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2016-2020年中国区域产业规划深度分析及发展战略研究报告

2016-2020年中国区域产业规划深度分析及发展战略研究报告

2016-2020年中国区域产业规划深度分析及发展战略研究报告
2016-2020年中国区域产业规划深度分析及发展战略研究报告

2016-2020年中国区域产业规划深度分析及发展战略研究报告

内容简述

区域产业规划是地方经济发展战略的核心内容,是各级政府部门发展相关产业的路线图。特定区域内某个产业的快速健康发展有赖于当地政府以前瞻性的眼光拟定科学合理的发展规划,特别是一些战略性新兴产业更需要地方政府制定切实可行的扶持和培育规划。通过区域产业规划来确定地方经济发展的产业支撑体系,为招商工作确定方向和框架。

从区域规划文件的区域角度分类看,除了省级、市级,还有跨区域规划。而从规划内容分类,则有产业规划、综合规划等。其中,资本市场最为关心的是规划中涉及产业发展新思路方面内容。在当前经济增速面临下行压力、新的经济增长点亟待发现的背景下,具有发展前景的新兴产业往往能够刺激投资者的敏感神经。

2012年以来,地方版产业规划密集出台,涉及投资额动辄上万亿元,由地方政府主导的新一轮投资潮来临。这些规划提出依据地方要素禀赋优势,通过打造地方特色产业来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在地方十二五规划中,以京、沪为代表的东部地区淡化了GDP指标,转而更加关注结构调整;而诸多西部省份则提出未来五年GDP翻一番的目标。在产业布局方面,京、沪等地十二五规划中将发展重点指向现代服务业,而西部诸多省份仍主打能源产业。

早在2014年4月召开的全国十三五规划编制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就已着手启动和部署十三五规划编制工作。当前随着十三五规划的各项编制工作的继续进行,随着《中国制造2025》、长江经济带、一带一路以及京津冀协同发展等政策的不断出台,未来各地区各项产业规划将会不断出台,为各项产业发展提供发展方向及思路,发展特色产业,促进地区协同发展,共创经济新繁荣。

在当前经济挂帅的政府工作中,产业规划已从最初的个案,发展到今日日益受到重视。但我国地方产业规划体系不健全,规划制定过程较为随意,产业规划往往是纸上画画、墙上挂挂,起不到应有的作用。要提高产业规划的有效性,首先需要从整体上把握规划的体系以及产业规划在规划编制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其次,需要从规划的制定过程入手,明确为什么规划、规划什么以及如何规划;最后,要注重产业规划的实施过程,使规划施之有效。

中投顾问发布的《2016-2020年中国区域产业规划深度分析及发展战略研究报告》共十四章。首先介绍了区域产业规划的概念、范畴及应用领域等,接着分析了中国区域产业规划的环境及现状,然后重点分析了传统支柱型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及现代服务业的区域规划状况,并对重点经济区域及重点省市的产业规划做了分析。随后,报告对区域产业规划进行了理论分析、内容体系分析、编制分析及创新方向分析,总结了区域产业规划制定的战略建议,最后告对十三五规划发展蓝图进行展望,分析在经济新常态下我国区域产业规划的可能发展方向。

本研究报告数据主要来自于国家统计局、商务部、财政部、中投顾问产业研究中心、中投顾问市场调查中心以及国内外重点刊物等渠道,数据权威、详实、丰富,同时通过专业的分析预测模型,对行业核心发展指标进行科学地预测。您或贵单位若想对区域产业规划有个系统深入的了解、或者有区域产业方面的项目规划,告将是您不可或缺的重要参考工具。

报告目录

第一章中国区域产业规划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1.1产业规划体系不健全

1.2产业规划定位不准确

1.3产业规划边界不明确

1.4产业规划地位受到质疑

1.5产业规划的深度不够

1.6产业规划操作性不强

第二章中国区域发展产业转移状况分析

2.1国内区域间的产业转移持续推进

2.2外资加速向我国内陆地区布局

2.3产业转移进入新阶段

2.4产业链条式、整体式、集群式转移的特征2.5合作共建园区成为地区之间的重要合作方式

第三章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空间预测

第四章中国区域产业规划发展制定建议

4.1找到符合本区域的宏观趋势

4.2打造富有本地特色的产业群

4.3注重培育动态更新产业体系

第一章中国区域产业规划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1产业规划体系不健全

我国地方产业规划体系不健全,规划制定过程较为随意,产业规划往往是“纸上画画、墙上挂挂”,起不到应有的作用。出现这种状况一是因为产业规划的理论研究不足,二是因为产业规划在实际应用中的针对性不强。产业规划理论基础广泛但不成体系,由于没有一个系统的理论指导,在现有理论的基础上制定的产业规划要么流于形式,要么背离现实,难以形成有操作价值的产业规划,无法指导现实的产业规划实践。同时,很多产业规划是应景之作,缺乏科学的论证和严格的制定过程。

2产业规划定位不准确

实践中,产业规划要受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目标的制约。从目前我国产业规划的实践来看,很多地区在产业规划制定中的目标定位不够准确,导致规划的目标常常脱离当地所处的经济发展阶段,要么过分超前于经济的发展,要么落后于经济的发展。两种情况的结果都将使得产业规划成为一纸空谈,使规划失去意义。产业规划的定位要明确四个问题:第一,为什么要做产业规划?产业规划不是应付公事,不是纸上谈兵,要有具体的作用方向和途径。第二,产业规划的目标是什么?是增长问题还是发展问题?第三,产业规划要考虑哪些约束?产业发展不是在真空中实现的,而是与经济社会方方面面有直接或间接的联系,在制定产业规划时,要考虑这些因素。第四,产业规划该如何实施?需要明确哪些是指令性规划,哪些是指导性计划,不能胡子眉毛一把抓。目前我国地方产业规划中存在的问题,很多是由于上述四个问题还没有弄清楚而造成的。

3产业规划边界不明确

在进行产业规划时,将所有产业不加以甄别均列入其中,这是不可取的。其结果往往是规划

中的“规划发展”的产业在该地区没有按规划很好地发展,而在规划中“规划放弃”的或未提及的产业却如雨后春笋般方兴未艾,这是产业规划引起众多质疑的原因。明确规划的边界,就是明确“规划什么”的问题,产业规划是产业发展规划,但是不能每个产业都规划一通,像纺织、服装等领域,政府编制的规划,起不了多大的作用。苏州近年来IT制造业的快速发展,就不是按规划发展起来的。对政府干预不了的行业,编制产业规划的意义不大。

4产业规划地位受到质疑

产业规划的地位受到质疑。产业规划在时序上是先于城市规划,为其提供思路和依据的战略性规划,还是后于城市规划,为其提供落实保障的策略性规划,始终未有定论。

5产业规划的深度不够

产业规划的深度不够。很多产业规划在编制方法上只是对城市中的产业布局进行描述,或对产业发展现状进行提炼汇总,规划的技术(或专业)空间狭窄,缺乏对区域发展、产业发展等的深刻认识,导致规划内容比较单一,发挥的作用有限。

6产业规划操作性不强

产业规划的操作性不强。由于产业规划的编制团队水平参差不平,对当地实际情况了解不透彻,对产业发展中的问题和障碍认识不足,导致产业规划与城市规划、土地利用规划等空间规划的衔接产生矛盾,产业规划的思路和布局难以落地。

第二章中国区域发展产业转移状况分析

一、我国国内区域间的产业转移持续推进,中西部经济增长明显

2009年以来,我国区域之间的产业合作与产业转移更为活跃,东北和中西部地区不断优化发展环境,加快承接东部沿海地区产业转移,呈现出规模明显扩大、层次显著提升、方式不断创新的良好态势。

国内区域产业转移推动东北、东部、中部、西部的发展差异逐步减小。东部地区工业增加值占全国比重在2004年达到最高,为60.36%,但2004年以后随着产业转移的持续推进和中西部地区经济的加快发展,东部地区的工业增加值占全国的比重开始逐步下降,2009年为55.05%,2013年降为50.2%。东北地区的工业增加值比重相对较为平稳,2004年占比为8.68%,2009年降为8.59%,2013年略微上升,达到8.83%。中部、西部地区的产业比重都实现较大幅度上升,中部和西部地区工业增加值占比分别从2004年的16.88%、14.07%上升到2009年的19.48%、16.88%,2013年比重进一步上升,分别达到21.64%和19.33%。

图表301994-2013年我国四大区域工业增加值占比情况变化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

二、外资加速向我国内陆地区布局,特别是向中西部重点经济区转移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开放与发展的重心一直在东部沿海地区,外资产业转移主要集中在长三角、珠三角和环渤海区域,并逐步向交通便利的苏南、浙北、安徽等紧邻地区转移。但是,目前我国东部地区土地、劳动力等成本快速攀升,而中西部则不断提升对外开放水平,完善投资环境,打造区域发展中心,推动外资从东部周边梯度式转移向中西部重点经济区域直接转移转变。当前,东部吸收外资在全国占比逐步下降,2009年东部地区吸收FDI占全国的比例为64.11%,2013年降为55.84%。东北地区吸收外资的总体规模保持相对稳定,占比在全国的13.5%左右。中部地区是吸收外商直接投资增速最快的地区,2009年占全国的

比重仅为13.93%,2013年上升到19.47%,上升了近6个百分点。西部地区吸收外商投资总体呈上升趋势,但波动性较大,未形成长期稳定的上升态势。2009年吸收外商直接投资的比例占全国的9.67%,2011年上升到14%,但2012年起逐步下降,2013年仅为10.91%。

图表312009-2013年我国四大区域外商直接投资额占比情况变化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

三、我国产业转移进入产业链布局优化、转移与转型协调的新阶段

过去,我国产业转移的主要表现是,东部沿海地区单向对周边的中西部内陆地区转移传统产业的低端加工制造环节,以期降低生产成本。近年来,随着我国中西部地区经济的发展、内需市场的扩大及产业结构的整体提升,国内产业转移呈现新的特点:一方面,东部地区对中西部地区产业转移不仅仅局限于传统低端产业,已逐步扩展到电子信息、装备制造、新能源等高端产业,同时更加注重对转移地综合制造成本的考量、对产业配套能力的要求及对转移地区域消费市场的考察;另一方面,国内产业转移逐步打破东部向中西部单向转移的态势,呈现石化、有色金属等部分产业沿海化布局的趋势,而部分中西部龙头优势企业也开始将总部和研发基地迁往东部地区,充分利用当地的科技、人才和总部企业聚集优势。综合来看,我国转移正进入全面优化产业链布局、转移和转型协调的新阶段。

东部地区向东部和中西部转移的产业结构不断提升。2009-2013年,东部地区在转移传

统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同时,也加快向东北和中西部地区转移电子信息、机械、医药和汽车等高端产业。其中,医药行业主要向东北地区转移和聚集,5年里东北地区医药产业占比增长1.84%,机械行业加快向中部地区转移,推动中部地区工业增加值比重提升4.81个百分点。电子信息产业向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转移聚集,分别实现5.12和3.77个百分点的增长。二是随着我国产业结构的升级,中西部加快调整产业发展结构和方式。西安、成都、重庆、郑州、武汉等市利用当地的科技、人才资源优势,大力发展电子信息产业,吸收发达国家和东部地区电子信息产业加工制造环境的转移,同时也大力发展电子商务,促进大数据、物联网和云计算的建设。三是产业基础雄厚和产业配套能力强的地区往往是产业转移的首选地。东北地区拥有以沈阳、抚顺化学原料药产业集群,沈阳、大连生物制药及数字化医疗器械产业集群,辽东地区中药产业集群,哈尔滨医药产业集群,通化医药集群等,在承接医药产业转移和壮大医药产业集群中表现突出。装备制造业领域,中部地区的河南、湖北、湖南等省和东北地区的高端装备制造业具有良好的发展基础,产业加快转移和集聚,在全国的地位更为突出。

能源原材料型产业呈现东中西部双向流动,优化布局的趋势。2009至2012年,东部地区能源原材料产业如钢铁、有色金属、石化化工等占比下降的比例分别为4.04%、3.97%和1.96%,较其他类型产业幅度较小,这是因为资源型产业如铝土矿等有色金属产业从资源地向沿海和中西部地区转移。其中,向东部地区转移布局主要基于矿产原材料进口、生产过程中的给排水需求及交通运输成本降低等的考虑,向中西部资源富集地转移主要是要充分利用当地资源、低劳动力成本及电价优势。

龙头企业出于拓展市场需要主动转移。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广泛运用,以及国内市场潜力的逐步释放,加上运输成本提高、产品生命周期缩短和定制化生产等,部分龙头企业采取“区域化制造”战略,选择在销售地附近生产,优化区域布局。品牌企业和龙头企业成为当前转移的主力。如世界500企业已有247家落户四川;湖北承接李宁服装、康奈鞋业等国内知名品牌;上汽、北京现代、华晨、一汽-大众等相继进入中西部,在重庆、成都、武汉、长沙、郑州等城市建成了相当规模的整车和零部件生产基地。

四、产业链条式、整体式、集群式转移的特征日趋明显

目前东部产业转移的一大特点是以龙头企业和大企业为核心,实行组团式或产业链整体

转移。也就是龙头企业和大企业基于降低成本、贴近市场等方面的考虑,对一个产业的上、中、下游各个阶段的产品进行整个产业链的大规模转移,同时将研发、采购、销售、物流、售后服务等各个营运环节也转移过来。由于龙头企业和大企业社会化协作程度高,一家龙头企业和大企业投资往往会带动和引导一批相关行业的大量投资,形成“龙头”带“配套”,“配套”引“龙头”的良性发展格局。由此,有产业特色和配套产业基础的地区最吸引东部企业转移,中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的区域分布主要集中在中部地区城市群,特别是沿南北走向的京广线、京九线和东西走向的陇海线、长江产业带。因此,在当前产业转移中,产业配套型转移尤为突出,即主要是与产业结构中主导产业和前、后向配套产业的分工组织关系相关联的,一旦主导产业出现空间区位变动,与之协作配套的产业或生产环节也会追随至相应的生产区位。在一个相互间形成关联关系的产品供应体系内,各关联企业的转移活动往往会带来连带效应。对处于某种供应链环节的生产者来说,如果其上下游关联产品的生产者已经大量转移到某地生产,则会迫使尚未进入者跟进转移,提高转入地的配套体系的运作效率。

例如,上海电气集团、上汽集团、宝钢集团、华谊集团等资本密集型重化工大型企业在推动上海产业转移中就带动和引导了一大批相关行业的大量投资形成“龙头”与“配套”互相吸引、互相推动的良性发展格局。安徽宿州吸引百丽、康奈、七匹狼等国内品牌企业以及80多家配套企业,形成了资源集约配置、上下游衔接的产业集群,促进了当地工业化城镇化提速提质。而随着富士康产业的内迁,已经形成了珠三角、长三角、环渤海、及中西部四大产业集群,其中富士康在珠三角地区,目前正转型为产品技术研发中心、销售展示及人员训练中心、模具制造及技术研发中心、新材料及新能源研发中心、新设备及自动化制造研发中心等;在长三角地区,形成了以精密连接器、无线通讯组件、网络设备机构件、半导体设备和软件技术开发等产业链体系;在环渤海地区以无线通讯、消费电子、电脑组件、精密机床、自动化设备、环境科技、纳米科技等产业;在中西部地区重点发展精密模具、镁铝合金、汽车零部件、光机电模组等产品,配合“中部崛起”和“西部大开发”。

五、合作共建园区成为地区之间开展产业转移和合作的重要方式

近年来东部沿海省市加强与周边地区开展合作,以“企业组团”和“政府间协议”形式推动产业园区及大型企业在异地共同打造“园中园”、“共建园”等。这大大降低了东部地区企业的外部商务成本和发展环境限制,利于企业平稳发展和做大做强。异地工业园管理体制

大致可分为三种:一是以双方政府的相关机构共同设立管委会及合资开发公司。管委会和开发公司实行两块牌子、一套班子的“政企合一型”模式;二是管委会与开发公司各自运作实行“政企分离型”模式;三是完全采用商业性的开发体制加上海漕河泾开发区在浙江海宁实行的“公司型”开发模式。

在合作模式上异地工业园非常注重充分发挥两地政府各自的优势。一般是东部地区出资金出企业,产业承接地政府出土地、出政策(土地、税收、财政等优惠政策)从而实现“合作共赢”。园区开发公司则由双方共同筹建合资经营负责园区具体的规划、开发、建设、经营与管理工作。开发公司的内部架构上东部沿海地区方面一般持有50以上股份占据控股地位并负责选派合适人员担任开发公司的总经理,同时还兼任园区管委会副主任等职务。这样的设置有利于加强开发公司与管委会之间的信息互通和统筹协调。同时,由东部沿海地区及所在地主要领导或部门牵头建立高层协调机制。在异地工业园管委会上面建立协调理事会或联席会议制度,定期或不定期举行联席会议。

园区的盈利来源主要包括五个部分,其中土地收益和税收返还是园区的最主要收益来源。一是土地收益,包括土地一级开发收益、房地产开发与物业管理收益。其中房地产部分的收益包括工业标准厂房的租售、配套商品房及生产性服务业用房的销售费用等。二是税收返还,根据承接地政府制定的税收优惠政策将园区的税收部分或全部返还给园区作为滚动开发、建设和经营管理的资金。三是开发基金及招商奖励等,承接地政府设立了多种开发基金和奖励措施,以推动和扶持园区建设、鼓励园区科技成果产业化、企业的改造与创新和主动招商引资等。四是为园区内企业提供商业服务、仓储物流、物业管理等服务而产生的配套服务收益。五是园区通过投入经营性基础设施(如热力、煤气、管网等)等而产生的直接收益。

第三章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空间预测

中投顾问《2016-2020年中国区域产业规划深度分析及发展战略研究报告》中通过与国际先发国家或地区的横向比较,来判断各地区在十三五期间的经济增长区间。

我们可以把中国31个省(区)按照其各自特点划分为5类。首先是对于北京、上海和天津这三个直辖市而言,其典型特征是城市经济,自然与一般经济体的发展路径存在本质区别。特别是对于北京和上海而言,其发展定位于全球城市,与香港和新加坡的发展路径存在重合,并且香港和新加坡也曾经历过一段较长时期的快速增长。如果我们回顾这些城市经济的发展历程,就会发现,它们可以实现一段更长时期的高速增长,因为它们集聚了大量优质的资源,具有丰厚的规模经济和人力资本优势。

从香港的经验来看,就人均收入与美国的比较来看,目前北京、上海和天津大约相当于香港1987年的情况。如果我们按照香港的经验往后推五年的话,大致可以判断出北京、上海和天津在十三五的增长中枢约为6.41%。

图表141香港的相对收入与经济增长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

对于中国的其他省份而言,事实上它们在面积以及人口方面已经相当于一个国际上的中小型经济体。对于东部和中西部具有一定收入基础的地区,我们可以选择韩国和台湾作为其参照系。它们都曾经历过高速的经济增长,并且也有潜力迈入高收入阶段。根据其人均收入水平,又可以将这一类地区划分为高、中、低三类收入组。对于东部较发达的江苏、浙江、广东、山东等地而言,其收入中枢与美国的比值大约相当于韩国1995年的水平,同样的方法可以推算出其在十三五的增长中枢约为6.87%;按照台湾的经验,这些地区大约相当于台湾1992年的水平,推算其十三五的增长中枢约为6.67%。

对于次高收入的地区如湖北、新疆、陕西、重庆等,其收入中枢与美国的比值大约相当于韩国1987年的水平,可以推算出其在十三五的增长中枢大约为8.37%;若以台湾为参照,则相对收入相当于台湾1986年的水平,推算其十三五的增长中枢约为8.4%。对于收入较低的地区如青海、四川、江西等地,其相对收入约相当于韩国1984 年或是台湾1977年的水平,推算其十三五的增长中枢分别约为8.64%和8.74%。

图表143韩国的相对收入与经济增长

数据来源:Maddison

图表144台湾的相对收入与经济增长

数据来源:Maddison

还有一些地区如甘肃、云南、贵州和西藏,它们的人均收入属于国内最低水平,尚处在较落后的发展阶段,缩小和发达地区差距将主要依靠人口向外转移和发展自身一些特色的产业。这些地区迈向高收入阶段的压力比较大,可以参考后发的工业化经济体中较落后地区的发展经验,如泰国和马来西亚。

上述四个地区的收入中枢与美国的比值大约相当于泰国1990年或是马来西亚1987年的水平,按照泰国的经验,它们在十三五期间的增长中枢约为8.65%;若参照马来西亚的经验的话,它们在十三五期间的增长中枢约为9.23%。总体来说,这些地区尽管收入很低,但后发优势明显,十三五期间的增长潜力巨大。

图表145泰国的相对收入与经济增长

数据来源:Maddison

第四章中国区域产业规划发展制定建议

1找到符合本区域的宏观趋势

国际产业升级和国际分工所引发的产业转移,科技发展所促进的产业融合形成了各区域产业

发展的宏观趋势,构成了区域产业发展的产业背景。现有的区域规划编制,往往简单地将国际产业转移作为规划本区域产业定位的发展机遇,将产业融合发展所引发的新兴产业领域作为本区域产业领域的发展机遇,进行区域的综合性定位,并制定相应地发展计划和规划措施。这种视宏观发展趋势为微观发展机遇,通过国际宏观形势来指导区域产业定位的规划方法,无疑是将自身置入重复建设和同质竞争的低效区域。“国际上看,服务外包是很大的市场,我们有一些优势,所以准备进入。”类似的观点存在于多数政府和园区。这也就使得各地的区域规划具有较强的雷同性,较少的产业资源得到各地的哄抢,导致产业资源在各地间分散难以形成集聚化发展。园区在制定区域规划时应该科学地分析自身的资源和能力,理性看待可能带来的竞争博弈,从而在宏观机遇中找到属于自己的“蓝海”。

2打造富有本地特色的产业群

区域推进产业规划应更为强调具有共性特征的产业群发展,而不是通过多个单一产业规划进行简单叠加形成总体规划。单一的产业发展观无疑是没有看到产业之间的融合、交叉,尤其是产业要素之间、供应链之间越发重要的潜在竞争优势。“我们准备做个文化创意产业规划,再做个新材料产业规划,结合原来做的精细化工规划,形成我们最终的园区产业规划。”这样的园区规划无疑形成了更大的资源浪费和思路冲突,不仅无法明确各产业在整个园区独特作用,更无法通过整合要素优势来升级园区发展思路。相反,通过将目前产业体系富有活力和竞争力的部分给予最充分的重视,从战略层面给予倾斜和照顾,政府将为自己赢得更为宽广的政策空间和扶持余地。广东省发布的《中共广东省委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建设现代产业体系的决定》,则是将十七大报告精神指导下进一步将“现代产业体系”成为全省上下共同聚焦的产业发展方向,通过把握广东产业特点和升级方向,更多强调了产业群的优化模式。

3注重培育动态更新产业体系

在全球范围内,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产业的发展体现出较强升级趋势,尤其是电子信息产业为主的高新技术产业,升级换代的速度越来越快。目前,多数地方政府在做本区域的产业规划时,都倾向于以降低土地成本,给予引进人才收入补贴,给予创新活动部分资金等简单的优惠政策,来吸引相应产业资源,增强区域内产业实力,加强产业竞争优势。这对于产业链中下游的中小企业会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这些企业由于附加值较低,往往是价格敏感型

的企业,但是这些企业并不是构成区域产业竞争力的核心力量。而产业链上游、处于行业领先地位的高附加值企业,往往是非价格敏感型的,它们通常更关注产业生态环境是否良好,而它们的带动性和影响力都决定着它们是构成产业竞争力的关键。上述简单和固化的发展方式,不能够动态地根据产业快速升级的需要,去不断升级产业发展所需要的专业性的硬件设施,不断完善产业发展所需要的特色性的软体环境,对产业长期可持续发展来讲,也就不能够起到足够的支撑作用。园区或者区域政府应转变规划思路,真正以企业为主体,定期地通过专业调查来了解企业对园区产业环境的需要,以此来不断地完善硬件设施和软件环境,使得园区的发展措施和政策体系能够具有针对性,这样产业竞争优势才能够不断地加强。

附:详细报告目录

第一章区域产业规划相关概述

1.1区域产业规划理论介绍

1.1.1概念界定

1.1.2本质属性

1.1.3编制意义

1.2区域产业规划的内容范畴

1.2.1区域产业发展现状和特征

1.2.2区域产业发展定位和目标

1.2.3区域产业发展方向和发展重点规划

1.2.4区域产业空间规划

1.2.5区域产业发展和规划的支撑条件建设

1.2.6区域产业发展的政策措施

1.3区域产业规划的应用领域

1.3.1政府工作报告

1.3.2部门行动计划

1.3.3区域招商指南

1.3.4营销宣传方案

1.3.5产业优惠政策

1.3.6政府绩效考评

第二章区域产业规划的环境分析

2.1国家经济社会发展规划总况

2.1.1国家经济和社会“十二五”规划纲要

2.1.2国家环境保护“十二五”规划

2.1.3节能减排“十二五”规划

2.1.4国家“十二五”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

2.2国家层面主体功能区战略规划

2.2.1优化开发区域

2.2.2重点开发区域

2.2.3限制开发区域(农产品主产区)

2.2.4限制开发区域(重点生态功能区)

2.3国家产业政策解析

2.3.1鼓励类产业

2.3.2限制类产业

2.3.3淘汰类产业

2.4国家产业发展规划概况

2.4.1全国现代农业发展规划(2011-2015年)2.4.2工业转型升级规划(2011-2015年)

2.4.3服务业发展“十二五”规划

2.4.4“十二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2.4.5能源发展“十二五”规划

第三章中国区域产业规划现状分析

3.1中国区域产业规划制定概况

3.1.1区域产业规划基本特点

3.1.2国家战略区域规划界定

3.1.3国家战略区域规划类型划分

3.1.4国家战略区域规划空间分布

3.1.5国家战略区域规划体系

3.2“十二五”区域产业规划热点门类

3.2.1生产性服务业

3.2.2能源产业

3.2.3旅游业

3.2.4装备制造业

3.3地方政府新兴产业规划布局分析

3.3.1四大直辖市

3.3.2东部和沿海省份

3.3.3中部省份

3.3.4西部省份

3.4发达地区产业规划布局比较

3.4.1区域产业转移状况

3.4.2广东:由“一核”向“三圈五轴”转移3.4.3江苏:“四沿战略”与南北共建

3.4.4山东:“五大板块”与“一体两翼”3.4.5浙江:山海协作与东扩西进

3.5中国区域产业规划的问题分析

3.5.1产业规划体系不健全

3.5.2产业规划定位不准确

3.5.3产业规划边界不明确

3.5.4产业规划地位受到质疑

3.5.5产业规划的深度不够

3.5.6产业规划操作性不强

3.5.7产业规划易出现的误区

第四章传统支柱型产业区域规划分析

4.1房地产业

4.1.1房地产业发展态势分析

4.1.2国家层面房地产业的战略展望4.1.3国家层面房地产规划的新动态4.1.4地方层面房地产业的规划布局4.1.5地方房地产业的规划调控策略4.2石油化工行业

4.2.1石化行业发展态势分析

4.2.2国家层面石化产业的规划布局4.2.3我国石化产业基地规划布局4.2.4地方层面石化产业的规划分析4.3汽车制造业

4.3.1汽车产业发展态势分析

4.3.2国家层面汽车行业发展方向4.3.3地方层面汽车产业规划意义4.3.4地方层面汽车产业规划特点4.3.5地方层面汽车产业规划布局4.3.6地方层面汽车产业规划问题4.4钢铁工业

4.4.1钢铁产业发展态势分析

4.4.2国家层面钢铁工业的规划调整4.4.3地方层面钢铁工业的规划布局4.5船舶制造业

4.5.1船舶工业发展态势分析

4.5.2国家层面船舶工业的规划布局4.5.3地方层面船舶工业的规划布局4.5.4区域船舶工业发展规划的特点4.6电子信息产业

4.6.1电子信息产业发展态势分析

4.6.2区域电子信息产业规划战略定位

4.6.3区域电子信息产业规划重点方向

4.6.4区域电子信息产业规划布局

第五章战略性新兴产业区域规划分析

5.1节能环保产业

5.1.1节能环保产业发展态势分析

5.1.2国家层面节能环保产业规划布局

5.1.3地方层面节能环保产业规划布局

5.1.4区域节能环保产业规划制定建议

5.2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

5.2.1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发展态势分析

5.2.2国家层面信息技术产业发展规划

5.2.3地方层面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规划布局

5.2.4地方政府掀起物联网规划热潮

5.3生物产业

5.3.1生物产业发展态势分析

5.3.2国家层面生物产业的规划布局

5.3.3地方层面生物产业的规划布局

5.4高端装备制造产业

5.4.1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发展态势分析

5.4.2地方层面高端装备制造产业的规划布局

5.4.3区域高端装备制造业规划的原则与思路

5.4.4区域高端装备制造业规划战略定位与区域布局5.4.5区域高端装备制造业规划突破领域与重大专项5.4.6区域高端装备制造业规划制定与计划实施

5.5新能源产业

5.5.1新能源产业发展态势分析

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的四种模式

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的四种模式 进入21世纪以来,在改革开放已近30年的中国内地,在长三角、珠三角、浙江以及福建沿海地区,区域经济的活力丝毫不弱于任何小“龙”小“虎”。 温州进入“凯恩斯主义”时代? 曾是中国民营经济发展教科书式范本的“温州模式”正在悄然发生转变。 温州这个令人惊叹的地方,生产出了占全国市场份额10%的服装、20%的鞋、60%的剃须刀、65%的锁具、80%的眼镜、90%的金属外壳打火机和90%的水彩笔。电器、泵、拉链、五金制品、汽摩配件、文教具等产业在国内也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1986年,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教授以“小商品、大市场”6字概括了“温州模式”,称其重要意义在于激活了一个民间自发的、遍及全国的大市场,并直接在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建立起了流通网络。 近年来,温州盛名之下其实难副,“前面的标兵越行越远,后面的追兵咄咄逼人”,传统产业的低技术含量和低附加值,成为影响温州竞争力和成长性的重要因素。 “温州模式”扬名世界的三件“利器”也出现了钝化的迹象:一是温州价廉物美的轻工产品频繁遭遇国际贸易壁垒,出口受阻;二是温州资本难寻出路;三是温州第一代创业者的市场精神在第二代接班人中已难觅踪迹。 温州市政府在经济发展初期的施政理念为温州民营经济的自由发展开辟了道路,但政府的公共服务职能在“无为”的旗帜下受到削弱。 2005年之后的温州经历了政府职能的一次巨大转变,从一向奉行的“无为”到“有为”,从“不管”到“强管”,招商引资成为这个地级市的“一号工程”。温州市委书记王建满表示:“如果没有外来资金的投入,没有先进设备的引进,没有先进智力的引入,温州要实现又快又好发展,难度很大。” 凯恩斯主义的出现标志着西方自由放任经济时代的结束,温州在经过20多年的自由发展之后,是否也进入了某种意义上的“凯恩斯主义”时代呢?一个强势的政府又会将“温州模式”引入怎样一条道路? 苏州模式只长骨头不长肉? “只长骨头不长肉”,对于多年来中国最耀眼的城市经济明星苏州而言,可能是最具争议的一种评价了。 所谓“苏州模式”,实际上是类似于早年日本和韩国“政府主导型”的一种经济发展模式,但又有自己的特色。政府除了提供制度和政策环境外,还通过制定非常明确的发展规划和战略来吸引外资。有外商笑称,“在苏州办事,找厂长、经理没有用,要找局长、找书记”。

“十三五”规划期的四大产业发展战略

“十三五”规划期的四大产业发展战略 2015-07-08 09:00 来源:光明日报作者:黄群慧贺俊 核心提示:从中国来看,目前中国已成为一个工业和贸易大国,是世界产业分工格局中的重要力量,但仍存在产业发展水平低、处于全球分工格局低端等问题,未来有望从全球价值链的低端向中高端升级,并在全球价值链治理中发挥越来越积极的作用。 原标题:“十三五”时期的产业发展战略 从全球来看,在未来五到十年,随着新一轮产业革命的不断拓展,技术突破和业态创新将逐步融合产业边界,全球投资贸易秩序将加速重构,产业内和产品内分工的重要性也将日益突出,服务贸易在全球产业分工中的重要地位将更加突出,服务业甚至研发活动都将呈现深入的产业内垂直分工的特征。从中国来看,目前中国已成为一个工业和贸易大国,是世界产业分工格局中的重要力量,但仍存在产业发展水平低、处于全球分工格局低端等问题,未来有望从全球价值链的低端向中高端升级,并在全球价值链治理中发挥越来越积

极的作用。在这种背景下,“十三五”时期我国三次产业发展的定位、方向和政策都将面临重大的变化。 “十三五”时期应对产业结构升级思路进行重大调整:摒弃以往追求产业间数量比例关系优化的指导思想,产业结构调整的主线是提高生产率。 基于一般意义的三次产业结构演进的规律,我国五年规划一般将三次产业产值和就业比例关系作为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指标,比如,“十二五”规划提出服务业增加值占比从2010年的43%提高到47%。但世界各国的经验表明,在不同的经济发展阶段并不存在一个严格意义的三次产业数量比例关系,尤其是在当今工业化和信息化融合、制造业和服务业融合、各个产业边界日趋模糊的大趋势下,统计意义的产业规模数量比例指标作为政策导向的意义已经越来越小,寻求最优产业比例关系、进行“产业结构对标”的产业结构升级思路,其合理性和操作性的基础已越来越薄弱。 实际上,产业结构演进升级的本质是生产率高的部门逐步替代生产率低的部门成为主导产业。虽然近年来我国第二产业比较劳动生产率逐步下降、第三产业比较劳动生产率逐步上升,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产业结构合理化的演进趋势,但2013年我国第二产业劳动生产率仍高于第三产业劳动生产率,存在第三产业比例上升而整体劳动生产率下降的潜在

对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再认识

对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再认识 中国的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相继经历了均衡、非均衡和协调发展三个阶段,本文立足于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的现状,针对区域经济的非均衡发展、互动性较差、差距扩大三大问题,借鉴区域平衡增长论、区域不平衡增长论和区域阶段发展论,探讨了国外典型区域经济政策的战略选择,重点分析了中国区域经济发展中的战略变化和政策调整,提出今后中国区域经济的协调、和谐、互补和循环四个新型发展战略。 标签:区域经济区域政策经济理论发展战略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呈现出不同的转型特点。从中国经济区中,东、中、西“三大部”分别实施的梯度推移非均衡发展战略中,一些区域的地区经济得到了空前发展,经济实力显著增强,但是区域之间经济关系的矛盾也日益突出,实际上区域之间经济差异呈现出进一步扩大的趋势。为此,研究中国区域经济的现状和相关理论,将有助于探讨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政策选择。 一、区域经济发展的相关理论 1. 区域平衡增长论 关于平衡增长的主要涵义是指国民经济中各个行业和部门相互协调、共同增长,主要包括赖宾斯坦(H. Leibenstein)的临界最小努力命题论、纳尔森(R.R. Nelson)的低水平陷阱论、罗森斯坦和罗丹(P.N. Rosenstein- Rodan)的大推进论,以及纳克斯(R. Nurkse)的贫困恶性循环论和平衡增长理论。按照罗森斯坦、罗丹和纳克斯的观点,平衡增长是通过国民经济各部门同时大规模投资来实现的。平衡增长战略通过一定规模投资打破发展中国家的贫穷恶性循环,为部门和行业的发展创造较好的外部环境,主要目的在于利用外部经济效益和各部门之间相互关联和补充的性质推动经济快速发展。 2. 区域不平衡增长论 区域不平衡增长论认为增长过程在实质上是不平衡的。其代表理论有佩鲁(Perroux)的增长极发展理论、缪尔达尔(Gunnar Myrdal)的循环累积因果理论和赫希曼(A.O. Hirschman)的依附理论。这些理论均强调:在市场力量的作用下,区域发展之间的差距不会缩小反而会扩大,因为规模经济和集聚经济所产生的“极化效应”或“反吸效应”和“报酬递增”将促使资本、劳动和产出在一定区域的循环积累,而其所产生的“涓滴效应”或“扩散效应”以及政府的转移支付只能将区域差异保持在一定限度而不足以促进区域收敛。因此,不均衡增长理论认为,“只要总的发展水平低,市场力量的自然作用在任何时候都将增加国内和国际不平等”,要促进落后地区的发展,缩小区域发展差距,必须依赖于强有力的政府干预和周密的经济政策,如在落后地区建立“增长极”和“增长中心”以启动这些地区的发展,培养其自我发展能力,然后利用市场力量实现这些地区的积累增长。

北京“十一五”新技术产业发展战略研究

北京“十一五”新技术产业发展战略研究 一、北京市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现状与问题一是生长点多,增长点少。北京依靠自身的科技优势,初步形成了电子信息、生物医药、光机电一体化、新材料、环境保护为主体的产业结构。2003 年,五大领域销售收入占全市高新技术产业的97%以上。但其整体产出规模不大,一直无法形成新型的产业,对北京市经济的贡献有限。 二是有技术,没产业。北京市重大科技计划成果数量居全国首位,2003 年达134项,远高于第二名的江苏(36 项),但是产业化的能力却仍然较弱,2002年北京市400 多家研发机构共转让出1400多相研发成果,其中1000 多项转让到了京、津、冀以外的地区。 三是产业园区(基地)多,产业集群少。北京市原来共有各级开发区450 个之多,2004 年上半年,经过清理整顿后,还有各级园区28 个。各主要高新技术园区相关与支持性产业缺乏,产品的配套能力差,产业链条不完整,增加了企业生产成本。 四是中心强,周边弱。北京市高科技企业过于集中于以中关村为主的北京市高新科技开发园区内,周边地区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很

五是中低端产业大,高端产业小。北京市的高新技术产业链条短,产业链高端项目缺乏,加工装配型产品比重较大。反映在出口结构上是三资企业的加工贸易出口比重较高,2003 年所涉产品对欧盟出口中,加工贸易占当年所涉产品对欧盟出口的87.93 %。 六是企业研发投入不足。北京市高新技术产业的附加值无法提升,与企业研发投入下降,发展后劲不足有很大的关系。2003 年北京市企业研发投入84.2 亿元,占北京市研发总投入256.3 亿元的1/3 ,为广东省企业研发投入的1/2 。 二、北京市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指导思想与方针 指导思想。有利于产业规模不断扩大,有利于产业结构持续升级,有利于产业化能力的提升,有利于形成合理的产业布局。 指导方针。以人为本,发挥比较优势;政府引导,发挥市场主导作用;以园区为依托,建设重点基地;以技术引进带动自主开发;以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促进传统产业改造。 三、北京市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目标 总量目标:预计“十一五”期间增长速度为17%左右,到

中国区域划分

中国区域划分 一、按行政区域划分: 1、东北地区:包括辽宁、吉林、黑龙江及大连市; 2、西北地区:指中国西北内陆的一个区域,地理上包括黄土高原西部,渭河平原,河西走廊青藏高原北部内蒙古高原西部,柴达木盆地,和新疆大部的广大区域。通常简称“西北”,包括宁夏、新疆、青海、陕西、甘肃及内蒙古部分; 3、华北地区:包括北京、天津、河北、山西、内蒙古的部分; 4、华中地区:中国中部地区的简称,包括湖北、湖南、河南; 5、华东地区:中国东部地区的简称,华东六省一市指山东、江苏、安徽、浙江、福建<台湾>、江西、上海及宁波、厦门、青岛; 6、华南地区:中国南部地区的简称,包括广东、广西、海南,广义上的华南地区还包括福建省中南部,台湾、香港、澳门; 7、西南地区:指中国西南部的广大腹地,地理上包括青藏高原东南部,四川盆地和云贵高原大部,包括四川、云南、贵州、西藏、重庆(大西南); 注释:传统的西南——包括四川、云南、贵州、重庆

8、台港澳地区:包括台湾、香港、澳门。 注释:中南地区——河南、湖北、湖南、广东、广西、海南、深圳(7个省、区、市) 二、八大区域 1、东北地区:包括辽宁、吉林、黑龙江三省。总面积79万平方千米,2001年总人口10696万。这一地区自然条件和资源禀赋结构相近,历史上相互联系比较紧密,目前,面临的共同问题多,如资源枯竭问题、产业结构升级换代问题等。 2、北部沿海地区:包括北京、天津、河北、山东两市两省。总面积37万平方千米,2001年总人口18127万。这一地区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捷,科技教育文化事业发达,在对外开放中成绩显著。 3、东部沿海地区:包括上海、江苏、浙江一市两省。总面积21万平方千米,2001年总人口13582万。这一地区现代化起步早,历史上对外经济联系密切,在改革开放的许多领域先行一步,人力资源丰富,发展优势明显。 4、南部沿海地区:包括福建、广东、海南三省。总面积33万平方千米,2001年总人口12019万。这一地区面临港、澳、台,海外社会资源丰富,对外开放程度高。 5、黄河中游地区:包括陕西、山西、河南、内蒙三省一区。总面积160万平方千米,2001年总人口18863万。这一地区自然资源尤其是煤炭和天然气资源丰富,地处内陆,战略

最新中国产业发展战略选择探析

中国产业发展战略选择探析 中国产业发展的战略选择是关系到中国产业发展和经济改革取向的重大理论问题。目前学术界存在两种主要的观点:一种是中国应该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另一种观点认为中国应该大力发展高科技产业。笔者认为战略发展选择不是政府政策的结果,其最佳的途径是如何让市场中的经济主体自由理性选择从事经济活动的产业,逐利的众多经济个体单位的经济活动将内生地决定各阶段产业发展的战略选择。 一、对中国现阶段应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的观点的反思 林毅夫教授等提出的中国现阶段应该大力发展具有比较优势的劳动密集型产业的观点在经济学界颇有影响。其主要思想是:当前中国的各种投入要素中劳动力资源是最丰富的,而资本、技术等生产要素则相对比较稀缺。按照市场自由定价原则,稀缺程度高的资本、技术的市场价格将比劳动力价格高得多。在技术水平、产量既定的情况下,多使用劳动,少使用资本将使企业的成本降低,利润增加,增强企业的自生存能力。一个产业的企业如果多使用劳动,少使用资本,那么这个产业就是劳动密集型产业。因此中国在现阶段应大力发展具有比较优势的劳动密集型产业。随着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发展,企业的能力将增强,资本日渐丰裕,资本的机会成本将降低,那时,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将自动地得到发展。表面看来,上述观点的论证比较严谨,结论也令人信服。但是笔者认为根据比较优势的原则不能推出中国目前的战略选择就一定要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决定一个企业选择产业技术水平的根本动力是能否盈利,而决定利润水平高低的因素是总收益和总成本的多少。在技术水平、总收益既定的情况下,企业的理性

选择当然是进入具有相对比较优势的劳动密集型产业。但是,当技术条件发生变化,选择高技术和资本密集型产业如果能导致企业的净收益增加(增产导致的收益增加减去由于使资本密集技术导致的成本增加),那么企业选择资本密集型产业就将是理性的,符合经济效率。上述表述也可以用下述函数表示: π=P×Q-TC (1) Q=AF(K,L)(2) TC=f(K,L,r,w)(3) 其中,A表示技术水平,K表示资本投入量,L表示劳动投入量,r表示资本的价格——利率,w表示工资,P表示企业生产产品的价格,TC表示总成本,Q表示生产产品的产量,π表示总利润。 主张劳动密集型产业的观点:在PQ一定的情况下,将多使用L,少用K的技术A,使TC变低,从而增加π。 但是,当提高技术水平,即A→A’时,在A’条件下,将多使用资本,少使用劳动,这时TC将上升,同时,技术水平的提高将导致产量Q上升。如果A→A’=>Δπ=ΔTR-ΔTC>0,则企业选择进入资本密集型行业将有利可为。 上述分析表明,企业选择进入什么技术水平的行业,不仅要看其经济成本,还要看获得的收益情况,即产量的增加导致总收益的增加。因此,比较优势学说单从成本角度出发分析得出的中国现阶段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的结论不具有充分的说服力。 上述分析也说明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是建立在下述条件之上的:①技术水平不变;②产量Q不变;③K和L可以相互替代。因此,在上述条件成立和资本价格r远高于劳动的价格w的情况下,企业的理性选择必然是进入劳动密集型产

中国区域规划的演变与展望_胡序威

地理学报ACTAGEOGRAPHICASINICA第61卷第6期 2006年6月Vol.61,No.6June,2006 中国区域规划的演变与展望 胡序威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北京100101) 摘要:在回顾了中国区域规划发展和演变的三个历史阶段基础上,阐述了在不同时期按不同 名目开展的规划内容和特点,分析了当前存在的部门间竞相争夺规划空间的现象及其形成的 国情背景。在展望未来中国区域规划发展将面临大好机遇的同时,着重就理顺规划体系、调 整规划管理机构、制订区域规划法规、增加规划内容、改善空间管治等问题,提出一系列具 体建议。 关键词:区域规划;国土;城镇体系;中国 1历史回顾 区域规划是空间规划系列中的重要环节,其在空间管治和综合协调中的重要作用,越来越受到政府和社会的重视。中国区域规划的发展和演变大致经历了以下三个阶段:1.1自原苏联引进的区域规划(1956 ̄1960年) 中国最早的区域规划是在“一五”期间从原苏联引进的,是在联合选厂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为了更好地安排大批原苏联援建的工业项目,在1956年中国国务院《关于加强新工业区和新工业城市建设工作几个问题的决定》中提出要搞区域规划[1]。接着由国家建设委员会(简称,国家建委)公布了《区域规划编制和审批暂行办法(草案)》,曾在茂名、个旧、兰州、包头等地进行了区域规划,主要由建筑和工程技术的专业力量承担[2]。 1958年开始“大跃进”后,各地大办钢铁,大办地方中小企业,以工业和城镇布局为主要内容的区域规划开始在不少省区和地区展开,部分经济地理专业力量也开始积极投入区域规划研究领域。但时间不长,1960年即因“大跃进”失败而告终。在区域规划长期中断后,从事区域规划研究的经济地理界就转向区域生产力布局的综合调查研究[3]。1.2自西欧和日本引进的国土规划(1981 ̄1995年) 1978年改革开放后,中央领导人出访西欧考察时,发现西欧国家特别重视国土整治工作。1981年由中共中央书记处作出了关于“搞好我国的国土整治”的决定[4],引起当时国家建委领导的高度重视,并举办了由各省市建委领导和有关部门领导参加的国土整治研究班,请各方面的专家做报告,共同探讨国土整治工作的性质和任务。当时对国土和国土整治的概念存在不同的理解。有的把国土只看成是资源,或等同于土地,把国土整治狭义地理解为治山、治水。我们主张国土是指国家主权管辖范围的地域空间,国土既是资源也是环境,搞好国土整治,就是要对国土空间的开发、利用、治理和保护加强综合协调和规划管理,要把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在地域空间的综合协调作为国土规划的中心任务,并提出国土规划可分为全国和地区的不同层次,地区性国土规划也就是区域规划[5]。当时的国家建委领导人基本上吸纳了专家们的意见[6],1981年成立了国土局,1982年国家建委与国家计划委员会(简称,国家计委)合并后,国土局也转到了国家收稿日期:2006-02-06;修订日期:2006-03-20 作者简介:胡序威(1928-),男,研究员,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区域与城市规划研究中心顾问,建设部城乡 规划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地理学会资深会员,主要从事区域与城市规划研究。本文主要内容曾在2005年11月20日香港大学召开的“中国'十一五'规划城市发展论坛”交流。E-mail:hu_xuwei@126.com585-592页

农村与区域发展论文区域经济发展论文: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研究文献综述

农村与区域发展论文区域经济发展论文: 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研究文献综述 【摘要】区域经济发展战略是一个国家经济社会总体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鉴于此在国家整体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国内外的专家学者进行了大量的理论研究和具体实践,使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内容和形式不断更新,保持了旺盛的生命力和与时共进的特征。 【关键词】区域经济;发展战略。 1 引言。 1958 年美国发展经济学艾伯特·赫希曼在《经济发展战略》一书中率先提出“发展战略”这一概念,重点讨论发展中国家如何利用自己的潜力、资源与环境,谋求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自20 世纪60 年代开始,联合国先后制定了60 年代、70 年代、80 年代三个10 年的“国际发展战略”,它使得“发展战略”一词逐渐越出以发展中国家为研究对象的范围,也广泛运用于发达国家。 2 国外研究现状。

2. 1 理论贡献。 (1)区域平衡增长论。 均衡增长的主要涵义是指国民经济中各个行业和部门相互协调、共同增长。主要包括赖宾斯坦(H. Leibenstein)的临界最小努力命题论、纳尔森( R. R. Nelson)的低水平陷阱论、罗森斯坦和罗丹( P. N. Rosenstein- Rodan)的大推进论,以及纳克斯(R. Nurkse)的贫困恶性循环论和平衡增长理论。 (2)区域不平衡增长论。 区域不平衡增长论认为增长过程在实质上是不平衡的。其代表理论有佩鲁(Perour)的增长极发展理论、缪尔达尔(Gunnar Myrdal)的循环累积因果理论和赫希曼(A. O. Hirschman)的依附理论。 (3)区域阶段发展论。 倒U 型理论(Reversed U - Shaped Theory) 1965 年,美国经济学家威廉姆森( J. G. Williamson)把库

中国区域经济发展差距分析

中国区域经济发展差距分析 (一)中国区域经济发展差距的主要表现 1、沿海与内地经济发展的差距 2、东、中、西部经济发展的差距 3、省区之间经济发展的差距 4、南北之间经济发展的差距 5、城乡之间经济发展的差距 (二)中国区域经济发展差距的形成原因 1、历史基础 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历史差异,是构成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现实差距的重要 因素之一。 2、区位条件 区位条件是指一个地区与周围各种社会经济事物关系的总和,包括位置关系、地域分工关系、地缘政治关系、地缘经济关系以及交通、信息关系等。区位条件作为经济区域的成长基础,是一种重要的经济资源,它在实现工业化和经济起飞过程中,起着十分重要的甚至决定性作用。 3、制度因素 中国的改革,发展了市场经济,也同时造成了富裕的城市和东部地区更加 富裕,贫穷的农村和西部地区更加贫穷,贫富差距进一步扩大。 4、政策倾斜效应 政策的倾斜是中国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的主要原因。 5、人力资源差异

区域间人力资源差异是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存在差异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有 思想文化因素和教育共同组成的人力资源是区域发展的基础条件。应当看到,中国东、中、西部地区以及城市与农村之间,由于历史和现实的种种原因,思想文化和教育存在着较大差异。 (三)对中国区域经济发展差距的评价 1、区域经济发展差距的积极意义 (1)区域经济一定程度的发展差距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动力源泉。 (2)区域经济发展的差距是区际竞争与合作的基础。 (3)区域经济发展的差距给落后地区造成一种压力。 2、区域经济发展差距的消极影响 (1)区域经济发展差距过大,会制约国民经济的总体发展和可持续发展。 (2)区域经济发展差距过大,会损害落后地区自我发展的能力,加剧区域经济的矛盾。 (3)区域经济发展差距过大,不利于社会公平和共同富裕的实现。 (4)区域经济发展差距扩大,不利于社会稳定和民族团结。 (四)解决中国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的政策思路 1、在经济全球化时代背景之下,各地区经济都应融于世界经济体系之中。 2、遵循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规律,继续允许和鼓励有优势的地区发展得更快、更好,以此引领全国经济发展。 3、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努力缓解区域经济差距扩大的趋势。 4、落后地区要加快改革开放的步伐,发挥自身优势,赶超发达地区。所谓落后地区,是指一定地域范围内经济发展水平处于低下层次的地区。它包括以下含义:① 落后地区是一个相对的地域概念。

中国新能源产业发展的战略思考

中国新能源产业发展的战略思考 由于环境的改变,我国新能源的开发提到了日程上来,新能源的起色与国家的支持也是密不可分的。我国有一定的自然优势,中国新能源的发展也很迅速,但在一定程度上仍有一定的局限。文章将对我国新能源产业的现状以及新能源的发展方向、局限以及战略进行阐述。 标签:新能源产业;发展现状;战略思考 1 中国新能源产业现状的理解 中国目前的主要能源还是煤炭与石油,尽管我国现在这两种资源已日渐稀少并且正走向枯竭。2008年,我国的煤炭消费却仍在世界上占据第一名,石油消费在世界上排在第二名。所以,中国现在急需发展新能源,中国的经济快速发展与能源消耗非常不相符,只有发展新能源才会适应中国的发展。可怎么样根据中国的国情来发展新的能源呢,中国各个部门如今已经意识到发展新能源的作用以及其对中国发展的必要影响。从微观中分析,一个企业最需要具备的是能动性,一个企业的积极性对企业的发展有着很重要的作用。新能源产业对一个国家来说等同于能动性对于企业,需要对新能源发展的方向有一定的了解与掌握。对于新能源这一新兴的产业,不论是国有企业,还是民营企业,都表示对其很感兴趣。愿意投出时间与精力在新能源上,并且对新能源的发展很看好,有着很大的积极性。由此看来,我国的新能源产业的发展具有很大潜力。 2 中国风能、氢能的发展 风能是我国开发最快速,并且是如今运用最广泛的新能源,在我国,新疆可以说是风能最丰富的的地点。同时,新疆也是最早开发风能的地点,风能企业的运行相对于其他新能源企业来说,更早的进行了实施建设。新疆风能的开发潜力也是不可预估的,新疆特有的自然优势,使许多的企业愿意在这里发展,在这里投资。除了新疆,河北的风能资源也比较有优势,许多企业也愿意到河北搞建设,利用其自然优势,同时对风能进行合理的开发。在河北的投资中仅有一个县城就引来了十余家的企业希望在这里投资。江苏也是我国风能比较富裕的城市,目前也已有很多企业打算入驻江苏,在这里发展风能。 除了利用优越的自然优势,企业也要注重自身技能的发展,提升自己的技术,利用技术更新将风能更好的利用。中国除了在风能上有所发展,在氢能源上的发展也是十分的迅速,我国对氢能源的开发最早是在二十世纪二十年代末,现在已经可以在多方面提取氢能源,并且做到合理处理与利用氢能源,如果氢能得到开发后,影响最大的便是我国的汽车产业。风能与氢能源的发展,更是我国发展史上的一大进步。 3 中国新能源发展的局限

2020年(发展战略)世纪我国产业发展与政策选择

(发展战略)世纪我国产业发展和政策选择

21世纪我国产业发展和政策选择 [2002-03-02] 摘要:21世纪初我国产业发展已进入了以数量扩张为主转为以素质提高为主的新阶段,产业发展的主要矛盾由短缺转为相对过剩,由解决比例失调转为推进产业结构的升级,产业发展和结构调整面临着日益加剧的国际竞争压力。经济发展趋势对产业发展有着多方面的影响。对此,应确定未来产业结构政策的目标方向,选择适宜的政策,以促进21世纪产业发展。 壹、21世纪初的产业发展趋势 改革开放20多年来,我国的产业发展实现了从少到多的转变。从“十五”开始我国将实施第三步战略目标,我国产业发展的主要任务就是要实现从低到高的转变,于整体素质和效率方面,缩小和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 (壹)我国产业发展面临的新特点 1.产业发展己进入以数量扩张为主转为以素质提高为主的新阶段。我国产业和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除少数行业外,已主要不是于生产能力和产量方面的差距,而是于生产技术水平、产品品种和结构、单位产品物质消耗、劳动生产率方面的差距。今后我国产业发展的任务已不再是追求数量扩张,而是要于产业发展的科技水平和效率上缩小和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为此,必须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从以数量扩张为主转向以提高产业素质和产业增长质量为主。

2.产业发展所面临的主要矛盾由短缺转为相对过剩.目前我国大多数产品的生产能力已超出了市场需求而出现相对过剩,这是导致我国加工工业过度竞争,企业效益大幅下滑且造成资源浪费的主要原因。造成相对过剩的根本原因是产业结构和需求结构不相适应。2l世纪初我国将全面迈进小康阶段,人们不仅要求商品数量的满足,更要求质量档次的提高,花色品种的增加,服务水平的上升。所以,加快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的步伐,使之和需求结构的变化相适应是解决生产相对过剩问题的根本途径, 3.产业发展和结构调整的重点由解决比例失调转为推进产业结构的升级。从目前我国产业运行实际来见,各个产业之间比例失调的情况已不明显,结构性短缺的矛盾基本消除。当前制约我国产业发展的主要问题是发展水平上的矛盾。表当下:技术和知识密集型的附加值高的产业的比重低;企业生产和销售的市场集中度低,规模效益差;传统产业的技术含量低,产品结构落后。推进我国产业结构的升级,壹方面必须加大对传统产业进行技术改造的力度,推进传统产业技术升级和产品更新换代;另壹方面必须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以此带动整个产业的结构升级。于21世纪初,我国的产业发展和结构调整将进入以高技术化、高加工度化的新阶段。 4.产业发展和结构调整面临着日益加剧的国际竞争压力。随着外资企业纷纷涌入,经济全球化进程不断推进尤其是我国即将加入WTO,我国产业发展所面临的国际竞争不仅存于于国际市场,也存于于国内市场;不仅是商品数量的竞争,更重要的是技术、质量和效率的竞争。

中国地区划分

中国地区区域划分:华东、华南、华中、华北、西北、西南、东北、台港澳地区中国具体的区域划分: 1、华东地区(包括山东、江苏、安徽、浙江、福建、上海); 2、华南地区(包括广东、广西、海南); 3、华中地区(包括湖北、湖南、河南、江西); 4、华北地区(包括北京、天津、河北、山西、内蒙古); 5、西北地区(包括宁夏、新疆、青海、陕西、甘肃); 6、西南地区(包括四川、云南、贵州、西藏、重庆); 7、东北地区(包括辽宁、吉林、黑龙江); 8、台港澳地区(包括台湾、香港、澳门)。 华东地区:中国东部地区的简称。"华东六省一市"包括:山东省,江苏省,安徽省,浙江省,江西省,福建省(台湾省)和上海市。 华南地区:中国南部地区的简称。华南三省(区)包括:广东省,海南省和广西壮族自治区。广义上的华南地区还包括福建省中南部,台湾、香港、澳门。 华中地区:中国中部地区的简称。包括:河南省,湖北省,湖南省。 华北地区:北京市,天津市,河北省,山西省,内蒙古自治区的一部分 西北地区:中国西北地区是中国西北内陆的一个区域,地理上包括黄土高原西部,渭河平原,河西走廊青藏高原北部内蒙古高原西部,柴达木盆地,和新疆大部的广大区域。通常简称"西北"。西北五省区包括:陕西省、甘肃省、青海省、宁夏回族自治区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西南地区:中国西南地区包括中国西南部的广大腹地,地理上包括青藏高原东南部,四川盆地和云贵高原大部。西南四省(区)一市包括:四川省、云南省、贵州省、西藏自治区和重庆市。 目前中国有34个省级行政区,即4个直辖市、23个省、5个自治区、2个特别行政区。 截至2004年12月31日,全国县级以上行政区划共有:23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2个特别行政区;50个地区(州、盟);661个市,其中:直辖市4个;地级市283个;县级市374个;1636个县(自治县、旗、自治旗、特区和林区);852个市辖区。总计:省级34个,地级333个,县级2862个。 一、中国有23个省 1、河北省(冀) 2、山西省(晋) 3、辽宁省(辽) 4、吉林省(吉) 5、黑龙江省(黑) 6、江苏省(苏) 7、浙江省(浙) 8、安徽省(皖) 9、福建省(闽) 10、江西省(赣) 11、山东省(鲁) 12、河南省(豫) 13、湖北省(鄂) 14、湖南省(湘)

中国区域经济发展

中国区域经济发展 (农经081 ) 摘要:“统筹区域发展”,是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的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要求之一。当前,我国正在为到2020年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而奋斗,在此发展进程中,全国各地都有自己的区域发展特色。怎样正视我国东南西北地区的差距和发展潜力,是统筹区域发展的前提之一。 关键词:中国区域经济发展 1. 区域经济发展战略概述 区域经济发展战略是实现经济和社会目标的需要。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相应的是:启动经济高速发展的车轮,实行非均衡发展战略;进一步加速经济发展,实行全局较均衡但局部不均衡的发展战略;保持协调发展、实现共同富裕,实行协调发展战略。 区域经济发展战略是走向共同富裕的需要。社会主义生产的目的是为了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需要,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精髓就是从“先富到后富再到共同富裕”。邓小平指出:“我们提倡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是为了激励和带动其他地区也富裕起来,并且先富起来的地区帮助落后的地区更好的发展。”在视察南方讲话中,小平同志又一次强调了这个问题,他说:“走社会主义道路,就是要逐步实现共同富裕。”同时,他又指出:“如果富的愈来愈富,穷的愈来愈穷,两极分化就会产生,而社会主义制度就应该而且能够避免两极分化。” 区域经济发展的战略,其实质是顺应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允许而不是限制一部分地区先发展起来:而其最终目的则是实现共同富裕。中央对东部沿海地区与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战略关系高度重视,明确提出了加快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战略方针,并进一步提出,“促进地区经济合理发展和协调发展。东部地区要充分利用有利条件,在推进改革开放中实现更高水平的发展,有条件的地区要率先实现现代化。中西部地区要加快改革开放和开发,发挥资源优势,发展优势企业”,要“从多方面努力,逐步缩小地区发展差距”。在“坚持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战略方针的指导下,党中央下决心加快中西部地区的发展步伐。这将使我国地区经济结构发生重要变化,与此相适应,将逐步形成地区经济协调发展的新格局,并为最终实现全国的共同富裕奠定基础。 2. 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国情 2.1 我国是个大国,经济区域众多,条件千差万别,因而区域经济发展的水平和状况有差异。

(发展战略)中国煤炭产业发展战略最全版

(发展战略)中国煤炭产业 发展战略

中国煤炭产业发展战略 中国煤炭产业可持续发展问题重重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开发利用煤炭的国家,但煤炭产业真正的发展仍起自新中国成立之后。除1997-2000年期间出现递减以外,我国煤炭产量壹直保持较快的增长。但这种增长且不能掩盖中国煤炭产业在可持续发展道路上遇到的多重问题。 主要问题之壹是产业集中度低、企业规模小、企业市场占有率低。 到2002年底,我国煤炭企业数约25000个,但全国煤炭企业平均产煤量仅为6.33万吨左右。2002年,我国年产原煤达到4000万吨的企业只有神华、兖矿、大同和西焦煤集团X公司共4家,超过5000万吨的只有神华壹家,但神华集团X公司的市场份额不到5%。 问题之二是劳动生产率低,安全事故高居不下。 我国煤矿的生产效率较低,国有重点煤矿的工效为3.057吨/工,是世界上最低的,但在百万吨死亡率方面高出先进产煤国几十倍甚至上百倍。 问题之三是采出率低,煤炭资源浪费严重。 我国国有重点煤矿的资源采出率壹般在50%左右,而国有地方煤矿和乡镇煤矿不到30%,有的仅为15%,丢弃的资源无法复采。据保守推算,我国每年平均损耗煤炭资源50亿吨,20年累计浪费煤炭资源1000多亿吨;而据有关人士测算,实际上我国煤炭资源的浪费总量可能要达到2000亿吨之上。另外,在煤炭开采过程中产生了大量的煤伴共生品,但利用率非常低,形成了另壹种资源的浪费。 问题之四是污染控制不力,煤炭的负外部性过强。 我国在煤炭开采过程中形成的环境问题主要是对土地资源的破坏和占用、对

水资源的破坏和污染、对大气环境的污染极为严重。 在煤炭加工过程形成的环境问题,主要来自于对原煤的筛分、洗选、动力配煤和土法炼焦。据调查,因洗煤全国每年排出洗矸4500万吨,洗煤废水4000万吨,煤泥200万立方米。 我国85%的煤炭是通过直接燃烧使用的,研究表明,目前我国燃煤产生的二氧化硫排放量占全国总排放量的74%;二氧化碳排放量占总排放量的85%;氧化氮排放量占总排放量的60%;总悬浮颗粒(TSP)排放量占总排放量的70%。 问题之五是国有煤炭企业普遍包袱沉重,持续发展能力不足。 这些包袱主要包括:因国家投入资本金不足,国有煤炭企业基本上是负债运营,本息负担沉重;1994年全国实施新税制后,煤炭业按加工制造业征税,煤矿企业税费大幅增加;企业办社会的包袱沉重;铁路建设基金的额外负担;资源枯竭矿井不断增多,煤炭企业后续开采资源日趋紧张等等。 问题之六是煤炭产业链短,高附加值产品比重小。 我国绝大部分煤炭企业的产品结构单壹,尽管绝大多数国有重点煤矿企业都发展了壹些非煤业务,但企业利润的90%都来源于煤炭。 此外,国有重点煤炭企业仍普遍存在着观念陈旧、机制转换较慢、管理方式粗放、科技进步缓慢、职工整体素质偏低等问题。 中国煤炭产业发展之痛 煤炭资源管理体制的不合理性是导致目前我国煤炭产业发展之痛的根本原因,而这种不合理性主要体当下五个方面。 壹是以资源地理分布为依据的企业组建方式导致了我国煤炭企业众多、规模

区域产业的发展战略的基本模式

区域分析与规划(教学参考书) 前言 内容提要 第七章区域发展战略 第一节战略与区域发展战略第二节发展方向与战略目标第三节战略抉择 第四节发展战略的理论模式第八章区域经济空间结构理论第一节增长极理论 第二节核心-边缘理论 第三节点-轴渐进扩散理论 第四节圈层结构理论 第九章区域土地利用与保护第一节土地和土地利用

第二节土地的需求与供给 第三节土地类型与土地利用分区 第四节优势区规划 第五节土地保护 第十章区域产业规划布局 第一节产业的分类及区域产业结构演变第二节第一产业规划布局 第三节第二产业规划布局 第四节第三产业规划布局 第十一章区域基础设施规划 第一节基础设施的性质和作用 第二节基础设施建设的理论和实践 第三节区域交通运输规划 第四节区域给水、排水规划 第五节区域电力规划

第六节区域电信规划 第十二章区域城镇体系规划 第一节城镇体系规划的意义、内容和方法 第二节城镇发展区域条件分析评价 第三节城镇发展战略与人口城镇化水平预测 第四节城镇体系结构规划 第五节重点地区和主要城市的发展战略规划 第十三章区域环境规划 第一节区域环境特征与环境规划要求 第二节区域环境规划编制程序与工作步骤 第三节区域环境规划主要内容 第四节区域环境规划方法与技术要点 第七章区域发展战略 第一节战略与区域发展战略

战略这个词本是军事上的用语。军事战略指对战争全局的谋略和谋划。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战略研究已超出军事的范围,被引伸到经济、科技、教育、社会发展等领域。1958年美国经济学家赫希曼的《经济发展战略》著作出版后,经济发展战略研究逐步受到重视。我国从20世纪70年代起亦广泛开始经济发展战略的研究。 战略这个概念,泛指带全局性和长远性的重大谋划。战略研究对推动区域乃至整个国家的发展有重大意义。战略研究具有如下特征: (1)全局性。研究对全局发展有指导意义的规律和影响总体目标实现有决定性意义的因素。 (2)长远性。不仅要研究全局整体的发展方向,而且要研究自始至终的整个发展过程。 (3)综合性。任何一种战略谋划都不是单一的,都必须综合考察社会经济各种因素的作用和影响,如科技、经济、社会的相互渗透和协调发展问题,整个发展潜力问题等。 (4)层次性。事物系统结构的层次性,决定着为其发展服务的战略研究具有结构层次性,对解决不同层次的问题,应制定不同的发展战略。因此,一个战略方案常常是具有多层次结构(子战略)的有机整体。各个子战略服从于整体战略。

建国60年来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战略演变及基本经验(同名12991)

建国60年来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战略演变及基本经验 【原文出处】现代经济探讨 【原刊地名】南京 【原刊期号】20099 【原刊页号】8~11 【分类号】F107 【分类名】区域与城市经济 【复印期号】201002 【英文标题】Evolution and Basic Experience of the Strategy for China's Regional Economic Development since the Founding of PRC 【标题注释】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建国六十年来统筹兼顾方法的传承与发展研究》(项目编号:09CKS008)和中国博士后基金项目《建国六十年来中国共产党人统筹兼顾方法研究》(项目编号:20090450137)阶段性成果。 【作者】杨小军 【作者简介】杨小军,华中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理论流动站博士后,武汉430079,湘潭大学哲学与历史文化学院副教授,湘潭411105 【内容提要】区域经济发展战略是一个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总体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从建国之初便开始在区域经济发展战略上不断摸索、不断创新,先后经历了均衡发展战略、非均衡发展战略、非均衡协调发展战略三个阶段。分析区域经济发展战略演进历史轨迹,将为我们统筹好区域经济发展提供有益的借鉴和启示。 【摘要题】区域经济60年 【关键词】区域发展战略/演变/基本经验/科学发展观

【正文】 中图分类号:F06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009-2382(2009)09-0008-04 区域经济发展战略是指对一定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有关全局性、长远性、关键性的问题所作的筹划和决策,它是一个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总体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建国60年来,党和国家在区域经济发展战略上不断摸索、不断创新,提出了各有侧重、各有特色的区域经济发展战略构想。当前,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开始向第三步战略目标全面迈进的时候,回顾和总结这些关于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理论与实践,对于统筹好我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一、区域经济均衡发展战略 从建国初期到改革开放近30年时间里,毛泽东根据当时中国国情和国际形势,制定了区域经济均衡发展战略,即把生产力落后的内地作为经济建设的重点,通过生产力的均衡布局,缩小沿海与内地的差距,追求地区的同步发展和自成体系。毛泽东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核心内容是“均衡布局、共同富裕”。 以毛泽东为核心的新中国第一代领导集体实施了区域经济均衡发展战略,是由当时的主客观原因决定的。从主观的角度看,建国后,我国曾经片面地认为社会主义经济发展必须是均衡的,不均衡是资本主义制度的产物;在区域经济发展方面,要求均衡布局生产力,减少甚至消灭区域差异,从而在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实施上以“平衡论”、“同步富裕论”作为指导思想。从客观的角度看,建国初期,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对我国采取政治上敌视、军事上包围、经济上封锁的政策,中国的国家安全受到严重威胁,为应付战争的威胁,毛泽东强调要把建设重点放在战略后方的大西南、大西北地区。因此,我国从生产力合理布局和国防安全的考虑出发,对区域经济发展在较长时期内强调内地“三线”建设,希望能够缩小东部与中西部经济发展中的差距,使沿海与内地经济发展相对平衡。 实施经济平衡发展战略的基本内容主要表现为三个方面:一是资金大量投入内地。在“一五”时期,主要是围绕前苏联援建的156项重点工程和694个投资限额在1000万元以上的项目进行。前苏联援助的156项重点项目中,4/5在西部,694个限额以上的工业建设单位中,有472个分布在内地,占68%。①二是强调建立区域独立的工业体系。1958年6月,中共中央发出加强协作区工作的文件,决定把全国划分为东北、华北、华东、华南、华中、西南和西北7个经济协作区,并要求各协作区根据工业和资源等条件,尽快建立大型工业骨干和经济中心,形成若干个具有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的经济区域。三是转向以备战为中心、以三线建设为重点的轨道。1965年中共中央作出了加速全国和各省市战略后方建设的决策,把全国划分为一、二、三线地区,经济建设的投资重点为三线地区,工业建设要大分散、小集中,工厂布点要“靠山、分散隐蔽”(安士伟,2004)。 我国实施的区域经济均衡发展战略,使我国的工业布局快速地向西推进,对中西部地区工业化过程产生了明显的作用,区域工业总产值、固定资产、职工人数占全国的份额都有所上升,地区的工业实力明显增强,在内地建立起以国防、科技工业为重点,门类较为齐全的工业体系,促进了我国工业布局的整体平衡,客观上也加快了我国中西部地区经济的发展步伐。但是这种经济发展战略存在着根本上的缺陷(袁继富,1998):一是这种发展战略没有把区域经济的平衡发展建立在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规律上,它是通过抑制东部区域、沿海区域的发展,而强化内地区域的发展,实际上所追求的是一种低水平的平衡。二是这种发展战略过分强调区域平衡,以牺牲投资效益为代价来推动区域间的生产力布局调整,忽视了经济发展和区域生产力布局的效率原则,使沿海地区既有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