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加强农民思想政治教育,促进农民收入稳步增长

加强农民思想政治教育,促进农民收入稳步增长

加强农民思想政治教育,促进农民收入稳步增长
加强农民思想政治教育,促进农民收入稳步增长

加强农民思想政治教育,促进农民收入稳步增长中图分类号:g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745(2013)01-0224-01

十二五规划纲要在拓宽农民增收渠道一章中指出:“加大引导和扶持力度,提高农民职业技能和创收能力,千方百计拓宽农民增收渠道,促进农民收入持续较快增长。”胡锦涛同志在十八大报告中提出“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由此可见,“三农问题”已经成为全党工作的重点,农民的增收问题,也已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农村思想政治教育,有利于及时解决农民的思想问题,有利于促进农村健康和谐的发展,同时也是促进农民收入稳步增长的重要推动力。

一、当前农民的思想概况

当前农民的主流思想呈现出健康向上的态势,大多数的农民都能积极地了解和拥护党的各项路线、方针和政策。但是农民的综合素质偏低,存在着诸多的问题,只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文化素质普遍较低。通过对山东省济南市历城区仲宫镇和济阳县太平镇共计100名农村劳动力的走访调查发现,在这100个劳动力中,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的有83人,其中文盲12人,小学文化程度的有35人。文化素质偏低,严重制约了农民收入的增长,制约了农村的发展,不利于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

(二)道德水准不高,集体主义观念缺失。受到小农思想和封建残留思想的影响,多数农民的道德水准不高,如看病不找医生反

我国农民收入影响因素分析

我国农民收入影响因素分析 摘要: 自改革开放以来,虽然中国经济平均增长速度为9.5 % ,但二元经济结构给经济发展带来的问题仍然很突出。农村人口占了中国总人口的70 %多,农业产业结构不合理,经济不发达,以及农民收入增长缓慢等问题势必成为我国经济持续稳定增长的障碍。正确有效地解决好“三农”问题是中国经济走出困境,实现长期稳定增长的关键。其中,农民收入增长是核心,也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本文力图应用适当的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对有关农民收入的历史数据和现状进行分析,寻找其根源,探讨影响农民收入的主要因素,并在此基础上对如何增加农民收入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收入增长影响因素计量模型 Abstract: Since reform and opening up, although China's economic growth rate of 9.5% on average, but the dual economic structure brings to the economic development of the problem is still outstanding. The rural population accounts for 70% of China's population is much, unreasonable agricultural structure, economic underdevelopment, and farmers' income growth slow is bound to become an obstacle to the sustainable economic growth in China. Correctly and effectively solve the "SAN nong" issue is China's economy out of trouble, the key to achieve long-term, stable growth. Among them, the farmers' income growth is the core, also is the key to solve the problem of "agriculture, rural areas and farmers". Multiple linear regression model, this paper tries to apply the appropriate to the related historical data and the status quo of farmers' income were analyzed, and find the root cause, and discusses the main factors that affect farmers' income, and on this basis on how to increase farmers' income, put forward the corresponding policy recommendations. 【Key words】revenue growthInfluencing factorsEconometric model

农民增收问题研究

农民增收问题研究 [摘要]农民收入问题,事关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战略性问题。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已成为影响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突出问题,也是“三农”问题的集中反映,增加农民收入对于保持国民经济平稳快速发展、促进和谐社会建设和全面实现小康社会新目标、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都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影响农民收入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因此,关于如何提高农民收入作了详尽的分析。 [关键词] 农民收入,增长,影响,建议 促进农民增收,是提高农民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的必要保证,也是建设社会主义的必要条件。农村改革三十多年来,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长期困扰我们的农产品短缺时代已永远成为历史。农村、农民也已摆脱了贫困状态,基本实现了小康。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农村稳定,呈现出一片祥和兴旺的景象,但近几年,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农民收入增长缓慢问题日渐凸显。一、当前影响农民增收的主要因素 我国农村农民纯收入年递增速度从1996年的9%下降至2000年的2.1%,下降了6.9个百分点,农民收入连续4年下降,是改革开放以来从未出现过的现象,城乡收入差距扩大到2.8∶1,接近1949年的2.84∶1的历史最高水平。江宁区也同全国一样,有不同程度下滑。根据目前该地区农村的实际情况分析,影响农民增收的主要因素有政策因素、市场因素、自身因素 等。 政策因素。一是农民土地承包制度与新时期新形势的发展不相适应。土地所有权不能得到合理流动和转让,限制农业生产规模化、集约化发展,一些地方出现了有田无人种(抛荒)和有人无田种的怪现象。个别政府部门和单位打着“示范”旗号,转租农民承包田,变“示范园区”为部门和单位增收的“小金库”。另外,还有的以发展为名侵占农民土地使用权,如某某专业种(养)植园地等,农民被迫低价出让土地使用权。二是对农业的投入不足。从全国来看,1991年~1995年国家财政支出中,农业所占的比重分别为10.6%、10.01%、9.49%、9.2%、8.4%,1997年降到8.3%,农业基本建设投资与国家基本建设投资的比重“七五”期间为5.3%,而“八五”期间降到3%。此外加上金融部门受到金融体制的限制,对农村、农业贷款投放相当不足,从而导致了优良品种和先进科学技术得不到及时推广,农业机械陈旧落后,农业基础设施年久失修,无法抵御自然灾害的冲击,局部地区又回到了“刀耕火种”时代。三是农民负担过重。其一是维持基层政府运转的费用。有统计资料表明,县乡两级财政供养人员占全国供养人员的71%,而财政收入只有全国的21%,七站八所,机构重叠,人浮于事,因官设位,政府财政负担沉重。在这次机构精简中,江宁区乡镇由原来23个减为17个,行政村由343个减为248个,精简各级干部1000人,为此每年可减少农民负担3000万元。其二是承担义务教育的费用。我国实行的是九年义务教育制度,在接受义务教育的总人数中70%在农村,义务教育经费虽由中央、省、市、县、乡镇几级共同承担,但乡镇承担高达78%之多,而最终农民承担达80%左右。其三是各种乱收费现象屡禁不绝。农民除应缴农业税等外,基层政府和各部门乱开口子,巧立名目现象时有发生,给农民增加了沉重的经济包袱,激发了不少社会矛盾,败坏了党和政府的形象。 2.市场因素。加入WTO后,我国的农业发展将面临着重大考验。如何面对市场,应对国际农产品出口竞争的挑战,将直接影响到农民的增收。从客观上讲,市场激烈的竞争和复杂多变给农民带来很大的震荡,国内市场空间有限。目前我国城乡人口占比是3∶7,而农产品是7个人生产,3个人消费,卖方市场自然转向买方市场。“卖难”现象尤为突出,依靠农产品增加农民收入潜力极其有限。而我国长期以来在农产品生产上注重的是数量上的扩张,而忽视质量上的提档.使其缺乏国际竞争力,出口数额有限。从主观上讲,在生产和经营上仍存在着相当程度的“小农”思想,严重缺乏市场意识,单兵作战,而以千家万户的小生产方式难以抵御千变万化的大市场冲击。

改革开放以来农民收入及增长状况调查整理

改革开放以来农民收入及增长状况调查 班级:电子信息工程2010级02班姓名:蒙清新指导老师:邓李林学号:20100342048 摘要: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做出改革开放的重大决策,由此开启了中国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中国命运由此改变,社会转型也由此开始。改革开放激发了各行各业的活力,使中国的生产力不断得到发展。如今改革开放的航船已驶过三十几个春秋,中国的面貌也焕然一新。本文在实地走访的基础上对内江市的农民收入现状及增长状况进行调查,分析了内江市农民的收入状况和制约内江市农民收入增长的因素及成因,充分说明农民工收入状况造成的严重影响及需要迫切解决的紧迫感。我们要站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局和战略的高度,充分认识解决好农民工收入问题的重要性、紧迫性和长期性。 关键词:农民工收入情况增长问题影响改变 改革开放深刻地改变着中国人民的命运,也深刻地改变着郯城人民的命运。30年前,人们住的都是土房,房顶连瓦片都没有,下雨天,人们可就遭殃了,外面下大雨,屋里下小雨,有时墙壁也会掉土。还不时听见老鼠窸窸窣窣的声音。人们吃的是高粱米、玉米面、野菜,穿的都是粗布衣,补丁罗补丁,家里孩子多的,大的穿小了,二的穿,二的穿小了,老三穿,一直穿到实在不能穿了,一年都穿不上一件新衣,还有许多孩子因为家穷,念不起书,都没有上过学校。即便上了学校,一两年也就辍学了。交通工具就更没有了,出门全是步行。小时候家里也没有什么收割机,播种机,全部是人工,每当农忙时节,你便会看到地里忙忙碌碌的,大人小孩,手操镰刀,弯着腰一把一把的收割,每天都要起早贪黑,冒着炎炎烈日,时间就是生命啊,若遇上大雨那一年的功夫就化为泡影了,那时完全是靠天吃饭。现如今,改革开放给人们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居住条件明显改善,交通状况大为改观。在农村,经济稳步发展,农民收入逐步提高,基础设施逐步改善,生活环境也不断优化。经过了三十年的努力拼搏,三十年的沧桑巨变。今天,在衣、食、住、行、用等人民生活的各个方面,我们都能感受到改革带来的变化。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在国民经济中占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而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则直接反映了我国在现阶段的经济发展状况。一直以来,我国提出的农民发展的主要目标是跨入小康社会,而农民收入不断增长和农民生活不断改善

2019年农民增收年工作情况汇报

20XX年农民增收年工作情况汇报 为落实省政府提出的“农民增收年”工作,市委、市政府从今年2月中旬至10中旬,利用八个月时间,在全市普遍开展了“抓千户、促增收”活动,现将工作情况做以简要汇报。 一、主要做法 (一)成立组织,加大宣传。为加强对此项活动的领导,市政府成立了由主管农业和农村工作副市长任组长的领导小组,市农业局、计委、财政局等18个部门为成员单位,为活动顺利开展提供了强有力的组织保证。召开了由各县(区)主管农业和农村工作的副县(区)长、农业局长参加的专题会议,以市政府文件形式下发了《松原市农民增收年实施方案》,对此项活动的目的意义、工作内容、任务目标和进度安排进行了专门部署。同时,各地注重宣传发动,特别是突出对中央1号文件、省委1号文件、一免三补等重大政策的宣传。市农业局和松原日报社联合在日报开辟专栏,围绕中央1号文件、省委1号文件,开展集中宣传战役,年初以来,共刊发有关农民增收政策、技术和典型经验稿件近百篇。 (二)科学选择,点面结合。根据农户之间的差异、产业差异、收入差异和人口素质差异,全市共选择1500个农户,其中好、中、差农户各占1/3,县区间农户分布侧重产粮大县,扶余、前郭、长岭三县各400户,乾安县200户,宁江区100户。每个县(区)重点抓好一个乡(镇),重点乡(镇)突出一个重点村。每个农户都建立了详细

的增收计划,健全相关档案资料。为加大对贫困村和贫困户的扶持,市委、市政府实行“四个一”经济目标责任制,确定市级领导和市直部门帮扶贫困村44个,县级领导和部门帮扶贫困村187个,特别是对千户中收入较低的农户进行特殊帮扶。 (三)立足实际,分类指导。按照全市农村工作会议的总体部署,根据入户调查掌握的实际情况,依托各农户的自身条件和优势,把1500户农户分成六类,有针对性地帮助农户研究确定增收途径。突出抓好优质粮产业、优质畜牧业、农产品加工业、园艺特产业、绿色食品产业和劳务经济,切实提高农户的家庭经营性收入和工资性收入水平。(四)自检自查,整体推进。9月20日至9月30日,市政府组织有关涉农部门,组成三个检查组深入到四县一区,对活动的开展情况和各项工作目标进行了逐项检查验收。以县(区)为单位,重点对千户农户的收入水平和增收措施进行综合考核,对发现的问题进行了集中整改,确保活动平衡推进,收到实效。并将检查验收的结果作为考核各县区农民收入水平及各项经济指标的重要依据和条件。 二、工作成效 经过全市上下的共同努力,“抓千户、促增收”活动收到了明显的效果,典型农户在各地的示范带动作用得到了充分发挥。在中央和省委各项惠民政策的感召下,在活动的带动下,全市农业和农村经济呈现了多年来少有的好形势。 (一)“一免三补”政策落的较实。市委、市政府分别召开专门会议进行部署,市里和各县(区)都制定了“一免三补”工作方案。目前,

关于增加农民收入的思考

关于增加农民收入的思考 摘要:本文结合农村实际,分析农民收入现状,深入探讨其症结所在,采取行之有效的对策。 关键词:农民收入;增加;对策 一、增加农民收入的意义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始终是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基本问题,事关中国革命和建设事业的兴衰成败。 首先,增加农民收入事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只有不断增加农民收入,才能缩小城乡差距,实现农村全面小康目标,进而实现全国小康。其次,促进农民收入增加,关系到整个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由于农民收入增长幅度小,其消费需求增长受到制约,农村消费市场萎缩。农村市场的疲软使国家扩大内需政策难以很好落实。要改变这种状况,就必须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民消费水平。第三,增加农民收入事关农村乃至全国社会的稳定。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国家的富强,人民的幸福,都离不开社会的稳定。我国大部分人口在农村,农村的稳定是全国稳定的基础,而不断增加农民收入,改善农民生活,才能保证农村的稳定。第四,增加农民收入事关城乡人民的共同富强和工农联盟的巩固。近几年由于农民收入增加不多,使得曾有所缩小的城乡差距再度扩大。如果任其发展下去,就真的会出现两极分化。这显然同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同逐步实现城乡共同富裕和不断巩固工农联盟是不相适宜的。第五,农民收入能否增加,事关我们党的阶级基础和群众基础的巩固,事关党的为人民服务宗旨的实现。只有广大农民的收入不断增加,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城乡差距才能缩小,贫富悬殊才能消除,农村大局才能稳定,代表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要求才能落实。 二、农民收入的现状 1、农民收入增幅连年下降。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民收入不断增长,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农民人均纯收入自1979年以来的十多年中稳定快速增长,名义年均收入增幅达14.30%。但是,进入“九五”以来,却出现了连续4年增幅下降的现象。 2、农民名义收入和实际收入持续减缓。近几年,我国农民收入增长,无论从名义收入,还是从实际收入看,都出现了持续减缓趋势。1999年农民人均收入仅为2210元,名义收入比上年增长2.2%,实际收入增长近3.7%,均是近几年来增长幅度最低的。 3、农民收入增长越来越困难。农民人均纯收入的增幅已连续3年下降,农村总体上已陷于农业减收,只能靠非农产业和外出打工增收的局面,多数纯农户实际已减收。

中国农民收入影响因素的计量经济分析

我国农民收入影响因素的计量经济分析 一、我国农民收入影响因素研究课题 我国农民年人均纯收入与人均国内总产值、农产品生产价格指数、乡村从业人员数和化肥施用量、国家财政支农支出的相关性研究。 二、郑重申明 用于此项研究的相关数据是从国研网、国家统计局网站等可靠网站获得,数据具有权威信。 三、我国农民收入的影响因素(步骤) 1、引言 2、理论假说 3、样本数据 4、建立模型 5、图形展示 6、模型分析 7、检验假设 8、结论及政策建议 四、引言 农民增收作为三农问题的核心问题,一直备受党和国家领导人的高度重视。它事关国家粮食的安全、社会稳定、经济的发展以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既是重大的经济问题,也是重大的政治问题:既是当前紧迫而繁重的任务,也是今后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在当前城乡收入差距不断扩大的现状下,农民增收将从本质上减小差距,促进和谐社会的构建。 五、理论假说 1、其他条件不变时,随着农业劳动力的增加我国农民人均收入将下降,这是由我国农业劳动力过剩而引起的。 2、农产品生产价格总指数。2000 年之前农副产品收购价格指数,2000 年以后为农产品生产价格总指数。此解释变量的数据是以1978 年为基期的定基数据。农产品生产价格总指数是反映农产品价格的主要指标,也是影响农村家庭人均纯收入的重要因素,其一般与农民收入呈负相关。 3、国家财政用于农业的支出。包括支援农村生产支出和农林水利气象等部门的事业费,农业基本建设支出,农业科技三项费用,农村救济费,等等。从理论上讲,农业属于弱势部门,国家财政的支持有利于农业发展,提高农民收入。 4、当农产品收购价格和农业生产资料价格既定的情况下,农民对农业生产投入越多,即在化肥的边际效益还大于其边际成本时,化肥的使用量增加则农业收入越多。 5、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与农民收入呈现正相关的关系。 六、样本数据

关于我国农民收入问题的思考【开题报告】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思想政治教育 关于我国农民收入问题的思考 一、选题的意义 “三农”工作的重点是千方百计地增加农民收入。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是提高农民收入。我国13亿人口中有9亿是农民,这是一个庞大的数字,解决好农民的问题关系到我国改革,发展稳定的全局,没有9亿农民收入的稳定增长,实现全面小康社会只能是一种愿望,不很好地解决农民问题,农村和农业问题就无从下手,三农问题的核心是增加农民收入。农民收入长期上不去,不仅影响农民生活水平提高,而且影响粮食生产和农产品供给;不仅制约农村经济发展,而且制约整个国民经济增长;不仅关系农村社会进步,而且关系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不仅是重大的经济问题,而且是重大的政治问题。 农民收入影响到农业的发展。农民收入是农民生活水平的标志。农民是否增加收入和减轻负担是检验农业和农村工作的重要标准。进入21世纪,农民已经解决了温饱问题,我国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这是毋庸置疑的。但是据有关资料显示,农民收入却没有像我们国家经济增长的势头那样强劲,农民收入没有显著提高,这样的状况对粮食生产和农产品供给将发生负面影响。农民因为是粮食生产和农产品供给的生力军和主力军,农民担负着近13亿人口的吃饭问题。农民收入上不去,肯定影响农民积极性,势必影响粮食安全和农产品供给。农民增收减少,不仅制约着农民的生活改善,而且制约着农民再生产的投入。从这个角度说,农民收入问题,也是农业生产问题。农民收入和农业生产相互制约,相互联系。农民收入水平直接影响着每个农民的生产投入水平。 农民收入还影响到农村经济的发展情况。随着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带给我们的教训,人们越来越清楚的认识到发展经济主要是要开拓国内市场、扩大内需。对于我们这样一个以农民人口占多数的国家里,显然,只有提高农民的收入才能扩大国内需求,农民口袋里的钱多了,购买力自然增加了,农民愿意花钱了,农村经济自然搞活了。如果农民收入上不去,农民购买力就上不来;购买力上不去,农村市场就打不开,直接制约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民收入不断提高,才能形成购买力,才能使潜在的、巨大的农村市场变成现实的市场,为工业经济的升级发展创造持续的拉动力量,带动经济社会的健康持续发展。

农民收入问题调查汇报.doc

农民收入问题调查报告 1、农民收入问题的现状和困难由于农民的收入本来就较低,加上生活支出不断增加,农业结构调整成效尚未充分显现,农村劳动力难以充分就业,农民创业意识和技能薄弱等,使得农民的收入相当低,增收非常困难.我们调查显示: (1)农民绝对收入水平较低。2003年,全国的农民人均纯收入只有2622元,折合为320美元,平均每天不足1美元。更值得注意的是,仍然有相当数量的农村人口,其收入水平比全国平均值还要低得多。按照人均635元的贫困线标准,2003年年底全国尚有2900万绝对贫困人口。如果按照人均825元(100美元)的标准,则全国有9000万左右的人口低于此标准,而这个数量大于欧洲任一国家的人口总数。2003年公布的绝对贫困人口数字,同2002年相比,不仅没有减少,反而增加了80万人。其主要原因就在于仍然有相当数量的农村人口,虽然不属于统计中的贫困人口,但是收入水平很低,仅仅略高于贫困线,只要气候等生产条件稍有不利变化,就会陷入到贫困人口的行列中去。这部分贫困人口和准贫困人口的收入提高,将受到自然和经济基础条件的约束,难度非常大。近年来,减贫速度不断减慢。(2)增收速度缓慢。我国农民人均收入增长缓慢,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同过去的情况比速度大大降低。改革开放的前6年,农民人均收入的年增长按可比口径计算在14%~20%之间。而1997年以来平均只有4%。二是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要求比差距很大。2000年我国农业劳动力人均GDP为4460元,大约相当于540美元,按农业人口折合为人均300美元左右。到2020年全面实现小康社会,人均GDP要达到3000美元。农村人均要实现这个目标,每年的增长率要达到12.2%。即使考虑到城乡经济发展水平的差距,将农村人均GDP的目标确定为社会平均水平的一半即1500美元,每年的增长率也要达到8.4%。同这个要求相比,实际发展速度要低得多。 (3)城乡差距加大。改革开放以来的25年中,城乡收入差距扩大的年份有16年,而城乡差距缩小的年份只有9年,缩小年份主要集中在1978—1983年和1995—1997年的两个阶段。其中

农民人均收入影响因素分析

07信息刘建梅0135 农民人均收入和消费的分析 一、研究目的 三农问题事关国计民生,如何解决好三农问题也一直是困扰国家政府的一大难题。解决三农问题关键是提高农民收入,在国家政策的扶持下,我国农民人均纯收入不断提高,由1994年的1340.28元上升到2008年的4761元。与此同时我国农村居民的生活消费支出也由1994年的1150.42上升到2008年的3560.27元。但是在我国GDP快速增长、工业产品物价不断提高,农产品物价增长有限的情况下,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进一步拉大,农村居民在生活必需品包括食品、日用品、住房、医疗、教育等生活消费支出方面不断增大。满足农民的日常生活消费支出也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最低要求。我国农村居民的消费水平是否得到提高?提高的幅度有多大?以及农民收入的提高与农民消费水平的上升的相关程度有多大?这是我分析的目的。 二、模型设定 影响居民消费的因素有很多,收入是影响消费水平的重要因素,应该被考虑进去,再考虑到各个地区人均收入以及人均生活消费支出的不同,选用了全国各地区平均人均收入和人均生活消费支出作为计量数据。宏观经济环境的变化,比如利率和汇率的变化、CPI的变化,都会影响农民的消费水平。因此农民的消费价格指数以及生产价格指数也应该加以考虑。因此,准备将“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农村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农产品生产价格指数”作为模型的解释变量。 消费模型可设定为 式中,Y t为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X2 t为农村人均居民纯收入,X3t 为每年的农产品生产价格指数,X4 t 为每年的农村居民消费价格指数。u t为随机误差项。表1是从《中国统计年鉴》收集的中国农村居民1994——2008年的收入、消费、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和生产价格指数数据。 表1 1994——2008年年度数据

增加农民收入的思考

增加农民收入的思考 焦敏1,王红梅 2 (1.内蒙古宁城县天义镇财政所,内蒙古宁城024200;2.内蒙古宁城县五化镇农牧业综合服务中心) 摘要阐述了增加农民收入的必要性,对农民收入差距的现状和影响农民收入增加的制约因素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增加农民收入的基 本思路。 关键词收入;农民;必要性;现状;制约因素中图分类号F323.8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8421(2012)02- 作者简介 焦敏(1974-),女,内蒙古宁城人,经济师,从事会计工 作。 收稿日期2012-01-21党的十六大指出:“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建设现代农业,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任务” 。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减轻农民负担,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村购买力水平,是城乡经济良性循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任务。因此,必须正视城乡收入差距态势,并关注其对全局的影响,要采取有效的措施,努力增加农民收入,笔者对该问题进行了探讨。1 增加农民收入的必要性 农民收入是农村经济发展的基础,也是农村经济发展的晴雨表。农民负担问题不仅是一个重大的经济问题,也是一个重大的政治问题和社会问题。农民收入的增加是党的农村政策能够顺利贯彻执行的最关键因素,是实现农村稳定,也是农村党群关系、干群关系是否密切,社会治安状况是否良好的关键。1.1 要实现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协调发展的目标,必须扩 大市场有效需求, 拉动经济增长扩大市场有效需求要扩大 国际市场的有效需求, 扩大国内市场的有效需求。启动广阔的农村市场是促进我国经济走出低谷的强劲动力源。开拓农村市场关键在于增加农民收入,通过提高农民购买力来释放农村市场的巨大潜力。因此, 增加农民收入对于当前扩大内需,开拓国内市场,促进整个国民经济良性循环和城乡关系的良性互动,实现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1.2 农民收入增加缓慢已严重影响了改革和发展的进程保证农产品的有效供给和农民收入的不断提高是发展农业和农村经济的两大基本目标。改革开放以来,农民收入水平不断提高, 但自从1985年改革重点转移到城市后,城镇居民收入提高速度不断增加的同时,农民收入增加的速度却逐步放缓,城乡收入差距逐步扩大,同时,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失调,农村市场经济发展滞后、农民负担过重、农村贫困等矛盾并未得到根本解决, 直接影响到农民收入的增加。如何在新的发展阶段增加农民收入,已成为各个方面关注的焦点。1.3 农民收入不断增加直接影响农村小康建设的进程 追 求农民人均纯收入增加是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发展的主要目标之一。农村经济发展的2个目的:①增加农副产品的有效供给;②增加农民人均纯收入。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如果农民收入预期不好,就不愿扩大农产品供给。因此,实现增 加农产品有效供给的目标, 必须使农民收入能够稳定增长。我国对农产品供给目标历来都很重视,而对农民收入目标则重视不够。农民收入问题不仅关系农村的改革、发展和稳定,而且关系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全局。农产品供给能力的推广,如果不能给农民带来实惠,来之不易的供求平衡局面就会发生逆转;农民购买力不提高, 扩大内需的方针就达不到预期的效果;农民的投入和积累能力不强,我国农业就难以适应日趋激烈的国际市场竞争;农业和农村经济不能稳定发展,国民经济的好形势就难以保持。必须高度重视农民收入问题,把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作为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的基本目标,并放在整个经济工作的突出位置。2 农民收入差距的现状分析 改革开放20多年来,中国农民人均收入从2000年的2253元提高到了2011年的6977元,收入水平总体上有了大幅度提高,但是与这些年医疗、教育、农资的支出增长相比,这个增长速度仍很慢。 农民收入中收入差距扩大的现象较为严重。从地区差距上看, 全国50%以上的低收入农村人口集中在中西部地区,东部地区农民收入多于中部,中部地区农户收入多于西部,差距呈扩大趋势,如果从局部来看,基尼系数已突破0.4的警戒线。从城乡差距看,随着1985年后改革重心向城镇转移,城乡居民的收入差距先缩小后扩大。从农民的就业选择看, 纯农业的收入低于非农业户和兼业农户,粮食主产区农民的收入普遍不高,这部分农户基本上是中低收入户。 加入WTO 后,在国际农产品价格的冲击下,我国的农产品价格将会进一步下降,如此不利的价格形势,将会使农民收入增长雪上加霜。农民即使年年丰产,也难实现收入的增加,如果不采取有效措施,“没有粮受穷,有了粮也受穷。”“有粮卖不出去,卖出去也得不到钱,也卖不出好价钱”的现象将会不断上演, 这说明农民增收的形势非常严峻,农民收入下降或相对下降不仅严重挫伤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而且关系到食品安全和社会稳定问题。农民收入增长持续走低,抑制了农村消费,成为影响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和社会稳定的因素,成为制约国民经济发展仍至实现第三步战略目标的重大问题。3 影响农民收入增加的制约因素 农民负担过重使农民经济行为能力降低,对收入预期下降, 从而导致产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缺乏后劲。农民负担过重,对农民收入目标的实现产生了消极影响:首先是严重侵犯农民的切身利益。直接导致农民收入水平的下降,影响了 农技服务,2012,29(2):233-235责任编辑胡先祥责任校对胡先祥

影响农民收入的因素分析及对策选择

摘要:“九五”时期,农村居民纯收入的增长幅度逐年下降。因此,研究农业结构、农民就业、农民素质、农民负担、体制因素等对农民收入的影响,对于增加农民收入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九五”时期,农村居民纯收入的增长幅度逐年下降,农村居民收入增长趋缓已造成严重的后果。目前,占总人口近70%的农村居民,在社会消费品的购买份额中却不足40%。有效需求严重不足,已成为制约我国经济进一步发展的瓶颈。从1998年开始,农户家庭经营的生产费用开支连续下降,这意味着今后一段时间内农业增长乏力。生产投入不足和有效需求不足必将影响整个国民经济的健康有序运行。 一、影响农民收入的主要因素 (一)农业结构 1、近几年,农民收入的增长主要来自于非农业收入的增长,而来自于农业的收入绝对额已持续减少。2000年农民人均种植业收入为784元,比上年减少98元,下降11.2%。种植业收入大幅度减少主要是由于粮食减产和价格下降,全年农民出售粮食平均价格比上年下降了15%。 2、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城乡居民的生活水平有了较快增长,而农业生产结构的变动则相对滞后。从生产者角度看,农民手中的低质量农产品大量积压,价格一再下降使农民利益不断流失,收入增长趋缓。从消费者角度看,城镇居民(尤其是高收入阶层)所需要的高质量农产品和个性化农产品却严重供给不足,生产者收入最大化和消费者效用最大化都无法实现。 3、我国已加入WTO,农产品的国际竞争越来越激烈。现在国内有些农产品价格已经达到或超过国际同类产品的价格,而质量却比较低。 (二)农民就业 1、在经历了20世纪80年代的超常规高速增长之后,乡镇企业的增长速度开始合乎逻辑地放慢。由于增长速度的放慢,就业增长也随之下降。加上乡镇企业的资本有机构成不断提高,资金趋密,就业弹性明显下降。 2、长期以来,我国的城市化发展严重滞后。2000年,我国的城市化率为30.9%,而世界平均水平为45%,发达国家为75%。我国城市化的严重滞后,影响了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的转移,进而影响了农民收入的增长。 (三)农民素质 农民的文化素质是指农民的文化知识水平,即接受文化知识的教育程度。我国农民文化程度虽在逐步提高,但增幅不大。农业商品化是农业现代化的核心。但由于我国农民文化素质低,受传统自然经济和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农民商品意识淡薄,不能及时捕捉经济信息,导致农民的生产行为常常是走在市场需求变动之后。再加上农业生产周期长、转产慢,受洪涝、干旱、气候、季节等自然因素影响,农民又不能很好地预测未来,常使得农产品需求反差过大,市场价格波动剧烈,反过来又导致市场行为扭曲。 (四)农民负担 我国在20世纪50年代实行优先发展重工业的经济发展战略,一方面实行占有全部工农业劳动者剩余价值,投入以重工业为主的扩大再生产的高积累分配政策和制度;另一方面实行过度提取农业剩余,为工业发展积累资本和对城市进行补贴的城市偏向的分配政策和制度。改革开放以后,我国放弃了重工业优先发展的战略,改革了高积累的分配政策和制度,使国民收入分配不断向城乡居民倾斜。当前城乡居民收入已经占国民总收入的60%以上。但由于没有从根本上改革城市偏向的分配政策,从而导致农民收入占国民收入份额不但没有增加,反而有所减少。 (五)体制因素 1、财政体制

在新的历史阶段提高农民收入若干问题研究

在新的历史阶段提高农民收入若干问题研究 我国农业农村发展已进入新的历史阶段,在此背景下三农工作将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农民收入持续增长乏力问题依然突出,农产品阶段性供过于求及有效供给不足等结构性矛盾仍然存在,如何有效实现农民持续增收是一个非常重要而且紧迫的问题。结合新的历史阶段下我国农民收入增长的制约因素,应从提升供给质量和供给效应、深化农村产权制度改革、推进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做好综合信息平台搭建等方面出发,形成促进农民增收的长效机制,实现农民收入快速健康可持续增长。 标签:新的历史阶段;农民收入;长效机制 2017年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公开发布《关于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培育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的若干意见》,开篇便明确指出,我国农业农村发展已进入新的历史阶段①,这是一个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的完整判断②。在新的历史阶段下,如何提高农民收入水平,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有效解决农民收入持续增长乏力等突出问题,无论对我国三农工作顺利开展,还是全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来说都具有重要意义。 一、当前我国促进农民增收取得成效 自2004年起,中央连续14年发布了以农业、农民和农村问题为指向的一号文件,对如何推进农村改革发展、提高农民收入进行重大部署。在此背景下,我国农民收入整体上保持了较好的增长趋势,2004—2016年我国农民人均纯收入从2936元增至12363元③,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1.農民收入总量稳步增长,收入来源结构稳定 近年来,我国农民收入整体上保持了显著的增长趋势。2016年,全国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12363元,扣除价格因素,实际比上年增长6.2%,略高于城镇居民收入增速④,对进一步缩小城乡居民生活差距,扩大居民消费需求,促进城乡经济平衡发展发挥了重要的积极作用。目前,我国农民收入已形成以家庭经营性收入、工资性收入、财产性收入、转移性收入为主的收入来源结构⑤,四部分收入构成在这些年均有各自的变化特点及影响因素。 2.工资性收入增长较快,在农民收入中占比最大 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地球村、全球制造、全球商品中国制造等大环境为我国产业发展提供了更多的机遇、更大的市场空间,也提供和创造了更多的就业机会,为农民在农闲时走出农村获得较高的工资性收入提供了可能。农民工资性收入主要是农民通过向单位或者个人出售自己的体力劳动而得到的回报,每年增长幅度都很大。相关统计数据显示,农民工资性收入由2004年的998元增长到2016年的5022元,增长约4倍,年均增长率达到14.41%。同时,工资性收入在农民

(农民收入情况分析,)

2016年上半年农业农村经济运行 分析情况汇报 一、上半年农民收入情况及分析 今年上半年,预计全县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055元,较去年同期的2790元增加265元,增长9.5%。其中,工资性收入198.5元,较去年同期的187.16元增加11.34元,增长6%;经营性收入658.3元,较去年同期的632.5元增加25.8元,增长4.1%,其中第一产业农业经营性收入65.8元,较去年同期59.1元增加6.7元,增长11.3%,林业经营性收入31.9元,较去年同期28.3元增加3.6元,增长12.7%,牧业经营性收入165.6,较去年同期156元增加9.6元,增长6.2%,第三产业经营性净收入395元,较去年同期389.1元增5.7元,增长1.5%;转移净收入1637.6元,增加219.46元,增长15.5%;财产性收入560.6元,较去年同期552.2元增长8.4元,增长1.5%。从结构上分析,工资性收入和经营净收入增速放缓;转移净收入增速加快;财产净收入增幅较小。 1、农业生产总体向好,农产品价格有涨有落,经营性收入增速放缓 受当前国内经济发展形势放缓的影响,我县当前主要农产品市场价格走势偏低,红芸豆市场价3.0元,

同比下降1.0元,下降25%;谷子市场价1.6元,同比下降1.03元,下降39.3%;12种主要农产品价格较2015年同期全部下跌,跌幅最高的为黄瓜、张杂谷3号、黍子,跌幅分别为-53.3%、-44%、-43.5%。跌幅最低的为豌豆、大豆、绿豆,跌幅分别为-10%、-9.7%、-1.7%。全县种植面积最大、占农民收入份额最多的玉米跌幅也达到26%。由于龙头企业,小杂粮加工企业少,农产品加工率低,种植业收入无法提高,再加上农产品价格的大幅下跌,严重影响了我县农业经济的增长。 农用生产资料价格稳中有降,有利于生产成本的降低。据上半年对六种主要农资价格的监测,呈现“两升四降”:碳铵、棚膜价格同比分别上涨4.7%和2.5%;尿素、复合肥、地膜、农用柴油价格同比分别下降4.4%、2.6%、0.1%、16.3%。 玉米价格下跌,羊产业持续低迷,影响了农民经营性收入的增长 受到国际粮食市场价格下跌以及国内粮食产量“十一连增”和国家下调临储玉米收购价等因素的影响,玉米价格从去年9月份开始快速下跌,我县玉米种植面积最大,当前玉米平均市场价0.85元/斤,同比下降0.3元,下降26%,羊产业持续低迷,养殖户因

农民增收工作情况报告_工作报告.doc

农民增收工作情况汇报_工作汇报 《农民增收工作情况汇报》是一篇好的范文,感觉很有用处,?农民增收工作情况汇报?今年以来,我乡坚持“基础先行、项目带动、调优结构、生态”的发展思路,以抢抓项目为抓手,突出基础设施、基地、农村社会管理等重点,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延长农民增收链条,整体上有效地促进农民增收,取得了较好成效。现将相关情况汇报如下:??一、主要工作??(一)夯实发展基础,优化发展环境。经济发展,基础先行。为夯实乡域经济发展基础,我乡积极加快改善交通、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优化发展环境,有力增强了乡域经济发展后劲。一是按照“两纵两横”网络化、建环线的思路,打通断头路,构筑致富路,多方筹措资金,充分发动引导群众,利用“一事一议”财政奖补政策和高标准基本农田后续建设项目,完成通组水泥路142公里,新修碎石路16公里,形成四通八达的农村致富路网。二是在用途管制的前提下支持村组对集体山坪塘公开竞拍使用权,以维修整治山坪塘、囤水田为重点,农田水利基本建设,调动群众兴修水利的积极性,整治山坪塘5口,新增蓄水能力5000余方,有力增强了农业抵御旱灾能力;积极推动胡湾水库引水工程建设,做好协调工作,目前施工队伍已进驻,即将开工建设。 (二)试点示范带动,加快产业结构调整。一是组织村组干部赴蒲江、绵阳、峨眉山天全等地外出考察,帮助农民打开眼界,解放思想,寻找发展思路,“走出去,引进来”,激发农民增收致富的信心和决心,加快全乡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步伐,推动农村经济发展。二是加大试点示范引导力度,建设中秋酥脆枣、生态生猪养殖、绿化苗木等示范基地,让一些敢闯敢干的示范户树立了信

心,同时也带动了其他农户生产观念的转变,发挥了良好的示范效应。新建中秋酥脆枣种植100亩,投资50万元的年出栏24万只生态鸡养殖场正在加快建设,规划的同心、严湾600亩茶叶基地即将栽种,和平村200亩猕猴桃、青山村200亩核桃等示范基地已完成规划。三是加强农业技术服务,邀请专家进行现场指导,充分发挥农技人员职能作用,深入田间地头对种养殖示范户进行技术指导,提升管理技术水平,发挥示范带头作用。 ?(三)抓好农村劳动力转移,增加农民现金收入。坚持把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作为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途径,切实抓好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和劳务输出工作。积极支持本地煤矿企业发展,推动企业技改升能,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就地转化。同时,深入开展春风行动,组织实施阳光工程培训,提高农村劳动力职业技能,提升外出务工人员综合素质。针对我乡群众习惯煤矿企业务工特点,加强对接引导,协调泸州古叙煤矿招工。截止目前,全乡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2400余人,占全乡农业人口的33%,预计全年可实现劳务经济4500余万元,劳务经济已成为全乡农民增收的重要支柱之一。 ?(四)优化管理服务,落实民生政策。全面贯彻落实国家扶农惠农强农政策和我县助农增收20条意见,切实抓好粮食直补、良种补贴、退耕还林补贴、农机具购置补贴等政策落实,坚持做到执行不打折不走样,真正使政策不缩水、资金不改变用途,确保各项惠农资金及时足额兑现到群众手中;认真实施各类民生工程,全面落实养老、医疗保险、政策性农业林业保险、小额意外伤害保险,为农民增收致富构筑兜底保障网;扎实推进村民自治,加强《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的宣传贯彻,调动群众参与村级管理的积极性,增强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能力,抓好村务公开,以

[收入,农民]增加农民收入思考

增加农民收入思考 摘要:农民问题的核心是收入问题。当前制约莲花镇农民收入增加的因素有多方面,本文通过对莲花镇农民收入现状进行分析,并对如何增加农民收入提出具体对策。 关键词:农民收入;分析;途径 莲花镇是厦门市同安区主要农业镇之一,“三农”问题一直是钳制该镇社会经济快速增长的重要因素,而“三农”问题中最核心问题追根溯源是农民收入问题。几年来,莲花镇的农业虽然也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是相对同期其他行业收入而言,农民收入不仅水平明显偏低,而且增幅也过于缓慢。 一、农民收入现状分析 (二)农民收入增长优势不明显。近年来,一是受农业科技转化率提高影响,农产品产量大幅度增加,加上国外农副产品进入国内市场,导致国内市场的逐渐饱和,农产品流通渠道受到严重制约,农产品销售难的问题变得更加突出;二是由于社会消费量萎缩,导致农产品价格不断走低,农民增收难度增加;三是农业科技示范基地和龙头企业受规模、地域和市场需求等限制只能带动一部分农民增收,加上基地规模较小,科技含量低,市场竞争力弱等,对农民的普遍增收带动、辐射作用不大,农民收入增长优势体现不出来。 (三)农民收入增收渠道不畅通。农业是一项弱质产业,社会效益高而经济效益低。近年提出的以市场为导向,进行农业结构调整来安排农业生产,但面临竞争十分激烈的市场,可以赚钱和短缺的农产品越来越少,出现了农产品一年涨、二年跌、三年四年全灭绝的现象。加之受市场经济、城市化进程和小城镇建设的影响,农民向非农产业大规模有效转移无法实现,农民收入增收渠道不畅通,严重影响了农民的非农经济收入。 (四)农民收入增加的政策未落实。近年来,虽然中央大幅度增加对种粮农民、生猪养殖户、农民购置农机具等的补贴力度,直接增加了农民的收入,但由于区、镇财政困难,对农村各种公益事业和基础设施建设投入的不足,影响了农业效益的提高和持续发展,加上由于户籍、医疗、社保和农业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的贯彻落实效果还不显著,造成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与经济结构调整不协调,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和城市化严重滞后于工业化的进展。 二、增加农民收入的途径 (一)减少农民非生产性支出 当农民的可支配收入一定时,减少农民非生产性支出其实质就是增加了农民的收入。 1.大力扶持农业生产资料工业的发展,降低农业的生产成本。

2019年整理--目前我国农民收入的特点、成因及对策分析

目前我国农民收入的特点、成因及对策分析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得到了长足发展,为世人所瞩目;城乡居民生活水平随经济的发展亦有很大提高。但居民收入在得到普遍提高的同时,近几年却出现了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即农民增收困难已成为当前农业和农村工作中的一大难题,且变得越来越突出,开始影响到社会稳定和国民经济的持续发展。江泽民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明确提出:“我们要在本世纪头二十年,集中力量,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为此,我们必须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高度来重视和解决这一问题,逐步形成一个随经济发展使农民稳定增收的良好机制。 一、近一时期我国农民收入增长的主要特点 我国农民的增收构成发生了积极变化,即非农产业收入在农民总收入中的比重进一步扩大,增长幅度也大有超过农业收入增幅的势头。农

民收入由两部分构成,即农业收入和非农产业收入。农民收入的增长也主要由这两部分支撑,农业收入的增加主要依赖农业的增产,尤其是农产品的价格因素对农民增收影响更为直接,据有关专家测算,1979—1996年农业增收中增产占其增长比重的11.9%,而涨价因素则高达88%。而进入90年代后,我国农产品的供求关系发生了很大变化,市场约束明显增强,农产品的价格近几年连续下降,农民增收由依靠增产和涨价转到依靠产业结构调整。另外非农产业收入的增长在农民收入增长中的比重逐步提高,从发展趋势看将成为影响进一步增加农民收入的关键。 二、影响农民收入进一步增长的原因 农民收入增长缓慢,这已是不争的事实,已由单纯的经济问题转变为社会问题,引起社会各界的关注和重视。究其原因有以下几点: 1.农民文化素质普遍偏低,是制约农民收入进一步增长的主要原因之一。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逐步深入,市场调节的比重日益加大,农业生产中的不确定因素增多,对处于一家一户分散经营且文化素质较低的农民来讲无异于雪上加霜,增大了他们经营的风险,使他们很

相关文档