓膜(将声波转化为振动)T听小骨(将声波扩大并传导)T耳蜗(接受刺激、产生信息)T 听神经(传导信息)T 大脑(产生听觉)。 4、遇到巨大的响声时,迅速张嘴,捂紧双耳是使鼓膜内外气压保持平衡,避免鼓膜被震破_。 5、乐音的三个特征:音调--声音的高低(频率越大,音调越高) 响度--声音的强弱(振动幅度越大、离声源越近,响度就越大) 音色(与发声体的性质、形状、发声方法有关) 6、物体在1秒内振动的次数叫频率,单位是赫兹(Hz)。人的发声频率大约在65赫兹到_ 1100赫兹之间;听觉频率大约在20赫兹到_20000赫兹之间。高于20000赫兹的声波叫做超声波,低于20赫兹的声波叫做次声波。 第四节光和颜色 1、正在发光的物体叫做光源。如太阳、燃烧着的蜡烛、开着的电视的屏幕、萤火虫等。 2、光的传播特点:光的传播不需要介质;光在同一种均匀物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①小孔成像 ②影子的形成③月食、日食④步枪瞄准、列队排整齐)。光在真空中传播的速度最快(3x 108m/s),空气 15 中次之。光年是长度单位。1光年=3X 108米/秒x 365x 24 x 3600秒=9. 4608x 10 米。 3、光的色散:白光经三棱镜折射后,彩色光带中颜色的顺序:红、橙、黄、绿、蓝、靛、紫。其中紫色光的折射角最大,红光最小。所以白光是复色光,由红、橙、黄、绿、蓝、靛、紫等多种单色光混合而

《第一次世界大战》教学设计

第3课第一次世界大战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根源,简述“三国同盟”,“三国协约”的组成国,了解萨拉热窝事件的主要过程,认识突发事件对人类和谐的威胁,以凡尔登战役为例,认识第一次世界大战给人类带来的巨大灾难,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性质,历史影响。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学习帝国主义列强争霸世界和两大军事集团形成,培养学生分析历史事件的意识和能力。 通过发挥历史地图,图画,资料的作用,培养学生动手查资料,积极动脑的良好习惯。坚持论从史出的科学历史观,运用史实分析评价第一次世界大战。 三、情感培养目标: 通过对凡尔登战役的学习,讨论战争给人类发展和进步带来的严重灾难,引导学生认识具体历史事实得出结论,认识到热爱和平、远离战争是一种进步的现代意识。 【重点和难点】 重点: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影响。 难点: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原因,对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分析和评价。 【教具】 课件、多媒体、展示板等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情境导入: 播放:两伊战争科索沃战争美国入侵伊拉克国家的视频 师:刚才我们感受到了局部战争的激烈与残酷,也给当地居民带来了灾难,那么世界范围内的战争与局部战争相比,又会带来多大灾难呢?让我们共同走进第一世界大战! 【落实课标】【解读课标】 (屏幕展示内容标准)学生自读,明确本课学习任务。 【应用、落实课标】 1、探究一:帝国主义争霸世界

探究目标:(1)第二次工业革命以来世界局势发生的变化。 (2)两大军事集团的形成过程。 情景与问题:观看图片“第一次世界大战”前的相关片段。 (1)英法美德经济实力对比 (2)各国殖民地占有量对比 请思考:(1)19世纪第二次工业革命使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实力发生什么变化?(2)经济实力的变化,促使德国的对外扩张政策有什么新要求? (3)一战前,这些国家在对外政策上有何共同追求?在斗争与勾结中这些国家开成了哪两大军事集团? 过程与方法: 通过观看资料,使学生了解《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前的背景过程,为下一步的教学做好铺垫。 老师要巡回指导学生如何分组合作、互动交流、引导、激发调动他们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通过学生的自主探究------小组内的合作交流,初步形成学习成果,然后各小组选派一名代表展示得出的结论,最后通过师生合作,完善答案,形成以下结论: (1)美德两国实力强,后来居上;英法两国实力变弱;经济实力发生不平衡。 (2)强烈要求对外扩张,抢夺殖民地。 (3)共同追求;重新分割世界,抢夺更多的殖民地。两大集团,三国同盟,三国协约。2、探究二:大战的爆发 探究目标:导火线、爆发时间、标志、参战国。 情景与问题:播放“斐迪南大公被刺”的资料片和“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巴尔干半岛”地图。请思考:(1)素有“火药桶”之称的地方在哪里? (2)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线是什么? (3)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时间、标志是什么? (4)想一想:在哪些参战国家?望风使舵的国家是谁? 过程与方法: (1)老师通过展示“萨拉热窝事件”和“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巴尔干半岛”图片,结合学生阅读的教材知识,提取有效地历史信息,使学生置身于世界大战一触即发的最前沿,为下文的学习做好铺垫。

第2章 第1节 感觉世界

学生姓名:上课时段:上课日期:阮老师编辑 第1节感觉世界 〖要点整理〗 一.感觉 1.感觉产生的过程: 所有的感觉都在大脑神经中枢形成的,大脑内有各种神经中枢:视觉中枢、嗅觉中枢、听觉中枢等。 二.皮肤和皮肤感觉 1.人体最大的器官是皮肤,具有冷觉、热觉、触觉和痛觉的感觉功能。除此之外,还具有防止身体水分散失、保护身体免受细菌侵害等功能。 2.各个部位的皮肤对各种刺激的敏感程度是不同的。 ⑴对触觉最敏感的是指尖,对热觉最敏感的是手背,因为这些部位的相应神经末梢比较丰富。盲人的触觉比普通人要敏感。 ⑵在皮肤的冷、热、触、痛四种感觉中,对人体保护意义最大的是痛觉。 ⑶冷热觉是因为皮肤上有冷热觉感受器(能感受外界冷热刺激,由神经细胞构成)。对热觉最敏感的部位是手背。 三.鼻和嗅觉 1.嗅觉是指由气体物质刺激嗅觉感受器在大脑中所引起的感觉。 2.嗅觉的形成过程: 刺激接受刺激,产生神经冲动 外界气味-→嗅觉神经末梢(嗅觉感受器)→嗅觉神经(将信息传递到大脑皮层的嗅觉中枢)→大脑(形成嗅觉) 3.嗅觉的特点: ⑴适应性:长时间处于某种味道的环境中,会因为大脑的嗅觉中枢适应而闻不出这种味道; ⑵差异性:嗅觉敏感的程度因年龄和动物种类等的不同而不同。 ①不同动物的嗅觉敏感程度差异很大; ②不同年龄的人的嗅觉敏感程度不同:随着年龄增长,嗅觉会迟钝。 四.舌和味觉 1.舌头表面有许多小凸点,内含有味蕾,其上有味觉神经和味觉感受器---味觉细胞, 能感受各种不同物质的刺激,尤其对液体物质的刺激最敏感。 2.味觉的形成过程: 食物---→口腔(食物中的化学物质溶于唾液)---→味觉细胞(接受刺激)--→味觉神经(将信息传递到大脑)→大脑(形成味觉)。 3.舌的不同部位对味道的敏感性不同 注意:麻、辣、涩等味觉是人对多种刺激综合后产生的感觉。 4.味觉和嗅觉之间相互影响: ⑴感冒时,嗅觉灵敏度降低了,味觉灵敏度。 ⑵一边吃苹果,一边闻香蕉,会产生苹果和香蕉的混合味道。 〖例题解析〗 对菜肴讲究色、香、味俱佳。人们在享用美食的过程中,主要参与的感觉为 ( ) A.热觉、味觉、痛觉 B.听觉、触觉、冷觉 C.视觉、嗅觉、味觉 D.触觉、听觉、味觉 分析与解答:根据题意,色、香、味,所参与的感觉分别为视觉、嗅觉、味觉,因此选C。 ( ) A.橘子味 B.草莓味 C.无味 D.橘子和草莓混合的味道

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三第一单元第4课《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后果》教案

第4课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后果教案 【课标要求】 1.简述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后果。 2.认识世界大战对人类历史发展的影响。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①通过学习,了解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后果,认识第一次世界大战对人类历史发展的影响。 ②通过小组讨论,培养人际交往能力,在交流合作中寻找历史的智慧。 过程与方法 学会从历史图片、历史资料中获取相关的信息,认识历史,理解历史,感悟历史; 学会独立思考,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不断深入上升为理性认识,进一步加深对历史史实的理解。 学会用讨论法分析历史现象的影响。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⑴感悟追求和平、关爱生命的人文精神。 ⑵引发“人类如何远离战争?”的思考,激发为和平而不断努力的斗志。 【学习重难点】 1.重点: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性质。 2.重难点:第一次世界大战对人类历史产生的影响。 【教学过程】 情境导入: 下图是德国一战中阵亡将士陵园。在一战中死亡人数相当于过去1000年间欧洲发生的所有战争中死亡总人数的两倍。欧洲,理性之灯渐渐熄灭了,黑暗吞噬着它!亲身经历了战争的人们目睹了战争的残酷性,也感受到了失去亲人是切肤之痛,

如何理解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结局?怎样分析这次大战的性质?这次大战对人类历史产生了哪些影响? 学案导学 一、规模空前的帝国主义战争 1、性质:第一次世界大战是一场帝国主义性质的战争,对交战双方来说,都是非正义的。 2、依据 (1)协约国和同盟国两大集团中的主要帝国主义列强,都是为了夺取霸权和奴役其他国家与民族的权利参加战争的。 (2)在战争期间,帝国主义列强签订了一系列秘密协定,用来瓜分势力范围、决定某些地区和国家的归属。 【问题探究】阅读下列材料: 德国的目的是实现世界霸权……德国还要催垮英国的海上垄断权,夺取英、法的殖民地。 奥匈帝国的目的是奴役巴尔干,使塞尔维亚沦为附属国。 英国的目的是保住世界霸主地位,打败最大的竞争对手德国,瓜分德国的殖民地和德国舰队。法国的目的是收复阿尔萨斯和洛林,进而夺取德国的萨尔区,树立法国在欧洲大陆的霸主地位。 俄国的目的是摧毁德、奥在土耳其和巴尔干的势力,确立自己在这一地区的统治。 日本的参战,是为了夺取德国在太平洋上的属地和攫取德国在山东的权益。 意大利则要在地中海建立霸权。 美国参战是为了捞取战利品,争夺战后世界霸权。 ——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现代编》上册 请思考: 各国参战的目的总的来说是为了什么?可见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性质是什么? 答案:(1)目的:抢占殖民地,争夺世界霸权。 (2)性质:帝国主义掠夺战争。 二、战争催生了新世界 1、对欧洲:(1)第一次世界大战给欧洲带来了深刻的经济和政治危机。(2)使欧洲在国际上的统治地位发生动摇,几个世纪以来形成的以欧洲为中心的世界格局受到了挑战。 2、对美国:美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债权国和最大的资本输出国,战后,美国对国际事务的影响力也越来越大,它成为欧洲的最大债主,并在欧洲的重建中发挥了无法替代的作用。

2016春浙教版科学七下2.1《感觉世界》word教案

课题2.1感觉世界(1)日期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人的皮肤的中有四种感受器,分别具有:触觉、热觉、冷觉、痛觉等 功能。 2、让学生知道人体的鼻具有嗅觉功能及嗅觉的形成过程,及人嗅觉的特点 3、通过实验探究让学生对人体对环境的各种感觉的事实产生浓厚的兴趣,并懂得用 实验和归纳的方法来研究人体的各种感觉 重点难点分析1、如何设计实验让学生认识皮肤的四种感受器及四种感觉的形成 2、让学生理解鼻腔不是形成嗅的器官,形成嗅觉的部位是在大脑 课程资源 的准备 课件 教学预设调控对策[准备引入] 播放一段录像,看后让学生说出自己的感受。 可能的答案:学生可能会说出一些看到的片段,对影片中有关情节的描述,有关语 言的评价。 [课题揭示] 这些现象说明人对外界环境的各种刺激能作出相应的反应,即人能对感觉环境世界 的各种刺激——感觉世界 [新课展开] 让学生说出刚才对影片中的各种刺激是通过人体的哪一个器官去感觉的?分别形 成以哪些感觉? 可能的答案:视觉——眼听觉——耳 讨论:根据日常生活经验讨论人体还具有哪些感觉?是用身体的哪些结构来感觉 的? 一、人的感觉 看图讨论:出示教材图2-1“人的感觉”让学生分组讨论 ①图片中的人感觉到了什么? ②分别是用人体的哪一结构或器官来感觉的? ③如果图中的人是你,你会有什么相应的反应? 思考1:1、以吃棒棒糖的人为例:是不是任何人都会有与你一样的感觉?是不是你 吃什么东西都会有相同的感觉? 2、以听音乐的人为例:是不是所有的人都喜欢同一首歌?你是不是喜欢每一种类 型的歌曲? 思考2:1、不同的人对同一种环境刺激的感觉是否完全一样? 2、同一个人在不同的环境下,对同一种刺激是否会产生相同的感觉和反应?请你 举例说明。 讨论:1、你最喜欢和最讨厌的环境刺激分别是什么? 总结:人类有各种不同的感官和感受器,能感受各种刺激,产生各种不同的感觉。 最后总结,感觉的产生图2-2 刺激——感觉器官——大脑 二、皮肤和皮肤的感觉

七年级下科学第二章知识点提纲

初中科学七年级下第二章复习提纲 第一节:感觉世界 1、人的感受器有:视觉、听觉、嗅觉、味觉、痛觉、触觉、冷觉和热觉,其中冷觉和热觉又可统称为冷热觉。 2、人的感觉器官有:眼、耳朵、鼻、舌、皮肤等。 3、对热觉最敏感的部位是手背,对触觉最敏感的部位是指尖。 4、嗅觉的形成:气味→嗅觉神经末梢(接收刺激)→嗅觉神经(将信息传递到大脑)→大脑(形成嗅觉) 嗅觉的特点:①长时间处于某种味道的环境中,会因为大脑的嗅觉中枢适应(疲劳)而闻不出这种味道;②嗅觉敏感的程度因年龄,动物种类和气味种类等的不同而不同。 5、舌头表面的每个味蕾上都有味觉细胞和味觉神经。 味觉的形成:食物→口腔(食物中的化学物质溶于唾液)→味觉细胞(接受刺激)→味觉神经(将信息传递到大脑)→大脑(形成味觉)。 6、舌的不同部位对味道的敏感性不同 味道酸甜苦咸 敏感区域舌侧(中)舌尖舌根舌侧(前) 1、正在发声的物体叫做声源。声音可以在固体、液体和气体中传播。声音在真空中不能传播。 2、声音发生的条件:振动;声音传播的条件:需要介质;声音传播的方式:声波。 3、在15℃的空气中,声音传播的速度为340米/秒。 第三节耳和听觉 1、耳的结构:①外耳包括耳廓、外耳道;②中耳包括鼓膜、鼓室、听小骨、咽鼓管; ③内耳包括耳蜗、前庭和半规管。 2、耳的主要功能:听觉和保持身体平衡。位觉感受器在前庭和半规管中(解释晕船、晕车现象)。 3、听觉产生过程:耳廓(收集声波)→外耳道→鼓膜(将声波转化为振动)→听小骨(将声波扩大并传导)→耳蜗(接受刺激、产生信息)→听神经(传导信息)→大脑(产生听觉)。 4、遇到巨大的响声时,迅速张嘴,捂紧双耳是使鼓膜内外气压保持平衡,避免鼓膜被震破。 5、乐音的三个特征:音调--声音的高低(频率越大,音调越高) 响度--声音的强弱(振动幅度越大、离声源越近,响度就越大) 音色(与发声体的性质、形状、发声方法有关) 6、物体在1秒内振动的次数叫频率,单位是赫兹(Hz)。人的发声频率大约在65赫兹到1100赫兹之间;听觉频率大约在20赫兹到20000赫兹之间。高于20000赫兹的声波叫做超声波,低于20赫兹的声波叫做次声波。第四节光和颜色 1、正在发光的物体叫做光源。如太阳、燃烧着的蜡烛、开着的电视的屏幕、萤火虫等。 2、光的传播特点:光的传播不需要介质;光在同一种均匀物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①小孔成像②影子的形成③月食、日食④步枪瞄准、列队排整齐)。光在真空中传播的速度最快(3×108m/s),空气中次之。光年是长度 单位。1光年=3×108米/秒×365×24×3600秒=×1015 米。 3、光的色散:白光经三棱镜折射后,彩色光带中颜色的顺序:红、橙、黄、绿、蓝、靛、紫。其中紫色光的折射角最大,红光最小。所以白光是复色光,由红、橙、黄、绿、蓝、靛、紫等多种单色光混合而成。 4、看不见的光:①红外线的应用:红外测温仪、红外夜视仪、红外遥感、红外摄像仪、红外望远镜。 ②紫外线的应用:荧光效应、杀菌、消毒。 5、物体颜色: a)透明的物体的颜色由透过它的色光颜色决定(其他色光被吸收) b)不透明的物体颜色由它反射的色光颜色决定(其他色光被吸收) 注意:白色物体反射所有照射在它表面的光,黑色物体则能吸收所有照射在它表面的光。 第五节光的反射和折射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