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胃粘膜黄色瘤临床病理及超微结构观察

胃粘膜黄色瘤临床病理及超微结构观察

电子显微学报980463

科技期刊

电子显微学报

Journal of Chinese Electron Microscopy Society

1998年 第17卷 第4期 No.4Vol.17 1998

邹赛英 薛 静 王 萍

(兰州军区乌鲁木齐总医院病理科,新疆 830000)

黄色瘤是一组与类脂质代谢障碍有关的瘤样增生性疾病,胃粘膜的黄色瘤是指发生在胃粘膜的灶状脂质沉

积,临床上表现为不同程度的胃部不适,腹痛、腹胀、反酸、嗳气乃至恶心、呕吐等症状,一般需通过胃镜检

查及胃粘膜活检确诊。本文通过对35例胃粘膜黄色瘤的临床病理及超微结构的电镜观察,探讨胃粘膜黄色瘤的

结构特点及发生原理。

材料及方法 本院1997年病理资料的胃粘膜活检标本中胃粘膜黄色瘤35例,常规石蜡切片,HE染色。其中6例

在进行胃镜检查中,另在瘤斑处钳取标本,进行3.75%戊二醛固定,1%锇酸后固定,常规电镜样品制作染色,

日本JEM-1010电镜观察。

结果 (1)一般资料35例胃粘膜黄色瘤中,男性25例,女性10例,年龄25—68岁,临床症状以上腹部不适,腹

胀,厌食,反酸,恶心,呕吐以及黑便等。(2)内镜检查:胃粘膜散在或弥漫性充血,呈花斑状,可见单个或多

个粟粒状隆起结节,表面淡黄色,圆形或椭圆形,边界清楚,局部质地较硬。发生部位:胃底7例,胃体13例,

胃窦5例。(3)病理观察:胃粘膜表浅固有层内团片状聚集泡沫细胞,其体积较大,胞浆丰富,含有大量泡沫状

脂质,致胞浆呈淡染空亮状,胞核圆形,位于中央或偏位;泡沫细胞周围伴随不同程度的淋巴细胞浸润。胃粘

膜表层上皮细胞及浅层腺体萎缩。上皮细胞轻度不典型增生。(4)电镜观察:胃粘膜上皮细胞排列整齐,腔面表

面微绒毛丰富,胞浆内细胞器形态基本正常,分泌颗粒易见;腺体基底膜完整。紧贴基底膜外即可见大量泡沫

细胞,其体积较大,胞浆内充满大小不一的脂滴,以中性脂肪及胆固醇性脂滴为主,致其它细胞器呈完全挤压

状态,且数目明显减少;胞浆内偶见髓鞘样小体;胞核呈椭圆形,染色质聚集在核膜周围,核仁1个。泡沫细胞

周围易见毛细血管,其紧贴于血管壁外膜,并可见脂质滴穿壁现象。毛细血管内皮细胞肿胀,胞浆内可见脂

滴,血管壁纤维断裂,间隙增宽;管壁周细胞增生,胞浆内脂滴聚集(图1—4)。

讨论 黄色瘤是一种与类脂质代谢有关的疾病,临床以形成局部增生性结节为特征,多发生在皮肤及软组织

中,随着近年纤维胃镜的广泛开展,胃粘膜的黄色瘤多有发现,但对于形成的原因及原理尚不明确。近代研究

已经证实,泡沫细胞是由血液中的单核巨嗜细胞等的迁移和增殖后,细胞表面受体的表达发生改变,吞噬了化

学修饰的低密度脂蛋白,致使胆固醇酯在细胞内大量积聚,从而转化所致[1]。正常胃粘膜的组织学基础为分

泌胃液的腺体及间质细胞,其中分布着丰富的毛细血管;脂肪在胃腔中,由于胃酸和胃蛋白酶的作用乳化形成

大脂滴,不易被消化分解吸收[2]。

本组电镜所观察到吞噬脂质泡沫细胞在胃粘膜中灶状聚集的特点以及与脂滴与毛细血管壁的病变特征,显

示出胃粘膜中的泡沫细胞的形成与毛细血管具有密切的关系。当胃粘膜来源于大动脉的血液中,存在时限较长

的高脂质血液循环影响或有其它因素的参与下,毛细血管内皮细胞可以发生一定的损伤,脂质微粒则可能溢出

进入细胞间隙以及组织内,趋化作用使血液和间质中的单核巨噬细胞趋向于血管内皮损伤处,吞噬已溢出的脂

质,并在粘膜间质中形成泡沫细胞聚集区,构成黄色瘤。黄色瘤的形成可以造成胃粘膜局部的腺体受压,分泌

功能受限,从而出现胃功能的障碍,出现临床症状。由此提示对于高血脂的病人亦应注意发生胃粘膜黄色瘤的

可能。

参考文献

[1]袁中华等.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1998,14∶1.

[2]林家壁等.中国肿瘤临床,1994,21∶58.

file:///E|/qk/dzxwxb/980463.htm(第 1/2 页)2010-3-22 18:37:10

阿尔茨海默病动物模型研究进展

阿尔茨海默病动物模型研究进展 发表时间:2019-09-23T09:21:11.433Z 来源:《医药前沿》2019年22期作者:朱恒延郭燕君(通讯作者) [导读] 阿尔茨海默病动物模型是研究人类阿尔茨海默病发病机制和寻求治疗方法的重要工具。 (嘉兴学院医学院浙江嘉兴 314001) 【摘要】阿尔茨海默病动物模型是研究人类阿尔茨海默病发病机制和寻求治疗方法的重要工具。本文在总结近年来最新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系统阐述阿尔茨海默病研究中常用的动物模型,为AD的生物性特征和预防研究提供帮助。 【关键词】阿尔茨海默病; 动物模型; 研究进展 【中图分类号】R7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9)22-0010-02 Research progress of animal models of Alzheimer's disease Zhu Hengyan,Guo Yanjun (communications author) Medical College of Jiaxing University, Jiaxing, Zhejiang 314001, China 【Abstract】Animal model of Alzheimer's disease is an important tool for studying the pathogenesis of human alzheimer's disease and seeking for treatment. On the basis of summarizing the latest research achievements in recent years, this paper systematically describes the animal models commonly used in Alzheimer's disease research, providing help for the bi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prevention of AD. 【Key words】Alzheimer's disease; Animal model; Research progress 阿尔茨海默病是以进行性记忆缺失和痴呆为特征的神经退行性疾病。65岁前发病称早老性家族性痴呆;65岁后发病称迟发的老年性痴呆。典型病理变化为细胞外由β淀粉样蛋白(Amyloid-β,Aβ)形成的老年斑块,过度磷酸化的tau蛋白组成的神经元纤维缠结[1]。AD分为早发的家族性AD(Familial AD,FAD)和迟发的散发性 AD(Sporadic AD,SAD)。SAD发病机制主要与遗传和环境有关。胰岛素通路和能量代谢障碍、糖尿病,脑外伤,神经炎症反应以及Apo Eε4等位基因等都是AD的危险因素[2]。目前尚无有效安全的治疗AD的方法及药物。科学家们一直试图建立与AD发病机制接近的灵长类动物模型。本文着重探讨与AD相关的转基因动物模型和灵长类动物模型的现状及特点作一综述。 1.AD相关的转基因模型的特点 研究证实多数 FAD患者是由PSEN1突变所致[3],PSEN1第4~12外显子之间是主要基因突变位点,近年来,研究者们建立了几种AD PSEN1基因突变的转基因模型,包括PSEN1(A246E)[4]、PSEN1(M146L)[4]、PSEN1(M146V)[4]、PSEN1(P264L)[4]、 PSEN1(P117L)[4]、PSEN1-YAC[4]等。研究者们发现携带人PSEN1突变的转基因AD小鼠不能模拟出FAD的典型特征,因此转入人PSEN1基因突变的同时加入PSEN2其他突变基因,用这种方法成功建立了十多种转基因AD小鼠,而且十多种AD转基因小鼠都能能表现出FAD部分神经病理学特征和行为学上的改变。目前AD转基因小鼠是研究阿尔茨海默病发病机理和治疗方面经典的动物模型,但是已知的这些PSEN1转基因模型小鼠同时不能模拟FAD的全部神经行为学和病理学特征。灵长类动物由于在生理结构和生物化学方面与人类高度相似。因此急需建立一种灵长类非人动物模型,探索这种模型是否能够更好的模拟FAD的多种神经行为学及病理学的特征。 2.FAD灵长类非人动物模型研究现状 近十几年来,随着转基因技术进步和灵长类动物转基因技术的发展,使得建立灵长类非人阿尔茨海默病转基因模型成为可能[5]。由于从发病机制上看FAD是由APP或PSEN1、PSEN2突变所致,专家们尝试将结合其他突变基因(PSEN2、APP和 MAPT) 和PSEN1突变来建立FAD转基因灵长类非人动物模型。上述方法在理论上能够模拟出FAD的发病原因和疾病特征,而且可以通过遗传保种,在建立模型动物群体方面表现出优势。但是灵长类非人阿尔茨海默病转基因动物模型面临严峻的问题:(1)转入AD致病基因的灵长类非人转基因动物通常需十几年才呈现AD特征性的神经病理学和行为学改变,灵长类动物模型效率低、成本高,尚未见成功模型报道;(2)短期难以开展对转基因的个体开展临床病理鉴定和行为学的评价。PSEN1在灵长类动物中非常保守。有关非人灵长类动物中AD基因突变是否与人类相似方面的研究较少。John J.Ely发现一只黑猩猩PSEN1突变[5],其PSEN1突变的特征未知;与其他年龄及性别相匹配的未突变PSEN1黑猩猩相比,其是否出现神经退行性病理改变和行为学变化均不知道;其子代是否有PSEN1基因突变、行为学及病理变化是否出现等还没有报道。 目前AD尚未研制出安全有效的药物和方法,迫切需要能模拟AD经典病理变化的理想动物模型,以前建立在啮齿类的动物模型各有优缺点,不能全面体现AD的病例神经行为学方面的全部改变。目前被大家所认可的转基因动物模型也有待完善。利用基因筛选和基因修饰分子生物学技术建立AD灵长类非人动物模型意义重大,对于进一步明确发病机理,AD药物的治疗、开发和筛选,早期诊断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和前景。 【参考文献】 [1] Grundke-Iqbal I,Iqbal K,Tung YC,et.al.Abnormal phosphorylation of the microtubule associated protein tau(tau) in Alzheimer cytoskeletal pathology.Proc Natl Acad Sci U S A 83(13):4913-4917. [2] Iqbal K,Grundke-Iqbal I.Alzheimer's disease,a multifactorial disorder seeking multitherapies.Alzheimers Dement 6(5):420-424. [3] Ballard C,Gauthier S,Corbett A,et al.Alzheimer’s disease[J].Lancet 2011,377(9770):1019-1031. [4] Wen P H,Shao X,Shao Z,et al.Overexpression of wild type but not an FAD mutant presenilin-1 promotes neurogenesis in the hippocampus of adult mice[J].Neurobiol Dis,2002,10(1):8-19. [5] Chan A W.Progress and prospects for genetic modification of nonhuman primate models in biomedical research[J].ILAR J,2013,54(2):211-223. [6] Joseph M.Erwin P RH J.One Gerontology:Advancing Understanding of Aging through Studies of Great Apes and Other Primates[M].Aging in Nonhuman Primates,Erwin Jm H P,Basel:Interdiscipl Top Gerontol,Karger,2002:31,1-21. 基金项目:浙江省科技计划项目(2017C37173);嘉兴学院南湖学院重点SRT资助项目(NH85178445);2016年度浙江省教育技术研究规划课题(JB039)

阿尔茨海默病动物模型建立方法的论述_薛斌

基金项目:成都医学院“实验室开放基金课题”资助(S YSKF200748)。 作者简介:薛斌(1984-),男,成都医学院2005级临床本科班学生,研究方向:小鼠空间记忆障碍时效关系研究。△通讯作者:荣成(1980-),男,助教, 成都医学院基础医学实验技术中心科研秘书,研究方向:小鼠空间记忆障碍时效关系研究。 阿尔茨海默病动物模型建立方法的论述 薛 斌1 荣 成 张 晓2 杨 拯2 江红丽2 (1.成都医学院2005级临床本科甲班 2.成都医学院实验技术教研室) [摘 要]学习记忆能力障碍是老年性痴呆(Alzheimer ’s disease,AD)的主要临床症状和特征,而目前对阿尔茨海默病的发病机制有三种有影响力的学说。因此理想的阿尔茨海默病AD 动物模型,对研究该病的发病机制及治疗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就目前几种有影响力的AD 的动物模型研究现状作一综述。 [关键词]阿尔茨海默病 穹窿海马伞 胆碱能神经元 T au 蛋白 β-淀粉样肽 阿尔茨海默病(Alzh eimer ’s disease ,AD )是一种临床常见的中枢神经系统变性疾病,目前其发病机制有三种影响力的学说,如淀粉样蛋白学说、乙酰胆碱能学说、线粒体损伤学说。现关于AD 疾病的研究日益受到国内外学者的高度重视。其建立一个可靠的A D 动物模型是研究AD 的重要环节。有关AD 动物模型建立的方法较多,各有利弊,本文针对这几种学说的AD 动物模型的建立和新的动物模型的建立作一综述。 一、自然衰老认知障碍AD 动物模型 AD 是一个与年龄相关的疾病,衰老因素在AD 发病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衰老所特有的病理生理变化及其它病变的影响,是用年轻动物制作的动物模型所不能替代的。通过行为筛选的方式,选择带有认知和记忆严重缺失的个体,它们的行为损害与老年人和A D 患者的认知损害相类似,同时还可出现某些相应的脑组织病理改变[1]。故是研究AD 较好的动物模型。但存在以下缺点:①老年动物神经系统的发病与A D 的发病机制过程不完全一致,因此神经化学方面的改变也是不同的。②体质差,易死亡,故不宜用于周期长的实验。③对药物的吸收代谢不佳。④价格昂贵。所以该模型的应用受到一定限制。 二、损害模型的AD 动物模型1.断开穹窿海马伞通路模型 早在1954年,Daitz 等人就采用横断穹窿海马伞系统来研究观察神经元的退化过程。后来人们为了进行AD 方面的研究,采取了真空抽吸、横断或电解等方法损毁单侧或双侧穹窿海马伞通路建立AD 模型[2-3]。此种方法主要是通过切断隔海马通路(如扣带束、背穹窿海马伞),破坏胆碱能及非胆碱能纤维传入,导致实验动物行为及神经化学方面的缺损,造成动物空间定向和记忆障碍及胆碱能神经元的丢失。1994年在此基础上,Jeltsch 等的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切断双侧穹窿海马伞通路造成的A D 模型在数月后其行为及神经化学的缺失也不能恢复[4]。该模型是建立在“AD 认知障碍的胆碱能假说”的基础上,基底前脑的胆碱能细胞发出轴突广泛地投射到新皮质和海马等高级脑区,这一投射与学习记忆和认知功能有着密切的联系。在任何一个环节阻断或损坏这一投射系统都可导致动物认知障碍和学习记忆能力的损害。其病理检查发现A D 患者基底前脑的胆碱能细胞出现严重溃变,其细胞丢失的程度和患者的认知能力成负相关关系[5]。如通过手术、化学或免疫切除的方式损伤基底前脑——海马胆碱能投射,来模拟AD 的前脑胆碱能系统的损害,可用于①研究前脑胆碱能系统选择性损害对AD 的记忆减退与认识障碍的临床症状的关系的研究;②拟胆碱药物治疗A D 的药物筛选、疗效评价和作用机制的研究;③胚胎基底前脑胆碱能细胞脑内移植治疗AD 的实验研究;④神经营养因子如N G F 等脑室投递治疗A D 的研究以及N GF 或其它神经营养因子基因修饰细胞脑内移植对A D 进行基因治疗的研究等。用此方法 建立A D 模型,周期短(约两周),但手术定位难以控制,很难避免手术区邻近组织的受损。故此方法基本不再运用。 2.慢性缺血痴呆模型 脑的供血不足可以导致脑损伤和一系列的临床症状,加拿大学者To r re 报告用老年动物慢性脑缺血模型引起的行为缺失和脑组织病理生理改变在许多方面与人类的老年期痴呆包括AD 相类似[6]。慢性缺血痴呆模型是通过结扎老年大鼠的双侧颈总动脉和一侧椎动脉或者一侧锁骨下动脉,造成脑的长期供血不足和相应的脑损害,这些脑损害与AD 的临床表现和病理改变有一定相似性[6]。其特点为:①脑组织长期供血不足;②只有老年动物长期缺血才出现恒定的行为损害和病理改变,年轻动物长期缺血造成的损伤是一过性的。基于该模型的制作机理和特点,考虑到临床上有不少AD 患者同时合并有脑血管型痴呆和脑供血不足,我认为这一模型适用于研究混合性老年期痴呆的发病机制和有关药物治疗的研究。 3.鹅膏蕈氨酸(Ibo tenic acid ,IBO )损害模型 IBO 是一种谷氨酸受体激动剂,具有强烈的神经兴奋毒性作用,通过与神经元胞体或树突上的N M DA 受体相结合导致神经元中毒性损伤而溃变。基于基底前脑神经元丢失在衰老和AD 有关的认知缺失中的重要作用,以谷氨酸类似物微量注射到基底前脑导致其神经元溃变和认知缺陷。制作A D 模型最常用的谷氨酸类似物主要有海仁酸(Kainic acid,K A)、IBO 和使君子氨酸(quisqualic ,Q U IS )。其中以IBO 最为首选,尽管IBO 和Q U I S 都能造成基底前脑胆碱能神经元溃变,但只有IBO 能恒定地损害动物学习记忆有关的行为执行。基底前脑细胞对K A 的敏感性较低,故用量较大,易引起动物死亡,并往往在导致基底胆脑细胞损害的同时引起其它部位神经元(如海马锥体细胞)的死亡[7-8]。 4.Okadaic acid 慢性损害AD 模型 Okadaic acid(O A)是一种丝氨酸/苏氨酸蛋白磷酸化酶的特异性抑制剂,O A 的长期脑室投递可引起动物的记忆严重缺失,同时导致脑内A β淀粉样沉积斑块形成以及N F T 样磷酸化Tau 蛋白出现。O A 损害模型是利用O A 对丝氨酸/苏氨酸蛋白磷酸化酶的特异性抑制作用,以及它对蛋白激酶C (PK C )的激活作用。丝氨酸/苏氨酸蛋白磷酸化酶的抑制可以使T au 蛋白过磷酸化,导致N FT 的形成。同时,PK C 激活,丝氨酸/苏氨酸蛋白磷酸化酶的活性抑制,可剌激A β产生,进而引起A β的沉 积和老年斑的形成[9] 。由于O A 对蛋白磷酸化酶,丝氨酸/苏氨酸蛋白磷酸化酶的抑制作用和提高PK C 的活性,并能同时复制出AD 的二大分子标志有关的病理改变——老年斑和N F T ,该模型具有明显的优势主要适用于:①研究AD 发病的病理机制,A β和Tau 蛋白代谢异常与A D 病理的关系,以及A β和Tau 在AD 病变中的相互作用。②从另一角度验证现有AD 治疗方法 — 16—

超微病理学

《超微病理学》课程主要内容 超微结构病理学( Ultrastructural pathology),简称超微病理学,它是在超微水平或分子水平上观察研究病理状态下细胞的超微变化,在超微水平和分子水平上揭示疾病的发生机理及疾病的发生、发展和转化的规律。 随着现代化电镜和分子生物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医学基础理论取得了许多重要进展,利用细胞超微病变方法来认识、观察某些器官和组织的超微结构和超微病变,并根据需要将细胞病理学的理论和方法应用于科学研究之中。电镜技术是打开微观世界大门的一把钥匙,它是当今分子病理学不可缺少的研究手段,因此人们把它喻为超微观世界(或分子世界)的眼睛。超微病理学等新学科的出现,标志着病理学已不仅从细胞和亚细胞水平、而且深入到从分子水平、以及人类遗传基因突变和染色体畸变去认识疾病,发现疾病的起因。超微病理学就是从细胞超微结构水平以至分子水平研究疾病的病因、发病机理、病理变化和探索疾病防治的重要基础课程。 开设此课程的目的,就是使学生通过学习了解掌握人体基本组织和病变,进而了解掌握细胞和重要器官常见病超微病理的基本知识、方法和理论,拓宽学生视野,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今后独立科研推进中医药现代化打好基础。 本课程中的基本教学内容包括:电子显微镜原理、细胞的超微结构及其基本病变、肝脏超微病理学、心血管系统常见疾病的超微病理学、肾脏超微病理学、神经肌肉系统常见疾病的超微病理学、呼吸系统常见疾病的超微病理学、电镜生物样本制作等8个主要的学习内容。 电子显微镜原理是介绍了超微病理学的发展史、电子显微镜与光学显微镜的区别、电子显微镜的常见类型、透射和扫描电子显微镜的成像原理。 细胞的超微结构及其基本病变是讲述细胞膜、细胞核、各种细胞器的基本超微结构和功能及常见的超微病理变化。 心血管系统常见疾病的超微病理学是讲述正常心肌细胞的超微结构、心绞痛、心肌梗死、动脉粥样硬化等疾病的超微结构变化特点。 肝脏超微病理学是介绍肝细胞、肝窦状隙和窦周隙的基本结构及其基本病变;

超微病理学试卷二(1)‘

一、名词解释:(2×5’) 1、核仁边集:在生长旺盛的细胞,核仁常靠近核膜内侧,称为核仁边集,以有利于核仁 合成的RNA向胞浆运送。 2、HSP:即热休克蛋白,指热应激(或其他应激)时细胞新合成或合成增加的一组蛋白 质,它们主要在细胞内发挥功能,属非分泌型蛋白质 3、缺血—再灌注损伤:在恢复血液灌注时,组织反而出现比再灌注前更明显、更严重的 损伤和功能障碍,这种现象被称为缺血—再灌注损伤。 4、无复流现象:是指缺血的原因解除后,并没使缺血区在再灌注期得到充分血流灌注的 反常现象。 5、凋亡小体:细胞凋亡时,胞膜皱缩内陷、分割包绕胞浆而形成泡状小体称为凋亡小体, 它是细胞凋亡的特征性形态学改变。 二、填空题:(20×0.5’) 1、膜脂中,胆固醇具有(刚性)的特点,其含量越高,细胞膜的流动性越(低) 2、线粒体复制的方式有(芽生)和(分裂) 3、细胞信号转导途径中,不同胞外信号所启动的信号转导过程的共同通路是(蛋白质的磷酸化)和(脱磷酸) 4、机体对感染、组织损伤的保护性反应可大致分为两个时相,一是(急性反应),二是 (迟缓相或免疫时相)。 5、白细胞介导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机制主要有(机械阻塞作用)和(炎症反应失控) 6、细胞凋亡信号的转导系统的特点是:多样性、(同一性)和(偶联性) 7、细胞外基质主要由纤维状的胶原蛋白和(弹性蛋白)、非胶原糖蛋白、(蛋白聚糖)和 糖蛋白构成。 8、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机制主要有:高能磷酸化合物的缺乏、(钙超载)氧自由基的作用、白细胞浸润和(无复流现象) 9、恶性肿瘤的演化可以分为两个阶段,即(演发)和(演进) 10、缺血—再灌注性心率失常以(室性心动过速)和(室颤)为主 三、单选题: 2、应激时的抵抗期体内起主要的激素是:() A、胰岛素 B、醛固酮 C、胰高血糖素 D、糖皮质激素 E、垂体加压素 3、下面哪项是关于“分子伴娘”的正确描述?( ) A、能提高细胞对多种应激原的耐受能力 B、与受损蛋白质修复或移除有关 C、帮助蛋白质的正确折叠、移位、维持和降解 D、诱生性HSP即是一类重要的“分子伴娘” E、以上都对 5、下述关于黏附分子的说法,哪一点是错误的?() A、可促进细胞及基质的黏附 B、由血浆产生 C、由整合素、选择素等一大类分子组成 D、维持细胞结构 E、参与细胞信号转导 7、关于细胞凋亡与细胞坏死的区别,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A、细胞凋亡耗能,细胞坏死不耗能 B、细胞凋亡有新蛋白质合成,细胞坏死没有 C、凋亡细胞DNA片段化,坏死细胞DNA弥散性降解

超微结构检查

生物电镜技术在生物医学领域中的应用 摘要: 随着现代医学细胞超微结构及分子生物学等学科的迅速发展,电子显微镜技术并未像某些人预测的那样随着免疫组化技术的发展而进入了末日。相反,电子显微镜技术也正向超,高分辨率、生物分子及原子水平发展。口述(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事实证明电镜在人体各种疾病的诊断中仍然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生物电镜技术在生物和临床医学疾病诊断中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并不断开辟着生物医学研究的新领域, 主要从细胞、亚细胞的形态结构上阐明疾病的发生、发展及转归规律, 丰富了传统病理学的知识。口述比如:1.通过对亚细胞结构和病原体的观察, 在生物医学领域利用高性能的电子显微镜观察细胞中各种细胞器正常的和病理的超微结构, 诸如内质网、线粒体、高尔基体、溶酶体、细胞骨架系统等, 对探明病因和治疗疾病有很大帮助。2.通过研究细胞结构和功能的关系, 也可以研究细胞的通讯与运输、分裂与分化、增殖与调控等生命活动的规律, 电子显微镜也可结合各种制样技术观察病毒、细菌、支原体、生物大分子等的超微结构, 是现代生物医学研究不可替代的工具。口述(随着电镜技术的不断改进以及与多种研究手段相结合, 电子显微镜将在生物医学领域应用会更加广泛。) 口述:引言:首先,我们需要知道的是生物电镜技术是医学生物学工作者深入研究机体的超微结构及其功能的有利手段之一。所谓超微结构,一般指光学显微镜所不能分辨的组织、细胞的细微形态结构(亚显微结构)以及生物大分子的结构。在形态学科,如解剖学、组织学、胚胎学、细胞学、病理学、微生物学、寄生虫学等等之中,电子显微镜技术已成为研究结构的常规方法。在某些机能学科,如生理、生物化学、病理生理、药理等。此外,在临床医学、环境保护科学以及中草药的研究等,电镜技术也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并不断开辟着生物医学研究的新领域,主要从细胞,亚细胞的形态结构上阐明疾病的发生,发展及其病理转归规律。而随着电镜技术的不断改进以及与多种研究手段相结合,电镜技术在生物医学的应用将更加广泛。下面,我们小组将对生物电镜技术在生物医学领域中的应用稍作讲解。分为两个部分。 正文: 一.生物电镜技术在生物和医学中的研究历史 电子显微镜诞生于二十世纪30年代,德国的 Bruche和 Johannson根据电子光学原理,以电子束为介质用电子柬和电子透镜代替传统的光束和光学透镜,

《超微结构病理学》一些知识(第一次修订版)

读图术语:嗜锇性板层小体、酶原颗粒、腺腔、毛细血管、粗面内质网、肾小囊腔、基底膜、足细胞胞体、毛细血管、肾小囊壁层 1、脱水:固定后的组织块含有游离水,不能与包埋剂混合,必须用中间介质(脱水剂)驱除水分,以利于包埋剂浸透渗入。常用脱水剂为酒精或丙酮。市售无水酒精和丙酮往往含有少量水分而纯度不够,可事先加入无水硫酸钠或硫酸铜等干燥剂吸去水分。脱水的时间可根据样品的不同而适当延长或缩短。 2、基膜:上皮细胞基底面与深部编译组织之间的细胞间质形成的薄膜,包括透明层、基板、网版。功能:支持、连接、固定。 3、质膜:亦称为细胞膜。它是细胞与周围环境、细胞与细胞间进行物质交换和信息传递的重要通道。细胞膜的厚度约为7-10nm ,在低倍tem 下观察质膜时,它呈一条致密的细线。在高倍TEM 下,质膜呈现出“两暗一明”的三夹板式结构,称为单位膜。 4、景深:景深不是一种固定的数值,而是与放大倍数和分辨率有关的,用以表达纵深方向层次细节程度的度量。扫描电镜景深大,图像立体感强。扫描电镜的景深比光学显微镜大几百倍,比投射电镜大10 倍左右。 ★线粒体:线粒体的形状多种多样,一般呈线状、粒状或短杆状。光镜下,线粒体直径为0.5-1.0um ,长短不一。电子显微镜下,线粒体由内外两层膜组成。内、外膜之间的腔隙称线粒体外室,内膜围成的腔称线粒体内室。线粒体内膜向内折叠形成[ 山脊] 膜之间的间隙称“[ 山脊] 间隙”,与外室想通。 ★主要功能:是进行氧化磷酸化,合成ATP ,为细胞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病理:线粒体对有害因素敏感,易出现超微结构上的异常改变,且在一定范围内又是可逆的,故线粒体是电镜下观察细胞受损的重要形态指标,有人称之为“细胞病变指示器”,是分子细胞病理学检查的重要依据。1. 肿胀,有室内肿胀和室外肿胀;2. 肥大及增生;3. 巨大线粒体及环形、杯形线粒体;4. 线粒体间疝形成;5. 包含物;6 线粒体固缩;7. 急支颗粒增多、增大。 ★高尔基体:在电镜下,不同细胞中高尔基复合体的形态、大小和分布均有很大差异。但其最基本的成分主要包括扁平囊泡、小囊泡和大囊泡三个基本部分组成。扁平囊泡是高尔基复合体的主体部分,一般由3-8 层堆成,表面光滑,囊腔宽约15-20nm ,囊间距约为15-30nm 。小囊泡直径约为40-80nm ,界膜厚约为6nm (和ER 膜接近)。数量较多,与一般吞饮小泡类似,散布于扁平囊泡周围,常见于形成面附近。大囊泡直径为0.1~0.5um ,其界膜约8nm ,其厚度和质膜相近,在一般切面上多见于扁平囊泡扩大的末端,有时可见与之项链,或见于分泌面,所以也称之为分泌泡或浓缩泡。 ★主要功能:1.形成和包装分泌物;2.蛋白质和脂类的糖基化;3.蛋白质的加工改造;4.膜的转化。 ★病理:1. 高尔基复合体肥大;2 猥琐、破坏、消失;3高尔基复合体扩张;4. 内容物的改变。 电镜的类型:超高压电、高压电经、高分辨电镜、普及型电镜、简易型电镜。 样品制备:# 取材、# 固定、脱水(固定后的组织块含有游离水,不能与包埋剂混合,必须用中间介质(脱水剂)驱除水分,以包埋剂浸透渗入。常用脱水剂为酒精或丙酮)、浸透和包埋(一般是石蜡包埋后再用普通的石蜡切片机切片,或是不经石蜡包埋,直接将组织作冷冻切片)、超薄切片术(是应用超薄切片机制备出供投射电镜观察的超薄切片的专门技术。要切除可供透射电镜观察的超薄切片是很不容易的。它取决于浸透包埋的成功与否、切片机的质量和玻璃刀的正确选用,以及操作者的经验等多种因素。 取材: 取材正确与否直接关系到制备出的标本能不能符合观察的要求,取材的要点是:

植物细胞和组织部分完整知识点

第二章:植物细胞和组织 第一节: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和功能 一、植物细胞 植物体的结构,即由细胞构成组织,由同一或不同组织构成器官,由器官构成植物体。因此细胞是:构成植物体的形态结构和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 (一)细胞学说 是由德国植物学家M. J. Schleiden. 和T. Schwann二人于1838—1839年间提出的。 (二)细胞的形态:细胞的大小,主要受到下列三因素控制: (1)细胞核的控制能力;(2)细胞表面积的限制;(3)细胞代谢速率的影响。 显微结构:光学显微镜下看到的结构(0.1毫米——0.2微米) 超微结构:电子显微镜下看到的结构(0.2微米——1.4埃)又称亚显微结构。 :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与各部分的功能: 生活的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 : (1)原生质体: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 (2)细胞壁:包围在原生质体的外围。 二、原生质体: 原生质体:一个细胞内分化了的原生质 。 原生质:构成细胞的生活物质的总称。 1.细胞膜(质膜):生活细胞的原生质体表,都有一层由脂类和蛋白质等构成的具有选择透性的薄膜包围,它将细胞与外界分开,在植物细胞中它和它外围的细胞壁紧密相连。 功能:控制胞内外物质交换;稳定胞内环境;接受信息等。 细胞质:是质膜以内、细胞核以外的原生质。它由半透明的胞基质和分布其中的细胞器组成。它包括: (1)胞基质:细胞质中除了细胞内膜结构单位和非膜结构的实体以外,其余没有分化的均质的胶体部分。 (2)细胞器:细胞质内具有特定形态结构与功能的亚细胞结构。 根据是否具有生物膜及组成生物膜的单位膜层数,可将细胞器分为:具双层膜结构﹑单层膜结构和无膜结构三种类型。 (一)双层膜结构:

细胞超微结构病理学

细胞超微结构病理学 Virchow在19世纪中期所奠定的细胞病理学说,通过近代对细胞及其病变的超微结构以及结构与功能相结合的研究,已经获得了新的更广更深的基础,扩大和加深了对疾病的理解。 细胞是一个由细胞膜封闭的基本生命单元,内含一系列明确无误的互相分隔的反应腔室,这就是以细胞膜为界限的各种细胞器,是细胞代谢和细胞活力的形态支柱。 细胞内的这种严格分隔保证各种细胞器分别进行着无数的生化反应,行使各自的独特功能,维持细胞和机体的生命活动。细胞器的改变是各种病变的基本组成部分。 一、细胞核 细胞核(nucleus)是遗传信息的载体,细胞的调节中心,其形态随细胞所处的周期阶段而异,通常以间期核为准。 细胞核外被核膜。核膜由内外二层各厚约3nm的单位膜构成,中间为2~5nm宽的间隙(核周隙);核膜上有直径约50nm的微孔,作为核浆与胞浆间交通的孔道,其数目因细胞类型和功能而异,多者可占全核表面积的25%;在肝细胞核据估算约有2000个核孔。 核浆主由染色质构成,其主要成分为DNA,并以与蛋白质相结合的形式存在,后者由组蛋白与非组蛋白组成。染色质的DNA现在已可用多种方法加以鉴定和定量测定。 核内较粗大浓缩的、碱性染料深染的团块状染色质为异染色质,呈细颗粒状弥散分布的、用普通染色法几乎不着色的染色质则为常染色质。一部分异染色质也可以上述两种状态存在。从生化角度看,异染色质不具遗传活性,相反,常染色质则大部分具遗传活性。 间期核的染色质模式还反映细胞的功能状态。一般而言,大而淡染的核(浓缩染色质少)提示细胞活性(如蛋白质和酶的合成)较高;小而深染的核(浓缩染色质较多)则提示细胞活性有限或降低。 (一)细胞损伤时核的改变 1、核大小的改变 核的大小通常反映着核的功能活性状态,功能旺盛时核增大,核浆淡染,核仁也相应增大和(或)增多。如果这种状态持续较久,则可出现多倍体核或形成多核巨细胞。多倍体核在正常情况下亦可见于某些功能旺盛的细胞,如肝细胞中可见约20%为多倍体核。在病理状态下,如晚期肝炎及实验性肝癌前期等均可见多倍体的肝细胞明显增多。 核的增大除见于功能旺盛外,也可见于细胞受损时,最常见的情况为细胞水肿。这主要是细胞能量匮乏或毒性损伤所致,是核膜钠泵衰竭导致水和电解质运输障碍的结果。这种核肿大又称为变性性核肿大。 相反,当细胞功能下降或细胞受损时,核的体积则变小,染色质变致密,如见于器官萎缩时。与此同时核仁也缩小。2.核形的改变 光学显微镜下,各种细胞大多具有各自形状独特的核,可为圆形、椭圆形、梭形、杆形、肾形、印戒形、空洞形以及奇形怪状的不规则形等。在电镜下由于切片极薄,切面可以多种多样,但均非核的全貌。核的多形性和深染特别多见于恶性肿瘤细胞,称为核的异型性(atypia)。 3.核结构的改变 细胞在衰亡及损伤过程中的重要表征之一是核的改变,主要表现为核膜和染色质的改变。 核浓缩(karyopyknosis):染色质在核浆内聚集成致密浓染的大小不等的团块状,继而整个细胞核收缩变小,最后仅留下一致密的团块,是为核浓缩。这种浓缩的核最后还可再崩解为若干碎片(继发性核碎裂)而逐渐消失。 核碎裂(karyorrhexis):染色质逐渐边集于核膜内层,形成较大的高电子密度的染色质团块。核膜起初尚保持完整,以后乃在多处发生断裂,核逐渐变小,最后裂解为若干致密浓染的碎片。 核溶解(karyolysis):变致密的结成块状的染色质最后完全溶解消失,即核溶解。核溶解也可不经过核浓缩或核碎裂而一开始即独立进行。在这种情况下,受损的核很早就消失。 上述染色质边集(即光学显微镜下所谓的核膜浓染)、核浓缩、核碎裂、核溶解等核的结构改变为核和细胞不可复性损伤的标志,提示活体内细胞死亡(坏死)。 4.核内包含物(intranuclear inclusions) 在某些细胞损伤时可见核内出现各种不同的包含物,可为胞浆成分(线粒体、内质网断片、溶酶体、糖原颗粒、脂滴等),亦可为非细胞本身的异物,但最常见的还是前者。 这种胞浆性包含物可在两种情况下出现:①胞浆成分隔着核膜向核内膨突,以致在一定的切面上看来,似乎胞浆成分已进入核内,但实际上大多仍可见其周围有核膜包绕,其中的胞浆成分常呈变性性改变(如髓鞘样结构,膜碎裂等)。这

超微病理学题目

1、跨膜运输的方式有哪些?分别有何特点? 1、膜的选择性通透与简单扩散 (1)、被动运输 (2)、主动运输 (3)、大分子和颗粒物质的运输 I、内吞作用 吞噬作用、胞饮作用 胞吐作用 2、核内假性包涵体的识别特征及实质? 假性包涵体 识别特征:内层膜上有核蛋白体颗粒。 实质:细胞高度畸形 3、内质网几种病理学改变的意义? 粗面内质网增生 是合成外输性蛋白增多的表现,有代偿作用。 镜下表现:粗面内质网密集,增多的内质网课伴有小池扩张。 例如:孕妇肝细胞 滑面内质网增生 多为药物及致癌物引起的解毒性反应。 镜下:滑面内质网呈分支或小囊状。 扩张及囊泡化 水分进入或分泌物潴留引起。 镜下:囊泡状 常见于炎症、缺氧、中毒及营养不良,或者有些瘤细胞内。 粗面内质网的脱颗粒及解聚 核糖体从粗面内质网上脱落,外输性蛋白合成减少。 多聚核糖体分解称为单核糖体称为解聚,此时蛋白质合成功能丧失。 例如:四氯化碳中毒胡病毒感染,癌变细胞,坏血病病人创伤处的纤维母细胞。 同心圆性板层小体 多发生于病毒感染或中毒的肝细胞内,以及肝肿瘤细胞内。 病变意义有争议。 变性? 增生? 4、线粒体肿胀可分为?其各自特点是? 肿胀:最常见,非特异性改变,多见 于缺血、缺O2、药物、低渗及固定不及时 等,特别强调取材固定与线粒体形态保存 的重要性。 线粒体肿胀→A TP产生↓→细胞膜上Na泵功能↓→膜透性↑→细胞内水份↑

→细胞肿胀,所以线粒体肿胀是细胞浊肿的一部分。 现在研究认为细胞退变的最早改变可能是线粒体,而非溶酶体的“自杀”作用所致。 由于外膜与内膜在结构和功能上有所差异,故EM下Mito肿胀可区别出:?内室肿胀: 特点:内室基质密度↓,基质颗粒减少或消失,嵴减少、变短、边移,线粒体体积增大。基质颗粒消失,与氧化磷酸化速率下降有关,是可逆的。线粒体膜破裂及基质内出现絮状沉积物则为不可逆的超微结构改变。 外室肿胀: 特点:体积不增大,基质电子密度加深,嵴间歇扩大,电子密度降低。一般是轻度,可转变为内室肿胀,常表现为嵴内间歇肿胀,偶见同一细胞内有以上二种肿胀改变。 5、细胞骨架由哪三种蛋白微丝组成?其功能是? 细胞骨架主要由三种类型的蛋白细丝组成。包括: 1、微丝(microfilaments)[MF] : 功能: 横纹肌细胞收缩功能机理(细肌丝、粗肌丝、滑动学说) 非肌细胞中,与细胞的外形维持和收缩、运动有关,如:细胞内吞、胞吐作用;细胞分裂沟的产生;收缩环的形成;参与细胞内信号传递;作为蛋白质合成的支架成分之一等。如: ①吞噬泡的质膜下方微丝明显增多, ②用细胞松弛素B后,可导致细胞分裂时,出现卵裂球多核现象(multinucleation)。 6-8nm(多数),12nm(少数) 2、微管(microtubules)[MT] :25nm 、功能: ①构成细胞的网状支架,保持细胞形态,固定与支持细胞器的位置。 ②参与细胞的收缩与伪足运动,是纤毛、鞭毛等细胞运动器官的基本结构成分。 ③参加细胞器的位移,尤其是染色体的分裂和位移,需在纺锤体微管的帮助下进行。 ④参与细胞运输活动。如神经递质、病毒、色素颗粒等。 微管与细胞病理举例:①细胞分泌受阻现象;②肿瘤细胞微管减少或消失,使从膜到核信息传递受阻,肿瘤细胞丧失接触性抑制(contact inhibition);③神经细胞轴突可由于微管减少或消失而形成回缩,等等。 3、中间丝(inter-mediate filaments) [IF]: 中间丝是细胞骨架一词的最原始来源。主要作用为机械支架。 其它可能的作用: ①与核固定有关; ②与微丝、微管共同发挥运输作用; ③波形纤维蛋白在细胞癌变调控中起一定作用,其常增多; ④与DNA复制与转录有关,等等。

骨骼肌细胞的超微结构特点

骨骼肌细胞的超微结构特点 肌肉和肌纤维周围均包有结缔组织,按其位置不同分为肌外膜、肌束膜和肌内膜。 包在整块肌肉外面的致密结缔组织,称肌外膜。 若干条肌纤维集成束,束的外周包有较厚的结缔组织,称肌束膜。 分布在每条肌纤维周围的少量结缔组织,称肌内膜。 骨骼肌纤维表面附有肌卫星细胞,肌纤维损伤后肌卫星细胞分化形成肌纤维。 (一)骨骼肌纤维的光镜结构 骨骼肌纤维呈长圆柱形,一条肌纤维内含多个细胞核,核呈扁椭圆形,位于肌膜下方; 肌浆内含大量肌原纤维,每条肌原纤维上都有明暗相间的横纹,后者由明带和暗带组成明带又称Ι带,其中部为Z线 暗带又称A带,其中部较浅的窄带称H带,H带中央为M线 * 肌节(sarcomere)为两条相邻Z线之间的一段肌原纤维,由?I带+A带+?I带组成;是骨骼肌收缩的基本结构单位 肌膜外有基膜紧贴,肌膜与基膜间有肌卫星细胞,肌纤维损伤后,肌卫星细胞分化形成肌纤维。 (二)骨骼肌纤维的超微结构 肌原纤维、横小管和肌浆网等是骨骼肌纤维最主要的超微结构。 1.肌原纤维(myofibril) 由粗、细两种肌丝(myofilament)规律排列组成。 粗肌丝位于肌节的暗带,中央固定在 M线上,两端游离。 细肌丝位于肌节两端,一端附于Z线,另一端伸至粗肌丝间,末端游离,止于H带外侧; Ι带仅有细肌丝;H带(A带中部) 仅有粗肌丝;H带两侧的A带既有粗肌丝,又有细肌丝; (1)粗肌丝的分子结构: 由肌球蛋白分子组成,肌球蛋白形似豆芽,分头和杆两部分,头部具有ATP酶活性。 (2)细肌丝的分子结构: 细肌丝由肌动蛋白、原肌球蛋白、肌原蛋白组成。 骨骼肌肌纤维的结构 骨骼肌由骨骼肌纤维组成。骨骼肌纤维呈长圆柱状,其大小因肌肉类型和生理活动的状况而不同,一般长度约3--40mm,镫骨肌纤维最短,长约lmm;缝匠肌纤维长达125mm。肌纤维的宽度约为10--100μm,加强体育锻练能使肌纤维体积增粗。

病理学名词解释

病理学(pathology)是研究疾病发生,发展和转化规律的一门医学基础学科。其目的是认识和掌握疾病的本质和发生发展的规律,从而为防治疾病提供必要的理论基础和实践依据。 病因学(etiology)研究疾病的病因、发生条件的一门科学。 发病学(pathogenesis)病因作用下疾病发生发展的过程。 病变(pathological changes)机体在疾病过程中形态结构,功能,代谢的变化。 超微病理学(ultrastructral pathology)由于电子显微镜问世和超薄切片技术建立,病理研究遂由组织细胞水平推进至亚细胞水平,进而研讨疾病的发生与发展规律,逐步形成了超微结构病理学。 分子病理学(molecular pathology)①病理学与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和细胞化学的结合;②分子水平上研究疾病发生的机制。 核浓缩(pyknosis)特征是核皱缩浓聚,嗜碱性增强。核体积缩小深染。 核碎裂(karyorrhexis)表现为核膜破裂,核染色质呈碎块状分散在胞质中。 核溶解(karyolysis)由于非特异性DNA酶和蛋白酶活化,使得DNA和核蛋白酶溶解破坏,细胞内PH降低,和染色质嗜碱性减弱,核淡染,仅能见到核的轮廓,在坏死后一两天内,细胞核完全溶解消失。 萎缩(atrophy)是指已发育正常的实质细胞、组织或器官体积缩小,可以伴发细胞数量的减少。 肥大(hypertrophy)由于功能增强,合成代谢旺盛,使实质细胞、组织器官体积增大。 增生(hyperplasia)组织、器官内实质细胞增殖,细胞数量增多的现象,成为增生。 化生(metaplasia)是一种分化成熟的细胞类型被另一种分化成熟细胞类型所取代的过程。 变性(degeneration)细胞或细胞间质受损伤后,由于代谢功能障碍,使细胞质内或细胞间质内呈现异常物质或正常物质过度积蓄的现象,常伴有细胞,组织或器官功能低下。 细胞水肿(cellular swelling)又称水变性(hydropic degeneration)是细胞可逆性损伤的一种形式,常是细胞损伤中最早出现的形态学改变,可由缺血,缺氧,感染和中毒引起,是钠-钾泵功能降低细胞内水分增多,胞质淡染、清亮,好发于肝、肾、心等实质器官。 脂肪变性(fatty degeneration or fatty change)指非脂肪细胞的实质细胞内中性脂肪(或甘油三酯)的异常蓄积称为脂肪变性。 细动脉硬化症(arteriolosclerosis)在长期高血压和糖尿病的影响下,细小动脉管壁,尤其是脑,肾脾的细动脉管壁,可发生玻璃样变,称为细动脉硬化症。 坏死(necrosis)①活体内;②局部细胞死亡;③细胞崩解、结构自溶;④急性炎反应。 凝固性坏死(coagulative necrosis)①坏死细胞蛋白质凝固;②保持原组织轮廓;③肉眼呈灰白、灰黄;④好发于心、肾、脾。 干酪样坏死(caseous necrosis,caseation)①属凝固性坏死;②不见原组织轮廓;③肉眼观似奶酪; ④多见于结核病。 液化性坏死(liquefactive necrosis)①坏死组织呈液态;②蛋白质少、脂质多的组织或溶解酶多的组织。 坏疽(gangrene)①较大范围的坏死;②腐败菌感染;③与外界相通的组织、器官;④分干性、湿性、气性三种。 凋亡(apoptosis)①活体内;②单个或小团细胞死亡;③死亡细胞的质膜不破裂,细胞不自溶;④无急性炎反应。 机化(organization)①肉芽组织;②吸收、取代坏死物或其他异物。 修复(repair)①机体部分细胞和组织的缺损;②周围健康细胞分裂、增生;③修补、恢复缺损的过程。 再生(regeneration)①损伤周围的同种细胞;②修补缺损。 肉芽组织(granulation tissue)①新生的毛细血管及成纤维细胞;②炎细胞浸润;③肉眼:鲜红色、颗粒状、柔软湿润,形似鲜嫩的肉芽。 创伤愈合(wound healing)①皮肤等组织的离断缺损;②组织的再生或增生所进行修复的过程。

虎皮鱼Puntius tetrazona暴发性死亡超微病理学研究[设计+开题+综述]

开题报告 生物技术 虎皮鱼Puntius tetrazona暴发性死亡超微病理学研究一、选题的背景与意义 虎皮鱼(Puntius tetrazona)属鲤科,又名四间鱼、四间鲫鱼。原产地:马来西亚,印尼苏门答腊岛、加里曼丹岛等内陆水域。它是一种饲养较普遍的鱼种。鱼长5-7厘米,呈纺锤形。身体匀称,色彩鲜艳,以金黄色做底色,头部、腹部、尾部前端贯有四条竖向黑条纹,随光线角度不同会闪现出金属般的光芒。成鱼的背鳍、胸鳍、腹鳍及尾部的边缘都呈现出亮丽的红色,很有观赏价值。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观赏鱼类越来越多的进入人们的日常生活和视线中。虎皮鱼是较重要的观赏鱼类,它美丽的外表和婀娜的形体给人们带来赏心悦目的感觉与心情。虎皮鱼并不原产与中国,所以自它从马来西亚,印尼苏门答腊岛、加里曼丹岛等内陆水域被引进的那一刻起,不利的环境与条件无时无刻不在威胁着它的生存。随着养殖规模的扩大,养殖技术的不完善,病害侵袭的突发性和不确定性,许多地区及专业户遭受了沉重的打击。饲养用水的水温、酸碱度、化学成分、有害物质和溶氧量等常会发生变化。如果这些因素的变化超出了鱼体所能忍受的范围,则虎皮鱼就会发病,甚至死亡。如水太浑浊,溶氧量不足,鱼类就会出现缺氧的浮头现象,时间一长,会因严重缺氧而窒息死亡。有的因光线不足,也会引起鱼体新陈代谢紊乱, 体色异常,体表粘液增多,为真菌、寄生虫的粘附寄生提供条件,久而久之就会很容易发生各种病症。生物因素是引起虎皮鱼发病的主要因素,其病原体是各种微生物和寄生虫,它们体积小,肉眼看不见,需借助光学显微镜或电子显微镜放大几百倍或几万倍时才能看见。这些病原体大多数是单细胞生物, 构造简单, 种类繁多, 繁殖速度快。它们引起的鱼病称为传染性病,这是观赏鱼疾病中最常见的。所以,要开发虎皮鱼的观赏价值,正确的养殖、合理的治疗和预防各类病害成为讨论的焦点,而对其病理的分析是这些工作的理论基础。 本实验拟对暴发性死亡的虎皮鱼的超微病理学进行研究:分别取健康与患病的虎皮鱼或暴发性死亡的虎皮鱼的各组织固定后,经超薄切片于电镜下观察,运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