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配套K12】高中新课程标准与教学大纲比较

【配套K12】高中新课程标准与教学大纲比较

【配套K12】高中新课程标准与教学大纲比较
【配套K12】高中新课程标准与教学大纲比较

高中新课程标准与教学大纲比较

1.学习目标:通过对数学新课程标准及教材进行分析,帮助中学数学教师了解数学教材编写的指导思想和教学要求,掌握教材的结构及基本内容。

2.内容介绍:(1)数学新教材的编写思路。主要分析在《高中数学新课程标准》指导下,介绍课程标准与大纲的异同。以某些章节为例,说明《新课程标准》中体现的知识与能力要求。以某些章节为例,说明教材内容、结构的安排。按“内容与知识结构”、“数学思想方法”、“重点、难点、关键”、“对教材的理解”四个部分教材逐章进行分析。

3.考核或方案:给出一些思考题,让教师结合教学实践,写出体会文章。

一、目前数学教学存在的问题:

我国中小学数学教学有着普遍重视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优良传统,强调落实“双基”和培养“三个能力”,使得我国中小学生普遍具有扎实的基本功,这是国际数学教育界所公认的优势。坚实宽厚的基本知识是良好适应能力的根基,是环境变化中迅速更新知识技能的保障。素质教育是重基础的教育,越是科技突飞猛进,瞬息万变,越是要重视基础。基础中所体现的思想具有根本的重要性,从中学会的方法和思想使人的具有迁移性,这为建国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后,我国数学教育研究与实践的丰硕成果所证明,有许多经验和成果成为制定符合时代要求的数学课程标准的宝贵财富。

1、数学教学观、教育、教学方式、教学手段滞后的情况严重

目前,虽然新的教学理论、教学思想、教学观和教学方法层出不穷,但由于受升学指挥棒的作用,这些教学观念仍然难以到位,在数学教学实践中仍自觉不自觉地沿袭诸如“大运动量”、“题海战术”的教学方法,教师的教学方式大多以讲授为主,教学方法手段单一,从某种意义上来看学生不是在学数学而是在“听”数学。

2、在教学手段上,依然是“教师主持工作一支粉笔一张嘴”,而极少考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体念以及学习过程中作出的努力。许多学校配备了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但现代教育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在教师中远未形成一个正确的认识。虽然,不少教师对这一提高教学效率的先进手段认可,但基于时间投入等因素拒绝使用或“我就用我的传统教学法,升学考试时见高低!”。现代教育技术在学校成了“作秀”的工具。

大多以教师为中心的“灌输式”(包括“言灌”和“目灌”),学生则是“容器式”的学习方式。启发性讲授,学生有意义地接受,本是我国传统教学的精彩之处,但不少教师将次下降为“填空式的问答”,所谓“边讲边问,小步快进”,其实“讲是为了灌输知识,问是看学生收到了没有”。学生学习方式单一、被动,缺少自主探索、独立获取知识的机会,特别是合作学习的机会。(目前,数学教学新模式层出不穷,现代教育技术不断地运用于数学教学中,数学教育新观点不断出现,特别是建构主义的教育观点,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思想,积极发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等思潮不断涌现。这一切无不影响着数学教育,要求对数学教育进行改革尤其是对数学课程进行改革)

3、由于考试指挥棒的影响,选修课变成了以应试为目标的必修课的延伸,课外活动难以展开,原本促进学生更加生动活泼、发展个性特长的想法并未实现。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锐减,许多学生跌入了数学学习的低谷。究其原因是这些学生由于学不懂或碰到的困难长期无法解决,这又反过来影响了他学习数学的兴趣,并产生兴趣与学不懂之间的恶性循环。

4、由于受升学压力的影响,目前我国中学数学缺少新的内容,难以适应时代的要求。与很多国家比,我国的数学教学内容是最老的。在现行教学大纲的必学、必选内容中,除集合思想有所渗透外,都是传统内容(在其他国家课本里占有重要地位的概率、导数与微积分等只列为任何考试均不作要求的选学内容)。而向量、矩阵、统计等有用的内容,连任选内容也未列入,学习的知识面窄。

就目前数学课本里的内容,就比我国1956年、1963年、1968年制定的大纲中的内容都少(比1963年大纲中少了高次方程、概率、行列式等内容),可以说,是我国历史上最少的。由于窄,就“深挖洞”,所以使狭窄的教学内容偏难、偏深,具有一定弹性的课程结构也并未落实(1990年以来要求各校实行必修、选修、活动课三大板块的课程结构)。

课堂教学应试为主,主要表现:

教学目标定位偏低——巩固知识熟练技能

教学内容肤浅狭窄——已知知识浮于浅表,局限课本固守单科

教学过程预设过多——严密周到强迫牵制被动跟随

教学方式讲授演绎——教师讲析师生问答

学生活动虚浮异化——有形无实效度不高机械练习

4)从现代教育观点看:新时代之所以十分强调团队精神和群体意识,是因为集体对每个成员有重要的教育作用(现代心理学研究表明,任何集体都体现了成员主体的复杂关系,因此不能认为它是个体简单的结合)。当前的数学教学偏重书本知识和双基训练,缺少对学生学习情感、态度以及个体差异的关注,忽视研究性学习和实践活动。在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方面,与发达国家相比,差距十分明显。有学者指出,按照知识的外在程度,新经济时代把知识分为外显部分与内隐部分,它们构成一个冰山模式,前者浮出海面,后者在下托起整个冰山。后者就是内隐部分,即智慧、情感和态度,它深深地嵌入于实践之中。人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主要依赖于内隐部分。只有通过在行动中学习,才能达到培养和提高的目的。当前数学教育的现状呼唤着符合时代要求的新数学课程的诞生。

二、普通高中课程的公众满意度调研报告

(一)对高中教育的关注情况

1.关注程度及原因

通过调查我们发现,在对于高中教育的关注程度上,选择非常关注和比较关注的达到85.3%,只有3.1%的人选择较少关注和基本不关注。即使在利害关系不高的人群中(非学生家长的企事业人员和公务员),选择非常关注和比较关注的也达到了69.7%。为什么高中会引起如此广泛的关注呢?调查表明的原因主要有三个:与学习或经有关(占44.9%)、家有高中生(占31.1%)、与工作有关(16.6%)。

2.关注途径

很多人(主要是高中教师和学生)是通过在高中学习或工作了解高中的(占41.2%),此外,相当一部分人把相关报道(占25.6%)和“听别人说”(9.9%)作为关注途

径,当然,也有一部分人是通过学校提供信息(15.6%)或其他途径(6.7%)了解高中的。

可见,“学校提供信息”并没有成为社会人士了解高中的主要途径,这可能意味着学校需要加强与外界的沟通,应该主动把相关信息发布给社会。

3.关注内容

总体来说,人们对高中的关注主要集中在高中生的整体素质(48.4%)和高考升学率(39.2%)两个方面。相对而言,对于师生生活质量(7.4%)和学校规模与硬件(5.0%)的关注程度要低得多。首先,这一结果对于目前有些地方或学校“过于”扩大学校规模和盲目攀比硬件档次可能是敲了一次警钟;其次是社会对师生生活质量如此欠关注也给大家提了一个醒。

就前两项来说,不同身份、不同利害程度的人,他们关注的内容存在较大的差异(图1)。无论哪一个群体,对高中生整体素质的关注程度都是比较高的。低利害社会人士(非学生家长的公务员和企事业人员)对高中生素质的关注程度仅次于教师。这说明高中教育转型的社会期待开始凸显,素质教育的观念开始受到普遍的认同,这是课程改革的社会基础。如果有相关条件的支持,升学率很有可能会被逐渐淡化。

从教育工作者来看,关注整体素质的比例最高,而且大大超出关注升学率的比例,这在一定意义上说明学校并非像人们通常认为的那样只关注升学率,至少教育工作者在观念上已经能够认同学生整体素质的提升比升学率更重要。如果有适当的外部条件支持,他们会很愿意落实素质教育。

图1不同群体对高中教育的关注内容比较(%)

从高中生来看,一方面上大学仍然是其心目中最为重要的目标(不管是外界的影响还是自身的理想);另一方面学生也迫切希望在高中教育阶段以及以后的人生中得到全面的发展,能够具备较高的整体素质。

另外,我们可以看出,农业人员和高中生对升学率的关注超过了对整体素质的关注,很可能因为考大学与家长(农业人员全部来自学生家长)和高中生的切身利益密切相关。这也是课程改革所不能回避的重要现实问题。

(二)对高中课程实施背景因素的满意度

本次调查,对影响课程实施背景因素的考查主要集中在国家有关高中的课程政策、地方对高中的支持、社会舆论导向、高考招生制度等方面。

1.对国家政策、地方支持和舆论导向的满意度

数据显示,社会对国家有关高中的课程政策、地方对高中的支持及舆论导向都是倾向于满意的(见表1)。

表1社会对课程实施背景因素的满意度

很满意满意一般不满意很不满意未注意

国家政策 4.8%31.4%44.4%11.2% 4.4% 3.4%

地方支持 6.0%34.4%41.1%10.3% 3.7% 4.4%

舆论导向 3.8%25.9%45.2%14.8% 3.4% 6.3%高考 3.4%20.2%36.3%20.9%16.4% 2.5%

从表1中可以看出,在国家高中课程政策、当地政府对高中的支持、社会舆论的正确导向等方面(特别是前两项),满意率要远高于不满意率。或许这正是得益于政策本身的科学性、合理性以及地方付出的努力。而舆论本身也具有一定的合理成分。我们认为,这些都是课程实施得以成功的必要的外部环境。

通过对数据的进一步分析比较,我们发现,在“国家有关高中的课程政策”方面,高中生的不满意率要高于教育工作者和社会人士,而在“当地政府对高中的支持”和“社会舆论对高中课程的正确导向”等问题上,教育工作者的不满意率要高于高中生和社会人士(见图2)。

这一方面可能是由于三者对这些问题的认识和了解水平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另一方面可能是由于这些问题对他们的影响是不同的。具体来说,政策在某些方面可能对高中学生的影响更直接,因而学生希望政策更加有利于他们;而地方政府和舆论导向则可能让教育工作者更深刻地感受到外来的压力。无论是何种原因,都应该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

图2不同群体对高中课程实施背景因素的不满意率比较(%)

2.对高考招生制度的满意度

就“高考招生制度”而言,37.2%的人选择不满意或很不满意,36.5%的人选择一般,23.6%的人选择满意或很满意。从图2中我们可以看出,在三个群体中,高中学生对高考招生制度不满意率最高;高中生和社会人士对高考招生制度的不满意率要明显高于对其他因素的不满意率。

这说明,一方面高考仍然是社会关注的焦点之一;另一方面,高考招生制度本身还存在许多不足。在开放题中,答卷者认为,学了十几年,结果只以一次考试来进行评定,这不尽合理,能力、道德、修养等素质往往难以得到科学、合理的评价。另外,许多学生还提出了高考制度运作过程中的公平、公正、公开等许多问题。

(三)对高中课程实施基本条件的满意度

本次调查,对影响课程实施条件因素的考查主要集中在教师专业水平、学校资源充足与利用程度、课程的实用性、时代性、选择性和灵活性等方面。

1.教师专业水平

通过调查,我们发现,对教师专业水平感到满意或很满意的人达到50.3%,认为一般的占38.9%,只有9.3%的人对此感到不满意或很不满意。看来,高中教师的专业水平得到了社会较高的认可。

但值得注意的是,19-24岁的样本(这部分人群主要是高中刚毕业不久的大学生或其他社会人士)不满意率达到20.4%,远远高于其他年龄样本。这暗示了提高教师专业发展的现实需求。从开放题来看,部分教师也认为有必要进修,以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同时他们还认为自己所掌握的现代教育技术很有限,不利于课堂教学,在专业技术上需要培训和提高。

2.高中课程资源状况及其利用

在“学校现有资源的充足程度”这一问题上,回答不满意或很不满意的有27.0%,回答一般的占41.1%,回答满意或很满意的占29.5%。

对“现有资源的利用程度”感到不满意或很不满意的占23.3%,认为一般的占45.6%,感到满意或很满意的占25.5%。从数据来看,总样本对高中课程资源的充足程度及利用程度的满意率要略高于不满意率,但不同群体之间有一定的差异(见表2)。

表2各群体对资源充足程度及利用程度的不满意率比较

资源的充足程度资源的利用程度高中生的不满意率30.4%26.4%

社会人士的不满率24.7%22.1%教育工作者的不满意率23.3%18.1%

如表2所示,无论在学校资源的充足程度,还是在资源的利用程度上,资源的直接受益者——高中生的不满意率都是最高的。这固然存在着他们对“课程资源”理解褊狭的可能性,但另一方面,资源的不足的确是许多学校存在的现实问题,而本就不足的资源又没能得到很好的利用,在客观上增加了课程实施的难度。

3.课程的实用性、时代性、选择性和灵活性

调查发现,在“高中课程的实用性”、“高中课程的时代性”、“高中课程的选择性和灵活性”等方面,选择“满意”和“不满意”的比例差别不大,而选择“很不满意”的比例要明显高于“很满意”(见表3)。

表3社会对课程实用性、时代性、选择性与灵活性的满意度

很满意满意一般不满意

很不满

未注

实用性 3.1%20.0%43.1%21.2%9.4% 2.9%

时代性 2.8%20.9%42.6%20.8%8.6% 3.9%选择性与灵活性 3.0%18.4%40.1%24.6%10.4% 3.0%

对数据的进一步研究还发现,不同身份的人对高中课程内容特点的态度有所差别,无论在课程的实用性、时代性,还是在选择性与灵活性方面,大学生和高中生的不满意率都要明显高于其他身份的人(见图3)。

大学生是高中刚毕业不久的群体,他们对高中课程记忆犹新,且有机会洞察高中课程对进一步学习是否会产生较大的帮助。因此高中生是课程的真实体验者,他们对于高中课程的利与弊有着更深切的感受。从开放题来看,许多高中学生反映,学校开的课程许多都与高考有关,仍然是“考什么、学什么”,课程难以反映现代科技和社会发展的新内容,脱离了学生经验和社会实际。

上述各条件是课程实施的基础,然而调查表明,人们对这些条件不满意的多,满意的少,不满意的人主要分布在高中学生和刚离开高中的年轻一代中。

(四)对高中课程实施过程中影响因素的满意度

本次调查,对课程实施过程中影响因素的考查主要集中在师生生活状况、高中教师的敬业精神、教学方式、对学生的考试评价方式等方面。

1.师生生活状况

有关数据表明,30.5%的人对高中生的生活状况感到不满意或很不满意,44.6%的人认为一般,22.5%的人感到满意或很满意。大学生(43.6%)和高中生(32.8%)是不满意率最高的两个群体。可见,相当一部分人(尤其是学生)对高中生生活状况是不满的。这种状况可以从高中学生和家长对开放题的回答中得到印证,很多学生谈到学习负担过重,许多家长和学生都希望能够给高中生更多的机会和时间,让他们参加“有意义”的活动,去发展自己的兴趣爱好。但人们对高中教师的生活状况则持不同的态度(见表4)。

表4各群体对高中教师生活状况的满意度比较

满意率一般不满意

未满意

社会人士34.5%38.4%9.0%17.7%

高中学生34.1%35.2%7.8%22.6%

教育工作

20.4%38.3%37.7% 3.0%

可见,外部人群对教师生活状况的满意率要远远高于不满意率,而教师的看法则恰恰相反。一个极大的可能是,不同人群对高中教师生活的关注角度是不同

的。具体来说,外人看到的是社会对教师的价值认同,而教师感受到的则是他们所承受的压力、工作负担和由此引起的焦虑等。这似乎可以从图4中得到验证,因为在图4中我们发现,中青年教师对自己生活状况的不满意率比年老教师更高。毋庸置疑,中青年教师在学校工作中承受着更大的压力。

图4不同年龄段教育工作者对教师生活状况的不满意率比较(%)

表4中,有一组数据值得注意,即社会人士和高中学生对教师生活“未注意”的人数接近或超过了20%。即使在总样本中,对教师生活“未注意”的也高达17.1%,相对而言,对学生生活状况“未注意”的仅有2.0%。可见,与学生相比,教师的生活状况受关注程度要低得多。对数据进一步研究还发现,选择“未注意”最多的三个群体分别是农业人员(23.4%)、高中学生(22.6%)和公务员(18.7%)。

2.教师的敬业精神

就高中教师的敬业精神而言,感到满意或很满意的占60.9%,认为一般的占29.0%,感到不满意或很不满意的占7.7%。不同身份者对教师敬业精神的满意率虽有差异,但不悬殊(见表5)。需要指出的是,在所有23道态度调查的题目中,人们对这一项的满意率是最高的(见图6)。看来,高中教师的敬业精神得到了社会相当普遍的认可。

表5不同身份的人对教师敬业精神的满意率比较

公务员教育工作者企/事业人员农业人

大学生高中生

满意

67.8%73.4%60.0%60.5%52.5%58.9%

3.教师的教学方式

调查表明,各类人群对于高中教师教学方式的满意率较高,不满意率较低(见表6)。

表6各群体对教师教学方式的满意度比较

满意率一般不满意率

社会人士38.8%42.5%13.7%

高中学生39.1%45.1%14.5%

教育工作

40.7%48.6%9.9%

可见,总的来说,高中教师的教学方式是令人满意的。但同时,在这次调查中,也有一部分高中生在开放题中表达了增加教学趣味性、引导他们发展自学能力、开展研究性学习和提高研究性学习实际效果的愿望。

4.考试评价方式

就“对学生的考试评价方式”而言,39.0%的人选择不满意或很不满意,38.5%的人选择一般,20.2%的人选择满意或很满意。对此反映最强烈的是高中学生,有46.4%的高中生对评价方式持否定态度,远远高于肯定的比例(14.8%)。

在所调查的23个项目中,对考评方式的不满意率是最高一项(见图6)。在开放题中,许多高中学生提到评价方式与标准的多样化、评价方法的选择性和灵活性、综合评估等。

无疑,在课程实施过程中,教师和学生的生活状况、教师的敬业精神、教学方式、考试评价方式都会产生重要的影响,而在外部环境和基本条件一致的情况下,课程实施的影响因素对实施结果起关键作用。从调查结果来看,人们最满意的一项和最不满意的一项同属课程实施中的影响因素。这说明在课程实施的具体过程中,影响因素是很复杂的。只有抓住这些“活”的因素,课程实施才能取得最佳效果。

(五)对高中课程实施结果(高中生素质)的满意度

现代高中生的素质包括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道德水平、身心健康状况、终身学习能力、人生规划能力、社会适应能力、社会责任感、个性发展等方面。考虑到高中教育素有重视“双基”和道德教育的传统,所以本次调查对高中生素质的关注重心放在后面六项素质上。数据表明,只有20%左右的人对高中生的身心健康状况、终身学习能力、人生规划能力、社会责任感和个性发展感到满意或很满意,15%左右的人对高中生的社会适应能力感到满意或很满意。

在高中生的身心健康状况、终身学习能力、人生规划能力和社会责任感等方面,教育工作者的不满意率与其他群体相比都是最高的(见图5)。

可以认为,这些现代高中生应有的素质在相当程度上不能令人满意,特别是不能令教育工作者满意。产生这种结果的原因可能是多方面的,比如社会期望过高,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现实状况等。如果说,高中课程对这种结果应负一定责任的话,那么究竟是课程本身存在着缺陷,还是课程实施的过程产生了问题?我们没有做进一步的调查,因此无法给出确切的回答。

还有一点也值得提及,有关社会人士在开放题中指出,应培养高中生的人际沟通能力,应鼓励他们勇于表现自己,并形成一定的职业意识和职业道德基础。

高中生素质是高中课程实施结果的集中表现。从调查结果来看,人们对高中生素质的满意度普遍不高。因此,只有把高中生的发展和对各种素质的培养作为课程实施的出发点和归宿点,才能获得较满意的结果。

图5各群体对高中生素质的不满意率比较(%)

三、思考与建议

(一)增加高考招生制度的科学性与合理性

高考招生制度虽然历经改革,但仍然不够理想。在这次调查中,人们对高考的评价已不是停留在简单的批评水平上,而是理性地提出了许多参考建议,如高考要考虑学生平时表现、高考录取分数要与专业要求相适应、高考各项程序要更加科学、增加高考与录取的公平、公正与公开性。

一方面,高考招生制度的改革对于高中课程改革是必不可少的环节,改革势在必行,并且要加大力度。另一方面,高考关系到千万人的利益,因此对高考的改革又要遵循民主与科学的原则。高考改革要特别强调两个方面,一是要全面反映学生的综合素质,二是要增加高考的选择性与针对性,从而使高考在选拔人才的同时能够引导学生的发展。

(二)课程实施要以培养和提高高中生的综合素质为重点

调查表明,人们对高中生的素质满意的少,不满意的多。因此,在课程实施过程中,要始终考虑学生的素质发展。通过高中阶段的学习,学生应获得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具有积极的学习态度和学习能力,具有健康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有一定的职业意识和人生规划能力,初步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高中作为基础教育最后一个环节,有责任致力于培养有个性的全面发展的人。

(三)对课程内容的选择要注重学生的需要并联系实际

人们对课程内容的实用性、时代性、选择性和灵活性等方面表现出较高的不满意倾向,认为课程内容脱离了学生生活经验和社会发展的实际状况,教师教得很累,学生学得也很累。应该说,这是目前高中普遍存在的一个问题。

我们认为,对现行课程内容的调整是课程改革中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在对课程内容进行选择时,要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情况和他们的心理发展水平,同时还要考虑到与社会发展的联系,不能脱离社会生活和科技进步。同时对学生的要求不能过于统一,在保证学生获得共同基础的前提下,要使课程内容变得丰富多彩,要把统一性与多样性和选择性相结合。

(四)考试评价方式应灵活多样

调查数据表明,社会对高中考试评价方式的满意度普遍不高。在现实中,考试评价方式对课程实施会发生显著的影响。目前的评价只注重考试分数,以致许多学生付出的努力得不到应有的认同。而评价方式也集中在纸笔测试上。在这次调研中,学生对这样的评价方式深表不满,迫切希望得到改善。

评价是为了促进发展,因此评价标准要多元、方式要多样,标准化测验、客观测验、论文式测验、真实性评价、绩效评价、档案袋评价等都是有效的评价方式和评价手段,学校可以尝试并有选择地使用。在评价主体上,教师、学生和家长要共同参与评价,尤其要重视学生的自我评价。在评价中还要注重对过程的评价,要能够全面反映学生的成长与进步。

(五)充分挖掘课程资源,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

人们应对学校课程资源的充足程度和利用程度的不满意率引起重视。许多学校,尤其是贫困地区和农村地区的学校中,课程资源不足的问题比较严重,有的学校甚至连基本的硬件设施都不具备。国家和地方政府在对高中进行资金投入时,可以优先考虑这些学校。另一方面,各学校,包括上述学校可以充分挖掘本地和本校的课程资源,考虑和其他学校实现资源共享。学校应特别重视对素材性课程资源的建设。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还要充分重视对网络课程资源的利用。

一所学校即使课程资源很有限,但若能开阔思路,做到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利用,往往也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现实生活的需求亟待进行数学课程改革

(1)高科技的本质是数学

当今社会以数学为技术化的方式迅速辐射到人们生活的各个领域,一切数字化、信息化的高科技本质上是一种数学技术。智能机器人、办公自动化、计算机储蓄、售货等计算机电子产业的高速发展,对公民数学修养的要求有了很大的变化。

(2)数学是人类文明的一种主要文化力量,数学素养是公民文化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数学,不仅在科学推理中具有重要价值,在科研中起核心作用,在工程设计中必不可少,而且,它决定了大部分哲学思想的内容和研究方法,为政治学和经济学提供了依据,塑造了众多流派的绘画、音乐、建筑和文学风格,创立了逻辑学,等等。作为理性的化身,它已渗透到文化文明的各个领域,它对人类文明的影响由小到大,由弱到强,由隐到显,由自然科学到社会科学。回顾数学发展史,人们一定会为数学唱一曲赞歌,赞美其思想的博大精深,赞美其理性精神,以及在理性指导下人类文明的蓬勃发展。作为现代公民所需的重要文化素养即数学素养的要求更加突出了,必须反映到新的数学课程中。

3.数学学科自身的发展促进了数学课程的改革

20世纪以来,数学自身发生了巨大发展,在研究方式和应用范围等方面得到了空前的拓展。数学的面貌呈现四大变化。

1)计算机的介入改变了数学研究的方法,大大地扩展了数学研究的领域,加强了数

学与社会多方面的联系。例如,四色问题的解决,数学实验的诞生,生物进化的模拟,股票市场的模拟等等。

2)数学直接介入社会,数学模型的作用越来越大

3)离散数学获得重大发展,人们可以在不懂微积分的情况下,对数学作出重大贡献

4)分形几何与混沌学的诞生是数学史上重大的事件

数学本身在过去20多年里,经历了一场脱胎换骨的变革,其创造性和激动人心的程度不亚于生物学和计算机革命。

数学作为一种普遍适用的技术,有助于人们收集、整理、描述信息,建立模型,进而解决问题,直接为社会创造价值。如在统计科学方面,随着从经济、遥测、实验室等不同的大量数据涌于科学,统计方法就成了对外部信息运用数学方法加以分析的主要工具。

如在决策理论(来源于分析的连续模型给自然科学提供了合理的数学模型)、博弈论、社会选择函数和专家系统中的离散模型,为人文科学提供了适当的工具(这些科学并不依赖于连续的变化,而是靠决策和选择)。

如在数论方面,计算机的数学特点把数论重新推到了数学舞台的中央。在计算理论、数理逻辑以及数据传输的保密性研究领域中,这些经典问题的新处理取得了出人意料的成果,成了成千上万核导弹密码系统的理论基础(第一次世界大战为物理战争,第二次为化学战争,20世纪90年代的海湾战争被称为数学战争)。数学最优化的难题——寻找最优解和最富有成效的应用——提高效益、降低消耗等,均成为数学的前沿方向之一。(现在有人提出教育成本问题也是一个值得注意的问题)

数学的新的应用领域也有很大的扩展。如在生物科学领域,微分方程被用于生物学,组合数学被用于发生链,纽结理论被用于DNA。神经心理学中要使用图论,蛋白质工程要使用数学模型,临床实验要使用统计方法,而概率论则被用于流行病学,数学生物学是当今应用数学最振奋人心的前沿之一。

总之,数学帮助人类了解生命、了解智力,在这一科学挑战中,数学发挥着中心作用。

类似地,数学方法越来越多地被用于环境科学、自然资源模拟、经济学和社会学,还有心理学、认知科学,乃至在艺术领域被画家、电影制作人和音乐家所运用。

四、对数学的重新认识

(1)数学不仅帮助人们更好地探求客观世界的规律,同时为人们交流信息提供了一种有效、简捷的手段。数学是一种交流形式,是自然语言的补充,也就是说,数学不仅一门科学,而且是一种语言。用数学的符号、图像、图表、句法和术语,简洁明快而又深入地交流关系和信息。数学是一种每个人都必须学习、使用的语言。

(2)数学的发展使人们对“数学是什么”的认识有了变化。数学是一门科学,观察、实验、发现、猜想、验证等数学的实践部分和任何其他科学一样多。观察与实验、猜想与模拟、矫正和调控、度量与分类等也是数学家常用的部分技巧。而数学的应用实际上是在对客观世界定性把握和定量刻画的基础上,逐步抽象概括,形成方法和理论,继而进行应用,这一过程充满着探索和创新。观察、实验、猜测、模拟、矫正和调控等等,如今已经成为人们发展、应用数学的策略。数学使其他科学从经验科学上升为理论科学,由定性科学转变为定量科学。定性与定量科学二者互相结合、互相促进,才能和必将产生许多奇妙的结果。人们对数学发展变化的这些认识必须而且应该反映到义务教育数学课程中。

五、普通高中课程改革的国际趋势

普通高中教育在整个国民教育体制中有着独特的地位和价值。作为基础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既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又对学生接受高等教育有着重要的意义。在新的世纪 , 为了培养适应急剧变化的社会所需求的新型人才,各国都对高中教育阶段的课程设置进行了大范围的调整和改革。

在这场声势浩大的改革中 , 尽管各国的国情不同、文化互异、具体课程改革的实践情况纷繁复杂 , 但通过分析各国课程改革的这些主要方面的基本情况,我们仍然可以发现一些共同的改革思路和基本趋势。

1.高中课程目标的改革及趋势

高中课程目标反映了上位的宏观教育目的 , 也折射出人们对高中阶段学校教育性质的认识和定位。高中阶段的学校教育仍然是基础教育 , 担负着进一步扩大和加深学生的知识和技能 , 为学生日后步入成人社会而承担起个人的生活责任作准备的重任。高中阶段的教育要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 , 为学生进一步获取知识才能并获得终身发展创造条件。为此 , 高中的教育教学活动要有助于把学生培养成能积极参与和奉献于职业和公民生活的有责任感的人 , 要有助于学生知识技能和道德情感的全面发展;通过接受高中教育 , 学生要具备灵活处理各种信息、适应急剧变化的社会环境并创造性进行工作的能力 , 要善于发现、探求和使用新知识 , 能批判性地思考 , 会检验事实及其相互关系 , 善于在学习中更多地运用科学的思维方法和工作方法。因此 , 高中教育要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和责任感 , 还要发展学生的社会交往、交流能力。

高中教育的上述目的和任务基本上得到了世界各国的认同。在具体的课程目标方面 , 由于各国高中教育发展的背景不同、政治经济和文化环境各异 , 因此在高中课程目标的改

革方面也存在些许的差异。尽管如此 , 考察主要国家高中课程目标的设置 , 我们可以发现主要国家在高中课程目标的改革方面有如下趋势 :

强调超越教育工具化的倾向 , 有机整合高中教育为升学和就业作准备的双重功能 , 即 : 高中阶段的课程与教学既要为高等教育的发展服务、为高等教育输送合格新生 , 又要为学生的就业和生活作准备。例如 , 美国教育部于 1996 年推出《美国高中新计划》 , 明确指出高中生要为升学和就业作准备 , 要求高中生取得丰富的就业与大学信息。英国早在1988年就颁布《教育改革法案》 , 在中学阶段引进国家课程 , 旨在提供学生均衡而基础广博的课程 , 其目标有二 : 一是为“促进学生精神的、道德的、文化的、心理的、身体的发展”; 二是为“预备学生未来成人生活的机会、责任及经验”。在法国,“高中的目标在传统意义上是非常明确的 , 即赋予学生以坚实的普通文化。但随着技术教育和职业教育的迅速发展 , 高中的普通教育单一模式早已不复存在” ①,越来越出现融合的趋势。在这种取向下 , 高中课程越来越注重超越将高中教育工具化的倾向 , 融合文化教育与职业训练 , 为学生的完满发展奠定基础。

强调奠定高中生进一步学习的基础学力 , 养成其人生规划能力 , 培养公民基本素养并形成健全人格。在这方面,日本和我国台湾的高中课程改革表现尤为突出。为了回应社会变迁带来的挑战,日本对高中课程的目标作出调整,尤其强调培养学生的“生存能力”并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与独立思考,强化学生正义感与伦理观念,增强学生体魄与健康。经过研究,台湾学者杨思伟指出,日本高中的教育目标为 :(1) 继续发展并扩大学校教育的成果,培养国家及社会有用成员所应具备的资质 ;(2) 使学生自觉其在社会上所负的任务,适应其个性,以决定将来的发展,并提高普通的教养,熟悉专门的技能 ;(3) 培养学生对社会具有广博而深入的理解与健全的判断力,并努力于建立自己的人格。②在台湾 ,1996 年10月19 日台湾颁布《高级中学课程标准总纲》 , 该文件指出,高级中学教育要以继续实施普通教育、培养健全公民、促进生涯发展并奠定研究学术及学习专门知能之基础为目的。为实现本阶段教育目的,课程与教学必须达成一系列目标 , 如增进对自我潜能与工作环境的了解,确立适切的人生走向;增进创造性、批判性思考,及适应社会变迁与终身学习的能力等。显然,这种取向受终身学习思潮的影响,不再将高中教育作为基础教育的终结,而是将其放在人生发展的整个链条上考察 , 为高中生的终生发展奠定基础学力。培养高中生适应社会变迁所需的终身学习能力、生存能力、实践能力和创造能力。

强调基础知识和技能的养成。强调高中生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的统一与融合。高中教育仍然属于基础教育阶段,因此强调基础知识和技能的养成仍然是各国高中课程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 , 其目的在于提升学术水准,奠定大学教育的基础。例如,20 世纪末以来,法国的基础教育越来越强调“共同知识和能力基石” 对于学生发展的重要性,认为通过传授一些“共同知识和能力”可以超越学生发展和文化传统之间的冲突。法国教育学者费里(Ferry) 认为,这种“共同知识和能力”包括三个方面 :(1) 表达,包括法文、艺术实践、外语和数学,旨在使学生获得基本语言的使用能力;(2) 关于人的知识,包括历史、文学、人文地理、艺术、技术和理科,旨在使学生了解人类生活的多种历史;(3) 关于世界的知识,包括物理、化学、生理学、技术等,旨在使学生掌握自然与生命科学的基本应用方法。

③美国高中教育强调“ 高水平的学科与技能的学习”、“使用科技以增进学习的效果”。澳大利亚的高中课程继续强调学生的读写能力和数理能力 , 尤其要求高中生关注科学和信

息科技的最新发展。日本高中课程也强调高中生养成自我学习和思考的能力;在展开宽广的教育的同,也能兼顾基本知识的获得及充实。在新的世纪,随着科学主义和人文主义的不断融合,高中课程也越来越强调科学素养和人文素养的统一。例如,我国台湾高中课程目标要求高中生既要充实人文素养、提升审美与创作能力,又要提升科学素养、增进对自然环境的认识与爱护。这反映了人们对高中课程功能的更理性思考:高中课程不能一昧地造就高中生对科学和科学精神的虔诚,还要强化学生道德观、价值观和对社会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2、高中课程结构的改革及趋势

课程结构反映了课程各部分和各要素的配合与组织,是课程体系的骨架,主要规定了组成课程体系的学科门类,以及各学科课时的比例关系、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分科课程与综合课程的搭配等,体现出一定的课程理念和课程设置的价值取向。一般而言,课程结构包括三个方面:一是课程要传递什么样的知识,即课程的知识构成;二是这些知识以什么样的方式来传递,即课程的形态结构;三是不同类型的课程形态在整个课程结构中的时间分配,即课程的课时比例。当前国际高中课程结构的改革在这三个方面都有所体现,在课程的知识构成方面设置大的学习领域,调整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的比例关系,并规定基本的高中毕业学分。

3、高中课程内容和课程管理的改革及趋势

高中课程内容的改革首先体现在强化外语能力方面。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推进,各国之间的交流将日益频繁,外语能力无疑对于高中生的终身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各主要国家都非常强调高中生外语能力的培养,例如英国所有高中都开设多种外语供学生选修,如西班牙语、法语、德语、拉丁语及希腊语等; 德国也开设多种外语课程,如英语、俄语、拉丁语、法语、西班牙语及希腊语等。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对外语学习的加强实际上也培养了学生的国际意识和对多元文化的认同与理解,这也是信息时代对未来“地球村”公民的一种要求。其次,关注科学技术的发展,强调高中生的学习经验与社会生活的联系。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尤其是信息技术的长足进步,科学技术的新成就应该进入高中课程,让高中生了解科技的最新进展,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高中生思维活跃、兴趣广泛,高中课程改革应引导他们将课程内容与社会生活联系起来,为高中生的体验和实践活动开辟空间。在这方面,日本强调“综合学习时间”, 为高中生的实践活动和综合学习提供保障;我国台湾也非常重视实践和活动课程,在九年一贯课程中已纳入“综合活动”学习领域。从发展趋势来看,各国都注重高中教育与社会发展之间的沟通,关注高中生的学习经验与社会生活的联系,由此强调实践与活动体验的综合活动学习领域很受重视。最后,国际高中课程从内容上看仍然注重学生基础学力的养成。高中教育的目的之一就是为高中生终身学习和发展奠定基础,因此保证高中生基础学力的持续提高仍然是高中课程的重要任务。例如,美国近年来在多数州为了维持毕业生一定的基本能力水准,在高中毕业时需要参加一种“基本能力测验”, 高中生必须通过这种基本能力测验才能获得毕业证书。对高中生基本能力的测试显然是为了保证高中教育的学术水准,重视基本知识和技能的学习。

在课程管理方面,国际高中课程改革强调实施学分制管理,而且既规定了修业年限、又规定了修习学分的数量,因此这种学分制亦称为学年学分制。学分制是一种以学分为单位来计算学生学习份量的制度。可见,学分制管理是一种量化的管理手段,通过给予学生学分

来记录学生在相应课程领域的学习情况。学分制是在现代学校教育选课制度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学生选修某门科目、通过考核合格后获得一定的学分。

六、我国普通高中课程改革的目标

我国普通高中教育是追求卓越的大众教育,而不是面向少数人的精英教育,因此,高中课程改革应建基于每一所学校成功、每一个学生成功。我国普通高中教育应走出为“升学作准备”的工具价值论的泥沼,找回失落的内在价值,把培养每一个高中生的健全人格或公民基本素养作为基本任务,为此,高中课程改革必须对应试教育价值观“弃之如敝屣”,构建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新的高中课程体系。如同义务教育新课程一样,“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是高中新课程的灵魂,

遵循时代性、基础性、选择性原则,重建高中课程内容,使课程内容与社会进步、科技发展、学生经验有机联系起来,把知识撞能的学习与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有机结合起来

在一项针对普通高中高考落榜生的研究中,47.3%的人认为高中课程内容“太多”;37.1%的人觉得高中课程内容“太难”,而且越是重点高中落榜生,觉得教材太难的人越多。在省重点高中、市重点高中、县重点高中、一般普通高中的高考落榜生中,分别有42.4%、38.5%、37.3%、35.3%的人认为普通高中的教材太难;29.3%的高考落榜生认为“教学内容陈旧,跟不上时代的需要”是普通高中教育的最大问题。由此看来,课程内容繁、难、偏、旧已成为我国高中教育的顽症。有些学校为了应付高考,随意拔高教学大纲的要求,大搞“题海战术”,使学生疲于奔命、苦不堪言,这就产生了“越是重点高中的学生越觉得教材太难”的奇怪现象。什么样的课程内容实现什么样的课程目标。单从课程内容本身即可对我国高中教育的质量作出基本判断。

课程目标决定课程内容。我国高中课程内容的陈旧落后是由知识技能取向的课程目标和“为考试而教”的教育价值观所决定的。在新的历史时期,我们需要什么样的课程目标,让我们首先倾听学生的声音:在一项研究中,当问及“你认为工作中最需要的素质是什么”和“你认为高中应该加强培养的素质是什么出如下回答:

由此观之,健全的心理素质、综合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人际交往能力、竞争意识、接受新知的能力、一定的专业技能是学生所需要的,也是高中教育应加强培养的;正是基于这种认识,本次课程改革把培养高中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健全人格作为基本课程目标,并以此为标准,选择和重建高中课程内容。

为选择和重建高中课程内容,本次课程改革提出了时代性、基础性、选择性原则。时代性原则意味着高中课程的内容应体现时代精神,与社会进步、科技发展、文化发展有机结合起来。学生总是生活于特定时代。课程内容总是隶属于特定时代并体现特定时代:因此,课程内容应呼应时代的发展,向时代开放,与时俱进。由于某种政治偏见和习惯势力的课程内容必然是自我封闭的,会阻碍学生的发展、时代的进步。

基础性原则意味着:第一,高中课程内容应在体现时代精神的同时,选择那些超越不同历史时期而具有恒久价值的相对稳定的知识。如果说时代性原则所体现的是课程内容的变化性、发展性,那么基础性原则所体现的则是课程内容的稳定性、连续性。这些“具有恒久价值而相对稳定的知识”既体现了文化的相对独立性,又体现了不同历史时期的人们对真、善、美的共同追求。第二,高中课程内容应在尊重多元文化的同时选择那些超越不同地域、民族与文化的共同知识与价值。高中课程内容应尊重文化差异、体现“地方性”,这是我国“三级”课程管理政策出台的深层根据;但“共同体”的理想又昭示着高中课程的内容,必须体现不同地域的人们对真、善、美的共同追求,并以此作为所有高中生知识和价值的“共同基础”;第三,高中课程内容应致力于为每一个高中生的终身学习、毕生发展奠定知识、能力和态度的基础。高中教育是基础教育的有机构成,因此高中课程的内容应“既进一步提升所有学生的共同基础,同时更为每一位学生的发展奠定不同基础。”

选择性原则意味着高中课程的内容应关注学生的经验,尽可能为学生提供丰富多样的选择机会,以满足不同学生的发展需要,适应社会对多样化人才的需求。选择性原则的本质是尊重学生对课程的选择权。高中课程归根结底是高中生的课程。学生有权力根据自己的经验、兴趣和发展需要对课程内容进行选择。只有具备选择的机会和条件井做出选择的行为,学生才能够学会选择,学会自主,学会合理规划自己的人生。为此,本次课程改革在保证每个学生达到共同基础的前提下,各学科分类别、分层次设计了多样的、可供不同发展潜能学生选择的课程内容,以满足学生对课程的不同需求。

增设适应时代需要的新的课程领域或课程门类,构建重基础、多样化、有层次、综合性的课程结构,为学生的自主选择和主动学习提供理想的课程环境,最大限度地发挥课程的发展功能

本次普通高中课程改革的基本特征是:通过构建重基础、多样化、有层次、综合性的课程结构,让高中生在自主选择和主动学习中实现有个性的发展。课程结构的主要变化包括下列方面:

1.课程结构由“学习领域”、“科目”、“模块”三个层次构成。高中新课程由语言与文学、数学、人文与社会、科学、技术、体育与健康、艺术和综合实践活动八个学习领域所构成。除综合实践活动这一特殊领域外,其余七个学习领域均由若干科目构成,每一科目又包括若干模块。

学习领域(1esming area)是基于学生的经验和发展需要,以及学科群的发展趋势而规划的。《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指出:“设置学习领域能更好地反映现代科学综合化的趋势,有利于在学习领域的视野下研制各科课程标准,指导教师教学;有利于整体规划课程内容,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体现对高中学生全面发展的要求;同时,要求学生每一学年在所有学习领域都获得一定学分,以防止学生过早偏科,避免所学科目过多,有利于学生全面发展。”学习领域的设定避免了以彼此孤立的单科的逻辑体系为中心组织课程的状况,使课程既关注学科群的内在联系,又关注学生的经验和发展需要.体现了高中课程的综合化趋势:科目即学科,在普通高中新课程中它是学习领域的构成单位,性质相同或相近的若干科目构成一个学习领域。除综合实践活动外,另外七个学习领域共包括语文、数学、外语(英语、日语、俄语等)、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艺术(或音乐、美术)、体育

与健康、技术等12—13个科目。其中技术、艺术是新增设的科目,艺术与音乐、美术并行设置,供学校选择。在学习领域统摄下的各个科目不再局限于单科的逻辑体系,而是强调彼此间的关联,而且每一门学科都强调向学生的经验与生活回归。模块(module)是基于教育目标,围绕某一特定内容,整合学生经验和相关内容,所构成的相对完整的学习单元。在普通高中新课程中,模块是构成科目的基本单位。

《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指出:“模块的设置有利于解决学校科目设置相对稳定与现代科学迅猛发展的矛盾,并便于适时调整课程内容;有利于学校充分利用场地、设备等资源,提供丰富多样的课程,为学校有特色的发展创造条件;有利于学校灵活安排课程,学生自主选样并及时调整课程,形成有个性的课程修习计划。”

在普通高中课程结构中引入模块这一概念的意义至少有如下三点:一是能使课程体系由封闭走向开放,课程由此走出具有封闭性的传统的学科逻辑的束缚,开始更加灵活地适应学生自主选择和个性发展的需要,适应日新月异的科技、文化发展和社会进步,适应有特色的学校文化发展的需求。二是能傻课程逐步走向以专题或课题(topm)为组织线索,便于学生从事探究学习。当然,不同模块之间又有内在联系,因此并没有因为引入模块概念而消泯学科逻辑的力量,而是通过这一概念使课程走出内容驱动(content-driven)、走向探究驱动(mqmry-driven)。三是便于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提高学习效率。新课程中的绝大多数模块都要求学生每周学习4课时,半个学期完成,如成绩合格即可获得2学分。这便于学生及时调整学习计划,即便暂时学习莱一模块失败,也可及时得到补救。

2.新课程合理处理了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的关系,使必修中有选择、选修中有规范。放眼全球,世界各国高中阶段处理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之关系的思路有两条:一是把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真正融合起来,“必修”中有选择,“选修”中有规范、有质量。这方面,芬兰是世界上做得最出色的国家。二是在高一阶段主要设置公共必修课程,在高二和高三扩大选修范围。例如德国、法国、日本。

我国普通高中新课程为保障课程的基础性和选择性,兼容了上述两种思路,彻底摆脱了必修课程主宰—切的局面。首先,新课程包括必修课程、选修课程I、选修课程II三部分。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I的课程标准由国家研制,选修课程II由学校自行研制。由于采用了“模块制”并要求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自定学习计划,因此在必修课程中学生先学什么模块、后学什么模块有很大自主性;而且必修课程又分为不同的层次,层次之间可以转换和衔接,学生可根据自己的需要和兴趣选择所喜欢的层次,亦可随着需要和兴趣的变化在层次之间进行转换。所以,学生对必修课程中有选择、有自由。新课程规定学生高中毕业的基本学分要求是144,其中必修学分为116,这意味着学生必须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要选修28学分,方可毕业。为规范学校对选修课程的研制,新课程规定在28个选修学分中必须至少包括6个选修课程II的学分,这意味着学校必须从自身特点出发开发出供学生选择的模块。同时规定:“学校在保证开设好所有必修模块的同时,要积极创造条件,制定开设选修课程的规划,逐步开设丰富多彩的、高质量的选修课程。”这样,选修课程不再徒有其名,而是有规范、有质量,体现了“选修课程与必修课程同等重要”的理念。

其次,为保证学生共同基础的形成,使新课程更加适应我国普通高中教育实际,《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规定:“高中一年级主要设置必修课程.逐步增设选修课程”。只

有基础学力扎实,学生的自主选择才更有方向、更有成效;要形成扎实的、有助于其个性发展的基础学力,必须尊重学生的个性特点,并为学生提供丰富的选择机会。

3.为充分发展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斯课程把学科课程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有机地合起来。综合实践活动是本次课程改革的一个亮点。《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规定:“从小学至高中设置综合实践活动井作为必修课程”。在普通高中阶段,综合实践活动包括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社会实践三个指定领域。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基于学生的直接经验,密切联系学生的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体现对知识的综合运用的实践性课程。如果说各类学科课程所关注的是学科逻辑与学生的经验的关系的话,那么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则指向于学生基于直接经验建构自己对世界意义的理解,生成自己的观念,它因而超越了任何学科逻辑的限制,它是学生的自主空间。在普通高中课程结构中,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与各类学科课程形成一有机整体。具体说来,综合实践活动与各学科领域存在以下三方面的联系:第一,学科领域的知识可以在综合实践活动中延伸、综合、重组与提升;第二,综合实践活动中所发现的问题、所获得的知识技能可以在各学科领域的教学中拓展和加深;第三,在某些情况下,综合实践活动也可和某些学科教学打通进行。因此,妥善处理综合实践活动与各学科领域的关系,既是一个意义重大的课题,又是一个富有创造性和艺术性的课题。

为切实确立综合实践活动在新课程中的地位,《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作出了如下规定:“研究性学习活动是每个学生的必修课程,三年共计15学分。设置研究性学习活动旨在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经济、科技和生活中的问题,通过自主探究、亲身实践的过程综合地运用已有知识和经验解决问题,学会学习,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和科学素养。”“此外,学生每学年必须参加l周的社会实践,获得2学分。三年中学生必须参加不少于10个工作日的社区服务,获得2学分。”这样看来,在普通高中新课程中,综合实践活动作为一门必修课程的学分总数为23,在所有必修学分中所占的比例近20%,是所有学习领域中必修学分最高的。三、硅立学生自定学习计划制度,学生选课指导制度、学分割管理制度,为学生自主选择课程提供制度保障(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指出:“建立选课指导制度,引导学生形成有个性的课程修习计划”。在普通高中阶段倡导学生建立符合自身特点的课程修习计划,这在我国教育史上还是第一次。

每一个学生在入学的时候,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特点以及学校所提供的课程信息,选择要学习的课程,确定学习的基本进程,由此形成个人的学习计划。随着学习进程的深入,学生亦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和外部情境的变化,不断调整所形成的计划,以使其尽可能适应自己的需要和特点。这就是“学生自定学习计划”制度。该制度体现了高中生的个性发展特点。其意义不仅在结果上有助于实现课程的个性化——形成适合每一个高中生个性发展需要的课程,而且学习计划的制定过程本身也有助于学生学会选择、学会人生规划。

学生选课指导制度与学生自定学习计划制度相伴而生。学生要形成恰当的、适合其发展需要的学习计划,离不开教师的有效指导;为此,本次课程改革规定:“学校要积极进行制度创新,建立行之有效的校内选课指导制度,避免学生选课的盲目性。”

学分制(credit system)是以学分为单位计算学生的学习质量和程度的教学管理制度。它按照课程目标的要求,规定各门课程的学分和学生毕业应获得的总学分。课程的多样性和选择性必然要求学分制这种弹性化管理制度。通过规定普通高中毕业要求的总学分(144学分),描绘社会对普通高中毕业生的理想人格形象的基本期待;通过规定必修学分(116学分),描绘作为社会共同体成员的普通高中毕业生所需达到的共同基础;通过规定必选学分(28学分)和提供大量任选课程,为满足高中生个性化发展的需要提供广阔空间。学生自定学习计划制度、学生选课指导制度、学分制管理制度彼此间具有内在联系,在新课程中,它们是三位一体的。 (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指出:“学校应建立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制度,鼓励教师针对教学实践中的问题开展教学研究,重视不同学科教师的交流与研讨,建设有利于引导教师创造性实施课程的环境,使课程的实施过程成为教师专业成长的过程。”校本教学研究制度在我国基础教育阶段的确立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第一,它改变了把教学研究视为自上而下的控制和管理过程的做法,确立起教学研究的实践取向和问题中心性质;第二,它改变了把教师视为别人的教学研究成果的被动执行者以及专家所开发的课程的忠实实施者的角色,确立起“教师即教学研究者”、“教师即课程开发者”的理念,课程的实施过程因而成为教师专业成长的过程;第三,它所蕴涵的深层教学理念是:教学即研究,而非现成知识技能的传递;第四,校本教学研究制度反对学校自我封闭,强调合作与开放,在合作与开放中解决自身问题、发展学校特色。“学校应与教研部门、高等院校等建立联系,形成有力推动课程发展的专业咨询、指导和教师进修网络。”完善校本评价,优化外部评价,合理处理高中课程评价与大学入学考试的关系,建立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新的高中课程评价体系

我国高中课程评价的最大问题是学校内部评价(即校本评价,核心是教师对学生的评价)缺乏自身的独立性格,沦为以高考为核心的各种外部评价的简单复制、预演和准备。于是,从进入高中的第一天起,学生就得昼夜兼程,为三年之后的那次高考做准备。教师除为学生的高考殚精竭虑以外,还要应付来自上级行政部门的形形色色的检查、考评。

本次课程改革旨在建立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新的高中课程评价体系,并将此视为改革的关键。第一,完善校本评价,把学校的内部评价视为真实描述、记录、反映学生发展历程和状况的过程,视为教育过程、学生发展过程,而非高考的预演。(普通课程方案(实验))指出:“改进校内评价,实行学生学业成绩与成长记录相结合的综合评价方式”,具体而言,“学校应根据目标多元、方式多样、注重过程的评价原则,综合运用观察、交流、测验、实际操作、作品展示、自评与互评等多种方式,为学生建立综合、动态的成长记录手册,全面反映学生的成长历程。”由此观之,校本评价的完善过程,即是课程评价找回失落的内在价值的过程,这是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

第二,优化外部评价,建立教育质量监测机制。外部评价即来自学校以外的评价,它包括高考和形形色色的来自教育行政部门及社会的评价。要积极稳妥地推进高考制度改革,要建立行之有效的教育质量检测机制,这既有助于学校主动性、积极性的发挥,又能有效杜绝各种违背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舞弊行为、违法行为。

第三,合理处理高中课程评价和大学入学考试的关系。首先,作为高中课程评价的一部分,大学入学考试应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符合课程改革的方向,而不能外在于课程改革。其次,既然合格的高中毕业生和高考成功者是两个概念,而高中教育的基本目标是前者,因

高中数学新课程标准2017版-新旧课程标准对照

高中数学新课程标准2017版-新旧课程标准对照

新课标数学课程标准2017版与旧版本对照版一、课程的基本理念的不同 新课标的理念旧课标的理念 1.课程宗旨:高中数学课程以学生发展为本,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课程面向全体学生,实现: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2.课程内容:高中数学课程内容体现现代社会发展的需求、数学学科的特征、高中学生的认知规律,依据数学课程目标,特别是数学 1.构建共同基础,提供发展平台 2.提供多样课程,适应个性选择 3.倡导积极主

核心素养,精选课程内容。在课程内容安排上,注重处理好数学核心素养与课程内容、过程与结果、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的关系,注意与其他学科的联系;还关注与义务教育课程的衔接。 3.教学活动:高中数学教学活动的关键是启发学生学会数学思考,引导学生会学数学、会用数学。根据数学学科的特点,深入挖掘数学的育人价值,增强数学教学的育人功能。树立以发展学生数学核心素养为导向的课程意识与教动、勇于探索的学习方式 4.注重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5.发展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 6.与时俱进地认识“双基” 7.强调本质,注意适度形式化 8.体现数学的文化价值 9.注重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的整合 10.建立合理、科学的评价体系

学意识,将核心素养贯穿于数学教学的全过程。在教学中,教师应结合相应的教学内容,落实“四基”,培养“四能”,促进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形成与发展。【“四基”指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基本活动经验。“四能”指从数学角度发现和提出问题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学习评价:评价的依据是相应学习阶段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发展水平。应建立目标多元、方法多样的评价体系。

2011版新课程标准解读

2011版义务教育新课程标准解读 刘美林8.29 一、课程标准修订的背景 1、是《国家中长期教育发展规划纲要》提出的要求 《国家中长期教育发展纲要》摘要 (四)战略主题。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是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主题,是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时代要求,其核心是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重大问题,重点是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着力提高学生服务国家服务人民的社会责任感、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和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 坚持德育为先。立德树人,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全过程。加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教育,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和道德教育,坚定学生对中国共产党领导、社会主义制度的信念和信心;加强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教育;加强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培养学生团结互助、诚实守信、遵纪守法、艰苦奋斗的良好品质。加强公民意识教育,树立社会主义民主法治、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理念,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公民。加强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把德育渗透于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贯穿于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的各个方面。切实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构建大中小学有效衔接的德育体系,创新德育形式,丰富德育内容,不断提高德育工作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增强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加强辅导员、班主任队伍建设。 坚持能力为重。优化知识结构,丰富社会实践,强化能力培养。着力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教育学生学会知识技能,学会动手动脑,学会生存生活,学会做人做事,促进学生主动适应社会,开创美好未来。 坚持全面发展。全面加强和改进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坚持文化知识学习与思想品德修养的统一、理论学习与社会实践的统一、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的统一。加强体育,牢固树立健康第一的思想,确保学生体育课程和课余活动时间,提高体育教学质量,加强心理健康教育,促进学生身心健康、体魄强健、意志坚强;加强美育,培养学生良好的审美情趣和人文素养。加强劳动教育,培养学生热爱劳动、热爱劳动人民的情感。重视安全教育、生命教育、国防教育、可持续发展教育。促进德育、智育、体育、美育有机融合,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使学生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完整版)高中数学新课标学习心得体会

高中数学新课标学习心得体会 通过对新课标的学习,本人有一些心得体会,现汇报如下: 一、课程的基本理念 总体目标中提出的数学知识(包括数学事实、数学活动经验)本人认为可以简单的这样表述:数学知识是“数与形以及演绎”的知识。 1、基本的数学思想 基本数学思想可以概括为三个方面:即“符号与变换的思想”、“集全与对应的思想”和“公理化与结构的思想”,这三者构成了数学思想的最高层次。基于这些基本思想,在具体的教学中要注意渗透,从低年级开始渗透,但不必要进行理论概括。而所谓数学方法则与数学思想互为表里、密切相关,两者都以一定的知识为基础,反过来又促进知识的深化及形成能力。 2、重视数学思维方法 高中数学应注重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数学思维的特性:概括性、问题性、相似性。数学思维的结构和形式:结构是一个多因素的动态关联系统,可分成四个方面:数学思维的内容(材料与结果)、基本形式、操作手段(即思维方法)以及个性品质(包括智力与非智力因互素的临控等);其基本形式可分为逻辑思维、形象思维和直觉思维三种类型。 3、应用数学的意识 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主要是指在教与学观念转变的前提下,突出主动学习、主动探究。 4、注重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的整合 高中数学课程应提倡实现信息技术与课程内容的有机整合,整合的基本原则是有利于学生认识数学的本质。在保证笔算训练的全体细致,尽可能的使用科学型计算器、各种数学教育技术平台,加强数学教学与信息技术的结合,鼓励学生运用计算机、计算器等进行探索和发现。 5、建立合理的科学的评价体系 高中数学课程应建立合理的科学的评价体系,包括评价理念、评价内容、评价形式评价体制等方面。既要关注学生的数学学习的结果,也要关注他们学习的过程;既要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水平,也要关注他们在数学活动中表现出来的情感态度的变化,在数学教育中,评价应建立多元化的目标,关注学生个性与潜能的发展。 二、课程设置

体育新课程标准解读

体育新课程标准解读 1 理念的改变 长期以来,体育教师在上体育课时,更多地只是从教师的角度出发来设计和安排教学,教学过程以“教”为中心进行教学安排,这一切都只是围绕教师为中心进行教学,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而新一轮的体育课程改革,让我们已清醒地认识到教育的技能发展,不仅需要教师自身提高专业水平,尤其需要在体育教学实践中,开展有效的实验与科学研究,要求我们要具有具体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必须转变我们的思想,改变我们的观念。新《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提出了一个口号,其实也就是《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提出的四个新理念:3.1.1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体育课程是所有学校课程中唯一与生命延续息息相关的课程,因此理应为促进学生健康,培养合格、健全的国民发挥重要的作用。因此无论哪个国家哪个民族,学校教育课程中都不可能缺少体育课程,这是因为体育课程在培养适应社会发展的人才方面所起到作用是其他课程不可替代的。例如我国香港特别行政区课程标准认为:“体育可帮助学生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并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习惯,以达到中国传统五育并重的教育宗旨。”新的课程标准强调要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明确体育与健康课程是以增进中小学生健康为主要目的的必修课程。它以促进学生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整体健康水平的提高为目标,融合与学生身心发展密切相关的体育与健康知识和方法,关注学生健康的意识和良好生活方式的形成。无论学生选择何种运动项目进行学习锻炼,都将增进学生健康贯穿于课程实施的全过程,以培养学生健康的意识和体魄,确保“健康第一”的思想落到实处。 3.1.2激发运动兴趣,培养学生终生体育的意识 兴趣是激发和保持学生行为的内部动力,也是影响学生学习的自觉性、主动性和积极性的重要因素。而运动兴趣对学生的体育学习又特别重要,因此只有学生对体育活动有兴趣,并使体育活动成为学生自己的内部需要,他们才会自觉参与到体育活动中去,因此,体育课程应将激发和保持学生的运动兴趣放在重要位置,学生有了运动的兴趣才会经常参与体育锻炼,才能养成坚持体育锻炼的习惯,才能树立终身体育的意识,也才会将体育活动作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3.1.3以学生发展为中心,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 新的体育课程强调以学生发展为中心,意味着在体育教学过程中要重视学生的感受和情感体验,重视以学生发展为中心但并不排斥体育教师在体育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和指导作用,体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仍需要进行示范和讲解,但并不是要过分强调教师自己的指导作用,也不要花费过多的时间进行示范和讲解,应该留有尽可能多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进行学习,让学生在体育活动中释放情绪和体验愉快,并获得更多的认识和理解。 3.1.4关注个体差异与不同需求,确保每一个学生受益 体育课程是为所有学生所设置的一门课程,体育教师的教学对象是全体学生,而不是少数有运动天赋的学生。因此,体育教学应该面向全体学生,使每一位学生都有可能受到同等的尊重和关注,都能体验到体育学习的乐趣,都能健康快乐的成长和进步。许多国家或地区,特别强调这一问题,例如美国加里福利州的课程标准强调:“教师要重视学生的种种差异,为所有学生规划学习进程,并有利于所有学生的发展,让所有学生在活动中得到乐趣。” 要以新的课程理念指导教学工作,我们必须明确体育与健康课程所关注的是学生如何通过身体活动去实现健康目标;实际上,体育与健康课程的健康教育强调的是在学好体育基本技能与发展身体过程中,促进学生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能力的提高。今后我国中小学的体育课程不仅要关注学生课堂的行为表现,更要重视学生在课外坚持锻炼身体的行为习惯的养成。 3.2 教案的改变 3.2.1教案的格式

2019版高中数学新课程标准测试题及答案

高中数学新课标测试题 一选择题: 1.高中数学课程在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的要求下面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B.形成锲而不舍的钻研精神和科学态度 C.开阔数学视野,体会数学的文化价值 D.只需崇尚科学的理性精神 2.《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在课程目标中提出的基本能力是( ) A.自主探究、数据处理、推理论证、熟练解题、空间想象 B.运算求解、数据处理、推理论证、空间想象、抽象概括 C.自主探究、推理论证、空间想象、合作交流、动手实践 D.运算求解、熟练解题、数学建模、空间想象、抽象概括 3.高中数学新课程习题设计需要( ) A.无需关注习题类型的多样性,只需关注习题功能的多样性 B.只需关注习题类型的多样性,无需关注习题功能的多样性 C.既要关注习题类型的多样性,也要关注习题功能的多样性 D.无需关注习题类型的多样性,也无需关注习题功能的多样性 4.下面关于高中数学课程结构的说法正确的是( ) A.高中数学课程中的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的各模块没有先后顺序的必要 B.高中数学课程包括4个系列的课程

C.高中数学课程的必修学分为16学分 D.高中数学课程可分为必修与选修两类 5.在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方法说法正确的是( ) A.让学生大量做题,挑战难题 B.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有兴趣、有挑战 C.让学生合作交流讨论、动手操作、有机会板演讲解 D.通过数学应用的教学使学生了解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和意义 6.要实现数学课程改革的目标,关键是依靠( ) A.学生 B.教师 C.社会 D.政府领导 7.在新课程中教师的教学行为将发生变化中正确的是( ) A.在对待自我上,新课程强调反思 B.在对待师生关系上,新课程强调权威、批评 C.在对待教学关系上,新课程强调教导、答疑 D.在对待与其他教育者的关系上,新课程强调独立自主精神 8.在新课程改革中,受新的理念指导,教师在课堂中的地位、角色发生了较大的变化,这种变化主要体现在多方面,下面说法中不正确的选项是( )

高中英语新课程标准(2017年版)笔记

2017年版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笔记 一、课程性质与基本理念 (一)课程性质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是高中阶段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展英语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基础文化课程。 英语属于印欧语系,是当今世界广泛使用的国际通用语,是国际交流与合作的重要沟通工具,是思想与文化的重要载体。 学习和使用英语对: 汲取人类优秀文明成果、 借鉴外国先进科学技术、 传播中华文化、 增进中国与其他国家的相互理解与交流 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作为一门学习及运用英语语言的课程,与义务教育阶段的课程相衔接,旨在为学生继续学习英语和终身发展打下良好基础。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强调对学生语言能力、文化意识、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的综合培养,具有工具性和人文性融合统一的特点。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应在义务教育的基础上,帮助学生进一步学习和运用英语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发展跨文化交流能力,为他们学 习其他学科积识、汲取世界文化精华、传播中华文化创造良好的务件,也为他们未来继续学习英语或选择就业提供更多机会。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同时还应帮助学生: 树立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和多元文化意识, 形成开放包容的态度, 发展健康的审美情趣和良好的鉴赏能力, 加深对祖国文化的理解, 增强爱国情怀,坚定文化自信, 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为学生未来参与知识创新和科技创新, 更好地适应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和社会信息化奠定基础。 (二)基本理念 1.发展学英语学科核心素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2.构建高中英语共同基础,满足学生个性发展需求 3.实践英语学习活动观,着力提高学生学用能力 4.完善英语课程评价体系,促进核心素养有效形成 5.重视现代信息技术应用,丰富英语课程学习资源 二,学科核心素养与课程目标 (一)学科核心素养 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科育人价值的集中体现,是学生通过学科学学习而逐步形成的正确价值观念、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英语学科核心素养包括语言能力、文化意识、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 1.语言能力 语言能力指在社会情境中,以听、说、读、看、写等方式理解和表达意义的能力,以及在学习和使用语言的过程中形成的语言意识和语感。英语语言能力构成英

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

《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要“提高数学交流的能力”。笔者结合自己的体会,谈谈如何加强数学交流,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一、数学交流对于提高数学素养的价值 从新的课程标准来看,数学交流主要包括数学思想方法的接受、数学思想的表达、数学思想载体的转换三个方面。数学交流可以全面提高人的数学素养。 1.数学交流可以培养沟通能力 现代社会需要较强的人际沟通能力和协调能力,充分运用数学语言的科学性、准确性和逻辑性,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利用数学语言进行交流的能力,有利于数学素养的形成和沟通能力的增强。 2.数学交流可以促进思维的发展 将自己的数学语言通过口头或书面表达出来,能促进学生思维,特别是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发展。 3.数学交流可以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和合作能力 善于合作是一个人立足社会、适应社会必不可少的重要素质,而数学交流是促进学生树立合作意识、锻炼合作能力、培养团队精神的极好途径。 二、改进教学方式,为学生提供交流的机会 数学课程改革的方向是:“为学生提供充分的活动素材和活动机会,使其学会在各种数学学习活动的过程中应用数学的观点、方法和知识去发现问题,做出猜测,进行推理与交流,理解并解决所面临的问题。”新教材中有很多可以用来培养数学

交流能力的实例,所以教师必须转变观念、创造性地利用新教材,改进传统教学方式,促进学生数学能力的提高和数学素养的发展。 1.创设数学交流的环境 努力营造数学交流的环境,让学生在充满情趣、疑问和宽松的学习环境中探索数学。学生在探索的过程中既有独立思考,又可以有合作交流。数学课堂应该成为学生展示自己的数学理念,理解他人数学观点的平台。在这个平台上,学生通过不断地交流,数学素养就会得到升华。 如:苏教版高中数学教科书《数学1》的第一章引言中有这样一段文字: 蓝蓝的天空中,一群鸟在欢快地飞翔; …… 可见新教材为学生的数学交流营造了诗一般的意境,如果在教学中忽视这些资源的存在,就会造成编著者理念的缺失。相反,如果恰当地利用这些素材,营造数学交流的氛围,让每位学生阐述自己对集合的理解,相互交流,不仅能够形成良好的课堂气氛,而且还能够促进学生的数学感悟,提高数学素养。 2.提供数学交流的材料和资源 深入挖掘教材中可以用于交流的材料,如每章节后面的阅读材料、书页边留白处的网站链接、习题中的探究拓展等。但仅靠课内的学习材料是远远不够的,教师应该列出课外阅读参考书目及相关资料源,以便学生收集整理,再与同伴交流。 3.帮助学生解决数学交流的障碍 帮助学生表达自己的数学思想,特别是帮助那些胆小的或是不善于交流的学生,使所有的学生都建立起能够学好数学的自信心。课堂上让他们能畅所欲言地讨论甚

最新新课程标准解读方案

《新课程标准》解读实施方案 为进一步加强学科建设,提高学校教师的数学学科实施能力,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提高学科教育教学质量水平,根据数学学科的解读要求,特制定此计划: 一、指导思想 在新课程理念的引领下,变传统的教材分析为具有科研意义的课标解读,探索一种高效的课标解读流程和一套评价考核课标解读工作的办法,形成各学段、各学科具体的教学标准,从而增强教师的新课程实施能力,提升课堂教学质量,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 二、建立领导小组 课标解读工作领导小组 组长 副组长 成员 三、具体要求 1、各学科小组认真学习《新课程标准》按照学校课标解读共组实施方案制定出各学科课标解读工作计划。并针对课标解读任务作出详细分工。 2、各学科要针对课标解读共组开展研讨,大力借鉴外校在课标解读工作方面的成熟经验。 3、各位教师要求人人参与,依托教材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为最终目的开展解读。对于工作不积极,承担任务不按时完成的不予评优表先。 4、各小组在开展课标解读工作方面的过程性资料要及时上交学校教导处。 四、解读流程 (1)课标解读的流程包括三个环节: 个体研读——同伴互助——实践反思。 (一)个体研读 在个体研读前,教研组内先进行内容标准的整体梳理,事先让每一位教师有一个宏观的视野。然后进行分工,可以按照教学内容的单元分配,根据教师个体的实际情况和自身需要有针对性地进行研读。 (二)同伴互助 在自主研读课标的基础上,我们要根据解读的内容在学科小组内相互交流,共同讨论。在这个过程中,经验比较丰富的老师,要多提供经验和策略建议,思维敏捷的年轻教师要多提出具有新意的办法和点子,这样相互配合,发挥各自的优势,力争做到让组内教师“带着 问题和思考来,带着收获经验和建议离开”。 (三)实践反思

全日制普通高中数学新课程标准

高中数学新课程标准 第一部分前言 数学是研究空间形式和数量关系的科学,是刻画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的科学语言和有效工具。数学科学是自然科学、技术科学等科学的基础,并在经济科学、社会科学、人文科学的发展中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数学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正在不断地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它与计算机技术的结合在许多方面直接为社会创造价值,推动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数学在形成人类理性思维和促进个人智力发展的过程中发挥着独特的、不可替代的作用。数学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数学素质是公民所必须具备的一种基本素质。 数学教育作为教育的组成部分,在发展和完善人的教育活动中、在形成人们认识世界的态度和思想方法方面、在推动社会进步和发展的进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在现代社会中,数学教育又是终身教育的重要方面,它是公民进一步深造的基础,是终身发展的需要。数学教育在学校教育中占有特殊的地位,它使学生掌握数学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使学生表达清晰、思考有条理,使学生具有实事求是的态度、锲而不舍的精神,使学生学会用数学的思考方式解决问题、认识世界。 一、课程性质 高中数学课程是义务教育后普通高级中学的一门主要课程,它包含了数学中最基本的内容,是培养公民素质的基础课程。 高中数学课程对于认识数学与自然界、数学与人类社会的关系,认识数学的科学价值、文化价值,提高提出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形成理性思维,发展智力和创新意识具有基础性的作用。 高中数学课程有助于学生认识数学的应用价值,增强应用意识,形成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 高中数学课程是学习高中物理、化学、技术等课程和进一步学习的基础。同时,它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形成科学的世界观、价值观奠定基础,对提高全民族素质具有重要意义。 二、课程的基本理念 1.构建共同基础,提供发展平台 高中教育属于基础教育。高中数学课程应具有基础性,它包括两方面的含义:第一,在义务教育阶段之后,为学生适应现代生活和未来发展提供更高水平的数学基础,使他们获得更高的数学素养;第二,为学生进一步学习提供必要的数学准备。高中数学课程由必修系列课程和选修系列课程组成,必修系列课程是为了满足所有学生的共同数学需求;选修系列课程是为了满足学生的不同数学需求,它仍然是学生发展所需要的基础性数学课程。 2.提供多样课程,适应个性选择 高中数学课程应具有多样性与选择性,使不同的学生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高中数学课程应为学生提供选择和发展的空间,为学生提供多层次、多种类的选择,以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对未来人生规划的思考。学生可以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自主选择,必要时还可以进行适当地转换、调整。同时,高中数学课程也应给学校和教师留有一定的选择空间,他们可以根据学生的基本需求和自身的条件,制定课程发展计划,不断地丰富和完善供学生选择的课程。 3.倡导积极主动、勇于探索的学习方式 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不应只限于接受、记忆、模仿和练习,高中数学课程还应倡导自主探索、动手实践、合作交流、阅读自学等学习数学的方式。这些方式有助于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使学生的学习过程成为在教

(完整word版)2017版高中数学课程标准

《高中数学课程标准(2017版)》 河北孟村回民中学张万山 59号普通?中数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在实验版的基础上作了修订,总体是继承, 删减了?些内容,调整了内容的顺序,注重了数学知识内部的逻辑性,使得整体内容更趋合理。 ?、课程结构 ?中数学课程分为必修课程、选择性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中数学课程内容突出函数、?何与代数、概率与统计、数学建模活动与教学探究活动四条主线,它们贯穿必修、选择性必修和选修课程,数学?化融?课程内容。1、必修课程为学?发展提供共同基础,是?中毕业的数学学业?平考试的内容要求,也是?考的要求。如果学?以?中毕业为?标,可以只学习必修课程,参加?中毕业的数学学业?平考试。2、选择性必修课程是供学?选择的课程,也是?考的内容要求。如果学?计划通过参加?考进??等学校学习,必须学习必修课程和选择性必修课程,参加数学?考。3、选修课程为学?确定发展?向提供引导,为学?展示数学才能提供平台,为学?发展数学兴趣提供选择,为?学?主招?提供参考。如果学?在上述选择的基础上,还希望多学习?些数学课程,可以在选择性必修课程或选修课程中,根据?身未来发展的需求进?选择。 ?、课程内容 (?)必修和选修内容的调整常?逻辑?语、复数由原来的选修内容调整为现在的必修内容;数列、变量的相关性、直线线与?程、圆与?程由原来的必修内容调整为现在的必选修内容; (?)内容的删减与增加删去了必修三算法初步、选修2-2 推理与证明以及框图(?科)这三章内容,删去了简单的线性规划问题、三视图;“解三?形”由原来单独的?章内容合并到“平?向量”这?章?了。必修和必选修均增加了数学 建模与数学探究活动。 (三)具体各章节内容的细微变化 1、必修课程 主题?预备知识 预备知识包括了四个单元的内容:集合,常?逻辑?语,相等关系与不等关系,从函数的观点看?元?次?程和?元?次不等式。这四单元内容常?逻辑?语

新课程标准解读方案

新课程标准解读方案Newly compiled on November 23, 2020

《新课程标准》解读实施方案 为进一步加强学科建设,提高学校教师的数学学科实施能力,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提高学科教育教学质量水平,根据数学学科的解读要求,特制定此计划: 一、指导思想 在新课程理念的引领下,变传统的教材分析为具有科研意义的课标解读,探索一种高效的课标解读流程和一套评价考核课标解读工作的办法,形成各学段、各学科具体的教学标准,从而增强教师的新课程实施能力,提升课堂教学质量,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 二、建立领导小组 课标解读工作领导小组 组长 副组长 成员 三、具体要求 1、各学科小组认真学习《新课程标准》按照学校课标解读共组实施方案制定出各学科课标解读工作计划。并针对课标解读任务作出详细分工。 2、各学科要针对课标解读共组开展研讨,大力借鉴外校在课标解读工作方面的成熟经验。

3、各位教师要求人人参与,依托教材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为最终目的开展解读。对于工作不积极,承担任务不按时完成的不予评优表先。 4、各小组在开展课标解读工作方面的过程性资料要及时上交学校教导处。 四、解读流程 (1)课标解读的流程包括三个环节: 个体研读——同伴互助——实践反思。 (一)个体研读 在个体研读前,教研组内先进行内容标准的整体梳理,事先让每一位教师有一个宏观的视野。然后进行分工,可以按照教学内容的单元分配,根据教师个体的实际情况和自身需要有针对性地进行研读。 (二)同伴互助 在自主研读课标的基础上,我们要根据解读的内容在学科小组内相互交流,共同讨论。在这个过程中,经验比较丰富的老师,要多提供经验和策略建议,思维敏捷的年轻教师要多提出具有新意的办法和点子,这样相互配合,发挥各自的优势,力争做到让组内教师“带着 问题和思考来,带着收获经验和建议离开”。 (三)实践反思

高中数学《新课程标准》考试试题及答案(一)

高中数学《新课程标准》考试试题及答案(一) 一、选择题(共10题) 1.高中数学课程在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的要求下面说法不正确的是(D ) A.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B.形成锲而不舍的钻研精神和科学态度 C.开阔数学视野,体会数学的文化价值 D.只需崇尚科学的理性精神 2.《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在课程目标中提出的基本能力是(B ) A.自主探究、数据处理、推理论证、熟练解题、空间想象 B.运算求解、数据处理、推理论证、空间想象、抽象概括 C.自主探究、推理论证、空间想象、合作交流、动手实践 D.运算求解、熟练解题、数学建模、空间想象、抽象概括 3.高中数学新课程习题设计需要( C) A.无需关注习题类型的多样性,只需关注习题功能的多样性 B.只需关注习题类型的多样性,无需关注习题功能的多样性 C.既要关注习题类型的多样性,也要关注习题功能的多样性 D.无需关注习题类型的多样性,也无需关注习题功能的多样性 4.下面关于高中数学课程结构的说法正确的是( D) A.高中数学课程中的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的各模块没有先后顺序的必要 B.高中数学课程包括4个系列的课程 C.高中数学课程的必修学分为16学分 D.高中数学课程可分为必修与选修两类 5.在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方法说法正确的是(B ) A.让学生大量做题,挑战难题 B.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有兴趣、有挑战 C.让学生合作交流讨论、动手操作、有机会板演讲解 D.通过数学应用的教学使学生了解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和意义 6.要实现数学课程改革的目标,关键是依靠( A) A.学生 B.教师 C.社会 D.政府领导 7.在新课程中教师的教学行为将发生变化中正确的是( A)

(完整word版)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doc

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 第一部分前言 数学是研究空间形式和数量关系的科学,是刻画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的科学语言和有效工具。数学科学是自然科学、技术科学等科学的基础,并在经济科学、社会科学、人文科学的发展中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数学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正在不断地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它与计算机技术的结合在许多方面直接为社会创造价值,推动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数学在形成人类理性思维和促进个人智力发展的过程中发挥着独特的、不可替代的作用。数学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数学素质是公民所必须具备的一种基本素质。 数学教育作为教育的组成部分,在发展和完善人的教育活动中、在形成人们认识世界的态度和思想方法方面、在推动社会进步和发展的进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在现代社会中,数学教育又是终身教育的重要方面,它是公民进一步深造的基础,是终身发展的需要。数学教育在学校教育中占有特殊的地位,它使学生掌握数学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使学生表达清晰、思考有条理,使学生具有实事求是的态度、锲而不舍的精神,使学生学会用数学的思考方式解决问题、认识世界。 一、课程性质 高中数学课程是义务教育后普通高级中学的一门主要课程,它包含了数学中最基本的内容,是培养公民素质的基础课程。 高中数学课程对于认识数学与自然界、数学与人类社会的关系,认识数学的科学价值、文化价值,提高提出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形成理性思维,发展智力和创新意识具有基础性的作用。 高中数学课程有助于学生认识数学的应用价值,增强应用意识,形成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 高中数学课程是学习高中物理、化学、技术等课程和进一步学习的基础。同时,它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形成科学的世界观、价值观奠定基础,对提高全民族素质具有重要意义。 二、课程的基本理念 1. 构建共同基础,提供发展平台 高中教育属于基础教育。高中数学课程应具有基础性,它包括两方面的含义:第一,在义务教育阶段之后,为学生适应现代生活和未来发展提供更高水平的数学基础,使他们获得更高的数学素养;第二,为学生进一步学习提供必要的数学准备。高中数学课程由必修系列课程和选修系列课程组成,必修系列课程是为了满足所有学生的共同数学需求;选修系列课程是为了满足学生的不同数学需求,它仍然是学生发展所需要的基础性数学课程。 2. 提供多样课程,适应个性选择 高中数学课程应具有多样性与选择性,使不同的学生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高中数学课程应为学生提供选择和发展的空间,为学生提供多层次、多种类的选择,以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对未来人生规划的思考。学生可以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自主选择,必要时还可以进行适当地转换、调整。同时,高中数学课程也应给学校和教师留有一定的选择空间,他们可以根据学生的基本需求和自身的条件,制定课程发展计划,不断地丰富和完善供学生选择的课程。

2019-2020年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教案人教版

2019-2020年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教案人教版 (一)指导思想 普通高中教育是面向大众的、与九年义务教育相衔接的基础教育。社会的发展对我国高 中教育提出了新的任务和要求。必须顺应时代的需要,调整课程目标和学习内容,变革学习方式和评价方式,构建具有时代性、基础性和选择性的高中语文课程。高中语文课程要充分 发挥其促进学生发展的独特功能,使全体高中学生获得应该具备的语文素养,并为学生的不同发展倾向提供更大的学习空间。 高中语文课程的建设,应以马克思主义和教育科学理论为指导,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改 革的基础上继续推进。高中语文课程要为造就时代所需要的多方面人才,增强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发挥应有的作用。 (二)课程性质 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高中语文课程应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使学生具有较强的语文应用能力和一定的 审美能力、探究能力,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为终身学习和有个性的发 展奠定基础。 (三)课程的基本理念 高中语文课程继续坚持《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提出的基本理念, 根据新时期高中语文教育的任务和学生的需求,从“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出发设计课程目标,努力改革课程的内容、结构和实施机制。 1.充分发挥语文课程的育人功能,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及整体素质。 高中语文课程应帮助学生获得较为全面的语文素养,在继续发展和不断提高的过程中有 效地发挥作用,以适应未来学习、生活和工作的需要。 高中语文课程必须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使学生受到优秀文化的 熏陶,塑造热爱祖国和中华文明、献身人类进步事业的精神品格,形成健康美好的情感和奋 发向上的人生态度;应增进课程内容与社会发展、科技进步和学生成长的联系,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实践活动,学习认识自然、认识社会、认识自我、规划人生,实现本课程在促进人的 全面发展方面的价值追求。 2.注重语文应用、审美与探究能力的培养,促进学生均衡而有个性地发展。 高中语文课程,应注重应用,加强与社会发展、科技进步的联系,加强与其他课程的沟通,更新内容,以适应现实生活和学生自我发展的需要。要使学生掌握语言交际的规范和基 本能力,并通过语文应用养成认真负责、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审美教育有助于促进人的知情意全面发展。文学艺术的鉴赏和创作是重要的审美活动, 科学技术的创造发明以及社会生活的许多方面也都贯串着审美追求。未来社会更需要美,崇尚对美的发现、追求和创造。语文具有重要的审美教育功能,高中语文课程应关注学生情感 的发展,让学生受到美的熏陶,培养自觉的审美意识和高尚的审美情趣,培养审美感知和审美创造的能力。 未来社会要求人们思想敏锐,富有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对自然、社会和人生具有更深刻 的思考和认识。高中学生身心发展渐趋成熟,已具有一定的阅读表达能力和知识积累,发展他们的探究能力应成为高中语文课程的重要任务。应在继续提高学生观察、感受、分析、判断能力的同时,重点关注学生思考问题的深度和广度,使学生增强探究意识和兴趣,学习探究的方法,使语文学习的过程成为积极主动探索未知领域的过程。 3.遵循共同基础与多样选择相统一的原则,构建开放、有序的语文课程。

新课程标准解读方案

新课程标准解读方案 TTA standardization office【TTA 5AB- TTAK 08- TTA 2C】

《新课程标准》解读实施方案 为进一步加强学科建设,提高学校教师的数学学科实施能力,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提高学科教育教学质量水平,根据数学学科的解读要求,特制定此计划: 一、指导思想 在新课程理念的引领下,变传统的教材分析为具有科研意义的课标解读,探索一种高效的课标解读流程和一套评价考核课标解读工作的办法,形成各学段、各学科具体的教学标准,从而增强教师的新课程实施能力,提升课堂教学质量,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 二、建立领导小组 课标解读工作领导小组 组长 副组长 成员 三、具体要求 1、各学科小组认真学习《新课程标准》按照学校课标解读共组实施方案制定出各学科课标解读工作计划。并针对课标解读任务作出详细分工。

2、各学科要针对课标解读共组开展研讨,大力借鉴外校在课标解读工作方面的成熟经验。 3、各位教师要求人人参与,依托教材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为最终目的开展解读。对于工作不积极,承担任务不按时完成的不予评优表先。 4、各小组在开展课标解读工作方面的过程性资料要及时上交学校教导处。 四、解读流程 (1)课标解读的流程包括三个环节: 个体研读——同伴互助——实践反思。 (一)个体研读 在个体研读前,教研组内先进行内容标准的整体梳理,事先让每一位教师有一个宏观的视野。然后进行分工,可以按照教学内容的单元分配,根据教师个体的实际情况和自身需要有针对性地进行研读。 (二)同伴互助 在自主研读课标的基础上,我们要根据解读的内容在学科小组内相互交流,共同讨论。在这个过程中,经验比较丰富的老师,要多提供经验和策略建议,思维敏捷的年轻教师要多提出具有新意的办法和点子,这样相互配合,发挥各自的优势,力争做到让组内教师“带着

《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

《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 [摘要]自教育部颁布《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以来,新课程标准以新的结构、新的内容、新的形式、新的体系,给数学教师带来全新的教育思考,这也将改革现有教育模式的一些弊端。面对新课程的挑战,结合课堂教学实际,本文对新课程标准执行后课程结构上的变化及教学方法进行分析,并结合实际情况阐述了作者的工作体会。 [关键词]高中数学新课程标准课程结构教学方法 一、课程结构的变化 1.课程结构的设置 课程具有多样性和选择性,是国际课程发展的潮流。《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数学教学大纲》(以下简称大纲)是通过选修课程和活动课程的实施来体现这一要求的,《大纲》的课程结构是必修课和限定选修课、任意选修一种的课程模式,高中按“二一分段、高三分流”的办法安排,即高中一年级、二年级设必修课,学完必修课进行会考,高三分流,学完理科和文科数学后参加相应的高考。 《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以下简称为《标准》)改革课程结构,通过模块式的课程结构,扩大选择和发展空间,为不同基础、不同需要的学生提供多层次、多种类的选择。在《标准》中,高中课程由必修、选修1、选修2、选修3、选修4等5个课程系列构成。 在选修系列中,学生可以选择不同的课程组合,课程的组合具有一定的灵活性,不同的组合可以相互转换。学生做出选择之后,可以根据自己的意愿和条件向学校申请调整,经过测试获得相应的学分即

可转换。这样的课程设置,为学生在课程内容、方向、层次上进行更多的选择赋予了实实在在的意义,有利于实现学生的个性发展。 2.课程时数 为提供更多选择空间,《标准》主要通过调整必修课时,在课程时数上给予了必要的保障,《标准》必修课总课时数从《大纲》上的280课时减少到180课时,而其余的课时转移到选修课程,即适当地限制体现对学生共性发展要求的必修课时,加大体现对学生个性发展要求的选修课时,这就使学生在高中三年学习期间可自主选择选修课的课时数大大增加,既统一,又灵活,增强教学的弹性,无疑使扩大选择性更可能落实到实处。 二、新课程标准中体现的教学方法 1.重视过程,引导学生参与 《标准》指出: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不应只限于教师、教育、模仿和练习。高中数学课程还应倡导自主探索、动手设计、合作交流、阅读自学等学习数学的方式;鼓励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养成独立思考、积极探索的习惯,让学生体验数学发现和创造的历程,发现他们的创新意识。教师应重视对学生参与意识的培养,力求在课堂中形成一种“研究问题”的气氛。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倡导学生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 在数学概念与理论的教学中,引导学生亲历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即数学模式的建构过程,以培养学生的原创性思维。让学生通过探索、反思,修改、完善,经历曲折和反复,给学生创造一个实用、

2017普通高中历史新课程标准word版

普通高中历史新课程标准 (一)学科核心素养 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科育人价值的概括性、专业化表述,是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 值观的整合与提炼,是学生在学完本课程之后所形成的、在解决真实情境中的问题时所表现出来的必备 品格和关键能力。 历史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生在学习历史过程中逐步形成的具有历史学科特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 是历史知识、能力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的综合表现,包括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史料实证、 历史解释、家国情怀五个方面。唯物史观是学习和探究历史的核心理论和指导思想;时空观念是了解和理解历史的基础,是认识历史所必备的重要观念;史料实证是学习历史和认识历史所特有的思维品质,是理 解和解释历史的关键能力与方法;历史解释是在形成历史理解和认识的基础上叙述历史的能力,是检验学 生的历史观和历史知识、能力、方法等方面发展水平的主要指标;家国情怀是学习历史和认识历史在思想、 观念、情感、态度等方面的重要体现,是实现历史教育育人功能的重要标志。 1.唯物史观 唯物史现是揭示人类社会历史客观基础及发展规律的科学历史观和方法论。人类对历史的认识是由 表及里、逐渐深化的,要透过历史的纷杂表象认识历史的本质,科学的历史观和方法论是非常重要的。 唯物史观使历史学成为一门科学,只有运用唯物史观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才能对历史有全面、客观的 认识。 2.时空观念 时空观念是在特定的时间联系和空间联系中对事物进行观察、分析的意识和思维方式。任何历史事 物都是在特定的、具体的时间和空间条件下发生的,只有在特定的时空框架当中,才可能对史事有准确 的理解。 3.史料实证 史料实证是指对获取的史料进行辨析,并运用可信的史料努力重现历史真实的态度与方法。 历史过程是不可逆的,认识历史只能通过现存的史料。要形成对历史的正确、客观的认识,必须重 视史料的搜集、整理和辨析,去伪存真,去粗取精,这是历史学的重要方法。 4.历史解释 历史解释是指以史料为依据,以历史理解为基础,对历史事物进行理性分析和客观评判的态度、能 力与方法。 所有历史叙述在本质上都是对历史的解释,区别只是在于解释的正误、深浅。人们通过多种不同的 方式描述和解释过去,通过对史料的搜集、整理和辨析,辩证、客观地理解历史事物,不仅要将其描述 出来,还要揭示其表象背后的深层因果关系。通过对历史的解释,不断接近历史真实。 5.家国情怀 家国情环是学习和探究历史应具有的社会责任与人文追求。学习和探究历史应具有价值关怀,要充 满人文情怀并关注现实问题,以服务于国家强盛、民族自强和人类社会的进步为使命。 (二)课程目标 1.了解唯物史观的基本观点和方法,理解唯物史观是科学的历史观;能够正确认识人类历史发展的总趋势;能够将唯物史观运用于历史的学习与探究中,并将唯物史观作为认识和解决现实问题的指导思想。 2.知道特定的史事是与特定的时间和空间相联系的;能够知道划分历史时间与空间的多种方式,并能 够运用这些方式叙述过去;能够按照时间顺序和空间要素,建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现象之间的相 互关联;能够在不同的时空框架下理解历史上的变化与延续、统一与多样、局部与整体,并据此对史事作 出合理解释。在认识现实社会时,能够将认识的对象置于具体的时空条件下进行考察。

新课程标准解读.pdf

新课程标准解读 新课程标准(简称“新课标”)是国家课程的基本纲领性文件,是国家对基础教育课程的基本规范和质量要求。新一轮课程改革将我国沿用已久的教学大纲改为课程标准,反映了课程改革所倡导的基本理念。 课程标准是国家课程的基本纲领性文件,是国家对基础教育课程的基本规范和质量要求,是教材编写、教学、评估和考试命题的依据,是国家管理和评价课程的基础。它体现国家对不同阶段的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基本要求,规定各门课程的性质、目标、内容框架,提出教学和评价建议。 为了实现新课程的培养目标,同时针对现行的基础教育课程教材中存在的弊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以下简称《纲要》)提出了本次课程改革的六项具体目标。这些目标构成了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总体框架,体现了课程改革是一项复杂而细致的系统工程。 一、实现课程功能的转变 二、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 三、密切课程内容与生活和时代的联系 四、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 五、建立与素质教育理念相一致的评价与考试制度 六、实行三级课程管理制度 《关于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决定》明确指出,实施素质教育,必须端正教育思想,转变教育观念。如果我们全体教育工作者不能做到这一点,课程改革就难以取得预期的效果,素质教育就会流于形式。同以往相比,这次课程改革在如何看待学生、学习、知识、发展、课程等方面,都有着重大的转变。

这次课程改革对于学生的看法坚持了以下三个要点。 第一,统一性、规范性。第二,主动性第三,学生具有“未完成性”。 课程内容调整。整体设置九年一贯的义务教育课程。小学阶段以综合课程为主。小学低年级开设品德与生活、语文、数学、体育、艺术(或音乐、美术)等课程;小学中高年级开设品德与社会、语文、数学、科学、外语、综合实践活动、体育、艺术(或音乐、美术)等课程。 分科优势 第一,在课程目标上,强调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以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的整合,据弃了以往分科课程片面强调知识与技能的倾向,从而使分科课程的目标也实现了由知识本位向学生发展本位的转向。这是课程目标和教育价值观的重大改变。 第二,在课程内容的选择和组织上,注重体现基础性、时代性、实用性和综合性。各学科都力求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最基础的知识和最基本的技能作为课程主干内容;各学科在保留传统课程内容中仍有价值的基础知识的同时,特别强调从当代科学的最新成果中吸取新的基础知识,增加新的具有时代性的内容,体现时代特色,剔除陈旧过时的知识;各学科都注重与社会生活的联系。努力面向生活实际并服务于生活实际,从而使课程内容与社会生活实践形成互动的关系;各学科都力求与相关学科相互融合,使课程内容跨越学科之间的鸿沟,最大限度地体现知识的“整体”面貌。 总之,新分科课程内容呈现出崭新的面貌,从而与课程内容存在繁、难、偏、旧和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传统分科课程有显著区别。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