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一氧化碳与甲烷

一氧化碳与甲烷

一氧化碳与甲烷
一氧化碳与甲烷

16 一氧化碳与甲烷

2.一氧化碳的用途

①作气体燃料;②冶炼金属:在冶金工业常用来作还原剂还原CuO 、ZnO 、23Fe O 、

34Fe O 等金属氧化物。

3.CO 的性质和前面学习过的2H 的性质很相似:都难溶于水;通常状况下都为无色、无味气体。从化学性质上看,都有可燃性和还原性,不同的是燃烧时火焰的颜色不同,氢气为淡蓝色火焰,一氧化碳为蓝色火焰,燃烧后的产物不同;另外氢气无毒,而一氧化碳有毒。

4.产生CO 的两种方式

①氧气量不足,碳燃烧不充分:222C O CO +点燃 ②2CO 遇到炽热的碳

22CO C CO +高温

5.有机化合物:含碳元素的化合物叫做有机化合物,简称有机物。

无机化合物:不含碳元素的化合物叫做无机化合物,简称无机物。注意:2CO 、CO 、

3CaCO 等少数化合物虽然也含有碳元素但由于它们的组成和性质跟无机物很相似,因而把

它们归入无机物这一类。

有机物的特点:难溶于水,熔点低,受热易分解,易燃烧不易导电等。 6.最简单的有机物——甲烷的有关性质

(1)物理性质:无色、无味,比空气轻,难溶于水。

(2)化学性质:可燃性422222CH O CO H O ++点燃(蓝色火焰)与甲烷类似的有机物有22C H (乙炔)、38C H 等燃烧的通式为222(/4)2x y C H x y O xCO y H O +++点燃 因为甲烷与一氧化碳、氢气等都是可燃性气体,点燃甲烷和氧气或空气的混合气体可能发生爆炸,所以在点燃前必须先检验其纯度。

甲烷的用途: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甲烷通常也称作沼气,其主要用途是作用燃料,是重要的能源之一。

甲烷的结构:从结构上看,甲烷是典型的共价化合物,碳原子与四个氢原子共用了4对共用电子对,由于碳原子得电子的能力强于氢原子,故共用电子对偏向碳原子,偏离氢原子,所以碳显-4价,氢显+1价。

例1 如何检验一种气体是一氧化碳?

解题思路 方法一:点燃待检气体,先用干燥小烧杯罩在火焰上方,无水珠,再用内壁涂有澄清石灰水的小烧杯罩在火焰上方,若出现白色浑浊物则气体为CO 。(利用此方法也可检验2H )

方法二:将待检气体通过灼热氧化铜,若出现红色物质,且生成的气体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则气体为一氧化碳。

例2 如何检验一种气体为甲烷?

解题思路 根据甲烷的燃烧产物可以对其进行检验。其操作过程为:将冷而干的小烧杯罩在火焰的上方,烧杯内壁有水珠生成,再往小烧杯内注入少量澄清石灰水,石灰水变浑浊,即可与其它可燃性气体如2H 、CO 加以区分。注意不能通过观察火焰的颜色来确定是否为甲烷。

例3 写出除去下列物质中所含杂质的化学方程式

解题思路 用化学方法除杂质,加入的除杂试剂一方面能与杂质反应,另一方面所加试剂不能与所要保留的物质反应,并不能带入新杂质。如铜中含氧化铜,要除去氧化铜,能与氧化铜反应的物质有多种,氢气和一氧化碳就比较合适,而像碳粉就不合适,因为碳粉多了会引入新杂质,碳粉少了,氧化铜则除不完全。当然还可以加入过量的稀盐酸或稀硫酸,因为铜不与稀盐酸和稀硫酸反应。

例4 氯气和氧气一样,都是活泼的非金属单质。在一定条件下甲烷和充足的氯气反应,推测其产物是( )

(A )4CCl 和2H (B )4CCl 和HCl (C )3CH Cl 和HCl (D )C 和HCl 解题思路 解此题时应注意是充足的氯气,氢气与氯气反应可生成氯化氢,氯元素和

碳元素可以形共价化合物4CCl ,我们可以把氯气与甲烷反应看成:一个氯分子分成两个氯原子,其中一个去替代了一个氢原子,一个与被替代下来的氢原子结合为HCl ,这一过程能否进行彻底,取决于氯气量的多少,由于本题已经强调,氯气是足量的,故不会停留在3CH Cl 、22CH Cl 、3CHCl 等阶段。

(B )

练 习

1.吸烟有害健康,在公共场所吸烟,会使周围的人被动吸“二手烟”。“二手烟”中含有一种能与人体血液中血红蛋白结合的有毒气体,该气体是( )

(A )2N (B )2O (C )2CO (D )CO 2.从环境保护的角度考虑,下列燃料中最理想的是( )

(A )氢气 (B )天然气 (C )酒精 (D )汽油 3.来自海洋深处的可燃冰的主要成分是( )

(A )4CH (B )2H (C )CO (D )2CO 4.鉴别一氧化碳、甲烷、氢气三种无色气体,可根据它们的( ) (A )可燃性 (B )溶解性

(C )颜色和气味 (D )燃烧后产物的性质

5.下列气体既能用排水法又能用排空法收集的是( )

(A )2H 和CO (B )CO 和2CO (C )CO 和2O (D )2H 和4CH 6.在化学反应CuO+X Cu+2CO 中X 一定是( )

(A )单质 (B )化合物 (C )还原剂 (D )氧化剂 7.在煤矿的矿井里,为了防止发生爆炸事故,常采用的安全措施是( ) (A )进矿井前先点火检查有无甲烷 (B )通风并严禁烟火 (C )准备灭火器 (D )戴呼吸面罩

8.天然气、液化石油气燃烧的化学方程式分别为422222CH O CO H O +=+;

38222534C H O CO H O +=+。现有一套以天然气为燃料的灶具,要改为以液化石油汽为燃

料的灶具,应该采取的措施是( ) (A )燃料气和空气的进入量都减小 (B )燃料气和空气的进入量都增大

(C )减少燃料气进入量或增大空气进入量 (D )增大燃料气进入量或减小空气进入量

9.现有A 、B 、C 、D 四种物质,已知A 、B 为黑色粉末,C 、D 为无色气体;A 、B 在高温下作用能产生D ;A 、C 在加热条件下作用能产生D ;B 、D 在加热条件下能产生C ;B 、C 都具有可燃性,具它们燃烧的产物均为D 。(推断题解题决窍:抓住典型物质的颜色、气温或典型反应作为突破口。) (1)写出四种物质的名称:A ;B ;C ;D 。

(2)写出下面有关的化学方程式:①A 与B ②A 与C ③B 与D ④B 燃烧。

10.用氢气、一氧化碳、碳三种物质分别还原氧化铜时。

①可观察到相同的实验现象是 ;

②用 、 物质分别还原氧化铜时,产生的气体都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③用 、 物质分别还原氧化铜时操作方法基本相同;

④用 、 物质分别还原氧化铜时,试管口都应略向下倾斜。

11.有一气体,可能是CO 、2CO 、2H 、HCl 气体的混合物,依次:①通入澄清石灰水时,无沉淀生成;②能过灼热的氧化铜,黑色粉末变成红色物质但无水珠;③将通出的剩余气体再通入澄清石灰水时,则有白色沉淀生成。假设上述各步中的气体均完全反应。试推断:混合气体中一定含有 ,一定不含有 ,可能含有 。

12.煤气、天然气、液化石油气都是气体燃料。其中 属于有机物,煤气的主要成分是 ,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 , 可以用钢瓶盛装, 必须铺设管道输送。

13.2005年5月19日。承德暖尔河再次发生瓦斯爆炸特大事故。瓦斯已成为导致我国煤矿特大恶性事故的“头号杀手”。 (1)瓦斯存在于煤层及周围岩层中,是井下有害气体的总称。瓦斯属于 (选填“纯净物”或“混化物”)。瓦斯的主要成分是甲烷,瓦斯爆炸会产生高温、高压和冲击波,并放出有毒气体。产生有毒气体的化学方程式可能是 。 (2)当发生瓦斯爆炸时,下列自救措施不当的是 (填序号)。 (A )站在原地不动

(B )背对爆炸地点迅速卧倒

(C )若眼前有水,应俯卧或侧卧于水中,并用湿毛巾捂住口鼻 (D )选择合适通道迅速逃生 (3)瓦斯爆炸有三个必需条件——瓦斯浓度达到爆炸限度 、和足够的 ,对任何一个条件的有效控制都可避免瓦斯爆炸。据此,我国安全监管部门提出了“先抽后采、监测监控、以风定产”三项措施。请对其中的任意一项措施进行解释: 。

14.为了确定三种可燃气体:4CH 、2H 、CO (简称试验气),分别

将它们在氧气中燃烧,把燃烧后生成的气体依次通过如图所求示的A 和B 两个洗气瓶。回答下列问题:

(1)装置A 中所装的液体是 ,装置B 中所装的液体是 ;

(2)若装置A 的质量增加,B 的质量不变,则试验气是 ,燃烧的化学反应方程式是 ;

(3)若装置A 的质量不变,B 的质量增加,则试验气是 ,B 瓶中所发生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4)若装置A 和B 的质量都增加,则试验气是 ;若B 的质量增加mg ,则A 的质量增加 。

15.微观模拟:下图中的“○”和“●”分别表示不同质子数的原子:

(1)选出符合左图变化的微观模拟示意图: (填“A ”或“B ”)

(2)请从微观粒子的角度阐述你的判断依据: 。

16.现有A 、B 两个塑料软瓶,A 瓶内装有CO 和2O 的混合气体,B 瓶内装有2CO 气体。某同学从野外捉来了两只活蝗虫,分别放入两个塑料软瓶中,拧紧瓶盖。结果,两只蝗虫很快都死了。请根据下面所给选项回答,造成蝗虫死亡的主要原因是(填序号): A 瓶 , B 瓶 。

①没有食物 ②气体不能供给呼吸 ③气体有毒 ④活动空间太小

1. D 2. A 3. A 4. D 5. D 6. C 7. B 8. C

9. A 为氧化铜、B 为碳、C 为一氧化碳、D 二氧化碳;反应式略 10. (1)黑色固体变为亮红色 (2)CO 和C (3)2H 和CO (4)2H 和C 11.

提醒:若有HCl 存在,能与石灰水反应,这样即使有2CO 也看不到石灰水变浑浊。

一定有CO ,一定无2H ,可能有HCl 或HCl 和2CO 。 12. 天然气,CO ,4CH ,液化石油气,煤气和天然气。

13.

(1)混合物4222324CH O CO H O ++点燃 (2)A

(3)立即切断通往事故地点的一切电源、恢复通风、扑灭明火等中的两条。 (4)火源、氧气“先抽后采”旨在降低井下瓦斯浓度,“监测监控”是指建立和完

善监测监控手段,做到防患于未然。“以风定产”是指有多大的通风能力就维持多大的产量规模,防止井下瓦斯积聚。

14.(1)浓硫酸、氢氧化钠溶液 (2)2H (3)CO (4)4CH 、

9

11

mg 15.(1)B (2)在化学反应后,有新分子生成,或在化学反应里,分子分成原子,原子又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

16.气体有毒(或③) 气体不能供给呼吸(或②)

二氧化碳甲烷化(2008年江苏卷)

(2008年江苏卷)18.(10分)“温室效应”是全球关注的环境问题之一。CO 2是目前大气 中含量最高的一种温室气体。因此,控制和治理CO 2是解决温室效应的有效途径。 ⑴下列措施中,有利于降低大气中CO 2浓度的有: 。(填字母) a .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 b .植树造林,增大植被面积 c .采用节能技术 d .利用太阳能、风能 ⑵将CO 2转化成有机物可有效实现碳循环。CO 2转化成有机物的例子很多,如: a .6CO 2 + 6H 2O 光合作用 C 6H 12O 6 +6O 2 b .CO 2 + 3H 2 催化剂△CH 3OH +H 2O c .CO 2 + CH 4 催化剂△ CH 3COOH d .2CO 2 + 6H 2 催化剂△ CH 2==CH 2 + 4H 2O 以上反应中,最节能的是 ,原子利用率最高的是 。 ⑶文献报道某课题组利用CO 2催化氢化制甲烷的研究过程如下: 反应结束后,气体中检测到CH 4和H 2,滤液中检测到HCOOH ,固体中检测到镍粉和Fe 3O 4。CH 4、HCOOH 、H 2的产量和镍粉用量的关系如下图所示(仅改变镍粉用量,其他条件不变):研究人员根据实验结果得出结论: HCOOH 是CO 2转化为CH 4的中间体, 即:CO 2 Ⅰ HCOOH Ⅱ CH 4 ①写出产生H 2的反应方程式 。 ②由图可知,镍粉是 。(填字母) a .反应Ⅰ的催化剂 b .反应Ⅱ的催化剂 c .反应Ⅰ、Ⅱ的催化剂 d .不是催化剂 ③当镍粉用量从1mmol 增加到10mmol ,反应速率的变化情况是 。(填字母) a .反应Ⅰ的速率增加,反应Ⅱ的速率不变 b .反应Ⅰ的速率不变,反应Ⅱ的速率增加 c .反应ⅠⅡ的速率均不变 d .反应ⅠⅡ的速率均增加,且反应Ⅰ的速率增加得快 e .反应ⅠⅡ的速率均增加,且反应Ⅱ的速率增加得快 f .反应Ⅰ的速率减小,反应Ⅱ的速率增加 18.⑴abcd ⑵a c ⑶①3Fe +4H 2O 300℃ Fe 3O 4+2H 2 ②c ③e

2021新版一氧化碳中毒急救措施和应急预案

( 安全常识 )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精品文档 / Word文档 / 文字可改 2021新版一氧化碳中毒急救措 施和应急预案 Safety accidents can cause us great harm. Learn safety knowledge and stay away from safety accidents.

2021新版一氧化碳中毒急救措施和应急预 案 气化炉项目现场人员煤气中毒急救措施安全用品:氧气瓶、担架、呼吸面罩、大功率风机、葡萄糖、棉被。指挥人员:。 施救人员:项目负责人指定。 值班人员:项目负责人指定。 辅助人员:除以上人员外的其余所有人员。 1.首先将中毒者搬到安全通道,面向新鲜空气流过来的方向。 2.项目负责人组织整个抢救过程并给每个救援人员进行详细分工。 2.1紧急施救人员: 2.1.1检查中毒者的呼吸道是否畅通,发现鼻、口中有呕吐物、分泌物应立即清除,使中毒者自主呼吸。对呼吸微弱者或呼吸停止

者,要立即进行口对口人工呼吸,方法是: 让中毒者仰卧,解开衣领和紧身衣服,施救者一手紧捏中毒人员的鼻孔,另一手托起中毒者下颌使其头部充分后仰,并用这只手翻开中毒者嘴唇,施救者吸足一口气,对准中毒者嘴部大口吹气,吹气停止后,立即放松捏鼻的手,让气体从中毒者的肺部排出。如此反复进行。频率成人每分钟14至16次,儿童18至24次,幼儿30。直到中毒者出现自主呼吸。 2.1.2中毒者能够自主呼吸后,用氧气瓶让其吸氧。 2.1.3对昏迷不醒者,可以手指尖用力掐人中穴位;对意识清楚的中毒者,可给饮服浓茶水或热咖啡。 2.1.4在中毒者吸氧过程中,让其服用1-2支葡萄糖注射液。 2.2辅助人员: 2.2.1将氧气瓶搬运到中毒者抢救地点,连接好压力表和呼吸面罩,调节氧气压力在合适范围。 2.2.2将风扇连接好电源,固定在正对中毒者对面,在施救人员对中毒者进行人工呼吸过程中,打开风扇电源,向中毒者供送空气。

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急救护理

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急救护理 急诊科张玲 急性CO中毒首要症状是昏迷的患者常常伴有严重的多脏器的损伤及复杂的并发症,从而危及生命。及时实施有效的急救护理是CO中毒病人抢救成功的关键,既能有效地降低死亡率,提高治疗效果,又能预防和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CO是一种毒性较强的窒息性气体毒物。经呼吸道进入肺泡被吸收入血后与血红蛋白结合成碳氧血红蛋白,由于CO与血红蛋白的亲和力比氧的亲和力大300倍,而碳氧血红蛋白的解离度比氧全血红蛋白慢,两者相差3600倍。当人体吸入CO后,血浆中的CO便迅速把氧合血红蛋白中的氧排挤出去,造成低氧血症,引起组织缺氧,且CO的浓度过高时还可以与红细胞色素氧化酶的铁结合,从而直接抑制组织细胞的内呼吸,中枢神经系统对缺氧最为敏感,常最先受累。CO中毒时,体内血管吻合枝少而代谢旺盛的器官如脑和心最易遭受损害。脑内小血管迅速麻痹、扩张。脑内三磷酸腺苷(ATP)在无氧情况下迅速耗尽,钠泵运转不灵,钠离子蓄积于细胞内而诱发脑细胞内水肿。缺氧使血管内皮细胞发生肿胀而造成脑血管循环障碍。缺氧时,脑内酸性代谢产物蓄积,使血管通透性增加而产生脑细胞间质水肿。脑血循环障碍可造成血栓形成、缺血性坏死以及广泛的脱髓鞘病变。 一、急救配合 1、现场急救 立即将病人移离中毒现场,置于新鲜空气处,如为密闭居室应立即开窗通风,松开病人衣领、裤带。保持呼吸道通畅,注意保暖。心跳停止者应立即进行心肺复苏。 2、迅速纠正缺氧 这是抢救CO中毒患者的关键。迅速给氧是纠正缺氧最有效的方法。轻度中毒者给予鼻导管或面罩低流量吸氧,中重度中毒者给予高流量吸氧,氧流量为8~10 L/min(时间不超过24 h,以免发生氧中毒)。 3、高压氧治疗 高压氧治疗是抢救CO中毒安全、有效的首选方案,可降低死亡率和后遗症的发生。高压氧治疗能迅速改善机体缺氧状态;还能降低颅内压,减轻脑水肿;并能预防和治疗CO中毒引起的脑损害所致的后遗症。 4、防治脑水肿 早期使用氢化可的松或地塞米松或20%甘露醇静滴,同时可输入新鲜的光量子血,此有助于改善组织的缺氧。可应用三磷酸腺苷,辅酶A,细胞色素C,复合维生素B、维生素C 等促进脑细胞功能恢复。 5、对症治疗 有呼吸衰竭时可用呼吸兴奋药,高热者采用物理降温,头部戴冰帽,体表放置冰袋,使体温保持在32℃左右,如降温过程中出现寒战或降温疗效不佳时,可用冬眠药物。频繁抽搐者首选地西泮静注。 6、其它治疗 如新药纳络酮及醒脑静的应用,预防和及时控制感染等。 二、护理措施 1、严密监测生命体征 CO中毒时引起肺超微结构缺氧、水肿,引起气血交换障碍,可致呼吸衰竭,有明显的缺

冬季预防一氧化碳中毒安全知识通用版

安全管理编号:YTO-FS-PD324 冬季预防一氧化碳中毒安全知识通用 版 In The Production, The Safety And Health Of Workers, The Production And Labor Process And The Various Measures T aken And All Activities Engaged In The Management, So That The Normal Production Activities. 标准/ 权威/ 规范/ 实用 Authoritative And Practical Standards

冬季预防一氧化碳中毒安全知识通 用版 使用提示:本安全管理文件可用于在生产中,对保障劳动者的安全健康和生产、劳动过程的正常进行而采取的各种措施和从事的一切活动实施管理,包含对生产、财物、环境的保护,最终使生产活动正常进行。文件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 冬季是一氧化碳中毒的高发季节,据统计,中国家庭每年由于一氧化碳中毒死亡的人数,仅次于交通事故和生产事故,居第三位。为杜绝我市一氧化碳中毒事件发生,黑河市卫生计生委健康教育专家提醒大家,入寒季节要全面掌握预防一氧化碳中毒发生的知识,避免发生一氧化碳中毒事件。 一、什么是煤气中毒 通常指的就是一氧化碳中毒。没有加入集中供暖的市民特别是农村,烧煤炭取暖仍然不可缺少,使用不当极易出现一氧化碳中毒情况。 二、常见中毒原因 1、在密闭居室中使用煤炉取暖、做饭,由于门窗紧闭、未安装或不正确安装风斗,或其气压低,通风不良,供氧不充分,可产生大量一氧化碳积蓄在室内。 2、城市居民使用管道煤气,如果管道漏气,开关不紧,均可使煤气大量溢出。

一氧化碳中毒护理

一氧化碳中毒护理 一、定义 在生产和生活环境中,含碳物质燃烧不完全都可产生一氧化碳(CO)。如忽视煤气管道的密闭和环境的通风等预防措施,吸入过量的一氧化碳后可发生急性一氧化碳中毒。 二、症状、体征 急性中毒的症状与血液中碳氧血红蛋白(HbCO)浓度有密切关系,同时也与患者中毒前的健康状况以及中毒时体力活动有关。 (1)轻度中毒。轻度中毒时病人仅有头痛、头晕、心悸、眼花、恶心、呕吐等症状。如能迅速脱离现场,吸入新鲜空气,症状可较快消失。血液HbCO浓度为10%~20%。 (2)中度中毒。除上述症状加重外,尚有面色潮红,口唇呈樱桃红色,出汗多,心率快,躁动不安,渐渐进入昏迷状态。血液HbCO浓度为30%~40%。 (3)重度中毒。患者迅速进入昏迷状态,反射消失,尿便失禁,四肢厥冷,面色呈樱桃红色,周身大汗,体温增高,呼吸增快,脉快而弱,血压下降,四肢软瘫或有阵法性强直抽搐,瞳孔缩小或散大,尚可出现呼吸抑制,有严重的中枢神经后遗症。血液HbCO浓度可高于50%。 (4)中毒后迟发脑病表现。 ①精神意识障碍。出现幻视、幻听、忧郁、烦躁等精神异常,少数可发展为痴呆。 ②锥体外系神经障碍。出现震颤性麻痹综合征,部分病人逐渐发生表情淡漠,肌张力增 加,肢体震颤及运动迟缓。 ③锥体外系神经损害及大脑皮质局灶性功能障碍。可发生肢体瘫痪、尿便失禁、失语、失明。 三、护理要点 (1)立即迁移中毒者于新鲜空气处。冬、春季注意保暖。 (2)保持患者呼吸道通畅。 (3)纠正缺氧,吸入高浓度氧。有条件的应立即行高压氧治疗,应早期治疗,

最好在中毒4小时进舱,效率高达95%~100%。呼吸抑制时可使用呼吸兴奋剂或行气管插管、呼吸机辅助呼吸。 (4)改善脑组织代谢,应用脱水药和利尿剂,防治脑水肿。 (5)危重患者可考虑血浆置换。 (6)对症处理。低血压休克者给予扩容抗休克;抽搐者给予安定、苯巴比妥药物治疗;肺部感染者给予抗生素。 (7)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观察生命体征、意识、瞳孔、尿量等的变化。 四、健康指导 (1)预防本病首先是在工作或生活中应树立安全意识。煤炉要有烟囱,卫生间应经常开窗通风。抢救一氧化碳中毒患者时,由于一氧化碳比空气比重小,救护者应俯伏入室,立即开门窗,将患者迅速移至空气新鲜、通气良好的地方,松开患者的衣扣使呼吸道通畅。对原因不明的昏迷应注意一氧化碳中毒的可能性。老年人和婴幼儿取暖及洗澡时预防此类中毒尤为重要。重度昏迷患者诊治时需注意鉴别诊断。 (2)厂矿要认真执行安全操作流程,煤气管道要经常维修,应有专人负责矿井一氧化碳浓度的检测和报警,进入高浓度一氧化碳的环境,要戴好一氧化碳防毒面具,系好安全带。我国规定工厂车间空气一氧化碳最高允许浓度为30mg/m3 。

MQ-9 一氧化碳、甲烷,液化石油气气体传感器

技术参数MQ-9气体传感 器 特点 *对一氧化碳、甲烷,液化石油气具有很高的灵敏度和良好的选择性*具有长期的使用寿命和可靠的稳定性应用 用于家庭、环境的一氧化碳探测装置。适宜于一氧化碳、煤气,液化石油气等的探 测。规格 A.标准工作条件b.环境条件c.灵敏度特性D.结构、外形、测试电路 MQ-9气敏元件的结构和外形如图1所示(结构A 或B),由微型AL 2O 3陶瓷管、SnO 2敏感层,测量电极和加热器构成的敏感元件固定在塑料或不锈钢制成的腔体内,加热器为气敏元件提供了必要的工作条件。封装好的气敏元件有6只针状管脚,其中4个用于信号取出,2个用于提供加热电流。 测试电路如图2所示。 符号参数名称技术条件 备注Vc 回路电压≤10V Ac or Dc V H (H)加热电压(高) 5.0V±0.2V Ac or Dc V H (L)加热电压(低) 1.5V±0.1V Ac or Dc R L 负载电阻可调 H 加热电阻31Ω±3Ω室温 T H (H)加热时间(高)60±1seconds H (L)加热时间(低)90±1seconds H 加热功耗约350mw 符号参数名称技术条件备注 Tao 使用温度 -10℃-50℃储存温度 -20℃-70℃建议使用范围Rh 相对湿度小于95%RH 2氧气浓度 21%(标准条件) 氧气浓度会影响灵敏度特性 最小值大于2% 符号参数名称技术参数 备注 Rs 敏感体电阻2-20k 在100ppmCO 中 а(300/100ppm)浓度斜率小于0.5 Rs (300ppm)/Rs(100ppm)标准工作条件温度:-20℃±2℃相对湿度:65%±5% Vc:5.0V±0.1V VH(高):5.0V±0.1V VH(低):1.5V±0.1V 预热时间 ≥48hours 探测范围:10-1000ppm 一氧化碳 100-1000ppm 可燃气体

最新二氧化碳制取甲烷

1 (一) 全球CO 2循环策略系统,包括第一步,用电解产生氢气;第二步,H 2 和 2 CO 2反应生成CH 4 和少量其他碳氢化合物;第三步,生成的CH 4 作为能源消耗又生 3 成了CO 2,如此循环往复。其中的核心环节就是利用太阳能发电和CO 2 催化加氢 4 甲烷化的反应。5 CO 2甲烷化反应是由法国化学家Paul Sabatier提出的,因此,该反应又叫做 6 Sabatier反应,反应过程是将按一定比例混合CO 2的和H 2 气通过装有催化剂的反 7 应器,在一定的温度和压力条件下CO 2和H 2 发生反应生成水和甲烷。化学反应方 8 程式如下。 9 CO2+4H2=CH4+2H2O 10 (二) CO 2加氢甲烷化机理: 11 1 不经过一氧化碳中间物的机理 12 13 2 包括一氧化碳中间物的机理 14 随着研究的深入,CO 2甲烷化反应机理被推定可能由下列2个途径组成:吸附 15 的H和气相的CO 2反应生成吸附态的CO,随后吸附态的CO直接加氢生成甲烷; 16 或吸附的H和吸附的CO 2反应生成吸附态的CO,随后吸附态的CO加氢生成中间 17 体如甲酸根、碳酸根等再进一步加氢生成甲烷。Prairie提出了CO 2加氢甲烷化 18

的反应机理: 19 20 式中,m,s,i分别表示金属上,载体上及未经确定吸附点上的吸附物种。 21 Schild 等提出了Ni/ZrO 2催化CO 2 加氢甲烷化的反应机理。CO 2 先在催化剂活 22 性中心上转化为吸附的甲酸根和碳酸根,然后再进一步加氢为甲烷。 23 Os簇合物催化剂上反应机理表示为: 24 25 其中*表示吸附二氧化碳的活性点,M表示Os上的吸附活性点,主要用于加氢。 26 Ni/ZrO2上的甲烷化机理可表示为: 27

甲烷实验

甲烷的化学性质 【实验目的】 1、探究甲烷的重要化学性质。 2、掌握对物质燃烧产物的定性检验方法。 3、熟悉有关实验操作,提高实验操作的基本技能。 4、培养仔细观察实验现象、认真思考现象产生原因的科学态度。 【知识支持】 1、如何检测可燃性气体的燃烧产物? 2、如何收集按一定比例组成的甲烷和氯气的混合气体? 【实验内容】 试剂:甲烷,澄清石灰水,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溴水,饱和食盐水(收集氯气用),氯气等。仪器:储气瓶(分别盛有甲烷、氯气),干燥的小烧杯,大试管(带橡胶塞),铁 架台(带铁夹),小试管 实验步骤: 实验1 (1)从盛有甲烷的储气瓶中缓缓放出甲烷气体,在导气管尖嘴处将其点 燃,观察气体燃烧时火焰的颜色。 现象。 结论。 (2)检验燃烧产物的操作: 。 现象 。 结论及解释 实验2 将甲烷气体分别通入酸性KMnO4溶液和溴水中,观察现象。 现象。 结论。

实验3 (1)取一支大试管,用排饱和食盐水的方法收集体积比1:4的甲烷和氯气,用橡胶塞塞好管口,放在光亮的地方(不可日光直射,以免引起爆炸)约3分钟,观察发生的现象。 现象 。 结论 。(2)将上述试管倒立在水槽中,并取下橡胶塞,观察现象。 现象 。 结论及解释 。 请完成反应方程式。 注意:CH2Cl2 、CHCl3、CCl4是液体。 【问题探究】 1、(1)能否利用CH4和Cl2在光照条件下的取代反应制取纯净的氯仿?为什么? (2)在此实验中,若将NaCl溶液换成Na2SiO3溶液,有什么现象产生? 2、家庭使用天然气做燃料时,应注意哪些事项? 3、CCl4为什么不能燃烧?CO2、SF6等也不能在空气中燃烧,其原因与CCl4一样吗? 4、同样是液态有机物,四氯化碳和氯仿都是良好的有机溶剂,而二氯甲烷却不是,为什么? 。

致家长的一封信(预防一氧化碳中毒)

致家长的一封信——预防一氧化碳中毒安全知识宣传 各位家长: 您好! 进入冬季,今年我市已发生多起一氧化碳中毒事件,请家长们高度重视!目前有些家庭燃气热水器安装不正确,使用燃气热水器及燃气灶通风不足,为保证您和孩子的身体健康,根据上级工作的部署,向您介绍预防一氧化碳中毒安全知识。一氧化碳无色无味,比空气轻,易于燃烧,燃烧时为蓝色火焰。空气中一氧化碳含量如果达到0.04%-0.06%时,就可使人中毒。 常见的煤气中毒原因: 1.在密闭居室中使用炭火、煤炉、燃气灶取暖、做饭,由于通风不良,供氧不充分,可产生大量一氧化碳积蓄在室内致使一氧化碳中毒。 2.使用燃气热水器洗澡,未使用排风设备,通风不良,洗浴时间过长,造成中毒。 3.使用管道煤气,如果管道漏气,开关不紧,均可使煤气大量溢出,造成中毒。 4.冬季在车内发动汽车或开动车内空调后在车内睡眠,都可能引起一氧化碳中毒。 煤气中毒的现场急救原则: 1.应尽快让患者离开中毒环境,并立即打开门窗,流通空气。给予中毒者充分的氧气。 2.患者应安静休息,避免活动后加重心、肺负担及增加氧的消耗量。 3.对中毒较轻的病人,可以让他喝些浓茶,鲜萝卜汁和绿豆汤等。 4.神智不清的中毒患者必须尽快抬出中毒环境,让病人平躺下,解开衣扣和裤带。在最短的时间内,检查病人呼吸、脉搏、血压情况,根据这些情况进行紧急处理。 5.中毒者呼吸心跳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和心脏按压。 6.呼叫120急救服务,急救医生到现场救治病人。 预防一氧化碳中毒品宣传教育回执单 我已认真阅读了学校下发的《致家长的一封信——预防一氧化碳中毒安全知识宣传》,一定做好孩子的看管和教育工作,严防家庭一氧化碳中毒事件发生。 学校:班级: 学生签字:家长签字:

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急救措施

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急救措施 病因与发病机理 在生产和生活中,含碳物质燃烧不完全时,可产生一种无色、无臭、无味的气体一一一氧化碳。一氧 化碳在自然界极为稳定,不自行分解,也不被氧化,进入人体,可引起中毒。 在生产和建筑过程中,采矿、隧道的放炮、铜铁冶炼、化肥生产制造等都可产生大量的一氧化碳。 在日常生活中,如生煤炉;烟筒堵塞漏气等;家用管道煤气,如煮沸液体溢岀熄火,造成泄漏煤气时 间较长;煤气热水器在浴室内的不当安装等,常在室内门窗紧闭、通风不良,产生大量的一氧化碳浓度很高而导致中毒。 一氧化碳经呼吸道进入人体血液后,与血红蛋白、碳氧血红蛋白二者的亲和力约比氧和血红蛋白 的亲和力大240倍,其解离又比氧合血红蛋白慢3600倍。故一氧化碳一经吸入,即与氧争夺血红蛋白,使大部分血红蛋白变成碳氧血红蛋白,不但使血红蛋白丧失携带氧的能力和作用,同时还能阻碍氧合血红蛋白的解离,更加重组织缺氧。高浓度的一氧化碳还能与细胞色素氧化酶中的二价铁离子相结合,直接抑制细胞内呼吸造成内窒息。由于中枢神经系统和心肌对缺氧特别敏感,在受一氧化碳损害时也表现得最严重。 临床表现 急性一氧化碳中毒的症状轻重与空气中的一氧化碳浓度,接触时间长短、患者的健康情况有关,通常 分为三度: 轻度中毒:头痛、头晕、头胀、耳鸣、恶心、呕吐、心悸、站立下稳,有短暂的意识模糊。 中度中毒:除上述症状加重外,颜面潮红,口唇呈樱桃红色,脉快多汗,步态蹒跚,嗜睡,甚至昏迷。 重度中毒:除昏迷外,主要表现有各种反射明显减弱或消失,大小便失禁,四肢厥冷,口唇苍白或紫绀,大汗,体温升高,血压下降,瞳孔缩小、不等大或扩大;呼吸浅表或岀现潮式呼吸。可发生严重并发症,如脑水肿、肺水肿、心肌损害、休克、酸中毒及肾功能不全等。 昏迷时间的长短,常表示缺氧的严重程度及急性一氧化碳中毒的预后及后遗症的严重程度。急救措施因为一氧化碳的比重为0.967,比空气轻,救护者应俯伏入室,立即打开门窗,并将患者迅速移至空气新鲜,通风良好处,脱离中毒现场后需注意保暖。昏迷初期可针刺人中、少商、十宣、涌泉等穴位,有助于患者苏醒。对呼吸困难者,应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并迅速送医院进行进一步的检查和抢救。 有条件者应对中度和重度中毒患者立即给吸入高浓度氧。必要时应进行高压氧舱治疗,对重度病 人见效快,副作用少,为首选急救手段。 到医院后可注射呼吸兴奋剂,进行输血、换血,以迅速改善组织缺氧。有脑水肿者可给脑脱水剂(20%甘露醇、50%葡萄糖以及地塞米松等静脉滴注)。对于发生休克、酸中毒、电解质平衡失调均应妥善处理,及早应用抗菌素,以肪肺部感染。 【下载本文档,可以自由复制内容或自由编辑修改内容,更多 精彩文章,期待你的好评和关注,我将一如既往为您服务】

一氧化碳和有机化合物的相关知识

【本讲教育信息】 一. 教学内容: 一氧化碳和有机化合物的相关知识 二. 重点、难点 1. 从CO和CO2分子组成的不同,了解这两种碳的氧化物在性质上的差异。 2. 了解一氧化碳的毒性和其对环境的污染,加强环境保护的意识。 3. 掌握一些简单的有机物和有机物与无机物的区别。 三. 具体内容 本节内容围绕一氧化碳和有机化合物两个重点。首先,我们要复习一氧化碳的相关知识。 1. 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都是碳的氧化物,都可以由碳和氧气反应得到,他们的性质相同吗?为什么? 2. CO的物理性质因其是气体,所以要和氧气、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对比,主要是它的密度和溶解性?那么,有哪些收集方法呢? 3. 化学性质因其和氢气、碳的化学性质类似,所以要对比记忆。那么,一氧化碳有哪些化学性质呢?实验装置有哪些不同点?为什么?实验顺序应怎样?为什么?对比三大还原剂都有哪些不同点? 其次,作为有机化合物,应掌握: 4. 有机化合物的概念?特例? 5. 简单的有机物是什么?有哪些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6. 还需要掌握的有机物:酒精、醋酸,分别有哪些知识点? 7. 三大化石燃料是什么?组成元素?对工业的重要性? 【典型例题】 [例1] 2.8克一氧化碳在高温下跟5.8克某种铁的氧化物完全反应,这种氧化物是() A. FeO B. Fe2O3 C. Fe3O4 D. 无法判断 答案:C 解析:掌握一氧化碳还原氧化物的方程式的配平方法。 [例2] 下列物质分别在空气中燃烧,同时有二氧化碳和水生成的是() ①甲烷②木炭③氢气④石蜡⑤酒精⑥一氧化碳⑦甲醇 A. ①④⑤⑦ B. ①③④⑤⑦ C. ②④⑤⑥⑦ D. ①②③④⑤⑥⑦ 答案:A 解析:考虑元素守恒。 [例3] 已知A、B、C、D是四种化合物,甲、乙、丙是三种单质:A是含碳化合物;A的相对分子质量小于20。在一定条件下,它们之间存在如下转化关系: (1)写出A、C、甲、乙四种物质的化学式。 A___________;C___________;甲___________;乙___________。 (2)写出物质C与丙反应生成D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CH4;CO2;O2;H2;CO2 + C 高温 2CO 。

甲烷化技术

甲烷化技术 ˉ ˉ ˉ ˉ ˉ ˉ ˉ ˉ ˉ ˉ ˉ ˉ ˉ ˉ ˉ ˉ ˉ ˉ ˉ ˉ ˉ ˉ ˉ ˉ ˉ ˉ ˉ 甲烷化技术是煤制天然气的关键环节,一氧化碳和氢气在一定温度、压力和催化剂下合成甲烷的反应叫甲烷化反应。 煤制天然气的原理就是合成气的甲烷化反应,其化学方程式如下: 一氧化碳和氢反应: CO +3H2 =CH4 +H2O △H= -206.2kJ/mol 反应生成的水与一氧化碳发生作用 CO +H2O =CO2 +H2 △H= -38.4kJ/mol 二氧化碳与氢作用: CO2 +4H2 =CH4 +2H2O △H =-165.0kJ/mol 以上反应体系为强放热、快速率的自平衡反应,温度升高到一定程度后反应速率快速下降且向相反方向(左)进行。另外甲烷化的过程属于体积缩小的反应,增加反应压力,一方面有利于提高反应速率,另一方面有助于推动反应向甲烷合成向进行,增加压力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减小装置体积,提高装置产能。 甲烷化反应为强放热反应,每转化1%的CO,体系绝热升温约72℃,因此煤制天然气工艺要解决一氧化碳转化率和反应热的转移问题。 该过程中发生的副反应: 一氧化碳的分解反应: 2CO =CO2 +C △H= -173.3kJ/mol 沉积碳的加氢反应 C +2H2 =CH4 △H = -84.3kJ/mol 该反应在甲烷合成温度下,达到平衡是很慢的。当有碳的沉积产生时催化剂失活。 反应器出口气体混合物的热力学平衡,决定于原料气的组成、压力和温度。目前,甲

烷化技术已经用在大规模的合成气制天然气上,最大的问题是催化剂的耐温和强放热反应器的设计制作上。 甲烷化工艺有两步法和一步法两种类型。 两步法甲烷化工艺是指煤气化得到的合成气,经气体变换单元提高H2/CO比后,再进入甲烷化单元的工艺技术。由于两步法甲烷化工艺技术成熟,甲烷转化率高,技术复杂度略低,已实现工业化运行。一步法甲烷化工艺是指将气体变换单元和甲烷化单元合并在一起同时进行的工艺技术,也叫直接合成天然气技术。 托普索甲烷化技术 ˉ ˉ ˉ ˉ ˉ ˉ ˉ ˉ ˉ ˉˉ ˉ ˉ ˉ ˉ ˉ ˉ ˉ ˉ ˉ ˉ ˉ ˉ ˉ ˉ ˉ ˉ TREMP?技术的操作经验可以追溯到20世纪70年代后期,托普索进行了大量的中试验证,保证了该技术能够进行大规模应用。 托普索循环节能甲烷化工艺与鲁奇公司甲烷化技术和Davy公司甲烷化技术有所不同,

一氧化碳中毒急救措施和应急预案

编号:AQ-CS-00408 ( 安全常识)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 审批: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 WORD文档/ A4打印/ 可编辑 一氧化碳中毒急救措施和应急 预案 First aid measures and emergency plan for carbon monoxide poisoning

一氧化碳中毒急救措施和应急预案 备注:安全是指没有受到威胁、没有危险、危害、损失。人类的整体与生存环境资源的和谐相处,互相不伤害,不存在危险、危害的隐患, 是免除了不可接受的损害风险的状态,安全是在人类生产过程中,将系统的运行状态对人类的生命、财产、环境可能产生的损害控制在人类能接受水平以下的状态。 气化炉项目现场人员煤气中毒急救措施安全用品:氧气瓶、担 架、呼吸面罩、大功率风机、葡萄糖、棉被。指挥人员:。 施救人员:项目负责人指定。 值班人员:项目负责人指定。 辅助人员:除以上人员外的其余所有人员。 1.首先将中毒者搬到安全通道,面向新鲜空气流过来的方向。 2.项目负责人组织整个抢救过程并给每个救援人员进行详细分 工。 2.1紧急施救人员: 2.1.1检查中毒者的呼吸道是否畅通,发现鼻、口中有呕吐物、 分泌物应立即清除,使中毒者自主呼吸。对呼吸微弱者或呼吸停止 者,要立即进行口对口人工呼吸,方法是: 让中毒者仰卧,解开衣领和紧身衣服,施救者一手紧捏中毒人

员的鼻孔,另一手托起中毒者下颌使其头部充分后仰,并用这只手翻开中毒者嘴唇,施救者吸足一口气,对准中毒者嘴部大口吹气,吹气停止后,立即放松捏鼻的手,让气体从中毒者的肺部排出。如此反复进行。频率成人每分钟14至16次,儿童18至24次,幼儿30。直到中毒者出现自主呼吸。 2.1.2中毒者能够自主呼吸后,用氧气瓶让其吸氧。 2.1.3对昏迷不醒者,可以手指尖用力掐人中穴位;对意识清楚的中毒者,可给饮服浓茶水或热咖啡。 2.1.4在中毒者吸氧过程中,让其服用1-2支葡萄糖注射液。 2.2辅助人员: 2.2.1将氧气瓶搬运到中毒者抢救地点,连接好压力表和呼吸面罩,调节氧气压力在合适范围。 2.2.2将风扇连接好电源,固定在正对中毒者对面,在施救人员对中毒者进行人工呼吸过程中,打开风扇电源,向中毒者供送空气。 2.2.3如果中毒者状况严重,将担架搬出铺好,以便将中毒者送到急救车辆上。

一氧化碳中毒知识

一氧化碳中毒知识 一、什么是煤气中毒:煤气中毒通常指的是一氧化碳中毒,一氧化碳无色无味,比空气轻,易燃烧,燃烧时为蓝色火焰。空气中一氧化碳含量如果达到0.04%-0.06%时,就可使人中毒。 二、常见的煤气中毒原因 1、锅炉房使用燃煤锅炉,室内用炭火锅涮肉、烧烤用餐,在密闭居室中使用煤炉取暖、做饭,由于通风不良,烟筒堵塞,供氧不充分,可产生大量一氧化碳积蓄在室内。门窗紧闭,又无通风措施,未安装或不正确安装风斗,疏忽大意,思想麻痹,致使煤气大量溢出;气压低,煤气难以流通排出。 2、居民使用管道煤气,如果管道漏气,开关不紧,均可使煤气大量溢出,造成中毒。 3、使用燃气热水器,通风不良,洗浴时间过长。 4、冬季在车内发动汽车或开动车内空调后在车内睡眠,都可能引起煤气中毒。 三、怎样识别一氧化碳中毒 1、轻度中毒。中毒者会感觉到头晕、头痛、眼花、全身乏力,这时如能及时开窗通风,吸入新鲜空气,症状会很快减轻、消失。 2、中度中毒。中毒者可出现多汗、烦躁、走路不稳、皮肤苍白、意识模糊、老是感觉睡不醒、困倦乏力,如果采取有效措施,基本可以治愈,很少留下后遗症。 3、重度中毒。此时中毒者多已神智不清,牙关紧闭,全身抽动,大小便失禁,面色口唇现樱红色,呼吸、脉搏增快,血压上升,心律不齐,肺部有罗音,体温可能上升。极度危重者可持续深度昏迷,脉细弱,不规则呼吸,血压下降,也可出现高热40摄氏度,此时生命垂危,死亡率高。即使有幸未亡,也会遗留严重后遗症。 四、煤气中毒的现场急救原则 1、不要贸然施救,尤其是在较为封闭、通风不良的场所,以免施救人员中毒造成事故扩大。要大声呼喊,引起周围人员注意,煤气(一氧化碳)比空气略轻,先充满上部空间,施救或逃生时应弯腰前行。 2、应尽快让患者离开中毒环境,并立即打开门窗,流通空气。 3、患者应安静休息,避免活动后加重心、肺负担及增加氧的消耗量。 4、给予中毒者充分的氧气。 5、对中毒较轻的病人,可以让他喝些浓茶,鲜萝卜汁和绿豆汤等。 6、神智不清的中毒患者必须尽快抬出中毒环境,让病人平躺下,解开衣扣和裤带。在最短的时间内,检查病人呼吸、脉搏、血压情况,根据这些情况进行紧急处理。 7、中毒者呼吸心跳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和心脏按压。还可以针炙,针炙时可刺入人中、足三里、十宣等穴位。 8、呼叫120急救服务,急救医生到现场救治病人。 9、病情稳定后,将病人护送到医院进一步检查治疗。10、中毒者应尽早进行高压氧舱治疗,减少后遗症。 五、如何预防煤气中毒 1、合理使用煤炉,装上烟筒并使其完整,正确安装风斗。 2、伸向窗外的部分要加上防风帽。 3、煤炉、烟筒一定要密封。架设在室内、用于通煤气的炉筒各接口处,必须要用双层塑料胶带或黑布胶带缠绕使其封闭,而炉筒各接口处要顺向连接并保持一致,以防煤炭燃烧产生的液体倒流,影响通气、腐蚀炉具,而且这样安装也不利于通风。 4、煤炉通风口要直对门口方向,夜间用煤球封火时应适当留通风口,千万不可封死所有通风的地方,用于封火的燃煤量也要适中。 5、白天用煤炉做饭时要打开窗户,让空气流通。 6、由于蜂窝煤燃烧产生的煤气液体酸性很强,容易腐蚀铁皮炉筒,为防止不断脱落的铁锈堵塞2 / 3煤炉的排气口,使用时最好三四天清理一次杂物,并轻轻敲击炉筒,让即将脱落的铁锈脱落并清理干净,以防烟灰堵塞烟筒,影响煤气出路。 7、选购蜂窝煤时要注意,优质,也就是毒气很小的煤球色发蓝,而劣质蜂窝煤色泽发黑。从燃烧过程看,劣质煤燃烧过的废煤球有点发红,在燃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一氧化碳。而优质煤燃烧过的废煤球整体发白且产生的废气无害。 8、装有土暖气者检查管道穿过墙壁的地方,应该完全堵死,防止有害气体进入卧室。 9、睡觉前应该仔细检查煤炉盖是否盖严,风门是否关死。10、切忌在没有烟囱的情况下在室内用煤、木炭、木柴、焦炭等可燃物取暖。11、为了防止万一,可在家里安装1个换气扇。

高中化学复习知识点:甲烷的燃烧

高中化学复习知识点:甲烷的燃烧 一、单选题 1.甲烷是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一种高效、污染小的清洁能源。下列有关甲烷的说法正确的是( ) ①甲烷是一种正四面体结构的分子 ②甲烷与氯气以物质的量之比为1:1发生取代反应时,生成物只有CH 3Cl 和HCl ③0.5molCH 4完全燃烧时消耗1molO 2 ④1molCH 4全部生成CCl 4,消耗2molCl 2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 2.25℃和101kPa 时,乙烷,乙炔和丙烯组成的混合径32mL 与过量氧气混合并完全燃烧,除去水蒸气,恢复到原来的温度和压强,气体总体积缩小了72Ml,原混合烃中乙炔的体积分数为 A .12.5% B .25% C .50% D .75% 3.一定质量的甲烷燃烧后得到的产物为CO 、CO 2和水蒸气,此混合气体质量为49.6g ,当其缓慢经过无水CaCl 2时,CaCl 2增重25.2g ,原混合气体中CO 2的质量为( ) A .12.5g B .13.2g C .19.7g D .24.4g 4. 一定量的甲烷恰好与一定量的氧气完全反应后得到CO 、CO 2和水蒸气共30.4g ,该产物缓缓通过浓硫酸充分吸收后,浓硫酸增重14.4g ,则此甲烷完全燃烧还需要氧气的体积(标准状况)为 A .1.12L B .2.24L C .3.36L D .4.48L 5.下列反应中,光照对反应几乎没有影响的是 A .氯气与氢气反应 B .次氯酸分解 C .甲烷与氯气反应 D .甲烷与氧气反 应 6.下列反应属于取代反应的是( ) A .222HI Cl =2HCl I ++ B .4222CH 2O CO 2H O ???→++点燃 C .2222CH Br Cl CHClBr HCl +????→+一定条件 D .44Zn CuSO =ZnSO Cu ++ 7.鉴别甲烷、一氧化碳和氢气三种无色气体的方法,是将它们分别( )

一氧化碳中毒的现场急救措施

一氧化碳中毒现场的抢救措施 当发现有人一氧化碳中毒后,不要盲目进入,施救者必须迅速按下列程序进行救助: 首先打开门窗通风。将中毒患者脱离现场,转移到通风良好的地方,注意保暖,解开患者的衣领及腰带,保持呼吸顺畅,同时呼叫救护车,送到有高压氧仓设备的医院进行救治。 第二,切断毒气来源。进入一氧化碳浓度较高环境施救时严禁携带明火,煤气浓度过高,按响门铃、打开室内电灯产生的电火花均可能引起爆炸。 具体急救措施 因为一氧化碳的比重为0.967,比空气轻,救护者应俯伏入室,立即打开门窗,并将患者迅速移至空气新鲜,通风良好处,脱离中毒现场后需注意保暖。昏迷初期可针刺人中、少商、十宣、涌泉等穴位,有助于患者苏醒。对呼吸困难者,应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并迅速送医院进行进一步的检查和抢救。 有条件者应对中度和重度中毒患者立即给吸入高浓度氧。必要时应进行高压氧舱治疗,对重度病人见效快,副作用少,为首选急救手段。 到医院后可注射呼吸兴奋剂,进行输血、换血,以迅速改善组织缺氧。有脑水肿者可给脑脱水剂(20%甘露醇、50%葡萄糖以及地塞米松等静脉滴注)。对于发生休克、酸中毒、电解质平衡失调均应妥善处理,及早应用抗菌素,以肪肺部感染。

病因与发病机理 在生产和生活中,含碳物质燃烧不完全时,可产生一种无色、无臭、无味的气体——一氧化碳。一氧化碳在自然界极为稳定,不自行分解,也不被氧化,进入人体,可引起中毒。 在生产和建筑过程中,采矿、隧道的放炮、铜铁冶炼、化肥生产制造等都可产生大量的一氧化碳。 在日常生活中,如生煤炉;烟筒堵塞漏气等;家用管道煤气,如煮沸液体溢出熄火,造成泄漏煤气时间较长;煤气热水器在浴室内的不当安装等,常在室内门窗紧闭、通风不良,产生大量的一氧化碳浓度很高而导致中毒。 一氧化碳经呼吸道进入人体血液后,与血红蛋白、碳氧血红蛋白二者的亲和力约比氧和血红蛋白的亲和力大240倍,其解离又比氧合血红蛋白慢3600倍。故一氧化碳一经吸入,即与氧争夺血红蛋白,使大部分血红蛋白变成碳氧血红蛋白,不但使血红蛋白丧失携带氧的能力和作用,同时还能阻碍氧合血红蛋白的解离,更加重组织缺氧。高浓度的一氧化碳还能与细胞色素氧化酶中的二价铁离子相结合,直接抑制细胞内呼吸造成内窒息。由于中枢神经系统和心肌对缺氧特别敏感,在受一氧化碳损害时也表现得最严重。 临床表现 急性一氧化碳中毒的症状轻重与空气中的一氧化碳浓度,接触时间长短、患者的健康情况有关,通常分为三度:

一氧化碳与甲烷

16 一氧化碳与甲烷 2.一氧化碳的用途 ①作气体燃料;②冶炼金属:在冶金工业常用来作还原剂还原CuO 、ZnO 、23Fe O 、 34Fe O 等金属氧化物。 3.CO 的性质和前面学习过的2H 的性质很相似:都难溶于水;通常状况下都为无色、无味气体。从化学性质上看,都有可燃性和还原性,不同的是燃烧时火焰的颜色不同,氢气为淡蓝色火焰,一氧化碳为蓝色火焰,燃烧后的产物不同;另外氢气无毒,而一氧化碳有毒。 4.产生CO 的两种方式 ①氧气量不足,碳燃烧不充分:222C O CO +点燃 ②2CO 遇到炽热的碳 22CO C CO +高温 5.有机化合物:含碳元素的化合物叫做有机化合物,简称有机物。 无机化合物:不含碳元素的化合物叫做无机化合物,简称无机物。注意:2CO 、CO 、 3CaCO 等少数化合物虽然也含有碳元素但由于它们的组成和性质跟无机物很相似,因而把 它们归入无机物这一类。 有机物的特点:难溶于水,熔点低,受热易分解,易燃烧不易导电等。 6.最简单的有机物——甲烷的有关性质 (1)物理性质:无色、无味,比空气轻,难溶于水。

(2)化学性质:可燃性422222CH O CO H O ++点燃(蓝色火焰)与甲烷类似的有机物有22C H (乙炔)、38C H 等燃烧的通式为222(/4)2x y C H x y O xCO y H O +++点燃 因为甲烷与一氧化碳、氢气等都是可燃性气体,点燃甲烷和氧气或空气的混合气体可能发生爆炸,所以在点燃前必须先检验其纯度。 甲烷的用途: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甲烷通常也称作沼气,其主要用途是作用燃料,是重要的能源之一。 甲烷的结构:从结构上看,甲烷是典型的共价化合物,碳原子与四个氢原子共用了4对共用电子对,由于碳原子得电子的能力强于氢原子,故共用电子对偏向碳原子,偏离氢原子,所以碳显-4价,氢显+1价。 例1 如何检验一种气体是一氧化碳? 解题思路 方法一:点燃待检气体,先用干燥小烧杯罩在火焰上方,无水珠,再用内壁涂有澄清石灰水的小烧杯罩在火焰上方,若出现白色浑浊物则气体为CO 。(利用此方法也可检验2H ) 方法二:将待检气体通过灼热氧化铜,若出现红色物质,且生成的气体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则气体为一氧化碳。 例2 如何检验一种气体为甲烷? 解题思路 根据甲烷的燃烧产物可以对其进行检验。其操作过程为:将冷而干的小烧杯罩在火焰的上方,烧杯内壁有水珠生成,再往小烧杯内注入少量澄清石灰水,石灰水变浑浊,即可与其它可燃性气体如2H 、CO 加以区分。注意不能通过观察火焰的颜色来确定是否为甲烷。 例3 写出除去下列物质中所含杂质的化学方程式 解题思路 用化学方法除杂质,加入的除杂试剂一方面能与杂质反应,另一方面所加试剂不能与所要保留的物质反应,并不能带入新杂质。如铜中含氧化铜,要除去氧化铜,能与氧化铜反应的物质有多种,氢气和一氧化碳就比较合适,而像碳粉就不合适,因为碳粉多了会引入新杂质,碳粉少了,氧化铜则除不完全。当然还可以加入过量的稀盐酸或稀硫酸,因为铜不与稀盐酸和稀硫酸反应。 例4 氯气和氧气一样,都是活泼的非金属单质。在一定条件下甲烷和充足的氯气反应,推测其产物是( ) (A )4CCl 和2H (B )4CCl 和HCl (C )3CH Cl 和HCl (D )C 和HCl 解题思路 解此题时应注意是充足的氯气,氢气与氯气反应可生成氯化氢,氯元素和

二氧化碳制取甲烷

(一) 全球CO2循环策略系统,包括第一步,用电解产生氢气;第二步,H2和CO2反应生成CH4和少量其他碳氢化合物;第三步,生成的CH4作为能源消耗又生成了CO2,如此循环往复。其中的核心环节就是利用太阳能发电和CO2催化加氢甲烷化的反应。 CO2甲烷化反应是由法国化学家Paul Sabatier提出的,因此,该反应又叫做Sabatier反应,反应过程是将按一定比例混合CO2的和H2气通过装有催化剂的反应器,在一定的温度和压力条件下CO2和H2发生反应生成水和甲烷。化学反应方程式如下。 CO2+4H2=CH4+2H2O (二) CO2加氢甲烷化机理: 1 不经过一氧化碳中间物的机理 2 包括一氧化碳中间物的机理 随着研究的深入,CO2甲烷化反应机理被推定可能由下列2个途径组成:吸附的H和气相的CO2反应生成吸附态的CO,随后吸附态的CO直接加氢生成甲烷;或吸附的H和吸附的CO2反应生成吸附态的CO,随后吸附态的CO加氢生成中间体如甲酸根、碳酸根等再进一步加氢生成甲烷。Prairie提出了CO2加氢甲烷化的反应机理:

式中,m,s,i分别表示金属上,载体上及未经确定吸附点上的吸附物种。 Schild 等提出了Ni/ZrO2催化CO2加氢甲烷化的反应机理。CO2先在催化剂活性中心上转化为吸附的甲酸根和碳酸根,然后再进一步加氢为甲烷。 Os簇合物催化剂上反应机理表示为: 其中*表示吸附二氧化碳的活性点,M表示Os上的吸附活性点,主要用于加氢。Ni/ZrO2上的甲烷化机理可表示为: 二氧化碳先在催化剂表面转化为吸附的甲酸根和碳酸根,再进一步氢化为甲烷。图中虚线表示热力学可行但未被观察到。 由非晶态合金Pd25Zr71制得的催化剂也显示出与之相似的结果。如下图所示:

一氧化碳中毒的现场急救措施

氧化碳中毒现场的抢救措施 当发现有人一氧化碳中毒后,不要盲目进入,施救者必须迅速按下列程序进行救助: 首先打开门窗通风。将中毒患者脱离现场,转移到通风良好的地方,注意保暖,解开患者的衣领及腰带,保持呼吸顺畅,同时呼叫救护车,送到有高压氧仓设备的医院进行救治。 第二,切断毒气来源。进入一氧化碳浓度较高环境施救时严禁携带明火,煤气浓度过高,按响门铃、打开室内电灯产生的电火花均可能引起爆炸。 具体急救措施 因为一氧化碳的比重为0.967,比空气轻,救护者应俯伏入室,立即打开门窗,并将患者迅速移至空气新鲜,通风良好处,脱离中毒现场后需注意保暖。昏迷初期可针刺人中、少商、十宣、涌泉等穴位,有助于患者苏醒。对呼吸困难者,应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并迅速送医院进行进一步的检查和抢救。 有条件者应对中度和重度中毒患者立即给吸入高浓度氧。必要时应进行高压氧舱治疗,对重度病人见效快,副作用少,为首选急救手段。 到医院后可注射呼吸兴奋剂,进行输血、换血,以迅速改善组织缺氧。有脑水肿者可给脑脱水剂(20%甘露醇、50%葡萄糖以及

地塞米松等静脉滴注)。对于发生休克、酸中毒、电解质平衡失调均应妥善处理,及早应用抗菌素,以肪肺部感染。 病因与发病机理 在生产和生活中,含碳物质燃烧不完全时,可产生一种无色、无臭、无味的气体——一氧化碳。一氧化碳在自然界极为稳定,不自行分解,也不被氧化,进入人体,可引起中毒。 在生产和建筑过程中,采矿、隧道的放炮、铜铁冶炼、化肥生产制造等都可产生大量的一氧化碳。 在日常生活中,如生煤炉;烟筒堵塞漏气等;家用管道煤气,如煮沸液体溢出熄火,造成泄漏煤气时间较长;煤气热水器在浴室内的不当安装等,常在室内门窗紧闭、通风不良,产生大量的一氧化碳浓度很高而导致中毒。 一氧化碳经呼吸道进入人体血液后,与血红蛋白、碳氧血红蛋白二者的亲和力约比氧和血红蛋白的亲和力大240倍,其解离又比氧合血红蛋白慢3600倍。故一氧化碳一经吸入,即与氧争夺血红蛋白,使大部分血红蛋白变成碳氧血红蛋白,不但使血红蛋白丧失携带氧的能力和作用,同时还能阻碍氧合血红蛋白的解离,更加重组织缺氧。高浓度的一氧化碳还能与细胞色素氧化酶中的二价铁离子相结合,直接抑制细胞内呼吸造成内窒息。由于中枢神经系统和心肌对缺氧特别敏感,在受一氧化碳损害时也表现得最严重。 临床表现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