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中国与美国市政体制的区别

中国与美国市政体制的区别

中国与美国市政体制的区别
中国与美国市政体制的区别

中美市政体制存在的差异

姓名:杨兴林

学号:201204030022

班级:2012级公共事业管理

目录

一、什么是市政体制

二、我国的市政体制

三、美国的市政体制

四、中美市政体制存在的差异

五、我国市政体制存在的问题

六、向西方借鉴经验

中美市政体制存在的差异

一、什么是市政体制

广义的市政体制涵盖三种层次(宏观、中观、微观)的理解,包括市的建制设置及其地位、城市政权的组织形式和具体的管理体制。

狭义的市政体制一般指中观层次上的理解,仅指城市政权的组织形式。

二、我国的市政体制

(一)中国市政体制的草创和沿革

1909年1月,清政府制定并颁布了《城镇乡地方自治章程》

1911年11月,江苏省临时参议会通过《江苏暂行市乡制》

1914年,袁世凯下令停止地方办自治,市组织被解散

1918年,广州市制定了《广州市暂行条例》

1921年,北洋政府颁布了《市自治制》,9月颁布了《市自治制施行细则》

1928年7月,中华民国政府制定并颁布了《特别市组织法》和《市组织法》

1930年5月,中华民国颁布了新的《市组织法》

1943年中华民国政府修改《市组织法》

1933年12月,中共在江西苏区公布了《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地方苏维

埃暂行组织法(草案)》,规定苏区城市分中央直属、省属、县属、区属等四类

1943年10月,陕甘宁边区政府公布了《陕甘宁边区各乡市政府组织暂行条例草案》,规定边区市制设县级市、区级市和乡级市三级,均设参议会,议员分配实行“三三制”

(二)新中国成立后市政体制的演进

1949年12月,中央人民政府颁布了《市各界人民代表会议组织通则》,1950年1月又颁布了《市人民政府组织通则》。

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组织法》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法院组织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检察院组织法》等,对地方各级政权机构作了明确规定。 1954年12月,我国颁布了《城市街道办事处组织条例》和《城市居民委员会组织条例》。

20世纪50年代初,为了保证城市蔬菜和副食品供应,少数大城市实行市领导县体制。从1958年起,由于“大跃进”的错误,中央开始盲目推行市领导县体制。

1958-1961年决策失误和自然灾害,导致国民经济发生严重困难。1961年中央决定调整市镇建制,缩小城市郊区,市领导县体制停止推行。1966年“文化大革命”爆发后,各级国家机关受到冲击,我国市政体制遭到破坏。

1982年12月,五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通过了新宪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地方组织法》,规定市和区设人民代表大会和人民政府。

1982年,党中央、国务院决定在经济发达地区改革地区行政公署体制,实行地市合并、市领导县体制。

1986年12月,全国人大常委会再次修改《地方组织法》,对地方各级人大和人民政府的组织、职权等作出更明确的规定。

1995年2月,全国人大常委会再次对《地方组织法》进行修改,将不设区的市和市辖区的人大和人民政府的每届任期由3年改为5年。

三、美国的市政体制

美国城市政府主要有市长—议会制、市经理制、市委员会制等三种形式。

市长—议会制:市长—议会制又称为强市长制,市政府与市议会分离,分别行使行政权与议决权,市长与市政府的地位高于市议会的地位。美国的大多数城市都采用这种形式。

市委员会制:市委员会制的主要特征是市委员会既是市议会,又是市政府,兼行市的议决权和行政权。美国许多中型城市实行这种市政体制。

市经理制:市经理制是模仿企业组织方式而形成的一种市政体制,由市议会聘任一位专业人士担任市经理,专门行使行政权,但他并不是市长。市经理制通过政治职能与行政职能的分离,使城市经理保持政治中立,提升城市管理的专业性和科学性,旨在追求效率。美

国部分中小城市实行这种市政体制。

四、中美市政体制存在的差异

1.从各级官员的选拔和任命看,美国的市长、市议员、司法官一般与市民选出,对市民负责,权力制衡,且各党派以竞选的方式取得执政或参政权。而中国官员一般由上级任命的,并接受上级的监督。

2.从市政体制的形式看,美国(纽海文市)实行市长议会制,在决定和执行公共政策方面,市长和议会相互制约。且美国体制形式灵活多样(还包括市委员会制、市经理制等)。但中国的市政体制一般是单一制的,从上到下,“一刀切”。

3.从市政体制组织结构设置看,美国城市不设副市长,不存在你琢磨我、我琢磨你的内耗,部门也没有副职。城市设各种委员会,如公共管理委员会、教育委员会等,既有官员参加,也有专家参加,市长也是其中一些委员会的成员。这些都保证了决策不会有问题,办事效率高。另外城市一般不辖区和县,市和县、乡、镇的政府是独立平等的地方政府,都直接受省、州政府的领导。具有自治传统,建制性质单一。中国内部结构统一,从市委、市人大、市政府、市检察院到县、乡、镇的各个部门,形成层级结构。

4.从市政体制组织结构的行政地位看,美国具有相对独立的行政地位,有自治权和普通的行政权力,各组织处于平等地位,是指导、协作关系。中国市政体制中中共市委处于领导核心地位,对内设层级

的领导权,且组织机构中不具有自治权。

5.从市政体制的财政预算看,美国吃公款不能超过9美元。城市的预算是很具体的,小到一杯咖啡、一枚图钉都规定得很仔细,职务消费的预算控制尤为严格。中国预算粗糙,个项目预算不明确。

6.从政府官员与市民的关系看,美国政府显得更加亲民。美国市民随时可要求见市长,美国市长是对下负责,对选民负责,对议会负责,不太对上负责,每个城市建立自己的宪章,只要符合联邦宪法和州里的宪法就行。城市一般不辖区和县,市和县、乡、镇的政府是独立平等的地方政府,都直接受省、州政府的领导。市长是不受上级领导干扰的,州长、甚至总统来,市长根本不接待,副总统来了他也不接待。在处理市民来访问题时,服务态度良好。中国政府在处理市民来访问题时,程序繁琐,且官员态度欠佳,办事效率低。由于中国实行层级管理,因此一般对上负责,受上级领导影响大。

五、我国市政体制存在的主要问题

1、政企不分、政社不分、职能错位。我国城市政府的管理职能仍然十分广泛,还没有完全实现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角色转变。城市政府把主要精力用于应付国有企业和事业单位的计划安排、资金调拨、物资供应等。政府过多地参与和干预许多本来应由民间自由经营的私人产品的生产和交换活动。城市政府在经济领域和社会领域的微观管制太多,它限制了各种市场主体和社会组织的积极性,不利于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

2、市政职责不清、上下关系不顺。我国现行法律没有对市政府的职责作出专门规定,市政管理的职责权限与普通地方政府几乎完全一样。市政府的权责分配不合理,上下级关系不顺,侵权越权现象时有发生。这种职责不清、关系不顺问题,影响了城市功能和作用的充分发挥。

3、政府部门林立、机构设置臃肿。市政府机构设置仍然过于庞大,政府部门冗员过多,机构设置过多,导致分工过细、职能交叉、职责不清、效率低下等弊端。

4、市政机构设置不科学。我国城市政府机构设置中管理部门设置过多,社会服务部门偏少;行使地方政府职能机构偏多,承担市政专门职能机构偏少;非常设机构设置过多,削弱了常设机构的管理职能,不利于常设机构功能的充分发挥;部门内设机构较多,组织结构不合理,尤其是辅助性机构、自我服务机构设置太多;机构设置缺乏法律约束,受行政首长的主观意识较大;机构的设置过分强调上下对口,缺乏针对性。

5、城市政府管理人才不足。市场经济条件下,能够很好驾驭城市政府运作的管理人才队伍还没有形成。在现代的城市环境中,随着全球化趋势加快、市场经济体制逐渐成熟,城市政府中的工作人员,尤其是政府决策者,懂得国际贸易、金融、市场经济法律法规的人才短缺。现有的工作人员缺乏现代城市经营理念和现代管理理念,知识更新慢,创新动力不足,不利于提高城市管理水平。

六、向西方借鉴经验

1、理论上的创新。任何一场改革,必须理论先行,用理论来指导改革。体制改革不仅是对现存权力格局和利益关系的调整,而且也是一场深刻的理论革命。我国在很长一段时期内,理论研究不够以及一些陈旧的观念,对体制改革产生着不利影响。当前就是要大胆引进西方城市政府管理理论,如新公共管理、新公共服务等理论,并把它们与中国的国情相结合,运用到城市政府体制改革中去。

2、模式上的创新。西方国家的城市政府体制已发展较为成熟,具有代表性的模式有议会市长制、市长议会制、市委员会制等,它们各有优缺点。我国可以借鉴这些模式先试点,如果成功就加以推广。另外,我国东、中、西部经济发展不平衡,城市的功能和发挥的作用也不一样,因此,在模式上,可以采取发达地区的东部模式、比较发达的中部模式、欠发达的西部模式,这样可以更适合地区的发展。

3、职能上的创新。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我国城市政府的基本行政职能应是提供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包括城市规划、文化教育、交通运输、基础设施、产业振兴、福利保障等内容。城市政府对经济运行的管理,采取间接管理为主、直接管理为辅,法律手段为主、行政手段为辅。城市政府有时也可以直接投资经营和控制一些公益事业,但在能够实现有效供给的情况下,政府还是应倾向于推行公益事业的民营化,或者委托私人企业从事公益事业,政府给予适当补贴或优惠政策。我国城市政府在职能上的创新就是要大胆放权,还权于企业、还权于社会,大力扶持非政府组织发展,更好地服务于市民。

4、机构设置上的创新。发达国家的市政机构一般保持在15个左右,小城市通常在10个以下。相比较而言,我国市政管理机构要庞大得多。市政机构设置上的创新,首先要撤并微观的经济管理部门,其职能还给市场;其次要根据城市的功能设置机构,将不具有城市功能的普通地方政府机构撤销;再次要根据本市的工作重点来设置机构,不能片面强调上下对口;最后要强化服务、监管等部门,如工商管理、质量监督、审计监督、环境保护、社会保障等,维护市场经济秩序,鼓励公平竞争和合法经营,保护城市生态环境,救济和扶助弱势群体。

5、层级设置上的创新。我国市政纵向层级设置主要从三个方面着手:一是取消市管县体制,实行省直管县,减少管理层次。二是合理划分市与区职权。随着社会经济和城市自身的发展,市政管理事务将会不断增加,适当下放权利已是城市发展的必然选择。二是弱化街道办事处的职能。在街道办事处职能弱化的同时,要把更多的服务职能移交给市场和社会。在东部发达城市,率先进行街道办事处自治的改革试点。

6、法律、法规方面的创新。现有的法律法规限定了城市政府体制创新的范围,国家的法律秩序框定了城市政府体制创新的空间,所以首先只有法律法规上创新,才有体制上的突破。法律、法规上的创新就是要加强市政管理法制建设,把市政机关的组织、职能、编制、工作程序以及非政府组织参与城市管理纳入法治轨道,做到城市管理有法可依。比如非政府组织参与城市管理,这在发达国家已有很好的成效,也有专门的法律依据。但我国原有的法律限定了非政府组织的发展。《社团登记管理条例》规定社团必须找到党政事业主管单位才给予登

记,这对一般的社团来说是很困难的。发达国家普遍制定有专门适用于城市的专门法律文件,我国也要加快专门的城市管理立法。全国人大应尽快制定专门的市政府组织法,对市制设置、市政性质、机构设置等若干问题作出规定,做到有法可依、有章可循、依法管理。

揭秘:中国人与美国人的30个天壤之别

【揭秘:中国人与美国人的30个天壤之别】世界上每一个国家都有不同的看待问题和生活的方式,人们不难发现,近年来大陆移民美国的人数每年递增,但是很少听说美国人移民中国的,近日,网路流传中国人与美国人有30个天壤之别。 1、中国人喜欢朋友聚在一起下馆子;美国人喜欢朋友聚在一起泡酒吧。 2、极少的中国人喜欢暴露在太阳下;美国人爱死了晒太阳,太阳越烈越好,穿的越少越好。 3、中国人在北美的生活很忙、很单调,难进主流;美国的主流人群,爱动的年轻人空闲时不是去酒吧,就是去健身房。 4、中国人拍马屁、送礼是背地里偷偷摸摸送领导;美国人是当着同事的面大大方方地拍、明着送 5、工作上出了错,中国人喜欢找理由为自己辩解;美国人立即说是自己的错,请求原谅。 6、中国人在公司里和同事、上级有分歧,时常闷在心里;美国人要去和你说个清楚的。 7、上班族的中国人虽然看上去挺讲究的,不过一眼就可以看出他/她是从大陆来的;美国人平时穿衣比欧洲人更随便,上班时穿的正式,大都很得体,首饰和衣服一样常换。 8、有些中国人把痰吐到世界各个国家去了,随处吐痰;美国人可以当着人的面,很大声地把鼻涕擤在纸里。 9、很多中国人在公共场合说话声音超大;美国人的声量控制得极好,在共车、餐馆或其它公共场合说话都很小声,在会上、在台上说话很大声。 10、中国人炫耀小孩学习成绩好;美国人炫耀小孩球打得好。 11、中国人的父母千里迢迢从地球的另一边飞过来帮着带孙子;一般美国人住得再近,也不会去带孙子。 12、中国孩子再大回来住,父母都会接受;美国孩子超过18岁,回来长住,得交房租。 13、如果中国人送父母去老人院,认为是不孝;美国人孝敬父母就是让的父母住在老人院抽空去看望一下。 14、中国人的父母来儿女家住上几个月是自然的事;美国人的父母来儿女家住,超过三天或一周是惊人的事。 15、中国人买大房子往往是为了炫耀;美国的中产阶级买大房子一般是因为需要。 16、中国人更重视住房的外观和结构,里面的家具过得去就行了;美国

市政学练习题参考答案

《市政学》练习题一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5 BCABA 6-10 AACAB 11-15 DCBDD 16-20 ACCAC 21-25DAACB 26-30 AACDC 31-35 BBBAB 36-40 BABBD 41-45 CDBDB 46-50 DBADA 二、多项选择题 三、简答题 1.市政有哪些主要特征? 答:政治性; 整体性; 综合性; 动态性; 双重性。 2.市政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 答:城市与城市化; 市政主体; 市政客体; 市政管理规律。 3.城市的主要特点有哪些? 答:城市要素的高度聚集性; 城市功能的综合性; 城市经济上的非农业性; 城市运行的复杂性; 城市系统的开放性; 城市人口及其文化构成的异质性; 城市管理职能的区域中心性。 4.中国城市化的特点是什么? 答:发展动力以政府政策型调控为主导; 城市化水平滞后于工业化进程,城市化发展的地区差异显著; 实行城乡二元户籍壁垒制度; 人口流动中的职业转换先于地域迁徙; 出现了乡村城镇化的新模式;

人口的高增长量是制约中国城市化发展的主要因素; 城市化增长中负面问题比较显著。 5.中共市委对城市国家机关的主要领导作用体现在哪些方面? 答:政治领导; 组织领导; 思想领导。 6.西方国家市政职能的实现方式有哪些? 答:制定法规、政策和指导性社会经济发展计划; 直接经营和控制某些公益事业; 依法规定各种审批、许认可程序,对和市民息息相关的事务进行巡视检查和实时监督; 通过政府投资和支持开发新技术,引导、刺激经济发展; 委托私人企业从事公益事业,提供公共服务。 7.简述市政职能的特征。 答:市政职能具有动态性和扩张性; 市政职能具有双重性和差异性; 市政职能具有规范性和服务性; 市政职能具有广泛性和多样性。 8.简述市政体制的内容。 答:城市政府与其上级政府之间的关系; 城市政府与没有行政隶属关系的其他行政主体之间的关系; 城市中的政党组织与国家机构、社会团体之间的关系; 城市内的代议机构、行政机构、司法机构之间的关系; 市与所辖区、县之间的关系 9.我国市政体制有哪些特征? 答:建制性质具有双重性; 城市行政地位具有等级性; 市政结构具有同一性; 法律地位具有非自治性; 中共市委处于领导核心地位; 内设层级具有混合性。 10.简述城市规划的基本特征。 答:战略性和政策性; 科学性和前瞻性; 系统性和综合性;

中国财政体制的改革

中国财政体制的改革 以事权与财权对等为核心的新一轮分税制完善和改革能早日启动,才是中国经济有可能走上经济与社会的可持续协调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 国家发改委财政金融司司长徐林前不久表示,我国将实施一系列税收体制改革,重点增强地方财政收入的能力,健全财力与事权相匹配的财政体制,进一步完善转移支付制度,充分发挥分税财政体制在新形势下的积极作用。 十多年以来,分税制使得中央政府能够集中大量财力来调控经济发展,但是地方政府的财政捉襟见肘,为了充实地方财政的“腰包”,中国财政体制改革将在阵痛中开始“破冰”! 分税制是市场经济国家普遍实行的一种财政体制,符合市场经济原则和公共财政理论要求,是市场经济国家运用财政手段对经济实行宏观调控较为成功的做法。 1994年,中国开始实施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较好解决了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问题,十多年来,对于理顺中央与地方的分配关系,调动中央、地方两个积极性,加强税收征管,保证财政收入和增强宏观调控能力,都发挥了积极作用。但也存在一些有待于深化改革和加以完善的地方,其中表现最为突出的就是地方政府事权与财权的不对等。

有关统计数据表明,自1994年实施分税制后,地方政府的财政收入占整个财政收入的比重逐年下降,从1993年的78%下降到2004年的42.7%;中央政府的财政收入占整个财政收入的比重却明显上升,从1993年的22%上升到2004年的57.2%。但另一方面,地方政府的财政支出占整个财政支出的比重却没有相应变化,一直在70%左右的水平上波动。也就是说,地方政府用43%左右的相对财政收入支撑了70%的相对财政支出责任,与分税制改革前地方政府用68.4%的相对财政收入仅仅支撑59%的相对财政支出责任恰恰相反。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义务教育、社会保障、公共卫生是政府必须承担的最重要的职责,带有非常强的外溢性特征,全国性的公共产品和服务理应由中央政府提供,政府的基本职能也必须依此来确定。如果由财力严重匮乏的基层政府来承担,必然会导致这些基本公共服务的不足或严重不均等,并由此引发一系列社会问题。 正是由于各级政府财权与事权严重背离,分税制就无法起到平衡地区差异的作用,更导致了地方政府财源缩减,促使其从预算外寻找收入来源,出现了诸多不合理的财政现象,表现最为突出的有两方面:一是“土地财政”。据统计,1999至2008年间,中国土地出让面积从45391公顷上升至165860公顷,年均增长率15.5%。同期的土地出让金收入也不断上升,成交价款从514.3亿元上升至10259.8亿元,后者大约是前者的20倍,年均增长率39.5%。剔除通货膨胀因素,土地出让金成交价款年

中国人与美国人不同的交友观

中国人与美国人不同的交友观 随 着年纪越来越大,我发现自己期望的东西有所变化。其中最大的变 化是,一些小事情就能让我感到安慰。年轻时,我往往会因为一些重大的事情而欣喜,比如,被心仪的学校录取、结婚,或是生了个健康的小孩。但最近,我常常因为一些微不足道的小事而心情愉悦。或许是因为年纪见长,经历了太多的人生起落,又或许是因为意识到生活原本就是日常小事的累积。 比如,一个朋友打来电话,问我想不想要一袋新疆红枣。她还惦记着我,这让我很感动。我并不是特别想要那些红枣,也不清楚为什么新疆的红枣就特别好,但这份心意让我感觉温暖。还有一次我走出我家所在的那条弄堂时,正在修家具的木匠问起我的儿子。他的关心也让我欣喜微笑。 我发现美国人和中国人一个最大的不同是他们对人际关系的期待。在美国,友谊一夜之间便可形成,但也能以同样的速度消逝。那些在特定时刻特定地点你在乎的人,会占据你的全部思想和时间。他们可能令人激动、精力充沛,但你也很容易几个月后就将他们抛诸脑后。在中国,人们接受新来者的速度较慢。在上海有个跟我住同一条弄堂的邻居,过了五年她才开始对我微笑示意。要是在美国,我早就将她划入不友好者的名单了。但现在,我很感谢她的认同:在观察我好几年、知道我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后,终于愿意对我微笑示意了。 我还注意到两种文化对人际关系的容忍度存在很大差异。在美国,一个人如果要“喜欢”另一个人,那么那个人要有许多好的品质,几乎没有什么不好的地方,这一点是很重要的。如果你说你已经多年没有和父母说话,因为你们相处不来,没人会质疑你。但在中国,人们会出于义务和父母一起吃饭,甚至一起生活。这和喜欢与否毫无关系,更多的是一种责任。 在美国,如果你和一个身上有许多你不喜欢的品质的人成为朋友会很奇怪。但在中国,我常常见到这种情形。我在上海的一个女性朋友告诉我:“我喜欢她,但

中国市政体制的差异

中国市政体制的差异 1.从各级官员的选拔和任命看,美国的市长、市议员、司法官一般与市民选出,对市民负 责,权力制衡,且各党派以竞选的方式取得执政或参政权。而中国官员一般由上级任命的,并接受上级的监督。 2. 从市政体制的形式看,美国(纽海文市)实行市长议会制,在决定和执行公共政策方面, 市长和议会相互制约。且美国体制形式灵活多样(还包括议会市长制、市委员会制、市经理制等)。但中国的市政体制一般是单一制的,从上到下,“一刀切”。 3.从市政体制的工作效率看,美国效率明显高于中国的。市长控制会议能力强,与会者发完言之后很少做长篇总结,且开展工作时很少搞形式主义。而中国一般开会时主要领导人会做一些无关紧要的讲话,且与会者发言主动性不高,影响会议效率。 4.从市政体制组织结构设置看,美国城市不设副市长,不存在你琢磨我、我琢磨你的内耗,部门也没有副职。城市设各种委员会,如公共管理委员会、教育委员会等,既有官员参加,也有专家参加,市长也是其中一些委员会的成员。这些都保证了决策不会有问题,办事效率高。另外城市一般不辖区和县,市和县、乡、镇的政府是独立平等的地方政府,都直接受省、州政府的领导。具有自治传统,建制性质单一。中国内部结构统一,从市委、市人大、市政府、市检察院到县、乡、镇的各个部门,形成层级结构。 5.从市政体制组织结构的行政地位看,美国具有相对独立的行政地位,有自治权和普通的行政权力,各组织处于平等地位,是指导、协作关系。中国市政体制中中共市委处于领导核心地位,对内设层级的领导权,且组织机构中不具有自治权。 6.从市政职能范围侧重点看,美国实行社会型政府或公共服务型政府,对市民负责,对下负责。且政府财政支出主要用于社保、教育、公共基础设施等,它以社会保障为重点。美国的市长不管经济。美国的政府抓环境建设,间接促进经济发展,而不是直接干预经济活动,直接管理企业。中国实行全能型政府,政府的重点是经济建设及对市场的管制,直接干预经济活动,它以社会管理为主。 7.从政府官员与市民的关系看,美国政府显得更加亲民。美国市民随时可要求见市长,美国市长是对下负责,对选民负责,对议会负责,不太对上负责,每个城市建立自己的宪章,只要符合联邦宪法和州里的宪法就行。城市一般不辖区和县,市和县、乡、镇的政府是独立平等的地方政府,都直接受省、州政府的领导。市长是不受上级领导干扰的,州长、甚至总统来,市长根本不接待,副总统来了他也不接待。在处理市民来访问题时,服务态度良好。中国政府在处理市民来访问题时,程序繁琐,且官员态度欠佳,办事效率低。由于中国实行层级管理,因此一般对上负责,受上级领导影响大。 8.从市政体制的财政预算看,美国吃公款不能超过9美元。城市的预算是很具体的,小到一杯咖啡、一枚图钉都规定得很仔细,职务消费的预算控制尤为严格。中国预算粗糙,个项目预算不明确。 9.从政府官员的职权看,在美国的政府组织机制中,无论你的官职多大,手中掌握的权力都是有限,而且有制约;在有限的权力中,绝大多数还是常规性决策,自由决策的空间十分有限。城市宪章规定,决策和审批两项权力都掌握在议会和市长手中。各部门只有执行的权力,官员没有秘书,。中国官员手中握有的权力大,且监管力度小,权力受制约小,有的官员有私人秘书、公车等,财政投入成本大。

中国财政体制改革

根据中国市场经济发展进程和公共财政建设的基本要求,针对中国现行财政体制存在的问题及其运行中遇到的外部障碍,借鉴国际经验,在“十五”期间乃至2010年较长的一段时期内,进一步深化和完善以分税制为核心的财政体制的基本思路和对策措施,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客观要求和公共财政原理,明确界定政府的事权范围,为建立科学、规范、稳定的分税制财政体制提供基础性条件 1.按效率原则理顺政府与市场之间的职责关系。 在市场经济中,政府应该干什么、能干好什么以及如何干?由私人机构来执行政府的一些任务,能否做得更好?这一直是世界各地的选民和决策者不断思考、探索实践的重要问题。中国的经济社会正处于转型期,重新界定政府的职责尤为紧迫和重要。根据世界银行对转轨国家经验教训的研究结论(世界银行:《从计划到市场:1996年世界发展报告》,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第117页),首先政府在生产和产品分配及服务方面的作用应大幅度地削减。由公共部门提供产品和服务这一做法必须是一种例外,而非惯例。只有在市场失败的方面,如国防、初等教育、农村道路和一些社会保障项目等,而且在政府干预能够改善市场的情况下,政府干预才被视为合情合理。其次,政府必须停止对微观经济活动的限制和直接控制,政府应致力于促进宏观经济稳定,为私营部门的发展和竞争提供一种法律上的保证。最后,提供社会保障是所有国家政府的主要功能,但在市场经济中,社会保障应该主要针对最需要保护的那些脆弱的群体,政府不应为了使所有的人获得足够的生活标准而提供慷慨的保障,而是有必要强化个人在收入和福利方面的更大的责任心。 2.按分职治事、受益范围和法制原则依法明确界定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的事权范围。 分职治事是指在政府事务与民间事务按效率原则合理分工的基础上,对政府有充足理由承担的事务,在政府内部按照凡是低一级政府能够有效处理的事务一般就不上交上一级政府、凡是地方政府能够有效处理的事务一般就不上交中央政府的原则进行合理划分。受益范围原则是指政府行使政治经济职能和提供公共产品与劳务时,若受益范围遍及全国各地则应划为中央政府事权,若受益范围仅限于特定区域的居民和企业则应划归某一级地方政府。法制原则是指各级政府事权的确认、划分、行使及调整等应具有相应的法律保障,做到法制化、规范化并保持相对稳定性。根据上述原则和中国国情,中央政府的事权范围及主导作用应主要包括:(1)制定并组织实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长期战略,对经济发展的速度、方向、结构、生产力布局、GDP分配等重大问题进行决策,并通过各种手段组织实施;(2)调节经济总量关系,协调宏观经济结构偏差,促进并保持总供求和部门结构的大体均衡,促进宏观经济持续、稳定、协调地运行;(3)在市场失效的领域,有效承担起跨省际重大基础设施和基础产业项目的投资建设、提供全国性公共产品等;(4)调节GDP分配结构和组织社会保障,从全国着眼把收入差距控制在有利于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范围内,协调好公平与效率的关系;(5)调控各地区之间的财政经济发展差距,促进地区间经济社会协调发展;(6)维护正常的社会秩序和法律秩序;(7)自觉组织和推动市场化进程,培育和完善市场体系;(8)维护国有财产的所有者权益,防止国有资产流失;(9)维护全国的生态平衡,搞好环境保护和人口控制等。 地方政府的事权范围应主要包括:(1)制定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战略,对本地区经济发展速度、方向、结构、生产力布局、收入分配关系等具有区域全局性的重大问题进行决策,通过各种手段组织实施;(2)根据本地区居民(包括居民企业)对公共产品的需求数量和质

中国人和美国人的十八处不同

中国人和美国人的十八处不同 (有此一说,仅供参考) 曾经有过许多美国朋友问我:“你看中国人和美国人的主要区别是什么?”我说:“我们吃熟食,你们吃生的;我们保守,你们开放;我们在小事上团结大事上分歧,而你们,无论大小事都拧成一条绳。你们不怕别人关注,唯恐别人不在乎。你们有创新、勇于探索的精神;而我们,工作兢兢业业,上班按时按点规规矩矩......”美国朋友点头称是。 在一个国家生活久了,不说入乡随俗但至少会感染一些气息,看人家的说话、办事风格,学习人家值得学习的、优秀的地方。 美国朋友常常跟我说“怎么好像全世界都憎恨美国人?”我说“那是因为你们特立独行,因为你们专横、霸道,还有矗立于世界之巅让屈居他位者眼红。”朋友补充“还有,因为我们,NOSE TO EVERYBODY’S BUSINESS......”我说“很对。” 以下数条,为日常生活中种种见闻,不说全面却都是亲身经历,也许还有未收录到的,先就此一叙。 1)问候 国人打招呼,一般都是“吃了吗?”“瘦了啊!”“最近在哪发财呢?”比较的虚情假意一类。美国人,比较现实,遇到了,相互微笑一下就走了。要么,就停下来拥抱一下,问问最近的身体,有家庭的问问孩子怎么样一类的,反正不会超过一分钟。 2)量杯 美国人用量杯,中国人不用。刚来的时候,自己还是租房子住,有一次病了,房东太太给我一瓶感冒药(就液体那种),一个量杯,她让我照着说明去使用。以前在国内的时候没怎么注意过,一直以为,量杯是药剂师的事。 后来,自己买了房子,自己烧水、煮饭、做菜,虽然还在分期付款,但只要是病了,只要吃药,就会常常想起那个好心的美国老太太,想起她,教我用量杯的轶事。 3)显少 中国人一般都显少,男人50看上去也就30出头,女人30看上去也就十七、八九。美国朋友常常问我“你怎么看上去才像二十出头?”而问我的她,比我还小了好几岁。我说“中国人会保养,没听说‘龙颜大悦’么?”我这么一忽悠,她还真不懂。中国人看字是字,美国人看字是谜。 4)吃食 美国人从不吃什么诸如风爪、猪蹄、鱼头、排骨类的东西,就算有个别的吃,也是很少。中国

关于中国市政工程西南设计研究院体制改革的请示.doc

关于中国市政工程西南设计研究院体制改革的请示 中房集团公司改制办公室: 在集团公司统一部署下,我院改制工作已进入实质性筹备阶段,目前,形势严峻,实施体制改革是迫在眉睫,目前,我院存在以下几方面问题,现将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1、人才严重流失 在现有体制下缺乏有效的资源配置条件、用人机制、激励约束机制,加之目前民营企业、外资企业、中小环境公司包括一些设备公司、设计事务所、房地产企业纷纷将目标锁定设计院,开出优厚的条件争夺我院人才资源。从今年一月至今我院已流失高级工程师名工程师名其中研究生名、年轻技术骨干名国家一级注册建筑工程师2名、国家二级注册建筑工程师2名、国家一级注册结构工程师1名。目前由于我院体制改革形势不明朗,许多年轻技术骨干对改制持悲观态度,表示在年前设计院不进行彻底的体制改革将会选择离开设计院另谋出路,现已有部分上述企业和我院技术骨干进行密切接触,有部门技术骨干表示选择集体辞职;根据建设部、对外贸易经济合作部联合颁布的《外商投资建设工程设计企业管理规定》,从2002年12月1日起,国外设计咨询企业将开始在中国境内开始申请营运资质,在短时间内众多国外企业不可能申请到国家所规定的各专业注册工程师资格,不

可避免将会选择在本土网罗人才,设计院成为他们的首选,这对于依靠技术骨干所形成工作系统的设计院来说面临大厦将倾的危险 2、投资主体单一、所有者缺位、职工积极性的缺乏 长期以来形成国有企业所面临的投资主体单一,所有者缺位的局面在我院同样存在,特别是对于一个依靠人才优势的技术型企业来说,在这种体制下,更难调动职工特别是技术骨干的积极性,对于企业来说他们创造了绝大多数的利润,所以希望参与分配的要素更为合理,更希望建立以投资关系为纽带、法人治理结构的现代企业制度并在这样的企业条件下建立更为灵活和适应市场需要的经营机制、用人机制、分配机制、激励约束机制和监督机制。 3、经营模式和管理制度的落后 在适应市场的过程中,我院逐渐建立了一套经营模式和管理制度,随着企业的发展、市场竞争环境的变化和内部资源优势的变化,现有的经营模式和管理制度已经不能适应生存和发展的需要,传统的直线职能制和“大市场、小集中”的内部经营责任承包制已严重制约了企业资源的调配和市场的开拓,同时无法形成高效的市场运作机制和生产组织形式,严重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企业现实的生存条件和未来的发展需要我们进行市场创新、产品(服务)创新、制度创新,创建适应市场变化和技术发展的组织。 4、现实和预期的市场竞争及生产经营形式的严峻 在现有体制下,由于经营模式和管理制度的滞后,我院无法形成对市场长期、系统的研究和开发,缺乏灵活多变、反应快速的市场运

我国财政体制改革的回顾及未来趋势分析

我国财政体制改革的回顾及未来趋势分析 [摘要]综观我国近十年来的财政体制改革脉络,大致可以分为两个阶段的改革 进程:第一阶段是1994年实施的分税制财政体制改革,其目的是构建与市场经济相 适应的政府与企业、 个人之间的分配关系和中央与地方的分配关系; 第二阶段是1998 年开始推行的财政支出管理改革,其目的是转变财政职能,优化支出结构,逐步建 立公共财政体制框架。目前我国的财政层次过多,是影响分税制财政体制正常运行 和导致基层财政困难的主要原因之一。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建议取消乡镇财政,实 行乡财县管;取消市级(地级市)财政对县级财政的管理,实行省级财政直接管理 县级财政。这样一来,全国的财政级次变为三级,即中央、省(市、自治区)和县 (地级市、县级市)三级,增强各级财政的调控能力。 1994 年以来,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健 康发展,我国积极推进财政体制改革,在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 应的分税制财政体制和公共财政基本框架两方面取得了重大进展,基本 构建了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财政体制框架,有力地支持了 我国的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但与此同时,由于改革的渐进 性和不完善性,以及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化和经济形势的变化,财政体制 运行中的不适应、不配套、不协调等矛盾开始激化和暴露出来,需要继 续深化财政体制和管理方面的改革,以适应当前财经形势发展的需要。 一、我国财政体制改革的基本回顾 综观我国近十年来的财政体制改革脉络,大致可以分为两个阶段的 改革进程:第一阶段是 1994 年实施的分税制财政体制改革,其目的是构 建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政府与企业、个人之间的分配关系和中央与地方 的分配关系;第二阶段是 1998 年开始推行的财政支出管理改革,其目的 是转变财政职能,优化支出结构,逐步建立公共财政体制框架。这两个 阶段的改革都获得了很大成功,取得了积极成效。 (一)分税制财政体制改革的成效分析

揭秘中国人与美国人的30个天壤之别

华人揭秘中国人与美国人的30个天壤之别 有人说外国人傻,有的人羡慕外国人的生活。有人说中国是根,有人说中国人奸诈。这样的评价往往来自于一念之间,以或者是某件特定的事情之后。其实如果以客观的角度来看,无老师深感文化没有好坏之分,只有相同或者不相同,仅此而已。中外如此,南北如此,东西亦如此。 (国内有朋友问我,去美国生活,中国人生活改变有多大?和美国人有什么不同?我随便总结了一些,想到那里说到那里。) 1。中国人喜欢朋友聚在一起时,是去吃(下馆子); 美国人喜欢朋友聚在一起时,是去喝(泡酒吧)。 2。极少的中国人喜欢暴露在太阳下晒的,海边大概不是最佳的旅游去处; 美国人爱死了晒太阳,太阳越烈越好,晒的面积越大越好,穿的越少越好。海边自然是美国人夏天度假的最理想选择。

3。中国人在美国的生活很忙、很单调,难进主流; 美国的主流人群,生活也很忙、也很单调。爱动的年轻人空闲时不是去酒吧,就是去健身房。不爱动的呆在家看电视。每周同样的时间看同样的电视节目,只要那个节目(show)不被取消,就看一背子。 4。中国人拍马屁、送礼是背着其它人偷偷地送给领导; 美国人是当着其它同事的面大大方方地拍、明着送。 5。在工作上出了错,中国人喜欢找理由为自己辩解; 美国人喜欢立即说是自己的错,请求原谅。(也很容易得到上级原谅)

6。中国人在公司里和同事、上级有分歧,时常闷在心里; 美国人是一定要去和你说个清楚的。 7。上班族的中国人虽然看上去挺讲究的,但不知是因为衣服是从中国买来的,或是品味有差,一眼就可以看出他/她是从大陆来的; 美国人平时穿衣比欧洲人随便很多,上班时穿的正式些,大都很得体,首饰和衣服一样常换。 (顺便说一下,还有一部分中国人完全不注重衣着,穿的非常不和时宜。在中国城或中国人多的地方可以常看到,有损中国人形象) 8。有些中国人把痰吐到世界各个国家去了。清清嗓子就把别人不喜欢看到的东西吐到别人看的到的地方了; 美国人可以当着人的面,很大声地擤鼻涕,不太雅观。但至少他们是擤在纸里。

最新市政管理学自测练习题及答案资料

三、简答题 1、什么是市政?什么是市政管理学? 2、什么是市政管理体制? 3、市政管理学研究的内容有哪些? 四、论述题 试述市政管理学的研究意义三、简答题 1、答:广义的市政,是指城市政权机关和政治事务。狭义的市政是指城市行政机关和行政事务。与此相对应,广义的市政管理,是指城市政权机关为有效管理辖区内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公共事务,而开展的各项管理活动及其过程。狭义的市政管理,是指城市行政机关为维护辖区内的公共秩序和满足市民需要,而对行政事务和公共事务进行管理的各项活动及其过程。本书所理解的市政管理,均属于狭义的市政管理。 2、答:市政管理体制是市的行政组织结构、职能结构、行政管理方式和行政运行机制的总和。 3、答:市政管理学研究的内容有四个方面,即:①城市与城市化;②市政管理体制;③市政管理对象;④市政管理规律。 四、论述题 答:在我国,市政管理学属于新兴的应用学科和交叉学科,有关知识体系有待进一步丰富和完善。学习和研究市政管理学,探索市政管理的基本规律,对于加快我国城市化发展速度,促进市政管理的科学化、治化和高效化,以及培训大批市政管理人才等,都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具体地说: 第一,学习和研究市政管理学对于指导市政管理实践具有重要意义;第二,学习和研究市政管理学对于推进城市化进程具有重要意义;第第三,学习和研究市政管理学有助于培养和造就大批市政管理人才;第四,学习和研究市政管理学对于加快学科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四、简答题 1、什么是城市?城市具有哪些基本特征? 2、国际上划分城市与乡村的标准有哪些? 3、发达国家在城市化速度趋缓时,其城市化进程呈现出哪些新特征? 4、大城市具有哪些中小城市难以替代的优势? 5、哪些是中国城市化的主要特征? 五、论述题 1、试论城市发展的新趋势。 2、简论逆城市化现象形成的主要原因。 四、简答题 1、答:城市是非农业人口大量聚集,具有综合功能的人类生产和生活共同体,它具有人口密集、资源密集、文化荟萃、信息集中、工作高效等特点。城市的基本特征是:①生产要素的集聚性。②城市运行的高效性。 ③城市功能的综合性。④城市系统的开放性。⑤城市文化的异质性。 2、答:国际上划分城市与乡村的标准主要有四种:①根据人口密度划 分;②根据人口规模划分;③行政划分法;④职业界定法。 3、呈现的新特征是:①形成了联结城市及其周边城镇的大都市区;②形成了由若干城市组成的大都市连绵带;③形成了诸多国际性城市;④出现了“逆城市化”的发展趋势。 4、答:大城市具有中小城市难予替代的优势是:①大城市具有明显的规模经济效应;②大城市的发展具有较高的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③大城市的发展可对周边地区起到辐射和带动作用;④特大城市向国际城市发展,有利于在全球竞争中占据区域优势。 5、答:中国城市化的主要特征有:①政府主导城市化发展进程;②城市化发展滞后于工业化进程;③实行

一文看懂我国财政体制

一文看懂我国财政体制 2017-05-19? 一、财政核算体系简介 1、财政核算体系的定义 政府财政统计核算体系(A System of Government Finance Statistics,GFS)是从经济角度反映一个政府治理国家、管理经济活动运行情况的多功能体系。 1974年6月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编制了《政府财政统计手册:草稿》,2001年在此基础上进行更新,目前最新的版本是GFS2014。与国民经济核算体系(SNA)不同,政府财政统计核算体系是以政府为主体进行核算,对本期的支付进行核算而不管这一支付是否反映的是本期发生的经济活动。政府财政统计核算体系的框架主要涉及四张表:资产负债表、政府运营表、现金来源和使用表、其他经济流量表,四张表之间存在勾稽关系,通过此关系将流量和存量联系起来。 2、我国财政核算体系内涵 (1)分税制财政体制 财政体制是国家通过规定各级政权管理财政收支的权限和各企事业单位在财务管理上的权限,据以处理国家各级政权之间、国家与企事业之间的财政分配关系的管理制度。1994年我国实行分税制改革后,确立了分税制财政体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中央与地方支出责任划分:中央主要承担国家安全、外交和中央国家机关运转所需经费,调整国民经济结构、协调地区发展、实施宏观调控所需支出,中央直接管理的社会事业发展支出;地方主要承担本地区政权机关运转所需支出,以及本地区经济、社会事业发展支出。 第二、中央与地方收入划分:属于维护国家权益、实施宏观调控的税种属于中央收入;与经济发展直接相关的主要税种由中央与地方分享;适合地方征管的税种为地方收入。 第三、中央对地方转移支付。中央和地方收支划分后,为解决财力分布纵向和横向不均衡问题,中央对地方实施转移支付。转移支付分为两类,一般性转移支付和专项转移支付。一般性转移支付由均衡性转移支付、民族地区转移支付等组成,用于弥补财政实力薄弱地区的财力缺口,地方政府可统筹安排使用,主要目的是均衡地区间财力差距,实现地区间基本公共服务能力的均等化。专项转移支付重点用于“三农”、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和就业等领域,以实现特定的宏观政策及事业发展目标,或对中央委托地方事务、中央地方共同事务按其相应资金进行补偿,地方政府必须按规定用途使用。 第四、税收返还和地方上解。税收返还是为保障地方既得利益、顺利推进相关改革设立的,包括增值税返还、所得税基数返还、成品油价格和税费改革税收返还三项。地方上解主要是指地方按有关法律、法规或财政体制规定上解中央的各项收入,主要包括1994年分税制改革时保留的地方原体制上解收入和出口退税专项上解收入。2009年,为简化中央与地方财政结算关系,中央财政将地方上解与中央对地方税收返还作对冲处理,相应取消地方上解中央收入科目。 (2)我国财政预算管理体制

比较中国文化与美国文化的差异

比较中国文化和美国文化的差异 一、中国文化的古老性与美国文化的现代化 中国的先哲们给后人留下了丰美的历史宝藏,也留下了沉重的历史包袱。中国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是深深植根在中国这片土地之上的,她已不可能被移植,中国的一切现代文明都只能在这棵大树上进行嫁接而成;考虑中国的任何事情,都离不开历史这个无形的手对现实的影响。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国人的思维模式和行为方式形成的理论基础,对中国的社会关系具有不可抗拒的影响。美国只有两百年的历史,美国的文化,是一群现代人,按照现代人的意志和思维模式构建起来的一座现代文明的宫殿。美国人完全在按现代人的需要去创造科学,创造财富,创造民主的社会制度。美国的人际关系也是按现代人的标准建立起来的。美国发达的商业文化、科学技术是其现代文化的突出标志。 二、中国文化的民族性与美国文化的多元化 中国汉族占总人口的90%以上,其他56个少数民族在肤色、人种上也与汉族基本相似,因此中国可以说是一个单一人种和单一文化的国家。儒家、佛家、道家文化形成了中国文化的主体,尤其是儒家文化,对中国人的思想和行为的影响占有统治地位。中国文化具有强烈的民族性。 而美国是一个移民国家,人口构成极为复杂,世界各国的人才在这里群英聚会,各种文化交相辉映,形成了各种民族、各种文化的大熔炉。因此美国的文化具有多元化的特点,并且带有强烈的时代气息,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 三、中国文化的政治性与美国文化的经济性 中国作为一个统一的大国,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两千多年来,要统治这样一个地域如此辽阔,人口如此众多的大国,的确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如果统治失调,就意味着国家分裂、诸侯纷争、战乱不休。因此,自古以来,稳定和统一,一直是中国历史上的两件大事,政治是统帅,集中统一是灵魂。儒家文化作为中国古代社会上层建筑中的一系统,与上层建筑中的政权统治形成相辅相成之势,儒家文化中含有大量的关于教育统治者施仁政,教育百姓遵守伦理教化等方面的人文科学,中国古代社会一直重农轻商,重文轻商,科举制度使文化与政治密切相连,文化中带有很强的政治性。贯穿在社会关系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也有很强的政治色彩。 而美国是一商品经济极为发达的国家,文化具有浓厚的经济性,与经济建设相适应的科学、技术、经济管理等文化占有很高的地位。而好莱坞电影、迪斯尼乐园、麦当劳快餐等等发达的商业文化更是受世人瞩目。美国的人与人之间关系,也带有浓厚的经济色彩,亲兄弟明算账。 四、中、美两国主文化与亚文化之间存在的差异 很多探讨中美文化差异的文章都指出中国文化注重集体主义,美国文化注重个人主义。但是,在现实生活中却使我们产生困惑。生活在中国社会中,我们会发现,许多人个人主义思想也很严重,缺乏团结的现象时有发生;而当我们来到美国,却发现很多的美国人很关心社会和集体。有人做过这种观察,一群美国人开大会,会前不同观点会展开很激烈的争论,但一旦会议主题决定了,大家就会安安静静地一起开大会;但一群中国人在一起,却往往是上面开大会,下面开小会,各自为政。关于这个文化与现实的差异问题,我们从社会学中找到了答案。一个社会中,不仅有统治阶层所推行的正统的主文化,也有在民间流行的亚文化。亚文化往往是对于主文化的一种逆反,一种对立和统一。由于中国文化过分宣扬国家和集体,轻视个人,所以民间社会的亚文化又使个人利益得到补充,得到平衡。美国过分地宣扬个人主义,人们不满足于彼此隔阂,彼此冷漠的现象,又重新回到互相关心,热心公益事业的和谐的社会关系上来。由此我们知道,要想真正地了解一个国家,不仅要从书本上了解他的主文化,还要到那个民族中去生活一段时间,从民间去了解那个民族的亚文化。另一方面,在人的本性上,有些东西是人类共有的,如个人主义思想,在美国是得到公开承认,而在中国却被加以批判,但不管你怎么否定,它却是

市政学随堂练习答案

1、狭义的市政主体指城市政权机关中的城市各级()A.行政机关 2、狭义的市政客体是城市各级行政机关进行()的对象和内容B.社会管理 1、市政是国家管理活动的重要组织部分。√ 2、市政是由城市各系统、各要素、各环节组成的有机整体。√ 3、城市政治系统包括城市权利政治系统和非权力政治系统。× 4、城市国家机关属于城市权力政治系统。√ 5、城市法院和检察院不属于城市权利政治系统。√ 1、我国的中等城市是指非农业人口()的城市。 B.50-100万 2、城市最初形成的根本性内在动力是()B.工业革命的产生 4、世界发达地区的城市化达到高潮的时间是D.1925年前后 5、目前世界性组织及各国在对城市化水平作衡量时,最常用的指标是()A.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 7、城市人口的实际增长速度低于城市工业生产率发展所需要的人口增长速度,被称为() A.低度城市化 8、人口从大城市和主要的都市区,向小的都市区、小城镇甚至非城市区迁移的一种分散化过程被称为()A.逆城市化 9、城市化的高级阶段是()B.逆城市化 1、中心城市是地理位置处于区域中心的城市。× 2、在城市化的初级阶段,农业占较大的比重。√ 3、资本扩张是城市化的原动力。√ 4、近现代大工业的快速发展为城市化奠定了物质技术基础。√ 5、市场机制是促进资源向城市集中的基础性机制。√ 6、城市化的核心是乡村人口和资源向城市转移。√ 7、实行可持续发展的城市化战略是我国城市化的发展趋势。√ 8、城市的经济结构决定城市的社会结构和空间结构。√ 三章城市的结构、功能和体系 1、城市的各子系统、要素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方式称为()A.城市结构 2、以一个大城市或特大城市为核心、周围的中小城市围绕大城市或特大城市呈环状集中分布的城市体系称为()的城市体系A.金字塔型 3、在任何城市体系中,都有一个城市居于核心地位,发挥主导作用,这就是()A.中心城市 4、根据中心城市综合影响力的大小,广州市应划分为()A.全国性中心城市 6、决定一个城市的性质和发展方向的功能是()B.城市主导功能 7、城市功能发展的一般规律是()C.主导功能变异进化规律 8、一个城市的工业生产中心功能叠加上商业中心的功能后,不仅增强其工业中心功能的能量,而且其商业中心功能的能量会迅速放大,被称为城市功能的()B.城市功能叠加倍增效应规律 10、城市规模过大往往造成居民远距离上班,再加上交通拥挤会延长居民的乘车行路时间,从而会增加居民的通勤费用,这属于城市规模成本中的()D.疏解成本 14、判断一个城市的规模是否适度和合理的最根本、最重要的指标是() D.社会经济效益 1、衡量一个城市是否属于中心城市,关键要看它是否具有综合性功能或多种主导功能。√ 2、城市的基础功能决定城市的性质和发展方向。√ 3、城市的主导功能维持城市的运转。√ 4、城市功能的升级增量主要通过城市功能的不断专业化或细化实现的。×

针对中国人和西方人的思维方式差异.

针对中国人和西方人的思维方式差异 , 从曲线与直线、解析与整体、模糊与精确等几个方面进行了比较分析 , 指出了各自的优势与不足。有利于我们了解中西方思维方式差异的特点和原因 , 有利于我们既保持自身好的特性 , 克服不足 , 又能更好地融合到文化全球化的趋势之中 , 对我们有一定的启迪意义。 由于历史及文化发展的关系 , 东西方在很多方面存在着差异 , 有些方面的差异甚至是巨大的。在多方面的差异中 , 思维差异是最根本的。思维方式是人类在认识过程中形成的带有一定普遍性和稳定性的思维结构模式和思维程式 , 它是思维规律和思维方法的统一结合形式。从东西方思维方式的差异分析中提炼出对我们有启迪性的东西 , 使我们在全球化过程中能够彼此了解。 (1 东方人好曲线 , 西方人好直线 西方人直线思维 , 喜欢开门见山 ; 中国人曲线思维 , 习惯迂回。这种思维方式的差异有着悠久的历史渊源。寻求世界的对立,“ 非此即彼” 的推理判断是西方理论家思考问题的基本方法。由此引发的“ 线性推理” 的观念 , 好像是理所当然的事情。而探寻世界的统一性 , 是中国哲学思维的本色 , 如“ 天人合一” 、“ 亦此亦彼” 就成为中国古代思想家的思维习惯。如果说西方的思维方式可以用直线来比喻的话 , 那么中国的思维方式以“ 辨证” 为主 , 即使要以线条来表示也不能只采取直线形的方法。螺旋或波浪式的曲线 , 似乎较能反映中国传统的思维方式。我们中国人的“ 醉翁之意不在酒” 这一传统思维导致的做事风格或处事方式 , 至今未尝有根本改变 ! 西方人喜欢更简单的抽象符号 , 对汉字的图形符号识别感到非常头痛 , 因为这不是他们认识事物的方式 , 所以他们认为汉字是世界是最深奥最难懂的文字。所以 , 他们认定使用这种难懂文字的中国人 , 其思维方式更是不可捉摸的。东西方文化在逻辑观念上也存在着基本的差异。比如 , 面对同本身想法有悖的观点时 , 美国人会进一步增强自己的观点 , 驳斥他认为不太正确的观点。相反的 , 亚洲人则更加容易改变自己的立场 , 承认即使不太正确的观点也有可取之处。东方人因“ 整体思维” 更容易注意到重要的环境因素 , 并认识到它们也会产生影响 , 因此犯下“ 基本归因错误” 的几率较低。所以 , 东方人的这种思维方式在处理各种事情上

市政学(00292)笔记

2010年版,主编孙亚忠-----市政学笔记绪论第一节市政的含义和特征 只有那些经国家批准设有市建制的城镇。(最早对城市进行观察和研究的是地理学) 城市是一定地域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是一个非农业人口占绝对多数的行政区域。 城市的特征:高度的聚集性,社会性,经济性,系统性,开放性,复杂性。 2.城市的发展——推动城市的发展是多元化的,主要经历了四个阶段: 1)早期城市阶段——史前到封建社会初期。世界上最早的一批城市约于公元前3500,出现在底格里斯河和幼发拉底河流域的美索不达米亚富庶的平原地带。特征:城市规模小且数量少;城市是一个自给自足的农业聚居区;城市功能单一。 2)中世纪城市阶段——处于封建社会时期。公元476年罗马灭亡至1640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爆发。特征:城市的经济功能加强;城市形成的途径开始多元化,数量增多;个别城市的规模日趋扩大,绝大多数规模小;城市发展缓慢,未能成为整个社会经济发展的中心。 3)近代城市阶段——工业革命后到20世纪初,背景资本主义社会。特征:城市的规模迅速扩张、数量猛增,规模扩张;城市的结构和功能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城市集中了巨大的社会物质财富和生产力,真正成为国家或地区的经济中心和发展中心;城乡差距扩大,城乡关系对立;城市病的产生和蔓延。 4)现代城市阶段——20世纪初开始。特征: (1)城市发展呈现多样化(2)城市成为人类的主要聚居区。 (3)城市成为第三产业和高新技术的中心。 一、市政的含义 A、广义的市政其市政主体包括城市全部政治力量和政治组织。指城市全部政治系统为了实现城市社会经济的发展,用各种手段对城市各项公共事业和各类公共事务进行的管理活动。 B、中义的市政,市政主体是城市的国家机关,指城市的国家机关对城市各类公共事务进行的管理活动。 C、狭义的市政,主体是城市的国家行政机关。指国家行政机关对城市各类公共事务进行的管理活动。 D、中国的市政是指城市行使公共权力的主体,为了实现一定的目标,用各种手段对城市各项公共事业和各类公共事务进行的管理活动。属于广义的市政,其内涵有: 一,市政的主体是城市公共权力的行使主体(政党组织,国家机关,人民团体,社会组织,) 二,市政的目标是为了实现公共利益 三,市政的目标的实现需要借助各种手段(经济,法律,行政,道德手段) 四,市政客体或对象是城市各项公共事业和各类公共事务(城市道路,供水电气,绿化等) 2、市政的沿革A三个发展阶段:传统市政---近代市政----现代市政 西欧大陆“城市自治”,是传统市政的发端。1688年英国革命是近代市政发展的开端。 1909年,清政府制定了《城镇乡地方自治章程》,标志着中国近代城市管理组织的诞生。 1921年2月广州政府《广州市暂行条例》,广州成为中国近代行政区域建制意义上的第一个市 二、市政的特征 1.公共性,市政必须以实现公共利益为其根本原则 2.历史性。 3.双重性,市政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 4.综合性,从内容看包括公共事务和公共事业的管理和对各城市的各项经济活动的规划和调控。 5.动态性,市政是一种存在于城市并以城市为对象的管理活动 6.系统性,市政是同多系统,多要素,多环节组成的有机系统。

中国财政和税收体制的改革

中国财政和税收体制的改革 传统概念上的财政体制,包括预算管理体制、(国营)财务管理体制、行政事业财务管理体制、税收体制和基建投资体制等。其中企业事业财务体制是基础,预算体制是主导和代表(如“分灶吃饭”财政体制,即是以“分灶吃饭”预算体制为代表的财政体制),税收体制、投资体制等则分别规定收入、支出方面的有关体制。 ; 财政和税收体制反映、规定、制约着国家(政府)与企业、中央与地方两大基本关系,也反映、规定、制约着政府理财的职能范围、管理重点和行为方式。在改革开放以来的二十年间,财税体制改革始终是整体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1994年的财政、税收体制配套改革,在我国初步搭起了能够较好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分税制为基础的分级财政”体制框架,而在此之前,还有三次较重大的财税改革举措。 ; “分灶吃饭”体制的实行及仍存在的问题 ; 1980年,在经济体制改革之初,改革方兴未艾之际,中国选取财政分配为政府管理体制改革突破口,向地方下放财权,改变“收支挂钩,总额分成,一年一变”的财政体制,按照经济管理体制规定的隶属关系,明确划分中央财政和地方财政的收支范围,实行“划分收支、分级包干”的财政管理体制,简称“分灶吃饭”体制。这是传统体制开始向新体制渐

变的财政分水岭。 ; 1985年,在第二步利改税基础上,将“分灶吃饭”的具体形式改为“划分税种,核定收支,分级包干”,即按照税种和企业隶属关系,确定中央、地方各自的固定收入(所得税、调节税等),另有共享收入(产品税等);支出仍按隶属关系划分。这时已有“分税制”的概念和讨论,但体制的实质仍是渐进过程中的财政包干制。 ; 1988年,在1985年体制的基础上,对收入上解比重较大的17个省、直辖市和计划单列市,实行了“收入递增包干”和“总额分成加增长分成”等几种(后来曾、归结为六种)不同形式的包干办法,简称“地方包干”。这使中国渐进改革中的企业包干加上财政包干,形成了包干制的“鼎盛时期”。 ; 在实行“分灶吃饭”之后,财政体制改革除预算管理体制方面的数度调整之外,还取得了如下一系列进展:; ——调整国家与企业分配关系,扩大企业留利和更新改造资金规模。经过80年代初的利润留成,1983年和1984年的两步“利改税”,1987年后实行企业承包经营责任制的探索和90年代后逐步树立“税利分流”方向,形成建立企业制度的大思路和国有经济战略性改组方针,在扩大企业财权之后,又将企业独立商品生产经营者的法入主体和市场竞争主体地位,逐渐引上轨道。 ; ——改革税制。初步形成了多税种配合发挥作用的复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