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长江(1) 5

长江(1) 5

长江(1) 5
长江(1) 5

导学案—八年级地理

课题:二单元长江1 课型:新授

【感知目标】

知识与能力:

1、能够运用长江流域示意图,说出长江的源头、入海口、上中下游的划分。

2、了解长江干流流经的省区和地形区。

3、能够指图说出嘉陵江、汉江、湘江、赣江等主要的支流,并注意观察其与干流交汇处

的城市或者湖泊等地理事物。

4、运用图文资料,说出长江各河段主要的水文特征及其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理解长

江各段的自然特征和巨大的水能、航运价值。

5、提高学生对信息的收集和整合能力。

过程与方法:

1、多媒体情境导入,通过长江景观欣赏,对我国壮丽的河山产生情感。

2、小组合作学习,教师引导下,进行自主学习、合作学习,自我展示与集体展示相结合。

3、竞争与互助相结合:开展小组间,同位间互评互比。

情感态度价值观:

1、通过讲述长江是世界著名大河及其流域丰富的水利资源,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民

族自信心。

2、通过对三峡工程的介绍,对学生进行热爱祖国社会主义制度的思想教育;

【有效预习】

(助学P41,自主学习,督促学生自己独立完成基本知识点)

一、我国第一大河

1、课本P40表2.1”我国主要河流比较”,说明为什么长江是我国第一大河?

因为长江长千米,最长,流域面积,年径流量。所以称长江为我国第一大河。

2、读图2.16长江流域,描划出长江干流。找一找长江的发源地、入海口和划分长江上、中、下游的两个分界点的位置。

发源地:山,入海口:海。

3、《长江之歌》里有句歌词:“你用健美的臂膀挽起高山大海”,你认为其中的“高山”是指

什么山?“大海”是指哪个海?

山指山,海指海。

4、找出主要支流:江、河、江、江、

江、江、江、江共8条。

5、找出主要湖泊:湖、湖、湖。

6、指出长江流经的主要省区:省、自治区、省、省、市、省、省、省、省、省市共个省市自治区。

7、参照《中国地形图》说出长江流经的主要地形区:

高原、山区、高原、

盆地、山、平原等地形区。

8、找出三峡的位置。

9、长江上、中、下游的特点:

长江上游:主要流经我国地势的第级阶梯和第级阶梯,河水多在崇山峻岭中穿

行,急流峡谷众多,其中以峡和峡最为著名。资源丰富。长江中下游:流经地区,有众多的支流和湖泊汇入,水量很大。中游蜿蜒曲折,

河段有“九曲回肠”之称。

长江下游:江阔水深,水流缓慢,利于。

二、黄金水道

10、读图2.17“长江航道”

找出长江沿岸重要的港口城市。

上游,中游,下游、。11、观察长江干流宜宾至上海河段通航能力的变化。

宜宾至重庆通航吨,重庆至武汉可通航吨,

武汉以下可通航吨以上。

12、长江干流航道和支流航道的延伸方向有什么不同?这对航运有什么好处?

长江干流是方向延伸,支流是方向延伸。这样即可实现联运,又可为交通带来极大方便。长江干支流通航里程达多千米,水运网庞大,而且能够联运,是名副其实的“”。

【点拨互动】

一、我国第一大河

1、导入:多媒体展示景观图片,播放歌曲《长江之歌》

(可引导学生气势雄壮地合唱歌曲,)

伟大的长江,汇千川百流,劈崇山峻岭,跨巍巍峡谷,越万里平原,以气吞山河的磅礴气势,带着远古的神韵,伴着惊涛的风采,从遥远的青藏高原各拉丹东雪山一路滚滚而来,穿越神州大地,千百年来长江奔流不息,养育了无数中华儿女,已成为中华民族的象征。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五课:长江。

2、大家的学案有12道预习题目,1—4组每组3个题目,小组内探究讨论学习,十分钟后

各个小组代表向全班汇报讲解,比一比,哪个小组完成情况较好。同时提出你的疑问。

(引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自主探究学习)教师在中间巡视,指导)

3、各个小组选派代表,给全部汇报讲解,同时,教师结合多媒体课件,展示投影地图,给

以辅助点评和指导:

[全班小结] :

a世界名河看长江,青藏唐古是故乡,六千三百千米长,注入东海太平洋。

b 支流“北收雅岷嘉汉,南纳乌沅湘赣。”。

c 流经省区:流经11省市区,青川藏云渝,鄂湘赣、皖苏沪。

D 流经地形区:青藏云贵两高原,巫山居中西四川,东侧中下游平原。

4、引导学生小组内合作,探究山地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通过小组内合作,探究,小组代表的讲解,学生印象深刻,让学生向全班提出自己的疑惑,在全班交流交流,教师点拨、更加有效地突破难点,同时要注意和已经学过的知识进行融会贯通。比如:课本P25已经提及我国地形地势特征对航运、水电开发的影响。)

二、黄金水道

(小组活动后进行讲解):

1、结合多媒体材料,引导学生阅读、分析材料:

[材料1]:长江航线的有利条件:长江干流横贯东西,支流连通南北,江阔水深,终年不冻,宜宾以下四季通航,干、支流通航里程已达7万余千米,形成纵横广阔、江海

联运的水运网。

[材料2]:长江航线的运输价值:长江流域人口约占全国的1/3以上,耕地约占全国的1/4,粮食、棉花产量占全国1/3以上,工业产值约占全国2/5,干支流沿岸城市众多,商业贸易发达,货运量占全国内河货运量的60%。

(小结):“黄金水道”——长江

简介重庆、武汉、南京、上海四大港口。

2、观察长江干流和支流分布图,思考:这样的分布,对于航运有什么影响?

【点拨指导】:长江干流横贯东西,支流连通南北,干、支流通航里程已达7万余千米,形成纵横广阔、江海联运的水运网。

(经过小组探究,小组汇报讲解后,教师给每一个小组进行评价,给以激励性的表扬,)【课堂小结】:你学到了什么?

板书:

【当堂达标】】

各个小组同学自主独立完成,然后教师核对答案。

一、选择题

1.“万里长江,险在荆江”的主要原因是 ( ) A.支流多 B.流域广 C.无湖泊调节洪水 D.河段特别弯曲2.下列港口城市不在长江沿岸的是 ( ) A.上海 B重庆 C.武汉 D.广州3.长江干流流过的直辖市有( )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4.关于长江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长江水能资源丰富,尤其在下游水量大,水能资源更加丰富

B.上中下游分别以宜宾、湖口为界

C.长江是名副其实的“黄金水道”,但目前还不能够实行江海联运

D.长江虽具有航运、灌溉和水能之利,但也常常发生洪涝灾害

5.长江自古以来就有“黄金水道”的美誉,是指 ( ) A.长江是我国第一大河 B.长江两岸经济发达

C.长江干支流通航里程和货运量大 D.长江中上游发电量大

6.长江流域的湖泊众多,从西到东依次是 ( ) A.鄱阳湖、洞庭湖、太湖 B.洞庭湖、鄱阳湖、太湖

C.太湖、鄱阳湖、洞庭湖 D.太湖、洞庭湖、鄱阳湖

7.“滚滚长江向东流,流得都是煤石油”,这句话说明长江具有丰富的( )

A.煤炭、石油资源

B.森林资源

C.有色金属矿产

D.水能资源

二、综合题

8.读图2.12,完成下列要求:

(1)写出图中数字代表的地理事物名称。

发源地:①山脉,注人海域:②海。

上、中、下游分界点:③④ .

支流:⑤江,⑥江,⑦江,⑧江,

⑨江,⑩江,○11江。

湖泊:○14湖,○15湖。水利枢纽:○16大坝。

(2)将下列河港城市的代号填入图中。

A.南京 B.九江 C.武汉 D.重庆 E.宜宾

【教学反思】

长江一个是本册的知识重点,而本节课的重点,就是:长江的源流状况;各段的水文特征;“黄金水道”的含义。本节课的难点是:河流特征与地形、气候关系的分析,即长江水量丰富,原因是什么,为什么能够成为第一大河;在难点讲解上,要把本单元第一课知识进行融合,让学生做到融会贯通。

本课教学中充分利用《长江流域水系图》,加强读图识图,让学生学会阅读水系图的方法,找源头及入海口、流经的省区、主要支流、河流分段的界限等等;学会阅读长江干流剖面图,明确长江从源头到入海口落差巨大,能分析出巨大的落差蕴藏着丰富的水能资源。

课外拓展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拆桥还是保桥

中国第一大河流——长江因近年来大桥越建越多,围绕拆桥与保桥,重庆和南京的市长近日在上海一个公开论坛上针锋相对。重庆市市长认为:长江大桥建设过多已经“成患”,不仅直接导致航运受阻,造成高吨位码头闲臵浪费,而且因桥梁密度加大,船桥相撞事故增多。过多建桥也对防洪不利。所以大桥成为中西部发展的“瓶颈”。南京市市长认为:南京长江大桥净空为24米,一般船只没法通过大桥开往中上游,这样一来增加了南京港的吞吐量,如果桥拆掉了,船都往上去了,那南京港怎么办?所以拆桥等于断绝生计。

材料二“天堑变通途”后的隐忧

长江一直被誉为“黄金水道”,在通航与防洪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但由于我国早年建造的几座长江大桥净空高度均在24米左右,造成了万吨巨轮无法进入长江的局面。人们对于过多造桥的忧虑,最主要的便是对通航的影响。套用一句时髦的话来说:“谁动了我的黄金水道?”即便是上个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建造的特大桥,虽然在高净空、大跨度上实现了突破,但受早年建造的大桥的影响,大吨位、大货架的船舶只能在部分区间通行,沿江通航仍然被几座老桥卡在了外面。除了大吨位的船,那些能够通过的中小吨位船只实际上也受着众多大桥的影响。桥多了.桥墩多了,使发生碰撞事故的可能性大大增强。此外,高密度的桥墩还改变了江水的流向,导致大量泥沙在桥墩后面淤积,影响通航。为此,航道部门不得不经常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进行疏浚挖泥和更改航道。上海市城市建设设计研究院顾问副总工程师黄锦源告诉记者,南京长江大桥确实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黄金通道,新设计建造的大桥虽然有所改进,但“一桥当关,万船莫开”,在长江上游发展万吨码头的可能性不大。对于造桥对生态引起的不利影响,他分析说,桥墩通常会在一定程度上改变水文,继而改变涨潮落潮的时间,影响湿地、滩地的生物链。不仅是长江,在其他地方造桥也会遇到类似环境问题。对于这个问题,桥梁专家李坚的态度要相对宽容一些,他认为长江大桥影响通航是事实,也是一个历史问题。在那个年代,很难预计到社会发展速度如此之快,这是可以理解的。同样,现在设计的桥梁,若干年之后可能又会对通航或是其他方面有所阻碍。现在只能通过其他方式补救,比如加强陆路运输等,来弥补通航的不足。于是有人呼吁建江底隧道,相比建桥而言,江底隧道在维护航道交通、保护水环境和沿岸生态平衡等方面,具有明显的优越性。具体表现在:不侵占航道的净空,不影响任何海湾和港口的航运;不受恶劣气候变化影响;具有很强的抵抗战争破坏的能力;在建设时能做到不拆迁或少拆迁;具有很大的超载能力;对生态环境干扰影响小;水下隧道结构耐久性好;建设时用钢量比桥梁少,且为普通建筑钢;设计时比较容易做到一洞多用等。现在,在一些交通需求量大、经济条件允许的城市,长江隧道的确开始兴建了,并且能够看到其将带来的好处。但专家对隧道所需的庞大造价和经济效益也表示担忧。事实上,为了从根本上解决建桥与通航的矛盾,早在1995年,中国国际工程咨询公司交通项目部专家就提出:根据地理、地形、气象及环境特点,本着“宜桥则桥,宜隧则隧”的原则,尽可能建设水底隧道。据悉,现在世界上有的国家为了满足海轮进内河和战略的需要,在法律上规定不准兴建桥梁只能建隧道。欧美发达国家和日本均以桥隧并举的方式跨越江河、湖泊和海峡。美国为解决纽约的曼哈顿岛到新泽西州跨越哈犹逊河的交通,先后建桥lO余座,水下隧道41座,隧道数量远远超过桥梁。无论建桥,还是建隧道,必须符合实际需要,如果没有科学的规划和强有力的协调,长江沿岸建桥和建隧道的冲动,恐怕依然难以遏制。

针对重庆方和南京方的不同看法,你能谈一谈自己的观点吗?你有没有更好的解决方案?

话说长江

话说长江 话说长江教学目标: 1、学会“府、驾”等10个生字,联系上下 文理解“当之无愧、扑朔迷离”等词语的意思。 2、正确流利的朗 读课文,了解重庆“山城雾都”的特点, 3、感受重庆的特有风貌,感悟建设者默默工作、无私奉献的精神。教学重点:了解重庆“山 城雾都”的特点及其来由。教学难点:学习作者把事物特点介绍清 楚和有条理的表达方法。教学方法:自读感悟,想象情境教学课时:2课时第一课时一、激情导入,揭示课题。 1、“你从雪山走来,春潮是你的风采;你向东海奔去,惊涛是你的气概。你用甘甜的乳汁,哺育各族儿女;你用健美的臂膀,挽起高山大海……”同学们,这是一首歌的歌词,你们知道它唱的是什么吗?这就是《长江之歌》,上 世纪80年代,以它为主题曲的大型电视纪录片,创下了中国纪录片 的高峰。长江和长江两岸积淀着数不清的自然和人文,每个人都可和着《长江之歌》,循着《话说长江》去领悟它的神奇和博大。今天, 我们将要学习的课文就是《话说长江》的解说词节选。板书课题。读题。(“话说”两个字提示我们在朗读的时候要轻松、舒缓一些。) 2、我们今天将要学习的这一段节选向我们介绍了长江上游一个十分重 要的港口――重庆市,你们预习了课文,也查找了相关资料,对重庆有了怎样的了解呢?学生交流,相机出示地图,了解重庆的地理位置。 二、初读课文,学习第1自然段。 1、自由读文,读准字音,读通 句子。 2、检查容易读错的字词:隋朝、渝州、恭州、赵敦、舢板、颠簸、扑朔迷离、湿漉漉。 3、前面四个词语虽然不好读,但对于 我们了解重庆的历史特别有帮助。让我们先来看看课文的第一自然段,把你认为重要的词语勾画下来,在读的时候要特别注意这些词语。 4、学生交流重要词语,老师在黑板上相机添加词语,调整板书如下:3000年前隋朝北宋公元1190年南宋赵敦巴――渝州――恭州――――――重庆 5、指名朗读第一段,朗读时注意以上词语。 6、不看课本,对照板书说说重庆的历史和名称由来。 7、齐读第1自 然段。 三、看图学习第2自然段。 1、出示重庆地形图,指名读第2自然段,师引导其他学生看地图理解这段话的意思。 2、齐读第2自然

长江沿江地带(第一课时)

课题:第二节以河流为生命线的地区——长江 沿江地带 (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让学生认识长江沿江地带优越的地理位置和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 2.让学生认识长江沿江地带区内主要地理差异,以及河流在区域发展中的作用。 3.认识长江对沿江地带的纽带作用和其他条件所形成的城市群和产业基地以及沿江地带南北的辐射作用。 过程与方法: 1.通过阅读长江沿江地带地图及长江沿江地带部分城市气温和降水统计图表,培养学生分析和归纳的地理思维能力。 2.通过阅读, 2.绘制“H”的经济格局图和长江干流略图等,培养学生的绘图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提高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和意识。 2.教学重点 长江对沿江东西地带的纽带作用和由沿江地带纵贯南北的辐射作用。 三.教学难点

长江对沿江东西地带的纽带作用和由沿江地带纵贯南北的辐射作用。 四.教学方法 读图分析、谈话和讲解相结合。 五.教学准备 制作多媒体课件。 六.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播放《1998年长江特大洪水纪实》,指明长江在给我们带来灾害的同时,更多的是给我们带来流域内外经济发展的机遇。今天我们就来学习长江沿江地带。 板书:第二节以河流为生命线的地区——长江沿江地带 [讲授新课] 一、优越的地理位置和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板书) (一)优越的地理位置 1.在黑板前挂出大幅中国地形图或投影片,引导学生阅读讨论回答下列问题: ①长江沿江地带的范围与区域形状。 ②如何概括长江沿江地带最主要的地理位置特点。

③为什么说长江沿江地带地理位置十分优越?(学生回答略) 2.教师依据学生的回答进行总结。 长江沿江地带东起上海,西至四川省攀枝花,东西绵延3000多千米,南北宽度大致在长江两岸100~200千米的范围内,大部分位于北纬25°~35°之间。长江干流纵贯东西、内河航运发达,本区东部的上海、江苏、浙江在全国海上运输网中具有中枢地位,海洋运输发达,地理位置十分优越。 (二)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 1.引导学生阅读中国地形图,上海、武汉、重庆三城市气温和降水统计图表,分析长江沿江地带的地形和气候特点,教师根据学生回答总结。 长江沿江地带地势总的来看比较低平,地形以平原和低山丘陵为主,平原东西排列,各段宽窄不一。 长江沿江地带的气候属于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其特点是:冬温夏热,四季分明,降水丰沛,季节分配比较均匀。 受地形和气候影响,长江沿江地带河网密布,湖泊星罗棋布,是我国地表水资源最丰富的地区。 2.让学生读长江沿江地带地形图(图8.17)及76页长江上、中下游景观图片,完成活动1,(学生回答略)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进行总结。 长江上游流经我国地势的第一级阶梯。滩多流急,落差较大,我们可以在长江上游发展水电业。

1、长江之歌 知识点

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①读万卷书,行万里路;②在实践中学会运用。 1、长江之歌 1、《长江之歌》是电视系列片《话说长江》主题歌歌词,表达了作者对长江的热爱、赞美、 依恋之情。第一小节,写了长江的源远流长、宏伟博大、多姿多彩,第二小节写了长江的古老悠久,气势磅礴,力量无穷。 2、长江发源于青藏高原各拉丹冬雪山,流经青海、西藏、四川、云南、重庆、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江苏、上海等11个省、市、自治区,最后注入东海,全长6300千米,是世界第三、中国第一的大河。它与黄河一起,被誉为中华民族的“母亲河”。 3、“我们赞美长江,你是无穷的源泉;我们依恋长江,你有母亲的情怀。”这句话在诗中出现了两次,这样的写作手法叫反复,这样写的好处是深化主题,增强语言的节奏感,表达中华儿女对长江的赞美、依恋之情。 4、《长江之歌》文中的"你"指长江,文章采用第二人称来写的,这样写的好处是:让人读起来更亲切,更直接地抒发了对长江的热爱、依恋之情。 5、有关长江的古诗句: ①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②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③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6、说说你是怎样理解长江“是无穷的源泉”和“有母亲的情怀”的。 答:长江源远流长,历史悠久,她能用健美的臂膀挽起高山大海,她能用磅礴的力量推动新的时代,所以说长江是“无穷的源泉”。长江用甘甜的乳汁哺育各族儿女,用纯洁的清流灌溉花的国土,所以说她“有母亲的情怀”。 C、描写长江的诗句: ①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②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③孤帆远影碧

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④星垂平野阔,日涌大江流。 D、描写黄河的诗句: ①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②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③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④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E、我国的名山大川:五岳(东岳泰山、西岳华山、南岳衡山、北岳恒山和中岳嵩山)、九华山、普陀山、武夷山、黄山。 F、背诵、默写课文。

《话说长江》解说词

《话说长江》解说词全文之一——五2009-04-28 12:48第一回源远流长 您可能以为,这是大海,是汪洋吧?不,这是崇明岛外的长江! 您可能会联想到长长的飘带、洁白的哈达。是啊!多么美呀,这也是长江! 如果说是三级跳远的话,那么,我们刚才从长江的入海的地方起跳,中间在三峡落了一脚,现在已经跳到世界屋脊的青藏高原了。长江,就是从这里起步,昂首高歌,飘逸豪放地奔向太平洋。 长江在这个世界上已经生活了千千万万个春秋了,可他还是这样年轻,这样清秀!他总是像初生的牛犊一样不知疲倦,永远充满着青春的活力。 长江发源于唐古拉山山脉的主峰格拉丹东雪山的西南侧。它从西到东,流淌在中国大地的中部,稍稍偏南一点。 在从前的地理教科书里,说长江的长度是5千多公里,近几年来,经过我国科学工作者千辛万苦的实地勘测,获得了比较确切的数据——长江的实际长度是6380多公里。 从长度来讲,除南美洲的亚马逊河和非洲的尼罗河以外,长江就是世界上当之无愧的第三大河。 长江的干流从青海出发,流经西藏、四川、云南、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江苏、上海一共10个省、市、自治区,最后注入东海。长江的支流洋洋洒洒分布在甘肃、陕西、河南、贵州、广西和浙江。整个长江流域的面积多达180万平方公里,占我国陆地面积的五分之一。自古以来,人们对长江有许多叫法。起初,就叫江;后来叫大江。如今的规范叫法是这样的:从源头到楚玛尔河口,叫沱沱河;从楚玛尔河口到玉树的巴塘河口,叫通天河;从巴塘河口到四川的宜宾,叫金沙江;从宜宾直到入海口,叫长江;长江的干流又分成上游、中游、下游。从江源到湖北的宜昌,叫做上游;从宜昌到江西的湖口,叫做中游;从湖口到崇明岛东面的入海口,叫做下游。长江拥有700多条支流,其中岷江、嘉陵江、乌江、沅江、湘江、汉江和赣江等7条主要支流的年流水量都分别超过了黄河。 长江接纳了这么多的支流,还把我国四大淡水湖中的洞庭湖、鄱阳湖和太湖串联了起来。犹如长藤接瓜,形成了庞大的长江水系。长江每年把1万立方米的水注入浩无边际的大海,这可是相当于20条黄河的水量啊。长江的水能蕴藏量多达2亿6千万千瓦,它占全国水能蕴藏量40%;在世界上,美国、加拿大和曰本的水能蕴藏量的总和刚刚赶上长江。可是现在长江水能的蕴藏量却只利用了3%。如果翻两番,那也只有12%,假如能达到90%,到那个时候,我国电力能源的供应情况将会发生多么巨大的变化呀! 长江江面宽阔,它的水运量占全国内河水运量的80%以上。如果能够充分的利用起来,它可以顶替40条铁路呢。而目前,还只是两条铁路的作用。 长江源远流长,水面辽阔,它是淡水鱼生儿育女、长大成才的好水乡。噢,长江淡水鱼产量可占全国的三分之二呢。 长江的上游和中游流域,尤其是云南北部和四川西部,有着许多森林,是我国第二个大林区。如果大家都珍惜大自然的这个布局,而且不断的培育林木,那么,长江之水就会千秋万代地清清地流淌。 长江流域沃野千里,雨水充沛,气候适宜。它拥有4亿多亩耕地,占我国耕地面积的四分之一,是我国重要的粮食和棉花产地。粮食产量占全国的40%以上,棉花产量嘛占全国的33%以上。 长江流域居住着3亿多勤劳勇敢的各族人民。从广义上讲,我国有三分之一的人是“同饮一江水”啊! 长江流域矿藏、物产丰富,交通运输方便,粮食产量又高,所以,使长江流域出现了许许多多工业基础雄厚的大、中城市。哦,您知道吗?长江流域的工农业总产值占全国的40%啊。长江和黄河一起,共同养育着世世代代的炎黄子孙,共同孕育着中华民族的灿烂文化。长江

话说长江与再说长江的比较

《话说长江》与《再说长江》关于庐山的比较 《话说长江》是1983年,中国和日本合拍的一部描写长江和长江两岸人民生活的一部记录片。这是中国观众第一次全面直观的看到国家地理。《话再说长江》是20年前《话说长江》的续篇,用高清摄像机再次记录了长江。相隔20年,两部纪录片有许多不同之处,但相同的是我们的文化渊源。 一、技术上 两部片子在画质上的区别一眼就能分辨,限于技术,《话说长江》的画面显得很粗糙。虽然有宏大场面的拍摄,但是相对于《再说长江》来说,就缺少了震撼。但可以肯定的是,《话说长江》在当时技术限制的情况下,依然拍出了庐山的“秀”,尤其是航拍的采用,具有重大意义。 《再说长江》的画面是高清的,精致的,特效的运用也多了,尤其是在片头的设计上,给人一种身临其境的壮观之感。 二、形式上 《话说长江》之庐山独秀的开篇是由庐山的秀丽风景切入的,然后介绍了庐山的由来。采用男女两位主持人的解说,解说词测贯穿始终,且解说词口语化,给人亲切,自然的感觉。在播出形式上采用了章回体。在对庐山进行了总体的介绍之后,便对庐山的各个景点以及历史文化、旅游、教育等进行了一一介绍,并将古诗词贯穿其中。 《再说长江》的开篇是现代庐山人的生活画面,之后介绍庐山周围的地理,介绍庐山的由来。之后对庐山的历史、文化进行了简单概括,也就是将《话说长江》中的全部内容进行了概括。 对内容的介绍依然采用了解说的形式。在片子中有画面模拟,有《话说长江》的画面,有历史资料的引用,这是《话说长江》中没有的。 三、内容上 两部片子的不同在名称上就可以看出。庐山独秀,重点在“秀”,整集内容都是围绕庐山的秀丽风光展开的;庐山说“庐”,重点在庐,庐,即房屋,院落的意思,也就是说,这一集主要讲庐山上的建筑以及由这些建筑引申出来的人文,

长江沿江地带教案1

第八章第二节长江沿江地带 一、教学目标 1.通过阅读长江沿江地带地图,说明长江沿江地带的范围和相对地理位置—沿长江地带分布的特点;并对长江沿江地带地理位置的优越性作出简单的评价;初步培养地图信息的认定、获取、分析及评价能力。 2.通过阅读气温和降水统计图表,说明长江沿江地带气候的特点,培养分析和归纳的地理思维能力;通过阅读长江沿江地带的分层设色地形图、自然资源分布图以及上、中、下游景观图片,对比分析及归纳本区内的区域地理差异并初步培养对比分析学习的能力。 3.通过学习长江对沿江东西地带的纽带作用和由沿江地带纵贯南北的辐射作用,了解长江在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中的特殊地位,培养自己从交通、商业贸易、高新技术、西部开发等方面综合分析其纽带与辐射作用的综合能力,初步树立区域协作、共同发展、区际公平的可持续发展观念。 4.运用长江沿江地带城市分布图和工业分布图及相关文字资料,描述本区域内人口、城市和工业部门结构的空间分布特点与地区差异,进而俩界长江沿江地带中心城市在区域内的辐射和带动作用,培养因果推理的能力。 5.运用图文资料,说明长江沿江地带毁林开荒、水土流失、江水污染、酸雨等生态问题的危害与治理保护,培养推理和综合分析的思维能力,逐步树立人地协调与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长江对沿江地带的纽带作用和其他发展条件所形成的城市群和产业基地,以及区域经济发展中出现的生态环境问题与治理保护措施;沿江地带南北的辐射作用。 难点:了解长江沿江地带再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中的特殊地位,培养对比、分析、综合等方面的地理能力,并初步树立区域协作、共同发展和区际公平的可持续发展观念。 三、教学方法 导学法、讲练结合 四、教具准备 有关图片 五、课时 三课时 六、教学过程: (一)第一课时 导入新课: 1998年的长江特大洪水,至今我们仍记忆犹新。当时全国军民团结一致,终于战胜了这场特大洪灾。长江在给我们带来灾害的同时,更多的是给我们带来了流域内外经济发展的机遇。下面我们就一同走进长江流域,一起去领略以河流为生命线的地区——长江沿江地带。

城市文化与影像表达——以《话说长江》和《再说长江》中的南京为例

2OO8.4 城市文化与影像表达 ——以《话说长江》和《再说长江》中的南京为例 在中国的城市文化版图中,南京所具有的鲜明个性和重要地位是不言而喻的,对这个城市的各种文字解读也不计其数。孙中山先生早在其《建国方略》中就曾赞誉过南京的地理优势,他说:“其位置乃在一美善之地区。其地有高山、有深水、有平原,此三种天工,钟毓一处,在世界中之大都市,诚难觅此佳境也。……南京将来之发达,未可限量也。”当然,在图像时代,对于南京的图像或影像表现也层出不穷。而这其中,我以为给我印象最深、也最有影响力的,是中央电视台拍摄的《话说长江》和《再说长江》。这是两部跨越20多年时空摄制完成的大型电视记录片。无论“话说”还是“再说”,它们都具有某种内容上的姊妹性和风格上的史诗性,它们通过影像所呈现的内涵可谓极其丰厚,从大江之源写到黄浦江畔,地理、历史、文化、人生几乎无所不及、无奇不有。但我最感兴趣的却是其中有关长江流域各个城市的讲述,特别是有关南京这个长江下游著名都市的影像表达。 如果对这两部“说长江”的影片加以细致考察的话,我们就会发现它们在传达理念上的差异,这就是《话说长江》重在展示“风景长江”,而《再说长江》则重在表现“人文长江”。此诚如中央电视台副台长张长明所言:“《话说长江》中更多的是注重了历史和人文景观,在那个巨变刚刚开始的年代是必要的也是重要的;而在《再说长江》中,我们更多关注的是人。也就是说,长江的变化首先是长江两岸人的变化。”①这样的差异也就决定了其对城市文化表达的差异。在此,我关心的是,两部记录片叙述了南京这个都市怎样的文化个性?它们在表现南京都市文化上又有着怎样的异同? 在《话说长江》和《再说长江》中,“古都”是南京影像表达的核心概念,但前者与后者的叙述重心不同。《话说长江》对南京的表达,侧重在对其“古都”历史的一般 ■王晖 性介绍,作品充分利用镜头这一影视特有的形象化的表现方式,将能够标示南京拥有2400年悠久历史的历朝历代的代表性景观或建筑作出重点展示和解说,譬如石头城、六朝石雕、南唐舍利塔、明代城墙、城门、明故宫遗址、明孝陵、鼓楼、大钟亭、无梁殿、天王府遗存——西花园石舫、总统府、中山陵、梅园新村、雨花台、渡江胜利纪念碑等,让受众以点带面地感受南京曾经作为中国政治中心、-—长江流域唯一的十朝都会的厚重的历史遗存。以此呼应该片第20回的标题——“古城南京”中“古城”的深刻内涵。有意味的是,影片并未止于上述的历史景观或建筑的介绍,它又在结尾荡开一层,以“六代豪华,天国春秋,都化作了长江的滔滔流水,‘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的语句,将视角拉入上世纪八十年代,即影片拍摄时的南京,用特写镜头描述了画家钱松岔、书法家林散之、科学家韦钰和运动员孙晋芳等当代南京名人的音容笑貌。意在表现“古都”的新生和历史的传承,以及“今胜昔”的进化观念。应该说,尽管《话说长江》的拍摄时间已经处在中国改革开放和社会转型的开端期,但对南京城市文化的表达,其强调的仍然是古都演变中的政治、军事等元素,这无疑是以宏大的政治叙事和精英叙事为主体的传统历史叙事观的影像体现。 相隔20余年,《再说长江》仍然延续了《话说长江》对南京作为“古城”、“古都”的文化影像定位,“灯火石头城”是该片中南京专集的标题,其中的“石头城”正是南京迄今尚存的最古老的城墙,此题一出,“古都”之意便呼之欲出、不言自明。然而,与《话说长江》的叙事有所不同的是,《再说长江》并未重复其对南京历史遗迹的介绍,而是一方面“查漏补缺”——即补叙《话说长江》中未能重点展开或新建重建的能够代表南京地域文化特色的民俗或景观,譬如列入首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

长江沿江地带

建平县蒙古族学校八年级地理下册讲学稿27课题:第八章第二节长江沿江地带(一)地理位置和自然条件 课型:新授执笔人:耿艳松审核人:赵淑梅 使用时间:2013年月日 学习目标:1、说明长江沿江地带的位置和范围。 2、分析长江沿江地带的气候和自然资源。 学习重难点:掌握长江沿江地带的位置、范围、气候和自然资源。学法指导:展示探究、小组合作 学习过程: 安全教育一分钟 一、预习自学 1、位置、范围:长江沿江地带东起___ ____,西至_________, 东西绵延_________,南北宽度大致在长江两岸_____________的范围内,是典型的带状区域。 2、地形:看图8.17,地势总的比较_______,以______ 和 _______为主。平原______排列,各段宽窄不一。 3、气候:看图8.18,长江沿江地带气候类型是___________, 特点;夏季______,冬季________,降水_________。 4、河湖:受_______和_______影响,河网_______ ,湖泊 _______,水运便利。 二、学习研讨 1、长江上、中下游的景观各有什么不同? 2、长江各河段可以采取什么利用方式? 三、展示提升 书后76页活动2四、课堂检测 1、长江沿江地带东起_______,西至_________,东西绵延 _________,南北宽度大致在长江两岸_____________的范围内,是典型的带状区域。 2、地势总的比较_______,以______ 和_______为主。平原 ______排列,各段宽窄不一。 3、长江沿江地带气候类型是___________,特点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受_______和_______影响,河网_______ ,湖泊_______, 水运便利。 5、矿产资源丰富,其中铁矿主要有四川的___________,湖 北的________,安徽的________。煤矿主要有贵州的________,四川的________。 6、长江沿江地带是以_________为生命线的地区。 7、长江中下游的地形特点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长江干支流上的水电站主要分布在地势阶梯的 ___________。因为这些地区______________________。五、知识拓展作业布置 做填充图 六、学(教)后记:

纪录片《话说长江》解说词

《话说长江》解说词 《话说长江》解说词第一回 -------------------------------------------------------------------------------- 为,这是大海,这是汪洋吧不,这是崇明岛外的长江! 您可能会联想到长长的飘带,洁白的哈达,是啊!多么美丽,这也是长江!如果说是三级跳远的话,我们刚才从长江的入海处起跳,中间在三峡落了一脚,现在已经跳到世界屋脊的青藏 高原了。长江就是从这里起步昂首高歌,飘逸豪放的奔向太平洋。 长江已经在这个世界上生活了千千万万个春秋了,但是他依旧这样年轻,这样清秀,他总是想初生的牛犊一样 不知疲倦,永远充满着青春的活力。那么,长江的音容笑貌和性格究竟如何呢 我们准备从长江的源头开始,顺流而下,逐段介绍长江的千姿百态以及长江流域的山水风光、风土人情、历史 文化和古往今来的变迁发展。在这第一回里,我们打算对长江的总体形象

和长江的身世做一个粗略的介绍,是 大家对长江有一个大概印象。 我们更热切地希望朋友们看完了这套节目后,能够激起一腔美化中华大地的热血——有如长江之水,惊涛拍岸 !那么有多好啊。。。。。。 长江发源于唐古拉山山脉的主峰格拉丹冬雪山的西南侧。它由西到东,流淌在祖国大地的中部,稍稍偏南。在 以前的地理教科书里,说长江的长度是5千多公里,近几年来,经过我国科学工作者千辛万苦的实地勘测,获得 了比较确切的数据——长江的实际长度是6380多公里。从长度来讲,仅次于南美洲的亚马逊河和非洲的尼罗河 ,是世界上当之无愧的第三大河。 长江的干流从青海出发,流经西藏、四川、云南、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江苏、上海一共10个省、市、自 治区。最后注入东海。 长江接纳了7百多条支流。它们洋洋洒洒分布在甘肃、陕西、河南、贵州、广西和浙江。

长江沿江地带

长江沿江地带 1我国最大的城市是() A.北京B.重庆C.上海D.天津 2“鱼米之乡”和“天府之国”各指的是() A.长江中下游平原和华北平原B.东北平原和华北平原C.四川盆地好东北平原 D.长江中下游平原和四川盆地3在湖北武汉注入长江的支流是() A.嘉陵江B.汉江C.湘江D.赣江 4梅雨季节主要发生的地区是() A长江上游地区 B长江中下游地区 C 黄河上游地区D黄河中下游地区 5我国长江以南地区与阿拉伯半岛纬度大致相同为什么我国江南是“鱼米之乡”,而阿拉伯半岛水资源匮乏( ) A.地形因素B.季风气候C.洋流影响D.纬度位置 读“长江沿江带”五城市分布示意图,回答6~8题. 6.经过图中③城的南北铁路干线是() A.京九线 B.京沪线 C.焦柳线 D.京广线 7.图中工业中心与其主要的工业部门组合正确的是() A.①﹣﹣﹣﹣﹣﹣汽车B.②﹣﹣﹣﹣﹣﹣轻纺工业 C.③﹣﹣﹣﹣﹣﹣钢铁、轻纺D.④﹣﹣﹣﹣﹣﹣煤炭 8.图中城市,不是依靠河流而是依靠资源发展起来的是() A.① B.② C.④ D.⑤ 9长江三角洲地区典型的旅游景观是() A.沙漠戈壁B.水乡风貌 C.热带雨林D.高山峡谷 10.长江沿江地带的气候类型属于() A.温带季风气候 B.热带季风气候 C.亚热带季风气候 D.温带大陆性气候 11.长江沿江地带的地形主要是() A.山地、高原和盆地 B.平原和盆地 C.平原和低山丘陵 D.高原、丘陵和盆地12.有关长江沿江地带生态、环境的叙述,错误的是() A.上游地区毁林开荒,导致水土流失严重 B.中游地区工业发达,污染严重 C.下游地区是水旱灾害最集中、最严重、最频繁的地区 D.长江沿江地带不存在环境污染问题 13有关长江沿江地带的说法,错误的是() A.中下游地区水量丰富,可以大力发展水电业 B.是东部技术、信息向中西部传递的通道 C.西部可借助江海联运进入国际市场 D.是东部沿海产业向中西部推进的通道 14.下列城市不是位于长江沿江地带的是() A.重庆B.武汉C.太原D.南京 15关于长江沿江地带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上游可以大力发展内河航运业 B、中上游水能丰富,水电业发达 C、中游毁林开荒,陡坡垦殖,水土流失严重 D、上游地区洪涝灾害频繁 16.制约长江三角洲区域经济发展的主要限制因素是() A、人才缺乏 B、交通运输落后 C、水资源短缺 D、能源资源短缺 17下列农作物中,在长江流域各平原均有大面积分布的是()A.棉花、甜菜B.水稻、油菜 C.小麦、甘蔗D.桑蚕、花生 18小华的家乡冬季温和,夏季炎热,一月平均气温在3℃左右,小华的家乡可能位于() A.珠江三角洲B.长江中下游平原 C.华北平原D.东北平原 19长江中下游平原能成为“鱼米之乡”的主要原因是() A.长江水的灌溉 B.雨热同期且地势平坦 C.纬度位置好 D.地势平坦 20长江中下游地区成为我国淡水鱼苗的主要生产基地,主要原因是:()A、大部分地区靠海B、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 C、河网纵横,湖泊密布 D、养鱼历史悠久 21针对长江沿江地带东西部地形的客观差异,可采取的利用方式是:()A.在长江上游发展养殖业 B.长江沿线发展旅游业 C.在中下游发展水电业 D.在中上游发展内河航运业 22上海宝山成为我国钢铁中心的最主要优势是() A.煤、铁资源丰富 B.技术力量雄厚 C.水运便利和广大的消费市场 D.农业基础好

最新鄂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话说长江》优秀学案第二课时(精品)

《话说长江》学案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了解重庆“山城雾都”的特点及其由来。 2.理解作者先介绍“山城”特点,再介绍“雾城”特点的条理。 3.学习作者用具体数字和比喻句描写某处特点的写法,会迁移运用。 学习过程 使用手机搜集图片拍照,分享给全部同学。 1. 词语万花筒(写出近、反义词) ( )—— 必然——( ) ( )—— 延伸——( ) ( )—— 危险——( ) ( )—— 勤劳——( ) ( )—— 相对——( ) ( )—— 温柔——( ) 2.你能仿照句子再写二个句子吗? (1)重庆的台阶特别多,它们好像数不尽的钢琴琴键。勤劳的山城居民 ,祖祖辈辈踏着这些琴键,演奏着生活的交响乐。 (2)这是自由诗,这是交响乐,这就是山城、雾城——重庆的夜……

3.作者先介绍重庆被称为“ ”的来由,再介绍它被称为“ ”的特点及原因。这样显得条理清楚,重点突出,详略分明。 4.阅读冲浪 山城的雾 山城,清晨的雾,只听见雾中哒哒的脚步声, 真是无比奇幻—— 看不清路上行人的脸。 像天上的仙女撒上帷幔,看不见枇杷山顶的红灯, 山城变成了谜一样的宫殿。看不见电视塔的塔尖…… 太阳一出山便被罩住,汹涌的雾在翻卷, 天空只剩下一个淡淡的圆。就像神话中的“水漫金山”! 大车小车都提着红灯笼,啊,我真写不完雾中的奇景, 像老爷爷走夜路,缓缓向前。我要把它绘成美丽的画面。 (1)哪些句子写出了雾中“奇幻”,用横线画出来;哪些地方写出了雾 中“奇景”,用浪线标出。 (2)背诵这首诗,说说“淡淡的圆”“红灯笼”各指什么? 标出中心句,并体会这首诗表达了什么样的感情。

1《长江之歌》

1《长江之歌》 3、通过理解诗歌的语言和吟诵诗句,激发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培养审美情趣。 二、教材说明: 这首诗是电视系列片《话说长江》主题歌歌词。作者以雄浑的气势,赞颂了长江的宏伟、壮观,以真切的情感表达了对长江的热爱、依恋之情。全诗共分两部分。第一部分即第一小节,写长江的源远流长,宏伟博大,多姿多彩;第二部分即第二小节,写长江的古老悠久,气势磅礴,力量无穷。 本课的教学重点在指导朗读,引导学生运用多种形式反复吟诵,联系上下文细细玩味,尤其是领悟文中两次出现的诗句我们赞美长江,你是无穷的源泉;我们依恋长江,你有母亲的情怀的深刻含义。

三、教学时间:两课时 四、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1、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一首赞美长江的诗歌。(板书:长江之歌) 《长江之歌》是电视系列片《话说长江》的主题歌歌词。 2、出示地图,指出长江的位置和所流经的地方。

3、你们对长江有什么了解呢?请同学们自由说说看。 4、放录音:《长江之歌》歌词豪放,歌声雄浑,我们一起来欣赏。 二、初读指导。 1、自学生字词。 (1)自由读课文,画出不认识、不理解的字词。 (2)描红田字格中的生字。 (3)并联系上下文,理解下列词语的意思: 丰采依恋荡涤尘埃磅礴灌溉

2、检查处学效果。 (1)出示词语: 乳汁哺育挽起荡涤尘埃灌溉奔去各奔东西 (2)指名逐词读,指点学生从平翘舌音、前后鼻音、一字多音等方面区分加点字读音的异同。 (3)理解下列词语的意思: 丰采:美好的仪表举止。 依恋:留恋,舍不得离开。

荡涤:洗涤。 尘埃:尘土。 磅礴:气势盛大。 灌溉:把水输送到田里。 3、各自轻声试读课文。 4、分节指名朗读课文。教师相机指点。 5、四人小组自由读课文,讨论:哪些地方读懂了?互相交流。

话说长江

第一部以“真切”为标准的纪录片 “我们是运气不错,让我们赶上了,换别人也会有反响,因为那时候的大环境比较好。‘文革’一结束,老看样板戏,说教的节目一结束,大家憋坏了,空气那么闷。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整个社会活跃起来,人们精神上的需求增加,等于一个人又饿又渴,饥寒交迫还干渴,突然迎来了阳光明媚的春天,春风甘露,整个社会背景给《话说长江》提供了机会。” 主笔◎王小峰 1976年,中国结束了长达10年的动乱,国家的政治、经济全面回到了正常轨道,人民也面临精神重建。70年代末期,中国宣布改革开放,从“文革”浩劫中走出来的中国人,开始憧憬着未来,与过去不同的是,中国人在80年代不仅心里充满重塑国家的愿望,也前所未有地感受到了人性的自由。1980年1月16日,邓小平在一次会议上阐述了80年代的主要任务,其中一条是:加紧四个现代化建设。这个目标,在当时就是中国未来美好的蓝图。在过去十几年间人性世界坍塌得太多,当人们慢慢走向未来,发现内心充满了迷惘,一方面有着对未来美好的憧憬,另一方面,在这种憧憬中找不到新的方向,世界变化之快,让人应接不暇。 于是就有了“人生观大讨论”。《人生的路啊,怎么越走越窄?》这是发表在1980年5月《中国青年报》上的一封读者来信,这封看似平常的来信,在当时的中国青年当中激起波澜,因为当年每个中国人可能都面临“潘晓”这样的人生疑问。 因此,在那个阶段,任何体现国家强大的事件都可能变成全民性振奋民族精神的强心剂。在这一点,体育最为明显:1981年4月,中国乒乓球队囊括世乒赛全部冠军;中国足球队在北京战胜科威特队后大学生喊出了“振兴中华”的口号;中国女排第一次获得世界冠军,“女排精神”激励了一代人。直到中国在亚运会上获得金牌总数第一和在奥运会上实现零的突破,每一次胜利对中国人来说都那么重要,因为这里面不仅包含着强盛的意义,还有一种被世界认可的愿望。那时候的人心里都憋着一股劲儿,就是希望国家富强。 电视纪录片《话说长江》就是在这个背景下诞生的。这部25集的关于长江沿岸地理及人文的纪录片,1983年8月7日在中央电视台首播,播出后反响空前热烈,全国观众的反应以及它被赋予的意义已经远远超过了纪录片本身传达出的信息,因为中国观众第一次全面直观地看到了国家的人文地理。从电视纪录片的艺术性角度来讲,《话说长江》是中国纪录片历史上的里程碑,但在当时,人们真正感动的不仅仅是它的艺术感染力,更多是从中读出了一种爱国情怀。如果没有当时的社会氛围和心态,《话说长江》不会被赋予太多爱国主义层面的意义。在《话说长江》之后,中央电视台又拍摄了《话说运河》、《黄河》、《望长城》,都没有达到《话说长江》的社会效果,这是因为,《话说长江》第一次让中国人通过电视感受到了江山的壮丽与秀美,人们把对祖国河山的情感全部倾注在这部纪录片上。后来的类似手法拍摄的纪录片虽然在制作水准上有很多突破,但无法让观众找到那种第一次的新鲜感。一个很简单的例子就能说明问题,当时中央电视台为《话说长江》的主题曲向全国征集歌词,13天就收到了5000多封信。 《话说长江》引起的巨大反响,跟当时电视在中国的普及有关。1978年,中国还是一个电视机年产量20万台的国家,80年代是中国电视机突飞猛进普及的10年,到了1983年,

长江沿江地带1

第二节以河流为生命线的地区——长江沿江地带 宋海涛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让学生认识长江沿江地带优越的地理位置和得天独厚的自 然条件。 2.让学生认识长江沿江地带区内主要地理差异,以及河流在区 域发展中的作用。 3.认识长江对沿江地带的纽带作用和其他条件所形成的城市 群和产业基地以及沿江地带南北的辐射作用。 4.认识长江沿江地带区域产业的结构与空间分布特点。 5.了解长江沿江地带在经济发展中出现的生态问题与治理保 护措施 能力目标 1.通过阅读长江沿江地带地图,培养学生对地图信息的认定、获取、 分析及评价能力。 2.通过阅读长江沿江地带部分城市气温和降水统计图表,培养学生 分析和归纳的地理思维能力。 3.阅读长江沿江地带分区设色地形图,自然资源分布图以及长江 上、中、下游景观图,对比分析和归纳本区内的区域差异,初步培养学生对比分析能力。 4.绘制“H”的经济格局图和长江干流略图等,培养学生的绘图能 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本节内容学习,使学生初步树立区域内协作、共同发展和区际公平的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教学重点 1.长江对沿江东西地带的纽带作用和由沿江地带纵贯南北的辐射作 用。 2.长江沿江地带的产业结构与空间分布特点。 ●教学难点 长江对沿江东西地带的纽带作用和由沿江地带纵贯南北的辐射作用。 ●教学方法 读图分析、谈话和讲解相结合。 ●教具准备 有关课本插图和图像资料或多媒体教学软件。 ●课时安排 三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1让学生回忆并讨论长江上、中、下游的水文特征,以及水灾的防治。(学生回答略) 2.经过学生讨论,教师总结,指明长江在给我们带来灾害的同时,更多的是给我们带来流域内外经济发展的机遇。

话说长江解说词

话说长江解说词 悬赏分:5 | 解决时间:2008-9-20 09:37 | 提问者:plchuan 文章,或者解说词,不要视频和朗诵。 最佳答案您可能以为,这是大海,是汪洋吧?不,这是崇明岛外的长江! 您可能会联想到长长的飘带、洁白的哈达。是啊!多么美丽,这也是长江! 如果说是三级跳远的话,我们刚才从长江的入海的地方起跳,中间在三峡落了一脚,现在已经跳到世界屋脊的青藏高原了。长江,就是从这里起步,昂首高歌,飘逸豪放地奔向太平洋。 长江在这个世界上已经生活了千千万万个春秋了,可他还是这样年轻,这样清秀!他总是像初生的牛犊一样不知疲倦,永远充满着青春的活力。 长江发源于唐古拉山山脉的主峰格拉丹东雪山的西南侧。它从西到东,流淌在中国大地的中部,稍稍偏南一点。 在从前的地理教科书里,说长江的长度是5千多公里,近几年来,经过我国科学工作者千辛万苦的实地勘测,获得了比较确切的数据——长江的实际长度是6380多公里。 从长度来讲,除南美洲的亚马逊河和非洲的尼罗河,长江就是世界上当之无愧的第三大河。 长江的干流从青海出发,流经西藏、四川、云南、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江苏、上海一共10个省、市、自治区,最后注入东海。长江的支流洋洋洒洒分布在甘肃、陕西、河南、贵州、广西和浙江。整个长江流域的面积多达180万平方公里,占我国陆地面积的五分之一。 自古以来,人们对长江有许多叫法。起初,就叫江;后来叫大江。如今的规范叫法是这样的:从源头到楚玛尔河口,叫沱沱河;从楚玛尔河口到玉树的巴塘河口,叫通天河;从巴塘河口到四川的宜宾,叫金沙江;从宜宾直到入海口,叫长江;长江的干流又分成上游、中游、下游。从江源到湖北的宜昌,叫做上游;从宜昌到江西的湖口,叫做中游;从湖口到崇明岛东面的入海口,叫做下游。长江拥有700多条支流,其中岷江、嘉陵江、乌江、沅江、湘江、汉江和赣江等7条主要支流的年流水量都分别超过了黄河。 长江接纳了这么多的支流,还把我国四大淡水湖中的洞庭湖、鄱阳湖、太湖串联了起来。犹如长藤接瓜,形成了庞大的长江水系。长江每年把1万立方米的水注入浩无边际的大海,这可是相当于20条黄河的水量啊。长江的水能蕴藏量多达2亿6千万千瓦,它占全国水能蕴藏量的40%;在世界上,美国、加拿大和曰本的水能蕴藏量的总和刚刚赶上长江。可是现在长江水能的蕴藏量却只利用了3%。如果翻两番,那也只有12%,假如能达到90%,到那个时候,我国电力能源的供应情况将会发生多么巨大的变化呀! 长江江面宽阔,它的水运量占全国内河水运量的80%以上。如果能够充分的利用起来,它可以顶替40条铁路呢。而目前,还只是两条铁路的作用。 长江源远流长,水面辽阔,它是淡水鱼生儿育女、长大成才的好水乡。噢,长江淡水鱼产量可占全国的三分之二呢。 长江的上游和中游流域,尤其是云南北部和四川西部,有着许多森林,是我国第二个大林区。如果大家都珍惜大自然的这个布局,而且不断的培育林木,那么,长江之水就会千秋万代地清清地流淌。 长江流域沃野千里,雨水充沛,气候适宜。它拥有4亿多亩耕地,占我国耕地面积的四分之一,是我国重要的粮食和棉花产地。粮食产量占全国的40%以上,棉花产量嘛占全国的33%以上。 长江流域居住着3亿多勤劳勇敢的各族人民。从广义上讲,我国有三分之一的人是“同饮一江水”啊! 长江流域矿藏、物产丰富,交通运输方便,粮食产量又高,所以,使长江流域出现了许许多多工业基础雄厚的大、中城市。哦,您知道吗?长江流域的工农业总产值占全国的40%

第1课长江之歌

教学内容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1课:长江之歌 课型新授课时 2 学习目标1.学会2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通过理解诗歌语言和吟诵诗句,激发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培养审美情趣。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通过理解诗歌语言和吟诵诗句,激发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培养审美情趣。 难点:理解诗歌语言。背诵课文。 第一课时教学设计(首备)二次设计 开放式导入一、导人新课,激发兴趣 1.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一首赞美长江的诗歌。(板书:长江之歌)《长江之歌》是电视系列片《话说长江》的主题歌歌词。 2.出示地图,指出长江的位置和所流经的地方。3.你们对长江了解多少呢? 4.放录音。《长江之歌》歌词豪放,歌声雄浑,我们一起来欣赏。 前检激学二、初读指导 1.自学生字词。 (1)自由读课文,画出不认识、不理解的字词。 (2)描红田字格中8个生字。 (3)查字典并联系上下文,理解下列词语的意思。 丰采依恋荡涤尘埃磅礴灌溉 2.检查自学效果。 (1)出示词语:乳汁哺育挽起荡涤尘埃灌溉奔去各奔东西 (2)指名逐词读,指点学生从平翘舌音、前后鼻音、一字多音等方面区分加点字读音的异同。 点拨探究三、精读训练 1.观看系列片《话说长江》片断,听《长江之歌》。《话说长江》这部系列片让我们感受到了长江那宏伟、壮观的气势,作者说—— 2.出示:我们赞美长江,你是无穷的源泉;我们依恋长江,你有母亲的情怀。 3.自由读,说说读了诗句想了解什么? 4.交流、讨论。 5.精读第一节:(1)自由读,四人小组讨论:从哪些地方看出长江是无穷的资源? (2)交流:出示:你从雪山走来,春潮是你的风采;你向东海奔去,惊涛是你的气概。 (“雪山”在祖国的最西部,“东海”在祖国的最东端,长

谈小学五年级语文教材课文长江之歌的朗读处理

谈小学五年级语文教材课文《长江之歌》的朗读处理 三乐学校朱建新 《长江之歌》是大型电视记录片《话说长江》的主题歌,它是一首抒情诗,讴歌了中华民族的母亲河——长江,抒发了中华儿女对伟大祖国真挚、自豪的赞美之情。诗歌从两个方面来写作如下朗读处理的标记: 你从/雪山走来,春潮//是你的丰采; 你向/东海奔去,惊涛//是你的气概, 你用/甘甜的乳汁,哺育//各族儿女; 你用/健美的臂膀,挽起//高山 ../.大海 .., 我们/赞美长江,你是//无穷的/源泉; 我们/依恋长江,你有//母亲的/情怀 ..。 你从/远古走来,巨浪荡涤着//尘埃; 你向/未来奔去,涛声回荡在//天外, 你用纯洁的清流,灌溉花的国土; 你用磅礴的力量,推动/新的//时代 .., 我们赞美长江,你是无穷的源泉; 我们依恋长江,你有母亲的情怀。 ①教师在引导学生明白导朗读时,注意关键词应重读,所谓关键词就是那些最内表现诗歌内容和作者情感的词语,要让他们说出哪些词需要重读,为什么?(如:风采、气概、大海) ②学生朗读主体部分第一小节——望黄河 (引导学生找准关键词,并注意语气、节奏。)

从需要重读的词语(动词)“走、奔、挽起、”;和(形容词)“高山、无穷”可以体会出黄河的一往无前、锐不可当的英雄气魄。所以,读的时候一定要读出磅礴之势、豪迈之情,当然也要读出变化。“你用纯洁的清流,灌溉花的国土”没有磅礴之势,此时的黄河已进入一个相对平缓的地势,所以读的时候要舒缓一些。 ③听《长江之歌》音乐,朗诵《长江之歌》,体会朗读的要领。 朗读要以理解为基础,要体会字里行间的情感,要注意语气、节奏和重音的处理。最后,我想有条件,可以用音乐激发情感,配上音乐,有感情的朗读这首充满激情的现代诗。

1《长江之歌》

1《长江之歌》 一、教学要求: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会5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通过理解诗歌的语言和吟诵诗句,激发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培养审美情趣。 二、教材说明: 这首诗是电视系列片《话说长江》主题歌歌词。作者以雄浑的气势,赞颂了长江的宏伟、壮观,以真切的情感表达了对长江的热爱、依恋之情。全诗共分两部分。第一部分即第一小节,写长江的源远流长,宏伟博大,多姿多彩;第二部分即第二小节,写长江的古老悠久,气势磅礴,力量无穷。 本课的教学重点在指导朗读,引导学生运用多种形式反复吟诵,联系上下文细细玩味,尤其是领悟文中两次出现的诗句“我们赞美长江,你是无穷的源泉;我们依恋长江,你有母亲的情怀”的深刻含义。 三、教学时间:两课时

四、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1、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一首赞美长江的诗歌。(板书:长江之歌) 《长江之歌》是电视系列片《话说长江》的主题歌歌词。 2、出示地图,指出长江的位置和所流经的地方。 3、你们对长江有什么了解呢?请同学们自由说说看。 4、放录音:《长江之歌》歌词豪放,歌声雄浑,我们一起来欣赏。 二、初读指导。 1、自学生字词。 (1)自由读课文,画出不认识、不理解的字词。 (2)描红田字格中的生字。 (3)查字典并联系上下文,理解下列词语的意思: 丰采依恋荡涤尘埃磅礴灌溉 2、检查处学效果。 (1)出示词语: 乳汁哺育挽起荡涤尘埃灌溉奔去各奔

东西 (2)指名逐词读,指点学生从平翘舌音、前后鼻音、一字多音等方面区分加点字读音的异同。 (3)理解下列词语的意思: 丰采:美好的仪表举止。 依恋:留恋,舍不得离开。 荡涤:洗涤。 尘埃:尘土。 磅礴:气势盛大。 灌溉:把水输送到田里。 3、各自轻声试读课文。 4、分节指名朗读课文。教师相机指点。 5、四人小组自由读课文,讨论:哪些地方读懂了?互相交流。 三、指导写字。 1、出示生字: 乳汁哺挽涤埃灌溉 2、指导写字: 乳:左右基本等宽。 汁、哺、挽、涤、埃:左窄右宽。 灌、溉:左窄右宽,因笔画较多,写时要紧凑一些。 3、学生练习写字,教师巡视指导。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